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档案学的发展历史(精选9篇)
中国档案学史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对中国档案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有利于提高档案学的科学水平,完善档案学理论与学科体系,丰富档案学的研究内容。同时,研究中国档案学史可以帮助我们反思我国档案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增强档案学理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好地发挥档案学理论对档案工作实践的指导、规范作用,从而加快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步伐,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
在长期的档案工作实践中,我国历代档案工作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为中国档案学思想的孕育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也为日后中国档案学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档案文献编纂方面。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孔子、刘知几、司马光、章学诚等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教育家在文献整理和史学研究的实践中,熔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历史编纂学及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和方法于一炉,对档案文献编纂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总结,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几位档案工作者(架阁官)还就档案管理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档案学文献。此外,在我国历代奴隶、封建王朝颁布的有关文书、档案工作律令、制度及当时的文书、档案工作实践中也蕴涵着一些档案学思想。
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研究主体的非专业性。由于缺少档案教育,我国在封建社会始终未能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的档案专业队伍,因此这一时期档案学思想的形成主要归功于史学工作者和主管文书、档案工作的官吏。
(二)研究行为的无意识性。我国封建社会的档案学思想是在史学研究和文献整理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的,是以其他活动的副产品的形式出现的,其提出者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档案学研究。
(三)思想资料的分散性。孕育 1
时期的中国档案学还不是完备形态的科学,只是一些零星的档案学思想,且分散在法典、制度和史家着述中,没有专门的档案学论着,未能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
(四)思想内容的继承性。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前后相继,历代相因。
(五)思想范围的狭窄性。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只是为(文书)档案管理学、文书学(史)、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史等少数分支学科的创建积累了一些思想资料,而对科技档案管理学、专门档案管理学及档案学原理、档案术语学等绝大多数分支学科则少有贡献。
(六)思维层次的经验性。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大多属于“就事论事”式的经验之谈,抽象性、概括性不够,思辨的成分较少,未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特点,是因为:
(一)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档案数量较少且总体上处于分散保存状态,档案管理方法简单,对档案学理论的需求不甚迫切。
(二)以史官为主体的档案工作者大多实行世袭制,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沿,因循守旧,传统经验根深蒂固。
(三)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其档案大多是围绕着帝王将相的政务活动和饮食起居而形成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其他专门档案只占有很小的比例。
(四)在封建社会,档案工作始终没有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事业,一直是以文书工作的后缀部分存在的,“政治”、“存史”是其两大主要职能,机要性、保密性十分突出,因此,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只能局限于具体的档案管理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只是在与文化关系比较密切的档案文献编纂领域有所贡献。
孕育时期中国档案学(思想)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当代中国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借鉴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了“述而不作”、“多闻阙疑”等一系列档案文献编纂原则和方法,为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比较扎实的思想基础,为当代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提出了许多档案管理原则和方法,为我国档案管理学的创立准备了珍贵的思想资料。
(三)对档案和档案史料汇编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奠定了基础。
(四)在档案库房建筑及档案保护方面积累了许多足资借鉴的经验。
二、创立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辛亥革命以后,孕育于封建社会中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发展迅速,开始向科学 2
形态演变。至20世纪30年代,近代中国档案学终于建立起来,其主要标志就是十三本档案学“旧着”的问世。这些论着对档案定义、档案的范围、档案的作用、档案行政、档案分类、档案立卷、档案的编目、档案的鉴定与销毁、档案保管与保护、档案的编辑与公布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
近代中国档案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是近代中国档案学产生的内在动力。
(二)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是近代中国档案学产生的直接诱因。
(三)大规模的明清档案整理运动是近代中国档案学产生的重要助推器。
(四)档案教育的创办是近代中国档案学的催生素。
(五)国外档案学的发展经验为近代中国档案学的创立提供了借鉴。
(六)我国古代档案学思想为近代中国档案学的创立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思想资料。
近代中国档案学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研究主体的多元性。参与近代中国档案学研究的既有档案工作者,也有行政界的官员,又有史学工作者,还有档案专业教师,研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近代中国档案学者对档案的定义、范围、作用、文书与档案的关系、档案管理的组织形式与机构设置、档案的点收、登记、整理、分类、立卷、编目、排列、鉴定、销毁、保管期限、保管、保护、档案人员的素质与培养、中国档案史、外国档案史及文书档案连锁法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的模糊性。近代中国档案学者对档案学的研究对象还不是十分清楚,大多把档案工作当作文书工作的一个部分进行研究。
(四)研究方式的移植性。近代中国档案学大量地继承、借鉴了我国古代档案学思想及欧美档案学和图书馆学的理论与方法,真正属于自我创新的东西并不多。
(五)研究范围的局限性。近代中国档案学基本上没有突破机关文书档案管理的界限,而有关档案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宣传工作以及科技档案工作和其他专门档案工作的研究成果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近代中国档案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早期中国档案学的基本体系,将档案学引进科学的殿堂。
(二)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深化了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三)构建了档案管理学的基本框架。
(四)摸索出一些好的档案学研究方法。
这一时期中国档案学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科体系不健全。3
近代中国档案学者的理论建树主要表现在文书档案管理学方面,而对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专门档案管理学等其他档案学分支学科则少有贡献。
(二)研究范围过于狭窄。近代中国档案学是以机关档案工作实践经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主要思想、观点、原则和方法一般都带有机关档案工作的烙印。
(三)研究水平不高。近代中国档案学的研究成果一般表现为直接经验材料的堆积和局部经验的个人总结,缺乏高度的理论抽象与概括。
(四)在移植、引进国外相关理论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食洋不化”、“囫囵吞枣”的现象。
三、发展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档案工作及档案学本身的许多问题均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内容涉及档案学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及应用技术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一时期的中国档案学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新中国档案学者们运用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分析和探讨了档案概念的本质、档案的作用、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起源、档案工作的矛盾和规律、档案室工作与档案馆工作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极大地丰富了档案学的研究内容,提高了档案学的理论水平。
(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现代中国档案学者初步建立起一套基本符合中国国情、档情的档案术语、概念和统一自洽的档案学理论体系,并据此建立起相应的档案学分支学科。
(三)研究范围的广泛性。现代中国档案学既研究机关文书工作和档案室工作,也研究档案馆工作;既研究文书档案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也研究科技档案和专门(特种)档案的管理原则与方法;既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也研究档案学自身。
(四)研究成果的概括性。现代中国档案学者对档案、档案工作及档案学自身的诸多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蕴藏其中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深层次的理性思辨,其研究成果的概括性、抽象性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五)研究主体的群众性。从事现代中国档案学研究的既有档案学理论工作者,又有档案实际工作者(包括各级档案部门的领导),还有史学(方志学)工作者。
发展时期中国档案学的主要成就有:
(一)档案学的学科地位得到明显提高,第一次以独立学科的身份屹立于科学之林。1956年4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和同年6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的《一九五六 4
——九六七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草案)》都将档案学列为独立学科。
(二)初步建立起现代中国档案学理论与学科体系。至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档案学界先后编写出版了《档案管理学》、《文书学》、《中国国家机关史》、《中国档案史》、《文件材料保护技术学》、《档案文献公布学》、《技术档案管理学》、《档案学概论》、《影片、照片、录音档案管理》等教材,一个由多门分支学科组成的现代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三)编写了新中国第一批较有影响的现代档案学着作,如《档案管理法》、《历史档案整理法》、《档案学基础》、《档案管理学》等。
(四)对诸多档案学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增强了档案学的理论色彩。
(五)极大地拓展了档案学的研究范围。
(六)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七)锻炼和造就了一支档案学研究队伍。
这一时期中国档案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的阶级性,忽视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的普遍性。
(二)在“大跃进”时期,我国档案学界也犯了“冒进主义”错误。
(三)在学习前苏联档案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条主义现象。
(四)档案学理论与学科体系不完整,整个档案学研究还显得比较粗糙。
(五)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定量分析方法、比较方法、系统方法运用较少。
四、停滞与倒退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由于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破坏,我国档案事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档案学研究也未能幸免,许多有志于档案学研究的档案干部或被赶出档案部门,或被迫害至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也被打成了档案界的“三家村”之一和“贩卖封资修黑货的大本营”,不少骨干和教师被打成“叛徒”、“特务”;国家档案局档案科研所被撤销。这一时期,档案学研究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
五、恢复与繁荣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文革”结束以后,我国档案学研究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迅速地恢复、发展起来,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在我国档案学的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新的丰碑。这一时期中国档案学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涵盖了档案学的所有领域。
恢复与繁荣时期中国档案学的基本特点有:
(一)研究范围的广泛性。这一 5
时期中国档案学的研究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档案到档案工作到档案学本身,从档案室工作、档案馆工作到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法制工作直至档案科研工作本身,从文书档案工作到科技档案工作和其他专门档案工作,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国外,都有一大批成果问世。
(二)研究内容的综合性。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档案学者积极引进与移植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档案学研究,这不仅拓宽了档案学的研究领域,而且开阔了档案学者们的研究视野。
(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当代中国档案学者逐步摸索出多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基本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方法论体系。
(四)研究成果的时代性。新时期的档案学研究者密切关注档案工作发展的时代脉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及档案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档案学研究,因而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五)研究行为的组织性。1980年以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及一些专业系统相继成立了档案学会,国家档案局和部分省级档案局还先后设立了专门的档案科研机构,档案学研究主体的组织性和协作精神明显增强。
(六)理论和观点的抽象性。近二十年来,我国档案学界越来越重视对档案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档案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明显提高,思辨色彩日益浓厚。
恢复与繁荣时期中国档案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学学科体系走向成熟与完善。分支学科的纷纷创立,使现代中国档案学已经从单一的学科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学科群体,档案学的理论与学科体系也因此而显得更加丰满和健全。新时期的档案学建设已逐渐与档案专业的课程建设分道扬镳,已经从具体学科建设和档案教育的课程建设入手的自然建设发展阶段转入从整体系统上设计一个科学体系结构,并有计划地按照这个结构去进行建设的自觉发展阶段。
(二)档案学的学科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档案学研究被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卷的编写出版被纳入《当代中国》丛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的编辑出版计划当中;档案学的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立了图书情报档案专业评议组,负责图、情、档三个专业的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审批;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档案学的学科归属由历史学调整为管理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一起组成一级学科。
(三)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全面推进,填补 6
了许多空白。档案学界除了对前人已经探讨的档案学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深化研究以外,还努力开辟新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对前人未曾涉及的诸多档案学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其成果更为系统、深刻,更能反映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的本质与规律。
(四)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益细化。我国档案学界一直非常重视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其成果在整个档案学研究成果中始终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一时期,档案学界除了继续深入探讨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及影片、照片、录音档案的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以外,还对各种专门档案的管理理论、原则与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五)中外档案事业史研究不断深入。与前相比,这一时期的中国档案事业史研究更为深入、细致,不仅出版了档案专门史和断代史专着,而且研究的内容也更加全面,涉及档案、档案工作、档案机构、档案人员、档案教育、档案文献编纂、档案学思想与理论等各个方面,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富有创建性的成果,并且纠正了一些讹误。我国档案学界与国际档案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国档案学理论及档案工作实践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先后翻译、编写了一批外国档案事业史论着。
(六)档案学应用技术研究成就喜人。在档案库房建筑、档案装具、温湿度控制、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褪色档案字迹的恢复、机械化档案修裱、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档案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有不少成果属于世界首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七)档案学术气氛更加活跃,档案学术评论健康发展。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档案学发展的方针、政策,倡导并鼓励大家开展档案学术讨论。学者们本着“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和“与人为善”的原则,心平气和地开展档案学术批评,大家互相探讨,互相补充,互相争论,互相商榷,或达成共识,或取长补短,或共同提高,或有所启迪。
(八)建立了档案学科研课题的立项审批制度和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在科研课题的申请立项和优秀科研成果的评奖方面,档案学获得了与其他学科完全相同的机会和待遇。
(九)档案学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越来越多的人相继投身于档案学研究,档案学的研究队伍日益壮大,这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而且表现为质量的提高。从事档案学研究的既有专职档案科研人员、档案专业教师,又有档案实际工作者,还有来自于其他学界的研究者。
这一时期中国档案学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一)档案学研究的 7
集约化程度低,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二)部分档案学术语(概念)、理论不严谨。
(三)在移植和引进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食而不化”、“生搬硬套”现象。
(四)部分档案学者对待外国档案学理论不够理智、客观,感情色彩浓厚。
(五)故弄玄虚,隔靴搔痒。
(六)在评价档案学遗产时,部分档案学研究者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七)定量分析法在档案学研究中的运用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立档案学术规范。
(二)健全档案科研管理体制,研究档案学发展战略。
(三)进一步加强档案学术评论工作。
(四)努力改善档案学研究系统的外部环境。
(五)建立、健全文献检索体系。
六、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档案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体现出从无到有、从分散到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从肤浅到深入、从简单到复杂等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外,还呈现出如下一些发展规律:
(一)档案工作实践的需要是档案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档案工作实践不仅规定着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而且决定着档案学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档案工作实践也是检验档案学理论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档案工作实践还是档案学理论不断补充、修正和完善的原动力。
(二)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是档案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开展档案学研究,铸造档案学的繁荣局面,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档案科研队伍。不同岗位、不同职业、不同学界的档案学研究者各有千秋,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着当代中国档案学快速向前发展。
(三)稳定的政策是档案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档案学的兴衰、成败与国家的政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的直接关心、重视与支持更是档案学健康发展的政策保证。
(四)经济、科技、文化是档案学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是开展档案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档案学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科技的发展导致档案学研究范围的拓宽,并促使档案学界及时地进行理论补充、修正和完善。学术研究空气活跃,文化事业发达,就会推动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的发展。
(五)中外档案学术与业务交流是档案学发展的外部动力。国外档案学的传入对于我国档案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的许多档案学理论也因此而更加充实和完善。
中国档案学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档案学的研究范围将进一步拓宽。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未来中国档案学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扩大,许多目前尚未引起档案学界普遍重视的问题将成为档案学者们悉心探求的重要领域,并将涌现出一批新的分支学科。
(二)档案学的研究内容将逐步深入。随着定量分析方法的广泛运用,今后我国档案学界一定会在现有基础之上对档案学的众多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中国档案学的理论水平将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档案学的史学研究也将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在断代档案工作史、专门档案工作史、地方档案工作史研究领域将会取得全面进展。档案学的应用理论与技术研究也将趋向专深,以档案工作各环节、各程序为依托的新的档案学分支学科也将不断产生。
(三)档案学研究的集约化程度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档案学者已逐步认识到开展集约化研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开始尝试通过组建科研共同体的形式来进行档案学研究,相信我国档案学研究的集约化程度将随着档案科研主、客观条件的日益成熟而不断提高。
(四)档案学研究的综合性、系统性将更为明显。引进与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使其与档案学相互渗透而形成交叉学科或横段学科,这是未来档案学分支学科产生的主要方式。定量分析方法将越来越受到我国档案学界的重视,含有定量分析研究成分的档案学论着将不断增加。
(五)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与技术研究之间互相交错、互相转化的趋势将日渐突出。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档案学应用理论与技术研究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纯粹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彻底的档案学应用理论与技术研究都是不存在的,二者从来就不是完全对立、截然分开、水火不容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可以预见,二者之间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互相转化将会更加紧密、更加迅速。
(六)档案学研究将逐步融入国际档案学的洪流之中。在档案学研究中,世界各国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的课题,它们既包括许多应用理论与技术问题,也包括不少基础理论问题。不难想像,随着国际档案业务与学术交流的不断增多,我国档案学研究最终将成为国际档案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汉语1001
崔浩
一、“行政效率运动”为中国近代档案学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
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和40年代中后期, 国民党政府出于巩固政权的迫切需要, 发起“行政效率运动”。这给予机关文书、档案工作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 为档案学研究的学者们著书立说、各抒己见提供了比较活泼的学术氛围。这期间涌现了大批的档案研究学者、论著。研究学者如甘乃光、周连宽、许国萃、徐望之等。论著如周连宽的《档案管理法》和《文书处理法》, 何鲁成的《档案管理与整理》等, 成为了近代最早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成果。这些著作有的从档案整理、分类的角度, 有的从档案制度的角度首次论述了当时并不为人所了解的档案管理工作, 这些专业化的论著为以后的档案学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行政效率运动”为中国近代档案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
“行政效率运动”中, 文书档案研究从一开始就注重继承历史研究成果、总结现实经验、借鉴外国理论和方法, 初步构建了档案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1) 公文制度方面。文书是档案的前身, 这时的公文研究, 从历史上的公文种类、发展历程、行文方式、稿面格式、断句标点、文章拟写与结构, 到公文的流通、办理、登记、整理和保管等, 构成了系统理论, 成为文书乃至档案管理的指导思想。 (2) 档案学及其相关学科方面。在文书档案改革过程中, 档案的定义、档案的范围、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的组织形式与机构设置、档案整理原则与方法、档案的鉴定与销毁、档案的立卷、档案的防护与庋藏、档案的编目、档案的行政管理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的训练与选用等问题都是研究的内容。可以说, “行政效率运动”为中国近代档案学的产生构建了基本理论框架。
三、“行政效率运动”为中国近代档案学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体制条件
“行政效率运动”中形成了适应近代档案学发展的档案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一是统一的文书档案领导工作机构成立。1934年7月, 国民政府决定成立“行政效率研究会”着手研究包含文书档案工作体制改革在内的诸项改革课题。1934年12月, 为整理行政院文书档案及指导所属各部会档案管理工作, 行政院还成立了档案整理处。1936年, 行政院把研究会与档案整理处合并, 形成统一的文书档案工作领导机构。这种组织模式, 既可以快速地将行政效率研究成果应用于具体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 又可以通过文书档案室这一个档案学的实践基础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二是档案工作“集中制”的产生。具有时代特征的档案管理“集中制”要求一个单位的档案集中保管于档案室中, 由档案室统一保管、整理、提供利用。
四、“行政效率运动”为中国近代档案学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一是档案室工作为中国近代档案学的产生提供了主要实践场所。我国近现代意义的档案室于1928至1932年间在国民党行政院及下属各部会等中央机构普遍建立, 当时的档案室工作已充分展示了档案工作诸多实践工序和环节分工。如点收及分类、登记、写标签、写卷面、写卷目、编目、调查、装订、归卷、出纳、检查、庋藏等工作环节。这与现代档案工作的鉴定、收集、整理、保管、检索、提供利用和统计等基本环节相一致。二是日趋科学的档案工序扩展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日趋科学化, 如点收确保了文件的完整和安全;分类采用十进分类法、纲目分类法、类户分类法等, 层次清晰, 可操作性强;编目已接近今天档案馆目录的编制规则等。一些档案室, 特别是中央某些部门档案室, 更是制定了较完备的管理制度, 对档案的储藏、整理、销毁、调取、阅览、编辑等项都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
摘要:20世纪30年代, 国民政府发起了一场旨在通过各项行政业务改革来提高国家机关行政办事效能的“行政效率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突破口是文书档案改革, 由此催生了中国近代档案学。本文拟从环境、制度、实践等多方面分析“行政效率运动”对中国近代档案学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行政效率运动”,近代档案学
参考文献
[1].董俭.浅论南京国民政府的文书档案改革运动[J].档案学通讯, 1989.5
摘 要:檔案教育是国家档案事业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档案事业的延续和发展有很大影响,是衡量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时代的瞬时变化档案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中国档案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且结合国外档案教育及启示对中国档案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档案教育;发展现状;改革措施
一、中国档案教育的发展现状
1.中国档案教育课程设置不断丰富化
档案教育课程主要分三个板块,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工作所需的技能,如英语,会计计算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基本技术的能力,如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课包括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编纂学、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管理教程、科技文件材料学、档案保护技术学。
2.档案师资力量不断加强
师资力量决定着档案教育的发展前景,为解决档案教育迅速发展而师资缺乏问题,档案界采取过许多有效措施。在保证师资力量的数量饱和后,质量也应当注意,包括调研、考察、科研、攻读学位、学术交流等方法对老师的能力进行提高。
3.档案专业教材不断改观
随着新中国档案教育的建设,档案专业教材也改观。为了有专业的档案类教材,50 年代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出版了苏联档案学教材,结合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历程出版了可以供校内使用的教材。在阶段,档案专业教材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档案教育事业的发展所需,虽然有改观,但是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
4.档案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学习借鉴苏联经验之后,我国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了档案教学内容体系。五六十年代,教学上以文史课程居多,专业课程少而单一。80 年代,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科技档案、档案保护等专业的出现,教学内容必须做出改善和更新,专业课程迅速增加,计算机、信息和管理知识等类的课程增加。90 年代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互联网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上占得比重增加。
二、法、英、美三国档案教育特色
1.美国档案教育
美国开始在大学设立档案教育项目始于70 年代初期。目前,全美共有10 余所大学在历史系或图书情报学院(系)开设了档案专业研究生课程,攻读历史学或图书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生可选择档案专业作为研究方向,或者选修档案课程积累学分。美国的档案研究生教育没有标准教材,教师自编讲义,并以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出版的档案基础知识系列丛书、重要的专业著述及刊物为阅读材料。
2.英国档案教育
档案高等教育、档案成人高等教育以及档案在职培训是英国的档案教育的主要三种办学方式。其中,档案高等教育主要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实际工作者,毕业后颁发硕士学位证书;档案成人高等教育的招收对象与档案高等教育相同,但学制不同;档案在职人员培训,由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下设的专业培训委员会负责,一般为短期培训;此外,英国还为国内及非洲一些国家举办短期培训班。英国档案高等教育只有档案研究生教育一个层次,还招收英联邦之外国家的学生,如日本、土耳其等国的学生,为国外培养档案高级人才。
3.法国档案教育
法国是近代档案教育的先行者,法国档案教育经过初创、停办、恢复、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档案教育体制,建立了一套适合自己国家且较为完善的档案教育课程体系。法国档案学院成立以来,培养了很多从事历史文献的管理、编纂和利用的专门人才。该学院虽然规模不大,每年招生人数不超过20 名,但是培养的专业人才对于档案事业的发展很有帮助。学制四年,前两年学习基础课程,包括古文书学、古文字学、拉丁语、数学、考古学、经济史等:第三年学生根据研究重点和职业定向,有选择地学习专业课程:最后一年为实习时间, 学生根据实习体会,写出毕业论文。
三、改革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我国档案教育工作普遍存在,最严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这样导致不能培养出大量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差,思维不活跃。借鉴法、英、美等国的档案教育工作势在必行,理论与实践要相互结合,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勇于开拓与创新,为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而改革。
2.合理布局教育机构,避免盲目扩张
我国在教育机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高等教育而忽视在职教育,重视培养高层次的理论性人才,从而应用性、操作性人才缺乏。对比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将教育培训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我国教育层次划分过细,不能培养多种适合不同岗位的专业人才。最后,合理的布局教育结构,对于师资水平的提高也有所提高,应注意档案专业教育机构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
3.注重现代技术教育,推进档案工作现代化进程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常规操作和网络技术,对于一个档案工作者非常重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档案工作和档案教育必须进入一个新高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步实现档案工作技术与设备化,信息服务社会化和档案工作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就必须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加强现代技术教育。
4.强化外语教学,促进学术交流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网球话的趋势,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国际交流必须跟着全球化的脚步,外语是各国交流的重要工具,档案领域的外语教学必须加强。对档案人才外语水平应该更加重视,建议大学一、二年级普通外语课的基础上,从大三增设一门档案专业外语,更加弥补了专业英语的不足,这样即能提高学生应用外语的水平,又能了解国外学术动态,促进国际档案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我国的档案教育要想取得更快、更广的发展,必须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汲取国外的优秀做法,才能做到最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饶圆,朱慧涛.中美档案教育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J] . 宿州师专学报,2004,(1) .
[2]邓绍兴等. 中国档案分类的演变与发展[M]. 北京: 档案出版社,1992: 87.
[3]李多.全国档案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之我见[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23(1).
[4]章笑梅.档案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档案学研究,2001(3).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档案服务 转变观念
服务性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属性之一,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件大量产生,档案载体由纸质向光盘等过渡,改变了政府部门原有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档案的内容、形式及形成程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档案服务工作产生了影响。
一、服务时效、服务流程、服务模式发生变化。
(一)对领导决策和经济建设,服务时效贴近现实。
根据《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列入设区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10年向市档案馆移交”的规定,档案馆藏为10年前档案,各类信息资源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处于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状况。当领导决策需要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时,通常是按档案利用单位开具介绍信、派人来馆查阅、复印部分资料、进行参考利用的方式进行。由于档案信息资源陈旧,时效性差,只具有“历史记忆”的功能,而“现实服务”功能不强,加之利用手续不方便,所得到的信息缺乏及时性、系统性、连续性等诸多原因,制约了档案部门为领导决策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的能力。电子政务的建设,将使档案馆成为各个政府部门电子文件的保管基地,同时也是最大、最新的信息资源基地,档案馆的资源建设得到充实和发展。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各类接收进馆的信息资源可实现在线查阅,时效性丝毫不逊色于报纸、电视等传播媒体,价值含量更是无可比拟的。大量的信息资源为利用、编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资源利用、编研目标将以紧密结合现实为重点。
(二)对政府部门,服务流程实施前端控制。
传统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政府部门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通常是指对纸质载体文件归档和档案管理环节,是一种事后服务。如对文件整理指导,归档整理通常采取的三种形式:集中式、分散式、集中与分散结合式,都是在全部文件办理完毕后,进行整理归档,并由各单位自行保管一定期限,再按规定移交进馆。电子政务环境下,由于电子文件特性不同于纸质文件,而所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具有的可用、可存取和可理解性,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介入立档单位的电子文件形成过程。根据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中第4条总则中规定:“电子文件自形成时,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应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归档等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监控,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从这可以看出,由于电子文件的出现,档案工作的重心已开始前移,由过去的文件处理完毕后集中统一整理指导,变为文件形成过程中就予以管理与监控,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
(三)对社会公众,服务模式有待改进。
目前,各地档案馆的工作重点都放在馆藏档案数字化上。由于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馆藏档案数字化大多停留在手工录入的基础上,进展缓慢,文件的完整准确性不够;现行文件存在收集受各部门报送限制,文件内容不齐全,且均为纸质文件,提供网上服务大多靠手工录入,数量不多等问题。档案网站资源建设成为服务瓶颈,网站部分内容不够全面,对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较粗放。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各部门的电子文件在办理完毕后即可通过网络传输到档案馆,实现文档一体化、馆室一体化。电子文件的大量接收,减轻了档案工作人员纸质档案数字化的繁重任务,确保了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打破了档案部门现行文件收集不全及手工录入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的现状,档案网站粗放服务模式在满足群众需求上已不适应。
二、转变观念,把握重点,提升档案服务能力
(一)变着眼过去为重视现在在继续做好传统档案资源利用的工作中,必须及时对接收进馆的电子文件进行妥善的加工和管理,以政务网为依托,提供电子文件的分类、分级在线查阅利用。要改变原先只埋头于档案堆中搞编研的状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现实服务”为导向,整合各部门电子文件,注重新情况、新问题,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为领导决策提供新依据。
徐笑宇
摘要:小杂粮作为我国农业体系中在近几年间新兴而起的一项潜力产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广等特点,更对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和社会结构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小杂粮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三个主要方面对小杂粮产业的未来趋势做了一定的探讨,在引用了前人结论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关程度上的思索,并对日后小杂粮产业进行了前景的展望,可为后来的研究和思考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小杂粮 产业 发展 对策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粮食生产上向来覆盖面十分巨大,除了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的三大农作物之外,我国还具有多种不同结构的粮食作物。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和我国农业格局的进一步优化发展,以及当下社会理念的转变,许多之前未受重视的粮食作物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不仅仅是因为其突出的经济价值,更是因为相比于传统粮农作物其所体现出的特殊价值,譬如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等。小杂粮作为一种特殊的粮食作物,在传统农业当中,向来被视为救荒抗灾用的粮食作物,以往不受重视,但随着社会和农业结构的转型,其特殊的功效开始为人所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愈来愈多对小杂粮深入的研究,小杂粮已经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粮食产业正在一步步兴起。基于其特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小杂粮生产对于西部农民脱贫致富,减轻国家粮食安全压力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小杂粮发展现状简述 1.1 小杂粮的生产和分布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主要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包括荞麦(甜荞、苦荞)、燕麦、糜子、籽粒苋、薏苡、青稞、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我国小杂粮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长期的栽培驯化形成了许多地域性名优品种。随着人们健康需要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名优产品更是供不应求[1-3]。据统计,2000年我国小杂粮种植面积约为900万hm2,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8.7%;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面积约为350.8万hm2,占3.8%;谷子、高粱面积约240万hm2,占2.3%;芸豆、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面积约为320万hm2,占2.6%。小杂粮总产约1970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产量约为766万t,占1.6%;谷子、高粱产量约为720万t,占1.5%;绿豆、芸豆、豌豆、蚕豆、小豆等产量约为486万t,占1.1%,但由于我国小杂粮生产条件较差,加之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工作滞后,小杂粮单产水平普遍较低[4]。
小杂粮虽然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历来都具有一定的生产地位,但由于其不利于大范围推广种植,在中国传统饮食习惯中又不属于主食,虽然种类很多,资源丰富,又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目前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小杂粮只有荞麦、燕麦、大麦、糜子、绿豆、小豆、豌豆和蚕豆等,可尽管如此,由于中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域,又是作物起源中心,我国荞麦、糜子的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二位;蚕豆占世界总产的1/ 2;绿豆、小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 3,我国是燕麦、豇豆、小扁豆主产国[5],故我国又有小杂粮王国之称。我国小杂粮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从地理位置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高原地区,即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从自然条件看,主要分布于我国生态条件相对较差的高寒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看,主要分 布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即老少边贫地区;从行政区域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甘肃、云南、四川、贵州、河南、宁夏、黑龙江等省区[6]。1.2 小杂粮生产的战略地位
小杂粮的生产,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总结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小杂粮易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生产力稳定。小杂粮有抗旱、耐瘠、抗逆性强的特点,且为大秋作物,与旱区秋季气候特点相适应,可以充分利用旱区的光、热、水、土资源,具有稳定的生产力,而且,小杂粮作物还可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径流主要由几次大暴雨引起,集中在7-9月份,正值小杂粮作物生长旺盛季节,其对径流的拦蓄作用较强[7]。
第二、小杂粮是保健食品原料作物。据研究,一些小杂粮在某些营养指标上比大米、小麦更有优势。例如荞麦、糜子、莜麦、籽粒苋中的蛋白质含量都高出小麦和大米的1.5倍。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方面,几乎所有小杂粮中含量均高于小麦和大米,有的甚至高出4-5倍。许多小杂粮含特殊成分,对人体有特殊的食疗和保健作用。如荞麦中含芦丁,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能,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效[8-10]。
第三、小杂粮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作物。小杂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港澳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欧美市场也有少量出口。中国荞麦主要出口日本,年出口量8万t 以上,占日本进口量的80%以上。中国杂豆年均出口量约59.4万t[11]。
第四、小杂粮在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随着农业综合能力增强和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以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特征的新阶段。发展小杂粮生产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以小杂粮抗旱耐瘠、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的特点,且是名、优、特产品资源,经济效益高,在当前西部旱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中不可或缺,属首选作物[12]。
第五、小杂粮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小杂粮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如豆类作物的籽粒、荚壳、茎叶蛋白质含量较高,粗脂肪丰富,饲料报酬率高;糜子、荞麦适应性强,短期内可获得较多的青草和干草,是旱区传统的优质饲草[13]。1.3小杂粮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多种小杂粮作物的起源中心和主产地,经自然进化和人工的选择产生了大量的优质品种类型,成为世界小杂粮种质资源的宝库。然而,因较长时期为解决粮食自给而追求高产侧重发展大宗作物,忽略了小杂粮的生产,使许多祖传的优质小杂粮品种资源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目前,小杂粮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品种资源保护利用不够;
2、良种混杂退化严重,各产区普遍存在着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影响了小杂粮的产量产品质量和商品性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高效栽培技术滞后,投入少、种植方式落后、栽培管理粗放,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
4、加工包装落后,一般仅限于脱皮、选粒等初步加深加工的产品甚少;
5、产品品质检测环节薄弱,尚未重视小杂粮产品营养成分的检测分析,常造成出口的障碍;
6、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落后,科研院所缺少该项研究经费,研究课题时常停顿,专业人员也较少等等,严重制约了小杂粮产业中各项技术水平的提高[14]。2 我国小杂粮产业发展对策
2.1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把小杂粮作为我国农业发展优势产业来抓
我国的小杂粮种类多,品种资源丰富,挖掘优质品种资源很有潜力。有必要开展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小杂粮品种资源普查和征集工作,将农民保存的传统的、土著的各类杂粮作物品种全部征集,各省、市、自治区分别保存。政府有关部门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把小杂粮作为优势产业来抓,积极组织农业科技部门对农村种植业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农业资源区划成果, 因地制宜发展小杂粮生产,把小杂 粮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西部农村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加工出口为龙头;示范引路,规模种植,系列开发;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发展的基本思路。同时,应当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发展国内市场并加强小杂粮产区的科技宣传力度,提高产区农民商品生产意识,并在技术、资金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等环节给予帮助和支持。2.2 规范良种繁育体系,增加技术贮备
我国应当把小杂粮品种改良列入国家农作物品种改良重点计划,并建立国家小杂粮品种改良中心,组织全国有限的科研力量,开展小杂粮品种改良工作,尽快选育一批商品性好、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对名优农家品种及时提纯复壮,加速良种繁育;积极引进国外品种资源,尤其对国际市场走俏的品种要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以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同时,借鉴大宗作物的研究成果,更在小杂粮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功能因子提取等研究领域开展探索。2.3 加强行业联合,提高小杂粮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科研单位和基层技术推广部门联合协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系统研究小杂粮的栽培技术模式,为生产上提供规范的栽培技术体系;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改变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状态。提高小杂粮的生产水平,采用综合措施增加各类小杂粮的产量,一方面引导农民进行小杂粮生产和销售,改变我国小杂粮生产、销售的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围绕增强小杂粮产业开发创新能力,支持和引导小杂粮食品加工企业、外贸等行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介绍小杂粮基本知识,及时发布有关信息,不断开拓国内市场,增加小杂粮产品新类型,提高小杂粮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小杂粮产业化发展。2.4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促进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先发展农业科技。针对我国小杂粮科研力量薄弱的现状,必须积极开展新品种选育和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在品种选育上要高产、优质并重,加强对国内外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和示范工作,以尽快用于生产;在栽培技术方面,则要重点研究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旱地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培肥地力应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加强保护性耕作,如可降解地膜、旱地龙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和推广,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还要通过科技创新对小杂粮高产生理、生化及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如染色体工程、优异基因标记和转基因等新技术研究。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 才能促进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15]。3 小结和展望
我国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成果,不仅带动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更是在不断地改善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小杂粮作为农业中的一项新兴产业,依旧需要更为深入的开发和挖掘,笔者相信,小杂粮产业中潜藏着的巨大价值,最终将会为我国带来可观的效益!一个时代的生产水平决定了一个时代的需求,小杂粮能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历史沉淀中在今日脱颖而出,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缩影,从过去单纯的解决温饱问题到今天要吃的健康、吃的保健,我国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可以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和时代背景的需要。小杂粮产业虽然只是我国博大的农业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但其今日的发展成果和辉煌的未来已然昭示着我国农业的飞跃,在未来,小杂粮产业定能更加完善地服务于农业,服务于人民。
小杂粮产业蕴含着的效益在其日后的发展当中,可以囊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历史背景下,我国加入WTO为小杂粮生产发展带来机遇。国际贸易的规范渠道,有利于我国小杂粮出口市场由日、韩、东南亚向西欧、北欧和拉美市场挺进,而出口量的增加又将拉动小杂粮生产的发展。第二、挖掘小杂粮节水生产潜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问题,实习可持续发展!小杂粮作为旱地作物,其节水生产 潜力必将持续增进,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发展小杂粮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已从节日品尝式的食用方式,转为餐桌上的常备食品。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小杂粮为原料的食品、医药、酿造、饲料等加工业会有更大发展,国内外市场对小杂粮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16]。
参考文献:
[1] 龙静宜,林黎奋,侯修身,等.食用豆类作物[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1.[2] 柴岩.糜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 林汝法.中国荞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4] 柴岩,冯佰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3):145-151.[5] 潘明才.我国土地复垦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土地,2000,(7):16-18.[6]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04.[7] 张兴昌,邵明安,黄占斌,等.不同植被对土壤侵蚀和氮素流失的影响.生态学报,2000,20(6):1038-1044.[8] 张振福,罗文森.苦荞麦的化学成分与特殊功能[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8,(2):40-41.[9] Kusano T, Nalayama N.Studies on nutritional aspects of tartary buckwheat.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uckwheat.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1992:453-454.[10] Ikeda K, Sakaguchi T.Functional propertiesof buckwheat.Proceedings of the 5th
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外发展得很快。RFID产品种类很多,像德州仪器、Motoro1a、Philips、Microchip等世界著名厂家都生产RFID产品。他们的
产品各有特点,自成系列。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如澳大利亚将它的RFID产品用于澳机场旅客行李管理中并发挥了出色的作用;瑞士国家铁路局在瑞士的全部旅客列车上安装RFID自动识别系统,调度员可以实时掌握火车运行情况,不仅利于管理,还大大减小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德国BMW公司将射频识别系统应用在汽车生产流水线的生产过程控制中等。
据有关权威数据显示,射频识别产品在全世界的销量以每年25.3%的比例增长。由此可见,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档案载体的演变
“档案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它通过自身的记载, 向后人揭示历史真相, 而档案本身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关于档案载体的演变档案学界认为前后主要有两次重大的变革, 第一次重大变革是纸质档案的出现, 第二次重大变革是新型档案的出现。
1、纸质档案出现以前档案载体的演变
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大都就地取材作为档案载体。其所产生的档案载体具有年代久远、形式丰富、价值斐然等特点。就我国而言, 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 其载体主要是龟甲和兽骨, 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以金属铭器、石刻、竹简、丝绸等为载体的档案。目前这些古代档案多保存于博物馆、图书馆等部门, 但是这些档案因其载体的特殊性、记录的真实性, 使其具有巨大价值。
由于地域以及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了内容丰富、特点鲜明、材料各异的档案, 国外档案中出现最早的要数以石质材料为载体的石刻档案, 之后又在两河流域发现了以粘土为载体的泥板档案, 再接着出现了以纸草、羊皮纸、蜡板、金属、桦树皮等为载体的档案, 这些档案也长久地流传下来。
2、纸质档案出现以后档案载体的演变
纸张的发明引起了档案载体的第一次重大变革, 使得各式各样的档案载体得以统一, 这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档案载体发生了第二次巨大变革, 由纸质载体为主的格局被打破, 档案载体的多元化格局再次形成。
“新型档案是一个综合概念, 一般是指除传统纸质载体以外的各种材料形成的档案, 具体包括胶片档案、磁性载体档案、光盘档案、电子档案等。”新型档案具有非人工可读性、存储的高密度性、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对技术的依赖性等特点, 它们在档案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档案载体的演变趋势
1、从甲骨档案、金石档案到纸质档案再到新型档案载体的演
变可以看出虽然档案载体材质的硬度和强度的下降趋势并不十分明显, 但就总体而言其强度和硬度是逐渐降低的。
2、档案载体的寿命逐渐下降。
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的寿命较长, 而纸质档案的寿命多取决于制成和书写材料的性质, 至于新型档案由于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特殊性使其寿命更加有限, 也就是说档案载体的寿命有着逐渐降低的规律。
3、从加工工艺上看, 不同载体形式的档案在加工工艺的要求
上也各有不同, “商周的甲骨档案较为简单, 只是用铜刀或石刀刻在坚硬的龟甲牛骨上。而金石、简牍和缣帛的加工工艺就稍微复杂些。”而纸质档案的加工工艺则更为复杂, 工序较多, 需要经过制浆、漂白、打浆、等流程才能制造出优质的档案载体。新型档案如光盘、磁盘档案其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 加工难度大大增加。总体上看档案载体的加工工艺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4、档案载体的存储容量不断增大。
从甲骨档案只能书写少量文字到纸质档案的大量记载再到新型档案的海量存储, 这一切都反映了档案载体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加, 存储密度不断提高的趋势。
三、档案载体的演变对档案发展的影响
1、对档案本身的影响
档案载体的演变本身就是档案载体的自我完善, 而纵观档案载体的演变史, 随着档案载体加工工艺的不断提升, 档案载体存储容量不断加大, 档案载体的硬度和强度的下降, 使得只有那些便于书写、传播、保管和利用的载体才能被人们所认可, 而自身存在诸多缺陷的档案载体也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2、对档案管理的影响
从丰富性来看, 档案载体的演变促进了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发展。从整理来说, 载体的演变使得档案数量急剧膨胀, 这无形中给档案库房的容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资金、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为解决档案库房容量问题使得档案鉴定工作不得不更加科学化、标准化, 只有真实反映历史面貌, 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才会被集中保存。而不同载体的档案的保护条件也不同, 只有具体分析各种档案载体的材质和特点才能更好的保存档案, 这也促进了档案保护技术的发展。同样, 档案数量的增加也增加了档案查找的难度, 这要求我们需要编制更加完善的检索工具来适应档案载体数量和形式的增加。
从复杂性来看, 甲骨、金石、缣帛等这类历史久远的档案载体的保管给档案保护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难题。这类档案载体虽然具有很高价值, 然而其保管条件相当苛刻, 需要我们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对其重点保护。就新型档案而言, 在收集、整理、保管、鉴定上都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档案载体的演变促进了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发展, 新要求、新技术的产生使得各国档案管理不断向前发展。
3、对档案人员的新要求
由于档案载体的演变使得档案数量的大幅增加, 这推动着档案人员由兼职化向专职化发展。春秋战国初期史官是主要的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人员与图书管理人员界限划分不清。随着新文书档案的产生以及档案载体的演变到了封建社会我国逐渐出现了专职档案人员, 他们不再兼负图书管理的职责。
档案载体的演变使得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由于新型档案载体的特殊性使得档案人员需要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培训才能更好地了解新型档案。而对于未来档案载体形式的演变, 档案人员也需要打破被动保管的局面, 积极探索, 树立前端控制的思想, 从而有效地对其管理。
4、对档案机构的影响
档案载体的演变、数量的增加使得档案保管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 机构类型不断丰富。除了专门保管皇家档案的国家档案馆外, 还形成了教会档案馆、机关档案馆、殖民地档案馆等多种类型的档案馆。新型档案的出现, 特别是电子文件的产生不断冲击着原有档案馆的存在形式和职能。由于电子文件具有信息和载体的可分离性使得其归档方式不仅有实体归档, 还有逻辑归档, 这使得档案馆可以不实际拥有文件数据便可通过网络直接查阅该电子文件, 同时逻辑归档也对档案机构的网络建设和文件管理系统有了更高要求。
5、对档案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档案数量的增加和载体的演变为档案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变革与完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载体的演变使得档案数量的增加, 这为档案学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档案机构不断增加、档案管理人员专职化、档案管理活动多样化, 这为档案专业的独立奠定基础。而新型载体档案的产生使得各国档案学者面临着巨大挑战, 而新理论、新观点的层出不穷也证实了档案理论正在不断地调整和发展。
摘要:“档案载体是档案信息的存储介质, 它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本文旨在研究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及趋势, 了解档案载体的产生与发展规律, 进而探讨其对档案及档案工作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档案载体,演变,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穆岚岚.档案的载体与形态[J].黑龙江档案, 2005 (6) .[1]穆岚岚.档案的载体与形态[J].黑龙江档案, 2005 (6) .
[2]冯秀娟.试述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及保护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08) .[2]冯秀娟.试述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及保护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08) .
[3]冯惠玲, 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642.[3]冯惠玲, 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642.
[4]黄霄羽.外国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5-20.[4]黄霄羽.外国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5-20.
关键词:档案服务功能;拓展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群众利用档案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档案利用的主体。普通群众利用档案占所有档案利用的 82%,远远高于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越来越贴进群众生活,贴近民生,档案部门应突出服务这个主题,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更新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档案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实现档案服务机制的不断创新,做到经济建设覆盖到哪里、档案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服务、档案工作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服务、档案工作就提供什么服务,切实把档案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服务态度上,应主动、热情、细致、周到,善于与用户沟通和联系,了解用户的心理和需求,学会换位思考,把利用者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在服务时机上,应紧跟形势和政策,与时俱进,及时提供群众需要的档案信息。在服务方式上,实行自助查询、来信来电查询、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为档案利用者尽可能提供多种渠道的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及时公开档案资源和档案工作动态,全面实现了现行文件党政网上全文查询和部分档案的网上查阅,大大方便了各级党政部门查阅利用档案。
一、在内延和外延的结合上拓展服务功能
随着档案事业的与时俱进,我们按照新时期档案部门工作的要求,创新性地解释档案部门的服务功能,在内涵上扩充,在外延上扩张,塑造了新时期档案部门的新形象。
档案部门内涵的扩充主要体现在载体建设上。我们开辟了现行文件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电子阅览室,对馆库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采集、拍摄、编辑、展览等手段,为单位的党务公开提供了场所,为窗口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从而扩充了档案的服务功能。与此同时,我们认真改善档案室环境,从馆库设施档案装具、办公条件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抓馆库环境建设,利用馆内空闲地方制作了党务政务公开栏和档案管理制度展览栏;由于环境及空间的营造,烘托出了档案工作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这样使档案工作由过去单一的馆藏载体变成了多元的宣传载体、教育载体和文化载体。
档案外延体现在网状覆盖上。整合档案资源,采取联建、共管、协作的办法,将档案管理和服务的触角伸向文化、新闻等档案资源丰富和信息传播快捷的单位。同时,我们还把音像资料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归类存档、予以保存,从而丰富和增加了馆藏内容这样使档案工作由过去的线状结构生成了网状结构,覆盖面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
内涵的扩充和外延的扩张,有效地拓展了档案部门的社会服务功能,形成了载体、平台和基地综合作用的多元化、多方位的服务体系。就以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来说,这一载体建立之后,真正变成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连心桥”。
二、在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拓展服务功能
拓宽门类、丰富馆藏。一方面不断扩大门类,充实档案内存;另一方面借助多种多样的形式,让人们在喜闻乐见中了解到档案的历史价值和作用。于是,我们更加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教育活动,从形式上拓展服务功能,更大范围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一)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接纳地气。一是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中间去,拓宽档案资料建设渠道,搜集社会闲散的宝贵档案资源。二是加大档案宣传,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让档案服务于更多更广泛的人民大众,让人们了解档案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独特作用,提高全社会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度和关注率。三是深入基层调研,做好基层档案的业务指导工作。对全县各单位档案工作进行调研,对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业务指导。四是开展年度档案行政监督检查。深入贯彻全省、全市档案系统“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坚持依法处理违法案件,加大查处力度,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要求限期整改,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行为,做到适法准确、程序合法。
(二)结合“两创两升”工作目标,打造“三抓”工作方针。实行“三抓”工作方针。一抓作风纪律,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保证工作时间;二抓业务细化,工作具体化,各项业务进行量化分工,责任到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分担任务,各股室建立工作台账,利用周一例会汇报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三抓精神文明,开展“三个三”(“三比”、“三帮”“三心”)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三比”是:比学习、比技能、比贡献,“三帮”是:领导帮同志、党员帮积极分子、老同志帮新同志,“三心”是:热心、诚心、细心。通过“三个三”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同志们你追我敢,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有信心完成今年”两创两升”的目标任务。
三、在深度和广度的结合上拓展服务功能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拓展档案部门的服务功能,还应该在深度和广度的结合上下功夫。近年来,我们既开发档案资源,向深层次掘进;又扩大服务范围,全方位挺进,使档案工作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开放性得到进一次加强。加强和开发档案部门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我们进一步创新思路,求真务实,提升能力,开发功能,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历史,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特殊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魁力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注重提高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来推动和实现。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公共服务职能的深化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型、服务型、公关型、复合型的公共服务人才是档案馆人才培养的方向。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档案馆才可能实现高水平的管理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因此,提高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是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束语
档案信息的资源利用在许多领域、对政府管理、对经济运行、对社会生活、对人民的思想观念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社会的不断进步必将给档案的利用服务带来许多新的课题,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了解社会对档案的要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服务观念不断更新,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不断出新,开创出档案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雅云.创新机制拓展功能提升档案公共服务水平{j}新上海档案,2005(06)
[2]马娟红.浅谈档案利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档案天地,2000(04)
补编》浅谈梁启超的史学思想转变
作者:张石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化著名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许多史学理论,在我国近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中国史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十多年间他的史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变化,我将从《中国历史研究法》概述;构建体系不同,侧重点不同;梁启超史学思想转变的历史根源,这三方面来讲浅谈梁启超的史学思想转变。关键词:构建体系,史学思想,历史根源,转变。
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化著名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许多史学理论,在我国近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中国史学界起了重要的影响。他根据自己对史学理解,成功的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史学著作,其中对史学界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国历史研究法》。我拜读了由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我感概颇多,下面浅谈一下我读后的感悟,有不足之处,请专家学者赐教。
一.《中国历史研究法》概述。
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是梁启超于1921年秋在天津南开大学所作的讲演之后,对讲稿记录进行增减而成的;第二部分是《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和修正》;第三部分是《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1926年10月至1927年5月,梁启超在清华学校所讲,集录而成。
我个人认为《中国历史研究法》更应该归为两类来进行比较学习,第一部分是旧有的对中国历史研究法的认识,可以归为第一类;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对旧有的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这个时候梁启超的思想开始发生了改变,最后到《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史学思想体系彻底的转变,这可以归于第二类。正如哲学中说的“矛盾是无处不在的”,这种矛盾是否表现出来要看实际条件,当时机成熟了,矛盾就突显了。梁启超就是在时间地点等具体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勇敢的否定了之前的部分观点,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新的理论。这对于一个史学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二.构建体系不同,侧重点不同。
1.第一类:第一部分《中国历史研究法》分为《史之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史之改造》,《说史料》,《史料这搜集与鉴别》,《史迹之论次》六章。
梁启超对“史的意义”、新旧史学以及史料学等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他对“史的意义”作了如下的概括:“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庚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1】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除了强调历史的总体性、连续性和因果关
系之外,梁启超还特别注重历史研究的目的性和史实的客观性。打破了传统的旧的史学观点,梁启超认为旧的史学家只为少数统治者提供“资鉴”,而现代史著则应以“为现代一般人活【1】《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8页。
动之资鉴”为目的。梁启超就把史学研究服务对象的范围扩大化,体现出相当大的进步性。就史实的客观性来说,梁启超认为史家必须实事求是,这是史学家人事史学研究的前提。与旧史学家不同的是,他还看到了历史研究的目的性与史实的客观性两者之间的矛盾,并尝试从史家的主观方面来找原因。
2.第二类:第二部分《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和修正》,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史学应用归纳研究法的最大效率如何;对于《中国历史研究法》极力提倡的归纳研究法进一步进行阐述,认为不能放弃归纳法,而要把归纳法应用于整理史料上来。提出“我【2】想归纳研究法之在史学界其效率只到整理史料而止,不能更进一步。”
(2)历史里头是否有因果律;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对于历史定义中就有“求得其因果关系”一语,而他在细读立卡儿特著作,深入研究后,他否定了以前的观点,提出了新的理论:“宇宙事物可分为自然、文化两系,自然系是因果律的领土,认为文化系是自由意志的领土。(《看什么是文化》)”而历史是属于文化系之内的,他甚至提出“以因果律
【4】取历史不可能而且有害”认为历史现象最多只能说是“互缘”,不能说是因果。互缘就是
互相为缘。而梁启超又进一步提出,“然则全部历史里头竟自连一点因果律都不能存在的吗?是又不然。我前回说过,文化总量中含有文化种、文化果两大部门。文化种是创造活力,纯属自由意志的领域,当然一点也不受因果律束缚。文化果是创造力的结晶,换句话说,是过去的‘心能’,现在变为‘环境化’。成了环境化之后,便和自然系事物同类,人到因果律的【5】领域了,这部分史料我们尽可以拿因果律驾驭他”。梁启超一方面说历史现象不能说是因
果,又说成了环境化之后可以用因果律来驾驭。这又可以充分说明矛盾无处不在的哲学理论。
第三,历史现象是否为进化的:梁启超认为“历史现象可以确认为进化者有二:
一、人类平等及人类一体的观念,的确一天比一天认得真切,而且事实上确也著著向上进行。二世界各部分人类心理所开拓出来的“文化共业”永远不会失掉,所以我们积蓄的遗产的确一天
【6】比一天扩大。”其余则是按照“一治一乱”的方式循环着。
梁启超否定前面《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一些观点,提出新理论的做法,既体现了其史学思想的进步,又反映了他严谨治学和求实的态度。这是一个史学家难能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历史和进行史学研究的人好好的学习。
第三部分《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又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注重理论的说明,分论注重专史的说明。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总论中,梁启超首先指出,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将过去的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把历史目的分段详细解释,可以分成4段:
1、求得真事实,并提出了钩沉法、正误法、新注意、搜集排比法和联络法五种方法。
2、予以新意义。
3、予以新价值。
4、供吾人活动这资鉴,可分为二目的:外的方面和内的方面。还介绍了读史的方式:鸟瞰式和解剖式二者不可偏废。其次介绍了史家的四长,吸收并整合了前人的观点,把德,才,学,识作为史家的四长,并且根据自己的主张,提出了史家四长的顺序应该是史德,次史学,又次史识,最后才是史才。史德要求忠实,对史学工作者要求家所应具备的“四长”,即史德、史学、史识和史才,这也是其所谓“通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史识强调观察力,要有从全部到局部的观察力,也要有从局部到全局的观察力。【2】
【3】
【4】
【5】
【6】【3】《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124页 《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124页 《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125页 《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126页 《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128页
史才强调专门讲作史的技术。最后梁启超做了五种专史的概论,提出可做的五种专史: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地方的专史以及断代的专史。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分论中还详尽地论述了有关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地方的专史以及断代的专史等的撰写方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史学研究方法之外,总之,该书在批判和改造封建史学的基础上,吸收了近代西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变革,对后代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梁启超史学思想转变的历史根源。
1.从小受封建旧学的影响,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梁启超1873年2月出生于广东新会。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从小就饱读经、史,十二岁即中秀才,十五岁进广州最高学府学海堂肄业,十七岁中举人。可以说梁启超从小接受的就是系统而又严格的封建旧学,这也奠定了其学术思想的封建理论基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封建史学理论在梁氏思想中已根深蒂固。封建史学思想在梁氏早期的文章中,已有一定体现。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梁氏提出:“合世界史通观之,上世史时代之学术思想,我中华第一也”,“中世史时代之学术思想,我中华第一
【7】也”。这些封建史学理论思想基础,决定了梁氏后来无论如何学习和借鉴西方,都不可能真正脱离其早年所培植的中国封建传统思想之土壤。
在史学研究理论上,梁起超继承了清代乾嘉考据学派的学术研究方法,并且十分推崇乾嘉考据学派的史学研究思想,称其“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科学的精神”,甚至西方学者所
【8】运用的分类、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乾嘉学者,莫不备之”。在梁氏的史学研究理
论中,关于历史文献史料的鉴别和分析方法,即来自于清代乾嘉考据学。这决定了梁起超来创立并宣传的新史学和其新史学思想,并不可能完全抛弃中国传统的史学理论思想,相反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2.开始接触西学,力图变法图强。
十九世纪末西方史学逐渐传入中国.梁启超于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在回粤的路上经过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梁启超开始逐渐了解西方,并开始接受了西方的先进的思想。
同在1890年,梁启超结识康有为,拜康有为为师。“自是决然舍去旧学”,“请业于南
【9】海之门”。协助康有为编撰《学伪考经》、《孔子改考制》等重要著作。梁启超开始转变为宣传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维新战士,走上了以“经世”为目的,参与“译本西籍”,兼收中西方文化的道路。
1895年梁启超赴北京参加会试, 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办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主笔,连续发表《变法通议》、《古议院考》、《论中国积若由于防弊》、《论君民政相嬗只理》等宣传变法的文章,成为维新派中极具影响力的宣传家。其著作编为《引冰室合集》。梁启超在《变法通义·论译书》中指出,中国的传统旧史“所重在一朝一姓兴亡之所由,谓之君史”,而西方史学“重在一城一乡教养之所起,谓之民史”。在这【7】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转引自《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分期简论》甄娜 刊于《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5月 第7卷 第3期。
【8】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转引自《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分期简梁启超:《三十自述》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转引自《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分期简论》甄娜 刊于论》甄娜 刊于《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5月 第7卷 第3期。【9】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5月 第7卷 第3期。
一阶段,梁氏所接触到的西方史学理论知识虽然很有限,但这却动摇了传统的史学思想观念。从另一方面来看,梁氏在《西学书目表后序》中说,“舍西学而言中学者,其中学必为无用,舍学而言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可见,梁氏这一时期的史学思想,仍坚持以中国传统的史学理论为本位,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观点。“中体西用”的史学思想观点,成为梁氏进行史学理论研究和史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梁氏这一阶段的治史活动,是以“中体西用”作为根本的思想基础。
1898年,梁启超回京参加“百日维新”。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
3.亲身接触西学,批判和改造旧史学。
1898年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开始对封建史学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批判。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质而言之,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不离贵族性,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地主阶级。故其效果,亦一知其所期,助或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比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指出旧史学的服务对象是有限的,常为封建帝王一家一姓做传。“他开始对封建史学的种种弊端予以尖锐的批判。其在《新史学》一文中指出了封建旧史学的四弊二病,即: ‘知有朝不知有国家’, ‘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 ‘知有陈迹而不知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的四大弊端和‘能铺叙而不裁’,‘能因袭而不
【11】能创作’的两大弊病。针对种种弊病,梁大声疾呼‘史界革命’,要求改造封建旧史学。
为此,他还了改造封建旧史学的建议:首先,要反对‘帝王中心论’和统观,把旧的封建史学从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中解脱出来,为国民服务,养成国家思想,‘助成国民性’的发展,以使中族对世界有所贡献。其次,‘要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死人的历史。’历史不当只是与死人,与已朽之骨较短量长,褒恶,表彰忠孝节义之类,而应重视群体活动,与现实生活联来,使历史为当前的社会现实生活服务。再次,重新厘定史围。他认为,当代史学应从包罗万象、庞杂无度中分离出来,才能集中精力求得史学的进步。第四,对历史应该进行‘纯客研究’,摒除主观偏见。强调史家必须‘裁抑其主观,而忠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史为手段’,这样才能有
【12】良史和信史出现。”
正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梁启超才形成了《中国历史研究法》中的史学思想。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这一阶段,梁启超进一步全身心的投入到史学研究中,阅读大量近代的中西方的书籍,开始对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史学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更新更全面的观点。从注重通史的研究,转到了注重专史的研究。
1927年,梁启超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1月在北京病逝。
梁启超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为中国近代的史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中国史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中说,中国历史史料“则有如矿山金,采之不竭。学者任研治其一部分,皆可以名家”,其“蓄此业逾二十年,所积丛残之稿亦既盈足”。
【10】
【11】【10】【13】也就说明了梁启超这二十多年的史学思想的变化,是个逐渐积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新史学》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转引自【12】《浅析梁启超的史学思想》 袁军,唐莉娟 刊于《华商》2008年 第16期。
【12】《浅析梁启超的史学思想》 袁军,唐莉娟 刊于《华商》2008年 第16期。
【13】 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十三》转引自《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分期简论》甄娜 刊于《天津成人高等
累完善的过程。他这一严谨的治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试论梁启超的史学思想》田筠 刊于《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 第24卷 第4期。
2.《浅析梁启超的史学思想》 袁军,唐莉娟 刊于《华商》2008年 第16期。
3.《论梁启超的史学思想》岳晓萍,李健萍 刊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5卷第1期。
4.《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分期简论》甄娜 刊于《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5月 第7卷 第3期。
【浅谈中国档案学的发展历史】推荐阅读:
浅谈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11-29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07-07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的融合与发展11-28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的归档文件的整理11-08
浅谈高尔夫在中国的教育及发展状况毕业论文10-15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22
浅谈如何建立学生档案06-15
浅谈高校档案信息化与数字档案馆建设探讨10-04
档案事业持续发展工作报告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