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反思报告书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服务反思报告书(通用8篇)

服务反思报告书 篇1

按照杨段长对《安全大检查包保情况简报》(第31期)批示,我认真地学习了简报内容,看到通辽电务段新立屯车间安全专职贾奎安和通化工务段泉阳安全员李贵林发生的现象,我很痛心。一名企业员工或领导,应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铁路的兴衰应系于一心。他们没有珍惜自己的岗位,发挥岗位作业。当前,由于“7.23”事故给铁路带来了许多影响。国务院和铁道部非常重视,开展了安全大检查活动。我们应该按照7月24日盛光祖在电话会议上指示:目前,摆在全路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发生新的严重事故,迅速稳定运输安全局面结合自身实际,深刻反思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因此,通过学习简报,我们要认真学习反思,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己对号入座进行深度反思,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存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消灭一切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看到局长对简报的批示,作为一名吉林工务段的一员我深感不安。针对目前各级干部存在的责任不落实、检查走形式、管理不到位、岗位不敬业、工作标准低等一系列问题在自己身上也有存在。工作不能与时俱

进,越是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越要清醒地看到,在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我们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当前,我国铁路在运输安全上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挑战,作一名干部我必须以对党、对段领导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各项安全工作摆在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来抓,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做好安全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学习技术业务,需要的强首先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能缺少扎实的工作态度,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才对得起党多年的培养和教育。工作走形式,走过场,弄虚作假,不如不干。一定珍惜自己的工作,千万不拿革命工作当儿戏;有足够的敏感性,要对安全大检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安全大检查绝不能走过场,必须使各项工作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一定要巩固国务院检查的成果,对发现的问题要迅速整改销号

通过反思和学习检查简报,我感到思想压力较大。自己有时也存在着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好人主义严重,今后一定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时刻警醒自己安全重于泰山,安全责任大如天,决不能心存侥幸,时刻把思想意识自觉融入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之中。严格要求自己,把本职工作做好。干部工作作风不实,作风漂浮。造成检查流于形式。针对类似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端正工作态度、积极为生产一线服务,严格把关、遵守各项

规章制度,坚决克服好人主义和形式主义。对自己要求严格、标准高,有时缺乏监督意识,放任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求真务实地工作,放任自流、考核、监督作用发挥不好。今后一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端正态度、转变观念时刻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今后,我要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发挥自己安全监督作用;不断总结经验和管理手段,提高自己就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用杨段长的批示问自己:一是要反思我们的责任心何在?二是要反思我们的使命感何在?责任心要用忠诚去体现,使命感要靠行动力来落实,在本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工作,不虚度光阴,不辱岗位使命。材料科123 2011年8月31日篇二:赴台湾学习报告书 高校教师赴台湾学习研修报告书

目录

一、研修基本情况

二、研修的体会和思考

(一)台湾少子女化和老龄化给教育带来一些问题。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普遍开设体现了台湾大学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

(三)台湾由于更好地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四)台大学普遍鼓励学生创新,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师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融洽。

三、措施和落实

(一)把“立德树人”做为学校长远的育人目标。

(二)关于学分制和选修课课程的设计。

(三)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探索空间讨论课的课程设计和开展。

(四)继续关爱学生,注重对学生价值的引导。

四、结语

2014年2月10到2月20日,我们一行25位老师来到台湾玄奘大学参加了为期10天的教师专业知能研修班。这次研修,领导重视、课程丰富、服务周到,血浓于水的同胞关系使两岸交流同大于异,现在回想起来,非常留恋这段研修时光。下面根据研修情况及我自己的几点思考做如下汇报:

一、研修基本情况

我们是2月10日中午十一点到达台北桃园机场,十二点半到达玄奘大学,下午一点半就开始上课。主要的学习地点是在玄奘大学,有时去台湾师范大学或者玄奘大学在台北的善导寺听讲座。这几天,主要听取了以下课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教授张德永《当前教育问题与发展》、台北教育大学林新发教授《学校创新经营与案例分享》、玄奘大学陈柏霖助理教授《幸福感教学与案例分享》、玄奘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林至善《勤益教育管理实务》、原玄奘大学校长何福田《领导:带人做事》、台北警察专科学院陈连祯教授《孙子兵法策略与应用》、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系余民宁教授《教师心理健康促进之道》,最后一天是玄奘大学资讯服务中心主任王振邦介绍了一下本校学生如何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选课、做生涯规划、查询自己的修课记录,还听了一堂40分钟的公开课,是通识教育中心林至善教授讲的《校园伦理》。最后利用午饭期间,我们又和玄奘大学相关部门的老师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总之,进修的10天课程安排紧密,我们老师的热情很高,互动和提问题的时间都比较长,老师们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所教授课

程向相关老师进行了交流和比较。但是,我感到唯一遗憾的是,玄奘大学邀请的教授在研究方面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因为时间紧张,有好几场精彩的讲座都没讲完。

二、研修的体会和思考

(一)台湾少子女化和老龄化给教育带来一些问题。

因为经济原因和个人主义抬头,目前台湾65岁以上的老人占到11%,年轻人晚婚晚育呈现上升趋势。比如,在一天的研修结束,我们晚上会走到街头或商场调研,和在一名女服务员聊天时得知,她今年已经35岁了,但是还没有结婚,她自己说身边的这个年龄段的朋友没结婚的还有很多。少子女化导致的结果其中之一就是学校人数减少,以小学为例,以前每班里50人左右,现在在20人左右。大学联考(相当于我们的高考)以前考率为30%,现在考率为100%。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部分学校因为招的人数太少而关闭;(如最近刚刚解散的台湾高凤学院)二是出现“流浪”教师。(转载于:服务反思报告书)这种情况在短期时间之内大陆也许不会出现,但从长远来看不是没有可能。网络课程的普及和幕课给教师将来的工作带来机会,同时也带来挑战,比如对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要求提高,老师不能只有一个专业和特长,也要既能教学又能做行政。

对于人口老龄化,目前台的一些做法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我们学校可以依托将要开展的银发产业开设针对老人的“乐龄学习课程”,开设的课程分为几类:如政策宣导类、兴趣休闲类、贡献服务类、社区服务类等。主要讲授如老人的用药安全、交通安全、诈骗 安全、音乐、唱歌、跳舞和健身、整理图书、志工(到社区去帮助更多的老人参与健身等)、玩具医师(在社区利用自己的专长给小朋友修理玩具)等,这样既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又能增强自身的存在感。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普遍开设体现了台湾大学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

这次台湾一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台湾国民素质普遍较高,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学校,都呈现出热情、文明、有礼、生活有序的场景。走在街上或者校园里,人们之间的交流是轻声细语、彬彬有礼,几乎见不到大声喧哗的现象。

2010年10月份开始我单位接手93上03工作面,在刚回采的初期,安全生产正常,当时工作面和两顺槽的条件不是十分困难。但是随着工作面的回采,工作面煤层变薄,两顺槽受原来采空区的压力影响,特别是整个工作面受断层的影响达到2/3时,整个93上03工作面安全生产受到极大影响,一直到现在整个工作面生产都没有脱离被动的生产局面。93上03工作面轨顺为原九采三上采区巷道,运顺为沿空留巷巷道,同时又是孤岛工作面,两巷压力大,底鼓和两帮变形严重,落底扩帮和支护工作量大。面对这样恶劣的地质条件青工思想波动较大,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由于去年新分职工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习惯了,没有吃过什么苦。可是刚刚工作就面对这样恶劣的工作条件,使得新职工出现畏惧思想,从而不愿意上班,出现了多例病假及旷工现象,这对区队正常生产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从6306工作面转到93上03工作面以后,大部分青工受收入效益的影响,并且工作面条件复杂,工人劳动强度大,体现不出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就造成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不高,造成工作面推进受到严重影响。

从这些问题中反映出团干部对青工思想工作抓的不够牢,没有及时发现青工思想波动的问题,没有及时与新职工沟通谈心,帮他们克服思想上的畏惧心理,确保出勤率。同时在区队处于被动生产局面的情况下,团干部没有真正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关键时刻没有帮职工分析当前工作形势,帮他们排忧解难调动好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共青团是一个青年人的组织,一个朝气蓬勃的组织,我们是年轻一代,精力旺盛,充满激情,也是一支能较快掌握新理论、新技能、新事物的队伍。如何能够带好这支队伍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区队安全生产做好贡献是我们团干部当前应当解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要加强区队团干部的修养,在工作中要注意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在工作中团干部一定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加强锻炼自己的指挥能力、预见能力、决断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等。指挥能力就是能集中各方面的信息、意见,融会贯通,有效组织和合理调遣完成工作任务。预见能力就是能审时度势,掌握事物发展规律,洞察事情发展的内部联系而作出正确的预测。决断能力即决策能力,就是能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寻求到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确定目标,指明方向。协调能力就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善于调节各种矛盾,沟通

各种关系,借助各种力量,为团工作营造适宜的环境。应变能力就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能随机应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灵活巧妙地作出对策,防止和扭转被动局面。执行能力就是善于把上级的决策和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拿出具体措施,能快速、高效、优质完成各项任务。

二、在工作中团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充分展示青年人的朝气和锐气,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工作,力争上游。团干部要勇于负责,对党负责,对共青团负责,对青年负责,对自己负责,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知难而进,艰苦奋斗,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领带动青年。同时团干部要带头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保持创新锐气,以创新促发展。团干部部要勇于创新,敢于放弃,追求卓越,不断进取,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团干部要善于创新,立足本职岗位寻求突破,紧密结合岗位职责,力争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有所突破。

三、团干部要积极为青年服务,贴近青年、贴近实际、关心青年、了解青年、帮助青年,做青年的知心朋友。对待团员青年要随和。从点滴作起,关心团员青年的工作、生活、学习,尽最大努力提供具体的帮助,拉近与青年的心理距离,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畏惧思想,积极引导青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体力行、勇挑重担,处处以身作则,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各种生产问题,做到“困难时刻站在前、艰苦时刻干在前、排除险情冲在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还要把大家拧成一股绳,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整体工作合力,从而促进区队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对团员青年决不能一味的放纵,既要有表扬奖励也需要适度的批评和指责,但批评要注意合适的时机和场合,要态度诚恳,方法得当。

服务反思报告书 篇2

从百度百科里查到: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 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也指“为别人做事, 满足别人需要。”而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 (或阶级) 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 (或阶级) 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从上述解释中我们发现, 服务的宗旨是满足人们的需要。作为教育机构, 提出“服务学生”当然首先要做的就是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 但以这种思想为办学宗旨似乎有所不足, 忽略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学校首要的宗旨应当是培养和教育学生——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 更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 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养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良好习惯, 培养基本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而这些内容是“服务”这两个字所不能涵盖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师的首要目标都不应是“服务学生”, 而应是“教育和培养学生”。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 我们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人格独立。但在不论在大学、中学还是小学, 我们在提出“服务学生”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 学生不仅仅是教师的服务对象, 更应是教师的教育对象, 尊重学生和教育学生不是矛盾的。即便是在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和大学阶段, 师生关系也不仅仅是金钱雇佣关系或单纯的服务关系,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教育与培养的关系。

教育产业化不能等同于教育商业化。即便是收费办学, 教育机构也与真正的服务行业比如餐饮业、零售业有本质的不同, 教育机构即便是要为学生“服务”, 也有其服务的特殊性, 教育机构本质上负有教导和教育服务对象的责任和义务。过分强调“服务学生”, 会使某些学生及家长形成错误观点:“我付钱就是来买知识的, 不是来受教育和受管制的”。这种错误观念一旦形成, 会使孩子在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心态下成长, 他们会忽视规则、蔑视老师甚至亵渎知识。当今社会, 要个性化发展是对的, 但只有植根于共性的沃土上, 个性之树才可能茁壮地成长。

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需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 但同时又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规则的尊重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这样一个例子, 某大学的一位老师在其博客里写道:某次毕业答辩, 我在开场白的时候说:我对现场所有的同学提一个要求, 就是你自己答辩完了也要留下来听其他同学答辩, 无论作为答辩的程序要求还是对其他同学的尊重, 都是应该的, 要说辛苦, 我们老师比你们更辛苦, 而且要坚持两天 (因为有两个班) 。结果一位同学上去答辩的时候说了一番话, 大意如此:陈老师的话很可笑, 你没必要在这说你们老师有多辛苦, 这是你们的工作, 是你们应该做的……这时我听到了下面同学的掌声。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许多学生都过分强调自己的消费者身份, 在他们看来, 所有的社会关系几乎都浓缩为一种关系——买卖关系。因此他们对提供服务的人、对某些基本规则缺乏起码的尊重。而这种缺乏尊重的态度是否正是我们的当代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呢?其实, 人和人之间不是只有买卖关系, 即使是付了钱要享受服务 (交了学费) , 对别人也要有尊重和谢意, 更何况只有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学校作为教育机构, 有义务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培养学生的生活和行为准则, 一旦我们失去了对这些责任和义务的坚持, 只单纯强调对学生的服务, 又怎么能成为称职的教育者呢?

“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是“师道尊严”的本初含义, 其中“严”被解释为尊敬之义。依此而解, “师道尊严”概指尊敬老师, 尊重知识。学生之道, 主要就是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古人说:“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道。”传道、授业、解惑, 是老师的天职。智慧不等于真理, 需要我们的先知者举起文明的火炬, 来照亮处在蒙昧阶段的灵魂。学生需要谦虚谨慎地问学, 需要锐意进取地求知, 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文明的洗礼。

教育这个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上课时, 教师不单纯止步于传授教学大纲上和课本上规定的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能动地传授给学生更丰富的知识;很多时候他们传授的不仅仅包括课内知识, 还包括知识的拓展及个人的经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是个良心活”。不仅如此, 许多平凡的教师还会无私奉献, 把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带给每一位学生, 关心他们的人格成长。因此, 教育教学活动更应当被看做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果单纯以金钱来衡量, 会使教育失去其本来的意义。

诚然, 随着社会的进步, “服务学生”思想的提出也有其相对的合理性。由于传统上许多学校的公费性质, 导致学校的许多服务部门比如图书馆、食堂等, 在后勤服务方面凸显出了不足之处, 服务方面的确是有待改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校的后勤部门和行政部门是最应该考虑为学生服务的地方, 只有为学生想得更多、考虑更多, 才能使学生学习条件更便利、生活安排更合理、办事更有效率!教育机构的服务部门, 最应该全面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和宗旨。但是, 教育机构本身的首要任务是履行其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基本职能——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因此笔者认为, 教育机构在提出“服务学生”理念的时候要厘清观念, 坚持自己的办学宗旨。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当代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应当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立的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关系;教师所做的一切也应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过分强调“为学生服务”, 甚至提出“学生是上帝”的思想有其局限性;如果教育机构单纯以“服务”作为首要目标, 就会失去教育的本质。因此“服务学生”这个提法应谨慎些, 也应该提供给我们更多的反思。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服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3203.htm[1]百度百科:服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3203.htm

[2]百度百科:教育[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496.htm[2]百度百科:教育[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496.htm

[3]黑匣子陈廖宇的博客.“您”很困难[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6c2700100xnp3.html[3]黑匣子陈廖宇的博客.“您”很困难[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6c2700100xnp3.html

服务反思报告书 篇3

服务贸易摩擦是近年来骤然增加的现象。据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世界各国服务贸易摩擦共发生21起,其中涉及中国的摩擦有6起。各国服务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分销服务、金融服务和通用服务这三个领域,共占摩擦总数的76%。其中分销7起,通用服务5起,金融4起全部涉及中国,通讯2起,娱乐、期刊、古巴法案各1起。

到目前为止,涉及中国的服务贸易摩擦共有6起,摩擦发生时间集中在2007年以后,摩擦领域主要是金融服务,同时还有通用服务和分销。与中国产生服务贸易摩擦的国家,均为美、欧、加等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中美服务贸易摩擦案件为4起,占中国服务贸易摩擦总数的2/3。争端解决结果均以中国败诉告终。

一、 特征:中外服务贸易摩擦的发展态势

(一)国际服务贸易摩擦呈现的主要特点

1. 国际服务贸易摩擦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随着各国经济的服务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占据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经济活动中服务的比重加速上升,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多边与双边贸易中的服务贸易利益争夺更加激烈。因此,国际服务贸易摩擦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但是,由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和各种对话平台的作用,国际服务贸易摩擦又不至于演化成大范围的贸易战。

2. 国际服务贸易摩擦的解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际服务贸易所提供的服务这一特殊商品具有无形性,进行的是无形交易,所以服务贸易摩擦无法像货物贸易摩擦一样针对具体有形的货物商品发起,只能针对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管理办法等,但这些在不同经济体中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有更大的申诉可能与解释空间。同时,服务活动的提供与消费往往同时发生,服务一般不能离开劳动而单独存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服务是边生产边消费的,因而服务产品一旦被生产出来以后,不需要储存,立即被消费。由此在与服务贸易相关的摩擦与纠纷中存在不易取证的问题,为服务贸易摩擦的调查、取证、辨析与申辩都带来了困难。再加上服务贸易产品通过海关的也是相关的服务提供者或者消费者,适用于货物贸易的保护手段无法相应的在服务贸易中使用,而只能通过国内立法和制定措施来实现保护。基于上述分析,服务贸易摩擦发生时不易将这些手段与幼稚产业保护、国家战略安全等纠缠在一起的目标和理论加以区分,赋予了申诉和解释较大的不确定性。

3. 国际服务贸易摩擦争端处理的影响容易被低估。国际货物贸易相关的产品都是有形的,所以必须经海关口岸进出不同的关税区,这样就可以掌握和统计货物贸易的交易量。而服务这一产品具有无形和不可储存等特点,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统计体系也尚未确立,导致服务贸易在统计方面的难度要大得多。这使得与服务贸易摩擦相关的统计量难以获得,更多依赖不同口径下的统计数字进行推算或假设,不利于贸易摩擦影响的计量与处理的公平公正。

(二)中国服务贸易摩擦出现的新趋势

其一,多发生在金融服务贸易领域。在目前已经发生的涉及中国的6起服务贸易摩擦中,有4起发生在金融服务领域,占全部摩擦案总数的2/3。事实上,涉及中国的这4起被诉的金融服务贸易摩擦案件,也是WTO在金融服务贸易领域已有的全部4起案例。其他2起涉及中国的服务贸易摩擦案,1起涉及分销,另1起则与货物贸易有关。涉及金融服务的4起贸易摩擦案中,有3起涉及金融信息服务,这是打开中国金融服务领域的敲门砖,需要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其二, 涉及的提供方式比较全面。《服务贸易总协定》按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将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四类: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在本文中分析的6起案例中,主要涉及了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中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这三种,自然人流动并未直接涉及,但自然人流动是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的服务,上述贸易摩擦都必然间接对自然人流动产生影响。

其三, 中国全部为被诉方。在已有的涉及中国的服务贸易摩擦案件中,中国扮演的均为被诉方。在货物贸易领域,中国尚有起诉他国的情形,但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屡屡被诉而尚无一例为起诉方。在被诉的案件中,除去起诉方外还有诸多国家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磋商。这种被动局面与中国服务业相对薄弱、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入世承诺兑现步伐较慢等因素有关,而且在应诉方面明显准备不足。

其四,主要发生在中美之间。除欧、加诉中国金融信息服务案涉及欧盟、加拿大之外,其余4起中外服务贸易摩擦,均发生在中美之间。中美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经贸往来十分频繁。在国内服务业发展极为成熟、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打开中国服务市场将是美国为改善自身经济状况急于进行的重要事务,摩擦较多在所难免。

其五, 矛头指向中国未履行入世承诺的法律法规。在已有的6起案件起诉方的起诉理由中,均有对中国在加入WTO时签订的《中国入世议定书》中所做出的承诺进行的质疑。这是由服务贸易的特殊性决定的,因其不能像货物贸易那样依靠边境措施进行规制,而主要受到国内法律法规的影响,而中国在加入WTO之前以及之后的这十年时间里面,对于国内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工作明显滞后于或者有悖于国际标准,因而中国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极易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起诉的争议措施。

其六,焦点主要集中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上。从美国诉中国影响出版物和视听娱乐产品的贸易权和分销服务措施案,到美、欧、加诉中国金融信息服务案,再到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诉中国影响电子支付服务的若干措施案,与中国有关的服务贸易摩擦的焦点无一不是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可见在服务贸易领域,各国对中国服务业市场虎视眈眈,借助WTO框架下对各成员的限制和要求,随时准备进入中国市场并参与竞争。

其七,案件结果多以中国败诉告终。美国诉中国集成电路增值税案的结果是我国停止执行原先的集成电路增值税退税政策;美国诉中国影响出版物和视听娱乐产品的贸易权和分销服务措施案中,WTO专家组的裁决支持了美方的大部分诉求;美、欧、加诉中国金融信息服务案的磋商结果几乎满足了美、欧、加各国的要求;而最近的美国诉中国影响电子支付服务的若干措施案看起来裁决结果也不容乐观。

二、成因:中外服务贸易摩擦的深层分析

(一)欧美发达国家急于进入中国服务市场

目前对中国提出申诉的国家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尚无发展中国家发起的针对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案件。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已经实现本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的战略升级,希望可以从服务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虽然较晚,开放程度却非常高,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发达国家早就垂涎于中国这块大蛋糕,急于打开中国服务市场。上述案例的结果中,除美国诉中国电子支付案尚未定案外均以中国败诉告终,对国内政策的修订或者废止,直接带来了中国相关产业暴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为发达国家“合法合理”的进入并抢占中国服务市场提供了依据。

以美国为例,美国对中国货物贸易存在巨大逆差,因而服务贸易成为其重要筹码,力求最大限度地扳回贸易平衡。此外,金融财团和钢铁财团在美国国会势力强大,他们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的贸易政策,奥巴马政府多次在国会表示“只要国会要求,政府就出击”,尤其在临近选举时,政府讨好两大财团拉选票的意图就更为明显。美国诉中国影响电子支付服务的若干措施案就发生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逼近之时。如今美国大选在即,各方都可能为讨好财团而实施强硬贸易政策,摩擦产生的可能性变得更大。

(二)中国国内服务贸易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至今中国还没有一部关于服务贸易整体的全国法规,虽然在《对外贸易法》中有所涉及,但并不系统,也不完整,必须尽快给予修改、扩展和完善。通过上述案例,尤其是在美国诉中国集成电路增值税一案中,涉及到我国从中央国务院到部委局等各个政治层级的文件、通知多达6个,这样的立法和制定政策的方式,必然存在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相互重叠、相互闭塞等问题,导致我国制定的有关服务贸易的法规政策国际化程度明显不够,对需要加以合理保护的服务行业保护不够或者不合理,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变成了极易引起攻击的贸易壁垒,明显违背WTO的相关规定或者《中国入世议定书》中作出的合理范围的承诺。

以美国诉中国出版物一案为例,在有关贸易权的争端问题中,中国有关贸易权的规定明显与《中国入世议定书》不符。而在美、欧、加诉中国金融信息案和美国诉中国电子支付案中,中国对金融行业的保护也存在明显违反《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承诺表中包含的“冻结条款”、中国入世议定书、TRIPS协议以及中国在《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相关规定的现象。

(三)中国对服务业提供的保护不够合理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整体竞争力仍然较弱,政府出于各种考虑,会对本国服务业提供者给予优惠待遇。而中国在《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做出的承诺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有些承诺与WTO的规定并不相符,形成了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双重限制,导致国内政策在面对国际法规或者《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时候容易非此即彼,在国际服务贸易争端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以美国诉中国集成电路增值税一案为例,尽管该项增值税政策的设定与GATT第一条和第三条有关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的规定并无分歧,经过分析可以论证并不违反相关规定,但在《中国入世议定书》第3条中对“非歧视”的高度概括性的阐述,导致中国依然败诉并不得不修改政策条款。这减少了我国合理范围内的税收收入,根据美国方面统计,2003年美国出口中国的集成电路产品的金额达到20.2亿美元,中国政府由此征收的增值税额达到3.44亿美元。同时,取消了该项政策之后,我国对集成电路等行业的保护明显削弱,使其直接面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平等竞争,不利于其健康快速发展。最后,这将作为一个失败案例为其他经济体在对我国相关税收政策等的申诉提供经验,使我国在未来面对该类案件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四) 中国在对服务业的监督管理中存在不符合国际规范的地方

中国改革开放才不过30多年的时间,走市场化道路的时间也不过几十载,而在此之前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中。尽管现在中国在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上都已经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在国家的各个部门、经济的各个领域中难免还存在并不符合国际规范的地方,这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诱发中国服务贸易摩擦产生的部分原因。

以美、欧、加诉中国金融信息案为例。新华社通过推出金融信息服务机构“新华08”,在商业基础上提供服务,直接与其他服务提供者竞争。这种既作为管理者又作为市场竞争的直接参与者的情况,明显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也违背了国际规范中关于管理机关应独立于所管理的任何服务提供者的承诺。另外,要求外国金融信息提供商在年度审查过程中必须向新华社涉外信息管理中心(FIAC)提供关于它们所提供的金融信息服务和客户等详细机密信息的行为,姑且放下这种行为是否符合国际常规不论,单从近些年中国频频出现重要经济数据官方公布前被国外金融信息提供商提前披露的情况出发,这对国内外金融信息提供商也是极不公平而无法让其切实履行的。

(五)《中国入世议定书》存在承诺过度或不合理之处

经过较长时间的谈判,中国在对国际规则还不熟悉、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还不能和国际接轨以及国内服务贸易发展刚刚起步极不成熟的诸多不利情况下,加入了WTO,入世时在《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对服务贸易作出了高于发展中国家普遍水平的具体承诺和减让,这为发达国家进军中国服务业提供了直接的攻击目标。各国均试图在国际服务贸易制度还不完善而中国自己做出的承诺明显过度的对其明显有利的情况下抢先进入中国服务领域,以自由化的名义实现战略布局。

最明显的例证是在美国诉中国集成电路增值税一案中,尽管中方可以有力地论证并不违反GATT第1条、第3条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7条,但由于中国明显违背了为加入世贸组织而在《中国入世议定书》中承诺的高度概括性的第3条,而美方对中国提出申诉的理由是中国的集成电路增值税优惠政策违反了GATT第1条、第3条、《中国入世议定书》第3条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7条,所以导致中国无法针对指控和申诉提出充分说服力的证明而导致最终败诉。

三、政策反思:中国服务贸易摩擦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服务贸易摩擦相关规则的研究不够深入有效。研究领域对与服务贸易摩擦相关的领域进行的研究成果鲜见,少有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单一案例或者单一领域,没有深入研究服务贸易摩擦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对GATT、GATS、TRIPS协议等WTO服务贸易相关的政策,《中国入世议定书》以及中国国内与服务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整体研究不足。研究的缺失导致在服务贸易摩擦的争端解决中,一方面无法对其他国家违反WTO相关规定的行为及时主动提出上诉,另一方面在面对其他国家的上诉而匆忙应诉时提不出行之有效的抗辩理由。

第二,对相关术语解释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尽管中国已经加入WTO十年有余,但对《服务贸易总协定》、TRIPS协议等WTO服务贸易法律规范、入世承诺表的解释方法及WTO争端解决方式等问题的具体内容的掌握仍显不够。在美国诉中国出版物一案中,就涉及到“视听服务”项下的 “录音分销服务”(sound recording distribution service)是否涵盖非实体形式录音产品的网络发行这一争议。WTO专家组认为“视听产品”一词表明录音制品分销服务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还包括无形产品与服务;中国却认为专家组解释有错,“产品”的含义包含服务这一结论有误,而且即使该词包含服务,也并不等于包含无形产品的电子化分销。最终上诉机构没有采纳中国的解释方法,除去国际政治因素等其他原因的干扰,这还是说明了中国目前对WTO相关术语、规定的习惯性解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不够。

第三,对相关政策的范围、对象等细节内容的理解不够。在服务贸易领域,很多政策及其中条款的细节能够决定争端的解决结果,如果不认真对其进行解读加以理解,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失误。以美国诉中国集成电路增值税一案为例,国内很多学者在面对美国指控的时候也认为美方对中国相关政策违反GATT第1条和第3条的指控是正确的,中国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但经过仔细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GATT第1条和第3条界定的均为对产品是否存在差别待遇的问题,而中国有关集成电路的增值税政策其实是针对生产者的一种先征后退的税收政策,是对生产者的一种差别待遇,并不存在违反这两条规定的情况。尽管最后败诉,但在这两条的认识上,国内诸多学者理解有失偏颇的问题依然需要引起重视。

第四,对维护自身利益的相关手段的运用不熟悉。对于在国际争端中能够实现保护自身权益的手段的运用不够熟悉和规范,对于各种政策及其条款的相互关系掌握不够,运用起来明显不熟悉。如果有些措施被证明违反了中国入世承诺,可能的一个辩护理由是援引GATT第20条的例外,而每一案子中有关GATT第20条的问题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均有援引的可能与必要。对于类似GATT第20条的例外条款、《服务贸易总协定》 的一般例外条款和《金融服务业附则》中的“审慎例外”等可能为辩护提供支持的条款,何时使用、对谁使用、怎么使用都需要不断的熟悉。

为人民服务-课后反思 篇4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阐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论述。

学生对课文的背景了解过少,而且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只有激发学生“我想学”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起引导的作用,与其枯燥地讲解,不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研读。

早自习的时候我让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尝试背诵。上课的时候,我问学生:“你们会背了吗?”孩子们面面相觑,面露难色。然后我说:“同学们,别紧张也别害怕,为什么这课不能容易地背诵出来呢?因为这课同学们还没理解。这是老师的问题,不是你们的过失。在今天的两堂课里,我将引导你们理解课文内容,并保证只要你们认真听讲,努力思考,两堂课下来,个个都能流利地背诵课文!”这时,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篇5

一、成功之处:

1、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再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我注意引导学生分层理解逐步学习,第一步给此段分层,并概括层意,第二步抓重点词句,领悟道理,由于教学时我立足于综合运用小学阶段的基本功,从题入手,理清脉络,抓中心,悟道理,由理及情,由情导行,使比较难理解而又比较枯的论文变得易学,有趣。

2、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比如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以小见大,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习时,我引导学生对“重于泰山”之死的理解由战争年代的英雄转到和平年代的人民公仆,进而转到普通的劳动者。在课上,我还引入了六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有的人》这首诗,让学生感受到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二、不足之处及整改措施:

学生背诵吃力。由于课文是议论文,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朴实而少了一些生动的词藻,学生读起来觉得不太易懂,甚至觉得有点乏味,部分学生背诵吃力,还需课后督促跟踪指导。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范文) 篇6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阐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分层进行了论述。这种无故事情节、无华丽辞藻的文章,对小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可我在教学时却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无穷乐趣。

首先,在课前预设时,我仔细研读了文本,反复琢磨单元目标,把握住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案。预设了每一个教学环节,既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新颖,又融合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含义。毛主席这篇演讲词论点鲜明,论述缜密,采用了一系列的论证方法使语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因此教学中我主要抓住重点句体会。理解句意,引导学生体会两种人死的不同感情色彩,再通过对比朗读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道理;抓住关联词,采用填空的方式,通过关联词的咀嚼,揣摩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体会主席语言的严密性。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联系他们熟悉的事例,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例如在教学为人民利益而死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得课文里的革命先烈李大钊、郝副营长等;在如何对待批评、对待同志、对待困难等问题上,都举出一些事例。结尾的拓展延伸的设计,是为了学以致用,学习主席的引用、对比、举例等表达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设计理念中也提到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要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在于教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围绕这个中心课文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自己喜欢的段落总结意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发言踊跃,教学效果较好。就本节课而言,创设情境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醒学生有这么多的老师在看着我们上课,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们看,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自信心,为后面的学习埋下铺垫,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服务反思报告书 篇7

为此, 笔者从市场主体视角出发, 开展了本次调研, 提出了机制和产品创新, 扩大金华市服务业市场化水平, 增加服务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调查基本数据

1. 金华市服务业总体水平

截止2010年底, 金华市共有服务业市场主体250371户, 占金华市市场主体总数的74.66%。从区域上看, 义乌市总量最大, 金华市本级位居第二, 两地服务业主体占据了全市的半壁江山 (占总数的57.2%) 。从市场主体性质上看, 个体类服务业占88.24%, 企业类仅占11.76%。

(1) 服务业发展稳中趋快。2010年前三季度, 服务业增加值为792.15亿元, 增长10.8%, 增幅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4.0%, 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7%。

(2) 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效益稳步提升。2010年1~8月, 金华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总计达到5928.4亿元, 同比增长18.3%;实现营业收入315.1亿元, 增长17.3%;利润总额108.2亿元, 增长26.3%;从业人员7.3万人, 增长5.3%。

(3) 服务业内部结构积极演变。近几年, 服务业内部结构呈现出积极的变化。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 生活性服务业比重小幅下降, 公益性服务业比重下降较快, 服务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

2.优势与特色行业

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细分情况看, 优势行业集中在住宿与餐饮业, 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房地产业等。如表1所示。

随着全市经济良性发展, 外出就餐、旅游人数日益增多, 全市住宿餐饮业经营形势趋好。东阳横店影视城的崛起, 让原本近乎空白的文化创意企业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作为浙江省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金华的“房地产业”后来居上。此外, 信息产业已成为金华发展最快的服务产业。在最新的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榜单上, 浙江占据40户, 其中金华就有10户;金华市被定位为浙江省第四大物流枢纽, 使金华物流业也进入一个新时代;金华市委、市政府对股份制银行进驻的高度重视, 为金华“金融业”注入了蓬勃生机;在金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 各类培训机构也陆续兴起, 纷纷抢滩金华。

3.相对弱势行业

从表1可以看出,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行业, 处于全省的中偏后位置。理论上讲, 任何地方优势行业和弱势行业并存是正常的。但分析金华弱势行业的数据可以得出:这些行业的弱势处境与城市规模相关。

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1. 服务业总量有差距, 内部发展不平衡

进行横向比较, 金华市服务业的总量在省内处于中等水平, 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达到省内平均水平, 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局2011年统计年鉴)

表2说明:目前, 金华市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 特别是劳动生产率较低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新兴现代服务业虽有兴起, 但总体发展缓慢。更重要的是策划、营销等含量比较高的服务性行业还相对落后。另外, 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现代服务业, 虽然增长快, 但所占比重低。可见, 金华市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仍以传统商贸业为主, 对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2. 财政支持能力不足, 相应人才难以引进

金华财政支出的不足使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服务水平提高缓慢, 影响了服务业的整体发展。从投资情况看, 服务业投资力度虽有所加大, 但仍相对不足。金华市的服务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为41.6%, 比上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 低于全省水平。另外, 由于传统服务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 对人才、技术的依赖程度不高, 因此, 剩余劳动力往往首先流向传统服务业, 但现代服务业在服务范围、功能、手段、经营方式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2]。金华市在现代物流业、通讯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会展业等方面的人才缺口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最大制约。

3. 城乡居民收入偏低、消费能力待提高

金华市城乡居民收入偏低, 与省内发达地区差距明显。而收入偏低影响购买力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 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另外, 目前急剧攀升的教育、住房、医疗等一系列支出预期因素, 迫使城乡居民压低日常即期消费, 影响了对服务业的需求。显然, 提升城乡收入, 加大消费水平, 也是服务业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命题。

对策和建议

1.完善机制, 创造和谐发展环境

(1) 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扶持产业发展。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 制定灵活的扶持政策, 扶持研发, 教育、培训、法律咨询等单位改制, 培育金融、物流、技术服务、研发、培训、检测、评估等中介机构;加快融资体制改革, 着力培育金融资本市场, 加大对相关行业和产业的投资;加快企业的改革、改制和重组, 通过出售、兼并、租赁等方式推进国有中小型服务企业改制, 促进非基本公共服务的产业[3]。在抓好现行服务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同时, 对鼓励发展的服务行业适当倾斜;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和优惠;逐步增加服务业用地比例, 对鼓励发展的服务业建设项目, 在供地上给予优先安排。

(2) 完善融资渠道, 确保服务业投资稳定增长。针对服务业投资较弱的情况, 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积极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地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要给予重点资助或贷款贴息补助[4]。一是, 抓住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紧缩前的有利时机,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二是, 扩大服务业发展资金规模, 增加服务业项目建设的投资比例;三是, 充分发挥政府的示范带动作用,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四是, 抓好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五是大力招商引资, 利用外资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3) 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强化人才支撑作用。一要加快重点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 着力打造高素质的现代产业人才队伍。二要优化环境, 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 制定规范的人才考评体系和能上能下的人才使用机制。

(4) 加快城市化建设, 提高服务业集聚水平。从长期看, 城市化对服务业增长将会产生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浙中城市群之间, 不是城区已经交接, 就是经济、商贸辐射完全交叉, 形成了城乡相间的区块经济, 聚合各方实力、形成优势互补。金华要立足浙中城市群发展优势, 以打造全省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为目标,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促进人口和土地的集约化, 不断强化同城效应, 提高服务业的集聚水平。

(5) 发挥行业协会对服务业的引导作用。对服务业各类行业协会, 业务主管部门要尽快落实。强化行业协会规范和监督服务业发展、为服务企业提供交流平台, 发挥行业协会在制订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范、行业发展自律等方面的作用[5]。

2.调整结构, 行业内部突出重点

(1) 优势行业做大做强。要着眼于“宜居城市”品位的提高, 鼓励房地产企业参与城区的综合改造, 逐步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 建立健全房地产开发体系,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婺文化”优势, 拓展文化产业市场,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建设, 形成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大、文化品位高、产业特色鲜明、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聚集、产权保护严密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努力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 构筑畅通高效便捷的商贸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功能明确、合理布局的四级商业中心, 扩大高端消费市场份额, 做大“浙中商业购物中心”品牌。

(2) 特色行业升级改造。一是, 充分发挥金华“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品牌效应, 以及浙江省第二大信息传输和交换枢纽的优势, 加快信息服务产业集聚。推广各种信息增值服务, 鼓励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 并扶持一批发展前景好、潜力大的信息服务企业。深入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全面实施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工程;二是, 以打造“全国著名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 加快培育物流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和引进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企业, 优化市场流通设施布局, 完善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并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三是, 发展银行、保险、创投、信托、担保、租赁等金融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全面提升金融助推创新型经济发展能力, 加快集聚各类金融机构, 支持现有商业银行延伸网络。支持企业直接融资, 发展担保服务业。完善保险市场服务体系, 扶持政策性保险业务发展。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 防范和及时化解金融风险。

3. 转变观念, 提高收入消费水平

服务业是资源消耗少、就业潜力大、增值功能强、发展前景广阔的基础性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也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6]。因此, 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对服务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积极教育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和对待服务业。

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偏好的改变, 能够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提高人们的收入消费水平, 一是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尤其是中低阶层居民的消费能力。二是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三是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最大程度地解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 增强消费预期, 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培炎.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5) .

[2]李四化.沈阳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第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3]曲波远.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10.

[4]林珊.中国服务业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5]曹波.现代都市服务业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 2006.

服务反思报告书 篇8

关键词: 社会工作培训;基层工作人员;表面专业化;需要为本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5-0005-07

现代社会工作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应运而生,在西方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因其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等方面可提供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发挥了“缓冲器”和“减压阀”的作用,被认为是应对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不可否认也存在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201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门强调。2015年,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认可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专业地位。一时间,“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为上至中央决策部门,下至基层工作人员的强烈共鸣。社会工作培训也随着社工人才价值的备受关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诸多文献对社会工作培训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多重作用进行洋洋洒洒地论述时,却没有足够的实证资料来证明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与政府的培训意愿是否契合。若二者之间契合度不高,基层社会工作培训就可能成为政府强力推动的、自娱自乐式的表演。因此,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之上,从基层培训主体的需求出发,审视政府主导下社会工作培训遭遇到的困境,检视造成困境的症结所在,以期为未来基层社会工作培训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一、社会工作培训:

基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理想路径社会工作是一件舶来品,来到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根本的制度原因即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变革。经济改革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社会问题,原有的一套化解社会问题的组织与办法逐渐失去作用,因此,政府需要有新方式来化解这些问题与矛盾;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门为有困难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的行业,以及它所倡导的“利他主义”价值理念成为一种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的制度安排,是帮助修复社会细胞维持健康状态不可缺少的社会治理手段。因此,在专家倡导和政府推动下,社会工作发展起来。但是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社会转型与政府职能转变需要、公民社会兴起等。[1]而这些条件在中国社会发育不成熟,完全按照西方的做法在中国未必行得通。因此,在吸收、借鉴国外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政策框架、社会现实,提出中国的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建议,是对中国学者的智慧考验。

中国长期以政府为主导的特色,使很多公共服务部门呈现出浓厚的行政化色彩,重管理而轻服务,这与民众社会服务需求的极大增加相悖,特别是在从事福利服务的相关部门方面尤为明显。因此,加强福利工作相关部门人才培养和转化是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和转化中,各地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主要集中为两种:一是在既有民政系统相关部门中增加专业社工的岗位,通过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招考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相关的部门包括社会救助管理站、社会福利院等;二是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使基层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增强服务的亲和力,提升工作效率。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国家和社会的接口,也是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落脚点。随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推进,社区工作人员已经成为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主力军。长期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区工作人员学历低、年龄大、以“老大妈”为主的情况,补充了年轻的、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相比较而言,传统的社区工作者虽然没有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但是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历练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积累了一套解决居民问题的智慧资本,对社区工作也很有热情。而刚毕业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虽然有专业上的优势,但是诸多因素导致很多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能力欠佳。由于中国的专业教育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因缺乏实务经验和督导能力而导致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课程实验实践环节不足、专业实习不规范而导致的学生实务技能缺乏,因本土教材缺乏、教学手段单一而导致的教学有效性不高等。[2]面对基层数量庞大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当前尴尬的专业人才素质,“大换血”或“一步到位”式地实现基层工作人员专业化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因此,面对居民多元化的需要和基层服务管理方式的变革,结合社区工作人员的优势,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就成为当下中国既满足民众专业需要,又能提升基层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它是遵循中国基层实际的理性选择,也是本土社区工作专业化的理想路径。

二、调查及文本检视:

基层社会工作培训的问题分析为了解公共服务需求高涨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培训的需要和意愿,2014年6月,以中部地区安徽省会城市合肥为样本,笔者在民政局开展培训的现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围绕基层人员培训意愿和培训需要两方面进行。随机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38份,其中有效问卷236份,有效回收率占99.1%。问卷对象涉及了该市4个区的9个街道,根据问卷回答,有选择地对其中8位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在了解基层社会工作培训基本状况后深入探究主体做出意愿选择背后的深刻动因。通过实证资料分析,发现政府主导下基层社会工作培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培训主体需求意愿不强理论上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作为承接党委、政府职能下沉的基础平台,社区工作人员担负起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多重职能,与此同时,居民的多元需求和基层工作人员既有知识结构之间不对等的现象突出,迫使基层工作人员主动寻求知识更新的内在意愿更为强烈。而实际调研的情况并非如此。问卷显示,在“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参加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培训”问题的回答上,56.1%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39.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愿意”,而表示“无所谓”的被调查者占4.9%。问及“之前是否参加过社会工作相关培训”时,仅有31.7%的人表示参加过相关培训。endprint

参加过培训的人员在区级层面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基层工作人员参加过相关培训的比例明显高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深度访谈的资料可以进一步印证这一点。

包河区是比较有钱的区,人家领导了解社会工作也重视这个,政府购买人家是全市第一个,公益创投大手笔拿出500万元,那在全市也是第一个。(SF1)①

由此可见,领导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培训的需求意愿。在参加过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人员中,关于“培训的选择性”问题上,约有1/3的人是“被迫接受培训”而非“主动选择”的结果。综合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培训需求意愿总体不强,某种程度上不是发自内心的主动选择,而是外界行政力量过度干预的结果。2.培训主体需求动力倾向于工具性从统计数据来看,愿意参加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人中在“您愿意参加相关培训的原因”问题的回答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获得社工职业资格证,可以增加工资”,“对未来职业发展有帮助”和“对现在从事的工作有帮助”,根据复选结果的统计来看,这三者分别占63.9%、35.9%和20.4%。而不愿意参加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人中在“您不愿意参加相关培训的原因”问题的回答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培训没有什么用,工作中也用不到”,“培训内容不合适”和“觉得自己学不会”,根据复选结果的统计来看,这三者分别占到了59.7%、36.4%和23.5%。由此可以看出,吸引基层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主要动力不是源自实际工作中的需要,而是来自工资增加的利益引导,而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无用武之地则是阻碍其主动选择参与培训的又一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是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缓慢或者不到位,既有的工作仍以传统的行政性工作为主。

此外,岗位的性质对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意愿有很大影响。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岗位性质呈现多样性,有事业编、街道聘用,还有社区聘用等,不同岗位性质的工作人员在培训需求动力上呈现较大差异。其中,事业编人员的培训需求最低,仅占调查对象的18.4% ,而街道聘用和社区聘用人员的培训需求反而高一些,分别占调查对象的32.7%和48.9%。深度访谈的资料进一步解释了呈现差异的原因。

他们在街道工作的都是事业编,其实直接服务性的工作并不多,而且又不会担心下岗,我们不一样的,街道聘用的待遇还好一些,相对比较稳定,可像我们社区聘用的就不好说了,啥时候社区没钱,我们就下岗了。所以觉得能有机会学习一些新知识挺好的,增加自己的技能,以后就业也容易些。(SF3)3.培训效果不佳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之前参加过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基层工作人员在“若您参加过相关培训,您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如何”这个问题的回答上,43.6%选择“基本满意”,而47.9%选择“非常不满意”。究其原因,排在前两位的主要是“太理论化,觉得没用”和“不通俗,听不懂”。在对后续“您认为当前组织的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培训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培训内容不切合实际”“培训方法单一”和“培训时间安排不合适”,根据复选结果的统计来看,这三者分别占51.3%、42.9%和31.7%。而组织培训次数相对比较多的BH区基层人员反映:

是有培训呀,可是老师讲的很空,很多大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做。(SF4)

也有工作人员反映情况如下:

也不管我们需要什么培训,反正有了就让你去参加。时间也不固定,有时候一个月有好几次,有时候好几个月又都没有。就是老方法,作报告、听讲座呗,我们也想实地看一看,亲身感受下,这比听讲座效果要好得多吧!(SF2)

由此可见,基层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设置中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进一步影响了参与培训人员的满意度,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培训内容与工作需求契合度不高:培训内容的设置不切合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需要,使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产生错误认知,普遍觉得没用。(2)培训设置不具有系统性和延续性:有时候大半年都没有一次,而到年底考核评估时则采取密集型安排的方式,高密度大强度的集中培训,使基层工作人员叫苦不迭,产生反感情绪。(3)培训方式单一:多以“作报告”“主题讲座”形式开展,与基层工作人员希望的“主题讲座”为主,“交流讨论”“参观学习”为辅的多元化培训方式相差甚远。

三、反思:基层社会工作培训

面临实践难题的原因探析以上分析表明:当前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现状不容乐观,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工作培训呈现出“表面专业化”的特点。

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如何促使福利行政者与职业社会工作者有效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成为基层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在中国,由于政府对社会工作抱有高度期望和美好愿望,因而力图将其作为政府处理大量社会事务的辅助力量建设的生力军,因此,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带有很强的人为规划和人为建构的色彩。[3]突出表现在政府设计并介入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进程,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基层工作人员承担了大量的福利服务和服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承担者。然而,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非一日之功,理想期望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期望通过社会工作培训来实现本土社区工作专业化的理想在现实中遭遇到了重重困境,而探究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破解实践难题、改善和优化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体系的根本。1.政府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堕距毋庸置疑,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是在政府倡导和支持下进行的。政府的认同可以说是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主要的驱动力来自于教育者和研究者。特别是2010年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投入了大量资源,力图把社会工作者培养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因此,有研究者指出,社会工作已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第二个受到政府高度重视的专业。[4]从表面上看,社会的发展似乎对社会工作产生了强烈需求,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春天很快就能到来。而与此同时,另一番景象却是国内社会工作毕业生就业困难、社会认同度低、流失率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与中国既有的公共服务部门岗位设置和社会行政体系有关,但很大程度上是作为需方的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尚未释放出来,而作为供方的高校却培养出大量的社工。endprint

工资低、待遇差、居民对社会工作认可度低等原因是造成大量社工流失的重要原因。而不同的文化也是阻碍居民社会认同的另一重要因素。中西方文化有较大差异,所以,在中国推行社会工作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因此,部分学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讨论了西方社会工作在进入中国时,应该经历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也就是西方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前提是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价值观、服务理念及服务技巧等方面做适当调整,来适应中国的国情。然而,学院教育与当下经验、西方理念与传统习俗之间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弥合。[5]因此,在很多基层工作者眼中,社工在学校学到的很多东西在中国并不实用,无法发挥其宣称的应有的作用,这直接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相关培训的热情。虽然政府十分重视培训,而作为需要主体的基层工作人员却没有这种强烈的诉求。培训变成一种政府外在性力量主导的“你让我学”而非需要主体内生性意愿的“我要学”,导致在基层工作人员眼中,相关的社会工作培训不是什么福利,反倒是一种负担,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苦差事。政府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而源于服务效果、基于专业认同而产生的社会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与实践发展中的异化面对转型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的战略定位,当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社会工作要走嵌入式的发展路径,也就是说,中国的社会工作要嵌入到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中,获得合法性和社会支持,逐渐壮大自己,从而获得嵌入性发展。[6]不可否认,嵌入式发展思路对当下社会工作的整体发展当然具有积极意义,它固然能够加速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进程,但也要避免由政府强力推动带来的负面效应,即它可能会导致降低职业标准的风险,带来社会工作的异化。

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地在相关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开发设置了11.39万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比2013年增长37.5%;扶持发展了3 522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比2013年增长43.6%,其中广东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770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平台正不断扩大。[7]但是这种表面繁荣之下却隐藏着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步履维艰。在城乡社区中,原有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缓慢和不到位的情况仍然存在,可以看到基层政府的权威借助行政性社会工作不断渗透、导致在基层的社工岗从事了大量与岗位不吻合的行政工作而非专业服务工作。

此外,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不高,因此,社工无法通过专业服务体现自身的价值,呈现出强政府、弱专业的权力不对等状态。而当社工无法以服务的专业性来证明自身的嵌入能够改善原有社区服务的现状时,为了继续获得嵌入的合法性,就需要用某种形式上的专业,如做个案、做小组来补充实质上的专业,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呈现中异化发展的趋势。在很多基层工作人员眼中,社工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专业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社工的服务越来越多地反映了街道政府的意志,以服务对象需求为本的专业使命受到威胁,比原有传统社区人员更能实现社会善治的专业承诺受到了极大怀疑。由于社工专业优势和服务价值在基层服务中的体现并不明显,因此,其未得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认可,这也印证了前文基层工作人员所说的“培训没有什么用,工作中也用不到”的事实。专业化是保证社会工作服务效果的关键,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在现实中的异化发展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对培训的热情和兴趣,抑制了自发学习的积极性。

四、对策:公共服务视野下

完善基层社会工作培训的策略综上所述,中国现实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本土社区工作专业化的理想期望在现实中遭遇到了重重困境。有学者指出,社会工作不仅要放眼全球,而且应该在本国独特的环境和制度中找到根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并具有独创性。[8]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才能破解实践难题,改善和优化基层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体系,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三方面努力。 1.拓展社工人才实践平台,提升基层参与培训的热情诚然,社会工作作为服务业仍然要满足供需原理,即把人才的提供和满足社会需要匹配起来,才能保证社会工作有效供给。社会需求的规模决定社会工作的供给规模,而在政府主导推动下的社会工作人才供给呈现饱和状态,但市场需求动力却不足,存在需求与供给脱节的态势。因此,有许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零的事实就不足为奇了。[9]究其原因,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没有释放出更多的社会空间和岗位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有机会去施展才能,向社会证明自己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基层人员眼中,社工这个职业并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从职业发展来说,对其进行投资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经过30年的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进步,政府职能不断清晰,多元社会治理的理念已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但长期“大政府”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基层治理主体单一化、行政化的局面并未得到大的改观。因此,需要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拓展社会工作人才的实践平台。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领域和配备要求,推进岗位设置工作。也可以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配备专门的社会工作力量。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通过社区创业、灵活就业等多种方式聚集社工人才。同时,制定完善各种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和各类公益性社会团体,拓展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从行业发展来引导,从而增强基层参与社工培训的热情,实现被动的“让我学”到主动的“我要学”的改变。 2.完善基层社工人才培训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培训的满意度在外界社会环境改善过程中增强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可,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基层工作人员参与社会工作培训的热情,而完善基层社工人才培训机制的前提和核心是由基层工作者的“需要”确定的。“需要”是社会福利政策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社会政策和福利制度运作的理念基础。在很多项目的运作中,通常有两类方式来界定需要,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由政府来认定的,即政府觉得对方的需要是什么,以这个为导向来安排具体的实施细则;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由专家来推动的,即依据拥有专业知识的学者的言论为依据,唯独缺少了主体的利益表达。基层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亦是如此。因此,完善基层社会工作培训机制的核心是从基层工作人员的需要出发,结合基层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培训内容和模块,使培训变成促使基层工作人员专业化的有力途径,而非为了政府绩效考核中追求的所谓的“专业化”而做的“专业化”。此外,通过加大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培训和服务机制,保障社会工作培训的长效性,提升基层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 3.提升专业能力,增强社会认可资本很明显,社会工作不应是象牙塔内的学问,而应在社会服务中发挥它社会调节器的功能。因此,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只为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而只有过硬的专业服务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受,才有助于基层工作人员改变从“简单的利益导向”到“实际工作需要”的培训意愿,这就需要社工练好“内功”,在专业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社会认可度不高是影响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社会认可不足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社工专业人员在整个就业体系中处于末端,薪资水平较低。即使在社工发展较好的深圳,一线社工薪资水平也只相当于刚录用公务员的1/2。[10]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社工岗位没有吸引力,基层工作人员对提升能力的需求就不足。二是高校社工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社工专业性和技术性优势在实践中表现并不明显,这也直接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意愿。endprint

看似繁盛的社工教育和大量的社工专业毕业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与现实脱节的社工教育不断损害着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同,也逐渐侵蚀了真正对社会工作抱有热情的青年。不可否认,社会工作专业的真正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但要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切实服务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这样才能建立起专业地位与权威。因此,未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需要厘清两个核心问题: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何种方法整合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增强获得社会认可的资本,从而建立专业权威和地位,激发基层工作人员对培训的内在需求动力。不可否认,短期内薪酬保障和表彰激励可以一时调动基层工作人员参与社会工作培训的热情,但从长远来看,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引导基层工作人员持之以恒地参与培训。

综观基层社会工作培训的实践可以看出:当下基层社会工作培训面临的尴尬境地部分源于政府强推动的特殊发展轨迹,也与中国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关。但是有两点必须承认:一是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的确能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二是结合中国传统民政工作人员的特点,通过社会工作培训实现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是符合中国基层实际的理想路径。但也要看到,中国以政策推动的人才队伍发展,起步晚、发展快,造成制度与环境根基的真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种具有浓厚西方文化色彩的助人制度被引入到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就不得不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不可避免地经历漫长的与本土文化、本土经验相互调适的历程。因此,要对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给予足够的耐心,通过现实空间优化等努力,使之朝着稳定友好的趋势发展。

注释

① SF1表示深度访谈的1号对象,其中SF表示是深访对象,数字序号表示深访的顺序,下同。

参考文献

[1]陈友华,苗国,彭裕.制度性缺陷下社工价值理念培养及其面临的困境[J].思想战线,2012(3):28-33.

[2]赵怀娟.回应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契机与策略[J].社会工作,2012(2):40-44.

[3]石瑛.比较视野下中美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探析[J].社会工作,2011(5):22-24.

[4]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社会科学,2012(5):82-90.

[5]刘华丽.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37.

[6]王思斌,阮增媛琪.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5):128-140.

[7]2014年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突破40万[EB/OL].(2015-01-27).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50127/122446922.shtml.

[8]MIDGLEY J.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learning from the third world[J].Social Work,1990 (4):295-301.

[9]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社会治理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245.

上一篇:严以律己讲话下一篇:癌症晚期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