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共10篇)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 篇1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订本制度。

一、医疗废物的界定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〇〇三年十月十日制定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二、各科室在处理医疗废物时要遵循以下分类处理的原则:

1、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2、损伤性废物如手术利器和使用过的针头装进专用的利器盒中。以上1、2类医疗废物由产生科室的相关责任人按规定程序进行消毁处理。

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感染病人排出的体液脓液,先加1/5量的漂白粉(粪便加2倍量20%的漂白粉溶液)搅匀后加盖放置4小时,再倒入厕所。

四、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移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和口罩以及防护手套,工作中必须防止被刺伤或擦伤。

五、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事故时按《医院固体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处理。

万安卫生院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 篇2

1 现状

1.1 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依从性低

医疗废物应严格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处置管理。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处置的首要环节是废物的分类与收集, 而医护人员是完成此步骤的主要人员, 医护人员对分类收集行为的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对分类行为的态度和知晓率直接影响到分类行为的依从性[2]。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依从性低, 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造成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 污染环境, 并可造成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物造成医疗废物处置效率低下, 经济成本提升, 尤其是损伤性废物混入感染性废物更可造成护士及勤杂人员被锐器刺伤等。据文献报道, 有80%的护士1年内就有1次的锐器刺伤, 刺伤种类以注射器针头和输液针头最多见, 主要发生在护士将用过的针头套回针帽和取下用过的针头时[3,4]。

1.2 追求低成本制约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应投入经费购置符合标准要求的废物处置包装盛器、专用工具, 建立符合卫生要求的废物暂存设施设备。刘秀玲[5]对某市20家二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调查, 结果显示, 95%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设施未达要求, 医疗废物暂存设施设在医疗区内, 与生活垃圾存放场所相邻, 无法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洗及消毒。有的医疗机构舍不得花钱, 未按照《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示规定》的规定, 购置的包装袋薄而易破, 利器盒密闭性差, 运输设备简陋, 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低, 导致医疗废物的泄露[6]。医疗机构每年按医疗废物处置的数量支付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费, 为减少支出, 个体诊所、内部医疗机构等小型医疗机构把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而丢弃。有的医疗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 将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 (玻璃) 输液瓶 (袋) 等交给个体商贩、废品回收站贩卖获利[7]。

1.3 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工艺薄弱

国家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由于受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医疗机构自行焚烧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丢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焚烧法是实现无害化、减量化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之一, 这在生活垃圾焚烧应用上已经较为成熟。有的医疗机构自建焚烧炉, 规模小、档次低, 燃烧不充分, 极易产生二恶英等剧毒物质, 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和破坏。医疗废物焚烧系统在进料系统要求、焚烧炉焚烧控制要求、烟气净化装置以及残渣处理系统较生活垃圾焚烧系统更为严格[8]。目前, 大部分医疗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贮存状态, 不符合安全处置标准, 没有防渗设施的填埋和没有尾气处理的焚烧, 极易产生烟尘、灰渣、废水等二次污染。这些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处置过程只是将一种危险废物转化为另一种危险废物, 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新的环境风险[9,10]。

1.4 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有效性差

医疗机构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工作、学科发展和医疗质量提升, 忽视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有的医疗机构未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未制定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相关规章制度和应急方案, 即使制定有相关规章制度却流于形式, 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措施, 出现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混放及各种颜色包装袋混用等现象[11]。有的医疗机构偏重经济效益, 尽量降低医疗成本支出, 把医疗废物直接混入生活垃圾丢弃, 造成不公平竞争, 引起行业竞争的恶性循环。目前, 部分地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还较为薄弱, 监管手段不多, 执法不严, 造成医疗废物的流失与泄漏。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实施外部监督, 部门合作, 加强沟通, 形成合力, 保障到位。

2 对策

2.1 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

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基础, 明确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是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应严格执行法定代表人为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度, 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规章制度及应急方案, 设置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和专兼职人员, 明确责任分工。由产生医疗废物的临床科室负责废物的分类收集、装包封口, 后勤服务人员负责废物的内部转运, 专职人员负责废物的暂时贮存、回收处置交接及资料保管。医疗机构废物管理人员负责全过程监控, 对操作过程及人员防护提出指导意见, 评分管理, 纳入奖惩考核, 动态管理[12]。有的医疗机构通过引入并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实施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 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 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过程管理, 纠正预防, 持续改进, 有利于实现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民健康的目标[13,14,15]。

2.2 加强废物处置人员培训

通过开展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等知识培训, 使管理、处置人员明确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提高相关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和疾病预防意识, 促进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正确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内部转运、暂时贮存、回收交接等工作。强调废物处置人员在收集医疗废物时要穿工作服, 戴工作帽、口罩、护目镜、防水围裙、橡胶手套, 穿胶鞋等, 避免操作环节中受到损害[16]。安排废物处置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配备卫生防护用品, 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 防止受到健康损害。

2.3 落实废物处置专项经费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卫生机构废物分类收集提出了明确规范的要求, 包括运送工具、包装袋、利器盒、周转箱 (桶) 、警示标识等都有相应的标准规定, 使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处置的成本大大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还必须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订医疗废物代为处置协议, 每年按产生的医疗废物排放总量或医疗机构核定床位数支付一定的处置费用, 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医疗卫生机构应严格落实废物处置专项经费, 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专用工具和包装容器, 设置符合标准要求的医疗废物暂存设施, 避免发生医院感染, 防止废物的泄漏。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专项经费, 应按照法律规定, 在政府的指导框架下, 纳入医疗成本, 向患者合理收取。政府职能部门应及时对废物集中处置收费进行市场化指导规范, 使价格处于合理区间。

2.4 改善废物处置工艺水平

国际上正在应用的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高温灭菌法、电磁波灭菌法、化学消毒法、等离子体法、卫生填埋法、焚烧法, 而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是焚烧法。焚烧法虽然能使医疗废物减量化明显, 但是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焚烧处置工艺极易产生二次污染, 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构成威胁。高温热解焚烧处理技术具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比较优势[17], 具备对医疗废物适应范围广、消毒杀菌彻底、减容减量显著、技术成熟等多方面优点, 焚烧产生的烟气和残渣经尾气净化系统处置, 可以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是首推的可供选择的处置工艺方法。近年来, 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医疗废物处置“梯次优先管理原则”, 即减少废物产生, 尽量重复使用, 推行回收利用, 带热回收的焚烧。这对我国今后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2.5 强化部门监控与公众参与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 篇3

胎死腹中,疑是私人诊所惹的祸

36岁的彩献宝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老家在河南柘城县农村,几年前他和妻子焦霞随着打工的大军来到北京谋生。妻子帮别人打零工,彩献宝则靠着自己的一把力气蹬三轮车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彩献宝每天早出晚归,挥汗如雨地卖着苦力,两口子每月打工赚来1000多块钱,除了维持生计还略有盈余。2004年秋天,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在破旧的出租屋里“封山育林造小孩”。

很快,妻子的肚子水涨船高,这对他们夫妻来说简直是个天大的喜讯。每天蹬三轮回家,彩献宝第一件事就是趴在妻子的肚子上听听孩子的胎动,他一边听一边高兴地说:“嘿嘿,这小子在里面练少林拳呢,准是个儿子!嘿,又踹了我一脚。”

彩献宝只等着妻子一朝分娩,抱上孩子回家让父母高兴高兴。天有不测风云,已经怀胎7个月的妻子却一不小心患上了感冒,刚开始只是轻微的感冒症状,两口子都没在意,觉得扛一扛就过去了。可拖了几天后焦霞开始发烧,这下愁坏了彩献宝,他知道大医院太贵,于是彩献宝就蹬着三轮车把妻子送到北京市大兴区一家私人诊所治疗。

让彩献宝没有想到的是,一场小小的感冒,妻子在这个私人诊所竟然治疗了20天。在这长达20天的治疗时间里,妻子逐渐出现了腿肿、脚肿的情况,后来全身也开始浮肿。

更让彩献宝夫妻担心的是,妻子的胎动一天比一天微弱,到2005年2月底,妻子的感冒是痊愈了,但肚子里的孩子却完全没有了声音。

直到第5天,也就是2005年3月4日凌晨2点多,妻子痛得在床上直打滚,彩献宝发觉情况越来越不好,连夜把妻子送往北京某医院。

但是,一切都晚了!

经过北京某医院专家的紧急会诊,医生的听诊器里也听不到任何胎动。没办法,先保住妻子要紧,彩献宝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3月4日凌晨3点多,他的妻子剖腹产出一个8斤重的男婴,但青紫色的畸形胎儿全身高度浮肿,已经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

销毁死胎,孩子成了“医疗废物”

彩献宝认定导致自己的孩子胎死腹中的罪魁祸首是那个私人诊所,但是,要找人家要个说法要有证据啊!

于是,彩献宝开始准备四处寻找证据。此时,医生也注意到胎儿畸形,3月4日早晨9点钟,医生找到彩献宝夫妇,建议他们对胎儿进行尸检。彩献宝连忙问:“尸检能不能查出是不是感冒期间大量用药造成的死亡?”

医生却给了彩献宝夫妇一个不确定的答案,也就是说尸检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查出死胎的病因。彩献宝见医生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怕花冤枉钱,夫妻两人商议后,决定不进行尸检。

医生临走的时候告诉彩献宝夫妇:“如不同意尸检,医院就按常规进行处理了。”这时候,彩献宝并不明白,医生所说的“按常规进行处理”是怎样处理的。

孩子死后,义愤填膺的彩献宝立即到北京市大兴区红星派出所报案,准备控告私人诊所非法行医。但是,警方告诉彩献宝说:“要控告非法诊所,必须得到医院的死亡证明。你赶紧去医院开死亡证明吧!”

3月7日上午,得到警方的指点后,彩献宝立即来到北京某医院要求开具孩子的死亡证明。北京某医院很快按照彩献宝的要求,出具了“胎儿为死胎且为多发畸形”的诊断证明。

但是,当彩献宝把死亡证明拿给警方时,警方告诉他证据还不够确凿。

彩献宝赶忙向警方提出给孩子作法医鉴定。随即,大兴区红星派出所出具了法医鉴定委托书。

但是,当3月9日彩献宝拿着委托书来到北京某医院,准备为孩子做法医鉴定时,医生却告诉他:“医院已将死胎作为‘医疗废弃物’处理了!”

“医疗废弃物?”刚刚听到这个陌生的专业名词时,彩献宝愣住了,整整七个月的怀胎,七个月的心血,结果得来的就是这个冰冷的词汇!

这个河南大汉顿时蹲在了地上,他眼泪汪汪地说:“从3月4日生孩子算起,到3月9日仅仅6天,我的孩子还有用啊!你们也明明知道,对孩子的法医鉴定将直接影响我们索赔啊!你们凭什么把我的孩子处理了?没道理啊!”

但是,医院给彩献宝的答复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胎死宫内娩出的死胎应属于病理性医疗废物,应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集中处置,而且这是我国医疗机构长期以来的通行做法。我们曾劝说你们进行尸检,但你们明确表示不进行尸检,也没有表示你们自行处理死胎,我们只好按照常规对死胎进行“处理”了。

状告医院,只为捍卫死胎处置权

“我的孩子我做主”。只有小学文化的彩献宝不了解那么多规定和法律,但他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孩子的尸体没有被处理掉,一旦查明是因为私人诊所大量用药导致的死亡,这就是我状告私人诊所的证据。但是,现在证据没有了,那么没有经过我们同意而擅自处理了孩子尸体的医院就必须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没有证据,私人诊所是告不成了,憋了一肚子委屈的彩献宝决定:状告把自己孩子当作废物处理掉的医院,捍卫死胎的处置权。

之后,彩献宝向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备受关注的中国首例死胎处置权归属案。

在法庭上,原告彩献宝称,被告未经我同意就把婴儿的尸体给私自处理了,致使我追究私人诊所责任的证据丢失,因此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7000元、误工费2万元、营养费6000元、交通费100元、通讯费50元,精神抚慰金12000元,并公开赔礼道歉。

被告北京某医院辩称,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死胎应属于病理性医疗废物,应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集中处置,而且这是我国医疗机构长期以来的通行做法。死胎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自然人,家属对自然人遗体享有的权利义务不适用于死胎,我们按规定处理完全合法。

在法庭上,彩献宝当庭出示了自己收集的证据,包括他在3月9日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对话的录音证据。医院方面在听完录音后表示,死胎已于3月7日被处理。原告方从未提出要冷冻死胎,也没有提出要医院代为保管,却在3月9日突然提出索要死胎。如果要医院保存死胎,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也要有一套手续,这些原告都没有。他们认为,死胎不具备任何法律意义,只是病理性医疗废物,不需要按照一般尸体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连胎盘都不是废物,我8斤重的儿子怎么就成了废物了?我的孩子还有用,他们怎么能说是废物?”在法庭上,彩献宝的情绪十分激动。

经过法庭上的双方激烈辩论和质证,法院查明了本案争诉的焦点问题是,医院在未经原告同意的情况下,有无权利处置原告娩出的死胎。但目前,对死胎如何处置,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尚无明确规定。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死胎不具有法律人格,不享有民事权利,故死胎不属于尸体。但其具有物的属性,死胎应归娩出死胎的产妇所有,产妇享有对死胎的合法处分权。北京某医院未经原告同意,按照医疗废物自行处理死胎,侵犯了原告的知情权,并给原告造成一定的精神痛苦,故北京某医院应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考虑到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对死胎的处理尚无明确规定,所以对北京某医院赔偿原告精神抚慰金的数额,法院适当作了考虑。日前,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对此案公开宣判,判决北京某医院给付焦霞精神抚慰金2000元,就其侵权行为以书面形式向焦霞赔礼道歉。

死胎处理,向法律界提出严峻问题

从我国的第一个人体胎盘纠纷官司即浙江省嘉兴市市民冷品伟追讨妻子5年前的胎盘,到现在彩献宝夫妇追究自己孩子死胎的处置权,这些案件向法律界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这就是所谓“医疗废弃物”权利是何种属性,究竟应当归属于谁?

在目前,很多医院通常的做法是,死胎一般会先被放置在冰箱里,随后让家属填写一个表格,确定是领走还是交由医院处理。如果需要做病理化验的则送往病理科化验,不需要化验的,未经家属同意也不准擅自处理。

一般情况下,死胎在销毁前,医院必须征得家属的同意,而在销毁后,也必须对家属有交代。根据医疗行业规定,家属有权利决定尸体是否可以销毁,尽管是死胎,但有些家属仍然希望保留孩子的尸体,家属对孩子尸体的处理有要求,这些因素医院必须予以考虑。

但是,不同的医院可能会有区别,有些医院是在死胎出生后,以书面形式向父母征求意见,而有些医院只是在口头上向家属进行询问。

关于死胎属于医疗废物有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问题,根据现有规定,死胎并不属于医疗废物,应当归产妇所有或者产妇夫妇共有。《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规定“医疗废物焚烧厂接收并处置经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手术或尸检后能辨认的人体组织、器官及死胎宜送火葬场焚烧处理”。

对于死胎法律上没有明确的界定,死胎的处置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立新教授认为,这一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死胎的法律属性究竟是什么?应当归属于何方所有?如果认为死胎属于医疗废物,那么医院自行处置就是合法的。如果认为死胎属于物的性质,那么就存在物的支配权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本案具有特别的典型意义。

杨教授认为,死胎的所有权归属于产出死胎的产妇:第一,死胎是产妇的身体组成部分,脱离了她的身体,就变成了独立的物。这种物的所有权,由产妇原始取得。第二,产妇与胎儿具有特殊的身份关系,如果胎儿出生,产妇就是出生的婴儿的母亲。死胎产出,尽管他没有法律人格,但是他曾经有可能与产妇形成母子的身份关系。第三,按照社会伦理观念,即使是胎儿,怀孕的孕妇也是他的母亲。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操作规程 篇4

一、医疗废物产生地收集点

1、各医疗废物产生点应从方便收集出发设立收集点,可设立在污染物处理间,亦可在治疗室附近设置专室。

2、收集点应设醒目标识,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3、禁止医疗废物在非收集点倾倒、丢弃或混入生活垃圾。

二、分类收集

1、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医疗废物应立即丢弃至黄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损伤性医疗废物应立即丢弃至黄色医疗废物专用锐器盒内。

2、在盛装前,应对包装袋或锐器盒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3、锐器盒放置点应便于就近丢弃。

4、药物性废物应由药剂部门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5、临床科室产生的少量化学性废物应由相应采购部门统一回收、集中处理;临床科室产生的大量化学性废物应由产生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进行处理。

6、病原体的培养基、微生物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应先采用耐高温塑料袋打包,放入灭菌器后,打开袋口或在袋上多处戳洞,以便蒸汽穿透,在实验室内采用内循环式压力蒸汽灭菌(121℃,102.9kPa,20-30min)消毒,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7、患者的体液(如胸腔积液、腹水)及其他排泄物倒入下水道,由医院统一进行污水处理。

8、输血器、血袋单独收集,按感染性废物回收统一处理。

9、放入包装袋或者锐器盒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10、医疗废弃物分类参照卫生部、环保总局卫医发(2003)287号《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三、转运与交接

1、转运

(1)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医疗废物产生地医务人员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确保封口紧实、严密。

(2)封口后若发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应增加一层包装并再次封口。

(3)运送人员需进行适当防护:包括工作衣、口罩、手套。

(4)运送车辆应易于装卸和清洗,防渗漏、防遗散、无锐利边角。

(5)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的医疗废物打包装入黄色塑料转运箱,加盖上扣后送至暂存地。运送时间应避开人流高峰,运送路线从病区两头污物电梯。

(6)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转运箱是否破损、泄露,有破损的转运箱严禁使用。

(7)医疗废物应当放置在运送车辆内密闭运送,防止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露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8)每天运送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2、交接

医疗废物产生地医务人员和运送人员应共同清点废物种类、重量(数量),由运送人员统一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部门及医疗废物类别、重量(数量),交接人员分别签名,用三联单形式。

四、暂存

1、医疗废物不得逞露天存放,避免阳光直射。暂存地必须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分开,具有防雨淋的装置,并应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和通风条件,以及防鼠、防蚊蝇设施,张贴“生物危险”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每日工作结束后消毒工作场所。

2、回收站工作人员防护具包括工作衣、鞋、口罩、手套。

3、应将所收集的废物按类别堆放。

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预案 篇5

近年来医疗废物在社会上到处乱排放,一次性医疗用品特别是输血器、注射器被社会上不法之人加工制成塑料制品以牟取暴利,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加强我院医疗废物的管理,完善我院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杜绝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造成危害,根据卫生部“关于依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责任人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内、外、妇产科、供应室及检验科、药剂科、防保科负责人具体抓本科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二、废物管理要求

各科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对本科的医疗废物进行管理,杜绝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造成危害。

三、医疗废物处理程序

病人用的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等敷料,传染病人或疑是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打包后贴上感染性废物标签,放在医院规定的统一地方由清洁工专人运往十吨锅炉焚烧。

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塑料试管剪断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裝黄色塑料口袋――贴上感染性废物标签――交供应室作高温压缩毁形――集中处理。

对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玻片、玻璃试管、刀片等先用含氯制剂消毒后装入专用盒盛装――贴上损伤性废物标签――供应室集中处理。

对废弃的血清、血液由各科总务护士负责煮沸20分钟后排放。

防疫科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用专用容器盛装――贴上药物性废物标签――清洁工送十吨锅炉焚烧。

废弃的化学制剂、过氧乙酸、戊二醛、消毒剂及过期变质的废弃药品,包装后贴上药物性废物标签――交还药品供应商。

四、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成员名单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为了认真执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管理职责,在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焚化过程中必须严格登记。

1、清洁工人在定时收集完科室的医疗废物后应过秤重量,按医院规定填写医疗废物运送三联单;一联贴在医疗废物塑料污物袋上,二联放入焚化处理厂信息统计箱中,三联由清洁工妥善保管。医疗废物运送前应注明:科室、袋数、公斤、责任人、由清洁工统一送至焚化处理厂。

2、焚化工人对各科室运送来的医疗废物应进行逐一登记,焚化并签名,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

医疗废物处置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对运送人员进行有关专业技能和职业卫生防护的培训,并达到如下要求:

1、专业技能

(1)熟悉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掌握环保部门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2)熟知本岗位的职责和理解规范的重要性;

(3)熟悉医疗废物分类与包装标识要求,装卸、搬运医疗废物容器(如包装袋、利器盒等)、周转箱(桶)的正确操作程序;

(4)在运送途中一旦发生医疗废物外溢、散落等应急情况时,知道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

2、职业卫生防护

(1)了解医疗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危险性,以及坚持使用卫生防护用品的重要性;

(2)运送人员在运送过程中须穿戴防护手套、口罩、工作服、靴等防护用品;(3)运送人员体检:2次/年,必要时进行预防性免疫接种。

医院感染培训教育制度

1、每年应对本院医务人员至少进行2-3次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对新调入人员尤其是医生、护士、卫生员要进行岗前教育,目的是使其掌握医院感染的有关知识,主动参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科室领导要定期安排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根据各专科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特点,分析本科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3、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管理水平。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定期组织学习或专题讲座,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掌握当前医院感染发展动态。

4、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感染管理兼职监控员(医生和护士)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开展讲座和交流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情况。

5、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再进行深入教育。

6、积极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学术活动,加强医院之间的学术交流。

医疗废物转运联单管理制度

1、医院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由清洁工每日清理转运1-2次,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毁形、浸泡消毒后由供应室进行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运往医院指定的焚烧地点集中焚烧处理。医院所有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由清洁工及时清运或在装满3/4时负责封袋运送,原则上每天上午11时或下午17时以前封袋运送一次。在运送过程中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需转运的医疗废物进行封口结扎。

2、个别科室医疗废物如需存放1-2天,存放地应有遮盖设施,防止污染周围环境,并有冲洗及消毒措施,清洗过程中的废水应排入医院的污水系统。

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制度

1、分类收集原则:减少有毒有害废物和带传染性废物的数量,有利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2、回收利用原则:避免浪费;

3、减量化原则:通过重复利用,破碎,压缩,焚烧等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和数量;

4、无公害原则:废物处理必须遵守环保及卫生法规标准要求;

医疗废物处置自检自查报告 篇6

关于医疗废物处置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根据卫生局 祥卫字【2011】89号文件精神,我院开展医疗废物处置检查工作,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储存位置的管理规范,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安全,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我院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及自查,现将问题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成立了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组,由院长彭加理任组长,副院长张雄忠、冯慧芳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组明确了职责任务,制定了医疗废物制度,专用运送工具及销毁制度。

二、分类收集管理。

1、将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杜绝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统一规定医疗废物使用黄色塑料袋盛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盛装,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2、将医疗废物分别扎口密闭,针头、穿刺针、刀片等毁形后放防渗漏耐穿刺的利器内3/4满时闭锁,不得再取出,贴上标签。

3、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和毒种保存液应先高压灭菌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4、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废物,应用双层专用包装物及时密封,贴上标签。

三、加强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并做好登记工作,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等物品必须就地进行消毒、毁形,无回收价值的可放入专用收集袋、直接焚烧。

四、加强资料登记及管理。

相关科室建立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登记表,登记核对来源、种类、或数量,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齐全。

五、应急预案。

建立了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对转运途中发生医疗废物泄露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应急处理措施,严防发生二次感染、确保安全。

六、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对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自检自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各科室也逐步规范了医疗操作行为,在今后我院要加强对各相关科室的检查力度。我们在医疗废物的管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因单位客观条件限制,在医疗废物转运工作还不能完全规范,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大资金投入、规范操作,彻底杜绝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而造成的对广大人民身心健康的损害。

祥云县云南驿中心卫生院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 篇7

1.1 对象

医疗卫生机构5053家, 其中, 三级医疗机构82家, 二级医疗机构275家, 乡镇卫生院545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7家, 民营医疗机构 (包括个体诊所) 3463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27家, 采供血机构34家。

1.2 方法

统一制定监督内容和检查表, 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地市执行;以电子文档形式进行数据收集、汇总、统计;以书面形式反馈检查的有关情况。

2 结果

2.1 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5053家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总健全率为90.26%。各级 (类)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率差别较大, 采供血机构健全率最高, 为10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最低, 为65.20% (表1) 。

2.2 监控部门或人员设置情况

5053家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废物监控部门或人员总设置率为87.57%;采供血机构设置率最高, 为10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最低, 为62.56% (表2) 。

2.3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人员培训情况

5053家医疗卫生机构有相关培训记录占68.59%。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最好, 达到97.76%;疾病预防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较差, 分别为63.44%和62.56% (图1) 。

2.4 医疗废物包装符合情况

5053家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疗废物包装总符合率为68.59%。各级 (类) 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差别较大, 采供血机构最好, 为100%;民营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机构较差, 分别为62.81%和59.47% (表3) 。

2.5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情况

5053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总符合率为78.31%, 较2008年有所提高。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提高幅度达26.73%和36.19% (表4) 。

2.6 医疗废物贮存设施符合情况

5053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贮存设施总符合率仅为63.86%,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好一些, 分别为91.60%和88.24% (表5) 。

2.7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情况

5053家医疗卫生机构有1845家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资质的单位进行集中处置, 3208家医疗卫生机构不具备集中处置条件而自行处置医疗废物, 集中处置率为36.51%。

3 讨论与评估

3.1 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

监督检查结果显示, 所查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总健全率为90.26%, 说明各医疗卫生机构对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予以了高度重视。但还存在较大差别, 特别是疾病预防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健全率仅为65.20%, 还有少数单位制度建立不完整。建议这些单位应对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进行修改, 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3.2 监控组织需进一步落实到位

监督检查结果显示, 医疗废物监控部门或人员的设置率为87.57%。其中,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采供血机构设置率在95%以上。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机构医疗废物监控组织或人员的设置还有一定差距, 揭示了这些单位对设置医疗废物监控组织或人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日常监管我们还发现有些单位不经过院务会讨论而仅以口头指令哪些部门或人员负责, 形成一个单位多个部门多头管理的局面, 造成对医疗废物管理断层、断节、断面的不利状况。这些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设置医疗废物监控组织或人员, 强化医疗废物监控工作, 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3.3 相关人员培训有待加强

监督检查结果显示, 5053家医疗卫生机构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较好, 有相关培训记录的达到97.76%。而疾病预防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较差, 分别为63.44%和62.56%。揭示了有些单位对医疗废物相关人员培训重视不够, 认识不清, 法律意识淡薄。

3.4 医疗废物包装亟需提高质量

监督检查结果显示, 5 053家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疗废物包装总符合率为68.59%, 各级 (类) 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差别较大, 采供血机构最好, 为100%;民营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机构较差, 分别为62.81%和59.47%。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 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效益好, 使用的医疗废物包装符合率就高, 经济效益差, 符合率就低。日常监督检查发现, 由于环保部门提供的包装物收费高, 许多医疗卫生机构自行购买, 并反复使用, 为医疗废物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建议环保部门降低包装物成本, 使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统一的符合标准的包装物, 消除医疗废物的安全隐患。

3.5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监督检查结果显示, 78.31%的医疗卫生机构已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的五大类进行收集, 但分类收集率还不高, 特别是民营和疾病预防机构符合率较低, 主要存在混类收集的情况, 损伤性废物混于感染性废物情况较多见。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意识和责任心不强, 同时与分类收集点包装物标示不明确有关。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法定要求必须执行, 要提高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质量则必须强化对医务人员分类收集意识和责任性教育, 加强医务人员的相关培训。

3.6 医疗废物贮存设施还需完善

监督检查结果显示, 5053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贮存设施总符合率较低, 仅为63.86%, 主要问题是有些单位医疗废物暂存设施设备、选址不符合卫生要求, 如有些单位受条件限制将暂存间设置在医院走廊里, 暂存间未形成封闭状态, 造成医疗废物污染环境及流失隐患, 需进一步整治和完善。

3.7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需进一步提高

医疗废物处置自检自查报告3 篇8

开展医疗废物处置检查工作,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位置的管理规范,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安全,切实维护群众健康,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及自查,现将问题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领导组,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组成,领导组明确了职责任务,制定了医疗废物制度。

二、分类收集管理。

1、将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杜绝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统一规定医疗废物使用黄色塑料袋盛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盛装,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2、将医疗废物分别扎口密闭,针头、穿刺针、刀片等毁形后放防渗漏耐穿刺的锐器盒内3/4满时闭锁,不得再取出,贴上标签。

3、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废物,应用双层专用包装物及时密封,贴上标签。

三、加强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并做好登记工作,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物品必须就地进行消毒、毁形,无

回收价值的可放入专用收集袋、直接焚烧。

四、加强资料登记及管理。

相关科室建立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登记表,登记核对来源、种类、或数量,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齐全。

五、应急预案。

建立了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对转运途中发生医疗废物泄露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应急处理措施,严防发生二次感染、确保安全。

六、归纳总结。

昭平县医疗废物处置方案 篇9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9号)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县医疗废物的管理,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经研究决定在全县开展医疗废物污染源排查及专项整治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明确责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针对我县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整治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和医疗废水污染治理,建立全过程环境管理机制,防止疾病传播,切实保障人民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新昭平。

二、组织机构和部门职责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为确保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处置排查及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我县建立医疗废物处置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召集人昭平县卫生局局长、昭平县环保局局长,成员为县卫生局、环保局、公安局、住建局、教育局、食药局、人口计生局、质监局、工商局各一名分管领导。联系会议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负责日常协调事务性工作。

(二)部门职责分工

县卫生局负责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废水收集、分类、暂存环节的管理情况,以及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中的疾病防治及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情况进行排查。

县环保局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排查。

县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组织医疗污水排放管网建设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存在将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排入城市管网的排查。

县公安局重点排查辖区内是否存在非法买卖、转让和处置医疗废物情况。

县食品药品监管理局重点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过期、损坏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销毁情况进行排查。

县人口计生局负责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内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情况进行排查。

县教育局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各中小学教学和其它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它危害性废物的排查工作。

县质监局负责开展对非法利用医疗废物生产絮用纤维制品、食品包装的情况进行排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配合。

各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开展相关的排查工作。

三、排查范围及重点内容

(一)排查范围

辖区范围内各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个体诊所、村卫生所(室),计生服务站等产生医疗废弃物的单位。

1、具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等五类医疗废弃物;

2、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

3、上述有关单位产生的污水处理情况。

(二)排查重点

1.医疗机构是否合法、是否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环评及环保验收资料;

2.医疗废物管理职责和相关制度;

3.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 4.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及内部接受登记;

5.医疗废物暂贮存设施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6.医疗废物是否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集中处置,是否签订了医疗废物处置协议;

7.医疗废物处置和记录管理内容是否齐全,转移联单填写是否规范;8.是否建立健全了内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规章制度及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3月):组织动员阶段

县人民政府制定本辖区医疗废物处置排查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和培训会,进行部署,明确要求,落实责任。

第二阶段(2012年4月)自查整改阶段

各有关单位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开展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三阶段(2012年5-6月)全面排查阶段

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你辖区内排查范围所涉及的有关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复查整改落实情况。

第四阶段(2012年7月)验收评估阶段 根据排查整改工作开展情况,县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进行验收评估,对存在的问题督促进行整改,并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携带有大量致病苗和病原微生物,若管理不善将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必须严肃认真开展拉网式普查及整治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认真负责,全面覆盖

对本辖区内的所有医疗机构、计生服务机构全面开展排查,不得有空白点,从源头上进一步控制医疗废物的流失,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置。

(三)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对不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各项技术规范对医疗废弃物、医疗废水等进行处理的单位要立即责令整改,对内部管理混乱、问题严重的单位要依法严肃处理。

(四)对各医疗机构、计生服务机构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 篇10

1 医疗废物可持续环境管理概述

中国政府作为《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签约国,有责任承担起进一步削减和控制危险废物及其副产物环境污染的重任,按照国际公约的要求控制各类环境污染物,严格的标准全面实施危险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焚烧过程是产生POPs副产物的重要来源,实现医疗废物可持续环境管理是中国推进履约进程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医疗废物的产生

医院及医疗机构是医疗废物产生的主要来源。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大量含有塑胶类材质和氯元素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用后的处置过程易产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1.2 医疗废物对人体和环境潜在的危害

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结果,一方面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闲置,另一方面医疗废物随着生活垃圾等途径进行不安全的填埋或者任意流失,医疗废物对人体和环境潜在的危害仍然十分突出。医疗废物的塑料等含氯产品和其他传染性或有毒有害物质的量比普通垃圾要高,焚烧过程中容易产生PCDD/PCDF、HCB、PCB和其他微量污染物,其中PCDD/PCDF、HCB和PCB作为人为无意生产和排放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列入《公约》附件C,要求各缔约方采用最佳实用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尽可能减小这些物质的生成和排放

1.3 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设施的污染控制

全省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缺乏统一的协同处置机制,无切实可行的规范进行管理;同时,尽管各地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均已建成并投入运行,但医疗废物处置在技术应用和管理模式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从管理和技术角度科学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行为。

2 医疗废物处置现状与存在问题

如何确保在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在医疗废物处置设备进行检修或不能正常运营时,或者某一区域突发疫情等应急情况下,医疗废物能得到无害化安全处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客观的严峻形势下,需通过必要的手段来推进这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的共性问题,因此探索医疗废物综合管理和协同处置项目十分必要,科学、规范的医疗废物协调处置模式和机制的构建将能保证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并促进医疗废物可持续管理。

2.1 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技术和能力差异大

河南省19个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设计处置规模4.69×104t,实际收集处置医疗废物3.71×104t/a,占到全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的65%。随着医疗废物实际处置量逐年增加,部分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处置能力已超负荷或接近饱和状况,面临着急需扩大处置规模的压力。同时,一些偏远山区、农村等小门诊、医疗诊所仍存在医疗废物的危害认识不足或经费紧张等原因,部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处理或未做任何处置随意丢弃。

2.2 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河南省对医疗废物已实施全过程管理,但仍存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体系不完善、收费参差不齐、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以至于部分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收集袋的分类标识及存放不规范,或者未能将其按实际床位数增收的或按其医疗废物收费标准增收的处置费提交给医疗废物处置企业,部分偏远山区、农村等地产生的医疗废物尚未实现全部收集和无害化处置,以及因医疗废物监督管理涉及卫生、环保等部门交叉管理时责任、权利划分不明确,缺乏医疗废物管理实施细则和健全的外部监督管理机制。

2.3 缺乏医疗废物不同处置技术分布不均匀

河南省19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中,主要以省辖市为单元进行布局,其中有8家采用热解焚烧法,11家采用非焚烧处置技术(干化学消毒法、高温灭菌处置法),这三种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各有利弊,缺乏统一的协同处置机制。部分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自动化程度低,环境风险较大;部分采用热解焚烧法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运行不稳定,二恶英排放检测值不同程度的高于欧盟排放标准,易产生二次污染。如何结合三种处置技术的特点建立有效的协同处置机制是河南省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研究的关键问题。

3 加强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构建措施

新医改背景下结合河南省医疗废物处置的实际情况,制定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片区划分建议方案,并针对医疗废物处置常态下存在的问题、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因故障停运或检修期间以及应对区域突发疫情等情况下的协同处置需求,分别构建了不同的3种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共提出2种协同处置措施。

3.1 全省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片区划分建议方案

河南省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建议可划分为豫西南、豫东南、豫北及豫中等四个协同处置优化片区,原则上可考虑优先选择以片区为单位解决河南省19个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因故停运或检修期间、应对突发疫情等情况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以企业自主选择为前提,以实现医疗废物安全处置为目的,构建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和规范全过程监管。

3.2 加强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

3.2.1 常态下的医疗废物处置协同处置模式

重点鼓励河南省2家危废处置中心加快申请医疗废物处置资质,依托河南省2个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代为处置,即以河南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辐射周边区域,形成与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之间的协同处置模式,属于侧重于医疗废物处置常态下的一种协同处置模式。

该模式为解决医疗机构所产生的特殊医疗废物目前得不到安全有效处置的问题,此类特殊医疗废物主要包括因受现有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技术局限而不被消纳的,或者在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经营许可证范围之外不能接纳的以及其他一些特殊医疗废物;重点侧重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非焚烧设施、焚烧设施设施故障或检修期内,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与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之间的协同处置模式;某一区突发疫情应急状况下,也可以考虑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与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之间的协同处置模式。

3.2.2 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

针对现有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布设和规模大小主要是以地级市行政区域划分为单位而规划建设,对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置造成一定的局限和障碍,不利于医疗废物收集和处置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并易增大运输过程的环境风险。打破行政区域的划分在不同地市之间构建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是对地市级城市为单位建立和运行集中处置设施的一种灵活、有效的补充,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作用,确保正常运营条件和应急状况下医疗废物得到快速、有效和安全处置。

该模式是一种跨区域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结合医疗废物处置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适用范围为:打破行政区域的划分,在不同地市之间构建医疗废物的协同处置模式;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设备故障或检修期间和突发疫情等应急状况下,均可考虑的协同处置模式;在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正常运营条件下,结合医疗废物处置未来需求,可考虑统筹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规划建设的协同处置模式。

3.3.3不同处置技术之间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

通过对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置技术与焚烧处置技术的优缺点对比分析,以及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综合评价分析,从技术层面、减少二恶英排放、区域协同、提升技术水平等多方面提出相应的协同处置模式。

该模式主要适用范围是针对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所采取的不同处置技术之间的协同处置模式构建,重点是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与非焚烧处置设施之间的协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设备故障或检修期间和突发疫情应急状况下,均可考虑的协同处置模式。

3.3 协同处置模式

3.3.1 鼓励焚烧处置设施与非焚烧处置设施之间开展技术层面的协同处置。

以实现河南省医疗废物安全处置为目标,结合非焚烧

技术具有处置后产生的残渣不具有危险特性和完全不排放二恶英,且运营成本较低等优点,当焚烧处置设施需要检修无法正常运营时,以减少二恶英排放为前提,鼓励与非焚烧处置技术构建协同处置模式。可优先考虑选择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技术作为焚烧的替代技术,非焚烧处理技术不能处置的医疗废物再考虑就近交由具有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的单位处置或者省危废处置中心处置。

3.3.2 鼓励相邻地区建设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实施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

鼓励相邻地区建设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尤其是中小规模医疗废物的处理设施,原则上在条件合适的地方应优先考虑非焚烧技术,并加强与非焚烧技术配套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而大规模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原则上优先考虑焚烧技术,促进相邻区域间焚烧技术与非焚烧技术有机结合,构建区域间的协同处置模式。

4 结语

总之,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的构建,要与时俱进。根据新时期化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需要,强化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企业法人制度,建立医疗废物处理设备认证制度,拓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和加强政府监管等措施,积极推进医疗废物处理的产业化发展。重点支持医疗废物处置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和新技术的应用工作,不断提高我省医疗废物处置行业的技术和设备制造水平,积极探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的污染减排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郑大喜.新医改背景下构建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08).

[2]王宇,胡惠华.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现状的研究[J].现代医院管理,2011(04).

上一篇:欧阳修诗集阅读训练及答案下一篇:医院护士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