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的早恋问题(精选8篇)
题目:关于初中生早恋问题的调查报告
姓名:杨新明
单位:平凉 市华亭县(区)第二中学学校
联系方式:1582584389
2关于初中生早恋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早恋问卷结果对策
一、调查研究目的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6年中,每年都会遇到有关于学生早恋的问题,每每面对这种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去解答,应为我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把这个阶段度过去,如若处理不好,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一生,为此,我想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一下初中学生学生对早恋现象所持的心态,找到一种正确的解决途径。
二、调查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时间:2013年2月――2013年5月
项目:
1、问卷调查(重点是心理调查)
2、访师问友(着重是生活感受)
3、网上查阅(综合与比较)
三、调查问卷
1.你有谈过恋爱吗
A、有 B、没有
2.在你身边有普遍的早恋现象吗?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3.假如自己身边有朋友陷入恋爱的误区,你的反应是?
A、劝其早回头 B、恋爱不错啊 C、不关我的事
4.你认为早恋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家庭因素 B、学校因素 C、个人因素 D、相关影视剧片
5.你认为中学生早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A、打发时间 B、对异性有好感 C、玩玩而已 D、其他
6.你觉得早恋对学习影响怎样?
A、影响很大 B、一般影响不大 C没有影响
7.你父母对早恋有什么态度或看法?
A、反对 B、歧视 C、赞成 D、其他
8.我们应该打击早恋现象吗?
A、应该 B、不应该 C、无所谓
9.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异性之间的关系?
A、友好相处 B、亲密相处 C、保持距离 D、不予理睬
10.同学们对早恋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态度?
(一)、问卷情况
问题1中有占38%,没有占62%
问题2中 有占32%,没有占38%,不知道占30%
问题3中 劝其回头占23%,恋爱不错占31%,不关我的事占46%
问题4中家庭因素占36%,学校因素占13%,个人因素占28%,相关影视片占23%
问题5中打发时间占12%,对异性有好感占29%,玩玩而已占19%,其他占41% 问题6中 影响很大占15%,一般影响不大占54%,没有影响占31%
问题7中 反对占35%,歧视占18%,赞成占42%,其他占5%
问题8中 应该占31%,不应该占28%,无所谓占41%
问题9中友好相处占53%,亲密相处占16%,保持距离占31%,不予理睬占7%据统计,赞成早恋者占了一大半:认为早恋是中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没什么不好的,如果是正常交往也不会就是坏事情,相反却能促进双方的学习兴趣,更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而且他们认为这时候的恋爱是叫做初恋,是最美好最纯洁的了。也只是玩玩而已,并不是一生一世的,只要不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早恋是可以接受的。
不赞成早恋的:早开的花谢的也快,现在是读书时期,不应早恋!应该控制好自己,不然会给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中立者:恋爱是一种自然现象,怎么可以用时间这个词来下定义呢?如果处理得当,它会是人生中最美的回忆,要不就是悲痛的,要三思而后行。我既不赞成早恋行为,也不赞成强制将其分开。不要过分打击,也不能过于放纵了。
同学们对早恋是众说纷纭,那么我们下面就调查一下,早恋到底可取还是不可取,到底是利大于弊端还是弊大于利!
(二)、访师问友调查
1、问友调查
我带着“你如何看待‘早恋’问题”,组织部分学生访问了身边的同学好友,汇集她们的意见,有以下多种情况:
A、感到心灵空虚时,需要有人陪伴,尤其是需要自己喜欢的异性朋友,能使自己开心、解脱烦恼。
B、喜欢异性朋友长得帅,长得漂亮,愿与异性朋友多交流、多交往。
C、希望能够得到异性朋友的青睐与赞赏。
D、某生具有同情心,最善良。
E、某生很值得同情,给他一点帮助就感恩不尽。
F、我们这些人是同类、同行,老师看不着我们,我们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
G、当我喜欢上了某某,不知怎的,自己总控制不住自己,上课无心听讲,作业无心完成,心情烦躁。
H、这年头,谁找不上异性朋友就最无能。
I、父母反对的事不干。
J、现在要把学习基础打好,将来才能有饭吃,有活干,谈恋爱现在年龄还小,那是以后的事,不慌。
K、多媒体的传播,耳濡目染,多少会带来不良影响,就看你的意志与自控能力如何了?
由以上的调查材料看,80%以上中学生对情感生活认识是比较清晰的。
2、访师调查
A、初中毕业班班主任的一致意见:初中毕业班是关键的一年,学校、老师、家长配合得都比较密切,学习也抓得紧,目标明确,理想贴近;抛开学习去谈恋爱的现象几乎不见,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往来,如,问问题呀,借用学习工具等。
B、初二年级班主任意见:早恋现象各班级似乎都有,但人数不多,发展程度不深,多表现为上课注意力分散,听课不专心,有递纸条、写情书、赠小礼物的现象,也有个别学生有情绪障碍,属“单相思”类型。虽然不见公开“约会”,但已严重地影响到了学习。
C、生物老师意见:早恋在初中阶段是高发期,因为学生正值青春期前后,是身体和心理成熟发育期,对性的好奇,萌生情感需要。如果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或思想受到某种压抑时,会寻找倾诉对象,尤其是异性的吸引。
(三)、网上查阅
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来看,网上反映的中学生早恋问题都比我校要严重得多,但是,他们对早恋问题分析得都比较透彻,所采取的措施与对策也较为合情合理,是值得借鉴的。诸如查阅各手材料
四、调查研究结果
〈一〉早恋原因
1、黄色书刊、网站、影视暴露镜头影响。
2、多见单亲家庭或受家庭氛围压抑、缺乏民主所致。
3、是一种青春萌动、躁动的外在现象。只当好玩,一般缺乏责任心。
4、心灵空虚时需要朋友陪伴,并且有很强的随意性、盲目性、攀比性。
5、优秀异性某方面的自然吸引力。
6、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偏袒心理。
7、认识模糊,相爱简单,对个人前程无所顾及。
8、青春期教育跟不上,包括性知识、性道德、法制教育。
〈二〉“早恋”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1、确定目标阶段
由情绪障碍“单相思”,进一步发展为“眉目传情,暗送秋波”。
2、有所行为阶段
一般表现为“递纸条”、“写情书”、“赠送小礼物”、“距离拉近”等。
3、频繁约会阶段
一般表现为“倾吐恋情”、趋向稳定,走向公开化。
4、形影不离阶段
一般表现为“一有时间就走到一起”、“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5、性接触阶段〈高危险期阶段〉
一般表现为“拉扯”、“搂抱”、“亲吻”等行为,严重地影响学业,最终是“海誓山盟一场空,你东我西悔终生”。
五、减少或消除早恋现象的对策
其实,早恋并不象洪水猛兽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就能够让这些学生走出早恋的误区.首先,我觉得要以预防为主.在处理早恋问题时,应该及早了解学生心态,发现问题,及早解决.我班的一个姓唐的女生,我发现她本学期有一段时间上课精力很不集中,我猜想她可能是在谈恋爱,但是明察暗访也没有发现她和其他某个男生关系特别好,后来有一次在谈话时,我借机把话题转到了她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上(注意:我和该生的私人关系较好),我问她是否觉得某个男生特别优秀,起初她不吭声,但我看得出来他一定有,然后我对她说,其实当你看到某个男生非常优秀时,你会羡慕他,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就象我们看见漂亮的鲜花,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多美的花啊!过了几秒钟,这个女生对我说,说实在话,我很喜欢初二(1)班的一个男生,他是他们班的班长,但是那个男生根本不知道这一点.那个女生说话时带着一些不好意思.我告诉这个姓唐的女生,这是她们这个年龄的学生的正常心理反应,不用太紧张,但是我们要正确地去面对.然后我和这个女生谈了大胆追求和控制情绪,努力学习的两种不同结果,这个女生表示要坚持后者,再后来,我发现她上课情绪好了很多,经常举手回答问题,自习课也认真多了,英语考试成绩进步很大.我想她已经明白了我和她谈话的苦心.其次,我觉得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知道你是爱护她的,并且让他知道,你是掌握了一定情况才找他们谈话的.我们年级组的区两个女同学属于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相貌佼佼者,交友甚多.在他们所交的那些朋友中,有些是奋发向上的,有些不是.当我得知她们有早恋萌芽时,我没有直接指出并严厉批评,而是单个找她们,心平气和地问她们最近学习状况如何,为什么最近几次考试成绩退步了,能自己找出原因吗?后来这两个同学都各自找出了成绩退步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总会想一些其他事情.然后我说,其实你在想什么,你不说我也知道,再然后我就把我掌握到的情况跟她们说了.她们自己也承认确有此事.后来我分别和她们谈了早恋的危害,我说:中学生的人格还不成熟,性格尚不稳定,终生职业亦未确定,而将朦胧的好感当作爱情的萌发,匆忙地与某个特定的异性建立深厚的个人关系,就好比冒险地踏进一片虽开着奇花异草,同时也暗藏陷阱的森林。过早的射出爱情之箭,带来的后果总是伤害,受伤害的不是自己就是对方,特别是女生受的伤害更大.过早涉足爱河,不仅分散精力,荒废学业,影响前途,而且会自己脱离集体,败坏学风,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产生性失误行为.虽然你们现在的行为还不至于有这么严重,但是老师想在较早时候提醒你们,不要一步步发展下去,直到最后犯了错误,荒废了学业才后悔.最后这两位同学总算明白了我的苦心,并决定以后要集中精力努力学习.最后,中学生早恋,如何面对?我觉得“早恋”不要被扼杀.不要对其封杀否定(其实也封杀不了),但是我们要对其进行正确地引导和帮助,给他们讲清楚早恋的危害,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幼稚的并且对自己伤害很大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竞赛,让他们转移注意力,逐渐淡化原来的对某个同学的特殊感觉,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这样,早恋的现象自然会减少很多.六、小结
一、学生的早恋现象已普遍到在校的每一个学生
刚上中学的学生, 就早早有了早恋的倾向, 但由于是一个新的班级, 对班级里的学生还不了解, 所以学生会想尽各种办法在同学面前展示, 特别是在异性同学面前。不到一学期的时间, 就会有部分学生陷入早恋泥潭。到了九年级, 特别是要毕业的那个学期, 基本上每个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恋现象。
二、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对性的好奇, 对异性身体和心理的好奇。这是早恋的基本原因。
2. 对学习不感兴趣, 这是早恋的一个原因。
3. 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过大。
4. 受电视剧 (或电影) 里的恋情所感染。现在的电视剧是无情不成戏, 这些情戏对学生早恋有较大的影响。
5. 学生审美标准的提高是早恋的一个原因。
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审美标准越来越高, 对那些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异性可能更想亲密接触。
6. 长时间异性同学的相处导致早恋现象。
这属于日久生情的现象, 大多为同桌、学习上的伙伴或玩伴等。
三、早恋的危害十分严重
1. 影响学习和生活。
2. 早恋容易让学生受到伤害。
3. 早恋容易让学生养成不良习气。
4. 早恋容易出现性过失。
5.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6. 造成经济负担。
四、应对早恋的策略
1. 积极开展青春期性的教育。
性是最诱人的花朵, 也是最脆弱的花朵。性教育包括性知识、性道德、性法制教育。介绍性知识是要学生掌握性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以及第二特征发育的特点。向学生宣传和解释与两性有关的法制知识, 使中学生了解到:在两性关系中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甚至是违法的,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减少和避免性过失行为。
2. 及时发现并进行教育。
早恋有很多表现, 如, 讲究打扮和发型;成绩突然下降;性格发生变化, 沉默不语, 花钱变多等等。作为教育者, 要认真观察, 发现早恋现象及时暗示或疏导, 个别的可进行有说服力的批评等。
3.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
学生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 表现出爱慕、暗恋、早恋的行为, 这是很正常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的作用要发挥出来, 通过有经验的心理教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来解决有早恋倾向或已经早恋的学生的问题。
4. 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学校可以通过紧张而有序的课内学习, 健康有益而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内外生活, 使他们把全部精力、智慧集中到学习上, 把兴趣和爱好集中到学校的活动中。
5. 注意八年级期末学生的思想变化。
一、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心理咨询法
鉴于初中生的早恋与生理变化有关,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于破除学生的性无知,使学生对男女的生理特点及各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规律有所了解,不再对异性感觉神秘,也就能降低学生的“性冲动意识”。针对学生的性知识教育,还可以采取心理咨询的教育方法。心理咨询教育应当采取集体咨询形式和个别咨询形式相配合,同时开展一些性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搞讲座时应该将男女生分开进行。集体咨询可以解决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短期教育效果比较明显。如,在一次咨询中,一名学生用纸条提问:“当遇到别人向我求爱时怎么办?”教师可以回答:“女孩子接到男孩子的求爱信并不是坏事,这说明你已经成熟并能引起男孩子的兴趣和好感。你首先应该向他表示感谢,但是学生时代谈恋爱有许多不利的方面。”针对这个问题,可以用事实告诉学生早恋的危害,再告诉学生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懂得如何拒绝对方,又不会使对方感到难堪还会与自己保持友谊。这种心理咨询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而个别咨询可以消除学生的羞愧感,使问题解决得比较彻底。一名学生因失恋而求教于教师,教师可以告诉她:“早恋的成功率本来就不大,青年学生没有社会经验,也不知道如何了解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必然会重新考虑婚姻标准的。对于游戏式的早恋,只有自己“斩断这根不结实的情丝。既然对方已经不爱你,你就没有必要为此而苦恼,你应该为这种解脱而高兴,赶紧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将来一定会有合适的爱情在等着你”。这样,学生就能摆脱精神上的苦恼,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二、精神转移法
初中学生喜欢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和阅读各类文艺作品,教师应该利用他们的这种情趣。所谓的精神转移疏导法,是指开展多种多样有教育意义的趣味性活动,调节学生的精神生活。把处于“爱情朦胧期”的学生的剩余精力,及时转移到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上来,以冲淡恋爱意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因为许多学生的早恋与学校精神生活枯燥有关,他们感觉无聊而用“爱情”填补精神上空虚。所以,适当开展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多种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才能获得发展,同时也能减少早恋现象的发生。
三、解脱法
对已经早恋的学生不可歧视,也不可压抑,更不要公开批评。教师可以用事实分析、说明早恋的危害,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恋爱是人类的正常心理活动,没有什么丢人的。恋爱也是公民的自由,任何法律也不限制。但是,在未成年学生集中的学校里,为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必需禁止早恋。因为早恋不仅会影响学习,违反学校纪律,还会影响学生的生理发展,弊大利小。对于感情脆弱、顾虑重重的学生,可以迂回教育,通过耐心的说服帮助他们解除心理上的顾虑。还可以为学生介绍成年人的恋爱心理及经验,使他们逐步认识到早恋的荒唐性,以实现自我解脱。
初中学生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在学习上互相勉励,互相促进,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珍惜同学之间纯洁的友谊。同时,还要扩大学生的交往面,用多层次、多角度的同学友谊,来冲淡业已浓缩起来的恋爱关系。
◎ 刘杰
高一下学期到高二上学期是学生早恋的高发期。高中生早恋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情窦初开,对异性的注意力也越来越强烈,有彼此接近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吸引。这是进入青春期的特点。但生理发展日趋成熟而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所以不能很好地把握异性间的正常的交往与友谊,常常误把友情当作爱情或将纯洁的友情发展为爱情。第二,进入高中,学生学习比较紧张,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沟通较少,有的学生深感孤独寂寞,渴望友情,希望能在充满爱的氛围中生活。第三,高一下学期学生们已经适应了高中生活,彼此间比较熟悉,可以把精力从适应新环境的种种努力中解脱出来。随着高二学习负担的加重,部分学生感觉压力很大、学习中困难重重,而面对压力与困难却又缺乏勇气与坚强的品质,转而选择逃避方式——早恋。第四,部分学生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生活中没有太多的赞美和认可,所以很容易被异性赞美的言词、欣赏的神情所打动。在我带的20班,有一对旧恋的同学,男同学来自乌海,经常外出上网,白天课上经常睡觉,学习一团糟,女同学长得很清秀,来自杭后农村,我后来和他们班的同学讨论,这个男同学有什么吸引人的魅力,谁也说不出,最后知情的同学透露,这个女同学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男同学最欣赏她。第五,社会环境的影响,歌曲、书刊、电视都在宣传着一个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对广大学生产生诱导,使他们感到好奇甚至是模仿。早恋的同学,往往开始没有明确的对象,但一旦接触发展迅速。
早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我们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生活都将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我们必须要克服这种生理的冲动,不能因为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放纵它。而应正确的处理好和异性同学间的关系。高中生异性间的欣赏、吸引,如洁白的云,它是美好的、纯洁的,但不应该酿成雨。
如何解决早恋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建议一: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种不成熟的感情。危害一:早恋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要为对方分散许多精力,随着异性之乐而乐、随着异性之忧而忧。由于青少年心理的不稳定,不时闹些别扭,使得自己情绪也难以稳定。很难集中精力去抓学习,甚至会觉得学习没多大意思,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最终成绩下滑,从而使人生前途渺茫,最后只能是鸡飞蛋打一场空。危害二:早恋与成人的恋爱不同,缺乏对经济基础、一个人的能力、及未来的种种考虑,另外青少年心理的不稳定,所以成功率低得可怜。这种早恋的经历,往往会在你未来的家庭生活中成为一个阴暗的角落,或今后与人相处的笑柄,严重的早恋会使一个女孩过早地名声扫地。在我以前教的257班有一个成绩很好的女同学,在补习时早恋,并和男朋友同居,后被父母接回,至今不管是老师还是认识的学生谈起都很惋惜。建议二: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关系。关注异性、喜欢异性同学间的交往,这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正常现象。关键是要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异性关系。交往的时候要注意交往适度、方式恰当、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要坦诚真实,与异性朋友的交往要像和同性朋友一样,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不能无所顾忌,给同学造成错觉。我校247班余娜同学在去南京林业大学的一个月后被人所杀。后查明是我校补习班时的同桌冯宏伟所为。冯宏伟以前经常送余娜回宿舍,认为余娜和他谈恋爱,上大学后遭余娜抛弃而产生仇恨情绪。而从余娜要好的同学方面了解到,余娜并未对冯宏伟有过这种情感。建议三:要多为他人考虑。早恋的危害不言而喻。当我们把友情变为爱情的时候,我们已经危害了自己,当我们将这个想法向对方提出时,我们就会给对方造成不良影响。对方不答应,她得考虑如何拒绝才能使我们死心,而又不伤害我们的自尊。如果对方同意,那无疑是被我们拖向了黑暗的深渊。建议四:考虑自己有什么资格,有什么能力去承担这份爱。我们这样做能对得起谁?
西樵第三小学 冯燕清
内容摘要:学生的早恋问题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永远都不会消失的问题,处理这一问题,需要教育者拿出智慧,需要有教育的艺术性。本文以小学生的“早恋”心理特征为依据,分析了小学生“早恋”的类型,提出了有效的辅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早恋早恋类型辅导策略
正文:
有一天课间,我接待了两位四年级的学生家长,夫妻俩看上去忧心忡忡,“您就是六年级的班主任吧„„”我不明来意邀请他们到教室里细谈,不想母亲忙阻止并顺手帮我将门带上(因为教室里有学生)。随即递给我一张纸条,“舞蹈训练时你怎么哭了?我告诉你我喜欢你的事你爱告诉就告诉吧!反正我也不怕,反正我已经向你道歉了。”这就是出自我班学生之手的所谓的“情书”。我终于明白让夫妻俩百忙之中大动干戈的原因了——他们的女儿,学校的文艺骨干,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生竟然收到了我班一男同学的情书!我莞尔一笑向两位家长承诺一定妥善处理这件事。
我连续担任了好几届六年级的班主任,对处理小学生早恋的问题颇有心得。正如校长所说“处理早恋问题是六年级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有了工作实践经验,有了对小学生早恋心理的体察、把握,因此我并不把这一问题看得多么严重和棘手。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心理访谈——“情书”解读:“他们问我喜欢谁,我说我谁也不喜欢,他们不信,还笑话我。我就说喜欢某某,因为她是四年级学生我觉得他们也不会信,也不会再问我了。但他们却把话传到某某女生那里,我听说她哭了,我便托人向她道歉。”字条中语气的义无反顾,态度决绝与现在这些丝毫立不住脚的说辞让我有点哭笑不得。最后得出结论,此乃文笔不佳加之以讹传讹演化的闹剧。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步入青春期,如果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感觉的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说明孩子长大了,不再处于男女的无知状态中,对自己的性别有了认同,对异性也产生了强烈的认识欲望,这与寻求数、理、化的知识没什么两样。加之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之间开始津津乐道于谈论男女同学关系,见到一男一女讨论问题甚至坐在一起,站在一起,好事之人则开始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小学生的“早恋问题”便应运而生。于是就出现了以下小学生早恋的几种类型。
第一种,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 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第二种,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
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第三种,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第四种,从众型,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出的同年龄群体。
第五种,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
其实,涉及早恋问题的小学生身上往往综合了以上的几种情况。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处理早恋问题的主要策略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肃清舆论,端正班风。”
首先,我在处理问题、与学生谈心时从不提及“早恋”二字,同时明确向学生表明观点小学生中根本不存在“早恋问题”。所谓的早恋事件只不过是一场场“捕风捉影”的闹剧。对于“爱慕型”的学生,我对他们讲那是很正常的异性友谊,你之所以与别人交朋友,就是欣赏他人身上的优点、长处。告诉他们“欣赏别人,挑剔自己”是美德。不要因为欣赏的对象是异性就受到舆论的影响或自我施加压力认为自己是早恋。但要让孩子在交往中做到,尊重对方的人格,真诚交往,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学生没有了心理压力,自然不会再有早恋倾向。这便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再说,开篇那起事件中的孩子也并非无辜,他在班中经常谈论相关话题,杜撰造谣,让同学非常反感。问起为什么时,他答道:“凭什么他们能传,我不能传。”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此种心理,由起初的津津乐道到不胜其烦再到把“谁和谁好”之类言词当作自卫反击、报复取笑的武器。这样的集体舆论就导致了不正的班级风气。这种情况下,相对于以上那种情况的沟通疏导,此时教师应采取较强硬的政策——“堵”。当老师出面“堵”住“主力军”的嘴时,全体学生则会报以热烈欢迎的态度。这样便是“肃清舆论,端正班风。”
当然每一个集体会有不同的风气,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遇到小学生早恋问题也不能想当然的简单化,不排除因早恋问题影响学习生活的学生,如果学生真的“早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早恋”的学生也不是坏学生。“早恋”是一个心理现象,而不是道德品质错误。对“早恋”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孤立、打击,而应该更多地关心和引导。
“早恋”问题的解决是有很多方法的,但如果家长老师采取强硬的态度解决,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孩子的早恋其实也是一种正常感情的表达,有时甚至很单纯,反而是我们成人想得过多。对于一些学校简单粗暴的压制法:写检讨书、停课、处分、广播点名、公开情书„„家长私拆子女的信件,查看日记,偷听电话。一旦发现早恋,更是大动干戈,拳脚相加这些做法我是强烈反对的。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强烈的屈辱和压力,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有的表面顺从,却将憎恨埋在心里,有的由“公开”转入“地下”,最坏的是在压力的鄙视下,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最后走上逃学、出走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所以,不管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不仅要尊重孩子,也要尊重孩子的感情,有时孩子的感情是很强烈的,不要凌驾在孩子之上,以训斥挖苦的口吻处理这种问题。
在处理小学生早恋问题上我还有很多生动的案例想与大家分享,篇幅关系在这里我认真总结了成功处理小学生早恋问题的经验:一要架起心灵沟通之桥,赢得学生的信赖。要在真正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处理。一句话,就是要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处理早恋问题的基础。二要科学地引导、疏导、指导,不要简单批评甚至采取冷嘲热讽、行为限制等容易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做法。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要对学生情感进行疏导,恋情只是人类美好感情中的一部分,报效祖国的豪情、对家人同学的爱心、对弱者的同情都是人的思想感情中应包含的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行为进行指导,分析学生尤其是早恋学生的特长、优缺点,帮助他们找准人生的定位,确立每个阶段的目标和进取的具体措施。三要注重进行预防。总的来讲,出现早恋现象,不仅对学生本人而且对整个班级都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平时牢牢坚持以德育人的思想。要坚持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多彩的文体活
动,要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信自重的品格,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进取的风貌,培养学生谦虚谨慎、刻苦钻研的作风。
孩子在学校和异性交往,怎样交往,父母并不是都知道的。不能听到谁说了几句你的孩子最近和谁走的近就想到是早恋了。早恋并不是和异性一起看书做作业,逛了街,就是早恋了。父母要对孩子早恋这回事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不要适得其反。
正确引导孩子很重要
早恋的孩子多半处于青春期,内心对父母比较叛逆。有些事开始不愿意与父母说。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主动多和孩子聊一聊,可以给他们讲一讲自己在他们那么大的时候做了些什么,引起他们的兴趣,渐渐地对父母吐露心声。
关键词:中学生,早恋,心理过程,危害,对策
中学生早恋已成为一个被家长老师们所熟悉的普遍问题。尽管它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但由于目前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加之中学阶段的学生身体状态的巨变, 内心世界的发现, 自我意识的觉醒, 独立精神的加强等一系列独有特征, 这个非常时期被心理学家界定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它是决定个体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因此, 如何解决早恋问题, 仍需要进行不断探讨、不断研究。
一、简述中学生恋爱
1. 心理过程简述。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人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活动过程体现出来的特点。
2. 中学生早恋及其生理基础。早恋也叫做青春期恋爱, 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中学阶段正式进入青春期, 性器官迅速发育成熟, 性功能逐步完善, 形成第二性征。男生15 ~ 16岁出现遗精现象, 阴毛、腋毛、胡须、胸毛生长, 喉结的膨大。女生乳房显著变化, 同时音调变得尖而细。这些生理区别使男女同学之间相互好奇吸引。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产生效应。加之诸多媒体对不良信息的宣传, 中学生对异性、恋爱的认识快速发展, 并很容易对所看到、听到的不良信息盲目认可, 从而造成错误模仿。
二、中学生恋爱的特点
1. 中学生恋爱的认知特点。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其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并以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其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观察力、有意记忆能力, 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 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
2. 中学生恋爱的情感特点。所谓情感是情的感受方面, 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 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现。它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 它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人需要为中介的。中学生的情感丰富, 具有少年的热情与冲动, 容易兴奋、被激怒, 情感体验更加深刻细腻。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 情感的社会性更为明朗, 对爱恨分明且更有自觉意识。好交友, 重情义, 具有活泼愉快的心境。这些一般情感特点同样也贯穿于整个恋爱的过程, 具体恋爱情感特征表现如下: 首先, 中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体现出了自相矛盾的情感。一个初中生有时可能自觉地帮助老弱病残, 充满同情心理, 但有时又会蛮不讲理地欺侮他人; 有时会对父母老师比较顺从尊重、怀有强烈朴质的爱, 有时又讨厌甚至怨恨父母老师。其次, 中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还体现出了难舍难分而又喜怒无常的对立情感特点。陷入早恋的中学生所激起的爱的情感, 其强烈程度不亚于青年人。这种难舍难分、缠绵温柔的心境状态与他们容易激活激情, 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 甚至会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怄气、愤怒的情感特征形成鲜明对照。最后, 中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过于美化对方、迷恋对方的情感倾向。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们对早恋大都有着“美”的概念意识。他们眼中的对方, 他们口中的中意人往往并不是最真实的原版, 而是经过自我无意识的美化后的结果。俗语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用于中学生早恋是太合适不过的。
3. 中学生恋爱的意志行为特点。所谓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 克服各种困难, 以实现预定心理目标的过程。中学生意志特点主要表现在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几个心理品质上。意志是在人的行动过程中形成的, 又在行动过程中表现出来, 因此意志与行动紧密相连, 人们的大多数行动都是意志行动。而中学生对早恋的行为与认知、意志产生了矛盾。根据调查, 对于“您认为中学生应该早恋吗?”有47% 的学生选择“应该”; 53% 的学生选择“不应该”, 但实际有过恋爱经历的占到85% 。这反映了中学生思想认知与实际行为的矛盾性。有69% 的学生认为早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 这说明许多人将异性交往过程中的友谊、浪漫、喜欢等情感统称为早恋了, 由此也看出, 如果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学生大都能够较理智地看待异性同学间的感情, 而身临其境时就难以判断或把握。这说明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的中学生尽管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 但自我抑制力较差, 表现出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总结中学生恋爱时的行为特点如下: ( 1) 突然变得特别爱打扮, 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和发型, 常对着镜子左顾右盼, 迫切要求父母添置时髦的服装、首饰或通讯工具。 ( 2) 家长反映孩子上学突然变的早出晚归, 时间上没有规律; 老师却发现孩子在校经常迟到、早退, 上课时魂不守舍, 请假频繁, 甚至旷课外出。瞒着父母和老师、班主任去公园、溜冰场、音乐茶座等场所。 ( 3) 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 心事重重甚至精神恍惚, 学习成绩呈急剧下降趋势。 ( 4) 活泼好动的孩子, 突然变得沉默不语, 精神萎靡, 经常逃避集体活动, 在家也不愿和父母说话, 对弟、妹的态度也粗暴了。比较文静的孩子也可能突然变的表现欲极强, 急于表现出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 ( 事实上并不一定有这方面的专长) 。 ( 5) 回到宿舍或自己家里时喜欢一个人躲在床上或房间一角想心事, 常走神发呆, 一经人提醒, 往往搪塞敷衍, 逐渐疏远了与集体、他人的交往。 ( 6) 在异性面前表现失常, 如女学生在喜欢的男生面前往往有些忸怩作态, 行为表情不自然; 而男生在喜欢的女生面前往往勇于表现, 展示自己能干, 灵活、聪明和智慧。独处时情绪起伏大, 有时兴奋, 有时忧郁, 有时烦躁不安, 做事没耐心。
三、中学生恋爱的类型
根据前文对中学生恋爱过程中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不同特点, 把中学生的恋爱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自然纯真型。由于进入初中后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 自然的对异性同学产生爱慕之情。再加上没有适当的教育引导, 使其将这种正常的好感、好奇同真正的爱情混淆, 从而处处“留心”, 这种情况往往女生多于男生, 带有纯情言情小说的色彩。
2. 叛逆逆反型。由于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如果老师、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 不但不能防止早恋, 反而会成为它的“催化剂”。
3. 浪漫炫耀型。出于炫耀、攀比、虚荣的心理。一部分中学生爱赶时髦, 颇具浪漫情怀, 模仿成人行为玩潇洒, 从而达成变为班里焦点被众人关注的结果。他们认为围着自己的异性朋友越多, 越能表现出自己的魅力或风度。此类学生大都有长相漂亮或显著的文体艺术特长, 因而也容易成为“中心人物”。
4. 情感寄托型。有些学生的家长是典型的严厉专制型, 或已经离异型。孩子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关爱, 心灵产生了一定的创伤。于是便到学校里寻找自己的知音, 自我的精神寄托。他们由于相同的经历或感受自然的走到一起, 很快转向恋爱关系。
5. 成熟型。这类学生大体生活在民主化的家庭气氛中, 他们乐观、开朗, 很少与父母有太深的鸿沟。他们的认知特点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稳重, 对“爱情”也有较同龄人更深刻的认识, 而且能够正确地对待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这一类型的学生数量是非常少的。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分析
根据前文中学生恋爱的心理过程特点的阐述可以看出, 中学生的生理、心理都还不够成熟, 自制力较弱, 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对社会大风气基本没有抵抗力。
首先, 是应试教育使学习枯燥乏味, 素质教育名存实亡, 成人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学生的各种娱乐活动被剥夺, 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学习辅导班, 学生们只好在学校里通过恋爱自娱自乐。所以, 社会应在强调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上, 加强对学生娱乐生活的关心。
其次, 是在当今社会生活中, 关于爱情方面的刺激信息越来越多。电视剧、电影、广告片、杂志、网络中关于爱情的问题频频出现, 仿佛所有都是以爱情为主题而创作的。这些信息中所传递的中成年人特别是现代的一些青年人的生活方式, 与一些传统大不相同的情爱观, 严重地影响着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 使他们感到迷茫, 感到一种好奇, 进而开始模仿成人的行为。除此之外, 更有些报刊杂志, 尤其是街头小摊上的书刊, 甚至还有一些医院、药业公司都唯利是图的雇用营报人员公然地在街道或学校附近传送带有露骨的性描写的各种宣传小报, 所有这些对处于青春期又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和性观念的中学生而言, 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刺激。针对这点, 社会中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机制, 狠抓落实, 排查控制各种不良信息的宣传。
无论中学生自己还是家长, 老师都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概念极其模糊, 尤其是大部分成人只要一提及中学生恋爱就吹胡子瞪眼, 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认为好学生是不会早恋的。其实不然,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 追求“爱”是人的本能。之所以说早恋对中学生有危害, 是因为中学生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 不能正确的面对恋爱, 不能合理的规划时间精力去的处理好早恋中的各种问题, 平衡恋爱、生活与学习。所以, 在解决早恋问题时, 也要顺应人的心理规律, 以疏导, 引导为主, 不用或少用硬手段。
1. 学校方面。学生对外界的认识是随着自身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所以, 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认识观念, 学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 要加强关注, 及时了解学生恋爱的心理。及早的发现, 干预, 及时和家长联系, 说服家长教育孩子时不责骂不辱骂, 与家长统一解决对策, 多方面配合。
其次, 是开设相关课程, 进行恋爱观教育。由于我国对恋爱和性教育的欠缺, 导致不少学生对恋爱和性问题好奇, 迷茫又困惑。因此应加强有关方面的教育。针对中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讲解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 可消除异性间神秘正如前文所说, 恋爱这个社会活动本身没有错, “爱”是人类永恒的美好的主题,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爱与被爱, 人类只有在充满爱的世界里发展才会建立出更美好的未来。
再次, 是开设心理咨询港湾, 加强心理辅导, 积极干预早恋问题。让更多的专业心理医生或专家给予这方面更多的指导, 采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
2. 家长方面。根据前文阐述的中学生恋爱过程中的情感特点, 家长应从“关怀、理解、尊重”入手, 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方法, 仔细观察并深入了解学生, 分清学生早恋的不同原因, 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措施。
( 1) 针对自然纯真型, 鼓励指导
由于这类学生是由于生理心理变化和好奇心的驱使而恋爱, 往往把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混为一谈。家长应鼓励他们与更多的异性朋友交往, 并从观念上让学生明白, 男女同学接触交往是正常的, 是美好纯真的友谊。异性交往只不过是与同性间交往不同的一种人际关系罢了。
( 2) 针对叛逆逆反型, 以理动情。教育孩子时不要责骂不辱骂。以粗暴的方式指责或制止, 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反而会使这类学生自觉产生免疫力。家长应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并把学生这股叛逆劲引导到努力学习上。
( 3) 针对浪漫炫耀型, 沟通引导。由于这类学生是出于炫耀、攀比、虚荣的心理而恋爱。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世界观, 学会自我反省, 自我调节。引导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增长内涵上。这类学生需要的是一盏明灯, 一盏心灯, 照亮他们前进的路。
( 4) 针对情感寄托型, 加强关爱。造成这类学生早恋的原因在于家庭, 那么家长自然应付主要责任。家长应腾出一定精力和时间关心孩子, 让他们感到被关爱, 被心疼。尤其是当代的独生子女, 没有兄弟姐妹做伴, 许多心事压在心里, 很容易对异性产生移情。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包括与孩子谈自己成长的历程, 谈当今的社会现状, 谈未来的理想等等, 目的就是要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空虚感。和他们搞好关系是处理此类学生早恋的根本途径。
( 5) 针对成熟型, 扬长避短。对于这类少数学生, 家长应抱有相信但时刻关注的心态, 帮助他们更好的扬长避短, 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慢慢成长。没有必要一概的反对禁止。教会孩子如何去爱, 爱自己, 爱父母, 爱他人, 有时候比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早恋是父母最担心的青春期问题, 害怕孩子因此而耽误了学业, 害怕他们做出这个年龄不该做的事情, 更害怕他们因此而造成感情上的伤害。这些都可以理解, 但要解决问题, 要先处理好情绪, 再处理事情。因此, 父母要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 以平常心处之, 不夸大它的严重性, 不伤害孩子纯真的感情, 当然也不可小视它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中学生早恋的应对策略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过度时期, 是个体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也是各种问题的多发季节。其中, 中学生早恋问题是被众多老师、家长最为担心关注的问题之一。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们有着显著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前文对中学生早恋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特点的分析与描述, 我们不难看出, 当前中学阶段的早恋问题越发严重, 是由于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 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共同影响形成的。要想消除或降低早恋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也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联合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才能更客观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耿步健.健全人格的标准与人格教育.当代青年研究, 2006, (8) .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金乐.当代女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与思考.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
【关键词】高中生; 早恋; 对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03-0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生理上的发育成熟比过去提前了1-2年,青少年在接受有关性方面的信息刺激越来越多,性意识觉醒与要求发展就快。因此近年来高中生早恋人数也逐渐增多,如何解决高中生早恋问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临的重大课题,高中生早恋现象的出现,固然离不开社会、家庭因素,但更离不开心理、思想因素。在本文中,本人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导致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早恋的原因、表现,根据自己的教育经历,在教育实践中尝试运用一些教育方法和艺术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1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早恋问卷调查情况
本人所在的学校,广西河池市第三高级中学位于广西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这里的学生大多源于东兰、巴马、凤山县等,都属于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在我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生早恋现象增长的趋势,虽经学校多次制定管理条例,严禁学生在学校谈恋爱,仍无大的改观,这引起了学校和教师的关注,为了了解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早恋的情况,我们以我校为例,在我校2011级和2009级两个年级中各抽取100名学生开展了有关早恋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表:
1、你是否有早恋的经历?()
A 有B 没有
2、你认为早恋对学习有影响吗?()
A 有B 没有
3、你对中学生早恋持何态度?()
A 赞成B 不赞成
4、你觉得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是什么?()
A 无聊、空虚、寻找寄托
B 逆反心理C 虚荣心
D 受社会影响E其他
5、你对早恋的同学是什么态度?()
A 鄙视B 羡慕
C 可以理解,但不赞成D 可理解,赞成
6、周围的同学早恋对你有影响吗?()
A 无影响B 有影响
C 羡慕
7、你认为家长,学校应该怎样对待早恋问题?()
A 老师的正确引导 B 与家长交流
C 采取强硬手段制止 D 不想让其他干涉
8、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大约有多少人在谈恋爱?()
A、大部分B、少部分
C、没有D、不清楚
9、你认为早恋的结果是:()
A、有一个幸福圆满的结果
B、成功的例子只是极少数的,大部分没有结果
C、必定没有好结果
D、可以交到更多知心朋友
10、你与异性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A、传纸条B、电话或网络
C、面对面交流D、其他
11、当你们的恋爱被家长和学校发现后,你们会()
A、终止交往
B、采用更隐蔽的方式交往
C、交往更加频繁D、其他
调查情况见下表:
题数班级ABCDE 1高一55%45%高三59%41%2高一82%18%高三78%22%3高一30%70%高三29%71%4高一53%24%5%12%14%高三52%17%19%14%22%5高一3%4%72%21%高三3%5%67%26%6高一60%35%5%高三56%40%6%7高一55%31%8%13%高三60%38%5%15%8高一39%27%0%34%高三65%12%1%22%9高一1%74%13%12%高三3%78%10%18%10高一0%65%38%7%高三3%60%47%16%11高一23%30%2%48%高三23%17%2%61%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早恋现象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当中确实存在,在调查高一、高三学生对象中,有早恋经历各占55%和59%,所占的比重较大,我们不能把问题任意夸大化,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2、学生对早恋现象的利弊认识比较模糊,部分学生对早恋的危害性认识不清;认为早恋对学习无影响和对早恋持赞成态度。
3、与高一学生相比,高三学生当中的早恋现象有一定的增长,问题更多,影响更大。
4、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早恋能得到家长、学校的正确引导,并希望获得一些正确处理的方法,而不是采取强硬手段制止。
2引起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早恋行为的成因分析
2.1生理心理上,现代的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相对过去富裕营养好,加上吃含有激素的各种食品,使如今的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成熟得早,女生大多在初中进入青春期,中学生性发育逐渐成熟,对异性产生兴趣,这是正常的,也是类的本能。。
2.2对早恋不良行为认识不足。这里的少数民族高中生多来自东兰、巴马、凤山等县下面的乡镇村落,那里比较贫穷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够发达,学生受到青春期教育相对比较缺乏,在对学生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识到早恋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但仍有约22%左右的同学对早恋的危害性是模糊的,认为早恋不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2.3少数民族高中生思想单纯,有很强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他们在初中时还比较单纯,受外界干扰较少,上到高中,来到县城,玩的多了,少数民族高中生好奇爱模仿,认为只有有异性朋友才能显示自己的风度和能力,同时对于新奇的东西,想知道究竟,而学校在情感教育问题上,现阶段还是一片空白,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校只是一味的规定不许早恋,没有从根本上说明早恋的危害,只是一味的禁止。对于学校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偏要固执去做。因此学校、家长禁止学生早恋更是增强了他们的早恋欲望,在好奇心、神秘感和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家长、老师越不让干的事便越想试试看,最终造成早恋。
2.4学习紧张、压力太大使少数民族高中生要寻找心理的慰藉。 这里的少数民族高中生普遍家里比较贫穷,家庭能够送他们来读高中实属不易,因此他们都想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这种无形的压力往往使他们喘不过气来。老师的教诲和关爱,在对其形成动力的同时,也形成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少数民族高中生由于受其语言的影响,学起语文、英语倍感吃力。又由于他们在初中时所受的教育与县城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高中课程的难度比较大,因此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成绩好的学生还有成就感,有引以为荣的东西。可是成绩差的学生就觉得厌烦、无趣,学习成绩不好,能力比不上别人,为了弥补失去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便用找到的异性朋友来自夸,试图解决心中的烦恼,得到精神上的寄托与安慰。而桂西北少数民族高中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类的学生所占比重较大,在上面高一、高三的问卷调查中就有53%和52%的学生认为早恋的原因是无聊、空虚、压力大而去寻找寄托。
2.5大众传媒,社会负面的影响。现在的影视片里、广告里、杂志里,情爱都频繁出现。对于这方面很感兴趣的高中生就受影视媒体、不健康的书籍及社会上一些不良气习的影响,很多学生把爱情过于美化、理想化,向往浪漫的爱情,因而会模仿成人谈恋爱。高中生的心理还处于相对不完整阶段,男女恋爱的镜头频繁的出现,就会激起高中生对这种早恋的新鲜感和刺激感。或者是看到身边的同学有了意中人,在从众心理的驱动下,与人攀比,以显示自己的本事。特别是现在大多数的男生都认为现在没有女朋友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另外,桂西北少数民族自古有对唱情歌订婚姻的习俗,至今还保留着,以前少数民族男女十六、七岁就结婚的有不少。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对恋爱从小就向往。
2.6家庭因素,随着现代的离婚率增长,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越来越多,尤其是桂西北来自农村学生的父母大多长期外出打工,在这种家庭里生长的孩子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在与异性的接触中会产生愉快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家里从没有体会过的。这样与异性的交往就会频繁,从而发生早恋的情绪。不少父母也不善于和子女沟通,思想保存在封建时期。他们动不动就说教、呵斥,甚至动手,孩子在家中没有发言权,容易引起其心理不平衡和压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与父母之间不再是无话不谈,沟通和交流减少,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认为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便在同龄人种寻找知音。而异性之间有感情互补的特点,就可能去和平时谈的来的异性倾诉,毕竟和同龄的异性相处比与同性在相处更有安全感。这样就容易造成早恋。
3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早恋现象的对策
3.1利用班会课,加强早恋的危害的教育,提高高中生远离早恋、拒绝早恋的意识。班主任要利用系列化的活动,正面引导、反面警策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组织一些主题班会,如《我们不早恋》、《男女生交往,拒绝早恋》、《专心学习,远离早恋》、《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现在找》、《相逢在花季》等。设计主题班会时,我们做到:(1)有针对性的选择课题,让学生有话可说。(2)创设贴近实际生活,激活学生的心理历程。(3)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3)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5)做到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参与面广。活动的形式有问卷调查、问题讨论,辩论等。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课,学生从中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性,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2针对早恋情况,多和学生沟通,多理解学生。班主任要搞好班级工作能够及时的了解“恋情”,在事件的萌芽状态就得到及时处理。班主任首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使班干部、同学们以你为核心,在日常的交往中,了解到其他同学有早恋的迹象,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当发现学生早恋时,作为教师不能大惊小怪,挖苦讽刺,更不能不分场合严厉批评,揭露学生的隐私进行传播。在上面的调查中高一、高三就有55%和70%学生希望在早恋中能得到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而不是采取强硬手段制止,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早恋不但给自己身心造成危害,而且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前程。教育时,要体现出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理解你,感觉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爱护和尊重。这样,用耐心、爱心去化解学生中的坚冰,问题才能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
3.3开展有利于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文体活动,转移学生对早恋的注意力。活动能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陶冶情操,激发求知欲,更主要的是活动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活动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心理调节是任何其它形式所不能代替的。通过紧张而有序的课内学习,健康在益而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使他们把全部精力、智慧集中到学习上,把兴趣和爱好集中到组织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多与其他同学交流,建立良好的友谊,对于精神空虚的学生产生早恋的想法有一定的抑制。例如:一是与学习有关的,作文竞赛,科普知识抢答赛等;二是文体活动,例如棋类比赛、班级篮球比赛、跳绳比赛等;三是调节身心类,如社会实践,音乐欣赏等;由于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活动,所以给学生心理带来积极影响是明显的。
3.4开展具体的高中生心理指导工作。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开展心理指导工作,例如针对部分学生心理压力比较重,就举行心理讲座,指导他们自我调节,缓解心理压力。而针对有早恋心理困惑的同学,由班主任对其进行个别指导;对一些陷入早恋不能自拔的同学,对其进行学习心理校正,通过心理指导,使学生战胜早恋心理困惑,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
3.5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高中生早恋问题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学生的早恋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人,家长关于学生早恋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健康的发展和学校早恋健康教育的开展,特别是在外打工的父母与自己的子女联系较少,建议家长在外打工时期用书信或电话等方式与子女联系,了解子女学习与生活情况,使学生时时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得到足够的情感关注,体会到家的温暖。这样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爱,他也一定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早恋更不会发生。
另外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进而杜绝早恋这种不良行为,解决高中生的早恋问题。
总之,不能把早恋的学生当作坏学生,认为他们的行为伤风败俗。采取粗暴的压制法,而应积极疏导,以正面教育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要我们深入学生,以诚相对,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用爱心去感化,发挥学校、家长、社会的力量,相信一定能妥善处理好中学生早恋的问题,让中学生健康成长安全到达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高中生心理辅导》浙江大学出版社 孙义农主编
[2]《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张厚桀著
[3]《如何对高中生的“早恋”进行引导》 杜青著
【浅谈初中生的早恋问题】推荐阅读:
如何处理初中生早恋问题呢10-26
浅谈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12-09
初中生产生的心理问题11-17
浅谈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10-01
浅谈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11-26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07-03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英语写作训练的几种方法》10-23
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培养09-09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技巧10-14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