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活动实施方案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国学活动实施方案(共12篇)

小学国学活动实施方案 篇1

为了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二、活动目标

1、以经典诵读活动为契机,引领和推动我校读书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2、鼓励全校师生以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促进良好的个性和品质的形成。

3、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让学生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4、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

组长:陈仁武(负责国学经典诵读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吴坤理(负责国学经典诵读的场地布置)

朱道文、张慕盈(负责国学经典诵读的实施与指导、摄影)

成员:三、四年级各班班主任、语文老师

四、诵读内容

三年级:从科组规定的内容中选五首诗。

小学阶段国学教育的内容与实施 篇2

【关键词】国学教育;小学;内容;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30-02

【作者简介】阚蓉,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南京,210036),一级教师。

一、国学教育的内容选择

国学内容博大精深,要“取其精华”作为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然而,对于何为“国学精华”则存在较多争议。一般认为,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涵盖经史子集各方面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所选的古文(除诗词之外)有四十余条,以经史为主,涵盖先秦和之后各朝代。例如,《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老子》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前者体现儒家思想,后者属于道家经典。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所选内容多数属于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以诚信、立志、勤学、智能、勤劳、爱国、亲孝为主,与科学有关的部分仅占3.6%,与合作有关的仅占1.8%。[1]这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儒家文化又以“伦理”内容为主的基本事实。除了行为习惯方面,这些国学教育内容还集中在“志”与“趣”两方面,继承了我国古代教育中“童蒙养正”的优良传统,符合现代人才成长的科学规律。[2]

然而,正如课堂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一样,语文教材中节选或者改编的国学内容也并非国学中的全部精华,仅靠教材内容教学也无法完成国学教育的全部目标。教材中所选内容多与人文有关,与科学、创新和合作有关的非常少。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易给学生形成一种我国传统文化在科学、创新等方面成就不足的印象。

事实并非如此,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不朽的文明之中,还包括发达的科技(天文、历法、医药等)、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创新(如四大发明等),很多古代科技遗产至今还发挥着作用。例如,我国中医经典《肘后备急方》和《本草纲目》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能“治疟疾寒热”,启发了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最终提取出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医学奖。[3]该药惠及世界2.4亿人口,挽救数百万生命,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从思想史角度来看,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诸子百家在科技创新、法治理念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很多思想绵延后世,泽被当代,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现代性精神有很多共鸣。例如,崇尚科学的墨家学派在认识论、逻辑学、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著名思想史学者杨向奎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于或超过整个古代希腊”[4];崇尚法治的法家学派在政治、法律、经济、行政、组织及运筹学方面提出了诸多创见,其重视法治、公平正义的思想至今仍然影响中国依法治国的理念与实践。

因此,在国学教育过程中,不必局限于儒家和道家经典,除了教材中所选的国学内容,还可以加入更多与现代性精神和理念兼容的内容,尤其是墨家学派关于科学的思想、法家学派关于法治的思想,以及中国古代在科技创新、社会改革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与宝贵遗产。

在选择国学教育内容时,还有两个观点需要辨明。第一,国学教育并不完全等于文言文教育,大可不必因为文言文太难而放弃了一些经典内容。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言,对小学生而言,很多原文艰涩难读。因此,对于一些国学经典内容可以用通俗流畅的现代汉语来重述和改编,使其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生动故事。第二,国学教育中加入科技创新和社会改革等内容,并不是替代科学、社会等课程的知识内容,而是从文化、情感、审美等角度来激发儿童对我国优秀文化和灿烂文明的兴趣与热爱之情。

二、国学教育的教学实施

除语文教材之外,很多地方在校本课程中逐步增加国学教育内容。然而,如何更好地实施国学教育,即教师以何方式教、学生以何方式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学教育的目标,则需要更多创造性的教学实践。

1.诵读熟记与下意识“熏陶”。

国学教学中要摒弃简单实用主义,不能片面强调母语教育的交流和交际等工具性功能,而忽视了文化熏陶与传承。裴钰在《汉语言的多样性,是我们的民族传统》一文中指出,“语言教育的核心,不是交流,也不是识字,而是母语文化的传承”。[5]文化熏陶与传承是一种“缄默知识”,沉淀在人的“潜意识”之中,虽然无形,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深层次思维方式、审美偏好和行为逻辑。纵览古今国学教育的方法,诵读熟记是其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接受文化熏陶,实现文化传承。诵读熟记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口诵”与“心惟”的结合,具体是指用标准的普通话,用略带夸张的语调读文言诗文,强调对作者情思的体会以及文本语言的运用。学生会在诵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并熟记经典语句和故事,欣赏和体悟语言艺术,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践行和传承思想智慧。

2.“体验式”教学与文化体悟。

很多国学内容与现代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距离,在教学中可以多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音乐、故事、影像等直观方法,使相关内容易于理解,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习体验。

第一,音乐渲染下的情感共鸣。在国学教学中,古典音乐有助于将学生的情绪带入古时情境与文化氛围中,在音乐的渲染下产生情感共鸣,体味经典的魅力,感悟人生的哲理。在教学中,如讲授悲伤的主题时,可播放古筝曲《梁祝》、二胡曲《二泉映月》和管子曲《胡笳十八拍》等偏哀伤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讲授积极欢快的主题时,可采用琵琶曲《春雨》、笛子曲《雪山情》和扬琴曲《欢乐的牧童》等相对活泼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另外,在分析讨论和概括分享环节中,可以播放《高山流水》和《春江花月夜》等引人沉思的音乐,促进学生情感升华。

第二,生动故事中的抽象理解。在国学教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哲学、伦理、政治等领域的思想和观点,其内涵丰富,意义深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就需要将抽象的思想转换成学生易于理解的生动小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认知结构关联起来,便于理解和记忆。另外,还可以编成舞蹈或者剧本,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备些汉服道具,让学生扮演角色,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剧情表演。

第三,影像体验中的感知领悟。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静态画面和动态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强化感性认知和理性领悟。如在讲授《孟母三迁》的历史典故时,可以通过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孟母搬迁的原因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环境”在人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讲授《三字经》中的“稻粱菽,麦黍稷”“马牛羊,鸡犬豕”等内容时,可以通过静态图片或者实物来帮助学生认知“六谷”“六畜”,并可由此引申至自然历史领域,使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牛龙龙,彭小艳,季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所选“古文”初探[J].美与时代(下),2015(7):126-128.

[2]陆一,史静寰.志趣: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4(3):48-54.

[3]王洪鹏.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谈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作用[J].科技导报,2015(20):118-119.

[4]童恒萍.墨家科学兴衰对于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1):110.

小学生国学经典活动策划方案 篇3

“感受文字美,尽享读书乐”—移动阅读国学经典

推荐活动的建议

一、活动主题

“感受文字美,尽享读书乐”—移动阅读国学经典推荐活动

二、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校高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慈溪xx社区城乡数字文化站建议与慈溪xx小学联合共同举办“感受文字美,尽享读书乐”—移动阅读国学经典推荐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促进学校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和谐发展。

三、活动时间

建议2012年10月份开始在学校张贴宣传海报,并在各班级派发宣传单张

四、活动地点

慈溪XX小学

五、活动对象

慈溪xx四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移动阅读国学经典推荐活动 活动步骤:

1、活动前需准备好和主题相关的书目推荐资源(如: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推荐书目最终由学校老师确定。

2、确定推荐书目录后,工作人员在社区站点预装推荐的相关内容读物;

3、进行宣传单页的设计和印刷;

4、工作人员在活动尾声,以分发传单形式向参与者进行内容推介,并鼓励参与者借阅移动阅读设备;

5、参与者可以在慈溪xx社区“城乡数字文化站”内进行新书预读;

6、后期开展新书有奖征文(读后感)活动,参与者可获得相应物质奖励并获得征文数字出版的机会。附:国学经典名著书目

1、二十四史

《后汉书》、《金史》、《晋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梁书》、《辽史》、《明史》、《南齐书》、《南史》、《裴注三国志》、《史记》、《宋史》、《宋书》、《陏书》、《魏书》、《新唐书》、《新五代史》、《元史》、《周书》等。

2、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官场现形记》、《东周列国志》、《老残游记》、《二刻拍案惊奇》、《初刻拍案惊奇》、《梦溪笔谈》、《三侠五义》、《山海经》、《水浒传》、《杨家将演义》等。

3、古典诗词

《唐诗三百首》、《宋词一百首》、《曹操诗全集》、《苏轼全集一》、《苏轼全集二》、《苏轼全集三》、《苏轼全集四》、《苏轼词选》、《纳兰词全集》、《中国古代戏曲》等。

4、历史研究

《99%的人不了解的真实的中国历史》、《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易中天品三国》、《一生要了解的中国历史100皇帝》等。

活动形式二: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明星活动 具体实施

1.老师布置作文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里读一本好书(由老师推荐三本学生自选一本,书可以通过阅读器免费借阅,也可通过购买书籍阅读),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读后感,参加征文比赛活动。2.日常上课时间都为征稿时间(老师负责收稿)。

3.由学校组织老师对稿件进行评审,在各年级段中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

奖2名,三等奖3名,获奖作者获得相应的奖励(一等奖获得易博士阅读器M218C+一台价值999元,二等奖获得易博士阅读器EB800一台价值666元,三等奖获得精美笔记本一本)。

4.获奖作品、老师评语、作者介绍及照片编辑成《2012年慈溪xx小学优秀作文选》并以电子内容形式出版。最终在城乡数字文化站的电子阅读器上都可以免费进行阅读体验。5.进行颁奖(具体详谈)

宣传单张内容:

慈溪xx小学“书香伴我行”征文比赛活动

致四、五、六年级同学:

为了鼓励同学们学习期间多读书,读好书,我校与慈溪XX社区城乡数字文化联合举办“书香伴我行”阅读征文活动。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各年级老师推荐三本好书,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其中一本书内容的理解,以文字的形式向大家呈现一场心灵的盛宴。第二阶段,由我校多名语文老师担任评委,从参赛稿件中评选出了一部分优秀作品。第三阶段,获奖作品、老师评语、作者介绍及照片编辑成《2012年慈溪xx小学优秀作文选》并以电子内容形式出版,获奖作者得到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附:老师推荐的书籍在以下农家书屋的电子阅读器里均包含,学生可以免费借阅,也可通过购买书籍阅读)。

慈溪xx小学

2012.10.15 作品要求:

(1)以读后感为主题;

(2)字数不限,以500字—1000字为佳;

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4

21世纪的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高度繁荣,而竞争空前激烈,家长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我们的孩子也在经受着智能时代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诱惑,且程度不同地表现出物欲化、粗俗化、冷漠化、浮躁化、无责任化、虚假化,幼年时养成的习惯、品德、性情,将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终生。我们深知,每一个家长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充满智慧、充满魅力、正直积极、获得成功的人,而这与国学中对人的培养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我园根据《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纲要〉的通知》文件要求,特制定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我园幼儿通过诵读经典名著,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等优良品质,教育和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实施目的

1、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是为了给孩子传递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优秀作品在哲学、历史、艺术更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孩子学习国学,对他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2、孩子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力和语言学习能力、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还能增强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家长在孩子学习国学时,自己也应该了解并熟悉一些国学知识。这样一来,不仅自己收获到了新的知识和思想,也可以跟孩子交流互动,促进孩子在学习上的的提高和进步。

4、通过国学经典教育,教给幼儿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处事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心性修养;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提供营养,为和谐人生奠定基础;通过国学经典教育,让幼儿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了解成都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积极关注家乡的文化建设,为成都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三、实施原则

根据幼儿身心特点,适度开展国学教育活动。

1、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把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必须去除那些封建道德内容,防止陈腐的毒素毒害新时代的幼儿。

2、其次,在教育形式上改进。选取国学中的精华,通过生活化、故事化、游戏化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幼儿喜爱并乐于学习和接受,切忌说教和灌输。

3、国学作为一个热点、一种载体,并不能承受当下幼儿教育的发展之重,更不能承受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之重。当下一些幼儿园所引入的“国学”,主要是《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等古文典籍,其思想内容侧重于如何“做人”,是道德说教;其教学方式大多是带着孩子读读背背,摇头晃脑,入口不入心。这样的“国学”教育,表面上教给了孩子“国粹”和知识,其实质却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和智力发展,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影响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待国学教育,我们一定要严肃认真,避免步入误区。

4、相同的知识点,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和个体差异,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教学目的深度广度也应科学调整。比如“凡是人,皆须爱”,三岁孩子能明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就足够了;五六岁的孩子则需要懂得爱就是替他人着想;而十岁左右的孩子应明白尊重和理解一个人也是爱他的表现,爱不需要回报。

5、“国学热”的主流无疑是正面的、积极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难免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这可能导致国学“虚热”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国学教育的严肃性、庄重性。要向老师行跪拜礼,有的幼儿还穿着自制的古装,带着自制的冠。对于这样的形式,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的副教授张静表示,国学教育应该重内容而非形式。不是说中国传统的东西应该整个‘拿来’,教授给孩子,但是也不可彻底否定,对国学,我园提倡“扬弃”,要取国学之精华,而去其糟粕,类似封建等级尊卑之礼的东西,是需要摒弃的。

四、实施课程

我园实施国学教育过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1、(3-4岁)初步了解并欣赏《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并背诵一些浅显易懂的唐诗、宋词、童谣等。

2、(4-5岁)学习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通过游戏化、故事化的诵读,了解道德修养与规范,孝父母、敬师长、爱朋友;习得道德修养与规范,习礼仪、重学习、勤劳动。

3、(5-6岁)了解孔子、孟子等圣贤人物幼年美德故事,参与健康的家庭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倾听民间传说,依据名人典故、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俗传说等编排脚本剧,结合美术、英语、角色游戏、音体等实质多元化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认知及表达能力。

五、课程教学理念

教学必须运用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从而实现国学文化在启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1、诵读化。即以诵读为主线,有效发挥诵读的功能,孩子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还能培养记忆力和语言学习能力。

2、情境化。根据经文的主题,借助音乐、活动、画面、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观察、理解、思考、感悟,开拓视野,感受历史,陶冶品性。

3、故事化。小故事蕴含有大智慧,教学时把故事引入活动,即以经典小故事或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诠释经文中涉及的人与事,在丰富经文内涵中,开拓幼儿视野。

4、生活化。比如,吃东西时讲“孔融让梨”这个典故是培养孩子谦让、懂礼品质的最好事例;从“黄香温席”中懂得孝敬长辈;孩子“以我为中心”时讲《弟子规》;出尔反尔,讲“言必信,行必果”;被帮和助人时讲“涌泉相报”与“泛爱众”······这样既缩短古今文化间的距离,又充分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有助于传承民族精华又不拘泥古训,更有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

六、推广形式

1、与幼儿园特色创建相结合,营造经典诵读的良好氛围。在幼儿园整体环境的设计、规划上,既要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又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幼儿在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国学,学习国学。

2、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宣传栏、黑板报的作用,宣传我国优秀的文化经典、五千年的思想精粹、先贤的经典故事等,不仅促进了孩子在学习上的提高和进步,对家长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

3、把国学经典教育纳入课程规划,安排课时,确保国学经典教育进课程,并合理安排教师承担国学经典教学任务,加强教学的规范性。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幼儿园成立由园长任组长的国学经典教育领导小组,细化分工,落实责任,把国学经典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来抓。组 长:赵英 副组长:蒋玲 组 员: 余涛 赵霞

2、重点规划。结合本园特点,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分年龄段、分学期、分步骤、有针对性的逐步推进国学教育。把国学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安排上立足长远,不断完善,形成稳定的国学教育机制。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起着骨干、主导和示范作用,是国学教育重要的保障机制。以特色建设为指向,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分层提出要求,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聘请专业人员培训、座谈交流、讲座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从各个层面去解读、揭示国学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搭建培养全园高素质国学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平台。

国学活动方案 篇5

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师资建设为抓手,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够吟诵,班班读经典的氛围。并在师生中大力推进诗书达人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通过各种形式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中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实施和安排

(一)诵读安排:

1.早课、语文课时间,语文老师组织诵读。

2.午间新闻时间,班主任组织学生诵读。

(二)活动安排

1.三月举行“国学润育”系列活动一“国学经典集体诵读活动”:

(1)初一年级14个班,组成三个方队集体诵读,诵读内容:《笠翁对韵》、《三字经》、《弟子规》等。

(2)初二年级16个班,组成四个方队集体诵读,诵读内容:《关雎》《无衣》《硕鼠》、《诫子书》、《论语》、《陋室铭》等。

(3)高一年级组成一个方队(200人)集体诵读,诵读内容:《爱国诗词》。

(4)高二年级组成一个方队(50人)集体诵读,诵读内容:《春江花月夜》、《古从军行》。

(5)教师组成一个方队(50人)集体诵读,诵读内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离骚》等。

2.四月“国学润育”系列活动二:

在初中段开展“讲古代名人故事”、“国学手抄报展览”的诗词配画活动

3.五月“国学润育”系列活动三:

在高中段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国学经典书法展览”活动

4.六至七月“国学润育”系列活动四:

小学国学活动实施方案 篇6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学幼儿社会交往教学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一、 课题研究的内涵解读

2014年,我园申报的《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国学经典教学活动研究》课题立项为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历经二年,我园在园内推广国学经典教学活动,对课题研究的已有经验进行了归纳,对课题研究的实践发展进行了远景部署。

1. 课题研究的前期调查。作为苏州市第七批农村儿童文化园、张家港市语言文字先进学校,为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我园一直把国学经典引入课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活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环境上的体现:我园以“五名工程”为导向,利用各区、各角创设了名诗欣赏廊、名画创作角、名著阅读墙、名曲感受厅等环境,选择了适宜的国学经典内容,营造了温馨的阅读氛围;在班级环境中创设了语言读书角、好书共赏区等,给幼儿参与阅读、学习诵读提供了有利条件。课程上的体现:我园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体验特色,弟子规、三字经、古诗等成为语言教学活动中的一大亮点。另外,我园承担的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生态环境策略研究”重在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现已到中期研究阶段。

2. 课题研究的前景展望。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努力以育灵童教学资源为前提,汲取有利于幼儿参与社会交往的浅显易懂、富有童趣、便于幼儿熟记和认读的三字经、古诗、弟子规等,采用专题活动、教学活动、区角活动等内容,借助游戏、表演、欣赏、诵读、体验等活动形式,帮助幼儿感知交往礼仪并学以致用,获取理论到实践、实践到情感的提升,推进幼儿对自我、社会、自然之间的整体认识和体验,谋求幼儿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二、 课题研究的环境营造

1. 环境创设的空间是开放的。我园创设的国学经典教学环境布置的空间位置是开放的,在走廊或通道中随处可见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三字经等图文结合的版面,敞开式的场所便于幼儿三二成群驻足观看或朗读。

2. 环境创设的内容是灵活的。呈现的国学经典教学环境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那种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参与社会交往能力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逼真形象、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幼儿在情感满足的同时提升各项能力。如我园实行每月一主题,一月是关于走礼仪线的学习和体验,下月是游戏交往的三字经体验馆。做到每月一重点,渗透幼儿的各个环节。

3. 环境创设的形式是自主的。体现幼儿是环境创设中的参与者角色,在形式的选择上更加考虑“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等因素,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融入“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等教学内容,有朗诵类、节奏类、表演类等。

4. 环境创设的材料是丰富的。避免提供成品类的、定型类的、变化单一材料,可随时根据活动的需要而有所更新或替代,激发幼儿实践的兴趣。如在《池上》古诗教学活动中,为让幼儿体验同伴间合作乐趣,老师用废旧材料制成了小船和竹竿,三人一组边念边表演,其乐浓浓。

三、 课题研究的主题内容

1. 基础性活动的构建。我园的基础性活动创设了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实践活动四种课程类型,这四种课程类型注重幼儿多种经验的感知与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同时在基础课程实施过程中体现国学经典教学特色。

学习活动。我们将三字经、古诗、弟子规等融合到课程中去,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社会交往发展水平,参照话题计划,实现课题研究与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共融。同时对课程中的话题表内容和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变更和调整,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幼儿个性差异和能力差异,组织有效的、丰富的活动。

生活活动。我园把幼儿的一日生活纳入研究范围,如洗手、吃饭、喝水等环节,让幼儿从生活中体验三字经、弟子规中的诗句含义,并落实到行为中。

游戏活动。我园尝试将国学经典教学内容与幼儿游戏进行整合,在游戏中拓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如在诗意浓浓的“童学馆”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来体验,体验待客的礼仪之道,倒上一杯茶,礼貌交谈着,透着童趣。

实践活动。我园各年级组每学期都要开展二次以上的实践活动,每次实践活动都会制定相应的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目标和详细的活动方案,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和开展。如有外来客人光临,我们的礼仪小天使们就会出现在各个楼道转角处,指引客人找到所去的功能室。年级组内还会根据计划开展诗词朗诵会,也会提供一些情境表演活动,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收获更多。

2. 特色活动的构建。发扬我园原有的环境教育优势和特点,设置国学经典特色活动,分成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和节日活动三大类型,确保教育目标和尊重幼儿的交往发展特点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幼儿园对原有教育特色的传承和发展。

主题活动。我园建构了比较完整的主题式学习模式,实行“整合与自主”。每个主题都是从育灵童教材中挖掘,力求以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幼儿社会交往活动,满足幼儿内需,丰富幼儿经验。如在“感恩节”主题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心怀感恩,念一念感恩的古诗《游子吟》等,说一说如何表达感恩,做一做感恩卡,倡导幼儿怀着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社团活动。我园每周五都要开展一次社团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跨班开展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社团活动,支持幼儿个性特长的拓展。社团活动内容有:“朗诵大会”“童诗社”“经典故事”“诵读体验”等,鼓励幼儿自主地进行交流与表达,共同感受国学魅力,分享友好交往的快乐,促进幼儿素质的和谐发展、综合提高。

节日活动。每学年我们都会继承传统,以幼儿个性、适宜化发展为目标,开展“科技节”“读书节”“毕业典礼”“六一亲子活动”等活动。每一年都会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如每年一次的“六一展演”活动主题特色鲜明,有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现代风等不同风韵的表演,使幼儿拥有自信,成为自主发展的积极主体。

四、 课题研究的教学策略

国学教学中重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获得认知,在与同伴的互动学习中学习方法,在参与游戏体验中提升交往能力。

情境体验:教学情境力求真实、融合,我们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场景布置,如教师的着装、教学材料的提供、PPT背景布置等。

角色扮演:角色体验是一种通过让幼儿欣赏一定的角色来获得丰富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幼儿领悟了角色的责任。

实践操作:不管是《纲要》还是《学习与发展指南》都明确提出“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实践体验与操作体验,让幼儿在玩玩、唱唱、跳跳中接近经典、融入经典。同时,我们要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将文字与实物图、图形符号相匹配,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篇7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作为“引路人”的教师,无论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考虑,还是基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迫切需求,都责无旁贷地要重视起经典作品、古诗词的教学和研究探讨。根据本校教务处的计划,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本学期,我们六年级语文开展了“诵国学经典美文 扬中华传统美德”。引领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活动主题:“诵国学经典美文扬中华传统美德 ”

三、活动时间:2017年3月10日——2017年5月15日

四、诵读内容:

《中华诗文名句精华》《增广贤文》《国学经典》《古诗文必背80首》

五、活动内容安排:

1、向学生推荐国学经典诵读的书籍与文章,各班制定诵读方案。

2、每位同学进行优美词句的摘录

(二)活动组织实施:(2017年3月10日—2013年5月15日)

(三)三、具体实施方案

1.利用每天午间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本周所出示的诵读任务。

2.建议学生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3、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

4、以班为单位进行诵国学经典美文 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比赛。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方案 篇8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

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方案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特开展以“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新课程改革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倡导阅读传统经典,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汉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大店中学特举行“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14年4月28日

四、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为五至九年级学生。

2、每班必须在4月22日前上报参赛名单及诵读篇目。

3、诵读篇目自选(优秀经典诵读书目),不拘一格,要求紧扣主题,形

式多样,精神饱满,突出个性,注重实效。每个节目时间3-8分钟为宜,如需配乐请自备。

4、比赛形式以朗诵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配乐朗诵、吟唱、舞蹈等

不同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五、活动组织

1、组织领导:大店中学政教处、团委。

2、组织实施:大店中学语文教研组。

六、评比奖励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语文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参赛者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不记名打分。

2、评分办法:根据比赛情况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

分,以总分累加排名。本次评选采取10分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所有评委分数的平均分为参赛队(队员)最后得分。

3、奖项设置: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

若干名。

4、评分标准及办法:

<1>、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诵读内容为古今中华经典

诗文和各地富有人文特色的名人名作,体裁不限,格调积极向上。(2分)

<2>、脱稿诵读,精神饱满,形体语言得当。衣着得体,仪态大方,姿态大方(1分)

<3>、普通话语音准确,语调正确丰富。吐字清晰、宏亮,表达流畅,节奏韵律明显。(3分)

<4>、正确把握诵读内容,声情并茂,能准确把握作品内涵与格调,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引起观众共鸣。(3分)

<5>、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诵读形式富有创意,整体呈现生动,富

有表现力。(1分)

七、现场具体工作安排

1、评委小组

组长: 杨海平主持人:陈媛、张倩

组员:任岩、姚娟、侯艳丽、吴静、王亚慧、李星、姚春红、张瑜

记分员:李元、王纹文

工作职责:组长负责评委小组的领导工作,评委小组主要负责现场的评奖工作。

2、宣传小组

组长:李反超

成员:任变变、任平

工作职责:组长负责宣传组的领导工作,宣传组主要负责现场布置,包括音响的调试和横幅的悬挂工作,活动全程的摄像录影及刻制光盘工作等。

3、主持人陈媛、李群

八、相关事宜

1、各班要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扎实做好选材和诵读形式的编排训练工作。

2、未尽事宜,另行通知,希望各小组要明确目标,落实职责,规定时限,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大店中学

小学国学活动实施方案 篇9

摘要本文在简要论述了国学操的界定及国学操的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学操创编的依据、原则和内容作了探讨,从而分析了国学操的创编问题及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国学操学校体育创编

一、国学操的界定

“国学操”是体操的分支创新,通过让孩子一边诵读精选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古诗,配以古典乐曲等,采用锅庄、武术套路、舞蹈、体操、跳皮筋等游戏动作以及国标舞步法,将说、跳与音乐整合,使博大精深的国学寓体操、舞蹈及游戏之中。这种拓展式的“变脸”创新了国学的诵读方式,让学生更有兴趣,更轻松的学习国学,既得到国学知识,又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二、创编国学操的意义

(一)国学与体育的整合,使得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得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

在体育课中引进多种元素动作整合,如集体舞、国标舞,游戏跳皮筋步伐,街舞、武术、太极等动作,动作既有个人,又有双人,集体合作,既有原地,又有移动动作,既有动,又有静,动静结合,既健身,又增智。音乐在选择中,既有现代,又有古典,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得到国学熏陶。而学生诵读的国学内容,既有启蒙读物《三字经》、《弟子规》,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让学生跳着欢快的节奏,做着优美的动作,诵着经典的句子,这必将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国学操的创编,有利于“阳光体育”活动的落实

国学操的推广普及,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向阳光下,掀起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是实施“阳光体育”体育的有效途径。

(三)国学操的推广,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文明习惯养成是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组成部分。而国学经典中有许多生动的例子,可以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

(四)开展国学操教学,拓展教材内容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国学操教学,可以构建和拓宽教材内容。

三、创编的依据、原则及内容

(一)国学操的创编,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生理及认知特点

根据中小学生身体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锻炼的实际效果,合理设计国学操的动作时间。一般定为4-6分钟之间,形成每套操独特的特点,保持了学生接受知识层次性、简易性和衔接性。同时体现出不同学段的特点,音乐的创作与整套操动作节奏相匹配,合拍,具有活泼,律动,充满激情的音乐特点,符合小学学生学习和锻炼实际。

(二)国学操的创编,要遵循简易性原则

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人力和财力的情况下,挖掘体育教材内容与体育锻炼功能,让学生在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取得最佳的研究和运用效益。体操的实施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创编动作要简单,易学,实用,易普及推广。能就地取材,如采用跳皮筋基本步法与韵律体操,国标舞步伐结合,教学方便,安全可靠。不需要昂贵的器械,同样达到健身、愉悦身心的效果,做好“四好”,即“好学、好教、好看、好练”等特点。

(三)开发与研究国学的内容

经过几年的开发与研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共创编了国学系列操三套:

1.第一套《三字经》共分三段,节(预备节第一段),持续时间5分10秒,是针对水平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创编而成的。2.第二套:《五言诗》共分十四节(预备节和十三节操)。持续时间5分钟,是针对水平二的学生身心特点创编而成的,体现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功能。3.第三套《武术操》共分十节(预备节和九节操),持续时间4-5分钟。是针对水平三的学生身心特点创编而成的。

这几套国学操的特点是各自围绕着一个国学主题,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主体动作形象,并以生动形象的操名和模仿动作调动学生的情趣,培养少年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丰富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弘扬国学。而优美动听的音乐,为孩子欣赏美奠定基础.

四、国学操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一)开展国学操教学,提高“两操”早操,课间操质量,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两操”中,小学生集体在学校操场上做国学操,只见由各年级学生组成的方正队,在激越的旋律中,活泼欢快地变幻着,一个个小学生时点,时迈,时转,时挽,时踩,时钻,时拉手,时对练,时而鹞子翻身,时而蜻蜓点水,交错进行,游戏互动,造型变换。优美旋律,整齐的诵读,将国学与体操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开展国学操教学,提高体育课堂创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国学操教学,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最佳选择,通过学生说,唱,诵,跳,生生互动,从而改变课堂传统体育教学的方法单调,呆板,课堂教学活泼不足,杂乱多余,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达到乐教乐学,激发学生兴趣.

(三)开展国学操创编,为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提供了教材,成为表演和校际交流的内容

近三年来,我校创编的国学操,由体操兴趣小组学生先学,然后在全校推开。体操兴趣小组在县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助兴表演,获得优秀奖三次。在今年六月份,全省地方课程现场研讨会中,成为特色校本课程,为前来参加研讨的省市领导和专家们展演,受到好评。九月为全市文化建设年验收中,体操队参加演出,十月参加全县体操大赛中获一等奖。

国学操的创编后,本县多所小学体育老师来我校进行交流研讨,我们也为来我校参观的教师和其他人士展演,受到极大好评。

参考文献:

[1] 关于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的意见[Z].

[2]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Z].

[3]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

[4]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S].

[5] 中小学教材[M].

[6] 我与新课程同成长[M].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篇10

活动时间:2016-04-17 班级:初中各班 教师:语文老师

学情分析: 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内容选择: 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

活动目标: 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

活动过程: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一、比赛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比赛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

三、比赛时间 : 2016年4月17日

四、比赛地点 : 阶梯教室

五、比赛对象 : 7—9年级学生

六、参赛要求

1.以班为单位参赛,要求学生参加,着装统一,整齐大方。2.比赛内容由各班自行从《国学经典读本》、唐诗宋词等书中去挑选,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尽量配乐。比赛形式由各班自行安排。

七、评奖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班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分年级设奖。一等奖:3个 二等奖:3个 三等奖:4个

八、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九、人员安排

弘儒国学社活动方案1 篇11

——演讲活动 申请

国学社社长:盛振漩

尊敬的系领导您好:

鸿儒国学社从2009年10月份几人组建的小社团,发展为拥有建筑系,会计系,对外经贸系三大系60余人的社团。当然国学社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完全离不开系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我们深知我们距离五星级社团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我们必将完成上一届学长交给我们的任务:继续响应院社团部的号召,积极举办社团活动,争取打造五星级社团!为更好地响应院、系社团部的号召,我社积极筹划活动,现将我社此次活动的内容告知于您,希望系领导予以批准

活动名称∶

国学社辩论赛

活动地点和时间∶

2C401(需用多媒体)二○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星期五活动内容∶

开展以“爱情VS面包哪个更重要”为主题的辩论赛。活动目的∶

辩论是一项可以提高思辩能力,丰富课余知识,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思维表达的活动。开展此项活动,可以使同学们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在活动中提高自信,培养创新和团队精神。所以希望通过本次比赛,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提高思辩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各系之间,学生之间互动。

活动要求∶

㈠开场陈词要求:

提倡即兴陈词,所持观点清晰,表述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流畅。㈡攻辩要求:

此环节为双方一辩、二辩、三辩之间的对话,提问、回答和攻辩小结都必须是这三者。各方三辩至多可提六个问题,对方一辩、二辩必须回答,其他辩手不得代替或补充。提问应贴近辩题,不宜过分刁难;回答应针对问题,切忌答非所问。

㈢自由辩论要求:

⑴辩论发言必须两队之间交替进行,各用时4分钟;

⑵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的任何一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位

就即刻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⑶在此时间里,每位辩论队员的发言顺序,次数和时间都不受限制;

⑷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的发言时间;

⑸如果一队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别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一名或多名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的时间用完为止。

⑹比赛中,辩手不发言时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⑺倡导良好的辩风,注重普及知识、启迪智慧和展示风度。㈣总结陈词要求:

让国学经典润泽小学语文课堂 篇12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积攒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必须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品质,而诵读经典可以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明白做人的道理,在诵读经典的同时,学生会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的修养。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人格的形成,经常诵读国学能够对学生在积词累句、品味优美佳句、培养良好的人文情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来进行一下阐述:

一、在识字、写字中渗透

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领略汉字之美,是国学经典传承的基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汉字,走进我国经典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汉字之美,经典传承之可贵。如《千字文》是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不仅可以让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还可以教我们识文断字,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初读课文的效率提高了,写作文时,常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经典语言系统一旦进入孩子的大脑,沉睡的记忆潜能就会被唤醒,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得到全面的锻炼,记忆力也将得到明显提高,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从而受益终身。

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循。为了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汉字演变之源远流长,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汉字演变的规律——从最早的甲骨文到象形文字,到小篆,到隶书,再到现在的宋体。比如,在学习“门”字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边播放“门”字的演变过程,边用语言进行讲解描述,这样教学,将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转化到理性思维,不仅关注了汉字形体的变化,对文字的意义也有了具体、生动、形象的认识,做到了寓教于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也让他们在汉字演变的规律中,在书法的艺术美中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從而更加热爱我国经典传统文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前提,因此,打好识字、写字基础也是打好学习国学经典的基础。在小学生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挖掘汉字中的经典因素,或是讲解汉字的由来,或是让学生在阅读国学典籍作品中识字,从而让我国的优秀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二、在经典诵读中熏陶

在冀教版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古诗词诵读和名言警句,这些作品之中蕴含着众多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既有描写优美风景的,又有歌颂品格情操的。这些古诗词用词讲究,押韵有序,读起来琅琅上口,可以使读者心灵受到启迪,情感受到熏陶。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受美好。例如,在冀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古今贤文·劝学篇》中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熟能生巧,业精于勤”等内容。学习、感悟这些经典语句,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而古诗词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传承教育的有效媒介,它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可以让学生明白如果小时候不认真学习,到老了的时候后悔也没用,从而教育学生趁年少,认真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学生懂得了怎样爱国;从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生明白了为了崇高的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态度,可见,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这些国学经典内容,教师要提倡学生在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读中感受做人的道理。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中的古诗词或者经典语句,都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读出真感觉,读出真滋味,进而提升学生个人素养。

三、在历史故事中感染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历史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挖掘文本教材中跟国学经典相关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渗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国学经典真正得到发扬光大,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例如,在冀教版六年级《母亲的恩情》一课中,主要描写了诗人在临行前母亲为其细细缝补衣物的情景,充分体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母爱关怀与母子之间流淌的浓浓亲情。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延伸《三字经》里的相关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为人们所耳熟能详的《三字经》中的经典名句,它讲述的是我国历史上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的故事。同样是母亲,同样有一颗慈母之心,孟郊的“报得三春晖”和《三字经》中的这一名句在千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是有着特别的道理和缘由的。在冀教版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历史名人故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凭借这些故事,结合国学经典向学生传递做人的道理。

四、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的氛围

好玩、活泼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通过故事、小品、朗诵、游戏、舞蹈等方式把国学经典呈现出来的话,别有一番风味。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颗夜明珠,正确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如成语、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在课堂中开展以这些成语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游戏表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浓厚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下一篇:晋商诚信对企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