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篇1

为贯彻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及的精神,根据各单位签署的框架协议,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中心名称:XXX协同创新中心。

第二条 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的建设标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加强我省相关领域高水平科研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汇聚一批学术领军人才与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开展高层次的原创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力争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努力为我省乃至国家的XXX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 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一)开展本科生、研究生相关课程的共同开发,授课教师互聘、学生课程互选等人才培养工作;

(二)开展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

(三)开展相关课题的合作研究和协同攻关;

(四)开展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五)定期合作举办“XXX”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六)开展面向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法律咨询、人员培训和成果转化;

(七)其他协同创新工作。

第二章 协同单位的权利义务

第四条 协同高校的权利包括:

(一)协同高校的权利和地位平等,中心在协同高校分别挂牌,分设办公室,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行;

(二)共享人才培养资源,包括: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学科的课程开发,开展课程互选和联合培养等;

(三)共享科学研究资源,包括:共享图书信息资料,共同承担中心科研项目,开展合作研究和协同攻关,以中心名义发表科研成果,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等;

(四)共享师资队伍资源,包括:在协同创新框架内互聘优秀教师、相互提供师资培训等;

(五)共享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包括:以中心名义独立对外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在不损害相对方利益的情况下有权利用相对方与其他协同单位建立的协同机制资源。

第五条 协同高校的义务包括:

(一)协同高校负有为中心教师互聘、人才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以及相应物质保障的义务;

(二)协同高校应为中心提供充足的办公用房(包括互聘教授的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和管理等服务,在中心获得专项资助前提供必要运行经费,获得专项资助后提供经费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义务。

第六条 其他协同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包括:

(一)共享人才培养资源,包括:参与相关学科的课程开发、教学工作,开展联合培养等;

(二)共享科学研究资源,包括:共享图书信息资料,共同承担中心科研项目,开展合作研究和协同攻关,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等;

(三)共享协同创新中心其他资源,包括:在不损害相对方利益的情况下有权利用相对方与其他协同单位建立的协同机制资源。

(四)负有为中心实务教师(研究生导师)聘任、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提供人力、政策支持的义务。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七条 中心设立理事会,作为重大发展事项的决策机构,行使以下职权:

(一)修订中心章程;

(二)审议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

(三)审议中心开放课题;

(四)制定中心管理规章制度;

(五)决定吸收新的高校加入协同创新中心;

(六)决定其他须由理事会决定的中心重大事项。

第八条 理事会由牵头单位3人、各协同单位2人,共15人组成。理事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

理事会设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若干人,由理事会选举产生。

第九条 理事会每6个月召开一次会议,会议由理事长主持;理事长因故不能出席理事会,应委托一位副理事长主持会议。

召开理事会应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全体理事。

因工作需要,理事会可采取通讯方式议决有关工作事项。

第十条 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含)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含)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一条 中心在协同单位分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组成联合秘书处,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协同创新中心的日常联络、网站建设与管理及其他具体学术事务。

第十二条 中心设立学术委员会,作为中心最高学术决策机构,行使以下职权:

(一)审议中心科学研究规划和科研计划;

(二)审议中心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计划;

(三)对协同高校互聘师资及外聘师资的学术能力进行评价;

(四)协调国内外学术合作,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五)其他须由学术委员会审议的事项。

第十三条 学术委员会由15人组成,委员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声誉,由协同高校推荐,中心理事会选聘,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

学术委员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若干人。主席、副主席由中心主任联席会议提名,由学术委员会选举产生。

第十四条 学术委员会每6个月召开一次会议,会议由主席主持,主席因故不能出席会议,应委托一位副主席主持。

召开学术委员会应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全体委员。

因工作需要可临时召开学术委员会,也可采取通讯方式议决有关事项。

第十五条 学术委员会须有三分之二(含)委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中心设发展咨询委员会,作为重大发展事项的咨询机构,行使以下职权:

(一)为中心的发展和重大决策提出权威性的咨询意见;

(二)对中心重大研究工作的方向、研究规划的方案和评价标准提出战略性的建议;

(三)对中心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的实施进行监督;

(四)其他须由发展咨询委员会审议的事项。

第十七条 发展咨询委员会由9人组成,委员应具有较高学术声誉,或具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或实践经验,由协同单位推荐,中心理事会选聘,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

发展咨询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主任、副主任由中心理事会提名,发展咨询委员会选举产生。

第十八条 发展咨询委员会每6个月召开一次会议,会议由主任主持,主席因故不能出席会议,应委托副主任主持。

召开发展咨询委员会应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全体委员。

第十九条 中心分研究方向组建创新团队完成建设任务。创新团队的组建,由理事会提出初步意见,学术委员会决定。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条 中心经费来源包括:协同单位拨付、河南省协同创新专项资助和社会捐助。

中心应建立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接受协同高校的财务管理和审计。

第五章 退出和吸纳

第二十一条 协同单位有权退出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退出时,应提前6个月书面告知理事会。协同单位退出,不影响中心的继续存在。

第二十二条 在协同单位一致同意的原则下,可以吸收其他具备条件的单位加入中心。吸收其他单位加入中心须经理事会审议通过。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经协同单位批准后生效;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生效。

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篇2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农业电子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培育) /牵头高校及协同单位武汉东湖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嘉鱼县人民政府、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兆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武汉东湖学院“工商管理”省级重点 (培肓) 学科V/拟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传统农业受地域、季节、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分散且素质较低和信息不畅导致的种植盲目性大, 增产不增收、农产品出售难等问题。•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和时空障碍导致的农产品流通时间长, 交易成本高, 难以形成规模农业、品牌农业的农民收益低问题。引导农民优化种植, 将分散农户聚合成规模化、集约化和企业化的农业合作化组织, 走标准化农产品种植道路, 推动农特产品的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经营创新。•创建惠农网, 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的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等信息流动, 实现农产品网上交易, 在价格形成机制上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合理定价、增加农民收入, 降低农产品市场价格。•打造湖北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现有支撑条件湖北省嘉鱼县有58万亩的蔬菜种植基地, 25万亩的水产养殖基地和意杨种植基地, 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嘉鱼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三农问题研究专家王雅鹏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电子商务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鲁耀斌教授为创新带头人, 依托武汉东湖学院湖北省工商管理重点 (培育) 学科, 协同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品牌电子商务专业等平台进行协同创新。纖中心与嘉鱼县人民政府合作研讨中心理事会及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心科研团队成员中心孵化的大学生创业企业

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篇3

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天津等20多家地方国土资源登记部门,以及相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媒体界人士等100余人出席此次座谈会。

2016年是我国不动产登记的全面发证年,工作重点是推进不动产登记在基层落地,实现年底前全国所有市县颁发新证、停发旧证,不动产登记改革攻关进入关键阶段。目前,各级不动产登记管理机关、不动产登记事务机构在日常登记工作任务极其繁重,甚至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还面临着如何尽快、科学制定地方配套法规、对专业人员进行高水平系统专业培训、根据不动产统一登记要求建设信息平台、进行房屋土地信息落宗和整合、进行登记流程再造、深化便民利民措施等诸多工作。为了共同研究如何破解以上工作难题、创新性地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与会专家围绕不动产登记与司法裁判、不动产登记立法与实务、自然资源立法与实务、不动产(自然资源)登记协同创新等主题展开研讨,提出了许多既高屋建瓴又紧接地气的建议和措施。

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在我国不动产登记工作改革攻关进入关键阶段的大背景之下,目前各级不动产登记管理机关、不动产登记事务工作机构面临着许多复杂艰巨且创新性要求强的诸多工作任务,亟需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和专家协助,而单一部门、专家个人单打独斗式的工作和研究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要求。我国不动产登记立法部门、司法机关、管理机关、实务机构、研究部门及其中的专家学者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播创新发展理念、促进创新思想交流、搭建创新合作平台”之“协同创新”的理念,围绕不动产登记这一核心工作,汇集跨学科、跨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创建不动产(自然资源)登记工作共同体为目标创立不动产登记协作创新平台。在这一共同意愿下,共同创建“中国不动产登记协同创新中心”,特别邀请著名法学家、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教授为名誉主任,由北京城市学院众城智库不动产登记研究院院长吴春岐教授担任秘书长,协同创新中心秘书处设于北京城市学院。

“中国不动产登记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吴春岐教授在协同创新中心筹备报告中提出,协同创新中心将秉承开放、协同、创新、服务的理念,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理论、立法、政策和实务四个领域,以课题联合攻关研究为基础,以实务工作交流为纽带,搭建业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不动产登记工作研究和交流高地。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机构和专家智库的同时,协同中心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智库专家,聚焦不动产登记研究,将理论、立法和实务的多维研究融合为一体,为民法典的编纂中的物权法特别是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贡献绵薄之力。第二,推动不动产登记实务工作与司法部门的交流,在深入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推动与最新不动产立法和实务相适应的不动产登记司法解释的研究制定和出台。第三,开展课题协同研究,为不动产登记工作的科学深入和改革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组织智库专家为不动产登记管理机关、实务部门特别是基层登记部门提供高水平、接地气、有实效的智力支持和服务,助力不动产地方立法、专业人才培训、信息平台建设、登记流程再造、登记风险防范等各项工作。

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篇4

——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月1日,由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神华集团、东方电气、中材集团等4家国企联合组建的“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举行了高峰论坛,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并讲话。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8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创建的“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举行培育启动仪式。这也是首个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育创建的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了启动仪式。

——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8月10日,“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江苏省省长李学勇、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仪式并为中心揭牌,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以及雨润集团、青岛啤酒、茅台集团、伊利集团、光明乳业、完达山乳业、中粮集团、鲁花集团、渤海实业等共建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仪式。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8月10日,“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在河海大学举行培育启动仪式。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等领导出席,河海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共建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仪式。

——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8月12日,“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培育启动仪式。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等领导出席,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共建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仪式。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月15日,由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联合鞍钢、宝钢、武钢、首钢等骨干钢铁企业和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上海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共同组建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举行培育启动仪式。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殷瑞钰、左铁镛、张寿荣、翁宇庆以及中心各协同单位的代表出席了论坛。——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8月23日,“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层论坛在北京交通大学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铁道部科技司副司长曾会欣作重要讲话。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以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等轨道交通行业的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领导和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9月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联合组建的“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高峰论坛暨协同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中国科协副主席赵沁平等出席了签约仪式。——激光聚变科学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8月24日,“激光聚变科学与应用协同创新高峰论坛暨协同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共同签约,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8月21日,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研讨会暨签约仪式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该中心由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以及广东省自动化研究所、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等科研机构或行业协会,联合东华机械等15家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或示范应用单位共同组建,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广东省教育厅、以及协同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有机发光显示协同创新中心:8月15日,“有机发光显示(OLED)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研讨会暨签约仪式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该中心由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四所高校,联合创维集团、TCL集团、京东方、海信集团、昆山维信诺、天马微电子、上海微电子、广州新视界等企业共同组建,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以及创维集团等企业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四种常见恶性肿瘤个体化防治协同创新中心:8月15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联合创建的“中国四种常见恶性肿瘤个体化防治协同创新中心”举行合作协议签订仪式。

——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6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在京召开联合培育“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会,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以及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金砖国家合作与全球治理协同创新中心:9月13日,由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同组建的“金砖国家合作与全球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在复旦大学举行成立仪式,教育部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仪式并致辞。

——先进航空装备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9月11日,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牵头,中航工业沈阳所、动力所、沈飞、黎明、兴华电器及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等6家驻沈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先进航空装备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出席签字仪式,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杨凤田共同为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脑功能重塑协同创新中心:9月10日,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共同参建的“脑功能重塑协同创新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担任该中心科学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希灿担任中心科学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9月11日,由东南大学牵头,联合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八所高校和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组建的“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副省长曹卫星和东南大学校长易红共同为中心揭牌。

——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月28日,由东南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以及华为公司、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等企业共同组建的“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东大无线谷签约揭牌。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出席并讲话。

——先进航空发动机2011协同创新中心:9月8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等共同组建的“先进航空发动机2011协同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傅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谭瑞松,副总经理张新国、李方勇出席了签约仪式。

——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9月10日,由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的“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在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院士等参加成立仪式。

——煤炭高效安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9月9日,由中国矿业大学牵头,神华集团、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参与协同组建的“煤炭高效安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召开成立大会,并进行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阿拉伯世界与中国内陆向西开放协同创新中心:9月11日,由宁夏大学牵头,苏丹扎伊姆·爱资哈尔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中东学会等单位共同组建的“阿拉伯世界与中国内陆向西开放协同创新中心”在宁夏大学揭牌成立。

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篇5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于2015年7月20日至24日举办2015年“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夏令营”(以下简称“夏令营”)。为保证夏令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明确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甲方)与自愿参加本次夏令营的大学生(乙方)安全责任,保护双方权益,本着公平自愿的原则,甲乙双方达成本安全责任协议书。

1.甲方严肃、认真组织本次夏令营活动,为乙方提供在营期间的各种服务和条件,安排组织好各项活动。乙方自愿报名参加甲方组织的夏令营,入营后需遵守夏令营纪律,听从甲方管理人员统一安排。

2.在夏令营期间,甲方负责为乙方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份。如发生意外伤害,由乙方自行向保险公司理赔。乙方在往返夏令营举办地(中央财经大学)与来源地(就读高校所在地或家庭所在地)的途中,请自行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保险,甲方不承担此间的安全责任。

3.在夏令营期间,甲方配备专门医护人员和基本医疗设施,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服务。乙方入营前需向甲方如实报告自身健康状况,不得隐瞒以往病史,特别是传染病状况;期间身体如有任何不适或其它特殊情况,须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非甲方组织不当,由乙方自发、或不可抗力导致的乙方生病、受伤以及经济损失等情况,乙方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责任。

4.夏令营期间,乙方不得离开营地外出自行活动,不得在营地会客;如确有重要事情处理需要离开营地,必须办理请假手续,经夏令营组委会批准且获得乙方监护人确认同意后方可离开。请假外出期间一切安全责任,全部由乙方承担。

5.夏令营期间,甲方为乙方免费提供住宿,乙方必须在甲方提供的宿舍住宿,需注意维护宿舍卫生,按时就寝,不得私自调换宿舍、扰乱宿舍秩序;严禁夜不归宿,严禁留宿营外人员。乙方入营携带现金及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因保管不慎丢失者,损失自负。

6.夏令营期间,乙方必须到甲方指定用餐地点就餐,伙食费用自理。如乙方因私外出就餐或食用个人购买食品出现腹泻、食物中毒等情况,责任自负。

7.夏令营期间,乙方不得有任何危及他人或自身安全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者,必须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乙方监护人对乙方入营行为、上述安全责任完全知情,并同意乙方遵守规定,参加甲方夏令营活动。本协议自乙方报到时生效,离营时自动失效。乙方因私提前抵达或延后离开,责任由乙方自行负责。

本协议作为乙方报名的申请材料之一,需同所有申请材料按要求提交至甲方。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乙方、乙方监护人各执一份,乙方及乙方监护人在提交材料前自行下载打印,并在三份协议上均签字确认。开营报到时将两份甲方签字盖章后的协议交由学生手中。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夏令营组织委员会负责最终解释。

: 甲方(公章):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乙方(手签)

乙方家庭地址:

甲方代表(签名):

乙方联系方式: 乙方监护人(手签): 甲方联系方式: 01062288272

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篇6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举行食品安全问题、管理和研究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人大法学院召开

2014年2月22日,“食品安全研究:为了一个更为整合的议程——食品安全问题、管理和研究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由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协会中国健康、环境与发展论坛(FORHEAD/SSRC)联合主办。本次会议旨在使从事食品安全方面不同学科研究或实务工作的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目前研究现状,思考研究成果如何更有效地传播,并在跨学科和跨国合作的视野下找出未来研究的优先关注点。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仕春,中国人民大学法院院长韩大元,社会科学研究协会中国代表、中国健康环境与发展论坛(FORHEAD)联合主任Jennifer Holdaway。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法学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实务部门的专家也出席了会议。

上午9时,开幕式正式开始,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社会科学研究协会中国代表、中国健康环境与发展论坛(FORHEAD)联合主任Jennifer Holdaway先后致欢迎词。

韩大元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食品安全关乎人类健康,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他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建议应当率先在食品安全领域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正是从协同的角度,依靠多方面力量,文理交叉结合,将环境、食品科学与法治等人文社会科学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徐景和司长表示,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平台的成立提升了食品安全问题研究水平。他指出,在今后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中应该树立大健康观、大安全观和大政府观,建立系统的社会治理观,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Jennifer Holdaway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健康、环境与发展论坛(FORHEAD)的作用和目的。她指出,FORHEAD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致力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次报告有助于理解研究现有的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驱动力、趋势和管理方面的知识现状。

随后,Jennifer Holdaway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张磊代表FORHEAD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进行“食品安全在中国:问题、管理和研究概况”的主题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问题概况、食品安全工作的驱动力与趋势、政府治理与社会应对、数据和研究需求等。报告还涉及现有研究的政策意义、报告的修改版本、未来的研究日程和如何促进跨学科合作等问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综合处处长韩宏伟主持了报告的专家点评环节。多位专家作了精彩的点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司长指出,报告的主题鲜明,聚焦在食品化学毒害上。整个报告方法科学,始终关注国别差异,看到了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的特殊性。同时,徐景和司长更是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5大创新——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法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战略创新。

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李仕春主任阐发了自己对于发挥政府之外其他主体监督作用的看法。他对于报告中政府外主体监督作用分析表示赞同,同时建议既要加强能力建设,又要培养国民理性,更需要多元参与和专业培训。这些建议引发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讨论。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首席专家吴永宁先生从生态视角出发,针对SSRC讨论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数据库建设,高度评价了SSRC的框架工作。此外,他指出,中国风险交流应该是双向的,而我国更多的表现为信息公开。实现风险评估方的独立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流部副主任郭丽霞从政府监督角度表示,政府不仅仅要制定政策,还要建立一种风险交流机制。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程红光副教授指出,报告没有提到土地政策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敏研究员表示,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利用现代技术的进步、网络舆论、政府监管等多种方式保障百姓有安全放心的食品。

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篇7

“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后第3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 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 推动高校的科技体制改革, 构建协同创新新模式。自从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通过教育部“2011计划”认定以来, 以地方院校为主体的省级中心也陆续成立。据统计, 我国已挂牌成立的各级各类高校中心多达数百个。然而对于承载如此重任的中心, 还没有法人资格, 中心内部财务、人事等内部管理以及对外业务开展工作均需凭中心牵头单位名义。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既有来自相关国家法律、政策的限制, 也有中心自身利益的考量。由于法人资格不仅涉及中心治理结构模式选择、中心对外开展业务的法律认可度等重大事项, 同时也关乎到中心各协同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进而影响到中心未来可持续发展等长远合作战略问题, 所以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务实有效的考量。为此, 本文对高校中心法人资格缺失的原因、弊端以及拥有法人资格的不利之处进行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现实, 提出相关建议, 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心治理结构现状

当前高校中心治理结构类似于现代公司法人治理模式。中心一般为非法人实体 (少数省份允许批准设立为非企业法人, 可以拥有中心独立的印鉴) , 实行中心理事会 (相当于公司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 领导下的中心主任 (相当于公司总经理) 负责制。同时设立专家委员会 (类似于公司的监事会) , 对中心理事和主任、副主任工作进行监督。

中心理事会 (或管理委员会) 由中心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的领导组成, 一般牵头单位有2-3名理事会成员, 参与单位有1名成员。理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主要工作为任命和考核中心 (副) 主任、审查批准中心的发展规划、批准审核重大项目立项、重要成果处置等重大事项。

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由理事会聘任的国内外著名行业专家以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人员组成, 向理事会负责, 对中心的发展规划、重大协同创新项目立项实施、国内外合作、人才培养等提供咨询、建议和指导。同时, 对中心主任等执行层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的运行管理, 对理事会负责, 组织执行理事会决议。中心主任一般由中心牵头单位人员担任。根据需要, 中心下设行政办公室、投资管理部、人事部、财务部等相应的组织和管理部门。

上述类似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组织管理制度安排, 基本保证了高校中心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但由于“非法人实体”属性, 中心在财务管理、人员聘用以及对外协议签订等工作, 不得不借用中心牵头单位名义开展。中心工作过度依赖牵头单位, 牵头单位不仅出人、出钱、出物, 而且还要接受由此带来的工商、税务、审计等政府部门的监管, 独立承受可能的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 不仅使牵头单位不堪重负, 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参与单位的积极性, 不利于中心的长效发展。

二、中心法人资格缺失原因

成员之间合作方式一般有3种:第1种是组建法人实体独立经营, 出资人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和享受权利;第2种是合伙式联合, 成员之间负有连带责任, 承担无限责任;第3种是合同式联合, 成员根据合同约定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 但联合体不具有法人资格, 是一个相对松散联盟。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 中心定位在依托高校管理的相对独立实体, 依托高校具有管理自主权, 但不要求组建法人实体, 属于第三类。

当前高校中心法人资格缺失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法律和政策限制。

首先, 中心旨在服务国家、区域以及行业发展, 具有明显公益性, 不可能在工商部门注册, 因而不可能获得企业法人资格。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指出, 中心的总体目标是“……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 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 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心重点任务是“……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 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 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中心类型包括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4种类型。因此, 无论是从其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类型划分, 均体现了中心的强公益性。

其次, 也不可能在民政部门登记为非企业法人实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社会团体必须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 或者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 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显然高校中心单位会员数量不可能满足数量要求。此外,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明确要求成立社会团体之前需征得业务主管单位同意, 而作为高校业务主管单位的教育部已经明确表示不要求设立法人实体。对于地方省级中心, 中心协同单位存在跨行政区域现象, 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 需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即民政部负责登记管理, 故地方民政部门是不会受理地方省级中心登记申请的。综上, 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高校中心均难以登记为非法人实体。

当然, 出于取得法人资格可能丧失当前已获得利益考量也是中心法人资格缺失的另一个原因。若取得法人资格, 中心就必须独立开展各项工作并承担相应义务, 比如纳税、融资等, 这将给中心带来巨大压力。此外, 若取得法人资格, 当前中心牵头单位一手为大的局面将改变, 牵头单位对中心控制力将大大减弱, 故其甘愿维持法人资格缺失现状。

三、中心法人资格缺失利弊分析

如上所述, 高校中心一般采用类似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非法人实体”组织模式, 该模式能有效地保证中心的日常管理运行和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 但在现行的法律、政策和体制下, 当中心面向社会从事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服务等经济行为时, 可能引发保障中心的社会权益、履行社会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而成为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如所有以协同创新中心名义签署的对外科技合同、人事聘用协议、采购经营合同等, 严格来说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协同创新中心的财务只能挂靠牵头单位的财务部门, 可能会给协同创新中心自主开展业务带来不便, 同时增加了牵头单位管理成本;遇纠纷时中心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也难免会给牵头单位带来连带责任。此外, 由于中心实际上是借由牵头单位名义对外开展业务, 所以, 中心其他协同单位主动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降低了中心的主体效率, 不利于中心的未来长期发展。

如果中心为法人实体, 也可能带来新问题:第一, 无论协同创新中心是企业法人还是非企业法人, 都必须依法纳税, 这将增加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营成本, 早期可能会增加其生存的压力;第二, 若登记为企业法人, 国家财政拨付的资金可能会丧失进入协同创新中心账户的渠道, 进而可能会影响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非营利性活动的积极性, 偏离公益性设置初衷;第三, 若登记为非企业法人, 不能直接与企业开展经济业务往来, 由此又背离了协同创新中心服务行业产业的初衷, 打消了中心自主经营扩大经费来源渠道的积极性, 影响了中心未来可持续发展。

中心法人资格缺失存在两面性, 这是当前困扰中心良性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之一。如何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设计, 创新发展中心管理体制机制, 实现效率和公益性相统一, 促进中心可持续发展, 是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亟待解决的紧迫难题。

四、关于中心的改革设想与建议

1. 各协同单位一定要深刻把握协同创新内涵

协同单位尤其是牵头单位领导, 必须具有长远目光, 站在全国、全社会、全民族、全行业、全区域的角度来审视中心的未来发展。改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 以注重原始创新质量、注重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贡献率为导向, 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方式向流动、开放的方向转变, 促进创新要素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分割状态向科技工作的上中下游联合、贯通的方向转变,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高校深化改革, 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坚持全面开放原则, 坚持客观公正的评审机制, 坚持多元化推动方式。

2. 根据中心的具体类型和目标任务的不同, 允许中心自行选择登记为非法人实体、企业法人实体或非企业法人实体

对于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 因其提升学术能力和文化软实力为主要目标, 公益性特别明显, 且投入巨大而经济收益不确定或不明显, 主要依靠国家持续投入维持运营, 可设立为非法人实体;对于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 因其直接面向行业企业需求, 能够且必须为企业解决重大实际问题来获取持久收益, 以维持长期可持续发展, 所以, 可调整政策允许获得企业法人资格;对于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由于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地方政府, 所以其主要经费来源是地方投入, 但考虑到其也服务地方企业发展, 所以可以允许其登记为非法人实体。

3. 从长期看, 采用“公益型”公司法人治理的组织管理运行模式是最佳选择

从总体运行效率看, 企业法人实体效率最高, 其次为非企业法人, 效率最低的是非法人实体。所以, 从中心可持续发展以及长效机制建设看, 所有类型中心应该都采用公司法人治理运行模式。考虑到中心的公益性, 这种模式又不同于当前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模式。政府必须在税收、融资以及政策性财政资金拨付上出台有关政策支持, 消除中心实行“公司法人治理模式”后不得不面对的各种不利政策环境, 确保效率和公益性相统一, 真正促进各协同单位创新要素的动态、开放和积极自由融合。这就是所谓“公益型”公司法人治理管理运行模式的本质内涵。它一方面保证了中心的运行效率和活力, 另一方面, 又消除了现行公司必须面对的税收缴纳、财政投入渠道堵塞等不利因素, 体现公益性。

总之, 高校“中心”法人资格缺失, 既有国家法律、政策层面原因, 也有中心现实利益考量因素。从长远看, 需要政策制定者未雨绸缪, 为中心实行“公益型”公司法人治理模式消除制度障碍, 真正促进高校、企业、研究所等各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 造福全社会、全行业和全人类。

摘要:由于当前法律和政策限制, 2011协同创新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及其牵头单位自身利益考量等因素导致高校中心法人资格缺失, 这使中心对外业务不得不依赖牵头单位, 加大了牵头单位压力和风险, 也影响了其他参与单位的积极性。但中心获得法人资格后又会带来税收增加、财政资金融通渠道堵塞等弊端。为保证中心可持续发展, 应建立“公益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组织管理模式, 确保效率和公益性相统一。

关键词: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法人资格,公益型,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王秀翠.浅谈2011协同创新中心[J].科技风, 2013 (16) .

[2]谢明勇, 徐戎.高等学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初探[J]科技广场, 2012 (10) .

[3]袁亮.宁缺毋滥努力做好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0) .

[4]赵德武.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 2014 (Z1) .

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篇8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体制逐步完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可以看出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必要性。应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包括协同学科交叉融合、智力资源配置、资源互补优势等方面,为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培养模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协同创新中心

[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10-03

近年,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形势,教育部推进实施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与应用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型学位,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侧重点不同。专业学位硕士侧重于应用领域,旨在培养适应行业实际工作需要且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 [2]为进一步加快高校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随后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3]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总体规划与安排,也是对培养成果考核的重要依据。它体现出高校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思路,是研究生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运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共享资源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方案,为构建新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大众化,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目前,国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总体呈大众化趋势,学校更多地注重招生规则的制定,而对培养模式的关注不够,往往简单地套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未能融入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的创新要素,也未突出其在实践方面的创新优势。导师和研究生作为培养的主体与对象,在培养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特色培养计划,从而阻碍了研究生个性化发展。对于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所占比例较大,体现特色培养需要的选修课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研究生不能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课程,从而导致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脱轨。同时,选课范围主要限于本专业之内,这人为树起了学科专业之间的“高墙”,不利于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二)指导形式单一,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

专业学位硕士普遍实行导师负责制。然而,由于不少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或理论研究,在科研实践及工程应用方面缺乏经验,且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要求、培养目标、培养方法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在指导专业学位硕士时采用和学术型硕士同样的方案。这显然和当前社会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要求不协调,也和教育部的初衷相悖。同时,随着近年来研究生的扩招,一名导师往往负责多名学生,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三)专业实践形式化,效果得不到保证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由学校或导师联系进入高校与企业联合设立的研究生工作站开展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活动。但近年的实践表明,这种培养效果往往受制于企业所拥有的创新研究队伍水平和科研保障条件,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生可支配的创新研究时间相对企业所提供的研究项目来说周期过短,使得研究生更多地只能承担产品测试和生产运行维护等周期短、创新性弱的任务,限制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深度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往往涉及多个交叉学科领域,所以受此影响尤为显著。[4]

二、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健全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条件

协同创新中心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和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高校资源的宏观整合,推动高校体制改革,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提供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必要的外部条件支持,如学校制度、师资、创新平台资源环境等。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协同创新中心对研究生创新的内部因素同样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依托协同创新平台提供的活跃创新氛围,参与协同培养的研究生更易产生创新积极性。依靠协同体的丰富资源完善创新基础理论,掌握科学创新方法,这直接或间接促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到创新研究的突破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二)有利于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

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增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着力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理论与方法相结合解决工程科学问题,并在实际工程中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勇于开展创新实验、创新设计和创新研究,这正体现了“2011计划”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要求。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体间的联合创新实践,可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参与承担的相关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创新研究往往涉及多学科优化设计,如我校控制工程专业的飞行控制研究,涉及飞行器、动力与控制的综合优化,协同创新中心能够为研究生开展这方面的跨学科创新研究提供全面支持。这还有助于研究生拓宽专业知识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体的多样性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寓教于研、寓教于用的新型创新模式,可从实质上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水平和培养质量。

(三)有利于完善高校社会职能,建设创新型国家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关注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各个行业资源的协作与整合,能有效改善高校分散、低效和封闭的创新模式,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人才和资源浪费等情况。通过得到行业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广泛的联合支持,形成紧密的一体化产学研创新体制,通过协同体间的深度融合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联合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高校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方面的社会职能,顺应了创新型国家对高校创新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

三、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思路

就我校控制工程专业而言,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将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协同创新中心共享资源的平台建设相结合,综合中心的项目需求和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合理组织和分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任务,可有效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这不仅体现了我校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也是适应“2011计划”加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我校设有“轻型通用航空飞行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直升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基于这两个协同创新平台,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一)依据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交叉优势,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在很长时期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单一,为了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应用型特点,使其能更深层次地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去,需要加强其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面向工程实践,其研究过程中往往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与协同创新中心的飞行器控制项目研究,需要涉及飞行器总体、发动机及控制、传感器信号处理、控制算法等内容。因此,在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过程中,需注重构建其完善的知识结构与理论体系,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学科的整体把握与深入理解,以培养面向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打破原有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形成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以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依托,以完善的课程设置作保障,增大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增设跨学科课程,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求,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课的选课与学习。同时,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项目需求,在中心开设相关专业实践课程,鼓励研究生和协同创新中心其他合作院系乃至企业、研究院所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跨学科研究,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为其以后深层次的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二)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雄厚智力资源,实行双导师培养制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区别于普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其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也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为了应对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缺陷,可采用双导师制度,利用协同创新平台优势学科专业群汇聚的高校多学科优势师资、科研院所专业研究人员、行业企业工程技术骨干,丰富专业型研究生的导师资源,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双导师制度能有效改变传统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导师指导方式。

在实施过程中,由研究生主导师提出申请进行协同培养。主导师负责推荐并联系副导师人选、提出拟协同培养的研究课题、协同培养的内容和形式等,副导师可以是校内其他学院有相关合作的导师,也可以是协同创新平台的企事业单位、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协同培养申请经主导师所在学院审核、研究生院遴选、批准后实施。协同培养研究生由主导师和副导师共同指导,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论文研究工作。

为了保证协同培养的效果,研究生院应对指导质量进行检查。一是成立导师监督小组,通过定期举行会议的形式对学生的科研工作进行检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导师的行为、督促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二是通过制定指导手册的形式,明确规定培养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双方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对于培养效果好的案例,进行宣传、推广和表彰。

(三)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平台资源,开展高水平创新实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完善的理论结构,更需要专业实践环节的培养与锻炼。在以往的实践环节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依赖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开展实践活动,学校对承担创新实践培养任务的企业并无完全约束机制,双方对研究生创新活动的管理存在明显的分界面。然而,作为协同创新平台的主体成员之一,高校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点来看,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可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开放的实践基地与完善的机制保障。

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提供的校企合作平台,可深度利用双方所拥有的资源与环境,突出其在创新活动中的核心优势,以吸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参与。在创新实践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提交申请,并经过导师和学院的批准,进入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实践学习。按学生的自身情况与协同创新中心的项目需求,将研究生分入相应的课题小组。通过任务分配的方式,将企业遇到的科研问题带入课题小组。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研究生的责任意识,使其具备创新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可以约束研究生切实投入实践工作,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在此期间,学校充分开放实践活动所需的各项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教室等。学校定期对参与协同创新实践的研究生的工作表现及成果进行评价,设立相应奖励机制,鼓励具有突出贡献的研究生,以活跃实践过程中的竞争氛围。这对协同创新中心专业实践平台的长期高效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提供的广阔平台,可举办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以项目立项的形式资助,以现场比赛的方式竞赛,在此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分工的合作意识,培养其成为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四)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国际交流舞台,提升国际化创新水平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发展也正面临全球化趋势,传统的封闭式创新研究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国际化交流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研究生的整体创新研究水平,更能使一个学科乃至学校更快地与国际对接。

立足于协同创新中心所提供的学术高地,通过建立“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可构建国际交流创新研究平台,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国内外专家就共性技术联合开展创新实践和学术研究创造交流机会。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优势学科平台,定期邀请国际著名专家、教授、学者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工作。此外,通过设立关于国际合作交流的鼓励和奖励政策,为研究生提供海外访学计划,包括联合培养、短期访学、海外实习、国际会议等交流项目,促进研究生切身参与国际交流,为创新提供动力和活力。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基地和学术高地,构建开放的国际学术研究环境,能有效培养研究生的国际竞争意识,拓宽研究生的科学创新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同时,开放的国际化学术环境对于克服中国学生常有的封闭、保守的性格弱点,提高研究生以竞争共赢的姿态参与国际科技协同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能力强的多元工程科技人才。

四、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建立学科人才与高级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桥梁。“2011计划”积极推动高校、研究院所和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促进高校体制改革,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因此,开展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结合我校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指出了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从协同体学科交叉融合、智力资源配置、资源互补优势和国际化学术高地等方面,提出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从而为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 参 考 文 献 ]

[1] 曹俊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90-95.

[2] 张志红,潘紫微.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32-136.

[3] 2011协同创新中心[EB / OL].http://baike.baidu.com / .

[4] 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2-83.

上一篇:资兴市文化局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下一篇:《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