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材料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开发区材料

经济开发区材料 篇1

推进经济开发区经济飞速发展

(发言单位:中共毕节经济开发区工委)

尊敬XX部长、各县市组织部长及兄弟园区领导,大家上午好:

今年以来,毕节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济开发区)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在毕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快进展。现将经济开发区的各项建设取得的成绩、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简要汇报如下:

一、建设取得的成绩

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的前身是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经过一年的发展,于2011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为毕节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0.13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载货汽车制造、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商业开发等产业。在开发区党工委的领导下,目前,入驻开发区的28家企业,协议投资金额111.04亿元。

(一)项目建设情况 力帆时骏振兴集团投资33亿元、研发中心投资1.97亿元,建年产5万辆重卡、6万辆中卡、20万辆轻/小/微卡二期技改项目,已于9月6日全面竣工。目前,已有23户规模较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开发区内开工建设。其中,20家将入驻力帆时骏振兴集团的标准厂房,其余3家独立建厂。九天高原电瓷有限公司投资6.5亿元的特高压电瓷生产项目,场场平已启动,累计实现投资300万元;安丰门业投资1.3亿元的安全门生产项目,场平已启动,累计实现投资500万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开发区一期路网工程进展非常顺利,正在修建 的有毕海大道、力帆路、骏马路、振兴路、主三路、次五路,正在做设计的有次一路、主一路、主二路、小坝大道。在电力建设方面,投资8000万元的小坝输变电工程变电站已基本完工,已于6月29日投入使用。投资512万元的小坝变-力帆35kV双回专用供电线路已完成交付;在供排水方面,中屯-力帆1500吨/日供水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供水管道正向四家独立建厂的配套企业延伸。开发区4200吨/日供水工程已完成设计。

(三)招商引资工作 在招商方面,采用BT、土地臵换、资源臵换等多种模式,分别与北控集团、豪盛集团、清华紫光、中国建筑技术集团、力帆时骏集团、太平洋集团、瑞图集团(万陆投资)、多米世纪环球投资公司、太平洋证券、昆明世博投资、国电(贵州公司)、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处等公司进行了洽谈,力求尽快确定合作伙伴,确保尽快启动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在围绕力帆载货汽车配套展开招商,分别与山东、重庆、广西等配套厂家进行对接,针对发动机、变速箱、车厢、制动器等等零配件项目进行了初步洽谈。

(四)拆迁安置工作

开发区现已完成征地6395亩,建设面积达4600亩,在征地拆迁时高度重视居民安臵工作。目前一期安臵小区已完工,建成安臵房245套,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体育、餐饮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已完工,现已有234户村民入住安臵小区,农家乐、农家超市、发廊等已营业。二期安臵小区地勘已完成。第三期安臵小区完成选址,正在做规划设计。当前,开发区正在加大征地拆迁力度,60户临时安臵房已完工,下一批拆迁正进入程序。

二、党工委的主要做法

(一)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契机,选强领导,配齐班子,培养党员,带好队伍,为经济开发区跨越发展作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选强领导,配齐班子。党政一把手,在班子中处于核心位臵,其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和形象对一个单位的发展力、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都起着主导作用。一把手必须是一块磁玉,才能使一个组织凝聚起来。一个组织应该有且必须有这样灵魂的人物,这个组织才能培养出发展型党员,带好发展型队伍,为经济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作出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培养党员,带好队伍,确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我们已经进入动车和高铁时代,动车和高铁跑得快,是因为节节车箱都有能量、都有动力,我们既强调“火车跑得快,全凭机头带”,也要懂得“火车跑得快,节节都要快”的道理。将培养发展型党员作为企业党建的基础,在发展中注重从发展能手、工作业绩能手等培养,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010年以来,开发区共吸纳新党员7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人,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以发展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在开发区组织开展在职党员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发挥在职党员在企业发展、社区建设和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了党组织和企业发展双轮驱动、同步发展。

(二)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抓手,在优化服务中改进作风,实现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以发展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抓住“工业强区”战略目标,结合实际,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将以往被动接受响应向主动上门服务转变。位于经济开发区载货汽车制造基地的力帆骏马振兴集团是开发区的龙头企业-----年产能力31万辆载货汽车的生产基地。在调研中:集团党委书记李豫滇语重心

长地说:办一个汽车生产基地常规时间是3至5年,我们从破土动工到整车下线,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这得益于中共毕节地委行署的极度重视,得益于开发区党工委的鼎力帮助和小坝镇党委倾力支持,得益于在“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暨发展型党组织给了我们集团党委全体党员施展才华的好平台,正是这个平台,造就了许多党员先锋模范,也正是这些党员先锋模范助推力帆创造“毕节速度”。

开发区作为“工业强区”的主战场,为了方便企业,推进项目,促进生产,去年开始,开发区党工委成立项目推进工作组,党工委领导带班,党员带头,采取“5+2”“白+黑”,长住开发区,对开发区入驻企业实行24小时无缝对接,跟踪服务。这样,提高企业办事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截止目前,项目推进组共接访案例200余次,召开大小协调会40余次,解决问题困难190余人次。

(三)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载体,努力提高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为项目施工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利益纠结的复杂化,对外关系的协调工作成为确保项目能否顺利施工的关键环节。围绕“招商、建设、施工、监理、劳务、等”工作,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载体,做好方方面面协调工作。截止目前,党工委共协调地市相关部门为企业解决问题困难100余次。

(四)以发展型党组织建设为平台,深入巩固、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一是成立发展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党工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其他相关人员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发展型党组织办公室”。二是准确把握地委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研究制定相关文件并组织实施。三是全面推进“一联两包”工作机制,一个企业一个党工委领导联系,两个党员包保,要求“一联两包”工作组成员每周至少要深入帮扶企业1次,全面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切实为企业解决生产生活和经营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属开发区职责范围内的,能当场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提交开发区党工委会议研究,并承诺三日内给予解决。属开发区职责范围外的,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尽快在最短时间内给企业回复。截止目前,党工委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20余次,共为企业解决问题、困难100余个。

三、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极个别企业主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存有应付心理。认为企业搞不搞党建工作“无所谓”,与企业经济发展关系不大。觉得与其花时间做党建,不如抢时间抓生产;有的担忧在企业中开展党的工作,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个别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只是停留在抓自身建设上,难以融入企业管理,难以做到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工作。

(二)组织建设力度不够,部分党员思想守旧,观念落后。通过调研发现有少数党员的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平时又不注重学习,以至于遇上问题时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难以达到新时期党和人民的要求。

(三)服务意识淡,谈利益的多,讲奉献的少。职工在企业里打工的目的主要是赚钱养家糊口,在企业里入不入党没多大关系,和其他职工没两样。在公司是厂长说了算,是技能说了算,是能否给企业创造利润说了算。

四、下一步发展打算。

(一)加强学习,改变观念,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学习是用来改变观念的。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开发区的全体党员,要在党工委有带领下,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使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了新的提高。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通过学习,改变观念,突出服务保障和创新管理意识。善待企业家,一个企业家,就是一部印钞机。一个企业家就是一棵摇钱树。经济学家说:现在已进入了企业家经济时代,有的地方,经济发展落后,不是因为资源不足,资金短缺,而是缺少企业家。有位政治家说过:要让企业家“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能否吸引企业家是判断一级党委、政府执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二)加强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一是严格落实发展党员 “十六字”方针及相关制度,注重对年青干部职工的培养、吸收。二是落实专人认真做好党费收缴管理工作。按标准足额收缴,并定期公布党费收缴情况,自觉接受监督。三是认真组织好党务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党务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抓好金钟社区支委、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党委、兴国臵业党支部、华锐风电党委、安丰门业党支部的建设工作,配齐配强班子。切实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三)发挥党员服务中心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上新台阶。

在开发区成立“企业家服务协调办公室”,单独帮助企业家解决困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非公企业的引领作用。把开发区建成企业家最受尊敬的投资宝地。

经济开发区材料 篇2

“轻量化”之所以得到汽车行业的重视, 是因为它可直接降低油耗、减少排放, 目前已成为行业的共识。研究表明, 车重减轻10%, 可节省燃油3%~7%[1]。但是, 在过去的10多年当中, 由于舒适、安全性要求的提高, 汽车的质量却在逐年增加[2,3], 质量增加20%~30%。与此同时, 新能源汽车 (如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和氢能源车等) 的发展对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更加迫切。

为了实现汽车的轻量化, 近年来世界各大车厂、钢铁协会、铝协会等组织和一些钢厂先后进行了多项汽车轻量化项目的研究。尽管其实现轻量化的技术路线不同, 但其轻量化目标相同, 均能实现20%~40%的减重效果, 主要通过汽车材料、设计和工艺三方面的工作来实现减重。在材料的选择方面, 尽管铝、镁和塑料等轻质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被采用的越来越多, 但从经济性和技术成熟度考虑, 钢铁仍然是汽车制造的主要材料, 只是其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即由原来的以软钢为主发展到目前以高强度钢板为主, 近年来有些商业化的车型中采用的钢板抗拉强度级别最高已达到1 800 MPa。

2 汽车材料技术成熟度及材料的选用

材料作为汽车制造的基础, 在历史上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最初汽车采用的材料是木材和钢铁;到了1920年左右, 钢铁成为汽车制造的主要材料;第3次石油危机之后, 轻金属材料如铝等得到了应用;随着安全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 高强度钢和轻金属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 汽车用材料采取的是多材料战略, 即合适的材料用在合适的部位, 但总的趋势是钢仍为主导材料, 轻质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

1975~2025年北美汽车材料使用比例见图1。由图1可见, 钢铁仍然是汽车用材的主要材料, 但比例有所下降, 由1975年的61%下降到2012年的57%, 到2025年会下降到46%, 铝的应用则由1975年的2%提高到2012年的9%, 到2025年预计会提高到16%。

钢铁在汽车上使用比例下降的同时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75~2025年北美汽车高强度钢使用比例见图2。由图2可见, 总的趋势是高强度钢, 特别是先进高强度钢增长迅速, 软钢下降明显。如软钢在1975年时比例达91%, 2012年已经下降到40%, 预计到2025年将下降到26%。

影响汽车材料选择的因素有很多, 概括起来有:技术成熟度、材料性能、经济性、供货及时性、是否本地化、汽车的品牌及售价等。

EDAG公司预测的汽车用主要材料技术成熟度见表1。从表1中可看出, 在技术上钢是比较成熟的材料, 适合于大批量生产;铝除了超成形工艺方面, 在技术上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材料;镁、复合材料在技术上仍有很多内容需要研究, 适合于小批量生产。

2011年欧洲车身会议主要车型用材料情况见表2。

与国外相比, 国内汽车高强度钢使用比例相对较低 (图3) , 但发展速度较快, 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 2011年国内汽车高强度钢板的平均使用比例在35%左右, 而同期国外高强度钢板的使用比例在50%以上。

3 汽车用高强度钢进展情况

国际钢铁协会组织的汽车轻量化项目用高强度钢板情况基本上代表了目前汽车用高强度钢的发展趋势。其轻量化项目主要包括:1994年陆续开始的超轻钢白车身 (ULSAB) 、超轻钢覆盖件 (ULSAC) 、超轻钢悬架件 (ULSAS) 、超轻钢概念车项目 (ULSAB-AVC) [4,5]和正在进行的未来钢车型项目 (FSV) 。在ULSAB-AVC项目中, 白车身100%采用了高强度钢板, 其中超过60%为超高强度钢板, 而其参考车中高强度钢板使用的比例只有20%。最近, 正在进行的FSV项目中, 超过50%采用了抗拉强度超过1 000MPa的超高强度钢板, 其平均抗拉强度已经达到了789MPa, 较1995年的参考车 (271 MPa) 提高了近3倍。图4是FSV白车身采用的不同钢种级别的钢板, 其中软钢只有不到3%, 双相钢达30%左右。

注:M表示成熟, 可大批量生产;MT表示中期, 目前只能小批量生产 (5万辆) ;LT表示长期, 目前适合小批量生产 (1万辆) 。

%

ULSAB-AVC、FSV项目采用的高强度钢见表3。从表3中可看出, FSV项目在采用先进高强度钢和最高强度级别方面均较ULSAB-AVC项目有较大提升, 为今后汽车选用超高强度钢指定了方向。

在高强度钢板中有2类钢板近年来发展较快。一种是马氏体钢, 其抗拉强度在批量生产的车型中已经用到最高1 500 MPa, 通过辊压技术实现;另外一种是热冲压成形用钢, 其使用的最高强度已经达到1 800 MPa。对无镀层的热冲压钢板, 加热过程中会引起冲压钢板表面脱碳和氧化起皮。脱碳会降低钢表面的强度;氧化皮则增大了钢板与模具的摩擦因数、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需要定时清理模具, 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满足冲压件的后续处理要求, 需要通过喷丸去除表面生成的氧化皮, 喷丸工序使得冲压件表面产生微小裂纹, 因此限制了无镀层热冲压钢板在生产中的使用。为避免热冲压钢板表面的氧化和脱碳而使热冲压钢板具备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 有镀层热冲压钢板应运而生。目前, 热冲压成形钢镀层主要有Al-Si镀层、GI镀层、GA镀层和Zn-Ni镀层等[6,7,8,9]。有镀层的热冲压成形钢板, 冲压时工作环境好, 零件表面质量高, 后续无需喷丸工序, 不仅可以防止成形过程中的零件表面氧化和脱碳, 还能提高涂装后的防腐蚀性能。

4 宝钢汽车用高强度钢情况

随着国内汽车用高强度钢需求量的快速增加, 国内各大钢厂均加大了对汽车用高强度钢的开发力度。高强度钢的种类繁多, 抗拉强度级别从340~1 500MPa, 品种分类涉及热轧、酸洗、冷轧、热镀锌和电镀锌。通过多年的发展, 国内很多钢厂在600 MPa及其以下均具备了供应能力, 800 MPa以上的超高强度钢板可供应的钢厂相对很少。

为了满足国内汽车生产的需求, 宝钢自2009年3月开始运行高强度钢生产专用线, 先后成功试制出冷轧1 500 MPa、热镀锌980 MPa级别的超高强度钢板, 具备了为我国汽车制造商提供超高强度钢板的能力, 已累计供货近10万t。宝钢高强度钢专用生产线及所生产的产品有以下特点和技术优势。

a.可生产抗拉强度为340~1 500 MPa的冷轧普板、抗拉强度为340~980 MPa的热镀锌高强度钢板。本机组特别适合生产超高强度钢板, 是目前国内仅有的1条超高强度钢板专用生产线。图5是采用这条专用线生产的典型先进高强度钢板的应力-应变曲线及零件照片, 包括590 MPa级别的DP和TRIP钢、780 MPa级别的DP钢、980 MPa级别的DP和马氏体钢、1 180 MPa级别的马氏体钢和1 500 MPa级别的马氏体钢。

b.生产线具有多功能性, 可生产冷轧普板和热镀锌钢板。冷轧普板可采用多种冷却模式, 冷却速度为20~1 000℃/s, 为生产不同类型的高强度钢奠定了基础。

c.冷却速度快。当采用60%以上浓度的氢气进行冷却时, 对1 mm厚的钢板其冷却速度可达140℃/s以上;当采用水淬冷却时, 钢板的冷却速度可达1 000℃/s。较快的冷却速度可实现高强度钢板的低碳当量成分设计, 从而提高产品的焊接性能。如DP780钢的Pcm值 (Pcm=wC+wSi/30+wMn/20+2wP+4wS) , 可由常规冷却时的0.30降到高速冷却条件下的0.21。

d.冷轧钢板表面具有良好的涂装性能, 特别是水淬后钢板经过酸洗工序后, 可使钢板表面的Mn等元素富集程度降低, 从而进一步提高冷轧钢板的耐蚀性和涂装性。

目前, 宝钢冷轧高强度汽车钢板的最高强度级别达到1 500 MPa, 热镀锌板达到1 200 MPa, 均达到了国际商业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宝钢高强度钢汽车板品种见表4。

注:●表示商业化;○表示开发中。

5 结束语

近年来, 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推动了材料、工艺和设计的技术进步。多材料选用已成为目前汽车用材战略, 合适的材料用在合适的部位, 但总的趋势是钢仍为主导材料, 轻质材料将得到快速发展。作为主导材料的钢铁, 其内涵也在变化中, 高强度特别是先进高强度钢的应用已成为趋势。与国外先进车型用钢比例对比, 我国汽车用高强度钢的比例和内涵均有一定差距,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高强度钢特别是超高强度钢板的使用技术, 这也是国内钢铁、汽车行业共同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Takehide SENUMA.Physical Metallurgy of Modern High Strength Steel Sheets[J].ISIJ International, 2001, 41 (6) :520532.

[2]Everett C Oren.Automotiv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for the21st Century[C]//39Mechanical Working and Steel Processing Conference, ISS, 1998:639-643.

[3]Yukihisa Kuriyama, Manabu Takahashi Hiroshi Ohashi.Trend of Car Weight Reduction Using High-strength Steel[J].自动车技术, 2001, 55 (4) :51-57.

[4]陈宗荣.钢制超轻量汽车开发计划的发展现况[J].技术与训练, 1999, 24 (5) :93-101.

[5]王利等.汽车轻量化用高强度钢板的发展[J].钢铁, 2006, (9) :1-8.

[6]Vaissiére L, Laurent J P, Reinhardt A.Development of Pre-coated Boron Steel for Application On PSA Peugeot Citro n and RENAULT Bodies in white[J].Journal of Materials Manufacturing.2002, 111:909-917.

[7]F-J L, S S, J B, et al.Development tendencies as to processing of press hardening under application of coated steel[C].Kassel:Proceedings of the1st International, 2008.

[8]Mori K, Ito D.Prevention of oxidation in hot stamping of quenchable steel sheet by oxidation preventive oil[J].CIRP 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9, 58 (1) :267-270.

用新材料给中国产业经济补钙 篇3

随着房地产领域的遇冷缩水,由中国的钢铁水泥产能过剩造成的经济“软骨病”已经让很多相关企业苦不堪言。目前,中国的钢铁产能和水泥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但全国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无一例外都有所下滑,已有14家上市钢企发布2012年中报业绩预告,除宝钢股份与久立特材外,其余12家钢企不是预亏就是业绩大幅下降。其中,仅鞍钢股份一家就宣告19.7亿元巨亏,比上年同期大幅下滑998.18%。

面对行业困境,不少企业被逼走上多元化之路。武钢养猪已成为钢铁产业领域饥不择食的笑柄。相形之下,稀土等新材料产业却展现了巨大的获利商机。包钢集团所属包钢股份虽然自身经营乏善可陈,股价只有5元钱,但所属包钢集团的包钢稀土则凭借自身价值而身价增长了十倍——复权前股价仅有40元,复权后股价竟高达240元。由此说明,只有新材料才能治愈中国材料工业高产低效的经济软骨病。

我国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以新材料工业的先行发展为支撑。中国制造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很多传统产品由于材质差、材艺旧、材型老,致使企业(事倍功半)忙活半天,也卖不出好价钱。企业获得的微利几乎相当于政府为这些出口产品付出的退税补贴。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依靠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使用等手段来改变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围绕新材料应用开展技术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状况的重要生门。一些日本和韩国的中小企业依靠某种新材料的技术优势,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收益。

我国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更需要以新材料工业的先行发展为依托。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车载电池、新一代互联网、新型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开发应用的强力支持。稀土产品之所以能够身价倍增、点土成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稀土在诸多新兴产业领域里都具有巨大的创新催化作用。与此同时,稀土价格的暴涨有可能成为新材料产业吸引投资暴增的一个导火索。与新能源产业备受重视而出现投资过度和产能过剩不同,新材料领域仍是个投资严重不足的冷门。希望不久的将来新材料产业能够成为调节新能源产业过剩投资溢出的跷跷板。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人才上投入。通过加大研发投资不断提升新材料工业的创新度,来改变传统材料工业那种依靠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式。新材料工业的经济效益打破了规模效益模式,力推通过创新效益来提高经济总产值。新材料工艺技术的含“新”量是提升新材料工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国家应当加大新材料领域政策、资金和人才配备的支持力度。通过发展新材料科技和新材料工业来提升我国产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只有让新材料产业像互联网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那样备受重视,中国的产业经济肌肉骨骼才能更加坚韧挺实。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材料 篇4

一、开发区概况与亦庄新城规划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开始建设,1994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区16年来,开发区坚持产业集群化、资源集约化、环境和谐化、服务专业化、管理法治化的目标,以吸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为重点,着力引进高端、高附加值、高辐射力,低耗能、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开发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北京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最具投资吸引力的产业基地之一。

开发区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电气、博世、乐金化学、拜耳、诺基亚、施耐德、德尔福、康明斯、中芯国际、京东方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开发区投资建厂,其中包括66家世界500强企业的86个项目。截至2008年底,已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余家企业入驻,投资总额超过180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超过565家,投资额约143亿美元。

2007年年初,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复了亦庄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明确指出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功能区的亦庄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辐射带动京津城镇走廊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按照亦庄新城规划:到2010年,亦庄新城规划人口规模为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5平方公里左右。2020年,亦庄新城人口规划规模为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5平方公里。

随着亦庄新城建设目标的确立,开发区的发展正从建设工业园区向建设国际高端产业园区,建设繁荣、和谐、宜居的亦庄新城迈进。开发区将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推动体制创新,按照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和繁荣、和谐、宜居的亦庄新城的发展要求,提高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首都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实现以业兴城、以城促业的目标。

二、开发区发展历史

1991年12月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北京市亦庄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1992年4月1日,开发区奠基。

1992年7月10日,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北京市亦庄工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1994年8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6月,国务院批准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方案时,在开发区内设立亦庄科技园,面积共7平方公里。

2002年8月8日,国务院批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同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一期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基础上,向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和凉水河以西两个方向扩大24平方公里,使开发区的总规划面积达到46.5平方公里。

2005年2月,国务院批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亦庄新城被列为三个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规划面积为212平方公里。到2020年,新城建设规模10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70万。

三、开发区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开发区坚持科学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初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开发区实现GDP482亿元,工业总产值2091.7亿元,销售收入2817.7亿元,税收121.1亿元,出口119.6亿元。

2000-2007年,开发区GDP、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税收收入、出口创汇年均增长分别为51.4%、58.3%、61.5%、43.2%、89.1%,GDP占全市的比重由1.2%增至5.3%;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由3%增至22.3%,出口占全市的比重由3%增至40%。

平均每天有2.3亿元的高新技术产品,带着“北京〃亦庄”的印记销往世界各地;按从业人员计算,每个人所平均创造的生产总值当年超过了34万元;平均每公顷土地吸引投资1103万美元,创造工业产值1.86亿元,实现税收792.2万元。

起步晚于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年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经济指标已跃居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列。

四、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状况

开发区重点引进龙头企业和精品项目,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主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讯产业,以京东方为龙头的显示器产业、以中芯国际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以北京奔驰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以拜耳为代表的医药产业、以康龙化成为代表的服务外包产业等产业园区建设模式推动了高端产业基地建设,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化程度最高、最具实力的产业,形成了先进的星网工业园模式,建设了内地第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获得了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称号。以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星网工业园,按照“产业链”模式,整合众多知名的移动通信配套企业,形同一个企业的不同车间,园区内所有企业实现“零库存”,海关监管与生产同步,从而形成了全球独一无二的“星网模式”。这一模式把原来的全球采购、全球销售变成本地采购、全球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2008年4月,诺基亚中国总部绿色环保大楼在开发区落成,标志着世界上最完整的移动通信产业链在开发区诞生。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由国内外著名生物技术与医药企业组成的具有创新能力和规模效益的“药谷”。截至目前,已有拜耳医药、悦康药业、第一制药、安万特制药、同仁堂、航卫通用、通用华伦、京精医疗、源德生物等90余家知名企业入驻“药谷”,涉足的领域包括研发、医疗器械生产、药品生产及药品检测等。目前,开发区生物医药工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北京市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0%,医疗器械工业销售收入占全市的80%。成为北京市名副其实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以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新厂房的奠基为开端,汽车产业将成为开发区又一主导产业。入驻开发区产值超亿元的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及康明斯发动机(北京)有限公司、伟业汽车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可为开发区汽车产业的壮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开发区规划了汽车产业园,将重点发展汽车电子等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快速形成集汽车制造与零配件生产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园区,未来可对北京市汽车工业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

装备制造业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已有近80家,涉及18个行业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入驻开发区。博世力士乐、施耐德、ABB、康宁光缆、SMC等一批知名企业的蓬勃发展,提升了开发区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目前开发区的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以高新技术经济增长点为主,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辅,多个领域支撑的格局。

五、开发区投资环境

开发区秉承“投资者的成功,开发区的繁荣”理念,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定制式的服务。比如:满足星网工业园“零库存”要求,建立了园区式海关监管模式,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星网模式”。

(1)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善,目前已经实现了“九通一平”,即自来水管线、电力管线、天然气管线、热力管线、电信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电视有线网络、市政道路和建设场地的平整。同时建有专家公寓、青年公寓、学校、幼儿园、医院、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

(2)开发区致力于打造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有“一站式”服务大厅,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设立了工商、税务、海关、检验检疫、药监、外汇管理、金融服务、邮政、电信、消防等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服务机构。

(3)开发区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管委会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ISO14000国家示范区”。完成了凉水河景观建设工程,建设有国际企业文化公园、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为企业职工和区内群众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目前,开发区正在进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

六、开发区资源集约化利用情况

开发区始终坚持产业集群化,资源集约化的科学发展观,土地利用效率和万元GDP能耗均位于北京市和全国开发区前列,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质量、效益、速度的统一。

(1)节约能源:2006年,开发区万元GDP能耗为0.149吨标煤,相当于北京市平均水平的1/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087吨标煤,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16。

(2)节约土地:2007年,开发区平均每公顷土地吸引投资1103万美元,创造工业产值1.86亿元,实现税收792.2万元。2005年到2007年,开发区以13.9%的工业用地增长,实现了43.1%的GDP、37.8%的工业产值和60.4%的税收增长。(3)节约用水:开发区是北京市首家节水示范园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发区制订了《水资源综合规划》,对雨水、污水、自来水、地表水、再生水等“五水”实行联调综合利用,实现了水资源的集约循环利用。目前已经建成一座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一座日产水量1.5-2万吨的再生水厂,正在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计划2008年投产。目前,开发区的污水处理率已达100%。

七、开发区环保措施

建区以来,开发区一直高度重视环保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引进先进理念,优化区域发展环境。2001年,开发区管委会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开发区设臵每年100万元的“环境发展资金”,对区内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提供认证费用的相关补助,以此鼓励企业采取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理念。

(2)坚持环保准入制度。开发区在招商过程中,将企业能源消耗和排放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制定了不同行业企业入区的万元产值水耗、万元产值能耗标准,提高了企业入区门槛,进一步搭建了循环经济招商体系。这虽然令不少达不到标准的企业望而却步,却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的目光。

(3)加强环保监督检查。对投产运行的企业,开发区除经常性的现场检查外,每年均委托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或其他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区内废水、废气污染源进行监督性监测,对区内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全面监控,避免超标现象的发生。此外,开发区在区内还聘请了20位居民作为大气污染监督员,加强群众监督,加大监督力度。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开发区加大了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中水回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目前,再生水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每天可提供高品质工业用再生水1.5-2万吨,已有中芯国际、诺基亚等20余家“用水大户”主动签约使用再生水。

(5)引导企业清洁生产。开发区实施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对现有用能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降低产品单耗。同时,积极动员区内工业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区内企业已有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北京)有限公司和揖斐电公司等开展了清洁生产的审核工作。例如,中芯国际每天的回收水量都在500吨左右,而在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前,这些水不得不作为废水排放掉。

(6)做好城市绿化美化。目前,开发区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000万平方米。在不断增加绿地总量, 提高绿化水平,美化园区环境的同时,开发区注重提升园区单位和群众绿化意识,全面提升绿化质量与效果。

八、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建设情况

2005年初,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北京市政府的指示确定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工作。目前,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毕,并上报至环保部、商务部和科技部。预计在2008年年底前获得批复,并于2009年开展具体建设活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将从环境、经济、社会各方面提高开发区区域综合能力。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开发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目标是:以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原理为指导,以建设宜业、宜居的亦庄新城为契机,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构建基于市场机制的区域工业共生体系,实现区域层次的资源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展和优化行业内部及行业间的产品链和废物链,促进电子、通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主导产业的产品升级和生态化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生态化水平。用10~15年时间,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以工业共生、物质循环、自然和谐、宜业宜居为特征的高科技示范区和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开发区。

九、开发区区位优势和交通情况

开发区位于中国北京东南亦庄地区,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京端两侧、城市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地处北京市东南部发展带上,距离城市四环路3.5公里,距离城市三环路7公里,距市中心天安门广场16.5公里,距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5公里,距铁路货运站7公里,距公路货运主枢纽5公里,距国际物流中心1公里,距天津新港140公里。

开发区城市及城际路网发达,交通便利,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塘第二通道、104国道、京沈高速、城市四环路、五环路、六环路,以及规划中的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使开发区拥有连结各重要经济区域和交通枢纽的畅通道路以及多种交通方式。

目前,开发区已有20条公交线路,可通往北京市中心和大北窑、五棵松、颐和园、木樨园、望京、亚运村等地。另外,开发区已建成3个公交场站、3个临时公交场站,以及30个公交港湾。

亦庄轻轨已于2007年12月开工,计划于2011年建成通车。亦庄轻轨线起点为地铁五号线宋家庄站,终点为京津城际亦庄火车站。途经丰台、朝阳、大兴、通州四个辖区和北京开发区,正线全长23.1Km,共设车站14座,其中地下车站6座,高架车站8座。亦庄轻轨将建立亦庄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将为亦庄新城发展提供支持。

十、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拉动开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近年来,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截止到2008年5月,597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5.66%。这些企业中,既有掌握着世界前沿技术的跨国公司和研发中心,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公司、德国拜尔公司、日本SMC公司等一大批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如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纬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具有独特优势和潜力。

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承担了诸多国家、北京市科技重点计划、重点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至2007年,获得国家及北京市项目资金支持近2亿元。

十一、开发区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高新技术企业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5.66%,成果转化率80%以上。企业申请专利3000多项,其中60%以上为发明专利。

近年来,开发区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一是于2005年4月21日建立了北京市首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二是于2007年4月26日在国家级开发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中建立了首家“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负责接受开发区内侵犯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为开发区内的权利人和社会公众提供保护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服务;开展开发区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等相关工作。三是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企业申报资助项目,开展专利试点、示范工作,截至目前已有试点企业90家。四是积极为企业争取专利相关政策扶持。截至目前,共为区内36家企业249个项目办理了专利申请费用减缓证明,共为企业节省申请资金140余万元。

十二、开发区人才引进、培养成果 目前,开发区有从业人员153802人。其中高级人才406人,包括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29人,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的28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22人,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等项目或课题组负责人11人,省(直辖市、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15人。

按照人才强区的目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着力提高区域人才的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人才资源高地,先后出台了《鼓励高级人才入区的规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暂行管理办法》等激励措施;设立了“博大贡献奖”,重奖在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此外,开发区切实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十百千”工程,即:推出10名高技能领导人才,培养100名高技能人才,带动1000名初、中级技能人才的发展。据统计,此项目带动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投入近2000万元。高技能人才平均薪酬与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相差无几。

经济开发区材料 篇5

一、开发区基本情况

萍乡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1995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3年6月与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合并;200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对开发区的清理整顿,重新核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区内总面积57.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开发区下设15个管理处、10个社区居委会、20个职能局室以及公安、法院、检察、交警、国税、地税、工商、林业、国土、消防等10个市直单位和部门派出机构。辖区人口12万,其中,农村人口3.8万。

2008年,我区荣获全省先进工业园区、全省六大经济指标综合先进单位、全省十百千亿工程突出奖等多项省、市荣誉。目前,落户开发区的工业项目达200余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经过多年发展,我区已形成“三园”“五平台”“八大产业”的良好发展格局。其中,“三园”分别为转型经济园、循环经济园、高新经济园;“五平台”是上柳园非金属材料产业平台、洪山光电产业平台、万新轻工产业平台、白源汽车及配件产业平台、赣西物流产业平台;八大产业为光伏能源、数码电子、汽车及配件、冶金制造、新型材料、服装服饰、医药医械、化工陶瓷。200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1.8亿元,同比增长37%;辖区财政总收入10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36%。

二、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萍乡经济开发区教育体育局前身为开发区社会发展局文教科,文教科成立于1995年7月。1997年,文教科从社会发展局分开,成立教育办公室。2003年正式成立教育体育局(正科级建制),现有人员30人。内设办公室、基教科、会计核算科、教研室、工会、勤办、招生办、体卫艺科8个科室。

区内现有公办小学14所,均为各管理处原有村小,随村划入开发区,其中1995年划入6所,2003年划入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为辖区原有中、小学合并而成;完全中学1所,为我区新建;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1所;民办学校5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31所。在籍中小学学生7142人,在岗教职工504人;在籍中职学生1600人,在职教工100余人;在园幼儿2800人,教职工200余人。

三、开发区主要履责情况

开发区确立科教兴区战略,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在制定、调整城市总体规划时,把学校设置放在重要位置,与城镇居民区的规划与建设同步进行,主要领导是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经常带领班子成员深入学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全面落实并完善“以区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统筹本地教育经费,校长和教师的人事管理归口教育行政部门。做到教育经费由区财政统筹;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法任用和聘任,归口管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省核定的教职工编制人数和标准,配好配齐各学校教师;建立教师队伍录用长效机制,根据编制情况和教学工作需要及时补充新教师,近三年新补充教师数86人,教师队伍的学科、年龄结构趋于合理;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新录用教师素质得到保证。加强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与交流工作。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职能部门联动、社会关心支持、全民齐抓共管的教育工作局面,改善教育发展环境,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学校治安得到加强,周边环境得到治理,学校和师生安全得到保障,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对学校的乱摊派、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集资行为得到禁止。

义务教育学校按规定编制经费预算,教育经费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单独列项,优先安排,财政预算中义务教育经费单列。一般预算收入超收所形成的可用财力,以不低于年初预算的比例用于教育。成立了教育财务核算中心,做到独立帐户、独立运作,建立“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体制,将各种教育经费和所有学校财务纳入教育专户由核算中心

集中管理,严格监管学校经费的收支情况。中心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历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其中2005—2009年投入分别为1015万元、1315万元、2522万元、2662万元、3897万元。努力提高教职工工资待遇,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新建了萍乡七中、登岸小学、光丰小学、江万小学、横板小学、联洪小学等6所学校,改造修缮了三田中学、田中小学、硖石小学、三田小学、鹅湖小学、清泉小学等6所学校;新建台洲小学的前期工作也已基本完成。逐步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近几年来每年投入近300万元为学校添置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语音室,电脑和电视教学系统等教学设施,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为确保教育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区管委会设立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添置。同时,为解决农民子女就读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子女享受全额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凡因开发建设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子女世代享受全额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此外,我区还设立扶贫济困基金会,基金来源于区财政专项资金和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款,每年资助贫困学生 70人次,经费达4万多元。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管委会在土地划拔等方面适当给予优惠,有效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区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工作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义务教育、职成教育、、学前教育的教育体系。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达99.9%。小学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抓手,突出特色教育,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校风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成为我区的品牌学校。高中教育不断做大做强,入学率达80%,高中学生数达1620人。萍乡七中已被认定为市重点中学,省重点建设高中。学前教育建立了以区中心幼儿园为示范,覆盖所有社区、农村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幼儿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对接区内企业,成立了省级示范的区职教中心,民办职业中学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企业人才需求培养以及失地农民、待业青年的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四、本开发区的教育工作对照《2009年江西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评分细则》,提出以下建议:

1、第1页评分细则中第2点:我区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无乡级政府,且县级政府职能部门不健全。建议删除此项。

2、第2页评估要点第5点:我区未设人大、政协等机构。建议删除此项。

3、第7页评估要点第21点:我区因建区时间较短等原因,并未确定中心完小。建议所有学校按农村小学标准评估。

4、第8页评估要点第24点:因我区范围较小,特殊学生人数较少,且已安排在其它县区特殊学校就读。建议用入

学率的标准评估。

5、第9页评估要点第27点:结合我区实际,该项培训由民办职业学校承担。建议以培训效果和培训率评估此项。

经济金融汇报材料 篇6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县人民,锐意改革,扩大开放,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20亿元。财政收入跨越增长,达1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乡镇财政收入均突破千万元,其中超亿元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4.7亿元,是前五年的5.2倍。跻身全国“中部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全省财政强县”,2010年被评为“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

二是产业结构日趋优化,集群优势凸显。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18.5︰39.2︰42.3调整到2011年的11.2︰48.8︰40.0。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53家,实现产值395亿元,年均增长46%,形成了机械制造、信息电子、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被评为“全省非公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优势产业十强县”。工业化率由2006年的32%提升到2011年的4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8家,居全省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40家,其中省级6家;新增农业“三

1品”认证61个。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竹林面积发展到90万亩。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和“全省林业产业十强县”。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先后建成林农产品综合交易、农副产品综合交易、亚夏汽车城等专业市场。全国零售业王牌——大润发超市投入运营,成为全省县级首家。木子宾馆即将营业。新增国家3A景区4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5个,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新增银行机构4家。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规模由10亿元增加到65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是2006年的3倍和3.5倍,存贷比五年提高18个百分点。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县”、“全省银企对接先进县”。

三是着力承接转移,对外开放亮点纷呈。

(一)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共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475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297个、亿元以上98个。实到内资239亿元、外资

3.1亿美元,分别是前五年的5倍和8倍,被评为 “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

(二)项目争取成效显著。共向上争取项目1147个、资金44.2亿元,其中无偿项目1075个、资金20.3亿元;88个项目列入省“861”计划。

(三)对外贸易成果丰硕。自营进出口实绩企业发展到49家,净增32家;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8亿美元,是前五年的5倍,位居全省前列。

四是经济金融实现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将金融产业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证金融产业发展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的意见》、《金融机构信贷投入考核奖励办法》、《财政性资金与存贷款挂钩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促进全县经济金融的发展。全县已形成含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在内的多层次、广覆盖、立体交叉式金融机构体系。

截止2012年8月末,全县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13.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93亿元,增幅17.54%;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8.08亿元,同比增长18.96%。各项贷款余额100.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7亿元,增幅19.48%;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4.11亿元,同比增长31.60%。全县各项存贷款余额贷存比为88.54%,较去年同期增加8.5个百分点;新增存贷款贷存比为96.74%(含小贷公司发放贷款)。余额贷存比和新增贷存比均位居全省前列。

截至8月末全县5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6.76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6亿元。全县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保责任余额5.38亿元,较年初增加1.51亿元。目前,我县融资担保行业实际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为4.4倍。

经济开发区材料 篇7

墙体材料产业对于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建工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且由于墙体材料生产使用存在的一定环保问题导致墙体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所以要实现墙体材料产业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可持续化发展必须要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才能够构建出一个有效的循环发展体系实现良性的、有序的、合理的产业发展。

1 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

循环经济特点必须要与传统的经济发展那模式进行对比。在传统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中主要是经济的线性流动且单向流动的方式, 同时在生产发展过程往往都伴随着大量的环境资源消耗和浪费并且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破坏, 所以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够适应如今的经济发展。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就是要首先进行物质的循环发展形成以后环形的发展圈和可持续发展模型, 整个循环可以在内部进行循环也能够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进行各大型的循环, 通过有效的循环不再对环境排放会损害环境的物质等, 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协调融合与产业发展、人力活动与环境之间的配合。

2 墙体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浅析

(1)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与成果都斐然, 城市发展增速以后我国的建工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其中的建筑行业。而建筑建设就必须要利用大量的墙体材料, 但是大量的需要建筑材料实际上对于土地资源而言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曾经建筑建设中多采用红砖与水泥构建, 大量砖材被使用到建设中的同时也是对土地的破坏, 因为大量的需求就大量的消耗泥土资源造成耕地的减少等。而到了如今建筑建设形式多种多样, 曾经使用红砖进行建设的时代已经结束, 现在建筑建设中多使用空心砖, 钢筋钢材, 混凝土材料, 但是这些材料的使用对于土地资源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公分石以及水泥的生产同样需要对山体绿地进行破坏。

(2) 对能源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一个国家建工行业就需要消耗掉整个国家超过13%的能源, 而墙体材料的能源消耗就占据建筑总耗能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红砖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煤进行烧制, 虽然如今该生产方式在大城市已经少有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依旧在大量使用这样的墙体材料。现代化的其他的墙体材料同样需要大量的消耗能源, 水泥生产、砂石开采、钢筋钢材生产制造过程中同样需要大量的电能等。

(3) 对环境的影响

墙体材料测生产从始至终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技术含量低的红砖生产, 甚至是如今的免烧再生砖才都还存在着产生粉尘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的问题;钢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 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严重粉尘污染, 都是墙体材料产业对于环境造成的巨大的破坏。

(4) 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墙体材料直接对建筑的节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为墙体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直接关系着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对建筑内部的的温控系统等直接产生加大影响。所以墙体材料对于建筑的节能设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的保证墙体材料的节能就能够让建筑直接节能超过百分之三十, 如今的建筑建设过程中也还是逐渐使用大量的复合墙体材料以及保温隔热材料以让建筑节能。

3 循环经济视域背景下墙体材料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1) 市场秩序。如今新型的建筑墙体材料生产销售市场比较混乱还没有真正有效的管控, 国家或地方虽然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规定但是由于规定缺乏细致性也就缺乏真正的管理控制, 往往存在虚假、虚高宣传来对消费者进行误导;由于缺乏真正的规范立法管理部门也没有足够的规范指导进行管理。

(2) 质量问题。由于很多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工艺技术也不复杂进入产业的门槛不高, 生产起来的设备操作都比较简单让很多地生产水平的企业进入到行业进行生产, 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实际上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循环, 这样的低质量产品对于行业而言是一种制约。

(3) 研究匮乏。我国没有专门对新型墙体材料的性能等进行细致完善的研究工作, 其次我国对墙体材料的生产缺乏必要的规划认识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经验, 很多应用到实际建设过程中的墙体材料由于时间较短也无法预知未来这些材料真正能够展现出的性能效果。

(4) 施工复杂。新型墙体材料成产虽然简单, 但是实际施工却较为复杂, 因为这些新型的墙体材料施工中必须要使用专门配套的砂浆等材料, 而且施工工艺部完善也容易导致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受到加大的影响。

4 构建产业循环发展体系

(一) 墙体材料发展三原则

(1) 减量化。在在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减少原材料的使用, 也必须要控制材料在实际建筑施工使用过程中的用量。通过新的工艺技术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放控制污染有效的保护环境。

(2) 再利用。新型循环墙体材料必须要实现再利用的功能, 也就是能够实现多次使用以及实现更长的使用寿命以体现更高的价值。

(3) 资源化。新型材料在使用寿命达到以后并不是就可以当做垃圾进行废弃的, 这就要求新型材料必须要有资源化的性能, 也就是达到报废的期限以后还能够进行处理是指成为资源重新进行使用。

(二) 构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循环

(1) 小循环体系的构建。小循环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一个循环措施也就是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的清洁、以及循环。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控制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与废弃物的排放才能够试下整体的污染减少控制。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必须要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技术革新以实现有效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效果。

(2) 中循环体系的构建。这是指企业与行业之间也必须要建立的一种循环发展模式、网络, 保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要与生产行业之间建立关系。对于生产过程的上游必然产生的一些废弃物可以在生产下游进行消耗再制造, 实现产业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 这就需要不同行业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实现资源最优化。

(3) 大循环体系的构建。所谓的大循环体系及时基于社会层面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系统。通过应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基本的生产原料来生产建筑墙体材料。保证环境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战略发展。同时, 外围围护结构所使用的墙体材料对建筑节能所造成的影响尤为凸出, 通过使用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材料能够有效的改善建筑墙体材料, 达到降低环节温度、减少建筑能耗的目的。这是墙体材料大循环体系在社会层面实现循环经济基本理念的重要依据。

(三) 评价

也要对循环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 这就包括多方面的评价工作其中就有:产品的原料、生产过程、产品的性能、施工应用等多个方而进行评价。评价也必须要保证科学和合理以保证能够指导新材料的生产, 确定以下的原则进行评价:目的性、客观性、全而性、简明性、动态性。

5 结束语

墙体材料产业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不仅仅需要考虑经济问题, 还需要更多的考虑产业的技术问题, 因为只有有了可靠地技术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墙体材料产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也只有利用更加有效的技术才能够保证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比如在未来可以增加墙体材料的可回收利用途径, 或者增加墙体材料的功能性且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 才是能够真正保证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办法。

摘要: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作为单一产业而言也必须要顺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潮流不断地增强产业的经济循环能力。循环经济主要就是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也就针对墙体材料产业的经济循环性进行了探讨, 针对循环经济下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及墙体材料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而后对墙体材料产业的循环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墙体材料,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墙体材料产业

参考文献

[1]沈铮, 肖力光, 赵壮.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现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 (03) .

经济开发区材料 篇8

关键词:汽车塑料制品;循环经济;再生利用

人们的生活由于塑料的普及而有所改善。塑料的成本低,而且具有再利用性。对各个领域作废的塑料制品经过技术处理后,才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但是,随着废弃塑料越来越多,而处理塑料制品的技术更新速度慢,就会导致很多的塑料制品没有循环再利用,而是露天堆放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废旧塑料回收以及在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随着汽车生产量的增加。

一、汽车塑料制品材料再生利用的必要性

现代汽车产业中,塑料以及成为重要的部分,相应地,车用塑料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是塑料产业已经成为了一项高增长产业。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汽车行业所使用的塑料消耗量在塑料的总体消耗量中已经超过了10%,而且汽车生产量呈与日俱增的趋势,也必然预示着塑料产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汽车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就需要按照规定报废。从中国的汽车报废情况来看,汽车的保有量超过了7500万辆,而平均每年的所报废的汽车量就已经超过了250万辆,占有汽车保有量比例的0.03%,而且还呈现出每年递增趋势。汽车拆解企业数量也适应市场行情而增加,目前中国的汽车拆解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家[1]。这些汽车废塑料被拆解下来之后,而没有及时地采取技术处理措施,甚至一些企业采用了焚烧的方式,导致污染物被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也有一些企业会采用填埋的技术处理方式。由于塑料化学物质的降解周期是很长的。根据塑料材质的不同,较为容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可以在一年之内,但是,多数的塑料制品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些塑料制品即便是200-400年也不一定可以降解。这些塑料制品如果被埋在地下,要完全降解需要1000年时间。可见,如果车用废塑料没有及时地采取技术处理措施,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隐患。

二、充分认识到车用废塑料的应用价值

虽然车用废塑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是,其是再生利用资源,且经济利用价值是不可小觑的。将车用废塑料经过技术处理后充分地利用起来,不仅可以降低石油资源的消耗,而且还能够解决由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目前的汽车内装饰材料来看,已经趋于塑料化,而且正在向汽车的外装件延伸,包括车身结构以及各种汽车构建,都已经开始使用塑料材质。从而可以看出,未来汽车构建所使用的材料,将会是以塑料复合材料为主,还会使用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高性能树脂材料。如果汽车高性能树脂材料成为汽车用的主要材料,如果汽车在若干年后报废,这些车塑料还可以再生利用,这种资源循环利用塑料资源的方式可以降低资源使用率,避免环境污染。

从目前汽车所使用的塑料材料来看,以几十种高分子材料为主。现行的一些大型汽车公司为了减少车用塑料的使用量,会减少使用塑料的种类,让车用塑料实现通用化,以便于这些塑料材料可以循环利用,从而降低塑料材料的使用成本。从这一点可以看车,车用塑料制品的材料选择关乎到塑料材料的可循环利用价值[2]。充分考虑到塑料材料的回收再生以及降低生态环境污染是非常必要的。但事实上,目前的车用材料制品超过四分之一已经无法有效回收并循环利用了。这些塑料材料的组成成分中包括有橡胶、玻璃和各种纤维质。

三、车用制品塑料再生利用新技术

现行的车用制品塑料可以通过使用物理改性的方法进行改性处理,可以采用活化无机粒子的填充改性技术、增韧改性技术。其中,活化无机粒子的填充改性技术是在废旧废塑料中适当地加入活化无机粒子,使其温度性能提高,以达到可再利用要求,还要使用具有良好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对这些塑料进行技术处理。增韧改性技术是对塑料的弹性进行处理[3]。比如,将塑料的聚合物中加入橡胶或者热固性树脂,以使塑料的韧性增加。目前又出现一种增加塑料袋韧性的方法,即将刚性粒子加入到塑料制品中,可以增加塑料的弹性。车用制品塑料的技术处理,各个国家都普遍采用光降解方法,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将塑料进行光降解处理,就是将高分子聚合物融入到光增敏基团中,使其提高吸收太阳光的能力。当塑料接收到紫外光之后,就会在光化学反应作用下而大分子链断裂,是塑料转变为低分子化合物。但是,对塑料进行光降解技术处理,很难控制讲解的速度,就会导致车用废塑料的光降解处理受到技术局限。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汽车业达到发展,车用材料数量猛增,给塑料制品的再生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以循环经济的视角对汽车废旧塑料制品进行技术处理成为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明确,针对汽车废旧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进行研究,将一个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民生的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1]肖九梅.汽车塑料制品材料的再生利用[J].资源再生,2012.

[2]张友根.全套方案实现汽车塑料件绿色化的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工作计划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源工作总结报告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