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的源泉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爱是教育的源泉(精选11篇)

爱是教育的源泉 篇1

爱是教育的源泉

——四平市铁东区实验幼儿园陈鑫

曾经有为教育家这样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幼儿教师最美的语言。冰心说:“爱是教育的基础。要做好一个幼儿教师,更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爱心,爱心是幼儿教师的根本,爱心是幼儿教师的支柱,爱心是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素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尤其需要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拥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胸怀,用母亲一样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和宽容心去呵护每一个稚嫩的孩子,才能真正做好幼教工作。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山花,办公桌上那两个红红的苹果,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1-

们的学生呢?那么,就让我们把爱的火炬传递给学生,为爱插上翅膀,让爱在万顷碧波、蓝天白云间飞翔!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用我的爱心感化着学习困难的学生。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当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新鲜、好奇。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师,您早。”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

如果孩子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孩子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孩子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孩子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瘦弱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我们的工作是辛苦的,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让我们用爱心迎来孩子们对我们的信任,对自己的信心;用创新培养新一代的创造性人才,护送他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

师无私奉献的典范。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努力实践着。对天资聪颖的孩子,我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品格意志;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我用爱心、耐心铸成一把钥匙,寻找他的自信,打开她心灵的窗户;每天清晨,我早早来到教室,仔细收拾每一个角落,擦拭每一件玩具,为孩子们创设卫生安全的活动环境。孩子们每次午睡起床,我都要仔细检查孩子衣服穿反了没有、鞋带系好了没有,因为这些小失误可能导致孩子行走奔跑时摔伤;要是看见哪个孩子在玩小扣子,就留神提醒他别放进了嘴里或是鼻孔里;要是哪个孩子的脸无端红了,我就赶紧摸摸会不会是发烧了;看见哪个孩子嘟起了小嘴,我就会赶紧问明原因,并想办法逗他开心„„我付出的只是一颗真诚的爱心,而孩子们回报给我的,是温暖的爱的海洋。

记得我班有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蕊蕊,刚来幼儿园时,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说,且样样没兴趣,跟他说话,她永远都是点头、摇头。一年来在她身上倾注了我的爱和我的教育,我时刻都在关注她。为了培养她的自信,我开始鼓励她自己独立做事,有时我心里确实会有点儿着急,但理智告诉我,我这当口一批评,我会更不知所措,所以对蕊蕊,我必须具备了五心:爱心、耐心、关心、信心、细心。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她终于有了转机,她开始轻声讲话了,面对她每次小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鼓励,她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说话的语气也壮了,现在的蕊蕊活动时还常常举手发言了!是什么力量使他转变的呢?那就是爱的力量,教育的力量!在工作中,我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真正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和孩子一起生活、游戏、学习,带领他们走出幼儿园,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我成了孩子最要好的朋友和玩伴。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细微的情绪变化都会被

我捕捉,从中,我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特长、爱好、潜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多元智能得到发展。

“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了,一天天地长大了。看着他们禾苗一样一天天快乐地拔节成长,那份收获的喜悦,远远超过了他们带给我的烦恼。

幼师的工作不止是一份薪水,一条前途,更多的或许是心理的依托,孩子、家长的期望。能让我们立足于此得到尊重、认同是对工作的态度——积极、乐观、尽责是对寄予我们期盼的家长、孩子、幼儿园最好的展示。感恩于自己的心、帮助的 同事、给予肯定的家长、孩子、指导前进的园领导、园本思想,让责任伴我们前行,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与幼儿园的明天共展望。

爱是教育的源泉 篇2

一、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行, 人们越发清醒的认识到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劣根性, 更加期盼理想的师生关系, 期望和谐、民主、平等;期望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感动到心的深处。“我喜欢这位老师, 所以我喜欢他 (她) 教的这门课。”这就是孩子的心声!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本着“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 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以爱育爱。尊重学生的情感, 学会蹲下来与学生对话, 用一颗童心和学生交流、沟通;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 把学生看成与教师平等的、独立的人, 让体罚、变相体罚不再发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有效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和想象力, 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就是爱的力量!

二、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宽容

一个好老师应该用平常心、平和心、平等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能出现被“遗忘的人”。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给予鼓励的眼神, 即使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 也会说“别着急, 你再想一想。”教师的宽容和充满爱的语言会使学生紧张的心理缓和下来, 思维立刻活跃起来, 问题可能迎刃而解。反之怒目而视, 板起脸大吼一声:“快点真笨!”结果是学生刚想起来的知识也被吓忘了。每天都面对不同的学生, 遇到不如愿、不顺心的事是很平常的。但是无论遇到何种情况, 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 正面解决问题。宽容是一门育人的艺术, 爱也是一门育人的学问。给学生一点“不听话”的权利。

爱是教育的源泉 篇3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错,爱是教育的源泉,因为有了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品质。

一、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行,人们越发清醒的认识到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劣根性,更加期盼理想的师生关系,期望和谐、民主、平等;期望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感动到心的深处。“我喜欢这位老师,所以我喜欢他(她)教的这门课。”这就是孩子的心声!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以爱育爱。尊重学生的情感,学会蹲下来与学生对话,用一颗童心和学生交流、沟通;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看成与教师平等的、独立的人,让体罚、变相体罚不再发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效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就是爱的力量!

二、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宽容

一个好老师应该用平常心、平和心、平等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出现被“遗忘的人”。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给予鼓励的眼神,即使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也会说“别着急,你再想一想。”教师的宽容和充满爱的语言会使学生紧张的心理缓和下来,思维立刻活跃起来,问题可能迎刃而解。反之怒目而视,板起脸大吼一声:“快点真笨!”结果是学生刚想起来的知识也被吓忘了。每天都面对不同的学生,遇到不如愿、不顺心的事是很平常的。但是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正面解决问题。宽容是一门育人的艺术,爱也是一门育人的学问。给学生一点“不听话”的权利。

在美国的一些学校里,很多时候他们都鼓励学生和老师“抬杠”,鼓励学生多想几招来“对付”老师。可是在中国的老传统看来,老师总是希望学生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如果学生从小就十分顺从,不同想法都被扼杀,时间长了就不敢挑战了。没有了挑战精神,也就没有了创新精神。一个农村小学的门前有一条小河,教师天天背着学生过河,年年评上劳动模范。后来换了一位年轻的教师,他逆向思维,不是背着学生过河,而是组织村里人在河上架了一座小桥,结果未被评上劳动模范,因为按传统的思维“背”才勤劳,像这样压抑创造性的例子太多了。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传统思维方式里,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不要求全责备,不要用传统的观点把他们训练成“小老头”。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淘气”,去遐想,去活动,去创造。

爱是教育的源泉 篇4

泗阳双语实验小学东校区 黄鹂(科学)

师爱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基础。古代的孔子就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力求做到“诲人不倦”。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如果设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师爱” 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我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6年,也算是小有经验了。我深深感到:教育离不开爱。教育就是要从爱出发,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射进学生的心灵。师爱,如同天空一样深邃,又如山泉一样甘甜,它是一种博大而智慧的爱。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要对学生施“爱”。爱包括了教师工作的全部内涵。有的教师把爱施给了优生,对他们百般照顾,小心呵护,因为优生能给老师带来优异的成绩。相反地,对差生则是恨铁不成钢,一开口就是挖苦讽刺。把脏活累活推给他们去做。这类学生活在自卑当中。“金凤凰”,“美天鹅”固然可爱,但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再差的学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有突出的一面,也有闪光点。所以教师要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学生的缺陷与不足,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他们一个支持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以及一声温馨的叮咛,让爱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这个学期,我新接了四年级的7个班,和果然,在我上的一节语文课上,我正在讲解课文,突然听到有个学生大声说“老师,小杰打我!”我一看,果然是小杰,他正在那得意地笑。我生气了,命令他站起来。小杰站起来了,却对着我做了个鬼脸。全班哄堂大笑。我心里对自己说:“别生气。”我决定先把他凉在一边,于是我只淡淡地说:“你先坐下来,下课再说。”课堂以恢复了正常,我又继续上课。

下课后,我把小杰叫到办公室,打算教育他。他却大言不惭地对我说:“老师,我不怕你。”看着如此牛的他,我心里想,如果我也是简单地训斥他一通,他肯定会恨我,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我首先向同学了解小杰的情况。原来他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在广东打工,他自己一年级的时候就借宿在一个亲戚家中,只有在过年时才能见到父母一面。因为缺少父母的爱,他感到孤独,平时又总是受到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真可怜,我铁下心来:我要用师爱去改变你。

于是,我看好机会实行我的计划。下课,看见他在玩,我就去跟他玩,抓住时机表扬他。刚开始,他不理我。但次数多了,他也不好意思了,渐渐地,他也和我说话了。对我的表扬也不好意思起来。这时我发现,小杰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有一次,放学时,天正好下着大雨。我批改完作业走出办公室,见小杰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走廊,左顾右盼。我走近他,见他没有雨伞,随手递给他一把雨伞。他慌了,语无伦次地说:“老师,那你怎么回去呢”“不要紧,老师还有雨伞,快回去吧。”我看见了他眼中闪闪的泪光。从那时起,小杰再见到我,主动问候。上课时,我时刻关注他,他一有举动,我就投去信任的目光,并有意摇摇头暗示他不要这样做。久而久之,他上课精神多了,干扰别的学生的事情也少了。课堂上,也很少听到学生又报告小杰捣乱的声音。全班的课堂风气焕然一新。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欣喜地发现小杰勇敢地举手发言了,尽管他所答的问题很浅显,很简单,尽管他的回答在其他学生眼里不屑一顾,但他能站起来,能主动发言了,可见他的心理开始拥有阳光了,虽然只是斑斑点点的阳光,但我相信,从今以后小杰不再是低头弯腰的孩子,一定是个抬头挺胸,坚强而快乐的孩子。

爱是教育的真谛 篇5

爱是教育的真谛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本书,以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体现出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乡国之恋,令我不由得被感动。

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

在看《爱的教育》时,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爱是什么? 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

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 — 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不由想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其实,我们也可以挤出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多听听这些“爱的故事”,感受和体验爱、学习付出爱。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爱是什么 ?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还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朴实的爱、深厚的爱。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

爱是教育的真谛(定稿) 篇6

我发现班上有几个孩子,爱从家里带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入园,有时还是一些不安全的小东西,如珠子等。集体活动时他们不但不参与,还召集周围的小朋友玩他们的东西。特别是月月,我给他说过很多此,叫他不要带来,他就是不听,也曾没收过他的东西,还是不管用,严重违反了我们的教学计划和课堂秩序,我在心里问自己,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今天早上,月月的妈妈对我说:“老师,月月感冒了,我叫她不要来读书,但她一定要来,请你多关注她,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就给我打电话。”我牢记月月妈妈的话,一会儿问她舒服吗?一会儿问她要喝水吗?一会儿摸摸她的头,看看发烧没有。孩子见我这样疼他关心她,心里很高兴。

中午,当孩子们躺下时,我开始给他们盖被子,来到月月的身旁,我轻轻地给她盖好被子,“谢谢你老师。”孩子小声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许多孩子都进入了梦乡,只有月月还在那里瞪着他的大眼睛,一点睡意都没有。我来到他的身边小声问:“睡不着吗?”孩子点点头。“那你起来吧!”“不,老师我怕影响别人。”“你轻轻地起来,轻轻地走出去,就不会影响别人了。”“好吧。老师谢谢你,我以后再也不带东西来幼儿园了,其实大人说的都是为你好。”月月边走边说。

望着月月的背影,想着他的那句“我怕影响别人,我再也不带东西来幼儿园了,其实大人说的都是为你好”的话,我思绪万千,这不是我一直想要的结果吗?是什么东西让孩子变化这么大呢?是爱,是我对孩子的爱让他感动,是我对他的关怀让他受到感染。所以说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先爱孩子,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篇7

那天, 是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维护受教育权》的第一课时。让同学们讨论了受教育权的问题:小英该不该辍学打工。同学们进行了发言。讨论的结果是:同学们还是认为应该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教学按照我设计的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学习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时, 我进行解析:从个人享受权利的角度看。当代科技迅猛发展, 人类知识迅速增加, 生很多找不到工作, 起薪点很低;有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 还不如中专生, 面临就业困难;还有的学生直接举例:我父亲小学没毕业, 不也照样赚钱吗……对于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当然是不置可否了。

这节课我想我备课不充分, 等一下该如何收场呢?我觉得头皮一阵发麻, 但是稍微理了理头绪, 我把这些问题先抛给学生, 听听学生的看法, 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再谦虚一点, 留在课后也可以。于是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针对第一个问题先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 放弃高考的学生可能有的本来学习就不好, 要考上好的大学不大可能, 干脆停下打工;有的因为家庭经济困难, 希望早点出去打工;还有的认为即使上了大学也难以找到好的工作, 不如早早出去打工。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 有的同学提出他们的观点:大学生的要求过高, 很多都去考公务员了, 或者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不进、非大城市不去;都往本来就人才济济的地方跑, 竞争非常激烈, 社会变化日新月异, 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只有接受教育……所以, 公民享受教育权利是为了自身发展的基本需要。

接着我再进行举例:

材料:全国希望工程第一位大学生、研究生张宗友, 2001年在南京大学考博成功, 成为全国希望工程第一位博士生。张宗友曾因家贫面临失学, 金寨县希望工程办公室予以援助, 使其得以继续学业。在救助期间, 张宗友不负众望努力学习, 2006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自工作以来, 先后获得文学院第七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程千帆奖学金, 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党员等;已发表学术当然工作不好找, 起薪点也就低了。

我说:“没错。中专生、职校生比较务实。找工作的起点较低, 不计较太多, 当然工作好找。而且现在我国人才的比例有些失调:高级技工人才缺乏, 高学历者失业的人数在增多。”有的学生又说:“有些大学专业设置不合理, 造成人才过剩。但是, 这是否意味着, 我们不要接受教育了呢?”学生眼里露出迷茫的眼神。

针对学生直接举例:我父亲小学没毕业, 不也照样赚钱吗?我请这位发言的同学谈谈。我问他:现在坐在这里, 是否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不读了呢?是否就要接父亲的班呢?他的父亲对他的学习有着怎样的看法。

结果这位同学站起来, 挠挠头皮, 不好意思地说, 他的父亲对他的学习很重视, 他父亲当年就是文化水平不高吃了很多苦头, 现在的社会, 不多学习是跟不上时代要求的。班里的同学都笑了。

针对第二个问题:大学生还不如中专生、职校生好找工作。我请同学们发言, 讨论该如何解决。大多数学生认为, 论文二十余篇, 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希望工程的宗旨主要在于救助失学儿童与少年, 使他们获得同等受教育的机会, 从而成长为有用之才,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应有的力量。张宗友通过自己的奋斗和业绩, 努力地诠释着这一宗旨。

从这一事例中,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观点:知识改变命运, 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同学们认同这个观点, 但一个同学提出质疑:“‘读书无用论’蔓延农村。”在经济发展相对活跃的重庆地区, 2009年有上万名应届高三学生放弃参加高考。于是同学们议论纷纷, 现在的大学还是应该多接受些教育。只是, 就业和成材的观念要更新。有的学生发言说:“可以再到中专、职校接受再教育。”

近年来, 大学生“回炉”现象让人关注。我问, 大学生“回炉”是不是接受再教育?我问学生, 技校、职校生的受教育, 找到一份工作, 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这与课文的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有没有矛盾?

同学们发表了看法:“这是我们就业观念的改变, 不管是职校教育还是大学教育, 都是受教育。”接着, 同学们都看出与本课的知识内容并不矛盾。

爱是工作的源泉 篇8

一、热爱幼教,热爱幼儿

热爱幼教,热爱幼儿,促使我用全部精力和心血培育幼儿,为了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到更多的本领,我细心寻找材料,把家里的毛线、布头、磁铁、纸盒、饮料瓶、磁带拿到幼儿园,从上班的路上采集树叶、野花。为了丰富自然角,把自己家里的花搬到班上,把别人送给我的红薯拿到班上。一次,为了寻找鹅卵石,天已经很晚了,但我一想到明天美工区还要用到这些石头,我不顾天黑来到正在施工的修高速的地方,捡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当我捡够这些石头的时候,回家的路已经看不清了,心里很害怕。由于我回家的路很偏僻,我胆颤心惊的回到家。没有谁逼迫我做这些事情,是对幼教事业的忠爱,让我“俯首甘为孺子牛”。

用什么去爱幼儿,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靠科学知识和技能,在各种食物飞速发展的今天,自己拥有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了。所以,自己要学习,要充电,我自己买磁带、光盘在家里学习思考,琢磨每个细节,每个动作,每个音节的要领,为的是,让幼儿在音乐、舞蹈、体育等方面受到更好的教育。我自己又掏钱买了空磁带,借别人的原带子,给幼儿录制幼儿广播体操音乐,小动物模仿操音乐,然后教幼儿一遍一遍的学。在2007年的春天,为了教幼儿学舞蹈,因为当时我园还没有配备教学电器,我把儿子学英语的录音机拿到幼儿园。用完以后,在我带录音机回家的路上,因为道路凹凸不平,不慎把我摔倒,录音机被甩出去很远。我拿起来一看,已经摔得不成样子了。回家以后儿子很生气,家里人也埋怨我,我无话可说,第二天拿到修理部修理也没有修好。什么驱使我这样做,我想,是对幼儿教育事业无私的热爱。

二、对幼儿全面负责

我班的幼儿人数多,层次复杂,有的好玩爱动,有的自控能力差、任性,有的不友好、爱打架。有的不守纪律,不听规劝。面对这样一群幼儿,我该怎么办?有的时候,我躺在床上都要思考这个问题。思考的结果是:我要用积极的情绪和信心,冷静、耐心、诚恳的教育孩子。不管孩子的面貌端正与否,听话与否,干净与否,智力怎样,个性怎样,我都要一视同仁,待之以爱,对幼儿全面负责。

王佳瑶以前是一个胆小、不善言谈、不善交往,但又希望得到老师重视的孩子,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和与孩子家长的交谈,知道王佳瑶这样一个特点以后。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特别是语言活动的时候,我多次让他回答问题,复述故事的内容。朗读儿歌。在有空闲的时候,把他叫到身边和他说说话。做游戏的时候,让其他小朋友多和他一起玩。他有点滴的进步我就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慢慢的王佳瑶爱说话了,时不时的还对老师的穿着发表一下看法。

李浩宇是一个自控能力差、做事不知深浅、不遵守纪律、智力也不太好的孩子。以前他不在我们班,在从前的班里,他今天打了张三,明天把小凳子又弄坏了,后天把花盆又弄碎了,大后天又把李四推倒。当他来到我们班上的时候,我确实犯了愁,也做了思想斗争,是对他放手不管,还是挖掘他的优点,让他比以前有进步,最后,我还是下了决心:要管他,要让他比以前有好转。于是我先观察他,通过观察,他确实是一个好动、爱招惹是非的孩子。,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他一会打旁边小朋友的胳膊,一会打人家的头,一会又踩人家的脚。基于他这样的缺点,我让他挨着老师坐,单独给他放一个桌子,他可是一百个不愿意,经过我耐心的给他讲道理,他居然点头了,我很高兴。

我努力寻找他的山观点,通过观察,他积木插得很好,能插出很多种东西,我及时表扬了他,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再有,他也时常提起他原来的老师,尽管在当时他并不怎么受到老师的厚爱。这让我很感动。说明他有感恩的心。所以我更不能嫌弃他,冷落他,让他和所有孩子一样,在老师的呵护下成长。现在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确实是比以前进步了,也听话了。

三、主动协调家园关系

家长是教师的合作伙伴,只有双方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才能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面对家长,我做到微笑服务,主动打招呼,即便不是我们班的家长,我也同样这样做,只有这样的家长才觉得老师和蔼可亲,他才愿意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就必须了解幼儿的家庭和家长。所以,我时常和家长拉家常,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我们班的幼儿有的是单亲家庭,有奶奶和爸爸带,例如:郭日韩、刘璐、,我们在学习儿歌《妈妈爱唱歌》的时候,由于这首儿歌是反映妈妈如何爱自己的孩子的,于是我对小朋友们说,不光妈妈爱我们,爸爸、奶奶也很爱我们。我们还可以把《妈妈爱唱歌》改为《爸爸爱唱歌》、《奶奶爱唱歌》。

在教育活动中,我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把自己的育儿方法和经验写成文字,供老师和家长们参考。例如,在“如何不让孩子吃小食品”的问题上,家长们都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方法。为家长排忧和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认为也是老师份内的事情。我们班有的幼儿新增添了小弟弟或小妹妹,陈宁就是其中一位,一次她妈妈跟我说“你帮我说说陈宁,自从有了小弟弟,她的情绪就不好,老问妈妈,你还喜欢我吗?”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进行了一次语言活动。我给小朋友们出了三个讨论题目:1、有了小弟弟或小妹妹好不好?2、有了小弟弟或小妹妹妈妈还爱我们吗?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弟弟或小妹妹?小朋友们的发言可踊跃了。通过这次活动,陈宁对小弟弟的看法变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我们班的贾子豪没有爷爷奶奶,爸爸外出打工,由妈妈一人带他。一次他妈妈急着浇地,放学后,让我把他带到地里,那一天刮风,又赶上顶风,再加上贾子豪个子大,道路又坑坑洼洼,我骑着自行车好不容易才到达他妈妈浇地的地方。我出了一身汗。当我看到他妈妈的时候,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的妈妈只是笑笑,没说一句感谢的话,但我心里不怨她,因为这是我的职责,这是我应该做的。

由于和家长关系融洽,只要我们班需要家长的帮忙,家长都积极响应。

四、团结协作,共同创建幼儿园

老师和园长一样,都是幼儿园的主人,我想,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拧成一条绳才能真正办好幼儿园,所以我工作的最后一条原则是:团结协作,共同办好幼儿园。幼儿园的管理工作繁重、琐碎、复杂的。我尽全力协助园长搞好幼儿园的建设。带头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大家充分发扬主人翁的责任感,人人关心幼儿园,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响应园长的举措,才能使幼儿园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所以只有园长需要我帮忙,我都毫不犹豫的放下自己的事情,把精力头像幼儿园的工作。

我园有几位教师,是从小学转岗过来的,她们需要帮忙,故而园长安排我给老师们培训,我欣然接受。我掏心掏肺的给老师们培训。音乐从简单的1、2、3、4、5、6、7的音名、唱名学起,律动从最简单的拍手、点头开始,舞蹈从最基本的舞步做起。经过我们姐妹的共同努力,现在老师们的业务水平都有很大进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幼儿园的教育就会更上一层楼。

爱是教育的源泉 篇9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本书荣获过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大奖、冰心图书大奖、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我读后是满心的感动和仰慕。这本书正体现了这样一个主题: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有真诚的爱心,才有流动的血脉,才有生命的教育。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是一本活的教育学,活就活在它是源于许许多多的生活实例和教育实例,这些实例是李镇西和他的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其中有李老师倾注的心血,也有学生对李老师的感情回报。实例有背学生上医院、鸡蛋的故事、秘密行动、父亲节贺卡、生日的祝福„„全书是归纳的,而不是演绎的,不是僵化的教条,不是枯燥的原理,不是印证别人的理论,而是全部来自自己的实践,活生生,带着晨露,带着轻风,带着晚霞,几乎翻到全书的任何一页都有实例,都有真实的故事,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

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尤其是文学名著和教育类书籍更要捧读不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素材,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我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养料。最近,我也经常看《修炼当下的力量》、《输在坏习惯》、《文化苦旅》、《教师日记》、《追寻近代教育大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名人传》等等,看了之后,觉得轻松愉快,收获颇多,心灵上有很大的触动,我就把这分精神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也每天多收获一点。

感受之二: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心灵赢得心灵。

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是真挚的、是无私的,也只有这种爱,才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正像李老师所说:“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李老师与学生一起过生日,为学生送上生日礼物——书籍、笔记本、贺卡;学生王慧病了需要住院,李老师背着她爬陡坡,累得直喘粗气;李老师还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 通过书信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李老师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时,将是无比幸福的,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人了成功的港湾。我班上有个学生小李,很小就失去了母爱,跟着瘫痪的奶奶和父亲生活。父亲远在浙江温州打工,无暇顾及他。他迷上了游戏机,旷课逃学是常事。我没因他是单亲家庭歧视他、抛弃他,我多次与他促膝谈心,努力寻找和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在与他的接触中,我知道了一个14岁的孩子每天都要给奶奶做饭,多么懂事的孩子啊。我在班会上表扬了他,提议全班同学都来帮助他,尊重他,使他情感上得到安慰,理智上得到调控,心灵上得到补偿,用集体的温暖让他重新感受到了爱。爱起着潜移默化的感化和启迪作用,他在学习及各方面有了可喜的进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那年暑假不幸的他又失去了唯一可以依靠的父亲,一向关注他的同学马上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我,那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我知道此时的他最需要亲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不顾天黑路远马上赶到他家,安慰着这个承受巨大打击的孩子,告诉他老师和同学都是他的亲人。他哽咽地说:“老师,您教我一场,为我操了不少心,可是我家这样„„我不想再上学了,我要去闯世界,赚钱养奶奶。”一个连初中都未毕业的孩子凭什么本事去闯世界呢?为了减轻他那稚嫩的双肩承受的巨大压力,为了让他九泉之下的父母安心,为了让他继续完成学业。到校后,我向班主任作了汇报,发动班上的老师和学生对他进行捐款,解决了他的学习用品费用和部分吃穿生活费用,并帮他申请到了住宿生生活补助,解决了他上学的后顾之忧。几天后,我又带领几个同学到他家清扫环境卫生,干了整整大半天。深深的关爱,触动了他的心灵,他坚定地说:“老师、同学们放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完成学业,掌握本领,回报老师、学校和社会。” 感受之三: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那些快乐和痛苦。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目光;而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点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安慰;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更会把我们当成无话不谈的朋友。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感受之四:教育是门艺术。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李镇西老师辩证思想诠释了有些教师对“爱心”的误解,他们认为教育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或者以为教育之爱就是迁就学生,就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纪律”。而李老师则认为,教育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爱。李老师在对顽童的转化与优秀学生的培养与提高上有他独到的一套。很多班主任在写班主任计划或总结时,都会提到“抓两头,促中间”,都是大而空,没有多少可资借鉴之处。他的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每日九问、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赛、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等做法都很值得我学习。

《爱心与教育》给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尊敬、信任甚或崇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受到的教育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还有,教师应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复证明的那样:“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于教育的故事:爱是耐心等待 篇10

尤其是孩子犯了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就会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马溢锴的学生。他特别顽皮,上课小动作多,随便讲话,随意接话茬,想下地就下地,也不和老师打招呼,作业总是偷工减料。如果你对他严厉些,他就会敲桌子、摔东西,或者小膀一抱开始静坐,和老师对峙起来。上课让老师头疼,下课也令老师放心不下,上下楼梯不是跑就是跳,每天都要和他斗智斗勇。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以及和家长的多次沟通。才知道,孩子成长的这几年,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用太管。致使孩子行为过于随意,特别不好管。平时在家喜欢打游戏,对枪、炮特别偏爱,有时就会把玩具带到学校来,上课趁老师不注意就拿出玩。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特殊的办法,如果他完成作业就可以玩玩具,班里的小球由他负责管理,给他留的作业量要比其他同学少,并根据他爱跑腿的缘故,只要有送东西、找人等事情时都让他去做,但要做这些事的前提是要认真完成作业,虽然开始不太情愿,但在玩心的驱动下慢慢地也能静下心来学习了。另外,我还把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作业的任务交给他做,他非常开心的接受了,并且做得很好。

每当他做好一件事的时候,我都会夸奖他,鼓励他,如果他犯错了,就会和他耐心沟通,绝不斥责。就这样,马溢锴同学变了,能够专心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了,虽然作业完成的质量还不尽人意,但他的改变以让我感到很欣慰,要想做得更好,我们还需慢慢等待。

爱心——教育成功的源泉 篇11

一、爱是教育的润滑剂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知道,奉献给学生真挚的爱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只有在爱的教育中,才能激发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去获得成功。教师要爱“听话”的学生,让他们成功,更要爱“不驯服”的学生,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爱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会激励学生做得更好。

晓宇,是所有师生一致认为无法教育的后进生。我接班后,他依旧是这样,一周只上那么一两天学,要是你问他,为什么不来上学?他总会以这儿疼、那儿痛的理由敷衍我,后期有同学告诉我,因为他有鼻炎,一不小心就要流鼻血,父母拿他也没办法,也只好听之任之了。有同事劝我,放弃算了,可他毕竟是个孩子呀,我放弃了,说不定他会变成什么样?他今后的人生路该怎么走啊?不,不能放弃,帮助他进步是我的责任。

那天,他又没来上学。为了弄清情况,放学后我决定去家访。当我赶到他家时,天已经黑了,是晓宇开的房门,进了门才发现,偌大的房间里只有晓宇一人在看电视,茶几上放着几小盒饼干。我问:“爸爸妈妈呢?”晓宇低声回答:“爸妈都在工厂上班,还要过一小时才下班。”瞧他那可怜兮兮的样子,似有许多委屈。我深深地吸了口气,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跟老师说说,看老师能不能帮你。为什么不上学?上学不就不孤单了吗?”晓宇低着头,玩弄着衣角,好久才说,我做不完作业,会挨老师的批评,同學们要嘲笑我的。瞧着孩子那一脸的无奈,我知道了,这孩子需要来自师生共同的关爱,需要尊重与呵护。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给予他这种特别的关爱。想到这儿,我亲切地对他说:“只要你坚持天天来上学,作业老师会在学校辅导你完成,怎样?”

以后晓宇来校的日子里,在课堂上,只要发现他举手了,我就把发言的机会送给他;在课间,找来一些同学与他聊聊家常,讲讲笑话;在课后,及时辅导作业,使他充满信心。渐渐地,晓宇不旷课了,行为习惯也有了巨大的改变,毕业考试时,他甩掉了“不及格的帽子”,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这便是爱的力量,是爱,使他冰冷的心复苏;是爱,使他增强了信心和勇气;是爱,使他融入整个集体,成为集体中一个有活力的音符。

二、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

做班主任工作的,不仅仅让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获得成功,还要教学生成功的做人,塑造学生的灵魂。事实证明,班主任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容易被学生接受,容易打动每个学生的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今年我校的体育运动会上,我们班的比赛总成绩没有获得第一名。回到班级,我看到有几个队员头伏在桌面上哭了。见到这样的情景,我决定开展一次主题中队会活动。

“同学们,我们这次比赛虽然没有取得好名次,但你们努力了,你们是好样的,是成功的。”接着我用激动的语调说:“成功的宝座并不是人人都拥有,世上没有常胜的将军,谁没有失败的经历呢?但是贵在参与,只有众多的参与者,才显出竞赛的精彩和金牌的价值。今天,仅凭我们勇敢地参与,就应为我们自己喝彩。我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大字——本次主题中队活动的主题:为自己喝彩!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掌声。

“虽然我们失败了,但我们不应该沮丧,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应该好好审视自己,反省自己有哪些不足,总结失败的教训。”我把目光投向李红,此时的李红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沮丧和不高兴,她立刻站起来说:“今天我们班的失败并不是由于实力上的差异,而是同学中交接棒时没有高度重视,把接力棒交到地上了,如果没有这次失误,我们班一定能拿第一名,我们班一定要吸取这次失败的经验,这次失败将成为我们下一次成功的教训,我相信在以后的比赛中,我们一定能取得好名次。”话音刚落,在掌声中又一位同学站了起来,用响亮的声音说:“我们关键是要在失败中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自信,所以我认为,即使输了,也要给自己一点掌声,为自己喝彩。”

“我认为,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有勇气,有决心,有毅力。只要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会有成功,就会有人给我们掌声,为我们喝彩。”

……

听着同学们热情激动的发言,我心里无比高兴,我认为这次主题中队活动是成功的。因为,它让同学们懂得了:为自己喝彩,不是骄傲自满,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一种自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这样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拥有自信和决心,保持足够的毅力和勇气,只要付出了心血就会拥有成功,也就拥有了鲜花和掌声。

三、爱是学生进步的阶梯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都要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亮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自我表现的机会,在班级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特长小组,如:“舞蹈队”、“歌唱队”、“乐曲队”、“体育特长组”、“书法绘画专长组”。鼓励每一个学生加入其中,并且让学习较差而在这些方面有专长的学生担任“队长、组长”。在活动中让他们充分展示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树立起他们战胜学习不好的自卑感和大步前进的信心。

教育的路途漫漫,我将锲而不舍地求索。多年来,虽有过挫折,有过哀怨,但我坚信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将爱撒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终有一天会春色满园的。

上一篇:垃圾分类作文题目下一篇:相亲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