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感谢亲情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文 感谢亲情(精选8篇)

作文 感谢亲情 篇1

感谢亲情

《作文:感谢亲情》总评:感恩是情感的回归,是感谢的超越,它也许萌生于一个细微的动作,也许发源于一个微妙的变化。小作者对感恩的认识、对亲情的体会,正是基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两个姑姑等亲人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点点滴滴的付出。因为亲情,使她懂得了感恩,因为懂得了感恩,使她倍加珍惜亲情。我相信,心存感恩的这位同学,在成长的道路上将会捕捉到感动世界的微笑,也会创造超越生命的奇迹,正如自己的博客名字“岁月好风景”。好好努力!点评人:我是雨欣亲情,能让我们感到温暖。今天,我就要来感谢亲情。(在各种情感中,亲情无疑是最为动人的一种。不仅仅是因为血浓于水,更主要的是它的绵延不绝,它的平凡扎实,作者在下文中的叙述将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我要感恩爷爷奶奶给我的亲情。有一次我摔倒了,而且脚还受(了)伤了。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一接到电话就马上对我嘘寒问暖的,(在)我的伤已经好了许多天了(后),可爷爷奶奶(他们)仍然打电话来(询)问我的伤势怎么样了。虽然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问候,但是我也会(却)感觉(受)到全身(浑身上下)有一股暖流在流动。(亲情往往没有太多的表现形式,就像作者感受到的:也就一个简单的问候。)我要感谢爸爸给我的亲情。每天晚上我做完作业后,爸爸不管有多忙,他都会(要)从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帮我检查(我的)作业,帮我一起解决“赶走”学习上的“拦路虎”,使(让)我的学习成绩常常是一马当先,令老师和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源自于爸爸身上的亲情。(学习上的悉心教导,很实在的亲情!)我感谢妈妈给我的亲情。从小到大,是妈妈一手把我带大的(拉扯着我),从我开始上学(踏进校门)的那(第)一天起,妈妈脸上的笑容变少了,对我的要求更严格了。也正因为妈妈的这种严格,让我从小养成了一种自觉的好习惯。因为这种好习惯出自于妈妈的亲情。(妈妈的笑容少了,但给了作者一个将跟随一辈子的好习惯,这个点抓得不错。建议把这个点放大,好好挖掘出一篇独立的好作文来。)我还想(要)感谢两个姑姑给我的亲情。大姑姑帮我买的训练题(拓展了我的解题思路,提高了我的学习质量;)让我在学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姑姑经常帮(给)我辅导作文,是(帮助我提高写作水平,使)我的作文突飞猛进。(两个姑姑也很平凡,但在作者的笔下却传达着对亲情的感激。)(作者以事例作为写作的重心和情感的载体,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了最熟悉、最深切、最动人的材料,真切地表达了对亲情的感激之情。)……还有许多事我不能一一举例,不过所有的亲情(,)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让幸福伴随我成长)。感谢亲情!(当所有的情感融入到作者朴实的文字中时,情感得以升华,主题鲜明地呈现了出来。)《感谢亲情》

星光.亲情.月光

星光.亲情.月光

点点星光撒落羊肠小道,我站在小巷尽头,聆听静之美妙,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

我已从当年懵懂无知的小女生变成了一个背井离乡,四海为家的游子了。时过境迁,周围熟悉的事物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蹉跎,俨然变得冷峻而陌生,像一块黛色大石,牢牢的堵在我的心口,让我喘不过气。王湾的诗句最能诠释我此刻的心境:“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没错,此时此刻,那望穿秋水般的思念之情正充斥着我的心扉。好像年亲爱的父母亲!忘不了他们给予我那含蓄而热烈的爱;忘不了他们对我的那谆厚而深刻的教导,忘不了他们一切的一切。那曾经熟悉而烦闷的唠叨和责怪,如今看来是多么的陌生和珍贵!每当看到同学们可以在漫长的晚自习后挽着等候他们已久的父母的臂膀,谈笑风生地踏着月光回家,不觉鼻子一酸,顿时泪眼模糊.

我回眸曾经的亲情!

我渴望久别的亲情!

我感谢可贵的亲情!

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楚,才能诞下她注定要倾注一生心血的儿女啊!若没有母亲,我们怎能获得这如此珍贵的机会来到世上,用自己独有的个性和感觉去感知这未知的大千世界?若没有父母亲重如山,深似海的养育之恩,我们又怎能拥有今天的一切?或许并不是锦衣玉食,但起码可以衣食无忧。难道面对父母所给予我们的如此可贵的亲情,我们不该发自肺腑的感谢?

我们应该学会感谢亲情。

学会了感谢亲情,我们就学会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学会了感谢亲情,我们就能让彼此都感受到“人间处处有温情”;学会了感谢亲情,我们就能让亲情之花绽放在世间的每个角落!

朋友们,让我们感知,感受,并从心出发,去感谢亲情吧!

月光依稀,星光灿烂。我的心境在静谧中升华,在升华中逐渐平静.

感谢亲情

我要感谢亲情,它使我成长;我要感谢亲情,它让我坚强;我要感谢亲情;应为它我才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亲情是山,我则是山上的小树。是山为我遮风挡雨,是山给我成长的空间,让我在风雨中不到,是它让我享受着白天的日光,欣赏皎洁的月光。是它给了我最好的成长环境。

亲情有像奔腾的流水,而我是水中的一条小鱼,随着河流奔向大海。一路上,听着泉水丁冬,听着鸟儿鸣叫,看着花儿开放,是它赋予了我生命。

家,永远是我最好的归宿,当我累了,回到家,听到父母温馨的问候,就回觉得精神抖擞,忘记所有的烦恼,我想这就是亲情的魔力吧。无论相隔多远,还是心有灵犀。

如果把亲情比做一种花,那么它就是茉莉花,它清雅高贵,是平凡的,散发的也是淡淡的清香,那份浓浓的爱,这就是它的伟大!亲情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

母爱是最真挚,最无私,做伟大的!多少次母亲的背影出现在我的眼前,又多少次消失在朦胧中。母亲,因为有了您的爱,我才活得如此充实,如此快乐。我一定会以同样的.爱来报答您。

亲情像滔滔江水,连绵不尽,说不完,道不尽。。。。。。。

亲情的爱

亲情无处不在!亲情好比一杯水放在你身边,只不过你没有去观察到它而已!

亲情无处不在!亲情好比一次温馨的祝福,但你总觉得它是应该的!

亲情无处不在!亲情好比是一顿饭,但你总觉得它是日长生活中最平常的,没有什么应该去观注的!

亲情无处不在!亲情好比一次无意的问候,但你却当作一无聊的问候!

亲情总无处不在,小时候要好好珍惜,不要等到长大时,等失去父母时,才知后悔。

到那时,才知道那时是多么的晚!

谢谢父母,感谢亲情!是他们给予我生命,我要好好感谢他们!

泰州高港实验学校初二沈浩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

感谢亲情

总评:感恩是情感的回归,是感谢的超越,它也许萌生于一个细微的动作,也许发源于一个微妙的变化。小作者对感恩的认识、对亲情的体会,正是基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两个姑姑等亲人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点点滴滴的付出。因为亲情,使她懂得了感恩,因为懂得了感恩,使她倍加珍惜亲情。我相信,心存感恩的这位同学,在成长的道路上将会捕捉到感动世界的微笑,也会创造超越生命的奇迹,正如自己的博客名字“岁月好风景”。好好努力!

点评人:我是雨欣

在感恩中成长读了《点点滴滴 感恩父母》有感

在感恩中成长读了《点点滴滴感恩父母》有感在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当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第一声清脆的啼哭和父母疲惫而会心的一笑,昭示着世界上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父母用他们幸福的笑容迎接我们的到来,但也就从那一刻起,他们就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当我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你洗脸、教你做人的道理……对父母的爱,不是我用一个感谢就可以表达的,我会用我的行动来证实我的感恩,用我现在的努力来换取我将来的成功。感恩父母、知恩父母、报恩父母。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作者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亲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则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我们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我们只需用心去感受。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上天赋予的那份亲情。记得父母教导我们时常说:“我们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我们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长。”我们却总是那般年少轻狂,不以为然。我们忽略了当岁月无声溜走时在他们面庞和两鬓留下的痕迹,自然也忽略了许多无价的智慧经验在他们心田积淀。他们总愿意对我们倾之所有,而我们总固执地认为这已不合时宜。我们便像初生牛犊,乱闯乱撞,直至遍体鳞伤,犄角流血,然后奔向他们,头枕他们的胳膊,舔舔伤口,又继续前行。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接受这一切,听他们的一席话,远胜于读十年书,受益匪浅。我们怀着细腻的心感受着一切,感受亲情的无私与毫琵保留。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淡化了,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亲情却割舍不去。即使有一天,亲人离去,但他们的爱却永远留在子女灵魂的最深处。俗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了不让亲情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变得脆弱,不让自己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悔恨,请即时为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不算奢侈的温馨问候吧!作者说:“我不是诗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会用精湛的词藻来赞扬父母,也不会用唯美动听的音乐来歌赞父母,我只能用点滴行动来感恩父母。生活中,你为父母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在感恩父母。”对这句话感触很深,为父母做每一件小事,其实很容易。风儿吹起,似乎在奏响一首感恩之歌,感谢父母的唠叨,因为他们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感谢父母的鞭策,因为他们是为消除你前行的障碍;感谢父母的斥责,因为他们是为了助长你的智慧;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的一切,让我们用生命去珍惜,怀着感恩的心成长。听,那风声好象聚成一首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亲情

亲情

亲情,一个令人感到亲切的字眼,我们无时无刻不沐浴在亲情的雨中。

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亲情的船要靠在爱的港湾,亲情的楼要建在爱的基石;亲情的泉要流在爱的大地,亲情的星要亮在爱的苍穹,亲情的花要开在爱的园圃。

也许,很多人在家不是小皇上,就是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是,我爸妈却死死的认为,温室里的花朵,是不能茁壮的。因此,我很少有被爸妈宠着,当小公主的时候。我爸妈则是典型的严父慈母。

记得前几天,数学老师去学习了,代课老师刘老师的讲课方式和我们的数学老师讲的一点也不一样,全班没有几个人能听的懂,考试我才考了60分。鲜红的60分一下就刺痛了我的自尊心我都要崩溃了,就是从小学开始,我的数学也没有考过这么低啊。想到这儿,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放学回家,我尽力擦干了眼泪。回到家一看,还好,爸爸还没回来。趁着这一会儿,赶快吃饭,免的爸爸问我考试成绩。谁知,天不如人愿,爸爸就在这时推门进来了。我急的不知所措,说:“爸回来了。”爸爸看着我那犯了大错的样子,我的心思就被他看出了一半。爸爸摆着一副严肃的面孔,问我:“考试了吗?”“考了。”“考的怎样?”“不好”我沉默了一会儿说。接着,爸爸问我我的成绩,我不想说,便让爸爸猜,他竟然猜到120分,我慢慢的说,是它的一半。起初,爸爸不信,说我骗他,妈妈还说:期末考试数学考满分的学生那能考60分,我随口说了一句:你爱信不信,就是60分。我一转身,眼泪再一次涌了出来。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总觉得辜负了爸妈对我的期望,回想起爸妈那副恨铁不成钢的面孔,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这是亲情吗?应该是吧。

总之,感谢亲情!感谢父母!因为,是亲情哺育了我,是父母教导了我。是父亲那宽大的肩膀把我从失败的深渊托起,是母亲用温柔的双手哺育我成长。

感谢爱

甜味是什么?是爱的感觉.有了爱,才会感到幸福,才会有甜味,不是吗?爱又是什么?在爱的储蓄罐里:亲情,友情,师生情……

我觉得,我真的应该好好感谢它.

在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时,我是怎么站起来的?是友情!它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使我再次站立.于是,棒帮糖上喷上了甜味剂.

在学途中昏迷过去时,是谁把我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的?是师生情!它给我做了一次人工呼吸.棒棒糖上的甜味剂多了.

在我快要误入歧途分不清方向时,是谁拿着指南针牵着我的手带我走向光明大道?是亲情!它不顾一切地找到我,带我离开那座黑色的城堡,城堡恶魔在拉我另一只手发出令人不寒而栗的声音.亲情的力量使我清醒了:它才是邪恶的!我甩去恶魔的手,逃离了这诡秘恐怖的世界.然后,我和亲情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的棒棒糖是世界上最甜的!

作文 感谢亲情 篇2

关键词:亲情,作文,观点,体会

谈及高考语文, 业内有句行话, 叫“得作文者得天下”。可见, 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分量。而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 深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回顾以往高考作文, 北京、上海、天津等省都把表现感恩、回报、人文关怀、亲情作为了命题的基点。那么, 怎样把亲情类文章写得充实生动, 富有感染力呢?这是教学者与写作者应当共同思考的问题。我的意思是, 此类作文教学当立足平凡生活, 抓住动情细节, 加强师生互动, 创设感动情境, 培养感悟能力, 让学生心中有爱, 笔下有情。

1 收集经典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的美好情感

千百年来, 亲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吟出了母爱的细腻与无私;“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李密坦言祖孙之情;“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对普天下亲人的最美祝福。描述亲情的诗歌、散文、古诗词高考满分作文很多, 也很感人。2005 年广东卷满分作文《芬香永存》, 写母亲去世后作者独自收拾屋子、照顾妹妹等变得成熟的几件事, 抒发了对妈妈那芬香般爱的思念, 如泣如诉, 令人肝肠寸断。让学生在赏析文字的同时, 也能受到纯朴亲情的陶冶, 萌动孩子们关爱亲人、感受亲情的情绪。

2 熟悉亲情的艺术作品, 在艺术中感悟亲情

歌颂亲情的音乐、书画、摄影、影视等艺术作品, 都有让人为之动容的感染力。在讴歌亲情的作文课上, 我结合时事, 辅以多媒体, 在音像书画中找到了感动的因子。首先, 我以一曲《天亮了》导入, 在舒缓、清澈的音乐声中, 我用低沉的声音介绍起了这支动人歌曲背后所隐藏的真实故事:1999 年10 月3 日, 在贵州麻岭风景区, 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 36 名乘客中有14 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 一对年轻的夫妇, 爸爸潘天奇和妈妈贺艳雯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 结果, 儿子得救了, 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当我把用FLASH制作的MTV《天亮了》放给学生欣赏的时候, 他们被这动人的旋律和这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 他们的表情变得凝重, 他们的眼里噙着泪花。在生和死的瞬间, 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 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 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之爱, 在老师的进一步讲解下, 同学们没有一个再故作潇洒、麻木清高的, 有的还忍不住啜泣起来。

3 联系自身体验, 感受父母艰辛, 珍视亲情

在诗歌、音乐、影视的感召下, 大家都沉浸在回忆与自责当中。我让大家闭上眼睛默想60 秒, 回忆与你亲人相处的点点滴滴, 谈谈留在各自记忆深处的感动故事。大家都流着眼泪讲述了自己与父母及身边亲人的感人故事。张凯讲的是和爸爸一起骑摩托车, 因为车速太快, 双双摔倒在地, 爸爸当场摔断了三根肋骨。但看到儿子被压在摩托车下, 忍着疼痛把摩托车掀开, 不料, 用力过猛, 手又扭伤了。讲到这里, 小伙子也是泣不成声。王余诗意的故事很温暖。她说, 她贫血, 冬天很怕冷, 通常一宿下来, 手脚都是冰凉的, 所以常和妈妈睡。妈妈每次都把她冰凉的手放到自己的肚子上, 她不肯。妈妈就说:“你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 手放到妈妈肚子上, 就不会冷了。”话语朴实而温暖。诉说与倾听, 是表达交流的基本方式。同学们畅所欲言, 诉说感人故事, 倾听动情的生活片断, 就是对自己心灵和灵魂的洗礼。

4 创办“亲情”博客, 加强互动交流, 培养写作兴趣

学生把自己的亲情故事写入班级“亲情”博客内, 其他同学可以回复, 发表对文章的看法, 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互通交流的兴趣与能力, 提高了同学们文章写作与修改的水平。自创办“亲情”博客以来, 涌现出大量的感人佳作。如胡学良《父亲》写了一次跟父亲平常的对话。农民父亲要独生子努力读书, 加把劲, 把成绩赶上去。儿子说:“读书太辛苦。”父亲扭过头, 什么也没说。作者通过观察父亲一天的劳作, 才感受到父亲的辛苦与不易, 相比之下, 我这做独生子的吃穿不愁, 有什么资格来说辛苦呢。文章平实动人, 引起了大家共鸣, 回帖的人很多, 大家都表示, 再怎么苦也要坚持, 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幸福。无形之中, 又是一次思想教育, 学生心中有爱, 才能笔下有情。

5 教师参与, 给学生以激励与启发

在教“讴歌亲情”篇时, 我就写了一篇在我读高二时的一段亲情故事。会考前夕, 奶奶病了, 家里来了很多客人。我放假回家, 才呆一天, 却被奶奶硬打发到哥哥家去学习。等到考试结束, 我再回家时, 奶奶已经过世了, 只留下一大摞缝得工工整整的鞋垫。“子欲侍而亲不在”, 睹物思人, 怎能不肝肠寸断, 我饱含泪水写了这篇《鞋垫的记忆》, 深深地打动了每位同学。他们从我的文字里懂得了, 爱就是一些很平凡的细节、很朴实的举动, 要珍惜亲人, 要立马“尽孝”。要对读者真实, 首先要对自己真实, 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抓住动情点, 捕捉生活细节, 心中洋溢温情;再学会描写、议论等表达技巧, 通过联想提取典型片断, 善用修辞, 就会使文章生动充实, 具有感染力。

满分作文关键词之“亲情” 篇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写作主题:我爱我家

提示:家是亲情的孵化池,是丰满羽翼、走向幸福的起点。爱家就是用心体会散落在家的每个角落里那些一点一滴的亲情。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写作主题:写一个人

提示:家人是你最好的写作对象,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对你的爱是绵长的、“润物细无声”的,你体会到了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写作主题:感悟亲情

提示:妈妈温柔的目光、爸爸鼓励的话语、妈妈唠叨的关心、爸爸沉默的面孔……都有亲情的印痕。感悟亲情,发现亲情之美、之静、之烈。

内涵解读

1亲情,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情感。谁没有父母、家庭?我们血脉相连,我们相依相惜,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我们有着共同的生活追求。亲情无处不在。它是一杯浓香的蜜茶,令人回味悠长;它是一床厚实的棉被,让人温暖如春;它是和煦的阳光,让大地生机勃勃。亲情已经融入生活的细节之中,就像空气,始终围绕在我们身边,虽然不常提及,却每时每刻给我们提供生命的保护。

2因为熟悉,所以我们常常忽略它的存在。想一想我们任性犯错时,父母是如何的包容和理解;想一想父母唠叨不休时,他们的爱意是如何泛滥了双眸;想一想生日晚餐上那一盘盘精致的美味,父母是如何为着我们的成长绽开笑颜。当周围的热闹渐渐远去,我们被亲情包围的那颗心是不是仍在回荡幸福的涟漪?

3父母都是爱着子女的,为了子女的健康和幸福,君不见暴走妈妈风雨无阻疯狂减肥。只为割肝救子:君不见地动山摇之际,废墟下母亲用血肉之躯撑起孩子生命的希望:君不见为了孩子的夙愿,黄舸的父亲开着三轮车。陪着他风餐露宿,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去表达感谢。父母之爱,是最深沉、最伟大、最令人震撼的,它是亲情最核心的闪光体现。

4也许,我们的生活如一杯白开水般平淡,加入亲情的糖块,会让你感觉甜蜜美满。

素材金库

妈妈挺脆弱的

再柔弱的父母,都有坚强的外表。

几年前的那个夏天,李宇春的名字红遍了大江南北,一夜间出现了无数的“玉米”。一夜成名后。李宇春经常在外奔波。为了让孩子能放手去拼搏,李宇春的父母对她是报喜不报忧。在李宇春的心目中。妈妈始终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有一次回家,她改变了看法。“我注意到妈妈在卧室里放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可以动的,嘴里还会时不时说‘欢迎春春回家’。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妈会这样。”她觉得妈妈挺脆弱,需要女儿多陪在她的身边。

披着羊皮的羊

爱别人的子女如同爱自己的子女并不容易,亲情虽然自私,但却是博爱的基础。

母企鹅从海中带回食物。很多小企鹅会过来讨食,但母亲只喂养自己的子女,而将其他乞食者赶开。不过,如果自己的子女不幸在哺育期间死亡或走失,母企鹅有时就会将母爱转移到其他嗷嗷待哺的孤雏身上,形同“认养”。但有些动物,譬如母羊,即使自己的小羊死后。也不愿将多余的奶水用来哺育别的孤雏。于是牧羊人想出一个办法,将死掉的小羊的皮毛剪下来,绑在失母的羊孤儿身上。母羊看到亡儿的皮毛,以为是自己的子女,或者是“睹物恩情”,因而母性大发,开始照顾失母的孤儿。

暴走父亲

儿女是他所有的希望,脚下的路不再漫长。

从湖北武汉到陕西商洛需要多长时间?坐飞机可能一个小时,坐火车10多个小时。但如果是步行呢?被大家发现的时候,一名姓钱的陕西男子已经从武汉走到了十堰,500多公里的路,他走了4天4夜:总长一千多公里的路,他已经走了一半。前不久,在武汉打工的他遇到劳资纠纷,工资没领到手。他准备回家,但身上的钱刚刚够家里两个孩子的学费,他就索性决定不坐车,步行回去。这位父亲被媒体曝光后,立即引起了大家情感的共鸣,被称为“暴走父亲”。

运用示例

响彻寒冬的三声车笛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初2011级(9)班李卓玥

十一月降临,冬天便拉开了帷幕。那年冬天出奇的寒冷,纷纷扬扬的雪一下就是三四天;偶尔太阳会露个面,但不到半天,雪又会飘下来。

那个冬天我家搬到了一个更远的地方,父母的工作忙,我那时还小,无法自己回家,于是外公自告奋勇每天下午接我回家。在每个傍晚降临之际,幼小的我便背着书包,穿戴着厚厚的衣帽,与几个同学有说有笑地走出校门。这时我总会听见三声车笛从不远处传来,于是循着声音的来源,在黑压压的人群中寻找到外公骑着摩托车的身影,然后欢喜地迎上去,甜甜地唤一声“外公”,再把书包递给笑眯眯的外公。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我爬向外公摩托车的后座,在纷飞的大雪中不紧不慢地穿过一条条或长或短、或窄或宽的路。

那召唤我的三声车笛永远不变,两声长一声短,并不尖锐,亦不显得很钝,如同亲人的呼唤,在风雪中为我带来点点温暖。

一天,我草草收拾书包后急切地一路奔下楼去,我竖起耳朵凝神谛听,却始终捕捉不到那三声熟悉的车笛。

天色溶人一片漆黑,路灯闪着微弱的光芒,无声地映照在厚厚的积雪上,满城寂静。那夜雪刚刚停,天气很冷,我的双颊在劲厉的风中冻得通红。积雪没到小腿,我冷得有些麻木。周围的人渐渐少了,最后只听见学校大门上锁的一声沉重的闷响。听不见车笛,找不到外公,我满心恐惧地缩在角落里。

突然几声车笛传来,我从抑郁与不安中猛地抬起头,小心地默数着:一声,两声……却忽地没了动静。随即呼啸而过的果然是陌生的影子。泪水盈满眼眶。路灯忽明忽暗。我的心也在这寂静的夜里随着一声声车笛忽明忽暗地闪烁。

一声,两声,三声。两声长,一声短。在这行人稀少的雪后之夜,摩托车的三声鸣笛划破暗黑的夜空传人耳畔。满怀希望地抬头,我终于看见外公慈爱的微笑。顾不得拭去脸上残留的泪,我在夜色中奔向外公。努力爬上了摩托的后座,紧紧搂住外公。似乎永远都不愿放手。后来才知道,那天外公因事外出,是在下火车后匆匆赶来接我的。那三声车笛。让我逐渐被风雪冻得冰凉的心又漾起了希望的温暖。

后来,外公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再接我回家,而我也逐渐学会了自己乘公交。只是那两长一短的三声车笛,却响彻了之后的每一个冬夜,温暖着我记忆里五年前的那个冬天。

点评:响彻寒冬的三声车笛是文章的线索,也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雷打不动的三声车笛。凝满了外公的关爱,温暖着作者的心房,让作者刻骨铭心般感动。文章采用托物抒情、以小见大的手法。巧用三声车笛来歌颂人间的至亲至爱。抒情的笔调,新颖的角度,感人的细节,丰厚的意蕴,都是这篇作文的成功之处。

(指导教师:惠军明)

再读《父爱是把铁铲》

◇四川省邻水县雷公初中曹溢玲

再读《父爱是把铁铲》,我的心又一次被揪得

很疼,禁不住泪流满面,感动、敬佩之情像井喷一样向四处进发。

一个爱打架的儿子无疑是家长的一块心病。有的父母认为这是家庭的累赘,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或者听之任之,反正孩子转变的可能性不大,何必费力不讨好呢?父亲没有放弃,他把自己的爱心变成一把铁铲,因为儿子的优点被种种恶劣的表象遮盖和掩埋,所以他要用这把锋利无比的铁铲铲走人见人恨的缺点。终于,孩子的闪光点新鲜出土。

儿子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被父爱凝成的这把铁铲触动了,原来父亲还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儿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一半为了父亲,一半为了自己。父亲欣慰地笑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父爱是一把铁铲,帮助儿子铲平前途的路障。给孩子铲出一片辉煌的前程。

我没文中的儿子幸运。别人都觉得我很优秀,为什么跟自己朝夕相处的父亲却长期对我的优点熟视无睹?我的心伤痕累累,热情被他一瓢又一瓢冷水泼得透心凉。低调做人,父亲时常念叨,我把它当做自己立身处世的警戒线。那把用严厉和苛刻打造的铁铲,一次又一次划过我最脆弱的地方,我怕它,就得在它伸到我痛处之前,努力奔跑。

无意间,我想到父亲在地里劳作的身影,夕阳将他瘦弱的背影拉得老长,一高一低地屹立在地里,他像一把铁铲。别人用铁铲把土里的杂草掩埋;而他呢。偏偏要用铁铲把丛生的杂草一一除净,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挖一块地别人只需一天,他却要用两天。他说,不把草根铲掉,它迟早会冒出地面。喔,我终于读懂了父爱,一个对缺点从不放纵的父亲,难怪会对孩子的错误耿耿于怀。他想让孩子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经过父亲侍弄的庄稼,杂草没有立足之地,庄稼长势喜人。我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要用铁铲一铲一铲把我的缺点挖出来,堆积成一堵墙,原来只是为了警告我:这就是原来犯的错误。不能重蹈覆辙。现在,我的缺点越来越少,成绩越来越好。我误读了厚重的父爱,世界上没有相同的父亲。但有相同炽烈的父爱。

父亲啊,你是一把铁铲,你将使我的坎坷前路变坦途。我亲爱的父亲!

点评:这是一篇读后感,作者先概述所读文章的内容,从中读懂了父亲对儿子“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和柔情。然后重点联系自身。写到自己父亲的“特别”;对缺点丝毫不能容忍。经常泼“我”冷水。让人伤痕累累。但这何尝不是一种爱?这种爱是父亲用铁铲一铲一铲地精心铲出来的,“把我的缺点挖出来,堆积成一堵墙”,让我警醒。文章联想丰富,善用比喻,体验真实,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指导教师:唐运东)

中考连接

1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

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010年北京卷)

2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我们常常忽视了身边的亲情、友情、幸福……请你停下脚步。细细去品味,慢慢去感受一番吧!

请以“感受——”为题,写一篇文章。(2010年四川达州卷题二)

享受亲情感谢母亲主题班会 篇4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母亲生育我们的不易,养育我们的艰辛。我们应常怀怀有一颗感激之心。除了母亲之外,其他亲人、朋友甚至是伤害过我们的人也是我们需要感谢的对象。

2.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爱的存在和感恩的必要性。

3.行为目标: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社会。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怎样对待我们的生活,珍爱我们现在拥有的生活;并感激我们的母亲对我们的无条件付出。

三、教学思路

1.教师主导教学,整体引导、把握教学过程,学生为主体,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讨论、分享;

2.运用动感、美感兼具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准备

1.2名学生排练一则相声,3名同学事先背诵汪国真的诗《感谢》,全体同学学习手语舞《感恩的心》。

2.收集和熟悉有关感恩的资料、寻相关的跟母爱相关的歌曲和视频短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活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教学时长

一节课(45分钟)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以两首歌颂母爱的经典歌曲《鲁冰花》和《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班会课的主题。

2.相声表演。

母亲是伟大的,首先她历尽千辛万苦,带我们来临这个世界上。那么她又是如何历经辛苦的呢?我们有请两位同学给我们带来相声表演。相信大家在观看过相声之后会有更深的感触。

3.观看视频《宝贝,妈妈爱你》

母亲不仅给了我们的生命,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也是无微不至、爱心满怀。在危险的时刻,她们甚至不惜一切将生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孩子。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是发生在20_汶川大地震中一个真实而有感人的故事。

4.播放flash《男孩与苹果树的故事》。

苹果树象征着母亲,他们无怨无悔、穷其一生为子女付出。而那个男孩就是天下许许多多子女的缩影。我们不断地索取、依靠自己的母亲。而有的时候却忽视关心、陪伴自己的母亲。请记住:他们是我们一生要感谢的人。

5.诗歌朗诵《感谢》

先由三位同学朗诵《感谢》,然后师生一起深情朗诵这首歌颂母爱的诗。

6.调查:我们了解母亲有多少?

7.阅读古诗《游子吟》,谈一谈母亲亲令你感动的一件事和生活细节。

8.母爱的诠释。

在英文中,母亲的单词是mother,每个字母都有自己的意思。那么每个字母都代表着什么呢?

9.交流分享

我们如何感谢母亲呢?怎样才算是爱母亲?

同学们各抒己见。

10.思考并交流:

除了母亲,父亲,除了那些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的人以及老师同学,还有哪些人也是值得我们感恩的呢?

11.手语舞《感恩的心》

全班同学一起边唱边表演《感恩的心》。

12.总结

让我们记住这两个字,感恩。让我们感谢母亲,感恩父亲,感谢所有照顾我们、关心我们、帮助过我们的人。也让我们感谢那些曾经伤害过、藐视过、遗弃过我们的人,因为他们使我们更坚强!

八、教学反思

1.在请同学来演绎汪国真的《感谢》这首诗时,是课前询问有没有同学在即将到来的班会课上来演绎这首诗,而这几位同学自荐的,我只是给了他们这首诗,让他们进行准备。但是未做足够指导,显然他们对诗歌的感情把握还不够充沛,演绎的时候情绪不够饱满。

2.在怎样做才是感谢母亲的环节,最好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尽力做到人人有机会分享沟通(否则有的同学在进行了思考,但是没有勇气举手发言,而失去了课堂上分享讲述的机会)。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打开思路,让自己的金点子更多。

亲情作文 一串亲情 篇5

小时候,亲情是一颗糖果,甜在我嘴上,暖在你心里;长大后,亲情是一条长长的电话线,我在这头,你在那头;后来啊,亲情是一个重重的背囊,背着爱的沉淀,我在人生路上,自信前行。

忘不了你在半夜突然把我摇醒,你惶急地说“迟到了”;忘不了清晨在淡黄的灯光下你疲惫地做早餐的身影;忘不了过马路时你牵着我的手的一松一紧;更忘不了出门前你那句轻轻的“注意安全”!

亲情无法用豪言壮语来诠释,却能用感动来装饰;亲情无法用天平称重。却能用感恩来承载;亲情更无法用史册来记载,却能用心灵去传递!

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美谈;今有母亲用鲜血哺育儿女,用生命在托起孩子希望的壮举!亲情啊!你不是大海却宽若大海,你用那颗博大的心包容着我的叛逆与误解;你不是春蚕却胜若春蚕,你用那颗无私的心为我织出爱的丝绸;你不是雨露却清若甘泉,你用那颗清纯的心为我洗去心灵的污点!

妈妈,您的爱如流水般灵动与温情。夜晚,书桌上那杯飘着淳香的热牛奶,承载着您多少关爱与希望,末了,还不忘加上一句“早点休息,别累坏了身体”。此时,您的心里一半担扰,一半欣慰。妈妈啊,何时您的`心才让出一点点位置,容纳一下自己?爸爸说,不会有那么一天,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长不大!是的,亲情永存!

爸爸,你的爱如大山般沉重、博大!学习上失意时,面对我的愁容,你会轻松地淡然一笑“没事,及格就好”。多么轻松,多么泰然!然而我知道,你的心比任何人都沉重,而你却不让我感受一点点的压力,欣然接过了沉重。在我心中,你不但及格,而且满分!

亲情是父母满怀真诚的无限付出,亲情是儿女心存感恩的努力回报!

父母的心除了儿女,容不下自己,那么就让儿女的心来容纳父母吧!妈妈,何时你累了,我给你倒杯水;爸爸,我会跟你说“一切都很好!”

亲情的作文:至浓的亲情 篇6

亲情,无处不在。亲情是温暖的,它让我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的到温暖如春;亲情是湿润的,它让我的岁月即使蒙上了岁月的风尘,依然清澈澄净;亲情是伟大的,它激励我学习、奋进。它在马路上,在家里,在人间的处处关爱中。。。——题记

上了高中的我,比起原来更是早出晚归。一天当中只能在午饭的时候与爸爸妈妈谈心交流。惟独有星期六,也就是每周不上晚自习的那天,我便可以在家痛痛快快地、舒舒服服地享受一次妈妈做的晚餐。而且在这天晚上,还可以给老爸老妈多说会儿话,出去一起散散步之类的。

今天又是星期六了,早早地回到家里,又见老妈忙碌的.身影,又看到白腾腾的大米饭早以经蒸好,厨房的菜板上摆满了准备好的待下锅的菜。看到此情景,脑子都不听使唤了――口水顺着下巴都流出来了。嘿嘿,有点夸张。

我放下书包先写作业等老爸回来一起吃饭。在这段时间,我唾沫漫天飞地给妈妈讲起了几天来在学校里发生的特搞笑的事情,笑得老妈是睁不开眼来合不拢嘴。

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工夫,这不,我们一家四口已全部坐在饭桌旁待命。“开吃!”妈妈一声令下。话音还未落,我们爷仨儿早已把那贪婪的筷子深进诱人的饭菜当中。

虽说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但在我们家中,是不履行这条规矩的。老爸、老妈、我还有小弟,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抢着发布新闻。快乐的笑声不时散发到空气中,此时的我们沉浸在那妙不可言的温馨之中。

我们全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持续的时间很长,虽说我们碗里的米粒都早已吃光,但谁都不舍得离开,都想着再多聊一会儿,但是爸妈怕耽误我学习,于是才宣布“晚饭到此结束,各自回屋工作”。我和弟弟这才极不情愿地离开。

回到屋里,坐在书桌前,我想了很多。刚才的那一幕,给我触动颇深:妈妈亲切地用手扒开爸爸的头发,调侃地说道:“你看你这头发,都白了好多了,要不染染还不白得更多啊。”听完此话,爸爸竟猛地把头摆过去,坚定地反驳道:“哪有啊!顶多就几根呗。”接着用手打理了一下头发。“看看你,像个小孩似的,还在孩子面前不好意思哩。”妈妈一语道破爸爸心中所想。爸爸突然愣了一下(或许没想到妈妈猜到并说了出来),紧接着拿起筷子吃菜以掩饰自己的不自然。见此,我的眼中突然溢满了泪水,我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所打动,暖流袭击全身。我心知,爸爸竭力反驳他的头发白了很多,是因为他不想折扣自己在儿女心中的形象。他想告诉我和弟弟,他一直并会永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看到爸爸脸上坚定的表情、执著的坚持,我的心中溢出不尽的希望。

我喜欢全家人在一起,我们孩子陪着老爸老妈共享快乐。但老爸老妈呢,他们不是更希望看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依偎在自己身边吗?记得每一次,当妈妈跟我聊天,聊到关于我考大学走的时候,妈妈都特别激动,在那个时刻她的声音是颤抖的。我理解妈妈的忧伤,我也知道妈妈心中的矛盾。妈妈既想让她的女儿考上好大学,考得远走高飞,而心里又舍不得松手,舍不得那份挚真的母女情,耐不得那份母女分居两地的思念和牵挂,舍不得......

作为任何一个儿女,都是深深得被父母呵护疼爱着的。而对于生养自己的父母,在和他们守在一起的这段有限的时光里,难道我们不应该每一天都努力多体贴一点父母、做到最好?

作文 感谢亲情 篇7

《家庭树》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的第一课, 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 使其明白“我”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理解“家庭”的概念, 为懂得“我的成长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作好铺垫。本课根据儿童的实际认知能力, 除去了“家庭结构”的抽象概念, 设计了“家庭树”的具体形象, 以激发学生对家庭成员及其之间关系问题的兴趣与感知。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能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 愿意尊敬长辈。

2.行为与习惯:在生活中正确称呼家庭成员, 逐渐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庭结构) , 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

4.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交流, 形成能力。

教学准备:

全家福照片, 歌曲《家族歌》《让爱住我家》。

教学流程:

一、师生真诚对话, 走进学生生活

(一) 激趣导入, 谈家庭

导:同学们的活泼、热情让老师想起了童年。老师很想把自己引以为豪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同学们认识, 你们喜欢吗? (喜欢) 谢谢同学们。

1. 教师展示全家福, 并介绍家庭成员。

2. 学生相互交流其家庭成员及兴趣爱好。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全家福并作介绍。

评析:教者首先展示并介绍了自己少年时的全家福照片, 师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对话, 课堂教学多向互动, 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家庭结构的概念。

(二) 小结, 揭示课题

1. 师述:在这个家庭中, 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爸爸和妈妈分别是谁的孩子? (板书:爸爸、妈妈、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2. 这个家庭中先有了谁, 后有谁?

3. 揭示课题, 完成板书。

我的家庭先有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才有了爸爸、妈妈, 最后有了我, 我们一家三代人组成了家庭树 (老师画简笔画) 。今天, 老师跟同学们一块学习《家庭树》。板书:

4. 阅读《家庭小辞典》问:你读懂了什么?

评析:板书、简笔画的设计, 深入浅出, 形象生动, 有利于学生弄清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明白长幼位序, 了解家庭结构关系。

二、凭借活动载体, 生成教学目标

活动一:听录音, 说趣事

1.师述:同学们在家这所特殊的“学校”中生活了十年左右了, 一定与家人之间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 马小华也一样, 大家一起来分享他家的快乐吧。

2.听录音 (马小华与家人趣事) 。

3.学生互说家庭趣事, 再上台诉说自己的家庭趣事。

评析:这一环节学生在兴奋、欢快、活泼的气氛中品味着家庭的欢乐、温馨, 引发了学生的家庭归属感和幸福感。

活动二:认识亲戚

1.师述:我们在浓浓的亲情呵护下茁壮成长。你知道哪些人时刻关心爱护着你吗?

2.学生回答 (叔叔、阿姨、伯伯……) , 解释什么是亲戚。

3.他们和“我”是什么关系呢?听歌曲《家族歌》。

4.小组对抗赛。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评析:活动二的教学设计运用了听歌曲、小组对抗赛等形式,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强化了学生对家庭成员关系的认识。

活动三:理清父系亲戚关系

1.师述:同学们知道哪些人是爷爷、奶奶的孩子和爸爸的同辈吗?他们的孩子是“我”的什么人?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老师用卡片板演父系亲戚关系。

评析:此教学活动设计, 化难为易, 把学生引向深入, 为后面填写抽象的家庭关系图起到铺垫作用。

活动四:填写“我”的家庭关系图

1.师述:同学们的家庭成员各不相同,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我”的家庭关系图。

2.学生填图。

3.反馈。学生介绍“我”的家庭关系图的填写。

活动五:共唱《让爱住我家》, 回归学生家庭生活

1.师述:家是我们时刻眷念的地方, 爱支撑着我们的家, 那就让爱永住我家。

2.师生共唱《让爱住我家》。

评析:师生共唱《让爱住我家》, 再次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 回味家庭的温馨, 产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眷念之情。

三、总结升华情感, 回归学生生活

爱是付出、爱是感谢!同学们全心全意爱我们自己可爱的家吧!

反思:

1.师生真诚对话, 走进学生生活

克林伯格认为, 在所有的教学中, 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 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知识传递, 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家庭树》一课第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构建了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间对话的平台。师生在双向交流、多向互动中, 彼此敞开心扉, 相互接纳。道德认知有了生命才有情感, 道德认知回归生活, 应是新课程追求的价值目标。

2.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学生发展

新德育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强调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家庭树》一课的教学设计, 教者安排了学生喜闻乐见, 精彩纷呈的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去主动探究, 体验感悟, 生成教学目标。事实证明, 只有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获取切身体验的东西, 才能入脑入心, 珍藏久远, 有效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

3.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不是亲情 胜似亲情 篇8

亲情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可在我们的身边,却有一些情感,不是亲情胜似亲情,令人倍感温暖,油然而生敬意。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一组故事,来体悟这种别样的真情。

【选文一】

一只烤红薯的温暖

佟才录

我大学毕业那年,正赶上全球经济危机,毕业有些日子了工作却还没有着落,仅靠每天到街上发广告单度日。

转眼冬天就到了。由于没有稳定工作,我的生活过得很惨,租住在地下室里,穿着薄薄的旧棉衣,三餐靠煮白水面条对付肚子。

一天,我抱着一大摞广告单,站在大街地铁出口处,一张一张地递到每个从地铁出口处冒出来的乘客手中。有的人接过来看都没看一眼就随手扔掉了,有的人干脆连伸手接一下都懒得接。快到中午了,而我手里的广告单还有厚厚的一摞。我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早上吃的那碗煮面也早就消化掉了,饥肠辘辘。

忽然,我听到身后有人在喊,不由转过头来,看到不远的街口处,一位卖烤红薯的老伯在向我招着手。我走过去问:“大伯,您有什么事吗?”卖烤红薯的老伯说:“小伙子,天冷,吃个烤红薯,暖和暖和!”

老大伯头戴一顶黄色毡帽,身穿一件蓝布褂子,手上戴着一双黑皮手套。他利索地用铁夹子从铁桶炉里夹出一只烤熟的红薯,再用一张黄草纸包好递给我。烤红薯冒着丝丝热气,看着就感觉温暖,我不由得伸出手去。我边吃着烤红薯边跟老人聊天,得知老人来自郊县的农村,一儿一女都在南方上大学,他和老伴来到城里冬天卖红薯夏天卖水果,挣钱供儿女读书。

吃过红薯后,我付钱给老伯,老伯却说啥都不要。老伯说:“我看你穿得挺薄的,每天发广告单,冻得瑟瑟发抖,就知道你是刚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没钱买衣服。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挺不容易的,这红薯送你的,不要钱。天冷,吃了就暖和了,就可以去好好地奋斗了。”听了老伯的话,我的眼眶湿润了,强忍着眼泪,跟老人道别,转身继续发广告单。

一眨眼,又一个月过去了,我终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决定去请老伯吃一顿饭,谢谢他冬日里给与我的温暖。然而,当我来到老伯卖烤红薯的地方,却不见了老伯的身影。我问街口那个卖热包子的小贩,他说:“老伯老婆病了,回老家去了,不再回来了!”

就这样,我与卖烤红薯的老伯,在茫茫人海中不期而遇,又擦肩而过。卖烤红薯的老伯,虽然只是我人生中的匆匆过客,但他却永远地清晰地定格在了我的记忆底片里,一同定格的还有那只冒着丝丝热气的温暖的烤红薯。

(《情感读本·道德篇》2016年第05期)

[解 读]本文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我”饥肠辘辘、老伯招呼“我”吃红薯却拒收红薯钱、“我”感谢未果等情节,虽是生活中一件非常平凡的小事,却生动地表现出老伯的善良心地、乐于助人。在行文过程中,作者除了叙述必要的情节外,还借助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鲜活。品读此文,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悄然涌动。

【选文二】

一件冬衣里的温暖

李 静

2015年11月15日,是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女孩塔拉的8岁生日。在小伙伴祝福的歌声里,她许愿、吹蜡烛,又将蛋糕分给她们。然后,妈妈把她带出家门,说要给她一个惊喜。

走在冬日的大街上,一阵冷风吹来,塔拉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寒冷并没在她的身体周围盘旋多久,妈妈就给她买下了那件她心仪很久的红色羽绒服。温暖充满全身,塔拉觉得整个世界都春暖花开。

走出服装店,妈妈带着塔拉拐进一条街,塔拉看到一个流浪汉躺在街角。她凑上前去问浑身发抖的流浪汉自己能为他做些什么,流浪汉注视着善良的小女孩,摇摇头说自己只是有点冷。

塔拉看了看流浪汉单薄的衣裤,又看了看自己身上暖融融的羽绒服,她问妈妈叔叔会不会被冻坏。妈妈坚定地告诉她会的,而且明天还要降温。

塔拉慌了,她想把自己的新羽绒服给流浪汉,可是衣服太小。塔拉思考了一下,问妈妈羽绒服能不能退掉。妈妈立即明白了塔拉要做什么,带着她回到服装店退回了钱,又去隔壁的男装店买了外套和帽子。流浪汉收到女孩的“礼物”感动不已,不停地向母女俩道谢。塔拉虽然失去了生日礼物,但心里非常高兴,妈妈也很支持她的举动。

回家的路上,塔拉哼着歌不停地望向窗外。突然,她的歌声戛然而止,怎么还有一个流浪的叔叔?塔拉惊诧地望向妈妈,妈妈告诉她,哈利法克斯市有近千名流浪的人。塔拉惊呆了,前一秒的满足感也荡然无存。

“妈妈,我想帮帮他们。”塔拉忧心忡忡地跟着妈妈走进家门。

“可以,我们能力有限,不可能给他们都买新衣服。”妈妈将难题抛给了塔拉。

塔拉的心黯淡下去,仅仅十几秒,她又在脱下外套时猛然一亮,问妈妈可不可以把闲置的衣服送给他们。妈妈说可以,还告诉她所选的衣服要干净整洁,因为任何人都有尊严,即使是免费的,也要尊重对方。塔拉点头,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塔拉在妈妈的帮助下整理了家里闲置的冬衣,然后把它们“穿”在电线杆上。她不知道会不会有流浪汉取走衣服,就附了张卡片,上面写道:“我并没有迷路,如果你需要,请带走我。”

几天后,塔拉放学回家路过一个电线杆时,亲眼目睹了流浪汉取下衣服穿在了身上。她喜出望外,没想到真的可以帮到他们。塔拉还想帮助更多的流浪汉,可家里的冬衣没有了,于是她用零花钱买了学习用品,在小区里交换旧衣服。邻居们知道她的善举,主动把清洗干净的闲置衣服交到她手里。不仅如此,她的小伙伴们也纷纷拿来自己家的旧衣服,还和塔拉一起到大街上给电线杆“穿”衣服。塔拉家附近的电线杆都被“穿”上了御寒的冬衣,妈妈又带她们到更远的地方,去给更多的电线杆“穿”衣服。

一时间,塔拉的爱心感动了很多人,甚至有陌生人特意买了新衣服加入这场爱心接力。

(《做人与处世》2016年第07期)

[解 读]这篇文章以记实的手法,讲述了小女孩塔拉在妈妈的鼓励和指导下,为街头流浪汉捐赠衣服御寒并引发许多人参与其中的爱心故事,塔拉的善良令人动容,但她母亲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慈善意识的教育方法,更令人心生敬佩。作者在行文过程,特别注意细节描写,比如塔拉“凑上前去问浑身发抖的流浪汉”,比如塔拉发现还有一个流浪的叔叔时“惊诧地望向妈妈”……这些细节,让人物变得更真实、生动。

【选文三】

爱心如同韭菜

余显斌

娘打来电话,问他现在在哪儿。

他轻声说:“在医院。”

娘说:“知道,听你爹说的。”娘接着哽咽着说,“儿啊,你怎么能那样,怎么能捐献骨……髓啊?”显然,娘不理解什么是骨髓,说到这儿,明显地顿了一下。

他忙说:“娘,没啥。”

娘威胁说:“你不听娘的,娘就死去。”

他急了,忙告诉娘,自己不是捐献骨髓,爹听错了,自己是想找人给自己捐献骨髓,自己有病。

娘一听更急了,问清了他所在的医院,和爹当天就打了车,匆匆赶去,在医院看见了他。他坐在病床上,护士在给他量着血压。娘一见吓了一跳,问道:“儿呀,你怎么啦?”

他说:“白血病。”

娘不懂什么是白血病,望着他。

他告诉娘,患白血病很难治的。看娘身子一颤,他忙说,不过,有骨髓配型成功的人愿捐骨髓,自己就有救了。

娘忙说;“配啊,砸锅卖铁也配啊。”

他叹口气,说:“哪有那么容易的?两万多人中才有一对配型成功的。”

娘坐在那儿,眼睛直了。

他忙摇着手道,不过,自己很幸运,和一个女孩配型成功。

娘眼睛一亮:“真的?”

他再次垂下头,告诉娘,可是对方不愿捐献骨髓。娘一脸灰白,许久,点点头道:“是啊,身上的东西,哪一件不是跟眼睛鼻子一样,哪有多余的啊?多余的也不会长啊,谁又愿捐啊?”

爹在旁边嘀咕一声:“听说,捐骨髓没事的啊!”

他沮丧地摇摇头,告诉他们,那个女孩就是不愿捐。

娘试探着问:“真没事吗?”

他说:“可能是吧,不过,这得问问医生。”

正说着,一个医生从旁边匆匆经过,娘忙一把拉住,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可怜巴巴地问:“医生,捐献骨髓对捐献的人有伤害吗?”医生望望娘摇了摇头。看娘有些不懂,医生打比方说:“骨髓就像韭菜,捐了又会长出来的。”农村里,韭菜不少,剪后生得更快更肥更多。娘懂了,娘脸上的灰白颜色没了,她想了想,仍拉着医生的手不放:娘有一个请求,希望医生能帮自己给那个女孩说说。

医生一笑,点头答应了。

四人去了另一间病房,见到了那个女孩。

娘走过去,一把拉住女孩的手。娘说:“娃啊,大婶求你了。”

娘指着他说:“我就这一个儿,请你救救他啊。”

见女孩不说话,娘猛地想起什么似的,指着医生说:“医生说了,对你没损害。如果有损害,这个要求大婶也说不出口啊。”

女孩雪白的脸上流下两行泪,望望她,仍没有说话。

娘急了,说:“娃啊,大婶跪下了。”

娘说着,准备跪下来。女孩忙一把拉住,流着泪说:“大婶,我才是病人,这位大哥是捐献者啊。”说着,女孩指指他,对娘说,“求大婶了,救救我。”

娘站在那儿,愣住了。

不过,娘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娘拉住女孩的手,打量着女孩毫无血色的脸,许久许久,眼眶红了,对他说:“去吧,娘不拦你。”

娘说:“出来了,娘煮鸡蛋给你补补身子。”

他“哎”了一声,笑着望了医生和女孩一眼,忙向手术室走去。他知道,他的方法成功了,善良的娘,一旦知道捐献骨髓是怎么回事,一定不会拦他的。

他猜对了。

六个小时后,他捐献了骨髓,走了出来。

爹娘迎上来,仔细打量着他,见他没事,爹一笑,得意地道:“小子,你答应了爹的,我劝你娘来,你回去可得陪爹喝几盅的。”

他一笑,手指一弹,嗒地一响。

娘这才知道,自己被骗来,是他和老头子商量好的,回头瞪了老伴一眼道:“啥出息?几盅酒,就让儿子收买了。”说完,拍着他的手笑笑,得意地道:“我儿捐了骨髓,救了一条人命,救了一个家,娘受一回骗,值啊!”

他望着爹娘笑了。

有时,爱心也像韭菜,付出越多,播撒越快越广,不但能传及家人,甚至能传及世界,让每一个人心中都是一片碧绿一片阳光。

(《中国中学生报》2016年1、2期合刊)

[解 读]这篇文章借助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品读此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仿佛就在耳边响起,让读者如临现场。就在这看似平淡的对话中,作者完成了对人物的刻画,富有爱心的“我”、通情达理的父母,跃然纸上。最后,文章以简短的议论作结,点明主题,给人以积极的启示。

上一篇:立足本职 争创一流下一篇:高考写人作文的技巧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