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现状与发展(通用8篇)
酉阳县兴隆镇土坪明德小学 黄杰
我是一名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2004年从大学后就毕业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教书育人这个职业。如今在教育第一线工作已差不多十年有余。我对农村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而对于农村来说,教育是广大农村孩子走出大山最好的途径。每个家庭都把孩子看作一家人的希望,这其实无形中就给我们广大农村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不得不说,我们广大农村教师是幸苦的,崇高无上的职业在带给我们无限荣誉的时候,也深深的透露出我们农村教师的不足与心酸。
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比较偏僻的农村小学任教,对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十分了解。具体现状如下:
一、我们广大农村教师队伍机构机制不合理.1.在我所工作过的几个乡镇来看,农村小学教师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农村教师老龄化对农村小学教育影响很大。以我校教师为例,年龄大的教师大多是90年代民办教师转正,有极其少的教师是顶替父母任教。都没有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大多凭借自学知识开展教育工作。习惯“传统式教学”“方言任教”。,难以接受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教学水平难以提高,面对当前教育的不断改革,他们往往是力不从心。
2.老教师在体力与精力上都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我校有一位年事已高的教师,因年龄偏大,视力下降,备课都十分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提高原本就落后的农村教育呢? 3.老教师参与工作的热情不高。
“各种培训、各种活动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们再过几年就退休了,没有必要参加。”虽说年龄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但所有教师抱着这样的心态,要想发展教育就更为艰难。
4、在知识方面,农村小学教师与城区相比,教学设备欠缺、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能力偏差,大多数都没有通过正规学习。在农村小学每个学校都还有代课教师,对于外行看来,教书是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却不知除了教学生“1+1=2”之外,我们要教给孩子的还有很多很多。所以部分家长,宁可出高价让孩子到城区去读书,也不愿意让孩子在农村小学受教育。
5、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在落后的农村,为了激起教师工作的热情,都制定了奖惩制度,以我镇为例,每学期期末学生成绩决定教师的去留。平均分在镇后三名的教师,会分到边远的学校任教,成绩优秀的教师就“升迁”.形成了教育越来越落后的地方更落后的趋势。这就是为什么农村小学与城区小学,在教学质量上相差甚远的原因之一。
二、教师队伍新鲜血液补充不足。
我镇几年来,小学教师不断减员,(包括离退休、生病不能上班、调离、转行等)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环境相对城区条件较差,不断减员的同时,却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使整个农村教育陷入了困境。
三、教师负担过重,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各方面压力。
我镇严格按照师生比1:25配置教师的。这出现了村完小,教师包办任教,无论任何科目都有一位教师担任,并担任该班班主任。学生每天面对一个面孔,老师面对同一群孩子。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视觉上都感到疲劳。如此一来,教师应付教学力不从心,更不谈不上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了。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么神圣的职业,却不知教师难当,当好老师更难,当新时期的好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家长们把孩子送进校门,学生“成龙成凤”决定教师的好坏。而在落后的农村开展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我们酉阳县兴隆镇是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地方,这里的人主要经济来源于外出务工,孩子基本上就是由家中老人在看管。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差,老师把不准学生的脉,教学质量得不到明显提高。
有记者曾这样形容我们中国的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几匹瘦骨嶙峋的马拉着乡村教育的车子,吃力地行驶在曲曲折折的乡村小道上。尽管吃力,但乡村教育的车子仍在向前行驶,尽管瘦骨嶙峋,但这些马儿仍倔强地撑起乡村教育的蓝天。这里,那些瘦骨嶙峋的马儿,无疑是乡村教师最真实的写照!
四、教师专业化水平低,学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
目前小学教师很不配套,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数学教师教外语,语文教师教数学现象较为普遍。在一些学校,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了,但教师不能保证,课表形同虚设。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自2002年以来,我中小所在地学校三年级以上都要求必须开设英语,而当时只有一名经过短训的英语教师,对于间隔10多年都未说英语的小学教师,仅仅通过短训,这又能有怎样的效果呢?至目前为止新分配来的特岗教师(英语专业的)只能满足中小所在地学校英语教学的要求。完小、教学点英语教师仍然不足。
在小学教师中,还流传有这样一句话:“农村教师是根草,地位低来工资少。”由于农村小学学校经费来源单一,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广大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默默耕耘,他们付出的很多,得到的回报相比城区学校教师却少得可怜,除工资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从工作生活条件来看,县直学校好于乡镇学校,中学好于小学,乡镇小学好于村小,村小教师除了工资,基本没有任何奖金、福利,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感觉极不公平。
面对农村如此的不足现状,我觉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合理考虑农村教师编制。
在核定编制时,应该充分考虑农村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
较多等特点,保证农村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①打破“铁饭碗”的思想,对教学中滥竽充数的教师要彻底清退。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聘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给予待岗和降级处理,以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标。③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教师到边远穷乡支教,支教要落到实处,不能走过场。④教师设立岗位制,如管理岗位、任教岗位、后勤岗位等,让现有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⑤将农村教师的退休年龄提前,动员年龄偏大的教师提前退休,然后招聘一批实力派的大专毕业生来充实农村教师队伍。
3、教育投入落实到位。
政府应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达到真正的公平教育,使年轻教师留在农村安心从教。
4、加强农村教师专业培训。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应以“一德三新”为重点,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培训” 工程,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改变小学教师“万金油”,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的现状,使农村小学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总之,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而繁琐的工作,这需要社会、人民、教师、乃至学生的共同协作和努力,作为我们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应该要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让我们一起加油,为农村的教
因此, 农村教育的关键是充分分析农村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 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研能力。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 我国农村教育队伍相对比较稳固, 教师的专业态度比较端正, 但是, 在农村教师队伍里也普遍存在着专业成就感不足, 专业知识欠缺和科研能力薄弱等短板, 总体来说, 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优有劣, 主要表现为:
1.1 绝大部分的农村教师的专业态度端正
农村教师大多是从中职院校和师范院校毕业的, 他们在学院已经接受了专业的师范知识学习, 对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农村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善, 教师福利待遇的不断提高, 农村教师的专业态度都比较端正, 大家都能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专业工作者。我们的农村教师队伍的年龄都比较年轻, 对于农村教学困难有理性的认识, 也具有正确的价值评价和情感交流, 敬业精神比较强, 在业务钻研和科研探寻上都充满活力。
教学年龄在6~10 年的教师队伍进入职业倦怠期, 他们对于农村教育事业失去了新鲜感, 教学更多地是生活手段, 其工作岗位的专业态度有所欠缺, 需要增强其工作荣誉感和教学情感建设。
1.2 部分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足
农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工作, 履行专业性的教学工作, 需要掌握必要的教学专业技能, 拥有足够的课堂教学能力, 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普遍存在着不足。
首先, 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接收能力不强, 教师与外界社会交流有限, 农村的教学设施欠缺, 教师不能从电视、网络、报刊和教育书籍中汲取营养, 自主学习能力不能迎合时代的发展和农村教学的需要。
其次, 教育教学技能有限, 农村教师不能开展有效的因材施教的能力, 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和农村孩子的教学特征开展有目的的课程选择, 教师不能运用各种特色教学技巧服务于课堂教学。
最后, 教师不能具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 教师的教学感染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表现有限。
1.3 有些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欠缺
农村教师的专业队伍都是从各级师范院校和教师预备队伍中调剂来的, 他们的专业知识普遍不足, 他们很多在工作岗位上都感受到心力交瘁, 其在专业院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指导当前的教学工作, 针对农村的教学特色和农村孩子的学习特征, 专业学校所教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学知识都没有时效性, 无论是课本知识、素质教育、实践操作和情感交流, 都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农村教育的需要。其次, 教师队伍的学历不同, 也造成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层次不齐。当前农村教育队伍的主力是本科毕业生, 他们的专业知识比较好, 教学能力比较强, 专科层次的专业知识欠缺, 教学比较吃力, 而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充分反映到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上, 在农村的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
二、促进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乡镇各级领导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建立健全教师阶梯队伍, 建立健全教师教育经费, 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 才能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阶梯队伍
农村的教学环境比较恶劣, 在就业环境和事业发展上都和城镇教师有不小的差距, 教育主管部门在构建教师队伍时, 应该有意向农村教师方向倾斜, 加强农村教师的调剂比例, 在教师预备队伍中优选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专业态度端正的人员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在农村学校, 乡镇各级领导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加大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 认真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组织农村教师汇报生活和工作的困难, 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认真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减小农村和城镇的教学差距, 保证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 避免农村教师队伍的不断流失。建立有效的城乡教师的交流机制, 组织城镇教师和农村教师的相互流动, 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新鲜活跃, 也能保证教师市场的自由调配, 保证农村教师能够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教学手段和科研技术。
2.2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教育经费
要实现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就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 才能为开展专业培训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 我国的乡镇各级领导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关注教育工作, 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 保证农村学校各级培训经费都有着落。
首先, 农村院校应该加强“网络教育工程”, 认真组建教师网络交流平台, 充分借助网络远程交流手段, 整合网络教学资源, 搭建教育网络,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积极开展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教研研究, 从而能够大幅提高教师的继续教育能力。
其次, 开辟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通道,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优先培新和提高农村教师的学习和培训, 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主管部门在市、县和乡镇建立研修通道, 划拨专业的教师培训、培养教育经费, 建立教师培训专业基金, 保证农村教师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培训资源和无障碍的教研培训。
2.3 增强对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
农村教育具有非常鲜明的区域性, 教师不能接触到最新的教学手段, 也不能实现和兄弟院校的交流互动。因此, 在开展教育事业的同时, 应该根据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 充分建立“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首先, 通过集中培训作为引导,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制定农村教师全员培训的整体规划, 在培训中应该注重专业培养为主, 科研能力培养为辅, 可以集中时间、集中地点给农村教师队伍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 也有助于减轻进修学校的负担。
其次, 充分开展以教育教研为主的校本研修, 侧重根据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 积极培养农村学校的教学带头人, 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掌控力和教研指导力。
最后, 构建阶梯式培训体系, 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完整性, 乡镇各级领导机关应该给教师培训工作积极放行,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农村的经济工作和教育工作时间安排, 联系进修学校和培训机构, 组织教师阶梯型地进行培训。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农村地区的教育离不开农村教师的努力, 当前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不容忽视,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能力培养的呼声不断提高, 我们的乡镇各级领导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充分了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认识到农村教学的不足,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善措施, 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有序发展。
摘要: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是开展农村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技基础, 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和基础教育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育队伍。促进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要建立健全农村教师阶梯队伍, 建立有效的城乡教师的交流机制, 保证农村教师能够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教学手段和科研技术,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 保证农村学校各级培训经费都有着落, 根据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 充分建立“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师发展,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1]容中逵.农村教师发展保障机制与政策体系的系统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01)
[2]杜琳娜.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 (12)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对策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伴随着农村小学课改的实施,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显得不足,然而,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才能是课改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随机对部分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的调查,并从中发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科学教育的主体处境较为困难
在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很少受到政府的关注,应聘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并未得到教师本人以及教育机构的重视,因此,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策上,他们在接受专业培训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阻碍;学校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2.“所教非所学”问题严重
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大多都不是毕业于科学教育专业或者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符合条件的只是占全部小学科学教师的29.83%,所以,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教师存在着严重的“所学非所教”现象,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进而削弱其教学质量。
3.小学科学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完善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中只有大约25%对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清晰的知识体系,而且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还不到一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知识结构也还不完善。此外,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能力结构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其就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但是实践与创新方面的教学能力却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二、对策
从上面的简单分析中,我们不难知晓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些许亟需解决的问题,并且也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即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培训机会较少、学校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本文将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1.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并努力增强专业发展意识
只有个人内心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有了内在的发展动力,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教师获取专业化的发展方面也不例外。教学课程不断地进行改革,相应的,教育教学对科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理论实践方面。所以,教师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与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并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问题,积极开展科研并撰写论文;尽可能参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活动等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程度。
2.高校应重视对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教育
各高等教育院校要对科学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模式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将专业课程、科学教育课程与普通的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安排,构建理论与实践、技能相协调的课程体系。此外,目前多数大学生都是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学习以形成短期记忆应对测试,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少认真学习与思考,也几乎没有“学以致用”的机会,这也就从在根本上造成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质低下,所以高校应将此问题重视起来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进而提升本专科师范院校毕业学生的科学教育理论与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为小学培育出更多专业的科学教师。
3.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以扩大教育资源
农村家庭在生物课程资源的提供方面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农村学生家中多数都种有农作物或养殖家畜。如果学校可以积极联系学生家长,鼓励家长配合学校与老师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共同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那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科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再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4.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与教学资源的投入
为深入了解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需求,笔者开展了面向广西河池市五县(市、区)农村学校小学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调研工作,为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提供支持。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基本情况及分析
1.统计数据显示:学历结构上,本科学历教师占14.5%;大专学历教师占76.9%;中师学历教师占6.9%;另外分别有1名初中、高中学历教师,占1.7%。职称结构上,小学高级教师占75.2%,小学一级教师占20.5%,小学二级教师占2.6%,其他占17%。在年龄结构上,30周岁以下(含30岁)教师占20.5%,31-40周岁占53%,41-50周岁占22%,51周岁及以上占4.5%。这说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已日趋合理。但在性别结构上不够合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以女教师为主,占79.5%。在访谈中了解到,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都是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具备了较好的专业成长的学习与研究基础。
2.教师的每周课堂教学课时数(课表内的课时,不含兼职),52.1%的教师在11-15节之间,34.2%的教师在16-20节之间,11.1%的教师在21节及以上,2.6%的教师在6-10节之间。校内的兼职教师中,有75.2%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8.6%的教师兼教研组长,6%的教师兼年级组长,其他兼职占10.2%。访谈得知,有15位教师兼职语文、数学两门主干学科。在“你认为自己最大的压力来自”的回答中,工作负荷重占62.4%,自我发展需要占24%,职业成就感低占6.8%。人际关系紧张和其他各占3.4%。这说明,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教学压力较大,再加上女性教师多,在照顾孩子、承担家务方面也花费了较多的精力,这些客观因素使教师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再谋求个人的专业发展。因此,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工学矛盾是他们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3.在“你当初选择教师职业的最主要原因”的回答中,选择教师职业崇高、光荣的占32.5%;选择喜欢教师职业,有满足感的占40.2%;选择工作稳定,养家糊口的占12%;选择不知不觉当了教师的占15.3%。这说明,72.7%的教师当初选择教师职业源于对这一职业的热爱。在“你现在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态度”的回答中,非常满意占8.5%,满意占55.6%,一般占33.4%,不满意占2.5%。这说明,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后,虽然工作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但对自己当初选择的这份职业重新进行审视,仍有64.1%的教师对这一职业感到满意;35.9%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现象。在“你认为教师职业价值最能体现在”的回答中,50.4%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价值最能体现在培养学生成才上,24%的教师认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5.4%的教师认为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尊重,10.2%的教师认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说明,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精神。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常态发展及分析
1.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每天业余时间的阅读在0.5至1小时的占52.1%,不足半小时的占35%,1小时以上的占12.9%。在“订阅专业教学类报刊”回答中,订阅3种及以上教学杂志的占10.2%,订阅1-2种教学杂志的占60.8%,29%的教师不订阅教学类杂志。教师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最主要途径,参加进修培训的占45.3%,阅读书籍报刊只占了23.1%,利用互联网资源占18%,与校内其他教师交流占8.5%,教研组学习占5.1%。教师不爱看书或很少读书学习,是让人忧虑的问题。正如著名语文教师钱梦龙先生指出的“教师的文化底蕴不足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在“你备课方式用得最多的是”的回答中,67.4%的教师能广泛参考,博采众长,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但仍有30%的教师形成了惰性心理,习惯照搬教科书和参考书,已经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教师文化素养的缺失及惰性心理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质量。
3.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扰和难题,58.1%的教师通过与其他教师研讨来解决,26.5%的教师通过查找资料想办法解决,自己琢磨解决的占12%,求助教育专家和教研员占3.4%。在一堂课结束后,通常采取的后续策略中,以教后记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并思考的教师占50.5%,在反思和思考的基础上就本堂课重新设计的教师占21.4%,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的教师占19.6%,在其他班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教学的教师占8.5%。每学期有写过1次以上教学反思或教育叙事经历的教师占74.4%,25.6%的教师从没写过。这说明,多数教师对待反思的态度是积极的,反思后必须要有行为的跟进,但反思后的教学行为跟进还不太理想。访谈中得知,教师只有在遭遇问题时才进行反思,还没有将教学反思自觉纳入到日常教学生活之中。
4.教研组(备课组)每月组织研究活动1次以上的学校占84.6%,15.4%的学校从没开展过教研组活动。教研活动后的评课,58.1%的教师认为教研组评课对自己有一定的帮助;仍有34.2%的教师认为评课比较笼统,基本无帮助;没开展评课的有7.7%。最近三年来有参加课题研究1次以上的经历的教师占68.3%,31.7%的教师从没参加过课题研究。访谈中得知,农村学校参加的课题本来就不多,极少的课题大都是学校领导参加,轮不上普通教师。教师们感到“教科研”距离他们较远,不知道如何申报课题、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教育科研能力比较薄弱。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需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期望及分析
1.目前最需要的培训内容,选择指导如何更有效教学的教师占49.6%,其次是掌握多媒体课件技术占17.1%,提供新的教育理论与观念占13.6%,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占9.4%,指导如何进行科研占5.1%,职业道德、班级管理和提供学科前沿知识各占2.6%。选择最有效的培训形式是边培训边教学实践的教师占49.6%,观摩优秀教师示范课占26.5%,教师间的专题、案例研讨占12%,听取专家讲座占6.8%,基地学校跟班听常态课占5.1%。数据显示,教师学习的特点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积累,而是追求知识的可应用性,是建立在“行”基础上的知行统一。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培训方式,这对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方式的选择很有启发意义。
2.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选择要多提供外出培训机会的教师占41%,要加强校本教研占24%,减轻教学工作量才有时间搞科研占19.7%,选择课题研究和大学专家或教研员到校专业引领各占5.1%,跨区跨校观摩研讨占4.3%,其他占0.8%。在“你认为哪些激励措施最能有效地激发教师发展”的回答中,选择良好的工作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教师占49.6%,25.6%认为是自我发展的愿望,12%认为要改革评价方式,11.1%认为需要学习型教研组的组建,其他占1.7%。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有外部环境的支持,更要有内部动力。我们既要关注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更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3.在“你自己在业务上最大的发展期望是”的回答中,选择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占32.5%,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占27.3%,成为学科带头人占18%,提高理论水平占13.6%,其他占2.6%。这说明,教师们都有追求专业发展的积极意识,希望由外在理念的学习向内化的行为转变。
四、对策与建议 充分了解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需求及期望后,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
(一)建立教师成长的管理机制、教学科研激励机制――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因此,建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针对农村教师的业务学习、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制订出合理统筹的培训规划方案,多渠道筹措保障农村学校的教师培训经费和图书资料经费。同时,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搭建区域内城乡合作互助平台,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要组建区域内城乡强校与薄弱学校相互支持的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城镇选取二、三所小学,每个乡镇选取一所中心小学,作为“种子”学校,强化“种子”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如城镇与乡中心小学之间、乡中心小学与村完小之间每学期开展两三次交流与研讨活动,或送教下乡和名师带徒活动,特别是农村骨干教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城镇校进行为期半年的跟岗学习与岗位实践,与城镇校名师一同备课、上课、评课,一同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返回任教学校后,充分发挥“种子”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2.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教科研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应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经费资助、表彰奖励、考核评价等制度。对开展教学研究的教师要鼓励,如开展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优秀教师等的评选活动,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要创设良好的评价机制,努力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群体奋发向上,追求自我专业发展。
(二)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农村学校由于经费和工学矛盾等因素,无法为更多教师提供外出脱产学习的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地靠学校的内涵式培养,有赖于教研组是否发挥同伴互助的合作交流作用,学校是否重视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因此,作为学校,要做好以下工作: 1.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织。要引领教研组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教师向名师教学视频案例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名师,如窦桂梅、王崧舟、于永正等,以及全国小学语文阅读大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搜集与观摩,方便教师在家里学习。为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要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建立教师网上学习、交流、考核的研修模式,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反思”结合起来。如开展“三个一”研修活动,即每学期规定观摩五位名师教学案例视频,撰写一篇案例反思札记,开展一次案例反思交流活动。引导教师开展对比式反思、交流式反思、专题式反思、研究式反思等。如对比式反思,观摩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清平乐?村居》视频和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陈飞教师的《清平乐?村居》视频,比较两位教师教学设计的异同,感悟案例设计中所折射出的前沿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的精妙。通过名师的榜样示范,使教师领悟、建构、内化、习得、积累优秀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促使教师的理性认识得到提升,从而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第二,开展教研组创新说课活动。特别是课前说课或校本教研中的说课,更适合增加“不知道怎样教”的说课内容。说说教学某环节、某些地方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这样教不合适;考虑那方面的因素,那样教也不合适,请教研组成员集思广益,出出主意“这个环节该怎样教”。即说疑虑、说困惑。说教学的困惑可以为教学研究活动提供实质的问题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说课固有的作用,回归它的出发点。笔者认为“这将是说课操作中最有实效性的内容”[1]。第三,教研组在“同课异构”基础上开展“辩课”研讨活动。辩课是一种以教学问题为研究的主题教研方式,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在上课、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专题,如文本解读、目标定位、重点难点、语言训练、拓展延伸等专题展开讨论、辩论,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讨教学的成败得失,加深对教学问题的理解。教师们在平等交流中共享他人成功的实践性知识,实现其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拓展与智力提升。2.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提倡组建“微型课题科研共同体”,通过教研组这个小集体的同伴互助来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在反思中确定微型课题,按照“确定研究问题―规划研究过程―进入研究情境―分析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流程开展行动研究,逐步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如观摩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教学视频案例《送别组诗》,感悟孙老师“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古诗教学方法,体会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将教师思考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微型课题,如“精读课文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等课题。通过案例的反思与研究,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
绵竹市土门学校曾维余
【摘要】 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素质,有赖于其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学校要搞好抗震救灾工作,关键在于激发和提高教师抗震救灾的积极性,而激发和提高教师抗震救灾的积极性的内动力和源泉又在于有效疏通教师的心理,让教师早日从地震的阴霾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抗震救灾工作。因此,地震灾区教师的心理素质问题,已成为十分紧迫而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地震灾区的一个农村学校教师心理现状调查分析入手,研究灾区教师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索出开展教师心理疏导的有效方法,为灾区学校开展教师心理疏导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5.12”汶川特大地震,绵竹市土门学校遭受严重破坏,中心校、中心幼儿园、三所村小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校舍全部被毁,95%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被毁。有2名学生遇难,11名学生受伤;全校教职工中,1名离岗待退教师遇难,6名教师受重伤;2名教师家属遇难.全校教师的财产损失严重,给教师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特别是地震后,教师干什么都感觉不如震前方便,居食无定所,满目创伤,内心十分忧伤和悲痛。
而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决定者,教师对受教育者奖惩权和处置权的使用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就可能培养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教师本身性格多疑怪癖,情绪喜怒无常,对学生赏罚无度、冷漠无情,就可能导致学生的心态不平衡、情绪不正常。可以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决不亚于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教师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灾后重建工作的质量和速度。
因此,学校党支部和行政,必须清醒地认识开展灾后教师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要性,把搞好教师心理疏导工作作为灾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让教师早日走出地震阴霾,集中心思搞好灾后重建工作,为灾后重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人力、智力资源。
有效开展教师心理疏导工作,首先应研究地震灾区教师的心理现象及其成因,以
第1页,共6页。
便“因材施教”。通过对我校教师的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心理现象:
1、地震后,教师都十分恐惧,心理没有安全感。
持这种心理的教师占我校教师的95%以上。主要成因:一是这次地震房屋毁坏最严重的是学校,人员伤亡人数比例较大的是学生和教师。二是地震后社会上部分人认为:“地震时教师不应该逃生,应该与地震作斗争!”造成教师的心理误区,教师认为教书育人这个职业是高危职业。
2、教师怕承担不必要的学生安全责任,不敢大胆管理学生。
持这种心态的教师占我校教师的95%以上。主要成因:一是我国和地方现行法律和法规没有明确界定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后谁担负法律责任。因此,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后,社会和家长过多地追究学校或教师的责任;二是地震后,学生心理更加焦脆,若管教过严教师担心学生会出现意外安全事故。三是由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连续性不一致性,部分家长对教师的期望是“只要我的孩子在学校平安,学得好不好没关系。”导致教师不敢大胆管理学生。
3、全体教师渴望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经济上给予援助,尤其对重建政策中有关对灾区人民的帮扶政策特别关注。主要成因是这次地震千年难遇一次,教师的财产损失特别大,迫切需要资金重建家园。
4、15%的教师认为:“灾后我们是幸存者,就应该好好地享受生活,工作何必太认真呢!”其主要成因是:地震中遇难人员瞬间丧失生命,认为人来到世上不容易,而且存活时间有限,因此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享受生活。
5、全体教师认为:“教师的工资待遇低。”主要成因: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第二十五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但公务员有奖金,且奖金高于工资水平。教师认为,公务员有工作目标考核奖,教师为什么没有工作目标考核奖?二是其它行业员工的收入在不断攀升,其攀升的比例与市场物价上涨比例合拍。而教师按月增资30元左右,与市场物价上涨比例不合拍,教师意见大。
6、25%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只管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困难怎么不关心呢?”因此,对学校行政有抵阻情绪。其主要成因是: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行政对教师的工作安排布置多,关心教师的疾苦少;对教师的指责多,激励少。而学校行政特别是校
长认为:“我作为一个学校校长能为教师解决什么困难?无法实现的关心不做为好。”
7、遇难教师家属,其家属本人又在学校工作,存在对政府的救济政策不满,对学校的关心不满等心态。主要成因是:地震后,各级政府及时处理了遇难学生的补偿问题,从幼儿到高中生每人各种补偿费用不低于17万元人民币。而后处理在岗遇难教师的补偿金不足遇难学生的三分之一。
„„
针对教师出现的这些心理现象,我们采取以下对策:
1、组织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学习开展教师心理疏导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文献。譬如,邓小平同志说:“要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这对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开展教师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2、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应高度重视教师心理疏导工作,研究策略,争取主动。让教师感受到学校领导是关心教师的,这对开展教师心理疏导工作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3、建构教师心理疏导工作目标。
我们认为此次对教师开展心理疏导的主要目标是引导教师明理、激情、导行和增效。
“明理”,就是引导教师明白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灾后对教师的相关政策是否合情、合理和合法的。
“激情”,就是在教师明白了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灾后对教师的相关政策是合情、合理和合法的基础上,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
“导行”,就是在教师对教育工作有一种热爱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搞好灾后重建工作。一是重建师生健康心理;二是重建好教育教学秩序;三是重建好校舍。
“增效”,就是引导教师树立和落实质量意识。无论是在开展师生健康心理重建,还是开展教育教学秩序重建,还是校舍重建都要见实效。
根据构建的开展教师心理疏导的工作目标,采取了以下疏导措施:
1、宣教疏导。通过各种会议和活动,学校党政领导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关怀政策,宣传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之情和大爱无疆的举措。并进行今昔对比,国内外对比,引导教师感受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之情。让教师认识到,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强有力的领导与关爱,有
全国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援,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是幸福的。让教师明确地震是一种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要正确看待这次灾难,要尽快地从地震造成的阴霾中解放出来。要相信党和政府,要相信我们的国家有能力,有决心搞好灾后重建工作,解决好灾区人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问题。同时,要教育和引导教职工树立:我们是幸存者,就要珍惜生命,就要让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就要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增值,就要为社会多做贡献。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树立战胜困难、夺取灾后重建胜利的勇气和力量。同时,我们要面对现实,树立生产自救的信心和决心。地震受灾面大,我们眼前或一度时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困难,我们要理解,要主动想法解决;对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或困难主动地,友好地向各级组织反映。通过宣教,让教师明白:(1)地震是一种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员和财产损失在所难免,国家不可能对灾区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予赔偿,只能给予一定的援助。(2)我们存活下来的人未来要生活得更好,只有化悲痛为力量,只有增强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力量。悲痛、忧伤不能解决问题,消极、堕落只会给自己的未来增添隐患。我们要吸取国内外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好的经验和做法,毅力的站起来,坚强的活下去、勤奋工作,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3)我国属发展中国家,意味着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政策都有待不断地完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向各级人大组织反映人民的合理、合法的心声。譬如,《教师法》第二十五条可增加“教师的工作目标考核奖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水平”等,来提高和保护教师的待遇。
2、主动关心教职工的疾苦,以关心人,温暖人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学校支部、行政和工会根据学校教师受灾情况和教师过去的困难情况,走访教职工家庭,了解教师的生活困难,看望住院教职工。根据学校的财力和有关政策规定,在物资上和精神上给予帮助和慰问。通过送温暖活动,让教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组织的爱。这对开展教师心理疏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开展恳谈会疏导。分类组织教师开展灾后心理恳谈会,通过教师互动摆谈,让教职工抒发内心的郁闷或困惑,让其心情愉悦。学校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向有关单位反映。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职工排忧解难。通过恳谈会,学校行政将绵竹市的灾情、财政收入情况向教职工进行通报,对周边临近县市有关教师待遇政策对教师宣讲。同时,充分征求教师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教职工把注意力转移到灾后重建上来。
4、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以公心疏导。学校在发放救灾物资,开展送温暖活动,安排教师工作、考核教师工作、评优选模、晋职晋级等工作中,要有章可循,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让教师减少次生心理障碍,这对于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工作十分重要。譬如,发放救灾物资时,首先做好救灾物资的管理工作,管理规范,要有专人管理。其次,无论救灾物资的多少,凡是经学校研究要发放的救灾物资,应将学校全体教职工包括离退休教职工和退养民师全部考虑在内,造册发放。如果救灾物资不足,或救灾物资质量、品种、数量或价值不一样,以抽签的方式发放。抽到什么领什么,抽到没有的签,就不领。让教职工从中感受到学校领导心中有他们,有一种幸福感。
5、以适时制造新的兴奋点疏导。通过向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争取救灾物资为教师制造兴奋点、通过展示重建学校或家园宏伟蓝图、通过宣讲重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事例、通过各级政府有关重建政策等方式对教职工进行心理疏导。
5、以活动疏导。学校组织教职工开展多样的文体活动,让教职工在活动中释放内心的郁闷与伤悲。一是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工文体活动,学校党支部和工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职工开展喜闻乐见、易于操作和实现的文体活动疏导教师心理。二是开展好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抓好党员的心理疏导,以党员的先锋示范引领教师。三是开展教职工心理疏导方法理论讲座,增强教职工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技能。四是根据灾后相关政策和机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外出培训学习,以开阔教职工视野和胸襟。
6、以人的发展目标疏导。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发展”。因此,学校要创设氛围,组织教师尤其是组织中青年教师开展“个人发展”沙龙研讨活动,帮助和引导教师谋划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措施。把教师的思想引导到为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中去。
7、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育人”机制,激发社会和家长尊师重教的热情,为学校和教师大胆工作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每学期适时召开村组(社区)干部会,家长会或家长代表会、校务委员会和教师会,利用这些会议向社会和家长一是宣传《四川省学校安全管理办法》,让社会、家长和教师进一步明确社会、家庭和学生在监护、教育和管理学生中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为教师大胆、依法管理学生寻求法规支撑;二是宣传板房学校的特殊情况及学生灾后的心理问题,并与社会人士和家长一起
探讨解决这些办法和途径,取得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三是进一步宣传孩子在一个家庭,特别是灾后重建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家长重视教育管理孩子的意识和责任,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社会氛围;四是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只有学生成才,才能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教师在社会上才有地位。古人说:“三分种、七分管!” 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向管理要质量的理念,管理好学生,规范学生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状的思考
城市农村--对城市与农村发展现状的思考2007-02-10 16:50:0
4自年《户口管理条例》颁布以后,国人就被分成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市和农村成了两重天,农村人口再也无法自由迁入城市,也无法享受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此后多年内,中国改革和建设的重点便一直放在了城市,国家从农村征收农业税,还利用剪刀差从农民手里“剥夺”财富。当时几乎只是农村,养活着整个中国。
年前的农村,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汇报,反而陷入了贫困的深渊。
穷则思变,农村开始了自我发展的尝试。改革开放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走上了真正的脱贫路,但是同时仍然承担着超过中国财政收入的农业税和剪刀差。此时,城市似乎觉察到农村开始变富了。实际上,中国的确进行了农村的改革,似的农村在多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仍然没有脱离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去年的多元,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真正进入甚至超越了我们想象中的小康社会。此时的农村,也不过是刚刚达到“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慢,到去年也不到城市的。按照目前农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将会越来越大,这可能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土地也会因为无人耕种而荒芜。
城市是财富的集结地。城市的发展是多元化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
等均有相应的部门,各方面都可以协调发展,这些条件除了风木人们的业余生活外,还能吸引外来资金流入,去年中国吸收外资亿美元,绝大部分流入了城市,农村的廉价劳动力也投入城市的建设,使得城市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环境也越来越好,新区林立,郊区城市化,更容易自我发展和吸引资金,城市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而农村的改革到年才发生了大变化,当年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全国大部分县市才放开粮食价格和粮食经营。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薄弱,种地所得资金有限,绝大部分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投入到文化等方面,所以农村的文化活动几乎都是在重大节日农民自发组织的,活动一般也只是“敲锣打鼓扭秧歌”。节日的气氛固然热烈,但包含着农民一年的劳动心血,也逃不了下一年的辛苦劳作,还要冒着年终无钱回家的危险,国家加大力度帮农民工索要工资 的确是帮了农民一大把,使农民可以放心外出打工。当然,打工又是在为城市做贡献。这样城市的发展总是比农村快,农村的发展很艰难,固然需要外界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必须靠农村自身,因为财富是无暇顾及农村的。
城市是财富的生产者。农村难道不生产财富吗?当然不可能,只是太少了,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城市的资金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财富的产量是惊人的,去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万多亿元(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但是仅仅上海市的工业总产值就有万多亿元,加上各省大中小城市的生产总值之和至少在国民生产总值的以上。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是农村在养活城市,那么现在没人能否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城市的贡献。相比之下,广阔的农村财富生产方式有限,地里面几乎种不出什么财富来,因为市场是“偏向”城市的。国家减免了农业税,不过是每亩地减了几十元,一家人每年减少几百元就是多的了,这些钱
也许还不足城市人们收入的零头。农民免费种地,但种地所需肥料、灌溉、良种还需要农民自掏腰包。国家花巨额资金投入农村或者扶贫或者让农民“退耕还林”,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扶持农村可行的办法是让农村工业化,沿海许多农村工厂林立,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利用了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有的企业也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这样的农村何愁不富裕呢!
城市还是财富的剥削者。即使不依靠工农业剪刀差,农村的财富也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目前农村人均消费不到元,其中子女的教育消费超过,医疗保健等消费也在以上,除去生活必须消费外,所剩无几的收入还需要储蓄以备教育等费用。而除九年义务教育外,无论是学校和医院,绝大部分都在城市,高校则更是城市的专利,农民子弟除了要交纳高额学费外,还不得不在城市进行各种各样的消费,这几乎相当于农民的几乎全部收入都流入了城市,被城市
“剥削”了。农村不能建立自己大学吗?农村几乎没有建立大学的土壤,以前建立在农村的大学要么消失了、要么搬迁了,很少有大学把农村发展成为城市的。农村不能建立自己的医院吗?但是还有多少人相信农村的土医生呢?政策的约束使得农村许多医疗机构变得“不合法”,发展起来困难重重。扶持农村,恐怕除了资金和技术以外,还需要政策的支持。
一、农村幼儿教师现状
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的短缺、素质的偏低是直接影响和严重制约农村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幼儿园教师地位有所提高, 工作条件有所改善, 待遇有所改善, 学历水平有所提升, 但从总体来看, 状况仍然堪忧。
(一) 农村幼儿教师的来源分析
按照是否受过专门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系统学习, 农村幼儿教师的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等专科院校、中等师范和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这类教师由于在农村幼儿园工作, 缺乏相应的进修机会, 导致教育理念和方法陈旧过时, 知识结构也趋于老化, 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另一类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训的初中、高中毕业生。这类教师教学方法有明显的“成人化”倾向, 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教育活动目标意识淡薄。
(二) 农村幼儿教师发展不均衡
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公办园与民办园发展不均衡以及公办园编制内外幼儿教师发展的不均衡。农村的公办幼儿园的财产均属公有, 园长由教育局任命, 建设经费、办公经费、教师及保育员工资均为财政拨付。而民办幼儿园自负盈亏, 资金压力大, 幼儿教师工作强度大、待遇低, 幼儿教师流失快, 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基数大, 编制内外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差异较大。公办幼儿园编制内外教师收入差距过大, 一直是制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编制内的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一般依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发放, 而编制外的幼儿教师一般是按照合同工来对待, 月工资只有千元左右。除此之外, 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编制考试的应考能力方面[1]。随着国家对幼儿教师实行事业编制标准, 很多幼儿教师都想通过编制考试来获得编制, 改善自身的工资待遇。受过系统学前教育培训的幼儿教师通过学习, 能够通过相应编制考试获得事业编制, 而对于另外一类幼儿教师, 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专业与技能知识, 只有部分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 很难通过编制考试。
(三) 劳动强度大, 工资待遇低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 各地的幼儿教育发展也有所差异。目前, 各地农村幼儿园大多办园条件不好, 甚至有不少农村幼教机构设在偏僻的山村, 交通不便, 教师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而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 幼儿教师不仅要开展幼儿教育活动, 还需要照顾孩子的生活, 保护他们的安全, 事无巨细, 劳动强度非常大。在农村幼儿园, 大多是一人身兼数职, 集园长、教师、保育员、炊事员于一身。我国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基数大, 工资低, 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极低的待遇降低职业魅力, 一方面使得幼儿教师资源流失, 另一方面使得许多青年人不愿意选择到农村从事幼教工作。
(四) 职称评定和外出培训机会少
农村幼儿教师基本文化素养较低, 能力较差。由于最初的政策影响, 正规幼师毕业人数少, 多数是小教“嫁接”过来, 而合格的小学老师并非合格的幼儿教师, 其专业技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虽然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逐步重视, 职称评定机会和外出培训机会有所增加, 但总体来看, 职称评定、外出培训的机会仍然有待提高, 各种评先评优的机会也很难落到他们头上。多数农村幼儿教师似乎是被排挤在教育体制之外, 不管怎样优秀, 工作如何努力, 都得不到应有的认可, 这极大地消解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的“隐性流失”。加之农村文化落后, 信息闭塞, 图书资料较少, 幼儿教师很难通过业余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大多数幼儿教师只是凭借已有的教学经验年复一年教下去, 其自身的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未能得到有效发展。
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滞后原因
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相对滞后, 主要受教育政策、幼儿园管理机制以及幼儿教师自身等因素的影响。
(一) 教育政策的原因
由于幼儿教育尚未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 对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专业起点、文化素质都和同期上岗的小学民办教师相比, 民办幼儿教师条件是差不多的。但是, 小学民办教师相继转正为国家事业单位教师, 职称、待遇、医疗保障等问题全部得以解决, 而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远远低于小学教师, 也没有相应的医疗和养老保障。这会影响了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 一些教师选择离岗转行。同时, 对于民办幼儿园教育部门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 也没有明确的监督治理机构, 使得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教师享受不到《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基本权利, 待遇也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导致民办幼儿园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专业人才, 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 更无从谈起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2]。
(二) 幼儿园管理机制原因
幼儿园管理机制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园长负责制。目前公办幼儿园的园长由教育局任命, 园长大多会具有相应的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够适应主要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我国农村大多数幼儿园为民办幼儿园, 园长的专业水平制约着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民办幼儿园长学历和业务能力普遍偏低。大多数园长并不懂得学前教育, 更不了解当前流行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她们开办幼儿园从某种程度上是看中了这一商机。由于自己不具备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 有时候为了与其他幼儿园抢夺生源, 容易受农村幼儿家长落后思想的影响, 一味的满足家长“学知识, 看孩子”等不合理的要求, 从幼儿小班开始就开始识字, 算数等等。每天晚上还要给孩子留家庭作业, 比如完成几道算术题。园长没有良好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使得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专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 自身的原因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也体现在幼儿教师自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的职业定位有所偏差。由于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基数大, 来源也参差不齐, 其专业基础差异较大。有些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 把自己定位为保育员, 忽视了自身对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表现出对幼儿教育工作倦怠。农村幼儿教师工作量大, 除了每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大多还要担任保育工作。繁琐的日常工作使得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职业有些倦怠, 一些教师每天上班后工作积极性很低, 对待工作也就缺乏探索的精神, 对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相应的兴趣, 导致专业发展滞后。
三、美国农村幼儿教师质量保障经验借鉴
(一) 建立科学幼师培养体系, 制定教师教育专业标准
美国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形成专门的体系, 对于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正规教育机构的培养, 这些机构有职业学校、社区学院以及大学。职业学校的学制跟我国一样初中毕业, 学制3年, 从事幼儿园内保教工作。职业学校幼师教育渐渐被社区学院及大学取代。社区学院的学制为2年, 培养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学前或早教专业的学生修满30—35个学分的基础课程和20—25个学分的专业课程, 并参加了教育实践后, 即可获得副学士学位, 毕业后优秀生可以继续选择升入大学, 亦可在幼托机构做助理教师。大学的学前或早期教育专业有本科、硕士、博士3种层次的教育, 本科的培养主要通过4年让学生掌握基础教育, 研究生教育培养专门的学前教育人才, 学制为1—2年, 博士是学前教育的最高学位, 学制一般为3年及以上, 重视专业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在本领域的高精尖的专门人才。
除了正规机构的培养, 美国还有学前教育协会或专业团体建立的专门的幼教培训机构。这是在对正规教育的补充。比较著名的办学机构为专业认证委员会 (the 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于1971年创立的儿童发展副学士 (Child Development Associate}CDA) 证书计划[3], 随着证书计划的市场化的接轨和完善, 逐渐与社区学院和大学挂钩, 可获得副学士学位。CDA证书的认定计划是针对于开发幼儿智力、培养情感和提升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全面教育。
确保师资教育质量, 前提是要制定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和教师培养标准, 这是培养优秀幼儿教师的基本条件。美国通过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来分阶段、分步骤地培养幼儿教师, 用制度来保障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1980年,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制订了一套专门针对早期儿童教育从业者的高等教育计划指南, 包括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候选人培养计划指南。之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2003年,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完成了初级、高级计划和副学士学位计划, 这三套计划满足不同专业水平、不同专业需求的幼儿教师的教育和实践的要求, 这极大保障了幼教师资质量。
(二) 规范教师入职资格, 保障师资质量
在美国早在1825年就推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从低标准到高标准不断完善。目前, 美国大约95%的幼师持有早期教育或基础教育, 或者两个专业都有的教师资格证书。2004年, 美国在原有教师资格标准的基础又做出了新的调整, 如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多元性、学科知识、关注特殊儿童教育、测评儿童发展以及教学策略研究等。随着新的教师资格证书的推广, 各州建立互认和合作, 保证了城乡师资均衡发展, 有力保障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质量。特别指出的是, 美国分权地方政府, 对幼儿教师入职质量的监控通过各地方政府的严格把关和教育团体的监控完成的。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在招聘教师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过程。根据岗位要求条件发布招聘信息, 按照程序筛选和考核, 从求职者的资格证书、学历以及综合素质等来审批确定。被确定聘用的幼儿教师并不是最终确认, 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聘用期, 通过工作中的表现来确定该教师是否完全胜任再教育机构的工作。试用期的考察时新近教师接触实践的过程, 每一次的评估能让实习者发现自身的不足, 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提升自己适应环境能力以及专业素质。最后, 由多元评价主体评审和鉴定幼儿教师能力, 评价主体包括本专业专家、管理者、家长以及幼儿, 从多方面来评估, 这样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
(三) 加强培训, 保障在职教师质量提高
教育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来满足社会需求。在职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技能引领和传输作用。在美国, 幼儿教师的师资培训和我国一样, 是由社区学院、大学教育学院以及专业培训来承担的。培训机构会根据不同层次的师资水平实际需求, 来设计出多元的培训项目供老师们选择,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美国的幼儿教师培训, 按照培训机构来说, 可分为两部分, 专业培训和学术培训。专业培训是由幼儿教育协会来组织承办的, 开发的培训项目有助于教师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同工作实践相结合。项目设计由三种培训模式组成, 分别是在线自定步调的学习、面对面培训, 以及光盘式自定步调的学习[3]。除了之外, 教育协会组织实施专门针对于管理者的培训和一线幼儿教师适应性实践培训。
学术培训指的是高等院校如大学和社区学院组织的培训, 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 来实施不同类型和特色的培训项目。例如, 斑克街学院和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幼儿教师培训以建立坚实的幼儿发展和早期学习知识基础而闻名美国;纽约大学和奥本大学则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 倡导自我概念形成、档案袋评定等建构式的幼儿教师培训等[3]。在职培训满足了幼儿教师专业提升的需求, 特别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计划, 保障了农村幼儿师资质量。
四、改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 政府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 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提供各种便利的途径, 逐步完善幼儿教师发展机制, 从而达到普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标。
首先,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城乡互动的教研机制, 为城乡幼儿园教师建立交流平台。农村幼儿园可以到示范园进行观摩实践, 与优秀的幼儿教师进行园本教研活动, 交流教学、保教经验。示范园的骨干教师也可以到农村幼儿园进行送交下乡活动, 将办学理念和经验给予分享和交流。有的幼儿园组织一课两上活动, 即在听完示范园教师的授课之后, 农村教师在学习名师授课基础上备课上课, 让大家在点评和研讨, 在大家给出意见之后, 再上讲台讲课。这样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找到教师自身的不足, 及时修正, 不断训练, 促进其专业成长。这样的教研活动可以一学期组织5—6次, 让农村的幼儿教师都有机会参与互动。其次, 改革农村幼儿园管理体制, 将其从前乡镇管理体制转变为县区管理, 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统筹委派参加市级、省级幼儿教师培训。解决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专业培训。第三, 在农村推广远程网络继续教育模式。建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推广这种学习模式, 将课程资源、专业资讯等教育资源上传至网站, 让农村幼儿教师在网络上分享资源和交流。利用电视台专栏幼教频道开设专业课堂。远程网络继续教育模式能够解决路程远、经费少以及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4]。
(二) 强化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
近几年, 国家开始重视幼儿教育发展,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政策原因, 城乡幼教师资质量还存在着差距。对于农村幼儿师资要不断地加强, 以示范集中幼教培训来引领, 建立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一方面, 加强幼儿教师学历的提高, 特别是民办幼儿教师, 好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凭借着一些教学经验在上课, 幼儿“小学化”倾向严重, 通过学历教育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 加强幼儿教师的职后培养, 根据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 结合国外幼儿教育的优秀经验, 建立农村幼儿教师名师计划, 积极开展幼儿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以骨干带动全面, 来提升幼儿教师整体水平。
(三) 加大政府对农村幼儿教师专项教经费投入, 建立同岗同酬机制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是保证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手段。平衡城乡幼教水平, 要加大对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经费要朝着农村倾斜。加强对农村乡镇幼儿园的建设和投入, 保证农村幼儿有学上。建立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 为继续教育提供保障。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薪酬, 也是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激励方式。目前幼儿教育尚未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 对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长期以来, 幼儿园教师没有核编依据, 不仅编外的幼儿园从业人员, 其身份、待遇、劳动保障等问题难以解决。
随着国家开始重视幼儿教育发展, 目前制定了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 为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公共财政核拨幼儿园相关经费提供了政策依据, 解决了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有力加强了公办园教职工队伍建设, 对于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建议跟公办教师一个待遇, 这样激发农村编外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 便于规范幼儿园编制管理, 促进基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 促进校地共建和农村幼儿教师本土化
首先, 加强高校和地方密切联系, 将高校的专业知识和办学经验等教学资源以“送教下乡”方式传输地方幼儿园。通过省市级教育行政机构每年定期在学前领域幼教专家、特级教师、一线优秀教师到区县、县镇幼儿园授课, 为更新农村幼儿教师交流理念, 提高教学水平而提供专业的培训。其次, 组织城乡幼儿教师互动活动。城市示范园幼儿教师可到农村幼儿园支教一段时间, 为农村幼儿园提供专业指导。农村幼儿园教师也可以交换到名园去观摩学习, 从管理模式、保教经验以及课堂技能等方面不同程度地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第三, 发掘农村幼儿教师本土化资源, 加强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从农村学前教育的实际出发, 在省内招收一定数量的免费师范生, 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将来毕业位本土幼儿园提供专门师资。在此基础上, 发掘本土资源, 寓乐于教, 将本土文化传递到课堂里, 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琴.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环境及相关建议[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4) .
[2]窦丽丽.制约农村幼儿教师发展的因素与解决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4) .
[3]范明丽, 赵女昌.美国农村幼儿教师质量保障机制及其启示[J].青岛人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2) .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对策
随着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县乡镇小学英语课程全面铺开,英语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县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振兴农村英语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语言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行为,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
(1)农村教师素质偏低 。①学科水平低。 教师来源:有的是民办或代课教师转正,有的是转岗的,即由原来任教语文,数学、政治,体育等教师转岗而来。他们虽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对学生长期的英语学习来说,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英语专业训练,不完整的知识结构会大大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学历方面:有的“先天不足”,第一学历合格率低,通过“成人”拿到的文凭,年龄悬殊:教师年龄大多趋向两端,即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年龄结构“青黄不接”,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最佳发挥。②教育科研能力弱。科研意识淡薄,信息闭塞,不了解、不掌握科技信息,缺乏科学素养,缺乏理论升华。③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基本没有摸过微机,相当多的人是“机盲”,很少有教师能自己制作课件。
(2)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设备、器材等严重缺乏。有些偏远乡村小学连最基本的录音机都没办法配置,更不用说电脑、多媒体了,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教师课业负担过重。据了解,我县除了县直小学以外,每所乡镇小学只有一名英语教师,要面对全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跨年级跨教材教学,作业批改量大增,超负荷的工作量给教师带来了重大的压力,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4)教师的教法问题。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 教法陈旧呆板,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成了被动的学习机器。
(5)缺乏学英语的环境氛围。农村没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小学生几乎都是在上英语课时才接触英语,他们对学习英语的认识不足,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以后毕业了还是在家劳动或者外出打工,这种观念扼杀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6)英语教师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每所学校只有一名英语教教师,不利于开展教研活动, 进行教学改革的难度更大。
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了我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步履艰难,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了限制。
二、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一,提高自身的素质 专家讲: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高和精益求精的终身教育过程,在新的教育理念强烈冲击下,学习对教师而言已不再有阶段性的界定,已成为教师的“终身大事”, 终身教育使教师自然成长状态变为自觉提高过程。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充电”,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逐步成为专业化、创新型的英语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拥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拥有广阔的教学视野。要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要向书本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知识、教育管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更适应教学的需要。
第二、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设计教学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它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教学理论素养的综合反映。小学英语提倡的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共同发展,如果采用传统的“灌入式”教法,就会使英语教学死板沉闷、枯燥乏味。叶圣陶提出:“教的最终目的在达到不教”。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熟练掌握运用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到学英语的乐趣,从而主动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技巧种类繁多,如:讲故事生动有趣,小学生在听英语故事时不知不觉培养了听的能力,在讲英语故事时培养了说的能力;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做的活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游戏中交流合作、发展语言。优美动听的歌曲、朗朗上口的歌谣能使学生随时随地想起就吟诵,这种无意识的记忆不觉把单词记住了,同时又培养了读和写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语言水平等各个方面,在课堂中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分析、研究、解决教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发进一步思考,进而不断学习,尽量寻找理论上的支撑,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再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通过反思,教师可有意识地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建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也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的经验才能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只有这样,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反思可从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着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我,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四、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在当前的形势下,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综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对于促进教育教学向高层次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学会科研、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丰富个人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把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在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农村教师现状与发展】推荐阅读: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05-27
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10-1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前景07-07
影响农村代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07-25
从教师角度看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09-09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07-07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10-22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6-16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06-14
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现状调查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