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课本目录(通用11篇)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篇1

七上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七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3平行线的性质 5.4平移

第六章 实数

6.1平方根 6.2 立方根 6.3 实数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八上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1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1轴对称

13.2 画轴对称图形 13.3 等腰三角形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

14.1整式的乘法 14.2乘法公式

14.3 因式分解 x²+(p+q)x+pq

第十五章 分式

15.1 分式

15.2 分式的运算 15.3 分式方程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目录

八下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6.1 二次根式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8.1平行四边形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函数 19.2 一次函数

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中的数据分析九上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数一数

2.比多少

第二单元

位置

1.上、下、前、后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的有关性质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九下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 反比例函数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27.3 位似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形

28.1 锐角三角函数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左、右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2.比大小

3.第几

4.分与合5.加法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目录

6.减法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7.0的认识和加减法 1.认识人民币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2.简

单的 计

1.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拼一拼,搭一搭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和7的认识

2.6、7的加减法

3.6、7的加法与减法应用4、8和9的认识5、8和9的加减法

6.8和9的加减法应用

7.10 的认识

8.连加连减

9.加减混合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11-20各数的认识

(一)2.11-20各数的认识

(二)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

2.8、7、6加几

3.5、4、3、2加几

第九单元

总复习: 1.20以内的数

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

4.认识钟表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

(二)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

2.十几减8

3.十几减7

4.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 2.读数、写数

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

找规律: 1.找规律(1)

2.找规律(2)第八单元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2.认识厘米和米

认识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连加

7.连减

8.加减混合 9.加、减法估算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认识

2.直角的认识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5的乘法口诀

3.2、3、4的乘法口诀

4.乘加乘减

5.6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

(二): 1.7的乘法口诀

2.8的乘法口诀

3.9的乘法口诀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分的认识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第九单元

总复习: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目录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 1.平均分

2.除法

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4.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图、平移、旋转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第十单元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1)

3.笔算除法(2)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

(二):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1)

3.解决问题(2)第五单元

混合混算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00以内数的认识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近似数

4.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第十单元

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时、分、秒: 1.秒的认识

2.时间的计算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加法

2.减法

3.加减法的验算 第三单元 测量:

1.1 毫米、分米的认识

2.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几分之一

2.几分之几

3.分数的简单计算

4.笔算除法(3)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第三单元 统计:

1.简单的数据统计

2.平均数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1)

3.笔算乘法(2)第五单元 面积:

1.面积和面积单位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4.公顷、平方千米 第六单元 年、月、日: 1.年、月、日

2.24小时计时法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小数

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方法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2.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3.亿以上数的认识

(一)4.亿以上数的认识

(二)5.用计算器计算

6.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 射线和角

(一)2.直线 射线和角

(二)3角的分类

4画角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目录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一)3.笔算乘法

(二)4.常见的数量关系

5.积的变化规律

6.估算

(一)7,估算

(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

(一)2.垂直与平行

(二)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

2.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3.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二)4.笔算两位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5.笔算两位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二)6.笔算两位数除,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7.商的变化规律

9.用两位数除的练习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1.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横向复式统计图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1.合理时间

2.运筹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

2.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

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4.有关0的运算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二): 从上面、前面、左边看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乘法分配律

5.减法的运算性质

6.除法的运算性质

7.乘法的简便计算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

2.小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

4.小数的性质

5.小数的大小比较

6.小数点移动

7.生活中的小数

8.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第五单元 三角形:

1.三角形的特性(1)

2.三角形的特性(2)

3.三角形的分类

4.三角形的内角和

5.图形的拼组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

(二)1.轴对称

2.平移

第八单元 统计: 1.平均数

2.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第十单元 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 第二单元 位置:数对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连除、除加、除减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目录

6.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 可能性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列方程解应用题

4.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1.数学广角(1)植树问题

2.数学广角(2)方阵问题

第八单元 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三)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1.因数与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

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一)

2.分数的意义(二)3.真分数和假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

5.约分(一)

6.约分(二)

7.通分(一)

8.通分(二)

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0、整理和复习

第五单元 图形的变换

(三)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

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

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第七单元 统计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1.包含与排除 2.益智趣题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 比

第五单元 圆 确定起跑线

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负数

第二单元 百分数

(二)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四单元 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第六单元 整理与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篇2

【关键词】研读 小学数学教材 应用

一、对教材内容的研读

(一)新人教版教材内容安排合理

新人教版教材在课堂内容安排上更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鲜活的场景,掌握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上,也摒弃了老旧的教学思想,把探索数学奥秘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积极获取新知识,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课堂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了主观能动性以及对知识的求知欲。

(二)新人教版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变

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专门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小学生生活背景的课堂要素,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很多教学内容是来源于生活的,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联系实际,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三)新人教版教材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新人教版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学习目的。鼓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在解题思路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对数学的观点越独特、越充分、越深刻,也就越容易发挥自己的开放性思维,这样,有利于从小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探索精神,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新人教版教材提供了选择性资源

在新人教版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由阅读栏目可供学生和老师选择性地学习,还有小实验、课外调查研究、动脑筋活动等新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的发展。选择性更多,对教师而言,课堂的授课方法也就可以更加灵活多变,给教师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的时效性。

二、对教材的合理应用

首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系统地把握教材内容。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必须充分尊重教材内容,不能将大胆的创新发挥到更改教材顺序的程度。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不同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个知识点属于哪个年级,认真把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对教材总体把握,从而更好地利用教材。例如,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中学习了直角,要求学生判断哪些角比直角大,哪些比直角小,但是在第四册才给出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统筹整理,在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对顺序进行调整。

其次,教师应该正确解读教材内容。教师能够正确地解读教材,将教材上的知识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理解方法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书中知识的内涵和本质,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选择出能够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就更容易掌握课堂所学。

第三,教师在学会尊重教材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适当地超越教材。对教材的应用不能刻板死性,要活用教材,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路和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巩固和延伸,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必须重视的。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在讲解《比的意义》的时候,书中所选的配图是神舟五号顺利完成升空任务,杨利伟展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以及联合国国旗,用国旗的边长引出比的含义。但是,书本上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2003年发生的事情可能没有任何概念,也提不起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做到与时俱进,用学生经历过的事情来举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将课件上的图片改为2013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将要升空时三位宇航员背后的国旗作为引导实例。同样是以国旗作为参照,但是前者是10多年前发生的,那时候学生还小,后者更加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识。加工、整合、重组后的教材,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很多蕴含在教材中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底蕴都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在学生面前,对教材内容是一个补充。能够挖掘教材的深层次含义、拓展教材的广度的数学教师,才是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才有机会无限延伸。

第四,教师要注意开发教材中的习题资源。教材中的习题有教育、评价的功能,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对这些习题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灵活运用这些习题功能的目的。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实用性价值的体会,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道路做好铺垫。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料,要不断地深入和完善对教材的理解,充分体会和认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教师应当注意端正自己对待教材的态度,做到研读教材、活用教材,不脱离教材的本体,又能有自己合理的创新和发挥。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深入得当,有利于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曹飞羽,李润泉.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新人教版目录 篇3

2.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 3.春酒/琦君 4.安塞腰鼓/刘成章 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7.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克劳斯冯克利青 8.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句式 9.桃花源记/陶渊明 10.小石潭记/柳宗元 11.海国记(节选)/沈复 12.《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学写读后感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诗经》子衿/《诗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了解书信和演讲的特点,领悟作者的思想,获取有益的启示 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14.讲故事的人/莫言

1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16.傅雷家书两则/傅雷 学写书信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阅读游记,了解游踪,把握叙述角度和景物描写的特点 17.壶口瀑布/梁衡 18.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19.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丽华 20.登勃朗峰/马克吐温 学写游记

诵读古诗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经典语句 21.《庄子》故事两则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2.《礼记》两则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23.马说/韩愈 24.卖炭翁/白居易 学写故事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送友人/李白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卜算子咏梅/陆游 九年级上册

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 1.沁园春雪/毛泽东 2.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艾青 乡愁/余光中

3.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 4.致云雀/华兹华斯 学写诗歌

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 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8.短评两则

“传言伤农”,后果更加严重/王玉琪 烟花易冷,文化弥新/陈晓波、商意盈 表达观点要清楚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 9.岳阳楼记/范仲淹 10.醉翁亭记/欧阳修 11.湖心亭看雪/张岱 12.诗词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议论要言之有据

名著导读--《泰戈尔诗选》:如何读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商山早行/温庭筠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 13.故乡/鲁迅

14.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15.孤独之旅/曹文轩 16.心声/黄蓓佳 学习缩写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19.无我与不朽/钱穆 20.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 论证要合理

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 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22.范进中举/吴敬梓 23.三顾茅庐/罗贯中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 学习改写

综合性学习--评选年度班级之星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咸阳城东楼 /许浑无题 /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九年级下册

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情感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3.短诗五首 月夜/沈尹默 沙扬娜拉/徐志摩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断章/卞之琳 风雨/芦荻 4.海燕/高尔基 学写诗歌

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学会欣赏小说 5.孔乙己/鲁迅 6.变色龙/契诃夫 7.蒲柳人家/刘绍棠 8.溜索/阿城 注意审题立意

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观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9.鱼我所欲也/《孟子》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讲究布局谋篇

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讽刺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了解作者观点,提出看法,探讨疑难,尝试迁移运用 13.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 不求甚解/马南邨

14.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

15.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 16.无言之美/朱光潜 勤于修改润色

阅读戏剧作品,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人物,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7.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18.屈原(节选)/郭沫若 19.枣儿/孙鸿

20.音乐之声(节选)/厄内斯特勒曼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诵读古诗文,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1.曹刿论战/《左传》 22.出师表/诸葛亮

23.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4.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过零丁洋/文天祥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表达力求有创意 综合性学习--戏剧大舞台

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冀教版小学数学目录(定稿) 篇4

一年级上册

一、比较;(大小、轻重、高矮、长短,多少)

二、认识10以内的数;

三、认识物体;(立体图形)

四、合与分;

五、1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

六、分类;

七、认识11—20各数;

八、认识钟表;(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几时刚过、快几时了))

九、20以内的加法。一年级下册

一、位置;(左右,前后,上下)

二、20以内的减法;

三、观察物体;(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观察杯子,汽车)

四、认识图形;(认识平面图形)

五、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100以内的熟读、写、大小比较,认识个位、十位、百位,知道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六、找规律;(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和事物中的规律)

七、认识人民币;(认识元、角、分,掌握进率,学习简单计算)

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九、统计。(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二年级上册

一、测量;(认识米,分米,厘米)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估算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三、方向与位置;(辨认东南西北)

四、表内乘法;(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归纳2—6的乘法口诀)

五、角的认识;(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六、表内乘法;(认识平均分,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七、统计;(学会用画正字统计,认识复式统计表,分段统计和整理数据)

八、时、分、秒。(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二年级下册

一、排列问题;(按规律排列和三个物体的排序组合)

二、表内乘法和除法;(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了解“倍”的意义,体验用口诀算有余数的除法)

三、观察物体;(观察长方体包装盒和长方体,正方体模型,以及有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观察并交流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图形,体验面和体的关系)

四、统计;(认识简单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单位))

五、认识1000以内的数;(认识1000以内的数,会用不同方法数数,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认识千位,知道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

六、方向与路线;(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认识行驶线路图)

七、千克和克;(认识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八、四边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辨认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九、加减法。三年级上册

一、对称;(认识简单的对称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另一半)

二、加减法;(三位数的加减法,加减估算和验算,两步计算的简单加减问题,认识小括号)

三、可能性;

四、乘除法;(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单价×数量=总价是数量关系)

五、混合运算;(解答两级运算的两步、简单三步问题和运算顺序,探索特殊运算中的规律)

六、周长;(认识周长,会测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七、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万位,万位以内的数的读写,了解近似数,学习万以内加、减和加减估算0

八、吨的认识;(认识吨,对克、千克、吨等质量单位进行整理及简单换算)

九、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三年级下册

一、旋转与平移;(旋转,平移现象,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二、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解决问题)

三、时间;(认识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

四、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估算,连乘)

五、统计;(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六、测量;(认识千米,认识时间,路程和速度间的数量关系,认识毫米)

七、生活中的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八、面积;(认识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九、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母小于10)计算)四年级上册

一、升和毫升;(认识升和毫升,了解1升=1000毫升)

二、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和解决简单问题)

三、线和角;(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知道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画角)

四、计算器;(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计算及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五、认识更大的数;(认识比万大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六、垂线和平行线;(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用直尺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七、倍数和因数;(了解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知道2、3、5倍数的特征)

八、统计。(认识众数,认识一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下册

一、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物体组成的事物,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由4个以上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二、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加法运算律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根据给定的字母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第一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第三课时,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三、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和估算,乘法运算律和积,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运算)

四、分数的认识;

1、分数的意义,2、分数与除法,3、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第二课时,约分认识最简分数 第三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第四课时,两个分数之间的关系

五、小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小数 第二课时,小数的意义

第三课时,小数的读写法及大小比较 第四课时,小数的性质

六、多边形;(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简单的组合图形)

七、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

八、统计。(认识复式条形图)五年级上册

一、对称、平移和旋转;(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旋转,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和将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利用对称、平移、旋转设计图案)

二、小数乘法;(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乘法,积德近似值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三、统计与可能性;(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由大小的,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游戏规则,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小数除法;(小数除法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小数混合运算,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

五、混合运算;(相遇问题和简单三步计算的应用问题,整数,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认识中括号)

六、土地的面积;(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进率及单位换算)

七、分数的再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同分和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最小公倍数,异分母分数和混合运算)

八、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索和应用 五年级下册

一、生活中的负数;

1.1 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1.2 初步认识负整数和整数 1.3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

1.4 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 1.5 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变化

二、方向与路线;

2.1 在示意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2 认识简单线路图

三、方程; 3.1 方程

3.2 等式的基本性质 3.3 解方程(4课时)

四、分数乘法; 4.1.1分数乘整数

4.1.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1.3打折

4.1.4 分数乘分数

4.2.1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 4.2.2简便运算 4.3倒数

五、长方体和正方体;

5.1 长方体、正方体特征 5.2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5.3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六、分数除法;

6.1.1 分数除以整数 6.1.2 一个数除以分数 6.1.3 分数除法的简单问题 6.1.4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的问题 6.2 混合运算

七、体积;(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八、统计。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六年级上册

一、圆和扇形;(园,图案设计,扇形)

二、比和比例;(比,比例,比的计算,测量旗杆高度)

三、百分数;(百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简单计算)

四、比例尺;(放大与缩小,比例尺,卧室设计)

五、百分数的应用;(百分数应用,折扣,成数,税收,利息)

六、圆的周长和面积。

七、统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0 六年级下册

一、方向与位置;(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

二、正比例 反比例;(认识正比例关系的量,画图表示成正比例关系的量,认识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三、圆柱和圆锥;(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

四、统计;(认识中位数,体会数据产生的误导,求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及设计符合制定要求的方案,丢塑料袋调查)

五、回顾与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篇5

一、教材编排意图

编写者试图将抽象的理念和理想化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形式和素材。适应我国广大城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努力使教材的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坚持开放的原则,努力体现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总体目

(一)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本册内容标准及要求

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具体到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是: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平面图形的拼组。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全册教学难点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计算。

3、用数学。

4、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材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

(一)教学内容结构

“数与代数”领域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联系上学期的进位加法,用想加法算减法和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在学生探究和方法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倡想加法算减法。新加入筛选信息的例题,其他与往年一致。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

1.数数由于数的范围扩大,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2.数的组成,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一”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再有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3.计算,会计算整十加减一位数。

4.培养估算意识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结合口算,教材还安排了用使用学的(筛选信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3.小括号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正确区分与辨别立体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正确区分与辨别立体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的能力。

●“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

1.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2.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七单元:找规律

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按照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新增加的内容。本单元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七单元:找规律

一、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按照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新增加的内容。本单元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材处理

1、教学准备与设计方面:

(1)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

(2)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法完善教材资源。

(3)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学情分析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等要素。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适时进行分层教学。

(4)在问题的设计上关注思考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课堂生成,有利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

2、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

(1)课堂调节注意动静搭配,数学学习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教师可适当通过师生对话,安排同桌合作,或前后四人小组合作,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时机。一节课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

(2)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数学语言要精练、规范,适时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提炼与总结,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逐步让学生养成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

(3)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合理调控或调整教学目标及进程。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

(4)重视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板书设计,录音、投影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要简易、有效,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作用。

3、学生评价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要是结合具体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篇6

位置

小学六年级数学十一册概念

1.找位置:先列后行。格式为:(列,行)。

例如:(a,b)。

2.位置的表示方法:①、两边小括号;②、中间是逗号;③先写列,再写行。

3.平移方法:左右平移,列变行不变;上下平移,行变列不变。

单元二

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aaaa例如: ++=×3(b0)

bbbb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bbab不变。

例如:a×(×a)=(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ccc【注: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整数乘分数;

①、分数乘以整数,可以看作是求几个分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aaaa

例如:×n=++、、、、、、(b0)

bbbb②、整数乘以分数,可以看作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aa例如: n×的意义是:表示求n的是多少。

bb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aacc母。

例如:× =(b、d0)

【注: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bbddabab5.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例如:×=1,那和就是互为倒数。

baba6.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 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注: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7.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10.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相关概念:

①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②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比”后的规则。

③“增加”、“提高”、“增产”是“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是“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的意思。

④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

***单元三

分数除法概念总结

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表示:已知两个数的积是 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2.①、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ab1例如:÷c=×(a、c0)

bac②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ba例如:c÷=c×(a0)

ab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4.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5、“:”是比号,读做“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aa例如:a:b=(a是比的前项;b是比的后项;是比值,比值一般是分数,可以bb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acac6、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都可以用前项÷后项。例如::=÷(b、d0)

bdbd8.比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a例如:a:b=a÷b=(b0)。

b9.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

a分数的值。

例如:a:b=a÷b=(b0)。

b10.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

a不变。

例如:a:b= a :b =(b0)

b11.在工农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12、①、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它本身。

②、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商小于或等于它本身。③、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商小于它本身。

单元四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例如:“O”。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例如:“⊙”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例如:“⊙”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例如:“⊙”

6.①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②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③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d÷2

7.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C”表示。

8.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 ≈ 3.14。

9.圆的周长公式:C= πd 或C=2πr

10、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S=π×r×r=πr² 11.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12.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3.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πR²-πr²或 S=π(R²-r²)。(其中R=r+环的宽度.)14.环形的周长=外圆周长+内圆周长

15.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 ÷ 2+d 或 C=πr+2r 16.半圆面积=圆的面积÷

2公式为:S=πr²÷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4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4倍,而面积扩大16倍。

17.两个圆的半径比等于直径比等于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以上比的平方。

例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18.①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

②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πa厘米。19.在同一圆中,圆心角占圆周角的几分之几,它所在扇形面积就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所对的弧就占圆周长的几分之几.

20.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2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2.①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②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③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④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⑤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23.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单元五 百分数

1.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无单位名称。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例如:25%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5%。

3.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分子部分可为

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小于100或等于100。

①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数点向左移动两位。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③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6.百分率公式:

合格率= 合格人数÷总人数100%

发芽率= 发芽数量÷总数量100% 出勤率= 出勤人数÷总人数100% 7.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9.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10.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11.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12.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3.国债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3.本息:本金与利息的总和叫做本息。

***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毫升

4、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如:a+b+c=a+c+b=a+(b+c)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如:a×b×c=a×c×b=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ab)×c=acbc

6、加、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改写成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a-b-c=a-(b+c)

7、乘、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改写成乘以这几个数的积。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篇7

一、填空 1、0.043扩大100倍是();8.7缩小到原来的()是0.087。

2、9.953保留一位小数是();4.096保留两位小数是()。

3、根据38×45=17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8×4.5 =()

3.8×45=()0.38×450=()38×0.45=()

4、在○里填上“>”、“<”或“=”。

47.6×1.0147.6

6.4×0.996.4 5.43×3.8 54.3×38

1× 0.950.95 5、2.47×0.09的积有()位小数,2.5×1.46的积有()位小数。6、10.1 × 24 用乘法()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2.5×6.9×4用乘法()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7、两个因数的积是121.5,如果这两个因数分别都扩大10倍,积是()。

8、两个因数的积是10.2,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积是()。

9、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6.35,这个小数最小是(),这个小数最大是()。

学校 班级 姓名 ○○○○二、判断

1、近似数4.0和4的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一样。()2、9.9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9.9。()

3、在0.9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4、7.9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8.0。()

5、一个数乘0.01后,这个数就缩小了100倍。()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里)。1、3.3、3.30、3.300这三个数()。

A、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同

B、相等、精确度也相同 C、3.300最大

D、不相等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0倍,积()。

A、不 变 B、扩大10倍

C、缩小10倍 D、缩小100倍 3、与0.845×1.8结果相同的是()。

A、84.5× 1.8 B、18×0.0845 C、84.5×0.18 D、8.45×0.018

4、一个小数精确到千分位,也就是要()。

A保留整数 B保留一位小数 C保留两位小数 D保留三位小数

5、近似数5.2是把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时所得到的,下列数中不可能是这个小数。()

A5.24 B5.239 C5.249 D5.259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0.3×1.5= 0.125×8= 2.4×5= 0.45×30= 0.7×0.06= 3.2+0.9= 8×0.09= 1.27+0.3= 0.12×0.6=

2、列竖式计算(带*的题目保留两位小数)

95×7.6= *7.03×0.25 *3.25×0.31五、简便运算

7.8×99 2.5×5.32×4

3.7×0.6+5.3×0.6 3.7×830+83×63

六、解决问题、一辆货车每天能运0.9吨货物,那么8辆这种货车一个月(按30天计算)能运多少吨?

2、每支钢笔8.5元,每支圆珠笔4.5元,小红买四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花了多少元?

3、一种花布的价格是每米9.5元,妈妈买3.5米花布,付出5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4、公园里的草坪是个长方形,宽是3.6米,长是宽的1.5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小明坐电车从家出发去公园,已知电车速度30千米/ 时,到公园要用0.25 小时,如果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1.5时能到达公园吗?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篇8

(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填一填。(30分)

1.早晨,当你面向太阳站立,你的正面是()面,背面是()面,左边是()面,右边是()面。2.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3.一部动画片可以播放312分钟,大约播放()分钟。4.465÷8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5.一个皮球9元,300元最多可以买()个。6.6 □84,要使商是三位数,□最小填()。

7.3□2÷3,要使商中间是0,□里可以填();要使商末尾有0,□里可以填()。

8.如果□8×15的积是三位数,□最大填();如果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9.每个篮球35元,李教练买了24个篮球。列竖 式计算买篮球要多少钱,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 步表示()个篮球的价钱。

二、辩一辩(对的打“√”,错的打“×”)(8分)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2.因为3×64+2=194,所以194÷3=64……2。…………()3.小英在小俊的北方,小俊就在小英的南方。……………()4.“5千克苹果23元,每千克苹果大约多少钱?”这道题不用求准确值。…………………………………………………………()

得分

三、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前面是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

A.两位数 B.三位数 C.四位数 D.三位数或四位数 2.与东北相对的方向是()。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3.小红面向北站着,她向右转,这时她面向()。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4.下面得数最接近60的算式是()。

A.279÷4 B.368÷5 C.478÷8 D.573÷3

四、算一算。(24分。8+16)1.口算。

2×30= 350÷5= 240÷8= 30×60= 120÷6= 400×15= 24×50= 0÷8=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08÷3= 721÷7= ※428÷6=

13×24= 34×27= ※52×41=

(背面还有试题)

五、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6分)

三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为贫困山区学校捐书情况统计表

四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为贫困山区学校捐书情况统计表

1.请你把上面两个表合并成一个表。

2.()年级()班捐书最多,()年级()班捐书最少。

六、解决问题。(24分)

1.妈妈带了110元去买下面的热水袋,这些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

2. 146人到餐厅吃饭,每张餐桌坐8人,至少需要几张餐桌?

3.实验小学560名同学去实践基地,租12辆下面这样的车够吗?

4.一位自行车运动员训练一周一共要骑多少千米?训练四周一共要骑多少千米?

5.制作一只蝴蝶标本需要13分钟。张老师说:“我6天制作了12盒蝴蝶标本,每盒有5只。”

(1)张老师平均每天制作蝴蝶(2)张老师这6天中制作蝴蝶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篇9

姓名:年级:

24+(8-4)=23+(9-8)=40-(2+8)=32-(4+6)=72-(9-5)=66-(4+6)=39-(4+5)=89

8+(50-6)=4+

15+(30-10)=17+

40+(34-6)=84+

10+(50-45)=22+

60+(28-2)=40-

8+(95-85)=40+

45+(50-20)=70-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篇10

倒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倒数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因为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的计算方法是归结为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之后学习分数除法是至关重要的。我根据我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教学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激趣引入,揭题。

在本课的引入中,我通过让学生说颠倒话,利用ppt课件让学生找颠倒字,照例子写分数等手段让学生对倒数形成了初步的认识,进而顺利完成了揭题,导入了新课。更明白了只要调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分数。然后让学生对具有这样特点的两个分数起名,学生不约而同的叫它们倒数。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倒数的意义,我引导学生举了大量分数的例子,并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使学生明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倒数的两个数只是把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进行调换”、更让我高兴的是学生能注意到“倒数是相互依存的”。抓住学生的这一发现,我引导他们很快就总结出了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在强调重点时,学生发现在数学上还有像倒数这样的情况,如约数和倍数,倒数也是相互依存的。

二、探究新知中火花四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为了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倒数的意义,我引导学

生举了大量分数的例子,并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使学生明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倒数的两个数只是把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进行调换”、更让我高兴的是学生能注意到“倒数是相互依存的”。抓住学生的这一发现,我引导他们很快就总结出了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在强调重点时,学生发现在数学上还有像倒数这样的情况,如约数和倍数,倒数也是相互依存的。我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上让学生以生问生答的形式进行,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开始是提出整数、真分数、假分数,接着想到带分数、小数,进一步想到两个特例1和0,面对特殊的0和1这两个数时,学生们出现了小小的“争执”。有人认为:“0和1有倒数。”有人认为:“0和1没有倒数。”对于学生的“争执”我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引导他们互相说说自己的理由,在他们的交流中,学生们达成了一致的认识: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并且在说明理由时,学生还认为“0不能做分母,所以0没有倒数”,“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得到1”这两个理由,拓展了我所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内容,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得出结论,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我觉得,这样做不仅增添了课堂活力,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了学生的困惑,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篇11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117—118

教学目标:

1、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会灵活解决植树问题。

2、掌握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初步感悟“化归”的解题方法。

3、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一一对应,建立植树问题模型

难点:建模,及“化归思想”的渗透

教学准备:课件 小棒;学生自备画图用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模

1、图片:感知“间隔”

出示学校或广场树木、路灯、建筑等图片。

熟悉吗?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说出“间隔”,并板书。

2、站队:认识“一一对应”

树和树之间柱子和柱子之间路灯和路灯之间有间隔,咱们同学站队的时候有没有间隔?谁愿意到前面来站一站?

指3人。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个人,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人,几个人几个间隔?

你发现了什么?

人比间隔多1个。为什么呢?

师引导:我们可以这样看:先不管这个同学,从前面看,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怎么样?有规律吗?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做“一一对应”(板书)。前面都是一一对应,最后一个是人,人数比间隔数怎么样?

如果继续往后排,排到墙,没法站人了,几个人几个间隔?人与间隔怎么样?一一对应,相等了,是吗?

这节课我们就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研究一些新问题。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猜测

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图)

指名读题。先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谁来说说?

指名说。师板书结果及算式。

2、找规律

猜测毕竟是猜测,究竟哪一个结果正确呢?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咱们能不能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摆一摆,或者画一画?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找一找这其中的规律,好吗?

小组活动,师提示:“请大家用一一对应的眼光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了解学生理解及表达情况,个别指导,提示“一一对应”。

3、展示交流,总结规律

哪个小组是用小棒摆的?先上来说一说。生1:„„

师板书相关数据(棵数 间隔数)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哪个小组用了画图的方法?上来跟大家说一说。

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除了画图,摆小棒,还有用其它方法的吗?

通过各小组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1,师板书。

4、优化方法

在刚才找规律的过程中,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研究了几根小棒,有的同学画了图.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捷?为什么?如果画图的话,怎样画更简捷?

以后我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也可以像今天这样,把大的变成小的,把多的变成少的,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你学会了吗?

5、验证规律

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正确呢?一起来验证一下.

示图: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长的路,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分了四段,栽了几棵树呢?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多这一棵?演示一一对应。

6、应用规律

这个规律能不能用到100米的小路上?哪个结果正确呢?谁来解释一下算式的含义?强调100÷5的意义,即求出的是间隔数.

7、拓展与深化

如果是1000米的小路,能栽多少棵树?如果是10000米呢? 都多一棵。这一棵是哪一棵?

如果这一棵不栽,会是什么情况?想象一下。示图。这时候棵数和间隔数怎么样?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

如果另一头也不栽呢?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看来这里边还有很多的学问呢.到生活中看一看.

三、拓展应用

1、出示路灯题.

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 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指名读.会解答吗?试试看,也可以跟同学商量商量.

怎么想的?

2、垃圾箱问题.

为净化环境,公园沿一条600米长的小路一侧设置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个(路的一头不放),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箱?

指名读.试试看.

3、总结课题

我看刚才大家说的都像植树问题,可这是放垃圾箱不是植树.学

生反驳老师,师总结课题:人们把具有这一类特点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类似于植树问题?

学生举例,师评价.

4、公园里还有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再帮着解决解决。出示课本118页例2。

读一读。解决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试着做一做。

四、回顾小结

上一篇:踏青作文350字一年级优秀下一篇:晋升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