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论文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论文 篇1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学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通过上学期的教育与学习,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初步养成了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习习惯,对待学习的态度良好。但是有一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无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计划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班共有学生__人。一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两班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四个部分。

(一)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部分的知识在本册乃至于整个小学阶段中取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单元的应用题主要是复习已学过的两、三步应用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为下一单元学习新的应用题作准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难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关键:小数点的处理。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本单元包括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节。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掌握整数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的总结和提高。应用题前一部分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整理总结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扩展一般应用题的范围,后一部分是教学以反应两个物体运动为内容的一些行程应用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进行计算;难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是今后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面积的基础。

这单元的教学重点: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难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简易方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简易方程和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良好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难点: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这一个学期的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个学期的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一个学期的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一个学期的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计划4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74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学生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工作的理念,改进教研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

(2)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

(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发展。

(3)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数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理念:运用它们,使学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

3、定期(双周二下午)开展科组活动,集体评课,备课,听课、互相交流学习教学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正常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

(1)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要求全体数学教研组成员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2)做好教师工作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3)、落实“教学档案”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查测试,及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数学组各教师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制定教研计划。

2制定备课、课堂、作业批改等操作标准,组织学习教学常规。

3、各组员安排出自已研讨课的时间。

4、检查开学初布置的两周备课教案。

十月:

1、教学常规检查。

2、对新教师了解性听课

3、各年级口算竞赛。

十一月:

1、各科组教研活动(围绕教学档案和常规课规范展开,课堂一般的程序,如何准确分析出学情,怎样的措施效果更好,怎样分层次由浅入深上课,布置作业,考测等等)、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常规检查。

4、月中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学情分析,前半学期教学问题研讨。

十二月:

1、各科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数学应用能力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各年级根据教材,进行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

一月:

1、写好科复习计划、总结,上交有关资料,资料(计划、总结、教学档案等)归档工作。

2、准备期末考试。

3、备课、作业批改常规检查。

4、期末测试及质量分析。

5、教师教学工作总查、考核。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论文 篇2

1 导入的作用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入门的向导, 是情感的体现, 能促进动机的产生, 也就是说兴趣是知识的“生长点”。在教学开始, 就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 渴望获得知识, 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

1.2 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在一堂课的开始, 就要给学生较强的、较新颖的刺激, 帮助学生疏理课前活动的各种思路, 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学任务中来, 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准备。

1.3 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做好鼓动、引导和铺垫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的过程, 导语就是要展示新旧知识的联系, 承上启下, 由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讲授。

1.4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在学习之前说明学习目的, 使每名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学什么, 应达到何种程度,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

(1) 开门见山法:直接阐明学习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如在教授“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节时, 一上课教师就在黑板上写2个很大的数, 比如:92 603 089、1 206 704 080。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 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对今后学习与工作有很大帮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师在新授前, 直接向学生展示新的课题, 说明所学知识的作用, 这样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从而使学生正确对待所学的功课。

(2) 旧知识导入法:从提问、做练习等复习旧知识的教学活动开始, 为新知识提供支撑点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如在教授“圆锥的体积公式”时, 先指定一名学生回答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然后说:“同学们, 圆柱和圆锥只有一字之差, 圆柱的体积公式我们已经会用了, 那么, 圆锥的体积公式又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就带领大家一同从圆柱的体积公式入手, 经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

在这段导入中, 教师充分抓住了新知识的支撑点, 即圆锥的体积公式是由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来的这一点, 从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入手, 为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学习作了铺垫, 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3) 情境导入法: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 融“形、情、境、理”于一体, 来渲染课堂气氛, 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情境的导入方法。如在教授“秒的认识”时,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 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重要的节日, 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 这是什么节日?”学生回答:“春节。”教师放映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课件, 师生一起倒计时:“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 开始倒计时了, 一起来。”然后教师说:“过年真好, 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学生回答:“秒”。教师引入导语:“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是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 就要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这段导入创设了新年钟声即将敲响时的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让学生“未入其文, 先动其情”, 达到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和动之以情的情感性的交融统一, 产生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一定的理性思考, 学生在导入教学中积蓄的情感, 转化为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导入时的情境创设要巧妙精当, 贴近实际生活, 要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 启发他们的情绪想象。

(4) 故事导入法:教师把与新知识或新课有关的问题编成故事, 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的方法。如在教授“商不变”的规律时, 说:“我知道大家都特别爱听故事,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猴妈妈分桃》。”在一座很大的山上, 住着猴妈妈和它的猴宝宝, 一天, 山上的桃子熟了, 猴妈妈摘了24个给小猴, 要它分4天吃完, 小猴很聪明, 列式一算24÷4=6 (个) , 每天才吃6个, 不高兴了。猴妈妈又给它摘了240个, 但要它40天吃完, 小猴又一算240÷40=6 (个) , 还是6个, “不行、不行”, 小猴大叫。这次呀, 猴妈妈又分给它2 400个, 但要它400天吃完, 小猴一算2 400÷400=6 (个) , 怎么每天还是6个呢?小猴纳闷了, 为什么妈妈分的桃子越来越多, 而我每天吃的桃却都是6个呢?同学们, 你们知道吗?学过这节课之后就能替小猴回答这个问题”。这时学生急欲弄个水落石出, 积极思考, 本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 变好奇心为兴趣, 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 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课堂上讲故事, 其目的在于引入教学, 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因此,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精心构思相关的故事。故事导入宜短忌长, 故事本身要能说明问题, 教师有时还需要启发引导, 才不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局限于故事本身。平时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 在课堂上加以应用, 会有不错的效果。不过故事导入时, 要注意有针对性地选择故事。

(5) 游戏导入法: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 通过游戏活动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在教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教师可以提出:“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 同学们随便报一个数, 老师和大家比赛, 看谁更快更准确地判断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几组报数游戏, 教师对答如流, 学生用笔算总赶不上教师判断的速度, 学生不解并被眼前情景所吸引, 然后教师说, 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 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的知识。

(6) 事例导入法: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导入新课的方法。如在教授“年、月、日”时, 教师提出问题:“每当国旗冉冉升起时,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无比自豪, 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年哪月哪日成立的?”学生:“1949年10月1日。”教师:“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哪年哪月哪日呢?”学生:“1921年7月1日。”

这段导语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等入手, 使学生感受到年、月、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关注, 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同时, 这段导入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 设计导入应遵循的原则[1]

(1) 目的性原则。导入必须围绕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进行。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应保证设置的问题情境指向课题内容的总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设计导入时, 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而不脱离教学内容、意义和要求。

(2) 相关性原则。导入阶段要善于以旧拓新, 温故知新, 使导入的内容与新课的内容紧密相关, 能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 追求形式花样, 甚至故弄玄虚, 画蛇添足。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有以下2点: (1) 从新知识的生长点出发导入。 (2) 从知识的结构出发导入。

(3) 启发性原则。导入要富有启发性, 能激发学生深思, 活跃思维, 调动求知欲和进取心。

(4) 趣味性原则。导入要有趣, 做到情趣盎然、妙不可言、引人入胜、余味无穷。贯彻这一原则的方法有: (1) 以疑激趣。导入时巧设疑问。 (2) 以绩激趣。一些知识或一道难题,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求解。 (3) 以实激趣。教学应和实际紧密相关, 激发兴趣、产生吸引力。 (4) 以悬激趣。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5) 互动性原则。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在上课伊始, 注意设计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6) 时效性原则。导入阶段要用最短的时间、最简洁的语言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以取得最佳的导入效果。一般注意两点: (1) 过程要紧凑。 (2) 导入的时间要控制在5分钟之内。

(7) 艺术性原则。要想一开讲就拨动学生的心弦, 设计导语时就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对不同课型的导入, 教师要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如果为创设情境而设计导入, 教师的语言应该富有感染力;如果选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导入, 教师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清晰明了;如果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导入, 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楚明白、准确严密、逻辑性强;如果用巧设悬念的方法导入, 教师的语言应该富有启发性, 发人深思。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 形式也多种多样。同一节课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同一种导入方法也可以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 这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的教学风格来选择。

关键词:导入的作用,方法,原则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智慧 篇3

怎么办呢?几经思量,她安排了一场师生比赛:学生拿学生尺,老师拿米尺比赛量黑板的长度,全班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结果教师利用米尺测量轻而易举赢得比赛。学生在挫败不服中,强烈激发起学习的需求。 陆老师事先通过试教,反复地推敲、研究,生成了更多的教学智慧。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智慧的表现——课前精心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陆老师能透彻地理解教材,充分地研究学生,结合学情,将创新与智慧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并在课堂操作中加以完善和发挥,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智慧得以提升。

另一位老师在教学《去绝对值号》时,刚说完“要变号”,突然有学生怪声怪调地说:“变好?还变坏呢!”学生的插嘴使他灵感顿生,高声说:“太对了!”就是要变好,大家要记住:绝对值就像监狱,如果坏人(也就是负数)要从里面出来,就必须要变好(变号的谐音)。“ 教师在面临学生突然的发难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发难之语中的可利用因素,通过比喻、谐音产生了较好的幽默效果,不仅维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还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由此,又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智慧的表现——课内机智调适。

课堂教学是教学智慧发展和发挥的最主要场所,尽管课前进行了充分的谋划设计,教学活动的“车轮”还是难免会“越轨”而出。

面对教学现场始料未及的危机,就需要教师“急中生智”,即不断提升教学智慧,机智地调适自己的预设,见招拆招。针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王九红校长提出了教学现场调适机智的三个表现:会“接话”、善启发、妙应变。

刚刚谈了教学智慧的表现,那么如何能生成教学智慧呢?

其一,师徒结对

师父是具有较高教学智慧水平的同事,所以师徒之间既能和谐融洽地相处,同时徒弟又能获得有效的指导。教师的师德、师爱、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对教学都有潜在的影响,它们都是教学智慧的动力和监控系统,而这些并不是通过纯粹的语言方式所能够传达出的。对于徒弟教师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说榜样的力量非常大,以至于语言文字等显性方式难以表达和传递,需要我们用全部的身心去感受、获取。

然而,师徒结对不能随随便便就确立,要根据现在学校所处的环境和教师面临的实际工作情境进行创新,需要注意的有:师徒关系的建立要合理、合法、合情,要根据师徒双方的意愿、教学水平等多方面来确立关系;作为师父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发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从而影响徒弟;作为徒弟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虚心请教、不断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智慧。

教师教学智慧的发展状况取决于教师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协同作用,不论外因如何强大,其作用力总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教师教学智慧发展的终极决定因素还是教师的自主发展。

其二,自主“磨课”

“磨课”是指教师对某一次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再次进行教学,再次进行反思。实质是持续不断的改进,是教师个体自主的研究。

下面举一则笔者自主“磨课”的案例分析:《认识人民币》授课过程中的二次导入。

第一次:

出示图片(储蓄罐)问:储蓄罐可以做什么呀?

那你们知道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吗?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

教学过后,笔者发现孩子们对于储蓄罐的兴趣并没有很高昂,他们在回答“储蓄罐”“存钱”时表现得也没有很积极,所以课前的导入并没有完全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于是改进,并进行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

谈话:小朋友,这是我们学校的数学小博士,他要带我们一起去看一段短片。

请小朋友仔细看这是关于什么的短片?

提问:那你们知道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吗?(板书:人民币)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第二次导入改用学校特色“数学小博士”带我们看短片,拉近了学生和课堂的距离。选择用央视纪录片《货币》的小短片导入原因:首先,相对于静态的储蓄罐,学生更喜欢动态的短片;其次短片里介绍了几大国的货币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这时候他们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丰富,自信心也油然而生,激发了学习兴趣。笔者把当前的案例记录了下来,不断充实自己的实践智慧。

其三,论文写作

贲友林老师说过:我,记录我的课堂,反思我的言論,在记录与反思之中,多一份理性,不随波逐流。我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重建,以实现持续的“静悄悄的革命”。 这其实是要我们“反思”呀。

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教师可以用固定的笔记本记录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如学生的表现、课堂生成的“亮点”、教学的成功之处、改进之处、课堂上一些细节的处理等。

而写作又是一种有效的反思方式。写作能帮助教师摆脱繁杂的教育工作,带着对实践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回归现实生活。真正的写作可以锻炼我们,因为在小学数学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反复地琢磨一些教学理论,努力地回忆课堂上的教学片段,然后将它们进行配对或是进行再创造,从而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也增强了其数学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智慧的发展。

教学智慧意义重大,正如乌申斯基所言:“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学智慧,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就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因此,教师要不断钻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素养,了解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理解教育的本质,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的艺术,真正成为智慧型教师。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论文 篇4

在教学过程中,计算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计算乃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要想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在我教学中的方法运用:

一、营造鲜活、和谐的课堂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这个演绎人生的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沟通、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难道我们就不该走进孩子那五彩缤纷、瑰丽神奇的情感生活,去体验、欣赏他们心中的数学世界,去理解、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吗?如《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片断:

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微笑着问学生:“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

“还有4只。”有一个学生说道。(其中有2、3个也附和着)“应该是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全都吓跑了。”(其中有94%的学生赞同的点着头)

“还有3只小鸟。”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嘈杂声响起。“怎么会是3只呢?不对,不对。”其他学生纷纷反对。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还有3只小鸟’吗?”老师用温柔的语调鼓励着。

“因为5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多么精彩的回答啊!老师和全班同学禁不住为他鼓起掌来。亲爱的老师,当孩子的回答不在你的标准答案内时,请轻轻地问声“你是怎么想的呢?”;当孩子的做法出乎你的意料时,请悄悄地说句“你为什么这样做的呀?”。相信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我们才能听到“1001”与《一千零一夜》合奏出的美妙旋律,才能看到“7”与“北斗七星”连缀出的斑斓夜空。也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孩子们才会深刻地铭记住:3只可怜的鸟宝宝,以及它们那被打死的鸟爸爸和被吓走的鸟妈妈。

二、心理方面的因素,对症下药

(一)情感不稳定

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二)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抄错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而且形式简单,容易造成小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当然,计算中抄错了一个小小的数字或符号,那无论你运算顺序怎样正确,解法如何完美,都将竹篮打水一场

空了。

(三)多做导致排斥

计算题本来就枯燥,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短,天性爱玩又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认真做。如果一下子做几十个,学生做得天昏地暗,错误很多,也体现不出学生计算水平高低,做到后来草草完成。而学生做得少,认真做正确率高,改正的也就少了。因此“,成功是成功之母”说的不无道理。每次计算时8—10题足矣,如果用“拔苗助长”式的练错误多,学生也不愿意接受,思想上就会产生排斥,计算错误也就多了。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再针对错误性质、原因和范围,对症下药。

一、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对于一次完成盼整面口算来说,学生也是虎头蛇尾,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我教育学生应认真、仔细做每—道题;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后分散的特点,在实践中,我观察过多次学生口算本上的错误,都是后面比前面多。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在做口算时,如果时间允许,在第二遍口算验算时,从后往前算,这样找出的错题就多,正确率明显提高。

二、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

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这是掌握好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

三、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力争算一题,对一题。在“抄错”这个问题上,我曾经请教过一位教低年级的老前辈,就低年级抄错问题上谈谈怎样预防。她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说在平时做题时边轻声读边写。要读出来,当然就得认真看清楚数字了,而由眼睛看到了数字经过大脑分析后说出,就错不了。如果他能读出来后再写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抄错数字。当学生计算时错误很多,老师就急于求成,每次要求学生做很多题来达到练习的目的,而这恰恰相反,导致学生心理上有排斥反应。如果要让学生做20道题,把这20题分二到三次做,每次只有6-10题,少而精地练,细水长流地练,而且采取一定的表扬或鼓励措施,学生就会很高兴地去做,努力去完成每一道题,以这种“短频快”的步子去练,错误明显减少。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总结 篇5

1、我校的教学工作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的高素质、有科学文化、身心健康以及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2、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为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做顶天立地的好少年,突出抓好《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

3、进行升国旗制度,每周一早操后进行一次升旗仪式,仪式后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合格的三好学生。

4、充分利用班会、校会、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5、学校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一次次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受到一次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锻炼学生的体能。

6、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全面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认真落实了新课程的各项工作要求,坚决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做到专时专用,专课专用,确保了我校的教学秩序顺利地进行。我校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了自己思想政治素质,有坚定的信念、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育教学思想。严格要求,注意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团结合作,服从领导。不拨弄是非,不赌博,不搞迷信活动。

二、课堂教学研究工作

我校是一个教学点,在课堂教学研究工作中也按照中心学校教研要求,认真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我校四位老师在本学期每人上一节语文和一节数学公开研究课,教研活动人人参与,每次教研活动共同听课、评课,大胆提出保贵意见,主要指出不足之处,人人都有发言。大家有评课记录,并写好综合评价和反思。按时完成网络教研。

三、狠抓常规教育教学管理

本学期,我校按照中心校的工作计划安排和市局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了我校的各种工作计划,以及各项目标责任制,以制度管理人向管理要质量,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狠抓常规教学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我校按照琼海市教育局制定的“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和中心学校制定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要求,开学初,老师们都能认真制订好各种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送交学校存档。备课,老师们按细则要求认真备好课,备课中做到“五有五备”“七要九有”编写教案能做到一课一案,能体现教学目标和要求,突出重、难点。本学期,学校经过四次检查,写得较好的是王老师,他们写的教案,详细、书写工整,美观,体现了自己的特色,有实用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按细则要求认真上好课,能做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能认真反思,找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作业的布置较适量,统一格式,做到全收全批,不漏改不漏错,三、四年作文有眉批、总批,及时反馈给学并写好教学反思。每周末要学生带回家让家长检查一次,并要家长阅后签名。可是学生在作业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二年级李民同学,作业书不够工整,生字抄写不按笔顺规则书写,造成田字格书写不正确,错别字较多。又如三年级同学作业书写了草马虎。另的,各班学习风气不浓,存在这些问题下步进行加以整改。

在考核这一工作中,学校把好关,认真抓好考试与评价工作,按中心校的办学理念(以考风促教风学风)。学校统一时间,统一定单元考试,做到不漏考,杜绝学生考试做弊,严正考风,交换监考,科任评卷,认真统分,并且做好各科试卷分析和写好单元反思,送交学校保存。这学期,我校在考评工作中做深化的改革,促进了老师们的教学工作积极性,使我校的教学质量有一个转变,也是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途径。本学期,学校通过四次对老师们的常规检查,完成任务较好的是王老师,从她编写的教案、批改学生的作业、各单元考评来看,工作是非常认真踏实。中心校在期末对我校进行常规检查结果反馈,各老师能按质按量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并写好教学论文和总结。

四、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1、加强领导,把学校的教育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学校健全机构,落实到人,学校把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位班主任的身上,确保学校的安全工作万不一失。

2、建立健全制度,把学校安全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实行定期检查,安排人员值班制。二是制订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如有安全事故发生,立即向学校报告、以便学校在第一个时间里报告给中心学校,全力组织人力物力抢救,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在较短的时间里处理。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分别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防吃物中毒等安全的意识,做到安全工作天天讲,周周讲,讲到家庭,争取家庭结合。学校安全工作抓得力,本学期我校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

4、预防人猪流感。各班主任每天做好早晨、午间检查登记工作,并记录上表,如有发现发热的,立即通知家长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5、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卫生院通知要做好腮腺炎的预防接种工作,我校学生全部接种。

6、学校门口设有交通安全警示牌,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工作,严防事故的发生。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学校安全人员值班制有报告制度。在寒假期里,如有安全事故的发生,留校老师应在第一个时间里向学校领导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上报中心学校。

五、改善办学条件

1、本学期学校配套了30套新课桌椅,使全校学生坐上新桌椅上课。

2、新建一个墩位教师使用的厕所和二个墩位学生使用的厕所,解决了师生们大小便的困难。

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师宿舍大楼上的避雷设备装置已破烂损坏,教学大楼还没有安装避雷设备,对师生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下学期必须整改。

概论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 篇6

一、小学数学教学技能的含义

1、教学技能是活动方式

2、教学技能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3、教学技能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认知活动方式两者结合而成的系列

4、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动作技能、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一系列程序性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技能的特点:智慧性、个体性、情境性和组合性

三、双专业化性:既不仅要具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专业技能。专题一 教学准备技能(上篇)模块一 研究和处理教材 研究和处理教材,是教师分析领会、组织教材,以便有力于教学展开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一件牵涉到整个教学准备的头等重要的工作。问题诊断

1、照本宣科,机械照搬

2、随意改动,偏离教材

3、解读不透 不得要领 操作指导

1、前后联系,整体把握

2、一课三问,深入思考

3、先入后出,用教材教 思考与拓展

1、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师应建立怎样的教材观? 答:陈旧的“本本式”的教材观已不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了。我们必须确立一种新的教材观--“材料式”的现代教材观。

“材料式”的教材观认为,所谓教材只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的呈现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的供教师展开讲述、阐释、演示等活动和学生展开阅读、视听、操作等活动的材料。凡是承载教学内容和信息的物化的材料,如文字印刷材料、电子音像材料、实物材料等,都要视其为教材,甚至有人把教具也包括在教材的概念之内,因为教具是非常直观化的教材,是教材的物化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的含义是很广泛的。这就是“材料式”的现代教材观。这种“材料式”的教材观是一种大教材观。“材料式”的教材观把教科书看做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学材料,但强调它不是唯一的教学材料。那么,教科书又是什么样的教学材料呢?可以说它是供师生进行“教学对话”的“文本材料”。这个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过程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

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必须把学习和学生作为焦点,以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效地学习为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把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作为分析学情的突破点。(1)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兴趣和需要。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而,语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就要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2)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基础。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3)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认知倾向也称认知风格,指学习者个体在认知即信息加工和组织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稳定的独特倾向,表现在学习者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的过程。不同认知倾向的学习者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为独立型与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倾向,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不断改进教学法方法和教学策略,课前检查 操作指导

1、明确目的,辅助教学

2、合理选择,组合应用

3、准备充分,及及时预演 思考与拓展 模块五 教学预案的撰写 问题诊断

1、机械照搬,简单移植

2、过程统一,实效不强

3、过于简单,随意性大 操作指导

1、博采众长,贵在借鉴

2、因人而异,讲求实效

3、详略得当,纲举目张 思考与拓展 专题三 课堂教学技能(上篇)模块一 教学导入 问题诊断

1、耗时过长,喧宾夺主

2、形式呆板,淡而无味

3、脱离实际,导而不入 操作指导

1、简约明快,迅速切入

2、形式多样,引人入胜

3、契合主题,符合实际 思考与拓展 模块二 教学讲解 问题诊断

1、谈讲色变,排斥讲解

2、讲解不当,事倍功半

3、手段单一,缺少变化 操作指导

1、准确认识,合理应用

2、讲解精炼,突出实效

3、形式多样,情趣并重 思考与拓展 模块三 教学小结 问题诊断

1、虎头蛇尾,失之随意

2、简单再现,缺乏提升

3、形式单一,千篇一律 操作指导

1、画龙点睛,自然妥帖

2、结构完整,注重升华

3、形式多样,注重变化 思考与拓展 模块四 教学板书 教学板书是指教师通过设计和运用写在黑板或投影图片上的文字、符号、线条、图表、图像等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问题诊断

1、烦琐冗长,主题不明

2、平庸呆板,乏味无趣

3、杂乱无章,结构涣散 操作指导

1、简洁概括,主题鲜明

2、生动美观,引人入胜

3、系统条理,结构清晰 思考与拓展 模块五 教学媒体的运用 教学媒体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主要指黑板、挂图、标本、仪器、教科书等;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教学上使用的电子技术媒体,包括电影、录音、录像、投影及计算机等。问题诊断

1、舍本求末,弱化功能

2、教学封闭,互动性差

3、技术至上,淡化思维 操作指导

1、强化认识,发挥功能

2、加强交互,开放课堂

3、合理搭配,协调作用 思考与拓展 专题四 课堂教学下篇 模块一 教学提问 教学提问是指教师运用提出问题来促进学生学习,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问题诊断

1、频率失当,数量失衡

2、随意性大,内涵不足

3、形式单一,缺乏变化

4、只顾提问,忽视引导 操作指导

1、把握节奏,疏密有致

2、精心设计,内涵丰富

3、注重变化,显实践性,命题中安排动手操作题;培养创新性,命题中要增加开放性试题。

2、数学测验的组织。评价方式的多样;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结果的分析;1)及早批阅试卷,发至学生手中。2)做好有关数据统计3)收集重点题以及错误率高的各种答题情况。4)组织讲评课进行补救。上好讲评课要做到:按类别讲评,讲评要有总结和提升,讲究讲评方法。5)教的反思与调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试卷编制的本身,二是单元教学情况。思考与拓展 专题六 教学研究技能 模块一 数学微型课题研究 问题诊断 教师研究现状暴露出的问题有

1、为了门面而研究

2、为了任务而研究

3、为了研究而研究 操作指导

1、体会微型课题研究

2、把握微型课题研究的特质

3、生成好的微型课题研究

4、经历完善的微型课题研究 思考与拓展 模块二 课堂观察式听课 问题诊断 听课中存在的误区

1、机械型听课;

2、模仿型听课;

3、自省型听课;

4、评判型听课 操作指导

1、课堂观察前——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2、课堂观察中——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3、课堂观察后——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 思考与拓展 模块三 教学反思 问题诊断

1、格式单一,流于形式;

2、隔靴挠痒,内容空洞;

3、缺乏方法,成效甚微 操作指导

1、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2、开放视角、取长补短;

3、不拘形式,及时记录 思考与拓展 模块四 数学教研文章的撰写 问题诊断

1、害怕写;

2、应付写;

3、凑合写 操作指导

1、选题与选材,科学可行,力求新颖;观点新、视角新、例证新、结构新。好的选题来自:教材的钻研、教学的实践、听课的赏析、争鸣与碰撞、思考与探索。

2、立纲与撰写,彰显特质,简练生动

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论文 篇7

一、弥补学生差异———加强预习指导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的新趋势, 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会有重大的影响, 而课前预习时间空间自由充分更是自我提高的阶段。 通过预习使学生及时了解教材内容, 弄清新课的重难点, 自觉参与课堂活动, 为仔细倾听和精彩展示做好充分准备;预习还可以使学生自觉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发现新知识的“前衍部分”有不明之处自觉补习, 为新知识的学习扫清障碍;预习能给学生补充学习的时间, 使学生产生疑问而急于解决, 增强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它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课前预习已经融入了小学数学课堂, 是当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必备模块, 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问题导学、当堂达标”的基本原则。 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示欲, 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 开放的课堂,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发展, 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 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 把快乐和健康带给学生。

教师要指导学生从“阅读教材感知新知、实践操作验证新知、 尝试练习检验效果”几个方面完成预习。 “授之以鱼, 只供一餐, 授之以渔, 可享一生。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如在讲“ 轴对称图形” 内容时, 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感知新知: 勾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实践操作验证新知:动手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 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 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 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尝试练习检验效果:完成课后练习题, 发现并记录问题, 为主动参与做好充分准备。

二、满足学生主动参与的需要———创设导入情景

创设课堂有效情景非常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这一基本理念指明了教学设计的一个要点, 即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注意变换。 而教学过程各环节构成的联系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启动的, 因此, 在教学中首先要掌握导入的艺术。 譬如新课的导入, 教师要尽可能迅速地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 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数学课的引入, 一忌一成不变, 总是采取同样的开场白 (老话、套话) ;二忌平淡乏味、四平八稳 (自己都打不起精神, 观众又哪来的热情) , 应当在最初的一两分钟里就给学生以一种强烈刺激, 使其处于兴奋状态, 营造出一种探求知识的教学氛围, 师生的双边交流活动就可以从此拉开帷幕。

导入的方法千变万化, 有直观式的、悬念式的、生活式的等等。 如在教 “加法交换律”时, 先让学生计算28+369+172、91+34+109 +366 , 学生计算后, 教师板书简算过程, 不用竖式很快计算出结果, 以一种强烈刺激, 使学生产生神奇感, 使其处于兴奋状态, 产生求知欲望。

三、搭建学生主动参与的舞台———创设活动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 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 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例如, 在教学《分类》时, 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 如玩具 (汽车、火车、坦克、手枪……) , 图片 (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 , 水果 (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等, 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 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学生兴趣盎然, 各抒己见。 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把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 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 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 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美、感受数学的趣, 领悟数学的理, 从而爱上数学, 迷上数学, 离不开数学, 能灵活运用数学。

四、成就学生体验成功———创设展示情境

交流展示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 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 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 把所学知识通过操作和语言呈现出来, 展示对问题、知识独到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示规范的解题过程, 预习中的困难和疑惑。 这个过程中有精彩表演者, 更有热情的观众, 教师学生争论、解释、总结、概括激烈交流, 加之教师适时恰当地评价, 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 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例如, 在 “角和直角”一课中, 我这样设计:找出下面图形中的直角。 学生汇报后, 发现圆中没有直角, 教师乘机引导:“那你能否在圆中创造出直角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纸片, 折、画等方法呼之欲出, 学生情绪高涨, 哪怕是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乐意去发现, 去探索, 他们都能找回自信, 脸上洋溢着成功的满足和快乐。 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 给了学生表现的机会, 激发了他们的潜力, 教学自然水道渠成了。 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情感不断融合, 思维不断碰撞, 智慧不断闪现, 捕捉信息、发现亮点、恰当评价自然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关键。

五、巧用媒体教学———点击学生思维

儿童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图画, 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 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动画演示图形的转变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 面积没变, 进一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总之, 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空间, 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他们一个条件, 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 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他们一个机遇, 让他们自己去搜索;给他们一个冲突, 让他们自己去辩解;给他们一个权利, 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我们要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 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 创造条件形成学生的主人意识, 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求知、求真、求善、求美。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那么我们要学会放手,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篇8

一、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

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力,堵死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道路。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更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些教师采取了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不“跑题”,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三、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却花费时间比较长,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四、教师应当灵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无法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而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其真正的含义就是适合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某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适合而对于另一个班级就未必适合,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學方法尽可能地适合大多数的学生,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应当因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问题而造成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五、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开展教育科研是兴教、兴校、育人的根本保证。”教师不仅要善于教,而且要善于研究教;不仅要培养学生,而且要通过科研,培养自己,教研相长。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首先,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主体。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其次,教师作为自主式的学习者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只有学习行为日常化,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唯有如此,教师才不是在自己的领域里被动的工作,而是主动地创造;他便不再是一支燃烧得什么也没有的蜡烛,而是用科研不断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他便不再是一个只对教材做肤浅了解、按教案简单操作的工匠,而是必然成为攀登教育科学艺术高峰的实践者。

六、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上一篇:2018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下一篇:五一劳动节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