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精选8篇)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篇1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兄弟民族共同努力,共同创造了祖国数千年的文化艺术历史。其中包括蒙古民族以其聪明智慧创造的多种文化艺术,至今仍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称道。而蒙古民族独特的蒙古文书法篆刻艺术,也逐渐在我国书法篆刻艺术原地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一个民族的书法篆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蒙古文书法篆刻,亦是如此。要了解蒙古文书法篆刻艺术,需要了解蒙古文字的起源、结构和特点。

蒙古文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公元13世纪以前,分布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民族尚无统一的文字。成吉思汗在完成统一蒙古各部落的事业中,命人借用回鹘文字母拼写蒙古文,经过不断的改进,形成了回鹘式蒙古文字,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其演变过程可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有文字起到元朝初年,蒙古文字的拼写方法、字形风格与回鹘文字基本上一致。

第二阶段,从元朝初年到明朝中叶,回鹘式蒙古文从其标音字母到拼写规则、字形笔画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出现了中、东部蒙古族的所谓“传统蒙古文字”和西部瓦剌蒙古族的“托忒蒙古文字”两种分支。与期初借用回鹘文字的原型,已经发生了了很大的变化。

第三阶段,从明朝中叶到清朝,蒙古文字与原来的回鹘蒙古文相比,有了脱胎换骨一般彻底的变化。这个时期的蒙古文字不仅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点,而且文字的功能也更加完善了。

蒙古文字共有七个元音字母和二十一个辅音字母组成,并以字首、字中、字尾三种不同的变化形式。特别是蒙古文字以其拼写方式上的竖式结构和象形成分,不仅在造型上蕴含着以马背民族著称的蒙古族的神态风韵,而且为蒙古文书法篆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必备的基本条件。这也是在世界上众多的拼音文字中,唯独书写蒙古文字的技巧,能够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所在。

蒙古文书法的产生和发展

蒙古文书法与历史悠久的汉文书法相比,尚属于一门年轻的艺术。然而从蒙古文字诞生的时候起,就形成了使用软笔(毛笔)、硬笔(竹笔,羽翎、骨签)两类工具书写蒙古文的书法艺术。这一点,足以从成吉思汗时期到元、明、清以及中华民国历代流传下来的手抄品、木版、石版印刷品、碑刻、印鉴、匾额等文化历史遗迹中得到映证。

从蒙古文书法艺术发展演变方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回鹘式蒙古文时期(从蒙古文字创制到清朝初年)。它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一、用笔特征:蒙古文初创时,即多使用毛笔书写。这时候人们还多以实用书写为主,不能顾及到对书法理论的研究,拿起笔便写。因此用笔无轻重,笔道粗细变化不明显,但书写至“朝前尾”、“后尾”及“离体尾”时,运笔突然停顿回锋,给人以古朴方正之感。

二、书体特点:当时的书体多为所谓“正楷”,字牙、字肚、字角、字辫、字点写得工整而清晰。

三、笔画特点:在回鹘式蒙古文书法的史籍文献中,有的写单双点,有的则不写。在书写字角、字辫时也和现代蒙古文写法略有区别。特别是字尾,往往是一笔拉直似刀又似剑,别具风韵。另外其他字母与现代写法有别。

四、结体特点:由于回鹘式蒙古文的用笔、结体等特点,书体显得细长而清秀、整洁而利落,这也是回鹘式蒙古文书写的审美价值所在。

在回鹘式蒙古文书法作品中,首先应提到的是1225年的《成吉思汗石》书,是目前被发现的最早的蒙古文书法艺术遗产。此外还有1240年的《阔台汗召碑书》、1246年“贵由可汗印”、1307年写的孔子《孝义》以及元朝时期的大书法家突勒格吐固斯在1323年7月23日所书写的铭文。另外在大量明朝的诏书上书中发现有《回鹘蒙古文课本书》,可能成书于15世纪。

第二个阶段,是蒙古文书法规范化发展时期(从明末清初至中华民国)。这一时期,回鹘式蒙古文字从语法、书写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规范化,结体也发生了演变,成为与当代实用的蒙古文字基本相似的书体。由此,蒙古文书法也随着文字的变化有了新的发展。特点是:

一、从清初的不少佳作中,在同一幅作品中的文字,仍然是有的点单双点有的不点单双点。可见当时的蒙古文字仍保留着回鹘式蒙古文的痕迹。

二、清代中后期的书法变得与当今书法几乎完全一致,字的朝前尾、后尾、离体尾均写得较长,字的长短、粗细也变得适中。

三、书体由过去单一的楷书变成行楷书。并突出后尾,笔画处理的粗而重,形状如刀,谓之刀笔。

印章。印文共四行,左右两行为汉字九叠篆书,正中两行为回鹘式蒙古文。

说到蒙古文篆刻,八思巴蒙古字是躲不开的话题。元太祖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以后,命国师藏传佛教喇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仿效藏文字母创制了方形蒙古新字,用来拼写蒙古语、汉语以及与元朝有交往的个民族语言,这就是八思巴蒙古文字,并定为“国书”。官方颁布的法令、官印曾一度使用八思巴蒙古文。但是八思巴蒙古文与回鹘式蒙古文的的竞争,在民间实用书写方面,八思巴蒙古字明显处于劣势,到元朝末年终于被淘汰„„成为蒙古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字形方正的八思巴文,在篆刻入印方面却拥有着天生的优势,元代推行的各种八思巴文官印,如千户长印、万户长印等传世较多。并且衍生出了在民间流行使用的“花押印”。花押印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经典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上面有一个楷书汉字(一般为姓氏)下面有一个八思巴文的“记”字或个性图案;一种上面是八思巴文下部是个性图案;还有一种花押印的内容全部都是八思巴文。

明、清时期,随着八思巴蒙古文的消失,蒙旗王公、总管等官吏和宗教寺庙政务以及**等有开始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印章,清代赐予蒙古地区政、教首领的印章多为满蒙文合璧、满蒙藏文合璧和满蒙汉文合璧。这些印章多楷体阳刻(朱文),章法得体,刻工精美。

蒙古文篆刻艺术不仅在产生后的各个历史阶段,都从未间断的有所继承和发展,而且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些精通蒙古文篆刻艺术,工艺娴熟的篆刻艺人。而随着近年来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对八思巴文篆刻创作的大力倡导,又涌现出一批青年八思巴文篆刻艺术家,如朝洛蒙、艺如乐图、哈斯喜贵、四海、欧戾秦等,他们篆刻技巧娴熟,研究八思巴蒙古字,并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八思巴蒙古文篆刻作品,深的区内外人们的喜爱。

蒙古文书法篆刻的艺术魅力

如果蒙古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当然也就不会有蒙古文书法篆刻艺术。这是因为文字是书法艺术赖以造型的基础。然而在世界上众多国家和民族的拼音文字中,唯独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字具备了产生书法艺术的特殊条件,并发展成为一门瑰丽的艺术,是蒙古民族的智慧创造和历史的幸运。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篇2

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 人们发现仅仅能表示自然数是远远不行的.如果分配猎获物时, 5个人分4件东西, 每个人该得多少呢?于是分数就产生了.自然数、分数和表示“没有”的零, 通称为算术数.自然数也称为正整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又发现很多数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比如增加和减少、前进和后退、上升和下降、向东和向西.为了表示这样的量, 又产生了负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统称为整数.如果再加上正分数和负分数, 就统称为有理数.

值得一提的是有理数的名称.“有理数”这一名称不免叫人费解, 有理数并不比别的数更“有道理”.有理数一词从西方传来, 在英语中是 (rational number) , 而 (rational) 通常的意义是“理性的”.中国在近代翻译西方科学著作, 就把它译成了“有理数”.其实, 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 其词根为ratio, 就是比率的意思.所以这个词的意义也很显然, 就是整数的“比”.与之相对, 而“无理数”就是不能精确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而并非“没有道理”.

随着历史发展, 公元前6世纪, 当时的希腊有一个研究数学、科学和哲学的团体——毕达哥拉斯学派, 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 支配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因此世间一切事物都可归结为数或数的比例.他们所说的数是指整数.但是学派中一个叫希帕索斯的人发现没有一个整数比例写成的数可以表示1与2的比例中项.设这个数为x, 1∶x=x∶2, 即x2=2.他又画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 设对角线为x, 根据勾股定理x2=12+12=2, 可见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即是所要找的那个数, 这个数肯定是存在的.可它是多少?又该如何表示呢?希帕索斯等人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认定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新数.这个新数的出现使毕达哥拉斯学派感到震惊, 因为这动摇了他们哲学思想的核心.为了避免支撑世界的数学大厦坍塌, 他们规定对新数的发现要严守秘密.可希帕索斯还是忍不住将这个秘密泄露了出去, 据说他为此被扔进大海喂了鲨鱼.然而真理是藏不住的.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很多不能用两整数之比表示的数, 圆周率就是其中一个.人们把它们写成π, e等形式, 称它们为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一起统称为实数.

在实数范围内对各种数的研究使数学理论达到了相当高深和丰富的程度.这时人类的历史已进入19世纪.许多人认为数学成就已经登峰造极, 数字的形式也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了.但在解方程的时候常常需要开平方, 如果被开方数是负数, 这道题还有解吗?如果没有解, 那数学运算就像走在死胡同中那样处处碰壁.于是数学家们就规定用符号“i”表示“-1”的平方根, 即undefined, 称之为虚数单位, 虚数就这样诞生了.后人将实数和虚数结合起来, 写成a+bi的形式 (a, b均为实数) , 这就是复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用虚数和复数表示的量, 所以虚数总让人感到虚无缥缈.随着科学的发展, 现在虚数在水力学、地图学和航空学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在掌握和会使用虚数的科学家眼中, 虚数一点也不“虚”了.

数的概念发展到虚数和复数以后,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连某些数学家也认为数的概念已经十分完善了, 数学家族的成员已经都到齐了.可是1843年10月16日, 英国数学家哈密尔顿又提出了“四元数”的概念.所谓四元数, 就是一种形如q=w+xi+yj+zk的数, 它是由一个标量 (实数) w和一个向量v= (x, y, z) (其中x, y, z为实数, i2=-1, j2=-1, k2=-1) 组成的.四元数在数论、群论、量子理论以及相对论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 人们还开展了对“多元数”理论的研究.多元数已超出了复数的范畴, 人们称其为超越数.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向量、张量、矩阵、群、环、域等概念不断产生, 把数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峰.这些概念也都应列入数字计算的范畴, 但若归入超复数中不太合适, 所以人们将复数和超复数称为狭义数, 把向量、张量、矩阵等称为广义数.尽管人们对数的归类法还有某些分歧, 但在承认数的概念还会不断发展这一点上, 意见是一致的.

传统的数学课在讲述“数”的时候, 只是通过简单的举例就进入了一般的概念介绍, 学生往往对数的概念理解很抽象, 不能很好的把握.如果我们把数字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加入其中, 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阿西莫夫.洪丕柱, 等译.数的趣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12.

[2]艾萨克.赵莉译.我们怎样发现了——数字.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4.1.

[3]斯科特.侯德润, 等译.数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

[4]克莱因.张理京, 等译.古今数学思想 (第一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7.

小数的起源与发展 篇3

我国是最早采用十进位值制计数的国家. 这种计数法使得我国古代在数值计算方面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小数也是我国最早发明并运用的,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历程.

小数是在实际度量和整数运算(如除法、开方)的需要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度量精度的要求逐渐提高,反映在数学上,就是对数量表示的精确程度要求的提高. 开始,人类只能用整数表示数量,继而在所表示的数量的末尾附注“有余”、“有奇”或“强”、“弱”等字样,以表示该数量与实际量之间的差异,当需要用数来比较精确地表明这种差异的时候,就逐渐形成了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分数来表示不足整数的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发展度量衡系统,采用更小的度量衡单位来表示有关的量. 我国古代较早地形成了占主流的十进制单位系统. 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长度的记法采用的单位是:丈、尺、寸、分、厘、毫、秒、忽,忽是最小的单位,在计算中他把忽做为单位,以下那些没有明确单位的数就是小数,刘徽称作“徽数”,或者把它舍去,或者化成简单分数,或者用十进分数表达. 刘徽是我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应用小数的数学家. 可惜的是他没有对计数法稍加改进,把小数推到现代的水平,反而把十进分数作为一般的分数进行通分约分.

刘徽以后,有些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也采用了这种科学的小数计数法. 南朝刘宋著名科学家何承天编著的《宋书》律历志部分,大量地记述了如

十一万八千二百九十六二十五(1148296.25)

九万四千三百五十七(94305.17)

这样的数,用附在整数位后面的小字来表明小数,这大概是数学史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了.

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的《数书九章》中,不仅有大量的小数的运算,而且他对小数的记法也十分先进:用有关文字标明一个筹算数码的个位数,清楚地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区分开来. 如在卷6“环田三积”的运算中,得出数“三十二万四千五百六步二分五厘”(324506.25步),他在演算中用筹算记为

用“余”字明确表示该位以后皆是小数,“余”字无疑起着现代小数点同样的作用. 他还在卷12和卷13中使用了0.8,0.5等纯小数.

与秦九韶几乎同一个时代的数学家李冶在用天元术(我国古代求一元高次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也很明确地表示在运算中所遇到的小数. 如方程348-248x-0.5x2=0记为

其中“○ ”就是0.5. (天元术中在常数项旁边注一“太”字)

由此可见,宋元时期,我国在小数的记法上不仅指明了数的个位,区别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而且对于纯小数,还写上了我国特有的“○”,表示得十分清楚. 由于我国古代筹算历来是对齐数位进行的,所以小数的运算也是不成为问题的. 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小数在宋元时期已发展到现代的水平了,与现在相比,仅是没采用小数点的记号罢了.

世界上,古印度的数学家也在开方得不到整数根时使用过十进分数. 十二世纪以后,欧洲数学家开始采用十进分数,但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也不够普遍. 到了1585年,比利时的一位工程师和学者斯特文(S.Stevin)出版了一本仅有7页的小册子《论小数》(Ladisme),详细地介绍了小数的意义,并且把小数推广到全部算术运算上去,从而对小数的推广、普及工作贡献很大. 斯特文表示小数的方法是在整数的最末一位数字后边加上一个圆圈,圈中写一个“0”字,以下每位小数之后都加一个圆圈,圈内依次写1,2,3,…,用以指明每个数字的位数. 例如35.914写作359①1②4③. 这种表示形式仍是很笨拙,特别是用于除法运算比较麻烦,于是创造合适的小数的记法提到了日程上来了. 有的数学家用一撇把小数部分分开,有的数学家在小数部分的数字下面划一横线,也有数学家用一垂直线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间隔开,等等. 1593年,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C.Clavius)的著作中首先出现了小数点,并在欧洲逐渐被采用.

小数点在我国最早出现在1723年的著作《数理精蕴》里,只是小数点是记在个位数的右上方的,与现在记法略有不同. 其实,《数理精蕴》中的记法并未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注意,所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于十进制小数的记法一致很混乱,直到十九世纪末才普遍采用了小数点. 至此,小数在我国获得了完全胜利.

参考文献

[1] 眭秋生.我国十进小数发展简史[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2).91-95.

[2] [英]斯科特.数学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1-133.

[3] 刘纯.大哉言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111-119,212-215.

[4] 张奠宙.数学史选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6.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篇4

一、什么是谜语?

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候称“瘦辞”或“隐语”。谜语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解释。文义谜语是谜的统称,它包括文义谜(即灯谜)和事物谜(即民间谜),狭义的谜语仅指民间谜。

二、谜语的起源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

开始的谜语只是一种人们打趣的方式,最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谜语文化。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

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斗勇,制谜技巧日渐成熟。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

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南宋时,每逢元霄节,人们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

明清时期元霄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机构。现在我们国家有“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民团组织。

三、谜语的分类

一般地讲,谜语可以分为两大类(我们现在所说的谜语是指狭义的谜语),一类叫事物谜,就是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也就是常说的灯谜。

(一)事物谜

也叫民间谜语,儿童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和“物”。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比如:

猜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一个人,只有一寸长。打一字:府 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

打一动物:鱼

猜植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莲藕 猜机器:别看名字消极,其实确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拖拉机 猜用物:歌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自行车 猜用品(常用):有硬有软,有长有宽,白天空闲,夜晚上班。

猜人体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

头发

猜自然现象: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飘飘,日出慢慢散。雾 猜劳作: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

插秧

练习:

1、老大老二和老三,三个兄弟叠罗汉,老大踩着老二头,老三站在最下边。打一字(柰)

2、王大娘,白大娘,两人谈话坐在石头上。打一字(碧)

3、一个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荷花)

4、两个兄弟一样长,你要吃饭它帮忙,喜欢给你添菜,不爱给你舀汤。打一生活用品(筷子)

5、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你若猜不着,向我瞧一睢。打一身体器官(眼睛)

6、圆肚皮,紧绷绷,肚子里头空又空。不打它,不吭声,一打就喊咚咚咚。打一乐器(鼓)

7、身穿白大褂,头上十字花,速度非常快,救人全靠它。打一交通工具(救护车)

8、一间屋子方又方,只有门来没有窗。屋外炎热又晴朗,屋里寒冷又下霜。打一家用电器(冰箱)

9、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打一物(画)

10、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打一动物(鹅)

11、年纪不大,胡子一把,不管看见谁,总是叫“妈妈”。打一动物(山羊)

12、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去林间。这敲敲,那听听,要动手术把头点。打一动物(啄木鸟)

13、屁股一冒烟,直冲九重天,人造小星星,靠它送上天。打一物(火箭)

14、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打一食物(花生)

15、头戴黄色帽,身穿绿色袍,生的孩子多,向着太阳笑。打一植物(向日葵)

16、像糖不是糖,能用不能尝,遇水就起泡,去油又去脏。打一生活用品(洗衣粉)

17、有时圆圆,有时弯弯,有时像香蕉,有时像小船。打一自然景物(月亮)

18、一个大哥三只眼,每天路口来值班,人们看着它眼色,要是乱闯出危险。打一交通设施(红绿灯)

19、身穿大红袍,串起像鞭炮。你咬它,它不叫,它咬你,汗直冒。打一蔬菜(红辣椒)

20、说你呆,你不呆,推你一下你一歪。叫你躺下去睡觉,你却仍然站起来。打一玩具(不倒翁)

21、一物真奇怪,专把钢铁爱,遇上就粘牢,分开使劲拽。打一物(磁铁)

22、兄弟两个瘦又长,扭在一起下池塘,池塘里面打个滚,捞起变得黄又胖。打一食物(油条)

23、兄弟四五个,各进各的门,若是走错路,就要笑死人。打一衣服饰物(纽扣)

二、文义谜

文义谜也叫灯谜。它的谜底是表达任何一种意义的文字。所以谜底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单字、各种词语、词组、短句等等。

例:

1、七十二小时。——打一字(晶)

2、久不练功。——打《水浒传》一人名(武松)

3、朱子。——打《西游记》一人名(红孩儿)

4、庄稼人。——打一作家名(田汉)

5、归心似箭。——打一称谓(思想家)

6、收徒。——打一称谓(留学生)

7、江山如画。——打一国名(美国)

8、固。——打中国一省名(内蒙古)

9、驿站。——打河南省一地名(驻马店)

10、彻底平反。——打一节气(大雪)

11、口若悬河。——打一天气预报用语(多云)

12、雨点儿能落上——打一走兽(熊)

13、东京见闻录。——打一文学体裁词语(日记)

14、哑语。——打一修辞手法(比喻)

15、朱阁神游。——要一书名(红楼梦)

16、掌声大作。——打一乐器(手鼓)

17、水淹七军。——打象棋用语(过河卒)

18、年关紧缩开支。——打一俗语(压岁钱)

19、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打一俗语(龙抬头)20、不管三七二十一。——打一数学名词(无理数)

21、鹊桥断。——打一历史事件(七七事变)

22、诛。——打一地理名词(赤道)练习:

1、次子。——打一字(元)

2、共同留下复习。——打一字(翼)

3、自传连载。——打一成语(年年有余)

4、一再说要走。——打一七字俗语(三句话不离本行)

5、进寺只观如来像。——打一七字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

6、味精广告。——打一常用语(鲜为人知)

7、子女把你记心上。——打一礼貌用语(您好)

8、此处禁止放牛羊。——打一古代人名(杜牧)

9、木耳附子藏木香。——打一古代诗人(李白)

10、强盗法则。——打一古代人名(寇准)

11、进步的关键。——打一明代人名(于谦)

12、鲲鹏展翅。——打一三国人名(张飞)

13、有耳听不见。——打一字(龙)

14、给一半,留一半。——打一字(细)

15、僧穿彩衣。——打一《水浒》人名(花和尚)

16、美哉中国。——打一《红楼梦》人名(妙玉)

17、船出长江口。——打一中国省份名(上海)

18、疑有阴私。——打一河南城市名(信阳)

19、认祖归宗。——要一民族名(回族)

20、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打一节气(立夏)

21、恍然大悟。——打一昆虫名(知了)

22、九九归一。——打一花卉名(百合)

23、三更时分。——打一书名(《子夜》)

24、龙井茉莉值千金。——打一书名(茶花女)

25、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打一美术用语(速写)

26、毫不利已。——打一乐器名(吉他)

27、中国昂首向前进。——打一民俗语(龙抬头)

28、来人变了样。——打一粮食(大米)

29、小丑的装束。——打一服装名(牛仔服)30、由。——打一动物名(短尾猴)

31、区区小事也当真。——打一电影名(《鸡毛信》)

32、一狗守洞口。——打一字(突)

33、剖腹。——打一病名(拉肚子)

34、足下生风。——打一病名(脚气)

35、某某。——打一人体部位名(无名指)

36、举世瞩目。——打一人体部位名(眼球)

37、货真价实。——打一数学名词(绝对值)

38、鹊桥断。——打一历史事件(七七事变)

39、坡。——打一地理名词(地壳)

三、事物谜(民间谜语)与文义谜(灯谜)的区别

事物谜和文义谜都是谜语,它们有共同的地方。比如,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

先看一个民间谜语:

谜面: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谜目:打一娱乐用品。谜底:爆竹。

再看一个灯谜:

谜面:留发。谜目:打一成语。谜底:置之不理。

二者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1、谜面和谜底的扣合方式不同

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面。谜面抓着要猜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音响、出处、用途等各个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比喻、夸张、喑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绘出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

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灯虎”。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猜灯谜要着眼于文字的义、音、形。灯谜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形、形变化的特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或字形上相扣合。

下面我们看两个例子,看它们在扣合方式上有哪些更深的不同。例1:谜底是燕子。

民间谜语的谜面是:衣服假缎子,尾巴像剪子,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而灯谜的谜面是:北京零时。

比较两个谜面,民间谜语对燕子的外表(衣服似缎子)、形状(尾巴像剪子)、生活习性(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进行了形象地描述。灯谜的谜面则根本不去理会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燕子”这两个字的字义。“北京”又称“燕京”,这里扣住个“燕”字。“零时”在古代计时法上就是“子时”,这里扣住一个“子”字。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在扣合方式差别是很大的。

再看例2:谜底是“雪”。

民间谜的谜面是:是花不能戴,轻轻飘下来,空中开六瓣,大地一片白。灯谜的谜面是:倾盆大雨冲倒山。

前者把雪比作花,抓住其形状“六瓣”,雪后“大地一片白”等特征,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雪”的形象。后者只着眼于“雪” 6 的字形、写法,取“雨”冲倒“山”——彐,从而为“雪”。

下面,大家看几组谜语,自己分析分析,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组

民间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中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灯谜:零头。——打一字 第二组

民间谜: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打一家用作物

灯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打一字 第三组

民间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打一农作物 灯谜:木兰之子——打了农作物 第四组

民间谜:脱了衣服见头发,拔开头发就见牙。——打一农作物 灯谜:珍贵的稻子。——打一农作物名 第五组

民间谜:东一片,西一片,猜不着,听听看。——打一人体器官 灯谜:没有关联。——打一字

2、谜底的范围不同(谜目不同)

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谜底是“事”或“物”。如动物、植物、用品、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等等。

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少至单字,多至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刊杂志、中西药物名、电影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比较一下,灯谜的谜目范围要比民间谜语的谜目范围广泛得多。当然,严格地讲,谜目的书写也是有区别的。如“燕子”谜,民间谜语谜目写成“打一动物”,而灯谜的谜目要写成“打一动物名一”。

3、谜面的表现形式不同

民间谜语的谜面一般字数较多,而且常常是合辙押韵的歌谣,其中的四句形 7 式出现的较多。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很适合口头传诵。

如:一个娃娃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脱去衣一件,脱到年底乘张皮。——打一日用品(日历)

又如:像糖不是糖,不能用口偿,帮你改错字,纸上来回忙。——打一文具(橡皮)

灯谜的谜面一般文字较短,很多还采用了现成的词语。如诗句、成语、俗语、典故以及人名、地名、电影名、戏剧名甚至还有用字母、数字、图画、棋谱、符号等作谜面的。如:

大家都笑你。(打一中国地名)谜底:齐齐哈尔 可上可下。(打一字)谜底:哥

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打一成语)谜底:望眼欲穿 动力消耗。(打一字)谜底:云 导。(打一成语)谜底:抱残守缺

4、猜谜制谜的规则不同

灯谜的猜法和制法有严格的规则。比如谜底和谜面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出现(这叫“底面相犯”),谜底和谜面在扣合上要讲究贴切、严密,不允许出现多余的闲字。

而民间谜却没有这些规则,只要谜面能够隐射谜底就行了。另外,有些灯谜有谜格,而民间谜语没有谜格。

5、猜射对象不同

由于民间谜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数的民间谜语适合少年儿童猜射。而灯谜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猜射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猜射者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它一般地适应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成年人猜射。不过,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灯谜也逐渐受到少年朋友的喜爱。

四、谜语的组成

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运用特殊方法制成的灯谜还有谜格。

1、谜面

谜面是谜语的脸面,也是谜语的主要部分,是供人来猜的说明文字,是为了揭示谜底(答案)所给的条件或是提供的线索。

谜面可以说出来让人猜,也可以写出来。一般地讲,民间谜(事物谜,包括简单的字谜)口述的多,灯谜差不多都得写出来。比如:

三市尺不是米——打一字 凤头虎尾——打一字

这样的谜面就要写出来,因为答案(谜底)得反复琢磨。头一个谜底是来,因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来”字。第二个谜底是“几”字,因为“凤”字的“头”和“虎”字的“尾”正好都是“几”字。

还有一些谜语,谜面没有文字,而是由图像、实物、动作、符号、数字、字母,甚至棋谱、篆刻等形式组成的。

2、谜目

谜目就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谜目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的作用有点像路标,给人指明猜射的方向。

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比如“打一字”,谜底就限定了只能是一个字。“打”是“猜”的意思,“打一字”就是“猜一字”。

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的是两个或几个。比如: 客满——打字二

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人”(变形为立人“亻”)与“足”合成“促”,也可以表示人已经非常多了,即“人”“多”合成“侈”。

3、谜底

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谜底字数一般很少,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组,有的是一种事物的名称或者动作,最多也不过是一两句诗词。有趣的是,有些灯谜的谜底和谜面互相调换后还能成谜。比如:

泵——打成语一

“泵”字“石”在上,“水”在下,用会意法猜出谜底“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个成语。反过来,用“水落石出”作谜面(打一字),它的谜底就是“泵”。

4、谜格

谜格是构成灯谜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灯谜创作过程中,制谜者为了广开谜路,通过“格”的设置使一些本来不能入谜的题材成为谜材,从而起到“格助谜语”的作用。例如:

函授(卷帘格,打常用词一)

在这则谜语中,“卷帘格”就是谜格。不同的谜格,对谜底的字数,形式有不同的规定。猜带谜格的谜语,首先一定要理解该谜格的格规,否者,无从下手。根据卷帘格的格规,此谜的谜底为“讲信用”。

就谜格而言,历史上虽然出现过500多种谜格,然而传流至今的仍有生命力的仅四十多种,常用的也就二十余种。有关谜格的知识,我们将在以后给大家逐步介绍。

5、加注

除以上几个组成部分外,有的谜语还有加注。

谜面加注是提示谜中应增减的字的笔画、偏旁、部首或猜射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如:

纪念鲁迅(此谜请勿念,打成语一)谜底:百年树人

餐桌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篇5

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赴宴守时守约。

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贵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

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

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

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

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

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酒斟八分,不可过满。

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

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

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

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近代中国餐桌礼仪的变化发展

推荐于-06-12 04:45:23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

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

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

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

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

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

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酒斟八分,不可过满。

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

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

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

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人们总是以为,家居讲的只是装饰、家具等家居的元素而已。

其实,我们的家就是我们的生活,家居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居的改变缘于生活态度与观念的转变,体现国人素质。

同样,餐桌上的礼仪也能体现出个人的素质与品位。

而且中国人一定要对中国人繁杂的餐桌礼仪了解一二,才能不愧对我们数千年的历史与文明,才不至于贻笑大方。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

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

圆形餐桌颇受欢迎。

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

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

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

此为一大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

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

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

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

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

令人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

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

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

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

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

可能会提供刀叉,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

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

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

当你用筷了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

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

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

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确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顾到。

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

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

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谈起喝酒,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酒文化“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

现代人在交际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酒的作用。

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你求人交际的成功。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

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

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

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

好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

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

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敬酒也就是祝酒,是指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提出某个事由而饮酒。

在饮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类的话甚至主人和主宾还要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词。

祝酒词内容越短越好。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

芳香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篇6

芳香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学院:园艺学院 班级:园艺2班 学号:200930050218 姓名:石小峰 指导老师:王慧聪

时间:2012年11月24日到2012年11月25日

芳香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芳香疗法萌芽于古埃及和古印度,发展于古希腊、古罗马和阿拉伯,成熟于20世纪的法国,随后流行于世界各地。现代的国际交流和临床探索表明芳香疗法实践和研究产生了质的飞跃,芳香疗法应用有了新的拓展。

关键词:芳香疗法;起源;发展;精油;保健

Abstract: Aromatherapy originated in ancient Egypt and ancient India, developed in ancient Greece, ancient Rome and Arabia, matured in twentieth Century in France, then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linical explor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aromatherapy improved greatly and new development in its application came forth.芳香疗法是指将气味芳香的药物, 如丁香、藿香、木香、白芷、薄荷、冰片、麝香等, 制成适当的剂型, 作用于全身或局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其中,精油是最常用的。精油是由植物各部分(如根、茎、叶、花瓣、种子、果皮和树皮等)的微小腺体产生的。在正常的自然条件下,精油从植物里缓慢地散发至周围环境,在加热或挤压植物时,腺体破裂,散发出精油的芳香。精油是一种复杂的多成分的混合物,其中含有萜类、酚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烯类和醚类化合物与有机酸。精油能自然挥发,能溶于乙醇、植物油和水,既不油腻,也不多脂,不会在皮肤上残留油渍。

芳香疗法用精油的使用方法可以归纳为3种,即吸入法、按摩法和摄取法。

1、芳香疗法的起源

芳香疗法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西方的一种神秘文化,近几年来才开始作为一种美容、养生的护理方式在国内开始盛行。许多人对芳香疗法的疗效还持有怀疑的态度,就连接受芳香疗法的人,很多也只是想要利用香薰改善室内的氛围,或者是将它运用在美容瘦身上,对芳香疗法的历史渊源更是了解有限。

其实人类使用植物的历史相当久远,在人类还没有历史记载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香料植物了。所以,芳香疗法又被称之为“古文明的艺术”,各大文明古国则为芳香疗法的神奇世界揭开了序幕。

大约早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年左右,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埃及人就已经利用芳香药草植物来治疗各种身心失调的疾病。从文献上得知,埃及人当时已知食用大蒜(Garlic)具有消炎、杀菌及解毒的功能。他们还利用植物精华制成香料,作为药物与防止尸体腐烂之用。例如在尸体防腐上大量使用乳香及没药等芳香植物填放在尸体内,最后用浸过香胶水的亚麻布将尸体包裹住,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木乃伊。埃及的法老也会在重要的宗教仪式,如神职任命的搽油仪式中,在不同的神像前燃烧并擦抹各种象征其意义的精油。例如在战备时就会使用具兴奋作用,且能引起攻击欲望的精油,若希望和平、调停纠纷,就选用具有镇定安抚情绪的精油。充满传奇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是埃及王朝最后一位女王,她和香精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老香精及化妆品的制作上,堪称鼻祖。传说她曾在卧室的地板上铺了厚达46公分的玫瑰花瓣,利用玫瑰花催情的功效来引诱她的情人们,最终征服了罗马帝国的皇帝凯撤及他的义子安东尼,也成为埃及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一代女王。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芳香植物的国家之一,并在数千年前就有详细的研究。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黄帝神农时代,人们采集树皮草根来驱疫辟秽,这是利用植物的香气来杀虫治病。那时人们对天然花卉的香气就有好感,用来敬神拜佛,清净身心,还用于祭祀、敬天、丧葬等。中医自古就有“ 芳香开窍”的理论,并在临床上被普遍运用。有资料表明,名医扁鹊华陀等都有用芳香物质一一寮香让病人“起死回生”的本领。而中国第一本专述各种药草的目录书籍,相传是由距今二千八百年前的神农氏所著的《本草》。著名的《本草纲目》则是李时珍于公元1578年前所写,书中记载了两千多种药用植物,其中包含大量的芳香植物的药效,此书不但奠定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基础,流传至近代后也为西方人广泛研究,在传统医学上,远远胜过了其它国家。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印度,也是很早就懂得如何使用药用芳香植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阿育王以有组织、系统化的方式栽种药用植物,印度最古老的医药典籍《吠陀经》是公元前二千年前由阿输吠陀所著,在这本著作中,除了记载药方及对植物的祈祷文,还以八个层次来阐述药理,从医疗一直到养生、保健之道全都包含在内。其中多数详细阐述了古老的印度药材流传至今仍在使用,而某些药材就是今天芳香精油的提炼来源。而现今提炼芳香精油最普遍的方法之一—蒸馏法,则是公元十世纪时,由阿拉伯最伟大的医师阿比西纳首先采用的,他萃取出了世界上第一瓶玫瑰精油。十二世纪,随着十字军的东征,欧洲人不但把阿拉伯的香水带回欧洲,也把蒸馏萃取的技术带了回去。到了十四、十五世纪时,黑死病席卷欧洲,当时盛传在身上佩带香药草包或是焚烧香料植物,可以避免感染。这些举动在当时曾被视为迷信,但是以现在芳香疗法的角度来看,那是消炎、杀菌以防止感染的正确方式。

十六、十七世纪则是欧洲药草的全盛时期。精油的蒸馏技术飞速进步,精油被大量运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的生产中。到了十八世纪末,实验化学开始应用在医学上,合成药物逐渐取代了天然药草,从此芳香疗法走向没落,而被视为另类疗法。进人二十世纪,精油的开发研究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各种科学试验的进行,人们对精油成分有了更深人的了解,通过对各种不同精油的混合利用,现在的精油包括树脂浸膏等,除了具有抗病菌、止痛解毒、愈合伤口、促进新陈代谢及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血压、健胃整肠等的治疗功效,还具有激发肌体本身治愈的能力。

在近代,和芳香疗法关系最密切的国家是法国,法国人首先将芳香疗法技术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 芳香疗法学”。1920年,法国化学家盖得佛斯发现精油的杀菌防腐作用比化学药剂效果还要好。他于一次实验意外中严重灼伤双手,使用薰衣草精油后竟然发现受伤的部位两天后就痊愈了。由此激发了他对芳香精油的研究兴趣。1928年他将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刊物上面,首创了“芳香疗法”这个名词。他也被尊称为“现代芳香疗法之父”。之后瓦涅医生承其后而跟进,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将芳香疗法应用在了临床医学研究上。1950年,法国的玛格丽特·摩利夫人首度将芳香疗法带人健康美容及护肤领域。晚年摩利夫人定居英国,在英国开设芳香疗法中心并教授学生,从此英国又一直将芳香疗法承袭下去。1993年,印度尼西亚华侨陈香兰女士首先将芳香疗法引人了中国内地。在当时的中国美容这一版图里,芳香疗法被作为另类疗法并不被人们所接受。

芳香疗法在国内经历了一段艰难而寂寞的历程。进人二十一世纪,芳香疗法迅速在中国美容市场上发展壮大起来。芳香疗法的应用更为广泛,已成为美容行业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2、芳香疗法的发展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芳香性药物以化湿和开窍为两大主要功效。中药药理研究证明,芳香性中药是一些具特别香气的药物,具有鼓舞正气、除邪辟秽,解肌发表、疏风散邪,芳香健脾、化湿醒脾,通关开窍、止痛消肿等功效,这些特点与芳香性中药所有的特殊药理性质有关。

进入19世纪后,国外专家开始对精油的成分进行化学分析,进而探明芳香疗法的核心是精油。精油(essential oils)通称之挥发油(volatile oils),亦称芳香油或香精油。精油之组成成分极其复杂,通常是由萜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酯类等各种物质所组成的多成分混合体,其中第一部分——萜烯烃类最为重要。从而可把芳香药物定性为含有挥发油成分的药物。

现在介绍芳香疗法的几种现代应用: 2.1 芳香疗法在保健美容方面的应用

芳香疗法有益于护肤,特别对护肤明显的精油有:花梨木、熏衣草、苦橙柑、甘菊、胡萝卜籽、鼠尾草、天兰葵、百里香、柠檬、橙花、玫瑰等。

精油有三个特性:第一,杀菌。精油不但对细菌有效,连一般之病毒及微生物亦有良好的抵抗力,如将精油加热,使精油分子挥发进入空气中,可达到杀菌和除臭的双重功效。第二,再生。精油不但可以促进细胞再生能力, 帮助伤口愈合, 且具有延长细胞生命和使细胞延迟老化。第三,解毒。一旦精油进入人体细胞,可以帮助细胞新陈代谢,促进有效呼吸作用之进行,排除细胞代谢后之废物及毒素,使细胞保持健康状态。

所以,芳香疗法有其强大的护肤功效:(1)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2)加强淋巴系统的排毒功能;(3)增强免疫力;(4)激活细胞再生能力;(5)调理细胞的呼吸代谢正常;(6)防止及治疗微生物的感染;(7)舒解身心,稳定情绪;(8)加速表皮的代谢,清洁皮肤;(9)增进皮肤吸收养份。

比如:玫瑰,气味甜而沉的纤细花香,采用花瓣萃取精油。不仅对头痛、失眠、神经紧张有其精神心理的效用,还可清血、利肝、利脾、健胃等,对身体有效用,更重要的是,对皮肤有消炎、抗菌、收敛的功效。玫瑰香清油,适用于所有的皮肤,特别有益于成熟、干燥、硬化或敏感的皮肤,其紧实、舒缓的特性,对发炎现象很有帮助。由于它能收缩微细血管,所以是治疗皮肤中微细血管扩张、破裂的神奇之宝。2.2 芳香按摩疗法用于减轻癌症患者的症状

对癌症病患来说,癌症的可怕来自于难以治愈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诸多不适,例如全身无力、疼痛、恶心、呕吐,甚至是疾病过程中所带来的焦虑及情绪低落。许多癌症病患常会出现食欲降低情形,这个问题可以使用甜橙精油来改善。口腔及伤口的异味能用茶树纯露或薄荷纯露。身体水肿可使用葡萄柚、柠檬、快乐鼠尾草、杜松等精油,再配合淋巴结按摩,会有不错的功效。多数癌症患者不能忍受的疼痛,则可用快乐鼠尾草、甜马郁兰、罗马洋甘菊、德国洋甘菊、薰衣草等精油。让癌症病患煎熬的焦虑、忧郁等情绪低落问题,可用橙花、快乐鼠尾草、佛手柑、乳香、檀香、葡萄柚、甜橙、迷迭香、甜马郁兰等精油,改善心灵及心情的疲惫,让癌症病患敞开心胸,放松紧张的情绪。另外,癌症病患因免疫力下降,常会导致伤口的不易恢复,此时可以考虑使用薰衣草、茶树油、德国洋甘菊等精油涂抹于伤口上,会促进伤口组织的复原。而如果因为化疗而造成的恶心呕吐,则可使用柠檬、甜橙、薄荷、姜等精油,用薰香的方式让病患吸入,可以改善病患的恶心呕吐情形。因疾病或是药物造成的肠胃便秘或腹胀,可予橙花、甜橙、乳香、葡萄柚、佛手柑、柠檬等精油按摩腹部。芳香疗法是温和的辅助疗法,无法用来消灭癌细胞,但看似简单的精油若能适当的使用于癌症病患身上,必定能减缓病患身体不适及增加心灵缓和,促使疾病治疗过程的顺利,提高病患生活品质,进而能积极面对癌症治疗,对癌症病患来说,是一举数得的好帮手。2.3 艾灸与芳香疗法

艾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对于艾灸的治疗作用原理,目前多认为是一种“综合效应”,这种综合效应包括了灸法的温热作用及艾的药性作用。艾作为最佳的施灸材料,性苦微温,气味芳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一定的药性作用优势。

2.4 芳香疗法在情绪减压方面的应用

著名的芳疗专家凯·库柏(Kay cooper)告诉我们“芳香精油对于情绪减压的好处在于:分子极小的精油能够快速渗入真皮的更深处,而且大脑也被芳香唤醒和镇定。摩利夫人也说:“香味对个人心理及精神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是最有意思的。我们的知觉能力会变得更为敏感及清晰,我们会发现似乎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而且知觉也会变得更为真实。或许我们也可以说,平时情绪因素对知觉所造成的困扰已经完全地消除”。运用芳香疗法为情绪减压的原理是:由于嗅觉中枢与记忆中枢都分布在大脑相同的部位,因此当我们吸入香气时,这些香气的化学分子会透过记忆中枢里所储存的记忆,刺激”边缘系统“或称”情绪头脑“的作用。愉悦宜人的味道会下意识地引发”情绪头脑"里所储存的正面情绪,而恶心不快的气味则会引发消级负面的记忆。芳香疗法的作用,就在于利用气味与情绪的连接关系,使特定的气味影响情绪,进而消解压力及紧张。

由于芳香精油是一种有机的成分,因此具有调节、中和以及平衡的作用。它在提升我们精神的同时,也可以平衡我们的神经系统。而且,正如著名芳疗专家罗维斯提教授所说:“芳香精油在芳香疗法中使用,而且当剂量适中时,不会像一般用来治疗精神的药物般,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罗维斯提教授虽然并未提到可用形式多样的芳香疗法来代替心理治疗,但是芳香疗法确实是可以替代化学镇静剂或兴奋剂,并提供一个有效又安全的辅助方法。当然,对于严重的情绪压力,并无法单独用芳香精油来完全治愈。在这种情形中,其他形式的辅助治疗,如心理治疗、心灵启发,可与芳香疗法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结语

近年,由于合成药品常被发现有毒副作用,所以产生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倾向,对合成药品的需求在逐渐减少。此外,现在大多数人处于繁忙、紧张的生活状态中,生活节奏快,人的身心压力加大,希望有一些能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天然产品,使疾病得到治疗或减轻。芳香疗法正好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芳香疗法不仅能护肤、护发和去除表皮上的一些瑕疵,而且能让人在舒适、芳香的环境里使身心松弛下来,得到休息,激发人体免疫力,使人体身心的一些不适或病痛得到治疗或减轻。因此,芳香疗法受到人们的喜爱,逐渐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

参考文献:

浅谈古筝的起源与发展 篇7

1.分瑟为箏说

二人争瑟, 由争夺而产生了“筝”,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合逻辑性的, 我们也只能把这种说法当做一种传说。一件单一的乐器, 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 每个部件都具有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破坏性的变成两个残缺不全的物件, 怎么可能变成两个独立存在又都具有完整性的乐器呢。

记述“争瑟为筝”的文献虽然不少, 但是存在较多的破绽明显的文献在内。首先, 筝的弦数的发展从少到多逐渐演变的, 由前面已知, 五弦筝是最早出现的, 逐渐发展有九弦和十三弦。在历史中, 较为流传影响较大的十三弦筝, 也是筝弦发展的一个阶段, 如今筝弦已经超过十三弦增加至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甚至为四十四弦、四十九弦。筝弦由少至多, 由简到繁是筝弦在历史发展中演变的一般规律。所以, “争瑟为筝”的说法, 筝弦是从多到少的变化发展是不符合事实的, 同时也违背了乐器发展的规律。

再从字的结构分析。根据《说文》解释, 凡属于琴类的乐器, 字的结构都从“琴”。瑟的结构从“琴必”, 筝的结构则从“竹争”。这说明筝并不是琴类, 二者是两个不同属类的乐器。最早的筝可能与竹有关, 所以从竹。

2.筝筑同源说

筑为筝源这种说法, 既有合理的地方也有解释不清楚的地方, 因筑这种乐器在战国时期就开始逐渐减少, 至今已经失传筑这种乐器, 所以要彻底证明筝与筑二者之间的关系, 比较复杂难做到。

筝的根源在哪, 众说纷纭难以做下定论。筝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改变, 人们无从查询筝最为开始的模样。虽然如此,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带动音乐史学研究的发展, 我们会相信, 古筝源头的寻找总会找到的。

纵观中国乐器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 弹拨乐器的出现是在打击乐器之后出现的。筑是用竹尺打击而发声, 筑的这种奏法是比较符合打击乐器的奏法技术的。而筝是用指进行弹奏的, 相比较而言, 筝的弹奏发要比筑要复杂很多。可见, 筝与筑在起源上具有密切的关联。筝由于筑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筑与筝有具有同源的关系与联系。所以我们可以想见筝与筑的密不可分性。

从历史材料看, 早期筝与筑更为类似:都是筑身, 都是竹制, 楱状、细颈、都是五弦。

总之, 根据筝的起源的种种说法, 我们可以看到, 筝是一种简单的五弦乐器, 或者少于五弦。筝的制作年代比较久远, 可以断定筝的制作年代不会是秦代, 应当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前后。制作比较简单, 是用大竹筒制作的。筝发展到汉代已出现了转调。在隋代就已流行, 隋文帝开皇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隋代筝的演奏中也用了移柱转调的方法:“促调转移柱” (王台卿诗) , “调宫商于促柱” (顾野王赋) 。筝在唐代音杀中广泛使用, 如用于礼乐之雅乐中。

在漫长的音乐发展过程中, 筝慢慢的流传到了我国的很多地区, 并在各地区特殊的文化环境与不同的音乐流派的大环境下, 具有了不同的演奏风格, 也形成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流派。

摘要:我国音乐史学界对古筝的研究颇为重视, 经研究发现, 筝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 于秦国建立之前筝便流传于秦地, 称其为古城也不为过, 但是如果要追溯这门古老乐器的起源, 就如同寻找长江入海口的源头那般, 并非容易的事情。如今我们要准确的判断出这门古老乐器有多么的“古老”, 它的起源于何时何地, 较为困难。至今为止, 对于古筝的来历各抒己见, 虽然难以辨别, 但也在这些说法中仔细比较和体味, 或许众说纷纭的内容和背景中, 能解开古筝音乐长河源头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古筝,起源,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力.论古筝的滑音[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 (02)

[2]赵毅.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及其当今教学中的问题[J].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7 (02)

围涎的起源与发展 篇8

关键词:围涎;起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07-1

一、围涎与围饰的关系

围涎是一种颈部的装饰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物件,而颈部的这种服饰部件最初是挂肩、披肩、围肩等围饰相互借鉴发展而来的。围涎是围饰中的一种,而围饰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据历史资料文献,可以考证的最早的是在夏到周朝时期舞女们从颈部缠绕一周然后披挂在肩上的衣饰,其基本的款式结构一般是圆形或者是方形的,此装饰物叫“帬”,意思是指方形或圆形绕颈部一周披在肩背上的衣饰。围饰的早期形制原形为披围帛和帔子。围饰作为衣饰的一种起源于秦时妇女所着披帛,它以一块纱或布帛围脖子一周,披佩在肩上。《事林广记》所说的帔子也是一种围系于脖子上、披于肩上的服饰品;沈从文先生认为披帛和帔子是两种不同形象的服饰品,披帛形似现代的围巾,帔子则近似后世的云肩。马缟的《中华古今注》载,唐朝披帛由自上而下流行,式样有变化多在胸前结带结,这从唐朝的唐三彩陶俑和壁画中都可以看出(如出土于西安鲜于庭诲墓的唐三彩陶俑,如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中的壁画)上面的女性服饰形象中都可以得到实证。如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馆藏的五彩瓷伏羲神像和神农大帝像,其颈部和胯部都披有层层叠叠树叶围织成的披饰。两位神仙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具有极深远的影响,其颈部、胯部的披饰与后世的柳叶形围涎几近相似,形制上有较深的渊源。

二、围涎与云肩的关系

人们颈部的围饰发展到清代最为盛行的是云肩,到晚清民国时期,由于云肩的普及,围涎应运而生。围涎与云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围涎的直接来源是云肩。在崔荣荣、王闪闪的著作《中国最美云肩——卓尔多姿之形制》一书中,将云肩按照穿着人群的不同来划分,成人女性穿着的称为云肩,儿童穿着的称为小云肩,又称之为围涎、围嘴。根据晚清民国时期围涎的造型观察,婴幼儿的围涎与成人女性云肩有着极为相似的形态结构、造型艺术。所以,晚清民国时期的围涎是因为云肩在民间大众的普及而衍生出来的儿童围饰。成人女性的云肩是以其外在的审美为主要制作动机的,而儿童小云肩(即围涎)则是充分考虑到了其实用功能,是避免幼儿口水或食物玷污衣服而戴于衣服外层的一种装饰物。稍大一点的孩童由于贪玩调皮,为了避免外衣的磨损,此时的围涎制作也比较地厚实,是由多层面料缝纳而成,多为为简单的抹角方形、圆形等外在形态。

从上述多种对围饰的称谓及发展脉络来看,围涎是围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可说是云肩的发展为围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围涎与肚兜的关系

肚兜也叫兜肚、袜腹、抹胸、内衣、近身衣等,是贴身护在胸部和腹部的菱形布块,用带子套在脖子上,左右两角钉带子束在背后,并有兜袋作贮物装饰之用。

传统的肚兜与围涎在其用途、造型、图案、文化寓意方面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肚兜用途不仅是护体、保暖、美观,还有防止小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以免弄脏衣服的作用,其制作精美,款式多样。

肚兜的外形是用五个大小不一的如意形组成的,外轮廓形状类似一个大的如意头肚兜,每块如意都是用透明的圆珠串联而成,形散而神不散,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水田衣肚兜,以纹的刺绣方式,红、黄二色作底的对称安排,与不同图案的不对称绣纹,统一中见丰富,针法平顺,配色和谐,胸际处小小面积的蓝色在整个肚兜中起到了清新夺目的视觉效果。此款肚兜与后世的围涎不仅是在外形款式上与后来的围涎和肚兜相似,而且装饰手法与后世菱形拼接装饰手法的围涎也是基本一致的。

通过肚兜与围涎的比较,可以发现儿童肚兜的制作中加长了胸前部分的长度,而且传统肚兜服饰的图案题材主要以传统的民俗吉祥纹样和戏曲故事题材为主,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而婴幼儿围涎的装饰纹样也是以这两类为主。另外,从穿着人群来看,肚兜主要有两大穿着人群——女性和孩童。女性穿着肚兜的目的是美化、护体、保暖之功能。而孩童的肚兜主要是考虑护体的功能:一是防止胸腹部受凉,肚脐进风;二是护衣身,防外物。这与围涎的功能又有着不谋而合的相同。所以,又可以说围涎与肚兜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结语

围涎作为一种“静”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一种“活”的精神文化的载体,具有双重的价值。为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研究围涎的起源与发展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希望为研究围涎作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袁仄,蒋玉秋编著.中国结丛书——民间服饰[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2]赵屹,潘鲁生,孙磊,唐家路.民间文化生态调查/锦绣衣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上一篇:公司管理岗位辞职报告下一篇:初三教师代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