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毕业啦评价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们毕业啦评价(精选4篇)

我们毕业啦评价 篇1

2011年5月19日上午八时,中国海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08级的师生欢聚一堂,在xx大楼隆重举行毕业典礼。

学长学姐们盛装出席,来迎接这次期待已久的毕业典礼,和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一一道别,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心中更是热血沸腾的激动。

毕业典礼正式开始, 首先由学院的徐家海院长和城市伦敦大学教授依次讲话,发言虽然简短,但是热情洋溢,每一字,每一句无不充满大学对毕业生的爱与期许, 同时让人感受到在教育学院学习,是一种光荣的学习体验,令全体师生为我们的母校倍感自豪。接着,朱楠老师极富感情的发言,把整个毕业典礼的气氛推到了高潮,她流露出的是导师对这群可爱的毕业生的厚爱与不舍。当朱楠老师发言完毕,全体毕业生,一起欢呼且用长久热烈的掌声感谢每一位导师三年的教导和陪伴。之后,是优秀学生代表李海彤上台发言,他风趣幽默的发言,流利顺畅的英语,给在座的每一位展示了我们这位08级学生会主席的风范,让大家看到了学长学姐自信、向上、开朗、风趣的一面,这次讲话后的掌声更多的是对自我努力的赞扬和对他人的褒奖。

不得不提的是典礼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十六位大一女同学身着红色礼仪长裙,肩披学院授带庄重入场送递HND证书。毕业生们一一上台从徐院长的手中领取证书,“接过毕业证书的那一瞬间,心中满是对

学校和老师的感谢”一学长脸上流露出对自己辛勤耕耘成果的自豪,激动地说到,“脑海中在大学里美好的回忆不断闪过”。握手、微笑,徐院长乐此不疲地颁发证书,给与优秀毕业生们深深的肯定和鼓励。只见整个大厅无数的闪光灯忽闪着,一张张照片烙上了最精彩的瞬间,激情的欢呼声,是对顺利毕业的赞美歌,台下的学子们不禁和朋友,老师,同学热情的拥抱着,抛却一点点淡淡的分离忧愁,典礼在诚挚的祝福和不尽的感谢中完美收场。

作为大一大二的学弟妹,看着满眼的笑脸和一幅幅师生间怀恋感恩又充满兴奋的画面,我们由衷地向往和祝福。

我们相信,学长学姐们在这求学的点点滴滴,知识、友情、关爱,远远大于这沉甸甸的毕业证书。

我们开学啦作文 篇2

我独自来到了新的班级,在新的班级里好朋友寥寥无几,我一个人坐在了有些角落的一个位子,那里正好可以吹到电风扇。当我搬书回来后就无所事事了,坐在座位上看着手表倒计时,等手表离十点还差几秒的时候,我收拾好仅有的“家当”,“嗖”地一下冲出了教室,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星期一,当我重新回到久违的学校,来到班级时,迎来了满面春风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廖老师,继而看到了语文老师王老师,她们教课十分生动,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我们成功啦作文400字 篇3

12月13日下午,东南少通社成立一周年暨迎新晚会选拔赛现场。

“第四名--十番音乐……”“耶!我们成功啦!”还留在现场的同学击掌欢呼。

虽然离我们的预想前三仅有0.01的差别,但是,我们终于成功晋级了,一个多星期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老师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不能出面,我只能自行号召组队。不同年段,不同班级的同学,花了我相当多的时间。最烦的就是很多同学答应的好好的,又临阵脱逃了。十番,是个团体性比较强的乐种,有些乐器少了,就成不了曲子了。从组队,到各种乐器的统筹配合……真的是磨破了嘴皮,终于,在一些热心的同学和家长的支持下,还是凑了不同乐种的.九个同学,终于可以演奏一首完整的曲子了。

借服装、借乐器;兼顾各种乐器的声部,排队形;为了让现场观众认识十番,又不能占用太多节目的时间,写台词;逐个通知演出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组织同学走场排练……哈,真有点当导演的感觉!中间出现了好几次不顺,都想放弃了,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选拔赛现场,十番队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特色乐器,信心十足……惊艳了一大片观众,一首动听的《钱箭与十番》,全场热烈的掌声,让我们都会心地笑了!走下台后,还有很多小记者和家长对我们说,“不错”“真棒”……让我真是开心,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这次组队参赛,让我感受到,不是每件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过程是曲折的,要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会成功。

《我们二年级啦》读后感 篇4

——读《我们二年级啦》后感 寒假,“阿基米德”静静的摆在房间,提不起我的兴趣。逼着自己翻了几次,还是没有读下去。一扫书柜,发现几年前买的薛瑞萍的《我们二年级啦》一直没有时间读,伸手抽出书本,一翻,却再也止不住我阅读的脚部,一下午“一阅而尽”,还不尽兴。

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

每个语文老师都应成为道成肉身的语文。

如果我们老师都有非常好的语言功底,即使满堂讲,又怕什么?学生的语言是听来的,是读来的。

薛教师网名“看云”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有思想,有才华,卓而不群,她语文教学上的三个特色:

1、日有所颂。

薛老师课上多花时间在引导孩子们阅读有趣、有益的儿童作品上。她崇尚朗读,每天自己大声朗读,不仅带领孩子们一起诵读,一年级开始培养孩子基本不带书面作业回家,作业都在校内完成,孩子们每天要做的就是完成一首童谣或者童诗的背诵。边读边配上音乐,用音乐扣开了孩子们的心扉,一曲曲《汉宫秋月》、《将军令》、《二泉映月》„„将孩子们领进神圣的音乐殿堂,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和美的种子。利用晚上的时间,薛老师在万卷书中挑选出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的童谣童诗编辑成册,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同时推荐适合二年级孩子的经典读物如:你《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你真好》《抱抱丛书》《小海豚心灵故事》《妈妈走了》《犟龟》„„

2、手不释卷。薛老师首先引导孩子们读书,一周内雷打不动的读书课,贵在薛老师的这份坚持,直到考试之前,还在和孩子们畅游于

书的海洋,这是我们平时教师所不能坚持的,就连放学后也陪后进生一起看书。同时,她把工作做到了家长们的心中,记得薛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从前都是希望教师与家长合力,共同做好教育儿童的事情。现在,在我们这里同时发生着的事情是:教师与儿童合力,督促或者逼迫家长读书;家长和孩子合力,令教师葆有激情并使工作的境界不断提升和完善。理想的教育,是学生、教师、父母都同时具备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这是圆融完满的生命的教育。”薛老师的整个教学,都是自己先感化孩子,然后通过孩子再来感化家长,从而达到了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的目的。再看看自己,我现在正处于薛老师所说的第一阶层,希望家长与教师合力,共同做好教育儿童的事情。薛老师的教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何不像薛老师一样先感化孩子,然后让孩子来感化家长呢,这样我们还会怨家长不合作吗,这点上我还需继续努力。

3、间有所记。

她自称“草根教师”,这么多年,她一直待在一个城郊结合部的小学,一直坚持带完一个班,任教语文课并做班主任。我看到的是薛老师的真心与坚持,她的文字留给我很多思考,也留给我感动。薛老师坚持不懈地记录班级故事,几乎是一天不落。只有很少几次是不多的笔墨,绝大多数都是很长的篇幅。本来,教学事务就已经够繁琐了,但她能笔耕不辍,实在难得。同时,薛老师引导学生写所见、所闻、所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做过的事,或者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她鼓励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长也参与到“间有所记”中来,一年级后的家长会基本上开成了读书指导会和报告会,要求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写日记。家长有来自农村,也有成天做生意的,但是在薛

老师努力下,不少家长跟着一步步走上来,有些家长还开始写诗。

家长作业欣赏:

孩子和《爱的教育》

本来准备进市买《爱的教育》,没想到家门口就有,匆匆给孩子买了一本,带拼音的那种,让孩子自己试着读,他似乎连一点儿兴趣也没有。我翻了翻那本书,说真的,对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本书似乎深奥了一些。

我决定改变方式,自己读给孩子听,孩子不懂的地方,我就给他解释,他逐渐接受了这本书,好奇地问这问那,读到《卡隆的痛苦》那一篇,我不由自主地充满感情去读,他聚精会神地听。我一口气读完了,他还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我惊讶于他的安静,仔细看他,就看到了他的眼眸。我不敢相信,这个只有7岁的孩童眼眶里居然会有泪水——饱含泪水!他喃喃地说了句:“卡隆真可怜。”

我重新审视手中的书,这才感到这本书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巨大得可以震撼一个不懂世事的孩童的心灵,让他幼小的心灵体会到爱的含义。

我会把这本书继续读下去,我要和孩子一起寻找爱的真谛。杨雷霆家长

2006年2月10日

真心佩服她的从容,能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毅然削减对课本的依赖性,把目光和精力分给广阔的课外阅读,把语言世界丰富多彩的一面展示给孩子。薛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阐述了对小学语文的见

解和领悟,小学语文的核心就是阅读,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出路,也是孩子们能够终身受益的本领。

我想很多语文老师都很羡慕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生,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老师们也许会问:“她们的孩子都和我们一样是90%外来务工子女吗?”“她们的家长和我们的这样根本不管孩子只顾做生意吗?”“那我们的家长达不到这个水平,没钱买书,没时间和孩子读书》”我想引用薛老师的二句话 :“时间和水平都不是问题,如果您不能,真实的原因在于———您缺乏一颗教育学意义上的爱心;您不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不愿与孩子一起成长。”“ 什么是绝招?简单的功夫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薛瑞萍说得多好啊!其实不只是语文教学,我觉得无论哪门学科,我们的教育生命只有和孩子生命成长连长一起才是真实的。盯着一个点,做一件事,点滴的建设才是最真实和最有效的。

上一篇:晋升一级教师申请表下一篇:学会选择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