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分层次计划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分层次计划(推荐8篇)

高中化学分层次计划 篇1

一、新进护士培训

对新分配护士进行岗前教育。为了消除其紧张心理,加快熟悉医院环境和本职工作的内容及要求,对其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体上课: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医德医风、院感知识、制度、职责,对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及部分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进行培训,最后对理论知识及操作进行考核。然后分别到各个临床科室轮转。由高年资护师以上职称的同志进行带教,达到对各个临床科室工作环境和专科护理知识有所了解,并熟悉其它医务人员,对其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在职培训

(一)工作1-5年护士的培训

1、目标

①、巩固在校所学的基础理论及护理专业知识。

②掌握护理各项工作制度及护士素质、任务、工作方法。

③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及基本技术操作,逐步达到专科护理水平。

④了解并掌握急救、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及各项护理工作程序。

⑤初毕业护士在一年内全面了解病房工作,一年后能胜任各项基础护理,并能熟练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

2、措施

①初毕业的护士进院后,护理部进行“岗前培训”,介绍医院环境,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职责等,实行各科轮转一年工作制。

②第一年试用期,要巩固专业知识,抓好“三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采用个人自学,以老带新,指定专人负责,带教示范,一年试用期满时,个人写好总结,由所在科室考核合格后,科主任、护士长签署意见,经院办公会议批准后方可转正,由院长正式聘用。

③中专毕业生着重加强基本理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熟悉本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④大专、本科毕业生除中专生掌握内容以外,注意多元化教育及技术训练,提高综合能力,承担部分临床教学工作和开展新业务。

⑤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性业务学习,内容为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利于护理人员交流技术,开拓思路。

⑥定期组织短期培训班,如整体护理讲座、新仪器设备使用、新医疗技术培训等,以利于提高专科技能和知识。

⑦鼓励参加高等护理自学考试,要求各科室落实制定个人学历完成计划,以及实施措施,各科护士长督促落实计划的完成。

⑧培训考核由护理部和各科护士长组成考核小组,根据培训目标、考核项目,对护士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工作5年内护士每季度理论考试一次,考试内容主要是基

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操作考核每季度一次,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急诊抢救的成功率。

(二)工作5年以上护士及护师的培训

1、目标

①具备工作5年内护士要求。

②掌握专科诊疗及护理技术,能开展护理新技术,使用新设备以及掌握护理理论、急救护理知识。

③掌握整体护理知识,能以护理程序的工作方式服务于病人。

④具有临床带教能力,能担任临床实习生及进修护士的带教工作。

⑤能积极撰写护理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会上交流或发展,每年至少一篇。

2、措施

①选派护士长或护理骨干参加全国及省市培训班、学术会,返院后再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交流,并将所学新技术、新知识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②加强重点专科护士培养,每年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培养我院专科护理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

③护理部制定“全能护士”培训计划,在全院范围内选拔具有一定专科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护士,通过院内重点科室轮转,培养其综合分析、判断处理能力、应急能力及对危重患者、急诊患者抢救能力,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性护理人才,适应现代医疗护理工作的特点。

④督促护士长带头撰写论文,总结临床护理经验。

⑤加强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的考核,每季度考核一次,考试内容主要是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以及整体护理知识,着重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考核。

(三)主管护师的培训

1、目标

①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且达大专专科护理水平。

②能具备大专护生的带教能力,能指导护师、护士完成专科病人护理和基础护理工作。③组织科室进行疑难病的讲座,以总结和交流临床护理经验。

④积极开展科研教学,每年能写出1-2篇有科学依据和实用价值的论文。

2、措施

①同护师的继续教育措施。

②每月负责主持本病区护理查房一次。

③组织主管护师的业务学习,拟订教学计划并担任讲课。

高中化学分层次计划 篇2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 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 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不同对待, 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它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 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 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将学生依次分为A、B、C三个层次。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

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 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 根据人的认识规律, 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 通过逐步递进, 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 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 逐步提高, 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首先,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 运算能力要求高, 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 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 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其次, 对普通高中, 以高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成败的观念至今未打破, 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 采用多种手段, 使大多数学生, 陪同几个所谓“有希望”的“尖子”, 为之而“奋斗”, 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 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严重影响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 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鉴于上述原因,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及教学现状, 切实开展教改实验, 探究“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 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使数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以适应社会需要。

三、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施分层次教学,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合格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民主的教风, 要敢于承认工作中的不足, 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要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 注意信息反馈, 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 因能划类, 依类分层。

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 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能掌握课文内容, 独立完成练习, 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 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能掌握课文内容, 独立完成习题, 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 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 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 师生磋商, 动态分层的原则。学生的层次也不是永远不变的, 经过一段学习后, 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 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 作必要的调整, 最终达到A层逐步解体, B、C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3、在教学各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 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 要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 可分五个层次: (1) 识记。 (2) 领会。 (3) 简单应用, (4) 简单综合应用。 (5) 较复杂综合应用。

(2) 课前预习层次化。教师要深钻教材, 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 把握其弹性, 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 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 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安排课时的时候, 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 同时兼顾A、C两层, 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逐步上升的规律, 要求不宜过高, 层次落差不宜太大。

(4) 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 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

(5) 单元考核层次化。每一单元学完后, 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 它以课本习题为主, 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 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 提出不同的要求, 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

四、“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 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 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 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分层次教学”的启示

高中化学分层次自主合作学习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92-01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化学能力的理解,通过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总结了几点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理念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为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所裨益。

一、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校,因此在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差异较大,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学中任然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目标定在让中等以上的学生掌握的学习内容,所有学生都按照共同的速度前行,那么,对于学习较差点的学生,可能由于目前的听不懂而发展成放弃学习;对于学习好一点的学生,可能就会吃不饱,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是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重要因素。在基础教育中,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匮乏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进而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以保证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学有所得,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因此,不论从那方面来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自主合作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分层次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进行分层,这种过于单一的分层标准无法兼顾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分层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在进行学生分层之前,教师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充分而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考试测验、课堂练习、学生听课反应、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甚至是学生的兴趣爱好、日常交际特征都要被纳入考察范围。在教师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科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可把学生分成基础层、中间层和优等层三个层次最为合适,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性格等进行组合。一般以三至六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均含基础层、中间层和优等层三个层次中至少一人,最多可以安排两人。这样既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同时也使得分层教学更具实际操作性。在教师对学生分好层后,接下来就是引导分层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三、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且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它能使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给予优先注意,并使之一往情深地去研究它、掌握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们都喜欢趣味性的事物,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放映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影视作品;开展介绍学法的讲座,以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开展猜化学谜语,化学魔术等活动等等,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四、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化学科目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利用实验,合理的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各个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节中,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教材中实验是先将铜片和铁片分别插入到稀硫酸中,然后用导线连接一同插到稀硫酸中,再在中间接一个电流计,依次观察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实验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探究问题:如果将铜片和铁片换成其它的金属,电流计的指针还会发生偏转吗?实验中的原料都是酸性的,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水果里面也含有酸(橘子、番茄等), 如果用这些水果去代替稀硫酸,那么,电流计的指针会不会发生偏转?等探究问题,通过这样的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验,让学生去自主的发现。在学生完成这个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小组合作会起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材料的收集方面也需要小组的力量去进行,学生在验证实验的偶然性的时候也可以和其它小组的实验现象作比较,实验进行中,每步操作流程都需要小组成员的有效配合,对小组合作意识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设计学生的探究问题时,尽量要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易偏简单或严重超标。其次,教师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既要体现自主性,也要体现合作性。这样,我们的分层次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开展。

总结:分层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为前提而诞生的教学理念,所以,在分层教学中,更加有利于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人潜能,促进每个学生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总结交流教学经验,争取分层次教学的效率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李俊怿.浅谈高中化学分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分析高中物理分层次作业 篇4

一、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的分层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让他们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将作业分为以下三层:A级“必做题”(基本题),以基本知识为主,有一定的模仿性,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达到“会”的目的。这部分作业针对A层次的学生。B级“选做题”(综合题),体现知识技能的转化,设计了能够体现知识相互关联的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达到“熟”的目的。要求B层次学生完成A级题后再完成这部分作业。C级“挑战题”(发展深化题),体现知识优化过程,具有创造性、灵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达到“活用”的目的。要求C层次学生快速完成A、B级题后完成。通过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的分层处理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本解决“吃不了”“、提不高”“、吃不饱”的问题。

二、作业批改的分层

由于A级作业题型单

一、要求层次较低,基本是基础知识和例题的模仿,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自己会订正,作业中的问题B层和C层的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解决。教师只需将重心放在A层学生身上,从各学习小组的A层学生中抽查几本,只要作业的完成质量较好,都可以给一个好的评价,鼓励其继续努力。如果做错,就再设计同类题型让他们补做,争取练一次,进一步。B级作业学生互改。B级作业体现知识技能的转化,教师先作必要的重点提示,然后学生交换作业,根据提示互相批改,最后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错误进行集中评议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掌握纠正的方法。

“自改”与“互改”的批改方式,不仅反馈及时,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批改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C级作业由教师批改,并由教师对错题进行记录。通过分层次作业设计和批改,争取实现以下目的。针对学困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

针对中等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针对学优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最终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人人有所得,人人能发展。

高中化学分层次计划 篇5

青海省大通县第四完全中学 景增芬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在一个有几十名学生组成的班集体里,每个人的思维品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都参差不齐,加之农村学校生源严重流失,多数家长对学生学习重视不够,一个班级“领头羊”稀少,学困生偏多,好的学生感觉课堂没有挑战性,突出表现也没有成就感,而学困生则感觉在高手如林的班级中没有自己施展的舞台,也不敢有所表现。学困生产生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作业不会做,时间一长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丧失,最终导致了差生和优生的两级分化严重的现象。而分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尖子生的培养。实施分层教学昰很必要的,也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分层教学的中心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分层教学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

1、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

2、备课分层:学生分层和分组再好,没有课堂上很好利用和切时发挥,那也只是形同虚设。因此分层备课就显得尤为关键。我在吃透教材、教参和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写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

3、课堂教学分层: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 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4、布置作业分层: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A层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训练分层:随堂小测验是检验一个学生一段时间学习情况的最有效的手段。而测验中,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在试题编制中,我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分基础题和选做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基础题要求全做,而20分的选做题则是A层和B层的学生完成,对于A层的学生专设附加题一道10分,对于各个层次若在完成本层次的基础上也完成了部分高一层次题,则该部分得分加倍。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有了上进心和奋斗目标。

6、课外辅导分层:教师要做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7、单元考核分层: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

五、“分层次教学”的收获 采用分层教学后,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C层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六、“分层次教学”的反思

一方面: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发觉到了一些困难和不足。如:教师的备课量增加,批改作业量增加;学生往往需要抄不同层次的作业。有时作业会抄错;有时金牌层学生的作业量无形之中增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其他学生;有的小组学生的自觉性都不是很高或责任心不是很强时,自己的作业都难保证正常完成,更别说是辅导C层学生;有的C层学生是行为很差,游离于教室、课堂之外不合作等等。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②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③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④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⑤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⑥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此外,课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家长密切配合,与班主任的协调,教师的责任心,教态,语言,作风,人格等都会对分层次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值得注意。

总之,在教学中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学生也充分认识到了“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同时这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效率

青海省大通县第四完全中学 李玉瑞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新时代,新要求,新课改。我们虽然实行“减负”多年,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政治教学中任然存在“老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客观事实。课堂效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而课堂效率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在于师生的配合。过去教学模式呆板陈旧,教师习惯于一讲到底,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学生昏昏欲睡。“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这种教学课程缺少互动,教得累,学不好,投入多,产出少。新课改,顾名思义,就是要与传统有所区别,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是老师讲学生记,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处于主动地位,而学生则被动的接受。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一个中学政治老师必须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新课程改革重视减轻学生的负担,要用一学期的时间完成以前两学期的教学任务,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是学校客观实际的需求。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农村学校,现有生源在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方面缺乏,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面对这样的教学实际,要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加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三、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知识是大海,学无止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没有能力传所有的“道”;也没有能力授包罗万象的“业”;更没有能力解所有的“惑”。今天我们必须自觉转化角色,按照新课标要求,积极成为一个开拓者、导航者。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时代的今天,老师不是“万能的上帝”,也不是包办一切的传统家长,今天的老师应该充当一个牧羊人,他的工作是放羊,而不是割草来喂羊,若这样羊不高兴,牧人也很累,而他应该做的是把羊赶到一块水草丰茂的地方去,让羊自己去吃草,牧人也很轻松,一举两得,皆大欢喜!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政治课堂要发挥老师的牧人作用,给学生创设新鲜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采用以下导入方式:用时事热点、小品、漫画、故事、小实验等为话题导入新课。例如,讲“用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看问题”时,可以选几名同学分别到讲台前进行吹气球实验,看看谁能把气球吹到最大而不破,学生们兴趣会很高。实验开始,人人都将会很卖力,但没几下可能就都不敢再用力了,但最终可能还是有的同学把气球给吹破。完毕让他们谈其感受,总结实验,使他们通过实验体会到“适度”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真正理解量变与质变关系的道理。不难看出,新课引入精彩,老师没有费多大力,学生也轻轻松松的掌握了量变和转变的关系原理。

(二)通过设问法引导学生学习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只是一个掌舵的人。因此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出力去划桨,只引导他们走正确的方向,不要让他们误入歧途,当然也可以说是领跑者,让学生自己跟着老师跑,而不是传统老师背着学生跑。因此,既然老师是一个掌舵的人,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精心设问来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政府的权威》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系列问题,如:

1、你认为政府的权威是什么呢?

2、你认为什么样的政府才有权威呢?

3、你认为政府要树立权威应该怎么样做呢?这些问题紧扣教材,是我们教材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进入 新课的学习,从而得出答案掌握知识,学生老师都轻松。还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学习知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深刻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意义,才能以科学的课程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二)增加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教学要有价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要有效果,达成学习目标;有效率,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有魅力,吸引学生,力求使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最大值。以下两点不容忽视:一是给学生留足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二是加大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

所谓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将社会生活,特别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 事例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将学生从枯燥、抽象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知识中解脱出来,向学生提供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对可亲可感的日常生活、在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与对话中产生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四)充分利用课文探究活动,强化课堂训练。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自以为自己讲解的很明白,学生一定能听的明白。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学生的接受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现在的课堂教学要充分让学习的“主体”学生能更好的接受新课程,我们不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普遍训练与针对性训练相结合,才能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所得有获。

(五)要善于根据学生需要,把握教学广度、深度和难度。

政治课原有的经济、政治、哲学三部分内容变为四部分。新课程下的政治课面临两项任务,一是普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常识。二是应对高考。

四、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反思

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困难,有些人害怕它,但和新课程的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正如生命中的许多伤痛一样,其实伤痛并不像我们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我们 用心面对它,它是不会很痛的。觉得痛,那是因为自以为伤口在痛,害怕伤口的痛。

无论新课程改革的远方有多远,终将会被跋涉的双足所抵达。无需惧怕你在梦想面前;穷困得多么一无所有,只要时时在心头燃烧坚定的信念,时时在心中呵护梦想的种子,一往无前地走下去,你就会惊讶的发现;所谓新课程改革的“远方”,其实并不远。

教育教学本是一场奇异的旅行,遇见什么的困惑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应该珍惜着教育教学旅途上每一个与我们有缘的困惑,因为,那是可以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质量的源泉。

既然选择了教育教学,既然面对新课程改革,便只顾风雨兼程,不要害怕前面有多大的困惑。面对教育教学,面对新课程的改革----祝福你---你会幸福的!

经过对“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过去的教学大纲存在的种种问题.过去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太死,对政治的模式、知识点以及知识面都被一个框框僵化了,而且每节课所教的内容死板,必须在当节课完成。老师还必须将完成规定的知识范围,并不重视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能理解,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听课,留给学生讨论、自己调研的空间极为有限。对学生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采用纸笔考试,统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用这种方式培养出的人,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新课标强调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物体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从现实中发现深化理论知识。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日常生活的接触中,积累经验,学习理论,升华认知。只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实践达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未完成的可在课余时间继续.在教学上灵活机动,不必教死书,也不必死读书.对学生成绩及教学的评价也不必单一评价,不只限于笔试。

高中化学分层次计划 篇6

摘要:依据有关教育理论,开展了《高中物理课程文理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工作中,主要讨论了文理物理教学内容、物理习题分层设置的问题,并在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主性、兴趣、个性、物理文化素质取得了一些成绩。关键词:高中物理课程分层实验研究

在基础教育中,课程无论以综合课程、科学课程,还是原来的分科课程的形式存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按学生的学历,能力层次进行教学。然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这个“层”也将是动态的。为此,我们抓住了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提倡基础教育研究的契机,于1999年11月申请了《高中物理课程文理分层次教学研究》资助课题

一、研究主要内容

(一)物理教学内容的分层次教学

物理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是以绍兴市马山中学实施文、理分层教学为标志。课题组对绍兴市马山中学的学生曾作过几次有关物理学习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在班级统一授课制下,有的学生认为最难学,最害怕的学科就是物理,最没有兴趣的学科也是物理;但有些学生感到物理知识过少而吃不饱,这种现象同样也影响这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调查表明:现行物理课程的统一设置和统一要求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物理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这是物理教学实际的需要。

(二)习题分层设置的教学

诸暨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师资力量雄厚的,在课题研究中认识到,目前的习题教学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首先,习题教学过分强调解题数量及高频的重复,试图把学生变成“可以向他的头脑中填塞知识,并且在他身上训练出准确无误地起作用的技巧的学习者。”忽视解题活动中心工作是对学生心智参与力度的引导激励。误认为物理教学知识和物理思维方法的掌握是在大量习题训练后形成的。第二,习题教学组织过程中,不管学生间有多大的认识和心理差异,大家都有做同样的质和量的习题,结果优秀生“吃好了”,中下生“吃不了”。第三、高中物理课程文理分层次教学研究,以面对客观存在的学生个性差异为研究前提,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选择物理教学重要环节——习题分层教学入手,是配合整个课题展开工作的保证。

二、理论依据 第一、对学生的教学必须要符合学生可接受的原则。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如果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的认识结构不一致时,原有的认识结构会失去平衡,形成认识冲突,在冲突的解决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我们在进行物理内容与物理习题分层设置时,首先致力于摸准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了解学生目前的认识和心理发展水平,然后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发展学生的智力不能低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区,也不能高于学生的潜在水平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必须要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体系中,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别对待,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既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在课题设计中,把教学内容分成文、理两个层次。在文理两个层次内又确定不同层次,对每一实验班的学生的作业再进行A、B层次有布置。这正是我们课题的关键。

三、分层教学原则及课题设计

(一)分层教学原则

分层教学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求在有关教育理论指导下,对高中物理的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置。对应于每一节后的习题,按难度、编选出定位在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最近区”上,使物理练习发挥它独特的教学功能。科学性原则还要求分层的教学内容,配备相应的同步练习题,根据知识递进序列,有梯度的合理设置习题。

2、针对性原则,要求在分层教学中,充分把握分层的“度”,即充分了解文、理层次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水平,了解他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物理知识与方法,了解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的程度,使分层的教学内容,能真正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

3、发展性原则,要求在分层教学时,确立分层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整体科学素质的教育思想,不能把分层当作是区分优等生与差等生的标准。通过分层,在调动文、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自觉性,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潜力。

(二)课题设计

1、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设计

毕业后不参加高考、参加文科高考及“3+1”中不考物理或与物理知识联系较少的高考的学生,作为文科班学生的对象,余下的学生作为理科班学生的对象。根据文科类和理科类的学生,学习物理程度差异,抽象思维发展和形象思维发展之间的差异。分别重新制订文科类和理科类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物理知识分成文科类和理科类两个层次,对文科类物理知识分成a、b、c、d四个不同要求的教学层次,其中a是识记层次;b领会层次;c是运用层次;d是分析和综合层次。对理科类物理知识也分成A、B、C三个不同教学层次。其中A层次是指:对所列的物理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和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B层次要求是指:对所列的物理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C层次要求是指:对中学物理中应用较广泛的某些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像B层次那样的要求进行掌握,只是要求学生更为熟练而已。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好高中物理文、理科知识内容设置的具体设想。

2、习题教学分层设计

我们对每一节物理课的同步练习按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的认识水平和心理活动水平分成A、B两个层次,这是课题设计的关键。通过设置A、B层次,实际上,把课题的理论研究层次,落实到操作层次,即正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A层次的习题设置,重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的巩固掌握,要求全体学生完成。B层次设置,重在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规律的较高层次的运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水平,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做,以明确定位的习题层次。

四、课题的操作实践

1、实验班级的选择

选九九级为实验对象,任选两个班为A、B实验班和一个班为对照班C。实验开始,对三个班级进行物理基础知识及思维发展情况的测验。依据测验结果,把测验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了A实验班,测验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了B实验班,测验成绩既有好的学生又有差的学生组成C对照班。高一期中考后、高二和高三初我们又进行了略微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2、实验条件的控制

为了尽可能消除外界因素对本实验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在实验过程中首先把好课时关,做到A、B、C三个班的周课时,年课时相同;其次把好课外作业量和时间关,做到课后作业量、作业时间基本一样。第三做到A、B两个实验班由同一个任课教师任教,C班由另一个任课教师任教。第四做到严格按文、理科知识内容设置的要求进行教学。

3、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控制

在实施课堂教学前,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先认真学习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和知识要求,根据这个内容和要求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学的具体过程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严格按事先的安排落实好课堂教学,减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消除同一任课教师对实验的影响。

4、分层同步练习的分层教学

分层同步练习是针对实验班的学生的课后作业的布置而提出的。在布置同步练习时,要求A层次题目每同学都要完成,以巩固新课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B层次题,要求B组同学全做,A组同学按自己的学习能力选做(学生的A、B分组是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和调查摸底情况确定,实验班中B组占32%),在试图保证学习质量下,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课题的主要成果

1、拓展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广阔时空 文理内容分层与习题分层教学,通过把教学内容分层以及相应的习题设置,能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通过适合自己的物理教学,做富有弹性的作业,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物理教学的兴趣,增加了物理学习的活动中的心智技能的培养与参与的力度。同时,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物理教学的情境中尝试与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克服了“物理难学”的心理障碍,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励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调动自主参与的内驱力。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2、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马山中学,通过一个阶段的课题实施以后,对学生进行有关兴趣方面调查,发现A、B班学生感兴趣的人数在增加,而C班感兴趣的学生人数基本不变,甚至略有下降,说明分层次教学后,学生对学习物理的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A、B班学生废票人数在减小,而C班学生废票人数略增,说明分层次教学后,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在逐渐明显。这些都说明分层次教学在增加学生的目的性、提高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方面都优于传统教学。

3、分层教学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个体获得最优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

学生的个体的最优发展得益于学生个体的觉悟,弘扬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立,就是在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力求让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一个提高。分层教学的各个层次都有确立主题与目标,这些主题与目标,就是让学生的个性展示的舞台,从而让学生在不同的主题中现实自己学习的目标,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丰富多样的分层主题,给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增添非凡的活力,发挥更大的学习潜力,为最优化发展教学学生的个性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4、分层教学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开辟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绿色通道 分层教学,为寻求既能有效减速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落实能力培养且要提高教学质量的现代教学,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在课题实验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集体出题、分层要求等,使“优生得到优教、中等生得到宜教、困难生得到补教”,减轻了学生重复机械带来的题海练习,提高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高度,为实施素质教育提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同时,通过分层教学,落实“优生得到优教、中等生得到宜教、困难生得到补教”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论高中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篇7

一、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而学生是有差异的, 所以教师的教学也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 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组织教学,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认知总是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抽象, 由简单到复杂。数学教学是学生对新知识的一个认识活动, 所以数学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把教学活动分成不同的阶段, 逐步推进, 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同时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 兴趣爱好, 智力水平, 学习动机, 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程度上逐步提高。

综合以上因素,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巩固他们的数学基础, 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改善现有的教学现状, 尝试分层教学, 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二、分层教学的目标

分层教学的目标:发展优等生, 提高中等生, 帮助学困生。优等生一般基础扎实, 学习习惯好, 接受能力强。因此对于优等生主要培养他们深刻理解知识, 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中等生是班级的主力军, 他们一般在基础知识上有所欠缺, 学习上比较懒散, 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对于中等生, 主要促进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学困生不仅仅基础掌握的不牢, 同时在学习上没有任何动力。对于学困生, 主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 增强他们对于学习的认识,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1.按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

根据学生的基础, 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可将学生分为A, B, C三个不同的层次。A层学生基础好, 学习习惯好, 接受能力强, 学习成绩拔尖;B层学生基础较好, 接受能力一般, 学习成绩中等;C层学生基础薄弱, 学习意识不强, 学习困难大, 思想上消极厌学。对学生分层采用隐性分层, 教师掌握分层的信息,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要求。同时加强对学生信息的动态监控, 对学生的层次变化和要求及时做出变更。对学生的分层, 必须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做出, 必须能够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在知识和技能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对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 是评价和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实施分层教学, 应当明确教学目标的层次化, 遵循“面向全体, 兼顾两头”的原则, 制定与各个层次学生相吻合的教学目标, 并在分层讲授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从而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对于教学目标可以分成以下层次: (1) 识记 (2) 领会 (3) 简单应用 (4) 简单综合应用 (5) 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A组的学生要求达到 (1) - (5) , B组的学生达到 (1) - (4) , C组的学生要达到 (1) - (3) 。例如对于三角函数的教学, 应要求C组学生牢记公式, 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 B组学生应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C组学生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3.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 应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 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在安排教学的时候, 应该以B组学生为基准, 同时兼顾两头。在讲解内容的时候应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 要求不宜过高, 层次差距不宜过大。要保证A组学生基本听得懂, C组学生“吃得饱”。

4.布置作业层次化

在上完一节课后, 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因此课后布置不同层次练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对所有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 那么对于A组学生来说可能太简单, 对于C组学生来说有可能太难。所以分层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 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 使每个学生都处于“跳一跳, 够得着”的境地,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课外辅导层次化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做好学生的补缺补差和拔高工作。这样进一步使C组学生“吃得了”, A组学生“吃得饱”, 从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八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高中地理分层次教学的探讨 篇8

一、实施分层次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1)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层次性、适应性;(2)教学方法的设计力求多样性、创造性;(3)课堂提问追求广泛性、开放性;(4)练习和作业的设计增强梯度性、自主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根据个性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照顾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次教学就是一种承认并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 全面了解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应全而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智力状况、实际知识水平,结合各种测试手段(笔试、平时观察、心理测试等)综合分析、分类建档。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A层、B层、C层三个层次。把地理基础知识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A层;把基础知识一般、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B层;把地理基础知识较差、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分为C层。

2 分层次设计导学案。设计好导学案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设计导学案,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要把导学案与学生的实际密切相联,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属于分层次的目标。对A层学生,允许他们超进度学习,鼓励他们多接触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对占大多数的B层学生则要求循序渐进,使其获得系统的、扎实的知识;对学习有困难的C层学生则要求其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的导学案分层目标设计如下:对C层学生,让其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记住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对B层学生,在C层学生目标的基础上,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是怎样形成的;对A层学生,在前两级的目标基础上,能熟练运用本节知识来分析判读各种类型的光照图。

3 课堂教学的分层次。课堂教学的分层次应重点放在分层次施教和分层次练习两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B层学生和C层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域”前进,如C层学生必须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A层学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如在讲授“海陆间水循环”时,要求B层学生“画一幅表示水循环的示意图,并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目的是利用他们认识上的不足,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探究。在突破重、难点时,发挥A层学生的优势,让他们起好带头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

4 分层次批改作业和进行评价。遵循“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新理念,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与评价也应具有层次性。在作业方面,C层学生一般布置最基础的、易于模仿的题目,以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熟练化;给B层学生布置稍微有点难度的作业,可以让有余力的学生多进行思考;对A层学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评价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在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对有退步的学生,一次可提醒、鼓励,下次仍跟不上的则降低一个层次。这样不但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上一篇: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下一篇:早期阅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