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婚后财产约定协议

2025-0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婚前婚后财产约定协议

婚前婚后财产约定协议 篇1

_________(男),________岁,住_______市_______路_____号。________(女),________岁,住_______市_______路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双方真诚结婚。为避免子女、亲威对双方婚姻的误会,现对双方的婚前财产和婚后的所得财产进行以下约定:

一、_______所有的位于_______市_______路______号______栋_____号房屋归______所有(现产权为______)。

二、_______所有的位于_______市_______路______号的_______归_________所有,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三、________与________共同出资____万元购买的______市______路______号的房子归双方共同所有。

四、________应支付家庭开支的____%,刘______支付____%。

五、________归_______所有,________归________所有。

六、除上述财产外,其他财产归夫妻共有。

婚前婚后财产约定协议 篇2

2003年, 还未与我结婚的丈夫借款13万元作为首付款买了一套期房, 并以他个人的名义办理了银行按揭, 房产证上也写的是他的名字。2005年1月我们结婚了, 婚前买房子借的13万元全是婚后才还给别人的, 银行的贷款也是婚后我两人共同还的。现在我和他准备离婚, 他却说房子是他的个人财产。请问, 婚前借钱买房、婚后共同还贷, 房子是否算共同财产?

读者佟某

佟某同志:

你和你丈夫婚后所住的新房, 购于结婚之前, 产权证也登记在丈夫个人名下, 根据婚姻法, 这应当算是婚前财产, 是他的个人财产, 所借的13万元首付款也是他的个人债务。个人债务在结婚后应当用个人财产来偿还, 但是, 因为你们没有实行AA制, 没有就房屋借款的偿还作出特别约定, 就导致了婚后用共同财产偿还首付款及揭款贷款, 等于你的部分收入也化作了老公的个人财产, 因此, 你老公拥有房屋的同时, 应当支付婚后偿还款项的一半给你。

婚前婚后财产约定协议 篇3

婚前我夫有房产一处,婚后出租每年得租金数万元,因近年房价大涨,他的房屋增值近百万元。现因感情破裂我们准备离婚,我主张,他婚前的房屋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出租所得和房屋的增值,属共同收益,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他不同意。如诉之法院,我的主张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

香艳

香艳朋友:

按《婚姻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的是法定婚后所得共同制,夫妻婚前个人财产的所有权原则上不因婚姻的成立而改变,如果将个人财产用于投资,不管这种投资是在婚前还是在婚后,其本金仍归个人所有。对于婚后这些财产的增值,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要根据《婚姻法》第17条,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产经营的收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1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属于婚姻法第11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等规定,分别情况予以确定:1?郾对于用婚前财产在婚后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得的增值,如开公司、作买卖,投资入股当股东所得的盈利,所分的红利,属于“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2?郾对于一方婚前财产的婚后自然孳息,根据物权原理,孳息所得应归物的所有人或合法权利人,一方婚前存款的利息、婚前房屋自然的增值、出租而未通过劳动所取得的房屋租金,应认定为一方个人的财产。3?郾一方用婚前个人积蓄在婚后购买的有形财产,其只是原财产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价值的取得始于婚前,财产的性质没有变,也仍应认定为一方的婚前财产。4?郾一方用婚前财产生产经营的负增值即亏损,依照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应由其婚前财产所有人自行承担。

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程序 篇4

需提交的申办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薄);

2、婚姻状况证明材料;

3、财产的约定书一式三份;

4、有关财产的产权证明,如个人所有房产的房产证;

5、财产清单;

6、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办理程序:

1、当事人申请办理公证,由公证员接待。

2、当事人按公证员要求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对符合条件的公证申请,公证员予以受理,并填发公证受理通知单。

4、公证申请受理后,当事人持公证员开具的收费通知单到收费处交纳公证费。

5、公证员对受理的公证事项收集证据,审查,制作谈话笔录,草拟公证词,并呈送有关 人员审核、签发。

6、经签发的公证书送交打印、翻译、校对、粘贴、盖章,制作完毕后送达当事人。

7、公证事项办结后,公证员整理装订案卷并归档。注意事项:

1、办理婚前财产约定公证,当事人应亲自到公证处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2、约定书不能对其他人的财产进行约定,尤其是再婚人员;

3、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无胁迫、无欺诈;

婚前婚后财产约定协议 篇5

一、案例:(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案例)

张某(男)与刘某(女)做起婚前签订一份协议书,该协议的主要内容为:

(一)张某婚前房产一套,价值100万元,尚有贷款40万元。该房产有张某婚后自行继续偿还,并供双方婚后共同居住使用。

(二)张某月工资8000元,用于双方共同生活,并交有刘某统一管理与支配,刘某每月给张某自己工资总额20%(即1600元)用于张某日常开销费用。

(三)双方不离不弃,任何一方向对方提出离婚,需要按照如下约定向对方承担赔偿责任:

A:若张某(男)违约提出离婚,则需要

1.张某婚前财产归刘某有所、张某还需要继续支付该房的剩余贷款。

2.张某向刘某支付生活费,数额为张某月工资收入的70%。

3.张江在离婚时向刘丽支付赔偿金20万元。

B:若刘某(女)违约提出离婚,则需要

1.刘某向张某出示书面道歉一份。

2.刘某搬出张某居住的房屋。

3.即使刘某提出离婚,张某仍需向刘某支付4万元欠款。

二、法律依据

我国《婚姻法》第19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可见,婚前财产协议约定一旦签订,即对双方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均有按照约定享有财产所有权及管理权,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果一方要求撤销或者变更需由双方协商一致。

简要分析: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中张某与刘某关于婚前财产的约定实际上是对张某婚前个人财产约定归刘某所有的财产约定形式,法律允许当事人通过意思自治来书面约定处理自己的个人所有财产。本案双方签订婚前协议内容不规避法律,也没有损害第三人的财产利益,并且签订时双方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约定合法,意思表示真实,对该协议的法律后果有明确的认知。故认定该协议完全有效。

二审法院主要认为:张某离婚后继续向刘某支付其月工资收入70%,明显显示公平,主要考虑张某离婚后收入并不处于已确定的状态,且考虑双方婚龄较短,女方也有能力有义务自食其力;房屋贷款则由刘某偿还。

办案启示:

【婚前财产协议中离婚赔偿的效力】

婚前婚后财产约定协议 篇6

法律杂谈浅析夫妻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孳息的归属问题

作者:谭瑾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1期

【摘要】《婚姻法》解释三第5条认为夫妻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孳息应当属于个人财产,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追随了《物权法》的精神。但是婚姻法不同于物权法,物权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物权法律关系,而婚姻法调整的是婚姻家庭的法律关系,婚姻财产关系是建立在夫妻这一身份关系上的,与道德、伦理以及风俗习惯等联系密切,具有特殊性。

【关键词】夫妻财产;共同财产制;孳息

一、夫妻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孳息归属问题的立法现状

根据现行《婚姻法》,我国实行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双轨制,为“限定的婚后所得共同制”。但在实践中,关于夫妻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婚后所生利益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其中《婚姻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一方婚后生产、经营所得的收益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司法解释

(二)进一步规定“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而对于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孳息归属问题更是直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才有定论。解释

(三)第5条是这样规定的:“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所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这就意味着个人财产在婚后所生的孳息被认定为个人财产,但解释

(三)第5条的规定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二、夫妻财产制的立法选择

如上文所述,我国婚姻法实行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双轨制。关于法定财产制,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立法选择:

(一)联合财产制

夫妻各自对自己所有的财产保留所有权,但夫对妻的财产却有管理、使用、收益的权利。这一财产制度的归属涉及两性平等问题,已被很多国家所抛弃。[1]

(二)分别财产制

夫妻婚前、婚后的财产都归各自所有,且各自独立行使管理、使用、收益等权利。这一制度目的在于保护已婚妇女独立的财产权,至今仍是英美法传统国家和地区的法定夫妻财产制。从意义上看,此种财产制度意在保护夫妻平等,但由于很多情况下,妇女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低于男子,这种制度对配偶(多数情况下为妇女)从事的家务劳动没有适当的评价,使得法律追求的男女平等无法真正实现。所以,为了弥补分别财产制的不足,即便在普通法国家,离婚分割财产时采用公平分割原则,而不问是否为分别财产。[2]

(三)共同财产制

夫妻双方的部分或全部财产依法被视为共同共有财产,按共同共有原则行使权利并承担相关的义务,于婚姻关系终止时再加以分割。这一财产制度的目的在于为婚姻期间因献身家庭和孩子无法获得或获得较少收入的配偶(多数情况下为妇女)提供帮助。共同财产制的本质在于承认夫妻因为特殊的身份关系而被捆绑成为一个“团体”,双方都为这个“团体”提供了帮助和贡献,即婚姻存续期间,一方配偶所取得的财产是双方协力的结果,所以婚后所得的财产应当夫妻共有,即“协力原则”。这一财产制度符合婚姻共同生活的本质,能实质上保护夫妻平等。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在夫妻财产制的选择上为“限定的婚后所得共同制”,分夫妻共有财产和个人财产两类。

三、解释

(三)第5条夫妻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孳息归属的评析

解释

(三)第5条的规定明确了夫妻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孳息的归属,但结合上文所分析的共同财产制的立法意义和本质,本人认为该规定值得商榷。

首先孳息在各国直译都是“果实”的意思,指原物所生的物或收益。如果树和果实,母鸡和鸡蛋,1万元的本金和100元的利息都是原物和孳息的关系。[3]根据我国《物权法》第116条规定,除约定外,孳息一般归属于原物所有人。解释

(三)在孳息问题上追随《物权法》的精神,认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孳息应被认定为个人财产。

正如前文所说,本人认为解释

(三)对于孳息的归属规定并不十分合理。

第一,从物权法与婚姻法的区别方面来看,物权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物权法律关系,而婚姻法调整的是婚姻家庭的法律关系,具有特殊性。正因为婚姻家庭关系将两个主体在一定意义上捆绑在一起,关于其财产的关系应当区别于普通的平等主体对待,也就是说,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是建立在夫妻这一身份关系基础之上的财产关系,应当区别于一般的财产关系。因此,婚姻法对于孳息的规定并非一定要追随物权法的原则。

第二,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是婚后所得共同制,这种制度的本质在于鼓励夫妻之间的“协力”,体现夫妻生活的共同性,承认一方配偶在家庭劳务方面所做的贡献。而将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取得的孳息全部划分为个人财产,有违共同财产制“协力”的基础。试想,如果甲婚前拥有一片果园,甲与乙结婚后,乙参与了果园的维护和管理,当果树结果后,果实被视为甲的财产是否有违平等的原则呢。

第三,从解释

(三)的立法进程上看,解释

(三)修改了解释

(三)草案关于这条的规定。在解释

(三)草案中,关于孳息问题是这样起草的:“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孳息或增值收益,应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但另一方对孳息或增值收益有贡献的,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但立法者认为“贡献”一词在理解上会产生歧义,所以在反复讨论和斟酌后,还是决定放弃“贡献”,采用物权法的精神,将孳息归属于财产所有人,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

所以,从立法进程分析,且先不说“协力”与“贡献”的区别,从立法者试图对孳息的归属根据贡献进行区分,可以看出立法者一定程度上承认夫妻“协力”原则对孳息归属的影响,只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放弃了这种区分,但是技术的原因是否可以成为颠覆原则的理由呢,因为难以界定贡献就干脆否认贡献是否会造成不平等而与当初立法初衷相违背呢?

第四,从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看,一般均将夫妻个人财产所生孳息归属于夫妻共有或纳入分配范畴。[4]如《法国民法典》第1401条规定:“共同财产的资产组成是,夫妻在婚姻期间因来自各自的技艺以及他们各自财产的果实、孳息与收入的节余而共同取得或分别取得的财产。”我国台湾地区民法规定:夫或妻婚前财产,于婚姻关系存续中所生孳息,视为婚后财产(即归入增值计算范围)。

四、关于夫妻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孳息归属的几点建议本人认为,解决孳息归属问题,关键在于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明确共同财产制的法理基础是“协力”,所以既然在共同财产制的大背景下谈论孳息归属,就不能违背“协力”原则。而“协力”原则的初衷在于承认一方配有获得财产的同时,另一方配偶在操持家务、养育子女等方面提供的帮助。从源头来探讨协力,就能很好界定“协力”了,这种“协力”事实上贯穿于婚姻关系的始终,不论贡献的多少,只要存在婚姻关系,便承认协力的存在。

这一点在美国判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美国早期采用共同制的部分州,在判定婚姻期间财产增值的归属时,主要考虑增值是否全部或部分因对方配偶贡献所生。只有因对方贡献或努力使一方个人财产增值时,其增值部分才被视为共同财产,如果只是从事家务劳动,尽管在离婚财产分割时可以考虑,但增值部分不被认为共同财产。然而,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州的判例推翻了这一点,认可了因家务劳动对个人财产增值所作的“非直接贡献”也构成分享增值部分的理由。[5]

第二,我国《婚姻法》是列举规定了一些个人财产,如“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等费用;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费等”,但这些都具有极强的人身专属性。而孳息,只是财产上的关系,与人身专属性无关,故不能与上面列举的“个人财产”相替并论。

第三,对于孳息的归属,本人认为应该区分对待,只有利息以及与利息相似的能够排除双方“协力”的前提下才应当归属于个人财产。

上文对孳息的类型已经做了分析,而本人认为,大部分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所生的孳息都应被认为是夫妻“协力”下产生的,归属于共同财产。比如果园所产的果实,租房所得的租金,即便果园或房屋是一方婚前财产,在婚姻存续过程中,配偶或多或少对其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帮助,应该认定为共同财产。

对于银行利息,本人认为可以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一方婚前财产存入银行,婚后所得的利息,不认为配偶对其的产生有任何协助帮助,可以认定为个人财产。

当然,孳息的种类各种各样,这里不可能一一罗列分析,但是在确定其归属时,应当把握一个原则便是将其推定为夫妻共有,如果能够排除另一方配偶“协力”的可能性,则认定为个人所有。

参考文献:

准夫妻的婚前财产约定(之一) 篇7

案例一 减少差异的约定方法

杨和盈均为外企白领,随着婚期的到来,二人开始认真审核各自的财产。已届而立之年的杨,在国外留学、工作多年,属于海归分子,回国后又一直在外企做主管,可谓基础雄厚。而年轻的盈刚毕业两年,工作时间尚短,二人的婚前财产有很大悬殊。

要强的盈,特别介意别人怀疑她嫁给杨的动机,所以坚持夫妻之间采用AA制。“你的,永远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咱们财产上两不相干!”可是杨却不愿意这样,“如果连自己的老婆都提防着,那我的生活和事业还有什么意义?再说了,每天这么计算着,累不累?”

杨感觉AA制不利于自己未来家庭的和谐建设,可是盈一直对双方财产方面的悬殊耿耿于怀。怎么才可以让爱情的光芒在财产面前不变得黯淡呢?

王芳律师支招

法律点评

如果只是按照婚姻法的理解,那么杨与盈在婚后生活中的确会面临AA制的状况,因为在结婚前两人各自所拥有的个人财产内容清楚且不会因为结婚年限拉长而发生转化。这种差距往往会使收入低一方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产生感情沟通障碍,影响夫妻感情。

同时,在实际生活中,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化与发展,未来将面对购买大额动产(汽车等)、不动产(房屋等)以及孩子的抚养教育费用等等,因为是用于共同生活,坚持执行AA制会增加经济弱势一方的现实压力和精神压力。长久下去与家庭的和谐建设初衷也是相背离的。

律师建议

首先需要向盈言明,新婚姻法的规定已排除了她嫁给杨动机的质疑,她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其次,婚姻的缔结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庭基金,盈强行实行AA制其实是不明智的。最后,鉴于双方收入上的差距和杨对和谐家庭的追求,建议由杨主动提出将双方婚前财产作一公证,公证为夫妻共同所有,既能见证他们的爱情,又能使双方婚后生活经济上更紧密,感情上更甜蜜。

杨主动将自己婚前个人财产变更为夫妻共有,除了对未来伴侣表示充分的信任外,还可以由此得到一个精神方面彻底轻松的新娘,共同为新家庭的建设“添砖加瓦”。但是杨也要考虑到风险:万一将来出现不和谐而导致分子,这部分见证美好感情的财产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因此公证协议可以在专业律师的协助下,对于具体细则进行必要的附加条件。这样,将来即使有意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杨的利益。

案例二 分清彼此的约定方法

安东就要嫁人了!证书已经领取,新房也要交付,就等着做美丽的十月新娘了。安东家里成员众多,七大姑八大姨的几十口人呢,大家都琢磨着给安东举办一个热热闹闹的婚礼。安东父母和兄姐合计着要送给他们一辆汽车,奶奶打算送孙女一台洗衣机,表姐要送她一台冰箱,堂兄已经看好了一套整体橱柜,舅舅说给她来套家庭影院吧。最珍贵的是,外公想把自己收藏多年的价值奇高的古玩送给安东一件。在众人的祝福下,安东乐得合不拢嘴。

未成年的小侄女发话了,“你们真傻,没看到电视里面那些闹离婚的吗?为了财产争的头破血流。你们送什么东西呀,弄不好这些东西将来都成别人的了。直接把钱给我姑不就得了?!”尽管童言无忌,但这一句话却像凉水兜头泼下。可不,家人应该怎么办才稳妥呢?

法律点评

一般的传统民俗会认为,结为夫妻的时间标志是举行婚礼之日,所以很多人会强调“我们只是领取了结婚证,还没有举办婚礼共同生活呢!”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在安东与其未来伴侣领取了结婚证之后,她的亲戚所赠送的所有礼品就都会视为对安东夫妇的赠予。如果将来安东不幸与配偶离婚,这些物品的确都会视为夫妻共同财产来进行分割,所以虽然出自一个孩子之口,但是由此引发的亲人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

律师建议

安东和关心自己的家人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消除这种顾虑。她可以提前与送礼物的家人订立一份赠与协议,表明这种赠送是无偿的,但是只限于赠给安东个人所有,如果书面的协议符合法律要件,则无论安东家人送任何礼品,都会视为一方个人财产,届时是不会参与到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中的。

这样一来,安东既可以安心地接受家人的祝贺,在夫妻共同生活中享用着家人的“爱心”体现,又有效地避免了将来发生意外情况时候“损了老公又折财”。不过,由于这份协议内容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建议最好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进行。

案例三 特殊财产的约定方法

家奇的父母把自己精挑细选的基金,送给他们当作结婚贺礼。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们的婚姻和爱情,可以如同这只基金一样,不断增值。”未来的老岳父更实在些,送给他们一份趸缴的医疗保险和一份分红保险,“都是自由职业者,没有我们那个时代的福利了,希望你们能有个保障。”家奇小夫妻希望认真对待爱情与婚姻的建设,而认真对待的开始,就是认真处理各自的财产。东西好确认,金钱也好确认,可是这基金和保险,怎么确认呢?

法律点评

首先要肯定的是,作为具有几十年社会经验的两对老人,都对这对新人讲述了维持现实婚姻的不易。借用这种财产的赠与,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美好祝愿,在现实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如果父亲与岳父的赠送是在家奇婚后,则应当将所赠送的财产都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但保险和基金属于特殊的财产表现形式,应视具体情况对待。基金属于投资类的财产权益,在分割时考虑的是基金的现值,而不是购买价值;医疗保险则属与人身紧密相关的赔偿性质的权益,应为受益人本人拥有;分红保险则是一种投资收益,是夫妇婚后的所得,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家奇夫妻均有权要求得到。

律师建议

夫妻婚后往往会得到一些权属有争议的财产,比如亲戚赠送给孩子的保险,或是企业配发给员工的股票期权,这些权益除了要考虑法律上的有关规定外,还要考虑夫妻对这些财产得到时的约定。我国是一个以夫妻财产约定优先的国家,即夫妻若有约定,以约定为准,若无约定,才依法确定。所以家奇夫妻可以自行约定保险利益归谁所有。

婚后财产协议书 篇8

乙方:————男,————年——月——日出生,民族:——,住址同上。身份证号:————

鉴于:双方于————年——月——日登记结婚,具有合法的夫妻关系,于————年——月——日生育一女/儿。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及有关法律规定,双方经友好协商,对财产的归属达成原则性意见,特签订协议,双方遵照执行。

一、婚内现有财产的约定:现有财产如下

二、xxxxxx

三、对于个人财产处理的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及婚后自己所得财产分别归其个人所有,双方经济独立,各自财产由个人完全支配处置,无须征得配偶同意。同时,对于夫妻一同生活期间所支出的必须费用,由夫妻双方各承担一半。

四、对于一同财产处分的约定:夫妻婚后对于日常消费支出————元以下的,可自行支配开销;凡处理超过————元价值以上的钱物时,一方处置时必须经过配偶另一方书面同意,否则视为一方未经共有人同意擅自处分夫妻一同财产,由处理一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对于婚姻存续期间产生的其他债务的约定:涉及到今后其他个人经手的债务时,一方对外举债时必须向债权人明示夫妻间的财产约定,该债务系一方个人债务,另一方不承担还款义务。

六、对于婚姻存续期间一同债务的约定:双方因为一同生活所需的开支,由双方各承担一半;因为一同的利益或责任而产生的债务(包括因为一同的利益而产生的债务、子女因为非完全民事做法能力人致人损害等情况下而产生的一同债务)由双方一同承担。

七、对于女/儿————抚养费用的约定:双方对于————应当承担一同的抚养责任,以有利于————成长的原则对子女开展抚养。——由————承担主要抚养义务,————每个月承担——抚养费用————元,从————年起,按每年递增————元支付,直至————大学毕业为止。承担的方法为每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支付,此款直接以现金支付。

八、损害赔偿的约定:如一方由于婚外情主动提出离婚的(或不提出离婚),且无过错方有证据证明婚外情存在的,除按照上述原则分割财产,债权及债务外,有过错方应支付给无过错方精神赔偿损害金————万元,支付方法为在办理相关手续时直接以现金支付给对方。

九、双方因为履行协议发生争议,应当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加以解决。

无婚后财产离婚协议书 篇9

乙方(女方):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在______市____区民政局登记结婚,甲乙双方无财产、无子女。现因双方____不和,导致夫妻双方感情已然完全破裂,已无法继续共同生活,故双方自愿离婚并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 甲乙双方自愿协议离婚。

第二条 子女抚养

甲乙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没有子女,故不涉及子女抚养事宜。

第三条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甲乙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没有共同财产,故不涉及分割共同财产。

第四条 甲乙双方婚前个人财产的确认

1. 甲方婚前个人财产归甲方个人所有

2. 乙方婚前个人财产归乙方个人所有

第五条 债权债务的处理

1.甲乙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共同债权、债务,故不涉及分割处理夫妻共同债权债务。

2. 如甲方或乙方存在个人债权债务,则由该方自行承担,另一方不负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 一方隐瞒或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责任

甲乙任何一方不得隐瞒、虚报、转移婚内共同财产或婚前财产。如任何一方有隐瞒、虚报、转移、抽逃除上述个人婚前财产外,另一方发现后有权取得对方所隐瞒、虚报、转移的财产的全部份额,并追究其隐瞒、虚报、转移财产的法律责任,虚报、转移、隐瞒方无权分割该财产。

第七条 违约责任的约定

任何一方不按本协议约定期限履行支付款项义务的,应付违约金 元给对方(按 支付违约金)。

第八条 协议生效时间的约定

本协议一式三份,自婚姻登记机颁发《离婚证》之日起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婚姻登记机关存档一份。

第九条 争议解决办法

如本协议生效后在执行中发生争议的`,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下无正文)

甲方(签名):______

乙方(签名):______

婚前财产协议该不该签 篇10

在国外,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也不是人人都会签署,通常有钱人才这样做。在协议中一般还会写明,一旦离婚,相对弱势的一方能够获得的什么样的利益。

在国内,签订这样的协议是一件很伤感情的事情。对于你来说,只有两种选择,签或者不签。如果你觉得感情上接受不了,不必勉强自己去签这样一份协议,当然这很可能意味着你们的感情结束了。

我个人认为,既然你不是为了房子去结婚,签订婚前财产协议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们能够很好地维系这段感情,是否拥有这些房产对你来说并不重要,因为只要你们的婚姻关系能够延续,你照样可以享受这笔财富。即使不签,你的名字也不会出现在房产证上,这些房产仍然属于婚前财产,真到离婚的时候,同样也没有你的份。既然签了可以让男方感到放心,对你又没有什么实质性伤害,干嘛要去牺牲这样一份感情呢?签订财产协议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明确了你男友的财产权,结婚后你就获得了这部分财产的继承权,这对你来说不也是一种保护吗?

当然,签协议不是单方面的,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财产主张。比如,女孩子的青春是有价值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的价值会折旧,因此,你可以提出青春补偿费要求。怎么补偿?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可以按年将部分男方的婚前财产转为夫妻共同财产。比如约定期限为20年,每年将1/20的婚前财产转为夫妻共同财产,结婚20年后,所有的婚前财产全部转为夫妻共同财产。其实,通过20年的生活,婚后积累的共同财产通常会多于婚前财产,即使不考虑婚前财产,女方在离婚时也会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如果双方在结婚后不久就离婚,女方也只能得到少许补偿。如果男方不同意第一种办法,还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即要求男方用婚前财产为你购买一份养老保险,保险的保额适当高一些,可以采取期缴的方式,比如缴费期为10年。如果在缴费期内离婚,剩余的保险费由你自己支付,如果在缴费期结束后离婚,你不用再缴保费,但可以获得一份保险保障,也可以算是一种补偿吧。如果你们一直恩恩爱爱,这份保险也可以作为你们未来养老的一种补充。

婚前财产协议(二) 篇11

乙方: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平等、自愿、充分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婚前各自的财产,婚后可以共同使用,但归各自所有,不属共同财产。

二、甲、乙婚后所得收入每人每月各拿出______元,为双方共同生活所用,其余的分属各自所有,不属共同财产。

三、甲、乙婚前或婚后各自所产生的债务,由各自独立承担,另一方不负清偿责任。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即行生效。

附婚前各自财产清单:(略)

甲方:_______(签字)

乙方:_______(签字)

婚前及婚姻期间财产协议 篇12

男方: 身份证号: 女方: 身份证号:

男女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对于婚前所有、婚前同居期间所得、婚姻存续期间所得收入及财产,为了明确归属,特签订本协议:

一、在双方同居前,女方所有的财产(具体见后附清单)系个人财产,在男女双方同居或结婚后,仍为女方个人所有。

二、在男女双方同居期间,女方的工资及其他收入所得,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在结婚后仍为女方个人所有;男方的工资卡要由女方保管。男女双方同居期间,由女方管理双方的收入,男方不得拒交工资和其他收入。

三、男女双方结婚后,女方的工资及其他收入所得,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男方的工资卡要由女方保管。婚姻存续期间,由女方管理双方的收入,男方不得拒交工资和其他收入。

四、男女双方同居期间,男方不得提出分手,女方可以随时提出分手。男方若在同居期间提出分手的,其在同居期间的工资和其他收入归女方所有,并且要补偿女方人民币10万元,于分手后一个月内付清;女方若在同居期间提出分手的,男方在同居期间的工资和其他收入归女方所有,如果系男方有过错而导致女方提出分手的,男方仍要补偿女方人民币10万元,于分手后一个月内付清。

五、男女双方结婚后,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可以随时提出离婚。男方若提出离婚的,其在同居及婚姻期间的工资和其他收入归女方所有,并且要给予女方经济补偿,补偿金额为结婚年数×10万元(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于离婚后一个月内付清;女方若提出离婚的,男方在同居及婚姻期间的工资和其他收入归女方所有,如果系男方有过错而导致女方提出离婚的,男方仍要给予女方经济补偿,补偿数额为结婚年数×10万元(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于离婚后一个月内付清。

六、若在双方分手或离婚后,男方不能按时补偿女方本协议中约定的钱款的,甲方并要按银行同期贷款利息支付给女方逾期支付违约金,直至全部补偿完毕。

七、若女方无法定正当理由提出离婚的,需要将男方在婚姻期间工资所得的五分之一退还给男方,用以赡养甲方父母。

八、本协议为男女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男方系专业法律人员,对本协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明晰,不存在任何欺诈、胁迫或趁人之危等情形存在。本协议一式三份,自男女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九、男女双方于本协议签订之日起五日内到天津市某某公证处办理本协议的公证事宜。男方、女方、公证处各持有一份本协议。

婚前婚后财产约定协议 篇13

但该公司成立后,王伟因不懂经营管理,加上不务正业,使公司欠下800多万元的债务。为了让公司走出困境,张丽和王伟商量,二人离婚,公司归张丽所有,债务也由张丽负担。

2007年3月15日,张丽与王伟签订了协议书,约定他们公司所有的资产归张丽所有,并由张丽自行经营。3月19日,张丽与王伟签订离婚协议,同日约定他们公司所欠债务由张丽承担,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张丽。6月8日,王伟与张丽签订财产、债务分割协议,约定公司归张丽。

虽然上述约定已经达成,但自离婚后,王伟不仅始终未与张丽办理股权变更登记,还不认可上述协议。2010年7月,张丽诉至法院,要求确认王伟持有的公司80%的股权为张丽所有。

案经人民法院审理认为: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离婚的男女双方均具有约束力。张丽、王伟签订的离婚协议中约定他们公司所欠债务由张丽承担,公司归张丽所有,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张丽,由于公司的股东只有王伟和张丽,所以双方的上述协议内容可以确认王伟就公司的全部股权应转归张丽所有。上述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其内容未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依约全面履行,故判决王伟持有的公司80%的股权归张丽所有。

律师点评:

本案争议的焦点为:一、张丽与王伟在财产分割中约定将公司的资产归张丽所有,是否包含了转让股权的意思?在没有股权转让协议的情况下,此种约定是否视为王伟已经将80%的股权转让给了张丽?二、张丽的诉讼是否已经超过诉讼时效?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本案中张丽与王伟于2007年3月15日达成协议,约定将公司的所有资产归张丽,这个协议是两人已经达成离婚的共识,进而对二人生活期间的财产进行分配而达成的协议。因公司是张丽与王伟在结婚以后设立的,故应属于张丽与王伟夫妻生活期间的共有财产,这个公司的股东又只是张丽与王伟,因此,二人有权处理、处分该公司,二人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将公司的所有资产归张丽所有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另张丽与王伟于2007年3月15日和6月8日达成的协议,都明确写明了公司归张丽所有,不仅该公司的资产归张丽所有,与该公司有关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财产包括股权全部归张丽所有。因此,可以确认张丽与王伟就公司的全部股权归张丽所有已达成一致意见,即王伟所有的80%的股权应转归张丽所有。上述协议是张丽与王伟的真实意思表示,其内容未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

此外,在张丽与王伟的财产分割协议中,未明确约定履行期限,依据《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据此,在王伟未依照约定履行的情况下,张丽可随时要求其履行,本案也就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故,法院支持张丽的诉讼请求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在此,也提醒广大读者,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时,双方一定要心平气和的去协商,协商之后写个书面文书,用语一定要精确,避免因词语有歧义而发生矛盾,必要时,也可以找个见证人在上面签字确认,以更好的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婚前财产协议书 篇14

女方: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___族,现居住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

甲乙双方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为防止今后可能出现的婚前财产纠纷,现双方理智协商,就婚前财产达成如下协议:

一、婚前财产范围:甲方的财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的财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婚前财产的权利归属:甲方的________归甲方个人所有;甲方的其他财产归甲乙双方共同共有。乙方的________归乙方个人所有,乙方存款归甲乙共同共有。

三、双方为建立家庭共同出资购置的财产归甲乙双方共同共有。

甲乙双方无其他财产争议。

协议经公证机关公证或律师见证后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婚前财产协议完整版(定稿) 篇15

男方:,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女方:,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男女双方准备于/于年月日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双方都愿共筑爱巢,白头偕老。但为了预防今后可能出现的财产纠纷,现双方理智地协商,在婚前就各自财产达成如下协议:

一、婚前财产的范围

(一)男方的婚前财产如下:

1、坐落于处的房地产,面积为平方米,房地产权证号:;

2、货币存款人民币元;

3、股票:;基金:;

4、牌号为的车辆辆;

5、知识产权收益:;

6、债权:;

7、其他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元。

(二)女方的婚前财产如下:

1、坐落于处的房地产,面积为平方米,房地产权证号:;

2、货币存款人民币元;

3、股票:;基金:;

4、牌号为的车辆辆;

5、知识产权收益:;

6、债权:;

7、其他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元。

二、婚前财产的归属

1、上述第一条的婚前财产归男女双方各自所有;

2、婚前由一方购买的物业(下称“该物业”),婚后仍需供款还贷的,贷款

部分视为男女双方各自的债务,由各自的收入所得还贷,该物业的权属不变。

如该物业婚后由双方共同供款还贷,则按双方各自的还贷比例享有该物业,该物业产权已署一方名字的,不再增加另一方名字。

三、婚后财产的范围及归属

1、婚后男女双方的各自收入所得归各自所有;

2、婚后男女双方各自接受的赠与或继承所得,均归各自所有。

3、无论婚前或婚后,男女双方以各自财产投资所得的收益,均归各自所有。

四、债权、债务的享有与承担

1、婚前各方名下的债权、债务归各方享有与承担;

2、婚后因婚姻生活产生的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

3、婚前或婚后因各方名下的投资,不论所得是否用于婚姻生活,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均由各自承担。

五、共同生活基金的设立

由于双方的婚前、婚后财产所得主要归各自所有,为保障婚姻生活的和顺进行、应付日常生活开支需要,方一致同意:男方出资万元,女方出资万元,作为日常生活基金。此基金由女方管理,生活费开支从基金中支付,不足时由双方共同填补。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自双方办理结婚登记之日起开始生效。

男方:女方:

上一篇:浙江省信访处理规定下一篇:公司党代会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