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简答论述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法简答论述(共6篇)

教学法简答论述 篇1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 3.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

4.注意对幼小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5.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括那几点?6.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7.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迁移,表现为哪些特点?

8.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

9.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0.意志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1.分析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几个主要标志。12.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的能力?

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那些原则?1客观性原则:(1)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答案:1观察法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3测验法 4间接观察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5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3.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答案: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原始的感知阶段。儿童最初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定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初生后的一年,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概括,在婴儿认识事物的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感知,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

4.注意对幼小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答14.什么是依恋以及依恋的特点?答案:依恋是指婴

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绪。有的研究者认为,依恋的突出表现有三个特点:

一、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更能抚慰婴儿。

二、婴儿更多趋向依恋目标。

三、当依恋对象在旁时,婴儿较少害怕。当婴儿害怕时,更容易出现依恋行为,他寻找依恋对象,以取得安全感。

15.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答案:

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1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2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3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4意识到身体的内部状态。5名字与身体联系。

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

三、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比对自己身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

16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方面?、答:第一,个体心理的发生;第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为三个小阶段:简单发音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和学话

萌芽阶段。(2)言语发生阶段(1-3岁)。它包括两个小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和积极说话发展阶段。

28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 答: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第二,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成人提出问题,往往能引导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30教育是否属于社会因素?它的特殊性是?教育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有目的,方向性最强,最有组织地引导儿童心理发展地社会环境,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地部分。应。)5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它在学前儿童与人交往的活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5.如何看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

答案:

一、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1自觉地行动目的开始形成。2.动机和目的关系出现间接化。3.各种动机之间主从关系的逐渐形成。4.优势动机的性质逐渐变化。

二、行动过程中坚持性的发展。1.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

三、自制的发展。1.抗拒诱惑。2.延迟满足。6.试述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答案:1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能力(包括智力)和知识不可分割的彼此联系着,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掌握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是通过掌握知识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能力是获得知识技能的可能性。能力的形成反过来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2能力和性格的关系。一方面,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力也会影响人的性格特征,如爱好倾向,自信心等等。答案:1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2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新的主要冲突。冲突时阶段的标志。3每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变的,所表明的冲突时先天预定的,是生物成熟的表现。4每个阶段的冲突如果处理的好,儿童能够恰当的对付下一个发展阶段将会遇到的危机和问题;反之,则将产生危机或出现情绪障碍,出现病态。5每个人达到每个阶段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原则上按预定步骤发展,但从一个时期向另一个时期转变的速度和道路可以不同。试述幼儿教师应如何感知觉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答案: 感知规律主要有适应现象,对比现象,知觉中的背景和对象的关系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这些规律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活动效果。(1)根据适应现象合理安排好幼儿园的生活制度;(2)合理利用对比现象;(3)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如背景与对象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等等。

14.什么是依恋以及依恋的特点? 15.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16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方面?

17、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 18、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

19、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有哪些?

20、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21、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

22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24 儿童在学前期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

25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26简述弗洛伊德的学前年龄的人格发展理论? 27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包括哪些阶段 28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 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30教育是否属于社会因素?它的特殊性是?

案例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2 金鱼!它总是摇头晃脑 3 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 4 抓蜗牛,吃饭特别快。5 神童”方仲永 6 优异成绩与注意力 7 小班穿错鞋 对广告词熟记于心 9智力超常班招生新生

10和其他小朋友玩自己玩。

论述题

1.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2.试述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试述幼儿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

4.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5.试述如何看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

6.试述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7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趋势。

8.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9.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互相作用?

10.试述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11 试述幼儿教师应如何感知觉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试说明思维的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意义。13.试具体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特点。14 运用实验室试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16社会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试论正确理解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必要性 19 试述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情况。20结合词汇发展特点如何促进儿童词汇的发展?

三、简答题 案:第一、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事物构成一个源源不尽的信息流,不断地出现在儿童周围,但是儿童对其中的信息接受的情况大有不同。注意使儿童捕捉到更多的信息。第二、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并为应付外来刺激准备新的动作,把精力集中于新的情况。

5.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括那几点?答案:1.反复背诵或自我陈述。年龄较大的幼儿,在识记过程中反复背诵以避免遗忘。有时,边识记边自言自语的说出记忆材料的名称或内容。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幼儿中期以后,能够在记忆过程中自动对记忆此案料加以整理,包括归类,联想等等。3.间接地意义识记。年龄越大的幼儿,还能够对记忆材料进行精心思考,找出材料的组成规律,以帮助记忆。

6.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答案:1内化作用。内化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特点。内化是指外部动作向头脑内部转变的过程。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都是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外部动作。在内化过程中,表征起着重要作用。2过渡作用。表征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儿童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表征活动才可能产生思维。

7.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迁移,表现为哪些特点?答案: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2岁儿童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2简单的相似联想。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部的相似性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3没有情节的组合。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

8.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

一、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二、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再造性。

三、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9.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

一、思维方式的变化:1.直观行动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

二、思维工具的变化: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2.语言伴随动作进行3.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三、思维活动的变化;

四、思维内容的变化。

10.意志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答案:

一、意志的发生发展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中的有意性发生和加强。

二、意志的发生发展使学前儿童对心理活动的支配调节能力提高。

三、意志的发生发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

11.分析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几个主要标志。答案:

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二、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

三、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四、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五、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12.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的能力?答案:

一、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

二、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三、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

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

一、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儿童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不同方面的发展部均衡。(学前期儿童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均衡的发展)。

三、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的不均衡。(不同的学前儿童,虽然年龄不同,心理发展的速度也往往有所差异)。18、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答:3-6岁儿童的记忆发展的特点是:(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以后立即开始,过程在最初时期进展最快,以后逐渐缓慢。

20、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及其主要表现?答: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在某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这个称为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19、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有哪些?含义是什么?答:方式最初使直观行动思维,然后是具体思维,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直观行动思维是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

21、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答:是指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儿童能独立表现出的水平一般都低于它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水平。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教师如果利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就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

17、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答:学期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和注意对象的变化上。

22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答:优点: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宜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缺点: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的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2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答:(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儿童在学前期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答:学前期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1第二信号系统紧紧依靠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仍占主要地位。2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起调节作用,而且这咱调节作用不断加强,表现在,词对随意(有意)运动和随意(有意)行为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强,用语言指示完成动作,形成暂时联系的困难日渐减少。

25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答: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度阶段 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26简述弗洛伊德的学前年龄的人格发展理论?答: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这些阶段是:1 口腔期(0~1岁):主要活动是口腔期的活动2 肛门期(1~3岁):主要人排泄获得快感3 性器期(3~7):这时期儿童出于好奇心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了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

27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包括哪些阶段答: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有:(1)前言语阶段。它又分

四、论述题

1.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答案: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应该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意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1.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的依据2.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实践意义:1.社会实践的需要时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2.试述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记忆有助于其他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发展。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正式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合起来,使儿童能够把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3记忆与语言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也要依靠记忆。4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儿童记忆的发展也影响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通过记忆,儿童对与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情感从而丰富起来。3.试述幼儿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

答案:1 从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从幼儿对图画和对故事的理解可以看出这种发展趋势)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幼儿初期常常依靠具体形象甚至实际行动来理解)3从对事物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幼儿初期往往只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难以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幼儿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常常影响到他们对事物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是固定的或是极端的,不能理解事物的中间状态或相对关系)

4.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日常生活中,情绪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作用非常明显。情绪直接导致学前儿童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消极行为。2 情绪对学前儿童认识发展的作用。(情绪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在学前儿童心理过程中,也是有明显的表现。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3 情绪对意识产生作用。(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时情绪的功能。)4 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儿童情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大约5岁以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幼儿的情绪已经比较高度的社会化,它们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以幼儿总是守着特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些影响经常以系统化的刺激作用于幼儿,幼儿也渐渐的形成了系统化的、稳定的情绪反大多数情况下,儿童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7.试述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

答案:1从简单到复杂。最初的心理活动知识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1)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2从具体到抽象。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概括化。从认识过程看,最初是感觉过程,以后出现比感觉较为概括化的知觉和表象。3从被动到主动。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发展起来。这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4从凌乱到体系。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混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非常容易变化。

8.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答案:

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先的一些生物特征可以传递给后代。)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第二,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心理发展。生理成熟主要依赖于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规律性。)

二、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事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就是儿童所处的环境。环境氛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互相制约。(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作为自然物质前提的遗传和成熟因素和作为心理反映源泉的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着。)1.遗传决定论。2.环境决定论。3.二因素论。4.相互作用论:第一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第二,遗传素质极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9.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互相作用?

答案:1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不论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如何变化,矛盾的双方都是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环境和教育的反映。)2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管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儿童心理本身不但不是消极接受外界的影响,而且还可能反过来对他们发生影响)(1)儿童心理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儿童心理在一定范围对其生理活动及成熟发生影响)。(2)儿童心理对环境的影响。(儿童心理活动部自觉不自觉的影响周围事物。儿童心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重要表现在对周围成人心理的影响。而成人有时影响儿童心理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3主客观因素因素互相作用的循环。(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4活动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是在儿童活动中发生的。只有通过活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要求才能成为儿童心理的反映对象,才能转化为儿童的主观心理成分。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需要才可能产生,新需要和旧水平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形成。儿童才有可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10.试述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12 试说明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答案:(1)①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②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其它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③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④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出现。(2)具体说明

13.试具体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1)①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②自我评价常常有主观情绪性。③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A 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逐渐向比较具体和细致和方向发展B 从按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C 较多只根据某个方面或局部进发进行自我评价,以后逐渐能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2)具体说明 14 运用实验室试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应考虑以下问题:(1)幼儿实验室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幼儿日常生活环境,同时要避免无关刺激引起被试幼儿的分心。(2)实验可通过游戏等幼儿熟悉的活动进行。(3)实验前要有“预热”,使被试幼儿熟悉环境和主试。(4)对幼儿的指导语要简明和肯定。(5)实验过程应考虑幼儿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6)实验记录应考虑到幼儿表达能力的特点。要准确记录幼儿的原话,对幼儿的非语言表达方式也应记录。15 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 1.遗传因素的作用:(1)遗传为人类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基础;(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2.生物因素的作用:(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2)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16社会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 社会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试论正确理解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必要性 答案:首先,谈到儿童心理发展要提到年龄特征。年龄事儿童心理发展得一个必要条件,对心理发展有规律性得制约作用。其次,儿童心理年龄特在一定得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并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发出现的。最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中概括出来的。所以在年龄特征问题上,我们要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典型与多样,本质和非本质的辨正关系。试述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情况。答案:(1)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而在头脑中获得对客观事物更全面更本质的反映的过程。(2)学前儿童对事物进行比较,其特点和发展趋势是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然后找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相似处。(3)学前儿童分类的特点是:4岁以下儿童不分类,5-6岁处于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类能力的过程;5岁半-6岁半,儿童发生了从依靠外部特点向依靠内部隐藏特点进行分类的显著变化;6岁后,儿童开始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境性的束缚,能够依物体的功用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分类。(4)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

20结合学前儿童词汇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谈谈如何促进儿童词汇的发展?

答: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儿童最初掌握词时,往往对词的意义理解不确切,其有两个特点:(1)笼统。幼小儿童对词的理解是笼统的,常常是一个词代表多种事物。(2)非常具体。幼小儿童对词的理解把词的含义理解的过宽或过窄。3-5岁儿童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这是由于前两个原因所导致的。但是幼儿对具体名词的理解基本上难以达到确切的概念水平。针对儿童这种特点,应结合日常生活活动教孩子掌握词汇,这是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案例题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幼儿安排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要么学英语,要么学钢琴,要么学美术等等,周六周日也不例外,生怕孩子贪玩。从不轻易让孩子与邻居家的孩子共同玩耍,而自己也不愿与孩子一起游戏。即使孩子想尝试做一些简单家务也由家长完全包办。答案要点:家长的做法是不对的。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游戏活动更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学习当然也是一种必要的活动形式,但它代替不了游戏和劳动的作用。在游戏中,儿童才能形成内部矛盾,并在活动中解决矛盾,才能更好的认识自然和社会。家长的做法使儿童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儿童心理发展出现片面和扭曲,这是很危险的。“一个孩子问:妈妈,您知道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是什么吗?是金鱼!它总是摇头晃脑。”为什么这个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请分析其原因。这是因为儿童概括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展的。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直观的概括。儿童最初用对物体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这时语词只有标志的功能。(2)动作的概括。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够进行概括,但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借助于动作,在头脑中形成表象。(3)2岁左右,出现了语词的概括。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特征。因此可以说,直观的概括是感知水平的概括,动作的概括是表象水平的概括,而语词的概括才是思维水平的概括

在一语言活动中,某教师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边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讲解故事情节,边演示活动教具,伴随轻音乐„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答:教师能根据幼儿时期的感知基本规律,采用多种感知方式和渠道来进行教学,能强烈地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幼儿的感知特点:(1)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2)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3)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4)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5)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二)结合案例进行阐述。4 有位老师记录了她的一次经验。班上小朋友抓了蜗牛,老师强制他们扔掉,谁也不肯。于是老师采用了纸折了一个“房子”,让他们把蜗牛都放进去,并答应他们吃完饭可以把蜗牛带回家。结果,孩子们吃饭特别快。请分析这个老师所采用的方法。

甚至产生反作用。答:这位老师是利用了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 机作用。关于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动机作用,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只是伴随现象或副作用。但是情绪 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 愿意学习,不愉快的则导致消极行为。这个案例中,老师一开始的强制措施,使孩子产生了不良情绪反 应,幼儿也就不会出现老师的期望的行为。而后来采 用的措施,符合了幼儿的需要,就使他们产生了良好 的情绪进而表现出积极的行动。

5宋朝有个“神童”方仲永,幼小聪慧,五岁赋诗,文才过人,深得当时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赞赏,不加调

教。到了20岁,王安石再见他时,发现他跟其他普通人一样,竟一事无成。

答:这个事例说明,遗传和社会环境,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作用。良好的遗传素质仅是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只是决定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要将遗传提供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则依赖于环境和教育,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其中家庭教育更是不容忽视。6.试分析下面儿童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有一名男孩,5岁半进入小学二年级,成绩优异,6岁半在围棋大赛中名列前矛。他2岁时玩积木可以连续玩上几个小时;入学以后,上课注意听讲,不做小动作。答案要点:这名男孩能取得优异成绩与他的注意力有直接的关系。注意对心理过程的发展具有选择维持和调节功能,儿童注意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儿童知觉等,影响着儿童心理的成熟。这名男孩在两岁时,注意就已具有很好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其注意发展的水平较高,超过了一般儿童的发展水平。这样就为他从事各种学习和活动创造了条件,保证了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促进了他的心理成熟,所以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7.下面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应如何加以注意,试举例。在幼儿园,小班孩子常在午睡后将左脚的鞋穿在右脚上,将右脚的鞋穿在左脚上,即使教师告诉他这只鞋是左脚的,他也会出错。而大班孩子很少出现这种现象。答案要点:这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方位知觉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造成的。在幼儿方位知觉上,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4岁儿童能辨别前后,这正是小班幼儿的知觉水平。5岁使,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开始能正确的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8分析幼儿的记忆特点。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教师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教幼儿背诵一首歌谣。但他们在电视力看到关于儿童食品的广告,只需一两次就对广告词熟记于心。答案要点: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幼儿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发展的特点。在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幼儿对广告词是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体形象生动,广告主体都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幼儿的记忆效果好。相反,教师要求背诵的是有意记忆,其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理解程度和是否有较强的积极性,因此效果往往不太好。

9某小学智力超常班招生新生,有一名六岁儿童前来应招,在测查中该生能够比较流利的朗读当日《人民日报》头版新闻,其他智力活动正常,最后该儿童未被录取。如果换了你做招生的负责人,你会怎么做?请谈一谈你的观点。答案要点:不会同意录取该生。智力超常的儿童并非只是流畅的朗读一篇文章。学前期是处于阅读活动的准备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识字的基础上,比较流畅的进行阅读,对孩子的言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只追求“识字神童”,不仅不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反而有可能使儿童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给其带来不利的影响。

教学法简答论述 篇2

一、口语交际教学尚未完善

遍历当下的小学教学现状, 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 课时作业比较多, 连学生仅有的课余时间都被兴趣班钢琴版所占用, 因此小学生没有自己的主导能力, 同时由于国家对于口语交际在考查科目中所占比例很少, 学校只注重学生语数外的教学, 因此学生对于相关的课程教学提不起相应的兴趣, 所以学生在口语交际这方面的能力锻炼的极少, 因此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大都偏下, 造成学生除了语数外其他一无是处的窘境。

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单一

由于现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单一, 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自身素质不过关, 教学理念陈旧, 这些可以从平时的教学可以看出, 并且由于课本上的口语交际的内容非常少,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照本宣科, 一掠而过, 造成学生对相应的口语交际的学习不够重视, 课堂中死气沉沉, 形成恶性循环, 影响到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 丧失对口语交际学习的兴趣。教师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 改革教学方式, 才能改善目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足的现状。

由上面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短缺, 针对目前的现状, 我们应该根据下面几个方面来改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 应该立足于课本, 联系生活实际

口语交际应该立足于实际, 从生活出发, 学生锻炼口语交际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在生活中与人沟通时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此口语交际不能脱离实际, 教师应该在立足于书本的基础上, 总结口语交际的经验, 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交际知识。

例如, 学生在学习三顾茅庐的故事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其中相关的交际知识, 比如说刘备为啥能够赢得诸葛亮的欣赏, 同时刘备关羽他们各有啥样的性格特征, 各有啥缺陷, 假如学生在他们说话时应该用啥样的语气, 这样的说话方式是委婉还是直入主题的?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口语交际的精髓, 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口语交际知识.

第二、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表达

课堂的学习气氛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宽松的教学氛围利于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相应的提高很多,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锻炼环境, 给学生表达的空间, 并且鼓励一些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鼓励的同时对学生的口语进行相应的指导, 提出相应的意见, 让学生能够在下一次做的更好, 国外的实验证明通过鼓励, 学生的自信心对得到提高, 学习兴趣浓厚, 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变长, 因此在口语教学中鼓励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

第三, 家校结合, 扩大学生的口语交际场所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锻炼, 这要靠长期的训练, 因此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由于性格不同, 有的孩子比较内向, 这时候可以家长和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让学生克服害羞的心理,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上台演讲, 让他们通过课堂这个大舞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并且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融入到整个课堂中来。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比赛和演讲之类班级活动, 并且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动, 通过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前期相应的准备让学生能够进行辩论赛, 这个既调节了班级的气氛, 同时让学生能够锻炼到自己。

第四, 借助考试形式,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地位

考试是测试学生学习效果最好的途径, 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只有让口语交际融入到期末考试中去, 才能让学生对口语交际真正重视起来, 因此学校应该讲口语交际规划到最后学生的期末考评中来, 才能让学生和家长明白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到在期末的考试中可以对口语交际的测评采用灵活的测验方式, 考察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结语:口语交际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一项基本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教师, 我们不只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 更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 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贾保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浅谈[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2:90~91.

财务简答论述 篇3

9.简述法律环境的内容和经济环境的因素 P27 10.简述政府经济政策的基本特征P2711.什么是财务管理原则?简述其内容P27 12.论述资金优化配置原则P28 13.论述收支平衡原则P28

14.什么是弹性原则?简述财务管理遵循该原则的原因P28 15.论述收益风险均衡原则P28

1.什么是年金?简述其特点和种类 P29 2.什么是风险?简述其种类P29 3.简述风险报酬计算步骤P29

4.如何利用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进行风险分析P29 5.什么是利息率?简述其种类 P29

6.简述资金利率的组成(如何对未了利率水平进行测算)P29 7.风险报酬系数确定的方法有哪些?P29

1.简述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的区别P30 2.简述物流企业的筹资动机P30 3.论述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P30 4.论述吸收投资的程序及优缺点 P30 5.简述普通股、优先股及其特点 P31 6.简述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P31 7.论述长期借款程序和优缺点P31 8.简述发行债券筹资的优缺点P31

9.什么是融资租赁?简述其特点P31 10.论述融资租赁的形式、优缺点P32 11.简述可转换债券筹资的优缺点P32 12.简述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缺点P32 13.简述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P32

14.简述认股权证筹资和可转化债券筹资的异同P32

1. 什么是资本成本?简述其构成P33 2. 简述资本成本的作用P33 3. 简述营业杠杆原理P33 4. 简述财务杠杆原理 P33 5. 简述联合杠杆原理 P33

6. 论述净收益论(需作图说明)P33

7. 论述净营业收益理论(需作图说明)P34 8. 论述传统理论(需作图说明)P34 9. 简述资本结构的作用P35

10. 什么是资本结构决策?简述其主要方法 P35

11. 简述综合资本成本比较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P35 12. 简述每股收益分析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P35 13. 什么是公司价值比较法?简述其步骤P3

516.1.简述内部长期投资的内容和特点P36 17.2.什么是现金流量?简述其构成P36

18.3.简述投资决策中采用现金流量而不采用利润的原因P36 19.4.简述内部长期投资决策的指标P36 20.5.什么是投资回收期?简述其优缺点P36 21.6.什么是平均报酬率?简述其优缺点P36 22.7.什么是净现值?简述其优缺点P36 23.8.什么是获利指数?简述其优缺点P36 24.9.简述传统债券投资的风险P36

25.10.简述债券评级的作用和优缺点P37 26.11.简述股票投资的特点和优缺点P37

27.12.论述投资分散和风险降低的关系(需作图说明)P37 28.13.简述证券组合的意义、策略和具体方法P37

8.1.什么是营运资金?简述其特点及管理目标P38 9.2.论述营运资金的筹资组合策略(需作图说明)P38 10.3.论述营运资金的持有政策(需作图说明)P39 11.4.简述现金持有动机和现金管理的目标及内容P40 12.5.什么是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简述其计算步骤P40 13.6.论述收账费用与坏账损失的关系(需作图说明)P40 14.7.简述应收账款日常管理P41 15.8.简述存货的功能及成本P41

16.9.简述经济批量一般公式的基本前提 P41 17.10.简述存货控制所谓ABC法P41 18.11.简述存货的功能P41

19.12.简述确定存货订货点必须考虑的因素P

4215.1.什么是利润分配?简述分配原则P42 16.2.简述利润分配程序P42

17.3.简述完全市场理论的基本含义P42 18.4.简述股利无关理论的内容P42 19.5.简述股利有关理论的内容P42

20.6.论述影响股利支付政策的因素和股利支付政策的种类P42 21.7.什么是剩余股利政策?简述其优缺点P43 22.8.什么是固定股利政策?简述其优缺点P43

23.9.什么是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简述其优缺点P43 24.10.论述发放股票股利的动机、缺点以及对股东的影响P43 25.11.论述股票分割的动机以及对股东的影响P

4326.1.简述绩效评价系统的构成P44 27.2.简述绩效评价的过程P44 28.3.简述绩效评价的意义P44

29.4.绩效评价主体和标准各有那些?P44

30.5.简述绩效诊断的内容和绩效结果的用途P44 31.6.简述传统财务评价的局限性P44

32.7.简述平衡记分卡“平衡”与“记分卡”的含义P44 33.8.论述平衡记分卡的结构框架(需作图说明)P44 34.9.简述平衡记分卡与战略联结的原则P45 35.10.简述绩效管理系统的特征P4

529.1.简述企业兼并的商业动机P45 30.2.简述企业兼并的理论原因P45 31.3.简述我国企业兼并的相关政策P45 32.4.简述企业兼并的作用和风险P46

33.5.什么是企业重整?简述企业重整的条件P46 34.6.简述非正式财务重整的方式及优缺点P46 35.7.简述正式财务重整及其优缺点P46 36.8.简述企业重整的程序P46

简答论述案例模拟题 篇4

1、法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答、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2)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的基本特征有:(1)法是一种特殊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4)法的实现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

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1)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2)我国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内容是由其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法既具有法的一般特征,也具有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所不具有的新的特征:首先,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原则;其次,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和广大人民自觉遵守相结合来保障实施的。

论述:

1、谈谈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答:

1、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2、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

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尽的道德责任。

4、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5、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2、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人生观要点

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人生观要点: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立志成才,明确人生目标。

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时俱进,肩负历史使命

③自觉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共性,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性,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二者有机统一。

3、谈谈怎样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答: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的,有区别的。理想不等同于现实,理想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不能把理想当成现实。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区别、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种矛盾推动人们去改造现实,实现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存在内在联系。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因为现实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所以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正因为人们不满足于现状,才要求变革现实,理想的能动作用也在于此。我们决不能因为理想和现实存在矛盾,就怀疑历史发展规律并对理想产生动摇。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何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

(一)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力量包括民族精神的力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说,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科学技术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且也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

(二)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

(三)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保持其生命力的源泉,它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功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只有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才能把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积聚起来,坚忍不拔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四)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精神动力。只有坚持艰苦奋斗,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民族精神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精神纽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5、联系实际说明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及如何确立科学的信念。

答:(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2)信念对人生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点,即系念作为世界观、人生观的一部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思想出发点。如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总意味所有的人都跟自己一样自私,因而总是对别人的善良愿望表示怀疑。

第二,信念是评判事物的标准,即信念作为一种稳定的立场,会左右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如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充实自己,信奉“金钱就是一切”的人则可能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赚钱。

第三,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信念中包含着坚定不移的认识和情感上的高度认同会称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如革命先烈为追求真理而献身。

(3)我们提倡确立科学的信念即为社会主义信念,也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和真诚信仰。确立社会主义信念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

命运,在社会主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失去信心;二是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产生真理性认识,并使其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逐渐上升为社会主义信念。

6、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应坚持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取向?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价值取向是多样的。大学生应当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努力做到:(1)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2)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3)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案例分析

1、洪战辉,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在读大学生,在11岁那年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亲妹妹死了,父亲又捡回一个遗弃女婴,母亲和弟弟后来也相继离家出走。洪战辉稚嫩的肩膀过早地压上了生活的重担。从读高中时,洪战辉就把这个和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并把妹妹带到自己上大学的异地他乡上学,如今已经照顾妹妹整整12年!结合洪战辉的事迹请你谈谈大学生该如何面对人生的逆境和挫折。

答:人生的道路上,谁都免不了碰上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关键是如何对待它。挫折和苦难是信念、意志和能力的试金石:信念坚定、勇于接受挑战的人,能够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喉咙,从挫折和困苦中汲取成长的智慧,把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意志不坚定或容易满足的人,可能会打拼一阵子,但往往半途而废,无奈地举起投降的白旗;胆怯、懦弱的人常常被挫折和困难吓倒,有的自暴自弃、随波逐流,有的望风而逃、一败涂地。

然而,挫折和苦难并不是天然的财富和垫脚石,要从中得到财富和智慧,需要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坚如磐石的信念和经年累月的坚持。面对捡来的妹妹无助而期待的眼神,少年洪战辉顽强地奋斗了12年;在艰辛和病痛面前,他选择了独立和坚强,选择了责任和担当。在他看来,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重担;只要精神不垮,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

坚持和放弃,时常是一念之差。洪战辉选择了前者,也就选择了持久的抗争,选择了决不妥协的自立自强。凭借这份坚忍,他不仅考上了大学,还把“拣来”的妹妹养大,送进学校读书。生活拮据,他却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多次婉拒好心人的捐款。没有因为苦难而软弱,没有因为贫穷而丧失信心,甚至没有抓住他人同情帮助这根救命的绳索。不抱怨,不放弃,坚忍自强,是个人面对挫折的选择,也将是支撑社会走出困境的力量。

2、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看望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的时候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胡锦涛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

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结合以上内容请谈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

答:只要人类存在一天,道德良心就会伴随一天。维持一个社会的和谐有序,需要鲜明的价值导向;而一个人的健康发展,也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荣辱观受一定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影响。在不同的民族或地区,人们对荣与辱的看法不尽相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概括,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传统美德、党的作风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

竞争法简答论述 篇5

1、市场 是指由人们的需要及为满足需要所构成的交易机会和场所。

2、竞争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为获取交易机会,占有市场优势,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其他竞争者为对手而从事的较量。

3、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滥用经济优势排挤竞争对手或几个经营者之间以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共谋避免竞争或排斥竞争的行为。

竞争的特点:对抗性、非理性、双重性。

4、竞争立法模式是指一国在立法时候采取的、与调整范围有关的法律类型。

5、认证标志指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是指经国际或国内权威的质量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后,对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颁发认证书,并允许其按规定使用的标志。

6、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7、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

8、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包括:奖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

9、商誉是指在同等条件下,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

10、商业诋毁行为又称商业诽谤行为,诋毁竞争对手行为,损害信誉行为,指经营者捏造和散布虚伪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从而达到贬损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行为。

11、行政垄断是指地方政府、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或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凭借行政权力排斥、限制或妨碍市场竞争的行为。

12、低价倾销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13、搭售搭售是指经营者在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违背交易相对方的意愿,强行搭配其他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也称为附条件交易行为。

14、竞争法体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所有竞争法律规范进行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15、名优标志

16、不正当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违反城市信用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利用物质、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引诱购买者与之交易,排挤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7、行政强制交易行为

18、地区封锁是指某一地区的政府为了保护本地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实施的排斥、限制或妨碍外地企业与本地市场竞争或本地企业参与外地市场竞争行为。

19、公用企业

20、回扣是指经验者销售商品时在账外暗中以现金、实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

21、佣金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给予为其提供服务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间人的劳务报酬。

22、串通投标

23、商业贿赂 是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的行为。

24、垄断: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25、原产地名称是标于商品之上的用于表明商品来源于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一种标记,其实质为地理标记

26、商业行贿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

27、知名商品:是指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

28、反垄断实体法是指通过规范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来调整企业和企业联合组织相互间竞争关系的实体法律规范的总和。

29、滥用独占地位限制竞争:是指公用企业或者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以排挤其他竞争者的公平竞争为目的,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

0、简述市场竞争的本质和特点。本质是逐利性。特点在于竞争具有对抗性、非理性、双重性。

1、简述竞争法的特点。

(1)竞争法既规范影响市场结构的行为又规范具体竞争行为。(2)竞争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3)竞争法是公法与私法的结合。

2、简述竞争法律责任的特点。

(1)综合运用多种法律责任形式,维护竞争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2)处罚形式既有单罚制又有双罚制,以满足社会现实对竞争法的期望和要求;

(3)对受害人损失的赔偿,既保留填平原则又实施溢出原则。

4、简述台湾地区竞争法的主要特点。

5、简述欧盟竞争法规定的三类反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答:企业之间共同实施的反竞争行为;企业单方实施的反竞争行为;企业有计划的“聚合”行为。对上述三种反竞争行为来说,其共同的构成要件是:

(1)反竞争行为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个体商人、私营公司、由个人所有并控制的多家公司、国营公司、从事经济活动的政府机构、“聚合型”的合资公司、代理商与其被代理商、分包商等。

(2)企业实施了具有扭曲竞争性质的行为。企业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对竞争的扭曲,应当考虑以下三个因素:A、正常的竞争条件是否发生显著的变化;

B、企业的商业独立性与经营自主权是否受到损害,即企业的贸易自由是否受到企业之间的各种协议的限制,从而在企业之间消除竞争;

C、共同市场的统一完整是否受到破坏。

(3)在共同市场中具有影响力。对于企业之间共同实施的反竞争行为或企业单独实施的反竞争行为来说,都要求这种企业行为必须造成影响成员国贸易的后果,并且这种后果的程度是显著的;对于“聚合”行为来说,要求聚合行为所引起的企业规模的变化和市场销售额的变化在共同市场内部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6、简述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几种表现形式

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上边相同的商标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7、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8、简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1)不党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1)不党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

2)合法蚩尤但违反义务或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第三人恶意获取、使用或披露行为

9、简述对虚假宣传广告的认定需具备的条件。答:(1)宣传的内容与客观事实相悖(2)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做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3)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

10、简述商业贿赂行为的特征。

㈠行贿主体特定。

㈡行贿目的明确。

㈢行贿手段多样。,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给查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㈣侵犯对象复杂。

11、市场竞争的本质和特点。

12、简述竞争法与合同法的区别。

13、简述各国竞争立法的共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1)对垄断与不正当竞争均持反对态度(2)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3)专门立法与相关立法相结合

(4)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并用

(5)普遍禁止、限制与适用中的除外规定相结合

14、假冒或仿冒的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答:(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是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15、认定知名商品的要素有哪些?

答:

1、商标的知名度

2、地域范围的界定

3、相关公众范围的确定

16、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17、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不党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不党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

合法蚩尤但违反义务或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三人恶意获取、使用或披露行为

18、回扣与折扣的区别是什么?

(1)回扣是帐外暗中退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而折扣是明示给予对方一定比例商品价款。

(2)折扣只能给予交易对方,而回扣则可能不给予作为交易对方的单位,而是从帐外暗中给予单位中的个人。

(3)折扣只表现为一定比例的商品的价款,即以一定数额的金钱表现出来;而回扣,则具有复杂多变的表现形式,可以使财物、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金钱、实物或其他方式。

(4)折扣是表现为合同之中的条款,具有合法性;回扣则体现了行贿者与受贿者之间的主观恶意,具有违法性

19、串通招标、投标行为有哪些特征?

1.该行为发生在两个以上当事人之间,具有明显的共谋。

2.行为人具有排斥竞争的主观故意。3.行为的结果可能造成不公平的结局。

20、简述限制竞争行为的危害性

1)妨碍公平竞争,损害经营者合法权益;(2分)

2)损害消费者利益;(3分)

3)阻碍了产品的技术进步和质量的改进,影响经济的发展。

21、简述行政垄断的特征。

1)行为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2)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行政权力 3)行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4)行为具有鲜明的强制性

22、简述滥用独占地位限制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1)主体是功用企业或者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 2)侵害的客体是市场交易关系

3)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安排他人之间的交易” 4)行为的目的是从被指定的经营者处获得利益

23、简述搭售行为的认定(1)主体必须是经营者

(2)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经济优势滥用(3)主产品和搭售产品互不相干(4)搭售行为足以给他人造成损害

24、试述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实施商业诋毁行为构成要件-捏造并散布虚伪的事实。(二)商业诋毁侵害的利益--竞争对手的利益。(三)商业诋毁行为必须是主观上存在故意。而且侵权人与受害者之间应具有竞争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排挤竞争对手。经营者常用的商业诋毁方式有比较广告、自我宣传中的贬低他人、虚假投诉。

25、虚假宣传广告的认定条件。答:(1)宣传的内容与客观事实相悖(2)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做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3)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

26、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表现形式。

(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上边相同的商标(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27、竞争法的调整对象有哪些?

竞争法的调整对象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即因市场竞争活动所引起的特定的社会关系。

(1)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2)政府与其职能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参与市场竞争活动引发的竞争法律关系;(3)竞争管理机关对经营者的管理形成的管理关系。

28、竞争法体系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1)反垄断实体法

(2)反不正当竞争实体法(3)竞争管理实体法(4)竞争规制程序法

29、不正当有奖销售的种类

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是指经营者虚构有奖事实或隐瞒有关事实真相,使设“奖励”无法被购买者所得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巨奖销售行为

是指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30、商业秘密的特性、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1、不为公众所知悉(秘密性),2、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

利益(价值性),3、具有实用性(实用性),4、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保密性)。

31、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特征

32、简述回扣与佣金的区别

(1)佣金具有合法性,而回扣是为我国法律所禁止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2)支付佣金,给予者与接受者均应如实入帐,不如实入帐是回扣的主要特征。

(3)佣金是一种劳务报酬,只能给予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而回扣给予作为交易对方的单位或个人。

33、竞争法所规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禁止垄断行为(2)禁止限制竞争行为(3)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4)确定竞争管理制度

(5)确定竞争规制程序制度等

34、简述行政性垄断的概念及特征。

(1)行为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2)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行政权力。(3)行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4)行为具有鲜明的强制性。

35、《反不正当竞争法》哪些行为属于低价倾销行为的例外?

1)以低于成本价销售鲜活商品

2)以低于成本价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商品 3)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36、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有哪些? 1)违约责任 2)侵全责任

37、简述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特征。1)宣传所提供的信息是虚假的信息 2)虚假宣传的性质是不正当的竞争

3)虚假宣传的直接受害者是消费者或者同业竞争者 4)虚假宣传是通过广告过者其他形式实现的

38、虚假宣传的形式有哪些?

1)经营者利用广告年进行虚假宣传 2)经营者利用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

a)由合伙人或雇佣的他人冒充顾客进行欺骗性诱导 b)作引人误解的虚假的现场演说和说明

c)在经营场所对商品作虚假的文字标注、说明或解释

d)张贴、散发、邮寄虚假的产品说明书和其他宣传材料

e)利用大众传播媒体作虚假的宣传报道

39、简述商誉与名誉的区别

(1)商誉属于名誉的一种,所谓名誉是指由社会一般人对特定人作出的有关其品行、功绩、职业、资历和身份等方面评价的总和,是对一个人的精神价值的评价,它关涉社会特定人的人格与尊严。

(2)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公民、法人的名誉权,“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3)法人的名誉是社会对法人的全部经营活动、信用、生产或销售商品的质量、服务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诸多方面的总体评价。

(4)但商誉与法人的名誉权有所区别,它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法人,以及从事各种商业经营活动的公民、个人合伙的经营活动、信用、资信、商品或服务质量、价格等诸方面的社会性评价。

40、简述有奖销售的种类。

1)附赠式有奖销售:对于所购买者均以奖励的有奖销售 2)抽奖式有奖销售:以抽签、摇号等带有偶然性的方法决定购买者是否中奖

41、简述商业受贿的构成条件。

(1)商业受贿的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2)主观上具有故意

(3)客观上实施了非法索取或接受行贿者给付的财物或其他利益的行为,但不要求已为他人谋取了经济利益。

(4)行为具有违法性。

42、简述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1)责任形式:单独责任

连带责任

(2)责任内容: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43、商业秘密中新颖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1)必须具有新颖性。这是商业秘密区别于一般知识经验、技巧的重要特征。(2)必须具有价值性和实用性。即它能给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3)秘密性。这种秘密性要求商业秘密拥有者首先应有保守商业秘密的愿望,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密。

44、美国竞争法规定的反竞争行为主要有:

1)垄断和联合限制竞争行为。2)滥用经济优势的行为。3)价格歧视行为。4)企业兼并行为。5)其他反竞争行为。

45、行政垄断行为的危害性

1、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2、滋生腐败,败坏社

会风气。

3、阻碍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

4、培育、扶植并保护经济垄断。

46、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不当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1)盗窃商业秘密。(2)利诱手段。(3)胁迫手段。(4)其他手段。二,不当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1)不当披露行为(2)使用行为(3)允许他人使用。三,合法持有但违法义务或要求的不正当行为。四,第三人恶意获取、使用或披露行为。

47、市场竞争的规则(1)公平竞争(2)充分竞争(3)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

48、试述竞争法的地位

一、竞争法属于经济法的范畴,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现代经济法起源于国家对竞争的规则

(二)竞争法具有经济法的典型特征

(三)竞争法从主旨和整体上看,不应归于传统民法

或商法,而应归于经济法

二、竞争法是经济法的核心构成部分,在经济法中占有重

要地位

三、竞争法与其他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

(一)竞争法与宏观调控法

(二)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三)竞争法与产品质量法

(四)竞争法与企业法

(五)竞争法与价格法

(六)竞争法与合同法

(七)竞争法与侵权行为法

49、竞争法的原则有哪些?(1)平等、自由原则(2)公正原则

(3)维护充分有效竞争原则 50、、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独占;(2)事业结合;(3)联合行为;(4)不公平竞争。

51、试述虚假广告经常涉及的内容。答题要点:

一、商品的特征(2分)

二、商品的原料(2分)

三、商品的来源(2分)

四、商品的价格(2分)

五、企业的历史渊源及规模(2分)

六、有关商品和服务的其他情况(3分)

52、试述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有哪些新动向,如何进一步完善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规范与管理?

1从一般性商品上设置有奖销售向特殊商品发展,如房地产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1分)

2从小额商品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到大额贵重商品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2分)

3从商品销售过程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发展到售后服务中也产生了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2分)

4从直接金钱或物品作为奖品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发展到规避法律,以其他多种化方式进行不正当有奖销售规避法律;(2分)

5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普遍存在;(2分)6附赠式有奖销售行为越来越成为变相的“搭售”行为;(2分)

7应加强对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立法取消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以杜绝在上销售或提供服务过程中的8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加强对有奖销售行为的监管力度,提高有奖销售的透明度和可信性(2分)

53、论述市场竞争的规则。

论述作文教学中的仿写 篇6

仿写的作用很多, 但其主要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仿写是创新的基础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像其他人类活动一样, 文艺离不开模仿, 不模仿而创造, 那是无中生有, 不可想象。”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从题材的开掘、主题的提炼到表现手法的选择, 甚至连篇名都是仿拟俄国作家果戈理的《狂人日记》, 而内容却是全新的, 是一篇讨伐封建礼教的战斗檄文, 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刘禹锡的《陋室铭》, 可谓脍炙人口, 流传千古, 而下面这个仿作, 也令人耳目一新:“才不在高, 有官则名, 学不在深, 有权则灵, 斯是衙门, 唯我独尊, 前有吹鼓手, 后有马屁精, 谈笑有心腹, 往来无小兵。可以耍特权, 接帮亲, 无批评之乱耳, 惟颂扬之赞声, 青云能直上, 随风显精神。群众曰:臭哉此人!”逼真地描绘了无才无识, 专横跋扈, 吹吹捧捧, 结党营私, 巴结奉承之徒的形象, 其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真可谓入木三分。名为仿作实有极深创意, 仿原文的结构, 表达新的讽刺意义, 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如果没有对原作的深入钻研, 对意境的深刻体会, 对词句的反复推敲, 对语言的含英咀华, 能仿写出如此作品吗?原作表现了作者高洁志行、安贫乐道的志趣, 伟岸清高的思想;仿作则锋芒毕露, 直指官场的黑暗面, 实属创新之作。

仿写是手段, 创新是目的, 仿作只是学习、练习, 是基本的功夫, 是通向创新的桥梁, 是走向创新的第一步, 如果拆掉这座桥梁, 就很难达到创新的成功彼岸。

二、仿写可降低作文的难度, 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有路“仿”为径。生动的范文可以感知学习, 可以揣摩作者的审题思路, 领悟作者的立意, 体会文章的构思, 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开头, 如何结尾, 如何选择材料, 如何谋篇布局, 参照范文, 心中有了文章的形象, 写起作文来就会比较容易, 害怕的心理也会被逐渐克服, 长期仿写, 汲取多篇文章的长处, 学会多种写作方法, 积累语言词汇, 对作文有新的领悟后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中学作文教学旨在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 垫好作文的底子, 练好写作的基本功, 培养创新精神。万丈高楼平地起, 一口吃不成胖子。作文水平的提高要从基础抓起, 好高骛远, 无异于拔苗助长,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渐进过程, 教师指导仿写时要精心选择文质兼美的范例供学生学习和借鉴。其策略如下。

(一) 让学生自荐范文仿写。

这样学生可以自由阅读, 广泛涉猎, 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去选择精彩的文段, 选择喜爱的作品去仿写, 从而可激发学生阅读、写作的积极性, 使写作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可以先抄写原作, 或写出原作提纲, 再写出仿文, 比较阅读, 探究与原作的异同, 看有没有创意, 这样做也便于教师的检查、指导与评价, 避免抄袭后教师还不知道。这样, 既放得开, 又收得拢, 既扩大了阅读面, 又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二) 充分利用教材练习仿写。

现有语文教材是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经典文章, 贴近生活,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但不一定都适合学生仿写, 教师要有所选择, 适当安排。其实, 有的课文后面有仿写的要求。例如, 七年级语文教材明确要求仿写的有七次, 隐含着要求仿写的有八次, 多为局部、片段仿写, 形式多样。这样的仿写要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进行。注重阅读感悟, 领会文章主题, 理清行文思路和整体框架, 然后探究精彩片段与主题的关系、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的关系, 反复琢磨, 心领神会, 融会贯通, 化他境为我镜, 达到入其境, 息息相通, 强烈共鸣;出其境, 手能写之, 精心构思, 仿写自如, 仿中而有新意。如果不去细心的阅读、体会, 不深入文章中去, 只是浮光掠影, 仿写就会带有盲目性, 内容浮浅, 毫无新意, 达不到锻炼思维、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因此, 熟读精思是前提, 领悟写作是关键, 分析指导是帮助。仿写的过程就是揣摩原有的语言组合规律, 重新组合语言生成新意的过程, 是创造出新的意象的过程。例如, 课文《春》研讨练习三, 课文最后两段把春天写成“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 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你还能用别的比喻赞美春天吗?这是隐含着的仿写,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精读课文,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认真推敲三个比喻句, 得出它们是从三个不同的方面, 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充满力量, 然后进行仿写:春天像一首诗, 饱含着感情;春天像一幅画, 舒展着, 耀着人的眼;春天像芭蕾舞, 旋转飞动, 踏着催人奋发的鼓点。三个比喻句表现了春天的深情、美丽、振奋人心的特点, 符合教材的要求。

(三) 从古诗文名篇佳作中选取范例仿写。

步入古代的文学宝库, 能帮助我们走向创新。

1.仿写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泪纷纷, 祭扫烈士悼英魂, 借问鲜花何处送, 武河岸边烈士林。”原诗抒写清明时节雨中行旅的情怀, 诗人旅途遇雨伤感愁苦之深, 想寻个酒店避雨驱寒。仿诗步其韵另辟蹊径, 写出清明祭扫烈士墓追悼英魂的情景, 立意求新, 由原诗的写己之情扩展到写群之情。

2.《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稍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厣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似娇花照水, 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语言形式工整, 讲究对仗, 韵律和谐, 长短句错落有致, 眉眼、身材、体态、面色、神情各异, 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同样是美女, 却是两个不同的形象, 同样是大家闺秀, 却有不同的气质, 同是阆苑鲜葩, 却有不同风姿。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人是如何描写人物外貌的, 从何处落笔, 从何处收笔, 如何描写才能生动传神, 突出个性。学生学会了描写的方法, 在描写不同的外貌表现不同的年龄、职业、气质、个性时, 就不会只懂套用原文的词语来写新时代的青年了。

(四) 从当代名家作品及精美时文中选取范例阅读仿写。

与名家沟通, 能够提高思想认识, 捕捉时代气息, 融入新潮, 与时代潮流共浮沉, 与时代脉搏同跳动, 与时俱进。例如, 可向学生推荐贾平凹的散文《丑石》, 让学生认真阅读, 体会深刻的主题, 重点模仿文章的构思和欲扬先抑的手法, 不少学生都能写出像样的作文。

(五) 从中考试卷及复习材料中搜集范例仿写。

如2003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的仿写句子就可以借鉴。

例句: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 尽情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 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学生阅读分析, 原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在语意上设置了对比情境, 快乐的日子里共享喜悦, 忧伤的日子解除忧愁。

学生仿写:朋友是成功日子里的一辆轿车, 稳稳地送你踏上新的征途;朋友是失败日子里的一条渡船, 默默地把你渡向成功的彼岸。

修辞结构相同, 语意连贯而有拓展, 成功的日子送你踏上新的征途, 争取更大成功, 胜不骄;失败的日子暗渡你走向成功, 败不馁, 与原句相比, 富有新意。此练习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 也培养了阅读分析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仿写也是中考的检测题型之一。

(六) 多种类型仿写, 选取典型范例分类仿写。

仿写句子, 积累名言警句。仿写片段, 或叙事, 或议论, 或说明, 或描写抒情。叙事具体, 用词准确, 议论精当, 适时适度, 观点鲜明科学;说明简洁有序, 条理分明;描写抓住特征、外貌、心理、语言, 突出人的个性;写景要有层次, 选准不同的角度,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情真意切。仿写全文, 把握结构, 谋篇布局合乎逻辑。

(七) 从思维的方法上指导学生仿写。

1.鼓励学生批判性阅读, 逆向仿写。此做法目的是创新, 提高自身修养, 练就过硬的本领, 在仿写中提高写作能力, 学会多种写作方法。学生由具体感悟到抽象概括, 再到具体的写作实践, 逐渐摆脱了对原作品的依赖性, 走向成熟, 走向独立。抱着审慎的态度去阅读, 以怀疑的眼光, 批判的思想去发现问题, 吸取精华, 从立意、结构、体裁、观点等方面逆向思考, 求新求异, 就能写出观点独到的作品。例如, 解读《旁观者未必清》这篇范文, 学习范文的逆向思维方法, 审慎的阅读态度, 精辟的分析, 启发学生逆向思考, 写出“近朱者未必赤, 近墨者未必黑”, “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吗?”, “出头的椽子先烂吗?”等文章。

2.鼓励学生扩散思维, 多角度仿写。在深入分析, 理解范例的基础上, 多角度、多方面思考, 打破原作主题的单一性, 人物性格的扁平性, 扩散到表现主题的多样性、深刻性, 人物性格的立体性上, 一事多文, 换个角度和层面立意构思, 由一点或一篇范文, 扩散、联想、分析、归纳, 高度概括出最有价值, 最适合借鉴的方法, 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例如, 学习《滥竽充数》这篇文章后, 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在立意上求异, 有的学生写出了“不学无术将被社会淘汰, 落后就会挨打”的文章, 有的写出了南郭先生刻苦学艺的故事, 有的写出了“滥竽充数, 过在宣王”的评论并批评了旧的人事制度, 可谓异彩纷呈。

总之, 仿写是为了创新, 借鉴是为己所用,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看得更高更远, 立意更新颖, 结构更精致, 思想更深邃。鸟儿的双翼, 只有练硬, 才能展翅蓝天;学生只有经过反复的仿写练习, 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 写作水平才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日红.仿出你的“亮点”[J].作文成功之路 (高中版) , 2006 (1) .

[2].欧治华.美国母语教材的编写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 2006 (6) .

[3].许更生.构建“读背写”的课堂教学新模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1 (5) .

上一篇:关于少先队的作文下一篇:三八妇女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