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一年级生活适应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智一年级生活适应(精选9篇)

培智一年级生活适应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洗脸用具(毛巾、提桶)。

2、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洗脸方法。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注意个人卫生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洗脸用具(毛巾、提桶)

2、初步掌握正确的洗脸方法

三、教学用具 提桶 毛巾 录音机 卡片

四、教学思路 儿歌导入——学习新知 ——游戏练习——全课小结

五、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二)学习新知

1、认识洗脸用具。

2、学习洗脸方法。

洗脸:绕圈洗把拧干的毛巾展开并放在手心上;浸湿毛巾、拧毛巾;用提桶装水;1教师正确示范洗脸方法(分步)。挂毛巾、倒水。搓洗毛巾;— 洗眼睛 —洗鼻子— 洗脖子— 洗耳朵; 2全体学生按老师的口令分步骤学习洗脸。3组织学生练习洗脸,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戏练习

(四)总结

聋校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18课《坐 立 走》 撰写者:李宏芳(隆安特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3个生字,理解字义,掌握口型,会打手语。

2、使学生知道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坐、立、走的习惯。

3、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图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会3个生字,理解字义,掌握口型、笔顺笔画,会读、会打手语。使学生知道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坐、立、走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学会3个新字,掌握口型,笔顺笔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新知

1、教学“坐”。

(1)课件出示图画,说图意;((4)指导书写。

2、教学“立”。

(1)课件出示图画,说图意;((4)指导书写。

3、教学“走”。

(1)课件出示图画,说图意;((4)指导书写。

(三)巩固练习做游戏

(四)练习书写

(五)总结

培智一年级生活适应 篇2

一年级, 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二次“断奶”, 是心理发展上的一个质的突变。面临这一重大转折, 新入学的小学生往往会产生许多不适应。一是他们不适应以学习活动为主的小学生活, 学习的正规化和负担的加重, 比起那种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前期, 简直天翻地覆。二是他们不适应新学校的规章制度, 这个要求那个要求的, 让他们顾此失彼。三是他们不能妥当处理好集体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小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容易闹情绪, 人际关系的处理让他们不知所措。众多的不适应, 再加上家长的过高期待, 容易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恐惧、退缩、郁闷情绪, 并导致过度焦虑, 直接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 进而产生学业不良或其他不良行为。因此, 教师应抓好幼、小过渡, 缩短儿童“断奶期”, 帮助其尽快自觉地适应学校生活——健康快乐一年级。

一、小准备, 大过渡, 给孩子一个入学准备期

许多孩子没有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一些刚入学的新生, 到了校门口或者教室门口会抱着妈妈哭;一些新生会找借口, 说这里痛, 那里不舒服, 不愿去学校;还有一些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玩弄文具, 忘带书本、作业的事情常有发生, 许多学生的爷爷奶奶便成了专业“快递员”……

对于已经习惯了幼儿园轻松随便生活方式的孩子, 对即将开始的小学学习普遍存在“既期待, 又害怕受伤害”的矛盾心理。上学后, 学习压力增大, 困难增多, 在心理上很难马上适应, 有的孩子甚至会感到厌烦。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 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各项准备, 做好了这些帮助孩子入学的“小准备”, 就能促成孩子的一年级“大过渡’。

1.心理准备——让孩子向往小学

家长可抽出时间带孩子到小学去看一看, 让孩子熟悉一下学校的校园环境;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 向孩子表示祝贺, 让孩子知道上小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光荣的、骄傲的事。家长可以用赞叹、喜悦、欣赏的语气和孩子谈上学的话题, 也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童年在小学的趣事, 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但是也要让孩子明白, 上学是一件无商量余地的必须做的事。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 家长要向孩子介绍一下小学的学科内容, 班级授课形式和老师的分工, 等等。

2.物质准备——让孩子拥有装备

在开学之前, 家长要为孩子购买书包、铅笔盒、尺、橡皮、铅笔刀、铅笔, 以免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书包不必太大, 实用、结实就行。最好是双肩包, 在上面显眼的地方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同时, 还要手把手地教给孩子怎样使用这些学习用品, 例如铅笔怎样削, 文具盒怎么整理……

3.环境准备——让孩子拥有“家庭教师”

上学以后, 必须让孩子养成在家学习的好习惯。孩子放学后, 家长先笑脸相迎, 主动与孩子聊一聊在校的学习和生活, 表扬孩子表现好的方面, 让孩子放松一下。接着让孩子坐在书桌前, 摊开教科书及作业本, 复习当天所学习的功课。游戏、看电视都得在做完功课以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即使当天老师没有布置作业, 也要让孩子在书桌前看看书。如此每天在相同场所、相同时间实施, 渐渐地, 孩子就会养成放学后在家用功的习惯。

二、新体验, 大氛围, 给孩子一个心理适应期

对于新环境, 谁都应该有个心理适应期, 大人都是如此, 何况小孩。全新的体验, 需要时间, 更需要氛围。

1.“包装”教室环境, 让孩子恋上新家

一个布局合理, 既美观又舒适的校园环境, 是孩子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条件。为了避免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学校产生过大的反差, 给他们创设一个家园化的教室, 他们在情感上必然产生亲切感, 就会有一个“心理安全场”, 也会恋上这个“新家”。

我校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就让他们参与到班级布置当中, 当好班级“设计师”。 共同设计, 共同创作, 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 让教室真正成为孩子的温馨家园。因为是自己亲手设计, 亲身参与的, 所以孩子们倍感亲切, 对其中的规章制度也就不会排斥, 而会欣然接受。

2.“寻找”同伴阵营, 让孩子不再孤单

一年级孩子原本对新环境是充满好奇的, 为什么有的还不愿意上学呢?因为他们觉得原来的同伴分离了, 进入陌生环境, 没人一起玩, 缺少安全感, 缺少朋友。因此, 教师要重视“同伴关系”的建立, 帮助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同伴群体, 让孩子觉得不再孤单。比如一个内向的孩子, 可以替他安排一个热情大方的同桌;一个不大爱发言的孩子, 可以替他安排一个口头表达力强的同桌;一个动作拖拉的孩子, 可以安排一个作业速度快的同桌。

3.“构建”角色网络, 让孩子期待无限

孩子读一年级后, 上课下课, 作业、活动都有一些规则要求, 就是这些让他们不适应, 因为他们既想得到表扬, 又不想受约束。所以教师要给他们创造环境, 让他们有新的角色, 更有成就感。一年级的孩子, 荣誉感极强, 容易满足, 所以教师可以替他们构建角色网络, 让他们有事可忙, 有角色可当。还可以让他们身兼数职, 这种角色当不好, 还有另一种角色, 总有一种角色让他有满足感;今天做不好, 明天可以继续努力, 过段时间还可以转换角色, 让他不会失望。比如, 除了班干部, 可以设置诸如领读员、领操员、路队长、图书管理员、四人小组长等, 甚至可有报纸发放员、媒体管理员、课桌整洁检查员、学习用品准备督察员等。

规范的落实, 习惯的养成,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都是参差不齐的, 今天小张进步了, 也许明天他又退步了;这点要求小李一学就会了, 也许小张却屡教不会。这一切差异都是可能存在的, 所以老师还是要实施人性化大管理, 给孩子一个不断重复、变化、逆转的成长过程, 最后实现真正内化后的进步质变期。

1.会说话的时间表, 一份温馨小提示

进入小学, 首先作息时间变化了, 学生的脚步有些跟不上了。那么人性化管理, 就可以从时间表改革开始。

看似单调的时间表, 摇身一变, 成了一份多功能的“温馨提示”, 不仅起到了提醒学生时间的作用, 而且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到了每一个小环节, 虽然同样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但用上了充满个性化、人情味的语言, 学生感受到的就不是强制和冰冷, 而是亲切和温馨, 也使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小小的一份“时间表”就像一位时刻在教室里不说话的老师, 无声地提醒着学生该怎么做, 要注意什么, 这对于入学新生习惯的养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像这样充满人性化的标语、提示还有很多, 这些温馨的话语, 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行为。

2.多样化的评价, 一张心情晴雨表

设计多样化的评价, 让孩子的心情天天阳光灿烂。一个好孩子, 不一定就是发言积极、专心听讲、作业认真, 评价应有更多的内容, 要时时处处让孩子有成就感。可以针对行为规范的要求, 采取“星级制”评价, 优秀的多得几颗星, 那么表现一般的也能得一颗星, 不会毫无期待。这样人性化管理, 各项行为规范就不再像“紧箍咒”一样束缚着孩子, 他们慢慢努力, 进步一点也是进步, 逐渐将这些规范内化为自我的要求, 他们的行为也会发生质的飞跃。

培智一年级生活适应 篇3

教学目标:A类:1.能一一对应地给动物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2.感知3以内物体的数量,点数3以内实物并知道实物总数。

B类:1.能一一对应地给动物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C类:在老师的帮助下,感知3以内物体的数量。

教学重点:1.能一一对应地给动物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2.感知3以内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能一一对应地给动物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教学准备:3以内的数卡、动物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导入:

师: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邀请了三位好朋友参加,他们分别是小猫、小狗和小兔。可是,他们没有礼物送给小熊怎么办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办法,只要同学们完成三面红旗的任务,老师就会送给他们一份礼物,他们就可以送给小熊了,你们愿意帮助小猫小狗和小兔完成任务吗?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大闯关吧。板书:3以内的.数量配对。

2.复习巩固。

师:在闯关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数字宝宝,看看大家还记不记得他们。一次出示数字1、2、3,提问:这是几?它看起来像什么?你能用手比一比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师小结:看来大家都认识这三个数字宝宝,都表现得非常厉害。我们用掌声祝贺一下自己。既然大家都这样厉害,那我们开始去闯关吧,你们也要表现得和刚才一样厉害好不好?

3.贴一贴

师:来看一下,第一个任务是什么?我们请肖宇沛同学为我们读一读任务名,“贴一贴”。贴什么呢?

出示一只小狗,这是谁呀?有几只小狗呢?我们的框里面要贴一样的小狗,所以我们要贴上1只小狗。如果是这样呢?(出示两只小狗)有几只小狗?我们来数一数,1、2,2只小狗,框里面要贴几只?好,给它贴上两只。现在又来了一只小狗,我们请同学来数一数,1、2、3。要贴上几只?

现在老师需要你们自己来贴一贴,好不好?出示动物卡片,学生数一数并贴于黑板,并在框内贴上相应数量的动物卡片。(一只猫、两只兔子、三只小狗)

师小结:同学们都太厉害了,第一个任务就这样轻松地完成了,现在老师要奖励大家一面小红旗。我们要不要继续闯关呢?

?? 4.选一选。

师:第二关来了,我们来读一读任务名称:选一选。这里有小猫,数字卡片,需要我们根据小猫的数量选择数字宝宝贴在方框内。先来看看有几只小猫?1只小猫,1。1表示有1只小猫,我们应该选择那张数字宝宝呢?对了,1.我们把1拖进方框里。现在多了一只小猫,那方框里还是不是1?不是,那我们把1送回去,现在方框里该选谁?选2。又来了一只小猫,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猫了。三只小猫,所以我们要把数字宝宝3选进去。

又到了你们自己选一选的环节了。出示动物卡片和数字卡片,学生数一数并贴于黑板,并在框内贴上相应数量的数字卡片。(一只猫、两只兔子、三只小狗)

师小结:我们的第二个任务也完成了,大家表现得好不好?嗯,大家在这一任务中表现得非常地积极,学习得也很认真。现在老师把第二关的小红旗送给你们。同时还要奖励大家玩一个小游戏:我们请刚才表现好的小朋友上台来表扬一个小游戏“黑猫警长”。

5.填一填

师:游戏做完了,我们的任务完成没有?对了,没有。我们还有最后一关,老师请肖宇沛同学来帮我们读一读这关的名称是什么?“填一填”。和之前同样的方法,只是这是框变成括号了,需要我们在括号里面填写数字宝宝。你们会不会?我们来试一试。请A组的小朋友来数一数,提问:有几只小兔?那我们的括号里要填几?1、2、3。怎么写?跟着老师来写一写。

这关有点难,我们请A组的小朋友上来完成。出示动物卡片,学生数一数在括号内写上相应数量的数字。(一只猫、两只兔子、三只小狗)

6.过生日:第三关我们也完成了,又收获了一面小红旗。现在所有的任务都完成了,老师这里有一个蛋糕和一份礼物,我们拿去送给小熊,和小熊一起过生日吧。(生日帽、蛋糕、礼物。)现在小熊什么都有了,我们的生日会开始了。音乐响起,跟唱生日歌。

7.今天的生日会,大家玩得开不开心?老师这里还准备了一些作业卡,我们一起来做做练习吧。发放作业卡。A类作业卡(图片,写出数字)、B类作业卡(图片,选数字粘贴)、C类作业卡(图片、粘贴相同动物图片)

培智一班10月生活教案 篇4

吴晓虹

2013.09

第二/三单元

鞋袜 学会上厕所

第六课:鞋子

教学目的:

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会找出相同的一双鞋子。教学难点:学会自己穿鞋。教学准备:

1、让孩子各自从家中带一双大人的鞋子。

2、在若干个鞋架上,配有不同类别的鞋样标志及相应的文字卡。

3、四开图画纸每人一份及彩笔一盒。教学过程

(一)奇怪的鞋子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宝宝呀,特别爱漂亮,她每天都要换一双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别多,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两只是一双了,有一天他穿了一双很特别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红鞋子,一只是小一点儿的花鞋子(教师边讲边出示两只鞋子),可是这一天,她非常不开心,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吗?(学生猜测,引导学生发现两只鞋子的不同)

(二)我的鞋子

1、师:那我们穿的鞋子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自己脚上的鞋子,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说自己鞋子的特别之处。(着重从鞋子的外型、颜色、大小等特点来观察)

3、师:我们穿的鞋子的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也一模一样。除了这些秘密外,它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三)鞋子配对

1、(出示鞋架和随处乱放的鞋子),师:娃娃家的宝宝经常把鞋子乱丢乱放,害得妈妈找也找不到,还常常把鞋子穿错。听说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能够把鞋子一双一双的整理好,他们家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整理一下,好吗?可是怎样的两只鞋子才算一双呢?

2、师:我们脚上穿的鞋子的款式、颜色和大小都是一样的,请你也按照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以及朝向等特点,把这些鞋子一双一双的配配好,再把它们摆放在座位前。鞋子摆放在身边,并自由说说为什么要将这两只鞋子放在一起。

4、师: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两只鞋子放在一起呢?(重点引导学生从鞋子的大小、颜色和款式来讲述)

5、师:把两只长得一样的鞋子并在一起反过来朝上看看它鞋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观察鞋底的形状和花纹)

6、学生观察得出:两只鞋底的花纹是一模一样的,形状也都是两头大中间向里凹,并且所朝的方向是相反的。

7、教师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鞋底的形状和花纹也一样,凹型所朝的方向不一样的两鞋子叫一双,所以要放在一

起。

8、学生相互检查、验证,并把找对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四)养成整理鞋子的好习惯

1、师:我们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一双一双的摆放整齐,这下娃娃的爸爸、妈妈和宝宝要穿鞋就很方便,也不会穿错了,看上去也很漂亮。

2、平时,我们回家换下来的鞋子也要一双一双的放整齐,下次穿的时候会又方便又快,而且,看上去也舒服。教学反思:

学生能认识鞋子,会穿简单的鞋子,但是不会穿系带子的鞋子,有些学生经常把鞋子穿反,要慢慢教会他们认识鞋子的左右之分。

第七课:男生女生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区分男孩、女孩明显的外貌特征,知道自己的性别。2、激发学生对自己性别的喜爱之情。

3、绘画女孩、男孩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男孩女孩,知道男女有别,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教学准备: 男、女孩娃娃各一个

教学过程:

1、区分男孩和女孩

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怎么知道的? 2、比较男、女孩的不同之处 A请两个学生上来,指认男孩、女孩 B说说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一样 3、找找班级里的男孩和女孩 A你知道班里的哪个小朋友是女孩? B你知道班里的哪个小朋友是男孩? C你还知道谁是男孩、女孩? 4、游戏:找朋友 A找男孩 B找女孩

C找好朋友,说说你的好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 5、说说自己的家人是男的还是女的

你爸爸是男的吗?妈妈是女的吗?(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哥哥,姐姐)

6绘画:男孩、女孩

要求画出男孩、女孩的特征,如:男孩头发短,穿的是裤子;女孩头发长,有的女孩还有小辫子,女孩子可以穿裙子。7、作品评价

认一认,他画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8、和睦相处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男孩和女孩应该如何相处呢?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大家应该和平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9、总结:

男孩和女孩们!你们是幸福的,是人间的天使,愿你们能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努力学习。

教学反思:学生能正确指出男孩和女孩,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要教导男生不可以打女生,大家要和睦相处。

第八课:男厕所、女厕所

教学目的

1、教会学生自己上厕所,不尿湿裤子。

2、教育学生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学会谦让。教学重点:认识男孩女孩,认识男厕所女厕所 教学难点:知道男孩子进男厕所,女孩子进女厕所 教学准备

教师将本班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学生参观。教学过程

1、参观厕所。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本班活动室的厕所。让学生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

2、认识男厕所和女厕所。

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男孩站着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参观学生园公用厕所。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生园的公用厕所,告诉学生在室外活动时,可就近入厕。

4、让学生懂得大小便时要上厕所。

(1)带学生回到活动室,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教育学生在集体活动前、饭前、睡觉前上厕所,有小便时应及时上厕所小便,不要憋尿,尿湿裤子。)

(2)教师请学生谈谈讲讲。

小便时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厕所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学生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5、教男孩子上厕所。

(1)教师请男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小便时,不要离便池太远,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赃裤子。)

(2)教师还要告诉男孩子,穿有拉链的裤子小便时,要小心,不要损伤皮肤。

6、教女孩子上厕所。

教师请女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让小便弄湿裤子?(小便时,要将裤子脱低一些,然后坐在便桶上;蹲在便槽上小便时,要用手托住裤子。)

7、请想上厕所的学生去小便。教师观察学生入厕情况,及时予以评价。教学反思

1、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及时大小便,用厕所人多时应相互谦让。

2、请家长注意不要给男孩子穿带拉链的裤子。女孩子的裤子要易于穿脱。

第九课:我会自己上厕所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自己上厕所,不尿湿裤子。

2、教育学生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学会谦让。教学重点

学生会正确入厕 教学难点

知道男生上男厕所,女生上女厕所 教学准备

教师将本班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学生参观。教学过程

1、参观厕所。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本班活动室的厕所。让学生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

2、认识男厕所和女厕所。

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男孩站着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参观学生园公用厕所。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生园的公用厕所,告诉学生在室外活动时,可就近入厕。

4、让学生懂得大小便时要上厕所。

(1)带学生回到活动室,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教育学生在集体活动前、饭前、睡觉前上厕所,有小便时应及时上厕所小便,不要憋尿,尿湿裤子。)

(2)教师请学生谈谈讲讲。

小便时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厕所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学生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5、教男孩子上厕所。

(1)教师请男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小便时,不要离便池太远,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赃裤子。)

(2)教师还要告诉男孩子,穿有拉链的裤子小便时,要小心,不要损伤皮肤。

6、教女孩子上厕所。

教师请女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让小便弄湿裤子?(小便时,要将裤子脱低一些,然后坐在便桶上;蹲在便槽上小便时,要用手托住裤子。)

7、请想上厕所的学生去小便。教师观察学生入厕情况,及时予以评价。教学反思

1、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及时大小便,用厕所人多时应相互谦让。

2、请家长注意不要给男孩子穿带拉链的裤子。女孩子的裤子要易于穿脱。

第十课:我要上厕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向老师表达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2、知道有便意时及时入厕,养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湿裤子、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教学重点:

有便意时,知道告诉老师要上厕所。教学难点:

不把尿尿在裤子里。教学准备:

1、故事挂图、课间、图片。

2、表格、哭脸笑脸标志。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小刚的裤子湿了》。

2、集体讨论:(1)、故事里的小刚怎么啦?他为什么会尿湿裤子?

(2)、你尿过裤子吗?尿在裤子里会有什么感觉?

3、引导学生体验尿湿裤子的感受:(1)、出示体验。

(2)、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小结:现在是冬天,天气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时告诉老师尿在裤子里,就会像刚才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样,冰冰凉凉、不舒服,而且如果是拉到裤子里会很脏、很臭。

4、引导学生说说有了大小便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激发学生在活动中能大胆表达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1、课件一:蒙氏自主活动中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2、课件二:集体活动中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3、课件三:做操时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4、课件四:户外活动时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小结:你喜欢刚才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三、熟悉学生入厕环境,培养学生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1、图片一:厕所里外环境——简单介绍入厕方法

2、图片二:厕所男女标志——区分男女厕所

3、图片三:男、女孩入厕——正确入厕

4、图片四:清洁员清理厕所——提醒学生要将大小便便到便槽里。

四、判断对错

1、介绍表格及哭脸笑脸标志

2、引导学生根据图中学生表现判断对错,并贴到表格中合适的位置。

五、组织学生集体入厕

教学反思

1、要一个一个的教他们正确大小便方法,便后整理衣服。

培智一年级生活适应 篇5

教学目标:

1、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2、建议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由幼儿向小学生过渡。

3、引导家长们正确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4、指导家长尽快帮助自己的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家长们正确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2、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首先欢迎各位家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

我们的孩子刚进入小学,对小学的生活和学习还很陌生,所以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加强联系与合作,为孩子的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所以,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

2、家长了解孩子进入小学后有什么变化(1)主导活动、学习休息时间变化(2)社会角色发生变化(3)人际关系发生变化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体会到这些变化,引导他们适应这种变化。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

1、培养孩子固定的生活作息时间

2、培养孩子初步的自理能力

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上按时到校;自己整理书包学习用品……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凡事根孩子有关的事情,同孩子商量后再做决定。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四、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固定学习场所,确保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2、养成孩子做复习、预习工作的好习惯 要求:每日问、每日读、每日清

3、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独立思考、认真细致等各种学习好习惯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五、总结。

浅谈培智教学的生活化 篇6

课堂教学内容也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来选择。例如,春节过后开学第一周刚过了元宵节,学生的头脑中一定对元宵节还有很清晰、鲜明的印象。于是,第一周我设计的主题就是“元宵节”。通过学习儿歌“元宵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风俗习惯。课堂上, 我与学生交流元宵节的见闻时,学生们都很积极活跃。李xx说: 元宵节看玩龙灯的; 肖xx说: 元宵节看扭秧歌的,还有划船的; 刘xx说: 他们那里有踩高跷的……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同学们都争着举手发言。通过交流,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传统节日———元宵节。

我们不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生活化,教学方法上也要生活化。例如,我班的学生对于加法接触的比较多,5以内的简单加法运算大多数学生会,但是对于减法,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计算,有的还不理解减法的意义。 针对这一情况,9月我结合日常学习生活,对学生进行减法的简单教学。有一次,结合串珠游戏我对学生进行减法的教学。“请摆出5个红色的珠子”,“请你拿走一个珠子”,“数一数桌子上还有几个珠子?”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对又快,通过比赛的形式,学生兴趣极高。接着我又结合生活事例, 进行学习运用。“妈妈买了三个馒头,你吃了两个馒头,还剩下几个馒头?” “教室里有三把笤帚,xxx同学拿走一把去扫地,教室里还有几把笤帚”…… 这时,肖xx,突然举手问: 如果都吃了呢? 我连忙问学生,如果妈妈洗了3个苹果,我们都吃了,那么苹果还有没有? “没有”“没有我们就用0来表示”,“妈妈洗了3个苹果,我们吃了3个苹果,都吃了,苹果就没有了。”我接着在黑板上板书“3 - 3 = 0”。本来,我没有打算对学生进行“0”计算的学习,课堂上却生成了这样的机会。这说明,我们的学生虽然是智障孩子,但是只要你的教学内容贴近他的生活内容,为他所熟悉,教学方法生活化,为他所感兴趣,能吸引学生,他们也会动脑筋思考,也会发现问题。

我们的生活自理课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和社会生存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以,根据生活自理课的教育目标,要求我们的生活自理课,不是教师教,学生听、记,而且要求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生活实际当中。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做到少讲多练。比如,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训练,应将这一教育内容分为多个实践训练活动。利用学校有住校的条件,将他们带到宿舍中进行如何洗手、洗脸、洗脚、刷牙、剪指甲、整理衣服、整理床铺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老师先要进行讲解分析,示范后再让学生一一进行练习,老师再进行操作指导,以满足班级中不同儿童个体需要。同时,老师应天天检查督促,让爱清洁,讲卫生在每天的生活活动中进行,逐渐养成习惯,真正做到适应生活。 又如,班级卫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打扫教室,擦黑板、门窗、桌椅板凳等,并轮流进行值班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在生活劳动中学会怎么增强自己的生活能力,在生活中不断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自我调节能力,有自我提高意识的人。通过反复的强化,逐步养成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习惯、技能。

摘要:培智教育现在面对的大都是中重度智障儿童,学校对这样的学生主要进行生存教育。生存教育以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领域为核心,以解决学生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为主,找出学生生活环境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为主。培智教育可以引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锻炼,在生活中成长。

培智一年级生活适应 篇7

二年级生活语文下册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由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发中心依据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核通过。本教材从“学校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自然与社会”、“国家与世界”这五个单元对学生生活语文能力进行阶段设计,11篇课文、5个语文小天地和2个口语交际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需要编写课程,通过分层教学的形式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1人,其中男生9男生、2个女生。鲁是自闭症,基本能够生活自理,但是平时偶尔会情绪失控;

王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缺少关爱想要引起老师关注,上课时需多与其互动;

彭爱吵闹喜欢抢别人东西,个性较强倔强,以自我为中心;

陶中度智障多动,喜欢跑动,有不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加强管教;

徐有轻微强迫,精细动作发展不够,手指不灵活,需多加强训练;

徐身体协调困难,大肌肉运动能力强,言语存在问题发音不清晰;

叶性格活泼好奇心重,轻度智障逻辑思维能力强,不愿意运动,需发展肢体动作;

丁错过最佳康复时间,目前认知低下,性格叫倔强极度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

丁是个很有自尊心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差,性格较为内向;

郭活泼开朗,上课注意不集中多动,不喜约束管教;

胡是唐氏综合征,言语表达不清晰,自制力差注意不集中,上课喜欢做小动作,沉浸在自我世界中。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听懂老师发出的指令,遵守课堂纪律。(abc组)

2、听老师的指令,指出相关图片或做相应动作。(abc组)

3、能跟着老师学习本学期所教授的生字、词语和句子。(ab组)

4、认识学校的不同场所,认识更多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ab组)

5、引导学生养成早睡早起、按时吃饭、讲究卫生等习惯。(ab组)

6、了解家庭成员的职业,学习简单的家务劳动,认识冰箱。(ab组)

7、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认识村庄和牛、马、羊等动物,加深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感知。(ab组)

8、了解中国的首都—北京,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a组)

9、能听懂日常用语,听懂教师的提问,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ab组)

10、通过看图,观察事物,学说几句完整的话。(ab组)

四、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针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及年龄特征及规律,结合个别化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有所提高。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多使用游戏法、情景模拟法、直观教学等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

3、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尝试,让学生动手自己操作,在不断重复的操作中掌握技能。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多使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培智一年级生活适应 篇8

一、培智数学教学概述

虽然培智数学教学已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历程, 但随着生活结构的演变, 生活方式的转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教育下, 智障儿童未来的生存质量令人堪忧。 尤其在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 对思维能力的考验愈发严苛。 盖因如此, 才体现出了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而如何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是当今所有培智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切切思量的问题。 数学课生活化的情境模拟教学使智力障碍儿童学习数学体会学以致用。

二、情景模拟方法

1. 人民币识别的情境教学

智障儿童的普遍特点为记忆力差, 缺乏思维能力, 加之数学学习较为艰深, 导致智障儿童对学习产生自然排斥。 正常儿童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 能有效建立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 从而做到灵活应用[2]。 生活化教学法要求培智数学教育工作者根据智障儿童的自身特点, 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比如教师可通过发红包的方式指导其正确识别人民币的面值。

学生打开红包, 师提问: 请问同学们, 红包里面装的是什么?

学生: 是钱, 有1 元, 5 元……

教师疑惑地问: 咦, 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学生甲回答说: 老师你看, 每张钱上都写了数字, 这是1, 这是5, 这是10。

教师很好奇地问: 你是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来判断的吗?请大家把钱都拿出来看看, 钱上面是不是有这几个数字?

老师: 你们再看看这几个数字后面有个什么字?

学生: 老师, 它们都有一个“ 元” 字! 1 元、5 元、10元……

以同样的方式方法认识人民币中的1 角、2 角、5 角。

2. 生活化的情境模拟教学策略

在成功帮助孩子们认识了人民币之后, 孩子们带上红包, 老师将学生带到学校设置的情境模拟教学课堂——小超市里, 指导学生在超市里找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 然后教学生学习认识不同商品的价格。 例如, 2. 00 元/个, 7. 90 元/盒, 3. 5 元/本……

在情境模拟教学的小超市中, 还可让同学A扮演售货员, 让同学B扮演顾客, 然后会发生以下对话:

同学B:“ 我想买一支铅笔、一个文具盒。”

同学A:“ 文具盒每个6 元、铅笔每支5 角。”

同学B通过计算一共是6 元5 角钱, 手上只有1 张10 元、2张5 元、3 张1 元、5 张1 角的, 老师可以指导同学B先付10元, 由同学A计算应该找回多少, 也可以直接指导其如何用手中的钱币凑够8 元5 角。 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来模拟生活场景, 可显著是智障儿童对生活的观察力, 加强对数字的敏感度, 调动智障儿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显著。 孩子们对学习数学十分感兴趣。

三、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提升生活技能。 生活教学法, 简单来说, 就是以培养智障儿童自主生活能力为主的一种前瞻性教学方法。 智障儿童终有一天要脱离父母, 走上社会, 独立面对社会的复杂与生活的艰辛。 在生活教学法的正确指导下, 智障儿童在踏入社会之初, 就能具备与同龄正常孩子同等水平的生活技能, 能在较大程度上解决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产生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扩大学习视野。 传统教学法具有僵硬、乏味、缺乏灵活性等缺点, 尤其对智障儿童而言, 面对数学这样一门相对其他学科更需要敏捷的头脑, 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 往往产生学习乏力的无助感, 导致其对知识的领悟程度停驻在较低的层次。这种模式所教出来的学生视野狭窄, 知识面局限, 缺乏创新能力, 且学习积极性每况愈下。 生活化教学法采用情景教学方式, 完全拟化生活中的诸多细节, 促使智障儿童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四、结束语

教师即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帮手, 也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尤其对智障儿童而言, 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关乎学生的未来。在培智数学教学过程中, 应用生活化教学法, 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亦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 使之在未来脱离父母的陪伴, 独自踏入社会后, 能通过自己的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与正常人进行沟通与交流, 能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 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摘要:智障属于先天性精神疾病, 其成因目前尚未可知。虽然培智教学已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历程, 但随着生活结构的演变, 生活方式的转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教育下, 智障儿童未来的生存质量令人堪忧。尤其在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 对思维能力的考验愈发严苛。盖因如此, 才体现出了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而如何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是当今所有培智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切切思量的问题。

关键词:智障儿童,培智数学,生活化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王桂斋.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学周刊, 2011, 02 (15) :99-100.

[2]周亚美.有效:追求有效的数学生活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03 (32) :82-83.

[3]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2, 05 (12) :75-76.

培智一年级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 篇9

我本期所带的班级是新来的12名智障儿童寄宿制学生,主要以中轻度为主,他们有的在普小上过学,有的在康复机构做过康复,还有的呆在家里没上过学。

他们不仅智能上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而且还存在适应缺陷的问题,加上有的家长过分溺爱、迁就或弃之不管的现象,使得他们有性格孤僻固执、多动、恋父母、躺坐地板、话多的、攻击人等现象,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和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就很难开展,为此,对新生的管理与教育成了我的头等大事,我就本期的班主任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关爱激励促成长

低年级培智班的学生一部分是来自普通小学和幼儿园的中度残障孩子,一部分是从未上过学的大龄重度残障孩子。从未上过学的重度孩子固然是不懂上课的规矩。而来自普通学校的孩子由于老师没有精力过问,因此他们的随意性也比较大,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自律能力比较差。久而久之在普小养成的自由散漫的习惯,给我们的教育管理都带来了一定难度。但作为一年级培智班的班主任,首先就必须积极营造充满温馨的管理氛围,必须充分肯定这些智障学生作为人的价值。

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学生的老师。因为你爱他们,所以你就愿意为他们付出。有人铅笔断了,你帮他削好了;有人上厕所没带纸,你帮他去送纸;有人裤带、鞋带不会系,你帮助他,教会他;有人生病了,你送他上医院当你试图以诚挚深厚的爱去开启残障学生心灵窗扉,抚平他们由于残障造成心灵创伤的时候,实

际上这些孩子已经慢慢地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一种关心的目光,一次关爱的抚摸,都可以达到神奇的效果。

其次,必须是发现学生的老师。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劣迹斑斑的差生,令人厌恶的孩子。但如果老师能善于发现、及时发现,其实他们也有可以肯定的地方。如果这个时候,老师能及时给予评价:你真棒!老师真喜欢你!或者再加把油!并辅助采用智慧星等奖励办法,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他们自己喜欢的照片,或挂上他们的作业、作品,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班级就像温暖的家,老师们浓浓的关爱就像亲人在自己身边。这种充满温馨的氛围,一下子就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

二、常规训练促养成

1、树立榜样

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差,表象缺乏,导致了心理上的缺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障碍。智障学生易模仿他人,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多给智障学生提供观察学习的机会,多为他们提供行为示范,增加他们头脑中的表象,使他们有更多学习和模仿的情境。

智障学生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榜样正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对他们来说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因此榜样对智障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特殊的作用。我在要求他们见到老师要问好时,先给他们直观形象的教育,领他们观看电视高年级学生的礼貌行为,这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使他们对这一要求有了感性的认识,随后再讲清要领,给予示范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这样天天练习,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见到老师问好的习惯。

对于智障学生来说,身边的榜样更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智障学生从小得到家长的怜悯,使得他们比较自私,不懂得关心别人。

他们带来了零食,总是一个人独享。针对这种情况,我有意让一位学生

带来饼干分给大家,并让每一个小朋友学说: 谢谢陈某同学!随后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他心中有大家,有吃的分给大家吃而不是一个人独享。这样学生形成了今天她(他)给我吃饼干,明天我也要带给他吃的想法,第二天,几个小朋友都从家里带来了好吃的分给大家吃,慢慢地,我又把它推广到其他活动中,使他们在实际活动中知道什么叫心中有他人。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意义。可见,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这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2、反复强化

从知到行的行为过程对智障学生

来说的确很难,经过榜样示范或提示引导很难达到行为的自制能力。因此,对行为的强化训练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刚入学,他们的坐立姿势真可谓千姿百态,有的兴奋好动,上课随便走动,为了纠正这些毛病,开始我采用说服法,告诉他这样做不好,一发现就提醒他,但效果不大。于是我编了短小易记的儿歌,要求他们一要动口背儿歌,二要动脑想动作,三要作出相应动作,每次上课前让他们边读儿歌边作出正确动作,随时注意学生的行为,坐的好的同学给他饼干作为奖励,经过多次反复强化训练,不正确的坐立姿势逐渐转化过来了。

3、奖励为主

奖励是调动智障学生积极性、塑造儿童良好行为的有效方法。尽管智障学生在认识上有缺陷,但他们同样具有荣誉感和自尊心,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如果我们的评价从他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如亲历般地理解每一个,就会发现学生每天都在变。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我开始教学生学写字时,有些学生不会写,更不敢放开胆子去写,每写一个字就往我身边跑,并问自己写的对不对,开始好多次我都不满意,我便让他们擦了重写,接着有的写了一个笔画又来找我了,有的干脆坐着不动,教室里乱哄哄的。于是我认真地从每个人写的字里找出了稍微像样一点的字,对此进行赞赏:这个写得不错。这时他内心得到了满足,可能感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好的,同时又为自己找到了评价的目标,他坐下来,一边写一边对照比较,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又增强他的自信心。

三、个别化教育促进步

个别化教育对培智班主任来说极为重要,不适宜过多的批评和指责,要从正面入手施以教育。班主任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他们的身上找到闪光点,扬长避短。学生谭某是班中纪

律最差的,经常的损坏班级的物品、乱走和打人,难道他身上就没有闪光点吗?于是我有意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力图从细微处发现他的闪光点,后来我了解到他喜欢打扫卫生,他抢着要拖教室的地板。

在上课前我当众表扬了他,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受到老师表扬的在智障学校的班级中,可以说一个孩子一个样,他们不像普通学校的孩子那样存在很多普遍的共性。所以,只有做好智障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才能更好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既肩负着教师工作,又肩负着学生的爹妈的工作,对每个学生都应关心、爱护。比如,对多动症学生来说,他们自身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教室里乱跑打人,发出怪异的声音、做事执拗而刻板对于这些学生,我常采取强制命令与强化物相结合的方法来让他们控制自身行为和完成作业。教师只有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性格行

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做到每天都有进步,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渐渐地,他自信心增强了,纪律也比以前好多了。

四、安全防范促保障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培智学校的教师更应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反思自己的责任心是否很强,反思自己对学生的关爱是否深入。

我们的学生由于智力低下、往往对外界的反应不灵敏。有的智障学生协调能力差,这样就导致他们在认识安全行为,具备遵守各项安全的能力和自护自救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培智学校切实履行安全教育的使命和保障学生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1、做好日常教育工作。教师除了在每周班会课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外,还应该在平时多对学生进行实时的安全教育。留心学生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找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要对学生及

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改正不安全的行为。

2、保障教学无事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做到无教学事故。提高课堂教学的的安全意识。上课前没有检查询问学生到校缺勤情况,对教学的教具、学具进行检查。对课堂上必须要使用的剪刀、小刀等物品要使用安全性能高的物品。课堂上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及时进行收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让全体学生参加火灾逃生演习。演习后要认真进行总结,肯定利用逃生知识逃生的学生,指出演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发的后果。

4、帮助学生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安全事故。我们的学生大部分

未成年,我们要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文明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认真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以此去占领学生课余时间和空间,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五、家校联合促沟通

学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特教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千方百计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班主任应当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建议和要求,以便共同寻求教育学生的措施和方法。

家访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切忌单纯的告状和流露出对孩子的厌恶和埋怨的情绪,否则也会使家长或多或少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共同教育学生。班级学生刘某常喜欢带钱来学校,第一天开学常听到别的学生反映他到处溜达玩儿并且出学校买东西。于是,我多次和他的家长沟通,不要给钱给他,孩子的坏习惯渐渐改掉了。事实证明,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共同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六、生生管理促自主

智障学生存在问题比较多,加上我校师资缺乏,很多事情老师管不过来易出现无教师时间,启用生生自主管理与教育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班风,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班上选择威信高有能力的同学来做班干部,在根据每个人的特长给每个人一个岗位,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与评价,给表现好的一定的奖励与表扬。通过学习魏老师的班级生生教育与管理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管里班级有很大帮助。班主任工作平凡而又繁琐,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但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永远不

上一篇:自主学习手抄报内容下一篇:公司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