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重阳节日记800字-每逢佳节倍思亲

2025-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重阳节日记800字-每逢佳节倍思亲(精选4篇)

初中重阳节日记800字-每逢佳节倍思亲 篇1

陈少华演唱的《九月九的酒》这首歌,由于充溢着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怀,再加上特别抒情的优美旋律,所以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红了好一段时间,在1995年还获得北京音乐台《中国歌曲排行榜》金曲奖。我清楚地记得,那几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大街小巷都回漾着陈少华散播的“酒香”:“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尤其是到了“倍思亲”的佳节之际,更是勾起人们的思乡情怀。这不,我在这家音像专卖店的门口,一边听着《九月九的酒》这首歌,一边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以往常常喝到的家乡米酒,那无尽的乡愁就这么被轻轻地撩拨起来了。

重阳节喝酒,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的时候,陶渊明就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的“醪靡”,是指一种米酒。由此可见,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喝酒就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流行的一种习俗。记得在《九月九的酒》这首歌刚刚流行的时候,我经常会悄悄地跟着学唱,为的是可以去伙伴们面前炫耀。那时的我,还未能完全体会到歌词里的真意。而如今,再细心欣赏,腮边早已流出两行思乡的泪水了。“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其实,他乡也是有烈酒的,只是少了亲人的问候而已。毕竟,最醇不过家乡酒,最亲不过家乡人啊!

我的家乡地处桂东南,平常的时候,乡亲们都喜欢自酿一些米酒,以供日后饮用。虽然,家乡的米酒算不上是什么烈酒,然而也曾醉倒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李清照有诗云:“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陆游的饮酒诗也显得特别豪放:“愁闲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李白的饮酒诗更是尽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那一份思乡的情怀,因了美酒,悠悠千古,与人同在。

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的米酒入口绵软、醇厚,暖心暖胃,其酒力是缓慢地上身的。喝起家乡的米酒,绝不会像喝高度白酒那样感觉到喉咙里有一道火舌流过,它的功夫是不知不觉的渗透,在你还没有觉察到它的劲道,完全将它忽略的时候,它轻松地将你掀翻,把你醉得犹如软泥一般,让人扶也扶不起来。所以,很多性子刚烈的外地人,一般都不大敢喝家乡的米酒,他们宁愿喝呛喉的白酒,也不愿喝丝绸般缠绵悱恻的家乡米酒。

一般说来,乡亲们酿制米酒的时间 ,大多会集中在岁末年初这段时节。走进村中,处处即可闻到浓烈的酒香,可谓是“岁登通腊祭,酒熟薰村翁”了。家乡米酒的酿成过程,不需要太复杂的工艺和高超的技术,只需在大灶上置一蒸笼,将糙糯米蒸熟蒸透,提上几桶井水或清河水过滤冷却,然后将之倒在石缸或木酒桶里,撒上酒曲,拌匀,用干稻草、棉被将缸、桶捂得密密实实,等上个十天半月闻到了一缕酽酽的清香就可开封了。不过,开封时一定要掌握得恰到时候,如果开封早了,发酵不足就成了烂糟,太迟,则发酵过了头,又要成为酸糟,糟酸了,那米酒自然就也是酸的了。开封后,一切保温物都要撤去,然后按一斤糯米加三斤清水的比例进行化水,化水后两个星期左右,那米酒就做成了,淡青色的,带着浓浓的香味和隐隐的甜味,喝上一茶缸子,能使人微醺但不醉。特别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倒满一壶家乡的米酒,上面飘浮着白色的泡沫,轻轻地呷上一口,再挟一块肉入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那真是其乐融融,趣意无穷了!

重阳节初中作文800字 篇2

尊老敬老的一天——重阳节,在这天,我将要完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与爷爷化敌为友。有一句话说得好“不知道明天要做什么,是最失败的人。”在重阳节的前一天晚上,我早在笔记上刷刷地写下明天的任务,我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心里特别没底,但也是一闭眼就睡着了,反正尽力就行,因为心诚则灵。

早上,一如既往,爷爷总是比我出去早,我跟外婆道别后,就匆匆地跑出去了,中午,我的脚步便特别沉重,以“慢羊羊”村长的速度来到了家门前,一想到敲门要喊:外婆,爷爷,我回来了。我的.右手从棕色的门上落了下来,我在家门前徘徊着,每次举的手又落了下来,要说的那句话又咽了回去,我不知道怎么,有一股力量吸引着我的手,我还是敲了敲门,但是始终没有勇气喊出那句话。外婆迈着蹒跚的步伐来开门了,我脸上洋溢着笑容,像平静的湖水上泛起层层涟漪。我看见爷爷还是漠不关心,沉默不语,我像,那股力量还是外婆高兴的心情,仍然没有爷爷的份。

外婆喊:“吃饭了!”“我帮你爷爷盛些鸡肉进一个碗里。”我本来还是十分随意的坐到饭桌前,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拿着筷子,无精打采的吃起饭来。这时我灵感突发:帮爷爷盛饭吧!于是我对外婆说:“外婆,我来盛饭!”于是我在热气腾腾的鸡汤锅里,把鸡腿,鸡脯肉,鸡肝都拿一个小碗装给了爷爷,然后又踮起脚,从从橱柜最上层,用拇指和食指,摆着一副很嫌弃的样子,把爷爷的碗拿了下来,我都不敢看,捂着鼻子把碗拿到了池子里,用了很多的洗洁净,又帮爷爷盛了饭,才坐下,刚要拿筷子,又忙去拿洗手液洗手。爷爷这次吃饭没有落在地上那么多饭,可他吃得下,我怎么也吃不下。

写中秋佳节的初中日记 篇3

中秋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因为昨天老妈说要给我个惊喜。我一起床就追问老妈惊喜是什么,老妈让我跟她去就是了。我随着老妈来到她朋友开的月饼店,才知道原来是做月饼。一听要DIY月饼,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我们穿上围裙,带上工作帽,进入了工作间。房子中间是一张很大的桌子,我们围在桌子周围。桌上有一个放月饼馅的盆子,一个盆子装满了专门做月饼的面粉和各种各样的木头模子。店主告诉我,那面 皮可是要花很多材料和很多时间才做出来的,而且烤月饼时的温度也要适中,保持在79度左右。

听完详细的制作流程介绍,我兴高采烈的做起了月饼来。我先把粉抹在手上,几次调整后总算搞定了比较适量的面粉,然后再把面团压扁,接着左手拿面 皮,右手拿馅,用皮一点一点包住馅儿。包成一个球状后,把这个圆球塞进带有图案的模子里,用手掌左敲敲、右敲敲、上敲敲、下敲敲,等把模子里的月饼敲松了,再把它抖出来。哈,一个花纹清晰美观的月饼诞生了!我特意在自己做的月饼上做了记号。妈妈和店主直夸我做的有模有样、十分精致。首战告捷,我好开心啊!

我们把做好的月饼放进了一个大烤箱里。过了半个小时,香喷喷的味道迎面扑来。打开烤箱门,我拿起自己做的月饼打量一番,确定是自己做的,然后咬了一口,啊,香而不腻,又香又软,让人吃了以后还想再吃一个。

初中日记800字 篇4

“不就是碰了你一下吗,哪里打到你了!”

“你别欺负人家嘛!”

“你再叫,再叫我真打你啦!”

“啊——”

相信大家看到这段对话,一定会认为是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的对话。错!大错特错!这是两个纯爷们儿的对话。当然,我是不会如此疯疯癫癫的。那个“哎哟喂”的“小姑娘”就是我的同桌蒋胜渝同学。

瞧!那白皙的瓜子脸上镶嵌着细长的眼睛,眼睛上面是弯弯的柳叶眉、下面是林黛玉式的小巧的鼻子,有点儿微翘的樱桃小嘴。这在我们全班男生中,算是无比娇媚的面容了。那一米八左右的身高,甚至超过了老师,像个成年人。可他走起路来,却像喝醉了的美女,踉踉跄跄、慢慢吞吞、纤纤细步,欠揍的嘴巴还不时发出“啊——”的尖叫声。有时你会惊讶:怎么林黛玉变成男生了?大呼小叫的!如果白皙的小脸后面再留一头飘逸的长发,就更像一个高挑又活泼的大姑娘了。

“走,陪我上厕所吧。”

“没空,做作业呢!”

“哎呀,陪我去嘛!”

我放下笔,抬起头,差点儿没被吓出心脏病来。他噘着嘴,水灵灵的细眼睛里充满乞求的目光,确实让我难以拒绝。我无奈地摸了摸额头:“走吧,走吧,算是服了你了!”

“你这么娘,是不是应该去女厕所哟?”路上,我嘲笑道。

“人家可是正经的男孩儿,好不好!”他嗔怒道。

到了厕所门口,我突然一个转身,故意把他往女厕所推了一下。一瞬间,他脸色大变,凶神恶煞般地对我吼道:“你干什么,你才是女孩儿呢,自己去女厕所吧!”

我吓坏了,看着他满脸怒容,以为他真生气了,正想着该怎么哄他,可他说完又立刻恢复先前的脸色,笑嘻嘻道:“哎呀,好了好了,吓你的,走啦走啦!”

上课了,这节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比较严厉,吓得他如同见到了父母一般,紧闭着嘴巴,一本正经地认真听课,像个乖宝宝似的。他整堂课没有一点儿“娘”的表现,现在的乖模樣与之前判若两人。他难道是演员吗,为什么在老师面前那么正常,在我们面前那么“娘”呢?他是想吸引我们的关注吗?我相当无语。

丁零零——下课了,老师给我们留了课后作业,同学们都埋头苦干奋笔疾书起来。如果不出所料,“娘娘腔”的毛病一定又会发作的。

“英俊帅气的毛竣玄同学,这道题怎么做呀?快给我讲讲啊。”

“哎,我说你除了装装小女孩儿,还有什么优点啊!上课时听得倒专心,可你这是明显不用心啊。算了算了,鉴于你虚心请教的态度,我就给你讲讲吧。这道题呢是这样的,首先……你以后啊,别装小女生娘娘腔了,把那点儿功夫花在学习上多好。”我借此好好数落他一番。

“知道了!知道了啦!”

说完我们会心一笑。

窗外,大树底下依偎着鲜艳的花朵和青青的小草,好似幸福的一家人。我的同桌蒋胜渝一定是美丽的花朵,我这株小草,在他的映衬下,感觉那么快乐温暖。

“哎哟喂!你撞到我啦!”

“快让开,我要去厕所!”看到一位同学一边“哇哇”地呕吐,一边赶快往外跑。

上一篇:软件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下一篇:公车媒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