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事故分类标准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护理差错事故分类标准(精选8篇)

护理差错事故分类标准 篇1

一)护理差错事故定性标准

事故定义: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具体参照“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Ⅰ类差错(严重差错)

定义: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所造成的错误,给病人造成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但未造成死亡、残废和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为Ⅰ类差错。

举例:

1.对危重病人观察不仔细,发现问题不及时通知医师,贻误治疗。

2.应用特殊药物,如洋地黄、麻醉药、胰岛素、氯化钾等,因注射方法或剂量不正确而发生反应者。

3.输血不能按规程操作造成浪费者。

4..查对不严,以致输入有霉菌(肉眼所见)的液体、异型血或错注青霉素或未做皮试注射青霉素,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5..昏迷、重危病人、兴奋躁动、小儿因管理不严或不符合正常约束要求等原因所致坠床,造成软组织挫伤,经治疗而无功能障碍者。凡精神病人发生自杀、自伤、伤人等到行为时,工作人员虽有不足之处,但后果不严重者。精神科一级护理以上病人及重管室病人(包括三防病人)跑逃,在一小时内发现,24小时以内被找回,无不良后果者。

6..各种穿刺、活检、特殊化验标本取错、损坏或遗失。,7..危重病人(休克、昏迷、五衰等)未作床头交班者;对感染性和出血性等疾病,不按时测脉搏、血压和观察生命体征,出现休克发现不及时者。

8.延误或漏用抢救药品或治疗药品,如抗菌素、脱水剂、强心剂、利尿剂、镇静剂、呼吸兴奋剂、各种血管活性药物、胆硷脂酶复活剂等;临时用药超过30分钟,长期用药超过24小时;各种血管活性药剂量超过一倍或使用上述药物后未注明用药时间及剂量。

9.对患者有心功能有全,严重脱水,各型休克,肺炎等病人,未能按医嘱要求进行静脉推注药物和补充液体,影响疗效或引起明显付作用;静脉输液中液体渗入皮下,造成局部组织感染、坏死,经治愈者。

10.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不当未尽到责任,造成Ⅱ度褥疮,或热疗或保暖造成的灼伤,灼伤占体表面积>0.25%,深度或浅Ⅱ度类以上,短期治疗难以治愈者。

11.接产工作中,由于病情复杂或并有严重合并症,以致子宫破裂,经及时治疗而无严重不良后果者。

12.不消毒分娩(特殊情况例外);产后会阴Ⅲ度裂伤以下(急产例外);缝合不彻底,引起阴道小量出血,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13.分娩时婴儿牌挂错或出院时婴儿调错,后被纠正者;或婴儿性别写错引起纠纷,或产下畸形(如无肛门婴儿)在24小时内未发现者;出院时抱错婴儿,出医院门后纠正的。

14.手术室不按规定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等物品,将纱布、器械、棉片等遗留在创口或被检查器官中,经及时治疗和纠正后无严重后果者。

15.责任心不强丢失重要标本,而贻误诊断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但未引起严重后果者。

16.供应室、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器械包,物品清洗不彻底,消毒不严格、发放消毒过期的治疗包,或虽已用于病人而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17.上班护士不履行岗位责任制,不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或值班时擅自脱离岗位,造成医院工作惯性运行失调,随机调度失控,导致医疗抢救工作失误者。

18.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

Ⅱ类差错

定义:

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错误,造成病人一般性痛苦或错误性质虽严重,但未造成病人任何不良反应者。

举例:

1.错服、漏服重要药物或处理医嘱错误而有影响病人治疗者而无严重后果者。

2.凡规定作皮试,未做皮试用药后无不良反应者(青霉素例外);或做过了皮试未及时观察且又不重做者。

3.因护理不当,发生占体表面积<0.25%的灼伤,在短期内治愈者。

4.抱错婴儿,在医院内纠正的,未引起纠纷者。

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延误手术时间。

6.手术室、换药室、人流室等.使用消毒过期手术包施行手术,未发生不良后果者,或遗漏主要的器械、物品,虽未使用于病人,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7.错用“特殊药品”,如安定注射液、氯硝安定等精神药物无不良后果者。

8.静脉输入一般性液体渗出血管外,造成较大范围肿胀,但未造成感染者;静脉注射刺激性液体渗出血管外,但未造成坏死者。

9.属视野内管理的病人,违反管理规定,被其他病人轻度伤害或自伤或伤人,增加病人痛苦者。

10.二级病人逃跑,在4小时内发现,24小时被找回,无不良后果者(不包括性质严重者)。

11.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Ⅲ类差错

定义:

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一般性错误,不直接影响治疗也未造成病人任何痛苦的。

举例:

1.二级病人伤人、自伤,形成皮下血肿或表皮破裂者。

2.遗漏一般性的治疗及发错一般性药物:

(1)多发、少发一般口服药物或多注射、少注射一般药物,如维生素类及一般辅助药物。

(1)一般治疗药物按规定给药时间提前或延迟2小时以上执行。

3.漏、错采集一般标本,对治疗无影响者。

4.器械、敷料、溶液未定期消毒和检查者。

5.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况者。

(二)护理差错管理

1.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如做到“三查八对”,“三查十对”等。

2.建立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差错有定期讨论分析制度并作好记录。

3.发生Ⅰ类差错后,责任者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中夜班时向值班医师报告,护士长24小时内汇报护理部主任,严重事件及时报告院部。

4.Ⅰ类差错每百张床<0.5人次/年。

护理差错事故分类标准 篇2

深入了解康复护理规律的同时, 全面认识产生差错的潜在问题, 对有效预防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医德教育, 提高护士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防止差错事故的根本

护理工作千头万绪, 护士工作内涵的随意性也很大, 工作细节繁多, 责任心强, 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 护理工作的主动性, 预见性, 操作的正确性, 都要靠护士的道德信念和素质的提高及强烈的责任感来完成。只有对护士进行良好的自身修养, 医德医风教育, 才能不断提高护士本身素质, 从而杜绝差错事故。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医疗安全的基础

建立健全各种物品, 器械的管理制度, 做到专人管理, 定点存放, 随时检查都能保证物品、器械的完好, 是保证医疗, 特别是应急医疗的物质基础;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做好详细记录, 如对重病人进行特殊治疗时, 要做到详细交接班, 处理前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坚持各班自查, 每周2次大查对制度, 认真查对医嘱的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 遵守合理的规章制度, 可以有效的防止差错。

3 狠抓专科训练, 建立质量保证机制

康复科护士不仅应熟练地掌握基础操作, 还必须具备外科、内科、中医科、儿科等综合性护理技术, 并具备紧急状态下反应敏锐, 操作熟练, 动作迅速的应急能力, 才能适应专科要求。相反, 基础理论知识贫乏, 技术水平低, 导致专科性差错明显增多。必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专科业务训练, 参加各种学习班, 听专家讲课, 结合康复科新技术项目的开发, 结合康复科多发病、常见病的救治, 以及本科季节特点等严格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和程序, 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要求这些标准符合具体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根据其年龄, 职称进行严格管理, 对低年资的护士要加强技术指导, 加强基本训练, 专科训练, 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要进行经常性的监督, 检查和指导, 结合差错事故苗头及防范开展护理教学查房, 写护理科技文章, 使护士不仅了解其工作内容并且理解护理措施的理论依据。

4 抓好安全分析制度, 防止事故差错苗头, 保证医疗安全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分析会, 查找不安全因素及事故苗头, 改变那种忽略不安全苗头的现象, 对未遂现象苗头的危险信息, 应积极采取对策, 注意抓好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

4.1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个别现象。

4.2 新入院病人, 病情突然变化的老年患者。

4.3 工作人员少病人多, 工作忙乱时。

4.4 年轻护士单独值班时。

4.5 节假日、休息, 尤其是周末时。具体防范是:

4.5.1 强调严格岗位制, 加强节假日值班时检查。

4.5.2 排班注意新老护士搭配。

4.5.3 开展质量评比活动, 建立每周一次安全日讲评制度, 及时

表扬医疗安全个人, 纠正和批评不安全苗头, 树立“质量”是科室的一条主线。

5 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防范

认识护理文件的重要法律作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防范及处理医疗事故的义务, 如实记录, 不得伪造, 遇到有病人拒绝治疗及护理时, 护士应耐心解释説服, 若解释不通应及时告诉医生记录在病历上。并要求病人签字, 对不请假擅自离院而耽误治疗或影响病情观察者, 也要及时记录以免发生意外。

6 搞好医护患关系, 是防范差错事故的重要环节

新型的医护患关系的建立, 使患者有一个安全感, 信任感, 使护士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疾病, 更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以及对治疗护理的要求。要经常主动的艺术的征求病人的意见, 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 把增强医护患关系作为防范差错事故的重要环节紧抓不放。

7 有章必行, 是防范差错事故, 护理缺陷的关键

建立严格差错事故记录制度, 发现问题, 及时登记, 查找原因, 采取措施, 作出系统处理, 使护士懂得“工作认真, 管理要严格”, 有高度的责任心, 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类生存活动的环境及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一方面导致人类的“疾病谱”随之变化, 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生命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单纯的药物治疗已不能满足这种变化, 以器械疗人, 以人疗人的气功、推拿按摩、针灸、穴位治疗、拔罐、熏洗、刮痧、热熨等无毒、绿色、实用的医疗护理将是全方位的、多类型的、因人而异的、高质量的, 已受到世人的青睐, 然而, 做好康复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 增强法律意识, 安全意识, 也是多种疾病的治疗及康复的基础。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差错有效措施。方法根据康复医学科多年来临床病例实践结果, 分析, 总结。结果多年来从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结论康复护理的过程要注意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心理因素, 医护患关系是防范差错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环节。经实践认为加强管理, 有章可循, 提高业务水平此方法是预防差错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康复护理,差错,防范

参考文献

[1]杨百放.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教育[J].当代护士杂志, 1997:1:16~17.

[2]张玲, 刘圣芳, 张长美, 等.重视护理文件潜在的法律问题, 防范护理纠纷[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 5:123~124.

护理差错事故分类标准 篇3

关键词: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涵盖的内容很多,涉及的面很广,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是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及抓好的一项的工作。下面就本题目,根据自己多年的护理管理经验,针对护理差错的防范,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1、护理差错的常见原因

1.1护士自身因素造成

(1)责任心缺乏,服务意识淡漠;(2)无视幸程,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3)性情懒散,简化工作流程;(4)生活琐事困扰,心不在焉:

(5)1作欠于条理性,忙乱无绪;(6)盲目自信,凭感觉行事。

1.2三查七对不严格:三查七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则,疏于查对而出现的差错占较高比例。

(1)在用药查对中,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换床、混住)或只喊姓名不喊床号(同名),造成输错液或发错药;

(2)在医嘱查对时,由于环境嘈杂、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使该执行的医嘱未执行,该停的医嘱未停:

(3)夜间值班时,由于精神状态、体力及依赖心理等影响,偶有不查对现象:

(4)各种处置单未经双人核对即执行;

(5)从药局领取的药品,忽视查对,将过期的药液输给患者;

(6)对意识模糊、老年痴呆、小儿、精神异常等病人,处置时只

呼其名未核对床头牌:

(7)患者对治疗提出异议时,护士思想麻痹,带疑问执行医嘱:

1.3病情观察不细

(1)不按规定时间巡视病房,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

(2)交接班流于形式,未仔细观察患者神志、皮肤等;

(3)不重视患者主诉,低估病情而延误抢救时机:

(4)工作缺乏责任心,病情变化时,未及时通知医生而延误诊治:

(5)着急下班,该交的事情对患者及接班护士均末交代。

1.4专业知识欠缺,工作时间短,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缺乏,专业技能不过硬,工作经验少,对临床中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如:不知甘露醇、多巴胺静滴外渗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时,不能正确判断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

1.5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的工作环境,紧张的工作性质,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的高风险等因素,均导致护士心理压抑。主要表现在极度疲惫,情绪不稳,易怒,无个人成就感,工作不专注,易被干扰,导致患者不满。

2、护理差错防范

2.1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履行职责: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加,且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诉诸于法律。与之相比,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相对比较淡漠,尤其是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思想上出现的麻痹大意、懈怠,疏忽了意外事件的防范,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的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与护理人员密切的法律知识要了解,时刻提醒自己要依法行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认真的履行职责,使自己成为一个学法、懂洼、守法、用法的合格护士。

2.2加大质量控制,规范护理流程:目前,护理部增加了人力,明年在质量监控上做实做细。科室护士长要注重护理工作流程中的质量管理,把精力用于管理,而非事物性及具体工作,针对护理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制订出相关的考核标准,由护理部、總值班护士长、科室组成的三级质控体系,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提出整改措施,使护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2.3加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根据不同年资、不同职级等分别制定合理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护士本身也要加强自学,不断更新知识,对各种抢救仪器、各项操作规程都要熟练掌握。

2.4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人院告知:(1)病区环境、设施;(2)有关的医护人员;(3)与患者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劝告等。(4)向患者详细交代《患者人院须知》,并履行签字手续。

住院告知:(1)治疗目的、用药名称、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承担风险;(2)特殊检查治疗前应征得患者同意;(3)对神志不清无行为能力的患者,应对其家属履行告知义务;(4)对危重患者要及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以取得家属的酡合。

出院告知:(1)疾病康复知识;(2)正确用药方法;(3)合理饮食休息,功能锻炼方法;(4)复诊时间;(5)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告知患者及家属。

以上告知内容最好履行签字手续,必要时可作为法律依据。

2.5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以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6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高是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关键因素,把语言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做为重点内容来学习和掌握。

2.7杜绝无证上岗:新毕业一年以内的护士为临床见习期,不得单独从事护理工作,一年后未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予以辞退。

2.8加强住院病人管理

(1)入院时要详细介绍院规,并在入院患者需知上履行签字手续:

(2)对于要请假外出的患者,必须征得主治医师的同意和签名方可离院;

(3)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外出后可能出现的后果,且有患者及家属签名:

(4)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外出时间”。一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篇4

1、各护理单元(病房、门、急诊、手术室、供应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对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当事人及整改措施做详细记录。

2、一般差错发生后,由护士长填写“差错报告表”,每月上报护理部,严重差错在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并于当月29日前将处理意见及差错报告表上交护理部,不得隐匿后不按时上报。如有隐匿,一经查实除追究护士长及当事人责任外、加倍扣科室质量分。

3、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当事人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写出事情的经过,接受教训,科内应于1周内组织科室人员对发生的差错的原因及性质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制定防范、改进措施。

4、对发生的严重差错、事故,应立即采用补救措施,尽量减轻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5、对性质未定的差错事故,由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分管院长裁定。

6、进修人员发生重大差错事故后,由医院提交处理意见,转原单位执行。

7、护理部每月对全院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定期在护士长例会上讲评。科室出现差错、事故后,应及时发现、及时上报,正确对待,有效防范,对重视此项工作,杜绝类似差错、事故再次发生的科室提出表扬,对不能及时发现或隐瞒不报的科室,一经发现进行通报批评。

附:

医疗差错:凡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因自身原因或技术原因发生的但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未构成医疗事故的错误;或有不良错误;或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但未构成医疗事故者。

医疗事故: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作风粗暴或业务不熟悉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痛苦,造成残废或死亡等不良后果。

事故等级分类:根据给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毒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常见护理差错内容:

(1)错抄、漏抄医嘱,而影响病人治疗者或未造成不良后

果者。

(2)错服、多服、漏服药(包括未服药到口),按给药时间拖

后或提前超过2小时者。

(3)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错做或漏做滴眼药、滴鼻药,冷、热敷等临床处置者。

(4)因操作、护理不当,造成病人发生Ⅱ度褥疮、Ⅱ度烫

伤,经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

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手术时间者。

(6)因查对不严,以致注射、输入过期、变质药物或液体,或输错血,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但未造成不良后果。

(7)因护理不当发生重要引流管脱落,影响病人治疗,增加

病人痛苦,但未造成严重后果。

(8)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多处,而影响

手术及检查者。

(9)使用未消毒灭菌或消毒过期的敷料。器械施行手术,未

产生严重后果者。

(10)延误治疗,医嘱拖延4小时才执行,抢救病人时执行医

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而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11)损坏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等重要标本或未按要求

留取、及时送验,以致影响检查结果者。

(12)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全,以致延误手术时间,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手术标本丢失或未及时送验,增加病人痛苦,影响诊断者。

(13)供应室发错器械包或包内遗漏主要器械,影响检查、治

疗者;发放灭菌已过期的器械或器械清洗、灭菌不彻底,培养有细菌生长,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14)因为工作不细心造成病人的检查标本丢失、送检错误或

延误送检查时间,而增加病人负担影响诊断者。

(15)做皮试未看结果而致重复皮试;违反查对制度,抽错血,错留标本,造成重复抽血。

(16)操作不当体温计折断在口腔或肛门内,造成粘膜轻度损

伤。

(17)按错手术病人,病人推进手术室才发现。

(18)抱错婴儿在院内得到及时纠正等。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护理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着装整齐,洗手,戴帽子、口罩,必要时戴手套、眼罩,穿防渗透的隔离衣。护理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厕所等公共场所。

2、使用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期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3、在治疗室操作时,门、窗应保持关闭状态。每天清扫4次,每周大扫除一次,治疗室使用的擦布专用、拖把专用并有绿色标识。

4、灭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灭菌包日期超过1周,需重新灭菌。灭菌贮槽(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不能超过24小时。消毒瓶(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

5、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

热、耐湿物品、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各种内窥使用后必须认真清洗干净,消毒灭菌;乙肝、HIV感染者应固定内窥镜,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后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所有的医疗器材在检修前应先经彻底或灭菌处理。

6、采集血标本,静脉注射、输液、输血时,实行“一人、一

针、一带”,使用的棉签回收后集中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7、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导必须每日消

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8、蒸馏水、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产房、供应室无菌物

品存放间,每天用1:100“84”消毒稀释液擦拭一次。晨间护理实行“一床一套”湿扫工具扫床,小毛巾和床刷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备用。

9、病房每天清扫2~4次,保持24小时整洁。每日定时通风

换气。保证每间病室每月能用三氧消毒机消毒1次,每次1小时,并记录。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必须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10、各室有专用的清洁工具和标识,治疗室、手术室、换

药室为绿色;办公室为红色;病房为本色;厕所为黄色。所以清洁工具使用后须清洗干净,分类悬挂。

11、病人被服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换下的脏被服清点后放入污物车内。感染的被服用专用黄色塑料袋单独回收,标识清楚,交洗衣房按特殊被服程序处理。特殊感染敷料放入黄色防渗透的塑料袋密闭,请示院感科后,送指定位置焚烧。

12、传染病人应收拾于传染病房(或隔离病室),一般每一

病室只能收治同一种病种的传染病患者。根据不同病种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病人的用具、排泄物、敷料等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消毒灭菌或焚烧。特殊伤口如气性坏~~炭~~、破伤风、绿脓杆菌感染等伤口应进行就地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13、传染病患者一般不能随意离开病房,须经医生许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传染病患者一般不能探视,探视情况需陪伴或探视这,护士应对家属或探视这进行有关的隔离知识宣教。

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1、护理文件严格按照规章省卫生厅黔卫发(2003)286号《贵州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试行)的要求书写。

2、记录内容应当、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字迹工整、清楚,表述正确,简单扼要。重点突出,语速通畅,标点正确。

3、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本人应用同色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贴、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4、实习护士、未注册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件,应经注册护士审阅、并用红墨水笔修改并签名,注明修改日期,进修护士由接收进修的医院对其胜任笨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后方可书写护理文件。

5、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各项护理文件的责任。修改时,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用红墨水笔。

6、按规定分别用红、蓝钢笔书写护理文件,执行者签全名,以明确责任。

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篇5

护理差错事故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因素之一,可以危及病人的人身安全,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护理人员每天要完成大量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将各种具体的医疗指示及处置落实到患者身上,可以说患者每天24小时都可能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接受观察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的医疗行为较医生更为具体和深入,所反映的效果也更为直接和鲜明。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熟练的护理技术,考虑事情要更加周密细心。但是,在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护理差错事故又时有发生,如错药名,错床号,错时间,错用法,错操作,打错针,输错液,漏治疗,凭印象治疗及交接不清等。这些差错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延误治疗计划,轻则影响患者治疗,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重则造成医疗事故。为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将导致差错事故的原因与防范措施谈点见解。

差错原因

情绪不稳定:由于各种因素而影响情绪,例如因家庭、婚姻、经济及人际关系等。加之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女同志等因素均可引起情绪的波动。又如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失意,经济拮据,人际关系紧张,亲人生病,家务事繁忙或自己遭到不幸均可使情绪不稳定、消沉。若缺乏自我调节的心理平衡能力,在工作中心事重重、精神萎靡、精力不集中,常引起差错事故发生。

工作繁忙及疲劳:工作繁忙时过多地信息一并反映到大脑以致出现应接不暇,使感觉器和分析器的活动发生错觉。对自己工作不能做到心中有数,未按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工作,工作中显得手忙脚乱。另外,当疲劳时人体的内环境造成活动紊乱不协调,已出现感觉不灵敏和分辨能力差。这种情况占差错事故的比例也相当高。

缺乏责任感:少数护理人员对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工作性质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责任感。不能够安心本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情。

规章制度执行不妥:工作中想当然,凭印象行事,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如转换医嘱时“2次/日”转成“3次/日”,将1床药物转在2床治疗单上等。

擅离工作岗位,对患者急救失控:有时个别护理人员对岗位责任心不强、消极工作、工作中执行不认真,对工作马马虎虎,常见在职不在岗的状态。如有的护士,接班时未做床前接班,接班后也末及时巡视病房,对患者病情观察处理不及时,以致发生意外,引起医疗纠分。这是由于未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更换班时显现失控而造成。

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分散或个人家庭所造成的原因,或亲友来访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致使注意力分散,有的急于下班,接夜班马虎出现差错。

防范措施

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优良护理职业道德,是防止差错事故的前提。护理人员要关心自己的病人,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极端负责,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养成认真、细致,讲究护理质量,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

克服心理定式和习性心理:在工作中特别警惕其发生消极影响,任何时候都切记查对制度,培养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按照护理工作操作规范执行,切忌凭经验印象办事。

严肃对待差错事故:差错和事故一旦发生,护士必须有忠诚老实的心态和无私的精神,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分清责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吸取教训,提高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不隐瞒真相,即不夸大也不缩小,不推卸责任,以患者的健康利益为主,主动协助有关人员查找和分析错误减少损失挽回影响,不攻击和袒护当事人。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本人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

预防护理差错发生须具备3个要素:①工作要严谨。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生活及家庭矛盾等方面关系,不带情绪上班。在其位尽其职,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②技术要熟练。要钻研业务,掌握本科的特点,病情及常用药物知识。③执行规章制度要严格。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做到诚心、精心、细心、有心、耐心。

加强管理,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增强责任感:①严格考核按职上岗:《护士管理办法》

第19条未经职业考核及注册者,不得从事护理工作。②建立健全护理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监督和检查各项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的执行情况。对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进行监控,以消除隐患。③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一切以病人的中心,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思想,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④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将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的发生降到最低限度。⑤护理部门应积极配合倡议本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本单位的法制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以法治院”的道路。必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医疗职业风险越来越大,医疗工作也应当走法律程序。这样既可保护患者的利益,可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利益。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对医疗护理的质量及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医学科学也不断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疑难大手术越来越多,护理工作的任务艰巨而且责任重大,但是由于医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业务技术水平、个体思维判断水平及道德水平的差异,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往往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护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的基础。

手术室中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篇6

1 防范措施

1.1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制度是工作的法规,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2]。因此,手术室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如接送病人制度、交接班制度、标本留取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查对制度等。由于各个医院手术室人数、质量及设施各不相同,制定的规章制度可能有差异,但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安全的总要求是一致的。

1.2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1.2.1 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空气消毒监控每日清晨由夜班护士术前半小时开启层流空气净化系统;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以减少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数。加强对医生、护士、进修生、实习生无菌操作的监督,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切口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1.2.2 严格查对制度

依据“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严格执行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安全核查工作,并要求“Time out”的有效实施,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或手术方式错误的发生。手术过程中对用药做好三查七对,术中口头医嘱的执行需口头复述,双人核对,并保留各种药物安瓿、输液瓶、输血袋至手术结束后再处理,防止医嘱用药执行错误发生。

1.2.3 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

首先规范器械敷料登记表格,手术包内各种手术器械、敷料应有规定的数目。手术物品的清点要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参与,在关闭体腔或伤口前,手术护士要保证物品数目正确。护士在手术中原则上不得替换,特殊原因中途需换班时要仔细交接班,必须认真清点药物、液体、清点物品的数目,交班无误签名后方可离开。并细致交待手术病人情况及手术进展情况,并提醒注意其他重要事项。

1.2.4 认真履行标本留取制度

手术切取的标本对病人的诊断至关重要,故术中取下的标本必须妥善保管好。手术结束后,护士根据标本的大小放入专用病理标本盒或袋内,并注入固定液后封口。如果是多个部位的要分别放置,并标明部位。将标签贴于标本盛器外,核对手术医生填写的“病理标本送检单”是否完整无误,登记病人姓名、标本名称及时送病理科。

1.3 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目前高频电刀已普遍应用于手术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性能是否完好,负极板应平整置于肌肉丰富、毛发稀少处,应完全接触皮肤。患者皮肤不应接触金属材料,以防发生旁路电灼伤。酒精消毒后应待其挥发或擦干后方能使用电刀,否则酒精燃烧易灼伤皮肤[3]。手术结束巡回护士及时查看粘贴负极位置的皮肤状况,关注皮肤护理工作,确保病人的皮肤完整性。另外,现代手术室仪器设备多又复杂,要实现专科化管理,及时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保证仪器设备运转正常,以满足手术安全需求。

1.4 明确各班职责,合理安排工作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的各项职责如巡回护士职责、洗手护士职责等。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并认真履行职责。合理安排工作手术室护士必须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并按规定注册。手术室的工作应按照护士的工作年限、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应安排经验丰富、高年资的护士配合。对新毕业的护士培养要严格按照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实习学生按教学大纲进行,并由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带教,实习生不能独立工作

1.5 及时、全面、如实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的医疗文件。如果一旦出现医疗护理纠纷,手术护理记录单是医疗证据之一。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并妥善保存。

1.6 尊重手术患者的隐私,加强手术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

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不要大声说笑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更不能谈论病人的隐私。在手术中注意保护性医疗,对于手术病人家属询问手术进展情况及诊断性质时,剖宫产手术病人家属询问小孩性别时,如你对情况不了解,不要随便回答,以避免纠纷的发生,做到自我防范。

1.7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手术护士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

要防止手术中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必须不断提高每个手术护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内容为消毒隔离、专科手术配合、医院感染、技术规范、卫生法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由护士长和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轮流主讲,鼓励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术。

2 体会

手术室工作量大、时间长、专业性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潜在护理风险,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差错事故,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4]。我们通过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明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落实制度有效执行,同时加强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的培训,有效地消除了手术安全隐患,使医院的各类手术得到顺利进行,无手术室护理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和护理安全。

摘要:防止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方法 通过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各班职责,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Kohn LT,Corrigan JM.Donaldson MS.To Erris Human:Buildinga Safer Health Syste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289-306.

[2]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75.

[3]冯宝琴,谭惠霞.加强手术安全护理,防范手术病人潜在性损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lo(12):28.

护理差错事故分类标准 篇7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原因;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31-02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承担起抢救、手术的场所,它的涉及面广,人员流动大,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急诊情况发生多等特点,使我们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时刻处于风险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手术室护理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有效的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1 制度不健全、制度实施不到位

1.1 对新条例、修订制度及废除制度未能及时学习及掌握。 完善手术室护理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 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以致接错患者或做错手术部位,用药或输血输液查对有误等。手术室护士必须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仔细核对病人及手术部位,如果病人神志不清,应请术者及家属确认。手术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前需复述一遍,并做好三对(对药名、剂量及用法),经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及时做好记录;需输血的病人,要求巡回护士和麻醉师两人共同核对并签名,输完后血袋要保留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时核查。

1.3 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 不重视仪器的保养和检查随时都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手术室护士必须定期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各种仪器使用前先行试机,确保仪器无故障。用前再一次检查所用仪器的安全性及功能是否良好。确保运转状态良好避免因设备使用不当或故障引起的医疗事故及纠纷。

1.4 标本管理 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标本送检制度》执行,采取“一对一、双签字、三项完整”的方法,即一位巡回护士管理一个手术患者、一份病理标本;送标本的人员和接受标本的人员双方签字,病理检查申请单、病理标本登记本和病理标签内容填写完整无误方可将标本送检。病理标本的处置、传送等要有详细的记录并签字,防止标本丢失和病人之间错换等。

1.5 物品清点制度 对手术室物品清点制度执行不严格常导致后果是遗落于术者体腔内。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防止器械和纱布遗留与创口或体腔内,应双人进行四次清点,即手术开始前清点、关闭体腔前清点、关闭体腔后清点、手术结束后清点。增减的纱布和器械巡回护士应准确记录;手术包内器械物品数目要固定,便于掌握数目;手术台上掉下的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随意拿出手术间;手术原则上不接班,如需替换交接双方必须共同确定所有物品的完整性与完好性后方可替换,共同签名。

1.6 手术室安全制度 若对手术室安全制度执行不认真,随时可能导致病人身体意外伤害,甚至死亡;如全麻麻醉未完全清醒,昏迷、躁动患者、醉酒、痴呆、精神患者坠床摔伤碰伤。手术室护士应该认真的执行手术室安全制度,特别是对于特殊病人如神志不清、休克、脑危象、严重外伤等随时有病情变化的患者应有医务人员陪同护送人手术室,以保证病人安全;接送患者前后检查接送床是否完好,先将接送床固定好后再搬患者,将护栏竖起防止患者摔伤;术前检查手术床性能、部件及摇把,保证良好状态备用,避免术中坠床;全麻诱导期、复苏期的患者应有人在床旁照顾,妥善固定动静脉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折,注意患者肢体位置,防止挤压撞伤;小儿患者、神志不清者应加以束缚,专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必要时上约束带。

1.7 体位摆放原则 手术室患者体位摆放不当,容易造成患者肢体神经过度牵拉造成神经麻痹或褥疮发生。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各种体位的摆放,手术体位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既要良好的显露术野,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为原则。

1.8 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 手术室护士对于护理记录单填写不重视,容易出现了随意、凭记忆或者经验、不真实、不及时地填写患者有关情况。护理记录单作为医疗法律性文件,医疗事故中“举证倒置”的重要证据之一。因此手术室护士应该认真的严格地按照护理记录单上的内容客观、真实、规范的书写,特别是要求相关人员签名的应要求本人签名,不得代签,责任到人依此可查。

2 专业技术操作方面

2.1 静脉通道畅通 手术室患者的静脉通道是否通畅,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大抢救手术时,需要对特殊部位进行穿刺建立静脉通道,手术室护士不能熟练及准确及时的穿刺,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在手术中患者变换体位或术后回病房搬运病人时,容易出现脉管道堵塞、套管针出或空气进入输液管等情况。手术室护士都要有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熟练掌握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穿刺技术,以确保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及术后要随时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

2.2 无菌观念和操作技术 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洗手、消毒方法不规范;器械物品消毒方法选择不当都容易导致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绝对分室存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避免由于使用灭菌不彻底或过期的物品而造成的感染。手术室的一切器械物品未经许可,不得外借,防止交叉感染。对感染性手术,所用器械、敷料及手术问严格按感染手术规定处理,专人负责做好各类无菌物品及空气检测工作。护士长定期对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每个环节进行督检,确保无菌质量,尽量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2.3 术中仪器使用 医护人员对仪器操作不熟练、错误操作、仪器故障未能及时判断均可导致手术的失败。前手术室护士应熟知操作步骤,熟练操作和使用各种医疗设备并经常保持仪器的最佳工作状态。前再一次检查所用仪器的安全性及功能是否良好。

2.4 各种护理操作 护理操作规程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实践经验,不断充实、修改、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每一项护理操作规程都有其可行性和科学性,是预防、判定差错事故的要素,也是解决纠纷的准则。因此,各种操作规程是护士必须遵循的。只有认真严格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实施护理,才能有效地避免纠纷发生。

3 手术室护士的素质方面

3.1 责任心 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可以提高工作質量,防止接错病人、防输错血、防遗失标本等。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责任重大,整个手术中应认真观察才能发现问题,如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出血的情况,吸引器不畅通,仪器的安全运转等;遇有需交接班时,要仔细交接手术情况,纱布器械数目,各种管道及各仪器设备使用状况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差错的发生。

3.2 服务意识 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医德规范,做到“五心”,即对病人疾苦关心,对病人服务热心,护理治疗细心,解答问题耐心,听取意见虚心。

3.3 护患沟通 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地保护了患者和减少了护理纠纷。 手术室护士对待病人态度应和蔼可亲、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忧虑。注意保护性语言的应用,不向患者透露不宜被患者知道的不良的诊断和发生在其他患者身上的不良事故。

4 手术室护士过劳方面

手术室存在工作人少、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的问题。为确保护理工作安全系数,科学合理安安排人员工作,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手术多时应加强人力投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少时让护士获得弹性休息,以充分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其应对和防范能力,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5 法律意识方面

护理差错事故分类标准 篇8

学号:08***8 姓名:888 专业:护理学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正视差错的危害性,有的放矢地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患儿服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43例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找防范措施。结果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儿科护理人员工作繁忙(27.9%)、工作责任心不强(20.93%)、医患沟通不良(18.6%)、专业心理素质差(13.95%)护理记录有误(11.62%)、管理流程(6.97%)。结论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通过分析差错事故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防范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儿科护理; 差错事故; 防范

在医疗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患儿家属对儿科护理质量需求日益提高。患儿因年龄小,合作性差,病情急、变化快,如果因护理人员某些方面的疏漏,一旦发生护理差错事故,不仅会给医院带来严重的后果还会给患儿及家属造成痛苦、重者会危及患儿生命。我院从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在狠抓儿科差错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找出发生护理差错的关键点,经常了解、分析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3.1.2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与专业技能不高 现在医院青年护士较多,且年龄偏小,流动性大,造成专科知识及经验的缺乏,由于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对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预见性不足,而儿科患儿往往起病急速、病情复杂、变化较快,且不能自我表达,需要护士具有较为全面的儿科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容易忽略潜在的病情,而导致病情恶化;专科操作技术不强,因儿科操作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头皮静脉穿刺、股静脉采血、静脉留置针穿刺等,均需要对儿科专科技术比较熟练的护士进行操作,才能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否则容易引发护理纠纷。3.1.3 工作责任心不强 缺乏工作责任心,比如:未严格按规定做好“三查七对”、尤其是工作较忙的时候,容易导致药物的错用;如有的护士未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计算输液滴数,仅凭经验估计进行操作,出现输液过快或过慢等问题;如有的护士对病情的观察缺乏责任心,导致未及时发现而出现严重的后果;有的护士在患儿热疗时,不注重指导家长在热水袋外加防护套而导致患儿烫伤等等。

3.1.4 专业心理素质差 儿科护士常处在哭闹、嘈杂的环境中,心理压力大,而家长的责骂、眼泪,时间长了会使人思想狭隘、心情压抑,产生工作疲劳;而家属往往在不满意的时候会对护士出言不逊,护士如果对其还嘴就及其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在患儿家属出现质疑时不但要给予合理的解释,还要耐心诱导患儿配合治疗,这些都需要护士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并有一定的沟通技巧,能冷静地处理各种冲突及一些突发情况。但事实上往往带有情绪,主动服务意识差,在操作中容易出错。

3.1.5护理文书不规范 医护之间由于对患儿的观察缺乏沟通,导致医护记录不一致,护理过程记录不完整,未及时记录、记录数据不准确,记录时间有差错等;同时对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涂改等现象。

3.1.6医疗缺陷导致护理差错 由于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都很繁忙,在医疗与护理的合作性差错中,医疗缺陷在先,护理差错在后。如果在医疗缺陷发生后,护士未能及时发现,就会发生护理差错,从而也将承担连带责任,比如医师医嘱出现错误时,护士未发现而执行了错误医嘱,也会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给患儿及医院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3.1.7家属对医院期望值过高 儿科多数家属对医务人员期望值过高,对患儿病情变化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而将情感迁怒于护理人员;患儿年龄小,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又是家里的宝贝,如果在医疗和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测,就及容易发生纠纷;另外个别患者家属无视医院管理规定或利欲熏心,无理取闹,要求索赔,甚至殴打护理人员。也有些护理人员自我维权意识淡漠,泄露患儿病情隐私、计费不合理等也是引发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之一。

3.2 防范对策

3.2.1加强管理 严格查对制度 防范差错事故 护理差错是影响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关系到患儿生命和疾苦的大事。医院健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制定安全教育计划,护士长在安全管理方法上要注意抓好以下环节:①工作繁忙时更应重视患儿的观察及护理,要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各项护理工作,严格认真查对医嘱规范护理技术操作,不会因工作繁忙而为差错埋下隐患。在加强防范护理差错的同时,也要根据儿科工作技术的难易程度和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分配工作。②对个别护理人员因身体情况和情绪欠佳者要给予照顾和疏导,不易安排在重要岗位,安排一些简单不易出错的工作;③安排工作细致、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任带教老师;④对交接班要做到交的清楚、接的明白,防止工作脱节,预防差错发生;⑤护理文件书写要及时、准确、完整,尊重患者隐私权,为患者隐私保密;⑥建立护理差错隐患自查报告登记本,目的是提高儿科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警惕性; ○7强化同事之间相互监督,避免相互包庇护理差错的现象发生。

3.2.2改变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医患沟通,不断强化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会换位思考。尊重患儿家属的合法权益,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3.2.3提高业务素质 增强护士技能 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儿科护士专科业务素质可采取多渠道方法,可以通过选送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在本科室定期组织儿科专业理论学习,让儿科护士进一步熟练掌握儿科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使儿科护士树立专业自信心;定期组织儿科技能培训,不定期考核操作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针对目前护理人员流动性大,个别护士应急处理能力较差的薄弱环节,有计划的进行护理操作技能训练,通过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练就过硬的技术操作才能取得患儿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减少护理纠纷发生。

上一篇:试论供电企业行风监督员队伍建设下一篇:2024年10月班主任工作会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