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中考(共11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12分)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秩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湖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 山门圮于河( ) (2) 湮于沙上( )
(3) 如是再啮( )
20. 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2分)
(1) 一老河兵闻之( )
(2) 当求之于上流( )
2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众服为确论。
2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3分)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
23. 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 “其二”的具体内容。(3分)
答:
答案:
19. (3分)(1)倒塌(2)埋没(3)咬,这里意为冲激。
20. (2分)(1)讲学家所说的话(讲学家所说的道理)(2)石兽
21. (1分)众/服为确论。
22. (3分)照他(老河兵)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采分点:“如”、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译出大意1分)
23. (3分)“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1分)“其二”指还需考虑到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 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2分)(照抄 原文,理解正确,可酌情给1分)
师: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河中石兽》, 大家知道是谁写的吗?
生:纪jì 昀。
师:我觉得有疑问, 真是纪jì昀吗?
生:纪jì晓岚。
师 (板书“纪”) :这个字作姓氏时不读jì, 有谁知道读什么?
生:jí。
师:第几声?
生:二声。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孩子们, 有没有谁拿了字典?以后我们遇到字的时候, 一定不能凭自己的老经验, 凭感觉就读纪jì, 这个字作姓氏时应该读jǐ, 纪昀, 纪晓岚, 第三声。刚才我们都犯了一个错误, 什么错误呀?
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 就读错了。
师:噢, 就是根据自己的某一个经验就把它读错了, 这就是我们书中的一句话, 怎么说的?我们书中也有这句话, 这是什么毛病?
生 (齐读) :“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师:真是聪明的孩子!“可据理臆断欤?”我们刚才就犯了一个臆断的毛病。咱们以后不能再犯这个错误了。有谁知道这个大学者的生平吗?
(师生交流对纪昀的相关认知。 师投影名片并简介名片学习法, 学生填写名片内容) (名片略)
二、读通课文
(师先让学生归纳文言文学习方法: 熟读, 翻译, 赏读, 背诵)
(投影, 正音形) (略)
(生自由朗读课文, 齐读课文)
三、读懂课文, 理解文意
师:大家朗读没有问题了, 我们还要读懂。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沧州南一间寺庙的石兽沉到水里, 众人一起都在想办法寻找这个石兽。
师:现在掉的, 还是去年掉的?
生:十几年前。
师:课文中写了没有?
生:阅十余岁。
师:“阅”是什么意思?
生:阅, 经历。
师:阅, 经历, 经过的意思, 经过十多年之后, 人们才去找它。对, 是这么一个故事, 找石兽这个故事本身蕴含了一个道理, 课文当中给我们说出来了, 是什么道理?
(生读文末阐述道理的一段话)
师:这不就是一个找石兽的故事吗?它怎么就蕴含这个道理了呢?这个答案我们一起到故事里面去找。老师给大家画了一张表, 这篇小故事它讲了三类人找石兽, 他们都是到哪里去找?结果如何?为什么到那个地方去找?请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 小组讨论解决。
(投影表格) (略)
师:现在先看僧人到哪里去找?
生:两个地方, 原地与上流。
师:先是凭直觉在原地找, 找到了吗?
生:竟不可得。
(师指导学生理解“竟”的意思)
师:“竟”在这里是“最终”的意思, 同学们要记下来哦, 学文言文, 一定要积累文言词语。最终没有找到, 然后他们到哪里去找?
生:下流去找。
师:课文里哪句说到了?
生:“以为顺流下矣。”
师:对, 到下流去找。我们再看看讲学家到哪里去找?
生:原地沙下。
师:对了, 水中的地下、石下、沙下。那么, 老河兵到哪里去找?
生:“求之于上流。”到河的上流去找。
师:就是说“于上流求之”。这是文言文中的一个特殊句式, 叫作倒装句。这有点奇怪呀, 我们的经验是到哪去找呀?
生:下流。
师:这老河兵却反着来, 找到了没有?文章中怎么说的?
生:果得于数里外。
师:“果得于数里外”, 这又是一个什么句式?说说什么意思?
生:果然在几里外找到。
师:这个“得”是什么意思?得到还是找到?
生:找到。
师:解释为“找到”比较恰当, “数里”是几里, 不是十多里, 在几里外找到。又是一个什么句式呀?
生:倒装句。
师:它不仅是一个倒装, 果得什么于数里外呀?
生:石兽。
师:还省略了一个“之”字, 这还是一个省略句。倒装句、省略句, 这都是文言文当中的特殊句式, 积累多了, 以后《四库全书》你就能读懂了。老河兵到上流去找的理由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 生齐读 “ 盖石性坚重… … 遂反溯流逆上矣”)
师:对啦, 就是这一段话。有几个字我要考考你啊……
( 师引导学生解释这段话中的 “ 盖” “ 冲”“啮”“为”“坎穴”“如是”“已”“遂”“溯流” 等词的意思)
师:这段话有没有不懂的句子呀?
(生表示无)
师:老河兵这样分析有没有道理呀?
生:有。
师:人们按照他的方法到上流去找, 果然找到了。咱们再来看看那个僧人, 他顺流而下有没有结果?
生:没有。
师:书上怎么说的呀?
生:无迹。
师:他的理由是什么?他为什么到下流去找?
生:“以为顺流下矣。”
师:他有没有去调查呀?有没有去分析呀?
生:没有。
师:这就是———
生:主观臆断。
师:主观臆断。再看, 讲学家有没有找到?
生:没有。
师:怎么知道的呀?
生:大家是按老河兵的方法找到的。
师:老河兵的哪句话告诉我们讲学家的方法不管用?
生:“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
师:但是人们还不知道老河兵的分析的时候, 信不信讲学家呀?
(这时学生有的说信, 有的说不信)
生:不信。
师:你说说为什么不信?
生:找到之后不信。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众服为确论。”表明大家信了。
师:哦, 信了。不光是一个人信, “众服”!那大家为什么信服他呀?他的根据是什么?
生:“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
师:有道理, 如果他这样分析, 你又不知道老河兵怎么讲, 你信不信?反正我信。我也没有去实践, 我也没有去做研究, 他这样一说大家就信了。讲学家也分析出了“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的结论, 老河兵是不是跟他有相同的地方?一样的话呀, 怎么老河兵就找到了, 而讲学家就没找到呢?
生:因为讲学家只考虑到一点, 却没有想到水的反击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也就是考虑的不全面, 所以他没有找到。
师:哎呀, 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 我得拥抱你一下表示奖励, 那么棒!老河兵在河边工作, 经验丰富, 所以考虑问题就很周全, 所有的要素都考虑到了, 当然按照他正确的方法一找就找到了。所以, 你看老河兵是综合了讲学家所说的, 也综合了僧人的“顺流下矣”。僧人只考虑了水流, 讲学家只考虑了石头和沙子的特性, 而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 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了。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 同学们读懂了。
四、变读练习, 读出意味
(投影:求之下流, 故颠; 求之地中, 不更颠乎? )
师:这是个什么句式呀?
生:反问句。
师:什么意思?
生:在下流寻找, 颠倒了;在原地寻找, 不更颠倒吗?
师:你们的课下注释“颠”是什么意思?
生:颠倒。
师:老师在这里有一点不同的意见, 其实这个“颠”是一个通假字, 通病字头的“癫”。大家记下来, 这个字一写出来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癫狂、疯狂, 引申为荒唐。你们考试还是按照课下注释去答, 但我还是要“究物理”, 要推究一下。你们回去以后, 可以跟你们老师商量一下, 这个字应该怎么理解。然后是“固”字, 刚才那位同学没说清楚, “固”是什么意思呢?
生:固然。
师:“固然”, 或者说是“本来”都可以。到下流去找它们固然荒唐, 到地下去寻找它们, 不更颠乎?不是更荒唐吗?你觉得这句话本身有什么意味?
生:对讲学家的讽刺。
师:我来改一下, 把“不更颠乎”改为“亦颠”, 反问句可以用陈述句来表达吧, 可不可以?说出理由?
生:不可以。
师:理由是什么?
生:反问句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强调陈述句强调不了的语气, “不更颠乎”加强了对讲学家的讽刺意味, 然而在陈述句中语气没有那么强烈。
师:好!看来我们不能改成陈述句, 那样讽刺的力量就不够了。再改一下:把“地中”和“下流”换一换, 句式没有改变, 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不可以?
生:它是对讲学家一知半解的讽刺, 但是僧人就没有自以为是。
师:哦, 我很同意你的分析, 有两个词你用得特别棒:一知半解, 自以为是。就是说老河兵着力讽刺的是讲学家, 对吧?人家僧人还没有那么狂妄, 这个讲学家的自以为是在课文中有没有表现?
生:“闻之笑曰”中的“笑”。
师:这个“笑“字有什么意味?
生:嘲笑。
师:嘲笑, 不是赞美的笑。还有吗?
生:“尔辈”, 这里不太尊重。
师:尔辈不就是你们诸位吗?我把它改成“诸位不能究物理”, 可以吗?
生:不可以, “尔辈”就是一种不尊重, 是讲学家对僧人的嘲讽、看不起。
师:你能把这种嘲讽的意味读出来吗?
(生自由读, 个读, 齐读。 读出讽刺的意味)
师:嘲笑这一句还不够, 还要再加一句嘲笑那个僧人, 哪一句?
生:“沿河求之, 不亦颠乎?”
师:什么句式?
生:反问句。
师:这个反问句语气要不要强调?读一读我听听, 再强调一下。
(生读)
师:这个自以为是的、好为人师的讲学家的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了, 如果一改就变成了嘲笑僧人了, 看来这样改是不行的。对于这篇文章, 这个纪晓岚呀, 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而且又幽默诙谐, 他也有一句讽刺, 同学们早已经找到了, 哪一句话?
生:最后一句。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个反问的语气是不是要再强调一下?这个反问就不只是嘲笑那个讲学家了, 还嘲笑如讲学家一类的人, 我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生齐读末句)
五、补读练习, 读出主旨
师:最后一句话, 大家强调得真棒!“可据理臆断欤?”一强调就是不可据理臆断, 那该怎么办?请大家根据你的理解补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投影: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 不可据理臆断, _。)
(学生在独立补充的基础上, 对子交流, 之后全班展示)
生:不可据理臆断, 是因为“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学生继续进行补读练习) ……
师小结:我们都理解意思了, 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回去以后把你的理解写出来。纪晓岚最后用了一个有力的反问, 嘲讽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 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全面分析, 综合考虑各种要素才不至于犯错误, 而我们刚才说的那么多的内容, 纪晓岚用一个反问句就给我们表达清楚了, 我相信咱们40 个孩子一定有40 句话来填这个空, 对吧?同学们, 要想从纪晓岚身上获得更多的幽默、智慧以及生活中做人的道理, 那就请你在课下走进《阅微草堂笔记》, 这里的故事可多了, 它既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 又能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我们的文言素养。有没有谁愿意回去以后读一读《阅微草堂笔记》的?
(生纷纷举手)
本文的道理,很多学生一句话便可以概括,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我认为,对文章的分析重点应放在讲学家的形象上。细读文本,才能读出其中滋味,读文章不止读情节,更要读细节。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这段话是文章中的第二段。讲学家,是在寺院里讲学的学者,姑且可以称之为专家,知识分子。在这个区域应该是颇有说话权威的。听到僧人们在下游寻找石兽,于是第一反应是“笑曰”,耻笑别人,嘲讽那些僧人。嘲讽别人其实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开口就说:“尔辈”,这个称呼颇有意味,你们这些人,当一个人说“你们”时其实就说明,彼此之间已经不是同一类人了。
第二句“是非木杮”是一句表示否定的判断句,而判断句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观点态度表达的最明确。“这不是木片”,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再联系前文是一帮僧人在下流打捞石兽,如果是一些没有文化的村民,讲学者可能不会说这句话。正是这些僧人,因为僧人毕竟还是在当时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人,讲学者才会如此起劲地说:“是非木杮”。也就是你们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何以能成为僧人,何以参禅念佛、普度众生?接下来的一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这样的语气一般放在辩论的语言中,可以增强语气,而放在这里,则更能显示出讲学者对于这帮人的轻蔑。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乃”这个连词的意思很多,翻译成“并且”或者“而且”最恰当。但我觉得紧紧是一个连词不足以表现讲学家的形象。“乃”在这里有一种递进的意味,若是翻译成“更何况”或许更好。于是,看讲学者娓娓道来,我们仿佛都能看到他纸扇轻摇,眼神微闭的样子。“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两句话让我们感觉到,这个讲学者还是有两把刷子。他说起话来逻辑性很强,的确有他值得信服的理由。最后一个“耳”,连他自己说不定都在佩服自己了。
然后转而再反问众人“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再一个反问句,把气势抬到最高。大家自然心服口服。
短短一段,仅仅是讲学家的语言描写却被纪昀描写得一波三折。首先是语气的波折,质问、反问、陈述再反问,一层一层。其次是说话内容的曲折,知识分子的说话讲究逻辑性,尤其是在和别人辩论或者是游说的时候,总是首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然后树立自己观点,步步为营,最后逼人就范。第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众服为确论”一个服,一个确,可谓一石二鸟,把演说家和听众都讽刺到了。
所以在和同学探讨这段话时,重点应该是通过读“尔辈”、“是非”、“岂能”、“乃”、“耳”、“不亦”这些词语,去揣摩讲学者的形象。这样得出的“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等词语时,才会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在一个大家都认为“确论”的环境中,敢于怀疑的人才能称之为“勇者”,然后再据理剖析,挑战权威才能称得上“智者”。第二段的讲学者以及这些崇拜者所构成的话语霸权,给下面老河兵提出质疑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与挑战。所以这里我读到“老河兵笑曰”,“笑”的含义就比前一个讲学者的“笑”内涵更丰富了。
语文课堂要避免碎问,但不可忽略细读。主线问题贯穿课堂,细节品读字斟句酌,两者联系在一起才会读出语文的味道来。语文课堂不能仅仅是语文老师才华展示的舞台(肖培东语)。但语文老师不能当局外人,首先自己要深入文本去细读课本,不是肢解文章,喂给学生,而是给学生一个大的方向,让他到文本去找语文的营养,从而才能得到语文的滋养。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学习要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一、学生展示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白板展示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并抄写词语。
圮(pǐ)募(mù) 棹(zhào) 柿(fèi) 湮(yān)没 啮(niè)齿
溯(sù)流 欤(yù) 曳(yè) 铁钯(pá) 臆(yì)断
2、词语解释
曳铁钯(“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二石兽并沉焉( 并:一起)
阅十余岁 ( 阅:经历 )
盖石性坚重 ( 盖:句首发语词 )
但知其一 ( 但:只)
是非木杮 ( 是:代词,这)
求之下流,固傎( 固:副词,本来 )
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介词,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为:动词, 成为)
众服为确论(为:动词,是)
一老河兵闻之 (之:代词,指”“求之地中” 这种观点)
其反激之力 (之:结构助词,的)
3、译句。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2)尔辈不能究物理。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文学常识及背景
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5、通过预习,你知道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吗?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二、课堂提升
1、导入语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2、朗读课文。个别学生读或者集体读。
3、看课文注释,试译课文。疏通重点句子的含义。
就课文不理解的句子质疑,小组内讨论解决。师生共同讨论。
文言现象总结:
●通假字
曳铁钯 (“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不亦颠乎 (“颠”同“癫”,疯狂)
●古今异义
二石兽并沉焉 ( 并,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
阅十余岁 ( 阅,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 )
盖石性坚重 ( 盖,古义:句首发语词 ;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知其一 ( 但,古义:只 ;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
是非木杮 ( 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是 )
求之下流,固傎( 固,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 )
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 )
●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被)
为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动词,成为)
众服为确论 (动词,是)
之 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指”“求之地中” 这种观点)
其反激之力 (结构助词,的)
●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名词用为动词 ,划船)
暴涨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句式
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 (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
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4、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1、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学生展示
1、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2、学生讲析《课时练》基础习题。(P87-88)
二、课堂提升
1、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1)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 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2、 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与同学交流这类小故事。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四、布置作业。
编写人:张聪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这段记载,凡是读过的人,都印象很深,过目不忘。说明了老河工在多年的劳作实践中,积累了对河流水性的`深刻认识。
另一方面,它虽然讲的是河水流淌之事,却也映射出逆向思维之理。启示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凡事要多请教有经验的行家;要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办事;同时也要多备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同时感叹,纪晓岚固然聪明绝顶,但是他毕竟生长于当时在科技方面并不开化的中国,对近代自然科学既不大懂,也不感兴趣。否则,他就会从近代自然科学的角度去阐释这种现象,并可能去开创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同时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臆断。
寺前两个石兽掉入水中水中,僧人们和学者只考略一个因素,而不考略其他,所以没有找到石兽,老水兵富有经验,善于思考,考略周全所以成功了。
它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想的周全,不能只考略一步不考略其他,否则无法完成该做的事。
柘城县洪恩二中 马高峰
《河中石兽》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寺庙的石兽丢失,众人寻找石兽的故事,论述了做任何事不能主管臆断,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本文是一篇古文,文中有很多的字词句很重要,要求学生要掌握其注音,字义,及句子的含义。
按教学设想,这时本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我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字词句,并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我首先介绍纪晓岚这个人物,然后白板出示重点字词句,学生已经通过预习了解了这些字词,所以课堂上主要是检查预习情况。通过课堂展示,我发现学生预习的都很认真,只有个别子的写法需注意,如:木柿(),学生通过和“肺”,.“柿”比较,很容易记住。这就是教会学生类比,我想这就是收获。而且,相信长期坚持这样教,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
纪昀的一篇文章《河中石兽》,其中文章意思就是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
【 原 文 】
cānɡ zhōu nán yí sì lín hé ɡān , shān mén pǐ yú hé , èr shí shòu bìnɡ chén yān 。 yuè shí yú suì , sēnɡ mù jīn chónɡ xiū , qiú shí shòu yú shuǐ zhōnɡ , jìnɡ bù kě dé 。 yǐ wéi shùn liú xià yǐ , zhào shù xiǎo zhōu , yè tiě bǎ , xún shí yú lǐ , wú jì 。
沧 州 南 一 寺 临 河 干 , 山 门 圮 于 河 , 二 石 兽 并 沉 焉 。 阅 十 余 岁 , 僧 募 金 重 修 , 求 石 兽 于 水 中 , 竟 不 可 得 。 以 为 顺 流 下 矣 , 棹 数 小 舟 , 曳 铁 钯 , 寻 十 余 里 , 无 迹 。
yì jiǎnɡ xué jiā shè zhànɡ sì zhōnɡ , wén zhī xiào yuē : “ ěr bèi bù nénɡ jiū wù lǐ , shì fēi mù fèi , qǐ nénɡ wéi bào zhǎnɡ xié zhī qù ? nǎi shí xìnɡ jiān zhònɡ , shā xìnɡ sōnɡ fú , yān yú shā shànɡ , jiàn chén jiàn shēn ěr 。 yán hé qiú zhī , bú yì diān hū ? ” zhònɡ fú wéi què lùn 。
一 讲 学 家 设 帐 寺 中 , 闻 之 笑 曰 : “ 尔 辈 不 能 究 物 理 , 是 非 木 杮 , 岂 能 为 暴 涨 携 之 去 ? 乃 石 性 坚 重 , 沙 性 松 浮 , 湮 于 沙 上 , 渐 沉 渐 深 耳 。 沿 河 求 之 , 不 亦 颠 乎 ? ” 众 服 为 确 论 。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zhuǎn),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文章寓意
《河中石兽》是纪昀(jǐyún)(纪昀,字晓岚)的一篇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
文章意思就是考虑问题时,要从表到里分析原因,得出正确的解决根本方案。
阅读提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由于本课读起来比较拗口,因此,我先让大家听了四遍朗读。第一遍是直接听读,也许是周一同学们刚返校的原因吧,感觉精神不太集中,于是我把朗读声音调得比较大。第二遍让同学们小声跟读,我观察发现,效果不太理想。为此,第三遍我让同学们齐读,并不停巡视,结果发现有好几个字音有同学有问题。最后,我们更正了错误,再齐读,至到这时,同学们才读得好一些。
反观整个朗读过程。我发现同学们回家后并没有认真预习,导致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由于本课朗读确实较难,稍不认真就容易出错。在花费了很大精力的情况下,终于把本课读通了,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就顺利得多了。
僧人们于是找到当地一个有名的讲学家,向他讨求办法。这个讲学家听了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又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冲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子里,越沉越深大罢,顺着河流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都认了他的话。
又有一位老河兵,听了讲学家的话后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特性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回来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会倾倒在坑洞中。如果再冲涮,石头又再转。像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反而朝上游去了,到下游找本来就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的.找,不就更荒唐了吗?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河兵说,应该到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老河兵认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流水根本不可能像冲走木片一样,将沉重的石头冲走。恰恰相反,“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这产生的坎穴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达到石块底面的一半,石头必然向前倒入坎穴中。如是反复,则逆流而上,直达数里之外。
以学识渊博而著称的纪晓岚在文末感叹道:“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然则,河底的石头怎么运动老河兵能在水下观察吗?显然老河兵也是推测,是臆断。
笔者的“感觉”(根据臆断)是这个故事并不真实。石兽的形状不规则,迎水的一面形成洄流的几率有多大?按河兵的逻辑推断:石兽也最多向上游方向滚几圈,等石兽下沉到一定深度,埋没于泥沙中,或者迎水面积太小,使反激的水流不足以“啮沙为坎穴”,石兽还能再动吗?要知道,滚动一次,高度得下降一截。而石兽下降,河床相对抬高,慢慢会形不成洄流。十几里的河床要维持不断向下翻滚并仍有充分的迎水面?概率很低!
有了这些怀疑,我上网搜验证的依据,结果有这样一则资料:寻找沉在河中的石兽,究竟应在上游还是下游?不久前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回事,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回事的情节几乎与纪昀所记一模一样,即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块石头被人炸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大家都不知道这块未炸碎的石头到哪里去了。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了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块。它是怎么“游”上来的呢?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正如纪昀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地说明,纪昀所记,确非虚言。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1980年4月的报纸作过详细的报道。这故事不仅教育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对从事水中打捞也有实际指导意义。
这则现代版的“河中石兽”,出处是由学林出版社1985年出版,作家吴德锋的《博物记趣》。从书名“臆断”,此事到底是“纪实”还是“记趣”,难有定断。再有,“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也不知此沟有多深多长?十多年还“明显”,而且还是在有一定流速的河中,这也是奇事一件呀!
实验是探究真相的最好手段。有位教师制作了教具,模拟河水冲激河沙,想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石头怎样一点一点地往上游“走”的情景。这位老师来到操场的沙坑旁,找来了一块有点像石兽的.砖头,放在沙子上,用手模拟水冲激,掏空砖头底部的沙子,想看到砖头翻倒在沙坑里的情景。这时,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了:沙子掏到砖头底部一半的时候,它不是往前翻倒在沙坑里,而是斜斜地滑了下去,再掏空砖头底部的沙子,砖头还是向下滑,越滑越深,一点也没有老河兵所说的石头往前倒在坑穴里的意思。
这个“实验”出乎意料的结果引人思索。石头为什么不会翻倒在沙坑里,而是滑落下去?仔细一想,恍然大悟,石头要翻倒在沙坑里,需要有一个从后面往前的推力,可是实际情况是,这样一个从后往前的推力是不存在的,所以,石头不可能往前翻倒在沙坑里,只会向下滑动,更深地陷入沙子里。
实验用的“石头”是方的,如果是圆球形的,或者是圆柱形的,会不会出现老河兵说的情形呢?圆柱形的石头是会滚动的,但是,按上面所说的方法去试验,随着水流把石头底下的沙子冲走,石头朝前滚动的同时,也往下滚动,这样石头越滚越前,越滚越深,等到石头的一半陷入沙中的时候,就再也不可能出现水冲走石头底部的沙子,石头再向前滚动的情况了。如果是个圆球形的石头落到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出现水流冲激石头底部的情况,水流冲到石头上,因为石头是圆球形的,所以水都从石头的两旁流走,不会出现流水反激回去的现象。
当然,这则“实验”有太多漏洞,得出的结论也不能让人信服。
清人纪购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寺僧人们要修庙,划船到河中去捞当年沉到河里的庙门前的石兽。原地捞没捞到,又顺流下寻十余里,也没寻到。一学者开导他们说,石兽在河沙中只会越埋越深,而不会顺流而下。众人听了都很折服。但一位老河工闻之却大不以为然。指出,水长期冲击石兽迎水处“啮沙成坎穴”,石必倒掷其中。如是反复,“逐反演流道上奥”。众人照他说的寻去,果然在上游找到了石兽。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告诉了人们一个物理知识。但如果我们细心,可以发现,故事不仅表现自然界中事物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过程的复杂性。其中,能否充分听取不同意见,对于进行正确判断是休攸相关的。试想,如果这位老河工根本不知此事,或者他不愿出来讲话,或者是和尚们听不进这位老河工的话,这石兽的去处,恐怕就永远是个谜了。
正是遇到此类教训多了的缘故吧,今天人们对于复杂事物,总结出了一系列必须遵守的认识法则中途径。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发达国家就规定有方案可行性论证、公众听证会制度等;依据政务公开原则,其中规定公民有如情权、提案权,辩论权等,恰与前边老河工能够了解有关情况。愿意讲话、可与学者进行辩论三阶段相似。而法律迈进一步规定公民有质询权、弹职权、直至司法起诉权等,负责官员则有说明和答发的义务,必须遵守法定决策程序及违反所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等等;如此以制约“和尚”们必须听和能听进意见。这些也仅仅是为确认和保障公民能够无所顾忌地行使表达意见的权利,以达到在填密切查基础上正确进行判断的目的。
认识此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要提高法律意识,其实也既是要提高民主意识,即按认识规律办事。这对于健全环境法制是至关紧要的。如,有些领导者把法律仅仅看成是惩罚的工具,而视民主权利、义务及程序保障可有可无。在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总是不愿把情况公诸子众,并耐心听取不同意见,尤其是相反意见,结果往往是头脑简单、囿于偏见,鲁莽行事,难免去重复“河中石兽”故事中众和尚的.再三失误;而一旦出了问题,又仅根据“损失和影响”一罚了之,既于事无补,也没有什么法律科学可言的。
拓展知识: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作者纪昀(jǐ yún)(1724年6月-182月),字晓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编加的)。清代学者、文学家,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晚年自号白云,乾隆年间进士。他的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他和其他人编撰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的贡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
《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这篇说理短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和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同时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更不可主观臆断,而是要知道它是这样的原因。
【河中石兽中考】推荐阅读:
河中石兽教学目标06-26
河中石兽的练习09-26
河中石兽原文注释翻译10-04
《河中石兽》课后同步练习10-18
《河中石兽》课后练习及答案06-30
纪昀《河中石兽》原文及译文07-27
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同步测试题09-10
中石化合作11-12
中石化油田三基06-17
中石化单位工程划分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