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共11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篇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它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我在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触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这一问题。

首先,劳动的异化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在大城市里打工生存的现象。他们为了能在大城市里生存,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无论是为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还是为了城市的美丽环境,他们都是在这个城市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他们付出的价值与得到的价值完全不成正比,甚至是成反比。他们的地位没有提高,反而被城里人轻视、嘲笑。同时,他们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大的哭,却拿着最少的工资,自身却又没有任何保障。因此,对于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快乐幸福可言,甚至他们会感到空前的虚弱和无能。这就是劳动本身的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篇2

当前, 生态问题已成为困扰我们人类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问题, 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 是建立在对生态问题的思虑之上的。借用余谋昌先生对生态哲学的定义, 生态哲学是“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现实事物和理解现实理论界的理论”。[1]要想对于生态哲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可以从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这两方面, 以及它们双向的运动中去达到自然、人、社会的统一乃至和谐。

马克思在其著作之中并未提及“生态哲学”这个词, 但是他对生态问题的思考还是很多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的重要的代表作, 在说明经济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文化哲学及社会历史理论等众多的理论的同时, 还有大量对于生态哲学的深刻论述。虽然未成系统, 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不可忽视的大作。

一、生态哲学的对象:自然、人和社会

任何一门学问, 都不能是没有对象的胡乱阐述, 否则便难以称之为学问, 也难以让世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也同样如此, 马克思早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

其次,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当代价值, 对理解实践的意义也尤为重要。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宣告了那种超越实证科学的玄思哲学的终结。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 实践一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议题, 抽象的理论离开了现实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言。马克思认为哲学没有任何单独存在的权利, 它的材料分布在实证科学的各个不同部门之中, 因而哲学家试图绕过实证科学直接把握世界只能得到思辨哲学而得不到科学的哲学。然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强调人的主体性, 并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相区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强调从实践出发, 但那是观念上的, 有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从物质出发, 理解从实践出发, 就会陷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这样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传统的本体论哲学的知性概念思维转变为实践论的思维方式, 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 也就是说把实践上升为思维方式, 去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 使得这些神秘的东西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最后,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一个重点是将哲学的重心职业是的思考》中就开门见山地说道:“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 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 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 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的存在。”[2]虽然此时受到历史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性, 他对于生态哲学对象的认识有极大的缺陷, 但是至少说明早在17岁时马克思便已经在思考自然这一问题了, 并将自然作为生态哲学的对象来进行研究。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由于自身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健全及世界观的逐渐转变,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单纯局限于自然, 而是以自然、人、社会为研究对象。这三个研究对象向我们展现了四重关系: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 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 从自然方面来说, 马克思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对自然单纯的论述上, 而是通过对人和自然的相互关联来说明自然的。这就说明了三个问题:自然、人、人与自然。马克思首先认为:“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3]从这个角度, 我们可以说自然界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双重的生活资料, 一方面是劳动加工的对象性资料, 另一方面又给予工人维持其肉体生存的资料。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进一步表明:“自然界, 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而活。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不致为了死由怎样解释世界转变成怎样改变世界。马克思认为:“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引起了哲学界的思考。马克思《手稿》的全部思维旨向是揭示“劳动”的具体性, 他又在《提纲》中对实践进行了高度抽象, 随后又与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将劳动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和理性具体化。中国哲学界兴起了大的思潮和改革,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主要就是与马克思强调的实践、人的主体性、人的感性活动相符合, 这些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强调人的学说, 实质就是发挥人的能动性、人的创造性、人的主体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当代价值主要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这个意义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比较的突破点来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 第二卷, 第159-16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 第一卷, 第67-68页.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4]这便表明了自然和人的亲密不可离的关系, “人靠自然而活”就是对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的绝佳说明。最后, 马克思将自然作为人类“无机身体”的延伸来看待, 因而“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 [5]同时,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6]这是对人和自然的依赖关系开门见山式的说明。总之, 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人生活在自然之中, 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反过来人的能动性的活动又会影响着自然。是故, 人和自然理应成为环境哲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 和自然一样, 也是和人联系起来说明的。不过不同的是马克思在论述人与社会的关系时, 还加入了社会和自然这一重关系。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 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才是现实生活的要素。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人的存在, 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7]这表明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 自然和人在社会之中达到了统一, 自然、社会和人三者是一种具有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统一”。[8]

环境, 浅显地理解应该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那么, 自然和社会理所当然地成为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而人作为联系自然和社会的中间环节, 也必然会卷入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中。

二、环境哲学的目标: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之所以被称为伟人, 不仅是因为他心系天下, 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 更在于他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和接受实践检验而不衰的能力。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里写道:“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9]表明他是有心怀全人类的雄心的。同时更说明马克思也不是那种“只为自己劳动”的“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 他是一个“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自然、人和社会的论述, 其目标是希望通过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双向运动之中达到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而这种和谐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的和不可实际操作的, 而是有其实现的可能的。依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相关论述,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于共产主义之中的, 即自然、人和社会三者在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双向运动过程之中能够进入和谐状态, 而这一和谐状态最终是在共产主义中体现出来的。

对于达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状态这一目标, 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双向运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关键。我们需要有一种在“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双向运动中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10]双向运动乃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活动”, “它不是静止而是动态的过程, 永不停息, 长时间的积淀”。[11]人化自然是指自然界由于人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属人关系, 是从人与自然对立到人与自然统一的辩证过程。作为这样的一个过程, 我们便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去界定说自然、人和社会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我们应该有的态度是:在关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放眼长远, 放眼这其中对立面的此消彼长, 进而把握住这个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和谐。

在“在马克思看来, 共产主义就是彻彻底底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的社会”。[1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有精辟论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 (即人的) 人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 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3]通过马克思的深刻论述, 我们不难发现, 共产主义是自然、人和社会三者的高度发展和极大成熟, 代表的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同时, 人的完全的复归, 标志着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的解决, 而这些矛盾一旦得以真正解决, 加上三者达到最高的统一, 便是达到了和谐的状态。

三、环境哲学的实现:劳动、异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扬弃

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以前的哲学, 其关注的不是“解释世界”的问题, 而是“在于改变世界”[14]的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 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对立与统一的新的认识理论。通过对“劳动-劳动的异化-异化劳动的扬弃”的运动过程的分析, 表明了他对于解决环境新陈代谢过程的思考。

(一) 劳动: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自由自觉统一。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通过对于黑格尔的批判, 马克思得出了结论:那些所谓的“原动力”并不是“绝对精神”, 也非“自我意识”, 而是人本身, 是人的劳动。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 是“创造人本身”和“人猿相揖别”的标志。[15]

劳动一方面将人和自然界、动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 劳动是对于自然界的改造, 虽然改造过程之中的消极作用不可避免, 但还是瑕不掩瑜。由于主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 才会“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从而也“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在人的劳动的作用下, 自然已经不是那个天然的自然了, 而是深深打上了人的活动足迹的自然界。正是人类有意识地劳动, 才创造了克服了动物的片面的生产, 才能创造“对象世界”和改造现存的“无机界”。这是人对于动物的超越也是动物无法企及的。这个过程便表现为自然界的不断人化。

此外, 对于劳动的改造作用的理解不能片面地认为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劳动是对自然纯粹积极的改造。我们还应该看到人的劳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人终究还是免不了要“靠自然而活”, 还是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之中, 我们不仅要学会“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16], 而且要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从而构造出符合“美”的东西, 达到自然、人和社会的统一之美, 即和谐。这便是自然不断反作用于人本身, 使人不断自然化的过程。

总之, 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 在遵循自然规律的作用下能动地改造自然, 在自然的不断人化和人的不断自然化过程之中, 使自然、人和社会达成一种自由自觉的和谐。

(二) 异化劳动: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自由自觉统一的变异。

对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原初的统一, 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就像历史不会停留一样。社会的发展总会出现曲折, 这是避免不了的。在资本主义到来之后, 作为自由自觉的劳动发生了异化。

“异化劳动”夺去了工人的“生产对象, 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们的类生活”, 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资本家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活动, 赚取更大的利润是他的唯一目标。正是因为建立在这样的一种需求上面, 劳动已不是原来的劳动了, 而是变了味的异化了的劳动, 从而使劳动产品和劳动者, 劳动行为本身和劳动者, 人的类本质和人, 以及人与人相异化。异化劳动“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危害或者支配主体本身”。[17]“异化既是对自身劳动的异化, 又是人类自身改造自然的积极作用的异化。他不仅是人同自己身体, 同他的之外的自然界, 同他的精神本质及他的人的本质, 同人相异化;还表现为一种社会的异化”。[18]在这种情况下, 人越是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自然, 使自然为自己所用, 反而越受制于自然, 而不能达到目的。异化劳动使得原本的自然、人和社会三者能够达到统一的那种平衡界限被打破, 不仅使人和自然间的辩证统一的情况不复存在, 而且越来越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城市环境污染普遍, 对大城市里的工人而且空气、光、清洁不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被“文明污浊毒气污染”。[19]

虽然异化劳动的确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种种不幸, 但是我们又不能忽略其积极的一方面。首先, 它让我们明白虽然异化劳动不是实现自然、人和社会统一的条件, 但却是在实现自然、人和社会统一的道路上必经的阶段, 是达到自然、人和社会更高层次统一的前提。其次, 既然我们能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 那么就应该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至少应该点出问题的实质所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把人的一切的需要压缩为对物的贪求。对于物质财富的贪求, 不断地刺激资本主义扩大生产, 大肆消费, 大量废弃”。所以,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从根本上揭示了环境危机的实质”。[20]

(三) 异化劳动的扬弃: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自由自觉统一的复归。

在讨论了异化劳动的问题后, 马克思即着手探讨共产主义的问题。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马克思所说的“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在探讨了一系列的问题之后, 又回到了他理论的落脚点———共产主义。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扬弃了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 “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来看私有财产关系, 因而是共产主义”。[22]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它是人向人合乎本性的复归, 是消除了异化的劳动, 是人的本质即与自然的本质相一致。在这样的社会中, 人们之间的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 而是在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的自由自觉统一的复归。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出符合“美”的东西, 这样人与自然的对立就得到了合理的控制和解决。“自然界不再是人的异化的媒介, 而是成了人道主义实现的纽带;人也不再是自然界异化的根源, 而成了自然主义实现的基础”。[23]这样的社会中, 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在双向的作用中体现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 自然、人和社会应该是达到了最大限度的统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篇3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解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序言中马克思主要说明了自己写作的宗旨和依据,即其写作的方法和采用的依据性理论。

马克思说:“对于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为其写作奠定了理论性科学依据。其说:“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其对费尔巴哈思想体系的肯定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思想理论的影响和重要性促动,也说明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基础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以辩证唯物的思想来进行研究的。充分说明了费尔巴哈理论的部分肯定性,即费尔巴哈认为:“有物质才是真实的。”其没有从辩证和实践的高度分析事物,但其唯物的思想体系也是值得肯定的,也为后来的马克思理论奠定了基础。

一、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解读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部分马克思主要说明了人作为自己的本我性的存在,在作为工人而进行生产性活动时却失去了自我的本来存在,而作为异我的工具存在于社会生产中,即人的整体性异化——在劳动过程中对于劳动产品以及类存在等的绝对的否定和异本质性。马克思还进一步说明研究异化理论的意义,即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

“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马克思在阐述异化劳动和和私有财产时首先指明自己论证思想的全面性和辩证性,即其对于异化理论的研究是以各个前提出发的。其后马克思指出异化的情况和其结果,即工人成为商品,工人是以人的面貌来进行社会活动的,但其失去了内在的本我,其不是自己,只是商品和进行机器活动的物体,因为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用以反对并否定自己的东西越多。

工人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产品,资本家和工人的差距越大,资本在少数人手里积累起来,社会分化为两个阶级 ——有产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这是工人的异化,即其生产的产品否定了其本身,使其失去了自我,工人只是一台机器,没有灵和身心的感受性活动,其变为资本家手中的机器和商品性东西。工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愉悦性满足,而是迫于无奈的机器性生产,其产品与其本身的类化性,其本我失去的客观性,都让异化彻底存在。

马克思说:“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由于国民经济学掩盖了工人劳动本质的异化,劳动者以异我的形式去进行基本的生存,最后失去了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资本垄断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工人越来越贫乏,而资本两极分化,最后工人的劳动创造了非我和异化性的人的本质。

劳动的外化是指工人在整个劳动中失去了自我,工人不是自己,而是强迫劳动下的产品,工人在整个劳动过程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马克思说:“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说明人是一种有存在感和自由性的能动体,如果失去这种自由的能动性,人将变成失去了自己的本来的人的类存在,人就不再是人,而是一种为了完成一种行为方式的机器或者没有自由性的物品,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不是为了基本的生存而进行工具性的活动,也不是为了得到劳动后的资本而进行的不断否定的自己行为方式。

马克思说:“在工资中,劳动并不表现为目的的本意,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即工资对工人来说也是一种奴役性的外在表现,劳动只是工资的奴仆,如果不是为了仅有的劳动所得,工人也不会进行这种失去本我的异化性劳动,工资只是一个目的,一个失去自我否定自我的存在体产生的劳动价值的少部分给予。为了基本的存在而进行的非我的行为方式 ——这种存在与其存在体所得一样,都是一种异化的外在表现,而这种非我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不断失去自我的过程。工资和作为劳动本身的异化性和非我性,工资的背后是非工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对工人进行的两极分化性的活动,其外在表现是工人作为人本身的缺失性过程。

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文本解读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并对共产主义的真正含意做了解释,即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它不是粗陋的一种对较富裕的私有财产的一种扬弃的欲望或從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一种平均主义,而是真正的消除阶级性的异化,把存在和本质,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问题真正解决。

马克思说:“任何私有财产,就它本身而言,至少对较富裕的私有财产怀有忌妒心和平均主义欲望,这种妒忌心和平均主义欲望甚至构成竞争的本质。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忌妒心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的完成。”说明了真正的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平均主义的欲望或者低级的扬弃,而是对异化性质的非我真正扬弃,是一种社会存在和本质的真正回归,是对私有财产的最后扬弃,是人实现自己类本质的真正归一,也是人作为真正的自由体的一种解放和回归。它的回归是一种具有彻底变革的结局性的东西,也是人和社会真正达到统一,人作为类存在无论在主体还是在客体上都得以达到真正的归一的完结。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即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终结性的回归,也是人和社会真正实现统一的必须,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后归一,也是异化得以否定并真正扬弃的社会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陈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 .东岳论丛,200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篇4

1844年在历史长河中是不起眼的一年:中英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两年,美墨战争还有两年才会爆发;但这绝不是一个平凡的年代:法国大革命的余波未平,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民主与自由的思想在欧洲和世界蔓延。这一年,卡尔·马克思26岁,距离他与恩格斯发表众所周知的《共产党宣言》还有4年,他脑中对于经济、哲学、共产主义的设想还在激烈地酝酿之中。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年代,马克思在巴黎写成了这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这本《手稿》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而是由三个相对独立、有所联系的手稿部分组成的,其中第一手稿和第三手稿比较完整,而第二手稿的大部分已经佚失。在这部手稿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创新性的“异化劳动”理论,它指出了劳动产品、劳动者等多组对象之间的异化关系,以此试图揭开私有财产的本质,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萌芽。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并指出人类应该走上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此外,这部手稿也表达出了马克思的一些哲学观点,主要是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因为这些颠覆性的观点,这部手稿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的标志,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第一个关键点。

如前所述,“异化劳动”是这部手稿中最重要的观点,它具有划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理解了异化劳动理论,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半。

为了说明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首先用了“劳动的对象化”这个概念。马克思给出的定义是,“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第一手稿,XXII)然而,与这种理想模式相悖的是,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马克思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们反而越贫穷。马克思发现,工人创造的产品越多,则工人自身就越趋近于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第一手稿,XXII)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的价值被资本家不断压缩,成为一种资本生产的产品,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及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第一手稿,XXII)这种对立是一种畸形的劳动的对象化,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中让马克思感到十分担忧的缺陷所在。

这种畸形的对象化只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的缺陷之一。事实上,上述的这种异化只是最初级的一种,在这篇手稿中,马克思总共论述了四种类型的异化。上述的例子中,工人的价值被其产品支配和奴役,这种异化可以划归为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第二种异化紧随第一种异化而来,马克思将其归结为劳动活动对劳动者的异化。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第一手稿,XXIII)在理想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创造价值,应该感到快乐和幸福;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是被迫的、是对自己的否定,这种机制是对劳动本身的一种异化。相对于第一种异化,这一层次由劳动的结果推进到劳动的过程,更全面地展现出异化劳动的特性,是这套理论中的一个深入。

根据这两个异化,马克思进一步推出了他对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这段论证中,马克思首先提出了人的“类生活”概念,认为人的生产活动要靠“类生活”来证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天性中有他的“类本质”。顺着这个思路,如果异化劳动剥夺了人的生产对象,则人的“类本质”就被扭曲了:一方面,人再不能够依照自由意志改造自然,这是自然对人的一种异化;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异化也是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的体现。总之,人的“类本质”对人发生异化,导致人的价值被扭曲,人成为资本家的手段。

最后一个,也是最高意义上的异化是人对人的异化。马克思指出,“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它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第一手稿,XXIV)因此,人与人的异化是上述几种异化的统一表现和最高形式。而马克思在前文论述过人的类生活,这种本质使得“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个与他不同的人发生的关系上”。(第一手稿,XXV)具体来说,异化的劳动使得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诞生。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促进了这种异化劳动的模式,从而这个循环就这样进行下去。然而,马克思指出,这种循环是必然有其尽头的,当资本家不足以抑制工人因为异化劳动而造成的代价(即工资,马克思认为这是异化劳动的产物)时,这种循环会立即终止,资本和生产不再彼此支持,生产关系即被瓦解。

纵览这一套异化劳动理论,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逻辑演绎的纯熟和事实拿捏的精妙。在工业革命的年代,社会动荡极为剧烈,发现私有制生产弊端的理论家必定不止马克思一人;但是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并且相对成功地评价这种制度、预测这种制度的前景的学者,可谓屈指可数。我认为,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在于:他受了人本主义精神的影响,关注工人在生产背景下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发现了生产制度对人的能力的扼杀,以此为起点,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预测了它的失败。他的四个层次的异化中,第一个异化最为偏向经济分析,因为这是整套理论的事实基础和起点。第二个异化仍以生产现实为基础,但更加倾向关注人的价值。第三和第四个异化则更像哲学层次的论述,更加关注人的本性,从人的价值出发来做出经济学的判断。

在这套异化劳动理论中,我们已经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雏形。“劳动的对象化”理论认为劳动的产品固定在某个对象中,这与马克思之后的理论是吻合的,即劳动产品的价值是其凝结了的人的劳动,只不过马克思还未能把“劳动”这一人的本质特征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篇5

最近选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书来读,闲来无事写一下感受。在以前从未关注过相关的东西,别说思考了。也很少思考过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有多么的不可调和,读这本书对社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马克思在第一手稿论述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克思认为工资决定了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是敌对的关系,而此前我一直认为两者是互利的关系;此外,由于工资的是由对工人的需求来定的,所以劳动者就变成了一种商品,而工资就是其价格,而且被维持在“工人及其养家糊口所能得到的最低的必要的起码生活费用,只能维持与畜类一样的生活。”真是令人震撼!

另一方面,马克思还对亚当斯密进行了批判。亚当斯密认为工人的工资只有在社会财富衰落的情况下才会下降;而马克思认为这是毫无根据的,他说工人在财富处于衰落状态受到的痛苦最大,因为对工人的需求下降,工人将面临失业;在社会财富增进时,虽然对工人需求增加,但因为扩大生产而会导致工人的过度疲劳和早死;到社会财富达到顶点时,工人的贫困状况不变。而且资本家可以较久的没有工人生活,反过来工人却不能活的那么长久。因此工人也离不开资本家。

读到这些观点让我吃惊不小,但我认为资本家虽然在分享利润时得到最多的部分是不公平的,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应该看到工人就是脱离资本家,他的生活依旧是贫困的,而农民既然想成为工人,说明工人的收入要比农民的高,可以生活的更好;就像如今的中国,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在外打工,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种地。因为打工挣的钱是种地时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并且我认为农民成为工人,农民走进工厂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情况,是社会生产力增加的需求。

另外马克思说:“只有劳动产品最微小、必不可少的部分回到了劳动者手里,这是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相一致的,我很奇怪难道在马克思眼里资产阶级就不劳动,实际上他们不仅要付出许多脑力劳动,而且还要面对许许多多的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工厂倒闭了,工人受到的冲击小,到对于资本家来说可能是一场灭顶之灾。不知出于什么目的,马克思把工人说的太可怜了。

1844年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末期,应该说此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完善的制度,因为任何新的事物在刚出现的时候都不会是完善的,都要经历一个“扬弃”的过程,而且新事物的产生一定会遭到当时人的非议,因为没有人可以真正清楚地知道“人类社会要到哪里去”,只有他逐渐完善才会被人们所接受。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篇6

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人的实践本质的论证,形成了一种关注人、尊重人、维护人的.人道主义.在对异化劳动的激烈批判中,更显露了他的人道主义的批判性和变革性.又在人的实践本质之现实的工业活动表现中,揭示了人道主义的自然发生性,提出人道主义要和自然主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他的现实的、革命的、实践的人道主义.

作 者:朱宝信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卫生学校,河南,驻马店,463000 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6) 分类号:B0-0 关键词:实践   人的本质   异化劳动   人道主义   自然主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篇7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类本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简称《手稿》, 如无特殊说明, 下文凡是引自该书, 均为人民出版社2000版, 只标注页码)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在这部《手稿》中, 马克思以批判异化劳动为切入点, 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展开了深刻的批判, 提出人类社会必然会扬弃资本主义进入到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而人的类本质, 既是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准绳与基础, 又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动力与旨归。本文的目的就是解读《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

一.人与动物的比较

马克思将人与动物置于自然的维度中, 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 揭示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

首先, 马克思分析了人和动物的相同之处。他认为, “人 (和动物一样) 靠无机界生活” (56) 。任何生命,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 要想存在, 就必然离不开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阳光、空气、水等无机物。人虽然是一种高级的生命形式, 但首先是物质性的存在。就是说, 不管是人, 还是动物, 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性等基本的生理欲求后, 才可能存在, 才可能从事其他活动。这就意味着, 对于任何生物而言, 要想生存, 就必须先要占有欲望的对象。然而, 欲望的对象又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 (105) , 必然向外在于自身的自然索求。所以, 动物也好, 人也好, 在自然面前都是不自由的。比如“饥饿”, 马克思举例说, “饥饿是我的身体对某一对象的公认的需要, 这个对象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 是使我的身体得以充实并使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在这个意义上, 人只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 人就是动物。所以,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存在物, 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105) 。

人虽然与动物一样时刻依赖着无机自然界, 但是, 马克思又强调, 人根本不同于动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对于动物来说, 自然只满足了它们生存性的物质欲求, 但对于人而言, 自然不仅是维持人物质性存在的基础, 也是人精神性存在的基础, 是人的意识来源与对象。马克思指出:“从理论领域说来, 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 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 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 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56) 人在与自然的交往实践中, 形成了唯独人才具有的意识。在这种意识中, 人不仅将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 而且将人自身包括人的行为纳入到认识的范围中, 从而做出反思, 并指导人的行为, 实现一定的目的, 这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第二, 正因为有了意识的指导, 人的劳动才不同于动物的劳动。马克思承认动物也有劳动, 他说“诚然, 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 如蜜蜂、海狸、蚂蚁等, 但是, 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 “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 (57-58) 。就是说, 动物的劳动只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物需求, 纯粹出于生存本能, 并没有能动的意识作为指导。“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 (57)

相反, 人的劳动则全然不同。在意识的指导下, 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57)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58) 所谓“内在的尺度”, 就是主体自身的目的与需要;所谓“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就是指各种自然规律。人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与需要进行劳动, 而且能认识规律, 并在规律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劳动, 实现自己的目的和需要。人的目的与需要, 不仅仅是生物性的物质欲求, 更是精神性的需要。马克思说:“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 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 (58) 因此, 与动物相比, 人的劳动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是有意识的而非本能的, 是自由的而非仅仅为了生存。

二.对象性活动与人的类本质

如上所述, 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劳动把“人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揭示出构成人的本质属性的劳动, 是一种对象性活动, 从根本上体现并决定了人的对象性存在这一类本质。完整的劳动, 包括劳动主体、劳动客体即劳动对象、劳动结果和劳动过程本身等几个环节。马克思从这几个方面分别作了阐述。

第一, 劳动对象———自然, 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非对象性的存在物, 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 是抽象的东西” (107) , 所以, “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106) 如果真的存在“一种存在物本身既不是对象, 又没有对象”, 那么, “这样的存在物首先将是一个惟一的存在物, 在它之外没有任何存在物存在, 它孤零零地独自存在着。” (106) 显然, 这样的现实存在物是不存在的。于是, 马克思通过反证法证明了任何现实的存在物都是对象性的存在。所以, 自然作为现实存在物, 必然也是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继续指出, “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 那就意味着, “它是感觉的对象, 是感性的对象, 从而在自身之外有感性的对象, 有自己的感性的对象” (107) 。就是说, 自然作为现实的对象性存在, 是人的感觉的对象, 是人的感性对象, 是人的劳动的对象。

第二, 劳动结果———产品, 是对象性存在。承前所述, 在意识的指导下, 人能有目的地、合乎规律地改造自然, 获得各种满足人的欲求的物质, 从而使自然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成为人化自然, 这就是劳动结果, 马克思称之为产品。他说:“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52) 就是说, 人化自然作为人类劳动改造的结果, 已经根本不同于自在自然, 它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化结果。

第三, 劳动过程本身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总结。” (54) 因此, 如果劳动产品是劳动的外化和对象化, 那么, “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52) 。就是说, “生产本身就必然是能动的外化, 或活动的外化, 外化的活动” (54) 。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对象性活动。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下, 人通过劳动, 合乎目的地、合乎规律地改造自然, 使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所以, “通过这种生产, 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58) 。这时, 作为“作品”的人化自然, 就成为劳动的对象化结果, 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深深烙上了人类的印记。通过人化自然这部“作品”, 便能反观并确证它的“创造者”———人类的劳动及其本质力量的伟大。

第四, 劳动主体———人, 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57) 所以, 对于动物而言, 劳动“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 是本能的活动, 与它的生命本身是同一的;但对于人而言, 劳动更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在劳动中, 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57) , 换言之, 人通过人化自然这部感性的“作品”, 在劳动中直接确证自我本质力量。所以, 人也成为对象性存在, “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 (57) 。

综上所述, 在马克思看来, 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 虽然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存在物” (107) ;但是, 劳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57) ,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 人才是类存在物。” (57) 人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改造无机界”, 来“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并把“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视为人的类本质 (57) 。

最后, 我们愿意引用《手稿》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自己的对象时, 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 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 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 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 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 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 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 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 (10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彭富春, 《哲学美学导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孙伯鍨,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5。

[4]韩学本,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8。

[5]吴晓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 载于《复旦大学学报》, 1996 (4)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篇8

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公开提出技术的概念,更没有明确阐述技术哲学,但他的哲学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技术观的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自此技术问题开始真正进入马克思的哲学视野。

1.马克思眼中的技术

随着启蒙运动对宗教力量的消解,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以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以至于整个经济界和政治界的关系是现代的主要问题之一。” 马克思深深地感到了对技术以及工业进行研究的必要。在他看来,技术并不仅仅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静态组成部分,技术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于满足社会生产的要求和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在马克思眼中的技术从来都不是一个死物,而是自始至终同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人的整体生存发展的关注结合起来。由此,马克思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开始进入哲学视野,进而彰显其特有的价值魅力。

2.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技术观形成的起点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一方面作为肉体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其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己内在的尺度,即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世界中提升出来。在此意义上,“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类的生活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这种创造首先就表现为生产实践,即技术。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人的本质只有在技术活动中才能得以展现。

3.马克思对技术本质的阐述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技术的本质作了明确论述。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正是劳动打开了人类历史的大门。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技术就寓于劳动之中,是迄今为止全部人的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利用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在天然自然中创造了人工自然。他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這种关系来理解。” 工业是人的本质的最现实、最有内容的成果,是最容易感知的和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尽管它“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却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马克思指出,如果人们仅仅从有用性、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这种外在关系上来理解,而没有从技术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加以把握,技术就失去了其所独特的人文内涵。因此,必须研究人的感性劳动及其创造物,必须研究生产和工业,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使关于人的理论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马克思强调,要认识人的问题,就必须从工业(技术)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入手,其他的诸如宗教、政治、文学和艺术等形式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甚至包括自然科学这一形式,也只有通过工业这一中介环节,才能发挥其历史作用。

二、马克思技术批判的焦点:技术异化论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这是一种物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是工人对象化劳动的结果,它作为工人劳动的结晶,本应属于劳动者自己所有。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也就是说,工人同其劳动产品是一种完全敌对的、异己的关系。

2.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

这是人的自我异化。按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智慧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却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劳动由从出于劳动者自身的一种自愿活动,变成一种外在于劳动者的,不受劳动者支配的被迫的活动。以至于“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3.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不断超越有限性达到无限性。这种自由自觉性构成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创造东西,人却可以突破自身物种的局限,站在万物尺度上去劳动。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是本能的;人是全面的,动物是片面的;人是自由的,动物是被动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成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本质,人变成丧失类本质的人。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手稿》中蕴涵着马克思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虽然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之作,仍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其中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具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对技术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相对中肯的方案,为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J].哲学研究,2001,(10)

[6]王滑冰,赵后刚,《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J].消费导刊,2008,(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篇9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科学论述,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论断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理想主义色彩的局限性,但《手稿》还是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一般思考,正确评价它的理论意义与历史价值,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哲学策源地,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和理论价值。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类本质 劳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的本质的理论。1843 年马克思曾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但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并没有进行具体地阐述。《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即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规定为人的类本质。马克思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本质,因而是后来形成的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

一、《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阐述

(一)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作为有生命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说,人的类特性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这种生命活动是有自由的,另一方面是这种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对象,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自身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可以按照人的类的意愿自觉地改造和创造自己的生活。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这也就是说,人的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生活,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也就是通过人的生产生活的形式来表现的!生产生活也就是劳动,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类本质在①于人能够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正是从生产劳动这一人的生命活动来阐述人的类本质的。

(二)人的类特性是劳动或实践

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即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从人类的整体即“类”的角度去把握人,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和论证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明确地联系起来,并指出人的这种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本质的不同。马

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通过劳动产生了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劳动过程。同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在《手稿》反复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的类存在物。”因此,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人的劳动性,作为人类的人的存在和本质是由劳动决定的。

(三)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的基础,认为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人的自我创造的活动,正是劳动形成了人的本质!因此如果说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质,那么把生产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又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就是劳动对自然物体的加工的结果,也就是说劳动主体将自己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产品有人的属性。一方面,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劳动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其对象性就表现在作为主体的人有目的地对客体进行能动的改造,并使客体按照人的目的发生变化。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界的对象化活动,这种对象化活动对劳动的人有着双重的意义,即人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着劳动产品,即人发展着自身的能力;又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去获取对外界的认识,即人改变着外部世界。总之,在《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来揭示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

二、《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局限性

尽管当时马克思提出问题的着眼点是具体的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的人,但是作为他的理论出发点的异化主体,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它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马克思虽然把劳动当作人的本质,但被当作人的本质的劳动并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具体的现实的劳动,而是抽象地理解劳动,是劳动本身。

其次,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说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人,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更不是指奴隶和农奴,而是指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因而最终获得了一种理想社会关系的人。

最后,马克思还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即社会历史沿着“人—非人—人”的轨迹而演进的过程,马克思的这个描述显然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三、《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理论价值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还是在我们人类伟大的实践中,都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为理解人的真实生成本源以及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真实基础,特别是把握人的两重性本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认为,人的本质的根源不在某种绝对的精神存在,也不在外部自然界,而是存在于人自身,人的实践活动才是人的真实的生成本源。实践、生产生活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无论对人的本质,还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认识,都应该紧紧地抓住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地把握人的本质理论。因为,只有实践才是人的存在及其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真正根源和动力源泉。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

我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当前,我们所推进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所追求的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充分地、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积极贡献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最后,根据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的理论,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人与其自身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立统一的关系

人的诞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但又是以超越自然的限制、否定自然的界限为条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与纯粹客观的自然对象的关系,而是与自己所生产和创造的自然对象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这就是实践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开创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篇10

关于《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拙见

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可以不受肉体的支配去生产自己任何需要的东西,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可以再造整个自然界,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同时得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结论。

我对此持有不同看法。首先,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部分指出:动物也生产,它们为自己生产所需的住所或巢穴,如蜜蜂,海狸或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马克思撰写此段的目的意在说明,动物生产完全出于“本能”,是受自身“遗传密码”所支配,而不是受自己的自由意志。但假设真的有那么一个“上帝”所安排的精密的“遗传密码”存在,而所有动物又仅仅是按照自身的本能去行事,那么请问,动物们是如何应对自然真是环境中的种种特殊情况的呢?即使是同一个物种,每时每刻所面对的自然环境也是千变万化,绝无雷同的,“老鼠生来会打洞”,但是世界上绝无两只老鼠会面临同样的生存环境,有的生存在阴暗的下水道,有的面对的则是广袤的大草原,甚至钢筋混凝土的现代高楼大厦里,也可以觅见老鼠的踪迹,这些繁殖力超强的小生命们在自己种群诞生的最初岁月里,何曾见过

水泥,瓦块,砖头等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它们却已然存活了下来,并且可以预见,不管将来人类的文明发达到什么程度,住宅建设的多么牢固,老鼠还会陪伴我们走过很多个岁月。

如果说“本能”教给老鼠们最初怎样在森林里、草原上打洞,那么又是谁教会它们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存活下来的呢?也许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可以解释:在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的最初,迁移到新环境中去并很快适应的存活下来,而恪守陈规的则被自然无情的淘汰,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活跃在各个地方的老鼠,都是那些主动迁移的“老鼠英雄”们的后代。这样的解释貌似说得过去,可是新的疑问又产生了,为什么在当初抉择的时候,会有一部分老鼠选择“迁移”?这部分老鼠的“先知智者”们怎样摆脱本能的束缚,去开拓自己生命的新天地的呢?所以,单靠“本能的生产”并不能完全解释动物生产以及存活繁衍等一系列问题。而如马克思所说“动物仅仅生产他们自身或者幼仔所需要的东西”,如此看来,天下万物仅仅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觅食机器”,果真是这样么?当一对天鹅夫妻的其中一只死去后,另一只会徘徊在其身边久久不肯离去,甚至会绝食而死。曾经在一个专题片看到,一对兄弟养了一头幼狮,等其长大后便把它放归动物园,时隔五年后,兄弟二人怀着忐忑之心前去探望当年收养的小狮子,没想到,即使经过五年光阴,狮

子还是一眼认出了他们,并猛扑上去与他们拥抱,在场的所有人员都被深深地感动......这个小短片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狮子与人的感情,难道也是自身“本能”所具有的吗?

其实“是”与“不是”已经无关紧要,如果“是”,那么这完全可以说明动物的本能也可以具备人的情怀。如果“不是”,这说明即使动物的“本能”里面没有与人相似的感情因素,经过后天的环境培养,动物也可以变得“似人”。马克思的《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诞生于1844年,14年后,达尔文发表了《进化论》,由此可见,马克思是在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科学极其不成熟的环境下阐释“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观点的,随着现在人们对动物行为的进一步研究了解,心理学上已经肯定了“动物也有情绪”的观点。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说的“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观点并不完全准确。而凭此得出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观点则必有偏颇之处。

首先,马克思所谓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的观点的实质意思就是“人可以摆脱肉体的需要去生产”,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即使是艺术生产,也是为了满足“肉体的需要”,画家作画,音乐家作曲等等,绝不仅仅是为了“作画”而“作画”,“作曲”而“作曲”,一个画家有作品问世,要么是遇上了生活的喜事或哀事,内心感情激荡无法排遣,所以通过

“作画”的手段来获得释放,否则便会寝食难安,如坐针毡。这个过程一定不是纯“精神”的,必定包含生理的需要。如果作家“作画”是迫不得已,是为了靠“作画”来赚钱谋生,那这个过程更是“肉体的需要”,因为他“作画”本身就是希望以此为手段来获得“生”的资料——食物。

所以,对一个画家来说,“作画”这个行为仅仅是手段,其目的再怎么波诡云谲,也少不了生理肉体的因素。而马克思所说的人与动物的区别,也不在于“生产”是否为“肉体需要”,因为两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某种“身体的需要"。这样一来,如果弄不清、分不明“动物与人的区别”这个基础问题,又何来“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论断呢?因为我们现在所谓的“美”是人类定下的,人认为“美的”,苍蝇不一定认为“美”,刺猬也不一定认为“美”,甚至就连人类内部,你认为“美”的,他不一定认为“美”,波德莱尔认为腐尸是“美”的,又有多少人能接受?(马克思从人类整体出发,认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显然认为这样的“美”该是人类大部分认为的“美”,是主流的“美”,而非“个别”的美,所以,波德莱尔的“腐尸之美”并不能算在马克思认为的人类普遍认同的“美”之中。)

马克思将人与动物以“生产是否符合肉体需要”作为标准区别开来,然后得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观点,但问题是“生产是否符合肉体需要”并不能区别人与动物,所以没有了这个前提,“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无法被证明,因为“人”这个概念在美学意义上还没有被从“动物”中区别开来,而“美”又是“人”按照“人”的意志所定义的,有“人”才有“美”,没“人”何来“美”?(这不是唯心的,因为“美”本来就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人”的价值判断。)世上本没有“无人之美”,因此,《手稿》中的某些观点学生无法苟同。

文学院2009级2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异化劳动理论;工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50-02

一、对“异化”概念的各种解释

“异化”概念是近代欧洲哲学的概念。霍布斯第一个用异化来说明社会政治问题。他在《利维坦》里说:“因为由于国家里每个个别的人所给予他(指君主)的这种权威,他就可以使用每个人转让给他的足够的权力和力量,凭首这种权力和力量所引起的恐惧,把大家的意志都引向国内和平和互相帮助,来反对国外敌人。”[1]这里所说的权力转让,原文是estrangement,可译为异化。黑格尔是第一个从严格的哲学意义上使用异化概念的人。他用“异化”概念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哲学》中指出:“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2]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隐秘就在于:“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的、转换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3]费尔巴哈还认为黑格尔哲学也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绝对哲学就是这样将人固有的本质和固有的活动外化了和异化了,这就产生出这个哲学加给我们精神的压迫和束缚。”[3]与资产阶级学者不同的是,马克思用崭新的、唯物主义的内容充实和阐发了异化概念。异化,主要是指人作为有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主体亲手创造出来的力量外在于人,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疏远或隔阂,甚至转过来支配人、奴役人。马克思把哲学的“异化”概念与经济学的“劳动”概念合并起来,构成“异化劳动”的概念。主要含义是:“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立。”[4]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以及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即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

二、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

(一)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化大生产,使人类物质文明大丰富。但工业革命并没有给工人带来幸福。相反,工业革命给工人阶级带来了苦难。

“在工人居住区,房屋建筑简陋,天空浓烟密布,街道狭窄拥挤。有的工人家庭祖孙几辈挤在一间矮小的房间里,有的工人找不到栖身之所,寄寓于地下室中。兰开夏一个工人的家是“一间又湿又低的地下室,家具就只有两把旧椅子,一张三条腿的圆桌、一只箱子,没有床,只是墙角有一堆陈麦秸,上面盖着两条脏床单。”[5]这就是工人创造财富的同时被资本家剥削的后果。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劳动产品作为人的创造物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劳动的产品不仅与工人相脱离,独立于工人之外的存在,进而是与工人相异的东西,最终变成与工人相对立的敌对力量。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多,意味着他将被资本家剥削得更多,而他则会越穷。工人们不仅无力购买越来越丰富的产品,而且受到他的创造物的统治。辛苦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反倒在产品的控制下处于更加悲惨的境地,这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工人被产品异化最形象的写照。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即劳动对象的相异化。

(二)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在社会化大生产期间,工人的肉体与精神受尽折磨与摧残。“艰苦繁重的劳动,极端恶劣的生活,污秽不堪的环境,伤寒、霍乱等流行病的肆虐,使工人及其子女的健康受到致命的摧残,寿命缩短,年少夭亡。根据1840年的调查,利物浦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5岁,曼彻斯特工人的孩子57%以上不到五岁就死亡。”[5]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6]

劳动应该是人的自愿行为,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异化劳动却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不得不向工厂屈服,因为工厂是他们谋生的唯一手段。工厂工人被迫签订契约,放弃他们的个人自由,成了“手的集合”中的一员,被迫在千篇一律的条件下劳动。厂主颁布各种工厂规则,对工人随意地进行罚款。工人变成了机器的简单附属品,并且无时无刻地受到厂主、监工的监视,甚至有大量的儿童和妇女被迫卷入了劳动力市场。工人并没有在劳动中感到幸福。相反,工人的肉体和精神在被迫的劳动中受尽折磨与摧残。工人很想逃离工厂,逃离劳动。但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劳动。人沦为了动物。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人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行为本身不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属于别人,是资本家强制力下的反应。工人的劳动不再属于工人的自身,即工人与其劳动自身发生了异化。

(三)从人的类本质看,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强调,“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实现表现为人愈加失去现实的主体本质。由于劳动本身发生异化,导致人类生产活动的对象和自然界被夺走,即人类失去了自身的类生活和类本质。其结果是人类不能进行发展自身、肯定自身的劳动,即人与自身类本质发生异化。

(四)人与人的关系中,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与人的异化就表现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最终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工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与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破坏机器是工人阶级自发斗争时期的主要斗争形式。但随着工人阶级人数的增加、力量的增强、觉悟的提高,工人开始认识到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重要性。工人们便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反抗方法,成立了联合会(工联的最初形式)。工联在各地逐渐地建立起来,而且罢工更成了家常便饭。但这时的工人斗争已经不是反抗机器,而是反抗资本的权力。19世纪30到40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发生了三大著名的工人运动。那就是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是人同人相异化的结果。

三、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观

“以20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危机为产生契机的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在二者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异化观。”[8]“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改变了马克思在异化思想中对生产关系的批判的立足点,转向了对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的批判。从异化的领域来看,异化的批判主要指向了消费领域当中。”[9]二战以后的时代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时代大有不同。由于在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所处的时代在资本主义全新历史阶段,当前的社会历史矛盾也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关注的矛盾焦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所谈到的异化思想的批判维度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存在极大的不同。他们的理论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极大的推动。他们的理论同样值得我们当代人的思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黑格尔.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后果[EB/OL].2007-03-14.http://civ.ce.cn/zt/gygm/om/200703/14/t20070314_10690907_2.shtml.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陈乐.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探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6).

上一篇:面试中应该注意的技巧与礼仪下一篇:地税局税收四月宣传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