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推荐13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1

升培训研修计划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作为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否则我们会成为社会的淘汰品,所以我必须自觉参加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习。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进步,我制定了如下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适用“新教育”“新技术”“新课堂”的要求。

二、研修目标

1、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及各科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2、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语文及各科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3、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三、研修方式

1、认真聆听专家们的教授,虚心向专家及同行请教 在学习中对专家讲解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2、在学习中总结、反思,在总结、反思中提升 加强业务学习与进修,主动关心国内外及周围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每周至少抽出几个小时,并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思想和技能水平,如各种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上网等,汲取信息技术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⑴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⑵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⑷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养成网络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积极学习

俗话说“长到老,学到老”,我决心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积极参加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并拟写质量较高的教 2 学反思、教学论文或者教学设计与同事交流,把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教科研成果征集活动。

三、具体措施

1、上课期间每天利用1至2小时登陆网络研修平台(假期可以每天适当延长3至4小时),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及作业。

2、认真聆听专家们视频讲座,做好笔记,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3、培训期间多与同行研讨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和反思,力争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

4、多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掌握教学中常用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5、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积极把学习遇到的共性问题上升为课题,并对其进行研究总结和把经验进行交流、分享。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2

一、久旱甘霖,滋润生长

这次培训使我再次成为一名特殊的学生,我端坐在知识充溢的课堂,聆听着一场场流淌着专家智慧的讲座,如同久旱逢甘霖,每场讲座都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种子”教师们的思想得到了洗礼,心中盈满了成长的幸福和感动!幽默风趣的李湘老师和余剑波老师诙谐幽默地向我们解读了信息技术的概念、设计要求以及组织实施评价方法,枯燥乏味的理论被他们说得生动有趣,为的是免受“长江后浪推前浪,就怕前浪死在沙滩上”的遭遇。经验丰富的张葵老师、徐增晖老师教会了我们实际电脑操作、图片素材的处理与加工、音视频素材的编辑与加工。学识渊博的刘雍潜教授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模样——智慧教育。帅帅的王子权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建立教师个人空间。在老师们的有效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我们的课件制作中,我们的教学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一直以来,总是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亲临各位优秀教师身边,聆听他们的教诲。听了刘教授的“智慧教育”,我发现自己原来走进了一个误区。其实,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设备这么齐全,只需身边连一线,何必千里求一信!只要一根线,就很容易把各位专家教授请到身边来,想怎么听,想听多久,都非常容易实现。说起来,只在于自己想不想学,而不是能不能学啊!虽然学习很紧张,但我过得很充实,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

这次培训也矫正了我一些有偏差的想法。以前每当学校老师主张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时,都会以条件有限为借口。现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术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外,只要合理、科学地使用教育信息应用技术,通过传统的媒体同样也能上出一堂高质量的课。

每一场精彩的讲座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一扇窗;每一场讲座都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理念的更新,二十年前大学所学的东西早已跟不上时代,让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一遇到“瓶颈”就焦虑不安,因此我们的头脑需要不断“补氧”,我们的精神需要不断“补钙”。这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就是一次绝好的学习契机,我非常珍惜。自从开班以来,我认真听课、记笔记,跟不上的课就在休息时下载基地学校录制的课堂实录视频,反复观看并进行实践操作,努力按时完成各种音频、视频、图片等处理与加工的作业。通过培训学习,我完全掌握了这些信息应用技术,具备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具备了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看着“90后”的崛起,想起李湘老师说的那句“推你去沙滩的是学生,推你回岸上的是技术”,我不想早早地坐在沙滩上等死。我要把学到的这些技能与方法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工作中,熟练地运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得心应手、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诚然,一次好的培训离不开优秀的组织者和培训专家。且不说承办此次培训的湖南省郴州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郴州六中”)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的精心筹备和组织,连上课的专家们展示的也无不是热心、细心、耐心、诚心和悉心。我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真诚和力量,他们亲切、不厌其烦地为我们答疑解惑,感动着我们每一位学员,也让我们得以轻松愉快地结束了紧张的培训。可不是吗?就连老天也被“感动”了。培训期间一直阴雨绵绵,就在结业的那天早上,天放晴了!教室窗外的灿烂阳光,让我们感到久违的温暖舒心。是种子教师们面向太阳,萌芽生长的时候了!

二、视听盛宴,令人深思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将是我所参加过的国培中印象最深的一天:2015年10月29日,国培种子教师培训的第四天。我们所有学员冒着滂沱大雨,从培训基地南校区的住处出发赶往其北校区听示范课。尽管路上因大雨堵车,本应该十分钟的车程却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可这丝毫没有动摇学员们的学习热情。这次培训于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受益颇丰。当下,我不禁感叹:如今的老师,年轻的有激情、有活力,但可能缺乏需要时间和空间才能积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年老的虽然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上已少了份孩子需要的年轻魅力。那天,我们听了两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现场观摩课,亲自感受到了教育并没有年龄界限,需要保持的是一颗炽热的心和永远年轻的心态。而为我们展示课堂教学的曾亚丽老师、欧阳韬老师和徐增晖专家应该就是集新老教师的优势于一身了!

曾老师上的是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4“Where is my schoolbag?”,课前,先依附课文的动画和朗朗上口的韵律歌曲,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在哼唱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本节课要学习表达的英语句型。当孩子们对句型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曾老师又适时地在黑板上列出了模板引导他们运用。之后,把课堂时间交给孩子,分组操练,自由表达并动手绘制,适时提点,学生在表达自我观点的同时学会了本堂课老师要传授的知识点,更好地获得了英语知识与运用能力。

欧阳老师的“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一课,最妙的是那首耳熟能详的《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的旋律。经过改编,嵌入妙不可言的知识点,欢快的旋律让孩子们学起来乐在其中,整堂课十分生动有趣。一堂课下来,不仅学生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就连听课的老师们也是醉得“流连忘返”,根本停不下来,以至于在场所有的师生都意犹未尽,下课了仍沉浸在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中。

两位老师的精彩呈现,都完美地诠释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形成的高效课堂。老师的激情牵动着学生,学生也表现得非常积极活跃;反过来,学生的合作态度更加激励着教师。因此,课堂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合作。评课过程中,学员们积极发言,虚心请教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方面的问题。这正是学员老师们所要学习的,也是我们学成所归的使命,要将这种理念的“种子”带回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传播下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欧阳韬、曾亚丽、夏茜等六位老师的案例课更是让我感受颇深。每一次精彩课堂的背后无不凝聚了老师们辛勤的汗水,离不开他们平常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专家们一直在告诫我们,一定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看到曾老师的微笑,我告诉自己,无论多忙多累,无论自己的付出别人是否理解与支持,自己的内心一定要面向阳光,乐观追求,静心学习,潜心钻研。透过洒满阳光的玻璃窗,不必仰望别人,自己就是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命运不能放弃,只能选择,既然选择了做老师,这一辈子就得心系学生,心甘情愿不停地摆渡。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出发,备课做课件,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能畅想课堂,课堂才会变成天堂;学生能自由翱翔,学生才会变成天使。我想:课堂的最高境界无疑是师生情感的自然融合!微笑,是最高雅的修饰;倾听,是最有效的沟通;自信,是最坚强的壁垒;学习,就是最有效的利器。

这次培训不仅仅是一次视听盛宴,更开阔了视野,能更广阔地交流信息技术与资源,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为有效进行英语教学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培训中,我结识了不少来自三湘四水的教学精英,有老师、专家和学员。每天早晨的“课前分享”,晚上宿舍里的“卧谈会”“茶话会”……大家针对当天所学知识的难点和疑点都畅怀开讲,各抒己见,或分享心得,或交流教学经验,或开门见山,或委婉提点,或激扬文字……有关于英语教学理念的,有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利与弊的,有关于信息技术与传统黑板教学对决的讨论等。大家在激烈的探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令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平时遇到的疑惑也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开启了我的智慧之门,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和视野。同时,大家在学习群里都各自发布了各类教学资源,一起分享交流,使我们迅速获取了最新最好的资源财富,这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便捷的帮助。

三、团结合作出精品,师生情谊建大树

教学案例给我的整体印象是:真实,扎实,落实;节奏快,容量大,质量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不仅有波浪起伏的流线美,而且有水到渠成的流畅美!其实只要把自己融入我们的教学课堂,那么可以说:英语课是有声的,它是听和说的有机融合;英语课是有形的,它是读和写的巧妙结合;英语课是有情的,它是师生间的深情传递。如果把孩子们当魔鬼,教室就成了地狱;把孩子们当天使,课堂便成了天堂!再完美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学生参与互动,就不会达成教学效果,这更说明合作很重要!

同时,我明白了团队力量是强大的。团队合作出精品。培训基地郴州六中就是一个最好的范例。正因为有了基地老师的辛勤耕耘与无私奉献,我们的培训才能进行得如此顺利,我们的培训才能让人感觉温馨快乐。基地的老师个个精通业务,热情耐心;这里的学生个个活泼可爱,创意无限。短短的几天培训生活构建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图画:隐形能干的郴州六中领导团队,团结热情的六中英语组娘子军,幽默风趣的授课专家,高素质的郴州六中学生,勤学好问的学员,真是一幅幅耐人寻味的水墨画。此外,在培训期间,学员团队合作学习的形式贯穿了整个培训过程。参加培训的教师分成若干小组,由组长带领、督促大家及时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队员间的合作与互助,团队间的热烈讨论,不仅帮助我们理清了概念,而且促进了反思,这样的活动效率很高。不仅如此,学员们还可以通过QQ群以及微信等平台方式,与教师专家进行交流互动,就这样形成了学员与专家老师之间的互动、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的培训模式。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我们既学习了信息技术,又可以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全其美。

再者,培训期间身边满满的都是友谊和正能量。在来之前,我一直担心没有任何熟识的人,培训七天会不会很孤单。而事实证明,友谊滋润细无声。小伙伴们热情贴心,总有人在你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培训期间,基地学校待人亲厚,师生之间亦师亦友。校方会想方设法满足学员的要求,也会体贴学员的各种情况,班主任曾老师和蔼可亲,像姐姐一样关心我们的生活起居,与我们畅聊方方面面,例如到餐厅与学员共进中餐、晚餐,到学员房间了解日常等。最关键的是这次培训主题是围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而展开的,她率先垂范,给我们上示范课,让我们亲身体验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的便利。

其实,还有一支小分队,他们算得上是学习期间最亮丽的风景。他们为班上的学员教师夜战在学习平台后方,默默奉献。方协访、边新喜、廖亚娟、阳赟等四位学员,每天晚上和学员们一起讨论问题之后,还要在班长范老师的带领下,趁着大家都熟睡了,集合在一间屋子里一块儿收集整理学员们的学习心得和笔记,对学习照片等资料进行再加工,整理成培训简报,供大家第二天学习分享。连续五个晚上工作到凌晨四五点钟,从不耽误次日的培训学习活动。他们以实际行动为班上的学员树立了优秀形象和榜样,无形之中激励了大家认真学习。

正因为如此,学员们潜心学习,踊跃探讨,迅速成长。在紧张枯燥的学习之旅中,我们享受到了培训学习的快乐,感受到了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这棵大树的长青之魅力。

四、面向太阳,茁壮成长

每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我都能幸运地结识很多优秀的一线教师和培训专家。他们给我的指导、鼓励和称赞都能使我信心倍增,让我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另外,我还参加过各种评比活动,三次被评为“国培优秀学员”,多篇论文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的荣誉,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了数篇论文,还获得了市级教学比武一等奖,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教学成绩优秀,曾立三等功,被评为优秀党员。2014年制作的国培微电影《2014国培印象》被评为优秀奖,2015年国培自制的视频《定语从句微课》获得优秀奖,这些对我来说是成绩、荣誉,更是一种鞭策,使我在学校开展教学教研教改工作增加了信心和勇气。毋庸置疑,参加国培促进了我个人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使我的教学教研之路走得更稳、更轻松。

国培班主任总说我很优秀,我实在感到惭愧。我觉得一根稻草,丢在街上是垃圾,一文不值;绑在白菜上,是白菜的价钱,绑在大闸蟹身上,却是大闸蟹的价钱。如果说我优秀,那也是因为有大家的衬托和熏陶,身于一个充斥精英的团队里,能不优秀吗?是大家的优秀造就了我个人的优秀,他们可以自豪地对每一个人说,我比你更优秀!感谢遇见他们,感谢他们挖掘了我最好的一面,感谢国培!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3

(2013年10月25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近年来,各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项目分散、标准不全、模式单一、学用脱节等突出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效益,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现就提升工程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 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二、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

围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现实需求,吸收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研究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等,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有效引领广大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规范指导各地建设资源、实施培训、开展测评、推动应用等环节的工作。

三、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

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5年不少于50学时。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教育部整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与各地教师培训的融合,通过提供课程资源、培训骨干培训者和共建培训平台等方式,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全员提升培训。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本地区项目和资源,建设教师选学服务平台,推动各地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完善专项培训体系,做好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相关培训的有机衔接,重点加强中小学校长、专兼职培训者和教研员等骨干队伍以及农村教师的培训。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师全员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确保研修质量。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

四、推行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

各地要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强化情境体验环节,确保实践成效,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建立学习效果即时监测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坚持底部攻坚,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机制。推行移动学习,为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加强薄弱环节,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为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农村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

五、遴选一线教师满意的培训资源

教育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启动教师培训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利用合作项目引进和开发优质资源,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各地要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加工生成性资源,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汇聚本地资源,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测评,主要采取教师网上自测方式,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根据能力测评指南,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测评工具,建立网络测评系统,为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测评服务。各地要根据测评数据及时调整提升工程实施计划,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培训机构要根据测评数据制定完善培训方案,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校要分析测评数据,找准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教师要根据测评结果,明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合理选学。

七、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各地要通过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和优秀课例征集等活动,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和示范校等举措,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创新。

八、加强组织保障确保提升工程取得实效

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各省要开展专项调研,分析现状和问题,摸清教师需求,明确工作重点和思路,做好整体设计,制订提升工程主要实施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规划方案,2013年底前报送教育部。2014年起,分年度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原则上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0%。完善管理制度,出台配套政策,开发测评工具,尽快建立教师主动应用的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负责提升工程实施的统筹管理和监督评估等工作。成立执行办公室(设在华东师范大学),负责组织管理的具体工作。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研究、指导和评审等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省提升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成立领导小组,整合相关部门力量,确定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具体工作。采取招投标机制,遴选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实施精细化管理。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提升工程的组织管理。制定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政策。整合教师培训、教研、电教和科研等部门的力量,加强对中小学校的指导,做好全员培训。中小学校长是本校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保障经费。各省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管理平台建设、专项培训、资源开发和能力测评等工作。中西部省份要在“国培计划”专项经费中切块用于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地市及区县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本地教师全员培训。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4

南宁市江南区荣和金太阳幼儿园

根据《关于组织实施2016年市本级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的通知》(南教师培„2016‟5号)精神,结合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特制定本培训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升我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加快幼儿园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我园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技能,自觉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快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推动我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目标任务

1、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深入推进我园的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种能力的提升;促进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提升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技术支持的实践分享课(含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教师总结凝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优秀案例和创新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三、培训对象 本园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网上培训的教师。

四、活动实施

以年级组为单位(一个学校为一培训单位),在本年级组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校本研修计划的基础上,每位参训学员需参与完成以下三项校本实践研修活动:

活动一:完成一次“信息化教学设计”研讨活动,促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训练与达成。

实施方法:

1.每位学员自主完成一节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2.各组组织学员一次信息化教学设计研讨活动。重点关注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理念变革、教学过程实施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等环节。

3.学员修改教学设计方案,互动与点评,进一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为参加活动二做好准备。

活动二:参与一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实施方法:

1.以组为单位,结合上述“信息化教学设计”研讨活动(活动一)推荐的优秀“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展示。

2.各组组完成一份研修活动记录表,并上交幼儿园存档。活动三:完成一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交流或成果展示”活动,促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主动应用和拓展。

实施方法:

1.每位学员结合自己的参训过程、校本实践等环节,撰写1篇不少于1000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反思或感悟,以文本或数字故事形式呈现。

2.活动完成后,承担展示的教师需提交1份课后反思材料。

五、总结阶段

1、完成参训教师考核和评价。

2、完成上级相关工作总结。

3、资料收集整理。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成立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校情分析,了解学校硬件设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情况,结合幼儿园实际分层开展培训。

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韦良妮(园长)副组长:谭炯(副园长)

成 员:陆慧慧 许莉莉 钟玉洁 杨璇 卢静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5

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

二郎庙镇一中

裴东兆

新的国培又开始了,能参加“国培计划”对初中美术教师的培训,我深感荣幸。能聆听专家讲课,并参与互动交流,真的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但我认为的是肩负着一种神圣的责任和使命。对于这次培训,我将全力以赴,认真学习和探求,力求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学习,我制定出了一套自己的具体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引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促使自己专业化发展。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2、深化对初中美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的理解。

3、掌握初中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提高初中美术素养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开展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4、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三、研修措施

1、努力听讲网络课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学习专家们的先进理念,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积极发表评论。

3、通过专家的引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努力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

4、积极参与各种研讨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博采众长,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逐步向专业化教师的标准靠近。

四、研修内容

1、认真学习网络课程,听取专家教授的讲座,争取听课时间达到750分钟。

2、结合课程学习,积极提交研修日志。

3、及时完成研修作业,并对其他学员的优秀作业进行评价。

4、根据培训任务要求,认真完成研修任务,并及时提交。

5、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积极撰写“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五、研修方式

专家教授引领、主题探讨、实地教育考察、自主合作探究、网络交流等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6

校本研修计划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湖北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办公室(省项目办)和国家开放大学通知相关要求,结合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特制定本培训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全校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技能,自觉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全面提高我校的综合素质,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目标任务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深入推进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种能力的提升;促进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四、培训实施

(一)培训内容。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本次培训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共27个主题。

(二)培训方式。

根据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本次培训主要为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应用相结合、培训机构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积极开展学习实践应用活动,强化学用结合。

五、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组织动员实施阶段(2016年9月中旬)

1、宣传动员,组织摸底。

2、参培人员注册、登录,进行“签到”、“诊断测评”。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培训阶段

1、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网络研修。

2、组织对全校学科教师开展相应培训学习活动。(1)骨干培训者开展专项培训(2)教师讲实践案例及收获。

4、结合网络研修开展返岗应用和校内专项竞赛活动。

5、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参加各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比赛活动。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完成参训教师学校考核和评价。

2、完成上级相关工作总结。

3、资料收集整理。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成立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校情分析,了解学校硬件设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分层开展培训。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张尊青(校长)

副组长:骆效玉(副校长)、吴菲菲(学校管理员)成 员:康雪莲、骆樟群

(二)学习保障。

1、网络研修主要采取教师利用课后、课余、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个人参与线上学习为主,本人空堂时可在各办公室及手机软件良师通进行线上学习。线下实践应用采取全校统筹进行,具体安排根据上级相应要求同步落实。

2、确实无上网条件的教师,可联系学校管理员利用晚上或其它休息时间在学校网络教室进行学习。

3、对于研修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在内部QQ群交流讨论或请求上级帮助解决。

(三)制度保障。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7

此次省教师研修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提高工程”在线学习项目,改变了以往培训中模式保守,知识陈旧、课程单一、考核乏力等问题,在培训模式、培训课程、培训技能、考核模式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新颖的培训模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

利用网络在线培训这一全新的培训模式,可突破时空限制,突破人员的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课程专家、专业学者们精心讲解,新知识与新技能的系统呈现,阶梯式的学习进度,都体现其中,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专业人员之间,实现了优秀课程资源的深度共享,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新颖的培训课程,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

新颖的课程设置改变了以往乏味的学习内容。利用教师的学习云空间,可将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随时随地上传、下载,在教师的云空间内形成协同学习,协同研讨。同校或异校教师都可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相互开展网上研修活动,积极探究课程改革,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开展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可通过电脑对自己的空间进行管理,将学习动态、作业、通知等信息进行推送,与导师、学者开展学习答疑交流、互动交流等活动,实现了高效管理、教学相长。

三、新颖的技能传授,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每个教室都将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将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不少专任教师在操作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时捉襟见肘。既要学设备如何操作,又要学教学软件如何使用。模块三第二课天津市北辰区教育网络信息中心曹学林老师讲的关于《教室多媒体设备的介绍及使用》,详细介绍了包括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大尺寸教学用触控一体机等这些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这些设备的方法。教学用触控一体机与使用传统投影展示教学的区别;班班通多媒体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等。使广大教师熟悉网络空间人人通平台的使用,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极大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新颖的考核模式,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此次培训更为创新的是考核机制。其主要特点为模块化、自主化、互动化、实践化。模块化的学习模式合理驱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参培教师必须在学习完第一个学习模块之后,才能解锁下一个模块,直到学习完所有模块为止。而且在每一个模块内,教师还可以自主化地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不喜欢或者不想去了解的知识点,可以不在选择范围之内,非常人性化体现了教师学习的自主性。考核环节更强调了互动和实践。在选修完模块学习内容之后,参培教师还需要与管理员在论坛里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习的内容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和激辩。另外,实践化的考核机制将教师利用学到的相关知识,设计制作的信息技术应用整合教案与课件上传到网站上,更大程度上提高了知识转化为成果的体验过程。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网络培训,将一线教师急需的技能与知识落到了实处。更为重要的是让教师深刻地意识到,在今后教与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起到更深远的作用和意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三通二平台”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2014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开通并使用,同年九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提高工程”学习成为首个在线学习项目,本次培训具有“模式新,课程新,技能新,考核新”等特点,为实现专任教师“人人通”提供了强大助力。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8

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开封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通过为期30天的培训和学习,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信息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1、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用Excel挖掘教学信息(2010)”、“Word高级教学应用(2010)”、“PPT的设计及高级教学应用(2010)”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数学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微课程应用实践与思考”、“ 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微信及其教育应用——建立家校、师生互动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太落后与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二、交流空间扩大了

1、远程研修教育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 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

2、通过这个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 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

3、在答疑过程中,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今后更好地驾驭课堂,更好的解决课堂突发事件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通过观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启发,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感觉受益匪浅!

三、更新了教学方法

此次远程教育培训,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 篇9

贵港市港南区八塘镇中心学校 谭保山

【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分析】

通过2016年“区培计划”贵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网络学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能在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能不断更新自己,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只有认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才能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运用于教学,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让学生学会适应现代化的教育。【个人研修计划】

在培训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和选择必修课与选修课,为了实现教师信息化、专业化的成长目标,我要根据个人学习计划完成必修课程,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在选修课程中进行自主选学,积极参加研修活动,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以促进并优化教师课程教学。

1、通过培训,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2、提高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

3、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4、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5、能熟练的应用移动信息设备,推动学校整体信息化工作的发展。【研修主题设想】

准备ppt课件,执教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8页例4《实际问题方程4》来实践信息技术技能,不断提升自己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成果预设】

1.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对我的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融合的能力有质的提升。

2.准备提交的成果类型:PPT课件+微课

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个人研修计划

贵港市港南区八塘镇中心学校 谭保山

为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更好的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我参加2016年“区培计划”贵港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的网络学习,这无疑将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提升和改善,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以在培训期间各位专家教授的授课精髓为指导,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2、提高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

3、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4、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5、能熟练的应用移动信息设备,推动学校整体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三、研修具体措施

1、积极学习,确保完成学习任务。

认真学习国培课程、网上看课;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及时做好笔记和反思,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并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及作业。

2、认真聆听

认真聆听专家们视频讲座,做好笔记,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3、多请教、勤沟通

充分利用和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多请教、勤沟通,交流心得,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或者是在实践中理解和消化新学习的内容,努力完成此次培训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载入自己的人生履历。

4、阅读助推

多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掌握教学中常用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5、总结提升

培训期间多与同行研讨交流,取长补短,通过学习不断总结和反思,力争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10

研修心得

由浙江师范大学组织的为期三个月的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终于结束了,回顾三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感概良多,真是一言难尽啊!

本身作为教师开学阶段是比较忙的,突然接到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通知,感觉有点不太适应,再说这种形式的培训我一次都没有参加过,既陌生又好奇,只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边学边摸索,好在同事们有内行的可以不停向他们请教。这次我能顺利通过培训考核跟同志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这里先谢过各位了。其次,我觉得我所在这班的辅导老师陈雅婷也特别好,每次我有疑问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这在无形中增添了我的学习动力,让我有了不断学下去的信心,这里也一并谢过。

这次培训我们学校是从2015年9月23日开始的,首先我们对培训平台进行了初步熟悉,并且完善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然后开始了600课时的综合课程学习,这部分课程主要告诉我们这么一些内容:项目解读与学习指南、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信息化教学设计流程与技巧、教育信息技术:现状与前瞻、技术环境下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与专业发展、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的实施与技巧。

通过这阶段的快速学习使我对现代信息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对这次提升工程培训意义的认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翻转课堂、微课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创新,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国庆前夕,我完成了综合课程的研修,并且按要求上传了作业,顺利通过前测,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学习:专题课程研修和教学实践。这阶段我主要开展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并上传,开始1800分钟的专题研修,根据计划及教学任务按时完成教学设计和相关课件的制作,认真记录日志,积极参加论坛的讨论发帖,跟同事们一起进行校本研修,以研修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实践评议和改进,不断进行说课摩课听课评课,这一阶段我觉得收获不少,既从别人的身上学到了长处,也从他们的不足之处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最后形成自己的佐证材料和研修心得。

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不是简单地放PPt,里面有好些学问等待我们去认识去了解,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受益匪浅,感觉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实践有很大帮助。

信息技术研修心得一:

通过这学期的网上研修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了信息技术这一门科目。在各个工作领域中,每个职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会学生学习,对于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信息技术课来说,是最佳的教学策略。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学法指导应着重这几方面: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主动性就高,学习效果也就会更好。要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对信息技术课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好课堂任务,比如在画图软件的学习中,可以展示优秀作品,学生自行设计作品;在网络应用上,让学生上网体验;在程序设计上编些小程序解决数 学问题等等,这样让学生有成就感,自然就有兴趣学习。

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把枯燥的理论上得轻松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而不喜欢上理论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的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比如我在上“信息无处不在”这块内容时,通过举例:校园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下课的信息,走过食堂时传来的饭菜香传递给了我们可以吃饭的信息,通过这几个身边的小事情,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载体,也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把理论课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信息技术研修心得二:

一、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了课堂的转变。

之前,自己总是简单的认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直到今天听了两位教授的报告才深知自己知识的匮乏及思想的落伍。原来信息技术包含着诸多的内容,而且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解了当前新媒体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听到了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些新名词,如未来教室班班通宽带、云计算、电子书包等,而且通过媒体真正感受到这些技术的有效性及有趣性。当前,一大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技术应用就是“做课件,放课件;课堂就是电子交互白板技术功能的展示厅”。殊不知多媒体在于辅助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的教法;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让教师充当放映员。我们教师应把技术整合到课堂中去,灵活地运用资源辅助教学,转变课堂。

二、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今天的两场报告中,两位教授都对传统的教学与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教学进行了对比,传统的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讲授在课内,内化在课外,不管学生会不会老师都讲,蒋教授指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会的为什么要讲?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颠倒了课堂,即老师把知识重难点及自学提纲运用云服务发送到学生的电子书包,每个学生都能运用电子书包里的教材及学习工具展开预习,这样完成了讲授的过程;课堂上是互动的过程进行内化。由此,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达到了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使学习无限化、有效化。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11

实施方案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4)”——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教师„2014‟926号)精神和我县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为组织实施好我县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和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国家和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指南,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作用,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以大力增强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撑服务功能为核心,积极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益,为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服务,为社会信息化服务。

二、总体目标

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分层分类、逐步推进“提升工程”的实施,确保我省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在2017年底前参加不少于100学时的“提升工程”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建立 开放式、多层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促进一线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效融于学科、有效融于教育教学、有效融于课堂,建立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机制。

三、基本原则

(一)教师为本,协同创新。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能力测评为基础,按需施训,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科学、持续发展。县教体局、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凝心聚力、各司其职、协同创新,全力推进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

(二)分级负责,分类指导。按照“省级培训抓重点,市、县培训保全员,学校研训重应用”的体系分级推进。县教体局和进修学校负责组织项目调研、研制实施计划、组织学员开展培训和测评,建立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网络研修社区,并监管和指导能力测评工作;各中小学校要加强校本研修规划和管理,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动应用。

(三)骨干引领,全员跟进。省、市两级骨干教师先行培训,经培训的优秀骨干教师要在全员培训、校本研修中发挥培训者或辅导者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全员培训顺利进行。

(四)坚持标准,注重效益。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两标准一 指南”(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合理安排学时分配,积极探索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切实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切实使教师能够尽快将培训转化为教学实践、切实提高信息化教学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比重。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力求“提升工程”效益最大化。

四、工程任务与措施

通过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推动教师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实现教师终身学习。具体措施是:

1、科学规划,明确责任

按照“市级培训抓骨干,县级培训保全员,学校研训重应用”的体系分级推进,采用“骨干引领,全员跟进”策略,依托 县教师进修学校、县电教中心利用2年时间让全体教师接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县级 行政部门负责辖区教师全员培训、考核和评价的统筹规划、校本研修的指导与管理。学校 负责组织校本研修和教师应用实践及评价。

2、创新模式,提高实效

一是组建专家团队,增强培训的专业性。

按照“培训-测评-应用”的总体思路,利用“互联网+”的 模式和思路,创新 培训团队人才遴选、建设、管理机制。联合师训、电教、教研等相关科室力量,组成管理团队;采用梯度遴选机制,选配全县专兼职培训者、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培训者队伍,采取集中培训方式,提升其项目组织能力、指导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精选合适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本着“按需设置”原则,以参训教师的教学工作需求为出发点,以强化课堂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课程、课例、课题”为研修主旨,做实“需求诊断、实践指导、资源报务”三项学习支持,紧贴我县学校实际和教师教学需求,精选学习课程,通过 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翻转课堂和微课制作、网络教学应用等培训,切实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是分层分类推进,增强培训的有效性。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技术基础的教师,将全县教师分 骨干教师、城镇教师、农村教师 三大类型,结合其不同特点,通过实施 基础性培训、实践性培训、专题性培训 的递进式培训实现本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全员覆盖。

四是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多样性。

本着“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方便利用有限时间”的原则,采取 集中面授、送教下乡、送培上门等方式,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 网上研修、校本研修和自主研修有机结合的混合培 训模式,建立 “联片研修共同体、学科研修协作体、网络研修帮扶体”,在形式多样的学习中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

3、严格标准,科学测评

一是 按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要求,实行动态化测评,明确 诊断测评、培训测评和发展测评各环节的指标体系。

二是 建立 测评数据库,完整收集研训信息。培训机构及时根据测评数据调整培训计划,完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地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分析测评数据,找准短板,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教师根据测评结果,明确不足,查漏补缺,合理选学。

三是通过测评,正确 引导 教师,提升 其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意识,逐渐 形成 基于校本的“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的 常态化 培训,做到“学中用,用中学”。

4、典型引导,推动应用

一是 采用 建设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校”、“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网络研修示范社区”、“信息技术应用名师课堂”等活动,评出5个应用创新实验校、10个优秀应用社区、50名优秀应用教师;

二是 开展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技能竞赛、优秀课例征集、示范课等活动引导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广泛开展,每学科 推出精品课例50节;

三是及时 总结 培训与应用中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如教师研修体系、专家团队建设、工作服务机制、优秀教学资源等,生成 可推广、可复制 的系统性研训及应用体系,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深入、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应用氛围。

五、培训对象

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全体教师。

六、培训时间

“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2016年4月开展发展测评和项目实施绩效考评等工作。

七、培训方式

“能力提升工程”采取网络研修与集中研讨、送培到乡、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式。

八、培训测评

2016年4月开展发展测评和项目实施绩效考评等工作。学员参培测评:主要分培训测评和发展测评两部分,测评主要采取教师网上自测方式,通过案例开展情境测评,最终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培训目的。

培训测评和发展测评指标体系,将理论测评和实践应用测评相结合,理论测评由参训教师通过测评系统完成,实践应用测评由学校测评小组通过课堂实践完成,确保所有教师经过培训均有 提升。

项目实施绩效考评:根据教师个人、中小学校、乡镇(街道)不同主体的测评数据库,统计项目实施绩效考评,评选县级乡镇(学校)、优秀学员、优秀辅导教师、优秀“能力提升工程”工作者。

九、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县教体局成立由局长为组长,相关股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人为成员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推进工作,列入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做好与各项中小学教师专项培训的统筹与衔接,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和教师教育绩效考核体系。各中小学校长是本校“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创造环境,为教师校本研修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绩效保障。建立“能力提升工程”教师个人、中小学校、乡镇(街道)不同主体的测评数据库,委托培训院校(机构)开展测评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建立教师能力提升动态分析机制,并根据测评数据及时调整实施计划,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县教师进修学校根据测评数据制定完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小学校要分析测评数据,找准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修。县教体局定期通报监测结果,重点加强中小学校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工作 的监管评估,对在“提升工程”中实施较好的乡镇(街道)、学校和个人予以奖励。

3.经费保障。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政策从2013年新增生均经费60元中切块安排专项培训经费,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先导性或持续性培训,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面的硬件建设,有计划安排中小学改善信息技术建设。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并持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建立以校为单元的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推动培训的常态化。

4.制度保障。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指标体系;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教师积极参加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和应用实践的激励机制;通过创新实验区、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示范校建设和信息技术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的应用氛围。

十、职责界定

1.教体局职责。

(1)加强组织管理:成立领导小组,设立项目执行办公室。(2)确立目标制定规划: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明确目标,制定三年规划。

(3)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学校信息技术设施配置方案,指导 学校制定具体制度保障落实到位,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应用。

(4)促进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每年组织一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技能竞赛,优秀学员评选活动。

(5)推动建设示范校、示范区。提高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管理能力,调动广大教师参训和应用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全员培训顺利进行。

2.中心校及中小学校职责。

(1)按照相关要求,配合县教体局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并制定本校校规,以保证工程实施落实到位。

(2)学校要组织本校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出台相关措施,调动本校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和奖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3)学校遴选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建立校级培训者队伍。参加县级培训机构的集中培训,对校级培训者进行专项培训,重点提升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指导能力。

(4)积极组织和指导本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开展信息技术和学科相融合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组织对全校教师培训和应用能力的测评,开展优质课评比。

(6)积极争创示范校。

3.教师进修学校职责。

(1)做好前期调研,根据调研内容结合县教体局和培训机构协商具体实施方案。

(2)组织培训者培训,在乡镇学校遴选学员的基础上开展学员编班、聘任班级管理员,辅导教师工作。

(3)负责“国培计划”和其他专项计划开展50学时网络研修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4)建立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网络研修社区,积极配合培训机构做好能力测评工作,并监督和指导能力测评工作。

(5)指导中小学制定校本研修具体实施方案、做好校本研修规划。包括任务确立,日程安排,测评设置等内容。

(6)配合培训机构做好送培到乡活动,负责联系条件落后的乡镇开展送培到县活动。

4.网络平台职责。

(1)根据“两标准一指南”(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建设课程资源。提供的课程资源满足学员必修课程的学习需要,并提供充足选修课程资源,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要。

(2)组建研修专家团队,做好平台的支持与服务,会同县教师进修学校做好学员学习管理与评价。

(3)做好远程学习诊断测评,数据统计,为县域培训管理 提供支持。

(4)做好培训测评数据的分析,并定期上报县教体局。(5)组织专家基于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情况,提供技术支持。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12

在本次学习过程中,我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及培训老师的指导、同时还参与了同学之间的各种讨论与交流。我不但提前修完了必修课程及自己选择的一些选修课程,同时,对一些课程还进行了反复学习,对一些实用并且不懂的知识点进行了重点掌握,让我在本次学习中受益匪浅。

本人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但由于毕业时间早,所以在学校时所学有限,很多知识都是在工作后凭自己的兴趣进行自学,或都在工作中有需要时去进行学习而掌握的,但由于学校资源及设备有限,所以一直以来都很难真正把多媒体教育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而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的多媒体教学方面的大力投入,让我们农村教学方式也有了变革性的转变,并且迫实我们自己不断学习,不断的进行知识积累,才能更好的运用我们身边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教育教学。同时,通过此次培训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之前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新的方法,对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很大帮助。

我们学校是农村小学,所以一些教学资源相对落后,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对信息技术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相对较少,或者说根本就是零基础。同时,很多老师也由于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的时间较晚,基础比较差,会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进行教学的教师比较少,即使会利用一些,但得到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通过这次国培让我知道了,不管条件如何,不管自身基础如何,我们老师都要尽能力去应用好我们身边的所有的资源,让学生更好地得到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要知道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及教学方法,积极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达到生动灵活,让学生更喜欢更有兴趣学好知识。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又一次很好的学习了Flash、Photoshop等多媒体应用软件的技巧,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这些软件在教学中的好处及应用方法,虽然现在我对这些软件还不是很熟练,但我以后还会继续学习,争取在教学中运用得更好,让学生更好的得到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后给他们带来的教学直观感受,也让我更进一步学习了信息技术整合在课程中的应用与好处。

在这次培训当中,通过一些小微课及一些课件、反思、动画设计等教学资源的上传与交流,不但让我展示了自己平时的学习、教学成果,同时还得到了辅导教师及同学对我的评价与指导,让我在信息教学上的认识得到了一次升华。

总之,在网络上进行国培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特别是对我们偏远农村地区的一线教师来说,不但解决了外出学习路途遥远给我们带来的不便,同时在个人学习开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总的来说,我觉得网络培训有以下优点:一是网络学习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二是在网络研修学习的平台上,通过与专家交流、看优秀课例等方式,获得新的教学理念,汲取对新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三是通过“国培”研修学习获得了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网络学习为我们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曙光。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规划方案 篇1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成都市中和中学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教师姓名

熊小平

任教学科

化学

任教学段

高中

研修时间和

组别

2021 年 12 月——2022_年 5 月

☑学科组 □智慧教室组

微能力点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研修目标达

成情况

(围绕选择的微能力点要达成的目标完成情况)

通过参加学校、学科组层面的研修活动: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初步掌握利用问卷星、qq等网络软件调查工具来进行学情分析,并根据学情调查结果来确定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和教法选择以及练习题选定等;

A6根据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所做的学生学情分析,学习运用PPT、WPS、希沃白板5、希沃投影、chemdraw等信息技术工具,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设计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录制课堂实录。(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能熟练运用信息检索方法获取包括但不限于图片、视频、文本、音频等数字教育资源,能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与有效性,能保证所获取的数字教育资源具有科学性与时效性;

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了解评价量规在教学中的作用;量规使用的一般步骤是;量规使用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交了一份至少包括评价指标、评价等级、指标的分级描述的量规表。量规表以视频方式提交了,量表使用更为熟练,在课堂上利用展示希沃平台(实物投影、手机投屏等工具)来支持学生的展示交流能力,在课外能使用QQ、微信、美篇等工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展示交流。

研修任务完

成情况

(围绕个人的研修任务完成情况描述)

1.在研修共同体计划基础上,按时完成并上传了个人研修计划;

2.按时完成线上20学时培训;

3.认真参加了学校及研修共同体进行的多次校本研修活动,按时上传了研修记录与心得收获;

4.完成并上传了A1、A6、A11三个微能力点所有认证材料;

5.按时录制、编辑、上传了包含所选能力点A1、A6、A11的课堂实录;

6.完成并上传个人研修总结,完成《教师个人线下实践考核表》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教学融

合常态化开

展的措施

(根据本次提升工程,围绕本学科教学活动,思考下一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常态化开展的措施)

多媒体技术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教学地资源,将其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形式来助力,使得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最大化,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字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可对课本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这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这可以大面积地逐渐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

一、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先学,激发学习兴趣

1、(课前)制作微课,及问卷星问卷制作和调查,引导学生完成学案浅层加工概念辨析部分。学生通过自行查阅资料,观看微课视频,培养其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三种分散系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知道分散系常见的分类方法及实例;初步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与溶液和浊液的鉴别方法。预习的效果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实效。教师可通过微课视频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改变以往传统的导学案和文本预习方式;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针对教学内容、学习重难点,或是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易错点,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前置设计,并利用微课视频作为预习的资源和工具,结合学生已有的即时通信条件来指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用于学生预习的微课,首先应注重趣味性和有效性。趣味性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有效性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获得能力培养的保证。其次,只有紧紧围绕学生学习的困难或困惑进行预习微课视频设计,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初步认识学习问题,为课堂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2、课中微课,使学生理解所学,突破重难点

本节课共有4个微课:1胶体的制备,2丁达尔效应,3电泳现象,4胶体的聚沉

二、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 性的标准。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 和手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发展 和化学教学中的极端重要性已被人们所共识。为了使我们在理论认识上把化学实验放在适当的高度,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更加自觉地运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在实验课上做演示实验,教师要设计一系列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化学实验从设计、操作到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归纳规律,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围绕演示实验层层设疑,不断深入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1)结合前期知识储备,讨论胶体制备、提纯的实验方案,并观察演示实验。

(2)观察胶体性质及聚沉条件实验,思考讨论原理及解释。

以氢氧化铁胶体为例,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提纯方法,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介稳性等性质,知道胶体聚沉的条件。豆腐的制作微课虽然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化学教学中存在课堂难以操作的实验,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这些知识是难点,而微课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通过动画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来,能突破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以多媒体技术导入文本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多媒体技术还没有普及以前,许多教师也开始改变了直接对学生施行“题海战术”的教学策略,而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合理的问题,但在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时代环境下,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若是变得多样性,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会十分有益。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与文本相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带着浓厚探究兴趣去解决问题,如此必定能够实现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优化,完成将多媒体技术和高中化学教学有机融合的任务。

四、以多媒体技术拓展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高中化学中所需要学习的内容相对与其他学段而言多出了许多,将重点内容讲完已是不易,拓展教学内容更是绝大多数教师所不敢想的,但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课堂中却可以轻松实现。

五、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拓展课堂教学容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任课教师需要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我们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它来进行教学,使得相应的化学课堂主动性得到提升,使得本班的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化学课堂的学习之中,促其发展,将化学知识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本班学生的学习力更上一层楼,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逻辑性思维,拓宽学生的眼界。

上一篇:干部不作为自查报告下一篇:过程作文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