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养人才投资数据

2025-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培养人才投资数据(通用8篇)

企业培养人才投资数据 篇1

2018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7316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比2017年底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84539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2017年底减少2.4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5%,拉动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

2018年1-6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1%,比2017年底增加1.7个百分点。

11个行业大类看,2018年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国水平,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2个行业投资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建筑业等2个行业没有公开数据。民间投资方面,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6个行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5个行业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国。同2017年底相比,2018年上半年采矿业等4个行业投资增长加速,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个行业投资增速出现下降;采矿业等3个行业民间投资增速加快。

企业培养人才投资数据 篇2

自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萌芽, 相比发达国家滞后了一个多世纪。自2003年中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我国的贸易环境进一步开放。且随着国际储备日益丰裕和GDP的不断上升,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地区分布看, 自2006年底,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投资覆盖率达到71%, 涉足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投资覆盖率最高的为9l%的亚洲和8l%的非洲地区。就企业数量分布而言, 中国境外企业近一半在越南、美国、俄罗斯、日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和地区立足。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是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 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自1982年始的二十多年来, 浙江省“走出去”的企业日趋增多, 尤其是2002年后。据统计, 2004~2006年期间, 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额分别为15385万美元、18391万美元和19165万美元 (省外经贸厅) 。2007年上半年始, 浙江省有45个大项目总投资100万美元以上, 其中中方投资为1.47亿美元, 占全省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4.5%。2008年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全国排名第二, 大量的民营企业成为对外投资主体。

2 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困境

对外直接投资是积极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有效参与国际分工的积极举措, 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将其定义为:“国内投资者在境外及港澳台地区通过参股、兼并或新建国外企业的方式, 以实物、现金或无形资产的方式出资、控制或拥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并拥有该企业10%以上的股权。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方式可分为与东道国政府或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企业、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三种。对外直接投资额主要包括股本投资、利润再投资和其他投资。”

就浙江省而言, 对外直接投资在数量和分布上呈现增长和多样化的趋势。其中, 贸易、咨询服务、工程承包、餐馆等服务业、资源开发和制造业为主要的投资行业。如温州打火机 (占全国出口量90%以上) 、乐清的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等占据了全国安吉转椅的三分之一产量。同时, 许多企业走出国门, 在国/境外开发分市场。比较著名的模式为“内产外销” (即利用廉价的国内劳动力资本进行生产、采购, 在国外市场进行销售) 已成为浙江中小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尽管浙江省民营企业界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也存在很多深层问题。

2.1 浙江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

据2004年9月份发布的首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报道, 浙江省民企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规模平均仅为20多万美元。而规模较大的杭州市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至2003年底, 非贸易类项目实际投资平均也仅为79万美元;2004年, 贸易类项目投资额大约为52万美元。

2.2 浙江省民营企业在境外设立的直接投资的企业 (机构) 存续率不高, 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如从2003、2004年, 外汇管理部门曾两次对境外投资企业开展联合年检, 结果表明浙江省杭州市民营企业在境外设立的直接投资的企业存续率低于三分之一, 而赢利的比例更少。

2.3“通才”型人才紧缺

浙江民营企业的原始创业有个显著特点。即以血缘、地缘、情缘为纽带, 采用“任人唯亲”的形式, 使得企业以家族制管理, 对“外系”不放权甚至不愿意交于“外族”管理, 也因此羁绊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王勇、王敏旋指出浙江省民营企业专业人才短缺, 发展后劲不足。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紧缺的是精通外语, 熟悉国际市场和国际商务惯例, 具备强烈的开拓精神, 能把握全局, 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通才”。

所谓商业的通才, 他们必需具备四个原则性的思维特点。

(1) 相关性:将不同的因素所关联起来, 形成连通知识孤岛的桥梁, 发挥知识的最大效能, 以助他们对商业上有全局的掌握, 在管理和决策上做到运筹帷幄;

(2) 透视性:在信息膨涨的年代, 我们不缺知识, 却少了辨识讯息的内涵与重点。管理者应凡事找根本、找重点, 才能对事情看得透彻, 对事情作出到位的判断和决策;

(3) 前瞻性:由于企业战略导向是面向未来的, 尤以高层管理人员, 思维上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视角和预测推算的方法, 把现时企业的现况, 透过决策与规划, 高效有序地推进到未来的状态, 务求企业在将来的商业环境中仍能处于优势;

(4) 客观性:管理者必须对事情有全局的掌握, 并把自己的思想保持在理性的意识状态, 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 作出不偏不倚和理性的判断。避免偏侧或遗漏一些重要因素, 以致影响决策的质量。

综上所述, 人才的短缺尤其是“通才”的短缺, 影响了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存续率, 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规模。

3 现有的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型分析

从20世纪初开始, 商业环境发生了影响较深的变化, 对企业管理者的能力要求不断提升。随着企业规模不断膨涨、工序流程越加复杂、商业功能细化、业务多元化、供应链和相互依赖性增强、市场越趋密集 (多竞争者和客户) 、信息激增和开放, 再加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技的急速发展, 这些因素使得商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高层管理者如何能做到运筹帷幄、有效掌握人、财、物的资源现状和变化?如何能作出适度调配, 应对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 达致企业的盈利与长远发展的目标?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 人才的培训该如何配合?

在国内, 企业人才培训方式主要以专业化为主, 缺乏综合性的管理能力的培养。如大部分技能性培训模式为短期集训, 在某职业院校授课和训练一周。但这种填鸭式培训员工无法充分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也很难协调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与产品生产之间的“工学矛盾”冲突, 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就浙江省而言, 大部分民营企业缺乏宏观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机制, 在人才开发和利用上停留在“拿来就用”的传统小规模企业的管理思维, 缺乏与人才培养单位的合作意识, 对员工的在职学习重视不够, 投资很少。

而在欧美一些企业已经提出并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培训体系, 其特点如下:第一, 在培训制度上, 注重利用各种因素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 构建学习型企业, 使得主动学习成为一种机制。第二, 在培训组织设计上, 强调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个体的学习特征。第三, 在培训内容和资源体系上, 强调人的综合胜任能力, 不再以独立的岗位技能划分培训内容, 更加重视提高人的全局能力。除专业技能外, 企业培训还包括创造技能、管理技能, 尤其是团队合作精神和企业文化。第四, 在培训效果评鉴上, 更重视培训实施带来的经济效益。

纵观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 大部分仍延续传统的分科培养的思路, 没能从全局观、整合观视人才培养为全方位的“天—地—人”合一的思维, 也无法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借鉴PVC-BQ的管理模式, 主要针对通才, 提出新型的培养模式。

4 基于PVC-BQ理论的通才培养模型

“商业工程学——PVC-BQ企业决策与管理系统”中P为利润 (profit) , V为销售 (volume) , C为持续力 (continuity) , BQ为商业智能 (Business Quotient) 。BQ是指企业管理者个人应有的素质 (能力、特质、外在特征、技能等) 。

PVC提供一套有效的通才培育模式, 以补足传统工商管理教育的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

整个模型是以通才尤其是高级管理者角度来建立的, 即作为通才/高级管理者, 我们应以什么角度去了解商业事情, 应该看什么呢?该做什么事情?首先, 他们必先确定企业的存在目标。从通才/高级管理者和企业股东角度看, 企业追求的目标必定是PVC, 即赚取的单位利润 (Profit) 、销量 (Volume) 和持续性 (Continuity) 。此外, 通才/高级管理者必须明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现状, 资本额有多少?股本结构如何?资产结构与质量如何?然后考虑企业的4个主要商业功能 (管理、财务、生产、市场) 的设置、容力与能力及其成本分配、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比例及结构等各方面的合理性。另外, 观察并预测市场环境的现况和变化, 其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以便作出资源的部署和行动来应对环境的变化。而这些的了解和分析有助于管理者执行其管理功能如战略的规划、决策和实施等。

如何培训?首先我们应以有效的方法让学员掌握企业的宏观视角和思维, PVC模型的设计正是为了建构一个简而精的商业模型, 用以表示一家企业的整体而重要的信息。在课程中, 学员必须对模型在结构和原则上进行了解, 并使用模型把企业的状况描绘出来, 在制作过程中, 学员会对企业建立进一步清晰了解, 并对营运的重要脉络逐步整合起来, 如内部环境、运营流程、面对的市场状况、对企业的冲击和挑战等。在理顺企业的重点之后, 对目前形势作出评估及将来发展作出理性推算, 进而对将来发展作出前瞻性的战略规划。除此之外, PVC也提供了一套推理的步骤, 有助于管理者能按这些步骤作判断、规划和决策。总之, 整个培训有助于学员能在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作出四个原则性的思维提升, 能精要地掌握企业的现况, 作出战略的规划、部署、决策和实施等。这些正是一个高级管理应有的“通才”。

参考文献

[1]葛顺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回顾与展望[J].世界经济, 2003 (3) .

[2]蒋晓敏.基于O2O视角的银泰百货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 2014.

[3]王勇.关于浙江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思考[J].特区经济, 2006 (7) .

[4]王敏旋.当前浙江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成效障碍与促进发展[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6) .

[5]肖志坚.浙江省民营印刷包装企业技能人才开发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31) .

[6]许毓彬, 程杰恒, 萧嘉明.商业工程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7]杨亮.我对外直接投资进人快速发展期[N].光明日报, 2007-09-15.

企业培养人才投资数据 篇3

关键词:投资学;专业建设;投资理财;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6-0071-02

一、我国投资理财人才培养及市场需求的现状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投资理财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而国内培养专业性投资理财人才的历史还很短,培养人才数量及质量都远远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供需缺口很大。

如何培养新型的投资人才,优化设计出新型的投融资工具和理财方案策略来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已成为各国金融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重心所在。投资专业人才就是将工程的思维、方法和高新技术引入到金融领域,综合运用各种工程、信息方法,及时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投融资问题,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投资理财方案。在当今社会财富高度证券化,各个行业都已离不开投资理财思维和技术的运用,更离不开投资理财的人才。

高校用于专门培养投资理财人才的投资学专业,近20年来在我国取得较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院校教育脱离金融市场实际,不能紧跟国际水平与潮流,人才质量不能符合实践需要,教育规模跟不上投资业的前进步伐,导致许多金融机构至今不得不承担许多本应由院校教育完成的社会化工作。我国金融业已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代,需要尽快实现与国际金融业的接轨。在这种形势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掌握前沿金融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现代投资人才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从容应对挑战。

二、明确投资学专业的定位及专业建设目标

投资学专业是一门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保险学与风险管理等多门学科于一身,交叉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金融创新浪潮产生的大量新型证券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投资理论研究的不断突破,投资学专业的地位在国外日益提高。在国外商业教育领域,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理论和技术可以像投资理论这样被迅速应用于实践。1998年我国教育部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改革,将理财学并入财务管理,同时将投资经济一部分并入金融学,形成了投资理财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建立在现有的财务管理(属于管理学科)和金融学(属于经济学科)两个专业基础上,兼顾了原来的理财学和投资经济的专业特色,是一种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专业。

各高校投资学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并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来确定。广东商学院为适应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广东省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的建设需要,将投资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数理分析型、市场营销型、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力争建成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三、制定科学有效的专业建设方案和措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投资学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投资理财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投资理财人才需求的变化,投资学专业应科学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加快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加快建设综合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开放办学,构建“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先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课程建设为依托,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投资学专业的教学必须有一支既有深厚投资学理论功底又能熟练运用实验教学手段的师资队伍。广东商学院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国家级、省部级或学校各类重大的教学改革项目为载体,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培养实验教学建设的核心队伍,以科研力量对教学工作的支撑,形成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集成共享,促进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学术梯队和教学团队的形成。

(二)模块化设置课程体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原则,我们将投资学专业课程设置成5个模块,即通识课模块、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拓展课、综合运用课;开设实验性金融课程(投资学综合实验课)、创新能力课程(理财产品开发设计案例分析,资本市场运作案例分析,校内仿真综合实习)、市场营销型课程(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营销等)。实验教学应以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运用课三个层次来组织教学。

(三)以金融实验室为平台,构建“立体化”的投资实验教学体系

按照市场需求和社会未来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品质的要求标准和结构,制定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构建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实验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两大部分、三个层次、四大模块”(见图1)组成,具体包括: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两大部分;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金融企业实践活动三个层次;课程基础实验、专业技能实验、拓展与创新能力实验和企业见习、专业实习实训四大模块。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投资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既要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也要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互动性、启发性、完整性,从而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其自身系统性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系统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上述要求,实验课程体系的结构应做如下安排:(1)实验课程体系中基础实验课占30%,主要解决学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与金融行业的了解和认知。(2)实验课程体系中(专业及跨专业)综合设计实验课占45%,主要解决学生熟练掌握金融学科有关行业部门业务流程的实际操作。(3)实验课程体系中模拟实验课和研究创新实验课占25%。通过教师对实验课程的设计,利用课程实验软件,利用模拟沙盘,组织学生研讨,写实验报告和综合实验报告。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动式学习、参与式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nlc202309011107

(四)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投资学专业教学信息化建设

通过投资学专业教学信息化建设,集成各类优质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达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广东商学院的投资学专业教学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增强教师的信息化素质与能力,对教师进行信息化理论、方法、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四个层面的培训。以教师为主导建设网络辅助课程6门、精品课程2门、专业资源库1个、专题学习网站1个。(2)利用Blackboard学习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学生学习社区、学生创新网站、学生专题学习网站。(3)依托网络课程建设,实现课堂与网络的有效整合,将投资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大纲、作业处理、辅导答疑、师生交流、学生学习活动跟踪分析、平时成绩记录等主要教学活动通过互联网和校园网络平台完成,有效延展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空间,实现课堂与网络教学的全面整合。

(五)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三型”人才

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要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改进课程的讲授方法,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将知识传授和方法论指导相结合,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实现投资学专业培养目标与特色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为了突出学校投资学专业的办学特色,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探究式、案例式和模拟式等教学方法或措施。

参考文献:

[1]林继肯.中国金融学教育与金融学科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62-75.

[2]马彧松.本科投资理财专业设置的架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217.

[3]吴云勇,陈凌白.金融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建设方案[J].浙江金融,2008(1):64.

[4]刘磊.基于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1(4).

[5]陈兵等.个人理财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6):45-47.

(责任编辑:卢艳茹;校对:郄彦平)

企业培养人才投资数据 篇4

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在序言中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随着数据量节节攀升,更加强调数据的深层挖掘、驱动决策作用,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对于数据内容收集、整理、利用的人才需求旺盛,所以未来信息人才既要懂得数据架构和分析、注重实践,更要了解社会文化与经济等多元背景知识,两者之间结合是信息人才培养的关键。

1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脉络分析

通过对检索到的所有论文进行整理,发现有关”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多以运用文字来描述现象的定性研究为主,研究对象主要是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例及经验总结等理论性研究。

1.1关于信息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魏晓敏提到信息社会对信息人才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种信息系统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情报事业的发展,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人才是关键。赵立军强调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宏观管理体制,完善国际化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系统,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制定和实施高端人才引进战略,营造有利于国际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等。管媛辉、肖月认为当前必须大力培养具有双重专业和多元知识结构的新型的科技信息专门人才,以适应大系统时代发展的要求。丁献峰指出新的信息环境已经对社会公共信息部门提出挑战,为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可以采取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模式、本硕直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素质的多元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m赵静杰等谈到信息资源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三大模块:教育培养模块、实践模块以及综合运用模块,三个模块和谐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杨善林提出〃一宽一厚两注重〃模式“两注重〃一是注重实践,二是注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宽”就是拓宽专业口径,进行通识教育,深化专业内涵,拓宽专业范围;“一厚”则是增强对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加大对教学计划的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增强专业发展后劲。此外,这些研究还大致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的信息教育模式,模式的弊端以及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和改进等。

1.2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国际化人才的描述较为冗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丁进提到国际化人才就是具有涉外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p]周红等认为国际化人才不仅是一个地理层面上的概念,也是一个心理和文化层面上的概念。国际化教育内容应力求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工作和发展的能力,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衔接或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赵波强调企业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应该体现开放性,培养规格应该是组合式,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是模块化。纵观前人研究,国际化人才的素质包括两大部分:一类是知识和技能;另_类是态度和意识。所以国际化人才可以这样定义:坚持本土文化,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掌握国际科学知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会、勇于创新的高级人才。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培养信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探索和研究较多,但很少将二者结合起来。国际化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在培养信息人才和培养国际化人才两者的基础上协调统_、有机组合,信息人才国际化,既符合当今世界对人才的渴求,也顺应当前高等教育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国内信息人才培养主要领域涉及高等学校,而且大多是采用以本科为主的学科本位模式培养,再加上信息专业人才层次结构和知识结构具有严重缺陷,造成了信息人才的浪费。比如我国高校信息人才的培养,从重点院校到普通院校,再到一般的专科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基本相同,培养目标也区别不大,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层次性,直接导致我国信息人才结构不合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国际化功能、方式、目标等不断拓展或转变,大学国际化的概念具有新的诠释维度和更广的涉及面[11—12]。面对新时代信息人才的大规模需求,世界各国积极探索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式,尤其是国外图书情报学科,在培养信息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国际上有许多大学将图书馆学院易名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院或信息研究学院。,美国7所著名的图书馆学情报学院的院长齐聚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图书馆情报学院,共同提出〃信息学院运动“(iSchoo丨运动),后来组建iSchool联盟,致力于以信息、技术和人的关系为中心的研究与实践,培养信息人才。所以,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对国内外著名大学信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对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我国当前信息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文章着眼于采集国内外5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对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据此得出有益借鉴,提出国内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2国内外信息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

2.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对人才的特定需要在培养活动中的具体化,它将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落实并体现于培养客体,是整个培养活动的指向性规定。

表1国外大学信管专业培养目标

如表1所示,在国外3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中,都提出要掌握信息相关的技能或能力,尤其是雪城大学强调用宽广的眼光看待世界,掌握随时代变化的技能,基本符合培养国际化信息人才的需求,其他2所大学则在这方面内容上有所欠缺。

在表2中,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都提到培养”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工作”可见其对学生就业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很重视。

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培养目标虽然差异不大,但是根据其呈现的特点,存在某些局限性的认识:首先,过于重视培养的结果和目标,缺乏对培养过程的设定。对于培养目标的说明可以看出其主要有两个部分,其中前一个部分表示的是信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体现的是培养结果;后一个部分表示的是具体的对信息人才规格要求,是表现性的特征体现,此二元表述格局包括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与原来灌输式教育是存在显著不同的。但是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没有在培养目标或课程目标中展现“过程性”或者“体验性”目标,这对培养学生国际化水平说缺乏应有的空间。其次,更多地从提高学生就业适应性的角度来拓宽知识面,对学生的创新素质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全面培养不够重视。国内2所大学的培养目标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方便找工作,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知识领域等大面的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再次,过于强调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而关于学生的人格、品格、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很少涉及,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不能满足信息人才的需要。所以对国内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需要对培

养目标进行研究,并对其更加明晰、准确和合理的表达。

2.2课程设置

2.2.1课程结构

表3国内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结构

在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结构中,划分类型和每类的学分各不一样,如表3所示。不过其课程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版块: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或者公共课、专业核心课或者专业基础课、选修课、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学校通识教育课或公共课,学校规定是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此类课程通常按全校统一要求进行考核;专业核心课或者专业基础课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选修课,则是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课程范围内选修的课程,需要在毕业前修满足够的学分;毕业论文和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习的课程,是高校对其毕业生质量的最后把关。

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要求学生至少修满120学分,其中要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内修满15个学分,包括文学,音乐和艺术,交流,社会学,历史和文化,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一些分支学科。雪城大学信息研究院则是要求学生必须修满120学分,包括32学分的核心课程,24学分的序列课程,13学分的数学基础,9学分的沟通技能,39学分的艺术科学,3学分的自由选修。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选择性地修读第二专业。比如学生可以选修Newhouse公共传播学院的专业,修满128-141学分,或选修Whitman管理学院的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修满135-139学分,毕业学位由两个学院授予。

2.2.2课程内容

(1)国内大学。通识课程的特点在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通融,处理问题时能够使学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与人交流合作,以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融合。从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也有利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使其接受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

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由表4可以看出国内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干课程,课程内容有着一定的相同,包括数据库原理课程、信息管理概论课程、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信息检索课程、数据结构课程、信息组织课程等,这些课程都是学科基础课程。

表4国内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干课程

在选修课程方面,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并且自由安排学习进程。国内外各大学都设有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学类、语言、文学、艺术等大类选修课,还有专业选修课。

(2)国外大学。雪城大学[13]在课程设置方面,核心课程由信息组织导论、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信息管理核心课组成和计算机入门、计算机科学导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设计原理、软欠件规格和设计、软欠件实现等计算核心课组成。序列课程包括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和网络设计和管理。数学基础,包括微积分基础、逻辑导论、离散数学、统计推理与实践。沟通技巧,包括学术写作的实践;研究和书评写作,包括撰写信息报告和简报。艺术与科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自由选修课程,任何课程都可满足这一要求。

匹兹堡大学课程主要有:信息系统与社会导论,面向对象编程信息科学、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和网络导论、信息系统和分析等核心课程。英语写作,包括书评写作、研究写作。数学,包括商务微积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离散数学结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术合作项目,如与匹兹堡大学格林斯堡校区合作,使其学生主修信息科学,并授予信息科学学位;在信息科学学院的学生可以在艺术和科学或其他的学院修读双学位或与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开设的学位课程。

伦敦大学学院为研究院,但为本科生提供有关信息和计算主题的选修课程,包括编程、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用户与管理、数据库系统、语义网等。这些课程也是商务信息管理的核心课程,由计算机系、管理科学与创新系和信息科学系共同开设。此外,其还提供三年的跨学科学习选择计划,整合人文、艺术、社会和工程科学。

2.3国内外大学信息人才培养比较分析

国内外5所大学在信息人才的培养上体现着不同的特点。在信息社会对信息人才需求的推动下,欧美拥有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的信息管理教育,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尤其是美国的信息人才培养方面实施正规学院教育、公共学院教育、私立学院教育、商业机构认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除了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而且要让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并紧贴社会的现实问题,比如信息污染、信息犯罪,需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法律与信息道德的教育。ns]在信息人才的培养上,形成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重跨学科培养、联合培养,使其成为懂技术、通实践的信息人才。

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特点在于本科导师制的实施。学生通过前两年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根据自己兴趣来决定是否选择信息科学来继续学习和研究。一旦有学生被信息科学项目所接纳,他们就可以选择导师来帮助完成项目,通常学生和导师之间要进行学术讨论和互动,导师检查学生的项目进度,学生应选修一些课程来协助完成项目。学院也支持双学位学生的培养。

伦敦大学学院信息研究系在英国范围内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学科教育,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电子通讯和出版学。主要针对研究生进行授课,但同时开设了本科生教育课程,如与计算机科学系、管理科学系联合培养商学士,讲授商业信息管理等。该系的本科生教育没有开设图书馆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的课程,只涉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但其十分重视计算机技术教育,开设了一系列的编程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课程,为以后深入开展研究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雪城大学信息学院以“信息扩展人类能力”为使命,它提供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课程及相关项目教学科研的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帮助用户整合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形成了偏重技术并拥有技术优势的课程体系。

武汉大学在信息管理学院开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沿自1978年创建的科技情报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教学研究项目组结合19专业目录调整,通过对国内外同类专业的广泛调研和比较,提出〃专业素质链“和〃专业课程链”的理念及结构模式和基于〃专业素质链“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出由9门课程(《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组织》、《信息构建》、《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经济学》)组成的完整的具有紧密逻辑结构的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体系。可见武汉大学的培养模式遵循“认知一理解一应用一创新”这一路径。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992年设立,其前身是情报学。该专业在通识教育上,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和专业的思维模式。核心课程方面从信息处理加工的流程出发,将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知识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整理,从信息的生产、流通,到信息的检索、组织、分析和评价,最后到信息服务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将信息技术领域最新成果吸收到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图象处理、元数据、语义网等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均列入课程体系中。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入iSchool,积极与国外著名大学诸如德国洪堡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开展学生交换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信息人才。

3国内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面向社会需求,强化通识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培养信息人才,首先必须以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当今社会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劳动分工密集和职业细化,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则是学科的高度专门化和技术化。社会需求驯化专业学习,专业学习已经不能起到塑造自由人格的作用。[17]正是针对专业教育工具化、市场化与教条化的这些弊端,近年来,通识教育成为大学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焦点。通识教育延续古典时期的自由教育,旨在培养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和自由的公民,保证学生将来成为各行各业专家的同时,仍然不失健全的人格和自由的品性,并且有能力应对复杂社会在专业领域之外提出的各种挑战。通识教育不仅仅要拯救专业分工带来的知识碎片化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今日益多元复杂和全球化的时代,主动承担起凝聚社会共识、培养合格公民的时代使命。

3.2开放互动教学,培养数据素养

培养信息人才,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推广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开展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比如案例课程和研讨课程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研究为主,训练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学思结合,知行合使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创意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力提高其创新素质,提高信息人才的培养质量。

3.3校企合作,注重信息应用

信息行业知识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市场竞争激烈,高校培养信息人才,应该与信息产业发展产生的实际需求同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课程内容重理论,却轻实践;重视系统性,却缺乏针对性,这样导致了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的不同步。因此,信息人才的培养途径应该灵活多样。比如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作为区别于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和社会本位模式的第四种教育发展模式。其是高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进行交换和合作。校企联合培养是培养信息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的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产学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发掘双方的共同需求,从具体项目入手,以实质性的互利共赢成果激发双方合作的积极性,深化产学教学内容。校企共建教育平台,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通过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考核培养质量。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以培养面向信息行业的人才为目标,把信息企业作为教学场所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从事信息系统领域内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成为未来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信息人才。

3.4面向国际,推动交流与合作

培养信息人才,国际合作办学也必不可少。国际合作办学在引进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课程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

(1)合作项目建设。在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中,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定义“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不设立教育机构,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的项目往往和高校中原有的教育项目并存,更多地集中在课程和师资的引进。到204月20日为止,通过教育部更新并公布的经审批与复核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共计1499个,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士。我国现已与众多国家建立教育合作关系,与我国建立国际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的国家和地区有188个。

(2)师生国际流动。高校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立联系,大力推进大学海外学习计划,不断拓展与国外大学的交流渠道,通过联合培养、短期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假期学校、海外实习等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派遣学生去国际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国外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了解学术前沿的基础上,根据学术兴趣,结合企业实践,逐步获取所需的知识。积极主动地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拓渠道支持和帮助拔尖学生在本科毕业后进入国际一流大学和信息学科领域一流学者的实验室深造。比如哈佛大学设立国际教育项目办公室(OIP),鼓励所有本科生寻求出国机会,目标是鼓励哈佛学生把国际体验融合在教育里,帮助学生识别与追踪美国之外的研究学习机会。

企业人才战略与高校人才培养 篇5

王春伟

刚才高老师讲的非常好,对我确确实实有启发。各位老师和领导好,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企业培养人用人。学校培养人,这是一个摇篮,但是我觉得更多的也是以用人的角度去培养人。很多学校培养人跟用人已经是脱节了。很多问题存在在这个环节上我们没有更好的沟通。

我几乎每年都到大学校园里面招聘,在2002年到2005之间经常去,今年我没有去,从这几年的招聘中看到不是特别理想,学生方向感不明确,有很多特别聪明的学生,在学校反而被浪费了,就觉得挺可惜的。有很多特别聪明的小孩,一进到学校就放羊了,参加所谓的社会活动,提高综合能力,被很多五花八门的东西诱惑了,而没有把真正所需要学到的东西学习到。这是一个很让人痛心的事。

其实企业用人的时候很被动的,因为学生太不好用了,没有责任感。有的就是一张口就要钱,这个也许是学校培养时候的偏差,也可能是大环境的问题。但是如果企业说我很被动的话,也是不对的,因为企业用人方面没有准备好。我从我本企业谈培养人才的土壤,比如说我们公司有多条跑道,比如说在管理方面的,在业务方面的,尽量给员工提供最大的空间。我们招聘的时候有一个口号,可能在座的人也有知道的,就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一句广告词,这个大家都能理解,我们经常说的大一点。你有这份儿心情,必须要有驾驭这份儿心情的能力。金山这样一个企业,是技术性的行业,我经常说企业性质和文化决定了用人,你是一个软件行业就可能偏技术,如果你是一个销售公司,肯定注重营销。不同的企业文化对用人也是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说珠海这块,我们有400多号人,其中有300号程序员,他们做技术的,像网络游戏,程序员队伍技术含量比较高,它的文化、技术都是偏重这块的。

我曾经在大学校园里讲过,相同的能力,相同的资历,你要在一个很不恰当的时候,选择了一个一般的平台,你的道路就很艰难,很不顺。我经常说章子怡和赵薇的演技可能都差不多的,但是章子怡就走向了国际,而赵薇还在国内。所以选择特别重要。在学校的时候还看不出一些特别有能力的,一般都差不多。但是当你进入工作单位的时候,你尤其进入一个好的单位,那种水涨船高的感觉,就马上遇到一些对手以后,跟你乒乓球似的,跟高手打越打越进步。所以学生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候,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跟着跑。

比如说企业文化,我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核心人员的文化。以前企业小的时候是老板的文化,团队大了,什么文化了?就是核心人员的文化。比如说金山,它就是一个程序员的文化,它的核心人员是程序员,所以它的核心文化就是程序员的文化。我们要给他们空间,给他们渠道,让很多很多这样的人感觉到这就是我的方向,我要走在这个点上,这条路没有错。在中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干技术到30岁就完蛋了,但是在很多大的国际公司,大部分做技术是4、50岁的,因为他们都有经验。他们认为产品就是服务,不是每天都在创新的,有很多产品没有做好的,你再做其他的产品那是不现实的。我们就把产品修修补补,修到最好。

金山有三个地方,我在珠海是负责人。从我多年用人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完成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他们也强调说老师引导他们考一堆证,但是我认为这些证没什么用,就跟学历不等于能力,有了结婚证不等于有了爱情,我觉得这个是有问题的。我认为大学生在校更应该关系行业方向、行业信息,完成从大学生向职业人转换。我觉得大学生在自我转换的时候是很重要的,包括你以前做一个学生,你可以什么都不问,把你的学业搞好,但是你在企业里面是要业绩的,是要跟团队配合的。在学校的老师也应该明白,学校老师是否明白企业用什么样的人,这个真的挺重要。我认为学校和企业评价学生的标准不一样。我前一段时间去了一个很知名的大学,他们的老师兴高采烈的推荐了一些人,十个人里面我们留了一个,反而我们从其他的学生里面挖掘到很多的人,就是学校和企业评价学生的标准不一样所造成的。

我刚才说了,我不认同企业说用人非常被动的说法,企业总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够把这些人用好,比如说在联想、IBM、金山,比较有品牌的公司,都有磨砺的过程。要找师傅,带徒弟,一个带三个,你要学习很多东西。如果没有这样的话,小孩容易迷失方向。很多大学生到了企业以后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但是过了一年以后,他们就会找到方向。就像把一个小孩扔到了美国,就特别恐惧。他特别需要找方向。如果一个人在企业里没有价值,这个企业也不会用他。企业选择人特别实际,就是你能够给企业带来业绩,你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能够和大家相处,你能关键的时候不掉链子,加班的时候你不能说我今天女朋友找我。你关键的时候你不要计较个人利益,个人得失,这些都是要求,但是这些不是白做的,也是有激励机制的。你的努力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关键的时候就把你提拔上来了。我们其实很不喜欢那种所谓的空降兵,我们喜欢自己培养。所以金山从2000年到2005年,2000年总共不到300人,现在是不到1300人,将近7、80%都是从各大高校招来的。我们非常尊重在大学校园里找到的员工。

我觉得在做就业指导的时候要说明白,你在学校的时候可能是老师喜欢你,因为你对老师挺好,你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你没有承担责任,你在企业里要创造业绩的,要能和大家和谐相处的,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自私。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大多数都是很自私。在企业里面,它是一个团队,是一个team,是需要大家配合的。我经常讲,有时候有一句话是误导很多小孩,不愿当将军的小孩不是好小孩。我妈妈说我们院里有一个人是个医生,他在做手术的时候,手像在舞蹈,有做医生的天赋。有的人非常出色,那是有天赋的。这个时候就要和团队配合。就像我们打排球和篮球,总是有配合,有打前锋,有二传的。团队必须有配合,所以不要误导小孩,你们就是人才,你们到团队就要怎么怎么样。我很明确告诉他们,你非常适合做厨师,而不适合做程序研发,你非常适合做售后。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告诉他适合做什么,而且还不能武断的就让他们去做,告诉他你可以去尝试。作为老师,作为学长,应该在关键的路口,给一个引导。人生有很多叉路口,都是往前走,前面这个路口可能绕弯路,所以关键的时候,尤其作为指导中心的老师,要协同学校的老师给出一个方向,给他们一些引导。

所以说团队需要什么样人呢?就是我觉得说过融入很重要,跟你的技术能力没有什么关系,是和一个人的乐观有关系的。你要真诚起来,不要掩藏起来,要逐渐明白这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拍档,我觉得融入,就能做一个知性的,敏感的,团队需要的人。我经常说找合作伙伴,找团队,跟找谈恋爱的对象没有什么区别。你说找合作伙伴,其实就是找一个老婆关系的人,找一个团队就是找一个婆家,丈母娘家,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找一个好的团队,你的心会柔软下来,会爱它。我认为一个学生应该有爱团队的这种意识,你要去追求这个团队核心的东西,你要靠近它,你愿意去接受团队不好的东西,而且去改变它,因为没有一个团队是完善的,如果完善的话,我们就不需要团队了。团队越大,而且团队的人越知名,管理的问题越多。联想很多,IBM很多,他们肯定有很多的问题,他们拿出来专门解决,主动的去解决。有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去解决。我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拼的不是你的技能,技能是门槛,你在大学招聘的时候,其实已经过关了。关键是你是不是和团队合拍,你跟团队是不是有一种同生死共患难的觉悟,这个是挺重要的。没有一个企业说,我招来人,他干两个月以后走了,这很沮丧的。但是如果你要觉得这个企业有悖于你选择职业的原则,你可以走,这也是可以的。如果都挺好,就觉得自己有些东西没有摆平的话,一定要找自己的问题。

我招了这么多学生以后,我是这么想的,有的人走进团队,不仅没有提高团队的能力,反倒违反了最开始的追求,这就是他特别自我,特别孤独,认为自己就是好的,别人都不好,他没有反省自己的问题,老是挑剔别人的问题。我觉得创业前的管理和教育是特别重要的,这方面的课不开是不行了。我在招聘之前都会先去学校讲课,告诉他们我们企业要什么什么样的人。

人的成功与否主要在情商,而不是智商。也就是说智商高的人,为什么有的事业无成,就在那儿抱怨,好象自己怀才不遇。而智商一般的人却能够业绩非凡,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能够知道自己在哪个岗位达到自己的主宰,学校要在情商和智商这块进行多方面的培养。

在这块我想跟学校就业中心的老师,回去跟校领导沟通一下,就是学校应该是时候的放下架子,讲一下真正的知识。我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我连着两年招到两拨好的人,我第一年招完了人,第二年我直接要了老师推荐的人。就业指导老师里面有一个老师是做过企业,他在学生一入校的时候组织一个计算机团队,经常参加竞赛,很多智力竞赛,获得了很多奖。竞赛团队里面有很多就像企业里的团队,他们合作着,已经打磨成一个团队了。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尝试性的去,因为我们一般选择的是重点大学,但是去了以后发现还是不错的。而且这些小孩当初是不好好学习的,被这个老师挖到这儿来的。这个老师很奇怪,他不教很多所谓经典的知识,他就很敏感的把新的东西灌输给他们。现在很多学校的老师觉得不教这些东西,不能体现重点大学的身份,但他们殊不知这个东西已经脱节了,企业已经不用这些东西了。我觉得这些老师,我认为把企业人请进去和老师互补很重要。还有一点,现在很多大学里面,请一个老板进来,老板不是不能请,老板是一个励志的榜样,但是请多了以后不好,因为学生会有一种他们非常风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应该把那些从基层上来的企业老板请来,应该把一些好公司的项目经理请过来,这个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激励。把这些人请过来,要真正达到一种校企合作。

还有一点培养学生,因为学生特别多了,我自己的认为,就像我在打理这个公司也是这么感觉的,特别有天赋的人很少,像朗朗,那是从小就表现出天赋来了,这些人很少。我认为教育人,真的是普及教育,同时要有一个就高不就低,真正的人才是把这些组合起来,像上面那个老师就是把这些有特质的人组合起来,我们金山是出动早,要不都被别人挖走了。我说的这些不是理论,我就说很企业的,我就说学校你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把这些人组合起来,不断训练,不断训练。

还有一句,我认为老师也是一个有天赋的行业,文凭不等于能力,不等于热爱,有责任心。

就像你有一个红彤彤的结婚证,不等于有爱情,就这样,很实际。从企业人的角度来讲,互换那种有经验,有热心,有责任心的老师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老师是造就产品的,比如说在理工学院,没有那个老师,可能就没有这些孩子。但他不是博士生,他是个硕士,他教大学语文的。有很多博士生做不到他这样的。我是做企业的人,所以说的全是大实话。我希望有能力,有企业经验,有热心,有责任心的老师参与到学校里来。如果没有这些,我觉得走这条路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你没有企业经验,你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为企业培养人才“买单” 篇6

[导读]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天津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推动会上获悉,《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出台。今后开发区企业职工参加技能培训将享受50%-100%不等比例的培训费补贴。到2015年,开发区将新增各类技能人才5万人,以满足区域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补贴

对取得国家初级、中级、高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资格的职工,分别按50%、70%、100%的比例给予企业培训费补贴,同时给予企业100%的职业技能鉴定费补贴。

奖励

企业培训鉴定新增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还将分别按每人1000元、2000元、3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奖励。

对被认定为“开发区企业首席技师”的企业职工,每月发放津贴1000元,期限2年,并给予企业一次性补贴5万元。

建立“技师工作室”的企业,经认定后一次性补贴10万元。

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前十名的职工,给予一次性2万元奖励。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天津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推动会上获悉,《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出台。今后开发区企业职工参加技能培训将享受50%-100%不等比例的培训费补贴。到2015年,开发区将新增各类技能人才5万人,以满足区域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根据《办法》,开发区企业职工参加经开发区人社局认定的培训机构组织开展的技能培训,对取得国家初级、中级、高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资格的,分别按50%、70%、100%的比例给予企业培训费补贴,同时给予企业100%的职业技能鉴定费补贴,对企业培训鉴定新增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还将分别按每人1000元、2000元、3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奖励。

与此同时,《办法》对于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并且有职工经开发区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首席技师”的,也将给予企业一次性补贴5万元。对于被认定为“开发区企业首席技师”的企业职工,每月发放津贴1000元,期限为2年。对企业建立“技师工作室”的,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后给予企业一次性补贴10万元。

此外,对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前十名的开发区企业职工,今后将给予一次性2万元奖励。

天津滨海职业培训中心副总经理张国旗表示,创新驱动是开发区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跨越、加速赶超的核心战略。这不仅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更需要面广量大的高技能劳动者。滨海职业培训中心在今年下半年便会着眼于企业需要,开展电焊工、电工、架子工、叉车驾驶员等工种的技能培训。

企业培养人才投资数据 篇7

关键词:民营资本投资,少儿,游泳,人才,培养

后备人才培养是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动力源泉,是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的基础,更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保证。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及国际化趋势越来越强烈,这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竞技体育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本文以民营资本比较丰富的温州地区为例,来探讨分析民营资本投资少儿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温州市民营资本投资少儿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民营投资相关著作以及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截止到2015年4月,与“少儿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相关的文献有4111篇,与“民营资本投资”相关的文献有896篇,这为本文的研究、设计提供前期文献基础。

2. 个案调查法。

本文以温州市龙湾区家景花园游泳馆、温州市城南卓越游泳馆的负责人、教练员、家长,以及温州市体育局主管竞技游泳项目的负责人为个案进行了调研。

3. 逻辑分析法。

在进行温州市民营资本投资少儿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研究时,充分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并将收集的资料和信息在修改基础上进行详细推敲论证,确立了逻辑和学理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员基本结构分析

据调查,这两所民营资本投资少儿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男女运动员比例为1:1.1。自这两所少儿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被温州市体育局正式挂牌之后,都扩大了运动员的招生规模,目前温州市龙湾区家景花园游泳馆在训运动员200名左右,城南卓越游泳馆在训运动员100名左右,并且城南卓越游泳馆已经向市体校输送了四名优秀游泳运动员。

(二)教练员基本结构分析

由于这两所游泳运动学校性质是民办非企业,所以教练员没有编制名额,他们所采用的是全民健身过程中兴起的新名词“教员”,教员虽然也有等级,但是毕竟和有编制的教练员在待遇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导致许多优秀的游泳教练员趋向于公办体校,由于资深教练员的长期缺乏,必然影响民办非企业投资少儿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三)运动员训练现状

据调查,这两所游泳运动学校在运动员训练方式上采用的是“走训式”,也即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由不同的教育体系负责。主要是在满足运动员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运动员平均每周训练6次,每次训练2—2.5个小时,也就是说保证了运动员平均每周训练13个小时。从训练的量度和强度上面来看,基本满足了运动员训练的需求。

(四)运动员选材现状

游泳运动员的选材主要有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指标的测量与评价,专项技术、生理机能指标的测定与评价,少儿身体发育程度的鉴定和心理选材、水感选材等方法。据了解,这两所民营资本投资少儿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选材目标主要是附近的网点幼儿园,受自身硬件设施条件的限制,教练员选材主要采用的是经验选材。

(五)运动员有偿训练的现状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体育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偿训练作为政府、社会、个人多元化投资体育事业的重要形式,在这两所民办非企业投资少儿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上运用得非常明显。据负责人介绍,目前在训运动员每人每年学费是2400元,每周6节课,每节课1.5个小时,平均每节课才8元钱。然而仅就运动员参加比赛所支出的服装费、车旅费、比赛成本的费用就已经达到了2500元/人,更何况教练员工资、工作人员工资以及水电等所产生的费用,所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游泳运动训练还是比较支持的。

三、结论与建议

1.温州市在训少儿游泳运动员性别比例协调,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比较高。教练员数量不足,专业的游泳教练员更是微乎其微,成为制约温州市少儿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该充实教练员队伍,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加大对教练员的培训力度,并且为教练员进修和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

2.温州市少儿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正在由过去单一的体委独自办,逐渐向多元、开放、灵活的市场来培养模式转变,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办体育的积极性,并且为民营资本投资体育事业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保障了温州市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3.民营资本投资少儿游泳后备人才培养,选材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大部分教练员主要采用的是经验选材,主观性比较强,不利于游泳后备人才的挖掘。

4.温州市民营资本投资少儿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有偿训练”政策的实施,得到了众多家长的支持和热捧,吸引了大量的运动员进行游泳训练,对充实、壮大游泳竞技后备人才队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企业培养人才投资数据 篇8

关键词:“一带一路”;投资学专业;人才需求;人才培养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时,根据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提出以互利共赢为目的的跨国战略合作构想,即“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所谓的“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广东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投资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对外经济贸易最发达、最具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广东省具有“空港”、“海港”的区位叠加优势,这些优势让他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时能够发挥“排头兵”的作用。2015年,广东省政府公布《广东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并提出“提升对外贸易合作水平、加快产业投资步伐、拓展金融业务合作”等九方面的合作设想。广东省良好的对内、对外以及创业投资环境,为投资学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1) 广东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在对外投资的规模上也一直占据国内各省区的榜首位置,根据广东省商务厅发布的数据,2015年,广东省核准境外投资新增中方协议投资额242.6亿美元,同比增长119.7%;对外实际投资83.1亿美元,同比增长9.3%;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37%。同时,广东省政府还构建了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各级扶持资金的境外项目融资促进模式,大力推进境外投资项目的发展;(2) 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建立,创新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内外资投资管理体制,促进贸易与投资的便利,通过简化贸易手续,提高政策管理等手段为国际贸易投资活动创造良好环境。(3) 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广东省是国内创业投资行业发展较早的省份,当前已成为我国创业投资发展最为迅速和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并且创业投资的环境不断完善,能充分发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撑作用。

在当前环境下,广东省需要大量的具有全球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投资人才以适应广东省经济的发展。而国内培养专业性的投资理财人才还刚开始没几年,目前,全国共有54所大学开设投资学专业,其中,广东省只有9所院校开设了此专业,人才数量及质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对强劲的投资学专业人才的需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投资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素质

在最新公布的国家十三五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而这一战略思想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在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除了要求投资学专业毕业生熟悉国家有关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国内外企业投融资制度等专业知识外,毕业生还应具备较强的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意识。

(一)夯实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人才立足于就业市场的根本。投资学专业是一门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保险与风险管理等多门学科于一身,交叉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1]。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市场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明晰专业定位。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专业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建立一支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内培外引”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即“对外引智”,招收海外知名院校、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的优秀留学生;“对内培植”,对已有的教师进行双语/全英授课培训,并鼓励他们出国进修,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大力培养 “双师型”教师,让教师们将行业经验融入到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学生为本,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重视案例分析和效果反馈机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开展多种学术活动来加强学风建设。例如开学初的专业介绍,让学生一入学对自己的专业就有所了解,并明确自己在大学期间应该要掌握的知识及技能;安排专家或者是企业家为学生做专业讲座,让学生了解行业的前沿动态及发展;举办专业技能竞赛,让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更好的对专业知识加以运用。这些活动的举行都能很好的增强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及了解,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除了开展学术活动外,学院还应建立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及实施细则,并注重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常抓不懈。(3)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投资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应用投资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公共投资、项目投资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投资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注重实践教学,一方面应加强实验室建设,保证实验设备和仪器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并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一方面应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特别是和“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共建实训平台,让学生实习中积累实战经验,开拓视野。

(二)加强全球意识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 “一带一路”政策是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而不仅仅是与国际接轨。为了让投资学专业人才更好的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商务活动中,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全球意识和胸怀,能够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的人才。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首先要过语言关。英语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商务语言,因此,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的同时,要加强英语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除此之外,学生还应主动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文化习俗。有条件的学生更应大胆的“走出去”,以留学或者是研习的形式直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活和学习,实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学成之后才能更好的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不断进步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将来。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大学生通过创业还可以将自身的兴趣与职业相结合。2013 年, 我国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构想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等思路和举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要求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增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大学生们加入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通过创新创业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中实现创业创新。

三、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将引领广东开放合作新格局,这为投资学专业人才面临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培养投资学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时俱进,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出能够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德权,邹新月.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创新 “三型” 投资理财人才培养模式-以广东商学院投资学专业 投资理财方向为例[J].金融经济,2012(16):129-131

[2] 刘秋萍.一带一路 战略的人才支点[J].人才资源开发, 2015( 6) .

上一篇:小学教师政治学习总结下一篇:班长竞选演讲稿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