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化学学法指导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一新生化学学法指导(精选7篇)

高一新生化学学法指导 篇1

初中化学的特点:内容少,难度小,绝大多数是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初步接触。很多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的体会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多,难度小,跟文科差不多。平时不怎么学,考前突击一下,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

高中化学则大大不同,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范围广,跨度大,难度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要求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不象数学、物理只有少数定理公式要记),同时又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要求,所以靠考前突击学习化学在高中显然是不行的。

对刚进入高中新生学好化学的建议:

一、上课认真听讲,弄懂学习内容。课后当天要抽十五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及时回顾当天所学内容,做到及时掌握(特别强调,懂和掌握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然后再做作业,这样才能使作业的功效性做到最佳,同时在作业时又能将思维中问题暴露出来,再通过课后的答疑使能力得到提升。

二、高中化学需要掌握的内容多。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理解记忆,或结合以前的所学知识或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来辅助记忆。这样才能长期牢固地掌握。当然记忆是有遗忘的,怎么办?及时掌握(当天巩固),单元回顾(章节复习),强化巩固(期中、期末复习)。这样间断性的刺激,知识的掌握才能牢固。

三、高中化学对思维要求比较高,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许多学生上课都听懂了,上完课后,作业没法做。这就是高中化学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我的体会是在学习中要在学习老师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记结果,只有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才会有必然的正确结果。

四、高中化学还有许多的解题技巧,在学习中大凡遇到新的解题方法时,一定要弄懂,并经常加以运用,以便熟练掌握,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是针对某种解题方法设立的,很简单,要求你使用新方法去做。而许多学生觉得使用初中的方法也能做出结果,这样就失去了老师设立本题的意义了。所以学生在遇到新的解题技巧时,要知难而上,并及时巩固,这样才能使解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高中化学难度较初中大很多,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不会的,要及时解决,方法是课后多往办公室跑,把问题及时解决。

总之,高中化学的学习就是: 及时巩固,间断回顾; 着重过程,强化思维。

遇难多问,掌握技巧; 适量练习,熟能生巧。

2 高一新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课前对所学知识要有预习,做到有备而听,以便抓住重点,解决疑难。

2.2 课堂上一定要学会记笔记,而不是随意的记在纸上或书上。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化学的课堂知识容量大,内容多,学生单纯靠记忆是很难记住课堂上的全部知识的。必须学会记笔记以便课后复习,整理归纳及习题所用。

2.3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法。

2.4 课后及时复习总结及时反馈,有问题及时找老师或与同学沟通解决,不留知识盲点。高中化学知识点多,易混淆的东西多,如不注意总结,在应用时提取信息的速度会受到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可以反映出他是否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发现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会归纳总结、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链,是学好高中化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2.5 学生必须将所学知识及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发散思维的建立与培养,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做不到这一点也就谈不上得高分。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在有精力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补充些课外习题,通过练习体会知识及方法的应用。

2.6 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分为文字表达、口头表达,无论是文字还是口头都要用标准的化学用语来表述。

3 几点建议

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容应对高中的学习,高一新生在初生高考结束后除了充分休息调整外外,还要为完成学法和知识、以及思维上的蜕变做好充分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对此,作为老师有如下几点建议:

3.1 复习巩固初中的知识,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如前20号元素符号、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金属活动顺序表;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氧化还原、质量守恒、尤其是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等。

3.2 预习高中化学必修1前两章的内容,重点要预习第一章《物质的量》相关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且有大量计算,而这些恰恰是初中学生的软肋和致命的弱点。因此,要充分做好预习。

3.3 学生最好选择一本好的教辅材料,并进行同步强化练习。

3.4 不妨与一些成功高中学长做一下交流沟通,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都会有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对你即将开始的高中学习一定会有所帮助。

一.化学学科特征和课程目标: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1、知识与技能:认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物质的多角度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能分析简单化学问题,并用化学语言表达。能分析化学问题中量的关系,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认识常用化学问题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

2、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3、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 →SO2→SO3→H2SO4为统领。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作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 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5.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6.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了解现代化学肩负的使命。具有为解决化学问题进行专题信息收集、加工和输出的能力。学会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具有参与化学科学实践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了解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化学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 ⒈概念抽象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入手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维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⒉进度快,反应方程式复杂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定律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Cl2的实验室制法,Cl2与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3.内涵深,联系广 如摩尔使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渗透在高中教材的各个章节,对整个中学化学计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学得好可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能使学生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探索、研究后面的化学知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⒋抓典型,带一族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四、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五.高中化学学法指导: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高一新生化学学法指导 篇2

一、辅导式家访,家校共同指导

要想缩短高一学生的适应期,就要利用好开学前的暑假这一过渡阶段,通过家校共同努力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我采取的方法是辅导式家访。此次家访选择的时间在新生赴校报到后,正式开学前。辅导的主题是初高中的区别及学法指导。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教师给学生和家长讲清楚四点:一是高一知识在整个高中教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讲清高中教学内容体系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特点;三是结合实例讲明初高中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指导家长如何在暑期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并在以后的读书期间,督促孩子逐步完成转变。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这种前瞻性的知识往往具有迁移作用,开学后新生面对新环境,由于已有了心理预期:“一切都是新的,有很多地方都与初中不同”,所以即使遇到意料之外的情境,他们也不易惊慌失措。

二、学长现身说法,同龄人指导

高中阶段是打好扎实基础的阶段,就基础教育的目的而言,打好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基础比获取知识来得更为重要。就学习的一般环节来说,大致可以分为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五个环节。五个环节中的学法,各科教师都会在课堂上加以渗透,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通常更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和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这就是同伴教育。而在同伴教育中尤其以年龄略长的同伴教育效果最好。所以,在每年高一新生开学一个月后,我会请来刚毕业的我校文理科状元,带着他们的课堂笔记和作业本等学习材料现身说法。

在这一步骤的操作中,时间和指导内容的选择很重要。时间通常可以安排在新生开学一个月后,此时学生已进入高中学习一个月,大大小小的问题已遇到不少,部分学生已感觉学习跟不上,此时请学长来现身说法,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对象的选择建议找几位性格开朗、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在他们准备讲稿之前,班主任可先在班级中了解一下学生的困惑,在此基础上请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准备讲稿,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地帮助新生了。

三、榜样示范,同伴互助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即使教师在同一个班级,讲授同样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不同的。我在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视营造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式的班级氛围。我通常会采取“一对一”或“学习沙龙”的形式在班级中发挥各学科学习优异学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努力带动整个班级进步,减少各科学业后进生的形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在班级中努力营造出一种不保守、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

班主任进行学法指导是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上是我罗列的三个步骤,虽然在使用时有它的先后逻辑顺序,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之,高一是学生成长、班风建设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我们班主任的责任是做好学生的参谋,开展好学法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又快又好地度过“更学期”。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化学 篇3

【关键词】新生;信心;兴趣;学习方法

在初中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化学的概貌,认识到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而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能源、环境资源、材料等问题的解决,化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它将成为21世纪支柱产业,本世纪将是化学大展宏图的时代,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因此我们现在就要学好化学,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高中化学相对初中来讲学习任务更重了,难度更大了。但只要你学习方法得当,有足够信心,学好高中化学并不难。下面和同学们谈谈如何学好高中化学,供你们在学习上参考。

1.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有这样的体会:喜欢的学科,学的轻松,成绩也理想。不感兴趣的学科,越学越费劲,陷入恶性循环中。可见提高自己学习兴趣,可增强学习信心,把学习变成一种有意思的活动,不是为了应付高考,也不是为老师,为家长而学,而是为自己学。对高中化学来讲,如何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呢?那就是把化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譬如:学习碱金属元素这一章时,学到Na2CO3、NaHCO3、Na2O2,通过学习知道:Na2CO3俗名苏打、纯碱,可用来制玻璃、肥皂;NaHCO3俗名小苏打,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用作包子、馒头发酵剂;Na2O2可用作漂白剂等等,把这些知识告诉你身边的人,从别人的赞扬声中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赞赏这一点,难道还有比能激发自己学习兴趣的事情吗?

2.学会如何预习,提高自学能力。预习主要对知识的准备,在老师讲课之前,有计划进行自学新课内容,预习时除把内容细看一遍,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外,还要在不懂地方作记号,并试着做课本的练习。最好能列出预习提纲,根据提纲内容进行预习,久而久之养成预习的习惯,也逐步学会预习的方法。课前预习过的同学有备而来,课前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对这节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哪里不太明白等心中有数。而课前没有预习过的同学,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一节课下来也许只听懂一点点,如遇到知识障碍就可能一点点都听不懂了,长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信心学下去。

3.学会如何听课,提高学习效率。课堂听课,是同学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讲解化学要领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上、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做到眼、耳、手、脑并用,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但听课时以理解为主,边听边记,有的同学只记笔记,不认真听课,有的同学认真听了,但没有记下任何东西,这都是不科学的方法。

4.及时复习,是提高成绩的有力保证。学习随时间推移,知识健忘也就越来越多,及时进行复习是不可少的。每天晚上都抽一些时间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越学越乱现象,一定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课后复习最有效方法是采取“过电影法”,即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进行哪些实验,讲题时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本和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把它补充上来,这样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还要考虑新旧知识相互联系并进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5.学会归纳总结,探求规律。同学们普遍感到“课上易懂,课下易忘”。高中化学中概念多、反应多、实验多,如果没有抓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就会感到知识散、乱、杂、多、难于掌握。因此,归纳各类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和变化规律,将所学知识结构,系统化网络化,就能促使体系的形成,对学好高中化学大有帮助,同时不要忘了阶段性总结。

6.学会解题,掌握技巧。解题训练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它可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深刻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没有一定的习题练习就不会有对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当然,我们要摒弃题海战术,要善于在题海中精选、精挑,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7.学会巧记,克服死记硬背。化学由于要记的知识点比较多 ,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心理学告诉我们:正确有效的记忆方法,能使人激发记忆的兴趣,加快记忆的速度,增加记忆的数量,延长记忆的时间,提高记忆效率。

(下转第53页)

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归纳,就会发现在化学上有许多记忆方法。如:①把容易混淆、互相干扰的知识点通过比较法记。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②把须记忆的概念规律、理论编成顺口溜便于记忆。如:元素周期表结构:七个周期分长短,三短三长一不全,十八纵横十六族,七主七副八和零。③将相关概念列成关联图进行记忆—图式记忆。④还有一些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等等。

8.学会重视实验,培养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概念原理的建立,物质性质的研究,实验都是研究手段,希望同学们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在实验中既为基础知识的建立形成良好的基础,也培养同学们动手、观察、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特别在课堂教学中,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同学们第一手感性材料,任何说明比喻、描述都必须基于实验基础上,帮助理解教材内容。

9.突破方程式关。记住化学方程式,你会马上感到化学容易多了。其实化学方程式是每次考试的“重中之重”。你可分析你所经历的考试,你会发现在你不会做的题目中,有60%以上是因为化学方程式不会写造成的,特别是化学计算。而现在的考试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很严格,配平不对书写不完整都不得分。高一教材《卤素》、《碱金属》、《氧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知识重点章节多,反应方程式多,所以对化学方程式必须强化记忆,并且在练习中加以巩固。只有突破化学方程式关,才能在化学学习中感到得心应手。因此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写化学方程式的本了,每天记5个方程式,每周复习一遍,坚持下去必有极大的收获。

10.每人准备一本“备忘本”和一本“纠错本”。准备一本备忘本和一本纠错本是十分必要的。在备忘本记下你认为重要和你认为容易忘记的知识,还有规律性的知识和一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一些特殊离子的颜色、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原则等。在纠错本把平时练习,考试易错的题记下来,记录时应有详细的分析出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思路。这不仅对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作用,而且为以后高考复习阶段提供第一手资料。正确的态度,足够的信心,科学的学习方法,只要大家努力从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充满乐趣地学好化学并使之成为自己擅长的一门学科。

高一新生学习指导政治 篇4

-----谈谈高一新生如何学好思想政治课

东营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组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埃德加·富尔在著名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尖锐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因此,作为高一新生在高中学习阶段要高度重视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它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包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政治生活》四个部分的内容;选修内容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科学思维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经济学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等五部分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内容相比,知识台阶跨度大。初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比较简单,比较注重基础,常识性知识多,主要是以了解、记忆为主;高中思想政治课则比较重视学科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研究性,越来越接近科学体系,难度增大,内容加深,要求高。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以理解和运用为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因此要学好思想政治课必须要做到:

一、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有的同学感觉政治课比较枯燥,所以,对政治课缺乏学习的兴趣。其实,理论都是对具体问题的总结和升华,都存在着抽象、枯燥的问题。高中政治课有些内容比较生动有趣,有些内容的确比较枯燥,使得有些同学对政治课缺乏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同学们的政治学习方法有问题,比如学习中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政治学科的误解等。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旦尝到了学习政治科的甜头,就能改变部分同学中存在的感觉政治课枯燥的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政治学科特有的价值

政治学科一个很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这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

其次,要克服学习中实用主义的倾向。“需要”是同学们学习的直接和重要的动力。现实状况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有的同学不自觉地将学科分为三六九等,凡高考中必须要考的、分值高的科目就会下大力气去抓,哪怕不喜欢也要强迫自己去学,反之对高考中不考、或者分值比较低的学科,不管有用没用,就不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而越学不进去就越感到枯燥无味,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最后,要消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政治课的误解。现实生活中,对政治学科的误解大量存在。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对政治课的不了解造成的。就高中的政治课而言,一些同学不了解政治课的学科体系和价值,本能地把政治课和行政工作或时事政治划等号,和思想政治工作划等号,认为政治课就是说教,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的评价政治课。把政治课教学看成是传统灌输,使政治课处在一个不利的社会氛围中,从而影响了同学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二、科学地掌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般学习方法

学习就是一边是学,一边是习。“学”主要是指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习”主要是自我检测和运用(练习,考试和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实际问题,提

高自己的能力)。前者重在知识的理解、记忆。后者重在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

1、预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得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输入的,而且通过视觉输入的信念比通过听觉输入的信息保持记忆的时间要长得多。阅读能力是最基础的学习能力。预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预习是无师自通的桥梁,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从近期效应看可以增加上课的目的性,提高时效性;从远期效应看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就形式而言,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搞好预习要求做到:(1)列预习提要:要带着老师布置的预习思考题去预习,边读边思,并列出提要,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预习时可以利用标题、不同字体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体系,以便我们有轻有重、有精有粗地阅读教材。

(2)做好笔记: 在课本上做出眉批,在课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将其标出来;对于那些语言叙述属文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不管它。另外自己还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可以加上框、线、点、圈、标号、点评、注释符号,留下预习的“痕迹”。(3)勤思善想(发现问题):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发现和提出问题。比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所学习的哪些知识类似。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在预习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还要关注教材本身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掌握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4)持之以恒:搞好预习还必须有决心、有恒心、有自信心。预习是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和运用检测良性循环学习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只有坚持一个时期才能看到效果。

2.专心上课,积极思考:即专心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和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还要考虑你预习时所确定的听课重点。看、听、参与等形式都必须动脑,这是衡量专心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这点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知识。听课要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握老师如何分析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老师提出问题,要主动思考,寻找答案。还可利用教材的“议一议”、“想一想”、“试一试”、“忆一忆”、“说一说”、“算一算”、“查一查”,以及“小资料”、“语录”等栏目促进思考,帮助深化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只要长期坚持下去,自己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锻炼和发展。做好课堂笔记是课堂听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科学地做笔记也是检验是否能调动多个学习器官听讲及听课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笔记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复习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帮助很大。笔记内容不能仅限于老师的板书提纲。它还应包括:

(1)老师对课本上落后于社会现实的知识进行的更正补充。如党在政治、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社会现实的新变化——如银监会设立、国家宏观调控任务的变化、通货紧缩到通货膨胀的变化过程、国家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等等。

(2)自己在预习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因人而异。预习时的难点也是听课时的重点,把预习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在笔记中,复习时多加思考,可使知识掌握得更加巩固。

(3)老师讲课时推导知识的思路和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4)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整理总结的知识体系和对易混淆知识进行的对比。如高中政治课《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生产率对价值、使用

价值和价值总量的影响;《生活与哲学》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政治生活》中的政体的不同形式等。当然,老师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大家积极思维而补充的具体实例和课本上一目了然的知识是没有必要记录的。这四个方面其实也是我们听课的重点。

有的同学说,我也想思考,就是不知道怎么思考。这点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培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主动思考呢?(1)注意知识的积累;(2)增加感性材料的储备;(3)学会一些思维方法: 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等等;(4)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经过以上过程,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3.课后及时复习

之所以要及时复习,是学习的反复性特征的要求。爱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先快后慢规律也要求及时复习;及时复习还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复习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忆:回忆学习了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教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知识的,象过电影一样。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相互启发,补充回忆,可以按笔记回忆,也可以按教材纲目回忆。

(2)读:读书、笔记同回忆对照,这样就不仅加深了记忆而且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

(3)思:把新知识归纳形成一个小系统,让知识各就各位。然后纳入到所学知识的大系统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或知识坐标。

三、巩固掌握所学概念和原理的基本要求

有些同学说,老师上课讲到的概念和原理虽然听懂了,笔记也记了,但总是记不住学过的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是对同类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靠死记硬背,不仅记起来困难,而且只能形成短时记忆,不能形成长久记忆。

大家知道学习知识是基础,记忆是手段,运用是目的。在真正弄懂的基础上要想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必须做到:

(1)运用记忆技巧: 例如,将关键词提炼出来着重记忆,最后将其他词汇补充完整形成完整记忆。如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的关键词是:调节„„分配,刺激„„提高,促使„„分化。又如联想记忆, 做好知识的迁移,知识是有连带性的,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新视角、新层面的认识,这时我们不必重新记忆,只需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加工即可。如市场、市场经济的作用。再如协同记忆,多种感官联动,耳听、眼看、手写、口念、效果可能好些。记忆的方法很多,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方法。

(2)要做到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时间与遗忘的数量成正比,因此对待遗忘最好的良药就是及时复习,趁热打铁;定时复习,巩固记忆;经过多次复习后,知识即可成为长久记忆。

(3)多思多用,熟能生巧。常说常用,随时随地运用我们所学知识说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如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钢材价格的升降。改变学习形式可以使学习更有效率,而且语言要规范、运用政治术语要准确。

(4)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首先要仔细比较这些知识点的异同,找出它们相同和相异的原因,在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它们放在一起掌握。其

次,找出区分的关键词。整理出比较表,使异同一目了然。再次, 把这些知识点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体会。如在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价格,只有研究价格的背后时我们才用价值。总之要比较异同,整理异同。

(5)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的同学常有这样的问题:对老师上的每一节课都能听懂,但总觉得知识非常零散。搞不清所学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高中政治所学的知识是科学理论的常识性知识,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真理,每一个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知识间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从联系的程度来看有显性联系和隐形联系之分,即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很明显就能表现出来,很容易就能表达清楚,如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税收与国家的财政收入等,但有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则需要我们透过现象去抽象和提炼或者搭建桥梁、借助其他知识去寻找。比如遵守市场交易原则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调整经济结构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之间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的民族政策等。从联系的空间角度看,可分为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是指平行知识间的联系,如课与课、节与节、框与框之间的联系;纵向联系则是从深度上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一课或一节中包含的知识。

除此以外,由于条件的变化,还会在知识间产生其他的联系。由此看来,知识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要想比较熟练科学地驾驭知识间的联系,就要掌握发现知识联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般方法。

(1)有意识地自己动手整理知识体系。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先从课题或节题(中心)入手,逐渐细化知识点,认真思考本课或本节为什么包含这些知识,它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对本课或本节知识进行阐述的,把能够准确反映知识间关系的内容用尽可能简短的词句甚至用一个词概括出来,用不同方向的箭头将知识连接起来,这样你就可以自己绘制一个知识体系图,这种知识体系能够将知识间的横向、纵向和隐性联系较为科学准确地挖掘出来。如果能经常进行上述工作,就会提高构建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扩而广之,你可以对整册书包含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概括,对一个学科的知识形成一个宏观的认识。

(2)重视一册书的前言部分,前言是对本书所学内容的整体介绍。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把知识置于整体当中去认识。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自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知识,能够经常去寻找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3)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教学原则和重要的学习方法,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去发现和积累一些感性材料,自觉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地认识和分析一个问题。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可以对同一类社会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找出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使用的理论知识,以实际材料为背景构建一种新的知识联系。如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活动与成果等。

四、学会知识运用,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应试成绩

有的同学感到,知识背过了,但做题时却不知如何下笔,成绩提高不快。这涉及如何驾驭和运用知识的问题,对知识的掌握不能仅仅局限于“背过”,要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想熟练灵活的运用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下功夫:

首先;要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和网络,从宏观上驾驭知识。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除了在试卷上“纸上谈兵”外,还应该将提高学科能力的工作放在平时,注意知识和感性材料的积累。实践证明,政治学科的高分同学都具有知识广博的共同特点;

其次;要培养理解分析知识的能力。将理解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放在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知识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样。要从多层面、多角度理解知识、分析知识、运用知识;

再次;要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注重建构知识体系,学会用多个知识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同一问题,培养辩证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最后;还要学会答题的方法和应试的技巧。掌握一些审题和答题技巧,是提高我们应试能力的重要条件。要想掌握科学的审题和答题方法,就必须要了解政治试题的题型,如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一个立意中心,审题时应先把握住这个中心,把握中心立意的简单办法是对材料进行提炼,找出“谁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立意中心的明确可减少答题的盲目性,提高答案的针对性。对选择题来说,审清题干立意后,可先排除错误、无关或重复性题肢,将剩下的题肢与题干条件认真对应,慎重比较后做出选择。解答主观题,在审清材料的同时,还须明确(1)设问的规定性和要求,共有几问?限定在哪个范围内等;(2)带着设问仔细阅读背景材料(文字),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抓住关键词等;(3)结合材料设问,寻找所需知识的切入点,是考什么知识点;(4)把理论知识及内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或归纳(怎样体现)、或演绎(怎样进行)。

五、同学们除了掌握上述基本的学习方法外,还必须努力做到

1.努力培养学习知识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及创新意识

不少人常常以为创造能力很抽象,离自己很远。作为学生,离创造性成果可能会有一大段距离,但作为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却是常见的。充满童趣的想象是,在学习中最常见的提问也是。不要小看问题意识,能提问题、发现问题恰恰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才回去探究,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2.积极关注国际国内大事,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能力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平时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同学,政治考试,特别是高考的成绩往往就比较好。这是因为有了时政热点的知识储备,思维会更开阔,而政治考试是不回避现实热点的。生活是鲜活的,是不断变化的,由于教材的稳定性以及时间上的限制,教材对此往往不能及时反映,教材内容存在滞后性的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材与现实的脱节。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政治课的过程中,关注变化的生活,及时的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补充进来。

3.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提高信息能力

高一新生化学学法指导 篇5

——浅谈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养成 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化学组

李彬

摘要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特别是对于高一学生而言,面临着初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如何能快速有效的建立一套适合自我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应对将来的高考,是他们的当务之急。笔者根据自己20年的高中教学的经验,从预习和听课,课后巩固,总结规律和升华技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方法

预习

整理

反思

随着高校扩招,高中升学率的提高,很多高中生都能顺利的升入到高一级的学府深造。但是,对于很多人而言,虽然升学了,却未升入到自己理想的院校或者专业,个中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是因为自己高考成绩不很理想,而与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呢?这是摆在每个高一学生面前的一道关键性的思考题。从笔者从教20年的经验来看,高中生要想提高自己的成绩,良好的学习方法至为关键,对于高中生而言,如何尽快的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对自己在在今后三年的学习至为关键。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笔者以高中教学20年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粗浅的一些看法。

学习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指在学习过程中,一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方法、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组织管理等环节。狭义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实质上,学习方法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原则的调节指导下,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心理能力和体力,把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连为一体而形成的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学习方法既可表现为经验,又可表现为理论,两者都来自人们的学习实践,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的对象。我们所讨论的是广义的学习方法,因为学习不单单指书本上的学习,还包括生活中的学习。简单的说,掌握学习方法的意义在于更高效地学习。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良好学习方法的建立。

一、预习和听课

1、课前预习,首先将即将学习的内容看一遍,从中找出你觉得重要的知识,以及感觉无法理解的地方,并在教材傍边用铅笔作上适当的标记。或者在自己准备的笔记本上进行记录。..当然,由于绝大多数同学有借助教辅资料的习惯,所以,也可以选择适当是教辅资料,写出预习提纲。但是要坚决杜绝依赖教辅的习惯。特别是近年来,有部分教辅资料太详细,几乎涵盖了所有上课时该讲甚至不该讲的内容(所谓不该讲的,个人认为,就是教辅资料的编撰者们,没有考虑教材的阶段性,在高一初期,就站在高考的角度进行选题扩展的内容),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教材、甚至上课开小差,以为自己完全可以考几本教辅资料学好化学!从而脱离教材,对知识不是通过归纳,对结论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不是通过推导,必然会造成知识、结论的记忆不牢,最终与考试高分失之交臂!

2、从预备铃开始,就让自己进入状态,千万不要在老师已经进入课堂了,自己的思维还沉迷在课间的情景中。此时你可以借助预备铃至上课铃间的1-2分钟,根据自己写出的预习提纲,对教师即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一次浏览预习。尽管你不一定预习完全部内容,但你马上会体验到毕竟对你听课有好处。

3、良好的笔记习惯:由于在课前进行了预习,所以对教材的内容有大致的认识,因此在课堂听课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性的作好笔记。如果教材上有的知识,比如化学方程式、现象等等,可以略记,然后在课后利用完晚自习的时间,将化学方程式及现象等转记在笔记本上。对于作笔记,很多老师有不同的要求,尽量按照自己老师的要求去作。但是,不要象在初中那样等着老师提醒你,哪些该记,哪些该抄写。而是主动的记住老师讲课的主要内容,个人认为,只要是教材上没有的,都是需要记下的。而老师在课堂讲课的时候,语速很快,不可能完全等着你记录,所以必须学会简记。然后你可以将课堂简记的内容课后整理之后,如果有不清楚的,在适当的时间(最好是当天)找老师求证。而且一定记得,在课后(晚自习时间)进行笔记的整理。这个环节往往被很多人忽略,但是,实践证明,笔记整理,是你能迅速掌握知识的捷径,往..往会另你事半功倍。因为在整理的过程中,你往往会发现你的笔记是残缺不全的,这个时候可以帮助你主动回忆课堂老师的教学过程,帮助你整理出今天你听课的失误,从而避免下节课再犯相似的错误。如果无 法将笔记整理完整,记得明天一定找老师当面求证,千万不要自作主张的找同学求证,因为每节课,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百分之百的领会老师的苦心,相互交流,其实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交叉传染,你所请教的同学对该问题可能领会了85%,而他又将他领会的85%中的90%传授给了你,所以,你应该领会的部份显而易见就大大缩水了。所以笔者一般不主张同学之间进行太多的“帮助”。课堂是老师的地盘,借用那句话——“我的地盘,我做主!”“有疑惑,找老师!”。当然,笔记的记录,可以用专门的笔记本或者直接将笔记记录在教材的空白处,笔者赞同将笔记记录在教材的空白处。如果空白处不够,可以在教材傍边粘贴小纸条,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在复习教材的同时,复习笔记。教材和笔记交相辉映。

4、认真听课:一堂课最初几分钟时间比较重要,教师在讲新课前,一般要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或者把今天要讲的材料引个头,概述讲课的目的,或者预习、综述要阐述的问题。如果你能很快地记下教师在最初几分钟里所讲的主要思想,那么,它将是你最有价值的笔记的一部分,或许会提高你整堂课的听课效率。同时,每堂课开始之后,只要有不清楚的,马上举手跟老师沟通,老师视情况会立即解决或者课后补救。一旦老师就觉得你的疑惑不便于在此时解决,那么,课后绝对要主动找老师进行沟通,不要等着老师来找你。因为,每位老师要面对大量的学生,极有可能他一下课后,就因忙于为下节课作准备,而把你给遗忘了。如果一个问题没怎么共清楚,千万别着急,毕竟学习不是瞬间的事,上课没懂,我们还有课后时间,所以千万不能因为一个知识点没听懂,就放弃整堂课。记住:永不放弃!一堂课的最后3~5分钟也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大部分教师会在这段时间(有时不是最后3分钟)总结所讲的主要内容,这时你要与教师一起复习,补充漏掉的笔记。或许你会因此明白自己忽视的要点。

二、课后巩固

1、独立完成作业,并适当尝试完成课外作业:完成作业之前,尽量先将当堂课的笔记以及教材浏览一遍再下笔。如有不能独立完成的,应当及时跟老师沟通,尽量不要只问班上成绩较好的同学,避免交叉传染。教材后所留的习题一般量比较少,所以仅仅完成教材习题,显然无助于我们进一步的掌握教材知识的变形。所以自己要适当的完成一些课外习题,虽然“题海”战术被很多媒体以及所谓的专家所唾弃,但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题海”战术虽不是最好的战术,但它是一个可以有效扩展你视野的捷径,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你才能有效的掌握教材的精髓,才能在各类考试中游刃有余。套用一句老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没有平时的艰辛付出,考试成绩不可能很好。只是,我们没必要去畅游“题海”,但是我们完全应该去畅游“题河”——适当的练题。抛弃哪些重复的题型,在学新课的时候,我们完成那些基本的常规题型,赏析——也就是看看一些比较有新意,有创意的题型的思路分析和解题过程。..

2、要善解人意:练题的时候,尽量仔细阅读完题后,再动笔。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这个环节..往往被绝大多数的同学忽略。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避免只看问题,不看题设条件。很多时候,题干中有一些特殊的提示。你完全可以根据题干的一些特殊的提示,解决一些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学会首先利用现成的资源,解决问题。然后再根据题目所涉及的章节知识,尽量回忆相关教材章节,该题目跟哪些知识点有联系,是在哪些知识点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从而找到该题的突破点。

3、题后反思:古人说:“日三省乎己”。对于每天我们完成了的题目,必须进行反思,而每题反思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能做到每题后用30秒到几分钟时间反思本题特点,突破点,得失,最好在题后作上一些提示。一段时间后,将类似题型以及容易出错的题型集中整理进行比较。

三、总结规律,升华技能

1、收集整理错题:经常看看自己的失误,避免相似题型出错。可以将错题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笔记本或者作业本上。

2、用适当的方法记忆化学方程式——不能死记硬背,应该理解性记忆,推导性记忆。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化学方程式绝大多数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在记忆中牢记原则——化合价有升有降。

3、关注实验:因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学科本质决定了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必须依赖实验才能很好的完成,所以实验对于化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各级各类考试都很关注实验,我们在学习中也应当在实验上花一些力气。不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关注其中操作过程,实验条件、实验现象、特殊条件和特殊仪器和用品(比如用到温度计、水浴、棉花、干燥器、冷凝装置等),多问问 每步操作的原因,以及物质用量之间关系。

4、如何听习题评讲课和试卷讲评:不要仅仅满足于正确答案是什么,而应关注自己当初做题的时候是如何入手的,老师是如何突破的;自己错在何处,选择题的其它非选项为什么不选,以及老师在讲评该题时所涉及的知识点在教材的哪些章节并作好知识链接——直接在试卷上标注该考题可与教材的哪些章节的具体知识点链接,如果是典型试题,甚至可以将该题直接链接到教材相关章节(如果教材空白不够,可以用小纸条粘贴在教材处)。将每次考试试卷装订成册,每期的试卷用一个文件袋装好。在期末考试前可以迅速浏览以前的试题以及试题中的笔记,避免重蹈覆辙。

高一新生化学学法指导 篇6

重点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常用物理方法

(1)化学实验安全及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处理

①实验室安全操作“六防”:防爆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防倒吸、防污染

②实验室意外事故:着火、割伤、烫伤、灼伤、腐蚀(浓酸、浓碱等)、中毒等处理方法

(2)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①过滤的适用范围、所用仪器、操作要点(一低、二贴、三靠);

②沉淀的洗涤(为何洗涤?如何洗涤?如何证明沉淀已洗净?);

③蒸发的适用范围、所用仪器、操作要点;

④结晶(蒸发结晶、冷却结晶、重结晶)的方法;

⑤蒸馏的原理、适用范围、所用仪器、仪器装置、常见示例(制取蒸馏水,由工业酒精制无水酒精,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单质碘,分离乙二醇和丙三醇,将石油分离成石油气、汽油、煤油等);

⑥萃取及分液的含义、要求、所用仪器、常见示例;

⑦粗盐的提纯(粗盐的简单提纯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粗盐的精制需要注意试剂的加入顺序);

(3)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①常见阳离子如H+、NH4+等离子的检验;

②常见阴离子如OH-、Cl-、SO42-、CO32-等离子的检验。

重点二:以物质的量(n)为核心的计算

(1)核心公式:n=N/NA=m/M=V气/Vm=c·V液(V气表示气体的体积,V液表示溶液的体积)

解题思路:

①“见量化摩”:以n为核心,将已知物理量(N、m、V气、c)通过定义式转为n后再转化为所求的物理量;

②明确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离子、电子等)。

如:NH2-中质子数为5.418×1023个,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2)计算物质的`量浓度(c)、质量分数(ω)、溶解度(S)

①cB=nB/V液=mB/(MBV液)(单位是L);

②c浓·V浓=c稀·V稀(溶液稀释时,溶质的n不变);

③c=1000ρω/M(ω本身有百分号,溶液ρ的单位是g/cm3);

④c=1000ρV/(MV+22.4m)(标况,VL气体溶于mg水,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3);

⑤c=(c1V1+c2V2)/(V1+V2)(稀溶液混合时,体积可近似相加);

⑥c=1000ρ混(c1V1+c2V2)/(ρ1V1+ρ2V2)(浓溶液混合时,体积不能相加);

⑦ω=m质/m液=m质/(ρ液V液)=S/(100+S)(饱和溶液时可以用S)

⑧质量分数为ω1和ω2的相同溶质溶液混合

相同溶质的溶液等质量混合时:ω混=(ω1+ω2)/2

ρ>1g/cm3的溶液(如硫酸、硝酸)等体积混合时:ω混>(ω1+ω2)/2

ρ<1g/cm3的溶液(如氨水、酒精)等体积混合时:ω混<(ω1+ω2)/2

(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①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推导

同T、p、V,n1=n2,N1=N2

同T、p,V1/V2=n1/n2=N1/N2

同n、p,V1/V2=T1/T2

同n、T,p1/p2=V2/V1

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变形式pM=ρRT推导

同T、p,ρ1/ρ2=M1/M2

③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变形式pV=mRT/M推导

同T、p、V,m1/m2=M1/M2

同T、p、m,V1/V2=M2/M1

同T、V、m,p1/p2=M2/M1

(4)有关气体密度、相对密度和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

①ρ=22.4/M(求标况下气体密度)

②d=ρ(A)/ρ(B)=M(A)/M(B)

③=m混/n混(m混和n混分别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和总物质的量)

=22.4ρ混(已知标况下混合气体密度)

=M1·n1%+M2·n2%+…+Mi·ni%=M1·V1%+M2·V2%+…+Mi·Vi%

(已知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5)计算中常用的快速解题方法

掌握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快速解题方法。

重点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和误差分析

(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

①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并贴标签);

②注意易错点归类:如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配制480mL溶液应选择500mL容

量瓶,计算溶质或溶液体积时也按照500mL;量筒属于“流出量式”量具,内壁残留

液不需要冲洗等。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理论依据:cB=nB/V=mB/MV,用mB和V的误差来判断。

①c偏大的情况有:砝码生锈或粘有其他物质;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仰视读数;未冷却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钙溶液时,所用生石膏已经部分失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等。

②c偏小的情况有:用到游码时,药品、砝码左右位置颠倒;易潮解的物质用滤纸称量或长时间称量;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刻度线右侧;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俯视读数;搅拌时有部分液体溅出;向容量瓶转移时有部分液体溅出;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定容时,水多加了,用滴管吸出;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线;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8g等。

高一新生化学学法指导 篇7

关键词:化学符号;调查分析;教学建议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3-0063-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3.031

化学符号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和化学变化过程的科学符号。化学符号是表达化学思想的专门符号,是储存、传承化学思想信息的工具。化学符号的学习表面看起来不难,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却很困难,很多同学在初三年级中并没有掌握或者很好的掌握化学符号,如化学方程式、化学符号所代表的实物及其意义,会对高中阶段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这也是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对化学学习感到吃力的原因之一。

本文主要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刚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化学符号掌握情况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帮助中学教师清楚学生化学符号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难点,更好地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化学符号。

一、化学符号学习的调查和分析

1.调查目的和方法

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刚入高一年级的中学生化学符号掌握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调查主要采用问卷笔答形式(学生当场答卷,当场收回),调查对象是张家界市某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共133人。本调查于2010年9月进行。

2.调查结果分析

发放调查问卷128份,共收回问卷128份,有效问卷128份。

问题1:说清这些化学符号所能表达的事物

在这个问题中,是按照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顺序依次进行提问。

在此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元素符号的掌握情况。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能较完整的回答“H”所代表的意义的只占了6.6%,还有90%的学生只能正确地表达一种意义或者两种,并且很多同学在能正确回答一部分正确意义的同时暴露出很多错误的概念,如有同学认为“H”可以表示一个氢分子,一种单质等。

表2说清这些化学符号所能表达的事物的

调查统计结果—H2O

在此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化学式的掌握情况。一个化学式所表达的信息比元素符号还要广,如通过看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知道它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可以知道它的一个分子的构成,可以通过化学式来计算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等。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很少同学能够完整的表达出“H2O”所代表的意义,回答出了五种意义的只占了4.7%。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化学符号,你能够提取的有效信息越多,那么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才能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题中也存在很多错误的回答,如“水是由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水元素”等等。

表3说清这些化学符号所能表达的事物的

调查统计结果——2H2+O2=2H2O

在此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情况。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达物质变化规律的化学符号,如把元素符号比喻成“字”,化学式比喻成“词”,那么化学方程式就相当于由“词”和“词”组成的“句子”,所以学好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学好化学方程式的先决条件。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只有13.3%的同学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较正确的表达了这个方程式所代表的信息,还有一部分的同学也在尽可能回答自己的想法,但是同时也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如表中所示)。

问题2 :请你绘出下列微粒的可能真实形象,并用语言描述这些微粒的形象(结果见表4)

在这个问题中,是按照原子、分子、离子的顺序进行提问,层层深入。既然化学符号代表的实物,那么必须建立符号与实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包括宏观方面的也包括微观方面的。符号与实物宏观方面的联系时通过感官直接观察的,这方面的联系不难建立,如“H2O”,同学们可以马上想到它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自然界广泛的存在。但是如果问“H2O”的结构如何,很多同学可能只能回答一个水分子时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对于氢原子和氧原子是如何连接构成水分子就很少有同学知晓了,如调查中所示只有46.7%的同学给予了合适的回答。

二、化学符号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已经结束初中知识阶段学习的学生,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比如对原子、元素的概念模糊不清,符号学习处在记忆性水平,而非理解性水平,更不用说有创造的突破。总的说来主要存在下面问题:

1.概念不清

主要表现是对原子、分子和元素的关系不清楚,比如说在问“H2O”所表达的意义的时候,有同学回答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甚至有同学回答是由水元素组成的。在初三化学知识结构中,是先学习分子原子,在这一节中需要学生掌握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对于有同学回答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明显就是对物质的组成不明白。而对于有同学回答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则对元素的定义没有理解透,而元素的学习的先决条件是要先学习原子,归根到底也是对原子的含义不清。

2.记忆性学习为主

在学习化学符号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是以记忆性学习为主,当然在化学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记忆能力是学好化学符号的关键因素,但是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比如说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能完整的背出1-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但是对于各元素符号所代表的实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很少有同学能够用语言独立完整的表达出来。虽然在这次调查中,对于一些简单的化学符号(如元素符号),很多同学能够说出它能表达的基本意义,但是这也是属于记忆性学习,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按照这种模式教的,所以学生也是按照这种模式来回答问题,学生不一定明白自己答案的所以然。

3.化学符号与化学事实、概念相脱节

化学符号代表的是具体的实物或者是把概念以符号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学习化学符号的时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用化学符号来解释一些化学事实和概念,也要求学生面对一个化学符号,能够用言语做出正确的解释。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很难做到这点,如很多同学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提取有效信息。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建立化学符号与实物之间的正确联系。

4.化学符号思维能力差

有些化学符号能够间接体现物质的结构,学习化学符号的目的就是要用符号来进行思维,将基于宏观的思维水平上升到微观的思维水平。比如在“2H2+O2=2H2O”一题中,有同学回答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生成两个水分子,这不仅体现了对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不知晓,也是符号思维能力差的体现。

三、针对化学符号的教学建议

化学符号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的科学符号,而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虚构的,所以化学符号代表的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化学符号是对宏观与微观的一种抽象、概括,它将丰富的宏观、微观信息浓缩成最为简练的形式。既然化学符号是对物质宏观与微观的一种概括,那么就决定了我们在学习化学符号的时候必须把符号所代表物质的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化学符号,才能使基于实物的思维水平上升到用符号思维的水平。在九年级化学中,关于物质宏观的知识如形态、颜色、气味等物理性质是可以通过感官直接观察到的,这块不难理解,难点在于概念的学习,如元素。而关于物质微观的知识包括了分子、原子、离子等等。索绪尔二元关系符号理论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体,所以我们要掌握化学符号,就要知道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是什么。这就决定了我们首先必须把元素、原子、分子等的概念掌握好,因为化学符号主要是用来表示元素、原子、分子及其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认为化学符号教学过程包括下面三个过程:

1.原型学习阶段。化学符号代表的是实物,那么每一个符号就会对应于有一个实物原型。如何将原型学习好再达到辨别的程度是这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如“C”可以代表碳元素,可以代表一个碳原子,也可以代表碳这种物质,相应的原型就是碳元素,碳原子,碳这种物质,学习化学符号“C”之前,我们就必须把这些原型学习好,如碳,我们就知道它的形态、颜色、气味等。因为是先有了物质,根据物质独一无二的组成和结构而将物质定一个有别于它物的化学符号。九年级化学符号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就元素符号来说,它是用来标记元素的特有符号,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大多数固态单质也常用元素符号表示。所以在学习元素符号之前,就必须在学生头脑里有元素、原子的概念。

2.辨别学习阶段。在化学中相同(组成和结构)的物质是用相同的化学符号来表示,不同的物质是用不同的化学符号,所以才出现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化学符号。在这个阶段中,就必须使学生对第一阶段学习的原型达到辨别的程度,但是很多时候教学并不能达到很满意的结果。如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那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很多学生就会回答学生是由水元素组成的,不仅包括九年级的学生,还有一部分高一年级的学生也存在这样的回答。这就表明很多同学对“元素”的概念辨别不清,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元素、原子和分子的学习及其之间的辨别学习。

3.符号学习阶段。符号是特定实物的标志,有特定的含义,知道实物的性质和微观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学好化学符号。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主要是以记忆为主,对化学符号达到“会读、会写、会用”。如果在原型学习阶段和辨别学习阶段学生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那么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学生理解起来就会轻松容易得多。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对化学符号意义的教授和学生自身对化学符号的记忆就显得尤其重要。第三阶段是学生学习好化学符号的形体和表示的意义,而第一二阶段是为学生学习好化学符号的意义做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对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有帮助和推进作用。

四、结论

化学符号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初中生学习化学遇到的难点和分化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大部分化学内容都跟化学符号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化学符号的化学教学是无法想象的。抓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一化学符号主线,掌握每一种化学符号的原型,就能用简明的符号正确表达物质及其变化过程,就能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祥林,李慧玉.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学习属性分类及学习原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6):4-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4

上一篇:《马嵬》教案下一篇:致家长和孩子们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