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精选8篇)
(供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使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编写 2012年9月
目 录
(医学寄生虫学部分)
总论……………………………………………………………………6 第一章 医学线虫……………………………………………………7 第二章 医学吸虫……………………………………………………9 第三章 医学绦虫……………………………………………………11 第四章 医学原虫……………………………………………………13 第五章 医学节肢动物………………………………………………16
教学时数分配表(共24学时)
教学内容 总论
第一章 医学线虫 第二章 医学吸虫 第三章 医学绦虫 第四章 医学原虫 第五章 医学节肢动物 合计
总 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全世界与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及危害性。2.熟悉寄生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
3.掌握寄生虫,宿主,生活史等基本概念;掌握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的概念;掌握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寄生虫病的名称;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二、主要内容
1.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研究范围。
2.寄生的概念;寄生虫的类型(体外、体内、专性、兼性、长期、暂时、机会性寄生虫);宿主类型(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理论课学时 3 4 5 3 6 3 24 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4.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对社会经济与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5.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基本原则。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寄生及宿主的概念,宿主的类别,体现寄生虫免疫的特点的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现象,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影响流行的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第一章 线虫
目的要求
1.了解蛔虫、蛲虫、鞭虫、钩虫、丝虫成虫形态结构,所致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掌握蛔虫、蛲虫、鞭虫、钩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及相关的鉴别要点。
3.掌握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的生活史(主要是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与致病的关系、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治原则。4.掌握两种主要丝虫微丝蚴形态及鉴别要点、生活史中成虫的寄生部位、人体感染过程、微丝蚴夜现周期性及致病作用;掌握丝虫感染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5.掌握旋毛虫幼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及与致病的关系、感染方式及诊断方法 主要内容
1.线虫概述,线虫主要形态特征(虫体外形、雌雄虫区别、生殖系统基本结构、虫卵基本结构),生理特征(虫卵孵化、幼虫发育、幼虫蜕皮、成虫取食与代谢),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生物源性),主要线虫种类有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
2.蛔虫雌雄成虫的形态,虫卵详细结构(受精卵、未受精卵、感染期卵的区别),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感染性蛔虫卵的发育过程、幼虫移行、成虫寿命、产卵量、卵的抵抗力),人的感染蛔虫的方式与途径,致病作用,常用检查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等),广泛流行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3.鞭虫成虫的形态特征,虫卵形态结构,生活史特点(成虫寄生部位、人的感染方式与途径),致病作用,常用检查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等),防治方法。
4.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成虫形态结构(大小、外形、口囊及交合伞的区别)、虫卵特征,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在土壤内的发育、人的感染方式与途径、幼虫在体内移行)、致病作用(钩蚴性皮炎、肺部炎症、成虫引起的钩虫性贫血,重点是钩虫性贫血的机理),常用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等),流行因素(两种钩虫在我国的地区分布不同)与防治方法。
5.蛲虫的成虫与虫卵特征,生活史(寄生部位、产卵位置、虫卵发育时间短的特点),肛门-口-手的特殊感染方式,致病特点,常用检查方法(透明胶纸法等),反复感染的流行特点与相应的防治方法。
6.旋毛虫成虫、幼虫囊包形态,生活史特点(成虫、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生活史完成需要换宿主),人感染旋毛虫的方式,致病作用的严重性,常用检查方法(肌肉活组织压片检查),流行因素与防治方法。
7.寄生人体的丝虫种类、地区分布,重点是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丝虫致病作用(急性期与慢性期的临床症状),检查微丝蚴的病原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重点、难点
重点:蛔虫、钩虫、蛲虫,鞭虫虫卵的形态特征,旋毛虫囊包形态,上述线虫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重要致病作用,最佳病原学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
难点:钩虫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蛲虫的重复感染与异位感染。
第二章 医学吸虫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常见人体吸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等)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宋体四号)
2.熟悉上述吸虫的生活史、成虫形态结构。
3.掌握常见人体吸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等)虫卵的形态特点,成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与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为主),防治措施。
二、主要内容
1.吸虫概论,吸虫的外形特征(体表、吸盘)及主要内部结构(盲管型消化系统、雌雄同体的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活史基本过程(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生活史特点(幼体繁殖、宿主转换与世代交替),主要吸虫(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
2.肝吸虫成虫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卵盖、内含毛蚴),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成虫致病为主),实验诊断方法(粪检查虫卵),流行因素(重要的是食生鱼的习惯)与防治措施。
3.鉴别两种肺吸虫(卫氏与斯氏)成虫的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的并列特点)、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卵盖、内含物),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童虫在终宿主体内移行),致病作用(卫氏肺吸虫以成虫致病为主,斯氏肺吸虫由童虫致病),实验诊断方法(查痰、查粪、活检皮下包块),流行因素(重要的是食生蟹或喇蛄的习惯)与防治方法。
4.寄生人体的血吸虫种类与流行地区(以我国流行的日本血吸虫为主要内容)。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结构(雌雄异体、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成熟虫卵、未成熟虫卵与死亡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卵盖、内含物),生活史(成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血管内、卵如何进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过程、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主要是虫卵所致),实验诊断方法(针对急性期、慢性期、晚期病人的不同病原学与免疫学检查方法),流行因素(重要的是接触疫水)与综合防治措施(治疗病人与病畜、管粪、管水、灭螺)。
5.姜片虫成虫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最大的吸虫卵、卵盖、内含物),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成虫致病为主),实验诊断方法(粪检查虫卵),流行因素(重要的是食生的菱角等水生植物)与防治措施。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少量相关视频。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成虫与虫卵的结构特征,鉴别要点。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重点掌握日本血吸虫。
2.教学难点 幼体繁殖的概念,吸虫生活史的共性及特点。
第三章 医学绦虫
1.了解常见人体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
2.熟悉常见人体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的生活史过程。
3.掌握常见人体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成虫、幼虫和虫卵的结构特征,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与途径、致病作用,实验室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为主),防治措施。
二、主要内容
1.绦虫概述,成虫外形(带状、分节)与节片构成(头节、颈节、幼节、成节、孕节),寄生人体的圆叶目绦虫与假叶目绦虫的形态与生活史主要区别(虫卵、中绦期幼虫结构特征、中间宿主),常见绦虫(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
2.猪带绦虫成虫,头节、成节、孕节、囊尾蚴、虫卵的形态特征、生活史(成虫与囊尾蚴寄生部位、中间宿主、囊尾蚴与虫卵均可为感染阶段、多种感染方式),致病作用(猪带绦虫病与猪囊尾蚴病),病原诊断方法(孕节压片法等),流行因素(生食猪肉、猪的饲养方法)与预防方法(治疗病人、不食生猪肉、加强猪肉检疫)。牛带绦虫成虫头节、成节、孕节结构,生活史(中间宿主与感染阶段),致病作用(只有成虫致病),注意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比较。
4.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棘球蚴的结构特征,生活史(虫卵为感染阶段,人为中间宿主,棘球蚴寄生人的主要部位),致病作用与部位有关,诊断(免疫学诊断与B超、CT等影像学诊断),流行特点与地区,预防方法。
5.曼氏迭宫绦虫成虫、裂头蚴、虫卵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裂头蚴感染人的方式、寄生部位,人可作为转续宿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裂头蚴的致病作用,及裂头蚴病的预防方法。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少量相关视频。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重点讲解猪带绦虫成虫与囊尾蚴、细粒棘球绦虫的结构特征,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
2.教学难点 中绦期的概念,囊状蚴与实体蚴的区别,曼氏迭宫绦虫的生活史。
第四章 医学原虫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常见寄生人体原虫的流行病学情况。了解利什曼原虫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方法。
2.熟悉常见寄生人体原虫的生活史过程。
3.掌握常见寄生人体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等)与病原学诊断有关的形态特征,对人的感染,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方法,防治方法。
二、主要内容
1.医学原虫概论,原虫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原虫主要形态特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原虫生理特性(一个细胞完成全部生理功能,包括运动、营养、代谢、繁殖等,重点在繁殖的各种方式),三种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人兽传播型、媒介昆虫传播型),原虫致病特点(增殖致病、扩散致病、机会致病),主要医学原虫(注意种名与俗名的对应):溶组织内阿米巴、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等。
2.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伪足、内外胞质、泡状细胞核、)与包囊(形状、1-4个核、糖原泡、棒状的拟染色体)主要形态结构,生活史基本过程(四核包囊-小滋养体-包囊),感染阶段与方式,致病作用(肠内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与致病机理(虫株毒力、滋养体侵袭、宿主的免疫状态和伴有的其他细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急性期查滋养体与慢性期包囊的方法)。阿米巴痢疾的流行因素与防治方法。根据溶组织内阿米巴,比较结肠内阿米巴与致病型自由生活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以及致病的特点。
3.寄生人体的利什曼原虫种类,生活史基本过程(在人体内无鞭毛体、在白蛉体内前鞭毛体的发育),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内脏型、皮肤型、淋巴结型黑热病),实验诊断方法(骨髓穿刺法为主)。
4.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和包囊形态结构(鞭毛、细胞核),生活史过程,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水源性疾病),致病作用(旅游者腹泻,脂性腹泻),诊断方法(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不同方法),预防方法。
5.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仅有滋养体,感染阶段、致病阶段和传播阶段都是滋养体,直接和间接方式传播,致病作用(引起阴道炎、尿道炎等性传播疾病),诊断方法(生理盐水涂片法等),预防方法(注意性伴侣的治疗)。
6.寄生人体的疟原虫种类,我国以间日疟原虫为主。生活史过程(人体内与蚊体内的发育繁殖过程),红内期主要形态特征,感染阶段(子孢子的两型)与感染方式(按蚊作传播媒介),致病作用(潜伏期,疟疾发作,再燃与复发,贫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疟疾性肾病),诊断方法(薄血膜法,厚血膜法,免疫学方法),流行因素与地区,防治方法(现症资料、预防复发、预防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疟疾的免疫机理与预防疟疾的疫苗。比较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的红内期形态、生活史及致病作用。
7.弓形虫生活史的多种形态(滋养体、包囊、假包囊、卵囊),滋养体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主要特点(在人和其他脊椎动物间传播,多种阶段可以感染人),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先天性与免疫低下者的机会性弓形虫病),诊断方法(涂片染色,免疫学方法),流行特点,预防方法。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PPT演示。课堂提问与总结相结合。
四、重点、难点
重点讲解猪痢疾阿米巴、阴道毛滴虫、疟原虫、弓形虫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
第五章 医学节肢动物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原则与方法。2.熟悉医学节肢动物发育过程与生态习性。
3.掌握重要医学节肢动物(蚊、蝇、蚤、虱、蜱、螨)的主要形态特征,传病方式与传播的病原体。
二、主要内容 1.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发育过程的变态特性,对人的危害(昆虫病,虫媒病),重点是医学节肢动物的传病方式(机械性与生物性传播)。昆虫纲主要虫种:蚊、蝇、虱、蚤、白蛉;蛛形纲的主要虫种:硬蜱、软蜱、疥螨、蠕形螨、尘螨。重点是蚊、蝇、疥螨、蠕形螨。
2.蚊(卵、幼虫、蛹、成蚊)的变态发育过程与生态习性(滋生地、栖息地、食性与生殖营养周期、季节消长、越冬)。传播疾病的三属蚊(按蚊、库蚊、伊蚊)卵、幼虫、成虫的鉴别,主要蚊种名称,重点是各种蚊媒传播的疾病名称及其病原体,灭蚊的主要措施(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尤其是灭蚊的新方法、新药物)。
3.蝇、蛆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阶段(卵、蛆、蛹、成蝇)及生态习性(幼虫滋生地、成蝇食性、活动与栖息场所、季节消长与越冬),重点是传播疾病的生活习性。常见蝇种(家蝇、麻蝇、绿蝇、大头金绳、丽绳)的主要鉴别特征。
4.蚤、虱(人虱、耻阴虱)的主要形态特征及生活史阶段,传播的疾病名称及病原体。
5.硬蜱与软蜱的主要形态区别,蜱所致疾病与传播的疾病。疥螨、蠕形螨、尘螨的主要形态特征,所致疾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PPT演示。课堂提问与总结相结合。
四、重点、难点
重点讲解医学媒介节肢动物的致病方式,蚊、蝇、虱、蚤、传病方式与传播的病原体。疥螨、蠕形螨诊断与防治方法。
目 录
(微生物学部分)
绪论……………………………………………………………………22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23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24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24 第四章 噬菌体…………………………………………………………25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26 第六章 细菌感染与免疫………………………………………………27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28 第八章 球菌……………………………………………………………28 第九章 肠杆菌科………………………………………………………29 第十章 弧菌属…………………………………………………………30 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31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属…………………………………………………32 第十三章 其他细菌……………………………………………………33 第十四章 支原体………………………………………………………34 第十五章 立克次体……………………………………………………35 第十六章 衣原体………………………………………………………35 第十七章 螺旋体………………………………………………………36 第十八章 真菌学概述…………………………………………………37 第十九章 主要致病性真菌……………………………………………37 第二十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38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38 第二十二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39 第二十三章 呼吸道病毒………………………………………………40 第十四章 肠道病毒……………………………………………………41 第二十五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42 第二十六章 肝炎病毒…………………………………………………42 第二十七章 虫媒病毒…………………………………………………43 第二十八章 出血热病毒………………………………………………44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45 第三十章 逆转录病毒…………………………………………………46 第三十一章 其他病毒 朊粒…………………………………………46
教学时数分配表(共36学时)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第四章 噬菌体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八章 球菌 第九章 肠杆菌科 第十章 弧菌属 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属
理论课学时 0.5 2.5 1.5 自学 0.5 1.5 2.5 自学 2.5 2.5 0.5 1.5 1 第十三章 其他细菌 第十四章 支原体 第十五章 立克次体 第十六章 衣原体 第十七章 螺旋体 第十八章 真菌学概述 第十九章 主要致病性真菌 第二十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二十二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三章 呼吸道病毒 第二十四章 肠道病毒 第二十五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第二十六章 肝炎病毒 第二十七章 虫媒病毒 第二十八章 出血热病毒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第三十章 逆转录病毒 第三十一章 其他病毒 朊粒 合计
绪论
一、目的要求 0.5 0.5 1 1 0.5 0.5 2.5 2.5 自学 2 1 0.5 2 0.5 0.5 1 1 0.5 36 1.掌握微生物的定义,按结构组成分类,医学上常见的微生物种类。2.了解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况。
二、主要内容 1.微生物的定义
2.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3.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4.医学微生物学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微生物的定义,按结构组成分类,医学上常见微生物种类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测量单位,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及意义,L型细菌的含义及特性,质粒的概念,细菌特殊结构的含义及功能。
2.熟悉革兰染色的方法、结果判定和意义。
3.了解细胞壁的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中介体的作用,核糖体的组成和功能,细菌形态学检测的方法,革兰染色的原理。
二、主要内容
1.细菌的形态、大小及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3.细菌的特殊结构:芽胞、鞭毛、荚膜、菌毛 4.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革兰染色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的基本形态、测量单位,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及意义,L型细菌的含义及特性,质粒的概念,细菌特殊结构的含义及功能。
难点: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的生化反应(糖发酵、吲哚、H2.S试验)的原理及意义,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
2.熟悉细菌按气体环境不同所分的种类,厌氧菌厌氧生长的机制,细菌个体生长的方式和速度,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3.了解细菌的营养类型和营养物质,细菌的能量代谢,细菌生物氧化的类型,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分类原则和命名方式。
二、主要内容
1.细菌的营养类型及生长繁殖条件
2.细菌的代谢产物分解性代谢产物,合成性代谢产物 3.细菌的生长繁殖的规律 4.细菌的人工培养 5.细菌分类和命名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的生化反应(糖发酵、吲哚、硫化氢试验)的原理及意义,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第三章 消毒灭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消毒、灭菌的概念,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巴氏消毒法、煮沸法、干烤法、高压蒸气灭菌法)的条件。
2.了解防腐、无菌的概念,其它常用消毒灭菌法的条件,化学消毒剂的应用。
二、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2.物理消毒灭菌法
3.化学消毒灭菌法
4.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 自学
四、重点、难点
重点:消毒、灭菌的概念,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第四章 噬菌体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菌、前噬菌体的概念,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2.了解噬菌体的应用。
二、主要内容 1.噬菌体的概念
2.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的关系 3.噬菌体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菌、前噬菌体的概念,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周期。
难点: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周期。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质粒的主要特性及医学上常见的质粒,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主要方式(转化、转导、接合和溶原性转换)。
2.熟悉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菌落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
3.了解细菌基因突变的规律,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二、主要内容
1.细菌变异的表现
2.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3.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4.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质粒的主要特性及医学上常见的质粒,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主要方式。难点: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主要方式。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感染、毒力的概念,侵袭力的组成、带菌者的概念及意义,内毒素和外毒素的主要特性。
2.熟悉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机体对胞外菌、胞内菌和外毒素感染的免疫。
3.了解感染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二、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2.细菌的致病机制 3.宿主的免疫性 4.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内感染、毒力的概念,侵袭力的组成,带菌者的概念及意义,内毒素和外毒素的主要特性。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死疫苗和活疫苗的优缺点。
2.熟悉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和概念。
3.了解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二、主要内容
1.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 2.人工主动免疫 3.人工被动免疫 4.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
三、教学方法 自学
四、重点、难点
重点:活疫苗与死疫苗的比较。
第八章 球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的形态染色性,葡萄球菌A蛋白,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链球菌的培养特性、主要致病物质,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的培养特性及抵抗力。
2.熟悉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所致疾病,链球菌的抗原构造和分类,A群链球菌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法,肺炎球菌的培养特性、致病性。
3.了解葡萄球菌的免疫性和防治原则,其它群链球菌所致疾病,链球菌的免疫性和防治原则,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的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二、主要内容
1.葡萄球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2.链球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3.肺炎球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4.奈瑟菌属: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三、教学方法 讲授、PBL教学
四、重点、难点
重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的形态染色性,主要致病物质。
难点:葡萄球菌A蛋白
第九章 肠杆菌科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5.组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所致疾病,志贺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沙门菌属的生化反应特点、抗原构造及分类,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标本采集与肠热症病程关系,肥达试验的原理、结果分析与意义。
2.熟悉志贺菌抗原构造及分类,抵抗力,所致疾病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3.沙门菌属的免疫性、带菌者的检查及特异性防治。4.了解大肠杆菌在卫生学上的意义,志贺菌的防治原则。
二、主要内容
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2.大肠杆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3.志贺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4.沙门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大肠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5.组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所致疾病,志贺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法。沙门菌属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标本采集与肠热症病程关系,肥达试验的原理、结果分析及意义,带菌者的检查。难点:志贺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肥达试验的结果分析。第十章 弧菌属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霍乱弧菌的两种生物学类型及所致疾病。2.熟悉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3.了解弧菌的致病性、培养特性、防治原则。
二、主要内容
1.霍乱弧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2.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及培养性,两种生物学类型及所致疾病。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
一、目的要求
1.破伤风梭菌的芽胞特征,致病条件,防治原则,产气荚膜杆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
2.熟悉厌氧菌的种类,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培养特性,致病性,破伤风梭菌的抵抗力。
3.了解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气性坏疽的防治原则,厌氧菌的分布,常见无芽胞厌氧菌及所致疾病。
二、主要内容
1.厌氧菌的种类及分布
2.破伤风梭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防治原则
3.产气荚膜梭菌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致病性,防治原则 4.常见无芽胞厌氧菌及防治原则。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特征、所致疾病。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防治原则。
难点: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机制。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属
一、目的要求
1.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特征,变异性,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原理和用途,结核病的防治原则。
2.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特性、抵抗力。
3.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麻风杆菌。
二、主要内容
1.结核杆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2.麻风分枝杆菌
三、教学方法 讲授、PBL教学
四、重点、难点
1.重点: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特征,变异性,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原理和用途。2.难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性。第十三章 其他细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白喉杆菌的形态特征,特异性预防原则。掌握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特性。
2.熟悉白喉杆菌的培养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法。3.了解白喉杆菌的致病机制及过程。
二、主要内容
1.白喉棒状杆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2.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的特性 3.铜绿假单胞菌的特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白喉杆菌的形态特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特异性预防。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特性和致病性。
难点:白喉毒素的致病机制。第十四章 支原体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支原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2.熟悉支原体的培养特性,常用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3.了解其致病机理与免疫性、防治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2.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支原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第十五章 立克次体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立克次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2.熟悉常用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3.了解其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生物学特性
3.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4.微生物学检查 5.防治原则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立克次体的形态结构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难点:立克次体的抗原组成。第十六章 衣原体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衣原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发育周期,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
2.熟悉常用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3.了解其致病机理与免疫性、防治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生物学特性 3.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4.微生物学检查 5.防治原则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1.重点:衣原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发育周期,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
2.难点:衣原体的发育周期。
第十七章 螺旋体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钩端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
2.熟悉防治原则,梅毒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3.了解其致病机理与免疫性,了解其它螺旋体。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钩端螺旋体生特性物学、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3.梅毒螺旋体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4.其它螺旋体的主要特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1.重点: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
2.难点: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第十八章 真菌学概述 第十九 主要致病性真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多细胞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的形态特征及所致疾病。
2.熟悉真菌的培养特性,致病性。
3.了解真菌的抵抗力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了解其它病原性真菌。
二、主要内容
1.概述、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2.常见病原性真菌 3.防治原则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多细胞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的形态特征及所致疾病。难点:真菌的致病性。第二十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病毒的概念、主要特性,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病毒的结构及功能。2.熟悉病毒增殖周期的基本过程。
3.了解病毒的形态及分类、核酸与蛋白质,培养,病毒的遗传变异。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3.病毒的结构及功能 4.病毒的增殖
5.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6.病毒的分类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的概念、主要特性,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病毒的结构及功能。难点:病毒增殖周期。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病毒垂直传播的含义,病毒的感染类型,掌握干扰素的定义,抗病毒作用特点。
2.熟悉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3.了解干扰素的作用机制。了解其它抗病毒免疫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
1.病毒的传播方式。2.病毒的感染类型。3.病毒的致病机制。4.抗病毒免疫。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垂直传播的含义,病毒的感染类型,干扰素的概念,抗病毒作用特点。难点:病毒细胞水平的致病机制。第二十二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一、目的要求
熟悉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病毒感染的预防,了解抗病毒治疗。
二、主要内容
1.病毒感染的诊断 2.抗病毒治疗 3.病毒感染的预防
三、教学方法 自学
四、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难点:病毒的分离培养。第二十三章 呼吸道病毒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流感病毒的结构及功能、分型与变异。
2.熟悉流感病毒所致疾病与免疫性,麻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特点,3.特异性预防。
4.了解流感病毒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麻疹病毒微生物学检查,其它呼吸道病毒。
二、主要内容
1.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病致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2.麻疹病毒生物学特性、病致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3.其他呼吸道病毒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流感病毒的结构、分型与变异。麻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特点,特异性预防。
难点:流感病毒的结构及分型。第二十四章 肠道病毒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性,特异性预防。
2.熟悉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柯萨奇、埃可病毒所致疾病,致病特性。3.了解微生物学检查,其它肠道病毒的致病特点。
二、主要内容
1.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2.脊髓灰质炎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 3.柯萨奇、埃可病毒致病特性、所致疾病 4.其他肠道病毒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性,特异性预防。难点:柯萨奇、埃可病毒致病特性,所致疾病。第二十五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一、目的要求
1.熟悉轮状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掌握所致疾病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2.了解引起人类胃肠炎的其它病毒。
二、主要内容
1.常见的人类胃肠炎病毒 2.轮状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轮状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第二十六章 肝炎病毒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抗原组成,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血清学检测的指标及临床意义,防治原则。
2.熟悉甲肝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防治原则,微生物学检查,熟悉乙肝病毒的致病机理,熟悉丙、丁、戊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传播途径。
3.了解甲肝病毒致病性与免疫性。
二、主要内容
1.甲肝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2.乙肝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3.丙、丁、戊肝炎病毒的主要特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抗原组成,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血清学检测的指标及临床意义,防治原则。甲肝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丙、丁、戊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传播途径。
难点: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抗原组成,致病机制。第二十七章 虫媒病毒
一、目的要求
1.熟悉乙型脑炎病毒的结构特点、流行环节。
2.了解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了解登革病毒的主要特性。
二、主要内容
1.乙型脑炎病毒生物学特性、流行环节、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2.登革病毒的主要特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乙型脑炎病毒的结构特点、流行环节。第二十八章 出血热病毒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汉坦病毒的主要特性,流行环节、致病性。2.了解微生物学检测查,防治原则。
二、主要内容
汉坦病毒形态结构、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重点:汉坦病毒的主要特性,流行环节、致病性。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特点。
2.熟悉疱疹病毒的共性,巨细胞病毒的传播途径、所致疾病,熟悉EB病毒所致疾病、检查方法。
3.了解疱疹病毒的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二、主要内容 1.疱疹病毒的共性
2.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致病特点、免疫性、防治原则 3.巨细胞病毒致病特点、微生物学检查 4.EB病毒致病特点、微生物学检查
三、教学方法 讲授、PBL教学
四、重点、难点
重点:疱疹病毒的共性。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特点。难点:疱疹病毒的致病特点。第三十章 逆转录病毒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方式、损伤细胞、所致疾病。
2.熟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变异,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3.了解人类免疫陷病毒致病机制,人类嗜T细胞病毒。
二、主要内容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2.人类嗜T细胞病毒的主要特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PBL教学
四、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方式、损伤细胞、所致疾病。难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第三十一章 其他病毒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狂犬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防治原则。阮粒的含义,致病性。2.熟悉微生物检查中的包涵体检查。
3.了解狂犬病毒的致病性,阮粒的生物学特性,人乳头瘤病毒。
二、主要内容
1.狂犬病毒形态结构特点、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2.阮粒的含义,生物学特性,致病性 3.人乳头瘤病毒的主要特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
四、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病原生物学病案教学中,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而是通过对病案的探究来实现, 教师只起鼓励和指导的作用。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病案的剖析、引申拓展和进行正确评价, 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思维灵活和更具深刻性, 创新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病案教学法不仅有相关的材料或数据, 而且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 它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 从而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的差距。运用病案教学法进行教学, 不仅使学生了解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全过程, 而且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让学生学会面对新情况, 掌握处理新问题的技能与技巧,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进行病案分析或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筛选, 以获得对探究活动有意义的信息。经过不断的训练, 使学生筛选、提取、整合和运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得到提高, 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在进行病案分析, 尤其是对病案进行拓展、深化的过程中, 学生调用的知识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知识点的内容, 可能涉及病原生物学学科的多方面, 甚至是跨学科的知识。由此可见, 病案教学即能促进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灵活调用, 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又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对专业教师的知识、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有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 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 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贯通;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 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 不断地从实际生活中求索适宜教学的病案。
病案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 在这个情景中, 包含多种疑难问题及其相关的解决方法。组织适当的病案是实施病原生物学病案教学的基础。随着信息交流的不断发展, 教师比较容易获得大量的事实材料或现成的病案。但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的差异, 在病案教学中, 教师首先需要对病案进行挑选, 必须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以保证师生间围绕病案所进行的活动是有效的;其次, 病案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反映病原生物学现象的典型特征, 能揭示有关的病原生物学原理和规律;另外, 病案应符合病原生物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把本学科最新的成果展现给学生;当然也得根据学生的情况, 合理设置病案的难度, 在病案教学中, 病案的难度设置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无论是过难或者过易的病案, 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程度, 可能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或只与个别学生进行探讨分析问题的情况, 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在病案教学实施的开始阶段, 一般可以从难度较小的病案入手, 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 逐步加大难度。在病原生物学病案教学中, 应尽量缩小教与学之间在时间、空间的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因此, 病案所描述的事实, 通常是近期发生的事情;而且尽可能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病案 (如临床常见的病案) , 使病案更具直观性、生动性。
病原生物学病案教学, 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 把各种抽象的原理、概念融合到临床实践当中, 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性探索来获取知识。这样, 学生不仅能准确而深刻掌握所学的知识, 同时, 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践中的作用, 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病案教学法作为一种参与式的学习方法, 可以促进学生之间, 尤其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交流可发现别人的优点, 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病案教学法已不是教师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或既定的答案, 而更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从具体的实际病原生物学问题入手, 让学生在病案讨论中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 从而加深对病原生物学学实用价值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虽然对病原生物学病案教学研究还处在开始阶段, 但随着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它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定会逐渐发展成熟、作用也日益明显。在病原生物学病案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外密切接触, 相互信任, 平等对待, 融洽相处。一方面, 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及时提供引导和帮助;另一方面, 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师生情感也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病案教学法的优势是明显的, 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在病案教学法实践的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如学生不善于把握重点, 讲解时间过长;学生未接触临床知识而把握不好对病案的难点分析, 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探索, 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金发.实行研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中国大学教育, 2005, (4) :8-9.
[2]钟凤兰, 李春杰, 高允锋等.关于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3 (2) :134-136.
[3]朱名胜, 宋明华.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手段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7, 9 (3) :225.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 生物科学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43-002
自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后,大部分高校进行了两者的融合,并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融合成病原生物学促进了两者的交融,适应了国家提出的综合素质教育。但是就目前来看,医学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后导致了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评估方法落后等缺点[1~3]。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生物科学专业特点,因材施教,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在有限的学时内就如何提高病原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生物科学的专业和特点与医学院校的不同,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按照病原体的感染途径为主线,将《医学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学》进行融合、重组与优化,其内容包括常见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病原生物的检查方法、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原则,同时加强与临床的结合,淡化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界限,克服在旧医学模式下大家所习惯的基础和临床分离的现象[4~5]。另外新教学内容要保留传统内容的精华部分,删除过时陈旧重复的部分,充实新进展、新技术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以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二、采用课堂导入教学方法
所谓课堂导入,是指在课堂教学伊始的3~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所有教学活动[6]。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虽时间不长,但却十分重要。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导入得好不好,是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段精巧的、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堂导入,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思维随着导入的展开,进入主题,渐入佳境,为教师讲授新课做充分的预热。如本人经常采用的设疑式导入方法,就是根据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用简短的语言创设一些疑问,设置悬念,引起思考,努力激发学生想知道、想弄清问题的欲望,然后引入。例如,在讲述“厌氧芽胞梭菌”一章中的破伤风梭菌时,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个相应病例并提出问题:对这个病人的伤口处理得对不对?为什么不包扎伤口,反而要扩创呢?同样是神经外毒素,为何肉毒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所导致的临床症状不同?如何紧急预防和进行特异性治疗?此时,教师引而不发,学生疑问重重,求知欲倍增。教师因势利导,这时导入授课内容——厌氧芽胞梭菌,能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采用该法的要点是,在章节开始,编拟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发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联想,达到设疑激趣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项中心工作,是推动高校前进的不可或缺两个车轮[7]。对教师而言,既要教学,又要科研,存在时间精力上的矛盾。但应看到彼此促进的一面。教学利于打好基础,掌握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对科研中扩展思路、增强后劲、深化创新均有助益;而通过科研,则利于理论和实验的更新和发展,利于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较高水平的人,同时产出较高质量的成果。多年来,我在主讲多门课程的同时,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南京市等多项科研任务,通过指导大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位论文,将教学与科研、培养人才与产出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另外我还特别关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注重做好临床诊断服务工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关爱学生,教学相长,共创佳绩。因为只有关爱学生,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切实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才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平等待人,互助互学,教学相长,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发挥大家共同的智慧和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绩。正是因为师生们共同努力奋斗,克服一个接一个的困难,解决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我们才在共同开拓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一个接一个的新进展。目前,我们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好评,我们在完成多个国家级省市科研任务的同时,也培养出不少出色的学生,他们现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已获得不错的成绩。这说明科学发展观在我们的教学科研中得到了落实和贯彻。
最近,胡錦涛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8]:“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深刻领会,身体力行,决不辜负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希望。一定要立足本职,把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得更好,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产出创新成果而努力奋斗。
四、考核和学生成绩评价的改革
改变一次期末考试定本课程结业成绩。为教学全过程和理论实训全面考核。平时考核占总成绩20%,包括考勤、学习状态、作业和随堂测验;实训考核占总成绩20%,对学生实验报告按A、B、C、D 分等进行批阅,批改实验报告中的错误,让学生清楚实验失败所在之处,以吸取经验教训,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最后一次实验进行实验技能操作考试;期末理论考核占总成绩60%,命题要结合专业实际,要融入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和题型,同一专业的不同班级使用一套试题,逐步实现教考分离。
五、结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灵活安排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善于采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在生物科学专业中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修全.谈谈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4):88~89
[2]李念红.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教学内容改革之我见[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4(3):199
[3]孙雯.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如何巧用激趣法[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67~168
[4]柏银兰,薛莹,柴春雨.在微生物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6):566~567
[5]陈建林.浅谈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4):634
[6]杨朝晔.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1):72~73
[7]卢芳国,伍参荣,陈燕等.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8):44~45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包括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门学科的知识。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都将它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凸显其重要性。本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桥梁课程,与中医药临床联系十分密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有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掌握和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学与免疫学紧密联系的基础;中医外感病邪的疠气往往与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有关;西周时期的《周礼·疾医》里描述四时皆有疬疾,而秋时有疟寒疾,其中描述的疟寒疾即是人体寄生虫学的疟疾。而且,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广泛开展,科学工作者发现某些中药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与免疫增强的功能,可以保护免疫器官、滋养免疫细胞、调节增强免疫分子的活力,发挥抗感染、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目前,中医药界已经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出具有广泛免疫作用的多糖,比如,甘草活性多糖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还可广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活性,从根本上强身抗病,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从这些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医药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中医药专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对于本专业学生未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和将中西医有机结合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倾向于以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为主,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加之在一些中医院校,很多专业都是将这门课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因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实践用处不大,因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二是中医院校内西医基础课的课时数普遍不足,对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大部分中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只安排了60~72学时的教学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64学时,试验教学8~12学时),部分专业(如护理学专业)仅安排了48学时,而在西医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的临床专业都将本课程拆分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这三门课程,往往安排的180~210教学学时。从学时安排上来看,中医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时数的严重不足使得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展开,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临床医学各课程的联系紧密,因而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以及人体寄生虫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方面,中医院校由于受课时安排不足的限制,往往仅仅安排12~16学时的实践教学,与西医院校安排的60~80学时的实践教学相比,仅为其五分之一,这使得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受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然而,期望像西医院校那样大规模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课时也不现实,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因而要在较少的实验学时安排下提高《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1.确定课程定位,强化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课程功能应从原有的知识定位向着知识、技能和创新并重的定位转变。
2.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是课堂教学的范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重新构建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重新编写和出版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工作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基于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即由老师设计好,由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实施让学生直接观察,由此来验证课堂所学理论。这种传统的、单一模仿式的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及创造热情,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我校目前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如:玻片凝集试验、补体溶血反应、病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等,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低;有些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方法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合于临床和科研应用,如:单向琼脂扩散法、双向琼脂扩散法5]。因而,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意义重大。目前,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应用广泛。所谓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完成的复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理论知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达到实验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每次实验教师抽取一个小组对当前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选择使用的实验材料,要自己配好试剂,实验的仪器要调整,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均由自己独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完成,不仅提高了查阅文献的能力,而且学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做或由教师代做的许多实验方面的技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分析、动手、反思、创新的精神,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二、生物试验室准入制度
三、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四、健康监护制度
五、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六、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七、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制度
八、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九、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十、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
十一、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十二、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十三、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有效防止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在收集、运输等过程中发生泄露或扩散,引起相关人员的感染或环境的污染,特制订管理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与感染性有接触的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感染性材料管理的具体工作。
四、制度内容
1、收集标本的容器最好为塑料制品,质地坚固,正确地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无泄露,在容器外部不应有残留物。
2、设有接受标本的房间或空间。
3、接受标本的工作人员应了解标本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做好标准隔离。标本的内层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消毒剂。
4、废弃的标本或培养物经高压灭菌后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扎紧后由专职垃圾收集人员收集后集中处臵。
5、损伤性垃圾(如针头)放入锐气盒内。
6、在准备及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定时、定点、安全、妥善放臵置;一旦发现污染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消除污染。每一阶段工作结束后,清洁消毒工作区。
7、感染性材料由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保管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操作技能,监控感染性材料外流。
8、建立感染性材料登记册,详细填写感染性材料名称、编号来源、使用、污染、销毁等情况。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目的
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2、范围
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3.1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3.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4、制度要求
4.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4.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4.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 术性能。
4.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4.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臵原则和上报程序。
4.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4.6.1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 4.6.2患发热性疾病;
4.6.3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4.6.4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4.6.5妊娠;
4.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4.8外单位来检验科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处备案。
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1、目的
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各类检验仪器的安全使用,维护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内的各种检验仪器。
3、职责
3.1本中心检验科人员必须以本制度规范自己的工作。3.2检验科负责人负责检查和监督。
4、制度要求
4.1检验科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检验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4.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
4.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相关技术参数和维护记录,并置于显见易读的位臵。仪器使用者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定期维护仪器设备。
4.5仪器设备所用的电源,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供电要求。用电仪器设备必须安全接地。电源插座不得超栽使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路保护时,必须在查明断电原因后,再接通电源。不准使用有用电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漏电、电源插座破损、接地不良、绝缘不好等)。
4.6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随时记录在仪器随机档案上,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维修记录。
4.7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后,必须按日常保养进行检查清理,保持良好状态。4.8所有仪器设备应加贴唯一性标识及准用、限用、禁用标志。4.9长期用电设备(如冰箱、培养箱)应定期检查,并记录运行情况。
4.10因故障或操作失误可能产生某种危害的仪器设备,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4.11使用直接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前,必须确认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能正常启用。实验工作完成后,必须对接触污染物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清洗、消毒。
4.12科内应指定专人对安全设备和实验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工作状态。仪器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定期通电、除湿。有记录,保持设备清洁干燥。(例如每年应对生物安全柜进行一次常规检测,须特别关注高效过滤器。定期对离心机的离心桶和转子进行检查)。4.13高压灭菌器使用时,定期进行生物学指示剂检测。
4.14冰箱应定期化冰、清洗,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实验区冰箱内禁止放个人物品及与实验无关的的物品。
4.15所有仪器设备在维修和维护保养前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健康医疗监护制度
1、目的
规范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预防、控制实验室感染。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检验科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工作的组织实施。
4、制度要求
4.1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
4.1.1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4.1.2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或因工作造成疲劳状态免疫耐受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需由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从事相关工作,但不宜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
4.1.3检验科负责人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是可先行安排进行临时性体检,档案保留。4.2实验室人员免疫预防制度
4.2.1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免疫接 种时,应考虑适应症、禁忌症、过敏反映等情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4.2.2检验科应制定免疫接种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由检验科组织实施。免疫接种情况应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2.3检验科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2.4对体检结果异常的人员应随时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或采取其他预防手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4.2.5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4.3发生事故后的人员管理
4.3.1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确定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发现异常,由医务科/人事科/检验科决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务科/检验科批准其上岗。
4.3.2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检验科制定并上报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人员感染范围,主管领导对方案进行审批。医学观察发现异常,由医务科/人事科/检验科决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务科/检验科批准其上岗。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主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实验室设施、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应急装备、报警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是否正常、可燃易燃性、传染性、放射性以及有毒物质的防护、控制情况、废物处臵情况等。
2、科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全面管理,检查、督促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每季度进行科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记录、菌(毒)株、样本的运输、保存、使用、销毁情况、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情况以及感染性废物的处理情况、生物安全设备的运行、维护情况、防护物资的储备情况。
3、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个人防护要求执行情况、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操作是否规范等,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4、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
5、按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检查记录,及时归档。
6、将自查发现的问题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解决。
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为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各类活动记录、资料按要求归档、保存,特制订本制度。
1、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各类活动的记录均应按照本制度执行。
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记录、资料保存不得少于20年。
3、生物安全实验室记录、资料应至少包括: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生物安全检查记录、健康监护档案、事故报告、分析处理记录、废物处臵记录、实验记录、菌(毒)种和样本收集、运输、保存、领用、销毁等记录、生物危害评估记录、生物安全柜现场检测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等。
4、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原则上不外借。
5、因工作需要复制档案资料者需经批准。
6、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记录,应通过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的讨论、鉴定,批准是否实施销毁,销毁应至少两人实施,做好销毁记录。
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制定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报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臵、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安全培训。
5、培训应该由取得北京地区实验室生物安全师资培训合格证的人员进行。
6、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7、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岗位的上岗证。
8、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9、做好生物安全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培训、考核计划提供依据。
10、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11、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所有工作均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险性较高的 工作。
12、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
13、按照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保存与人员培训、考核相关的记录。
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1.目的:
规定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程序,规范发生职业暴露时处理原则、报告和登记流程。2.范围:
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涉及处理职业暴露的有关人员。3.职责:
3.1实验室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须按照本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程序; 3.2实验室负责人按照规定进行组织和控制职业暴露发生后的控制实施; 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试验人员职业暴露处理的培训和考核,并保存有关记录; 3.4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人员负责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工作的执行和医学应急样品的检查。4.步骤:
4.1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臵;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
4.1.1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臵,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4.1.2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臵后,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
4.1.3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臵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理小组要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医学专家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4.1.4评估暴露级别(见下表)
4.1.4建立意外事故登记,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含有HIV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以及专家);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若是,则详细记录治疗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
4.1.5根据评估结果建议育龄妇女发生职业暴露和职业暴露后和进行预防性用药期间,是否需要避免或终止妊娠。
4.1.6记录对暴露现场和周围环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实施形式,人员、范围,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4.2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臵(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一、化学污染
1.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2.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3.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二、针刺伤
1.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 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2.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3.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4.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5.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
6.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三、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2.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医 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
四、标本污染
1.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2.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
3.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5.支持性文件:
5.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职业暴露登记表 5.2消毒技术规范 5.3职业暴露危害评估表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为了做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制度。
1、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责任制,并制定应急预案。
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应与其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相适应。
3、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批准。
4、菌(毒)株、样本等感染性物质、剧毒物质等实行专人负责,并建 立保存清单和领用、销毁记录。当发生上述物质的遗失、被抢等意外情况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5、定期对生物安全实验室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校验,确保消毒效果、计量检定符合国家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6、保证生物安全实验室自动烟雾和热量探测及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消防器材位于固定位臵并能正常使用。
7、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重点防火部位、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并定期进行火灾紧急事件处置的培训和演练。
8、实验室内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
9、定期对实验室电气安全、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
10、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常用工具。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一、实验室风险评估目的
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确定实验室防护等级,建立生物安全防护机制,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实验室风险评估的范围
实验室所有涉及到的病原微生物,以及所有与病原微生物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岗位和人员。
三、实验室风险评估的职责
医院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实验室负责人具体实施。危害性评估始于实验室设计建造之前,实施于实验活动之中,在使用之后还需进行定期的阶段性再评估。
当发生实验室意外,或新发传染病,或严重疫情时,应特别注意要安排此项工作。
四、实验室风险评估的内容
(一)生物因子危害评估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概念:可能引起感染、过敏或中毒的所有微小生物体,包括基因修饰的、细胞培养的和寄生于人体的。
(1)危害评估内容包括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关系、致病性、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2)制定评估报告:各种因素的风险发生概率程度、针对这些风险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方法。
(二)实验室工作岗位风险评估
五、实验室风险控制措施
(一)、规范操作程序。
1、各类医疗废物、垃圾必须分类放置,及时消毒后,再由卫生清洁人员取走。特别注意对损伤性医疗废物的及时处理。严格防止感染或致病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
2、在千级实验室内工作,要穿隔离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
3、超净台内操作尽量防止各种液体飞溅,必需避免手或皮肤直接接触,若有意外污染应及时消毒、冲洗并擦干飞溅出的液体。
4、在离心机停止转动前时,不要打开顶盖,以减少气溶胶的产生。更不要用手去使离心机减速,避免机械损伤的发生。
5、要严格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避免锐器损伤。
1、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使用,感染性的各种针管、吸管、吸头、试管、玻片等用后及时放在专用锐器盒内。
2、锐器损伤后立即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水清洗伤口,2%碘伏消毒后纱布包扎,可套橡皮指套(或橡皮手套),下班前洗手再重新消毒包扎,并准确记录上报,确认损伤器械是否来自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以使受伤者及时得到监测和治疗。
(三)、重视手部清洁。
1、在进行无菌操作或接触病原微生物的操作前、后用洗手液认真洗手。
2、在进行无菌操作或接触病原微生物的操作时必须戴一次性无菌医用乳胶手套。
(四)、严把终制剂质量关。
按培养程序检验各项指标,包括细胞计数;细胞活性检查;血培养;细菌检查;衣原体检查;支原体检查;内毒素检查等。严禁有任何一项不合格的终制剂离开实验室,确保终制剂质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五)、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主动地从多方面了解相关的知识,从而知道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医院应高度重视,定期加强教育,让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意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严格执行实验室维护程序。
包括层流通风的使用;每天实验室地面的清洁;每周墙面棚顶的清洁;每月的空气培养检查以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环境符合要求。
(七)、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保卫制度,防备火灾、洪水、地震和爆炸等自然灾害。
六、工作中发生意外的应对方法。
1、若黏膜接触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2、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等污染物,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
3、若被血液污染的针头或仪器等锐器刺伤,对伤口进行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和流水清洗伤口,用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带手套等,发生意外伤害暴露后要立即进行伤口局部处理,并立即报 告预防保健部门。依据样品HBV、HCV、HIV和梅毒检测结果尽快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一、目的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及考核的具体工作。
四、制度内容
1、制定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报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 物的处臵、急救等。
3、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4、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安全培训。
5、培训应该由取得实验室生物安全师资培训合格证的人员进行。
6、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7、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岗位的上岗证。
8、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9、做好生物安全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培训、考核计划提供依据。
10、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11、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所有工作均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12、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
13、按照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保存与人员培训、考核相关的记录。
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预防、控制实验室感染。
二、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三、职责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制度要求
1、实验室人员体检制度
1.1对新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的上岗前体检,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不符合岗位健康要求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1.2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从事相关工作,发生发热、呼吸道感染、开放性损伤、怀孕等或因工作造成疲劳状态免疫耐受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需由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从事相关工作,但不宜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工作。1.3实验室负责人在批准外来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是可先行安排进行临时性体检,档案保留。2实验室人员免疫预防制度
2.1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免疫接种时,应考虑适应症、禁忌症、过敏反映等情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2.2实验室应制定免疫接种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实验室组织实施。免疫接种情况应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2.3实验室可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各类人员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2.4对体检结果异常的人员应随时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或采取其他预防手段,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
2.5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生物安全事故后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应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并记入健康监护档案。3发生事故后的人员管理
3.1发生实验室意外事件或一般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实验室确定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发现异常,由医务科/人事科/实验室决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务科/实验室批准其上岗。
3.2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故后由医务科/实验室制定并上报相关人员救治、免疫接种和医学观察方案,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人员感染范围,主管领导对方案进行审批。医学观察发现异常,由医务科/人事科/实验室决定人员临时性或永久性调离岗位,临时调离岗位的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达到岗位健康要求后由医务科/实验室批准其上岗。
第一条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条例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与动物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
第五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第六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第二章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
第七条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八条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动物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
第九条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二)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三)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第十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紧急情况下或者需要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第十一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
(三)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或者运往国外的,由出发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分别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检疫过程中需要运输病原微生物样本的,由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批准,并同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通报。
通过民用航空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除依照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取得批准外,还应当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关于运输高致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即时批准。
第十二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2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
第十三条需要通过铁路、公路、民用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承运单位应当凭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批准文件予以运输。
承运单位应当与护送人共同采取措施,确保所运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安全,严防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
第十四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指定的菌(毒)种保藏中心或者专业实验室(以下称保藏机构),承担集中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任务。
保藏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储存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保藏机构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作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
保藏机构储存、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其经费由同级财政在单位预算中予以保障。
保藏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保藏机构应当凭实验室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批准文件,向实验室提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予以登记。
第十六条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管。
保藏机构接受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予以登记,并开具接收证明。
第十七条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发生被盗、被抢、丢失的,还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或者包装材料,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依法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三章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
第十八条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第十九条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二)经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三)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五)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前款规定所称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制定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并应当召开听证会或者论证会,听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投资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专家的意见。
第二十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认可机构应当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三级、四级实验室进行认可;实验室通过认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5年。
第二十一条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三)具有与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四)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三级、四级实验室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
第二十二条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应当向原批准部门报告。
实验室申报或者接受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科研项目,应当符合科研需要和生物安全要求,具有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三条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动物防疫机构在实验室开展检测、诊断工作时,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需要进一步从事这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同意,并在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实验室中进行。
专门从事检测、诊断的实验室应当严格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二十四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需要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为了检验检疫工作的紧急需要,申请在实验室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开展进一步实验活动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时起2小时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2小时内未作出决定的,实验室可以从事相应的实验活动。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为申请人通过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提供方便。
第二十五条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将备案情况汇总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汇总并互相通报实验室数量和实验室设立、分布情况,以及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及其从事相关实验活动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已经建成并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的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其他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对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需要从事前款所指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批准部门指定的专业实验室中进行。
第二十九条实验室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符合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保证生物安全和操作者人身安全的要求,并经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论证;经论证可行的,方可使用。
第三十条需要在动物体上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在符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三级以上实验室进行。
第三十一条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第三十三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采取安全保卫措施,严防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保障实验室及其病原微生物的安全。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备案,并接受公安机关有关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三十四条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每半年将培训、考核其工作人员的情况和实验室运行情况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实验室应当为其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用品并采取其他职业防护措施。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还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每年组织对其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必要时,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第三十六条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
第三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档案,记录实验室使用情况和安全监督情况。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
第三十八条实验室应当依照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对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物进行处置,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第三十九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在明显位置标示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
第四十条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向该实验室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病原学、免疫学、检验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环境保护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设立与运行的生物安全评估和技术咨询、论证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病原学、免疫学、检验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环境保护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本地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本地区实验室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咨询工作。
1 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医学院校中, 医学微生物学属于医学基础课, 在教学计划中都安排在第二学年, 这个阶段学生的医学知识较少, 通常只是在第一次实验课时学习实验室规则和注意事项,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同时, 随着近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 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 层次多、专业多, 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做实验的态度及熟练程度不同。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性很强, 技术要求较高。实验材料 (如产气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常可以导致疾病, 尤其是对于利用率高的实验室, 其人员相对集中且流动性大、有大量的仪器设备并存放了很多重要的技术资料。如果实验室本身制度不健全或实验时学生操作不规范, 时刻都可能造成感染和相互传染。因此,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非常必要和紧迫。
2 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
安全无小事, 学校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的生命安全[2]。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实验室, 要经常用到各种病原微生物。除了细心、谨慎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确实有效的制度和相应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已于200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准则对于各级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此准则为基础, 针对实际情况, 开展有关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专业技术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提高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的意识, 形成预防为主的观念。实验室应制定相关的实验室安全制度, 包括实验室对废弃物的处理、相关标本的规范操作及良好保存、环境消毒等。对于实验室所涉及的所有标本的来源、致病力、传播途径以及防范方法,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尤其是对新的病原标本进行研究时, 一定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 预先评价其危险性, 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3]。
3 完善实验室的准入制度及规章制度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 按实验操作规程操作。教师也应开展对学生的生物安全知识教育, 增强其生物安全意识。例如要求学生穿清洁的工作服、与实验无关物品要存放在指定的储物柜内、不能把食物等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后要洗手等。应反复提醒学生在实验中如果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教师并做适当处理, 切勿疏忽怠慢。在每次实验前, 指导教师利用一定时间给学生讲解本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方法, 尤其当接触未知标本或探究性的实验项目时, 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要使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相应的处理措施。教师应规范学生的实验技术操作, 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强化学生无菌操作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例如教师在示教细菌接种时, 接种环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烧灼灭菌, 接种过程中要尽量靠近火焰, 接种后正确地处理传染性材料 (如细菌培养物、试管、载玻片和生化反应管等) 。这些要求与规范能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学生和实验室的污染、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为今后从事检验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4 加强菌种及危险品的管理
目前, 本实验室所用到的病原菌分为杆菌和球菌两大类。杆菌有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破伤风杆菌、伤寒杆菌、产气杆菌、炭疽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 球菌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妥善保藏和管理菌种是实验室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根据国家颁发的有关菌种保存法规和实验室具体情况, 本实验室制定了相应的办法, 如设置专用冷藏设备, 实验室对保存的病原微生物菌种进行清理记录。在工作中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菌种购买、包装、运输应符合规定要求, 详细记录其来源、采集过程和采集方法, 建立相应档案[4]。针对危险品、剧毒药品管理必须要符合相关部门的统一规定, 实行由专人、专柜保管且上锁, 防止危险品和剧毒药品的被盗和误用。
5 建立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是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和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5]。对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做好严格的个人防护, 例如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灭菌、操作致病菌时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操作可以通过体液传播的致病菌时避免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等。废弃物应进行分类处理, 例如用消毒液处理染色用过的载玻片, 接菌使用过的培养皿、试管、生化管等要先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再清洗, 实验相关的其他废弃物应放在指定地点并妥当处理。
6 加强实验室常用仪器的维护和管理
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是保证教学、科研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必备条件。作为本科教学实验室, 仪器的利用率高。为了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如实验室的各项仪器设备应实行专人管理, 管理员应做好仪器设备的运行时间和使用状态等的记录, 每年统计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验室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设备, 针对大型仪器设备定期请工程师进行检修。这样既可使仪器保持最佳状态, 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当仪器设备发生较为严重的故障时, 应及时提出损坏报告以便于尽快进行维修。教师在讲授实验内容的同时, 要介绍实验中每种仪器正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例如高压灭菌器是实验室最有效、最常用的灭菌设施, 但是在操作中会产生高压蒸汽, 如果学生操作不当会被烫伤。教师在实验中可以边示教、边详细讲解高压灭菌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检查高压灭菌器内水量是否充足、是否是纯化水, 待灭菌物品应松散包装放置在灭菌器内, 灭菌完毕降温后打开灭菌器时也应当戴手套和面罩进行防护等。
7 小结
随着实验室污染越来越引起公众的重视, 我国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地完善, 实验室生物安全落后的现状将得到改善。作为医学高等院校病原实验室, 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同时, 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学习, 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做好学生实验安全教育工作, 确保学生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摘要: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是医学高等院校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场所, 经常需要用到有致病性的微生物或血液制品。通过分析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现状, 根据其特殊性并结合我校实验室的特点, 在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完善常用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菌种、剧毒药品的管理方法等相关规章制度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及消除微生物危害隐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
参考文献
[1]颜光美, 余新炳.实验室生物安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3.
[2]张向泓.医科类学校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初探[J].内江科技, 2011, 32 (9) :10.
[3]李红花, 李英信, 李芳芳, 等.加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1) :76-78.
[4]张雪茹.浅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 22 (4) :163-165.
关键词:病例导入教学法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050-02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由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三大部分构成。该学科目前已越来越多的渗透在内、外、妇、儿、皮肤病等临床医学各个学科之中,成为一门推动整个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学科。但由于基础医学知识本身内容繁杂、抽象,再加上目前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延续着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施教,学生持续被动地听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能进行主动的思维。教师在教堂过程中授课内容分散、知识点凌乱,交流、讨论等新的教学手段应用不足,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1]。
如何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1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又称以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是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case-based study,CBS)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临床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2]。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此教学法通过病例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及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CBS和PBL教学方法在国内被逐渐采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
1.1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医学联系紧密,但教材内容抽象枯燥,尤其是病原生物学部分,记忆性内容多,推理性内容少。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变教师为中心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钩虫这一节内容时,首先导入钩虫病误诊病例:患者,女,35岁,山东肥城山区农民。因“手足奇痒、咽痛、咽痒、咳嗽、上腹痛”,于1989年7月至1994年9月先后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皮肤过敏、急性咽炎、肺炎、慢性胃炎”,对症治疗效果不佳。1998年4月到肥城市计划生育站就诊。既往史:发病前曾赤足下地浇菜,当即手足部奇痒,十几天后出现咽痛、咽痒、咳嗽,一年后出现乏力、上腹痛、闭经等表现。5~6年前得一特殊“怪癖”,喜食灶房熏黑的墙皮土,大便有时发黑。查体:反应迟缓,皮肤微黄,黏膜苍白,十指指甲扁平;血常规:RBC2.8×1012/L,Hb70g/L,WBC10×109/L。针对上述病例,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该患者可能患什么疾病?家住农村可能对钩虫病有所了解的同学会考虑到这一疾病。我们紧接着提问:病人可能是通过什么途径感染此病的?对病人确诊还应进行哪些检验?确诊后如何治疗?这一系列问题马上会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就进入了钩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与防治的学习过程。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并做出总结。通过对病例的生动讲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也相应活跃起来,最关键的是由于用病例做铺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具体。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与临床结合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授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习方法,将所学的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具有清晰的临床思路[4]。例如,在学习“细菌学各论”中“破伤风梭菌”这一节内容后,结合所学的免疫学基础知识,布置一道讨论思考题:某工地一工人,因在施工过程中不慎右脚脚底被一枚铁钉深扎,铁钉锈迹斑斑,被工友送入急诊,医生除对患者进行清创处理外,还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没有应该注意的事项?为什么?通过此类病例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最关键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临床思维潜能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2.1 病例的选择及设计
教学病例的选择与设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首先,病例的选择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主题应明确、突出、有针对性,病例最好能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边思考边学习。其次,教学病例的难易度必须适中,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过复杂。过于简单,学生会失去探索的兴趣;过于复杂,则容易让学生望而却步。再者,选择的病例必须是客观真实的病例。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在现场”的感觉,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病例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病例最好结合相关的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增加其直观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在学习到一定阶段,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综合性病例,考察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程度,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当然,问题的设计也需要技巧。问题设计要符合所授学生的专业性,注意难度控制及各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2.2 教学病例的内容安排及讨论形式
针对中医院校本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目前,笔者主要在超敏反应、化脓性球菌、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结核杆菌、钩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疟原虫等内容中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采用较灵活的讨论形式。可以就一个典型病例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归纳和总结。也可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提出看法或疑问,教师加以引导、指正。通过讨论,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并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期末考试试题中加入一道综合病例分析题,以考核、评价教学效果。
3 体会和思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院校人才的培养也应与时俱进。传统的、僵化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阻碍了医学的自身发展。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问题中引入案例,使问题显得生动和实用;以问题做基础,则能突出案例分析的逻辑性和科学性。通过有针对性的病例导入式教学的初步实践,笔者发现,这种教学模式能较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课堂气氛活跃。案例的提供能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或临床现象相结合,将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从而印象深刻。其次,有利于学生表达及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讨论时间,鼓励学生充分发表对问题的看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获取新的学习灵感。另外,病例导入式教学可促进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病例的搜集和问题的设计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知识,从而促使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身。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进程的把控,促使教师在备课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方面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综上所述,在对于理论性强、较抽象的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容易产生厌烦情绪。通过笔者实践,病例导入教学法通过实际病例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较之传统教学,病例导入式教学在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和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岩,李明,等.中医药专业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3):239-241.
[2] 牛文芝,王鹏来.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0,19(4):439-442.
[3] 李守宏,宠光明.以病例为中心的立体化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90-92.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病原微生物检验实习总结07-27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11-08
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07-06
发育生物学教学与研究10-30
生物学教学中生物的进化例说09-10
优化课堂提问,促进生物学教学论文06-08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学计划201009-07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