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学习课堂(共11篇)
走上讲台的第一年,一位女生的话给我很大的启迪,她说“老师,我喜欢在游戏中学习语文。”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总是尽自己最大能力给同学们创设趣味课堂,我也愿意与大家分享趣味学习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中我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效果很好。
首先就是就是把小故事,歌曲,笑话,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使语文课真正活起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首先在课前,我是以歌曲导入。比如讲《荷塘月色》时给学生播放他们高中生们很熟知的歌曲《荷塘月色》,课堂氛围很快就调动起来了。
其次是经常让学生做竞猜的游戏。
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所以我在教授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成语的时候,我让他们进行比赛,只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描述一个成语,然后让其他同学猜猜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举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保持高中生们学习语文的持久兴趣,在语文课上,我把他们所学的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总之,要设计好、上好一堂课,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如说编儿歌、做动作、演小品,这些学生都是很喜欢的。
一、趣味课堂的重要性
创设趣味课堂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探索的问题。趣味课堂是非常必要的,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提高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虽然不能代表学生学习水平的全部, 但是也可以从客观上一定程度地展现出一个学生的学习现状。在升学压力下, 学生和教师都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 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学生呢?趣味课堂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本人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发现这种方法是一种长期适用的教学方法。趣味课堂中, 在开始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当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兴趣的时候, 教师开始进入学习方法的教授, 因为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让学生学会并掌握了学习方法才是一劳永逸的。例如在讲课过程中, 老师将课本中的内容以另一种面孔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感觉这和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的讲课模式不同, 是一种充满新鲜感和趣味的课程, 那么学生每次在上课时就不会像从前那样垂头丧气, 没有活力, 而是一个个精力充沛, 等待老师给他们讲授课本内容。可想而知, 这种学习状态其效率将是非常高的。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要面对社会和现代化, 教育的对象———学生也是要是面向社会的。我们不能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或者是高分低素质的人, 如果是这样, 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失败了。一个人的学习成绩重要, 还是综合素质重要, 我想大部分人都清楚。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素质, 那么他学习水平再高也是无益于人民的, 所以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趣味课堂中一个重要组成因素就是和谐的气氛, 如果课堂气氛不和谐, 那怎么还能够称为趣味课堂呢?所以趣味课堂的建立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和人相处, 如何为大多数人维护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趣味课堂中, 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很多语文知识, 更学会了如何做人, 做什么样的人。他们明白了什么样的人受欢迎, 什么样的人是大家都需要的, 什么样的人是可以为集体做贡献的。趣味课堂对于学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局限于小学语文, 甚至可以将这种模式使用在大学课堂教育中。
二、趣味课堂的形式
趣味课堂的组成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通过自己的经验, 总结了如下两点。这两点要素不仅是趣味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多年教学经验的精华。
1. 课堂趣味内容。
课堂气氛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轻松、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必然会让学生们精力充沛, 全心全意去学习。所以课堂趣味因素是趣味课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课堂趣味呢?是指教师在课程讲述过程中, 将课堂内容与趣味因素相结合。当然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组成, 而是要以一定的科学组成才行。如果课本内容过多, 那么就像传统课堂一样, 必然会让学生们反感;如果趣味过多, 那么课堂就没有了课堂的样子, 而成了小品演讲了。所以对这些因素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半年的尝试, 是不能够把握好这个度的。趣味也并不是讲笑话, 而是将课本内容科学地、幽默地传输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精彩, 而且余味无穷, 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趣味课堂。教师讲课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老师如果太严肃, 效果也必然不会很好;但是如果教师态度太过滑稽, 那么也不会得到同学的认可。这些都是经验得来的, 而不是照本宣科就可以学会和掌握好的。
2.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 在课外活动环节如果给学生穿插很多的课堂内容, 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如果任由学生去玩耍, 又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在课外活动中, 教师应该去组织一些知识性的活动, 让同学们自主去参加, 不能够强迫他们。在课外活动中, 老师和学生换角色, 学生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执行力, 而老师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员, 像学生一样只参与。如果活动成功, 那么每一次活动中都会有新的学生参加进来。我们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课外活动目前基本满员, 除了个别同学有特殊情况外, 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这种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是增加了师生之间的友谊, 这对于日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趣味课堂是一门简单而又深奥的学问, 你不能够将其定义为简单的教育模式, 因为它需要你的实际教学经验, 需要教育者认真去探索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活到老, 学到老, 这是至理名言。教师也一样, 教师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去培养学生, 如何去教好学生。这不仅是每一位老师的职责, 更是一生所应该追求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小学生接触的社会知识非常多, 有些已经超过了教师。这是与以往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老师不再单纯扮演教师的角色, 还扮演者朋友、长者的角色。语文趣味课堂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只有趣味课堂才能够让学生把注意力回归于学习, 所以这需要每一位教育者去认真思考。
关键词:小学生,角色,语文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看完这篇报道,我拍手称赞。说实话,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而现实生活中,语文课堂的现状令人忧虑: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语文、不愿学语文。很多学生宁愿捧着一本没有插图的故事书,也不愿去读我们的语文课本呢?面对这样的局面,我觉得,还是应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去找找原因,给学生一个七彩的语文课堂。
一、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学生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我在教学中,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量。
如,学完课文《鲸》后,我布置学生搜集不同种类的鲸的资料,然后以第一人称汇报。这个作业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查找,有的在图书馆遨游,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第二天的汇报课上,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说白鲸,有的说蓝鲸,有的说虎头鲸……一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
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一位学生在当天的日记里记下了他在这节课上的美好感受:“今天的语文课生动有趣。同学们大显身手,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我们学到了以前课堂上学不到的许多知识,这样的语文课我们喜欢。
二、熟备课文,备透学生
试想教者如果连对课文基本内容、骨架结构都不熟悉,这节课怎么可能成功?特级教师于漪在这方面则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在其著作《于漪文集》中说:“潜心钻研教材,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思路等等,弄得一清如水,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我校多年来,一直进行集体备课,备课中无一例外地对教材、学情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钻研,力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想学、乐学,使每一节语文课堂都成为他们竞相展示的舞台。
此外,我觉得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牢记朱家珑主编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样一个大语文的观念。所谓大语文观,就是不光吃透课本,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放宽视野,到社会中、生活中去学习。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以来,我不仅布置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课文,还广泛地拓展大量的课外阅读内容,并且定期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这句话就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总之,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渡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给学生一个七彩的语文课堂,将是我们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愿新课标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性和语文素养提高的舞台!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措施。如,在教学《刮脸》一文中,作了如下设计:(配乐:老师描述小贝当想要别人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大人,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对店员大声说话;并展示其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的动作情形),再播放该情形的教学Flash课件,同时,让学生跟随着课件一起读,注意小贝当的大人语气,让学生体会小贝当的心理想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感知,读明白了,文章中的意思自然也就出来了,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从而达到了认识小贝当的思想目的。
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如,在教学《刮脸》一文中,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小贝当,一个学生扮演店员,另外三个学生扮演顾客,老师先进行个别角色的指导,而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表演中,还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
三、提供讨论平台,让课堂焕发趣味性
教师与其搞“一言堂”将结论直接塞给学生,不如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和自由辩论的舞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情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l 高中语文教学开展趣味教学的必然性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启用趣味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这是由语文科目教学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语文是一门典型的人文性教育学科,本身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教育色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趣味教学是基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次,开展趣味教学是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在各个层级教育中倡导开展素质教育,并在素质教育和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高中语文教学开展趣味教学,能够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顺应新时期高中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另外,趣味教学方式的应用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趣味教学的应用能够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态,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高中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趣味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途径和策略
2.1构建和营造趣味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
充满趣味、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启用趣味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在语文教学实际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营造趣味课堂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语言进行创新,使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简洁、风趣,充满幽默感的语言能够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对课堂教学语言进行艺术处理,这主要是指教学语言要能够体现语文学科本身的文艺色彩、人文特性,通过艺术性的语言促使学生更好的感知语文学习的魅力,()更好的激励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二是要通过语言让学生认知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在面对河边落日美景时,如果语文学习不好,语言频发,那么你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风景真美啊,真美。”而如果语文造诣高,知识丰富的人则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三是要多使用”与时俱进”的教学语言,如增加”给力”、”不明觉厉”等所谓的互联网语言,这些语言的使用不仅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够成为语言学习和分析的素材,引导学生更好的、更加规范开展语文学习。其次,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也就是说要适当的降低语文教学的难度,让语文教学更加的”接地气”,以此来刺激学生更好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2创新趣味课堂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模式
趣味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开展有效趣味教学的重要基础途径。首先,在教学方法方面,是指要对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利用,目前很多现代教学手段被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应用等为趣味课堂教学的创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教师要对这些进行充分的利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全面的刺激,提升趣味教学效果。例如在《雷雨》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由于雷雨的经典性已经被广泛的改编为话剧、影视剧,而这些都可以被拿到课堂中作为趣味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对这篇课文中的人物、情感表达等进行具象化感知,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有趣。其次,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主要是改变过去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合作教学、情境教学、问题教学等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仍以《雷雨》学习为例,教师或者是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话剧,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或者是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影视作品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对表演的效果、感情表达是否到位等进行”影评”教学等等,这些新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并且能够让具有一定认知发展水平的高中生更好地组织自身的语文知识储备,在整合自身语文知识、构建自身语文素养体系等方面也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寓教于乐, 乐趣激学———在语文游戏中拥抱知识点的和谐教学
在讲授听话能力的时候, 我设计了“传声筒”的听话游戏。我先把全班同学们分成小组, 我让每组的第一个同学快速游览一份书面材料 (材料由教师事先准备好, 内容不需太复杂, 最好能在日常生活中择取) 。然后让他把所看到的材料小声地复述给下一位同学, 下一位同学再把他所听到的故事小声地复述给他的下一位同学, 如此反复交替, 让最后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讲述他所听到的故事。这时我朗读最先给第一位同学看的书面材料。当听到最后一位同学的复述与最先看到的书面材料相差十万八千里时, 同学们禁不住哈哈大笑。捧腹大笑之余, 同时也深深地意识到正是由于听话能力的欠缺, 才导致“以讹传讹”。这时我则结合游戏进行点评。讲解听话能力相关的知识点, 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由于亲身经历, 同学们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格外感兴趣, 非常细心地听教师讲解。同时向教师提出自己所遇到问题, 这时所需掌握知识点就水到渠成地为学生所接受。整个教学过程同学们非常开心, 同时非常认真。从同学们欢快的眼神中, 我体会到想办法让学生充分参与, 是很好的授课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 品尝个中滋味, 效果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千辛万苦地说教。
初步尝到甜头, 在讲授说话能力的时候, 更增强了我进行趣味教学的信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我设计了“词语接龙”游戏。先让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圈, 由学习委员主持, 学习委员先念一个词语, 按顺时针递接, 每人说一个词语, 循环反复, 如果谁卡了壳, 就罚他给大家讲则笑话。开始同学们一个接一个, 最后都迫不及待, 争先恐后地回答, 好不热闹;在讲述《介绍》的时候, 我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名字, 使人在茫茫人海中一听就能牢牢地记住。奖励就是大家今后永远记住他的名字。同学们马上积极行动, 有的去翻找唐诗宋词、引经据典;有的把自己的名字与喜欢的偶像联系起来;更有的直接打电话, 追问父母当时取名字的来由, 从而拉近了与父母的距离, 让父母喜出望外。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有个学生是这样阐述她的名字:萝卜青菜, 各有所爱;既有萝卜, 又有青菜, 人见人爱, 我叫蔡罗爱。丰富了同学们课外知识, 又锻炼了口才, 同学们兴致勃勃、意犹未尽;在普通话训练时, 我组织了绕口令比赛, 先每小组进行竞赛, 由每组推选出两名选手参赛。然后再由每组选出代表组成评委, 决出名次。除了参赛选手积极表现以外, 评委们丝毫不敢松懈, 非常认真地听, 看谁读得又快又好。同时认真地做笔记, 记住选手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以便在点评时说出自己评分的依据, 让选手心服口服。望着学生认真的脸庞, 我倍感欣慰。
二.顺水之天, 以至其性———语文知识揉和了专业知识的人性化教学
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时, 我进一步大胆尝试趣味教学。我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 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授课,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给广告动漫专业的学生上课时, 我给同学们分析课文时, 我除了向他们分析故事情节及进行思想教育以外, 我还让他们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绘画, 让他们在一幅画中表达故事的中心思想。同学们初听到此任务时, 倍感新鲜, 更感兴趣。纷纷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我把他们的作品集中一起分析, 同学们各抒己见, 大家一起讨论画中与故事情节相符的地方, 以及指出不恰当的地方, 评出最佳作品。学生从好的作品中看到长处, 从老师的点评中看到希望。我跟他们讲述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成名的故事, 鼓励他们以蔡志忠为榜样, 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同学们深受鼓舞, 乐此不疲, 每次都很期待我的语文课。同样的上课内容, 在给会计专业的学生上课时, 我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在给他们分析课文时, 我往往讲完上部分就打住, 让学生自由地联想下部分。对于同学们的大胆想象, 我给予充分肯定。同学们很是积极, 七嘴八舌,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结尾。只要言之有理, 则给予肯定。当听到出人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 更让人惊喜。这种方式上课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加大了, 但从同学们热情的话语中, 我明显地感到:教师要因材施教, 语文教学和专业特点结合起来, 会更有生命力, 学生才会热爱语文课。
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时, 我更是把趣味教学进行到底。我先给同学们讲述重要的知识点, 然后布置相关的练习题, 让先完成任务的同学, 到黑板写上自己的答案, 下面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则进行修改、补充, 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 同学们已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则适时点评, 对他们的疑虑进行解答;而且我组织学生互相评改作文, 写上自己的评语, 打上分数。当我看到学生认真评改的评语时, 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了, 语文课不再无聊;不知不觉中, 有趣的语文课已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三.孺子争唱卷中诗, 悦人推己亦乐乎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趣味教学, 让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课。同学们的热情感染了我, 鼓舞着我。“路漫漫兮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将更努力地探索更多更好的语文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更喜欢语文课, 让我的语文课更丰富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尚慧铃, 《让语文课堂趣味无穷》, 《文学教学 (下) 》, 2007年, 09期。
[2].李林功等, 《“应用性、实用性、趣味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国教育科研杂志》, 2008年, 155期。
一、 活动激趣
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新闻发布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初一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收集比赛、小楷展览比赛、优秀作文展览、周记评比等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与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 竞争激趣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有竞争意识。基于这种特点,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本学期,我在所教班级设立了语文擂台,由学生设计了颇具特色的板报张贴于墙壁之上,学生还效仿《青苹果乐园》的风格,取名为“初露小锋芒”,充分体现了自我的个性,于谦虚中见锋芒。我们师生共议,在板报中设立了演讲、作文、小楷、周记、古诗、活动等栏目,将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周的周记、每次作文以及每天的小楷定期进行评比,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每次各项各设若干名优秀,逐步累积,准备到期末时评选出获得优秀数目最多的学生,适当给予鼓励。在这项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与,竞争激烈,尤其是一部分后进生也不甘示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作文写不好的就在小楷上多得分,小楷写不好的就在古诗背诵上下工夫,周记写得少的就在课堂演讲上多谈谈,平时作文写一篇的都争着写两篇。适逢世界杯,大家写作的题材更为广泛,周记、作文屡侃足球,就连平时一听到老师布置作文、周记就垂头丧气的男同学也兴趣勃发,周记本上的内容明显有所增加,课堂演讲更是振振有词,从巴西谈到西班牙,从米卢谈到中国的队员,甚至那些复杂的外国球员的名字都背得滚瓜乱熟,一改从前羞涩、难开其口的风格。在各种活动中,同学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们有一种在语文知识的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由此可见,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更好地融入到语文素质教育当中,能丰富语文教材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幽默激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概念较晦涩,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觉得难学就开始厌学,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深奥难懂的知识。语文,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常常是铃声一响,同学们便唠叨开了,“又是老北京的故事……”语文教师对此常常无可奈何地慨叹:“学错了学科,进错了门”那么如何让学生由厌学到好学,想学语文呢?我认为幽默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或者课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及故事等,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我认为,适当而不低俗的调侃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催化剂,在课前,我常和学生一起谈谈时事,侃侃足球,聊聊网络,说说追星,论论电视。
记得我曾给学生讲过一则《猫和老鼠》的故事,题目和学生爱看的动画片相似,因此大家十分感兴趣。故事的内容是关于猫和老鼠为什么会成为敌人的,很有趣味,并且不乏幽默,学生听得很入神。课后一名平时基础很差的男生却很完整的将它写在周记里,内容与原文相差无几,与他平时写周记时的只言片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此,我在班级对他大加赞扬,他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提高,以后的周记也大有长进。虽然这是教学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但它却使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是最佳的润滑剂。
四、 媒体激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不断更新,过去语文教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话”的形象有所改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更加直接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而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提高。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精心选择了几幅图片,《春花图》、《荷塘景色》、《夕阳无限好》、《好大一场雪》,要求学生在总结文章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用一段话描述图片的景色,并且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们激情难抑,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描写才能。
又如在做《说话训练》时,我选取了希望工程的宣传画《大眼睛》,春城的一场春雪的图片以及环境污染的录象片,使学生在图声景的感染中,有感而发,即兴发言,侃侃而谈。小记者采访的形式更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如此说来,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口才,并且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学更为直观,可谓一箭三雕。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值得推而广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归。
设计理念: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首先做好下锅之米,引导学生通过玩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生学会观察,讲真话,自由表达,说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意识与目的的强化,让个性化的体验在督促中不断生成。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玩击鼓传花引导他们观察、体验、感受,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并把活动写清楚。
2.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新颖的主体化教学模式,从而降低“写感受”的难度,使学生会写、善写、乐写。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感受,自由表达真情实感,能组织成文。
难点:习作指导过程中掌握写作技巧,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课前准备:
鼓和花,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实录如下:
一、课前谈话,活跃气氛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的一位青年魔术大师吗?
生:知道。
师:叫什么名儿?
生:刘谦。
师:佩服他吗?
生:佩服。
师:看看,咱们刘氏家族可真了不起吧!同学们,能不能就我刚才说的话猜猜我姓什么?知道的孩子请举手。
生:姓刘。
师: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刚才……
师:我姓刘,那怎么叫我呢?
生:刘老师。
师:能再亲切地叫我一声吗?
生响亮的叫道:刘老师。
师:听着同学们的声音真舒服,似乎刘老师身上的每根汗毛都在跳舞。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二、快乐体验,真情流露
师谈话导入:为了感谢同学们对刘老师的一片热情,今天,刘老师特意请同学们玩游戏,想不想?
生:想。
师:是真想还是假想?
生:真想。
师:是真想的话热情还不够耶!
生热情洋溢地喊道:真想!
师启发:同学们,刚才听说要玩游戏,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
师:刚才整个教室怎么样?谁来描述一下?
生:非常热闹。
生:一下子沸腾了。
师:谁能用上夸张的修辞来描述一下?
生:炸开了锅。
师:孩子,请把句子说完整。
生: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师:用得真好!
师:那做游戏前呢,刘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两个小小的要求:1.听指挥,遵守规则。2.留心观察同学们的.一举一动。能不能办到?
生:能!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游戏规则,课件呈现:听到鼓声按顺序一个一个往下传花,鼓声停时,花传到谁手中,由谁表演节目,不许赖账,节目由老师提供。
师敲鼓,生传花。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生:鼓声。
师:鼓声有什么变化?谁来说说?
生: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重,一会儿轻。
师:听到这样的鼓声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听到快的鼓声,我的心也跟着加快,随着鼓声咚咚…的跳动。
生:听到刚才的鼓声我的心特紧张。
生:……
师询问刚才“花落此家”的孩子:孩子,你刚才心情怎样?
生:紧张。
师:同学们,你们跟他有同感吗?
生:有!
师:除了紧张,还有别的吗?
(预设一):生:心跳加速。
(预设二):生沉默不语。
师引导:心跳怎么样?
生:心跳加快。
师:谁能用上夸张的修辞来形容心跳的快?
生:心都快从嘴巴里跳出来了。
生:心都跳到嗓子眼儿了。
生:心都快从肚子里跳出来了。
师:用得真妙。
师:来孩子,让你久等了,你选择几号题?
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题号进行选择,然后根据选的题号对应的内容进行表演。(注明:课件呈现题号及题号的内容。每号题的形式不同,就我本人设计了四个板块儿,有猜谜语,有读绕口令,有即兴表演,有脑筋急转弯。)
生表演,师相机鼓励表扬。
继续进行游戏。鼓停。
师:同学们,打住一下,刘老师要做一个小调查,调查还没传过花的同学,孩子们,刚才前面的同学在传花的过程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有的同学传花的速度很快,有的同学速度很慢。
师引导:传花速度快的同学胆子怎么样?为什么?
生:胆子小。因为他怕花在他身边爆炸。
生:他怕表演节目,对自己没信心。
师:俗话说得好:“胆儿大的人干大事,胆小的人干小事。”所以我们得对自己有信心,刚才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心的孩子,才会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捕捉生活的细节。来,孩子,你选择几号题?
生表演,其他学生观察,然后汇报。
游戏继续进行着。
活动结束后
师:今天,我们的游戏就玩到这儿,同学们,玩得怎么样?谁来说说?
生:开心。
师:除了开心、高兴之外还有别的感受吗?
生:有趣。
生:难忘。
生:……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写这堂课,你准备给它补充个什么样的题目,先想想,然后举手告诉老师。师相机板题:“-----课堂”或“课堂——-”
生:《难忘的课堂》
师:孩子,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呢?
生:因为这堂课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生:《有趣的课堂》
生:《快乐的课堂》
生:《课堂上盛开的“花朵”》
生:《课堂“狂欢”》
生:……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文一半,但是,同学们,我们要想写出好文章,题目固然重要,还得具备三个法宝,孩子们,想不想知道是哪三个法宝?
生:想!
师:请看大屏。请同学们一起告诉刘老师。(课件呈现)
师相机板书:一、写好开头。二、写好重点段。三、写好结尾。
生跟随老师了解每种方法的写作技巧,教与生写作技巧。(课件出示每种方法的详细资料。)
师:来,同学们,齐读本次习作要求:(课件呈现)
师引导生抓习作要求的字眼审好题。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学校的课堂里学习、成长,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见闻,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收获,今天,同学们可以写刘老师这堂课,也可以写其它让你感受深刻的课,总之,你想写什么样的课堂就写什么样的课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接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同学们,赶快动手吧!
三、生习作,师巡视,适机点评
配上优美的轻音乐,让生在悠扬的音乐中美美地写。
师相机点评生写好的片段。
师:孩子们,请听听这位同学的开头。
生朗读:也许六年来无聊的作文课堂很多很多,可是今天这节作文课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有趣,那么的轻松自在,请随我一同去看看吧!
师:孩子,这位同学采用了老师课件里的哪种方法开头?
生:以对这堂课的总体感受开头。
师:语言言简意赅,感受深刻。
师:孩子,听听这位女孩对鼓声的描写。
师朗读:鼓声敲响了,时而快,时而慢,时而重,时而轻,重的时候铿锵有力,轻的时候像柔情似水的少女……
师:同学们,这位孩子在描写鼓声时都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生:排比,比喻。
师:她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生:把鼓声的变化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还感受到了轻柔时候鼓声的优美,美得柔情似水。
全班掌声响起。
生继续写作,师深入学生习作之中。
师:打扰一下孩子们,听听这位孩子的一个片段。
生朗读:花快要传到我这儿了,我是伸出手去接花呢,还是坐着不动,去接呢又害怕花在我这儿“爆炸”,不接呢又实在不行,我真恨不得一口把花吃掉,又恨不得在地上打个洞钻进去,哎!我真是左右为难,老天那,快帮帮我。
师:同学们,这位孩子的这个片段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生:心理活动描写。
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活动?
生:不想接花可又不得不接花的矛盾的心理。
师:分析真准。
生继续埋头写作。
四、点评作文
师:下面我们请完成了的孩子念念他的作文。
生深情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师:这篇文章有哪些值得同学们学习的地方?谁来说说?
生:我觉得他头开得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语言干净利落。
生:我觉得他的语言运用巧妙,比如:“不一会儿,老师的“机关枪”又开始扫射了。”里的机关枪就运用得好,而我就没想到。
生:我觉得他的重点段描写很精彩,抓住了最精彩的镜头来描写,而且还用了“点面”结合法来写刚才的场面。
师:孩子,你的点评真有水准。是呀,这位孩子把刘老师今天教的“点面”结合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孩子,再想想他的结尾运用了什么方法?
生:谈感受的方法结尾。
生:说收获的方法结尾。
师:看来这位孩子挺会学以致用。同学们,看看他这篇文章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谁来说说?
生:我觉得他有一个词用得欠妥。
师:孩子,哪个词儿?
生:花捞到我这里的“捞”字用得不好。
师:孩子,你说说为什么不好?
生:“捞”字让我感觉到这个东西很重的样子,而我们今天传的花很轻,用不着“捞”。
全班哄笑。
师:那孩子,你觉得该换一个怎样的词更贴切呢?
生:飞到这儿。
师:孩子,你为什么要换个“飞”字呢?
生:因为刚才传花时很激烈,同学们都很紧张,生怕“花落谁家”表演刘老师给我们出的节目,所以同学们传花时的动作很快,所以我认为用“飞”字。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说得精彩吗?认为他说得精彩的同学请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孩子,你们读过《泊船瓜洲》这首诗吗?
生:读过。
师:能背诵吗?
生:能!
生一起背诵。
师:作者王安石为了推敲一个“绿”字,人家足足换过十八次。所以同学们,在习作中多留心潜词琢句。
师: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在最后,刘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写出更加真实生动传神的文章来,有没有信心?
生:有!
江老师转过身,用洪亮的声音宣布:“同学们,今天我们这堂课的内容就是‘打广告’,大家学着模仿平时看到的广告里面的人、台词和动作。看谁最大方,模仿得最像。”话音刚落,好多同学都开始把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了!
首先表演的是我们班“最佳喜剧演员”——陈家俊。只见他快速地跑上讲台,顿了顿,为自己的表演酝酿着感情。正当我们以为他要表演什么严肃题材的广告时,他突然开怀大笑,蜷缩着身体和双手,边唱边跳道:“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就是为了为了保护乖乖!”活脱脱变成了小袋鼠,那可爱的摸样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接下来是曹夕和的二人组合,也许是太激动,曹夕一上台就忘词了,一个劲儿的摸脑袋。急得胡芝玮脸通红,不知该怎么办好。江老师叫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鼓励他们,这招还真管用。两个同学顿时来了精神,变身成两个“美女“用手划过腰,又划过腿,最后双手捂着肚子,摇头晃脑的念道:“美宝媛减肥茶——瘦腰瘦腿瘦肚子……”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不要太瘦哟!”这两个“美女”活灵活现的表演真是乐坏了大家,有的同学甚至笑得钻到课桌底下。
同学们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看家本领。我也不例外哟!大家都尽情享受着这有趣的游戏。
下课铃声响了,这堂课怎么过得这么快呀!我们都还没有玩够呢。江老师看穿了大家的心思,告诉我们:“同学们可不能光顾着玩呢。通过游戏大家要明白平时要学会观察,更要积累,这样自己的本领会越来越多,展现在大家眼前的也会越来越多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88-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生动活泼的趣味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在实践中发现,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让学生进入愿学、乐学、好学的良好氛围中,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巧用导语揭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让他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听课,显然能提高课堂效率。可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这个“关键”就靠我们如何在课前的几分钟里紧扣学习内容去激发和点燃。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几种常见揭题方法。
1、小故事揭题法
一般小学生都爱好听故事,所以小故事揭题往往容易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调动起来。如:我在教学《寓言》时,把课文内容编成小故事,在上课前先讲给学生听,学生都听得入神。然后,我把话锋一转,把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内容之中,这样,既起到概括介绍内容作用,又易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去。
2、创设情景揭题法
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本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时,我是这样巧用导语的。台湾的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景色迷人,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瓜果遍地,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游一游这名扬天下的旅游胜地,好吗?我这样创设一个景色迷人的情景,是为了紧扣教材的内容,点燃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学生原来分散的注意力有机的集中起来。
3、设置疑问法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学生就竭力去想,想到时很高兴,想不到时,一种探求心理,使得他们急欲知道答案,当课文内容揭示问题的答案时,恍然大悟,议论纷纷,争相表现,学习兴趣很浓,在他们浓厚的兴趣保持未散的过程中,教师极易达到教学目的。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语文课堂具有趣味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单一的组织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1、大胆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让课堂高效
低年级的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几位“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教师角色。由于“小老师”的出现,给整节课充满了新奇感,这种新奇感把平时并不喜欢课堂的同学也在不由自主地进入课堂,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将声母的音读准的同时,还使用以往记忆声母“形”的方法,讓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了“三个声母”的形。这样的组织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让“小老师”感受成功的同时,也激发风多的同学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新教材有利于应该从重分析、重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教师精讲重导,学生多思善疑。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感悟,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充分体验着创新和成功的乐趣。
3、提供讨论问题,让课堂焕发创新活力
教师以其搞“满堂灌”将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不如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和自由辩论的舞台。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中,教师抓住文中的疑点或要点问题“乌鸦为什么会失去口中的肉?”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情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培养、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丰富多彩的激励手段让语文课堂更添趣味性
通过激励能让学生的表现随时得到肯定,沉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把学习语文的苦差变成为乐事。在实践中我以激励语文的听、说、读、写为基点,设立激励机制。
1、一节课内的激励我以“能手”为封号来激励学生乐学语文。把听课认真的评为“听课能手”;把善发言,好表达的评为“好学能手”;把朗读、阅读表现出色的评为“阅读能手”;把生字写得工整漂亮的评为“书法能手”;把写作中小练笔做得出色的评为“写作能手”。只要做得好的就给以封号,不限名额,尽可能让每位同学都体会到快乐,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多给机会。
2、一周内激励。我以“星”为封号激励。把一周内听课认真,作业认真的同学评为“好学之星”;学习有进步的同学评为“进步之星”;严格遵守纪律的同学评为“守纪之星”;读课外书最多的同学评为“阅读之星”;一周内的评比有名额控制,要综合一周的表现,平时表现由同学选举评定产生。让学生知道要得到此荣誉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积累已有的教学经验,创设教学情境,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激励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学习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徐明雷.论小学语文的趣味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4(11).
培养兴趣绝不是凭空地强调语文重要,而在于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与满足。
那么,怎样给语文课堂增添趣味呢?
1. 巧创情境添情趣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身心投入,需要情绪的高涨,情感的激动,需要文思飞扬,需要跃跃欲试。富有情境意味的教学设计往往会带来令人神往的情趣,巧妙的情境设置往往能将学生带入到一种假设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带入到一种假想的真实情景之中,通过渲染氛围,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灵动的语文学习活动。
笔者执教何其芳的散文诗《秋天》时,先播放《秋日私语》的乐曲。课堂上,同学们静静地倾听着,音乐悠扬,而他们的情感、思维却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了美好的秋天。音乐结束,笔者问道:“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优美的秋天的旋律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举手,有的说:“看到了洁白的云朵在蓝色的天空中飘荡。”有的说:“听到了鸟儿在林间在欢乐地歌唱。”有的说:“似乎闻到了果园里果子成熟的甜美的香味。”同学们就这样兴趣盎然地走进了秋的世界。这样的情境设置极富有生活情趣,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悄然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而且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美丽文字世界里尽情遨游。
优美的音乐、动情的演说往往是教师易用、也常用的设置情境的方式。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真可谓丰富多彩,有场景假定、情节表演、配乐朗诵、角色演读、假定身份、情境对话等方法。
通过情境设置增添课堂情趣的手法,可以因文制宜适当地运用在童话、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神话及故事传说中。如果学生能随文入境,因境生趣,因趣生感,感中有得,那我们的语文课该是怎样的生动活泼而又扎实有效,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的又该是怎样愉快真实而又诗意的生命感受。
2. 巧读课文添智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语文学习是求知、求智、求趣、求美的活动。如何求趣?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资源,使学生享受探索语言文字规律的一份智趣。
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精选的语言现象。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沉淀着丰富的知识板块,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感人的艺术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教师要将自己对教材研读所得,用艺术性的方法或手段进行艺术性的处理和运用。灵活巧妙地运用课文,引导学生于平常之处读出蕴含其中的奇崛风景,往往能使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感受到语言文字规律别有洞天的神奇感和美妙感。
笔者在执教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时,并没有仅仅将课文的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材料处理,而是把这篇文章的第4段“活用”为叙事类优秀范文,把它视为初一学生必须习练的一种基本构思形式向学生讲析。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得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赏析课文第4段,然后在学生的发言上进行升华,指出这一段美在叙述简明,描写细腻,感受真诚,更美在思路明晰。它在行文思路表现为先叙说事情,然后就对叙说事物进行细腻的描写,接着描绘自己看到此物之后的心情,继而引发感叹,以抒情性的议论作结。这是一种小巧的、生动、严整的章法形式,不仅可用于写段,而且可以用来写篇,是一个易于模仿的叙事类文章的典型范式。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叙说事情)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描写事物)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得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表达感受)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议论抒情)
在学生的恍然大悟中,笔者又指出,其实文中所写的第一件观看柚子的事情,也是以这样的思路叙写出来的。学生当然就会去文中验证,他们沉浸在字里行间的规律得到验证所带来的乐趣中。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寻求、开发和利用课文中适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如果我们能活用教材,那无疑是真真切切、扎扎实实地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天地里探索着语言文字的密码,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充满智慧和趣味的。
3. 巧设活动添理趣
孔子早就强调读与思的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人如果不会思考,生命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如果在语文课堂上能得到某种理的启迪,使人越学越聪慧,越来越变得心明眼亮,这样的语文课符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了他们的求知饥渴,因而学生也就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了。
我在执教《捅马蜂窝》时,扣住文本质疑点设计了一个思辨活动,抛给学生一个两难问题:“文中‘我’捅掉了马蜂窝结果产生愧疚心理,可不捅掉马蜂窝,爷爷奶奶既欣赏不了美景,又觉得闷,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此问题一出,教室里炸开了锅,学生在下面激烈争论,各抒己见,都希望找到一个两全之策。有两个小组的建议给我印象深刻,一个组说在窗户上装上纱窗,这样既可透气,又可防马蜂蜇,另一个组的办法更是有创意,只要自己不主观上把马蜂当敌人,直接打开窗子又何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学生在这样的唇枪舌战中,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充满理性思辨的趣味。语文课中巧妙地设计这样一个思辨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了质疑精神和探索意识,而且有了理性思考的基奠之后,学生再一次对语文文本的学习产生情感升华,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一首著名的哲理诗,该诗自问世以来就倍受称赞,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笔者在执教这一首诗歌时,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诗歌意味分析”这一活动,要求每一位学生写一句精警的话来点破这首诗的含义。指令一下,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每一位同学又重新带着极其专注的神情再次阅读诗歌,然后静心思考这首诗给他们带来的人生感悟。如果说之前的朗读和品析环节让他们感受更多的是诗歌语言形式、形象、情感等感性的美,而这个活动的设置则将他们带入了更为深沉的理性思考。这个活动中学生们的回答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有的说“生命就是旅程。”有的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有的说:“人生事业无法重来。”也有的说:“未知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言是美丽的。”虽然每一个同学感受有所不同,但这一句话的创作一定会在他年少的心灵击起了层层涟漪,从而引发了他对人生、对生活理性的思考,而思考必定能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因而能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快感。
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能随文巧设活动,激发学生理性思维的火花,这样的课堂就不仅表现出一种美感,更表现出一种深度,能带给学生一种独特的审美经验。
4. 巧用学情添谐趣
给语文课堂添趣味,利用生活实例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将生活化的事例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语文教师如果能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在课堂上因时制宜地加以运用,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诙谐、幽默的效果。
执教《送东阳马生序》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对文题中“生”一词意思的理解,笔者首先提醒学生注意课文注释中对“生”字的解释,“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然后就以班上李博晓和张之涵同学进行示例,如果在古代,长辈就会分别把他们称作李生、张生。被提到的李博晓和张之涵同学与班上其他同学会心一笑。然后,我故意装着很为难的样子问他们:“唉,就是不知道人们怎么称呼花少木同学了?”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然后齐呼——“花生”。大家的笑声中,笔者又提醒大家,就是在现在的语言环境中,我们也常常运用“生”这样称呼。于是一个陈姓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他爸爸的电话本上就有许多以“姓+生+电话号码”这样的记录,而爸爸在生活中给别人留联系方式时,也常常用“陈生”来称呼自己。本来初中学生往往觉得文言文的学习是复杂而无趣的,而送《东阳马生序》又是一篇较长而且生字词较多的文章,但因为课堂上的这一个“生”字词义的理解,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这种新鲜的刺激生动活泼,学生们在幽默趣味的感染下,自然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使本来无味的古文学习变成一种享受,因而能产生显著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能恰如其分地结合学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解释生活的现象,可以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的领悟,在良好的气氛中,引起宽松愉悦的心理共鸣,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一次随堂默写中,我们班卞星谚同学将诗句“欲辨已忘言”的“辨”字错写为“辩”字,笔者故意装着很遗憾的样子,叹口气说道:“唉,可惜我们卞星谚同学姓‘卞’却不知道‘辨’怎么写呀?”正在大家开心一笑的时候,笔者又故意问袁建炜同学:“你不姓‘卞’怎么也写错‘辨’呢?”袁建炜连忙大声说:“老师,我不姓‘卞’怎么会分辨呢?”课堂上顿时笑声一片,笔者顺势接上一句:“谢谢建炜同学提醒我们,‘欲辨已忘言’的‘辨’就是‘分辨’的‘辨’呀。”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还曾拿学生们热追的《爱情公寓》中男主角对女主角真情表白的台词,讲过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区别;也曾拿他们平时调侃自己父母唠叨的素材,讲反复手法的作用;也曾就某两个心性开朗却高矮、黑白、胖瘦均有着明显差别的学生为例子,讲对比手法的特点;也曾以他们的姓名为例子,讲中国的姓、名、字、号的区别;也曾以《福尔摩斯》中一个精彩片段为例,讲小说的伏笔技巧;还曾以学生的个人信息为素材写文言句,讲古代判断句式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语文教学资源库,每一次因时制宜的利用,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德国著名学者海因·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教师通过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教学、对教师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学语文,乐学语文,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来。
以上的做法只是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增添趣味的一点尝试。能为语文课堂增添趣味的方式方法远不止如此,只要教师用心去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语文课堂都能别开生面,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就一定会觉得语文课是快乐的、有趣的,语文课堂也会成为他们喜欢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映湖《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广东人民出版社。
[2].王君《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趣味语文学习课堂】推荐阅读: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趣味识字探讨01-06
高三语文趣味10-22
《趣味语文》教案12-26
趣味语文知识谜语06-02
趣味语文及答案10-14
三年级趣味语文故事06-08
小学语文趣味活动方案09-22
小学一年级趣味语文10-04
趣味语文成语故事10-21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抢答题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