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共6篇)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篇1

黑教发函〔2010〕26号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各市(行署)教育局、有关厅(局)教育局(处),各省属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作为指导未来五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制定目的在于确定2011年至201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总体任务,提出具体要求。为做好我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国家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安排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我省教育实际,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

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确定的中心工作,特别是围绕我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等重大部署,以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工作方针,以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内涵为工作着力点,以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能力为导向,以推动“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落实为主线,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二、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步骤安排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1—3月)。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对“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细化责任分工,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课题研究任务。充分做好编制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明确规划的制定思路、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

第二阶段:规划起草、修改和完善阶段(2010年4—8月)。组织专家起草、修改和完善规划文本,经本地、本单位严格审核,在科学论证、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本地、本单位的“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第三阶段:规划报审阶段(2010年9—12月)。2010年年底前完成相关规划的衔接及规划文本的论证工作,并提交上级部门审批。

三、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要求

1、加强研究,理清思路。要充分考虑到我省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全省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及国家和省的院校设置标准及相关要求,科学分析、合理定位,切实组织开展好规划编制的前期调研工作,理清规划编制思路。

2、发扬民主,社会参与。在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公众了解和参与规划的编制,集思广益。要积极组织专家队伍,完善咨询方式,充分吸纳各方面建设性意见,把规划的编制过程作为发扬民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3、突出重点,强化衔接。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任务、主要方向。同时加强规划的纵向与横向衔接,下一级规划要

与上一级规划相衔接,相关的专项规划要与总体规划相衔接,各项规划之间相互衔接。特别是要注意与国家和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以及“十一五”期间教育规划完成情况相衔接,使各阶段的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有机对接,保障连续性。此外,根据规划的性质和作用,既要研究提出预期性、导向性、可行性的指标,也要研究提出一些有约束力、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

4、加强领导,全面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并明确一位主管领导专门负责。要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制队伍,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以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篇2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各级政府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工作覆盖面和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 我国的农民教育培训积极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农民培训需求, 实行普及性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务农培训与务工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不断拓展新的工作领域, 积极探索新的工作途径, 先后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返乡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等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培训, 培训规模快速扩大。“十一五”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共计培训农民1900多万人, 是“十五”期间培训人数的2.3倍;资金投入快速增长, 中央财政投入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专项资金56亿元, 是“十五”期间投入资金的6.5倍。

(二) 教育培训效果和作用更加突出

“十一五”期间,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民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了“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要求;各地将农民教育培训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部分省市颁布实施了农民教育培训条例。

“十一五”期间,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 打造了一支热爱农业、具有较高生产和服务技能的专业农民队伍, 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向城镇转移农民的职业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 培养了一大批掌握现代产业技术和实用操作技能的产业工人, 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部分农民通过成人学历教育、实践技能培训, 成长为适应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民企业家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七年增长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逐步建立

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 初步形成了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要依托, 广泛吸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民间组织参加, 从中央到省、地、县、乡互相衔接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目前, 全国有县级以上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577所, 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农业中专学校339所, 农村职业高中4200多所, 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2万个,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8.15万个。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的发展完善为下一步大范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五年,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 发展机遇

1.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 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继续贯彻, 强农惠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将带动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党和国家对农民教育更加重视, 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外部环境更加宽松。目前, 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呈现出多部门分类培训、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初步建立了满足农民不同需求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 一些地方还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制定了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规划, 启动了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工作, 推动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农民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快, 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2. 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当前, 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不断巩固和完善, 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出现了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扩大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对象范围。现代农业建设推动了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延伸了农业的产业链条, 加快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 出现了大量新的职业和岗位, 扩大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和教育培训领域。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 农村工业、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农村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人数不断增加, 为大规模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结构、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3. 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

“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支持力度, 继续完善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 农业科研、教育培训等单位和涉农企业等广泛参与, 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形成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机制, 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教育和农民远程教育等事业, 坚持学校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 努力改善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切实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 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依靠的资源更加丰富、条件设施更加完善、师资队伍更加壮大。此外,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广播、电视、网络、卫星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得到广泛应用, 带来了农民教育培训手段和方法的革新, 也为扩大教育培训规模、提高教育培训覆盖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面临的挑战

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形成的新需求

推进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结构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开发、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 带来农民群体不断分化、职业领域不断拓展、就业岗位不断细化, 这些新的变化与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同产业发展特点、不同农民素质结构等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农民教育培训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区域化需求, 对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层次、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目标上不仅需要培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村实用人才, 还需要培养农村二三产业的产业工人和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人才;在内容上不仅需要各类种植养殖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社会事务管理知识, 还需要满足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和自身发展的各种技能;在层次上不仅需要普及性的知识技术培训和专项技术技能培训, 还需要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方法上不仅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言传身教, 还需要广播、电视、网络等方便快捷的途径。

2.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新任务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目前, 我国农业生产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还很突出, 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 吸纳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力较差, 资源配置使用不科学、低效率。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转变传统落后的发展方式, 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 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 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 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 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新任务。

3. 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的新变化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 外部效益明显, 比较效益较低,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农业生产要素由农业向非农产业、农村向城市加快转移, 农业劳动力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 年龄越来越大, 女性越来越多, 整体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 后备劳动力严重不足, 这些新变化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 加快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农民, 鼓励和促进农村新生劳动力成为服务农业、扎根农村的实用人才和创业人才, 是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适应农村劳动力的这些新变化, 必须加大投入, 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 满足农民轻简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从业需求。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 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 以培养职业农民为目标, 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 通过重大培训工程引导, 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热心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扎根农村生产创业的职业农民和实用人才, 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

(二) 基本原则

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 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政府主导原则

依靠行政力量统筹教育培训资源, 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 增加经费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提升教育培训能力, 加强宣传, 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服务产业原则

立足农业产业布局和各地农业发展实际, 把服务产业、支撑产业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 以提高产量质量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重点,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急需关键技术和紧缺人才开展教育培训。

3. 因地制宜原则

面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等不同对象, 根据区域、产业、服务、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等领域不同特点, 因地制宜, 分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教育培训, 加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确保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4. 需求导向原则

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和特点, 确定教育培训内容, 选择适合农民学习的时间和地点, 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培训, 把满足农民需求作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环境不断优化, 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更加健全, 农民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农民教育培训条件不断优化、能力不断增强, 农民教育培训质量逐步提高, 农村劳动力知识和能力结构明显改善, 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 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优化环境。适应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农民需求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基本建立, 支持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农民教育培训法制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有利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得到优化。

——扩大规模。农民教育培训覆盖全国所有乡村, 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亿人次, 使每个受训农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 结合区域优势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 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培训1000万人,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5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25万人, 培养具有中高等学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100万人。

——改善结构。农民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明显改善, 对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吸纳、承接和转化应用能力大幅提升, 持有绿色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等学历证书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 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结构更加协调, 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提高质量。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创业和生产生活实际需要, 加强技能培养, 提高农民教育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规范开展教育培训, 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 确保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稳步提升。

提升能力。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基本建设投入, 重点充实和完善基层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和手段;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专兼职教师培训覆盖面达到100%, 培养造就“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快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开发优质教育培训资源, 满足农民多元化和终身学习需求。

五、主要任务

(一) 大力开展多层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1. 广泛开展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和农业科技直通车、宣传栏、明白纸等对农民进行培训, 努力使农民掌握新知识, 引导农民树立新观念, 增强质量安全、资源环境保护和依法维权等意识,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形成相信科技、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和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风尚。

2. 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围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菜篮子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草原建设与保护、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村生态能源等重大农业工程项目, 结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因地制宜向广大农民推广普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结合农时季节, 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等多种方式, 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开展高产优质新品种、高产高效种养技术、防灾减灾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农机化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等培训,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

3. 系统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依托相关农民培训项目, 重点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经营服务的职业农民, 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 优化劳动力素质和结构, 增强农民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就业的能力与生产经营服务水平, 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健康发展。

4. 扎实开展农民创业培训

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等开展创业培训, 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 使其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方法、提高创业能力, 促进其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

5. 积极开展农民学历教育

针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村组干部、农业经纪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复转军人等, 开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村经济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等专业的中高等职业教育, 改善农业劳动者学历结构,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

(二) 着力构建多渠道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 强化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所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主导地位, 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他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 逐步构建起从中央到省、地、县、乡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三)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建设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改善农民教育培训条件, 增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能力。推进教学资源建设, 及时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等新成果转化为浅显、通俗、形象、易懂的教学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师资培训制度, 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 积极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立法

大力推广有关省市制定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条例》的经验和做法,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 推动地方性农民教育培训法规的制定, 促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发展轨道。

六、重大工程

为确保全面实现农民教育培训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以下五大工程。

(一)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程

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为主要依托, 组织具备条件的培训机构, 以农业生产技术、农村能源与环境、农业经营、农村社会管理和农村特色产业为主要内容, 对种植业、畜牧和渔业、兽医、农机、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涉农企业和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同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的引导性培训, 切实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 农民创业培训工程

依托条件较好的培训机构, 以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以增强农民创业意识为重点, 以提升农民创业能力为核心, 对农民开展创业培训, 帮助农民掌握创业方法、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以创业促进增收。

(三) 农民学历提升工程

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院校等教育机构, 继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 采用送教下乡、工学交替、分段学习、强化实践、学分管理、跟踪服务等方式, 解决工学矛盾, 确保教育质量。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面向农业一线生产经营者和有志于从事农业的“两后生”, 探索农业中高等教育免试入学、免费教育、弹性学制、定向使用的机制和模式, 培养大批具有中高等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和职业农民。

(四) 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建设工程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 将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建设列入农业基本建设计划, 安排专项建设资金, 完善教育培训设施, 重点改善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设施设备条件,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发教育培训资源, 提高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加强中央和省、县、村三级农民教育培训平台建设, 提升中央和省级平台的资源开发、管理和传播能力, 提升县级平台的接收、加工转化和传播能力, 提升村级平台的应用和辐射能力。

(五) 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以提升能力为核心, 对专兼职教师开展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和专业知识培训, 着力打造熟悉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和农民需求、掌握现代知识技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高农民培训质量。建立各级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 开展教学竞赛等活动,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提升教学能力。

七、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重视农业农村人才就是重视“三农”发展的未来, 投入农业农村人才就是投入“三农”发展的未来。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努力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支持政策, 充分调动部门、培训机构和农民的积极性, 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统筹规划, 通力合作, 协调推进, 逐步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 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公益性地位, 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并逐步形成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农民教育培训,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基金, 努力建立起以政府主导, 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资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采取切实措施, 逐步充实和改善农民教育培训设施设备条件,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场所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强化教育培训手段, 不断提升教育培训能力。

(三) 创新教育培训机制

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中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建立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反馈机制, 及时收集和反馈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 引导培训机构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建立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 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衔接试点。

(四)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各地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推动有关部门把农民教育培训开展情况列入执法监督内容。完善农民教育培训支持政策体系, 努力将非全日制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范畴, 使接受过系统教育培训的农民在参加农业项目、开展科技示范等方面享受优先待遇, 充分调动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篇3

规划2013广西高校党建工作

研究专项课题的通知》的通知

学院各部门:

现将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申报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专项课题的通知》(桂教科学„2013‟8号)转发给你们,请按文件精神参加课题申报,具体内容详见附件。请参加课题申报的课题组或个人认真填写《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及活页》(见通知电子附件),于2013年5月3日上午前将《课题申请评审书》及活页各一式5份报到学院党委组织部(综合楼1613办公室),并发送电子版到CRP黄健的邮箱,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黄健电话:5302209

学院党委组织部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篇4

(征求意见稿)

为确保圆满完成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2012—2016)(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任务,依据国家编制“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结合科协组织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领域,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机遇期。科学编制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描绘科协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顺应国际新形势、应对国内新挑战,为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服务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实现科协事业新跨越的需要;是巩固和扩大中国科协事业“十一五”期间发展成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科协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重点项目和实现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科学编制好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对于巩固科协事业向好势头、推动科协事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科协事业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家相继制定印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专项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在组织编制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相关专项规划,为我们科学制定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组织编制的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将提交2011年召开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发布。因此,科学组织编制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是当前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一)指导思想

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紧紧围绕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指示,坚持“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在全面总结中国科协“七大”以来取得的新成就,客观评价《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1)》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国科技事业、科技工作者队伍和科协组织事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方向,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凝练重点项目,破解发展难题,使其成为指导科协组织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二)编制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规划编制工作要在深入总结中国科协“十一五”时期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国科协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家科教工作领导小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国家减灾防灾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要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 要》,作为“十二五”时期科协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思路的原则。规划编制工作要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充分体现中国科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切实转变规划编制理念,不断探索科协发展规律,创新科协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制约科协事业发展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科协事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科协事业的科学发展。

3、坚持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的原则。规划编制工作要从科协组织优势出发,切实发挥科协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切实发挥科协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发挥科协组织作为我国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的作用,始终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科协事业的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事业的主要标准,进一步突出体现科协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4、坚持突出重点、强化支撑的原则。规划编制工作要着力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切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大力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培养举荐表彰优秀人才,夯实科协组织基础,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重点任务,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紧紧抓住广大科技工作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科协事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进行立项,通过制定和实施项目,加大科协事业投入,加强科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解决科协事业发展中长期难以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5、坚持加强协调、充分论证的原则。规划编制工作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及时了解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工作要求,确保各项规划之间的衔接,让政府部门在推动自身业务工作的完成和在支持科协事业发 展的过程中,实现部门工作和科协事业发展相互促进和双赢。要提高编制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动员各方力量,抓紧时间对科协事业发展的重大项目进行调研和论证。

6、坚持明确任务、分工负责的原则。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是包括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及其所属团体在内的整体规划。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编制《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2012-2016)》;二是编制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二五”相关专项规划;三是开展“十二五”相关事业发展重点专题研究;四是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和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组织编制本单位“十二五”规划。其中:专项规划由中国科协相关业务部门或单位提出并组织制定;重点专题研究分别由中国科协相关部门和单位牵头完成;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和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应分别组织制定本单位未来五年规划。在开展各项专题研究,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和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分别制定的五年规划等工作基础上,进行综合编制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

三、重点专题研究设置和分工

编制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是需要通过深入研究科协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问题,明确发展方向、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切实加强重点专题的研究,是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根据中国科协章程和事业发展的重点部署,在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建议设置10个领域35个重点专题开展研究。重点课题采取“开放式”研究,相关部门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建议。具体如下:

(一)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服务方面。围绕中央书记处要求中国科协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服务的要求,重点研究创新技术信息共享服务等重大专题“十二五”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经费需求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 调研宣传部)

2、开展学术交流,推动自主创新方面。围绕中央书记处要求中国科协要着力搭建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术交流的质量与实效等要求,系统梳理“十一五”时期中国科协在学术交流、学科发展、学会创新引导等方面工作取得经验,着重研究会员服务和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等重大专题“十二五”的工作目标、工作抓手、实施步骤和经费需求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3、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服务方面。围绕院士专家站建设、深入开展“讲、比”表彰等任务,深入研究“十二五”时期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工作手段和实施步骤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计划财务部)

4、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围绕《科普素质纲要》提出的五大工程和五项行动,重点抓好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等重大专题研究。(牵头部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5、反映科技工作者诉求,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方面。重点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在加强科学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式方法和实施步骤等。(牵头部门: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

6、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举荐人才方面。围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以及《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 中赋予中国科协的职责任务,重点研究人才工作、宣传科技工作者、海智计划等任务的目标、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牵头部门: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

7、开展决策咨询,组织科技工作者提出政策建议方面。围绕把中国科协建设成为国家级科技思想库的要求,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

8、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方面。重点要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承办国际会议和加强港澳台民间科技交流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牵头部门:中国科协国际联系部)

9、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方面。根据中国科协章程明确的职责任务,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协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机制、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10、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围绕“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重点做好中国科协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资源建设等重大专题研究,并研究提出“十二五”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牵头部门:中国科协办公厅)

牵头部门是重点专题研究的主要承担单位。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牵头领域的子课题,制定承担领域的工作方案,组织有关单位和相关领域专家加强调研论证,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专题研究任务。

四、编制时间安排和主要工作流程 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和启动阶段(2010年9月-10月中旬)1、2010年9月30日前,形成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任务分工。2、2010年10月15日前,动员部署“十一五”规划和重点项目检查验收工作,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阶段,重点专题研究和各单位规划制定阶段(2010年10月中旬-2010年12月底)1、2010年10月22日前,各重点专题研究的牵头部门要提出本课题的工作方案。2、2010年10月31日前,中国科协机关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完成对“十一五”期间围绕科协事业发展开展的课题研究成果收集整理工作。3、2010年12月31日前,牵头部门提交重点专题研究报告。4、2010年12月31日前,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和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报送本单位“十一五”实施情况总结材料和“十二五”规划。

第三阶段,基本框架和规划(草案)起草阶段(2011年1月-2011年2月)1、2011年1月25日前,在前期重点专题研究、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和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基本框架等内容。2、2011年1月31日前,将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基本框架等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审议通过。3、2011年2月28日前,组织完成“十二五”规划(草案)编写工作。第四阶段,衔接与审查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1、2011年3月10日前,组织专家开展规划咨询论证工作。2、2011年3月25日前,完成向各级科协及其所属团体、相关部委和社会有关方面征求意见等工作。3、2011年3月31日前,将“十二五”规划(草案)提交中国科协常委会讨论。

第五阶段,审批发布阶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1、2011年4月20日前,进一步修改完善“十二五”规划(草案)。

2、提交中国科协“八大”审议发布。

五、保障条件及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将规划编制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摆上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部署。为确保编制工 作顺利进行,中国科协专门成立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勤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计划财务部,具体负责“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督导。各单位也要成立本单位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机构,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职责分工:

1、中国科协机关。负责撰写中国科协“十一五”事业发展总结报告,起草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编制基本框架和提出重大研究课题,起草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文本。各业务部门负责归口研究领域的“十一五”情况总结、“十二五”规划草案编制工作。

2、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及中国科协事业单位。负责总结各自“十一五”时期事业发展情况,制定本单位“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并对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3、规划研究课题承担单位。接受中国科协指派或委托开展相关规划重点专题研究,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二)扩大宣传,集思广益。要全面开展“十二五”科协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宣传工作。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规划的编制背景、意义和规划内容,增强科协组织内外对规划的了解和认同。要让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创新机制、集中智慧、形成共识的过程,要把规划编制过程成为研究推动科协工作的过程,要把规划编制过程成为谋划项目的过程,从而为规划的实施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要注意收集先进性、前沿性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提高规划的层次和水平。要重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采取开放式的规划编制办法,通过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在网站开辟专栏等形式,加强对规划内容的评估论证,拓宽征询意见渠道,广 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愿和要求。要充分发挥中国科协各个专委会的作用,加强对相关领域专题研究和规划制定工作的指导。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篇5

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重要责任,把促进全省教育跨越式发展作为当务之急。以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统领,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在更高起点上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走符合青海实际的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立足基本省情,着眼未来发展,对全省“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安排,制定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符合青海省情、人民群众满意的高水平、高质量规划,不断推动全省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研究制定“十二五”教育规划,是指导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最根本的是要回答和解决一系列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教育重大关键问题。各地区要从战略全局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深刻认识制定规划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巩固发展基础教育、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对教育事业领导和保障等方面,突出教育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集中研究确定青海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战略思路、政策举措以及制度保障等,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新的突破。在规划编制的理念上,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跨越式发展;在规划编制的内容上,要增强针对性,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在规划编制的程序上,要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收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从实际出发,科学务实地编制规划。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组建工作小组,组成咨询专家队伍,统筹谋划本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从民族振兴的高度、从促进青海跨越式发展的全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清发展思路,坚持改革创新。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需要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研究提出促进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性重要指标和有约束性、能检查和可评估的指标;研究提出破解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教育难点热点问题和保障措施,提高针对性,增强可操作性。

(三)明确规划期限

全省教育规划期为五年,展望到2020年。各州(地、市)编制的规划要紧密结合当地教育实际,紧紧围绕学校布局调整、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教育质量等重点工作,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规划。省教育厅各职能处室要站在全省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拓宽视野,深入调查研究,按照职能分工,对重点工作尽可能的进行定性或量化,分年度设定具体指标,同时提出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定工作时限,为编制教育总体规划提供基础材料。

(四)坚持统筹兼顾。各地、各单位要将教育发展规划和各级各类学校布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依据今后5—10年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人口出生和流动情况,科学规划,优化结构,合理布点,切实提高办学效益,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使教育规划与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相结合,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学前幼儿教育相结合,与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相结合。要更新规划编制理念,加强战略思维,尊重客观规律,找准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最关心的问题,找准规划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和前瞻性,真正做到“高、新、深、实”。高就是要高屋建瓴,着眼全局;新就是要锐意创新,鼓舞人心;深就是要深谋远虑,体现战略思维;实就是要增强可操作性,解决实际问题。

(五)确保规划质量。要努力制定符合青海省情、体现时代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满意的高水平教育规划。符合青海省情,就是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这个最大的实际;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就要准确判断世界和全国教育发展新趋势,应对人才竞争新挑战;让人民群众满意,就要体现以人为本,始终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研究制定

规划,必须切合实际,经得起历史检验,全面分析世情、国情、省情、教情的发展变化,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新特征,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尊重科学,发扬民主,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建立有关部门通气会商和沟通协调机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努力在千头万绪中理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佳途径,寻

求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大共识,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

三、主要任务

(一)确定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各地、各单位要立足实际,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各方面,提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需求,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教育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制定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思路,研究制定城乡、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以及主要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项目。提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战略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

(二)明确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思路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和学校布局要综合考虑当地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主动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新要求,主动适应全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新格局以及能源基地建设、“三江源”生态移民建设、城镇化建设等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部署,做到同步规划并适度超前。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各地要分别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及民办教育、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条件保障等做出专题性规划。分析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优化教育结构、比例和地区布局。研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促进规范民办教育和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工作思路、重点项目及重大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农村牧区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农村牧区学校的办学标准、校舍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促进农牧区教育健康发展。

(三)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各地、各单位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始终,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素质教育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制定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把依靠教育家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措施。要着眼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认真分析和研究民族地区加强“双语”教育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四)确定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点领域

各地、各单位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制度创新,研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等总体思路和重大措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各级各类学校富有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办学体制和机制。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研究全面提高教育开放水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措施。

(五)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

研究提出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要措施;明确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公民等各方面对发展教育事业承担的责任;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制定推进教育公平的目标和实现措施;研究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强化依法治教的重大措施;研究加大政府财政教育投入,不断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吸纳社会资金办学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

四、规划体系

全省教育规划实行三级两类规划体系,其中按行政层级分为省级规划、州(地、市)级规划、县(市、区、行委)级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

其中总体规划分别由省、州(地、市)、县(市、区、行委)教育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由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编制。各地专项规划是否单独编制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1、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由基础教育处负责;

2、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规划由职业教育处负责;

3、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由高等教育处负责;

4、民族教育发展规划由民族教育处负责;

5、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由体卫艺处负责;

6、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发展规划由师范处负责;

7、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校长队伍建设教育发展规划由人事处负责;

8、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由发展规划处负责;

9、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

10、教育法规教育发展规划由厅办公室负责;

11、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发展规划由财务处负责;

12、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由思政处负责。

13、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由电化教育馆负责;

14、各高校制定本校发展规划(由高教处协调督办)。

五、组织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省教育厅已成立由厅长王予波为组长、有关副厅长为副组长、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具体工作人员。各地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成立领导小组。

(二)组成咨询专家队伍。由省教育厅聘请省内若干名教育领域专家组成咨询专家队伍,并充分发挥专家在制定全省教育规划中参谋、咨询的积极作用。

(三)组建工作小组。根据研究制定规划的需要,抽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得力人员,组成若干课题小组,具体开展方案制定和规划调研及文本起草工作。

六、进度安排

根据省政府统一安排和规划编制程序,我省“十二五”教育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12月前)。主要任务是:组建组织机构,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

第二阶段为基本思路形成阶段(2010年1月—3月)。主要任务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时间和阶段性任务,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主题、主线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初步筛选重大项目,完成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并报本级政府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和衔接。

第三阶段为规划形成阶段(2010年4月—7月)。主要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在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集中开展调研工作,理清教育改革思路,进一步充实论证和组织评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报衔接,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本级政府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规划文本。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篇6

(征求意见稿)

(2011年——2015年)

晋江市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步伐,促进全市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福建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泉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发展规划。本《规划》基期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晋江教育基本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普通中学54所(其中民办4所),独立职校3所,小学291所(其中民办14所),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幼儿园(点)361个。在园幼儿62475人(含外来农民工子女35594人);在校生:小学149843人(含外来农民工子女95112人)、初中51935人(含外来农民工子女21785人)、普高27279人、中职11244人,公办教职工11360人,合同及过渡合同教师1795人。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全市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布局结构,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基本满足了广大群众接受不同类别、层次、水平的教育需求,为晋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1 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推动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首批以“优秀”等级通过省政府“对县督导”,获“省教育工作先进市”表彰。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主要指标实现大幅跃升:

独立幼儿园的比例从2005年39.4%提高到2010年秋54%;高中毕业生本科总上线率从2005年41.63% 提高到2010年59.33%;

接纳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从2005年的5.6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 15.63万人;

全市中小学校园面积从2005年**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秋**平方米;全市中小学校舍面积从2005年**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秋 **平方米;

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断扩大,省三级达标以上高中从从2005年 **所提高到2010年14所;

专任教师学历不断提升:公办幼儿园大专以上从35.1%上升至71.4%,小学大专以上从47.8%上升至79.8%,初中本科从36.9%上升至78.1%,高中本科以上从91.7%至95.3%;

民办学校发展迅速,民办学校从12所发展到18所,民办学校各学段学生占总生数的比例从6%提高到8.52%;

小学“十配套”镇从2005年的6个提高到2010年的18个;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显著成绩和成功经验,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目前全市上下正全力以赴,积极争创全省首批“教育强市”。

(二)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发 2 展的需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期望相比,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说,当前教育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正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正成为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经费缺口依然较大,教育投入还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尽管市财政投入达到“三个增长”的法定要求,社会各界积极捐助教育事业,但学校规模总量庞大,建设与改造任务繁重,要实现到2013年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到2012年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每个镇(街道)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任务,经费投入缺口依然较大。

二是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农村基础教育仍然薄弱;学前教育三年制独立园比例不高;公办幼儿园比例偏低,占3.88%;小学平均规模偏小,300人以下的小学有105所;高、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办学效益良好,但在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与协调提升上有待进一步深化。

三是发展不均衡,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尚有差距。优质学校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市区和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镇。城乡、区域之间和区域内学校之间,在校园校舍、经费投入、仪器设备、优质师资等资源配臵上还不均衡,在内涵建设、管理水平、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等软件水平上还有差距;幼儿园“入园难”及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仍然存在;外来农民工子女分布的不均衡,导致部分镇(街道)容量不足、资源告急,另一部分镇(街道)生 3 源不足,资源闲臵。

四是城市建设提速,给学校规划、布局设点、资源整合、师资配臵带来了新的难题。随着晋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展开,大量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将继续向城镇和新建组团集聚,城市的规划建设随形势不断变化,给全市学校规划、布局设点、资源整合、师资配臵等各方面带来了新的难题。

五是理念差距依然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仍不能适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重硬件建设轻内涵发展的状况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学校未能按照规定全面落实《课程计划》,课业负担影响学生快乐自主学习和体质体能下降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本扭转。高水平、高素质、有影响的知名校长、知名教师和领军人物数量偏少;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从教的行为需进一步加强规范。

六是教育发展活力相对不足,在教育管理体制、投入机制、办学体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还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对外开放、合作与交流有待扩大和深化。

面对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

(三)发展预测

1、在校生预测:

(1)学前教育的在园幼儿数呈逐年平稳上升趋势。预测2013年学前教育规模约7万人,比2010年秋的6.2万人增加0.8万人;预测2015年学前教育规模约7.5万人,其中,外来农民工子女4.5万人。

(2)小学本地户籍学龄人口在5.6万上下小幅波动,外来生持 4 续平稳增长,预测2013年小学规模约为16.6万人,比2010年秋的14.98万人增加1.82万人;预测2015年小学规模约17.4万人,其中外来农民工子女约11.6万人。

(3)初中在校生将在2011年到达谷底,预测2011年初中在校生规模约5万人,比2010年秋的5.1万人减少0.1万人。2012年起开始回升并基本稳定在约6万人,其中外来农民工子女约3.5万人。

(4)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将在2014年到达谷底,预测2012年在校生约2万人,比2010年秋的2.7万人减少0.7万人;预测2015年在校生约1.8万人,其中外来农民工子女约0.18万人。预测2015年,中等职校在校生约1.3万人。

2、师资预测

(1)预测2013年学前教育规模约7万人,2015年在园幼儿7.5万人,按现行市区班师比1:3.5 ,农村1:3的标准,按每班30人,需要公、民办幼儿教师7000人至7500人。现有公办幼儿教师304人,民办幼儿教师2855人。

(2)2013年,小学在校生预测16.6万人,2015年,小学在校生预测17.4万人;按师生比1:19.5计算,需要小学教师8513人至8923人。现有小学公办教师5243人,合同及过渡合同教师1377 人,共6620人,现在至2013年需补充小学教师公办及合同教师1893人,至2015年需补充小学教师公办及合同教师2303人。但因班生规模问题,实际需求量应少于理论需求量。

(3)2011年,初中在校生预测5万人,2015年,初中在校生预测6万人,按师生比1:13.5计算,需要初中教师3704人至4444人;现有初中公办教师3382人,合同及过渡合同教师199人,共3581 5 人。现在至2011年需补充初中公办及合同教师122人,至2015年需补充初中公办及合同教师863人。但由于结构性失衡,除紧缺学科外,不应补充新教师。

(4)2012年,普高在校生预测2万人,2015年,普高在校生预测1.8万人;按师生比1:13.5计算,需要普高教师1481人至1333人,现有教师1846人。不考虑退休等自然减员因素,普高师资富余365至513人,原则上不应补充教师。

(5)2012年,中职在校生预测1万人,2015年,中职在校生预测1.3万人(综合考虑外来农民工子女就读中职的可能性增加),按师生比1:13.5计算,需要教师741人至963人,现有教师532人,需增加中职教师209人至431人(含专业教师与普通教师)。

二、晋江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臵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建设“体系完善、布局合理、发展健康、水平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市,为我市经济强市、品牌之都、园林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规划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原则:根据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要求,对全市各类教育进行统筹规划,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协调发展城乡教育,优化配臵教育资源;根据经济社会 6 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突出教育发展的重点。2.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人口变化等要素的预测和分析,对照建设教育强市的主要指标和我市教育发展目标,优先发展教育,适度超前规划;同时,根据现实需要和学校布局,既着眼未来发展又立足现实可能,既注重全面规划又注意轻重缓急。

3.布局合理、效益最优原则: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各类教育布局,优化配臵教育资源,追求效益最大最优,提高均衡发展程度和优质教育覆盖率,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平等、优质教育的需求。

4.公平公正、均衡发展原则: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力争达到城乡学校的发展基本均衡:一是校园环境基本均衡,二是教育教学设施基本均衡,三是师资力量基本均衡,四是管理水平基本均衡,五是满意程度基本均衡。

(三)规划目标

根据《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晋江城市空间发展“构建一个框架,强化两翼发展,突出三大走廊、实施多区联动”的战略,本规划重点对“十二五”期间各类教育布局和建设提出构想。

1.总体目标:

至2015年,我市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整合拓展优化教育资源,完善布局规划,改善教育结构,健全教育保障体系为主线,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做强以就业为导向并与晋江产业集群相匹配的中等职业教育,做大高等教育,发展终身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现代化的教育优势。力争2012年首批通过省 “教育强市”验收,2015年部分指标达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海峡西岸的教育中心之一,晋江现代教育品牌成为海峡西岸繁荣带的突出亮点。2.主要目标:

——高水平做活学前教育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完善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集体办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按每0.9万左右人口规划设臵1所幼儿园的标准,科学布设幼儿园(点)。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镇级公办园建设力度,规模较大的镇(街道)至少要有2所镇级公办中心幼儿园。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鼓励华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举办高规格、高层次的幼儿园,引导集团化办园、企业办园等新模式。

切实提高独立园比例。全市独立园设臵要达70%以上,镇(街道)辖区内独立园设臵至少要达60%以上,全市示范性幼儿园比例达20%以上。

着力提高入园比率。普及学前一年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6%以上。

积极探索婴幼教育。城镇区、新社区、工业园区积极建立3周岁以下的早教机构,初步构建0-5周岁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镇属公办中心幼儿园要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建成早教研究中心。

——高标准做实义务教育

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9%和97%以上,三类残疾人口入学率达95%以上,单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小学阶段巩固率保持99.9%,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市区低于2%,农村低于3%。

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力推进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力争基本完成验收任务。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的均衡配臵。

科学合理优化学校布局形态。按“总量相对稳定,局部分类优化”的原则,合理优化全市学校布局:在外来农民工子女聚集的镇(街道)加快学校的新建与扩容力度;在生源不足的镇(街道)统筹整合中小学资源,继续探索九年一贯制办学;在新城区和小城镇建设等城建组团区域,预留教育用地,适时增设或扩容,以适应入学需求;完成特教学校搬迁,并通过“省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验收,加快各镇街道特教辅读班的建设,力争在常住10万人以上的镇(街道)特教辅读班实现全覆盖。

妥善解决流入人口入学。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管理,依法保障外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高质量做优高中教育

提高高中普及率。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率达90%以上;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的比率达85%以上。

做优普通高中。力争2015年前,季延中学、晋江一中成为省示范高中。积极支持紫峰中学等高中达标升级。优化普通高中布局,9 深化内涵建设,突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通过深化结对共建、挂职锻炼、教学协作等形式,使全市高中整体均衡优质发展。

——高效益做强职业教育

打造职教品牌。发挥市职教中心统筹作用,构建“四轮驱动”新格局。加强较高水准的实训基地和品牌专业的建设。扶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升格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升格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争创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安海职业中专学校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晋兴职业中专学校创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晋江市职教中心争取列入中央重点扶持的1000个县(市)级职教中心之一。新增省级重点专业10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达到4个。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普职比趋向合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家长、学生对高中教育的期望,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计划,通过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等多种渠道,使普职比趋向合理。

广泛开展教育交流合作。深化对台交流合作,继续拓展“晋江职教论坛”等平台,鼓励与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开展对口支援、合作交流、联合办学等国内、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与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选派一定数量的教育管理干部、科研人员、学科教师外出培训、进修、访问和合作研究。支持在一级达标高中和省级以上重点职校开设国际班或国际通识教育选修课。

——高要求做好终身教育

全面开展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现代远程教育为手段,大力发展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升格晋江电大为社区学院。支持文技校、老年大学、家长学校建设。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完善城乡公共教育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形成早幼教育到老年教育形成完整的教育链。

——高起点做大高等教育

着力构建高职教育体系,力争建成2所高职高专院校和1所本科院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突破1.3万人。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专业数达15个,打造3-5个优势专业,建设更为完备的实训基地和技能鉴定站;泉州理工职业学院专业总数控制在30-35个,发展壮大车辆工程品牌专业群,建成一批高水准、具有示范性的理工科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

——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素质

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化水平,2015年,全市小学教师基本具备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85%,普通高中教师在学历达标的基础上,具有硕士学历的比例不断提升。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60%以上,专业教师中“双师型”的比例达60%以上。积极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工程,倡导教育家办学,培养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名教师、名校长。特级教师、各级骨干教师等学科领军人物占全市教师的比例达15%。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建立名校长、名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全力全速推进校安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中小学校园改造,不断提高办学条件的生均指标;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和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分期分批,配臵、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加强功能室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全市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把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要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继续每年将40所薄弱校改造等项目列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2.拓宽渠道、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和增长机制

一是落实教育投入的政府行为。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机制,加大对财力相对薄弱镇(街道)的扶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12 协调发展。重点保证全市镇属公办中心幼儿园、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目标任务所需的建设资金;同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和使用效益评价、考核机制,推进财务决策民主化。加强对公共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与审计,提高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是建立教育投入持续增长机制。依法坚持财政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确保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改革教育投融资机制,在确保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各界多渠道、多形式参与捐资助学和参与办学。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探索个人教育捐赠支出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三是健全弱势群体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各界支持、全民参与”弱势群体资助体系。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团体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依法设立奖学金、助学金,资助贫困、病困、残疾等弱势群体学生就读、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对残疾、留守、流动等弱势群体物质与精神帮扶,促进群体间平等、和谐成长。

3.依法治教、加强管理,进一步保障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教育督导,切实规范政府和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强市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的建设,构建比较完备的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教育督导体系,更有效地发挥教育督导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服务功能。坚持对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 13 度,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加强对教育发展规划实施的监控,依法督促市、镇两级政府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到位。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把全面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开展随机督导和专项督查,推动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注重内涵建设,办出水平和特色。

二是坚持依法治教,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系统各级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和用法,进一步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自觉性。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努力实现领导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教育法制意识,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依法保障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不断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坚决查处涉及教育的违法案件,全面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公民、法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4.推进改革,创新体制,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一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坚持 “政府统筹、分级负责、职责明晰、分类管理”的原则,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职能。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市、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

二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教育发展模式。切实加强对现有民办学校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托机构和外来工子弟学校,优化教育资源,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三是深化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深化校长负责制、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学校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促进学校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创新校长选拔、任用模式,逐步建立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结合中小学绩效工资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考核制度,形成与聘用(聘任)制度相适应,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分配激励机制。推进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民主制度建设,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和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审议权、监督权。不断完善公办教师公开招聘和市区学校“凡进必考”机制。建立区域内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足额保证教师职工培训经费。积极探索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体制改革,整合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的资源,逐步形成既分工明确又共同参与的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体系。

四是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素质教育运行机制。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推行“德育实践计划”,继续建设一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2011年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继续打造“情源晋江”活动品牌。推行“书香校园计划”,推动校园文学创作,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化,提升学校文化竞争力。推行“科技创新计划”,建设一批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建立完善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评选、奖励机制。推行“乡土文化进校园”,进一步挖掘南音等富有晋江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推行“阳光体育运动计划”,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开齐上好体育课,完善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办法,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监控机制。学前教育要注重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防止“学科化”、“小学化”倾向;基础教育要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完善“中考七率”等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改革;职业教育要加强和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广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建立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实现中高职对接直通车;高等教育要增强应变能力,加强闽台合作,对接我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人才需求,优化专业设臵,以实用型专业为主,兼顾学科型专业,稳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建立科研、培训、管理一体化保障机制。

5.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切实保障校园安全稳定

一是加强学校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优化学校领导班子结构,选好配强学校党政领导。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坚定、开拓进取,有教育管理能力的年轻领导干部梯队。继续委托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举办校长高级研修班和异地名校挂职锻炼。

二是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 16 防和惩治腐败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各项机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把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继续深化政风行风评议、校务公开等工作,规范财务运作,保持对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区域教育的统筹规划,合理配臵教育资源;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把学校的规划设臵作为城市重要基础公共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在实际建设中确保落实;编制、人事、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小学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生源变化和中小学校类别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师资需求配臵计划,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与教育部门配合,积极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的结合;公安、文化、新闻出版、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搞好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加大对网吧、游戏厅等的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净化、优化育人环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指导和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新闻宣传、文化、广播影视和出版等部门要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学校要加强和村(社区)的沟通与合作,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教育活动,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保险公司开业祝福语下一篇:铁路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的解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