角度:我评鲁迅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角度:我评鲁迅(通用4篇)

角度:我评鲁迅 篇1

摘要:鲁迅是卓越的艺术大师,伟大的文学巨匠。他的小说,字字珠玑,篇篇精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鲁迅小说,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具体、真切地刻画出人的灵魂,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鲁迅小说;艺术风格;叙述;白描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其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们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打破了古典小说以叙述情节为主的模式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法,吸收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小说形式。

一、多姿多彩的叙述手法

鲁迅的小说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他的《呐喊》和《彷徨》就是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著称的,这些作品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从叙述的角度而言,鲁迅小说中有第三人称的小说,如《药》、《明天》、《离婚》等,也有第一人称的小说,如《狂人日记》、《故乡》、《伤逝》等,同时也有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小说,如《祝福》。从时序上的安排上看,鲁迅小说中有以时间先后组织情节的顺序,如《药》、《阿Q正传》、《离婚》等,但也常用倒叙的方式改变固有的时序关系,如《祝福》、《伤逝》等。从时空关系而言,横断面切割方式在鲁迅小说中已成为经常运用的主要方式。《示众》只是一个场景的描写,展示的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横断面。《药》则是先后几个场景的组合,像戏剧中的几幕……鲁迅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其文体形式却万象纷呈,各自不同,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多样化发展的基础。

二、精细老练的白描手法

在表现手法上,鲁迅喜欢运用精细而又老练的白描手法。他认为白描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造作,勿卖弄而已,仰仗的是观察精到,语言贴切,表现节俭。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表现她最深最重的悲哀。鲁迅在简练、含蓄的笔触中,既对人物有传神的写照,又勾画出了人物的灵魂。又如小说《示众》中的人物描写中,多用白描,描写在“盛夏”的“酷热”里,牲畜与飞禽就只能发出生理上的“喘气”,比牲畜和飞禽高级的人却耐得住暑热立在十字路口观看穿“白背心”男人的“示众”。他们“仰起脸”,伸着“脖子”,“挤”进“挤”出,寻着“看”、“研究”着“看”,“相互”“看”,不断发出“好看”、“多么好看”的赞叹声。他们没有姓名,没有自我,没有精神和思想,只有“四肢”、“五官”上的差别和感觉,只有年龄、面相和性别的不同。廖廖数笔,把一群没有自我意识和精神灵魂的无聊的、冷漠的看客勾画得淋漓尽致。

三、大胆创新的表现手法

鲁迅是创造文学新形式的先锋,他借鉴西方文学形式,转化传统文学手法,经过自己不断的创新和实验,开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形式。在他看来,“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大胆吸收异域的文学营养是鲁迅小说的艺术经验。他吸收了西方文学表现心理的多种手法,如对梦境、感觉、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描写。如《狂人日记》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表现狂人复杂的心理感受,《阿Q正传》也大量表现了阿Q心理的潜意识与显意识,如对革命成功的想象性满足,从自卑到自尊的心理转化,阿Q始终处在心理与现实、主体与客体、想象与真实的世界之间,他从失败到胜利的心理转化也是小说艺术的精彩之笔。小说《肥皂》、《伤逝》、《白光》等都大量使用了心理描写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心灵的深度。

四、象征隐喻的技巧运用

鲁迅还吸收了西方文学的象征和隐喻技巧,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如《狂人日记》里的“月亮”与“夜”,《药》里的“药”,同时作品的主题也是象征的、隐喻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他的“病情”、“病况”毫无意义,他是怎么发狂的,该如何去医治,对小说的主题都不是很重要。狂人是一个象征符号,没有现实的对应物,他“发狂”的心理感受与“先觉者”的清醒思考合二为一,只有从艺术的象征与虚拟性上才可能完全理解狂人形象的寓意和小说的象征主题。《药》也是象征小说,它采用阴暗两条线索,设置有两个故事,表面上是写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做药给儿子治病,暗地里隐藏有先觉者夏瑜被害的故事,二者借助有“象征”意义的“药”连结起来,表现了先觉者和被启蒙者的双重悲剧,传达了一个象征性的主题:什么是医治华夏民族的精神药方?《孔乙己》也有象征,它所设置的“看与被看”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象征。其中有一个细节,写孔乙己极高兴和自豪地告诉小伙计,“回”字有四种写法。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象征,表现孔乙己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剧意义。

五、绍兴方言的灵活运用

在作品中鲁迅灵活的运用了使自己倍感亲切的绍兴方言,《大明灯》结尾的民歌,“白篷船、红划楫,摇到对岸歇一歇,点心吃一些,戏文唱一出”,这是绍兴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其中“戏文”就是浙东方言;它反映了绍兴水乡特有的风物,很富有诗情画意。在《**》的黄昏临河的土广场上,农家的妇女、男人、八一嫂、赵七爷对辫子的议论和九斤老太的唠叨,我们仿佛听到了绍兴乡音,感到特别的亲切和真实。方言运用得当,很能表现地方色彩和作家的艺术风格。反之,则使读者看不懂,达不到应有的社会效果。此外在语言中还保留着农民特有的眼光与用语。比如,农民对人的好坏,事的是非往往用“忙”与“闲”之类简明、朴素的尺度来辨别。但鲁迅在文中方言的运用往往是恰到好处、这与作者的乡土生活经历很有关系。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味到,来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对浙东乡土的真挚的情感。

总之,鲁迅小说在艺术创造上是丰富多彩的。它博大精深,思想深邃,读后令人灵魂震颤,回味无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弦。

【参考文献】

[1]党秀臣.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

角度:我评鲁迅 篇2

鲁迅这个名字, 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耳熟能详, 而且在国外也是有口皆碑, 赞誉蜚声。鲁迅与日本的关系也由来已久。不仅是因为鲁迅在日本的留学生活, 也因为对他的研究在日本连续不断, 日本已成为翻译和出版鲁迅著作最早和最多的国家;同时研究鲁迅的论著更是繁多, 因此日本又是研究鲁迅最早和出版有关研究鲁迅论著最多的国家, 甚至在日本也曾刮起“鲁迅热”的风潮 (1981年) 。鲁迅与日本的关系源远流长。从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的情景我们也可以窥见一斑:鲁迅一生最后的墨迹是用日文写给上海内山书店“老板”内山完造的便条;他最后访问的是一个正在翻译《鲁迅杂感选集》的日本青年鹿地亘 (夫人池田幸子) 的家;最先赶到他临终床前的又是三个日本人—内山完造和须藤、石井两位日本医生。或许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正体现了鲁迅对日本及日本友人始终抱有的某种友好和信赖, 也体现了他与日本关系的丝丝缕缕。

一:鲁迅的留日生活

鲁迅从一九零二年到一九零九年的七年留学生活, 他的日本的生活可以分述如下:第一, 学习生活方面。1902年四月初到日本东京进嘉纳治三郎所办的预备学校弘文学院, 学习日语和普通学科;1904年四月在学院普通速成科修学完毕领得毕业证书, 九月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在这里他学习了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伦理学、德文、物理学、化学。藤野严九郎授课的解剖学、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他都认真仔细的听课、作笔记并接受了先生的悉心指导。二年级时增加了细菌学, 基于此课的“幻灯片事件”成为后来的热点探讨的话题;1906年春假, 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退学回到东京决定从事文学活动, 学籍列在东京德国语协会所办的德语学校, 学习德文, 同时努力学习和探究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文学。1907年曾同许寿裳、陶冶公等去跟亡命国外的俄国女革命家玛利亚孔特学俄文。1908年夏天开始, 每星期日, 与许寿裳、钱玄同、朱希祖等到民报社听章炳麟讲《说文解字》;第二, 阅读方面。课外喜读文艺、哲学书籍。阅读美国史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 (原名《汤姆叔叔的小屋》) , 深为感动。喜读拜伦、裴多菲等反抗、爱国诗人的作品, 对日本现代文学, 只看重森欧外、上田敏、二叶亭四迷等人的批评或译文、夏目漱石的讽刺小说;第三, 译介方面。1903年译介法国凡尔纳的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和雨果的小说《哀尘》。1904年翻译了《物理新铨》的一部分。1905年, 翻译路易.斯托仑的科学小说《造人术》。1907年用骚体翻译哈葛德、安度柳兰合著的神话小说《红星佚史》里的诗歌十六章。1908年译《裴多飞 (裴多菲) 试论》。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二册;第四, 创作和文学活动方面。1902年作《扶桑记行》一卷, 诗二首 (都失传) 。1903年春间作《自题小象》一绝,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名句千古绝唱, 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和献身决心。本年还发表《斯巴达之魂》、《说<镭>》、《中国地质略论》。1906年下半年结合许寿裳、苏曼殊等筹谋发行文艺杂志, 定名《新生》, 后因经费和稿件来源问题未能实现。所编著的《中国矿产志》和《中国矿产地图》出版。1907年发表种种发生学论文《人间的历史》。1908年, 继续研究文学, 并在德文书刊里不断搜集这类材料。因为经济关系, 一时曾担任“支那经济全书”的校对工作。发表《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1908年8月回国, 为和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二册写序言, 又为阿.托尔斯泰的《劲草》写译本序。

二:日本的鲁迅研究

正如中国鲁迅研究专家李连庆所说“日本影响了鲁迅, 鲁迅又影响了日本。” (1) 鲁迅对日本文坛的影响也是重大的。日本对鲁迅作品的翻译和介绍自不待说, 对他作品的研究也名家辈出。从最初向日本介绍鲁迅的山本初枝到今天的藤井省三;从局部研究鲁迅的北冈正子, 到整体研究鲁迅作品与思想的三大名家:增田涉、丸山升、竹内好。都从各个角度论述了鲁迅的生平、作品, 包括杂文、诗集、小说。甚至关于《鲁迅年谱》都有好几个版本面世。本文仅就日本研究鲁迅的几个大家做一粗略的探寻。

增田涉:当年他师从日本现代作家佐藤村夫, 从事中国小说的翻译等工作。后来一次机会来到了中国上海, 因佐藤村夫先生给上海的内山完造的介绍信, 一天去访问了上海内山书店, 恰好听说鲁迅正在上海, 而且每天都到内山书店来的。增田涉与鲁迅便在这里成为好朋友, 一九三五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鲁迅全集》就是由他翻译的。一九三三年增田涉翻译出版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丸山升:著名学者樱美林大学教授丸山升在1967年发表的《鲁迅-他的革命和文学》和饭仓平照1980年发表的《鲁迅》共同构成鲁迅成长基础的意义的实证性的介绍。围绕鲁迅与革命文学的关系, 关注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论争和论战, 呈现了现代中国史的若干侧面。因而在日本评论界, 有“丸山鲁迅”之称。

竹内好:他著的《鲁迅》一书在中日鲁迅研究界影响深远。他说:“李长之《鲁迅批判》一书中, 指责鲁迅的作品处理死的题材太多, 并利用这一点作为旁证, 证明鲁迅不是一个思想家;他的思想在根本上没有超出‘人得要生存’这一生物学得观点。而我站在这样的立场上, 即把鲁迅的文学放在某种本源的自觉上。我虽然缺乏恰当的词来表达这一点, 但如果一定要说的话, 那就是接近宗教的原罪的意识上。” (2) “文学无用”, 这是鲁迅根本的文学观, 然而正是由于文学的无用, 他就把青春的岁月消磨在古典研究上了。他认为鲁迅的小说是差劲的。并且认为, 在现代文学传统很浅的中国小说一般都是差劲的。他认为:“在我看来, 鲁迅是一个顽强的生活者;彻底的文学家。鲁迅文学的严肃征服了我。我关心的事, 不是鲁迅如何变化, 而是鲁迅为何没有变化。他变了;但是, 他又没有变。就是说, 我在不动之中来看鲁迅。” (3) 因而, 竹内好把鲁迅的文学看作一种赎罪的文学。在鲁迅的作品中, 竹内好很看重《野草》, 他认为作为解释鲁迅的参考材料, 没有比《野草》更合适的了, 《野草》集中地表现着鲁迅, 并且成为他的作品和杂文之间的乔梁, 可以认为它是小说的原型。竹内好批判平心的《论鲁迅的思想》。他在日本研究界也被称为“竹内鲁迅”。

除此之外, 研究鲁迅著名的还有武田泰淳、尾上兼英、竹内实、尾畸文昭、山口守、长崛祐造、松浦恒雄等。纵观以上这些名家的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他们研究的角度都或多或少运用了诠释学的观点。在诠释者看来, “文艺批评就是批评者用自己的意识重建另一个意识的活动”。 (4) 诠释学批评从理论上突破了新批评注重本文, 孤立地、形式地研究文学的倾向, 将文学研究重新纳入社会文化的背景。作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文学者、思想家、学者的鲁迅, 据他临终时在场的须藤医生说, 导致他死亡的病因有胃扩张、肠松弛、肺结核、右胸湿性肋膜炎、支气管喘息、心脏性喘息及肺炎。由此可知, 因连续的紧张、奋斗, 他的肉体已千疮百孔。他说过, “我就像一头牛, 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奶和血”。我们可以看出, 他不仅为中国, 也为世界树立了一座丰碑, 是文学的丰碑, 也是人格的丰碑。他对后人的影响,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恪守民族的气节, 展示自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①李连庆, 《鲁迅与日本》,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年

②③竹内好, 《鲁迅》,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3年

角度:我评鲁迅 篇3

关键词:刘士聪 “韵味”说 散文翻译

1.声响与节奏的艺术再现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西方人喜欢逻辑思维,长于分析;而我们中国人则喜欢具体,重视形象思维,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各自的语言,形成了中英文各自表达上的差别。刘教授对译文进行了重组,强调了译文的节奏美,使译文读起来也通顺流畅。

如原文第一段: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刘教授译为:Mr. lu Xun had a plant pot in his sitting-room. It looked like the jar European women fetched water with, as shown in paintings. It was of a bluish-gray, with a few ripples naturally embossed with its own glaze, and it had a handle on each side close to the top. Planted in it was some evergreen.

译者把握的很好,将句子拆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句说鲁迅家里有个花瓶,比原文稍稍变化了一些,把这句话地主语换成了“鲁迅家里”。接着第二句话就顺利成章了,描写这个花瓶看起来是什么样的。第三句说明花瓶的颜色和瓶耳。最后一句话描写里面的万年青。这样子条理很清晰,让人觉得节奏感很强。我们自己在翻译的时候也要使译文的句子长短适度,节奏匀称,

2.意境和氛围的艺术再现

萧红当时心情很沉重,当她再次来到鲁迅家,满目所及都是熟悉的人或事,然而物是人非,她最好的导师和亲人—鲁迅已经不在了。所以整个氛围是哀伤的,这一点,译者把握的非常好。这一点体现在译文的思想情感和语义方面。

例如这一段: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快进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留在桌脚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 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刘教授译为:It was toward evening one winter day. The sitting-room downstairs was dim. Mr. Lu Xun was smoking a cigarette. When he took it away from his lips, holding it between his fingers at the comer of his desk, small puffs rose as high as the top of his grayish hair and, further up, they were no longer visible.

这一段是萧红怀念她第一次去鲁迅家的时候所看到的鲁迅的样子,十分家常亲切的形象。原文当中鲁迅吸烟的细节很生动,仿佛触手可及。译文加上了几个很普通的动词,例如“took”, “hold”, 鲁迅的形象立刻生动了起来。

3.个性化的话语方式的再现

萧红的语言风格就是简单、质朴,不事雕琢。这篇文章更是风格朴素,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赞美的辞藻,只是以一种仿佛聊天的语气,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娓娓道来。让人觉得真实不造作。译文也恰如其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这一段: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在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

原文中两处用到了“又加上” ,这是口语中常有的现象,这两处都是解释说明的意思,所以不用刻意译为“and”或者“whats more”这样反而刻意,不流畅。因此译者把这一段处理成:Later, as I got to know them better, I went up to the black table to see the plant once or twice. Coming from the cold north I always wondered why this plant did not wither even in winter

散文经常被称为美文,包含很多种美,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心灵美、风格美。正如黑格尔把这些美称为是“一种内在的生气、精神、灵魂、风骨和精神。正因为散文这种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征,我们在翻译散文时除了要注意语言语义的准确,还要注意情感精神风格的正确传递。通过使用刘士聪的 “韵味”说对《鲁迅先生记》的译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由于“韵味”说自身的优势,它特别适合指导我们的散文翻译。刘士聪教授用词简单质朴,语言琅琅上口,行文紧凑,因此完美地传达出了原文的神韵和风采。

我评贝多芬作文450字 篇4

我认为贝多芬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他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并且父亲是一个经常酗酒的男高音歌手,经常半夜喝完了回家打骂贝多芬,逼他练琴,并且把贝多芬看成摇钱树,整天在人面前演出、炫耀。但少年贝多芬并没成为第二个莫扎特,他的妈妈在他十七岁时受不了家庭的压力,马上离开了人世。贝多芬是家庭的顶梁柱,而父亲大量的花买酒钱,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在他长大后,家庭的重担依然压迫着贝多芬,而病魔渐渐缠绕上他,他得了许多病,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耳聋是最恐怖的,但天不从命,他得了中耳炎,使贝多芬慢慢耳聋。他几次三番的把乐队指挥坏了,从而把贝多芬开除了,使他更加贫穷。贝多芬还有一个不争气的侄子,他有许多的理由解释自己的不争气,而贝多芬几乎把所有积蓄都花在了他的身上,使自己一钱不名一贫如洗。最终,贝多芬只活了57年。

贝多芬他一生是不幸的,而他却把毕生精力都花在了音乐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喜欢贝多芬,你们呢?

上一篇:社区安全工作情况说明下一篇:向袁隆平爷爷致敬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