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领导拍照(精选4篇)
原标题:给领导拍照的“技巧”
四川会理的“悬浮视察”。
山西寿阳的“悬浮照”。
四川广元的“微笑官员”。
去年8月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现场的照片上,一名官员露出笑脸。他因此被“人肉搜索”,随后落马。他就是时任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前天,他因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出庭受审。新华社资料图片
“微笑官员”表示很无奈
8月初,四川广元一官员被老人抱腿诉苦,这一画面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里时,处长当时满脸微笑,事件见报后,他立即被称为“微笑官员”。他无奈解释,照片只是瞬间表情,自己随即扶起了老人。湖北武汉一官员在处理一起事故时,也被捕捉到微笑画面。第二位“微笑官员”回应说:“我一直是这个表情。说我在笑,我也没办法。”
“拍新闻照片难,给领导拍照片更难。”拥有十多年拍摄经验的党报摄影记者高一鸣感叹,“弄不好就把领导推到火上烤。”在这位福建省某地级市党报摄影部主任眼里,拍好官员照片要有技巧,而最大的技巧是要懂政治。
“照片从拍摄到审核刊发,摄影记者都战战兢兢,稍不留神就可能出政治事故。”曾在江西某党报任摄影记者的李文斌心有余悸。而如果有人跟他说他拍的照片书记很喜欢,他一定会记下拍摄角度。“专门跟拍一个官员的摄影记者能精确记住从哪个角度拍他最好看。”李文斌解释道。
在某中央国家机关专职拍照的吕天成则称,他连领导的后脑勺都认真拍过。“秘书、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是领导的秘书团队的必备人员,可出现在领导出现的各种场合。”
一位东部沿海省份为两任省委书记拍照的记者表示:拍好一个书记,至少要摸索两年。
要搞清楚领导排名
地市级党报摄影记者,拍摄较多的是市委书记和市长,有时候也要拍人大常委会主任和政协主席、市委常委。高一鸣介绍,报社都会派最可靠的记者去为领导拍照。一般情况下,市委书记有一个专职摄影和一个机动替补摄影。
到了省一级,则以省委书记和省长为重点。二者谁常见报,除了与职位有关,还与领导个人的“明星”程度相关。东部某沿海省份的摄影记者肖明对记者说,在该省,书记出镜的机会要比省长多得多。而自从“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省领导出镜的机会越来越少。
部委也大致相同,吕天成是某中央国家机关报的摄影记者,他和另外一名同事实行轮岗制度,每两个月为领导提供专职摄影服务。他介绍,相比另一部委七八个党组成员人人配有独立的摄影记者,自己单位对领导形象没那么重视。“刘志军就有自己的专职摄影记者。”
每一届新班子上任,党报都会发给所有记者一份“领导排名”。摄影记者不但要记住官员的名字,还要认清楚每一张脸。“里面哪位领导职位最高,以他为中心,多拍些,捉重点。切记不能拍了一堆人而没有重点。”高一鸣说。
官员开会、视察、合影通常按级别排序。领导人数为奇数时,通常是一把手站中间,二把手站其左边,三把手站其右边,依次类推。而若领导人数为偶数,则以一、二把手为中心,三把手站左边,四把手站右边。
如果有人缺席,则容易左右站错位。高一鸣说:“总之,左右怎么排位,都要像秘书那样心里有底。否则拍完发现错了,一般不可能补拍。若审查没发现,在媒体上发表了就是事故了。” 而在中央,吕天成觉得最难拍的照片是突然来了其他部委的领导。“人一多,谁是谁我都分不清。”这种情况,吕天成会选择事先和领导的秘书沟通,拿到哪些领导会来的信息。
小动作就别拍了
当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聚焦在官员的皮带、手表和香烟上时,一些官员开始主动“低调”,避免自己成为新闻人物。
一切可能涉及负面的照片都是忌讳,甚至包括抽烟、吃饭、喝酒之类。
一些有损官员形象的拍照方式也要避免。比如俯拍、从背后拍摄的情况尽量别出现。“因为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而拍背影则有要走人的寓意。”李文斌解释。
2008年年初,某地一名摄影记者就因为一张照片失去工作。当时他拍摄了一张所在地区行政首长作报告的图片,照片里的领导“低着头,闭着眼,形象不佳”,被有关方面解读为“难道照片想告诉读者,去年的工作没做好,在低头认罪?”随后该记者被辞退。
“有时候,仰拍倒是不错的选择,可以
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高大。”李文斌说。此外还要避免领导有小动作的画面,如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玩手机等。
“作为一个聪明的摄影记者,好事、值得宣传的事就往死里拍。拍坏事够用就行。”吕天成介绍。吕就因为在领导比较闹心的场合多拍了几张照片,受到领导的批评,领导秘书告诉他“差不多就够了”。
不能拍得像低头认罪
“级别越高的领导,拍摄要求越高。人越多难度越大,合格的领导合影几乎是百里挑一。”高一鸣介绍,党报对于照片的甄选近乎严苛。
今年,一位官员异地任职后,某新任专职摄影记者还专门跑回该官员此前任职的地方请教怎么拍好领导。“不过,级别高的领导也历经不少媒体‘磨砺’,经验丰富。”给省领导拍照的肖明介绍。各地要求也有差异,总的来说,经济发达的地方官员更加注重拍照,要求也更细致。记者采访了云南、江西、湖南等省份为官员拍照的摄影记者,他们就表示,只要领导表情自然,不俯拍,没有低头认罪照,突出主要领导就好了。但是福建、浙江、山西等省份则有更精细的要求。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广播电台杨晓东曾在《吕梁日报》上撰文介绍,副厅级以上领导要有单人特写镜头。在拍视察照片时,则应该尽量多拍摄体现领导工作认真、作风务实的镜头,注意抓住领导看图纸、看产品等精彩瞬间;必须拍摄到领导与基层干部群众交谈、沟通、做指示时生动的场面。
但这些“注意事项”不免产生千篇一律的图片。高一鸣说:“一些有主见的官员则会拒绝摆拍的建议。还有悟性高的官员,则会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让你抓拍。”
在福建某地级市,领导照片要见报发表时,除了需报社领导审查把关,还要连同文字说明一起,发给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审批,有时候由领导本人亲自选定。”
到了部委一级要求就更严苛了。吕天成说,自己拍的照片直接对领导秘书负责。如果其他机关单位需要领导照片,摄影记者们也不能轻易交出。在为领导服务前,他们都是上过保密课的。“需要给报社递交公函才行。”肖明介绍。
高一鸣则介绍,曾有一位很不错的摄影记者因为擅自在图片网站发布退休中央领导到地方调研的照片而被开除。
“并非他拍的不好,但是按规定除非中央统一安排,退休领导的活动一般不公开报道,拍照主要是给领导和地方留存资料。”这些照片,很快被要求撤下。
“这件事以后,报社不再让摄影记者擅自外传新闻图片和领导图片,尤其是中央重要领导来视察调研的照片,摄影记者拍完后一律将储存卡上交。”
光线不好?人不齐?PS酿悲剧
此外,有时摄影记者会因为“不能和领导提要求”,而拍不到合格的照片。在沿海某省拍省级官员的肖明则说:“有一次一个省委常委上洗手间,拍照时没拍到。第二天上了报纸,会务处马上找到我们领导了。” 有些人会选择剑走偏锋,采取一些小门道。四川会理县曾经爆出悬浮官员照片,该县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解释,当天没有专业的摄影人员跟去,拍出来的相片光线不好,网站工作人员就自作主张PS了。
事实上,悬浮官员的照片屡见不鲜。杭州余杭、山西寿阳、广东清远、河南嵩县都发生悬浮官员事件。
李文斌说,因为图文要配套,主要领导出现在同一张画面里是一定的,如果没有就得补拍,否则图注上就得解释为什么有一个领导不在。而外界经常通过看党报、地方新闻联播观察人事变动。图片上少了一个领导,可能就会被多种解释。
2011年山西寿阳县的县领导的悬浮照片,就是当时摄影记者认为“县里的主要领导应该出现在同一张画面里”。
当然,压力不只这些。高一鸣回忆,一个摄影记者为了拍领导,下楼梯时不慎摔倒,尾椎骨伤得不轻。一个电视台的摄像实习生,拍领导到工厂调研,他边拍边后退,结果掉进了盛满化学品的池子里。
诉苦,这一画面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里时,处长当时满脸微笑,事件见报后,他立即被称为“微笑官员”。他无奈解释,照片只是瞬间表情,自己随即扶起了老人。湖北武汉一官员在处理一起事故时,也被捕捉到微笑画面第二位“微笑官员”回应说:“我一直是这个表情。说我在笑,我也没办法。”
“拍新闻照片难,给领导拍照片更难。”拥有十多年拍摄经验的党报摄影记者高一鸣感叹,“弄不好就把领导推到火上烤。”在这位福建省某地级市党报摄影部主任眼里,拍好官员照片要有技巧,而最大的技巧是要懂政治。
“照片从拍摄到审核刊发,摄影记者都战战兢兢,稍不留神就可能出政治事故。”曾在江西某党报任摄影记者的李文斌心有余悸。
而如果有人跟他说他拍的照片书记很喜欢,他一定会记下拍摄角度。“专门跟拍一个官员的摄影记者能精确记住从哪个角度拍他最好看。”李文斌解释道。
在某中央国家机关专职拍照的吕天成则对壹读称,他连领导的后脑勺都认真拍过。“秘书、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是领导的秘书团队的必备人员,可出现在领导出现的各种场合。”
一位东部沿海省份为两任省委书记拍照的记者表示:拍好一个书记,至少要摸索两年。
要像秘书一样清楚领导的排位
“如果把主要领导的拍摄搞砸了,整个会议的拍摄也会变得黯然失色。”
地市级党报摄影记者,拍摄较多的是市委书记和市长,有时候也要拍人大常委会主任和政协主席、市委常委。高一鸣介绍,报社都会派最可靠的记者去为领导拍照。一般情况下,市委书记有一个专职摄影和一个机动替补摄影。
到了省一级,则以省委书记和省长为重点。二者谁常见报,除了与职位有关,还与领导个人的“明星”程度相关。东部某沿海省份的摄影记者肖明对壹读记者说,在该省,书记出镜的机会要比省长多得多。而自从“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省领导出镜的机会越来越少。
部委也大致相同,吕天成是某中央国家机关报的摄影记者,他和另外一名同事实行轮岗制度,每两个月为领导提供专职摄影服务。他介绍,相比另一部委七八个党组成员人人配有独立的摄影记者,自己单位对领导形象没那么重视。“刘志军就有自己的专职摄影记者。”
每一届新班子上任,党报都会发给所有记者一份“领导排名”。摄影记者不但要记住官员的名字,还要认清楚每一张脸。“里面哪位领导职位最高,以他为中心,多拍些,捉重点。切记不能拍了一堆人而没有重点。”高一鸣说。
官员开会、视察、合影通常按级别排序。领导人数为奇数时,通常是一把手站中间,二把手站其左边,三把手站其右边,依次类推。而若领导人数为偶数,则以一、二把手为中心,三把手站左边,四把手站右边。
某中央国家机关的摄影师介绍说,某部委领导配有自己独立的摄影记者,“刘志军就有自己的专职摄影记者。”
肇庆市公安局宣传科的彭家祥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把会议的主要参会者和领导拍摄好,如果把主要领导的拍摄搞砸了,整个会议的拍摄也会变得黯然失色。”
如果有人缺席,则容易左右站错位。高一鸣说:“总之,左右怎么排位,都要像秘书那样心里有底。否则拍完发现错了,一般不可能补拍。若审查没发现,在媒体上发表了就是事故了。”
而在中央,吕天成觉得最难拍的照片是突然来了其他部委的领导,“人一多,谁是谁我都分不清。”这种情况,吕天成会选择事先和领导的秘书沟通,拿到哪些领导会来的信息。
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
要避免领导有小动作的画面,如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玩手机等。
当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聚焦在官员的皮带、手表和香烟上时,一些官员开始主动“低调”,避免自己成为新闻人物。
一切可能涉及负面的照片都是忌讳,甚至包括抽烟、吃饭、喝酒之类。“有些领导喜欢抽烟,他一拿出烟,我们就用眼神示意所有人都回避,不再拍。”
一些有损官员形象的拍照方式也要避免。比如俯拍、从背后拍摄的情况尽量别出现。“因为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而拍背影则有要走人的寓意。”李文斌解释。
2008年年初,某地一名摄影记者就因为一张照片失去工作。当时他拍摄了一张所在地区行政首长作报告的图片,照片里的领导“低着头,闭着眼,形象不佳”,被有关方面解读为“难道照片想告诉读者,去年的工作没做好,在低头认罪?”随后该记者被辞退。
“有时候,仰拍倒是不错的选择,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高大。”李文斌说。此外还要避免领导有小动作的画面,如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玩手机等。
“作为一个聪明的摄影记者,好事、值得宣传的事就往死里拍。拍坏事够用就行。”吕天成对壹读介绍。吕就因为在领导比较闹心的场合多拍了几张照片,受到领导的批评,领导秘书告诉他“差不多就够了”。
谁最难拍
“遇到一些有主见官员则会拒绝摆拍的建议。还有悟性高的官员,则会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让你抓拍。”
“级别越高的领导,拍摄要求越高。人越多难度越大,合格的领导合影几乎是百里挑一。”高一鸣介绍,党报对于照片的甄选近乎严苛。
今年,一位官员异地任职后,某新任专职摄影记者还专门跑回该官员此前任职的地方请教怎么拍好领导。“不过,级别高的领导也历经不少媒体‘磨砺’,经验丰富。”给省领导拍照的肖明介绍。
各地要求也有差异,总的来说,经济发达的地方官员更加注重拍照,要求也更细致。记者采访了云南、江西、湖南等省份为官员拍照的摄影记者,他们就表示,只要领导表情自然,不俯拍,没有低头认罪照,突出主要领导就好了。但是广东、福建、浙江、山西等省份则有更精细的要求。
nlc202309020154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广播电台杨晓东曾在《吕梁日报》上撰文介绍,副厅级以上领导要有单人特写镜头。在拍视察照片时,则应该尽量多拍摄体现领导工作认真、作风务实的镜头,注意抓住领导看图纸、看产品等精彩瞬间;必须拍摄到领导与基层干部群众交谈、沟通、做指示时生动的场面。
但这些“注意事项”不免产生千篇一律的图片。高一鸣说:“一些有主见的官员则会拒绝摆拍的建议。还有悟性高的官员,则会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让你抓拍。”
在福建某地级市,领导照片要见报发表时,除了需报社领导审查把关,还要连同文字说明一起,发给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审批,有时候由领导本人亲自选定。”
到了部委一级要求就更严苛了。吕天成对壹读介绍,自己拍的照片直接对领导秘书负责。
如果其他机关单位需要领导照片,摄影记者们也不能轻易交出。在为领导服务前,他们都是上过保密课的。“需要给报社递交公函才行。”肖明介绍。
高一鸣则介绍,曾有一位很不错的摄影记者因为擅自在图片网站发布退休中央领导到地方调研的照片而被开除。
“并非他拍的不好,但是按规定除非中央统一安排,退休领导的活动一般不公开报道,拍照主要是给领导和地方留存资料。”这些照片,很快被要求撤下。
“这件事以后,报社不再让摄影记者擅自外传新闻图片和领导图片,尤其是中央重要领导来视察调研的照片,摄影记者拍完后一律将储存卡上交。”
外界经常通过看党报、地方新闻联播观察人事变动。如果图片里少了一个领导,可能就会被媒体做多种解释。
如果图片里少了一个领导
外界经常通过看党报、地方新闻联播观察人事变动。图片上少了一个领导,可能就会被多种解释。
此外,有时摄影记者会因为“不能和领导提要求”,而拍不到合格的照片。在沿海某省拍省级官员的肖明则说:“有一次一个省委常委上洗手间,拍照时没拍到。第二天上了报纸,会务处马上找到我们领导了。”
有些人会选择剑走偏锋,采取一些小门道。四川会理县曾经爆出悬浮官员照片,该县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解释,当天没有专业的摄影人员跟去,拍出来的相片光线不好,网站工作人员就自作主张PS了。
事实上,悬浮官员的照片屡见不鲜。杭州余杭、山西寿阳、广东清远、河南嵩县都发生悬浮官员事件。
李文斌说,因为图文要配套,主要领导出现在同一张画面里是一定的,如果没有就得补拍,否则图注上就得解释为什么有一个领导不在。而外界经常通过看党报、地方新闻联播观察人事变动。图片上少了一个领导,可能就会被多种解释。
2011年山西寿阳县的县领导的悬浮照片,就是当时摄影记者认为“县里的主要领导应该出现在同一张画面里。”
当然,压力不只这些。高一鸣回忆,一个摄影记者为了拍领导,下楼梯时不慎摔倒,尾椎骨伤得不轻。一个电视台的摄像实习生,拍领导到工厂调研,他边拍边后退,结果掉进了盛满化学品的池子里。
对新人而言,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法:
1、学习
所谓学习,就是多看以前的资料,包括以前领导的讲话稿,别人写的稿件。还有外地的领导稿件,都可以借鉴。
2、收集
所谓收集,就是注意在工作中时刻注意收集领导的发言,观点。最简单的办法,领导重要场合的工作观点都记录下来,用笔,用mp3录音。
3、分析
这个是弄文字稿的高级阶段。经过前面的第一,二个步骤,你已经了有了一个领导讲话稿的框架,有了一堆素材,你就该分析,这些素材摆在哪个地方,要讲究特色突出,观点突出,重点突出。
4、润色
初稿出来了,就是润色,也就是把稿子先通读一遍,然后把普通的观点,上升到适应新形势的新观点,把重点更突出,突出新意。
5、审阅
请领导初审,这个是领会领导意图的重要途径,特别要是领导打回来以后,要认真琢磨他修改的地方,以后就记住了
最后,记得多保留版本,也就是每修改一次就另存一个新文件,不要覆盖原来的版本,送给领导的最后签字稿,要让领导知道是第几次修改的(投机取巧的一个小经验,)。
经验:写稿子不要急着下手,除非是特别紧急的,一般的,接到任务后先好好想想,自己手头有哪些资料,还有哪些资料需要收集,这些资料可以怎么排列。特别是按照领导的意图,怎么组织这些材料等想得差不多了,才动笔。
另外,写稿子的时候不要受打扰(所以,自己一个人加班就少不了)
不管如何,想好了,拿出一个初稿,有了基础就好改了。
个人的一个经验,多逛逛行业网站,能有很多收获的,比如你是教育的,就多看看外地教育局的网站一个是看别人领导怎么说的,一个是看一些理论研究的,还有就是别人的新做法,新思路。
清明节,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画风清奇的作业——拍一张关于春天的照片。
已经“两耳不闻窗外事”几个星期的我们,即使在祭祖的清明时畅玩一番也成奢侈。春天?那是“散学归来早”的儿童才有暇“忙趁东风放纸鸢”,我们的春天是灰色的.,只流于白纸黑字和心中那点贫乏的想象力。
为了完成作业,写完一张试卷后,我借了相机,跨出门槛。
前院是满目的绿,绿得让人眩晕。这是我的老家吗?若不是奶奶在院中掐葱,我几乎都欲回头察看确认一番老家的门牌号。前天回家还只有满天繁星可以辨出,这潜伏在黑暗中的鲜活仍不动声色,清晨的光亮却一下把他们激活了。
那棵老树,去年冬天是多么衰败啊!我是笃定它垂垂暮年,“及于死者“的。可富有营养的春天的滋润竟能让一个老叟露出孩童般的微笑,树干上钻出了几茬嫩绿的新芽,美好得让人不舍打扰。今年苹果树上会结几个青涩的苹果呢?南橘北枳,移栽的苹果树也有些水土不服,果实不甚甘美,却满含希望。
走近些瞧,原来草从中也散着几簇野花。我只依稀认将出黄堇与泥墙上的紫藤萝。可有一丛花包裹在叶片的绿色中,五片张开的叶片簇拥着,众星拱月般围着中间的那一点纯白,叶片上布满毛茸茸的短刺,却将叶根部唯一的光洁柔软留给中央那朵娇软的小白花。
醒目的黄堇也毫不逊色,纺锤形弯曲的花瓣张扬地展开,直指周围的一切,它们是傲世群雄的贵胄。其中一瓣特立独行的花微微向下指着泥土,和记忆中一张蜂鸟的尖喙指着一朵花的照片竟奇迹般的重合了,我呆呆地凝视了那瓣花一会儿,它仿佛是微颤了一下,似乎下一刻就要突窜而起,如胆怯的蜂鸟一般振翅飞走,仓皇逃离了。
【怎样给领导拍照】推荐阅读:
怎样提升领导艺术06-05
领导干部怎样用人10-23
欢迎新领导该怎样讲话06-25
怎样当好处级领导干部09-11
怎样整理领导讲话录音09-18
怎样给学生“打分”07-24
怎样写感谢信给护士长06-12
怎样给美容院起个好名字11-08
给领导的短信06-08
给领导建议书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