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现状分析(精选8篇)
一.政治意识方面
大多数初中学生都有较强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热情,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及国家统一等方面表现出很高的认同度。96%以上的学生赞同我国政府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轰炸我驻南使馆后所采取的态度,98%以上的学生赞同政府坚决反对“台独”。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他们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拥护政府的反腐倡廉工作。
调查显示,广大学生在基本政治观点和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是正确的。但对是否需要采用多党执政(即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有近30%的学生认识模糊;另有近40%的学生认为不管实行什么制度,只要国家能强盛就行。这说明他们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还存在不少的困惑。
二.人生价值观方面
调查表明,当前初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总体是健康、积极的。90%以上的学生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有崇高的理想,70%以上的学生认同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信念。
对“政治信仰”方面的调查,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只有不到20%的学生有明显的政治信仰,且从初一到初三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幸福的理解调查显示,竟有92%的学生把幸福理解为拥有幸福的家庭。小小年纪竟把家庭看得如此重要,这很容易消磨青少年的意志,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当被问及“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实现人生价值”主要靠什么时,竟有45%左右的学生回答靠运气,这表明现代初中学生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相信命运、相信运气,这与崇尚科学的校园显得格格不入。
在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关系问题上,价值观存在着个人价值倾斜的倾向。初中学生的集体观念比较淡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6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对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初
一、初
二、初三三个年级分别有11%、24%、33%的学生表示不愿担任学生干部,以免影响自己的学业。愿为集体做实事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下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
调查还显示,广大初中学生的劳动观念比较淡薄。持劳动最光荣观点的不到60%,只有30%以下的学生平常帮父母干些家务,自己洗衣服的女生约占35%,男生只占6%。学生在择业上也体现出了对劳动认识上的偏差,选择农民的约占1%,选择环卫工人的仅占0.5%左右。部分学生贪图安逸、舒适的生活,轻视体力劳动的倾向实在令人担忧。
三.法律意识方面:
当前的初中学生,尤其是初
二、初三学生已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具有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的观念。有80%左右的学生愿意劝慰其触犯刑律的亲属投案自守,表明大多数学生的是非标准是清楚的,懂得基本的守法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生守法的自觉性是不平衡的。尤其是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这种不平衡性更为突出。如愿意依法服兵役的只占不到40%,而80%以上拥有摩托车且离校较远的学生(不足16岁)都希望能骑摩托车上学,集中体现出初中学生守法观念的淡薄。他们的自觉遵纪守法意识低于法制社会的要求,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意识又明显低于守法意识。很多学生对别人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对自身合法权益需保护时,则很少想到求助于法律。这也反映了初中学生法律意识上存在的问题。
四.道德观念方面:
调查显示,初中学生大多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80%以上的学生愿对赈灾,捐助希望事业慷慨解囊;有近70%的学生表示愿对老弱病残孕让座;有85%以上的学生表示应遵守公共道德。
调查还显示出这样一种现象,大多数学生愿采用捐款等方式在经济是资助别人,但愿在情
感上、道义上关心同学和朋友的比例却相当小,初
一、初
二、初三学生中分别占58%、46%、40%。这表明初中学生对友谊的理解是相当模糊的,他们把金钱与友谊等同起来,也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五.心理品质方面: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约有80%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显示了绝大多数学生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有7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面对竞争。但只有约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矛盾。有75%以上的学生表示能自己克服各种生活困难,但只有56%的学生表示能克服学习上存在的困难。这表明多数学生的意志力正在逐步增强,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障碍:他们一方面渴望成才,另一方面面对困难和挫折又很容易消沉;他们一方面要求独立,憎恨家长干预,另一方面又离不开对家庭的依赖;他们一方面憧憬未来,另一方面又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坚强意志。所有这些,实质上反映了当前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独立自主与自立能力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以及自我控制的欲望与自我控制能力的矛盾,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初中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现代意识显著增强
当代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勇于探索,比以前的初中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放意识等现代意识。
在自主意识方面,现代的初中学生崇尚自我、发展个性,有强烈的参与欲和自我表现欲,有强烈的自主、自立和自理要求,他们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希望能摆脱对家长、老师的依赖,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在竞争观念方面,他们喜欢接受挑战,要求公平竞争,对竞争跃跃欲试。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初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他们比成年人更能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接纳媒体传播的各种文化信息,崇尚横向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放意识。
二.对基础道德的认识与态度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
随着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教师已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个别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尊师也已抛于脑后。遇见别人遭车祸等需要帮助时,有近50%的学生会首先考虑这件事是不是会影响自己上学或考试,若不影响自己才会出手相助。在车上发现小偷时,有近60%的学生怕报复不敢干预,另有26%的学生则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种种迹象显示,当代的初中学生见义勇为,敢于为弘扬正气、打击不法行为而献身的勇气正在逐渐减退。
三.自我要求偏低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严重脱节,许多学生能明辨是非,并要求他人遵从道德准则,但自己却很少付诸实践,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他们要求别人依法服兵役,遵守交通法规,但自己却总想设法搪塞。他们要求其他同学遵守纪律,上课时保持安静,但自己却常常做不到;他们要求别人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自己却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准则,总设法公私兼顾,甚至能容忍自己或家人为了个人利益损害国家或集体利益。
四.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
调查显示,现代的多数学生都把收入丰厚、就业稳定作为重要的择业原则,对目前收入不丰、工作条件艰苦的工作敬而远之,对体力劳动更是压根就瞧不起。这种优先考虑个人经济利益,考虑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明显滞后的择业倾向,是务实化、功利化的典型表现。初中学生在接受新观念和信息的同时,也受到了负面影响。弄虚作假、自私自利的思想潜滋暗长。因此笔者认为,初中学生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是市场经济与社会环境重利性在学生思想上的反映。
当前初中学生思想状况成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给人们观念的改变带来了空前的动力。一方面,初中学生关注改革开放的进程,希望祖国早日强盛,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成才的愿望和学习自学性不断提高,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意识日益增强。但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亏损,大量职工下岗待业;腐败现象滋长蔓延;再加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严重曲折,便我们的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产生了困惑和迷误,这是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认同度低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自主性,促使人们奋发向上,务实求真,积极进取,追求自强、自立的独立人格。当前初中学生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的增强,正是市场经济正面效应的体现。但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诱发了损公肥私、弄虚作假的现象,金钱至上、自私自利的思想暗滋渐长。很多学生讲求实惠,追求自我价值,而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和社会责
任感趋于淡漠,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学校教育因素
问卷调查中显示出的初三学生对重大政治原则问题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初
一、初二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初
二、初三学生明显强于初一学生;而对基础道德的认同度,初一学生又高于初
二、初三学生。这与初中阶段各年级的课程设置有着直接的关系。事实说明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由于学校工作中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对学校的德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带来严重干扰:有的学校随意缩短课时,以增加中考课程的课时;有的学校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解答难题、偏题的应试能力。在这些学校,思想政治课被当作单纯的知识传授课,有的甚至只在考前让学生死背答案,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当前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自我要求偏低,基础道德缺失的现象,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极大的关系。
三.家庭教育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家长都希望其子女能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以便在激烈的现代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当前的学生承受着家庭空前的压力。一方面,父母的高期望值为初中学生的成长带来良好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程度是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处于父辈和祖父辈过分宠爱的包围之中,造成他们对家庭的依赖性过强,自立能力和自控能力偏低。许多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自我为中心,人际相容性差,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近年来一些学生离家出走、自杀现象时有发生,与家庭教育不良,学生心理承受力差有着内在的联系。
加强初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和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和课程改革,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如何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初中学生的头脑,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上来,是当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特别是教材和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这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诸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确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新的理论来说明。在教材编写或改革中,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努力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初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调查显示,当前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上,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是其它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但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初中阶段,道德意识、行为规范、集体主义、公民意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等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虽有较大的篇幅,但理论过多,实践内容不足,难以对初中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内容在教材中虽有反映,但篇幅偏小,并缺乏应有的感性材料及理论支撑,难以适应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实践证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心理状况与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也存在着很高的关联度。因此,应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把思想政治课教育与其它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
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根据当前初中学生思想发展中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的实际,教师在教学时,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接受基础、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学生不断地听,不断地记,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咀嚼的时间,只入耳,不入脑,似过眼云烟。久而久之,学生会把思想政治课当作是一种负担,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课堂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为教师还应懂得,再好的教材,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材一定存在着“时间差”,同现实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而当今改革开放时代,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及时联系热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的基本理论和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概念,外化为行为,使学生对政治理论真正“懂”和“信”,并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在考核方法上,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把检查和促进知识、能力、觉悟的提高和认知与行为的统一作为考核的依据和出发点,切实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单纯的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实验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
三.加强与其它德育渠道的配合,健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网络
当前初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三线”的协调作用,在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完善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同时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教育网络。家庭对初中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会,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社区教育对初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我们要紧紧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优化社会环境,净化社会空气,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要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育实效的综合效应。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发挥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一我校“留守学生”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 现有在校学生2050人, 97%的学生来自农村, 经问卷调查显示, 父母外出打工、经商的学生达1538人, 占在校生的75%, 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有1030人, 占在校生的50.2%, “留守学生”的大量存在, 因其家庭教育的缺失, 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其现状分析如下:
1. 父母关爱缺乏, 心理健康失衡
在调查中发现, 尽管有82.1%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 但仍有10.3%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 有5%左右的父母一年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相当部分的外出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 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 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常年在外, 对孩子缺少关爱, 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 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 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 形成了人格扭曲的隐患, 致使大多数留守学生软弱无助, 自卑封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 情绪异常, 难于沟通, 对老师、同学甚至亲人产生了隔膜感。
2. 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监护行为浅层化
调查显示, 有73.2%的“留守学生”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是隔代抚养, 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 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另外, 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 存在难以抹平的“代沟”, 且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 相当部分是文盲。因此, 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 特别是当有几个孙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 更显力不从心。在调查“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等祖辈管理教育“留守学生”的状况时, 有83.7%的人认为教育管理吃力, 有16%的人认为“无所谓, 基本不管”。从调查来看, 由于监护不力, 九年义务教育也难以保证。据统计, “留守学生”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 进入初中阶段以后, “留守学生”在校率大幅度下降, 14周岁“留守学生”的在校率仅为88%。
3.“真空时段”, 自我监护, 学生道德失范
调查显示, 有50.9%的学生父母双双外出, 这部分孩子交由亲友监管, 甚至由孩子自我监管, 亲友自觉不好管, 甚至不管, 孩子自控能力较差, 每到节假日, 成了“家庭管不好, 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这些孩子在学习生活方面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 于是学习成绩下滑, 有的道德品质沦丧,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调查结果显示, “留守学生”的行为问题较其他学生多, 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说谎、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在家不听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有23.2%的“留守学生”成绩极差, 倒数几名的大部分是“留守学生”;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学生”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 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 进取心、自觉性不强。
4. 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有效管理相对薄弱
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只凭课堂的几节课, 还需要向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表现。但是, 由于“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位, 老师没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有些调皮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 在学校欺骗老师, 在家里又蒙骗父母及委托的监护人, 这样使学校对“留守学生”的管理陷入尴尬。
二“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
“留守学生”的出现, 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是城乡就业壁垒打破以后必然出现的现象。如何使“留守学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 已成为一个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而作为担负教育教学重任的学校和教师当然不能等闲视之。我作为工作在教育前线的一名教师, 心中对这些“留守学生”的成长时刻担忧着, 惟恐哪位学生因“心灵寂寞”而性格变异、学业荒废, 误入歧途。所以在工作中尽心尽力, 想方设法给予学生以“心灵鸡汤”。总结多年的教育实践感触及经验, 班级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对策如下:
1. 创建新的班级机制, 管住“留守学生”
动员“留守学生”在校寄宿, 建立“留守学生”专用花名册及其家庭住址、学业成绩、思想品德、日常行为、父母联系电话等档案资料。班主任为本班“留守学生”的直接代管责任人, 全体教师与“留守孩子”结对, 成为孩子的“代管家长”。“代管家长”的职责是:定时与“留守学生”谈心, 交流感情, 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定期整理“留守学生”生活费用, 让孩子少有余钱、绝不少钱;监督“留守学生”学习, 对不同学习情况的“留守学生”因材施教。学期末对进步较快的“留守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2. 建立应急机制, 关爱“留守学生”
建立“留守学生→学校→家长 (监护人) →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孩子”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 及时告知委托监护人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向“留守学生”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办公室开设专用电话, 让孩子与家长保持联系;通过书信与家长定期联系, 通过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 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 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 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 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 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3. 用爱激励学生
“留守学生”多数在农村, 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妈等照料。在他们的心理上, 对孩子的爱理解得不够全面, 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 一切护着孩子, 这就是爱。其实这是种不健康、不负责的爱, 是一种溺爱。
真正的爱是一种积极负责任的爱, 不但要让孩子吃好、穿好, 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 教育孩子明辨是非, 有错必改。像父母一样经常与之谈心, 使孩子心情愉快, 学习目的明确、自强不息, 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这才是一种真爱。
4. 指导学生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 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 留守学生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 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 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 被引诱变坏。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文化泛滥, 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 如我校前年有位留守女生上网, 把广东的一名男孩都引来了, 这位男孩为会见网友, 竟从家偷了一万多元钱, 幸好学校及时发现, 与他的家人联系, 才避免了一些意外事情的发生。如我校另一位刚初中毕业的男孩梁某, 父母在他读小学时就外出打工, 缺乏正确的家庭管教, 进入初中就偷扒, 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结伴, 不思学习, 不听老师的教育和劝告, 结果走出校园没多久就因打架致人重伤沦为少年犯。同样的事例在留守少年较多的学校不胜枚举。可见, 关心学生、学生的交友我们不能忽视, 要帮助引导学生慎重交友, 为了学生, 使之健康成长, 我们要向孟母学习, 把好“孟母择邻”这一关。
5. 重视与家长的合作教育
建议父母外出务工要尽量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时, 做到在外地多联系孩子, 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 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时捎寄些衣物、食品, 让孩子体会亲情。如果是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 可让其发挥起积极的作用: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 也是促进孩子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6. 注重教育方法,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方法多种多样,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学生要多做换位思考, 决不能简单行事, 动不动就暴打、臭骂, 不让学生讲理。这种粗野、蛮横的方式, 让学生口服心不服, 起不到教育的任何效果, 甚至形成逆反心理, 在孩子心里演变为仇恨、冷漠的情绪与你作对。这样, 长此以往, 影响孩子与监护人之间的相互沟通, 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 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再就是对孩子监护不力, 一种监护器式的方式, 孩子犯了错误, 怕伤孩子感情, 轻描淡写地说两句就完事, 长此以往就滋长了孩子的坏毛病, 最后无法管教, 误入歧途。这两种形式都是教育方法的不全面, 教育孩子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既堵又疏, 才能水到渠成。
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 我们应教育学生正视现实, 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 放下心理包袱, 不自卑、不气馁, 努力学习, 回报社会。
一、农村中学生口语现状
不少中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口齿不清,不善交际,连完整的意思都说不出来。不仅基础差的学生如此,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很木讷。这种现状在农村中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结合本校的抽样调查发现:经常词不达意的学生占20%,课堂上从不举手的占42%,对于学校组织的一些语文课外活动如演讲、辩论赛,从不参加的学生有35%。而作为衡量口语质量好坏的另一标准——语音,更是不容乐观。暂时撇开语音标准度这个标准,农村中学生在校与同学交谈时习惯说普通话的初中生只有20%,不说普通话的接近80%。
二、造成农村中学生口语水平低下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闭塞的生活空间,使得农村中学生视野相对狭窄,接触的事物少,可谈论的话题不够丰富多彩,另外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有限;平时与父母亲人沟通少,甚至缺乏沟通与交流,导致不善言辞,性格内向,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情达意。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任何人的语言学习都开始于家庭,家庭环境对于语言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而农村中学生多生活在偏远山区,他们听到的、使用的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家庭语言环境欠佳,学生就无法在家庭环境中受到良好的语言教育。
(三)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当今的应试教育机制,中高考试题,只注重词语的运用能力,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考察,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考察,致使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读写能力的训练,不重视甚至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的多方位培养。
三、提高农村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对策分析
尽管农村中学生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口语水平比不上城镇中学生,但他们所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更需要对农村中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
(一)学校开设专门的口语课,进行常规化、系统化的训练
如每周开设1—2节专门的口语课,教师可专职,也可由语文教师兼职,根据学生思维和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二)采用多种多样的口头表达训练方法
1.平时多朗读。朗读可使口语得到常规化的训练,是说话训练的较好方法之一。安排朗读指导课,讲授朗读常识,要求学生读得响亮、清楚,努力做到准确、流畅、传情。朗读内容包括课内和课外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诗歌、小说。形式上可采用个别朗读、集体朗读、领读、跟读、男女对读、分小组朗读、接力朗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美词汇句式,变为自己口语语库中的储备,丰富自己的口语表现力,也可使学生的口齿、声带得到锻炼,从中学到许多说话技巧。
2.课堂教学中多提问。这也是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课堂教学中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口头表达的实践机会,由机械性训练过渡到创造性训练。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重复性提问,要求学生重复课文中现有语句表达的内容,加深记忆。第二阶段是理解性提问,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重新组织,用自己的话来答题。第三阶段是创造性提问,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然后发表自己观点。对学生回答含糊不清的,可采用连续发问,连续回答,重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口头作文,以说代写。教师可选择学生特别熟悉、容易思考和组织的题材,让学生先思考几分钟,列出提纲,打好腹稿,然后当众口头作文,接着大家评议,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这是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即席说话能力的好办法,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4.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不定专题,不限范围,采用自由命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余准备好内容,每堂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作三分钟的演讲。材料可选自各种报刊杂志、课外阅读材料、电视广播、文学作品,也可以是耳闻目睹的真人真事,等等。这样的演讲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但使学生得到锻炼口才的机会,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吸取许多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一举多得。
(三)学校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课堂教学中,灵活机动地设置最佳“语境”,创设一种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的气氛。教师要始终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在学生说话后要有鼓励性的评价,发现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在组织讲话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按照说话训练整体规划,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要善于设计适合不同程度、不同年龄学生感兴趣的说话题目,因势利导,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触动学生说话的兴奋点,使学生有内容可说,逐渐从不愿说到争着说。训练中还要不断变换形式,以竞争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样使学生把长期的、严格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转化为自觉自愿的、富有情趣的情景对话活动,从中获得口语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农村中学的师资培训
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但教师的身教比言教更重要,教师口若悬河、字正腔圆、激扬顿挫,都会直接影响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相关培训,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成为提高农村中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调查目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得不到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就会显得泛白无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就是一句空话。为摸索出一条作文教学改革的路子,为大面积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对本校部分学生的作文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我选取了本校九年级2个班的50名学生和八年级1个班的30名学生以及七年级的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了问卷与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共发了120份问卷,并随意走访了30名学生。
三、调查结果
1、阅读量少。
对作文而言,阅读是“源”,作文是“流”。阅读不但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而且大量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方面,对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得知:①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阅读数量有限(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守的孩子们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照看。这些留守儿童,一来那些代理家长不懂得该给他们买什么样的课外书,二来有的还根本不给买,即使买了也没有时间看)。②多数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没有读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更不必说看外国名著了。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源”的问题没有解决,哪来的“流”呢?1 石山脚乡中学黄孝香
2、不善观察。
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大多好动、贪玩,常处在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中,对事物的观察和对信息的捕捉能力较弱,即使观察也不能做到“五官”开放,有的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他们在写作中也就不能绘形绘声、绘色绘味地反映出事物的具体形象和本质特征。
3、忽视情感。
古人说:“言为心声。”“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情感是唤起学生写作欲望的重要因素。
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只重视讲审题选材,布局谋篇,开头结尾,详写略写,过渡与照应等,却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培养,使作文的教学活动成为缺少情感的文字游戏了。使学生只记着是否“开门见山,是否“首尾照应”,是否“多用成语”,而根本没有意识到作文不但要靠准确地表达,更要靠真挚的情感去体现。
4、兴趣不浓。
学生对写作抱“一怕二厌三应付”的态度。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老师,从未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花过功夫,同时还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写日记、周记的兴趣,没有练笔本。
初中生对外界充满了新奇好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他们对大自然、社会等充满了兴趣,但我们的老师却把学生淹没在无体止的题海大战中。背诗词、诵名篇,品字画是与学生无缘的,学生又怎能萌发出写作兴趣呢?
四、方法及对策
1、增加阅读量。
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鲁迅先生也提倡多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
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们强调既要多读,又要选择地读,更要读进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艺,语言特点,作文定会写得深刻些,变化会多一些。
2、写观察日记。
学生生活在农村,很多同学都喜欢养花种树或养一些小动物,语文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养花种树,和小动物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趣的日记便跃然纸上,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3、抒情要真挚。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动真情。“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但要真能“打动人心”并非易事。矫揉造作之情令人反感,乔装粉饰之情使人厌恶,无病呻吟之情让人恶心,惟有真情实感才能起到“或叫人开怀大笑,或令人掩卷沉思,或使人泪流满面,或让人撕肝裂肺”的艺术效果。反之,没有真情实感,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4、激发写作兴趣。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课外阅读的作用,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原因:学生缺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窄;拥有的课外书太少;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当;目的不够正确。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更新阅读理念,提高教师阅读素质,二是指导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一、课外阅读的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凡是语文综合素养高的学生,多是因为书读得多的缘故。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也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有相当的比重。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初中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与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发现信息”等课外阅读要求相差甚远。那么,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如何?影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究竟有哪些?采取哪些对策加强和促进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二、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对全校七到九年级的100名学生采用书面回答的形式,展开了调查。
1、你每天进行以下活动吗? ①阅读课外书 ②看报 ③看电视
2、你每天阅读课外书(看报)大约多少时间?
3、你每天看电视大约花多少时间?
4、你每天花在完成课外作业上的时间大约有多少?
现将学生回答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针对问题 1,看电视的占了80%,读课外书的占10%,看报的只占2%。
针对问题2、3,其平均时间分别为25分钟和1.10小时(其中有好几位学生的回答是每天几乎不看课外书和报纸)。针对问题4,其平均时间是1.30小时(其中九年级学生占用的时间明显高于七八年级,已经超过2个小时)。
从以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个普遍现象:一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普遍不够;二是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低下;三是学生阅读面普遍狭窄。
三、现象形成的原因
深究以上现象形成的原因,依笔者拙见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缺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他们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表示不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书本上的知识都未吃透,还谈这些“不务正业”之事,实属“多余”。据调查结果表明:在农村,有20%的家长不赞成孩子读课外书,26%的家长明确表示不允许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才支持看书的占46.78%,放任不管的占8.9%。99%的家长在空暇时间不阅读书籍,更谈不上去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了。除了家庭因素之外,学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有的农村初中学校因为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对简陋,没有设置图书馆、阅览室,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且部分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很少鼓励学生去看一些有益的书籍,甚至连早自修看课外书都是违反纪律,导致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学习方法无用武之地。
(二)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窄。
在调查的100人中,平时阅读内容是科普类的有10人,占10%,故事类30人,占30%,历史类的有5人,占5%,作文选的有60人,占60%。其他的5人,占5%,数据表明,在农村的初中学生思想里,形成了优秀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的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三)拥有的课外书太少。
据调查,100个学生家庭中有藏书的只有3人,占3%,而学生个人拥有课外书5本以上的有30人,占30%,拥有10本以上的只有20人,占20%。而且学生拥有的课外书,极大部分都是作文选。由此不难看出,“家庭藏书量甚微”,“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资源”,也是导致学生课外阅读少的原因之一。
(四)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当。
从调查显示,有80%的学生阅读书籍都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笔记,在20%有做笔记的学生当中,也是无非几个好词好句。
(五)目的不够正确。
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太强,有70%的学生看课外书主要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赢得老师的表扬,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是为了增长知识。
四、加强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的对策
针对农村的实际,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入手:
(一)更新阅读理念,提高教师阅读素质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广阔而自由的天地,语文教师必须进行理念上的转变。
教师要确立“大语文教育”的理念,要提高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要以实际行动,真正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要研究课外阅读的理想方式,逐渐形成学生重视课外阅读、喜欢课外阅读的良好风气。
要坚持“以生为本”课外阅读理念。在推荐和引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和把握他们阅读的动向,找到既是学生喜爱又有阅读价值的读物,真正达到让学生想读书,能读书,读有价值书的理想境界。
要提倡“享受阅读”的阅读理念。艺术地处理提出阅读要求和不强求达到的关系。一定要高度重视引导和保护学生阅读热情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阅读,让他们能在轻松自如的课外阅读的海洋中遨游着、快乐着、成长着。
要有“课堂-家庭-学校”形成合力的阅读教学管理理念。认真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以保证学生适宜的课外阅读时间。要争取学校领导加大对图书的投入,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与管理,不断丰富书籍刊物,使学生做“有米之炊”。
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阅读。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是一种集体行为中的个体无意识行为,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才容易形成一个喜欢阅读的班级,而一个充满阅读氛围的班集体,才可能有把阅读作为生命一部分的学生;才有可能师生共享阅读的喜悦和感动,才能在阅读中共同成长。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而且,学生对阅读具有深厚兴趣,本身就是课外阅读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1)榜样激励。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陈毅将军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2)好书引读。
由于初中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3)收获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今来。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2、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
(1)家长要配合。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符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学校要完善。
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中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3、加强引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1)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2)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小学生背诵的 80 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①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
②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③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安徽省利辛县汝集中学
李怀珠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考试分值占55分,大部分学生只得30分左右,尤其在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成绩更低,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提高其作文水平呢?我结合20多年的经验对其作出分析,为提高学生作文素养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农村初中学生写作素质不高的原因
(一)主导思想失误。作文教学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不外乎进行大量的写、练、评。局限于审题、立意、选材的讲评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训练。为了考试儿作文,谈不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作文内容枯燥。当前农村初中学生中,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单调乏味,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对外面世界缺乏了解,因此写起作文来,无话可写,无言可说。
(三)教学条件的限制。农村经济滞后,基础条件差,现代信息教育和阅读教学跟不上,难以满足作文教学的要求。作文教学本身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师生增加知识的储备量,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由于条件差,自然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四)语法知识的缺失。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语文基础知识不被教师和学生所重视。因为课程标准规定:中考一律不考语法知识,即使教材教材提到一些语法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也知识轻描淡写,一晃而过。这就造成学生作文中语言错误。如:辞不达意、搭配不当、病句
叠出等。
(五)教学方式陈旧。作文教学过程不完整,作文评改方法失当,缺乏对学生思维的综合训练,学生作文难以个性化,难以创新,学生长期受制于教师的点拨,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学生作文素养的提升策略
农村作文教学虽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但也不是“无药可救”。有的教师试图寻找一个捷径,但都无功而返。原因很简单,作文教学没有捷径可走。我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要脚踏实地地从点滴做起,慢慢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驱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内驱力。人常说:“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我认为指导学生写作,最重要的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写”到“我要写”,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生活中寻找兴趣。写作是一种特殊的智力能力,离不开社会生活。可是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往往觉得“脑子空空”,没啥可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在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趣。然后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写作训练。比如,先组织学生大到某地春游,仔细观察这里的人、事、物,然后把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一篇游记或心得体会,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议了,学生写起来就会兴趣盎然。
2.命题上寻求乐趣。命题作文是写作训练的重要形式,但往往与形式的兴趣爱好不尽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
性。因此,在抓好命题作文的同时,应适当增加自选题目、话题作文等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写自己最关心的人、事、物,围绕某一话题,不拘形式、不做限制,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就能得到较大的发挥,就不会把写作当成“苦差”了。
3.训练中增加情趣。学生写作水平低,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是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就要重视写作技能的训练。要学生“过河”,首先要帮助他们解决“船”或“桥”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计划地讲解有关写作的知识。如:审题、立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谋篇布局、描写议论、遣词造句等。学生掌握了这些写作技能,就会在写作中尝到甜头,逐步提高写作兴趣,增加写作的信心。
(二)多读书上网,积累写作素材。叶圣陶说过:“作文以表达胸中的积累为目的,读得多,使胸中蕴藏不断丰富、充实。积累越多,写作的基础自然雄厚”。不可否议,扩大阅读鼓励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一大“法宝”。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开展读书运动。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尤其要多读古今中外名著,在读书中丰富词汇,吸取有益的文学营养。
2.摘录好词佳句。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凡见好词、佳句,或点滴体会,都要及时记下来,整理成本。
3.绿色上网,查找所需材料。现在农村初中基本上各班都装备好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适当地上网、查阅写作材料,比如:名言、警句、谚语等,有助于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三)回归语法教学,锤炼语言文字。近些年来,语文教学走进误区:只重视思想艺术教学,忽视了语法教学。致使多数学生字、词、标点使用不规范,行文词不达意,把写作视为“跟着感觉走”。面对这种情况,不少老师不禁发出感慨:学生连语文基础知识都不能掌握,谈何正确运用汉语进行写作呢?当务之急,应该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讲授相关的汉语基础知识。比如:汉字的起源、构造、词类、短语类型、词义和感情色彩辨析、句式的选择和变换等等。只有掌握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有所提高,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同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如:片段作文训练、坚持写日记、养成好习惯。通过大量的作文训练,锤炼学生的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学生提问,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古人云: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其意思就是善于提问, 向别人请教问题, 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 而主观武断, 不虚心向人求教, 则办不成大事。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有句名言:“求学问, 先学问, 只学答, 不学问, 非学问。”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上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提问的重要性。
在日常教学中, 提问作为一种常规教学手段, 在课堂结构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的推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观现今初中历史课堂, 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 师生对“提问”的理解大多是片面的, 运用也多是单向的。在实际教学中, 提问权被牢牢掌握在教师手里, 往往是教师提问多, 学生提问少, 教师质疑多, 学生质疑少, 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 因为缺少教师必要的正确引导和方法指导, 其有效性大打折扣。
一、应对“沉默是金, 闭口不问”的教学策略
该现象比较常见的形态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课堂的质疑、发问成为教师的专利, 源于学生的问题几乎为零, 回答问题成了学生的本分。
学生不愿提问, 究其原因, 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从主观方面分析, 有所谓的“面子”问题。初中生正值青春期, 自尊心较强, 顾虑较多, 生怕提出来的问题、说出来的观点不被老师、同学认可, 而反遭嘲笑。从客观方面讲, 现行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存在一定弊端, 因为应试需要, 教师只重视“答”的训练, 忽视了“问”的培养, 习惯了“一言堂”的灌输, 忘却了学生表达自己合理质疑的需求, 久而久之, 学生渐渐失去了应有的问题意识。
1.转变教学观念, 培养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摒弃陈旧教育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努力创造提问的条件。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的若干提高学生质疑积极性的做法:
尝试一: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使学生乐问。如在讲授专题“中日关系”时, 作如下设计:
(1) 播放影片《南京!南京!》片段。 (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及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2) 引导学生通过影视片段, 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探讨、交流。
对话一:共鸣
甲同学:日本人杀了这么多中国人, 实在是太可恶了。
乙同学:是的, 日本是世界上最让人憎恨的民族。
忆一忆:请同学们回忆《南京!南京!》的历史背景, 谈谈当时的中日关系。 (战争、对抗)
对话二:分歧
甲同学:可恶的日本,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打到小日本。
乙同学:现在是和平与发展的年代, 你能做什么呢?
甲同学:我们要一起抵制日货!
乙同学:你这么做不但有损中国经济发展, 而且破坏中日友好关系。
甲同学:他们杀了我们那么多人, 我们还“友好”吗?
乙同学:中日关系不仅仅表现在“南京事件”上, 其实中日关系由来已久, 而且在不断变化。
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中日关系的变化。 (从隋唐的友好交流到明朝戚继光抗倭到近代的侵略与反抗再到1972年中日建交……)
对话三:疑惑
甲同学:原来中日关系这么复杂啊。为什么两国关系会时而友好, 时而对抗呢?
乙同学:这个我也不理解。
合作探究:结合现代中日关系的变化, 谈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日关系时阴时晴的? (国家利益)
优质的视频资料能创设出一定的历史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今社会热点 (中日关系) 进行探讨, 学生就有话说、有问题问。
尝试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意识地加入“学生提问”环节。如在新课《经济大危机》结束时,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如下自我反思:
(1) 记录自己认为的本课重要知识点。
(2) 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
(3) 列出对本课内容尚存的疑问, 提出自己的想法及问题。
以下是一位学生在该环节对本章内容进行的总结, 以思维导图形式理清了关系, 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问题。
实践证明, 给予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与质疑, 他们能结合自身实际, 提出一些“想问而没问”的问题。
尝试三:在教学评价中, 引入“提问加分”考核机制。
设立“问题卡”制度, 类似于教学中已经普遍运用的“错题集”。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 用于记录课前预习、新课讲授、课后巩固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自我探究、向教师提问、向同学提问等多种渠道释疑。教师定期收集“提问卡”, 进行综合分类。一方面, 对学生反映比较多的普遍性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展开集中讨论, 这也是教师获得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有利于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 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加分, 并将分值按一定比重加入期末考核中, 这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 提问能力也渐渐提高了。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活跃提问题气氛。
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放下固守已久的“师道尊严”的架子, 做学生的朋友, 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及人性化的民主氛围, 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问。
二、应对“海阔天空, 随性而问”的教学策略
提出问题是一种能力, 是对思维困惑的一种明确表述, 学生提问的能力各有不同。陶行知先生有句话:“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其意思就是同样是问, 问的方式方法却各不相同。有些学生遇到一些小问题便张嘴即来, 提一些非常简单、思维含量比较低的问题, 甚至还有一些无明确目的的“怪问”。有些学生对心中的疑惑想提却无法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其结果往往是问不达意, 教师也无法领会其真实意图。
教师一方面要维护学生提问的热情。学生的好问是极其宝贵的, 即使是简单的较低层次的问题, 甚至是学生的“奇思怪问”, 都不应轻易将其否定, 而是要积极引导, 逐渐调整其思维导向。另一方面, 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 促使学生在提问方式上获得突破, 提问能力得到加强。具体做到:
1.掌握常用提问方法。
方法一: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发问。依据教材, 紧扣标题等要素, 运用6W步骤发问 (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 , 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了 (发生了) 什么事件, 为什么这么做 (会发生) , 其结果、影响怎么样?以人教版九上《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这一课为例, 全文就两个标题“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 据此, 指导学生设计如下提问:
谁在什么时候的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 其背景是什么?
废除农奴制的结果是什么, 给俄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谁在什么时候的日本实施了明治维新?
为什么要明治维新, 其背景是什么?
实施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影响?
方法二:由教师的讲解追问、反问。依据教师的讲授, 或顺其思路刨根问底, 或逆向思维从反方向提问。以人教版九上《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为例, 设计如下教学 (片段) :
(1) 找出英国宪章运动的时间、政治纲领和中心任务及其影响。
(2) 引导学生追问: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 (缺少科学理论指导)
(3) 列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意义。 (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 并促使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4) 引导学生反问: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 巴黎公社运动为何还是失败了?
教科书将本课依次分为三个板块:“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宪章运动失败后, 教师引导学生顺势追问:“持续了十多年的宪章运动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其原因是什么?”探究得出“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针对巴黎公社失败,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问:“既然已经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为什么用它指导革命还是失败了?”通过探究得出“当时法国工人阶级尚不够强大, 法国并不存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这一根本原因。
方法三:从历史事件的比较中询问。这主要是将某些相关或类似的历史事件通过比较和类推的办法提出问题。如讲解近现代史“改革”专题时, 将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罗列在一起, 引导学生对三种模式进行类比, 并思考分析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措施及实施的背景和作用等。
2.坚持先易后难、层层递进的提问原则。
在授予学生提问方法的同时, 还要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对问题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可分为六个层次, 教师应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多提有质量、有价值、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
《礼记·学记》指出:“善问者, 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其意思就是会提问的人, 像木工砍木头, 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 再砍坚硬的节疤, 如此, 问题就容易解决。简而言之, 提问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召开两次国际会议为切入点, 教师示范, 授学生以有效提问的方法:
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列强召开了哪些国际会议。 (认知性问题)
答: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问:两次国际会议是否都涉及了中国。如果有, 则都有哪些涉及? (理解性问题)
答: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问:这对中国公平合理吗?如果公平, 则公平在哪里?如果不公平, 则不公平在哪里? (分析性问题, 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本质进行思考)
答:这对中国极不公平。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 为什么会受此不公正对待?究竟是什么根本原因导致的? (分析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 进一步提出疑问)
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 其本质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 战后的国际会议是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中国虽为战胜国之一, 但在帝国主义控制的国际会议上毫无应有的公平与地位, 充分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 (释疑)
这是教师给学生示范如何提问的一个简短片段, 通过由易而难的层层设问, 学生的思维导向越来越明确, 思维的含量也一步步提升, 最后通过互动探究, 揭示历史事件本质, 可谓水到渠成。
三、对“真知灼见, 由心发问”类学生的策略
这是会提问的一类学生, 敢问、乐问、善问是他们的特征。他们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洞察力, 对教师的讲解也不一味地盲从。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善于思考、敢于质疑, 并积极和同学、教师交流。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 给其他学生树立典范, 使他们感染班级中问题意识薄弱的学生, 带动班级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自主学习;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7-0040-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数学教学中,人们往往是从教者的方面着手,探究最有效的“教” ,而较少关注学生本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随着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实践的兴起,自主学习开始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人们从对最有效的“教” 的研究转向对最有效的“学” 的研究。即最有效的“学” ,实质上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已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监控学习过程中,如时间、地点、节奏等,评估学习效果。实践研究表明,成功的数学学习者自我管理能力一般都比较强,他们不仅掌握了开展各种学习活动、解决各种学习困难的技巧和策略,而且能够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实际上就是自我监控能力,其发展主要体现在认知水平和元认知水平的提高方面。它能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受益匪浅,而且能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二、调查过程与方法
1.调查时间与对象。这次调查安排在2010年3月份进行。参加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城镇中学2008年9月入学的九年级两个班的学生100名。在此之前,七年级尚未摆脱小学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因而自主性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八年级一年的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得以掌握,己经逐步形成了独立学习风格并且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2.调查形式与内容。这次调查釆用问卷的形式,涉及学生自觉性的五个方面,即初中数学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每个方面含4道选择题回答,总共20道选择题。每个选择题给出5个选项,即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和很不同意,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项作为答案。
3.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发给学生后,由教师向学生说明答题的要求:(1)要求在提供的选择项中选择一个最适合你本人的选项;(2)各自独立完成;(3)选出的答案无优劣或好坏之分;(4)调查目的旨在协调数学教师了解情况,以便正确指导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能够比较客观地做出选项,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4.问卷统计。这次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全部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收回后,本人对数据进行了定量统计和描述性分析。
5.调查数据处理说明。在数据统计和分析中,首先按评价等级的分值,对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进了权重处理,即非常同意为5分,同意为4分,一般为3分,不同意为2分,很不同意为1分,然后再计算出每个等级的平均分。如果该项的平均得分为5,就说明全体同学百分之百填了“非常同意” ;如果该项的平均得分1,说明全体同学全部填了“很不同意” ;如果平均分是3,则说明大家持“中立” 的态度。
三、调查结果
四、结论与建议
这次调查显示,九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对“自主学习” 的观念不仅不排斥,而且非常受欢迎。尽管他们是在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中长大的,然而他们并不完全依赖老师,也不愿意接受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相反,他们认为学习的进步取决于自己。这个结果对于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启发,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潜能。据此,针对目前中学数学教学提出以下主要建议:
1.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学数学有很多知识比较抽象,这对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都是比较困难的,数学是和生产、生活、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关键是让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走进课堂。因此,教学中首先需要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教师应做这方面的有心人,多观察生话,处处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素材。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实践等学习形式。
2.指导数学课外学习,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开辟笫二课堂,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促使他们自主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組,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老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这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合作与交流营造了一种学生迫切提出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的氛围。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这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在教学中,常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通过互学、互帮、互促,有组织地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等,共同完成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內解决所有学生存在的所有问题,此时合作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对知识的保持程度,使他们的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和训练,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有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3.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要处理好“讲” 与“精讲” 的关系。“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每个老师都应根据教学內容、学生、个人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法,不能否认“讲授法” 应有的价值,但是如果迫于教学任务压力或者由于自身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不加选择的过多使用讲授法,短期看可以加快教学的节奏,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但从长远看将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些评课细则中明确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不超过多少时间,必须让出一些时间来给学生自主学习,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对于学生熟悉的、有亲身感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己去感悟是合适的,也是符合目前教学理念的,但是对于有些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不能达到,就需要老师去精讲点拨。所以,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精讲內容,要切中要害,讲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愿望。用精练、概括的语言把重难点、疑点讲明讲透,用简捷易懂的语言,生动表达出老师对问题的理解和不同角度的诠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初中学生现状分析】推荐阅读:
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07-13
初中学生的学情分析11-01
初中国画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初探12-01
农村初中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11-24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复习对策与建议11-16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12-04
二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分析07-09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分析09-06
中学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06-21
中学生作文难的现状分析与探究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