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精选6篇)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篇1

高嫚 057071213

一、宣威市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据统计,宣威市14个产煤乡镇中,共有有证乡镇煤矿195矿225对井。2005,乡镇煤矿产煤总量900万吨;常年从事煤炭生产、加工、营销、运输从业人员,全市突破3万人。2003年以来,由于全国性的能源紧缺,煤炭价格一路飙升,到去年底,宣威煤炭市场均价达到240元左右(电煤除外),煤炭行业成了高额利润行业。几年来,通过全市煤炭安全生产为目标的整治非法小煤矿清理整顿行动,全市煤炭生产逐步走向正常发展轨道。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安全状况、矿井建设和电煤供应等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煤炭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2005年宣威乡镇煤矿共生产原煤 900万吨,加工焦炭

21.5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06720万元,原煤、焦炭产量分别完成其年计划的100%、107.55%,与2004年同期相比原煤增28.45%,焦炭增2.92%,产值增56.87%,销售原煤890.10万吨,焦炭21.5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6601万元,与200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29%、0.9%、50%。

(二)电煤任务总体完成较好。全年宣威乡镇煤矿共供应电煤643.67%万吨,占全市原煤产量900万吨的71.52%,完成任务数589.29万吨的109.23%,其中供宣威电厂442.79万吨,完成任务数563.74万吨的78.54%;供曲靖电厂99.31万吨,完成任务数25.55万吨的388.69%;供昆明电厂74.88万吨,供来宾小电厂12.5万吨,供羊场小电厂7.99万吨,供田坝小电厂6.2万吨。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状况逐步改善。全年宣威共组织全市性安全大检查、抽查、重点督查20次,查出不安全隐患18518条,责令停产、停调168井次,组织恢复生产验收检查155井次。切实加大安全投入,共投入安全技措资金17025万元,购置安装安全设备1.4万余台件,安装使用瓦斯监测监控67套,瓦斯移动抽放泵3套,高瓦斯矿井均实现了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报警仪、瓦检仪“三同时”监测监控,低瓦斯矿井实现“两闭锁”和瓦检仪、报警仪同时监测。全部矿井实现了井上、下供电分开,65对矿井实现了双回路供电,其它矿井配备了备用电源。经安全评价的219对井全部达到B类,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培训。2005年宣威共培训、复训煤矿特种作业人员16期2366人,全市乡镇煤矿基本按规定配齐配足了特种作业人员,矿长持证率达100%;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全市有证乡镇煤矿发生死亡事故7起死亡22人(其中6起14人属于非生产性死亡事故),7起死亡22人(其中6起14人属于非生产性死亡事故,不计入百万吨死亡率),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89人,低于上级控制考核指标。

(四)煤矿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共完成基建技改资金45020万元(其中宣威电厂七期供煤矿井完成基建技改投资9605万元),重点对110对6万吨/年以上骨干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全年全市乡镇煤矿2005年共完成开拓总进尺2760米,砌碹巷道49760米,完成土建工程59860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6880台件,架设输电线路775.5公里,新修维修矿区公路1525公里。加强资源勘查工作;完成了宣威西部七乡镇共200平方公里的地质预查工作。积极推广使用适合乡镇煤矿的先进适用技术,全市现有2对矿井改提升运输为皮带运输,11对矿井使用了掏槽机,建成壁式工作面180个,金属支柱工作面40个,40米以上较为规范工作面140个,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二、目前宣威市煤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煤矿对《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规定》、《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等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学习贯彻不到位,未能真正树立依法办矿、依法管矿的思想。存在违规作业现象。部分煤矿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没有按“三班制”配齐配足,一人兼多职的现象突出。人员流动性大,存在无证顶岗现象,加大管理难度。“一通三防”和瓦斯检查管理不到位,部分矿井仍存在风流短路、测风分风不合理、无风微风作业,瓦斯超限作业,少数矿井瓦斯检查未实现“一班三检”、“一炮三检”、“三对口”、“三签字”、虚填虚报、仪器失修、失效等现象。现场管理不到位,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乡镇煤矿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低,经营管理层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乡镇煤矿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电煤价格低,煤炭发展资金不足,电煤供应组织协调难度加大。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煤矿建设资金难以筹集,导致煤矿建设不能足额投资,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同时,宣威电煤价格偏低(同类同质电煤价低于市场价60—80元/吨,煤矿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制约煤炭产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加之市场需求增长快,煤炭价格上涨,电煤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大,煤矿供电煤积极性不高,电煤供应组织协调难度大。

(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生产技术管理、服务滞后。煤炭行业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尤其是采矿、机电、地质、工程测量、通风、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管理人才紧缺,导致图纸测绘追接滞后,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可操作性差,成为制约矿井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四)煤焦流通秩序治理整顿任务艰苦。流通领域存在抗拒管理、制造假单、掺杂使假等扰乱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治理工作任务艰苦。

(五)可开发利用资源有限,前期工作滞后,影响开发建设。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程度低,可供设计利用的储量相对不足,前期地勘工作落后于矿井建设速度,探明保有储量难以满足矿井生产建设需要。

(六)影响和制约乡镇煤矿发展的因素增多,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一方面因资源、饮水、房屋开裂、地表塌陷等引起的矛盾、问题和纠纷增多,另一方面在少数人的操纵利用下,对矿井封堵,甚至止、砸、抢,煤矿的生产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七)煤炭加工转化工作滞后。全市煤炭加工转化大多数仅仅停留在小机焦和简单的洗选加工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先进的加工生产工艺应用较少,煤炭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加强煤炭管理工作促进煤炭经济健康运行的建议

(一)加强监管,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一是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446号令。国务院办公厅紧急通知、国家总局“五整顿”、“四关闭”紧急通知精神及煤炭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级的文件、指示、指令精神,努力加强安全监管,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抓好加强指导和督促,加快“十八”项安全基础工作的建设进度。切实抓好“五整顿”、“四关闭”工作,严厉打击违法开采行为。二是加强以“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等为重点的安全监管工作,严肃查处超通风能力生产、瓦斯超限作业、无风微风作业等现象,杜绝使用非矿用设备,积极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建立和完善监测监控信息网络,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乡镇、示范矿井、样板矿井建设工作;全面推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三是强化检查督促和现场监管,对查出的隐患限期整改。及时清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大培训力度,严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引导煤矿企业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为实现安全生产夯实基础。五是加强安全监管,加大处罚力度,落实各种责任制,切实加强现场管理和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努力实现安全状况的基本好转。

(二)加大矿井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提高规模生产能力。一是要多方筹资金,增加煤矿投入,充分发挥国有和地方大公司大企业在融资方面的优势,通过向银行贷款、补偿贸易、引进外来资金和外来优势企业等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增加煤矿投入,提高生产能力。二是立足现有矿井,搞好地质补勘,围绕技术改造,抓好标准化、示范化以及骨干矿井的建设。加大宣威电厂七期配煤新建矿井办和羊场工业园区配套新建矿井的建设力度,使之早日建成投产,确保按时足额供煤。三是积极推广应用适用技术和先进装备,改进和完善“五大系统”,推广使用光爆、锚喷、机械化采煤、液压支柱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力推行以壁式工作面回采为主体的正规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保护有限的煤炭资源。四是抓好矿区公路的规划和实施,改善运输条件。五是加强对矿井开拓布局的技术指导,制定合理的采掘方案,使矿井基本做到开拓布局合理,采掘协调,系统完善可靠,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加快煤炭产业发展步伐,实现优势资源的优势企业集中,在两年内,地方政府应以宣威煤电联营有限责任公司,宣威发电选煤有限责任公司、宣威煤磷有限责任公司、三联公司等企业集团为载体,打造4个产量100万吨以上的区域性龙头生产企业集团,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强对矿井开拓布局的技术指导,使矿井基本做到开拓布局合理,采掘协调,系统完善可靠,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煤供应。牢固树立保煤增电、增煤保增长、增煤促发展的观念、讲政治、顾大局,加强组织协调,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煤供应。一是组织矿山、基层千方百计积极筹措资金,对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保证道路畅通,确保电煤运输;二是加大整改力度;推进安全评价进度,使待评矿井尽快恢复生产。采取过硬措施,加大市场整顿力度,规范经营秩序;三是多方协调配合,严格控制产品外调,按计划保电煤;四是搞好综合协调服务,努力增加电煤运力;五是积极和发电企业协商,在电煤价格和市场价差距下,燃油价上涨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煤价、运价、调动煤矿企业供煤积极性;六是强化目标管理责任的落实,认真地把任务安排到具体的单位、部门、井口和个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电煤供应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缓解当前宣威电厂电煤供应紧张的状况。

(四)加大地质勘探投入和地质基础调研,增加资源储备。通过加强老矿区深部的寺质勘查工作,积极寻找和扩大接续资源。通过对矿井生产、安全系统改造,加大地质勘探投入,加强煤炭地质基础调研,增加新的资源储备,探明未开发区域情况,为煤炭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合理开发提供地质依据。规划储备20对15—21万吨型的矿井,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五)抓好煤焦流通秩序的治理整顿工作。严格依法办矿,坚决取缔有证井的挂靠井,拖斗井,加大流通秩序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运输煤焦活动,减少国家税费流失。

(六)大力改造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走煤焦一体化路子。以煤炭资源为依托,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产业关联关系或技术经济联系为切入点,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的原则,整合改造提升现有洗选厂,切实改变现有企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环保设施不配套的状况,延伸产业链、走煤电、煤化、煤冶、煤焦结合等综合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应当力争建设入洗能力60万吨的洗选厂和焦化能力60万吨的焦化厂。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地方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票据管理,认真做好规费收缴工作,确保规费按期足额入库,要加强票据管理,加快结算汇兑过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协调联系,增进供需双方互信,使煤炭价格、考核标准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最大限度维护煤矿企业的合法权益。

(八)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还要进一步关注和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

1、私营煤矿中的资源暗地倒卖现象;

2、煤炭行业普遍存在掺杂使假问题;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篇2

一是有稳定的供货渠道。绝大部分经营企业都与煤矿或大型煤炭批发市场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货源充足, 都能按时购进合适的煤炭产品, 企业经营未受国家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的影响。

二是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各经营企业基本都形成了较固定的销售网络, 并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客户的多样化:有用量较大的电厂、钢厂;有机械加工、铸造企业;有医院、浴室等锅炉使用单位;还有商业及家庭用户。二是销售的范围广:有定点销售, 有本地销售, 也有外地销售。三是销售量稳中有升:大部分经营企业1~9月份销量和进货量同比略有提升, 今年全年基本都能完成2万吨的年审指标。

三是有规范的经营秩序。各经营企业都能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进行经营, 并严格按照《合同法》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未发生买卖、出租经营许可证的行为;未发生以次充好、囤积居奇等不法经营行为;未发生违反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规定的行为。

全市煤炭经营企业运行状况良好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四难”:

一是贷款难。煤炭经营流动资金需求较大, 企业做大做强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据了解, 我市部分经营企业虽具有较通畅的货源通道和稳定客户, 但在目前中小企业贷款普遍困难的大环境下, 流动资金受到制约, 企业规模难以扩大, 导致发展受到限制。

二是资金回笼难。受当前经济紧缩的环境影响, 今年以来, 相当一部分经营企业在销售时无法立即获得现金, 只能得到一张期限半年左右的承兑, 兑现时还需向银行缴纳一定的贴息费。直接导致了企业流通资金的严重短缺, 影响其正常的经营和发展。

三是盈利难。一是煤炭价格波动大, 导致营销风险增加, 企业普遍采取保守策略, 大幅减少煤炭进货和库存, 从而影响了销量, 减少了利润。二是港口设施落后, 限制运输成本。随着物流发展的日趋成熟, 设施相对落后的港口已越发不能满足大型船舶的驻港及装卸需求。据了解, 因港口吨位不足, 某些企业货船靠港时间延长, 所产生的滞留费近于整船煤炭的利润, 加之港口管理缺位导致煤炭驳载损耗严重, 进一步缩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三是煤炭价格透明, 调整空间小, 且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力度的日益加大, 各地供热区域范围内燃煤小锅炉正被逐一淘汰, 间接降低了部分企业煤炭的销量。

四是监管难。全市煤炭监管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一是条线不统一。由于新一轮机构改革, 部分地区煤炭监管职能划归商务局, 部分地区职能仍属经信委, 导致全市煤炭经营监管条线不畅通。二是执法队伍不健全。各市 (区) 煤炭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均在2~3人, 较少的人员投入导致执法工作较难开展。三是取证查处较难。大部分无证经营商户无储煤场地, 仅将煤炭从上游货源直接转送至下游客户, 省去了中间环节, 取证和查处难度较大。

另外, 各地煤炭行业协会未充分发挥自身联通作用, 企业同行间普遍缺少沟通和交流;少部分经营企业为增加利润, 尚存在逃税、漏税的现象。

上述问题势必对全市煤炭经营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部分企业经营还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一是经营不开票。由于企业盈利空间小, 再加上部分小客户都不需要发票, 导致部分企业进货、销售都不开票, 直接现金交易。二是存在不正当竞争现象。煤炭市场竞争激烈, 部分企业为取得市场进行恶意低价, 甚至无中生有, 恶意举报竞争对手。三是进货量不能达标。省煤炭经营许可证年检要求是最低年进货煤炭2万吨, 但有少部分中小经营企业由于受市场、资金等限制, 指标不能完成。

二是煤炭经营企业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尽管各地建立的煤炭行业协会, 但基本不组织活动。煤炭经营企业之间没有沟通, 平时各自为政, 煤炭市场各种资源 (如市场、价格、物流) 不能实行共享, 企业间不能形成合力。

三是煤炭监管条件不完全具备, 监管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完全的地方。一是条线不统一。由于新一轮机构改革, 部分煤炭监管职能划归了商务局, 部分还属于经信委部门, 条线监管不畅通。二是执法队伍不健全。有的市 (区) 还保留部分执法人员, 有的市 (区) 如兴化, 只有2个人, 执法工作根本无法开展。三是监管难度较大。对一些无证经营现象, 需要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合执法, 有的还受地方保护, 取证难、查处难。

三 对策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促进企业规范经营。一方面, 定期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 互通信息, 加强监管, 及时掌握煤炭经营企业的纳税、销售情况, 使相关部门在日常监管中有的放矢;另一方面, 定期组织开展联合督查活动, 促进企业规范经营。要认真贯彻落实《煤炭经营监管办法》, 会同工商、环保、质检等部门加强对煤炭经营秩序的检查整治。坚决打击和取缔各种非法经营活动,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维护煤炭经营正常秩序。

二是注重市场的监管, 为煤炭经营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第一, 积极支持和鼓励大、中型耗煤企业直接与煤矿签订直销合理, 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 减少中间环节, 提高企业效益。第二, 定期召开耗煤大户和营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 传达省、市煤炭监管工作要求, 互通行业业务信息, 商洽煤炭业务。同时走访大户, 宣传市场监管情况, 坚持要求督促企业在煤炭进货渠道上确保供方的合法化。第三, 要求各地区定期组织人员对煤炭经营企业的货场、质量、销量进行动态管理, 查报表、看台帐、督促企业做好月统计网报, 督促企业规范经营, 做好本地工业产用煤需求的物资保障。第四, 定期会同工商、环保、海事、税务、质监等部门对煤炭市场上经营企业的督查, 从购销渠道、货场管理、运输环节、财务处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促使企业经营规范合法化, 提高自身效益。第五, 严把煤炭经营资格审报材料初审、年审关。

三是积极搭建交流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第一, 不断完善煤炭行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 充分利用好协会这个载体, 协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积极开展活动, 组织企业互通有无, 优势互补, 相互协作, 促进企业共同发展;第二, 开展走访活动, 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帮助企业解决力所能及的发展难题;第三, 召开经验交流会, 组织企业进行相互的交流学习, 达到共同进步。第四, 信息平台建设, 没有强有力的信息化手段支持, 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与联合采购”。煤炭企业虽然都建有自己的信息平台, 但由于企业分布地域广泛, 且信息化程度各不相同, 这些分散的信息平台只能满足本单位信息的需要。无法实现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综合管理和有效交流。

四是强化监管队伍建设, 确保煤炭经营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不断加强各市 (区) 煤炭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做到有组织、有人员、有活动, 建立起煤炭经营监管长效机制, 使煤炭监管工作步入日常化轨道。一是把队伍管理作为全局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形成队伍管理与职能处室管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格局。二是切实发挥执法队伍的作用, 继续深化行政监管部门监督、制约市场机制。三是健全组织机构, 配齐、配强执法监察人员, 使执法队伍不能再是一支“光挂牌不唱戏”、虚有其名的队伍。执法队伍要选拔较高素质的人员执法, 而文化素质低, 法律知识弱, 应变能力差的人, 不能从事监管队伍。四是要把监管工作渗透到煤炭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 通过抓执法队伍管理这个主线的纲, 起到纲举目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人才培训是提高人才素质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要实行“按需培训”的人才培训战略, 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 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 加大培养力度。在培养对象上, 要把那些政治素质高、上进心强、可塑性强的优秀青年干部和技术业务骨干作为重。在培训内容, 要突出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新方法的培训, 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在培养方式上, 采取业余和脱产相结合、外培和内培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 分级分类培训, 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及企业紧缺人才, 努力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开拓新局面的优秀管理人才,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科技带头人, 有真才实学、动手能力强、有实际操作力的技能人才。

六是不断改革创新, 促进煤炭企业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创新环境保护机制。一方面, 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在环境监管体制方面, 要建立从市级部门检查到地区监管再到单位负责的完善的环境执法监督体制。另一方面,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要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 利用市场机制,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民间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和外资, 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体系。另外还可以建立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形成环保产业,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机制。严厉查处未履行环保手续的新项目和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老项目, 坚决禁止新建一切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 关闭治污无望的企业, 限制重点污染企业的扩张, 对排污企业实行排污许可制度, 坚决防止污染向乡镇其他地区的迁移扩散。第二, 建设循环工业园区, 推行清洁生产。首先, 建设循环工业园区。尽量减少废物排放甚至实现零排放的目标, 创造将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其次, 推行清洁产品开发与生产。一要优化工艺流程, 淘汰落后技术。二要更新生产设备。同时要寻找企业间的共生产业链, 形成企业间的链式发展, 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减少废物的产生。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要重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建议行业协会内设立生态化建设促进会, 以期通过这一组织, 推动或实现一些环保措施。

七是强化基地、港口设施建设, 大力增加企业效益。重点抓好沿江煤炭现货储运、中转、分销基地和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 保障煤炭应急供给, 稳定煤炭供需市场。实施煤炭运输“绿色通道”制度, 增加水路运煤量, 充分挖掘运输潜力, 降低煤炭运输成本。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积极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

摘要:本文对江苏省泰州市的煤炭经营企业运行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 对其中的存在问题、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煤炭经营,企业,运行,调查,江苏,泰州

参考文献

[1]梁尤平;国有煤炭企业实施资本运营的基本思路[J];中州学刊;1996年05期

[2]裴新政;国有煤炭企业实施资本运营的思路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1996年12期

[3]慕瑞昌;浅析资本经营与财务管理[J];鞍钢技术;2001年01期

[4]辛波;谈我国煤炭企业资本经营观念确立的意义[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大同市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材料 篇3

(大同鹊山高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大同鹊山高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座兼并重组整合矿井,井田面积8.8091平方公里,批准开采19、22、2

5###煤层,地质储量1.88亿吨,可采储量9942万吨,核定生产能力150万吨,服务年限47.3年。2010年9月,公司正式开工建设,至2014年先后依法取得了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件,成为证照齐全的生产矿井。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2016年1-6月份销煤57万吨,同比下降30万吨,降幅34.5%;煤炭综合平均价格162元/吨,同比下降27元,降幅14.8%。销售收入9253万元,同比下降7230万元,降幅43.8%。

2016年4-7月份销煤33.25万吨,同比下降16.61万吨,降幅33.31%;煤炭综合平均价格166.38元/吨,同比上升3.69元,增幅2.27%;销售收入5532.28万元,同比下降2579万元,降幅31.80%。

今年4月份以来煤价逐步回升,到6月份煤价达到235元/吨,同比上涨60元,涨幅34.3%。

综合分析,上半年从4月份开始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逐步见到成效,价格小幅回升,到6月底企业经营状况 1 有所改善,但仍不稳定,基础不牢,市场下行压力仍然持续,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紧张的问题依然突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化解过剩产能应退尽退力度不够,落实全年276天工作日及相关规定不彻底、不到位,控制过剩产能还未完全达到预期目标。目前,煤价增长不是需求增加带来的,而是因为去产能、控产量,煤炭产量比需求下降更多。

因此,去产能的信心不能动摇,严格按产业政策应当退出的产能绝不能复产。

(二)由于煤矿井下机械设备多、地质构造复杂的特殊性,在严格实行停产休假相关方面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综采工作面遇周期来压期间,必须连续生产、连续推进,渡过压力区域。如此期间停产休假可能会发生综采支架被压坏的危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种情况下迫使企业不能正常停产休假。

因此,在实行停产休假中,如遇害地质灾害或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等特殊情况时,应合理灵活调整生产、休假时间,并简化上报审批环节。

三、企业应对措施

在坚定不移推进和深入贯彻落实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我公司认为作业企业自身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设备的检修。加大日常设备巡检和润滑力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按照276个工作日重新核定的生产能力合理组织生产。

(二)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多方面寻求终端客户,减少中间环节销售成本,保障煤炭的稳定销售,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加大职工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考核,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同时,进一步精简机构,优化职工队伍,降低管理运行成本。

(四)实行节能降耗、修旧利废,降本增效。应在大力实施节能降耗、压缩各类支出的基础上,将精简人员分流组成第三产业。比如组建机修加工厂(车间),对废旧物资进行再生利用,不但能解决外出加工维修时间长、费用大的难题,也能有效利用闲置废旧物资,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四、建立以同煤集团为主的煤炭销售协同机制的观点 建立以同煤集团为主的煤炭销售协同机制我公司认为是不可行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销售不灵活。通过一段时间的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价小幅回升,煤炭销路也进一步拓宽。如建立协同机制,煤矿企业不能根据各自煤质情况自主选择最优客户,也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自主灵活调整煤价,影响企业 的自主发展。

(二)运输费用增加。目前建立的大多是终端客户,煤炭从煤矿直接销售给客户。如建立协同机制,则会产生很大中间运输费用,使销售成本增加。

(三)煤质不同。因各自矿井的煤种和煤质都不同,满足客户的需求也各自不同,无法建立协同销售机制。

(四)回款慢。目前客户都是预付款,如建立协同机制,煤款回款周期太长,加之企业本身经营困难,所以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运行。

大同鹊山高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篇4

2016年上半年,随着煤炭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政策落实及实施,各省市去产能进程逐步提上日程,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随后其他省市也相继执行一系列政策,内贸煤炭供应缩量明显,加之宏观环境偏松,基建和房地产发力,钢材需求回暖,叠加低库存的现实及煤企联合保价调价影响,煤炭供需失衡局面有所改善,煤价较年初明显大幅上行。价格方面,各煤种间价格涨势分歧大。

焦煤价格走势强劲,年后,受产能、库存、季节性周期错配影响,钢厂复产现象不明显,叠加需求旺季,供需关系短期错配,期现货价格暴涨,钢贸商参与的投机需求也不断加大,市场看涨心态增强,加之供给侧改革见成效,带动产业链上游焦煤价格强势上涨。4月底5月初开始,在高利润驱使下,钢厂大幅复产,供求关系逆转,钢价出现大幅下挫,焦煤虽受产地供给偏紧影响价格得到支撑,但随着下游企业利润空间的排空,期现市场价格承压大,高位小幅震荡回落。截至6月15日,柳林主焦煤车板价650元/吨,较年初上涨100元/吨,涨幅20%。

动力煤市场价格底部温和回升,供需失衡局面仍未打破。2016年上半年,受经济形势下行、工业用电需求不足影响,沿海动力煤市场需求延续疲弱态势。供给端,随着限产减产政策的逐步推进,煤炭主产区等省市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供应明显放缓,坑口价格普涨,但整体来看,供大于求格局仍未打破。春节前,受“霸王级”寒潮影响,居民用电量攀升促使电厂拉运积极性有所回升,加之产地因降雪降温、春节因素,外运量明显减少,以及各大煤企相应国家稳价措施,刺激市场信心,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底部反弹,但回升幅度不大。春节后,随着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业用电量有所回升,电厂负荷提高,煤炭需求也有所增加,对港口煤价形成支撑,其中中低卡、高硫煤市场需求加大,货源供给偏紧,价格反弹幅度大。但由于水电等清洁能源挤出效应,电厂需求端释放缓慢,及4、5月大秦线检修及港口因天气影响下水量减少等利好因素对价格支撑力度偏弱,价格逐渐趋于平稳。5月底,大型煤企联合上调6月煤炭价格,提振了市场信心,6月初煤价大幅上涨。后续随价格提涨因素影响淡化,价格或趋稳,但目前市场看涨心态强,加之下游“买涨不买跌”心态作用,价格短期内仍有上行动力。截至6月8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400元/吨,较上一期上涨10元/吨,是今年以来单周最大涨幅,较年初上涨29元/吨,涨幅7.8%。

上半年国际煤价震荡上行,但各地区涨幅各异。春节前,受国内需求低迷影响,价格提振不足,波动性弱,发运至中国港口货源也偏少,年后随着国内需求回升,内贸煤价上调,进口煤价虽也跟随上涨,但其价格及质量优势依然存在。

5、6月份,国际煤炭主要出口国,受天气因素、港口检修影响,外运量有所减量,对煤价形成支撑。后续国际煤价受内贸煤价带动,或继续上调价格。截至6月15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报收53.6美元/吨,较年初上涨1.2美元/吨,涨幅为2.3%;南非理查德港动力煤价格报收59美元/吨,较年初上涨9美元/吨,涨幅为18%;欧洲三港ARA动力煤价格报收50.6美元/吨,较年初上涨4美元/吨,涨幅为8.6%。

【图表1】焦煤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RI)

【图表2】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RI)

【图表 3】国际煤价走势情况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RI)

减产限产政策成效显著,供应明显收紧。

原煤产量大幅下滑,库存同比有所下降。今年供给侧改革政策实施力度大,我国原煤产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数据显示,1-5月原煤产量134386万吨,同比下降8.4%,较1-4月 同比扩大1.6个百分点,5月我国原煤产量26375万吨,同比大幅下降15.5%,显示供给侧改革收效较好。具体来看,前4月,山西、陕西、内蒙等主产区的原煤产量均出现下滑,降幅为7.3%、13.8%和17%,去产能进程持续发酵。尽管各地区开始落实政策严格执行,产能过剩局面有所改善,但整体供需平衡仍需时间来调节。5月末,全国煤炭企业存煤1.18亿吨,同比减少1200万吨,下降9.2%,比年初减少1000万吨,下降7.8%,主要港口存煤3026万吨,同比减少1196万吨,下降28.3%,比年初增长4.5%。

发运量减少。前5个月全国铁路发运煤炭7.65亿吨,同比减少9548万吨,下降11.1%,5月份发运量降幅有所扩大,为14.8%。煤炭主产地发运量走势分歧大,其中山西、陕西的煤炭发运量均出现明显下降,而内蒙古地区大幅上涨,具体看,太原局下降7.4%,西安局下降18.3%;呼和局增长20.8%。主要港口发运煤炭2.6亿吨,同比下降3.3%。其中秦皇岛港发运下降30.7%,天津港增长23.5%,黄骅港增长60.3%。

受环保政策及经济发展疲软影响,消费量继续减少。煤炭消费量大幅下滑。据运销协会测算,1-5月全国煤炭消费15.1亿吨,同比下降5.2%,降幅比1-4月份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耗煤7.4亿吨,下降6.2%;钢铁耗煤2.6亿吨,下降4.4%;建材耗煤2亿吨,增长1.6%;化工耗煤1.1亿吨,增长7.5%。动力煤和焦煤烟煤消费总量约占总消费的87%左右,同比也呈下降态势,而电力煤炭消费占动力煤消费的60%左右,接近全国煤炭总消费量的一半。今年受环保等政策影响大,预计扣除季节因素影响,下半年煤炭需求仍处于疲弱态势。

电厂方面,春节前,受天气及水电发力放缓影响,火电发电出力明显,下游电厂煤炭需求有所释放,日耗高位震荡,但随着春节的临近,日耗水平出现断崖式下跌。春节后,随着下游企业复工复产,用电需求回升,电厂发电稳步回升,煤炭采购也明显增加,库存大幅增加至上半年高点1290.1万吨。

3、4月份,随着工业企业生产和用电进入正轨,电厂日耗水平在50~60万吨水平震荡,期间电厂采购集中到货体现明显,库存走势呈“M”型走势。

5、6月份,正值社会用电淡季,火电发电量受清洁能源替代效应显著,增速继续大幅下滑,沿海煤炭市场实质需求仍显疲弱。7月虽是传统电煤用量小高峰时期,但我国南方雨季的到来为电力耗煤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日耗水平或出现阶段高位震荡走势。截至6月15日,六大电力集团沿海电厂日耗合计56.5万吨,较年初日耗高峰期下滑12%,库存合计1244.1万吨,较年初上涨6.5%,存煤天数22天,较年初上涨21,1%。

5月进口同比大幅上升,出口显著回升。

前5个月全国煤及褐煤进口8628万吨,同比增长3.7%;出口40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13.9%;净进口8227万吨,同比增加91万吨,增长1.1%。其中,5月份进口1903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3.6%,出口71万吨,增长16%。

自2013年以后,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呈逐年下降态势,且降幅有明显扩大。2013年底,进口量创历史新高,高达3.27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9.1%;2014年底,进口量2.91亿吨,同比下降11%,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8.3%;2015年底,进口量降至2.04亿吨,降幅近30%,占全国煤炭消费量仅为5.1%,占比达到近几年低点,而2016年1-5月,进口量占全国煤炭消费量比值有所回升,为5.7%。上半年,随着国家去产能、降库存等政策奏效,煤炭产量下降,供给收缩,支撑煤价上涨,但进口煤的低价优势将逐渐显现,从5月来看,在需求淡季,下游转向外贸采购明显增加,进口量同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后续随着内贸煤价的提涨,下游转向外贸采购量或增加,国内对外贸煤的需求将有所上涨。

【图表4】我国煤炭进出口数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RI)

【图表5】我国原煤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RI)【图表6】六大电厂总库存、总日耗、总存煤天数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钢联数据、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RI)

NEWC出口至中国环比增加,印尼供给收窄,印度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煤炭进口国。

澳洲方面,5月份,澳洲纽卡斯尔港出口煤炭937万吨,其中出口动力煤797万吨,出口炼焦煤140万吨。5月纽卡斯尔港出口至中国煤炭160万吨,环比增长21%,出口至日本煤炭438万吨,环比下降4%,出口至韩国煤炭93万吨,环比增长11%。印尼方面,进入6月,印尼市场受降雨天气影响,煤炭产量有所减少,同时叠加印尼斋月放假,煤供应依旧紧缺,矿方报价稳中有涨。近日,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呼吁印尼发展核电,由于核电生产成本较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一直对建设核电站充满兴趣,但目前在印尼使用核能源尚属有争议的问题。印度方面,5月份,印度煤炭公司生产煤炭4258万吨,同比增长4%,完成目标产量4464万吨的95%,销售煤炭4553万吨,未实现目标销量5090万吨。印度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印度进口煤炭2.1亿吨,同比增长2.8%,进口总量已超过中国同期煤炭进口数量,成为全球第一大煤炭进口国。2015-2016财年,印度煤炭消费9.1亿吨,同比增长11%,由于印度国内煤炭产量上升,该财年印度国内生产煤炭6.57亿吨,同比增长2.9%,煤炭进口持续高速增长势头有所缓解。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篇5

根据领导安排,5月23日-25日我们先后到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煤炭局和鄂尔多斯市煤炭局咨询了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有关情况,查阅了有关法律政策和文件,并咨询了律师,下面对有关问题汇报如下:

一、关于兼并重组方式的问题

我们咨询了鄂尔多斯市煤炭局A科长,A科长说:可以采用并购、转让、联合、股份制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挂靠的形式,最好是股份制,控股和参股都可以,具体方式由你们企业自行商定。

A科长的说明和内政发【2011】32号《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第二条第三款“以资源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方式,通过并购、转让、联合、控股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的要求一致。

二、关于分公司和子公司的问题

我们咨询了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H主任,H主任说:被兼并对象是分公司还是子公司,由企业自行商定;兼并主体完成兼并工作后应变更为集团公司。

H主任的第一条说明和鄂府发108号《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通知》第二条第三款第4项“兼并主体要在被兼并对象原注册地设立子公司,实现当地注册、当地生产、当地经营、当地纳税”的要求一致,也和我们前期的分析一致。

H主任的第二条说明既可以解释L控股柳园的原因,也可以解释他不要求控股山南的原因。因为根据工商企字[1998]第59号《企业集团登记管

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以及其他成员单位组建而成;子公司应当是母公司对其拥有全部股权或者控股权的企业法人;其他成员应当是母公司对其参股的其他企业法人;母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至少拥有5家子公司;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和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集团成员单位均具有法人资格。

三、关于“四个统一”问题

我们咨询了自治区煤炭局Z处长,Z处长说:四个统一是鄂尔多斯市的要求,不是自治区的要求,具体如何操作你们咨询鄂尔多斯市煤炭局。鄂尔多斯市煤炭局A科长说:一个企业名称是被兼并对象的名称前冠以兼并主体的名称;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是被兼并对象是二级法人;一个安全责任主体是被兼并对象的安全责任由兼并主体负责,出现安全问题由兼并主体承担责任;一套会计报表是兼并对象的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应合并到兼并主体名下,由兼并主体统一对外报送。

A科长关于一个企业名称的解释符合工商企字[1998]第59号《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子公司可以在自己的名称中冠以企业集团名称或者简称;参股公司经企业集团管理机构同意,可以在自己的名称中冠以企业集团名称或者简称”的规定。

A科长提到的二级法人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对此我们专门问A科长二级法人是指分公司还是子公司,陈科长说分公司和子公司都行。我们也咨询了律师,律师说法律上没有二级法人的概念,根据文件理解柳园煤矿只能是东方的子公司,不可能成为分公司。

四、关于兼并重组的程序问题

我们咨询了H敏春主任、Z处长、A曙光科长,综合三人的解释,兼

并重组程序是:

1、旗煤炭局将兼并主体的兼并方案报市煤炭局,市煤炭局报自治区煤炭局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工商局根据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提供的方案办理工商变更手续。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篇6

一、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1. 通过目标引领、率先发展, 沿海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自2006年以来, 丹东市由辽宁“五点一线”沿海区域最初的丹东新区, 到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已发展到省政府批准的4个重点园区。其面积也由97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194.5平方公里。九年时间里, 丹东沿江沿海区域重点园区以仪器仪表、现代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可再生资源、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 充分利用沿海区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积极整合要素和拓宽发展空间,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不断提升和完善专业园区的产业功能, 加速土地集中、企业积聚、产业集群, 努力实现目标引领、率先发展, 沿海经济实力得到大大增强。据初步统计, 自2009年7月到今年上半年的五年时间里, 丹东市重点园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1亿元, 公共财政收入122.16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07.29亿元, 引进域外内资1156.8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28.47亿美元, 外贸出口完成71.63亿美元, 分别占全市比重的36.7%、20.8%、43.1%、38.2%、59.5%和43.5%。

2. 通过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实施, 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自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 丹东市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 在北黄海区域的丹东新区、东港、大孤山多点布局, 点线面联动发展, 拉开了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丹东新区做为未来行政、经济、文化中心,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 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截至目前, 已建成市民服务中心、丹东二中、体育馆等城市功能项目70多个, 科技五金城、西湖城农贸大市场等商贸地产项目50多个, “九纵九横”的主干路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 市委、市政府均已搬迁至新区, 新区正在从建设开发向城市管理职能提升转变。东港、前阳经济区充分发挥临港沿海优势, 以丹东港为依托, 积极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园、装备制造园、仓储物流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特色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园的建设。大孤山经济区在湿地调整结束、海洋红港区建设开工后, 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 “三横两纵”的园区主干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新入驻园区工业项目16个。其中丹东石化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经济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3.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 完善了沿海区域的承载功能。

自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5年时间里, 丹东新区、大孤山经济区、东港、前阳经济开发区四个重点区域由政府投入沿海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50多亿元。总投资近50亿元的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35亿元的金山热电等重大电力设施项目均已实现并网发电, 总投资19亿元的三湾水利枢纽工程已落闸蓄水。东北东部铁路、丹海、丹通高速公路已建成并全线通车。沈丹客专、丹大快速铁路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预计明年7月可以试通车。总投资20多亿元的中朝鸭绿江新建界河公路大桥自2010年末开工建设以来, 目前主桥已经基本完工, 今年9月中旬即可全部竣工。届时, 丹东作为中国对朝货物贸易最大集散地的地位将更加巩固。作为北方不冻良港的丹东港, 五年来已投资300多亿元, 目前已有36个泊位建成并投入使用, 20万吨级矿石码头 (结构按30万吨预留) 泊位已经开始试运行。去年丹东港完成吞吐量1.2亿吨、集装箱量152万标箱。今年前5个月完成吞吐量5352万吨、集装箱量68万标箱。整个港口已基本适应国际船泊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需要。丹东机场的改扩建工程, 今年五月已经全部完工并开始通航, 目前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口岸机场。

4. 通过项目建设, 具有产业特色的重点园区迅速发展。

在建设沿江沿海经济带中, 丹东市突出抓了沿海区域的产业项目建设, 并在重点园区集中力量规划和建设了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功能园区。据不完全统计, 到目前为止, 沿海区域累计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552个, 投资总额2298.5亿元。今年上半年, 沿海区域重点园区开复工项目169个, 投资总额433亿元, 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3个, 投资总额21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保税物流园、新加坡兄弟地产、香港佳兆业地产等200多个商贸地产项目相继竣工;本钢不锈钢冷轧板、帕斯特谷物大豆深加工等100多个工业项目大部分投产见效。其中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国际顶级汽车音响哈曼国际自2011年竣工投产以来效益显著;投资15.9亿元的丹东黄海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已完成投资6.7亿元;投资21.8亿元的本钢不锈钢丹东冷轧项目已正式投入生产。丹东仪器仪表 (手表) 产业基地、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基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以及再生资源加工产业基地已经形成特色产业园区。

5. 通过对外开放, 沿海区域开发开放新格局已经形成。

在加速沿海区域重点园区的开发建设中, 丹东市在做好沿海区域产业构调整和优化的同时, 不断提升沿边沿江沿海开发开放力度, 努力形成丹东沿江沿海区域大开发、大开放和大发展的新格局。去年底,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 ([2013]50号文件) , 已将丹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纳入“拓展周边经贸交流合作区域”。目前, 浙江大学西部研究院对丹东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已经编制完成, 7月中旬征求省市政府和专家意见后上报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预计9月末完成编制工作, 并经省市政府和专家评估论证后, 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届时, 丹东将极大提升沿边地区综合开发开放的层次和等级。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新的四至范围已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国家级开发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叠加政策的支持, 将带动丹东沿江沿海经济带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尽快形成丹东新的增长极。在参与中朝共同开发、共同管理的黄金坪岛经济区的开工建设中, 新界定的边境经济合作区6.3平方公里面积, 已含在为其配套的丹东黄金坪特殊经济区10平方公里土地建设规划中, 并重点发展信息产业、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农产品深加工和纺织品加工业。此外, 沿海区域的4个重点园区新的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已经完成, 并将由省政府正式批准实施。届时, 发展规划将引导沿海区域的土地集约、企业集中和产业集聚, 不断激发出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二、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项目问题。

从目前沿海区域的产业项目建设情况看, 丹东重点园区主要缺少工业大项目, 特别是具有核心技术的大项目、高端项目和产业链项目, 产业特色不够突出。2013年, 丹东沿海区域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88个, 其中15亿元以上的单体工业项目不足10个。今年的47个亿元以上的新投资项目中, 超过10亿元以上的单体工业项目也仅有7个。究其原因有近年来朝韩形势紧张影响投资环境所致, 也有国内经济下行和受国际市场的影响, 加之个别园区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等原因。

2. 体制机制问题。

目前, 沿海区域有的重点园区, 既是省级经济开发区, 又有重点园区组织架构, 还有乡镇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这些机构中仍有职能交叉、人浮于事问题。个别园区仍有部份机制沿用传统的政府机关运行方式, 实行8小时上班制, 干好干坏一个样。此外, 仍有园区部分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庸懒散”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

3. 城镇化建设问题。

自2011年以来, 省政府将丹东市的东港、前阳、长山、北井子、大孤山纳入了沿海新区、新市镇建设规划范围, 并在全省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从目前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看, 东港、前阳、长山、北井子、大孤山新区、新市镇相继编制了总体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明确了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其他沿海乡镇也通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整顿市容卫生、村容村貌的“美丽乡村”活动, 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 如乡镇规模小、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投资成本过高, 产业结构和布局对城镇化建设仍然不能形成支撑和承载, 中心城区和重点园区辐射能力不够, 拉动力也不强, 加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和一些城镇的规划滞后等, 也相应影响了沿海区域的城镇化建设。

4. 建设用地问题。

目前, 沿海区域重点园区普遍存在着用地紧张的问题。这给园区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的引进带来了困难, 束缚了园区的发展。造成用地指标紧张的问题, 有规划用地指标和实际项目年度用地指标相矛盾的客观因素, 也有近两年工业园区存量建设用地资源不足、日趋紧张的原因。还有一些项目建设单位因土地手续办理、项目名称调整, 以及建设资金不足等原因致使园区有的土地被“闲置”多年。此外, 一批发展空间较好的园区, 近年相继引进新的、大的投资项目, 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用地指标不足、土地开发成本较高和建设资金紧张问题。

5. 资金短缺问题。

目前, 丹东重点园区的建设资金贷款已进入还贷高峰期, 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新的贷款难以为续。土地存量不足, 开发市场走低, 致使以土地收入为主的园区财政收入难以为继;开发建设时期形成的税收多以土地开发一次性税收为主, 稳定的税源尚未形成, 加之园区的各项刚性支出、城市管理维护费用和征地动迁费用等, 致使投入发展的资金严重短缺。截至2013年底, 仅丹东新区通过投资公司完成的征地、动迁、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建设、规划设计等投入的建设资金达90.55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贷款41亿元, 已使用贷款38.05亿元。该区每年偿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就有6亿多元。

三、今后重点工作安排与措施

今后一个时期, 丹东市面临着丹东沿江沿海经济带全面发展, 以及新界定四至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建设, 中朝鸭绿江新建公路大桥、沈丹客专、丹大快速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并集中发挥作用等机遇, 丹东将以实施重点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为重点, 进一步扩大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 积极促进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沿海经济带“港区、城区、产业区”一体化建设, 不断创新沿海经济带体制机制, 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 埋头苦干, 努力开拓, 把丹东建设成为文明、生态、繁荣、富裕的国际化港口城市。

1. 以发展海洋经济为引擎, 形成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

海洋经济是丹东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丹东市将借助沿海和临港的区位优势, 立足以港兴市,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并以此为牵动, 加快沿江沿海开放步伐。首先, 丹东市将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吸引力, 加快重点园区开发建设。不断完善丹东新区城市功能, 快速推进大孤山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 全面实施翡翠湾开发, 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提高城市承载力。积极争取丹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早日获批, 并全面争取各项优惠政策, 加速新界定四至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建设, 尽快形成入驻条件以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其次,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加强出口基地建设, 积极培育出口品牌和新的出口增长点, 不断扩大对外合作领域和贸易规模, 巩固和扩大两次中朝经贸文化旅游博览会成果, 争取今年第三届中朝经贸文化旅游博览会有新的突破。努力提高和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充分利用要素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手段, 瞄准国外大财团、大公司, 国内大央企、大民企, 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此外, 把项目建设列为全市各地区和各部门的“一把手工程”, 通过上下联动、高端推动、全力抓好推进工作。

2. 以实施园区发展规划为重点, 加速推进沿江沿海开发建设。

今后, 丹东市将在重点园区发展规划的指导下,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积极推动园区的土地集中、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 促进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丹东新区以新建鸭绿江大桥口岸物流区和新界定四至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为牵动, 围绕港区做大做强, 产业区调整土地结构、提高开发利用强度、强化投入产出效率, 合理确定未来发展建设用地空间, 加速形成产城互动、产城融合、互济共生, 全域经济大发展的新格局。大孤山经济区全力推进“三纵两横”路网工程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和通讯等配套要素工程。东港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园和机电设备制造园, 构建工业、物流、商贸地产的产业分类、统筹推进的发展格局。加速滨海西区产业基地开发建设, 积极引进超亿元、税收高、有技术含量、环保节能、产业集聚的项目。前阳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优化产业布局, 完善配套, 健全功能, 促进企业升级、园区壮大、人口集聚。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布局更加合理、更趋完善。

3.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着力点, 促进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中, 丹东将抓住“十二五“期间,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充分发挥和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组织沿海园区企业密切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 努力提升沿海区域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丹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积极引领沿海区域发展纳米印刷技术、生物基尼龙56等无污染、高附加值、新材料等高新产业。并按照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非禁即准”的原则, 扶持新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建立绿色、集约、环保、循环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继续抓好丹东新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和再生资源等省级产业集群建设, 推动黄海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仪表、电子信息及软件外包等领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及产业成长壮大。实现丹东精细化工产业的升级, 逐步打造“大孤山石油炼化和精深加工一体化、宽甸凤城硼镁化工一体化和无水印染技术产业一体化”三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4.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 激活沿海经济发展潜力。

在总结推广丹东新区实行“干部岗位聘任制、考核评价机制和绩效激励机制”的灵活选人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基础上, 科学配置和调整重点园区管委会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的行政权限, 着力解决重点园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行政管理区的职责不清、管理不明、效率不高等问题, 从制度层面保证园区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充分调动园区干部的积极性, 促进园区内外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 激发和释放选人用人机制的内生活力。并在大孤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翡翠湾等新开发的经济区突破传统管理方式, 赋予更加灵活适用的人才管理、目标考核、收入奖惩等管理职能, 实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以搭建融资平台为切入点, 为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上一篇:《摘苹果》教案下一篇:广播点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