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心理卫生教案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锻炼心理卫生教案(精选8篇)

体育锻炼心理卫生教案 篇1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目前对人们健康的威胁,15%——20%来自遗传因素,20%一25%来自环境因素,50%——55%来自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0%——15%来自卫生和医疗保健条件。可见生活方式对人类的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处于18—23年龄段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如何,本文将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选取了长江大学各院系1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和电脑检索、查阅国内外期刊和著作等相关文献,对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概况有所了解并进行分析。(2)问卷调查法。依据社会问卷设计要求,设计了调查问卷。

二、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9.3%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59.0%的大学生有时参加体育锻炼,有21.7%的大学生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相似的研究成果有:天津7所高校12.3%的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65.9%的大学生有时参加体育锻炼,而21.8%的大学生从未参加体育锻炼;长春市大学生经常锻炼的占22.2%,有时锻炼的占60.0%,几乎不锻炼的占17.8%。可见,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运动不足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主要因素;其次,饮食不合理,部分大学生热量、脂肪摄人过多,有些大学生为减肥营养摄入不足;再次,不吃早餐、过度上网和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经常参加锻炼的大学生组体质健康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偶尔参加锻炼的大学生组呢?

三、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差异性分析

1.体育锻炼的内容及场所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生理条件的差异,男女同学在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男同学更趋向于对抗性和激烈性强的体育项目,如跑步、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而女生更趋向于一些非对抗性且运动量较小的技巧性体育项目,对健美操项目更为偏爱。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选择场地受到生活环境的制约,学校体育场馆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空间,大学生对校外体育活动空间的利用率低。双休日时本地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以社会上的体育场馆(28.9%)和住处附近空地(38.9%)为主;外地学生走出校园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留在学校参加活动的人数则明显减少。高校的很多体育场馆在双休日不对学生开放,而大学生有接触社会的强烈愿望,这是大学生在双休日走出校园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

2.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和时间特征。通过对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进行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结果表明,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32.1%,每次进行体育锻炼达到30分钟以上的大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2.4%。有36.7%的大学生每周参加1~2次体育锻炼,有29.6%的大学生只是偶尔参加体育锻炼,还有1.5%的大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偶尔参加体育锻炼和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两者相加达31.1%,其百分比与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相似。这说明,在校大学生中有1/3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体育锻炼或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此现象应引起各学校的充分关注。我国目前制定实行的关于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是:(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按照这一判定标准,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2.1%的学生达到了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但与我国目前体育人口达到45%~50%相比,比例明显偏低。本次调查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选择进行体育锻炼时段的情况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选择下午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例最高,达到66.2%。其中,男生的比例大大超过女生。选择晚上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为45.2%,位居第二。选择早晨和上午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较低,只有18.3%和15.2%。选择体育锻炼时段的情况以及性别间与年级间的差异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特点,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体育锻炼。

3.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与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同时其目的指向呈多元化特征。这种多元化特征分别指向消遣娱乐、减肥健美、社交、参加比赛和治疗疾病等目的。排在参加体育锻炼目的前3位的分别是增加体质(71.8%)、消遣娱乐(63.9%)和减肥健美(44.2%),其后是社交(8.2%)、参加比赛(7.1%)和治疗疾病(5.8%)。以增强体质作为体育锻炼的首选目的,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是清楚一致的,另一方面显示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学校体育教育本质功能的目的是趋于一致的。消遣娱乐排在体育锻炼目的第二位,显示出大学生对体育本质属性的一种认同与回归。消遣娱乐作为体育的本质属性,在过去若干年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被忽视和淡化了,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体育的这种本质属性逐步得到学校教师和大学生的认同,这是体育观念的一个重大进步。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在不同性别、年龄和专业的大学生之间既有一致又有差异。在上述不同组别之间相互比较时,其差异性检验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表明大学生对这些体育锻炼目的的认识清晰一致。以减肥健美为体育锻炼目的时,其差异性检验在男女学生组之间出现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女生为60.7%,男生为20.6%,女生高于男生40.1%。这一差异表明女生出于对健美身材的追求,在体重、身材和减肥等问题上的关注程度大大高于男生,并且希望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减肥和健美的目的。

四、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困难和障碍来自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既有学生的主体因素,也有外部条件的制约。主观因素表现为:惰性、个人对体育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与健康水平、运动技能和掌握水平及体育能力。客观因素有:学习忙没有时间、学校的运动氛围、社会因素、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的组织形式。学习忙没有时间、惰性大不愿意参加和缺乏体育锻炼场地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的比例均在50%以上。缺乏技术指导、没有兴趣和缺少经费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三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其影响程度的比例在20%左右。其中,缺乏技术指导在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受这一原因的影响程度中,女生大于男生,一年级的学生大于二年级的学生。担心他人讥笑、身体较弱不宜参加和没有锻炼的必要是三个比较次要的因素,其影响程度的比例小于10%。

五、建议

为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开展,高校应树立整体的学校体育思想,将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思想、组织教学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针对体育硬件设施薄弱的问题,高校应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方面的建设投入。现阶段应进一步提高高校现有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要求。同时,努力开拓校外体育空间,充分利用校外体育场地设施,顺应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发展。

在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突出大学生社团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来管理体育活动,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也要从组织、引导、掌握锻炼方法、提高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积极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应积极倡导单项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一定目的性和指向性。此外,应积极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充实他们的余暇生活,使大学生逐步认识建立体育生活方式的意义,突出体育教育中的德育因素,加强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充分挖掘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潜力。

六、小结

大学生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最为重要和直接的途径,大学阶段对于锻炼个体学生而言,是形成良好体育锻炼能力,形成正确良好的体育价值观的最佳时期,同时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也是社会体育健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体育的发展及社会体育产业的建设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目前的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强,没有完全体会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切身利益,因此学校体育要加大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合理性引导,有必要出台一些促进大学生进行活动政策和措施。大学生的体质下降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我们作为高校教师应究其原因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性建议。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意识是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最为有效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和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让大学生明确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体机能最有效的手段,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能够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塑造大学生的“健康观”,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应紧紧围绕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进行教学课程设置,应在提高学生体质的同时,交给学生系统的体育锻炼方法,形成学生终生体育能力。

张楚

201000263

体育锻炼心理卫生教案 篇2

1 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认知功能是人类的高级活动功能,它是人体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能力。随着人们对认知过程不断研究,对于认知活动有了更多的理解。研究得出,认知过程应由以下方面构成,适应、结构及过程三个方面,认知是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由于对于认知活动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实质,最终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即人类的认知活动过程是一个主动、积极地接受或加工输入信息、符号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地加工和处理符号、信息与解决问题的动态系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认知活动的影响,研究中发现,体育锻炼对于认知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长期的体育锻炼比短期的体育锻炼在认知表象上能够产生的效应更加明显,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运动系统和知觉的总体速度。综合该领域的研究,体育锻炼在认知功能上对于正常人群和心里有障碍人群都有一定的影响。

2 体育锻炼对于情绪状态的影响

许多学者在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诸多、内容较丰富、方法较成熟的问题是体育锻炼与情绪之间的问题。在多种行为对情绪能够产生怎样影响的研究过程中,研究结果得出,体育锻炼是进行自我情绪调节最佳的手段。国外一些健康服务中心的研究报告曾多次指出,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有改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尤其对焦虑和抑郁程度的降低效果更加明显。体育锻炼对于情绪调解主要表现在体育锻炼中的各种行为是人们调节情绪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体育锻炼的情绪调节方式是一种长期性的行为。

2 . 1体育锻炼的抗抑郁效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有关体育锻炼与抑郁关系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临床上被诊断抑郁的人身体健康水平较低。(2) 体育锻炼与其他传统的方法一样有效。(3)体育锻炼是对传统治疗方法(如团体或个别的心理治疗和医学治疗)的补充。(4)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对抗抑郁的研究中得出结论,短期的体育锻炼、长期体育锻炼及间歇性体育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尤其在需要得到心理照顾的特殊人群身上体现的效果更为明显。体育锻炼对特质性抑郁(长期的、稳定的)、状态性抑郁(短期的、波动的)、正常人的抑郁、精神病患者的抑郁都有降低的功效,体育锻炼对降低抑郁的程度受锻炼持续的时间、适度的强度、频率等一些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样在进行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锻炼过程中也可以起到降低抑郁的作用,降低抑郁的程度同样与体育锻炼时间的长短、适度的强度和频率大小有关;放松练习和其他愉快的活动降低抑郁的功效与体育锻炼相比效果不是太明显。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和心理恢复手段的运用,如果将体育锻炼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所达到的效果会更好。

2 . 2体育锻炼降低焦虑的效能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慢跑、渐进性放松、高强度练习等体育锻炼均能即刻降低焦虑的效果。结论得出,半小时或更少一点时间慢跑对状态焦虑的降低效果相当显著。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感受到一些良好的情绪体验——流畅体验,从而带来特殊的情绪效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或心理需求。在这种状态中,全身心投入所从事的活动之中,从活动过程中产生流畅体验的同时体验到乐趣和享受, 对活动的控制感逐步产生。锻炼个体似乎表现出对从事的某种活动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并且这种感觉完全是出于自己所从事的活动过程本身。流畅状态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优秀运动员欲求的状态,也是任何有水平的锻炼参与者所追求的的状态,这种状态主要表现出锻炼者完全地投入到运动状态之中,并且个人的能力能够接受挑战。一项对123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列举了体育运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宗教等活动,询问被试者以往在任何情况下感受过流畅体验,大多数人回答只有在运动中有过这样的感受。由此可见,流畅体验的主要来源是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中会感觉到自身与情境融为一体,身体轻松,忘却自我,充满活力超越时空障碍,体验到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当锻炼者顺利地完成某项锻炼强度,并在某次锻炼中产生这些良好的情绪体验后,就会诱发积极的情感和再次尝试锻炼的欲望,进一步抵消一些抑郁、焦虑等消极情感的影响,有效改善心理状态。

3 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一些研究认为,体育运动对人格的健康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尤其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焦虑水平低、性格大方等人格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一些学者更加专注研究体育锻炼对于人格的影响以及体育锻炼对人格整体结构的影响。一些缺乏自信、急躁易怒、有强烈紧张感、抑郁、焦虑等现象,通过体育锻炼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多数研究表明,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提高身体自我价值和其他重要的身体自我知觉(如身体表象)尤其对于那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更能够从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知觉和自尊的提高(身体状况一般的人,如中老年人、肥胖者)。国外多数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对自尊的影响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都可以体验到积极的锻炼效果。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于低自尊者效果十分明显:体育锻炼对低自信、低自尊、低身体自我表象、低身体自我价值感的人,对一些轻度抑郁的妇女,对身体有残疾人、超重和肥胖的成人和儿童,可能会有较大的效果。不同的锻炼方式对自尊产生不同的影响,各种方式的体育锻炼都能对自我认知的变化产生影响, 短期的体育锻炼对心理效益影响不是十分明显,自尊的变化需要更长时间的干预。在自尊提高的因素中,加强锻炼的坚持性。

4 人们坚持体育锻炼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对许多人来说,开始锻炼难,坚持锻炼更难。影响坚持锻炼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因素。一般来说,自愿参加的个体比被动参加的有监督锻炼的个体坚持锻炼的时间更长。说明锻炼的坚持性和参与锻炼的性质(被动、主动)有关,参与锻炼越主动,坚持的时间就越长。

一些研究发现,在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进行锻炼的人,可以通过他们过去参加锻炼的行为和经验预测他们现在参加锻炼的情况。这样的结论适用于成年男子、女子和肥胖病人等。然而,童年时期的运动经验与他们在成年后体育活动的坚持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

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锻炼群体的规模而言,一些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个体不喜欢自己单独锻炼,但往往小群体中的个体比大群体中的个体表现较高的坚持性趋势。锻炼计划指导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环境因素。尽管一名高水平的锻炼辅导员不是影响坚持性的主要因素,但是缺乏亲和力、专业知识欠缺的指导员必然对实施锻炼方案不利,认为自己不被指导者注意的锻炼者退出锻炼的可能性高一倍。锻炼场所是影响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有规律的锻炼者来说,适宜的健身场地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很多健身活动退出者退出的原因是由于锻炼场所的不便。另外,当锻炼者未超过他们的有氧能力的负荷量来从事体育锻炼时,锻炼的坚持性最高。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对锻炼坚持性也有明显影响。持续时间越长,退出锻炼的百分率越大。因为对一些平常不锻炼的人来说,当他们开始锻炼时,往往倾向于过度训练,但这容易引起并发症,导致运动损伤,增加退出率。大量研究认为,锻炼刚开始的4~7周,每次的锻炼持续时间相对要短,运动强度相对要小,这样才便于人们坚持锻炼。

社会竞争加剧导致的压力感加重。学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不断提高,人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竞争状态之中,就会对人们的身心承受力造成重压。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锻炼不仅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人的生活满足感和生活质量。

摘要: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已经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中不断发现,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而且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解释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找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人们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便人们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改善心理效益。

克服心理缺陷的体育锻炼方法 篇3

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不过,人体各异.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也应有的放矢。

1孤独、怪僻的心理缺陷。假如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会帮助你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并热爱集体。

2腼腆、胆怯的心理缺陷。如果你感到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怕难为情,那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箱)、平衡木等项目活动。这些运动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你的胆子自然会大,处事也老练了。

3优柔寡断的心理缺陷。如果你觉得自己处理事情常犯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毛病,那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击剑、角力等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面前.任何犹豫、徘徊都将延误良机、遭到失败,久练能帮助你增强果断的个性。

4急躁、易怒的心理缺陷。倘若你发现自己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那就应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及游泳和骑自行车、射击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这些体育活动能帮助你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

5缺乏信心的心理缺陷。如果你感到自己做事情老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得事先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坚持锻炼一个时期,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强。

6遇事紧张的心理缺陷。假使你感到自己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紧张、失常(如考试),那应多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篮、排球等项目。因为场上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对付,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遇事就不会过分地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可给学习、工作带来益处。

7自负、逞强的心理缺陷。倘若你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短处,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体育项目,也可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以不断地提醒自己“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

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篇4

摘 要: 本文简述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指出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个体的一生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它是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身体调节,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 这是许多人所熟知的事实。关于体育锻炼“健身”的功效,人所共知;而对于“健心”的功效, 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国外, 体育锻炼正日益成为一种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在国内, 体育锻炼也较普及, 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推动了人们锻炼的热情, 但对于体育锻炼的“健心”功效, 了解的人并不多, 为此本文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关系作进一步论述, 以使更多的人能全面认识体育锻炼的多功能价.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1体育锻炼能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体育锻炼能使人学会竞争,学会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实力。体育锻炼也能使人学会合作相互配合,使很多人凝聚成一个整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夺取成功。体育运动能让你掌握一个与人相处的法则:这就是自己成功时要擅于谦虚,别人成功时要擅于欣赏,大家共同成功时要擅于分享,这一法则又是健全人格的法则。体育锻炼能发展人的多方面的能力:如身体运动协调能力,思维能力,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得坚强刚毅、开朗乐观。在锻炼中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学会延缓需要的满足,从而使自己的个性更倾向于成熟。

1.2 体育锻炼可调节情绪

体育锻炼中, 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情绪, 通过体育锻炼可使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 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 从而调控人的情绪, 改善心理健康。研究人员还发现, 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 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这如同人们在愤怒时摔东西时的迁怒、宣泄作用, 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 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时代, 人们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 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 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 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1.3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教授丁瓒指出, 人类的心理适应, 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 人际关系是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活中,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 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 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很舒畅;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 抑郁寡欢, 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锻炼可改变这一现象, 因为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 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了地克服孤僻, 忘却烦恼和痛苦, 协调人际关系, 扩大社会交往,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据长寿老人的问卷调查, 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很强, 与人相处融洽, 情绪乐观, 多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 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独创, 消除紧张, 保持友谊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马赛等人调查发现, 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 这种需要可通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 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 克服孤独感, 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4 体育锻炼能降低应激反应, 消除疲劳

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 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拜巴沙, 1985)。朗(Long)1993 年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人参

加散步或慢跑训练, 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 结果发现, 接受其中任何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都比控制组被试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克瑞(Crew)等人1987 年统计了34 篇有关研究论文后指出, 与

习惯于坐着的人相比, 经常从事身体活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若有应激反应, 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 这些都说明, 体育锻炼在降低应激反应方面的功效;同样, 自觉、积极的体育锻炼能加速疲劳的消除, 常说的“疲劳”是一个棕合性症状, 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 若活动时情绪消极, 会很快产生疲劳, 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持中等强度活动量, 就能减少疲劳, 且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摄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 从而减少了

疲劳的出现。

1.5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他的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个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并消除心理障碍。

 许多国家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之一。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参加一些如慢跑、散步、徒手操等身体练习能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自信。除此之外,有关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效应还反映在对精神分裂症、酒精和滥用药物、体表体型症状的研究等方面。

 就目前而言,这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锻炼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起来。在学生中,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段,防止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发生。

 总之,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概念、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使个体发挥最优的心理效能。怎样在体育锻炼中发挥心理效应

2.1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

 对于个体来说,参加体育锻炼能否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关键在于其是否能从活动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悦。运动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活动参与者不能从体育锻炼中体验愉悦,个体就很难持久地坚持下去,体育锻炼就很难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中体验到的愉快感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应。对于那些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锻炼者来说,愉悦感是他们能够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因此,个体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是十分有利的。此外,有氧练习、封闭式运动、没有人际竞争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锻炼者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娱乐性游泳、慢跑等项目与降低个体的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和慌乱等有关。个体在没有竞争性的情景中练习有助于降低应激水平,能使个体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

2.2控制科学的运动负荷

 即控制体育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活动强度是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人体的最大吸氧量与心率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体育锻炼的大、中、小强度与耗氧量密切相关,耗氧量又与最大吸氧量存在一定的百分比关系,因此,人们一般用心率指标作为评价运动强度的依据。运动心理学规定:体育活动的大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相当于最

高心率的80%~90%;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5%~75%;小强度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左右,即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左右。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2.3设置相应的情境和目标

可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情境,有意识增加任务的难度,让个体在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有效消除自卑挫折感,从而养成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挑战的良好意志品质,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对于那些自卑性格比较内倾的人来说,可以适当降低任务难度,创设相对易于完成的情境,使其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感。同时在集体练习中增加互动的机会,有效发展个体的协作能力,使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

 在体育活动中设置合理的目标,确定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有效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使个体在一步步实现目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对自我能力的信心。

结语:体育活动对于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调节情绪状态,消除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积极作用。

营养、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营养的基础知识

2、掌握正常体重的判断标准

3、理解饮食、体育锻炼对控制体重的作用 教学重点:正常体重的判断标准

教学难点:饮食、体育锻炼对控制体重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同学们,在开始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两幅图片上的人在身材和体重上有什么不同。(出示多媒体课件1)

同学们发表对于以上两幅图片的观点:左边的太胖了,而右边的又太瘦了;她们的身体都是不健康的。

师:同学们希望不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理想的身材和体重!生:想!(出示多媒体课件2)找一名同学读出来:同学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理想的身材和体重!女孩子希望有一个苗条的身材;男孩子希望自己健壮有力;弱小者希望自己高大魁梧;肥胖者希望自己消除多余的脂肪。

师:那么人的身材和体形与什么有关呢?(出示多媒体课件3):人的身材和体形受遗传的影响很大,但是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适当的营养搭配是可以有所改善的。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利用体育锻炼和营养手段来控制体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出示多媒体课件4):。

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结合课本看一下什么是营养和营养素?还有我们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出示多媒体课件5)师生交流: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2、活动探究:这些营养物质从哪儿来的呢?

师:大家知道我们人的一生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营养物质就来自这其中的食。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第一个问题:平衡膳食。(出示多媒体课件6)请同学们结合课本16页的“想一想”,回答这些营养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小组讨论回答 生:食物

师:对,这些营养都包含在我们的日常食物中。那么大虎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我们稍后再进行讨论。

3、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第一个问题:平衡膳食。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是平衡膳食?什么样的膳食搭配才合理? 学生回答(参考P16页的图示),(出示多媒体课件3)那么你们以后应该怎样做呢? 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交流: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合理的膳食搭配相当重要。我们以后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挑食。因为从同学们刚才的讨论中可以知道,任何一种食物对我们的身体都很重要,只有全面的营养对我们的身体才有益。(出示多媒体课件4)现在我们再看大虎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4、以上我们学习了平衡膳食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那么饮食不当会有很多的不良后果,引出本课的第二个问题:用体育和营养手段来控制体重。

同学们首先讨论饮食不当的后果:有营养不良,身材肥胖,肠胃功能受损,导致发生疾病等。教师适当补充。

师:对,肥胖问题现在比较严重。现在电视里有很多的减肥广告,什么减肥茶,瘦身美体内衣,还有各具特色的减肥训练营等,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肥胖呢? 师生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5,对肥胖有感性的认识。

5、我们需要搞清肥胖的标准,引出计算体重指数的公式:

体重指数(千克/米的平方)=体重/身高的平方)

学生互动: 同学们可根据课本P17页的参考表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统计:体重低的人数:----人,体重正常的人数:----人,超重的人数:----人。教师补充:同学们的体重还是比较正常的,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保持。

6、同学们,体重超标的应怎样减肥呢?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引导。

(1)控制饮食;(2)增加体育锻炼;(3)行为调整(改变生活方式)。教师提升:作为我们学生来说,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因而最值得提倡的办法就是加强体育锻炼。(出示多媒体课件6)

下面是减肥的目的及其注意事项:课本18页有几段文字,请同学们读一下。(出示多媒体课件7)

7、学生互动:同学们,上面我们讲了减轻体重的方法,可在现实中还有人要增加体重,那要采取什么办法呢?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摄取的营养素与消耗的营养素的关系;摄取多增重消耗多减重和加强适当的体育锻炼)(出示多媒体课件8)那么肌肉锻炼的方法是怎样进行的呢? 学生回答

师生交流:较高强度而较少次数的力量训练来进行(采用能重复1-5次的重量让肌肉受到刺激来增加肌肉的绝对力量;采用能重复8-10次的重量来发展肌肉的爆发力);

三、总结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布置作业:

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合理的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饮食,大家都会拥有一个健美的体型。(出示多媒体课件9)

如何面对挫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案

2008-10-16 15:20:00 阅读 2882 次 参与讨论(0)收藏教学目的:学会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努力

教学难点:从活动中真正的体会到挫折的感觉和情绪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教学方法:活动、讲授、讨论

授课地点:操场的跑道上

授课时间:45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已经事先了解学生想到室外上活动课)

师:听说很多的同学都想去室外上活动课?以前阿里巴巴都有芝麻开门的秘诀,所以你们若对我问的这个问题:人为什么会不开心、会有烦恼?的回答让我满意的话,我们就上室外课。

(由学生的回答,引导到上课的主题——挫折)

师:这节室外课主要有三个小活动。那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来进行吧。

第一个活动是:数字反应。时间15分钟。

规则是你们先围成一个圈坐好,进行报数。陷阱也就在报数的过程中。假设你们坐的是数字6的倍数反应,则所有的有关数字6的倍数或含6的数字你们都不能报,而应该击掌表示。若哪位同学错了,我们则要请他“出局”,明白吗?(学生随机的分两组围圈坐好)

数据是“4”:4、8、12、14、16、20、24、28、32、34、36、40、41、42、43、44、45、46、47、48、49、52、54、56、60

数据是“3”:3、6、9、12、13、15、18、21、23、24、27、30、31、32、33、34、35、36、37、38、39、42、43、45、48、51、53、54、57、60

总结:请刚才不小心“犯”下错误的同学跳到右边来,你们是A组,而在数字反应中幸存的人坐到我的左手边,你们是B组。请你们大家谈谈在活动中的感受。A组的同学你们先来说说吧。你为什么会 “不小心”地跳出来?B组的同学说说你们在活动中有没有把握什么技巧?(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到一些归因上去。比如:紧张、口误、不够专心所以错了,而幸存则归为运气自己正好报的数都不用击掌,没有风险等偶然因素。)

第二个活动:单脚跳。时间也是10分钟。

刚才不小心被请“出局”的同学,你们有一个重生的机会,那就是在单脚跳的过程中超过B组的同学。规则是只能是一只脚在跳,半途不能换脚,一个接一个,本组的前一个同学没到,后面的同学不能提前跳,否则回到原地重新跳。

总结:同样要求两组的同学谈感受,并对自己的输赢做归因。其实这个环节我们更多的是比体力和大家的小组集体感。针对体力不好,那我们就只能是加强锻炼了。若考试时有个头疼脑热也会影响自己发挥,所以身体还是很重要的,还是要多锻炼的。

第三个活动:哭笑大比拼。时间10分钟。

刚才的A、B组各派出3男2女来参加最后的一个环节。输与赢的两队同学分别表演“哭”“笑”,互相感染对方,直到对方哭变笑或笑变哭为止,成功感染对方者为胜。

总结:为什么在这个环境表演笑的人比较容易,而哭的人怎么也哭不出来呢?主要是因为这个环境、这个快乐的氛围,同样若大家有心把班级的氛围搞的开心、团结、向上,那生活在这个班级的每一个同学每天都能感受到快乐、保持一份好的心情。

最后大家有没想到我为什么设计这样三个活动?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对,其实在每个活动后我都有总结。我最想跟你们说的是:笑是生活的主题,要学会笑对生活。(10分钟)

体育锻炼心理卫生教案 篇6

1、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

4、根据实际,自觉积极地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教学重点:

懂得体育锻炼的益处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参与”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欣赏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精彩体育画面集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展示课件)

教师临时客串记者,模拟采访学生。

教师提问:

A“你平时喜欢看体育比赛吗?”

B“你喜欢哪些运动项目?”

C“你最喜欢哪位体育明星?”

D“为什么喜欢呢?”

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相互交流,并且适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点评,调节课堂气氛。

二、组织学生讨论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A笼养兔鸽(兔子跑不多远、鸽子飞不多高就会死亡)

B运动剥夺试验(限制人体运动,人就会告别健康)

C“7大于8”(每天连续学习8小时,不如劳逸结合学习7小时的效率高)

在学生谈感想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简要的总结,实验表明:如果没有运动,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运动的少,生命力就脆弱。

生命在于运动“lifedependsonsports”。

(1)这句体育格言出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2)、我国先秦时期《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3)、古希腊人: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那么体育锻炼究竟有什么好处?(讨论时间5分钟)

三、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既然体育运动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就应该主动参与到运动中来,从小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师生共同解读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倡导的“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运精神。并联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四、了解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

1、互动游戏:

①双手背后交叉互勾。

②反口令动作“指鼻子,摸耳朵”。

2、现场问卷调查。

3、对照答案,计算得分。

4、参考标准,作出评价。

五、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方法。

六、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本次的知识点:

A、生命在于运动

B、体育锻炼的多种价值

C、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D、创设锻炼方法

2、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准备三人四足比赛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篇7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 (Jahoda, M.) 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 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 (positivementalhealth) , 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又做了一个概括:1) 有幸福感和安定感;2) 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3) 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 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4) 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5) 人格统一和调和;6) 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 具有现实志向;7) 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8) 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之中, 才能成为健康的人。心理健康包括人的正常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识活动、适应行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心理健康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肯定, 是自身内部和外部的协调统一, 只有这样, 当代的大学生们才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体无心理疾病, 并具有完整的一套心理调节措施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优良心理品质。人类的成长过程, 大学阶段是心理波动最大的阶段,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的特点是朝气蓬勃、富于理想、积极向上、接受新事物快、情感丰富、乐于与人交往。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2004年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 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于男生, 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7.34%, 高于男生的16.07%, 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高年级, 其中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最突出, 为17.56%, 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 其中边远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有问题学生的比例最高, 为19%。“郁闷”如今成了许多大学生挂在嘴边的字眼儿, 心理疾病已经悄悄入侵校园这片净土, 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 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 焦虑、紧张状态较严重, 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等。大学生正处于半依赖半独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 他们许多心理的冲突、苦恼或被自我掩盖, 或被忽视, 以致不少学生感到难以获得理解, 觉得孤立无助, 只好隐抑于心灵深处, 备受煎熬, 任其折磨自己, 从而诱发心理问题。一位新生感叹地说:“在大学, 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 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 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 一方面, 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的较少;而另一方面, 又希望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导致大学生这种状态的原因很多, 除由于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 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身体疾病等因素外, 心理疾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人体若处于这样的状态时, 容易患病, 身心感到不适, 对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不能很好地发挥体力和心理上的潜力。因此, 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困扰表现, 采取有效的措施, 使有缺陷或障碍的身心功能得到改善、增强或补偿, 从盲目恐慌状态转归到自信乐观状态。

三、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毛泽东同志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如“勤体育则强筋骨, 又足以增知识, 又足以调情感, 又足以强意志”。“生命在于运动”, 大学生应坚持适宜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或者选择参加各项能延缓人体各器官的衰退老化的健身运动, 如游泳、打乒乓球等等, 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对大学生的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呢?多参加体育活动就是调节身体的情绪状态, 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是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并能发挥其积极的影响。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也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此方面的论述, 如《吕氏春秋·尽数》中描述:“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精不流, 精不流则气郁。”这说明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赖。通过体育锻炼, 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 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 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 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锻炼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 在体育锻炼中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 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 学生随着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和交流, 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 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 体育锻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 并且能使处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人学会互相关心、照顾, 理解他人, 帮助他人, 从而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 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 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 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 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 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等高尚的意志品质。同时体育锻炼能预防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也可以为大学生的活动提供宝贵的活动空间, 在这一空间中, 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 从而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使大学生达到身心平衡, 获得身心健康。

四、注重选课和教学方法

在高校体育课选课上, 应依据学生的体质和技能的基本情况, 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地选择。学校应想办法让学生选上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鼓励学生多参加俱乐部的活动, 如乒乓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武术俱乐部等。通过体育课和俱乐部的活动, 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鼓励拼搏向上的精神。很多学生在上体育课和其他课时感觉不一样, 这无疑可以说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不光要注重课堂教学, 还应注重兴趣的培养及身体素质的提高。教会他们如何运动, 如何运用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如何通过运动来缓解或排除心理上的不良情绪, 调节心态, 使身心得以均衡、健康地发展, 也为其进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在体育课堂中, 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给大学生们展现自己的笑脸而不是严厉的目光, 以亲切、温柔的语言化解学生对运动的恐惧及抵触心理。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对体育课放松, 对参加体育课解除心理压力。经心理学调查表明, 经常得到老师表扬或重视的学生, 及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友善、正确评价的学生, 其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均高于他人。因此,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技能提高的速度快慢、水平的高低与重视的程度成正比。受到重视的程度越高, 其提高的速度越快, 反之则速度缓慢, 甚至停滞不前或者水平下降。所以,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及运动技能掌握的动态, 及时地给予信息反馈, 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大学生圆满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基础条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大学生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均得到充分发展, 提高活动效率, 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

研究表明, 由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心肺功能, 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气, 给大脑的记忆和思维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能够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另外, 体育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有效, 使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 为智力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 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并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感, 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而体育活动的参与, 有助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交替的机制, 降低疲劳感, 提高文化学习的效率。此外, 个体的体质增强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充分地挖掘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六、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疾患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大学生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大学生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 其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 也会相应地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 人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 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获得心理满足, 产生积极的成就感, 从而增强自信心, 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 并消除心理障碍。许多国家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心理治疗的手段之一。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 1 750名心理医生中, 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研究表明, 通过参加一些如慢跑、散步、徒手操等身体练习, 能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增强自信。

实践证明, 心理健康离不开运动, 运动可以调控情绪, 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运动后的良好心理效应, 可使免疫细胞的应答能力明显提高, 活性增强, 使人的免疫能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因此, 生理与心理发展相互影响、互相作用, 只有同时得以均衡、协调的锻炼发展, 才可以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 也只有这样, 才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所以, 在高校的体育课中, 不但应该注重如何锻炼身体, 使其掌握某种运动技能,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 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 养成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 完成自我塑造, 身心健康发展的完美的成长过程。

通过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的经验, 认为以下方法可有效地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其次, 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体育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 在体育教学的组织过程中, 必须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 启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适合大学生的体育项目, 结合体育课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再次, 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 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 加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锻炼,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同学, 全方位地关爱体育锻炼弱势学生, 使得每一个大学生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 充实大学生体育知识和业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国庆.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6.

[2]袁存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

谈体育锻炼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篇8

摘要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发现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调节身心矛盾,减轻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它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大学时期是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现代的大学生处在一个复杂而瞬息万变的时代。他们面临着机遇、风险,面临着选择和压力。如果在此时不注意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其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还将直接影响其终身的发展。体育锻炼作为学生高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一)社会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学生上师范院校是出于无奈,不愿意学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没有人生目标只为混个文凭,找个工作谋生。大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存在着城乡差异,经济因素对大学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同学之间在消费上盲目攀比,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艰苦朴素的作风,学习、生活和就业上的压力导致苦闷、自卑、压抑、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出现。

(二)家庭原因

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多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有关。家庭状况、教育方式和家长心理品质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具有促进作用,不良家庭环境使学生经常处于敌对苦闷等消极情绪之中。另外,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特殊的生养环境容易形成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胆小、感情脆弱等,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感情关系也都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良好人格的形成。

(三)自身原因

大学生抱着美好的愿望、无限的憧憬来到大学,但在现实中,他们对学习、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及人际关系常常提出过高的要求,忽略客观条件的限制,期望一切都是现成的和顺利的,一旦遇到某种挫折,他们就失望、困惑、恐惧、自卑、沮丧。大量课余时间使学生感到空虚、无聊,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心理失调,他们的这些心理矛盾长期得不到指导和疏通,势必会造成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

三、體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体育锻炼能促进大学生智能的发展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得到改善与提高。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二)体育锻炼能调节情绪、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

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苦和懊丧之中。如果这时去从事体育运动,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这时候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通常都是自己喜爱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在自身完成各种复杂练习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美妙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并给大学生带来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

(三)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从事体育锻炼过程中,常常伴有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和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它要求参加者必须动员较大的意志力,来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障碍,而在这一过程中,意志的各种品质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的价值,同时从失败中积累人生的经验,树立必胜的信心,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发向上、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四)体育锻炼能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现在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问题上,人际敏感居首位。体育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学生有了进行某项运动的兴趣,也就会去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通过锻炼,不仅增进健康,而且使人们冲破隔离和孤独,相聚在运动场,建立平等、亲密、和谐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丰富发展了学生的生活方式,消除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四、如何让大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一)科学地设定体育教学目标增强学生主体意识,重点培养学生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也应尽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指标,让学生享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方向和灵魂,它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从而影响教学全局的根本问题。

(二)在体育教学中改善互动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体育教学中,师生、同学之间相互交往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

(三)成立大学生体育协会、俱乐部,积极开展交流活动。我国许多大学生存在着因人际关系复杂而惧怕走出校门的不良心态。高校成立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交流,将大学生从自闭的学习环境和虚拟的网络世界转移到公共的运动场所,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来谋求与社会的融合,谋求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和谐,提高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

(四)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坚韧刚毅的意志、勇敢果断的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培养健全人格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经常进行篮球、排球、足球等集体项目的锻炼,在对抗比赛的过程中会让人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参加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而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项目能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

五、结束语

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它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立馥.体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J].体育学刊.1999:126.

[3]彭俐.试论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2009.2.

[4]胡小军.体育锻炼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8.4.

上一篇:三年级学生学习方法语文下一篇:现在未来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