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春耕备耕情况汇报(推荐9篇)
一、春耕备耕工作开展情况
(一)种植业生产计划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780万亩,比去年下降3.3万亩。其中播种粮食作物计划462万亩,比去年下降4.1万亩,产量预计225万吨,比去年下降50万吨;花生种植280万亩,预计产量60万吨,与去年持平;播种蔬菜30万亩,与去年持平,预计产量110万吨;其它作物播种面积8万亩。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
一是调优作物结构。经过几年努力,我市种植结构日渐合理,呈现出以玉米、花生为主,辅以杂粮、果树、马铃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结构框架。20继续优化种植结构,全市播种粮食作物计划462万亩,其中种植玉米400万亩,花生种植280万亩,播种蔬菜30万亩。
二是调优品种结构。加快优良新品种引进与推广,提高品种更新换代步伐,通过优化品种结构来提高效益。在玉米种植上推广应用生育期适中的矮化密植品种,发挥群体增产潜力,促进单产水平的提升。注重种植品种向优质专用方向发展,推广应用甜玉米、高油花生、加工型专用薯等品种,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提高效益水平。
(三)农用物资和资金准备
1、种子准备和下摆情况
种子:全市计划需玉米种子1000万公斤,目前已备玉米种子1100万公斤,下摆到户1100万公斤。计划需水稻种子35万公斤,目前已备实35万公斤,下摆到户35万公斤。
2、化肥:全市计划需化肥27万吨,其中氮肥8万吨,磷肥 11万吨,钾肥8万吨。目前已备实28万吨,下摆到户28万吨。
3、农药:全市需各类农药约500吨左右,备实量500吨,已下摆到户。农药备耕准备充足,春播期间大量使用的种衣剂、乙草胺等土壤封闭除草剂经销商准备充足,保障生产需求没有问题。
4、农膜:全市春耕需要量8000吨,备实量8500吨,下摆到户量8500吨。
5、农资价格:尿素2350元/吨,国产二铵3500元/吨,复合肥3100元/吨,肥料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玉米种子18元/公斤,水稻10元/公斤,比去年上涨2元/公斤,花生种子12元/公斤,比去年下降2元/公斤;粮食价格玉米1.8元/公斤,水稻2.8元,比去年下降0.4元/公斤,花生5.6元/公斤,比去年下降0.4元/公斤;农膜价格1.15万元/吨,与去年持平。
5、资金需求及供求形势:全市春耕所需资金约8亿元左右,农民自筹能力可达4亿元,需银行贷款4亿元。据从我市人民银行了解,能够筹备支农贷款总额达6亿元,全市春耕备耕资金十分充裕,完全可满足农民生产需要。
(四)优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为支持我市开展春耕备耕生产,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将今年的粮食综合直补、良种推广补贴等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户,今年全市粮食补贴资金计4.75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4.2亿元,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0.44亿元,花生良种补贴资金0.11亿元。
(五)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
为保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规范整顿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用物资下摆渠道的畅通,打好打胜备耕春耕生产这一仗,市农委会同市工商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组成联合打假保春耕检查组,对全市500多家农资商店进行严格检查和监管,对出现标签不符等问题进行现场纠正,批评教育,以维护农资市场秩序。此项检查活动将持续到春耕生产结束。
(六)科技培训情况
为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全市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下乡”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讲课,将新品种、新技术介绍给农民。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组织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050期,培训人数11000人次,组织声像教学93次,赶科普大集14次。通过技术培训大力宣传和推广地膜覆盖、合理密植、安全控害、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压地保墒、保护性耕作等技术。
二、与往年相比,春耕备耕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一是土壤墒情好于往年。去年全市各乡镇平均降水量694毫米,比历年多36%;秋季(9—11月)各乡镇平均降水量182毫米,比历年多一倍。封冻前各乡镇10—20厘米平均土壤墒情为17%,是近十年最好的。冬季(12—2月)降雪量9.0毫米,比历年多1.4毫米,冻土135厘米,比历年略深,对保墒比较有利。预计,年春播关键期,大部乡镇10—20厘米平均土壤墒情可达到13—15%,对播种有利;春季几次降雪降水,土壤墒情好,对春播有利。二是由于去年粮食大丰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今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三是党的惠农政策如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等更加深入人心,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四是春耕生产农民自筹能力和银行支农贷款资金充足,农民投入能力比往年有所提高。五是从年初开始,市、县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进行科技服务,科技普及广,农民科技意识增强。
(二)不利因素:与往年比,今年土壤墒情好,容易出现麻痹思想,如果不科学把握,往往会错过最佳播种期,尤其是早熟品种播种期延后,好的墒情容易错过,潜在的旱情仍然存在。
三、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
市政府号召各级农业部门把春耕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重中之重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意识,实现农业生产良好开局。同时,要求各级农业干部和科技人员要深入备耕春耕生产第一线,靠前指挥,坚持做到春耕一天不结束,工作一刻不放松。
(二)积极做好国家及省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落实工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将今年的粮食综合直补、良种推广补贴等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户,联合市财政把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全面做好玉米、花生、大豆、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建设、膜下滴灌节水工程项目建设及其它农业项目的落实工作,充分利用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三)抢先抓早,做好农资供应和调剂
扎实开展备耕工作,切实做到思想早发动,方案早制定,物资早准备,人员早培训,措施早落实。组织农资经营单位备足质优量足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保障市场供应。与此同时协调搞好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依据气候变化组织货源,使农民随时能够购买称心如意的优良品种。
(四)突出科技,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真正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大力宣传和推广地膜覆盖、合理密植、安全控害、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压地保墒、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正常条件下,大田作物要在4月末前播完,花生等经济作物要在5月15日前播完。
(五)扩大宣传,做到春耕备耕信息家喻户晓
1 春耕备耕情况
2016年春耕期间, 安陆市计划农作物种植面积为3.43万hm2, 比上年减少263.33 hm2, 其中中稻种植面积3万hm2, 比上年减少300 hm2;花生面积1 333.33 hm2, 比上年增加666.67 hm2;玉米面积666.67 hm2, 比上年减少363.33 hm2;棉花面积666.67 hm2, 比上年减少266.67 hm2;大豆面积1 666.67 hm2与上年持平。
1.1 春耕备耕落实进展情况
安陆市计划种植中稻3万hm2, 需稻种675 t, 截至3月1日, 已备种650 t, 尚存在25 t缺口, 正在积极筹措调运, 主要有扬两优6号、广两优476、广两优香66、C两优608、Y两优1号等品种。大豆、棉花、花生、玉米、蔬菜等种子市场供应十分充足, 能随时满足农民用种的需要。
全市春耕生产需化肥5万t, 其中氮肥2.8万t, 磷肥1.4万t, 钾肥0.8万t。已储备化肥4.8万t, 其中氮肥2.7万t, 磷肥1.3万t, 钾肥0.8万t, 缺口部分将陆续调入。农药需求量约800 t、农膜需求量约100 t均已备足[1,2]。
2016年农资价格总体比去年略跌, 其中种子价格小幅下跌, 水稻种子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为76元/kg, 棉花种子220元/kg, 下跌40元/kg。肥料价格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 尿素1 800元/t, 下跌200元/t, 复合肥上年同期2 600~3 100元/t, 现在为2 400~3 000元/t;碳酸氢铵由上年同期720/t下降为700元/t, 16%过磷酸钙由上年同期1 000元/t下降为950元/t。农药价格有涨有跌, 杀虫剂价格下跌, 除草剂价格上涨。
1.2 越冬作物 (小麦、油菜) 生长情况
目前, 安陆市在田小麦面积1.69万hm2, 比上年减少3 133.33 hm2, 减少15.67%。当前小麦已进入返青拔节期, 一类苗5 866.67 hm2, 占总面积的34.78%;二类苗9 200 hm2, 占54.55%;三类苗1 800 hm2, 占10.67%, 总体上, 目前小麦田间苗情比上年同期要好, 一类苗、二类苗比例比上年高5.5%。
在田油菜面积6 666.67 hm2, 比上年减少386.67 hm2, 减少5.48%。根据油菜苗情分类统计, 一类苗2 066.67 hm2, 占总面积的31%;二类苗3 633.33 hm2, 占54.5%;三类苗966.67hm2, 占14.5%, 总体上, 油菜长势比上年同期略好, 一类苗、二类苗比例比上年增加1.7%[3,4]。
2 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一高三新”农业发展情况
2.1 稳粮增收调结构
安陆市遵循市场规律, 认真分析农产品市场, 适量调减玉米、棉花种植面积, 增加特色蔬菜、大豆、薯类、花生种植面积。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hm2左右, 增加优质稻种植规模, 计划种植优质稻2.67万hm2, 其中优质香稻增至6 666.67 hm2以上, 玉米种植面积减至666.67 hm2, 棉花种植面积减至666.67 hm2, 花生增至1 333.33 hm2, 大豆保持1 666.67 hm2左右。
2.2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积极推广“一高三新”农业
安陆市以推进“一高三新”农业发展为主要抓手, 促进农业体质增效。2016年推广新技术4项, 推广面积9.56万hm2, 比上年增加8.35万hm2。其中推广水稻机插秧8 666.67hm2, 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质提升7.33万hm2;三沼综合利用循环技术266.67 hm2;太阳能杀虫灯、低毒生物农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33万hm2。
推广新品种14个, 推广面积3.06万hm2。其中以广两优香66、广两优5号和川优6230为主的优质稻面积2.67万hm2左右;以郑单958、蠡玉88、康农玉007为主的玉米666.67 hm2;以中花21为主导品种的花生1 333.33 hm2;以福鼎大白为主的茶叶266.67 hm2;以夏黑葡萄、大五星枇杷、金水2号梨为主导品种的葡萄1 400 hm2;以药用牡丹、银杏、金银花为主种植中药材266.67 hm2。
推广新模式7个, 推广面积7 533.33 hm2, 比上年增加4 666.67 hm2。主推中稻 (再生稻) —马铃薯、虾稻共生、棉花//西瓜、玉米//豇豆为主的粮经农牧连作间作套种 (养) 模式6 666.67 hm2;大蒜//菠菜—甘蔗、蔬菜 (南乡萝卜) — (春) 甜玉米—蔬菜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模式800 hm2;银杏—金银花中药材种植模式66.67 hm2。
2.3 打造循环生态农业及现代生态休闲农业长廊
安陆市联合当地农业龙头企业, 加强沼液、沼气、沼渣的综合循环利用, 重点推广禾丰集团的绿色有机香稻生产技术、优质小麦产加销全产业链模式、安源生态农业的“猪—沼—菜 (果) ”三产融合模式及葡萄套种韭菜的立体种植模式,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形成现代生循环态农业示范区。
同时依托然资源禀赋和白兆山深厚文化底蕴, 融合烟店镇余寨村和王岗村段开发余寨新社区项目, 在城关至白兆山沿线开发湖北安陆银杏产业科技园、舒氏庄园森林小镇、五龙山庄、生态人居生活区, 打造成集特色种植、养殖、休闲旅游、餐饮娱乐、养生度假、生态循环农业于一体的现代生态休闲农业长廊, 连接安陆市百里银杏长廊, 发展旅游农业新的增长极。
3 主要经验
3.1 组织得力
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安陆市成立了发展“一高三新”农业领导小组和烟店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 做到早谋划早部署, 推动农业提档升级。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组织召开了安陆市农业工作会议, 同时组织各乡镇农技人员和农业企业负责人召开安陆市发展“一高三新”农业及种植意向会。
3.2 市场拉动
以市场为导向, 主推广两优香66、广两优5号、示范种植川优6203、鄂香2号等品种, 由禾丰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合同, 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精深加工、统一市场品牌, 保证产品质量和农民利益。
3.3 示范带动
落实优质香稻、油菜、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点。抓好结构调整示范样板建设, 围绕示范样板创建, 以点带面, 开展“一高三新”农业示范推广。
3.4 宣传服务到位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标语横幅等形式进行“一高三新”农业宣传, 并组织开展各种农技培训, 同时农技推广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农资网点不断健全, 大部分农户都可以在家附近采购到农资产品, 并且随着农资市场竞争力度的不断加剧, 大部分农户可以赊销到农资产品, 并送货上门。不断加大种子统购统种力度。随着近些年宣传力度的加大和农民维权意识的提高, 农民普遍认识到种子统购的好处, 特别是水稻种子, 实施统购后不但可以统一播种期, 便于集中管理和收割, 同时出现种子质量问题后也便于统一维权。
4 发展“一高三新”农业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主要存在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产品市场行情不景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不强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建议今后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增加财政投入、强化政策宣传、办实试验示范样板、搞好技术指导服务、拓宽农产品市场、加强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等方面努力, 发展“一高三新”农业, 走出一条具有安陆市特色的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肖庆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39-42.
[2]崔和瑞.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08 (12) :105-107.
[3]万忠, 张禄祥, 雷百战.科学评价下的广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J].中国农村科技, 2008 (5) :53-55.
一、我市春耕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今年我市早稻生产指导性计划面积为50万亩。自3月14日开播以来,截止4月21日,已栽种面积12.75万亩(其中直播面积8.81万亩),目前正处于秧苗移栽大田的旺期,预计今年
早稻面积将达到51.79万亩,比上年增加5.4万亩,增幅达11.66%。从前段时间检查的情况看,总体上今年的春耕生产形势好于去年。回顾今年春耕工作,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检查。开春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春耕生产,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市委书记、市长...就春耕备耕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还专门到..检查指导春耕生产工作。我本人分管农业工作,年初以来把主要的精力花在春备耕工作上,深入......等主要产粮县(市)督促各地抓好粮食生产。......等地党政“一把手”也都深入春耕生产一线,基层一些乡镇相继召开了种养业大户座谈会,鼓励种粮大户多种粮、种好粮。市农业局在年前就组织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深入了解粮农的种植意愿,掌握全市春耕动态,制定了粮食生产指导性意见。为了确保春耕生产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政府成立了由我担任组长,市监察局、市府督查室和有关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春耕生产督查组,抽调30多人深入11个县(市、区)开展蹲点督查,实行明察暗访,及时通报各地工作情况。...还推行12个涉农部门分别与......等12个粮食生产重点乡镇挂钩,实行重点督导。
(二)加大扶持力度,制定政策措施。全市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政府关于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结合温州实际,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3月20日召开的温州市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08年粮食生产的通知》,围绕种粮直补、农机购置、单产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责任考核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补贴、补助和奖励政策。今年仅市本级财政投入粮食生产的资金就达到2385万元(含去年的500万冬种资金),比去年增加993.72万元,增长71.4%。......等县(市、区)也都出台了粮食生产政策。其中,...直补标准达到每亩5o元,...对种植1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每亩补助30元,永嘉在实行25元普惠补助的基础上,对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再给予每亩10元补贴。根据测算,今年市、县、乡(镇)三级合计早稻直补将达到1136.79万元,稻麦直补将达到447.3万元,水稻良种补贴将达到190.8万元,水稻机插补贴将达到214.72万元,水稻统防统治补贴将达到205.6万元,农机补贴将达到869万元。
(三)搞好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市政府召开了...农业信息发布会,就粮食生产、生猪生产、奶业生产、农机购置、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等政策,早稻产销形势、农资供求形势,气象、技术等,捆绑进行电视信息发布,并汇编成册下发到基层和农民手上。通过农民信箱、农技110等信息化平台,加强土地流转、农机作业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使供需双方实现信息的有机对接。市政府办公室还专门编印《...市春耕备耕简报》,第一时间将我市春耕生产的动态信息进行发布,目前已刊发《简报》18期。各地通过电视、报纸、宣传车、农民信箱等形式加大了宣传力度,营造了春耕生产的良好氛围。如...县举行了春耕生产现场会暨第二届开秧节,种粮大户、农家妇女、团员青年等30名男女选手纷纷下田进行了一场插秧“比武”。
(四)创新工作方法,制止耕地抛荒。...土地流转面积小,群众种植早稻积极性不高,每年都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季节性耕地抛荒。为了切实改变这一现状,各地从创新工作方法、完善体制机制入手,进行了积极探索。不少地方采取了由合作社、村集体、大户“统一翻耕、统一育苗、统一播种、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的“五统一”社会化服务方式,有效解决了散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县宜山镇用全球定位仪gps对全镇的抛荒地进行仗量、拍照,登记装订成册,对抛荒地统一进行翻耕,并将种植面积任务分解到各行政村,对行政村连片10亩以上抛荒的,取消评先资格。......成立了三村富农场,由三村富农场进行统一调配。...市...乡组织起38个行政村的村集体和产粮大户,将村民无法耕作的农地,由村集体和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承包,一个村的流转土地超过200亩还将获得5000元的奖励。
万年县农业局(2005年3月27日)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全国春耕生产以及全省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切实把抓好春耕备耕生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题研究和部署粮食生产,广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狠抓农资市场整顿,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了“惠农政策进村、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农资市场净化”的喜人局面。目前,全县春耕备耕进展顺利,油菜、豌豆等长势良好。预计全县落实春播面积25.7万亩左右,其中早稻面积22.7万亩,早大豆等其他春播面积3万亩。我们重点是狠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宣传,切实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下发后,我县对贯彻落实两个“一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深入落实,着力把党的惠农政策送进每个农户的家中。先后召开了全县农业工作会议、各级干部群众会议,并通过专题学习、座谈研讨等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对文件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和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办宣传栏的基础上,由农业部门牵头组织专门人员印发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宣讲,用明白的文字、最快的速度、便捷的方式,在全县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精神的热潮,把免征农业税、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等各种优惠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农民。同时,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我县也以“一号”文件形式制定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尤其加大了“二免三稳定四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财政支农资金按要求及时拨付。党的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许多农户经过反复算帐对比,认为今年从事农业及粮食生产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当一部分在外务工的青年,了解到这些政策后,都愿意留下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据农资销售门点反映,开春以来就有不少农户成群结对地到门点了解今年的优质稻品种情况。目前,全县农民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积极引导,千方百计落实春播面积。一方面,大力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生产。重点是积极扶持和鼓励以万年贡、皇阳贡、太粮米业等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积极实施订单农业,极大地推动了全县粮食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共落实订单面积12万亩,落实绿色大米生产基地2600余亩,良种繁育基地800亩。另一方面,大力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土地流转。特别是在去年从事规模经营经济效益较好的梓埠、湖云等乡、镇,不少农民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土地流转进展顺利,亩均承包价节节攀升,比去年增长34.6%、达到 350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土地流转面积同比增长4.5%、达8.54 万亩; 50亩以上的承包大户增长5%、达451户。此外,在去年我县大规模地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农田基础设施得到 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我县积极引导许多农户筹集资金,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如大黄乡虎山、湖云乡姚坊等村委会的群众自发对设备老化的电排站进行维修。全县落实春播面积工作已按计划抓紧实施,可全部落实到位。
三、活跃市场,努力确保春耕生产的物资供应。我们坚持把做好市场供应作为春耕生产的重要环节来抓,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多渠道、多形式活跃市场供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及时组织调入了充足的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确保春耕生产的需要。目前,全县春耕生产所需的农资数量多,货源足,已储备种子111万斤,其中杂交稻15万斤,常规稻96万斤;肥料15000吨,其中尿素3640吨、复合肥8450吨、钙镁磷肥1880吨、氯化钾230吨、碳铵800吨、农药60吨,其中除草剂25吨、杀虫剂20吨、杀菌剂15吨;品种齐,质量好,从省种子公司、隆平高科、神农大丰、金色农华等大型种子集团,调入早稻品种30多个(其中以金优402、金优463、金优71、中优402为主),中稻品种6—7个(其中以65002、博优752、汕优63为主),晚稻品种7—8个(其中以金优桂99、优Ⅰ86、汕优10号为主);宁国 “司尔特”、“洋丰”、贵化的“施大壮”、九江的“江海”牌化肥等肥料及农药品种齐备。
四、严格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活跃农资市场、满足农民春耕需求的同时,我县组织农业、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开展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大检查,全力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严 肃查处乱涨价等违法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群众利益,防止坑农害农现象发生。截至目前,我局农业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点69个,执法覆盖面占全县农资网点的98%,在执法过程中,共查处没收散装种子2000余斤,未经审定的种子1000公斤,违禁农药0.5吨。
五、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春耕生产水平。结合当前正全面深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县农业部门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认真开展了以优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工程,制定了新时期农业部门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用扎实做好春耕生产、搞好农技服务的实际行动体现党员先进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技人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农业部门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包保等方式,促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地落实春季田间管理措施,当好农民种田“顾问”,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据统计,农业部门共出动农技人员25批次,培训农民5200人,发放技术宣传资料12000余份。
虽然我县春耕生产进展顺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市场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受农产品价格上扬的刺激,农资产品原材料价格也相继攀升,较去年同期价格总水平平均上涨15—20%左右。其中涨幅较大的有早杂种子:如金优402零售价为5元,涨40%;优Ⅰ系列涨30%以上;45%复合肥批发1800元左右,较去年同期上涨20%;碳铵批发520元左右,上涨24%;尿素批发1800元左右,上涨28%; 磷肥批发400元左右,上涨30%;钾肥批发2050元左右,上涨35%。二是散装种子在市场上仍有销售。个别经销商为了满足部分群众的愿望,不顾工商核准的经营范围,违例到外地引进散装种子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给农业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三是粮食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主要是由于我县农田路网建设较差,田间机耕道损毁现象较为严重,从而致使机械化操作难度大,加上农机补贴尚未到位,影响了一些农民购机积极性;今年支农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一些农户不太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四是病虫基数高,防治工作压力大。据田间调查,我县今年病虫基数普遍较大,尤其是三化螟的残存基数高的达12万条/亩,与去年大暴发的基数持平,这给今后的粮食生产影响较大。五是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我县地处鄱阳湖区,旱、涝灾害比较频繁,许多排灌设施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投入使用的,机器老化,功效差,致使农户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心存疑虑。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我们将坚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全国春耕生产以及全省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确保高标准抓好春耕生产和农村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重点在以下方面着力:
第一,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农资市场。为净化农资市场,堵绝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根据省市的部署,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开展一次声势浩大的“打击假冒农资产品,保春耕”的活动。第二,结合“三下乡”,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宣传力度。根据省、市二OO五年对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我局将组织一批农业技术骨干分4组到各乡镇,就今年推广的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向农民尤其是种植大户进行宣传、培训,重点介绍品种特性、水稻直播、抛秧等技术要点,无公害大米操作规程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此外,我们还将通过电视、万年通讯等媒体,通过多种形式扩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宣传覆盖范围,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第三,着力提高乡、镇农技人员的素质。介于今年中央、省、市、县的一号文件精神要求,我县将加强对各乡镇的农技人员,尤其是动物防疫和植保人员的配备,我局将对新配备上来的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今年拟以测土配方、病虫防治、动植物防疫为重点,对乡、镇所有农技员进行一次轮训。
宁蒗县紧抓大好时机及早部署春耕备耕各项工作,通过抓好农用物资准备,加强种子、农药、肥料经营监管、农业技术指导等措施,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掀起了春耕备耕生产的高潮。
一、积极调运农用物资,保证农资储备充足。宁蒗县及早制定计划,组织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调运和供应工作,据调查,宁蒗县当前化肥储备总量为630吨,地膜储量60吨,农药库存15吨,杂交玉米种子20.6万公斤,水稻种子1.4万公斤;各类农用物资储备充分,货源充足,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加强农用物资监管,保证农用物资质量。宁蒗县共出动执法车辆5台次,执法人员35人次,对全县的农用物资进行了一次大检查,杜绝假冒伪劣物资上市,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物资。
三、科技人员到田,技术措施到户。扎实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到田,推广良种良法。去冬今春,已举办培训班8次,培训乡村干部、科技人员和种养殖大户达80余人,培训农民达43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达5000余份。
调 查 情 况
根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永安乡为切实抓好2010年粮食生产,结合永安乡实际并展开春耕备耕调查工作。
一、全乡属瑞安西部偏僻山区,品种布局单种单季稻。品种主要以优质新品种以及中浙优、甬优等为主,占总面积90%。2010年全乡粮种面积2550亩。
二、春耕备耕物资准备调查:
1、种子已购买60%;
2、化肥50%;
3、农机具等已基本具备。
三、规模经营与土地流转调查:现有六科村占全乡五分之一的人口及土地总耕地926亩。其中水田634亩,旱地292亩,在2009年已流转耕地50亩,2010年流转100亩,正在起动流转。
四、乡镇村粮食扶持政策及粮食直补工作计划情况,根据2009年的全乡2450亩基础上,2010年有少部分增加,总面积增100亩。
五、2010年季节性抛荒面积不超过100亩。
六、种粮大户的要求与呼声:
1、要求增加2010年大棚面积。
2、并增加山区大棚补助资金。
七、科技服务准备情况:
2010年永安乡西瓜合作社与永陆种养专业合作社牵头,乡农技推广站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大棚蔬菜及西瓜嫁接技术全面推广。
八、春备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举措
1、受2009年冬至2010年春以来冻害,特别是大棚蔬菜冻害相当严重,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次是受溪床疏浚影响,溪流沿岸的4个村拦水堰坝。三面光渠道需急修,水田面积300多亩,根据水利部门立项设计方案,尽快招标动工。
2、经田间调查,春粮生长受冻害影响,现利用加盖地膜保暖,抽水灌溉后,生长情况良好,全乡作物面积2150亩,一类苗占45%,二类苗占40%,三类苗占15%,仅只有少部门无法防治的山田山地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十、乡镇对农业生产情况的建议:
1、2010年永安乡针对本乡有关农户的要求,增加全乡大棚面积,建议加大补助力度。
一、基本情况
(一)降水。2010年全市各地城区降水在308~524mm之间,与历年相比,安定为400mm,偏多23mm,但 60%以上的乡镇年降水量不足300mm,其余各县均偏少,其中临洮、岷县偏少31-32mm,通渭、漳县分别偏少78mm和95mm,陇西、渭源分别偏少106mm和141mm。与2009年相比,安定城区虽偏多105mm,但大部乡镇与2009年基本持平,临洮、岷县分别偏多72mm和77mm,漳县偏少18mm,通渭、陇西、渭源偏少41~68mm。2010年伏秋全市大部地方降水偏少,导致土壤蓄水不足,据市气象局农试站2010年11月8日在安定固定测墒点2米深层土壤水分测定结果显示,0~2米土壤总贮水量为266mm,较历年同期偏少8mm,较2009年同期少27mm。进入2011年,全市大部地方出现几场降雪天气,总降水量除岷县不足2mm外,其余各地在5-8mm之间。
(二)气温。入冬以来,全市气温偏低,尤其是今年1月气温偏低显著,临洮、岷县分别较历年同期偏低2.4和2.5℃,其余各地偏低3.4~4.3℃。1月中旬全市各地最低气温在-18.4~-25.1℃之间,其中通渭是1992年以来的冬季最低值;渭源、临洮、漳县是1995年以来除2008年外的冬季次低值;岷县和安定分别是1998年、1999年以来除2008年外的冬季次低值。低温导致冻土深度明显偏深,全市冻土深度在55~102cm之间,其中安定最大冻土深度为84cm,是近27年以来的次深值,仅比2008年的最大冻土深度少1cm。
(三)墒情。从2月11日全市各地旱情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全市各地10cm土壤均未解冻,大部地方露田土壤表层解冻深度在5~8cm之间,覆膜地段解冻深度在3~5cm之间,干土层厚度为3~6cm。安定区露田各地表层土壤相对湿度在14%~35%之间,地膜为61%。入冬以来虽出现几场小雪,但因降水量级小,对增加土壤水分作用不大,随着春季气温升高,风速加大,浅层墒情将迅速下降,旱情将不断发展。从整体来看,定西市大部地方目前干旱程度明显重于去年同期。
(四)旱情。目前,全市受旱面积481.2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5%。其中重旱面积233.3万亩,占受旱面积的48.5%。农作物受旱面积62.85万亩,占越冬作物面积的93%(其中重旱面积26.2万亩,占越冬作物面积的41.7%)。春播白地缺墒面积418.4万亩,占春播面积的59.6%(其中重旱面积207.1万亩,占春播面积的49.5%)。
(五)苗情。目前,全市冬小麦面积61.67万亩,其中一类苗20.63万亩、占33.5%,同比下降15.1个百分点;二类苗26.34万亩、占42.7%,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三类苗14.7万亩、占23.8%,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全市冬油菜5.88万亩,其中一类苗1.75万亩、占29.8%,同比下降34.8个百分点;二类苗2.79万亩、占47.5%,同比上升17.7个百分点;三类苗1.34万亩、占22.7%,同比上升17.1个百分点。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开展“三查”,扎实部署抗旱工作。1月20日前后,全市旱象抬头,我局及时派出调查组,认真进行查墒情、查苗情、查病情的“三查”工作,对全市越冬作物受旱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1月24日,我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通知》(定市农明电[2011]2号),对全市抗旱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月11日,我们及时转发了省农牧厅《关于贯彻落实抗旱促春管工作视频会议切实抓了当前全省抗旱促春管工作的紧急通知》(甘农牧[2011]4号),并督促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抓紧落实好通知精神。
(二)加强监测,进一步完善抗旱预案。从1月24日开始,我们加强应急值班,实行旱情周报制度,要求每周四上午前向市农业局农业科上报全市受旱情况,及时掌握抗旱生产动态。甘农牧[2011]4号通知下发后,我们做到了每天上午9点前准时汇总上报全市受旱情况。目前,我们共收集汇总上报抗旱生产统计报表10多份。同时,我们根据旱情的发展情况,针对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受旱程度、不同苗情,进一步修订完善抗旱预案,提高了抗旱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使抗旱工作有序进行。
(三)强化措施,积极做好顶凌覆膜的准备工作。去年秋季,我市共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184.58万亩。目前,我们在指导群众搞好管护,防止因大风等造成地膜破裂而影响保墒效果的同时,及早动手,落实措施,确保73.42万亩顶凌覆膜任务的落实,充分发挥全膜双垄沟播这一旱作农业技术的抗旱作用。
(四)加强培训,充分发挥科技的抗旱作用。在春节前后,利用冬闲及多数农民群众在家的有利时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抗旱服务工作队,对农民进行抗旱技术的培训工作。在具体培训内容上,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膜侧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小整薯坑种、芽栽夏播留种技术,新修梯田机械深松、微耕、良种良法配套种植马铃薯技术。二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肥降本,以肥调水技术。三是各种间作套种、带状种植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四是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目前,全市共下派各类抗旱工作队17个,其中党委政府下派10个、农业部门7个,下派农业专家指导组59个,深入第一线的抗旱技术人员214人,印发各类抗旱资料5.2万份,培训农民4.7
万人。
(五)加强管理,确保越冬作物安全越冬。积极指导旱作区群众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对冬小麦麦田采取镇压、耙耱等措施,保墒防寒。对受旱严重、苗情较弱的麦田,结合灌水适时追肥,促进弱苗转化升级。目前,全市共完成冬灌11.2万亩,其中冬小麦3.2万亩。完成镇压、耙耱16万亩。
中共**乡委员会**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
**乡位于**县城北约8公里,东邻**镇,西接**镇,南与**乡交界,北连**镇。南北长18公里,东西宽11公里,乡域面积133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三面环山,中间平坦,平均海拔1960米。年均气温6.6℃,年降雨量450mm,无霜期140天左右。现有耕地面积7.33万亩,其中水浇地
3.84万亩,旱地3.49万亩。312国道穿越我乡镜内与石定道路、连麻道路、连胡道路相连,硬化道路里程89.45公里。全乡辖18个行政村,其中川区村11个,山区村7个,共9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627户,农业人口32138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30元。现将我乡2011年春耕备耕及顶凌覆膜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情况
2011年**乡的春耕生产工作以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抗旱春耕生产暨顶凌覆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及县委、县政府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乡党委“122336”工作思路,以
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乡党委、乡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学习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身抗旱春耕生产暨顶凌覆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及县委、县政府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春季抗旱及春耕备耕工作,乡上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包村干部、农技员、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的抗旱春耕生产领导小组,要求各村切实抓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抗旱生产一线开展生产帮扶,帮助群众解决抗旱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村社广播、机械覆膜现场会等形式,确保各项抗旱减灾措施落到实处。乡党委、政府把抗旱春耕生产暨顶凌覆膜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抓好抓实。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安排及进展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乡党委于2月28日召开全乡工作会议,着重安排部署分解了目标任务,包括**村旧村庄及主街改造、定榆道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及农业生产计划的分解,全年计划粮播面积(不含复种)40000亩,其中夏粮18000亩,秋粮22000亩(其中双垄沟玉米20000亩),秋杂2000亩。目前,完成小麦种植面积14000亩,植冬油籽4000亩。完成双垄沟秋覆膜3200亩,顶凌覆膜11000亩,无公害蔬菜计划种植面积44000亩,脱毒洋芋5000亩,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三、农作物旱情及春耕农资准备情况
去年入冬至今,我乡有效降水少,耕地普遍受旱,农田受旱面积达到48000亩,春播地块缺墒面积30337亩,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41.4 %。***、***、***、**等11个川区村耕地表层干土层为4-5公分,土壤含水量不足8%,肖家咀、魏家沟等川区村的山区社干土层甚至达到7公分,并且土壤墒情如果近期无有效降水,将造成43000亩耕地无法下种,14000亩冬小麦和4000亩冬油籽大面积枯死,农业生产形势非常严峻。
在春耕农资准备方面:农家肥总需求量为58.2吨,已备44.7吨;化肥总需求量为1.3万吨,已备9446吨;农药总需求量为25.9吨,已备9.09吨;籽种总需求量为37万公斤,已备36万公斤;农膜总需求量为130吨,已备足发放123吨,全乡完成渠系整修1.2万米,整修机井50余座,确保了春灌正常进行。
四、主要措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措施。一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抓好抗旱春耕工作。针对越冬作物普遍受旱,苗情下降的严峻形势,乡党委、政府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抓住有效降雪,组织群众打耱镇压、增施肥料、春灌保墒,积极组
织开展春灌,努力促进苗情转化,提高作物抗灾能力。乡党委及早抓了春播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工作,今年春播全乡化肥预计需要量2694吨左右,目前,已备各类化肥1900吨;农膜需要量147吨左右,已备118吨;农药需量4.5吨,货源充足完备,玉米杂交种需要50000公斤,已备45000公斤。二是落实政策,规范管理,有力保障抗旱春耕生产。进一步落实“三农”政策,积极做好农机具补贴的摸底登记工作,使中央和省上的各项惠农政策深入人心,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实惠不缩水,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使今年的农业生产规范运作,确保全乡农业高质高效播种,乡上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管,积极配合工商、质检、物价等有关部门,组织人员依法对全乡8家农资销售点的种子、农药、肥料、经销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安全进行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加大培训,积极引导,不断增强科技兴农意识。引导广大农民科学种田,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去年对花卉、蔬菜种植户进行广泛培训之后,今年春耕生产期间我们将联系省市县农业专家和乡村农业技术人员,举办抗旱生产技术培训班和现场观摩指导6期,培训村社干部群众1300人(次),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春耕一线,指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开展送科技进村进户活
动,切实依靠科技搞好春耕生产,确保群众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物价局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惠农政策在我县的落实,根据并价检字[2010]16号市物价局关于转发《省物价局关于开展全省涉农价格与收费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市、县物价部门从3月10日开始到4月底将在我县开展涉农价费专项检查。
此次涉农价费专项检查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包括农业、水利、卫生、农机部门和乡镇(街办)政府的收费,农村用水、医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村中小学、农产品检验检疫收费。检查采取调查、巡查、抽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涉农价费和群众负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专项检查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取得实效;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行经常性的巡查,及时掌握供求变化价格动态,防止价格异常波动;对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乡镇(街办)政府收费采取抽查的方式,以点带面,全面规范,对农业、水利、卫生、农机等部门的收费采取下查一级、重点检查的方式进行。
徐沟镇 徐沟镇早安排、早落实,采取四项措施,狠抓春耕备耕工作。
一是宣传工作早到位。各包村干部深入各村了解农业生产情况,进行春耕生产组织动员、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支农惠农政策,做好粮食综合直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宣传工作,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是农技培训早行动,镇农技站组织各村科技特派员对农民进行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培训,充分利用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帮助村民将春耕生产抓早抓好。三是农资供应早准备。镇农科站积极协调农资储备、调运物资,及早做好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的储备调运工作,并对全镇范围内的农药、种子、化肥等销售点进行全面检查,严厉查处劣质农药、种子、化肥,维护农资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四是统筹兼顾,形成春耕备耕工作合力。要求各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水管站组织农户及时做好小河道、沟渠等修缮及清淤工作,加快春浇工作进度;农机站大力推广新型、实用农机具,加强对农机手的技术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农科、科委等部门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孟封镇 孟封镇抢抓时间,立足“抢农时、保春播、保丰收”,从思想认识上、行动措施上及早动手,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重点做到了三落实。
一是落实领导。各村包点领导和涉农站所实行定岗、定人、定任务,积极组织联系水源和农用物资,搞好服务,确保各项工作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
二是落实水源。把各项春浇任务逐一分解到村,将此项工作落实到人,专人负责,争时间、抢速度,保证春浇进度。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三是落实农资机具。今年,全镇计划春耕播面积为5万亩,该镇在大力宣传国家惠民政策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并推出了三统一的管理办法,即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调配机具,统一开展技术服务。目前,全镇生产资料供应充足,设立了20个优质种子直销点,库存种子20吨,薄膜30吨,农药1.5
吨,同时,还组织全镇涉农部门的技术人员深入村庄农户,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谷乡 西谷乡农民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加紧田间的早春管理。
一是果园加强早春管理。为保证树体养分充足,村民们根据多年经验延迟果树修剪季节,变冬剪为早春管理,并清除残枝落叶,开沟深施农家肥。
二是春浇确保作物返青。水利部门积极与上级联系,开展春浇工作,为果树和冬小麦返青提供充足的水分。
三是积极选购种子化肥等。3·15期间乡农技站深入各农资经销店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一查商店是否有证,二查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是否合格,帮助农民正确识别选购种子、化肥等。
四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渠打堰划小畦,方便浇灌和农事操作。
五是进行农机具的维修保养和农机手的培训教育,确保春耕备耕工作的顺利进行。
柳杜乡 柳杜乡采取“三早”措施,狠抓2010年春耕备耕工作。
一是思想早发动。乡党委、政府把春耕备耕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实,做到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全力确保全乡春耕备耕工作顺利进行。各下乡工作队深入各村、农户家了解情况,进行春耕备耕组织动员、宣传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措施早到位。乡农技人员积极开展“强农富民送科技”下村活动,现场指导春耕生产;积极帮助村民制定计划、主推品种、主推技术、重点培训,上门服务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帮助农民解决春耕备耕中的实际问题。采取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秸秆综合利用、免耕栽培、病虫综防等实用增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三是物资早购进。乡农业服务中心积极协调农资储备、调运物资,及早做好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的供应准备工作。深入开展农资市场整治,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资市场价格稳定,严格检查农资市场,严厉打击制售假化肥、假农药和假种子等违法行,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利益和种植积极性。
2009年逊克县备春耕情况
编稿时间:2009-5-7 14:29:24来源:逊克县政府门户网站作者:社调队字体: 大 中 小
在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备春耕生产会议,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工作目标,对2009年备春耕生产进行全面布置与落实。为准确了解春耕进展情况,县统计局对九个乡镇的春耕资金、种植面积、种子情况、化肥情况、农机具情况、耕地情况和特困户情况进行了一次性调查(调查时间截止4月17日),发现今年春耕生产有喜有忧。
一、生产资金到位情况
全年农业生产计划用款32910万元,播期用款25297万元,占计划用款的76.9%。目前已到位有22733万元,占播期用款89.9%。其中:金融贷款为12813万元,占播期用款50.6%;个人自筹为9211万元,占播期用款36.4%;个人借款为709万元,占播期用款2.8%。尚没到位资金有2564万元,占播期用款10.1%。
二、种植情况
今年通过核实清查,全民所有制单位耕种的土地和农户个人开荒地、拱地头、扩地边、捡撂荒地和承包外地耕地共计46230公顷。这些地按照农业报表制度,均在本县统计口径范围内。全年预计种植农作物面积为155886公顷,比上年实际播种面积增长46.3%。其中:粮食作物面积为153838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98.7%,比上年增加了0.8个百分点;小麦面积为4472公顷,占总播种面积2.9%,比上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水稻面积为7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0.04%;玉米面积为1829公顷,占总播种面积1.2%,比上年减少了0.4个百分点;大豆面积为146482公顷,占总播种面积94.0%,比上年增加了3.6个百分点;马铃薯面积为559公顷,占总播种面积0.4%,比上年减少了1.9个百分点。
三、种子情况
全县预计需要各类种子15434吨,其中:小麦种子1659吨,水稻3吨,玉米63吨,大豆13149吨,马铃薯537吨。已自备和购买的有15013吨,占各类种子的97.3%,尚有421吨没有落到实处。但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运作,抓紧余缺调剂,确保有效供给。
四、化肥情况
全年预计需要化肥实物量为43916吨。从价格来看,国产二铵每吨的平均价格为3000元,比上年下降31.1%;多元复合肥每吨的平均价格为3046元,比上年下降18.5%;尿素每吨的平均价格为1891元,比上年下降4.3%。
五、农机具情况
今年全县的农机具准备得比较充足,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全县可用于生产的拖拉机为10730台,现已检修9024台,占生产用的拖拉机的84.1%,除去新购买的和不需要检修的,到播种期可检修10663台。可用于生产的各类播种机有7645台套,已检修6044台套,占各类播种机的79.1%,除去新购买的和不需要检修的,到播种期可检修7635台套。
六、耕地情况
2008年秋整地面积只达到55701公顷,占当年播种面积的52.3%;达待播状态面积为16742公顷。
七、特困户情况
全县共有特困户为820户,特困人口为2177人,特困户耕地
面积为1965公顷,全年所需资金共计739万元,到位的有604万元,其中:金融贷款为455万元,个人自筹110万元,个人借贷为39万元,尚有135万元缺口。需要种子202吨,缺口有23吨,需要化肥428吨,缺口有179吨。
八、备耕中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
(一)部分农户春耕生产资金仍有缺口。这部分农户主要是家庭底子薄,再加上去年遭受旱灾和虫灾,收成不好,很难筹到今年备耕所需资金。
(二)农村水利设施薄弱。我县人少地多,耕地大部分在山区半山区的丘陵地带。对农民来说,农业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水的问题,资金、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大部分农户自己能解决,真正解决不了的仅为个别户。农田排溉能力不足是春耕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如何加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做到涝能排,旱能灌,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真正做到旱涝保收,仍是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
九、几点建议
(一)县委县政府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奖励扶助政策,同时鼓励村集体、企业和农民个人投资农业基础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投入为辅的资金投入机制,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各涉农部门要以服务春耕生产为已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春耕生产提供帮助,创造条件,形成合力,促进全
县春耕生产均衡发展。
【县春耕备耕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吴忠市春耕备耕情况汇报201012-15
海阳县春耕备耕工作调查情况09-22
镇春耕生产工作情况汇报06-25
春耕汇报材料01-22
春耕生产工作汇报06-12
春耕生产举措09-11
写春耕的古诗10-23
描写春耕秋收的诗句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