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大学(精选6篇)
1931年中山大学设有文、法、理、农、医五个学科,同年将学科改称学院。1934年设工学院,1935年设研究院,始招研究生。1937年发展为文、理、法、工、农、医、师范7个学院和1个研究院,31个系。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迁址广东罗定、云南澄江、广东坪石、东江、连县登地。1945年回迁广州石牌。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工、农、医、师范等4个学院从中山大学划出,中山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校址由广州石牌迁至康乐园。
中山大学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七十五年来,吸引了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郭沫若、鲁迅、冯友兰、陈钟凡、罗常培、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董作宾、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刘节、梁方仲、冼玉清、王亚南、马采、容庚、商承祚、董每戡、詹安泰、王季思、王力、杨树达、钟敬文、朱谦之、杨成志、吴康、杨荣国、蒲蛰龙等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形成了以“严谨、求实”为特征的良好学术风气。中山大学也成为了中国南方文化与学术的重镇。
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办学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山大学取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科性综合大学。目前,中山大学设有人文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岭南(大学)学院、、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拥有35个研究所、47个研究中心,37个学系,48个本科专业。共有5个国家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53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96个,还有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还拥有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数学、历史学、管理学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古代文学、动物学、光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6个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全校有教职工3743人,其中教师1549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博士生导师210人,教授320人,副教授534人,讲师489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7人,近年来,共有9位教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校各类学生23070人,其中博士生550人,硕士生1776人,本科生9525人,外国留学生181人。
中山大学不仅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而且教学实验设备比较齐全。在全校77个实验室中,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实验室和生物防治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生经济动物繁殖、营养和病害控制实验室与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其设备和研究水平居国内外先进行列;近代物理、引力波探测、静电加速器、电子显微镜、同位素应用、计算、电化教育、测试等实验室(中心),拥有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334万册,各类期刊万余种,并开展国际联机检索服务。1995年底,顺利建成规模可观的学校校园网。
中山大学地处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学术交流活跃。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团体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其中有30多所签署了交流协议。每年派出大咳嗽钡焦饧案郯牡厍惭А⒔蕖⒖疾旌筒渭友趸嵋椤O群笫谟枳拗磷⒒粲⒍⒃荑鳌⒑紊坪獾任猩酱笱┦浚盖肓搜钫衲⒆拗磷⒊率∩怼⒀钋??、朱经武、丘成桐、沈元穰、钱庆文、饶宗颐、桥本初次郎、费尔班克、陈香梅、等一批知名学者、教授为中山大学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还聘请了许多外国专家、教师来校讲学、任教。
自国家设立重点大学制度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学校有权评审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职称。中山大学已经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院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研究生院,是华南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历年来,中山大学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其中既有国家一流的专家学者,也有各级党政领导,更有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以及一批遍及海内外的企业家。[1]
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给予中山大学大力支持,捐建教学科研生活用楼、添置实验仪器设备、捐赠各类图书资料、设立奖教奖学金,累计各类捐助达3亿多元。霍英东、梁銶琚、何善衡、曾宪梓、姚美良、冼为坚、熊德龙、方润华、卢雪儿、朱孟依等分别捐资兴建了英东体育中心、梁銶琚堂、善衡堂、曾宪梓堂、永芳堂、冼为坚堂、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方润华楼、马文辉堂、外语学院大楼等,岭南大学校友筹款资助我校岭南(大学)学院,兴建岭南堂、伍舜德图书馆、林护堂、黄铭衍堂、黄传经堂,岭南行政中心等,香港何氏教育基金会、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美国岭南基金会,孔安道基金会以及美国、加拿大、澳门等地的中大校友会、岭南大学校友会,都给予中山大学很大支持。
9月,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定协议,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珠海校区面积33平方公里,为中山大学在下个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拓展了办学的空间,以此为依托,中山大学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中山大学座落在广州珠江之滨,校园面积45平方公里,康乐园中树木葱笼,绿草如茵;珠海校区依山面海,幽静怡人,是不可多得的读书治学的胜境。
一、大学精神的本质
(一) 何为大学精神?
何为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长期以来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以精神为最上, 有精神则自成气象, 自有人才。[1]一所大学是一锅老汤, 一所好的大学是一锅好的老汤, 成就一锅好的老汤最重要的“佐料”就是大学精神。[2]使得一所大学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是大学的高楼大厦和硬件设施, 而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的作用, 犹如人的精神存在的作用一样, 是无形却巨大的。有学者认为,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内驱力, 是激励大学改革的推动力。[3]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 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4]笔者认为, 大学精神是指通过大学中的几代甚至数代人的努力, 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和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 是为“大学人” (与大学相关联的所有成员) 所认同的价值观, 它是大学的生命力之源, 是对大学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思想, 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 很多时候, 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并没有落实到纸面上, 但它的确存在于大学和大学人的心里。大学精神有时是一种“模糊”的存在, 但它却有“深入到骨髓”的力量。它常常体现在大学的校训校识、办学理念、大学使命方面, 但又不完全吻合。大学精神更加客观, 更具高度和提纲挈领的精髓感, 是凌驾于校训、理念与使命之上的上位概念。当然, 各个大学的大学精神也蕴含一些共同之处, 比如批判精神、科学创新精神、人格独立、学术中立等。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最本质的因素。办学规模、办学方针, 甚至办学理念, 都可以被模仿, 但大学精神却是不可被复制的。越是杰出的大学, 就越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它自成风格, 世代延续。这不仅是大学宝贵的财富, 也是一所大学的魅力之所在, 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 大学精神存在的价值判断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长久发展的精神源泉。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发展, 很重要的原因是从大学精神那里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大学精神会持续以各种具体化的形式来激励大学发展。尤其是当一所大学因各种外部因素陷于困顿时, 就会从大学精神那里获取新知和动力。抗战时期临时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 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临时组建而成, 虽然只有短短8年的办学时间, 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却培养了大批爱国栋梁之材, 靠的就是三校的名师荟萃和融会贯通的大学精神:北大的“宽容自由”、清华的“严谨认真”和南开的“吃苦耐劳”, 凝练出了西南联大“刚毅艰卓”的精神, 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在上世纪2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 入学人数激增25%, 而州政府拨款却骤减25%, 导致大学预算锐减、工资下调、人员雇用冻结等。但伯克利正是秉持“平等与先锋”“优秀与公平”相结合的大学精神, 仍然在这个时期将自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该校与私立的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 共同承担起与东部常青藤高校相媲美的西部大学学术脊梁。
大学精神是指引大学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大学精神是对大学发展精髓的归纳与总结。它最能体现大学的本质要素, 是大学学术水平不受侵害、人格不被侵蚀的重要依靠。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 大学更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诱惑与干扰, 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影响。但正是大学精神指引大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引导大学不向世俗妥协, 不为利益损害大学的声誉。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董事会正是认为大学应该人格独立, 坚决反对政府和政党干扰学院发展, 才有了著名的“达特茅斯学院案”。该案的判决导致美国公、私立高等院校的分离, 使得达特茅斯学院在245年的发展历史中, 始终保持私立性质, 并跻身于美国常青藤名校之列。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 邀请当时的里根总统出席并演讲, 里根希望哈佛大学借机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结果被哈佛大学断然拒绝。这也是大学坚持学术中立精神的鲜明写照。
大学精神是激励大学摆脱平庸的重要动力。大学精神当中, 往往都含有目标性的表述, 都有使大学办出杰出成就的动力诉求, 凝聚了全体大学人对大学未来发展远景的集体判断。当大学流连于肤浅层面而沾沾自喜时, 当大学满足于发展现状而驻步不前时, 大学中的有志之士和真正关心大学发展的人, 就会从大学精神中汲取力量, 来刺激和激励大学发展, 使得大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摆脱平庸。即便是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同样也需要从大学精神中汲取动力, 捍卫自身的荣耀与光环。麻省理工学院正是坚持“不保守、不落后, 勇于开拓”的大学精神, 才使得麻省理工学院赢得“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创办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 仅用了20年时间就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凭借的正是香港科大“瞄准世界水平”“追求学术卓绝”“不甘平庸处世”的精神追求。
二、大学精神的智慧融通——大学章程
(一) 大学章程的发轫与要义
大学诞生于12世纪的欧洲。伴随着这种更有效率的专业化组织的诞生, 规范其与世俗权力机构关系及其内部规则的大学章程也应运而生。[5]早期的大学章程多以“特许状”的形式出现。英国的“特许状”由枢密院颁布, 作为一种皇家特权, 赋予大学存在的合法依据。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大学章程同样源于英国王室或殖民地议会颁发的特许状。大学特许状有点像今天的执照或政府批文, 是界定大学与政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框架的法律性文件。它确立大学特许法人的法律地位, 规定大学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纲领性地划分大学内部各方的权力、职责。[6]后来的欧美大学章程一般是由大学的董事会制定和颁发。中国的大学章程, 从最早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山东大学堂章程》开始算起, 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彼时的大学章程也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章程。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章程的密集推进, 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2011年《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出台, 将我国高校章程的制定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 欧美的高等教育体系中, 都是先有章程, 后有大学, 而中国大都是先建立了大学, 再制定大学章程。这是中西方高校章程制定方面的重要差异。
大学章程不是大学精神, 它是大学精神的下位概念, 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彰显与融通, 是大学精神借以正确表达的重要形式与载体。归根到底, 大学章程的本质和内涵是高校融入大学精神、规范自身、指导大学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一所大学的章程制定得是否规范, 是否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 并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 是判断一所大学制度建设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一所大学没有规范的大学章程, 很难建设成为世界名校。美国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章程, 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并且以章程为基础制定有各种规范, 具有规范管理和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7]
(二) 大学章程存在的价值判断
大学章程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学精神引领大学章程的制定, 大学章程制定的首要要义, 就是要认真领会大学精神, 并以大学精神指导制定大学章程。好的大学章程一定是认真总结了一所大学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大学精神, 并将之真正地融入自身。这样的章程才能真正体现大学发展的本质。大学章程是承载大学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而且是主要的载体之一。这种章程对大学精神的融通, 不是表现在章程的开头插入几句大学发展理念的话, 更不是特指专门对大学精神有一段文字表述, 而是真正地将大学精神融入到章程的具体内容当中, 融入到章程的每一句话当中。一旦大学精神融通到大学章程当中, 大学精神便富有了直接的生命力, 指引大学的发展。
大学章程是指导学校长期发展的根本纲领。大学章程一旦制定, 就应该被尊重和遵守, 作为大学治理工作的首要依据。大学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 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变动之中, 但大学的章程具有稳定性。这一点是不随大学的人, 尤其是大学的管理者的意志而转移的。这是保证大学章程的威严和效力的必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 章程没有制定则罢, 一旦制定, 是不可以被废止的, 它将与大学共存亡。当然, 这并不是说章程的内容不可更改。随着大学自身的发展需求, 章程内容是可以进行修订的, 但也必须经过学校严格的民主法定程序。
大学章程不但要承载大学精神, 更要指导大学治理。大学章程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上承大学精神, 下启大学治理。大学章程不能像大学精神那样“不食人间烟火”, 要看得见, 摸得着, 具有可操作性。但又不能像大学治理那样, 处处从细处着手, 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大学章程在大学处于宪章地位, 一方面体现为“最高法”, 校内任何规章制度都须以大学章程为直接依据, 大学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 不能和大学章程有冲突之处;另一方面体现为“纲领法”, 它仅对学校重大的、基本的统领性事项做出规定。[8]既要保证大学章程的权威性, 同时还要保证在大学章程之下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的权威性。这就要求章程中既不能写没有实质内容和指导性较弱的话, 更不能写一些大学细微层面的内容。细微层面的内容可以由具体的规章条例来完成。这已经属于大学治理层面的问题。
三、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指导下的大学治理
(一) 何为大学治理?
国内外对大学治理有多种理解。大学治理研究的奠基之作是在1960年由美国学者约翰•科森创作的《学院与大学的治理:结构与过程的现代化》一书。张维迎在《大学的逻辑》一书中指出, 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 离不开科学的制度安排, 即大学治理。[9]大学治理是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的具体贯彻层面。如何更好地让全体大学人领会大学精神, 遵照执行大学章程, 靠的是大学治理。何为大学治理?笔者认为:治, 制也, 即制定各项规章规则;理, 厘也, 厘清与学校发展相关的规律与各种问题, 并创造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大学治理就是通过制定各项具体的规章规则, 发现并厘清大学发展中的各种具体问题, 并有章有法地创造性解决, 从而推动大学不断向前发展。大学治理既包括要求人们服从的正式规章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规章规则。
大学治理, 要从表象看到实质。目前很多大学治理方面的问题, 深层原因就在于对大学精神没有好好总结和领会, 对大学章程没有认真贯彻和落实。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背后隐含的价值判断必须是一致的, 否则就会出现“三张皮”的现象:章程上不凝练精神、下不指导治理, 大学发展就可能陷入无为和无序的状态。造成大学章程上写的是一套, 而在大学治理中使用的是另一套——比如更多是体现管理层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精神被扭曲, 大学章程便成了虚无的东西, 大学就会沦为地地道道的“人治”。所以, 大学治理是否真正融入了大学精神, 是否真正贯彻了大学章程, 直接决定一所大学的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
(二) 大学治理存在的价值判断
大学治理是一个不断诠释和丰富大学精神的过程。大学治理本质上是对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的一以贯之。大学精神是最具稳固性的, 大学治理既要领会大学精神, 更要创新性地去诠释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指引大学章程, 同时也在一直持续不断的、长时期地指导着大学治理, 是推动大学治理达到理想效果的推进剂和催化剂。而对大学治理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也是使大学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内容不断丰富的源泉。
大学治理是贯彻和落实大学章程的基本载体。要将大学章程的内容贯彻到实处, 还要靠大学治理。章程只是根本大法, 但只有章程, 是无法完成学校的法制建设进程的, 需要通过大学治理才能落实大学章程的内容。大学治理同样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必须遵循大学发展规律, 求真创新, 勇于改革, 并辅之以一系列的其他各类规章制度。而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 是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制定、更新、乃至废弃的过程, 以行为诠释大学精神, 以措施贯彻大学章程。大学治理是在具体层面对大学精神和大学章程最好的诠释和贯彻。
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相近, 但并不等同于大学管理。具体而言, 大学治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安排, 在大学利益主体多元化, 在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 协调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提高大学的发展水平。如欧美的大学治理一般包括董事会制度、行政制度和教授制度等。大学管理则是指大学通过具体的操作动作, 如计划、组织、协调等, 对大学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达到学校既定目标的做法。大学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大学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平衡。而大学管理的目标则是实现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的既定目标。可以说, 大学治理仍然是一个比较理论性的概念, 注重于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大学管理则是一个更加实践性的概念, 直接面对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中的种种问题。
四、大学何为——针对大学精神、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的价值诉求
(一) 尊重大学传统, 实事求是, 归纳和凝练大学精神
大学要不违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不扭曲大学发展历史, 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学校过去、尊重学校发展实际的原则, 认真总结和凝练大学精神。而不是因为社会因素、政治要求的介入, 去人为地改变大学精神的本来要义, 造成大学精神的失落。目前大学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有的高校还在忙于“圈地运动”和“规模扩张”, 似乎唯有“地大物博、人多楼高”方能显出大学之“大”、高校之“高”。[10]有的高校完全以量取人, 将科研的量化考核指标用到了“极致”, 严重伤害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此种种, 俨然对大学精神为何已经相当陌生, 更是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使命抛之脑后。使得大学精神失去了她原有的灵性, 阻碍了大学的发展。恪守大学之道, 重新认识、建构、凝练、提升大学精神, 是我国大学当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使命。
(二) 团结全体大学人, 立足长远发展, 认真制定好大学章程
大学章程一定是一部被学校的大多数人认可、被学校全体人贯彻执行、作为学校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和根本大法的法规。大学章程的制定需要统筹校内校外各方面的力量。仅仅靠开会和征求意见是远远不够的, 要多地需要做一些主动性的工作, 主动去提炼、去凝结大学的历史与现实经验。既不能搞一言堂, 对师生校友意见的征求流于形式, 更不能对所有的意见都一味采纳, 丧失章程制定工作的主动性, 使得章程随波逐流。章程制定工作既要很好地融入大学精神和优良传统, 采纳大多数人的主流意见, 又要主动对各种文本进行合理的归纳、提升和凝练。这才是大学章程制定的本质要求。每次章程的修订都必须民主、合法、有理、有据。
(三) 保证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的一贯性
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三者具有一贯性联系。如前所言, 三者的主旨要义和价值判断应该是一致的, 只有将大学的体制机制理顺, 保证三者主旨要义的一致性, 才能真正顺利推动大学向前发展。倡导以法而治, 而不是人治, 更不是以学校管理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体现大学精神的内容一定要写入大学章程;一些全校形成共识的、明确性的东西, 可以为大学治理提供指导的, 一定要写到章程里面;一些尚不能确定的内容, 可以先不写进章程;一些细节性的、具体层面的规定, 则可以由大学治理去完成。大学精神与大学章程会随着大学治理的具体形势而与时俱进。但大学精神与大学章程的改变是一种主动的改变, 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发展, 而不是迁就于大学治理。如何将大学精神、大学章程和大学治理的一贯性联系做到最好, 将三者紧密地上下融通一体, 考验大学的智慧, 考验大学人的智慧, 更考验大学管理者的智慧。
注释
1[1]陈平原.大学以精神为最上[J].大学 (学术版) , 2009, (11) :93.
2[2][10]饶武元, 胡罗斌.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发展[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1) :43, 45.
3[3]柳海民, 常艳芳.论大学精神的价值[J].教育研究, 2008, (8) :51.
4[4]刘宝存.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J].学术界, 2004, (1) :193.
5[5][8]柯文进.关于大学章程制订中法律地位、外部关系与内部治理结构的思考[J].北京教育 (高教) , 2013, (4) :15-16.
6[6]马陆亭, 范文曜.大学章程要素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23-24.
7[7]刘继安.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N].中国教育报, 2002-03-12.
南华大学——知道什么是“核”心专业吗?
南华大学的低调和“南帝”有着相似之处,这是因为该校的特色专业都涉及军工领域。南华大学是我国核类本科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最完整的高校,并建有湖南省核工业南华大学科技园。南华大学核技术与应用全国排名第二,学校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计亮年、国家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亚雷等大师。同时南华大学以核为特色,工、医、管理等学科交叉,形成了12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特色专业。可见南华大学虽地处一方,同样具有绝世武功。
西华大学——工科之花
西华大学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2年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北华大学——北大+清华,简称“北华”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
——记首都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大学文化论坛”
大学文化论坛会场
作家圆桌会议
总书记最近在讲话中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而只有崇尚独立、自主、创新、宽容的大学文化,才可能完成研究真理和探索学问的使命。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完成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大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种高层次文化,不仅服务于社会,而且可以引领社会。因此,聚焦大学文化,研讨大学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9月23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举办,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首都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大学文化论坛”成功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卫东,著名学者朱青生教授、杨东平教授、陈嘉映教授、陶东风教授,著名画家陈丹青、知名作家张悦然和蒋方舟,以及三位学生代表分别发表主题演讲,结合大学传统、时代精神、社会热点,以及与高校自身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涉及“全球化时代下传统大学精神的传承”、“中外大学精神的比较与对话”、“现代科技与大学人文精神的融合”、“大学的学术研究与公共关怀的关系”、“拥有专家与公共知识分子双重角色的大学知识人”、“大学生的理想情怀与求实精神”、“中外大学生的自我定位与社会责任”等七大主题。围绕如何构建当代大学文化,与会者指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由历史积淀、自身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并渗透在大学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之中。大学文化在于人文精神、在于大学自治、在于一种批判主义的思维,大学是一种普遍主义的文化,应避免功利化和行政化对大学文化的过度侵蚀。
大学校长论坛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认为,衡量一所大学不应仅仅看一些可以被量化的数据,而应该看它树立起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与大学精神。一所大学的精神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或者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发生变化的,是对学生的根本性支撑,也是大学的竞争力之所在,可以说是它最重要的办学资源之一。我国在1995年就提出了学校文化建设要重视的三个问题,第一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第二要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第三要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这三点至今都是适用的。从社会的角度评价一个大学的时候,也应该将文化品位作为一种标准。在国际上有很多种大学排名,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所占权重非常大的指标,就是声誉。而对于声誉的评价并不是由学术权威来做出的,而是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参与得出的结论,也就是通俗说的“口碑”。而大学文化与精神的建设决定了其社会声誉,也是普通人选择和评价大学最基本的标准之一。
谢维和校长认为,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内核就在大学的“大”字上,“大”意味着拥有一种更高的眼界、责任,有一种更加宽厚的学术的、文化的、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以责任和视野而言,这样的“大”意味着从一个更恢宏的角度看问题。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有两点,首先应该体现在制定人才培养战略上,让学生在学习上拓展自己的视野,能在更恢宏的空间中考虑什么东西更重要,什么东西值得花更多的精力去学习。第二点是大学要对自身价值有正确充分的认识。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能够把自己独特的价值和贡献用语言表达出来,其实就是非常具体和直接的一种文化建设。它体现了学校的一种精神,体现了学校的一种办学理念。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大学的文化不是死的东西,是一个活的东西。它既是过去的历史传统,也汇集了今天大家为它所做的一切,它更像是一篇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卫东用两个词概括了大学的核心价值——自由,寂寞。他认为在现代相对“热闹”的大学环境里,耐不住寂寞,就会让我们痛感大学的价值出了问题,而抵抗外界诱惑的关键是要在寂寞中坚守人文精神的传统。曹卫东校长以现代大学传统的开创者柏林大学为例说明,大学要允许精神在其中的全面展开,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到绝对精神,这基于柏林大学执掌者黑格尔的思想。同时他借柏林大学的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导论》论述现代大学在发展中如何面对种种挑战,关键要认识到人不能被简单地物化,而是一种精神存在,而大学应该是精神科学研究的场所。
曹卫东校长还回答了“大学到底要提供什么”这一问题,他认为是知识与思想。“孩子们走进大学是因为他们有向前的动力,求知的欲望。而我们的社会靠知识引导向前,靠思想的魅力和力量引导我们向上。”曹卫东校长尤其指出,大学提供的知识和思想必须是真的和良好的。因为知识可以导致好的一面,也可以导致坏的一面。在历史上看,德国在极富有知识和思想的同时,也作出了最荒唐的事情,所以知识和思想的引导不一定保证我们求真、求善、求美。大学有责任提供真的知识和好的思想。而要这样做,就必须批判学术资本主义,学生和老师不要简单地用学费或者课时费来计算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曹卫东校长也肯定了批判性思维的可贵。即要“敢于和自己、敢于和他人、敢于和社会保持距离,并且用一种非旁观者的立场审视他。如果我们有了好的思想,真的知识,又有了批判性的思维,且不掉到学术资本主义的怪圈当中,大家能够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们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所在,那么这种精神引领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是我们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之一。”
学生论坛
北京大学博士生林品从“宅”谈起,剖析了在当代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是如何进行去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他发言中出现的“高贵冷艳”、“二次元宅”、“卖萌”、“中二病”等流行用语充分展示了当代年轻人所处的真实语境。而作为一名年轻优秀的青年亚文化研究者,林品又保持着适度的审视距离,他指出,与长辈们对“宅”一族的刻板印象相反,“宅”在年轻人看来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对个人生活方式的确认,很多时候是正面和积极的。“宅”现象出现的背后原因是年轻人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变化,从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高考一搏”的应试教育制度到“想唱就唱、我最闪亮”的选秀节目,集体主义宏大叙事被个人主义话语所取代,而市场经济的物质环境与个人主义的精神氛围,使得年轻一代格外看重个人权利,格外强调私人空间。与此同时,独生子女一代生活在没有了伯伯叔叔舅舅姨妈的小家庭中,而人口流动又造成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相对陌生,因此个人难免处于孤独与疏离状态中。林品又乐观地指出,数码世界一方面让人们足不出户成为可能,客观上支持了“宅男宅女”们,但同时也建立了社交网络,让大学生们在网上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分享更多资源,也结交更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生,来自葡萄牙的裴嘉骏则展示了充满异国风情的葡萄牙校园文化:大一新生为什么自愿被捉弄,合唱团如何运行,校服背后的文化含义,通过对不同教育制度的解说,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观念和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他还通过解读中葡两国著名大学的校训,对比了虽有差异但相通的中西大学精神。
首都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北大历史系硕士一年级学生卿倩文则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出大学教会了她两样东西,第一就是认识自己。大学对每位学生而言,是从学生时代进入社会的缓冲地带和修炼之所,要在此适应人生角色的转变,才能更好地获得社会的承认。而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努力坚持和培养面对挫折时能坦然处之的能力。在大学中学会的第二点则是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化的人,传播正能量,在面对社会阴暗面的时候也能保持赤子之心。
学者论坛
理工大学教授,教育专家杨东平教授认为,与现代大学走向现代社会中心地位的过程相伴的,是大学精神的式微或者衰弱。他分析了四点原因,第一个就是半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成,今天我们中国高考平均入学率达到76%,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30%,也就是说中国的适龄青年当中有30%的人正在大学校园里学习。依据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段的标准,15%以下是高等教育精英化的时期,15%到40%是大众化阶段,40%以上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所以国外的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中国还在大众化的阶段。由此大学教育的内在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象牙塔变成了大批量培养学生的教育工程,从学术殿堂变成了一个职业培训所,在西方有人把大学称之为现代学术的超市。第二个原因是科学和文化范式的分解,人文主义社会学科越来越边缘化,具有强大商业价值的学科,成为发展快、学生多、待遇高的学科,科技主义、功利主义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第三个原因是学校、学科、学院的研究由市场利益和跨国公司驱动,极大改变了学术研究的动机和方式。第四个原因是整个社会文化的范式转变,从读写的文化进入视听文化、大众娱乐文化、读图文化、网络文化时代,那么大学传统教化环境在新的文化环境当中该如何来应对,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
他认为,如果要重建大学精神,就必须要重新建立几种关系: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大学和大众文化的关系。面对当前大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由于担心腐败不愿意给大学放权,大学永远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就是一个怪圈。打破这种怪圈的方法是以改革促进改革,以大学的制度建设,大学的诚信公开公正的招生制度的建设来换取高校自主权,最终使其慢慢地生长起来,大学制度、大学精神的复苏和呈现也还是具有某种可能性的。
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从北大元培试验班的例子讲起,首先谈论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他认为教育是使人成为人,使人成为完美的人、自由的人、全面的人。教育不是让一个人掌握人类历史上所有优秀的东西,而是让一个人能够自由地生长和发展,更有创造力,成为自己可以成为的样子,这才是一个完美的人。朱青生教授讲道,正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愿望和希望,元培计划开始在北大实施,学生进来以后不分专业,可以在学校里任何课堂里面听课,自己选择专业,在导师的指导之下完成学业,然后毕业。然而元培计划并没有达到设想的效果,因为社会的影响力太强大了,强大到学生已经无法决定自己喜欢什么,而是根据就业的压力,在家长和教师的诱导和推进之下选择专业,甚至将元培当作从冷门向热门专业转换的跳板。
朱青生教授还以自己开设艺术课程的例子说明,如何在教学课堂实践中完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其关键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原创性,包含两点内容:第一点是教师要给学生做一个榜样,在自己的研究和态度上展开多种新的可能性。第二点就是让艺术使人成为人。当代艺术或者现代艺术的精神就是要让人能够把自己内在的创造性调动出来,创造性地进行思维而不是依赖于已有的思想和已经成为系统的知识。艺术正是让人在这个意义上既脱离传统对自我的限制,又脱离自己对自我的限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陈嘉映指出,我们通常会把大学看作是一个自由探索,自由讨论的领地或者园地,而这种自由教育,不同于对知识和观念的灌输。但在很多情况下,教育和灌输并不那么容易区分。如果我们说灌输是自上而下的,而教育是平等的。那么理想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本该是平等的,师生交流也应该是平等而自由的。但事实上,教师和学生不可能是平等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必定是经过选择的,而考试的存在也证明了学习的强制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育中强制的因素越来越少,但即使在大学里,也没有完全的师生平等。正如布迪厄等人早就注意到的,无论老师采取什么态度,课堂上,他总是处在注意力的中心。教育与灌输的区别不能完全从当下所采取的措施来判断,而是要从未来的发展回过头来看。小时候不愿意苦苦练琴,但长大后弹得一手好钢琴使你会理解和感谢父母,小时候家长把礼物说成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即使你长大以后不再相信,你也会当作善意的童话。但被灌输的人一旦能够判断真伪,就会感到自己当年受了欺骗,甚至无法原谅当年的教师。
陈嘉映教授认为,教育中的确总有灌输和强制的成分。我们不必把自由教育理想化。自由教育的内容不只是教育过程中应当有自由探索和自由讨论,更重要的也许是,教育过程中的强制性的措施都是为了最终培养一个自由的心灵。为了能够培养自由的心灵,首先,教师要努力做到把最好的、最真实的内容教给学生。这说起来最基础不过最简单不过,但真正做到也不那么容易。其次,教师要尽可能从学生受益的角度来考虑教育。规范、规训甚至惩罚的确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我们希望学生更加成熟之后,能够理解这些负面的措施。再其次,教师要尽可能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鼓励自由讨论。教育者不仅不要去禁止学生接触其他的观念和道理,而是要尽可能鼓励他们去这样做。尤其到了大学阶段,教育越来越多地依赖学生自己的学习愿望和学习选择,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向大学生灌输这个那个,效果通常适得其反。
陶东风教授在演讲中集中论述了大学文化的普遍主义维度。为了实现大学的这种普遍主义情怀,大学必须崇尚“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不能在思想的领域画出一个圈子,写上“只允许在此地思考”;也不能让权力和金钱剥夺大学的自主性。在真正的大学,你能感受到学术的高贵、学者的尊严,感受到这是具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与外面世界保持距离的自主世界——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距离,大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陶东风同时强调,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与它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国家的功能并不矛盾。大学文化拒绝狭隘的功利主义,但大学因其无用而有大用。比如,用狭隘的功利眼光看,想象力似乎是无用的,但是想象力是一切有用之物的灵魂。大学里的生活应该是优雅的,应该有很多人在那里发呆:发呆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想一些永恒的根本问题。大学生应该经常眺望风景,仰望天空,观察云彩,驰骋想象。只有高远的想象力才能让“中国梦”真正飞翔起来。陶东风最后指出,大学的普遍主义文化还是维持世界和平和人类团结的重要力量。目睹了20世纪人类的相互仇恨的暴力历史,目睹了高科技被用于屠杀同胞的残酷事实,强调这点尤其重要。二战时期德国大学的悲剧充分说明,一旦背叛普遍主义的人文精神,一旦大学被党派利益和党派意识形态绑架,后果会是多么可怕。那时德国的大学变成了“政治性的大学”,甚至成为军营,学生和教师被灌输纳粹的极权主义、种族主义意识形态,鼓吹暴力和仇恨。结果是大量的优秀学者流亡美国,也有一些堕落为纳粹分子,教训极为深刻。
作家艺术家圆桌会议
张悦然(中国人民大学讲师,知名作家):说起来我跟大学有很深渊源,但又一直是一个局外人。我父亲在大学里面教书,我是在大学校园里面长大的。大家都说大学精神最重要的是自由,我当时觉得他们真的是非常的自由。到了每年夏天的时候,都有一些大学生离开这个校园,在我们家住的楼外面就有路边摊,总能听到有人摔酒瓶,有人哭,我每次都会替他们难过,好像他们的离别和我自己也有关系一样。在我的记忆里面那应该是大学的生活,很遗憾的是我没有在国内读大学,没有感受到那种气氛。对我来说,在新加坡的四年里面其实是一个游离的状态,因为计算机专业可能不是我所喜欢的。因为这种遗憾所以现在我就去了人民大学教书。但是我在很多时候可能还是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想什么,不知道他们真正的理想或者说他们真正想要的自由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永远都是一个遗憾。
蒋方舟(新周刊副主编,知名作家):我在清华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因为学校太大,让你感觉世界就这么小。我在大学里面遇到的第一个困境就是我发现我无法施展自己在小说当中的才华,因为我选的是新闻系。我第二个面对的是人际交往的困难,我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结果上了大学之后非常不适应,因为我面对着非常密集的集体生活,宿舍有4个人,当他们各自交了男朋友之后就变成了7个人,我永远都处在人来人往的状态。最后我就格外排斥外面的世界,不愿意与人沟通。我后来想如果我能再重来一遍大学生活的话,我会更愿意和人交流,不是对别人都抱有一个警惕的态度。第三点,我觉得大学极重要的是给了我自我怀疑的机会,教会了我反思的能力。大学教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觉知能力,就是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而坚持其实意味着不断的调整,可能经历无数次的试验,然后去体察,去触壁,包括经历低落。我经过这些,终于找到自己想做什么,真正喜欢什么,我觉得这是大学教给我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陈丹青(著名画家、作家、学者):刚才你们都说自己大学时候很忧郁,其实我在美国看到美国的同学也很忧郁,我回想我自己年轻的时候虽然没有上大学,但后来发现其实青春期的人都是忧郁的,不管是在**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和平年代,或者在自由国家,青春期就是一个忧郁的年纪。我回想在你们那个年龄,我休想写出像你们那样的看人生的东西,所以这是一个进步。但是有一件事无所谓进步退步,就是所有少年都在忧郁的年龄,男孩在愤怒的年龄。
蒋方舟:我对于我的大学印象很深的一点是,我的同学们都非常的忙,特别成功,特别优秀,但我自己总是无所事事,让我自我感觉特别失败。但现在回想,我发现那是自己人生中最长的一段时间可以名正言顺的无所事事,如果有机会跟那个时候的我说一句话,我可能会说你这时候虽然每天很悠闲,不像别人时间抓得很紧,你也是对的,你不用因此感觉到羞耻,这是我特别想对那时候的我说的一句话。
张悦然:我那时候学了一个不适合的专业,在刚开始变成一个差生以后,觉得成绩差不能接受。但现在觉得大学成绩差是一件蛮骄傲的事情,这意味着你有自己的事情做,不管你是去谈恋爱了,还是做其它你想做的事情了,都意味着你在这段时间有其他的选择,所以我觉得同学们有时候也可以把成绩的事情放下,真正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陈丹青:我相信人分几种,一种就是很主流的青年,从小就乖,听话懂事,成绩好,无论在中国和美国都有很多这样的人。还有一种人就是天才,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哈佛耶鲁有,北大清华也有,在学校你不会注意到他,忽然他已经车房公司弄起来了,已经什么都知道了,记忆力吓死你,这两种都是天生的,没办法。还有一种是从小到大永远打人,永远闯祸,但最后出人意料的一种人。这类人有的可能一辈子很失落,很潦倒,但有的却变成公司老板,动不动要给我投资。我小学同学有一个叫朱志明的,他在学校所向披靡,我们见到他在走廊那边出现立刻就逃,谁都打不过他。可是有一次我在无锡演讲,讲完后有一个中年男人默默地走过来,他说陈丹青我是朱志明,我感慨万千马上和他握手,结果他是霍普金斯大学毕业,现在在开一个很大的公司,你完全想不到当年这么能打架的人能够开这么大的公司。最后一种人就是绝大部分相对普通的人,没有太多自己的主张,我相信比例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
蒋方舟:我看到有一个蓝翔技校的校长开学的时候对学生说,你们如果不好好学习的话,那和北大清华的学生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好。我同意陈丹青老师说的,好多大学生他是对外界没有好奇的,我们很多同学无论上什么课,永远都低着头,他对外界没有好奇,我觉得一个能让学生对他人依然好奇的学校就是一个好学校。
张悦然:我的标准非常简单:我希望一所大学多一点文艺青年,我觉得大学的时候能做一个文艺青年是一件幸福的事。
陈丹青:今天的听众是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同学,但我发现他们问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主旋律,就是我该怎么办,我这样做对吗,我下一步怎么办,所有的潜台词都是这样,你要是问你自己想什么他就呆掉了,显然他从来没有自己想过,他永远觉得自己在等一个指教,这是非常典型的。
关键词:广州大学城大学生,演出服装,租赁模式
一、前言
自广州十所高校进驻广州大学城以来, 十年间, 各个高校初步完成了现代大学城的良好校园文化建设, 特别是以广州大学城为核心的广州高校大学生文艺活动的繁荣,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娱生活, 同时也带动了演出服装租赁行业。
本文围绕“大学城大学生演出服装租赁”项目对大学城十所高校展开了问卷调查,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今大学城高校各类文艺演出体现了当今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个性追求, 希望在文艺演出展现自己。大学生对演出服装的需求更带旺了演出服装租赁行业。此外, 现今的文艺演出正呈现推陈出新的状态。“一服走天下”的状况也已不复存在。研究目前广州大学城服装租赁的现状, 对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校园文艺娱乐活动, 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深入挖掘广州市大学城演出服装租赁的困境。广州市大学城虽聚集了十八万学生, 服装租赁行业却是一个空白。大学生对演出服装的较大市场需求与大学城的租赁行业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矛盾。
(2) 创造性地提出大学城演出服装租赁新模式。通过高校间演出服装资源共享、互租, 同时, 引入大学生时装周服装资源, 即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创作的创意服装作为特色资源, 促进资源得到有效合理运用, 以期为服装租赁行业注入新活力。
通过盘活大学城十所高校学生演出服装现有资源, 提高大学生演出服装的使用效率, 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最终实现广州大学城资源共享, 共同发展, 提升大学生校园文化品质。
二、广州大学城大学生演出服租赁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1. 广州大学城演出服租赁模式的现状与特点
演出服装, 是提供给表演者强化演出表现效果的特殊服装。现有的演出服装租赁模式即商家将现有演出服装交与承租人使用, 承租人获得在一段时期内使用该演出服装的权利, 但服装的所有权仍保留在商家手中。承租人为承担其所获得的服装使用权, 需向商家支付一定的租金。[1]
服装租赁市场需求较大。如图1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 受访者认为学校举办文娱活动居多, 占学校活动节目的94.44%。高频率的文艺演出扩大了演出服装的需求量, 其中以舞台服装和礼服晚装的需求为主, 如图2所示。据实地调查, 广州大学城从事服装租赁的个体商户才1家。所以整个广州大学城的服装租赁市场饱和度较低,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服装租赁是获得演出服装的主要途径。图3为受访者获得演出服装途径调查分析, 72.22%的受访者选择服装租赁获得演出服装。与租赁相比, 定做演出服装虽更能满足演出人员对服装的要求, 但是却要花费高十倍的成本;而网购服装也仅限于低价的演出服装, 服装质量亦难以保证。而租赁服装不仅能节约成本, 而且更具针对性, 租者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演出服装。服装租赁以其经济便捷的优势日益成为大学生解决演出服装问题的主要渠道。
2. 当前大学生演出服装租赁模式存在的问题
广州大学城租赁模式虽具备发展的优势, 却仍存在着弊端:
第一, 高校演出服装囤积现象明显, 普遍拥有使用率低。大学城多数高校拥有自备的演出服装, 但现有服装使用率不高。以广州大学生时装周为例, 每年的广州大学生时装周, 参与走秀表演的服装共计两千多套。除精品由学校收藏外, 其余基本无使用率。此外, 大学城高校自备的演出服装在种类和数量上, 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储存服装使用率不高的现象较为明显。此外, 广州大学城各高校演出服装并没有形成互相沟通调节的有效系统, 各高校服装储备十分独立, 减少了囤积服装的启用可能性。普遍拥有和使用率低的矛盾阻碍了大学城演出服装系统的良性循环, 造成了大规模的服装资源浪费, 更不利于对拓宽文艺活动发展道路。
第二, 服装出租品类和品质不理想。首先是出租种类不够丰富。调查结果显示, 64%的受访者认为款式不够新颖齐全。租赁的服装舞台效果不佳, 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的受访者人数各占21%。在回答“你认为广州市服装出租店能否满足大学生要求”问题时, 将近60%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满足。这反应出广州市演出服装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这一日益庞大的消费群体。其次是演出服装自然损坏和洗涤费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据调查显示, 80%有演出经验的受访者都遇到过演出服装自然损坏的问题。由于演出的特殊性, 缺乏日常护理的服装容易在一定使用次数后损坏。据调查显示, 演出服装的洗涤成本大致是20元一套, 服装的正确清洗与保养将直接地影响服装品质, 造成亏损。
最后, 虽然大学城的学生可前往校外实体店租赁服装, 但当前广州的演出服装出租店多以小型租赁店的形式经营, 陈设拥挤、品种少、利润低;租赁地点分散, 多位于市中心, 距离高校聚集地较远, 交通不便难以满足大学城的市场需求。虽然大学城的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租赁演出服, 但是, 目前多数的服装租赁网店存在品种不全、物流配送及时性以及服装租赁押金核算等问题, 很难满足大学生的诉求。
三、广州大学城大学生演出服租赁模式的改进方案
1. 建立广州大学城高校演出服装租赁联盟体
第一, 以各高校团委和素质教育中心牵头, 建立广州大学城高校演出服装租赁联盟体, 充分发挥各高校积存的演出服装的利用率和使用率。
第二, 选拔联盟体的各高校学生成立学生自主创业实体的演出服租赁中心。租赁中心根据学生不同专业背景安排职位, 分别负责不同的事务, 如财会专业的学生负责财务管理, 服装专业的学生负责服装整理、服装更新等。这样不仅专业结构合理, 有利于优势互补, 各展所长, 而且公司服务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广州大学城各大高校, 由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既了解学生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更便于与学生群体的客户沟通和交流, 方便业务的开拓。组建一支形象设计队伍, 根据客户要求为其提供服装设计定制、形象设计等服务, 而且设计的服装尽量模块化, 部件是可以拆卸的, 比如婚纱的上下部分是分拆的, 可以组合不同的裙摆来搭配。为租赁中心不断加入新的服饰。
第三, 支持中心申请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经费, 建立大学生租赁专业网站。首先, 网站上的服装要分类明确, 如礼服、合唱服、民族服、交谊舞服等, 每款服装都标有独立的编号, 并且有明晰的租赁流程, 方便供求双方进行服装租赁交易。然后, 与联盟体各高校协商, 在他们学校的BBS上设有该租赁网站的链接。
第四, 通过微博、QQ、微信等网络媒体, 进行宣传营销, 加强外界对该中心的服饰租赁、定制的了解, 扩大目标市场范围。如, 通过建立微信平台增加大学城内的学生对租赁中心的关注度, 同时也将租赁中心的最新优惠促销信息发表到微信平台上, 同时刊登一些校园文化音乐人的信息等增添网页的活跃氛围。
第五, 演出服租赁中心的服装实行租赁和销售结合进行。为大学生演出以及个人形象量身定做服装。将合唱、舞蹈、独唱、节目主持等演出服, 以及各类大学生专业竞赛、个人形象塑造、就业前的职业形象塑造等咨询、设计等服务项目结合在一起, 拓宽面向大学生服务的宽度。
2. 建立大学生文艺节目资源库, 传播优秀校园文化
高校出资制作演出服是为参加高水平、竞争性文艺节目比赛使用。演出的影像资料为演出服的出租提供使用导向。因此, 演出服租赁中心不仅出租演出服, 还需收集优秀节目资源。其中包括向社会推荐校园乐队、新锐音乐人、音乐歌手的音乐专辑等, 建立资源库, 传播优秀校园文化。
3. 广州大学生时装周创意服装加盟
每年一届的大学生时装周在每年都会举行。仅2014年, 时装周展出共计2453套走秀服装。这些服装都是由各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设计制作出的服装精品。展会后多由学校或个人收藏。若大学生时装周的服装能够进入演出服装租赁市场, 将在数量和种类上大幅度地丰富演出服装租赁市场。
调查显示将近60%的受访者表示服装出租店不能满足大学生要求。大学生时装周服装的时尚性切合了当代大部分大学生的审美趣味。若能善用对于激活当前演出服装租赁市场是十分有利的。而且租赁中心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都是由学生组成, 他们更加了解学生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有利于和客户的沟通和交流, 有利于设计定做出令大学生满意的演出服装。
四、结论
总之, 广州大学城大学生演出服装租赁创新模式的建立, 填补大学城此行业的空白, 本文得出的结论与提出的设想, 不仅引起广州大学城各高校相关部门的关注, 更为大学生创业训练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框架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杜银川, 王文健.面试服装租赁店[J].江苏科技信息 (科技创业) , 2011, (4) :36-37.
[2]骆明, 杨米, 郭婉红.浅析服装租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3, (11) :55-56.
[3]易早立, 杨娇娇, 张海彦, 等.大学城服装租赁公司创业模式实践[J].科学导报, 2014, (8) :139-140.
[4]李国华.不能仅指望服装租赁赚钱[N].中国经营报, 2005-10-24 (C04) .
广州,既有喧杂繁华的闹市,又有清僻幽静的所在;既给人强烈的现代冲击,又保留悠远的古代风俗;既被人们称作荒芜的文化沙漠,又拥有灿烂的古老历史……这是一座拥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正释放着勃勃生气,既能独树一帜,又不孤芳自赏。
【解说】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写广州的作家很多,欧阳山、秦牧等都曾浓墨重彩描绘过。此刻,不如换个思路,让外乡人易中天以一个外地人的身份来“读”广州,透过他的文字,探寻广州的人文精神,留住易逝的文化根脉。
在易中天看来,广州是“市”,“很活很活”,其活力让人惊异。他在介绍这座城市的开场白中用“生猛鲜活”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广州的总体精神与风貌。
☆广州-怪异的城市
广州是一个怪异的城市。说到怪异,易中天认为,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个城市,会更像广州这样让一个外地人感到怪异。
改革開放以前,外地人第一次进广州,感觉往往都很强烈。第一是眼花缭乱,第二是晕头转向,第三是不得要领,第四是格格不入。你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对于你来说完全陌生的城市。它的建筑是奇特的,树木是稀罕的,招牌是看不懂的,语言更是莫名其妙的。甚至连风,也和内地不一样:潮乎乎、湿漉漉、热烘烘,吹在身上,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如果你没有熟人带路,亲友接站,便很可能找不到你要去的地方。因为你既不大看得懂地图和站牌,又显然听不明白售票员呼报的站名。也许,你可以拦住一个匆匆行走的广州人问问路,但他多半会回答说“muji”,弄得你目瞪口呆,不明白广州人为什么要用“母鸡”来作回答。即便他为你作答,你也未必听得清楚,弄得明白。何况广州人的容貌是那样的独特,衣着是那样的怪异,行色又是那样匆匆,上前问路,会不会碰钉子,你心里发怵。
当然,最困难的还是语言。广州话虽然被称作“白话”,然而一点也不“白”,反倒可能是中国最难懂的几种方言之一(更难懂的是闽南话)。内地人称之为“鸟语”,并说广州的特点就是“鸟语花香”。语言的不通往往是外地人在广州最感隔膜之处。
广州话听不懂,广州字也看不懂(尽管据说那也是“汉字”)。你能认出诸如“呒”、“(口甘)”、“(口既)”,见过“(口者)”、“叻”、“(口岩)”之类的字。就算你认识那些字,也不一定看得懂那些词。比方说,你知道“士多”、“架步”是什么意思,你当然也许会懂得什么是“巴士”,什么是“的士”。但懂得“的士”,却不一定懂得“的士够格”(决非出租车很够规格的意思)。至于其他那些“士”,比如什么“多士”、“卡士”、“菲士”、“波士”、“甫士”、“贴士”、“晒士”之类,恐怕也不一定懂。
一个外地人到了广州,往往会连饭都吃不上,因为你完全可能看不懂他们的菜谱:猪手堡、牛腩粉、云吞面、鱼生粥,这算是最大众化的了,而外地人便很可能不得要领。至于“蚝油”、“焗”、“(火屈)”之类,外地人更不知是怎么回事,因而,常常会面对菜谱目瞪口呆,半天点不出一道菜来。
更为狼狈的是,外地人到了广州,甚至可能连厕所也上不成。因为广州厕所上写的是“男界”、“女界”。所谓“男界”,是“男人的地界”呢,还是“禁止男人进入的界限”外地人不明所以,自然只能面面相觑,不敢擅入。
于是,外地人就会纳闷:我还在中国?当然还在中国,只不过有些特别罢。
☆广州-天高皇帝远
“广州,从来就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易中天语)广州地处祖国大陆的南方,濒临南海,背靠白云山,面临珠江,依山带水,屹立于珠江三角洲之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传承,广州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谱写了灿烂的城市文明,构建了贯穿古今、融会中西,具有典型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广州文化。
所谓“天高皇帝远”,显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央政府不大管得了,二是中央政府不大靠得上。管不了,就可以自行其事;靠不上,就必须自力更生。所以,广州人的自强精神和自主意识也就特别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广州和岭南人民正是靠着自己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自己闯开了一条生路,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独创精神几乎已成为他们的”文化无意识“。任何人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广州的文化,从饮食服饰、建筑民居,到音乐美术、戏剧文学,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与内地大相异趣。自唐以降,优秀的岭南诗人,多能一空依傍,自立门户;而近代崛起的“岭南画派”,更是锐意革新,独树一帜。岭南画派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兼容西方摄影、透视等方法,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广东音乐则在运用民族乐器的基础上大胆采用外来乐器,于是便以其宽广丰富的音域和优美嘹亮的音韵深得人们喜爱,享誉海内外。
实际上,即便广州普通民众的生活,也相当随意和注重个性。广州菜肴、点心、粥面品种之多,堪称中国之冠。除岭南物产丰富、粤人注重饮食外,要求“吃出个性来”,也是原因之一。广州人的穿着,更是五花八门。或讲面料,或讲款式,或讲名牌,或讲新潮,但更多的还是自己觉得怎么好看就怎么穿,或怎么舒服就怎么穿,比如穿西装不打领带,穿皮鞋不穿袜子等(此为广州与深圳之不同处)。相反,穿得过于一本正经,在广州反倒会有怪异之感。
其实说怪也不怪。广州既然是一个远离中原的地方,既然反正也没有什么人来管他们和帮他们,他们当然就会按照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来生活,而不在乎北方人说三道四。事实上,即便有“北佬”评头论足,广州人也既听不到又听不懂。即便听到了听懂了,也“没什么所谓”。广州人不喜欢争论而喜欢实干,而且喜欢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干。显然,广州人广东人的文化性格和改革开放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改革开放的原则是“不争论”,而广州人也好广东人也好,都不喜欢争论。
但,这丝毫也不意味着广州或广东无思想。恰恰相反,在风云变幻天翻地覆的中国近代史上,广东有着“思想摇篮”的美称。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发出了震惊全国的声音,其影响极为深远。广东不但出思想家,而且广东的思想家,不是革命者也是革新者,没有一个是保守派。这其实也正是广东文化或日岭南文化的特点,即“生猛鲜活”。
nlc202309010558
☆广州-是个大市场
广州是千年商都,因商而生,因商而荣,因商而闻名。谈广州,不能不谈商业,因为商业是这个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同样,谈广州的历史文化,不能脱离广州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因为商业文化是广州历史文化的核心,也是广州城市的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州是个大市场。
与上海一样,广州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也是一个“买东西的地方”。在改革开放以前的那些年头,甚至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即便手上有一两个小钱,也是买不到什么东西的。那时,谁要想买点好东西,就得想办法到上海或者广州去。上海的好处是能买到国产的精品,广州的好处则是能买到不多的一点新潮的进口货,或者出口转内销的新产品,不过要用侨汇券或外汇券。
最能体现出这一微妙差异的是两条有名的街:上海的南京路和广州的高第街。90年代以前,外地到上海或广州购物的人,尤其是打算买点漂亮衣服或日用小百货的人,几乎都要到这两条街上去逛一逛。但细心的人很快就会发现它们的不同:南京路上的商店主要是国营的,高第街上的摊档则基本是个体的;南京路上出售的主要是上海国营工厂的产品,高第街上卖的却不知是摊主们从哪里倒来的“进口货”。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广州不但有“新”,也有“旧”。追新的人可以去天河城。那里荟萃Jessica、Courlor、Eighteen、淑女屋等众多的名牌时装专卖店,其布局和气派已直追香港的太古广场或置地广场。怀旧的人则不妨去上下九。那里不但有永安百货、广州酒家、清平饭店和莲香楼等老字号,也有众多的不起眼的斜士多。
广州不但是一个“买东西的地方”,也是一个“吃东西的地方”,要不然怎么说“食在广州”。这不仅因为广州的菜肴和点心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做工精美、品味极高;也不仅因为广州人什么都吃,“草原吃羊,海滨吃蟹,广州人吃崩了自然界”;还因为只有广州,才二十四小时都在吃。
吃的节目是从早上6点来钟的“饮早茶”开始的。别看这时天还没有大亮,开设早茶的酒楼却已人声鼎沸。所谓“饮早茶”并不是喝茶,或并不只是喝茶,而是吃点心,如虾饺、凤爪、肠粉、春卷、牛肉丸、马蹄糕,还有猪肝粥、鱼生粥、皮蛋瘦肉粥等各种粥类和青菜。老广州人是很看重早茶的,有“一盅两件叹早茶”的说法。叹,在粤语中是“享受”的意思。清早起来,在街上溜达溜达,然后走进酒楼,挑一张桌子坐定,即有小姐来上茶。再随便要一两样点心,便可以边吃边聊直到早茶收档,可真的称得上是“叹世界”(享清福)
早茶一般10点左右收档。稍事整理后,午饭便开始。广州人中午在外吃饭的不多,一般在单位吃食堂或在公司吃便当。2点一过,午饭结束,下午茶又开始。午茶的内容形式与早茶没有什么两样,热衷者也多为老广州人。
午茶到5点便收档,接着便是一天中食肆最旺的晚餐。晚餐是广州人吃得最讲究最排场的一餐。因为家人也好朋友也好,惟有此时才可能相聚,而且时间有保证,能够尽兴,不至于被公务打扰。吃完晚餐,如果是老友相逢,则可能还要去饮晚茶。饮晚茶的,似以中青年居多。
深夜,可以说才是“食在广州”的高潮,广州人称之为“去宵夜”。广州人原本就有过夜生活的习惯,近年来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宵夜的人越来越多,经营宵夜的食肆也越来越火爆。宵夜一直要开到凌晨6点,接下来便是新一天的早茶。这种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餐饮接力赛,在内地尤其是在北方城市,不但罕见,而且不可思议。但这又恰恰是地地道道的“广州特色”。尤其是早茶、午茶、晚茶和遍布广州大街小巷的大排挡,最能代表广州的城市风情。
☆广州-市态种种
广州是个大市场,在这个以商品的流通为存在依据的城市,讲究的就是一个“活”字。正是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造就了广州的“生猛鲜活”。在“生猛鲜活”的广州,“市态”有着浓厚的商业性。
广州话中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字——“抵”。抵,有忍受、忍耐的意思,如抵冷(耐寒)、抵力(费劲),抵肚饿(捱饿)等,但更多地还是表示“等值”。最常用的,是表示“划得来”、“花得值”。到酒楼美餐,吃得大快朵颐,叫“抵食”;到商场购物,买得称心如意,叫“抵买”。广州人的商业意识和价值观念,由此可见一斑。
广州人还有一个用得很多的词,叫“睇数”。它的本义,是结账、算账,而且主要指在食品店用餐后服务员来结算账目。比方说,一个人小赚了一笔,高兴了,要请朋友吃饭,便会说,呢餐我“睇数”!但是,一个女孩子如果不慎婚前与恋人暗结珠胎,那么,她的家人便会找到那男孩,说:你应该“睇数”的!这就看不懂。难道这种事情也要结账?原来,这里的“睇数”,是“负责”(当然也包括“认账”)的意思。所以,广州人如果要表示对某件事负责,便会说:“我睇数。”“负责”要用“埋单”来表示,可见广州之“世态”确实是“市态”。
当然,广州人也不会什么事情都“睇数”的。睇,也就是看。一餐饭吃完了,服务员把单拿来请你付账,你当然要看看上面的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埋单”才叫“睇数”。
总之,“睇数”,是做人的准则,尤其是在一个讲究信誉、看重合同、尊重契约的商业社会做人的准则。诸如此类表现商业社会性质的广州方言还有许多。
最有趣的也许还是广州人的道谢。广州人道谢,叫“唔该”。如果要加重语气,则再加一个“晒”字,叫“陪该晒”。它不但有“谢谢”、“多谢”的意思,还表示“请”、“劳驾”、“借光”、“对不起”等等。如“晤该借歪哟”(劳驾请让让),或“还番枝笔界你,陪该晒”(这枝笔还给你,多谢)。既然要劳驾别人帮忙,或谢谢别人的帮助,为什么还要说别人“唔该”(不应该)原来,“唔该”(不应该)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显然,这里仍有某种商业气息在里面。因为所谓对方“唔该”(不该),其实是盖因自己“唔抵”(不值)。双方好像做了一笔不等价的买卖,当然要道谢。
请求帮助和表示感谢的人既然自己认为“唔该”(不该)或“唔抵”(不值),被感谢的人当然也不能表示受之无愧,而必须说“湿碎”或“湿湿碎”。湿,也就是“湿柴”;碎,当然是“零碎”。湿柴烧不着,零碎不足道,一声“湿湿碎”,也就抵消了对方的歉意。这意思无非是说:我这一点点“小帮小忙”、“小思小惠”,实在“晤该”(不该)受此重谢。所以,广州人在要请别人帮忙或受惠于人时,总要说一声“晤该晒”,而对方也多半會说“湿湿碎啦!”
nlc202309010558
这就颇有些像咱们“国语”中的“对不起”和“没关系”。所谓“对”,就是“面对”。既然是面对,那就要有“面子”。没有面子,就不能面对,也就会“错过”或“耽误”,这就是“错误”。所以,一个人,如果犯了错误,误伤了别人的面子,就要说“对不起”。
上述说法的共同特点,是贬低自己,抬高对方。这也是咱们的“国风”,礼仪之邦,抑己扬人。不过,“对不起”是贬低自己的“人格”,“陪该晒”和“湿湿碎”则是贬低自己的“价格”。广州是“市”,当然说来说去,一不小心,就总会说到“钱”上去。
(资料节选自易中天《读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文荟】
作家之于城市,似乎是一对不易分辨也不愿割裂的联想。老舍之于北京,张爱玲之于上海,波特莱尔之于巴黎,乔伊斯之于都柏林,……每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源于血脉与情感皈依的需要,都乐意阅读这座城市的文学作品,找寻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学代言人”。
广州的“文学代言人”是谁呢?想必,欧阳山、秦牧等都是合适人选。
选文一
“广州,又名羊城,花城。”几乎所有介绍广州的工具书、教科书和宣传片都这样讲。“花城”美名远场,秦牧(著名作家,文学活动涉及散文、小说、诗歌等领域,其中尤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等)的散文《花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秦牧的文字,尽情领略1961年广州春节“花街十里”的盛况,如同走进一个色彩斑斓、辽阔深邃的大千世界,使人视野顿开,神思飞越,而这座花城也显得愈发绚烂夺目了。
花城(节选)
秦牧
广州今年最大的花市设在太平路,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十三行”一带,花棚有点像马戏的看棚,一层一层衔接而上。那里各个公社、园艺场、植物园的旗帜飘扬,花的汉子们笑着高声报价。灯色花光,一片锦绣。我约略计算了一下花的种类,今年总在一百种上下。望着那一片花海,端详着那发着香气、轻轻颤动和舒展着叶芽和花瓣的植
物中的珍品,你会禁不住赞叹,人们选择和布置这么一个场面来作为迎春的高潮,真是匠心独运!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细碎的声音在浅笑低语:“春来了!春来了!”买了花的人把花树举在头上,把盆花托在肩上,那人流仿佛又变成了一道奇特的花流。南国的人们也真懂得欣赏这些春天的使者。大伙不但欣赏花朵,还欣赏绿叶和鲜果。那像繁星似的金桔、四季桔、吉庆果之类的盆果,更是人们所欢迎的。但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黎明即散的市集中,又仿佛一切事物都和花发生了联系。鱼摊上的金鱼,使人想起了水中的鲜花;海产摊上的贝壳和珊瑚,使人想起了海中的鲜花;至于古玩架上那些宝蓝、均红、天青、粉采之类的瓷器和历代书画,又使人想起古代人们的巧手塑造出来的另一种永不凋谢的花朵了。
广州的花市上,吊锺、桃花、牡丹、水仙等是特别吸引人的花卉。尤其是这南方特有的吊锺,我觉得应该着重地提它一笔。这是一种先开花后发叶的多年生灌木。花蕾未开时被鳞状的厚壳包裹着,开花时鳞苞里就吊下了一个个粉红色的小锺状的花朵。通常一个鳞苞里有七八朵,也有个别多到十多朵的。昕朝鲜的贵宾说,这种花在朝鲜也被认为珍品。牡丹被人誉为花王,但南国花市上的牡丹大抵光秃秃不见叶子,真是“卧丛无力含醉妆”。唯独这吊锺显示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僅能够开花,还能够发叶。这些小锺儿状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就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
花市盘桓,令人撩起一种对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感。我们和这一切古老而又青春的东西异常水乳交融。就正像北京人逛厂甸、上海人逛城隍庙、苏州人逛玄妙观所获得的那种特别亲切的感受一样。看着繁花锦绣,赏着姹紫嫣红,想起这种一日之间广州忽然变成了一座“花城”,几乎全城的人都出来深夜赏花的情景,真是感到美妙。
在旧时代绵长的历史中,能够买花的祗是少数的人,现在一个纺织女工从花市举一株桃花回家,一个钢铁工人买一盆金桔托在头上,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听着卖花和买花的劳动者互相探询春讯,笑语声喧,令人深深体味到,亿万人的欢乐才是大地上真正的欢乐。
在这个花市里,也使人想到人类改造自然威力的巨大。牡丹本来是太行山的一种荒山小树,水仙本来是我国东南沼泽地带的一种野生植物。经过千百代人们的加工培养,竞使得它们变成了“国色天香”和“凌波仙子”!在野生状态时,菊花祗能开着铜钱似的小花,鶏冠花更像是狗尾草似的,但是经过花农的悉心培养,人工的世代选择,它们竟变成这样丰腴艶丽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生活的真理不正是这样么!
在这个花市里,你也不禁会想到各地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历史文明的丰功伟绩。这里有来自福建的水仙,来自山东的牡丹,来自全国各省各地的名花异卉,还有本源出自印度的大丽,出自法国的猩红王玫瑰,出自马来亚的含笑,出自撒哈拉沙漠地区的许多仙人掌科植物。
各方的溪涧汇成了河流,各地劳动人民的创造汇成了灿烂的文明,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市集中不也让人充分感受到这一点么!
你在这里也不能不惊叹群众审美的眼力。一盆花果,群众大抵能够一致指出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在这种品评中,我们不也可以领略到好些美学的道理么!
选文二
广州凭借独特的城市魅力,引来无数文人在此停留,于字里行间书写着各自的广州情怀。余秋雨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五城记·广州》中,余秋雨透露了以小见大的心曲,用生活的小点缀,来展示广州天然与中国千年封建传统的逆反性。
五城记·广州
余秋雨
终究还得说说广州。
前年除夕,我因购不到机票,被滞留在广州、许多朋友可怜我,纷纷来邀请到他们家过年。我也就趁机,轮着到各家走了走。
走进每家的客厅,全是大株鲜花。各种色彩都有,名目繁多,记不胜记。我最喜欢的是一株株栽在大盆里的金桔树,深绿的叶,金黄的果,全都亮闪闪的。一位女作家顺手摘下两枚,一枚递给我,一枚丢进嘴里。她丈夫笑着说:“不到新年,准被她吃光!”而新年就在明天。
nlc202309010558
那天下午,几位朋友又来约我,说晚上去看花市,除夕花市特别热闹;下午就到郊区去看花圃。到花圃去的路上,一辆一辆全是装花的车。广州人不喜爱断枝摘下的花,习惯于连根盆栽,一盆盆地运。许多花枝高大而茂密,把卡车驾驶室的顶都遮盖了,远远看去,只见一群群繁花在天际飞奔,神奇极了。这些繁花将奔入各家各户,人们在花丛中斟酒祝福。我觉得,比之于全国其他地方,广州人更有权利说一句:春节来了!
可惜,从花圃回来,我就拿到了机票,立即赶向机场,晚上的除夕花市终于没有看成。
在飞机上,满脑子还盘旋着广州的花。我想,内地的人们过春节,大多用红纸与鞭炮来装点,那里的春意和吉祥气,是人工铺设起来的。唯有广州,硬是让运花车运来一个季节,把实实在在的春天生命引进家门,因此庆祝得最为诚实、最为透彻。
据说,即便在最动荡的年月,广州的花市也未曾停歇。就像广州人喝早茶,天天去,悠悠然地,不管它潮涨潮退、云起云落。
以某种板正的观念看来,花市和早茶,只是生活的小点缀,社会大事多得很,哪能如此迷醉。种种凌厉的号令远行千里抵达广州,已是声威疏淡,再让它旋入花丛和茶香,更是难以寻见。“广州怎么回事?”有人在吆喝。广州人好像没有听见,嘟哝了一声很难听懂的广州话,转身唤了嗅花瓣,又端起了茶盏。
广州历来远离京城,面对大海。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与中国千年封建传统构成了逆反。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倦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船正时时准备拔错出发。
当驿马实在搅得人烦不胜烦的时候,这儿兀兀然地站出了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孙中山,面对北方朗声发言。一时火起,还会打点行装,慷慨北上,把事情闹个青红皂白。北伐,北伐,广州始终是北伐的起点。
北上常常失败。那就回来,依然喝早茶、逛花市,优闲得像没事人一样,过着世俗气息颇重的情感生活。
这些年,广州好像又在向着北方发言了,以它的繁忙,以它的开放,以它的勇敢。不过这次发言与以前不同,它不必暂时舍弃早茶和花市了,浓浓冽冽地,让慷慨言词拌和着茶香和花香,直飘远方。
像我这样一个文人,走在广州街上有时也会感到寂寞。倒也不是没有朋友,在廣州,我的学生和朋友多得很,但他们也有寂寞。我们都在寻找和期待着一种东西,对它的创造,步履不能像街市间的人群那样匆忙,它的功效,也不像早茶和花市,只满足日常性、季节性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