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名言诗词(通用10篇)
2.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3. 爱国如饥渴。——班固
4.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5.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杜甫从小接受的主要是儒家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理念, 对道家、释家、墨家、玄学及其他诸子中的和谐社会理念也有所吸收。他的一生都在为追求和实现一个美好社会理想而努力。这个理想就是国家统一, 民族富强, 百姓安居乐业, 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杜甫用自己的创作活动, 与现实社会中那些破坏社会和谐、分裂民族与国家的邪恶势力与残酷剥削黎民百姓、贪污腐化等丑恶的社会现象作了不懈的斗争。他的这种追求和谐社会崇高理想的精神及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 受到历代志士仁人的高度尊崇与继承发扬。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 但他的影响, 实际上已超越了诗人的范围, 上升到民族精神的文化层次。
在中国诸地域文化中, 中原文化是中国元文化的渊源和发祥地;无论是儒家文化, 还是道家文化, 其源头都在中原。杜甫是河南巩县 (今河南巩义市) 人, 他的青壮年时代, 是在唐代洛阳、长安两京地区度过的。他35岁以前, 基本上是生活在他的家乡洞南巩洛地区, 之后的十多年则生活于长安。黄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地区 (包括长安、洛阳两京地区) 自周公在成周 (今河南洛阳) 制礼乐制度以来, 两汉、北魏、隋唐都盛行儒风。中原以儒家为主的思想和文化, 奠定了他的思想基础。起源于中原的老庄的道家和首传于中原的释家的文化思想, 也在中原地区相当流行。中原文化以儒教为本, 以道、释为翼的相互补充的思想框架, 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思维和文化心理结构。但相对地说起来, 儒家思想文化则是中原文化的核心。杜甫的思想基本上在“儒家界内” (叶燮《原诗》) , 不能不说是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儒家思想是一种务实致用的文化思想, 对现实社会有很强的政治教化作用和现实的实用性。中原地区的文学, 自《诗经》、汉乐府以来, 就有很强的现实主义传统。中原的史学传统, 也是充满着实用理性的。史家的忧患意识与儒家关心现实的人生态度所形成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 是推进和追求社会安定与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动力。道家“顺物自然”即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与释家的“一切众生悉皆平等” (《维摩诰所说经》) 的平等意识, 可谓是对儒家的“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 思想的重要补充。三者共同构建了中国的和谐文化。
杜甫在处理家庭关系方面, 可谓是父慈子孝、夫爱妻顺、兄悌弟敬的典范。对子女, 他是一位好父亲。他对自己的子女慈爱有加, 教育子女读书写诗:“觅句新知律, 摊书解满床” (《又示宗武》) , 并让儿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见《催宗文树鸡栅》) 。对妻子, 他是一位好丈夫, 与妻子恩爱和睦, 情深意长:“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月夜》) , “昼引老妻乘小艇, 晴看稚子浴清江” (《进艇》) 。对弟妹, 他也是一位好兄长。在战乱中, 他时刻思念身在他乡的弟妹 (见《忆弟》、《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等诗) 的安危。主张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他对朋友十分讲诚信, 他希望“天下朋友皆胶漆” (《忆昔二首》其二) , 都成为管、鲍之交, 最恨“翻手作云覆手雨” (《贫交行》) 的人。他交的朋友如李白、高适、岑参、严武、郑虔、苏源明等人, 不管是对方的穷通遭遇如何变化, 他对朋友的友谊都是终身不渝, 是一个最忠于友情的人。杜甫生逢盛唐由盛转衰, 再到战乱的时代, 残酷的现实, 不幸的遭遇, 使他的诗中带有一种强烈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诗中总带有一种悲凉的色彩。如写于安史之乱前的《前出塞九首》其三:“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骐, 战骨当速朽。”写出塞远征的士兵复杂悲凉的心情:远离家乡亲人, 来到生死之地, 自知凶多吉少, 以至于神情恍惚, 磨刀时割伤了手。但他还是做出了坚定的选择, 与其痛苦不堪, 不如以死报国, 至于能否为立功, 则根本不做奢望。再如写于安史之乱中的《新安吏》中写朝廷紧急征调未成年男丁从军时母子送别悲惨情景, 诗中写道:“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 天地终无情。”把那些未成年的男丁不经过训练就送上战场, 其结果可想而知。杜甫是盛唐的最后一个诗人, 同时也是中唐的第一个诗人。他本来是个典型的盛唐士子, 性格乐观通达, 但随着天宝末年国事日非, 性格由通达转向激烈, 所谓“穷途仗神道”、“暮年渐激昂”。由于其心境经常处于一种愤激状态, 发而为诗, 常常冲破圆融的意境, 表现出奇崛顿挫的风格。
2、一些人认为,人类最高贵的品质,包括合作的利他主义、爱国主义、战斗中的勇敢,都是从人权中继承下来的。
3、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4、爱你的国家的主要方式是爱你所做的事。
5、虚荣的人注视着他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6、爱国是文明人的第一美德。
7、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国家和人民。
8、祖国如有难,你应作前锋。
9、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是什么?只要知道如何爱你的国家。
10、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亚里士多德
11、为国家说谎是每个爱国者的责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12、爱祖国,首先要了解祖国;没有理解就没有爱。
13、即使世界给我财富和荣誉,我也不会离开我的国家。因为即使我的祖国在耻辱,我仍然喜欢爱我的祖国。
14、我是中华儿女,自然要把所学的一切知识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15、一朵花不打扮出一个美丽的春天,一个人总是独自前进,所有的人都先进去移山填海。
16、如果一个人的胃是空的,他就不可能是爱国者。
17、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同祖国的事业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进步,才能有所作为。
18、爱国主义怎么可能和悲观主义一样呢?爱国主义的支柱是希望。
19、能够献身于国家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是最光荣的事情。
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
7、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
8、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9、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苏曼殊
1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1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1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3、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1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百药
15、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李梦阳
1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17、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辛弃疾
1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19、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2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21、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
22、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
23、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24、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2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26、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2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2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2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0、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
31、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2、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
33、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
34、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梁启超
爱国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以下是“爱国情怀的诗词”,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5、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6、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7、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8、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9、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1、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
12、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13、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14、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李商隐《富平少侯》
15、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6、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
17、天时地利与人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8、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19、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0、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22、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曹植《怨歌行》
23、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4、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2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6、大家齐唱大风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7、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28、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29、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2、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33、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35、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36、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3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8、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39、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40、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1、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4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43、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44、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45、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46、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7、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48、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49、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50、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51、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52、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53、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54、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5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57、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柳宗元《咏三良》
58、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59、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6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6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62、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63、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64、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6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6、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67、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68、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69、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书愤》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咏石灰》
年代: 明 作者: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绝句》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出塞》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悲愤诗》
年代: 魏晋 作者: 蔡琰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第1条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第2条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3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4条
唐·王翰
第5条
清·丘逢甲
第6条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第7条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第8条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第9条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第10条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第11条 《塞下曲》
第12条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第13条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第14条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15条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第16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第17条
宋·文天祥
第18条
唐·杜甫
第19条 《满江红》
第20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第21条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第22条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第23条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第24条
清·顾炎武
第25条 《夏日绝句》
第26条 《出塞》
第27条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第28条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第29条 《过零丁洋》
第30条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第31条 《己亥杂诗》
第32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第33条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第34条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第35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第36条 《十一日风雨大作》
第37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第38条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第39条
唐·杜甫
第40条
清·龚自珍
第41条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第42条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第43条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第44条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45条
宋·陆游
第46条
十一国庆节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古人关于爱国的诗词有哪些呢?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成大《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爱国诗词作品
★ 爱国的经典诗词
★ 古代爱国诗词
★ 爱国诗人及诗词
★ 爱国诗词现代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4)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5)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
6)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文天祥《除夜》
7)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9)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文天祥《扬子江》
10)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文天祥《端午即事》
11)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12)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13)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14)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5)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16)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17)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
18)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19)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20)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文天祥《除夜》
21)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
22)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3)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24)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5)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26)向南阳阡上,满襟有血。——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
27)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8)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9)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30)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
31)彩云散,香尘灭。——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32)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33)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
34)人间事,何堪说。——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
35)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6)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
37)曲池合,高台灭。——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
38)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
河湟地:黄河与湟水交汇流域,即河西陇右一带,其地为今甘肃、青海东部。不拟:不打算。
【鉴赏】
少年行,乐府歌曲名,多以少年任侠尚义、报国立功为题材。令狐楚所作共四首,此为其三。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河湟一带为吐蕃所侵占,沦陷数十年未能恢复,朝野爱国之士,莫不以收复河湟为己志。令狐楚此诗,即通过对少年英雄形象的描绘,抒发了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爱国热忱。
起句借物写人,设词精巧。明艳如霞的雕弓,欺霜傲雪的宝剑,映衬出人的精神风采,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英雄便兀立在读者眼前。接句写出征的情景。咸阳,此代指都城长安。少年英雄背弓佩剑,迎着猎猎秋风,纵马离京,奔赴杀敌前线,其情其景,豪迈中透出苍凉慷慨的意味。如果说首句是一个静态特写,那么次句便是长镜头的动态描绘,一静一动,一虚一实,组合成一幅鲜明生动的少年英雄出征图。
三四两句由描绘转为议论,点明少年辞京去国的目的,突现全诗主旨。在古人心目中,君与国是联为一体的,天子之地即指国土。“未收”、“不拟”两句构成一组因果关系,抒写出少年以身许国、义无反顾的壮志与赤忱。汉代名将霍去病曾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之语(见《史记》),这里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此诗将情景描绘与抒情议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象鲜明、气格刚健,言浅意深、语短情长,末两句既是少年英雄走马出征时的豪情抒发,也是作者报国心声的真实流露,强烈的爱国情感,足以撼动人心。
★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原文及注释
★ 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
★ 赤壁赋原文及注释
★ 端午节的诗词及注释
★ 《秣陵怀古》原文及译文
★ 《沁园春·雪》原文及注释
★ 奕秋原文及其注释
★ 东南的原文和注释
★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
【爱国的名言诗词】推荐阅读:
爱国的名言02-18
爱国的名人名言10-04
关于爱国的现代名言02-03
爱国名言爱国诗句10-11
摘抄爱国的名言和诗句11-09
描写爱国的名人名言12-27
爱国的名人名言大全02-11
表达爱国之心的名人名言12-03
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警句01-04
名人说过的爱国名言警句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