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案(通用9篇)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1-1 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
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对于三年级生物单元的教学, 笔者认为应该让科学课堂植根生活, 把握生命教育的活动的点、线、面、体.
一、开展零距离观察, 调动科学课堂兴奋点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 才能显示成效.三年级是小学《科学》课初始阶段, 小学生对这门新课极感兴趣.
教材中, 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观察实践来进行, 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 再联系课内所获知识, 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教室外面, 与所观察研究的对象零距离接触, 开展研究活动.
科学课的观察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感知活动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感知.二是作为科学方法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 想各种办法进行观察, 其中包括运用工具进行观察.如果观察大树,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来到室外, 来到大树下, 让学生在与大树的近距离接触中, 通过多种手段、方法开展观察活动.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绳子测量树的粗细, 用放大镜观察在树下活动的虫子, 还要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 收集实物标本, 拓印树皮图案等等.
对蜗牛的观察, 我首先指导学生开展寻找蜗牛的活动.学生们在寻找时发现:蜗牛都是在比较潮湿、阴凉的地方找到的;或者待在比较嫩的叶上, 叶子上还有缺损.这些来自于自然生态的问题, 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回到教室后, 我们同样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对蜗牛进行研究, 如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身体的构造, 用尺量一量蜗牛的大小, 甚至用电子秤称量一下蜗牛的体重等.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 他们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实验, 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 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 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走进自然的怀抱, 让学生开展零距离的观察,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 而且能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获得刻骨铭心的探究经历, 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中去.
二、创设情境实验, 架设活力课堂中轴线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教学做是一件事, 而不是三件事”.这些话语的核心意思是强调“做中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创设有情境的实验, 是激发和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手段.什么是有情境的实验?我想应该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生活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实验“情境”因素, 营造“生态场”, 让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在研究蜗牛的运动方式时, 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旧光盘、笔芯、明胶片、钢丝等材料自制的“蜗牛竞技场”, 让孩子们观察蜗牛在“竞技场”上的表现.教室里顿时热闹开来:有组织蜗牛赛跑的, 有让蜗牛走钢丝的, 有让蜗牛爬竿的……十多分钟“玩”下来, 孩子们意犹未尽, 汇报时的收获自然也是精彩的:孩子们已经会用“爬”、“慢”等词汇描述蜗牛的运动;知道蜗牛是用腹足作波浪形前进的;在爬行过程中有粘液留下的痕迹……
在认识蚂蚁的身体时, 我给每组学生提供了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各一个, 从网线的内芯剪了八断长短不一的细电线, 让每组学生用这些材料来拼一拼蚂蚁的身体, 然后进行交流, 相互纠错.通过拼图的游戏来组织课堂, 每位同学对蚂蚁头、胸、腹的大小比例, 三对足以及触角的生长位置就不会忘记了.同时, 又把枯燥、平淡的交流活动变得活泼生动, 富有情趣.
在教师指导下, 对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的一系列观察活动经历, 对学生在课外、校外的自发观察认识活动施加了积极的影响.创设情境实验, 放手让学生“玩”, 则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玩”中感悟生命之奇妙.
三、组织实地考察, 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 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在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结果, 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求证的过程, 懂得了方法, 这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因此生活才是教育第一课堂.实地考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调查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调查, 也是让学生进行“生态体验”的有效平台.
如教学《水生植物》一课时,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边上的小河边去看看, 了解一些常见水生植物, 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态体验机会.让学生亲自看看, 整个河道基本都被水花生覆盖, 就像一片草坪, 河的两边也全都堆满了厚厚的水花生, 已经看不见河水;只有被围栏围起来的地方, 有少许的浮萍, 但是水底下看起来却是黑压压的, 一点儿也不清澈.看到这样的情景, 学生自然会想, 这些植物有哪些好处、哪些危害呢?
考察活动中, 我们还可以找找周围有没有水葫芦、金鱼藻等其他水生植物, 然后各小组收集一些水生植物装在保鲜塑料袋中, 带回教室进行观察、研究.这样的活动, 才能触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体验科学探究的“科学味”.
科学源于生活, 生活蕴含科学.把生活科学带入课堂, 是一种比较适合现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会感受到科学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觉得科学其实就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们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与社会交往, 与自然接触, 与人交流, 在这样很现实、很客观的互动中, 懂得了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探究空间.
四、建设生态场馆, 关爱生命资源联合体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 使人性向善, 使人胸襟开阔, 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科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的生态环境, 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教材的特点, 开发学生身边的环境, 把各个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化资源与科学结合起来, 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悟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
如上了《蚯蚓》一课, 我在实验室里开辟一角, 放上一个小水缸, 成立了一个管理小组, 让同学们为蚯蚓建立了一个家———栖息地.学生们亲手为蚯蚓建立栖息地, 并不断地给予照料, 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 从而大大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的意识.学生们通过对小动物生活环境的布置, 既运用了所学的知识, 使知识在体验中得到了升华, 又产生了某些情感, 特别是增强了对生物生存环境的高度关注.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班级中建立一个生物角, 让学生把一些花草等植物带到教室里, 把家里饲养的小金鱼带到教室里;在校园里开辟一个小小植物园, 带领学生亲自种植一些花草, 并进行管理维护;在校园里种几棵桑树, 方便学生采桑养蚕.蚕是学生们容易亲近、愿意亲近的小生命.当学生们用心去呵护蚕宝宝、养育蚕宝宝的时候, 其意义早就不是单纯的养蚕了;当学生们通过蚕来体味生命存在的时候, 珍爱生命的教育也就孕育其中了.
通过开展小种植、养殖活动, 学生可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体会生命科学的奇妙.当然, 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精心指导, 必要时作示范.这部分活动大多是由学生课外完成的, 培养他们自觉地长期观察记录生长变化的兴趣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收集到的植物资料按问题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观察叶的蒸腾实验。
3.能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做植物蒸腾实验,能解释实验中的现象,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准备:
一盆植物。
一个透明的大塑料袋。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如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课前通知学生带这类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有关资料,让我们这节课继续研究植物。”
二、探究内容:
1. 交流。
(1) 汇集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有关植物的.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称一一列在黑板上。
(2) 把有关书籍分配到各小组供学生研究和查阅。
2. 分组活动。
(1) 阅读教材中所列的凤仙花的五个特征。
(2) 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观察植物和查阅资料,回答:
生长发育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要涉及植物的变化,植物有生长的阶段,也有死亡的阶段)。
繁殖后代。
身体构造。
生长环境。
运动与反应。
(注意要求学生列举与凤仙花相同和不同的植物,达到了解植物多样性和具有共同特点目的。)
3. 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1) 做实验,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2) “别的植物也是这样吗?”——推广到所有的植物。
(3) 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气候、对其他生物和对人有什么作用。
4. 讨论逼供内写出植物的共同特点。
(1) 师:“你能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吗?”
(2) 师:“在观察和了解了许多植物之后,我们知道植物的共同特点了吗?请你写写植物的共同特点。”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课题
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是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8课。本课主要在学生对消化知识原有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比对消化器官图和模拟实验,认识食物在身体内的消化过程及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再次感受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环节,由《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引入,让学生思考并有依据地推测“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后,会经历怎样的旅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第二部分“探索”环节,在学生提出自己对消化过程的想法以及对照人体消化器官图的活动过程中,肯定学生的合理想法并着重引导学生修正或完善原有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对食道和胃两种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将消化器官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表现出来。第三部分“研讨”环节,在经历画图、比对、模拟实验等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模拟实验中各消化器官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联系,并描述食物在消化器官中所经历的路线与发生的变化。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消化器官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一般知道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的名称,对其功能也有初步的认识,如:知道食物从口腔进入,会通过食道到达胃进行消化等。因为这些器官都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观察到,平时也很少关注,所以学生有些认识并不正确,如:会认为食物的营养是在胃里被吸收的,对食物先经过小肠还是大肠的认识也比较模糊。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牙齿形状的特点、分布,能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记录。
2.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3.能够在角色扮演中不断完善对牙齿结构及运动特点的认识,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原有观念进行补充或修正。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实事求是地描述牙齿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2.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在口腔里消化过程的研究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口腔对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有健康生活的意识。
重点
通过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和比对消化器官图及进行模拟实验,认识主要消化器官及其功能。
难点
体验到食物消化的过程是由多个消化器官共同协作完成的,建立系统和有联系的观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新课聚焦
展示小女孩吃饭的图片
你有过肚子饿、被食物噎到、胃痛、肚子痛的经历吗?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到哪儿去了?
食物在身体内会经过哪些器官?食物在我们体内是怎样旅行的?
(板书: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刘老师工作室制作。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交流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意识,自然聚焦到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期望学生能有依据地推测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2.科学探索
探索一:绘制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图
1.在自己的活动手册上画出食物的“旅行图”,用文字标注消化器官的名称,用箭头表示食物前进的路线。
分小组交流,选出认为画得合理的食物“旅行图”,说出“合理”的理由。
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推测是否正确?我们一起认识下消化器官。
2.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
食物的“旅行”路线称为消化道,“旅行”所到达的每一个地点叫做消化器官。
口腔: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
(在人体的头部,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口腔内有牙齿和舌头,还有能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开口。它的作用是把食物磨碎、口腔软化,有利于吞咽。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咽部:吞咽食物
食道:传送食物至胃
(位于胸腔,它是从口腔到达胃的通道。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连接咽喉和胃。食道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消化作用,其主要功能只是将食物从咽喉传送到胃中。)
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
(在人体的腹腔上部靠近左边,形状像个大皮口袋。胃的肌肉很发达,有食物时就会不停地蠕动。胃是食物的储运场和加工厂,是食物消化的器官。胃能分泌大量强酸性的胃液。经过口腔粗加工后的食物进人胃,通过胃的蠕动搅拌和混合,加上胃内消化液里大量酶的作用,最后使食物变成粥状的混合物,有利于肠道的消化和吸收。)
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
(人体腹腔的下部,上面与胃相连,下面连着大肠。小肠较细、很长,有5~6米,弯弯曲曲地盘折在一起。
小肠绒毛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使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而进入血液。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般是3~8小时,这提供了充分的吸收时间。)
大肠: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成粪便。
(小肠中没被吸收的食物又进人大肠,大肠比小肠粗,约有1.5米长,大肠的末端是肛门。剩余的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又被大肠吸收,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肝:产生胆汁。
(肝脏、胆囊、胰腺:食物虽然不流经这些器官,但是它们也是消化器官。肝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里,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会通过小肠前端的十二指肠的共同开口处流人小肠中,参与食物的消化。)
播放视频《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指一指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有条件话可以让学生穿上印有消化器官的围裙)
分析:食物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及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构成食团,然后借助吞咽活动,将食团经食道送入胃中。在胃里通过胃壁的蠕动以及胃液的化学性消化,使食团成为粥样的食糜。食糜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内完成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余下的残渣进入大肠,其中的水分等被吸收,剩余的残渣逐渐腐化成粪便,最后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食物的“旅行”路线:食物-口腔-咽部-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探索二:模拟消化器官的工作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管一根、一小块馒头
实验步骤:(1)在透明塑料软管内预先涂一些润滑油,然后装入一小块馒头。
(2)用手捏动透明塑料软管上方,使馒头向下移动。
播放实验视频《模拟食道工作的实验》
实验现象:
捏动馒头上方的透明塑料软管,馒头会向下“蠕动”,最终到达“食道”的出口处。
实验分析:
当我们用手向前捏透明塑料软管时,我们发现馒头在光滑的透明塑料软管内向前移动,这和我们消化器官中的食道很相似,我们用手捏透明塑料软管,就好像食道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的蠕动一样,将食物输送到胃里。
实验结论:
食道的功能是通过食道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的蠕动将食物输送到胃里。
探索三:模拟胃的工作
实验材料:一个塑料袋,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水
实验步骤:
(1)在塑料袋里装上水、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
(2)反复揉挤这个袋子
播放实验视频《模拟胃的工作》
实验分析:
反复揉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渐渐被磨碎、揉烂,这个袋子很像我们身体里的胃,当我们用手揉挤这个袋子时,就好像胃的肌肉在不停的收缩、蠕动,把食物进一步磨碎和分解。
实验结论:
胃的功能是磨碎和分解食物,帮助消化。
思考问题:如果最初放入袋子里的食物不是小块的,也不柔软,会给这个器官带来哪些麻烦?
【点拨】如果到达胃里的食物是较大块,而且不柔软,会加重胃的负担,消化速度会减慢,会有一些食物无法彻底消化。
思考问题:这与口腔的工作有怎样的关系?
【点拨】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如果食物在这里经过仔细咀嚼、磨碎,将其研磨、搅拌成糊状,有利于食物在胃里被进一步消化,提升营养吸收的比例。
绘制旅行图
认识消化道和消化器官。
认识各消化器官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观看视频
学生互相指一指
准备实验材料,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观看视频
准备实验材料,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认识消化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人体的内部就像一个“暗箱”,可以利用图片、人体模型、课件等材料,将“暗箱”可视化,以帮助学生认识消化器官名称及消化的过程。
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科学家绘制的人体消化系统图进行比较。在肯定学生合理想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修正原先错误的认知,并逐渐建立较为完善的认识。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进一步明确消化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位置以及工作流程,从而认识食物是沿“口腔—咽部—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这样的路径“旅行”的。
探究食道输送食物的过程。
探究食物在胃里的消化过程。
结合模拟实验及追问交流,既让学生在了解器官功能的基础上建立对消化器官的保护意识,又让学生认识到食物消化过程是需要各部分器官各司其责、协同完成的。
3.科学研讨
研讨一:我们对人体消化器官的想法哪些是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
研讨二: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这与口腔的工作有怎样的关系?
【点拨】湿润软化的细碎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
易被运输。口腔内有牙齿和舌头,还有能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的作用是把食物磨碎、软化,有利于吞咽。唾液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研讨三: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要经过哪些器官?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点拨】
食物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及舌头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构成食团,然后借助吞咽活动,将食团经食道送入胃。在胃里通过胃壁的蠕动以及胃液的化学消化,使食团成为粥样的食糜。食糜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内完成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剩余的残渣进入大肠,其中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被吸收,剩余的残渣逐渐化成粪便,最后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交流、讨论、回答
交流、讨论、回答
交流、讨论、回答
通过交流、讨论,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们能够用简要的语言描绘食物的旅行路线;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以及作用。
4.拓展提高
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播放视频《保护肠胃应该吃些什么》
(1)饮食注意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吃饭宜细嚼慢咽,忌狼吞虎咽,饭后适当走一走。
(3)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4)不暴饮暴食。
(5)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
(6)每天足量饮水,吸收营养、排出废物都需要水的帮助。
(7)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排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废物。
(8)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9)多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少吃油腻、油炸的食物。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猜测
交流
讨论
观看视频
认识消化器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化器官,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分析具体的饮食行为习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把正确认识落在实处。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认识到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健康生活可以保护消化器官。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2.8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工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支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活动。
5、在科学的学习中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来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产生新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耐心、细心、精心做科学。
2、观察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与填写。
3、运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未知的进行探究。
4、力求做到知识和能力并进,不可偏废。
5、强调过程的同时,要重视结果。
6、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不要躲避教师的传授。
7、在动手之前引导学生多动脑。
8、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9、注意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
10、评价要中肯,不可无限制的夸张,适当的批评不可少。
五、教学进度安排: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们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本学期,四年级有一个班级。班级学生人数基本在55个,较多的人数也为科学学习的顺利组织开展留下了较大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们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们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计划)
四、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学生素质的要求:
1、环保教育
通过对“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积极探求新知和仔细、科学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倡导人人参加环境保护。
2、心理素质
①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②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尽量分解难点,通过学习能看得懂,学得会,并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③激发兴趣,大胆地探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索活动的愉悦情境,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工作总结
科学这门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
1、教师是科学学习的主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吃透教材,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如教学“天气与生活”这一内容时,指导学生制作“雨量器”和“风向仪”,并到大自然中去实践,不但检验了制作质量和水平,而且掌握了“降雨量”和“风向”这两个知识点。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生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 1
体会到科学规律的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如“测量不规则石块儿的体积”的实验和“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的实验,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所需器材、用品,以及注意事项,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设计好学生实验和课堂演示实验,彻底改变了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法与学法,为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是:
一、知识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
二、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
三、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条件的支持,但是学校的条件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好这一问题。
岩石和矿物
一、填空:
1、在自然界中,由石头构成的山有很多,这些自然界中的石头,在科学上叫做______,______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山上、地下和海底的______,严严实实的拼接在一起,形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岩石是由大大小小的颗粒组成的,我们给岩石分类时可以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等来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岩石是我们常见的岩石。
4、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用______观察、相互______观察、在岩石上滴______观察等。稀盐酸有______,千万不要弄到皮肤上和眼睛里,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______洗干净。
5、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______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的。花岗岩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6、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______种。常见的矿物有石盐、煤、硫磺、方解石、赤铁矿、石墨等。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如我们吃的______,点豆腐用的______,做铅笔芯的______,中药用的______,做首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都是矿物。
7、很多矿物是以__________命名的,如赤铁矿是______的、褐铁矿是______的、黄铜矿是______的、白钨矿是______的。
8、矿物的硬度分为____级,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它广泛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工具中;硬度最小的是______,它是重要的__________,还用来制作________。____________在建筑、珠宝、雕塑等行业中很有意义。
9、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______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______,把矿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0、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______,矿物的光泽分为______光泽、______光泽、______光泽。其中______光泽反光最强,______次之,最弱的______光泽。最弱的______光泽又可分为__________(玻璃)、__________(丝绸)、__________(蜡烛)、__________(泥土)等(由强到弱)。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是______矿物。
11、地质学家鉴别矿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______和______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如:石头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合理地利用______和______,因为它们是属于________资源。矿产资源属于______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14、地球由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地球内部有炽热的______,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火山口流出来。
15、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等。
16、______是指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又叫做火成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
17、______是地壳深处的岩浆,在沿着地壳的裂隙向上渗透,还未到达地表就已冷却变硬形成的岩石。
18、______是在水中形成的,是流水携带碎石、泥沙、动植物遗体,并把他们平缓的地方沉积下来,逐渐形成的岩石,(又叫做水成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沉积岩。
19、岩石受到一定的____________而发生变化,矿物会重新排列,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形成的岩石叫做______。如石灰岩变质形成______,页岩变质形成______。
20、岩石和矿物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观察和描述岩石和矿物。
21、观察岩石的方法很多,如:手____、____闻、轻轻敲打、用小刀刻或指甲、铜钥匙等____、滴____等。
22、在岩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______。
23、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______和______、检测矿物的_____等方法研究矿物。
24、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
软
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较软
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较硬
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硬
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25、描述方解石:颜
色:__________________
条痕:__________________ 透明度:__________________
光泽:__________________ 硬
度:__________________
形状:__________________
26、几种矿物的条痕:
自然金---______
石墨---______
赤铁矿---______
方铅矿---______
石英---______ 黄铁矿、黄铜矿---______;
27、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______种,其中稀有金属矿、钨矿、锡矿等____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岩石和矿物有什么用途?(至少4种)
2、常见的矿物有哪些?
3、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标准来给岩石分类?能按照大小来给岩石分类码?
4、矿物与岩石有什么不同?
5、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述矿物?
6、为什么在鉴别矿物时,它们的条痕颜色比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7、请描述三种矿物的形状、透明度和光泽。
8、如果想要知道我们对于矿物的猜测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做?
9、为什么要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
10、人们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动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
11、我们可以根据那些特点将岩石进行分类?
12、矿物与我们存在着那些广泛的联系?对于矿物的开采,我们要注意那些问题?为什么?
三、实验和操作
1、岩石的分类
实验材料:岩石标本(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和砂岩)、放大镜、稀盐酸
实验目的:能借助放大镜、稀盐酸等材料,采用多种办法识别出所提供的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和砂岩。实验结论:花岗岩是岩浆岩。砾岩、砂岩和页岩、石灰岩是沉积岩。大理岩是变质岩。
花岗岩-----花斑状
页
岩-----泡薄层状有化石
板
岩-----易分离成层敲有声音
砾
岩-----混凝土状
石灰岩------青灰色、遇盐酸冒泡
大理岩-----有美丽花纹遇盐酸
2、几种常见岩石的用途:
铁矿石
钟
表
石
膏
做首饰
金刚石
点豆腐
金
银
炼
铁
石
英
划玻璃
3、把下列岩石和它们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页
岩
由碎石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砾
岩
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石灰岩
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薄层状,常有化石
大理岩
花斑状,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板
岩
青灰色,颗粒细,较硬,遇盐酸冒泡 花岗岩
纯白色、黑色等,颗粒较粗,较软,遇盐酸冒泡
实验一: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探究性实验。
【研究问题】橡皮筋如何发出声音? 【我的猜测】拨动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实验步骤】
(1)如图 1 所示,分别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然后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2)如图 2 所示,我们轻轻地用手去弹拨橡皮筋(也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此时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如果能听到声音时,请仔细观察橡皮筋的状态,它是否振动?将观察和听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3)想办法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此时,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然后将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1)我们用手去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听到声音。
(2)当我们轻轻地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3)我们发现橡皮筋振动停止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的是否振动有关,振动是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实验二
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研究问题】空气、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我们的猜测】空气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
【实验步骤】
(1)把闹铃调成发出响铃状态,然后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紧接着我们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此时注意听声音的变化。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到玻璃罩中,此时注意声音的变化。
(3)实验现象:我们发现随着玻璃罩里的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我们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而当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又逐渐增大。
(4)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三
固体能否传播声音
【研究问题】固体是否能够传播声音。
【我们的猜测】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实验器材】实验室桌子即可 【实验步骤】
(1)小组内同学进行二次分组,本次我们将两个同学分为一组,其中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同时耳塞或用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2)此时另一个同学轻轻地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或者用手指去抓挠桌面,然后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是否听到声音等)。
(3)第三步,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注意此时是耳朵不贴着桌子)
(4)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当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
(5)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实验四
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研究问题】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 【我们的猜测】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大水槽、音叉、水等。
【实验步骤】
(1)首先往水槽里装入约 3/4 的清水。
(2)小组内有序实验,一名同学用橡胶锤轻轻敲击音叉,然后将音叉迅速伸入水槽中水面之下。
(3)此时,其他同学依次将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上,用耳塞或另一只手堵住另一侧耳朵。(建议每个人都听一听)
(4)实验后及时记录声音的情况以及观察音叉伸入后水面的情况。
(5)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水槽外壁上能够清晰地听到音叉的声音。音叉伸入水面之下后,以音叉为中心水面出现圈一圈的水波,并不断向远处传播。(从两个方面去看待问题,一是声音,而是水面的情况)
(6)实验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而且我们发现声音是以类似于水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
实验五 —1 1
了解耳郭的作用
【研究问题】耳郭有什么作用 【我们的猜测】收集声音 【实验材料】一张 A4 纸。
【实验步骤】
(1)首先,将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听微弱的声音。
(2)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同一个声音。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实验现象:用纸喇叭听声音,听到的声音感觉更大一些。
(4)实验结论:耳郭具有收集声波并把声波导入耳道的作用。
实验五 —2 2
模拟鼓膜的振动
【研究问题】鼓膜振动的情况 【我们的猜测】
【实验材料】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带橡胶锤)、气球皮、细沙或碎纸屑等。
【实验步骤】
(1)首先我们准备一个气球皮,然后把气球皮放在塑料杯口上面绷紧,用橡皮筋固定好。这个时候,气球皮相当于人耳的鼓膜了。
(2)然后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
(3)接下来我们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同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4)实验现象:用小锤敲击音叉,把音叉靠近塑料杯口的气球皮时,气球皮上的细沙或碎纸屑跳起来。音叉离气球皮的远近和敲击音叉力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到细沙或碎纸屑跳动的幅度的大小。(5)实验结论:鼓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等条件不同,鼓膜的振动也不同。
实验六 —1 1
钢尺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问题】钢尺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测】钢尺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高;幅度越小,音量越低。
【实验材料】钢尺(建议长一些 30CM)。
【实验步骤】
(1)首先将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 20 厘米,然后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轻轻拨动钢尺的另一端,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并注意它发出的声音。
(2)第一轮实验以后,这次用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并注意它发出的声音。
(3)注意!以上实验重复操作 3 次以上,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4)实验现象: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此时声音弱; 用力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5)实验结论:声音的强弱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实验六 —2 2
橡皮筋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问题】橡皮筋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测】橡皮筋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高;幅度越小,音量越低。
【实验材料】木板、钉子、小木棍,橡皮筋。
【实验步骤】
(1)将橡皮筋系在木板上的小木棍的上端,距离小木棍顶端约 2 厘米。
(2)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其振动幅度的变化。
(3)注意!以上实验重复操作 3 次以上,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4)实验现象: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弱时,其振动幅度小;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强时,其振动幅度大。
(5)实验结论:声音的强弱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实验七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研究问题】尺子的音高和什么有关系 【我们的猜测】尺子露出桌面长度有关,越长越低、越短越高。
【实验材料】钢尺或塑料尺。
【实验步骤】
(1)根据尺子的长度确定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分别为 5 厘米、10 厘米、15 厘米、20 厘米。
(2)将尺子的一端露出桌面 5 厘米,用手用力压在尺子上面。
(3)用力拨动尺子,反复 3 次,仔细听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并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然后记录下来。
(4)把尺子依次伸出桌面 10 厘米、15 厘米、20 厘米重复以上的实验过程。
(5)实验现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不同。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发出的声音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短,发出的声音高。
(6)实验结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实验八 —1 1
弦的 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研究问题】弦的长短和音高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测】音高和弦长度有关,弦越长越低、弦越短越高。
【实验步骤】
(1)手指按在一根琴弦上并上下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识别音高的变化。
(2)换另外几根琴弦,重复上面的操作。
(3)实验结果:手指按在同一根琴弦上不同位置时,音高不同,弦振动的部分越长,音高越低;弦振动的部分越短,音高越高。
实验八 —2 2
弦的松紧与音高的关系。
【研究问题】弦的松紧和音高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测】音高和弦的松紧有关,弦越紧越低、弦越松越高。
【实验步骤】
(1)手在这根弦上的位置不变,拨动琴弦,识别音高;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拨动琴弦,识别音高的变化。
(2)换另外几根琴弦,重复上面的操作。
(3)实验结果:同一根琴弦,松紧不同,音高不同,弦越松,音高越低;弦越紧,音高越高。
实验八 —3 3
验证弦的粗细与音高的关系
【研究问题】弦的粗细和音高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测】音高和弦的粗细有关,弦越粗越低、弦越细越高。
【实验步骤】
(1)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识别音高的变化。
(2)重复 3 次上面的操作。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实验报告07-07
教科版四年级英语12-06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1-28
教科版四年级上七色光11-28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12-1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期末10-18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10-22
六年级科学教科版教学计划06-26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全册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