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与百年中国(精选8篇)
1998-09-13 来源:光明日报 杨金海 胡永钦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在中华民族百年变革的风雨历程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峥嵘岁月里,《共产党宣言》始终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一、《共产党宣言》的最初传入 据现有资料,《共产党宣言》的片断文字传入中国的时间为1899年初。
那是1899年2月,由上海基督教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刊载了由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撰写题为《大同学》的文章。文章写道:“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文章误认为马克思是英国人,实际上马克思是德国人,只是长期住在英国罢了),接着又写道:“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万国公报》第121册,第11页)这里援引的就是《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今译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李提摩太系英国威尔士人,1870年来华,先后在山东、山西、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传教和进行文化活动。1891年他继任广学会总干事。此后,他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出版书刊、交结上层、影响学界、迎合康梁,力图影响中国的社会政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共产党宣言》的片断就是在他介绍西方众多社会主义学说时传入中国的。
第一个为寻求救国真理而阅读《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人要推孙中山。1895年,孙中山领导兴中会在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逃往澳门,后经香港、日本、美国本土,最后到达英国伦敦,时为1896年10月。他在伦敦留居一年,其间,常到大英博物馆研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正是在此,孙中山第一次知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及其活动情况,并第一次读到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这对他形成三民主义思想、成为中国20世纪第一个伟人起了重要作用。宋庆龄曾回忆说:他还“敦促留学生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并阅读当时的社会主义书刊”。
在孙中山的影响下,不少先进分子向国内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著作。
1903年2月,马君武在《译书汇编》第2卷第11号发表《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首次以英文标题介绍了《共产党宣言》。3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日)福井准造著、赵必振译的《近世社会主义》一书,书中有四处提及《共产党宣言》,并称之为“一大雄篇”。1905年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第2号发表孙中山的得力助手朱执信的文章《德意志革命家小传》,署名蛰伸,文章第一次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基本思想和历史意义,还摘译了十大纲领等文字。1907年,由上海世界社出版的《近世界六十名人》一书,在中国第一次登载了马克思于1875年在伦敦拍摄的肖像。以后该肖像曾被多次用于《共产党宣言》及其他马克思主义书籍的封面,在红军时代还被印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货币上。
然而,这时人们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众多学说之一并零星传入中国的。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将《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当作先进分子的指导思想并系统研究和传播,是十月革命之后的事。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最早研究和介绍《共产党宣言》的是李大钊。他在1918年的演讲中就提到《共产党宣言》,并用其中的阶级斗争观点深刻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指出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巴黎和会失败后,他创办的《每周评论》16号上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几段文字。“五四”运动中,他在《新青年》
5、6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并摘译《共产党宣言》重要思想,该文在当时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作用。
二、建国前《共产党宣言》的几个完整译本
从1920年陈望道译本出版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产党宣言》在我国一共有6个完整的中文译本。而每个译本的背后,都有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
陈望道译本是《共产党宣言》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个完整中文译本,也是我党早期共产主义小组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陈望道,浙江义乌人,早年留学日本,在那里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19年受“五四”运动感召回国,应邀在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任教国文,因带头推行新文化运动而遭迫害。1920年初,上海《星期评论》杂志约他翻译《共产党宣言》,于是他毅然辞去教职,回到家乡义乌分水塘村潜心翻译。他所依据的日文版和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分别由《星期评论》编辑戴季陶和《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提供。3~4月间,陈望道将书译完,随即携译稿到上海,准备发表,但到沪第二天,《星期评论》便停刊了。陈独秀等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亦即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前身)成员又设法出版《共产党宣言》,但遇到困难。恰在这时,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和俄籍华裔人杨明斋经李大钊介绍来到上海,与陈独秀联系中国建党问题。当他们知道此事后,立即资助研究会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建起一个名叫“又新”的小型印刷所。不久,《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终于在此间问世,时为1920年8月。
1930年,《共产党宣言》第二个中文完整译本问世,这便是由上海华兴书局出版的华岗译本。这是我党成立后组织翻译出版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华兴书局是我党领导的地下出版机构,为适应当时革命需要,它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包围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出版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华岗译本就是其中之一。初版的华岗译本就采取了伪装书的形式,书名为《宣言》,出版社署名为“上海中外社会科学研究社”。其内容包括《共产党宣言》正文及1872年、1883年、1890年序言。
1938年8月,延安解放社出版《共产党宣言》成仿吾、徐冰译本。这是第三个中文全译本,也是在解放区由我党公开组织翻译出版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
《共产党宣言》第四个中文全译本是1943年8月延安解放社出版的博古校译本。1942年10月,为配合延安整风运动,大量出版马列著作,中宣部成立了翻译校阅委员会,博古当时作为成员之一,根据俄文版《共产党宣言》对成、徐译本作了重新校译,并增译了该书1882年俄文版序言。博古译本出版后,被中共中央指定为五本“干部必读书”之一。
1848年,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周年,设在莫斯科的外国文书籍出版局用中文出版了“百周年纪念版”。该译本由当时在该局工作的几位中国同志根据《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文原版译出,内容包括正文和七篇序言,还有编者对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的补充说明。该译本是当时内容最全、译文质量最高的一个本子。1949年该译本运到中国,从6月起,人民出版社和一些地方出版社相继重印该版。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前还有一个《共产党宣言》陈瘦石译本。该译本长期以来鲜为人知,几乎没有研究。陈瘦石译本也许算是由非共产党人翻译、在国民党统治区合法出版的第一个版本。但遗憾的是,陈瘦石译本单行本的由来至今仍是一个谜,希望大家继续研究。
三、建国后《共产党宣言》翻译出版情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同时也使马列著作的翻译出版事业跃进到新的阶段。
1949年11月,解放社根据莫斯科“百周年纪念版”印行的《共产党宣言》,是新中国诞生后出版并在全国发行的第一个版本。1958年8月,中共中央编译局重新校译《共产党宣言》并将其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年后,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译本的单行本,作为第五版。该译本在国内传播很广,时间达五年之久。1964年9月,中共中央编译局又根据德国柏林狄茨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德文原文本对《共产党宣言》重新作了校订。该校订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第六版。该版本较前有很大改进,在相当长的年代里是我国流传甚广的较为稳定的版本。在以后的十年间,既出版过平装本,也出版过精装本。1970年12月人民出版社依此版本重印了大字本。民族出版社也先后用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的少数民族文本。盲文出版社还出版了盲文版。1972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在第一卷中收入了该版《共产党宣言》。197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仿吾根据德文本重新译校的《共产党宣言》。1992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中共中央编译局重新校订的《共产党宣言》,该版译文最初发表于1978年中共中央党校编辑的《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一书。1995年6月,由中共中央编译局重新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对所收文章的译文重新作了校订。1997年8月人民出版社又依此出版了《共产党宣言》新译文单行本,这是《共产党宣言》在我国迄今出版的最新译本。
199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为纪念这部伟大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产党宣言》纪念版和珍藏版。该版本收入1848年2月出版的德文第一版全文和1995年中文版全文,并附有中央编译局图书馆珍藏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宣言》版本的封面20余幅。书前的两幅马克思恩格斯肖像系已故国画大师蒋兆和所绘,且是首次公开发表。
四、《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的巨大影响 五四运动前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先进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和解决中华民族命运问题的思想武器起了重要作用。而其中文全译本的最初翻译、出版对促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相约在上海和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都跟研究、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有关。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显然是把《共产党宣言》思想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最早尝试。建党后,把革命的重心放在领导工人运动方面,则是这一尝试的深化。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也以《共产党宣言》为题发表布告,强调土地革命,把中国革命重心放在农村。很清楚,这是把《共产党宣言》精神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质的飞跃。正是这一飞跃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成功之路。
《共产党宣言》影响了我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曾多次谈到,正是在1920年他第二次来北京时读了《共产党宣言》,从此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掌握了认识问题的方法论。他说:记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了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等,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
周恩来、邓小平、朱德等也都是我党较早接受《共产党宣言》影响的人。1919年周恩来在日本留学时就了解到《共产党宣言》;1920年10月赴法留学,在法国和蔡和森等人一起学习该书,最终成为共产主义者。后来,以周恩来为核心成立中共旅欧总支部,邓小平、朱德等也是成员,总支部先后出版过《少年》、《赤光》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包括宣传《共产党宣言》。邓小平晚年曾说,他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朱德在回忆中也说过相同的话。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人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了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后又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系统学习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此外,恽代英、刘志丹、董必武、邓子恢、彭德怀、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是通过学习《共产党宣言》等走上革命道路的。
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说,记得他在上海交大读书时,为避开敌人耳目,曾打着手电筒在晚上读《共产党宣言》。他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一、《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
《共产党宣言》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运动规律、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等基本原理。
一是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原理。“ (从原始土地共有制解体以来) 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 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 (无产阶级) , 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 就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 (资产阶级) 下解放出来”。
二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原理。《共产党宣言》全文贯穿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三是“两个必然”的原理。“随着大工业的发展, 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是新社会的创建者。“《共产党宣言》的任务, 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
四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原理。消灭私有制是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私有制是一切阶级社会的经济基础, 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私有制的社会。
五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理。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二、《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理论。《共产党宣言》传入我国, 很快成为最有深远影响、改变中国面貌最大的理论武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最先就是通过《共产党宣言》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我党仍然坚持《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 “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 正如《宣言》中所说的,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共产党宣言》要求社会主义要“尽可能快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量”,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发展上。但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我党没能很好地遵循《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理论, 推行过“左”的路线, 急于求成。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 党一直强调阶级斗争是贯穿《共产党宣言》全书的一条红线, 而且把“消灭私有制”和“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作为《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宣传和灌输给广大干部群众, 这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 制订了正确的基本路线, 重新把《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尽可能快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量”等科学理论付诸社会实践。但那些受传统思想影响的人对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外国资本引进不断增多的现象认识不准确, 认为这些现象背离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 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是资本主义复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坚持《共产党宣言》精髓的同时, 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实践, 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 之所以能够领引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 我党的首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这是对《共产党宣言》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共产党宣言》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的任务是“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总量”, 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邓小平依据这个原理指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视发展生产力”。
第二, 我党明确“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可动摇, 坚持了《共产党宣言》提倡的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对这个理论过去只是教条式理解, 仅仅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的具体情况, 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的形式, 采取了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
第三, 我党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把《共产党宣言》所提倡的民主变成了现实。《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争得民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把民主看成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逐步得到了法律和物质保障, 社会主义民主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第四, 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这是对《共产党宣言》思想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共产党宣言》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倡社会和谐”。在新世纪、新阶段, 胡锦涛总书记立足现实、面向长远, 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理论, 丰富了《共产党宣言》的社会和谐理论。
第五, 我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先进性也是《共产党宣言》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任何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 在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中, 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 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 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 在实践方面,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 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我党一贯坚持《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先进性思想, 重视党的先进性建设, 加强对党员的先进性教育,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始终能站在时代的前列, 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领导人民为实现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第六, 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 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党先后提出了切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人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以人为本, 就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 发展不只是经济社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产党宣言》的一般原则是经得起共产主义运动实践检验的, 每个共产主义者要认真研读《共产党宣言》文本, 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实践, 正确理解、把握它所包含的深刻的理论,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首届世博会丝商浑水摸鱼
1851年伦敦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被视为世界博览会的开端。当时,英国迫切想打开中国市场,但他们的邀请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不死心的英国人转而要求在华外商挑选中国商品赴展。一个名叫徐荣村的商人得知此事后,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商机,精选了l2包“荣记湖丝”紧急船运至伦敦,并一举夺得金、银大奖。他是唯一提供展品的中国商人。
一个名叫希生的广东人出席了伦敦世博会的盛大开幕仪式。他的身影留在了当时英国宫廷画家塞鲁斯所作的开幕式油画中。他在1848年跟随英国商人的“耆英号”船抵达伦敦。很多名流包括英国女王都去“耆英号”参观中国商品,希生也就被邀请参加了开幕式。
慈禧画像成展品
虽说中国几乎参加了早期每一届世博会,但1904年之前,中国代表团都是由外国人组成的,当时清政府把参会事宜全权委托给英国人赫德。直到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中国才首次以官方身份参加。这次参展的中国代表团阵容十分强大,商人、工人、演员、魔术师等各界代表共500人。带着浓郁民族风情的中国产品让外国人感到十分新鲜,最受欢迎的还是中国美食,可容纳数百人用餐的屋顶花园被命名为“上海餐厅”。
该届世博会有一件展品的参观者如“过江之鲫”,那就是慈禧的画像,人们争相一睹这位神秘的中国太后的尊容。整幅画像宽6英尺,长10英尺,上方为“大清国慈禧皇太后”字样题款。博览会结束后,作为中国政府的礼物,这幅画像被运至华盛顿,由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六件旗袍捧回了世博银奖
1933年,6件精致的旗袍被送往美国芝加哥,中国服饰第一次走进了世博会。这6件旗袍出自上海著名的老字号——鸿翔时装公司。当时中国的经济还很落后,参加世博会的展品大多是一些民间工艺品和手工艺品。得知在世博会上各国都有服装展出,唯独中国没有。鸿翔时装公司的管理者立即想到了旗袍,这既是中国民间服装,又是手工艺品,符合参展条件。于是,金鸿翔为世博会制作了6件款式新颖的旗袍,托人送往美国参展。这些旗袍在世博会上受到了一致好评,最终捧得了银质奖。
中国近、现代金融史的缩影
中国银行的百年史,可以说是我国近、现代金融史的一个缩影,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三十多年,即旧中国的37年,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改革开放后的33年。一百年来,中国银行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发展道路。
在内忧外患中艰难成长。从成立到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结束的16年间,中国银行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能。从1928年起,成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大力发展国际贸易、金融与外汇业务,开始在英国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银行。1942年下半年,中国银行被调整为国际贸易专业银行,业务范围缩小,发展受到限制。但仍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发展海外业务,努力为抗战服务,在坎坷困苦中艰难维系。在战乱频仍、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年代,中国银行以“建设近代化、国际化大银行”的信念,历经磨难,艰苦奋斗,在民族金融业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金融界占有一席之地。
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长期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侨汇和其它非贸易外汇业务。60年代初开始,中行将自身吸收的外汇资金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从试办交通部买船、造船贷款开始,逐步将外汇贷款范围扩大到冶金、航空、化工等多个行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在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冻结、封锁、禁运时期,中行创设了功能类似信用证的“委托购买证”,为我国从西方国家进口货物创造了独特的支付结算方式。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银行代表国家参加重要的国际金融活动,成功开展恢复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地位的谈判。中国银行为冲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冻结、封锁、禁运,拓展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空间,发挥了独特、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银行牢牢抓住国家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加快经济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长期经营外汇业务的独特优势,成为国家对外筹资的主渠道。同时,大力拓展经营领域,发展各种新业务,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发展成为本外币兼营、业务品种齐全、实力雄厚的大银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按照《商业银行法》和国家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中国银行转变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面提供各类金融服务。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中国银行首家试点,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产权多元化。2006年6月和7月,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2008年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的各项任务;2011年胜利完成信息科技蓝图建设项目,掀开了中国银行发展史上的崭新一页。
今天,中国银行已经发展成为信誉卓著、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经营银行集团。截至2011年9月末,中行资产总额达到11.5万亿元,1至9月实现税后利润1013亿元。2004年以来累计上交利税4041亿元。中行连续23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11年列第132位。按照核心资本规模计算,中行进入全球银行前10位。在2011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中国银行入选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是新兴市场国家中唯一入选的机构。百年发展的主要经验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探索和不懈追求,中国银行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奠定了现代化、国际化大银行的坚实基础,而且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在:爱国爱民、诚信至上、改革创新、以人为本。
爱国爱民是办行之魂。爱国爱民的优秀传统贯穿中行百年发展历史。中行一成立,就抱定要“为社会谋福利、为国家求富强”的宗旨,坚持以“服务民众、改进国民生活”为发展各项业务的出发点,积极支持民族工业、商业和农业的发展,自觉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各个历史时期,中行始终不忘历史使命,以支持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富强为己任,始终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坚定信念,奋发图强。这就是中行百年从不中断营业、永葆基业长青的精神支柱。诚信至上是立行之本。信用是银行的生命。中国银行成立后即对大清银行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在时局动荡、市况凋敝难以追索的情况下,中行毅然承担起债务偿还责任,此举极大地“博得社会之信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更是将银行信用与国家信誉紧密相连,重合同、保支付、守信用,即使在“文革”期间也没有停止过正常业务,对外付款及时,赢得了国际国内社会的高度赞扬。中国银行长期坚持稳健经营,注重防范风险,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着中国银行的信用,始终坚持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客户负责、对银行负责、对员工负责的理念,这是中行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根源。
改革创新是强行之路。创新是中行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国银行的业务创新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诸多“第一”,建立健全了金融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1913年,中国银行借鉴国际经验与市场做法,率先改革会计制度,采用复式借贷记账,带动全国同业推行现代会计制度。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银行积极尝试对港澳地区贸易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到1976年范围扩大到120多个国家,有力支持了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不断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持续进行理念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使中行在复杂的经营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赢利能力,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同。以人为本是兴行之基。百年大计,业以才兴。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银行就强调人才的极端重要性,认为“人事刷新实为中行革新的最重要目标”。从那时开始,中行就改革人事制度,建立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实行考试录用与聘任制,以“高”、“洁”、“坚”为准则,加强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严格管理,赏罚分明。坚持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职位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和人才培养开发,激发了人才队伍的活力,促进了中国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员工与银行共同成长进步。这是中行百年长盛不衰的根基。
中国银行百年发展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归结到一点,就是追求卓越的精神。以诚信、绩效、责任、创新、和谐为主要内容的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继承发扬了中行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拓展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
创造中国银行新的辉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历百年风雨洗礼的中国银行,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倍加珍惜、长期坚持百年发展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再创辉煌。必须牢牢抓住发展机遇。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金融业发展难得的机遇。从中行的百年历史看,遇到真正发展的机遇并不多。改革开放是中行快速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新时代赋予的最重要机遇。我们深知,前进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将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必须坚持实施发展战略规划。中行的战略目标是:追求卓越,持续增长,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型跨国经营银行集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商业银行为核心、多元化服务、海内外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商业银行业务是主业,是核心与基础。多元化服务是重要比较优势,也是满足客户需求、服务集团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立足本土,跨国经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引领的全球服务体系。
必须坚持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境发展。以创新发展增强发展能力,坚持金融创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原则,加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推进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以转型发展提升发展水平,坚持综合平衡,转变增长方式,强化资本约束,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快特色业务转型。以跨境发展巩固发展优势,坚持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海内外一体化发展,完善全球布局,提升全球服务能力与水平。
必须坚持以科技为引领,依靠现代科技手段构建未来银行新模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商业生态。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融入这一变化,坚持以科技为引领,坚持业务与科技的良性互动与深度融合,优化服务模式和再造业务流程,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长效机制。要紧跟全球市场、客户和技术发展变化趋势,主动吸收、借鉴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的先进经验与成果,推进管理变革和业务发展。必须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更新思想观念,提升能力素质,发挥榜样作用。大力推进面向未来的人才开发战略,加大金融领军人才、国际化人才、多元化人才等高端、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有效激励与严格约束相结合,不断完善市场化、人本化、全球一体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体系。
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中行已有11万名共产党员,6000多个党组织,他们是中行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要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诚然,《共产党宣言》已经过去了一百六十三年了,但它在新时代新政治环境下毋庸置疑的有着它的理论指导作用,并且我们还应该以此基础在实际中加以继承和发展。
我们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俱进,敏锐地把握时代、形势和实践的新变动,以新的实践为基础,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曲折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环境下,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共产党宣言》 出现在资产阶级的社会体系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已占据统治地位,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比较差,这时,建立起一个共产主义政党,提出了未来实现共产主义的愿景,给工人阶级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和更高的生活水平。《共产党宣言》创作于欧洲1848年革命爆发的前夜,在当时已经存在着很多各国工人组织的背景下,《共产党宣言》并没有产生巨大影响。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共产党宣言》作为一个党纲甚至有些不合时宜。但后来,《共产党宣言》充分显示了它的影响力,而且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征服了世界,远远超出了德国的历史环境。这一点就足以充分说明《共产党宣言》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否成为时代进步和凝聚人心的思想旗帜。从163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扬了《共产党宣言》的革命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它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它要求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来运用。西方一位哲人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然而,一种理论如能紧密结合现实生活,能不断回答和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这种理论就是科学的,理论之树也能常青,始终保持其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种科学理论,所以决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去对待。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早在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就在他们共同撰写的德文版序言中说过,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年来,马克思主义所以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永葆青春,其奥秘就在于它是科学的理论,行动的指南,它与时代同行,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所以它能够发挥指引方向、预见未来、凝聚人心的作用,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胜利。《共产党宣言》的篇幅不大,但它所蕴含的基本原理却十分丰富,所有这些理论都是与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相适应的,回答了时代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当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各自的世界观转变,他们便将自己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原理第一次完整精炼地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以表达,因此,《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百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了巨大的进展。然而,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在他们预言的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却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率先建立起来。这些国家原先一般都处于前资本主义时期或资本主义初始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科技文化教育落后,当这些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主要任务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些任务,需要经过哪些发展阶段,对于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回答,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他们回答这些问题,自然也不能从他们的本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但是,只有当现实社会主义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以后,才能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奠立在坚实的基地上。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基于认清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根本变革传统模式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总结历史经验提出的创造性、基础性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关键词:自由发展;共产主义;中国美学思想;“善”
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93-02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其重要地位及深远影响不用过多描述。虽然当今的世界是资本主义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寥寥无几,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频发,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彰显,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那样,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必然的。我们通过《共产党宣言》看到也找到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根源,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那么,怎么样努力?什么样的努力方法能够使得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进步?我想,《宣言》里已经清楚地阐述过,其深刻思想还需要我们自己去细细品味。
一、《共产党宣言》论人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有一句名言:“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显然,马克思十分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而且将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自由发展统一起来。从语义上看,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条件,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最终目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马克思论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的劳动生产物也就为资本家占有。工人由于自己不占有生产资料,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本家,为资本家劳动,变成现实资本增值的一个要素。这段话意在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没有独立性,是机器的附属物,即:物――支配人。而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工人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资本的增值而是工人自身在内的整个社会的需要,工人不再是机器的附属,而是机器的主人,即:人――支配物。因此,新的社会制度使得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马克思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就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全人类的解放也就是要不断解放个人,给一切个人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由。任何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应当牢记马克思的教诲,坚决反对假借集体的名义侵害个人合理的发展权利和自由,防止特权集团以“集体利益”为名谋求小集团的私利,要在给予个人尽可能的自由发展的权利和空间的基础上,促进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二、研读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善”与人性的自由发展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善”总是和美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常认为达到“善”的高度,才是更高境界的美。这就使中国美学经常把审美境界同人的高尚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联系在一起。在哲学上看,“善”历来是中国哲学家们讨论的深刻问题。
关于“善”,在这里我要说两个人物――孔子和孟子。
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孔子从他的“仁”学角度来解释美与善的关系。孔子的思想是世俗的,他只关注于现实世界的政治秩序,他的美学思想是要服务于他的“仁”学理论。孔子认为社会政治秩序应该是建筑在“仁”的基础上。美就是人与人之间有亲疏差等的互助互爱,也就是植根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普遍的内在心理要求得到满足以后体现出来的东西。因此在孔子心目中,美是从善流溢出来的东西,是善的外在形式。这是儒家美学最为显著的一个伦理特征。孔子认为艺术和道德是同源的,审美是和价值评判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认为艺术价值不能高于其伦理价值,如果一个人不仁那么“乐”就对他没有意义了。另外,在孔子看来,尽善的东西也一定是尽美的:“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艺术和道德归根结底都是服务于现实政治:“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样一来,美、善、仁就成为政治秩序的共同标志了。
孟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组成部分,它直接继承孔子的思想而来,但又具有不同于孔子的新特点。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上。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提出充实之谓美的命题,高扬人的主体力量,表现为一种内在充实的人性之美。孟子的美学思想代表了一种积极肯定个体人格的自由和力量,富有进取性和批判性,是中华民族基本的民族文化精神。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已经有了要发展和肯定个人自由发展和个性解放的先见,其进步意义在今天来说也是值得赞叹的。
三、二者关系窥探
不论是《共产党宣言》里的自由发展,还是中国传统的“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自由发展,而个人的个性解放又促进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关于“善”的说法,笔者想起了很久之前温家宝同志在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即兴发言,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我们讲‘善’,就是要在为了中国的光明未来而追求真理的进程中,与人为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德为善政,政在养民’,这是《尚书》里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里的话,都是讲‘善’。我们今天强调‘善’,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团结互助、讲信修睦;就是提倡每个人要为他人、为社会、为人民谋利益,树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道德规范;就是鼓励充分发挥人的自由意志,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讲的话。其实,早在中国传统美学方面(主要是审美经验上),儒家就认为美必须具有仁义道德的内在品质。并且最终,外在形式转化为内在心灵的愉悦和满足。在这里不仅是把“美”看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更是一种内在心灵的感悟。那么,这个感悟从个体审美经验来说,就是重视审美者自身个性的发展。即鼓励人的自由意志的发挥,这种自由发展于艺术于人生于社会构建都具有极好的推动作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了马克思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即:共产主义不仅不否定个性,而且将其视为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可将共产主义定义为平等地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保障的社会。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指控,恰恰是它用单一的尺度(例如:金钱)去衡量人的价值,因而必定扼杀了绝大多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这段话同样可以解释上段温家宝同志的发言。善是带有一定社会功利性目的的,愉快的根底潜伏着人民的利益。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一定社会集团或一定阶级的利益,而后不断地被人类改造和实践着,发展成为了现今的美的标准之一。所以说,我们今天强调“善”,要求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人的自由意志,从而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从中见出的现实意义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客观地描写出了这样的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资本,出现了对立阶级利益的斗争,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斗争。除此之外,《宣言》不仅辩证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根本矛盾和最终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还为国际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创立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明确指出只有无产阶级,利用革命的手段,才能推翻资本主义旧的制度,从而创立由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新局面。这种理论即便是放在今天,仍能凸显出它的现实意义。目前,我们国家消灭了阶级剥削的制度,建立了全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局面,面对日新月异发展的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阶级斗争早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大力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为了我们现阶段发展任务的重心。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凝结起最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力量,建设全体劳动人民和谐共济、和睦相处、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因此,只有每个人自由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禀赋和才智,才能建立一个促进每个人良好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在这种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人们的根本利益和目标都一致,每个人的发展不仅不妨碍别人的发展,而且能起到彼此鼓励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共产党宣言》中的个性自由发展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善”的提法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历来注重个人的修养与道德,而这种境界是和社会功利关系紧紧相连的,个人与社会历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也正好体现了美学思想的创新之处,即追求人的个性解放。
随着时代机器的不停运转,我国的经济从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却还是会面对种种不和谐的因素和矛盾,而今是全世界的和平时代,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斗争化解斗争,以暴力带动革命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努力找到这种致使社会不和谐的因素,纠正当中不科学的做法。美好光明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社会要给予个人尽可能的自由发展的权利和空间,我们每个人也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热情,为建设更美好的国家而努力,为给下一代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环境而奋斗!
自从有了人类, 就没有停止过对梦想的追求。人类对于居住场所的追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从原始洞穴到古代民居都体现出人与自然共存的状态, 近代工业革命后产生的集合住宅解决了城市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这是现代中国住宅的典型现状。然而奢侈等于舒适吗?这真的是住宅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吗?预计到2020年, 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可达35m2, 基本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未来住宅将向着人性化、智能化、绿色低碳及产业现代化方向发展。
1 中国住宅梦公园发展规划
中国住宅梦公园是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依托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海中森”) 联合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上海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建设科技主题园区, 园区充分体现科技、创意、公益三大主题。
1) 园区战略定位上海中森致力于将园区打造成具有产业带动力的六位一体平台, 努力打造出上海市和普陀区建设科技双创基地、建设科技研发基地、建筑产业化总部基地、建设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国际对接中心、建设科技技术和产品应用展示中心等平台, 带动建设科技化、建筑产业化、社区智能化的发展。园区为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创意办公环境及金融、技术咨询等服务, 大力支持并带动建设科技的持续创新;发挥自身在建筑产业化领域的领先优势, 在园区内举办各类建筑产业化论坛、展览、国际会议, 通过国内国际专家交流研讨, 不断推动建筑产业化技术的提升;通过建筑产业化产品技术的展示, 向更多大客户推广建筑产业化;通过体验馆的生活化体验, 向社会公众宣传和推广和谐生活体验;同时可在园区后续建设中引入“社区智能化”概念, 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 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 进行“智慧城市”节点平台建设和试验。同时搭建了园区管理构架, 以支撑六位一体平台的运作, 成立专门的园区运营管理中心, 包括技术研发部、投资推广部、培训交流部、平台、联盟及物业管理部。
2) 园区地理位置园区位于上海市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 紧邻中环, 1km范围内设有众多展览、商业、办公、影视、艺术、医疗及高档住宅。总用地218亩, 目前正在全面规划中。其中一期占地36亩, 将20世纪50年代的废弃旧厂房加以改造, 并投入使用 (见图1) 。在交通方面, 距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仅15min车程, 实现了上海中森核心技术服务长三角、辐射国内外的战略定位。同时园区傍绿面水, 区位优越。
3) 园区建设思路以深挖工业化、科技、健康住宅技术亮点;体验科技前沿住宅、舒适家居空间、低碳综合环境;搭建住宅产业化行业交流、展示平台为主线, 沿交通主干道分别设立品牌墙、多功能报告厅、室内综合展区、样板房展示空间、室外构件展场、中央展厅等科技交流场所 (见图2, 3) 。通过精心规划建设, 以科技为特色, 以创意为核心, 以公益为宗旨, 打造苏州河畔的科技明珠和上海中环建筑科技新地标。
4) 园区发展目标首先通过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体验空间搭建等技术研发手段, 结合上海中森在装配式技术、百年住宅、绿色建筑、健康养老、超大城市综合体等方面设计优势, 集聚先进, 引领行业潮流;其次通过产业链整合、跨界产品拓展、创客平台、基金筹措管理等投资推广手段, 借助园区环境优势, 完成线上、线下的住宅产业链整合, 打通产业间壁垒, 纵横沟通, 为跨界合作提供机会。目前已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上海3D打印极致盛放、上海宇辉集团、中科创投、米兰门窗等公司形成战略合作意向;同时通过技术交流、行业评选、专业考察、科普教育等培训交流手段, 邀请业内专家开展学术讲座, 组织行业热点论坛、培训, 联合各行业协会举办相关行业评选, 组织建筑行业的专业考察, 推动先进技术、工艺的推广、学习, 并积极面向普通市民和院校学生提供公益科普展览等。
2 百年住宅技术体系工程实践
中国百年住宅实施理念, 即以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建设、建筑长寿化、品质优良化、绿色低碳化的新型可持续住宅。通过以保证性能、品质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维护使用、再生改建等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和集成技术, 实现居住长久价值的健康人居环境。
2.1 上海中森百年住宅实验性样板间技术理念
1) 以“装配式、工业化”作为设计理念, 倡导结构主体工业化与室内装修工业化同步实现。
2) 以“安全、舒适、健康”为生活理念, 以室内空气调节方案为例, 采用室内毛细集成辐射模块, 将空气式调节改为辐射式调节, 彻底摒弃传统室内空气调节方式带来室内温度不均衡、易患空调病等弊端, 顺应绿色建筑需求, 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 通过室内毛细末端辐射手段, 推广安全、舒适、健康住宅生活新理念。
3) 以“绿色、可持续”作为发展理念, 如采用开放式结构体系, 实现可变户型;采用环保建材, 减少甲醛污染;采用节能高效设备, 减少用电负荷;并设定主攻研究方向, 利用建筑室外覆土空间进行毛细管空调末端能源供给及储备, 建立土壤蓄能池, 对能源采集方式、能源收集设备、能源末端供给设备进行综合研究。采集第一手数据, 为改变现有设计参数、优化行业技术规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2 百年住宅四大技术体系
①建设产业化, 即使用产业化技术体系, 缩短开发周期, 提高企业综合效益;②建筑长寿化, 即主体结构耐久性为100年, 满足家庭全生命周期使用;③品质优良化, 即有效提高住宅性能质量, 提升住宅品质;④绿色低碳化, 即节水、节能、节地、节材, 采用绿色环保建材, 实现低碳节能。如图4所示。
2.2.1 建设产业化——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
在建设产业化方面采用技术包括预制装配化、BIM信息化系统、集成专项设计等。
1) 预制装配化所有结构构件全部在工厂预制, 现场装配化施工 (见图5) , 并在样板间一侧搭建室外预制构件展场, 展示的所有构件即为搭建样板间全部构件的拆解, 让参观者可直观了解每块构件的细部节点处理和吊装、拼接方式。该方式消除了墙体常见的渗漏、开裂、空鼓、房间尺寸偏差等质量通病, 实现了主体结构精度偏差以毫米计算, 室内空间舒适度也有了明显提高。
2) 信息化系统样板间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到后期运维整体实现全专业BIM模型 (见图6, 7) 。通过施工模拟, 对构件的施工安装起到指导作用, 减少返工, 控制施工进度, 为项目在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其中在建造过程中帮助最大的有以下方面:①施工模拟:对预制装配式结构主体和装配式内装构配件施工安装起到指导作用;②管线安装:对复杂管线周密排列, 实现施工组织有序、安装效率最高、空间利用最大化及维护检修便捷;③内装控制:提前模拟各种材料交接处解决方案, 从而明确各供应商安装界面, 有效控制材质、色彩的交接等, 从而减少返工、控制施工进度, 保证完成品质。
3) 集成专项设计室内装修体系实现集成装配式全干法施工, 如装配式内隔墙体系、集成天花、集成地板、整体卫浴、整体厨房、装配式储物空间等。
其中整体卫浴系统中采用整体底盘、整体墙面、整体天花, 同时在底盘及墙面赋予毛细管加热系统, 用以替代风式或大灯泡式加热, 改善人体与建筑的接触感受, 在工期上2个工人1天即可安装完成, 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在成本造价控制上可做到等同于传统建造 (见图8) 。
整体厨房系统中地面采用防水防污地板, 墙面采用整体饰面板, 方便清洁, 三合一功能配件包括角灯、挂钩、插座等, 空间内除了整体厨房赋予的精细功能体验外, 同样考虑到居住者在最寒冷季节和最炎热季节的人体感受, 在地面、侧墙、吊顶均采用集成毛细管空气调节系统, 使居住者在厨房操作过程中充分享受工业化带来的精细质感 (见图9) 。
2.2.2 建筑长寿化——会生长的房子
传统住宅随着时间累积, 建筑内填充部分会逐渐老化。而百年宅强调采用SI住宅体系, 实现支撑体与填充体完全分离, 共用部分与私有部分区分明确, 有利于使用中的更新和维护, 实现100年的安全、可变和耐用。
在建筑长寿化方面采用的技术有结构耐久性、SI体系、设备集成、空间可变等技术体系。在结构耐久性方面如高强度混凝土、保护层加厚、荷载取值加大;在SI体系方面如六面架空、综合管线;在设备集成方面如新风、地暖、毛细空调、中央水处理;在空间可变方面如剪力墙外置、大空间体系、管线出户等。
本文提出全生命周期住宅概念, 即采用大板结构大空间体系, 结构剪力墙均沿套型外侧布置, 室内空间无梁、无结构竖向构件 (剪力墙) , 套内空间彻底开放, 结构和建造按照100年耐久年限标准设计。根据家庭的生命周期, 房型可做不同的调整以满足各阶段需求。
图10所示为标准100m2的户型, 界定出4个基本居住空间、2个卫生间 (其中1个为三分离) 、1个厨房、1个入户花园、1个阳台、1个设备平台, 除了功能用房和设备平台相对固定, 其他空间均根据需要可分可合, 如初期的超大客厅和超大阳台, 改成长期的超大储藏以及空巢期的护理套间等 (见图11) 。
SI体系是将建筑物的结构体与住户需要的填充体 (包括管线) 独立规划, 后期管线和装饰面改造不再影响结构主体安全。在样板间项目里, 结构主体中没有埋设任何管线 (见图12) 。
在干法施工方面运用了干法地坪、集成天花、快装隔墙、干法砖等技术, 达到室内装修全干法。
1) 集成天花为了对比效果, 现场选用了2种方案:①预制集成 (见图13) , 在工厂就完成设备与饰面的一体化集成板, 现场只需要拼装, 易于后期维修更换, 安装仅需3天;②现场作业 (见图14) , 现场挂石膏板龙骨, 将毛细管固定在石膏板上, 先喷涂3遍石膏, 再批腻子, 最后刷饰面涂料, 同样面积, 完成共需13天。通过对比测试, 传统石膏板手工贴毛细管, 在工期上比集成板整整多出10天。
2) 干法地坪采用面层砖与基层调节板在工厂一体化加工完成, 现场像铺木地板一样铺砖, 节省了传统湿作业铺砖的时间 (见图15) 。
3) 干法地暖较传统现浇地暖具有施工快捷、平整度高的优势。采用统一模数, 标准基块模板, 基板在地面铺好后, 毛细管顺着卡槽排布, 横平竖直, 转角灵活, 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安装 (见图16) 。
4) 分水器可对水流大小进行分配, 即使家人在厨房、卫生间同时用水, 也不会影响水压;在单个空间进行改造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分支用水。
5) 管线出户将排水立管、热水器、燃气立管、分水器、空调室外主机等设备, 集中放置于功能空间以外, 便于统一管理检修, 同时使套内空间更加完整 (见图17) 。从图中可看到, 2.8m2的设备平台布置有空调主机、热水器、净水器、软水器、分水器;燃气表、水表、检测表;雨水立管、给水立管、排水立管、燃气立管等。
2.2.3 品质优良化——超舒适的房子
在品质优良化方面采用的技术有功能空间、全屋收纳、智能化系统、人性化部品等技术体系。对综合性玄关、收纳系统、阳台家政区等进行人性化设计, 同时采用环保内装、新风系统、地暖等产业化新技术, 并采用智能家居APP控制平台等手段, 有效提高住宅性能质量, 提升住宅舒适度。
1) 毛细管空调系统即根据人体毛细血管的仿生学原理, 将毛细管部件内循环水作为冷热媒, 利用末端辐射原理调控温度, 满足环境舒适需求, 同时也是节能的重要手段。整个系统包括毛细地暖、毛细顶棚、毛细墙面及负压新风 (见图18) 。
2) 在外墙装饰面层, 采用毛细管仿生复合外墙板、毛细管加装饰保温一体板2种体系 (见图19) 。通过毛细温度调节原理使空调系统室内外温差调节减少, 从而达到既节能又舒适的效果, 同时复合板在后期维护更换方面更具优势。
3) 全屋收纳指在住宅套内各处均设置足量收纳空间, 如玄关、厨房、卫生间等, 引导国人家居新理念, 让生活井井有条。实验性样板间在92m2的使用面积中, 收纳量达18.7m3, 占户型使用面积数的20.3%。
4) 入户系统通过入户花园形式, 实现了将花园引入住宅的梦想, 形成真正的立体园林景观的同时植入智能入户的生活理念 (见图20) 。
5) 阳台家政区将洗衣机、洗涤槽统一设置在阳台一侧, 通过防夹手折叠门作为功能空间分界面;将折叠门封闭后, 即可呈现优雅的阳台生活空间 (见图21) 。
6) 综合性玄关作为简单的接待客人、接受邮件、换衣、换鞋的区域, 也设置出箱包、衣帽、鞋靴、雨伞、儿童车及钥匙等家居小物品的储藏空间。
7) 会呼吸的套内木质房门和负压式新风系统配套 (见图22) , 让户内空气更加洁净。
8) 抗震门可在地震中建筑物的墙体发生变形时, 保持门框不畸变, 达到人员安全疏散的目的 (见图23) 。
9) 三分离卫浴通过马桶间、分离式洗漱间和淋浴间独立设置, 互不干扰, 可同时满足家人在不同功能空间的使用, 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见图24) 。
10) 插座开关高度的设置引入通用理念, 倡导精细化设计, 做到适老适幼及满足无障碍人群的需求, 开关面板人性化设置, 开关高度下移至1000mm, 插座高度升至400mm。
11) 健康安全系统包括室内监控, 及时监控屋内情况;安防报警, 及时自动发出警讯;远程控制, 远程操控家中电器;智能穿戴, 配有穿戴安全检测装置等系统 (见图25) 。
12) 舒适智能系统包括毛细温度, 保持室内恒温、恒湿、恒氧控制;地面采暖系统, 通过恒温定时开关控制;灯光控制, 达到一键离家;背景音乐, 满足家庭休闲娱乐最佳效果等系统 (见图25) 。
2.2.4 绿色低碳化——省“布料”的房子
在绿色低碳化方面采用的技术有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技术。通过单体优化、体形系数优化、外遮阳措施、高性能外门窗、节水灌溉、雨水处理、预制装配化等具体技术措施提高建筑节能。除增加外墙保温及门窗的气密性外, 增加外遮阳设施, 降低空调能耗。同时, 采用干式工法, 主体结构及外墙采用装配式, 减少工地扬尘、噪声污染。内装上, 采用架空地板、轻质隔墙、整体卫浴, 减少现场湿作业, 综合实现节水、节地、节能、节材, 实现低碳节能。
1) 通过优化体形系数带来的经济效益, 这也是开发商应该关心但往往会忽视的方面。样板间房型如图26所示, 从最初拿到方案到经过4轮优化后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整栋楼总建筑面积基本不变、建筑材料一致的情况下, 经计算, 标准层周长减少31.7%;体形系数减小31.9%;节能率提高到62.5%;年耗电量减少25744.4k W·h;更是节约了近300m2的外立面。
2)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 采用了太阳能收集, 将太阳能优先供能于生活用水, 富余能量储存在蓄能池, 作为跨季节外墙保温能源。因为上海为夏热冬冷地区, 使用空调季节较长, 夏季利用河水低温的特性, 通过毛细系统, 把室内的热量“带”出去, 释放到河流中;地源的利用, 通过土壤深层的恒温特性, 采用地埋管插入深井与土壤进行冷热交换, 取得天然能源, 四季循环, 四季节能;毛细管蓄能池, 利用土壤的恒温特性, 采用毛细管系统, 使外墙温度调整在理想状态, 实现室内空调系统调节量最小, 并相对恒定, 降低能源消耗。
3) 雨水收集利用是通过收集小区屋面、道路等其他硬质地面雨水, 用于室外绿化浇灌、景观补水、洗车、道路浇洒。
4) 应采用预制装配化技术, 一方面结构主体全部由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另一方面预制构件连接处通过采用钢模板浇筑, 相比传统的木模板具有可循环利用的优势, 达到节能节材的目的。
5) 外遮阳系统是阻挡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采用轨道式织物外遮阳系统, 既发挥理想遮阳性能又具有一定透光性, 并与智能家居系统联动, 达到自动控制遮阳效果。
6) 系统门窗具有卓越的节能控温性, 在建筑节能技术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 该样板间采用的系统门窗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家及上海地方标准, 同时研发出门窗包括其披水板与预制结构主体在工厂一次加工成型, 彻底杜绝了传统建造过程带来的渗水、漏水的质量通病。
在整个实验性样板间项目中, 项目实现的全过程由研发团队独立运作, 项目的主导方是设计院而不再是开发商, 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体验从创作作品到实现产品的观念转变。其次是在总建造面积仅100m2的样板间里, 从可研立项、项目设计、深化设计到招标采购、项目管理、施工组织、质量把控、进度控制、竣工验收等, 积累了很多经验, 为拓展预制装配式项目EPC总承包业务和预制装配式室内设计施工精装一体化业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3 新常态下行业发展的思考
3.1 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的行业方向
1) “大设计”带动跨界发展其中关键的是设计服务与相关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以及“互联网+”建筑, 带动了传统建筑行业转型与创新。
2) 构建统一开放的竞争环境市场化收费;四库一平台监管, 包括企业库、人员库、项目库、信用库, 四库互联互通, 实现全国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资质改革, 推行五方责任制;去政府化以及推进PPP模式, 合作发展, 互利共赢。
3) 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新理念应该更加关注产业化发展装配式集成房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可再生能源利用、健康舒适建造理念、建筑废弃物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
4) 构建区域大联通, 促进协调发展持续关注几个比较热的板块如“一带一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等, 寻找契机, 共谋发展。
5) 智慧城市建设进入2.0时代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 有数据显示, “十二五”期间, 我国已有85%以上的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加快解决城市病、打破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孤岛、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平台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等, 将成为政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结合提升城市建设质量, 树立城市规划权威, 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等新举措, 在“十三五”期间, 智慧城市建设将全面升级, 迎来2.0新时代。
3.2 现有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原有业务模式不能支撑现在的发展
目前设计行业的市场供需关系由于业务板块分割、行业资源割裂、固化任务导向等, 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设计行业能提供的一直是片断式成果, 而市场越来越需求的是专业化、一体化、综合化的系统解决方案。传统设计仅提供阶段性成果服务, 导致在最终产品形成中价值无法衡量, 这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设计费不涨反降, 行业恶性竞争不断的原因, 固化的任务导向、狭隘的边界意识让设计行业无法体现价值。行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市场的周期调整, 而是对传统服务模式、价值创造模式的终结。设计者必须大胆尝试从单一的创作作品转向制造产品的思维模式, 未来的方向应该由提供阶段性不完整的作品到提供最终产品的转变。追求价值可衡量化, 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确定具有开放、包容、整合、决策的主导地位。
3.3 行业创新发展新途径
首先在经营理念上实现从关注客户到关注用户, 锁定用户侧;其次主动积累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 主动模糊边界, 建立大数据资源库, 构建伙伴共生的合作模式;三是通过跨界融合实现产业的重组, 最终实现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 围绕产业链布署创新链, 提高创新活动有效性, 同时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提高资源投放精准性, 从而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协同发展;四是集群化发展将起主导作用, 通过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 促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
总之, 谁拥有资源整合能力及平台式运作模式, 谁将继续生存。
参考文献
[1]李昕, 马海英.上海中森建筑工业化实践[J].城市住宅, 2015 (10) :95-100.
本书从“家风家教之于当下”的视角,撰写了中国宋耀如、黄兴、卢作孚、金庸等十四个家族的传奇经历。每一个家族的家教各有特点,如林同济家培养专门人才,以适应中国的现代化;宋耀如家出伟大人才;卢作孚家让孩子不要当败家子;黄兴家崇尚无我、笃实;聂云台家有家庭会议……阅读本书,不禁会联想到自家、自身,自己要传承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余世存指出:“尽管当代的家庭已经从传统的四世同堂演变成二世或一世家庭,单亲家庭日益增多,但家世问题仍一以贯之。家世甚至从宗族家庭问题,演变成空前的社会问题。”有着数千年传统的宗亲文化,至今仍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如果说人们曾经认识到它有积极作用也有禁锢作用,今天,它同样维系着人间的善,也放任了人心的罪和恶。阅读书中,既能领略到大家族的风范,又能看到平凡家族的艰辛与温暖。
余世存试图用一种理性而不失温情的笔触,深入发掘中国现当代著名家族的渊源以及社会变迁大背景下普通家庭的命运,为当代人寻找真正的人生价值秩序。孟子云: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关于书中所描写家族的后人,余世存大多亲自去采访,并亲身体验了家风传承的力量。余世存写道:“当代人受到空前的教育、信息文明的洗礼,但当代人的失教、粗鄙、飘零、失去家园故土等现象有目共睹,花费五年研究撰写此书,只为重温百年家族兴衰,反思当下。”他对家世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宗亲家族伦理研究的空白。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性,宗亲家族伦理一度视为封建糟粕。这样的认知与实践,使得传统中国文明的宗亲关系在近代以来出现了断裂。
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家族往往需要一种世代传承的风尚习俗,以此聚集人心,达到生产、生活上的指导和调节。因此,家风实际上是经验的累积和传承,传统家族尤为强调“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如今,随着生产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农业社会的根基正土崩瓦解,在一定程度上,个人和自我被陌生社會所放大,家庭成为被人们忽略的组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曾经是无数细胞中不容置疑的“细胞核”,但现在的孩子成为家庭的主角,在“跟不上时代”的自嘲声中,家长们退出家庭权威之位,严厉的家教、严谨的家风似乎也渐行渐远,剩下的多是对下一辈的溺爱与顺从。长期依靠“家长权威”传承的家风,走到今天已经奄奄一息,以至于今天我们不得不问“家风是什么”?
【共产党宣言与百年中国】推荐阅读:
中国共产党员特质10-14
共产党宣言与当代05-24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09-14
中国共产主义青少年入团申请书12-06
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11-27
共产党共产党建党历程07-18
陆昊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06-13
共产党宣言时代05-27
读共产党宣言感想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