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乒乓球俱乐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精选10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高校如何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成为很多教育者关心的话题。其中,高校体育俱乐部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交际能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本文结合高校乒乓球俱乐部的实际,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俱乐部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接着就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行重点探讨。
关键词 乒乓球俱乐部 校园文化 高校体育 促进作用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环境、活动氛围等本身就会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反过来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又会对各类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相应的影响。乒乓球俱乐部是高校乒乓球教师引导学生课余训练和课余锻炼的最好方式之一,目前在高校的乒乓球教育和乒乓球活动的组织方面占有主导性地位,形成了对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效促进。乒乓球俱乐部不仅是健康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质,深化和普及校园文化新内涵方面同样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乒乓球俱乐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高校乒乓球俱乐部具有内聚性、自发性、灵活性等特征,目前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乒乓球体育课程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扩展了学生对于乒乓球运动的求知领域,促进了学生交际范围的拓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因此,有的学校将乒乓球俱乐部等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将俱乐部看作是营造校园文化、构筑高校体育传统以及教书育人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宅”在宿舍,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而高校体育俱乐部在引导学生运动方面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在高校体育活动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校园文化是高校广大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紧密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文化的建设、繁荣和传承,对高校形成多样的俱乐部活动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乒乓球俱乐部等社团组织拓宽了校园文化的建设途径,给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让校园文化建设开始朝着深层次、多渠道、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有助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健康发展,同时也给大学生的自我展示和体育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乒乓球俱乐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现代社会的竞争,不仅需要人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还需要具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想很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就需要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过硬的意志品质。乒乓球运动作为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在大学生当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乒乓球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我展示和公平竞争的机会,不仅可以舒缓学生内心的压力,也可以带给学生很多的快乐,培养了学生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塑造了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进而能够在学生当中营造出了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有助于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高校乒乓球俱乐部成员的增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尤其是在乒乓球俱乐部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之后,乒乓球俱乐部可以代表学校开展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形成对校园文化的外向性传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乒乓球俱乐部在本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有助于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长远建设。例如,高校的乒乓球俱乐部可以邀请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加入,借助校园BBS、海报宣传、院系比赛、校外联谊等有特色、有品味推广活动来持续性的扩大乒乓球俱乐部的影响力,并逐渐实现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衔接,进而实现增强校园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乒乓球俱乐部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乒乓球俱乐部多是在体育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发成立的,在平时缺乏有效的指导,所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此,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乒乓球俱乐部等体育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职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械,为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物质支持,让更多的学生在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下,主动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来,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终生体育意识的同步培养。
参考文献:
1.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行为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畴。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第一,可以增强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的改变。一位哲人曾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第二,可以弥补大学人文学科课堂教育的不足。第三,加强校园文化是提供丰富自身内涵的重要形式。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学科专业的深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创造一种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环境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
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精神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高等院校的文化品位主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提升。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
2.校园体育
从社会学角度审视,体育文化的存在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需求。体育已从单纯的肌肉活动与文化隔离的状态下解脱出来,成了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既是运动又是教育,既能观赏又能参与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教育与现代体育这两大人类文化体系的交汇处,生存着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它是整个体育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教育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既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方法,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影响。世界范围内高水平竞技体育所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体育文化存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民族性和人们需求的多样选择性,即体育文化并不具有统一的模式,它是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以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不同需要而存在的。
校园体育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3.校园体育的作用
校园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挖掘学生潜能、启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的广阔天地,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群体文化,也是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轨的助动力。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可谓是精神文化的大舞台。有了校园体育文化,就能营造出教育的氛围,增添学校的活力,使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4.校园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校园体育是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重要的且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说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剂。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不仅能起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而且在体育运动中所崇尚的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风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强不息、自信不止的道德品质,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精神,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人文精神。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可以丰富体育知识,修身养性,传播健康方法,营造健康向上、积极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搭建充分展示才华和特长的平台,而且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提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在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熏陶中,在忘我的拼搏中,锻炼意志品格,陶冶情操,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体育给文化启蒙带来很多东西,体育比赛中自由发挥的创造精神、挑战生理极限的挑战精神、服从团队和裁判的规则意识都是现代人最重要的文化素质。正是因为这样,无论是参与体育运动还是观看体育比赛,都会对人有启发作用。文化校园建设是将课堂教学和其他方面融合起来,构成全方位育人和文化启蒙,而体育是这其中的重要部分。体育及体育文化有利于培养人们顽强拼搏、永攀高峰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弘扬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社会风尚,有利于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总之,体育对振奋精神、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展示学校形象、提升学校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校园体育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乃至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念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品质、行为价值与元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科技时代,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与关怀,只为自己的名誉地位忙得不亦乐乎。传统的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人”的培养逐渐被“才”的训练所取代。与此同时,对人自身的培养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由于忽视人的素质教育,产生了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如一些掌握高科技的人,由于素质上的缺陷,个性畸形发展,导致精神空虚,人格堕落,甚至异化为“经济动物”、“智能强盗”,高科技犯罪严重扰乱着社会秩序。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科学教育人文化,以培养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许多著名大学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试图加以改造,采取的必要措施,就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以人为本,让师生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去了解社会、去接触社会,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3]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商情, 2009, (25) .
[关键词]和谐德育 和谐校园 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王玉红(1969- ),女,河北保定人,河南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河南 许昌 4611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93-02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和谐德育对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校园与和谐德育
(一)和谐校园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现有社会政治秩序下进行的,不能违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价值,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和方向保证。胡锦涛同志曾将和谐社会表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28个字既是内涵也是特征,指出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与建设途径。《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涵义是追求和谐,高职教育一样如此。建设和谐校园,正是高职院校贯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具体体现,其主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的校园关系。
(二)和谐德育
和谐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新的教育境界。和谐教育强调每个人的每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全面、自由的发展。和谐德育是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校园背景下,能够促进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和谐发展,并最终达到“双赢”的道德教育。和谐德育的完善和发展为高职教育工作提供了政治、伦理、思想上的保证,是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心理学的综合表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理念。在哲学本体论上,“以人为本”就是在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上,人是本体,人是主体,人是目的,人是标准。“以人为本”的理论要求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以“人的存在和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强调利益导向和竞争效益的经济伦理与以奉献、利他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伦理发生着激烈的碰撞,用过去教育中所运用的社会本位思想来要求人们,已经缺乏充分的社会基础。“以人为本”理论的哲学理念,要求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自觉参与和谐校园的构建过程中,逐渐走向人格的成熟及情感的丰满。但是,“以人为本”绝非功利主义,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宗旨要从个体的实际出发,以人性为基础,将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有效地统一起来。
2.底线道德的教育文化理念。道德规范的作用主要依靠人的内在的自律行为,它能把客观社会外在要求内化为人自己的信念与需要,它能使人做到在无人监督、无人要求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信念,抑恶扬善,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当今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以学生考试作弊为例,尽管学校出台了各种规定和制度来竭力制止,但事实上却往往治标不治本,作弊现象依然严重。究其原因,是人的道德素质、社会的道德风气在起作用,缺乏道德意志、道德修养的人,一旦触及利与义的矛盾,就容易突破道德底线,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大力强调底线道德教育。
3.人文底蕴的教育心理学理念。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在构建各种制度、规划与生产物质产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观念、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的综合。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教书育人、培养人文精神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不完全取决于向学生灌输人文知识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必要的和谐人文氛围。因此,教育者应具有丰富的人性、正义感和公正心,能够自律,善于与他人协调和替他人着想,尊重人权、热爱学生等。建设和谐校园追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诚如恩格斯所言,“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传统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道尊严”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和谐关系往往是忽视甚至牺牲学生的利益换来的。在现代社会中,要求师生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养成,出现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彼此保持着人格上、尊严上、政治上、学术上的自由和平等。因此,尊重无疑是维系人际和谐、族群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纽带。
二、用和谐德育提升高职教育竞争力
党中央所提出的“以德治国”战略思想是新时期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价高职学生的素质,不能只看“智”,还要重视“德”“体”“美”“劳”等。高职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受国际、国内各种思潮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正在经历着诸多的矛盾、冲突。由于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高考这场“战争”中的败将,他们中的许多人走进学校时充满了无奈和迷茫,出现了理想与信仰的失落、学问与人格的背离、创造力的萎缩、意志力的退化等问题,影响了高职德育的发展及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高职德育工作必须开拓创新,全面贯彻和谐德育的理念。
(一)创新德育载体
在充分利用院报、广播、电视台、宣传栏等舆论阵地,业余党校、业余团校、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等培训阵地,以及图书馆、科技馆、运动场等文体阵地这些传统载体的同时,要根据新时期高校工作的新趋势、新变化和新需要,创新德育载体,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1.挖掘节日、纪念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德育效果。将道德教育的他律转化为自律是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和基本原则,其中一个重要方式是充分挖掘、利用道德教育资源,开展适合青年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懂得道德教育的原则和道德规范。尤其是在一年中的一些特定日子,如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教师节、端午节……应该成为进行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
2.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它是基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由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特色理论培养人。河南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颇具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就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例如,我们用“关羽文化”“三国文化”“曹魏文化”“钧瓷文化”等深深地吸引了青年大学生,向他们展示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和文化韵味,激发了他们爱祖国、爱学习的积极情感;同时,针对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我们也开发了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读本,为学生的心理五线谱找到了一个和谐的音符。这些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设立三级教育体系,先成人,后成才。对于大学一年级新生,要利用军训的特殊形式,促使他们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风,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对于大二学生,要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以理想、人生为内容的讨论会、演讲会、座谈会,明确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要继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加强恋爱观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情感世界。对于大三学生,要通过实践,帮助他们树立“好男儿志在四方”和“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实现理想抱负与学习态度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创新德育内容
1.通识教育。虽然高职大学生也隶属于各个系、部等,有文科与理科的区别,有的偏重实践,有的偏重理论,但是任何一个专业都是与思想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的。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学习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和专业伦理课程。例如,学习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适应和改变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学习物理学的学生应讨论物理学在历史上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的影响以及物理学与伦理道德教育的关系等;学习人文学科的学生,应该针对与当今社会和教育相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等。把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开展德育的形式,是一种通识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学科的同时,对非专业学科知识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情感陶冶教育。情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体现人的需要的一种心理特征。现代教育强调柔性管理,就是要用情感来凝聚人心。这要求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者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带“有色眼镜”,不给学生贴标签,而是要虚心地听、耐心地听、全面地听,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好学生健康成长的脉搏。然后,要融入真情,用真情去感化学生,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融入真情,才能使教育者与学生达到水乳相融、心心相印的境界。
3.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对高职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当前,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各种压力直接造成很多学生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要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通心理热线、心理聊吧等,帮助学生化解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乐观地面对人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变化规律,关心他人,遵纪守法,自觉承担社会义务。
(三)创新德育形式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既要强调社会集体利益的合理性,社会与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又要充分重视个人利益存在的价值,满足个人正当和合理的利益要求。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会导致个人主义,片面地强调集体利益会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变得空洞无物。在形式上,一味地说教满足不了青年大学生的需要,当然也不会有多少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积极与青年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多一些激励与关怀,要敢于触及和解决青年大学生提出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如河南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每周开设的“团课”,就采用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展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去特殊学校牵手残疾儿童,体验奉献的幸福感觉;去南街村看社会主义新农村,激发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感情等。通过这些活动,高职学生的心动了,血热了,情暖了,灵魂净化了,人格提升了。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告诉我们:“大学是道德教育的最好的温床。”“高校教育是人道德素质培养最集中、最系统、最重要也是最具针对性的部分。”在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过程中,德育是一支重要的促进力量。
[参考文献]
[1]纪大海.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看教育作为[J].教育研究,2005(9).
[2]秦惠民.用法治理性建构校园和谐[J].教育研究,2005(9).
[3]辛鸣.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邓小平理论,2005(7).
[4]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论高校中层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和谐校园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如何发挥中层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是加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改进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必须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工作的需要;其次是要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则是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干部的工作合力.
作 者:刘闯 单超 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1(12) 分类号:G40-055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和谐校园 中层干部1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概述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的校园环境中,大学生围绕体育或依托于体育而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精神财富。它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在此我们将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包含的要素界定为:体育观念、体育风尚、体育知识、体育精神、审美观念等。
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实际就是通过参加体育课、课余群体活动、高水平运动训练队、多种多样的运动竞赛、俱乐部、体育协会、体育讲座、体育技能表演、学校体育节、体育培训、观看大型的体育比赛等活动,充分反映大学生的体育精神、道德风尚、体育观念和知识等多种精神文化形式。
2 体育舞蹈对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
2.1 体育舞蹈对高校体育观念的影响
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居于高校体育文化的主导地位,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所在。其中体育观念是体育精神文化层的本质和核心,它决定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目标。体育观念就是人们对体育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道德、智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的认识态度[1]。良好的体育观念对人们采取怎样的体育行为起着指导性作用。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融体育、舞蹈、艺术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它除了能提高身体素质,塑造健康健美的形体之外,还有着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而又多重的功能。首先,体育舞蹈的特色就是有优美的音乐伴奏,在音乐的伴奏下,参与者尽情展现自我,全身心的投入与放松,能够忘却烦恼,从练习中获得精神的享受和满足,具有陶冶情操、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其次,体育舞蹈是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之一。练习者在运动过程中,既能培养美的感受能力,又能培养美的欣赏能力。体育舞蹈练习者的姿态必须是舒展挺拔的,跳舞时始终要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肩放平、膝放松、大腿和臀部夹紧上提的姿态。这种姿态充分展示了练习者的身体之美,也使他们充分感受自我表现之美,欣赏自我,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满足,提高练习者的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趣,锻炼练习者的意志品质等等。
以上是体育舞蹈有别于其它体育运动项目的独特的功能,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和训练使练习者进一步了解体育舞蹈的功能,进而改变原来的认知水平,提高体育观念。
2.2 体育舞蹈对高校体育风尚的影响
体育风尚是指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由广大师生传承下来的具有普遍自觉的体育行为、习惯。大家知道,良好的体育风尚,能够活跃校园生活的精神氛围,使校园充满生机活力,有助于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心境和发奋努力的情感,优化心态,陶冶情操,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2】。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活跃、充满激情、追求时尚、自信张扬、向往自由,体现出与前代大学生完全不一样的风格,这使昔日的传统体育活动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要呼吸新时代的气息,要尝试新的体育活动方式。而体育舞蹈作为在我国蓬勃兴起的新兴体育项目,以其丰富的内涵及鲜明的节奏变化等使人们对体育舞蹈产生了浓厚兴趣。当人们对体育舞蹈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会对体育舞蹈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不但观察变得敏锐,思维和想象活跃,而且情绪也比较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加强。所以说通过参加体育舞蹈的学习和锻炼有利于养成自觉锻炼的行为习惯,增加体育人群,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进而促进校园体育风尚的形成。
2.3 体育舞蹈对高校体育知识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舞蹈知识,拓宽学生的体育知识面,把体育舞蹈作为学生将来生活的内容,让他理解、享受体育舞蹈带来的快乐,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价值观,从而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体育舞蹈包含十支舞蹈,其各舞种的文化内涵并非是某个国家、某个区域或是某个民族文化的产物,而是一种多元的文化。体育舞蹈的教学首先是进行舞蹈知识和乐理知识的教学,通过学习体育舞蹈,了解体育舞蹈的文化背景、起源与发展、舞蹈风格特征、音乐节奏、运动方式等,使学习者不仅能感受舞蹈世界的奥妙与乐趣,还能获得不少关于人文、历史、乐理、美学和运动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扩大了学习者的知识面,丰富了体育知识【5】。
2.4 体育舞蹈对高校体育精神的影响
所谓高校体育精神,是指高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逐步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大学生的健身目标、理想、信念、体育传统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与群体意识。通过体育精神的培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培养他们的创新欲望,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发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让学生从中感悟这些精神的意义,体味生活,为将来做好心理准备。
2.4.1 体育舞蹈对高校创新精神的影响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创新能力表现为学生在体育舞蹈学习过程中,提出大胆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创造新动作的能力。随着体育舞蹈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对体育舞蹈的技术动作、舞蹈套路的新颖性、服装的时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舞者必须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动作技术和套路组合才能在表演中赢得更多掌声,在比赛中处于不败之地。其次,体育舞蹈的相关比赛规则和制度日趋完善,比赛的评分标准明确规定动作的编排要流畅新颖,要有创新,这是促进创新精神不断发展的主要助力。再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进行教学,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创造性思维逐步融入到学生的认识结构当中,点拨他们的创造灵感,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由此可见,体育舞蹈的发展受自身特点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其对促进高校创新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4.2 体育舞蹈对团队精神的影响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体育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双人舞,双人舞讲求配合,不是要求舞伴相互迁就和牺牲,而是使他们的个性在合作中都得到张扬,在明确协作的意识和方法上产生真正的内心动力。体育舞蹈的另一表现形式是集体舞,在进行长期的集体舞练习时通过语言上和肢体上的交流会产生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团队成员从松散走向团队的重要标志。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运动形式,因其需要默契的配合和协同合作,有利于促进练习者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6】。
2.4.3 体育舞蹈对高校竞争精神的影响
体育舞蹈的比赛场就是一个竞技场,优胜劣汰。依据迁移原理,经常参加体育舞蹈比赛所养成的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可以迁移到日常行为模式之中而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在体育舞蹈的赛场上不论尊卑,不讲资历,最讲效率,它不承认任何个人身体条件和心理以外的不平等,培养了参与者应具有积极向上、勇于进取、不满足现状、超越对手、超越自己、敢于冒险和创新的良好竞争意识。
2.5 体育舞蹈对高校审美观的影响
体育舞蹈是一种人体运动的艺术,运用动作造型全面展示不同舞种的艺术风格是体育舞蹈运动重要的审美特征。作为以人体运动为主要手段的体育舞蹈,它是通过各种人体动作,展示丰富多彩的形象,表现人的健康美、力量美、青春美和形体美。因此,体育舞蹈也是一项“美”的运动【7】。随着人文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体育舞蹈所蕴涵美的成分、价值追求已深信不疑。当他们在欣赏和享受这一运动时,可以得到某种感官和精神上的愉悦、受到某种美的启发【8】。经常参加体育舞蹈运动,能改变自我的形体、姿态等身体条件,并在体育舞蹈优美的音乐和优美的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促进完成技术动作的美感,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3 结束语
以上是从体育舞蹈对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五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按系统论、协同论原理来分析:以上这五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促进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大发展,必须协调以上五个方面的发展。如果这五个子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系统抓好了,对于其它几个系统就给予有力的促进。如果一所高校具有良好的体育风尚,那么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体育氛围,参与热情上去了,那么所学习到的体育知识也多了,那么也会减少其它子系统发展的障碍。这点说明他们彼此是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但是如果不注重体育知识的发展,只抓其它四个子系统时,这就制约着这四个子系统的发展,影响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发展的效果。
因此,在促进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发展时,一定要处理好这五个方面的关系,只有这五个方面配合协调,方能取得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高效发展。
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体育舞蹈的特性,分析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内涵,探究体育舞蹈对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理论思辨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舞蹈促进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体育观念、体育风尚、体育知识、体育精神、审美观念等五个方面的发展进行论述,以期通过体育舞蹈为载体促进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舞蹈,高校,体育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高汉运.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8
[2]西宗凤.高校体育赛事对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89-91.
[3]蔡笑岳.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4]荣丽.论体育舞蹈[J].体育文化导刊,2009(5):22-26
[5]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DB/OL].长安教育网http://www.changanedu.com/news/view.aspID=0BA5194FF8F6UV15QAVETF81.
[6]曹菲菲,王飞.体育舞蹈在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中的应用[J].体育学刊,2010(6):73-75.
[7]单亚萍.关于体育舞蹈美学价值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44-145.
关键词:影视文学作品 教化功能 青少年 校园文化建设
课 题: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新时期影视文学对青少年审美倾向的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35083。
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升高,我国的文化产业日渐繁荣,尤其是影视文化发展势头最旺,成为当代文化市场的龙头。电影产业每年的票房收入已破百亿大关,毋庸置疑,电影、电视、网络已成为受众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也最为重要且广泛的文化形式,其中年轻人成为受众群体的生力军,为此探讨影视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大有裨益的。
一、影视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
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及审美作用是文学的三大基本社会作用。片面强调文学创作活动的娱乐功能而忽视文学育人的社会效果,对年轻一代的成长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自古以来有识之士都十分注重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并大力倡导。教化的寓意为教育感化,“美教化,移风俗”,《诗·周南·关雎序》对文学作品教化功能做了深刻的概括。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表现为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一是高尚品德、行为、性情、道德观、风尚的教育及感化,二是低俗、消极、不健康品行、观念及风尚的引导,两者传达出正负迥异的社会能量。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影视文学作品积极高尚的教化功能,是其形成健康人格及高尚世界观的有力催化剂。为此,重视影视文学作品积极的教化功能,运用其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影视文化传播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影视文学作品的观赏特点对青少年产生强大吸引力
影视文学作品通过运用声、光、画等媒介,综合表演、高科技道具、制作技术等手段,完成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创作及直观在现。它以听觉和视觉传达为着眼点,渲染情感、营造氛围,使受众快速、立体、多角度感受现代文化信息的传递,最终完成审美鉴赏过程,为此深受青年人的喜爱。它的特点如下。
1.直观立体,生动再现现实生活画面
与传统文学读本比较,影视文学将平面文学艺术转化为立体艺术,化静为动,通过演员的角色表演再现生活,将文学读本从想象共鸣置身于声画营造的立体时空中。受众的艺术欣赏过程具体直观,审美感受更加强烈,在生动的情境再现中实现审美升华。
2.背景壮阔,更集中、更强烈、更典型地表现生活
影视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与科技的综合体。在文学脚本的基础上,影视文学作品通过综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受众置于时空壮阔的背景中,让受众能够高度集中、强烈、典型地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易使受众强烈共鸣,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力。
3.高科技制作下的多维感官体验
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高科技的融入带给受众更加丰富、细腻的感官体验,从视觉、听觉的刺激扩展到多维的感官体验,让影视艺术成为受众满足心理享受的文化大餐。
4.偶像效应
影视文学作品是通过演员的传神表演来表现艺术,在审美鉴赏中受众常常把对角色的喜爱转移在演员身上,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艺人就会产生偶像效应。粉丝喜爱的艺人的服饰装扮、艺术活动及言行,很易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为了满足与偶像的交流欲望,他们以极大的观赏热情成为稳定、忠实的受众群。
5.观看氛围浓厚,易于情感交流
观看电视是家庭交流情感、放松休闲的常见方式。群体鉴赏代替了个体阅读,更易营造交流氛围,而剧院观影是年轻人更加喜爱的方式。在日益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去影院成了放松、交友、休闲的方式,更能满足年轻人交际心理需求。
6.受众面广,娱乐性强,引领潮流风尚
影视文学丰富多彩的内容极易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拥有各年龄段受众群,为此形成流行文化产生的重要源头。片中的一句台词、一段经典对白、一处优美风景、一方特色民俗,甚至演员的服饰、发型、活动,很快成为流行元素,受到大众效仿、追捧,成为引领潮流风尚的媒介。
以上特点导致影视文化对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成为青少年成长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三、因势利导,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影视文化平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鉴于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弘扬影视文学作品积极教化功能,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影视文化平台,可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影视文化平台的形式设计
(1)学生成立影视欣赏社团,课余时间定期开展观影活动。成立学生社团,以学生组织的形式开展活动,课余周末,建设学生课外活动文化阵地。
(2)学校相关部门积极干预,参与建设,提供支持。校园文化建设仅有学生参与是不够的,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完善的人文工程,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要树立人人有责、全员参与的理念,积极提供思想引导及场地、人员、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3)利用海报、校园网发布影讯播报,做好宣传介绍。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宣传工作不能忽视,可在校园网开辟宣传角,提前发布影讯播报,并在校园张贴海报,提高宣传力度。
(4)适时举办专家讲座,开展影评活动,为心灵引航。针对学生兴趣浓厚的影视作品,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影评活动,既提高学生思想认知能力又开阔了视野,为学生开展多角度交流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5)开设影视鉴赏选修课,扩大受众面及影响力。学校在任选课教学中,将影视鉴赏引进课堂,这样可进一步扩大受众面,同时也对影视社团活动作积极补充。
(6)开辟校园小剧场,丰富艺术形式,深化延展教育功能。针对热点影片,利用小剧场形式编排小品、短剧,展示学生心灵感悟、青春梦呓,是影视文化教育的深化延展。
2.校园影视文化平台的内涵建设
(1)以“心灵慰藉·青春导航”为内涵建设主题,教育、娱乐同步走。影视文学作品的播放,不能只考虑娱乐性质,更应注重正能量的引导。可甄选内容积极向上、文化内涵丰富、青春励志等健康教育导向的优秀影视作品,既注重艺术性又弘扬可贵的人文精神。
(2)影视篇目根据题材分类播放,形成模块系列,丰富教育内涵。篇目的选取应考虑题材的丰富性,可分为提升文化素养名著片、惊心动魄战争片、爱情婚恋片、伦理道德片、民俗风情片、异国文化片、科幻武打片、历史纪实片、搞笑娱乐片等。每一个模块展播结束后配合专题影评活动,会取得更好的教育实效。
(3)建设影视文化平台系统工程,形成播放、观看、教化、弘扬一条龙。影视文化平台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它的功能不能简单地设置为放电影,而应设计科学、组织有序,集播放、观看、教化、弘扬一条龙。播放、观看只是基础工程,教化与弘扬是深化工程。开展讲座、讨论、影评、剧场表演等活动,挖掘影视作品文化内涵,明辨是非与善恶,正观念、树正气,提升审美能力,理性对待风尚,引导青少年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健康高尚人格,是平台建设的深度工程。
【关键词】社会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20-02
21世纪是一个多变的社会形势,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开放使意识形态领域经受着更为严峻的考验,社会大环境下的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以及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普及,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经济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
经济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形成和提高有着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一定的经济关系、经济制度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各种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在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社会生存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思想政治品德意识。马克思说:“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受所有制以及由这种所有制所决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就会形成不同的思想政治品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为大学生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扫清了认识上的障碍。
2.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发展的内在动力。物质利益亦即经济利益,它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在经济上的利益。谋求物质利益,实现和保证人们的物质利益,是共产主义阶段到来之前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及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当然,大学生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在政治活动中的表现,对道德规范的遵守,都与他们的物质利益取向有关,物质利益是推动他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
二、政治环境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和方向
社会政治环境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社会政治环境是由经济环境决定,并为经济环境服务。我们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应该反映新中国的政治经济,作为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一种工具的新教育”。可见,政治环境在社会环境中处于中心地位。政治环境是形成大学生政治观的外在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客观条件。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朝气和可塑性极强的特殊群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国家政治的主体,但具有影响政治发展的方向和力量,政治始终渗透并伴随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他们是未来社会政治建设的主力军。所以,抓好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关注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加强政治环境建设,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奠定基础。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党的政治领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组织学习和宣传,来提高大学生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现实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与实践的结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人们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中华民族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这正是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导向作用的生动体现。
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民主与法制环境是社会政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邓小平指出: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意志和要求;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强法制建设,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民主、法制环境对人的政治意识、政治热情、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具有重大的影响,新时期的这种良好政治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影响,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顺利实现两大历史性转变,并实行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比如,抗自然灾害、出色地承办奥运会、抵御金融危机等,这些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国际国内的声誉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为大学生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坚定了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三、文化环境强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是极其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对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发生反作用,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最基本的影响作用是塑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供思想保证,增强向心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它影响着民族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能够从思想上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因此,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审时度势,统揽全局,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摆到战略位置,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2.提供精神动力,形成凝聚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动力。我们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奋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因为凝聚力是文化环境最本质的要求、最深刻的体现,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使社会各个阶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增强社会各个阶层的归属感、认同感,进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为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将其纳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特别要关注青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促使这一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提供智力支持,开发创造力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科技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促进发展的第一资源。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增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和持久动力。对我国而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效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使蕴藏在他们中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迸发出来,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社会环境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外在的稳定因素,并且对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周长春著.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4]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职校园文化:促进作用
音乐教育是高职校同文化建设巾一个重要方面,成为其校同文化建设中学生素质教育和审美培养关键因素之一。音乐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在此过程中, 体会高尚的音乐魅力。如果高职音乐教育与校同义化建设能很好地融合起来,将有利于发挥音乐教育在校同文化建设方面的促进作用。对高职音乐教育与校同文化建设单方面研究的较多,而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不足,因而,本文尝试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其目的是借助音乐教育这个手段,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帮助,让高职学校学生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下,建设文明的校同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一、高职音乐教育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对高职学校来说,培养各方面的实用人才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借助持续的音乐教育,能让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和合理的人生观,同时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提高学生待人处世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各种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教育主的方式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音乐作品的内容会通过传播一些先进的文化思想,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就会被这些高尚的音乐赶走。为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生,同时具备高标准的业务技能水平高职学生,一些音乐作品, 例如,《亲吻祖国》、《延安送》、《情深意长》等具有积极向上的作品,让学生体会音乐传递的内容与高尚的精神内涵。当他们学习演唱这些歌曲的时候,就会热爱祖国,具有民族的自豪感就。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方式,音乐教育对高职校园文化就有导向作用。
二、高职音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的协调发展
高职音乐教育能促进校同文化的协调发展,教师借助音乐, 教育学生,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生理、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 例如,通过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在和谐社会,由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与国外交流的频繁, 各种思潮纷纷涌人社会,对年轻学生的心理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校同文化起着很大的作用。音乐浓郁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一些好的音乐作品形象来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深刻体会欣赏作品时候,能把自己不健康的因素排除,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加强自身的修养, 完善自我。高职院校能开展一些音乐艺术活动,学生能够从这些音乐活动中获得交流与体验,形成个人审美情趣,校同文化建设能够加速发展。
三、高职音乐教育能激励校园文化建设
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校同文化能被体现出来,它有利于校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集中。在高职学校校同文化建设过程中, 音乐教育有利于熏陶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音乐教育主要通过音乐课程的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熏陶,同时,配合艺术社团音乐的方式,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去培养学生的乐感和演奏、 歌唱等技巧,学生能体会到音乐的乐趣,从而有利于校同文化活动的延伸与深入发展。经常开展一些适合高职学生的各种活动如迎新聚会、高职校同唱歌比赛,新年歌会,不同学校的联谊会等,去锻炼学生的音乐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社团和校同的凝聚力。例如一些励志音乐作品在校同内演出,能鼓舞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斗志,不仅促使他们积极学习文化知识与技能, 而且能投身于学校的各种活动巾,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极大地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1、重构课程准确定位校园文化品位
关注音乐教学的定位,与现有的校同文化相结合。对音乐课程体系按学校文化核心进行重新安排。音乐课的目的不是培养歌唱家与音乐家,而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种渠道。通过音乐教育, 让高职学生实现自娱自乐,提升其审美品位并激励其奋发向上的乐观精神。这个音乐课程定位要不偏不奇,根据高职学生的特性, 安排课程。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是学生容易接受的,例如,交响乐属于高雅的艺术,但如果让高职学生就来听,他们通常是没有能力欣赏的。如果选择流行音乐,他们就能容易理解与接受,并适合他们的水平。因而,准确地选择音乐课的内容,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开展音乐特色活动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发展
具备特色音乐社团活动是高职学校音乐教育最重要形式之一,社团活动要根据校同文化规定的指标,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活动在校同范围内全面开展,以便学生提升自身音乐演唱与表演技能。学校应该合理地组织校同艺术节等活动,领导要应该积极指导艺术节活动,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具体工作方案学校应该科学地制定,用不同的方式筹集活动经费,对每个细节都好抓好。根据学生的建议与个人特长,分别建立艺术社团,如, 擅长舞蹈的组建舞蹈队、会民乐的组建民乐队、擅长演唱的组建合唱队。通过在学校范围内宣传音乐节目与文化,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艺术社团来。有组织,有纪律地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具体节目的安排与试演,从而用音乐的形式,促进文化的进步。
3、提升师资素养强化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根据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要求,加强音乐教师团队的培养,让高职院校具有高职业道德素质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职学校校同文化建设。教师相互交流可以通过丰富的科组活动进行,这样可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教研活动得以提升,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团体为音乐教育活动在校同有效开展提供最大的资源与保障,对校同文化建设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音乐教师专业化需要加强,资格认定方式可以用来提升教师的入行标准。音乐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和规范十在不断进步中提高。与其他教师比较,音乐教师更应该具有专业性的才能,他们不仅要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教学知识,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演唱与表演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能指导学生去参与音乐的实践。
1 排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功能
1 . 1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教职工的人文素质
排舞活动在各类学校的引入以及在教职工团体中的推广, 得益于其多样化的动作表现形式和动感的音乐, 可以有效地展现不同年龄段教职工的体育个性和精神风貌, 同时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教职工团体中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体育健身氛围, 对校园文化建设中教职工文化的建设非常有利。此外, 排舞运动起源于国外, 在文化特征、背景音乐和舞蹈动作的编排上都具有显著的人文特色, 所以, 教职工参加排舞运动对提高教职工的人文素质也大有裨益。
1 . 2 增进教职工的交往, 提升团体凝聚力
各学校在大力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大多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恰恰对于教职工特色文化的建设相对忽视, 原因就在于教职工人数少, 年龄结构、兴趣偏好差异大, 所以, 很难组织统一化的体育文化活动。而排舞运动是一项不限人数的集体项目, 多样化的舞蹈风格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教职工的体育文化需求, 所以, 只要教职工中形成一个稳定的排舞运动团体, 就可以有效地增进教职工之间的交往, 在相互配合和集体训练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让观赏者和参与者都可以感受到排舞运动的价值与魅力, 提升教职工队伍的团队凝聚力, 并逐渐形成特色的教职工文化。
1 . 3 培养教职工的终身体育意识, 改善教职工身心素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学校教职工教书育人的工作压力在不断增大, 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职工, 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上都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 很多教师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持续下降, 职业倦怠感和心理状态失衡的情况也比较多见, 所以, 改善学校教职工的身心素质也就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排舞运动在教职工队伍中的推广, 由于对舞蹈基础和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低, 舞蹈动作可缓可急, 音乐节奏可快可慢, 所以, 不同层次的教职工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运动条件和课余时间参与排舞运动。长此以往, 可以有效地改善教职工的身体素质, 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 缓解和排遣内心的不良情绪, 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最终实现身心素质的同步改善。
2 如何更好地发挥排舞运动在校园文化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 . 1 建立排舞运动的长效推广和普及机制
排舞运动具有舞步和表演风格上多样性, 呈现出的也都是积极向上、健康快乐、互动性强的特征, 但是毕竟学校教职工的年龄差异比较大, 一些年轻的教职工对排舞运动的接受能力强, 学习时间比较快, 但是中老年教职工参与排舞运动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对此, 学校必须建立排舞运动的长效推广与普及机制, 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教职工的校园文化活动需求和健身需求, 精选排舞内容, 结合教职工队伍的变化, 对排舞运动进行普及和推广, 增强每个教职工对排舞运动价值和魅力的认识。同时, 排舞运动在学校和教职工队伍中的推广, 离不开学校高层的大力支持, 学校可以在排舞运动设施配备上进行专项资金的扶持, 制定适合该地区学校实际的推广普及方案, 将排舞运动进校园以及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 . 2 增加教职工排舞协会、排舞社团或排舞队的组建
目前, 很多学校在体育教学体系中, 已经建立了排舞运动课程, 但基本都是为学生所服务的, 目前对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已经形成了很好的促进, 但是在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此, 学校可以以开设排舞课程的体育教师为主导, 组织和引导更多对排舞运动感兴趣的教职工参与到排舞运动中来, 有针对性的成为教职工排舞协会、排舞社团或排舞队等组织, 在教职工队伍中形成良好的排舞运动氛围, 为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不断地注入新鲜元素和时尚元素。
2 . 3 建立和完善排舞比赛运行机制
排舞是一项国际性的运动项目, 所以, 有专门的比赛规则和竞赛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排舞运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学校可以积极引入排舞运动的竞赛机制, 形成“以点带面、以赛促发展”的校园文化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发展格局。一方面, 学校内部可以组织多支排舞运动队的竞赛活动, 这样教职工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不仅培养了教职工参与排舞运动的热情和兴趣, 更加强了教职工组织、管理、创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 可以让教职工排舞运动队参加校际比赛或省市级比赛, 或者在各种文艺活动中进行展演, 这样可以增加校园文化、教职工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相互渗透, 有利于排舞组织吸收新成员, 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和教职工特色文化的内涵。
3 结语
综上所述, 排舞运动具有审美文化、健身文化、交际文化和娱乐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 所以, 排舞运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引入, 能够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有助于校园体育文化和教职工特色文化的培育与发展。对此, 学校要建立基于排舞运动的长效的推广、普及和教育机制, 在教职工群体中积极开设排舞课程教学、成立排舞社团、排舞队等, 进而形成校园文化的靓丽风景。
参考文献
[1]王伟.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力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 (1) :44-47.
[2]赵静.排舞运动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职工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 (5) :24-26.
[3]郝志伟, 郝牡清.浅析排舞在全民健身指导下的推广与开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 (9) :102-103.
[4]孙晶晶.高校排舞教学特征及价值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 (11) :65, 71.
[5]唐晓义.中外排舞赛事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6) :32-35.
[6]唐晓义.排舞项目体育教师在线学习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7) :152-154, 170.
[7]唐晓义.排舞教学应重视基本舞步的讲授[J].体育师友, 2014 (1) :9-10.
[8]唐晓义, 刘铁军.国外基于排舞的健康促进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3 (1) :125-130.
关键词:班级学生干部 寝室文化建设 作用
一、寝室文化建设的含义
高校寝室文化是一种以寝室成员为主体,以大学生寝室为空间,以寝室成员的课余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校园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相对稳定的群体文化。它是在校园这个相对宏观的大环境中,在寝室成员共同生活和学习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包括以寝室为单位进行的一切文化活动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主要包括寝室内的整体布局、规章制度、卫生状况、审美情趣、道德标准、人际关系、学识智能、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1]。
寝室文化建设是指在寝室内的成员的自身努力和外部力量(主要指学校)的促进作用下,共同建设好所在寝室的寝室文化。加强寝室建设,营造良好、和谐的寝室氛围,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二、班级学生干部在校园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班级学生干部在校园寝室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干部可很好地配合班级、学校的工作,并及时反映寝室同学的状况。以班干部的影响为突破点,建立合理、民主的制度,从而带动整个寝室的室风建设,是建设寝室、班级乃至学校的重要途径。班级学生干部在校园寝室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引领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等。不可否认,班干部在执行职责的时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班干部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领头羊
班干部积极主动,凭着较强的责任心、高素质和大胆的工作,能够带动其他寝室成员,共同建设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但是,仍然有部分高校班干部不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比如,有的班干部学习能力及生活习惯较差,这将大大降低自身威信,不能服众,不利于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部分班干部对学习不够重视,视大学为游乐的天堂,而寝室,就成为喝酒、赌博、玩电脑等游乐活动的阵地。有些班干部不重视寝室卫生环境,导致物品摆放凌乱,生活垃圾布满地面,寝室空气污浊。
(二)班干部是寝室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班干部应发挥骨干作用,团结并协同寝室成员共同进步。寝室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人数堆砌,而应该以一个集体的方式存在。在这个集体中,班干部在整理内务、学习等活动中,都应以集体利益为核心,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中坚力量作用,将寝室拧成一根绳。同时,不仅仅是班干,包括寝室任何一个成员都应该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以“慎独”来要求自己。
(三)班干部是老师和寝室成员的“连心桥”
高校针对学生寝室管理的各种政令的下达,学生民意的上传,大都要通过班干部。班干部工作得当,学校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如果在班干部的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学校和学生之间就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班干部的桥梁工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对班干部工作的调研显示,近56%都只是片面的传达文件的指示而没有与寝室同学们进行恰当的交谈沟通,同学的相关情况和意见也没有得到重视并反应,造成關系紧张,学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如何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在校园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寝室管理机制
作为一个集体,必须有一个共同遵循的准则。要用一定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寝室成员的行为,并且做到民主、平等,才能凝聚成一种合力,形成良好的寝室风貌。
在制定寝室规章制度时,要注重实际情况,并有所创新。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开展的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平民意识和务实精神;个人目标比较急功近利;人文素质较为缺乏;心理健康问题不少[3]。所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寝室建设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紧把握同学们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和心理需求等特征,进行寝室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创新。通过创新的制度,使寝室环境更加民主、宽松;通过创新制度,使寝室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创新寝室工作的管理流程,实现班干部工作的管理信息化。
准确公平又不失人性化的寝室规章制度,使寝室管理有章可循,寝室日常生活充满人情味且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可减少寝室成员之间的摩擦,形成民主、公平的寝室氛围,有利于和谐寝室的构建。如寝室班干部做好卫生值日安排,规定值日任务,集体就不会出现整理内务时的偷懒、不公平现象;寝室内部统一作息时间,成员之间能够避免相互打扰,促进寝室和谐。
(二)建立合理的班干部选拔、考核、激励机制,落实责任,明确到人
建立合理的班干部选拔、培训、激励机制,以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促使班干部以更严格的要求对待自我。“正人先正己”,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细致胆大的班干部更能发挥寝室建设的带头作用,增强寝室凝聚力[2]。因此,合理的班干部管理机制,应着力引导班干部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树立榜样作用;同时加大力度培养较强的责任心,一丝不苟地保证工作顺利地完成。安排工作的时候,明确每名班干部的任务和职责,使班干部对自己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班干部才能在寝室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以服众心。
学校在开展工作时,选拔一批品学兼优、责任心强,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然后根据他们各自的性格和擅长安排相应职位,落实责任,明确到人。一般而言,在大学里的班干部任用期为一年,通过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对负责任、表现好的班干部给予鼓励和奖励,并以此为典型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对个人能力较差、没有责任心、学生基础较差的班干部,应及时与其进行谈话,促进其改正、向优秀的班级干部看齐。
(四)确保适宜的寝室班干部数量。
适宜的寝室的班干部数量,对于发挥班干部在寝室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人数过少,在传达和执行学校相关政策规定时显得力量不足;人数过多,班干部的分工过于细致,会造成工作程序繁琐冗杂,同时,如果班干部过于泛化,就不能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经分析,寝室班干部的数量以占总人数的1/3为宜。一方面,有利于班干部在寝室、班级以及学校活动中起到积极有效的带头作用。其他寝室成员因为从众等原因而被带动起来,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政策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各个班干部侧重的学生工作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主管生活,有的主管学习,有的又主管内务,一定数量的班干部可为同学们提供全面的可靠的信息,加强相互交流,引导寝室同学的奋斗目标,协同进步。
总之,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寝室管理机制,建立合理的班干部培训、考核、激励制度和确保适宜的寝室班干部数量,以期克服当今班干部工作的不足之处,从而发挥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在校园寝室文化建设中的各种积极作用,建设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达到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宁宁.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1-16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2:7-19
注:本文是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第七届本科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论高校乒乓球俱乐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推荐阅读: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伍管理模式的研究11-11
淄博乒乓球俱乐部10-28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05-27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调研07-24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及途径12-11
管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论文06-21
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和改革思考论文06-08
乒乓球协会社团文化节活动策划06-08
科技文化艺术节乒乓球比赛活动总结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