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大中国》,提问: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中国是我们的家。

2.出示插图,提问:图上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为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 讲解: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

3.讲解不同民族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壮族、回族、满族、藏族等。从通俗易懂的歌曲入手,结合图画进行教学,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远景,说一说看到了什么。(1)引导学生看图简单介绍天安门。(红的墙、黄的瓦)(2)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出示天安门前升国旗的图片或录像,加深对国旗的认识。2.提问: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国家的代表性建筑,你还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代表性建筑?(教师事先可准备相关图片进行展示,如故宫、长城。)3.教师带读句子:我是中国人。

通过看图说话,让学生初步了解天安门等中国的标志,增强“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唱一唱,跳一跳

师生一起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刚入学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中间穿插和学习内容有关的课间操,不仅能缓解学生的疲劳,还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四、朗读儿歌,激发情感 1.朗读儿歌。我爱鲜花,我爱白鸽,我爱万里长城,我爱长江黄河,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2.跟读句子。教师: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齐读:我是中国人。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2

教科书作为学校传递知识的一种载体和实现国家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方向性和目的性,因为它隐含着特定的利益、信仰和价值判断,在这一点上语文教科书体现得更为明显。同时,随着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完善,以及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语文教科书的编制逐渐走向了划一和标准化,并由专家来选择课文。而由专家选择的文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的多样性、权威性和前沿性,但因为专家要执行国家意志,所以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也深深地体现了国家意志,这种印记在语文教科书中被反映得淋漓尽致。

而专家在选择文章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塔巴根据学校的社会功能、社会需要、知识和学科的性质制定了影响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六个因素,在这六个因素中位列前两位的是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1]丹尼斯·劳顿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七个因素:社会效用、社会责任感、共同文化教养、个人满足感、有关认知方面的知识、家长与社会方面的压力、心智能力。[2]我国台湾学者詹栋梁通过对教科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研究后,提出了影响教科书内容选编的“六个命题和三个原则”,这六个命题分别是:知识与兴趣、政治与经济、社会和文化。[3]由此可见,依据不同的维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影响因素,但通过归纳发现,影响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因素,已有的研究主要包含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或学生)层面。

尽管有以上三个层面的考虑,但由于我国大陆的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特殊性———在国家的主导下进行,因此本文对语文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也是有别于以上三人的论述。通过对十二册语文教材文章内容的分析,大部分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影响我国语文教科书选择这样文章的主体因素是什么呢?通过对选文的分析与综合,在意识形态上,大致可以看出,影响我国语文教科书选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 (1) 国家的思想标准; (2)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国家的思想标准对内容选择的影响分析

首先,学术界和教育界对语文教科书文章的选择标准一直提倡的是“文质兼美”和“文以载道”,但通过对语文教科书选文内容的分析,思想性是占据第一位的。因为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政治思想标准在内容的选择上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因此语文课本身的特点则深深地掩埋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所以不论是选入何种文章,在“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的要求下,都要更突出强调“思想内容好”。这就体现了我国一直强调的个人思想和行为要融于国家的思想和行为中的国家意识形态,在人的社会属性中凸显的是人的“政治性”。

在这样的思想标准指导下,对语文教科书中选入的文章就有了具体的要求,即“选取古代作品,要体现批判继承的原则。入选的外国作品,要有进步的思想内容”。(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选入的近现代作品,要符合国家的思想标准。这种观点,通过对语文教科书文章内容的分析,就一目了然。以“爱国”为例,更能反映这种观点。由于爱国又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为了说明问题,在此只选择与国家首都相关的文章进行分析。因为一个国家的首都是象征一个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爱自己国家的首都,就间接地表现了自己的爱国情怀。通过对这十二册教科书的统计,通过描写北京来表达爱国意识形态的文章共有13篇(见表2),这13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与北京有关的人和事。可以看出语文教科书通过其内容的表达想使学生通过对与北京有关的人和事的认识和学习来达到对我国首都的热爱与认同,进而上升到爱自己国家的层面,从而促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国家提倡的思想标准相一致。

在古代作品的选取上,通过对作品中人和事的描述来反映符合当前我国所提倡的思想标准,即维护国家的利益。如根据《晏子春秋》改写的《晏子使楚》(五年级下册第10课),通过对晏子的机智和幽默的描写来说明了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要时刻维护国家的利益,坚决与有损自己国家利益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根据《史记》改写的《将相和》(五年级下册第18课)是通过对蔺相如的机智大胆和宽容博大的胸怀的描写,以及廉颇的勇猛和知错就改的形象来塑造二人的爱国情怀与优良的道德品格,进一步说明“团结”的力量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重要性。这些文章都从不同的维度体现了国家思想标准,以及人们在对国家思想标准认同后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

在外国作品的选取上,寻找的也是符合当今中国思想标准的文章。在资本主义国家作品选择上,注重选择那些中心思想与中国思想标准相近的作品,如对意大利教育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的选取。通过对《爱的教育》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其中心思想和中国一些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是相似的:首先,《爱的教育》是一本以一个四年级学生的眼光来描写发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及家庭之间等平凡人之间的动人故事。书中描述的人物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反映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4]其次,其所传递的思想性和我国的教育目的与思想标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符合国家培养儿童的要求,且其中所叙述的道德故事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易使儿童接受和内化。又如通过对所节选的《争吵》(三年级下册第15课)和《卡罗纳》(四年级上册第23课)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二者都遵循了上面的理念,这与我国对儿童所要养成的优秀思想品格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

三、传统文化对内容选择的影响分析

由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在总体上属于文化范畴,具有历史传承性。而传统文化是特定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对观念的形成发挥着导向和整合的作用”,[5]因此在分析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后,我们再来考察传统文化对语文教科书选文内容的影响。

正如蓝德曼所说:“我们更强有力地被文化因素所决定,而不是被遗传因素所决定。”[6]一样,传统文化不仅为人的铺设了既定的、不可更改的前提和条件,而且引领人生活的方向和目标。因为语文教科书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的传递和解读,把过去的一切汇聚成凝重的历史和绵延的生活,融在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不可消失、无法逃避的现实,规定、引导和塑造着人。同时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把人引入文化世界,使人与精神世界联结起来,形成一种精神教育,达到文化的“濡化”。这种“濡化”在2001年新大纲中描述为语文教育在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并进一步强调语文教材选文要“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这样的传统文化对语文教科书选文内容的影响主要在以下两点。

(一)教科书蕴含传统文化的首要目标是思想统一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说到底就是要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即全民族的思想统一。思想统一即是信念一致,达到同心同德的境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首要目标就是促使人们的思想统一。这种思想统一的教育,通过对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在儿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之前灌输给儿童,来塑造儿童的思想观念,使儿童对本民族的人文文化形成高度的认同,与国家所倡导的思想观念一致,最终能沿着国家所预定的教育目标前进。这正如梁实秋所说:“一个人的思想成熟之后,轻易是不容易变更的,除非被理学或经验所折服而自动的变更。但是一个人在幼稚的时候,他的思想是一块白板,把某一套的主张和偏见灌输进去便会有先入为主的效力。”[7]语文教科书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在学生学习后会随着学生的成长日益彰显“先入为主的效力”,最后达到统一全社会成员思想的效果,这也正是一个国家教育的一个目的。

语文教科书在选文上注重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统一的因素的考虑,也是基于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我国今天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大的挑战是文化冲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与扬弃, 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媒介传播优势,竭力推销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且手段越来越多,方式越来越隐蔽。儿童的思想中若植入了西方资本主义堕落腐化的思想,便会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丧失警惕,缺乏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势必落入“西化”、“分化”的陷阱,使民族、国家的主流文化失落,精神支柱崩塌。因此,在教科书中渗入传统文化思想,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当今各种消极的文化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二)教科书文章内容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

统一儿童的思想,是要通过一定的路径来实现的,在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内容中加入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径。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世界和实践活动中,必然形成一定的规约自我、他人和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即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统观世界各国,每个国家和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身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古代,先秦典籍《管子·牧民》就提出:“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后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礼义廉耻”的基础上,中华民族在实践中进一步扩充了其内涵,并从个人的角度上升到了国家的角度,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整套理念,因此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即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从孔子提出的“天下为公”,到贾谊在《治安策》中宣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观念,再到孙中山继承和发展“天下为公”思想,倡导的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精神;与之相联系的还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这12册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选入的文章大都受这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在爱国的篇章上,从古代的《晏子使楚》(五年级下册第11课)到远在他国仍不忘祖国的《梅花魂》(五年级上册第6课),从在异国经历的《一面五星红旗》(三年级下册第26课)到通过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帮助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三年级下册第28课),都流露出深深的爱国情怀。与此相对应,表现“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的文章也很多,如从通过自己油然而生的情感来表现自己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感的《假如》(二年级上册23课)到通过别人对社会的贡献促使“自己”产生责任感的《青山不老》(六年级上册第16课),从以别人的行为来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的《最大的“书”》(二年级下册第19课),到对自己祖国科技日益发展而产生社会责任感的《火车的故事》(一年级下册第33课),等等。这些文章都颂扬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主人翁的高尚品德。

四、结语

通过对语文教科书内容的分析和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标准和传统文化是如何影响语文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本文只分析了意识形态层面的思想标准和传统文化对语文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语文小学教科书,其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是个复杂的过程,在选文与安排时还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这些对语文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影响因素既有语文教育内在的因素又有外在的因素,既有专家偏好的因素又有客观现实社会的因素,既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因素又有文学等人文学科的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形成一个大的网络,对一个国家的教育观念、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等产生影响,在这种影响下编写的语文教科书都会极力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国家意志。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英]丹尼斯.劳顿著.张渭城等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3]詹栋梁.教科书与意识形态[M].台北:台湾书局, 1989.

[4]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5]程京武.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J].曲阜:齐鲁学刊, 2009, (1) .

[6][德]蓝德曼著.张天乐译.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3

2012年,教育部开始组织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旨在发挥主流教材的示范引领作用。历经四年半时间,经过十多次评审,2016年秋季全国许多省市中小学正式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先认字再学拼音,新选课文,增加古诗文教学,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部編本”语文教材有了许多新变化,体现了很多新理念。从2014年起,杭州市下城区、江干区、桐庐县等部分学校已经先行试用“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在两年的试用中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我们特地选编了一组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分识字、汉语拼音、课文三个板块编排,其中识字两个单元,汉语拼音两个单元,课文四个单元,写字和口语交际贯穿在这三个板块之中。“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中有哪些特点?如何针对课文的编写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减少课文数量,加强课外阅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文的数量减少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共有20篇,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只有14篇,但是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在第一单元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栏目,阅读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有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给出了第一、二、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出了“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实施意见。语文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读一本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部编本”语文教材减少课文数量、增加“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栏目,目的就是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材,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课外阅读的意识,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努力建构一个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大语文课程体系,并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活动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组织好“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新栏目的教学,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这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和大人一起读”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共安排了八次,编排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之中。如何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活动?首先,要落实“和大人一起读”中“读”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兔子乖乖》《剪窗花》等儿歌、童谣、儿童诗、儿童故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学情,采用“1+X”的方式,用一篇带多篇,适当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其次,要明确“和大人一起读”中“大人”的概念,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等,泛指一切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的人。再次,要把握“和大人一起读”中“一起读”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大人读给学生听,还可以是大人和学生共同读。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读教材中的内容,教给学生朗读、诵读、对读、表演读等各种“一起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教师教的方法“和大人一起读”。当然,“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也可以和课文教学进行整合。如教学课文《秋天》之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和大人一起读”中的阅读材料《小松鼠找花生》,体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快乐读书吧”编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的是通过此栏目学习,拉开本学期课外阅读的序幕。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呈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书”“和同学们一起讲故事”“周末在书店里看图画书”“学了拼音可以读更多的书”四幅插图,很好地体现了“读书真快乐”的阅读主题。建议教师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交流课外读过的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读书的内容,可以是故事书,可以是图画书,也可以是课文拓展类的书,如学习课文《青蛙写诗》后引导学生读作者张秋生写的童书;图书的来源,可以是学校图书室里的书,也可以动员学生买一本书来进行图书漂流活动;读书的时间,可以每个月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也可以和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进行适当整合;读书的成果,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等比赛活动方式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读书存折”等档案记录方式进行呈现。总之,“快乐读书吧”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读起书来,把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放在首位。

二、更新课文内容,关注儿童生活

翻阅“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文目录,就会发现课文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年级上册14篇课文中,保留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小小的船》《四季》《影子》《比尾巴》《雨点儿》《雪地里的小画家》六篇课文,把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乌鸦喝水》提前到现“部编本”的一年级上册,新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小蜗牛》七篇课文,新选课文占全册课文的50%。

从新选课文的内容来看,“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的“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比如,用汉乐府《江南》替代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静夜思》。从教材试用的情况看,《江南》一诗中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清新优美的意境,更受学生喜欢。特别是第七单元中的三篇课文都是新选课文,《明天要远足》写出了孩子们远足前一晚上睡不着觉的激动期待之情,《大还是小》写出了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的真实想法,《项链》写出了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游玩的快乐场景,它们的时代性、生活性非常强,既体现了教材选文“以生为本”的编写思想,又体现了从课文阅读向学生生活延伸的教学理念。

在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时,建议教师把课文阅读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在读课文学字词中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要求识字300个,其中课文中识字147个。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是低年级课文教学的重要策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结合生活识字是重要的识字方法。如教学《秋天》一课中的生字“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秋天的景色,结合高粱红了、庄稼丰收等生活场景,更加形象而有意义地识记“秋”字。

其次,在課文内容理解中联系学生生活。“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多课文后面的练习已经提示了阅读理解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的要求,如《明天要远足》的课后练习是“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和同学说一说”,《大还是小》的课后练习是“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等。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用好这些课后练习,在课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改进课后练习,聚焦语文要素

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练习的要求变得更加明确,语文的实践性、语用性更强。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识字、写字、朗读三项基本练习,没有具体的指导要求,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练习,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要求。如《秋天》一课,识字中除了呈现要求认读的“秋、气、了、树、叶”等10个生字外,还在生字上面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写字中除了呈现要求书写的“了、子”等4个汉字外,还在“了”字的左边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笔画——横撇;朗读中除了要求“朗读课文”外,还提示了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方式,一条是“内容主题”线,但不像原人教版语文教材那样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人文主题,内容主题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另一条是“语文要素”线,就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因素分成若干个“点”(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备单元的课文导语或课后练习之中,并有梯度地螺旋上升。这样编写教材的最大好处是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学科性质,突显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便于一线教师把握课文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教师在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时,要从“人文主题”的思维中走出来,抓住课文后面的练习认真研究课文教学中的“语文要素”。

首先,要把握好同一篇课文在现“部编本”语文教材和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教学要求的区别。如《小小的船》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的要求是“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

。蓝蓝的天空像

”,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船(小小的船)、月儿(弯弯的月儿)”,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加符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目标。再如《比尾巴》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

其次,要把握好同一目标在不同课文中呈现出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如朗读课文,这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中都是千篇一律的“朗读课文”四个字,看不出教学层次的变化。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将“朗读课文”这个要求细化成三个教学层次:第1课《秋天》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第5课《影子》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第8课《雨点儿》的课后练习要求是“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些要求很好地体现了从“读准字音”到“读好停顿”再到“角色朗读”的教学梯度。

再次,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非常重视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如《青蛙写诗》的课后练习“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项链》的课后练习“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课后练习“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乌鸦喝水》的课后练习“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从提取单个信息到提取多个信息,从提取明显的信息到提取隐含的信息,从直接提取信息解释到灵活选择信息解释,要求逐步提高。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根据问题在文中圈画关键词句等习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简单推论的分析能力,为后续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解决问题等能力打好扎实的基础。

四、美化课文插图,提升教育价值

“部编本”语文教材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从原来的小开本变成了大开本,大课本、大汉字、大插图,显得特别大气优雅。“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江南》等很多课文的插图,用的都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风格,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科书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并绘制的,对帮助学生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仅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增添了儿童的情趣,如《小小的船》和《四季》的课文插图中隐藏着带有笑脸的星星、荷叶等细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特别是第14课《小蜗牛》没有全文注音,和第1至13课不一样,课文中只有个别难读的字注音。为了帮助学生阅读,这篇课文采用了连环画式的插图绘制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猜字读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因此,在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教育价值。

首先,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识字阅读。如教学《小蜗牛》一课,根据本课是连环画插图的特点,可以先让学生图文对照读课文,打乱课文中四幅插图的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明白课文主要写的是小树林里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接着让学生图文对照学课文,在欣赏每一个季节的美景时,在图画的帮助下猜读不会认的字,如“蜗牛”的“蜗”、“发芽”的“芽”,“草莓”的“莓”等生字;最后图文对照用课文,借助图画,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景色。

其次,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学《明天要远足》一课,除了课文中说到的“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颜色吗”和“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之外,借助课文第2幅插图(高大的椰树、金黄的沙滩、漂亮的贝壳……),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展开想象,还有哪些美景也会让你睡不着?并进行说话练习:“那地方的

,真的像说的,那么

吗?”使学生在看图观察、语言实践、移情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主人公激动期待的心情。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会认读“秋、气、了”等10个生字。认识“木、口、人”3个部首;会写“了、子、人、大”4个生字,认识“乛”1种笔画。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4.感受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陶冶情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感受秋天景象的美丽。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看音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自由读圈画生字。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学生标序号)按自然段再来读一读,把课后我们要认识的、要会写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三)读带拼音词语。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吧?现在它们来到屏幕上了。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抬头看看外面的蓝天,没有那么多云,看起来真的是又蓝又高。那么……那么……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秋天,大雁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大雁是怎么飞的呢?“一会儿……一会儿……”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快点。(指导读)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也说一句话吗? 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全文:师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浓浓的秋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一)学生开火车分句朗读课文。

1.出示图片,要求学生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句子,读一读。2.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二、指导书写

(一)认识笔画“乛”,指导书写“了”。1.教师在黑板上范写“乛”,学生书空。

2.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观察了“了”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强调“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3.学生描红,临写。

三、编写童话,升华情感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让我们伴着优美、欢快的音乐,编写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晚会会场……

四、课堂小结

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 这个星期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秋天的美丽,你们说好吗?

五、作业设计

了、子、人每个一行。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生字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3.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4.感受作者朴实自然的写作风格。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珍爱童心、珍惜童年。教学难点:

1.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2.理解“我”为什么郑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捕鸟一段)下雪了,童年的鲁迅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兴味盎然。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儿时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跃、欢呼、爬着、滚着;打着雪仗、滚着雪球、堆着雪人。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神奇的故事就是:

板题: 《雪地贺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掌握重点生字词。2.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和幻想。

二、了解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鲍尔吉•原野,请同学们读一读作者的简介。当代作家,蒙古族。1958年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我国著名散文作家、儿童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细解》23页)

三、检查预习: 1.正音:

颏(kē)下 屹(yì)立 嫉(jí)妒 恳挚(zhì)襟(jīn)怀 弓弩(nǔ)臃(yōng)肿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特点,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和将来。

②嫉妒:妒忌。③恳挚:诚恳真挚。④驱策:用鞭子赶;驱使。

⑤臃肿:肥大而笨拙,不灵活:体态臃肿。比喻机构庞大而调度不灵、效率不高:机构臃肿。襟怀十万火急奇遇

⑥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3.复述故事。

4.本文分几个部分,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能收到李小屹这么恳挚的关爱。主要写“我”无意中发现雪人怀里的贺卡,被写贺卡孩子的这种行为深深打动。

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在长大成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主要写“我”替雪人回复贺卡和保护孩子的“梦”。

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叹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四、研读课文:

1.文中有几张贺卡?都是谁给谁写的呢?

三张贺卡。两张是李小屹写给雪人的,一张是“我”替雪人写给李小屹的。

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文中的三张贺卡,体会一下李小屹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李小屹的两张贺卡,体现了李小屹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会被感动? 童趣:赞美雪人;

童心:同情、关心、祝愿; 纯真、美好的心灵 童真:等待回复; 3.研读:

感情朗读““我”把贺卡放回去……………跟自己的男友讲这张贺卡的奇遇”

思考: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我”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这样做矛盾吗?

思考:第一次“我”为什么替雪人给李小屹回贺卡?第二次“我”为什么不给李小屹回贺卡? 第一次回复贺卡,是被李小屹的行为所感动,为使李小屹童心得到呵护和关怀。第二次不回复贺卡是不忍心破坏她童年的梦,使她仍然感到神奇和幸福。

五、总结全文 : 文章的最后一句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为什么?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孩子活泼可爱,充满幻想,充满对世界的渴望。因为幻想,因为好奇,孩子有许多可笑的举动,有许多大人不解的快乐秘密,这些秘密使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也使他的成长充满情趣。所以说,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

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了主旨,把本文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结合起来想一想。

六、课堂练习:

1.你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找出与《雪地贺卡》中类似的“神话”和童年的“秘密”吗?

如何首乌根的传说、美女蛇的故事、特别是对“结末教训”的信以为真等等,就是这类“神话”。这些“神话”以及“我”对这些“神话”的理解还有,短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背着先生的那些顽皮淘气的有趣“工作”和课堂小动作,乃至有口无心乱读书、欣赏先生读书的入神样子,关于“怪哉”一事对先生背地里的猜想、把砖头抛到间隔的梁家等等,都可看成是童年的“我”心灵里的“秘密”。点拨:不必讲道理,只要举出具体的例子即可。

2.“我”究竟应不应该再给李小屹回信?如果继续回信,你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 示例:不回贺卡不一定就保护到李小屹了。假如她一再坚持她收到过雪人寄出的贺卡,从此以后李小屹会被周围的人否定和嘲笑。

可以这样设想:在经过一个冬天的贺卡联系后,“雪人”可以在春天要来的时候告诉李小屹,春天要来了,我要融化去另一个世界,这样就能保证合理性又不破坏童话。点拨:答案不固定,只要从保护李小屹童心的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就行。

3.国庆节和中秋节快要到了,请你给你小学的老师或同学发一张贺卡,表达你的祝福。

七、拓展延伸: 体会下列文句中的童趣:

1.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表现了纯洁轻巧、烂漫无邪的可爱的童真;最难得的是,诗中反映了儿童普遍具有的“模仿”和“表现”的心理特性。

2.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社戏》节选。

八、布置作业: 阅读练习•探究二、三题 板书设计:

发现贺卡 童心、童趣

雪地贺卡:回复贺卡 珍爱童心 感叹 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珍惜童年

九、教学后记: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6

kǒu 口(人口)(门口)(开口)(口水)mù 目(头目)(耳目)(目中无人)(书目)ěr 耳(木耳)(耳目)(耳朵)shǒu 手(手巾)(手电)(手心)(手足)

rì 日(日子)(日月)(今日)(日本)tián 田(水田)(田里)(田地)hé 禾(禾木)(禾苗)huǒ 火(火车)(上火)(水火)(生火)(大火)

chóng 虫(飞虫)(虫子)(虫牙)yún 云(白云)(乌云)(一片云)shān 山(大山)(山羊)(上山)(下山)(火山)

bā 八(八个)(八天)(八十)(八月)(八方)shí 十(十个)(十天)(十年)(十月)

le 了(走了)(来了)zǐ 子(儿子)(日子)(口子)(天子)rén 人(人口)(大人)(人中)(人生)(人力)dà 大(大小)(大人)(大米)(大方)

yuè 月(月牙)(日月)(半个月)(十月)ér 儿(儿子)(少儿)(女儿)tóu 头(木头)(开头)(心头)(个头)(头皮)lǐ 里(心里)(手里)(里头)(公里)

kě 可(可口)(认可)(可以)(可怜)(可是)dōng 东(东西)(东方)(东风)xī 西(东西)(西方)(西风)

tiān 天(今天)(天上)(天下)(天文)(天平)sì 四(四个)(四天)(四年)(四月)shì 是(不是)(可是)(是的)(就是)

nǚ 女(女儿)(母女)(女孩)(女生)(女人)kāi 开(开门)(开水)(开心)(开口)(开车)

shuǐ 水(水果)(水田)(水车)(水平)qù 去(出去)(回去)(来去)(去处)lái 来(回来)(来电)(本来)(出来)bù 不(不行)(不见)(不对)(不是)xiǎo 小(大小)(小米)(小鸟)

shǎo 少(少了)(少见)(很少)niú 牛(牛羊)(牛毛)(牛皮)(小牛)ɡuǒ 果(水果)(瓜果)(果皮)(果子)niǎo 鸟(小鸟)(飞鸟)

zǎo 早(早上)(早日)(早安)(早晚)shū 书(书本)(书皮)(书生)dāo 刀(大刀)(小刀)(刀子)chǐ 尺(尺子)(米尺)(公尺)běn 本(书本)(本子)(本来)(本人)

mù 木(木头)(木门)(木马)(木工)lín 林(林子)(山林)(丛林)(林地)tǔ 土(风土)(土山)(土里)lì 力(用力)(电力)(出力)(火力)xīn 心(开心)(用心)(手心)(小心)

zhōnɡ中(中文)(中心)(中年)(中午)wǔ 五(五天)(五年)(五月)(一五一十)lì 立(立正)(自立)(起立)(立定)zhènɡ正(公正)(正门)(正方)(立正)

zài 在(正在)(在意)(在哪)hòu 后(后果)(后来)(后面)(前后)wǒ 我(我们)(我的)hǎo 好(好人)(好比)(只好)(正好)

chánɡ 长(长年)(长江)(长短)bǐ 比(比一比)(好比)(对比)bā 巴(下巴)(大巴车)(尾巴)bǎ 把(扫把)(火把)

xià 下(上下)(下车)(下山)(下来)ɡè 个(几个)(半个)(两个)yǔ 雨(雨水)(下雨)(风雨)(雨衣)mēn 们(他们)(她们)(我们)

wèn 问(问好)(学问)(问号)(问答)yǒu 有(有无)(有名)(没有)(只有)bàn 半(半个)(半天)(半年)(一半)cóng 从(从前)(从来)(从此)(从小)nǐ 你(你们)(你好)(你的)

cái 才(人才)(天才)(才干)(才华)míng 明(明天)(明白(明日)(光明)tóng 同(同意)(合同)(共同)(同学)(一同)xué 学(放学)(同学)(学会)(学习)

zì 自(自己)(自大)(自来水)(自由)jǐ 己(自己)(舍已为人)yī 衣(毛衣)(大衣)(皮衣)(风衣)

bái 白(白天)(白云)(白马)(白开水)(黑白)de的(好的)(高高的)yòu又(又一个)(又一天)(又是)hé和(和平)(和气)(和风)(和声)

zhú竹(竹子)(竹叶)(竹林)(竹园)yá牙(门牙)(牙口)(月牙)(出牙)mǎ马(马车)(木马)(马上)(白马)yònɡ用(用心)(用力)(公用)(不用)jǐ几(几个)(几天)(几年);

zhǐ只(只有)(只要)(只是)(只好)shí 石(石头)(石子)(石块)(石油)duō 多(多少)(多年)(多心)(不多)chū 出(日出)(出来)(出入)(出口)(出门)jiàn 见(会见)(再见)(开门见山)(不见)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2.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

三、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回忆童年趣事,是温馨而甜蜜的。中年时的鲁迅为了追寻

这种甜蜜,特意写了一组回忆散文,结集为《朝花夕拾》。单看书名,就洋溢着浓浓的诗意

和情趣,今天我们学习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板书课题)。

四、整体感知

教师以轻松愉快、幽默风趣的语调朗读全文(配乐),为学生理解文意题旨及 风格特点作好铺垫。(如换成学生自读,效果较难保证)。

五、重点学习

(一)详学“百草园”部分。

问:作者回忆描述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童年生活,文章以此分为两部分。

大家觉得哪部分最有趣、最爱读?(百草园)那我们就重点学习“百草园”部分。能否给这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①《我的乐园——百草园》;②《童年的乐园》;③《童年趣事》;④《绿色童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答案不求一致。)

“相传叫百草园”,连园名都是“相传”而来,可见年代久远。开篇即渲染一种沧桑感、神秘感,令人向往,急欲一游。第一段最后一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画龙点睛,成为第一部分的“文眼”。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怀恋。

问:具体描写“百草园”最精彩的是哪一段?(第二段)

学生齐读第二段。教师引导学生想像“百草园”的美景,并给学生时间,将之扩写得更细腻逼真:“百草丰茂的百草园,在身体四周铺展开来,空气中弥漫着百草清纯的芳香和泥土温和的气息。时而站在菜畦的垅上,弯腰间一间苗,菜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阳光下闪耀着七彩光辉。时而站在井台上,用手摸一摸石井栏,洁白而光滑。纵身从井台上跳下,仰起头来,看高大的皂角树,从墨绿的树冠上,透射下一缕缕笔直的光线,斑斑驳驳地印在地上,微风过处,无数光斑闪耀,像一地碎纸屑在翻动。爬上桑树,把柔嫩的枝条拉弯,摘一把桑椹,又红又紫晶莹剔透,不用吃,嘴巴里已溢满了口水。看到树叶里拉长声音、引吭高歌的鸣蝉了吗?看到黄黄的菜花上那只忙忙碌碌的黄蜂了吗?时起时伏,嗡嗡不已。突然,一只轻快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窜上云霄去了,天瓦蓝瓦蓝,只有朵朵白云飘浮着,天上早没了云雀的影子。……”富有诗情画意的想像以引导和扩写训练,使学生如临其境,更增添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作者写百草园的概貌很有次序,反映出观察得细致:第一个“不必说”从低处写到高处,写植物,是静态,是春景,给人清新辽阔的感觉;第二个“不必说”又从高处写到低处,写动物,是动态,是夏景,使人感到人迹罕至的百草园充满生机;“单是”以后,又从动物写到植物,动物又分有声和无声,植物分可吃与不可吃,是秋景。对各色动植物的形状、声响、滋味各方面都作了恰当的点染,使人感到百草园确实生机盎然、乐趣无穷。第二段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反复诵读,限时背诵。

问: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了哪些动词、形容词,把“百草园”的各种景象描写得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形容词如:“碧绿”“光滑”“高大”“紫红”等;动词如“长吟”“伏在”“直窜”“低唱”“弹琴”等。用词准确、精练而生动。)

教师强调:描写景象,需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巧用动词、形容词。(板书)问:为表现“百草园”的“无限趣味”,作者采用了一种什么句式?(采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

这种句式的容量很大,不但在“不必说”之中,做到了简略地概说,而且突出了“单是”以后的重点,让人感到仅仅“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已趣味无穷,可想而知“百草园”的佳趣一定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更勾起了读者无限美好的向往。要求学生运用“不必说…”句式及恰当的动词、形容词,进行口头作文。5分钟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口头作文,或讲述童年玩“老鹰叼小鸡”的游戏,或回忆小学捉泥鳅的情景,或口述升入初中后的见闻。口头作文费时不多,却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架设了一座桥梁。描写百草园时插入的“美女蛇故事”,可不讲或略讲:这是由“赤练蛇”引起的相关联想,丰富文章内容,增添阅读情趣,涂抹神秘色彩。说明即便是惊心动魄的“美女蛇故事”,也是趣味盎然的“百草园”的一部分,中年的鲁迅依然记忆犹新。

问:春夏时的“百草园”是美丽迷人、充满趣味的,那么冬天的百草园如何呢?(不下雪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作者描写雪后的百草园也是充满乐趣的,重点写捕鸟。教师要求学生熟读“扫开一块雪……养不过夜的”一段,体会“雪地捕鸟”一段作者连续运用了哪些动词?(扫、露、支、撒、系、牵、拉、罩)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捕鸟的经历,谈谈捕鸟时紧张而愉悦的心情,并准备竹筛、短棒、长绳等捕鸟用具,让学生按照鲁迅文中所指示的方法,动手演示捕鸟过程。这样,既引导学生认真看课文,体会一系列动词的准确性,又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增添了课堂的生活情趣。

教师强调:交待事情,需有条理、准确地运用动词。(板书)

(二)略学“三味书屋”部分

问:作者如何从描写“百草园”过渡到“三味书屋”?(用过渡段)学生齐读过渡段,体会幽默风趣的语言。“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的句式表达了少年鲁迅对百草园的留恋,对自由生活的热爱,而且以儿童的心理来作种种揣度,更显质朴、天真、可笑。

问:私塾先生给大家印象最深的表现是什么?(读书的样子)

让学生依照书上的描写,模仿先生读书的样子。若有条件,可适当化装:长衫、眼镜、胡须……

问: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有趣,鲁迅描写了教书先生哪些方面?(神态描写——微笑起来……;动作描写——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语言描写——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教师强调:刻画人物,需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板书)

私塾先生在文中并非反面角色,作者并没有表现出对先生的恶感,也没有把主题放在批判旧教育制度上。尽管先生有些古板迂腐,但不失为一位教学认真、心地善良、值得尊敬的老人。在鲁迅看来,“三味书屋”的生活和“百草园”一样,是值得留恋和回忆的。

六、梳理总结

本文思路清晰,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中间用过渡段。写百草园重点写了三方面内容,写三味书屋重点写了私塾先生读书神态,层次分明。语言轻松愉快,幽默风趣,可读性很强。笼罩全文的是一种依依深情。

七、课后作业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8

如果我是小雪花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具有童真童趣的儿童诗,作者通过描写小雪花的飘飞,通过对雪花从西飘到东的无限遐想,道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充满诗意的美好画面、美丽图景、美好心灵。 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小雪花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使之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准备

CAI课件,图片,制作多个雪花的卡通形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情入境,导入课题

1.猜谜语

“说它是花没人栽,六个花瓣空中开。北风送它下地来,漫山遍野一片白。”

2.谈话

你们喜欢雪花吗?为什么?

3.齐读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吧。要求:遇到生字标出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游戏:摘雪花。

4.检查读书情况。

(三)整体感知

全班读:说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四)指导逐句朗读,培养语感

1.如果你是一朵小雪花,你最希望自己落到哪里呢?把你最喜欢的那一句美美地读一读。

2.逐句学习,重点指导。

(五)回到整体,熟读背诵

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还能读好吗?

(六)拓展训练

1.背诵《雪绒花》。

2.如果你是小雪花,你还想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去干什么呢?

(七)练习写字

1.记生字。

分发生字卡,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学习生字,看哪个小组同学最能干,学会的生字最多。

2.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她”字。(一笔撇点,二笔撇,三笔提,提不能出头。)

(八)布置作业,宣布结束。

师:小雪花虽然融化了,可它仍然在我们的身边,它变成了蒸汽变成了雨水又落向了大地,它无影无踪却给我们留下了幸福和甜蜜。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湖南处于我国南方地区,我们多么希望今年的冬天能看到一场大雪呀!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渴望的心情再一次背诵这首诗。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9

《雨说》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是诗歌单元,诗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出自然的乐音,抒写了心中的情态。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九年级的学生对外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且对未知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结合这一心理特征,以及课程标准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来确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者情感的逐步展现。

2、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掌握诗人通过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描绘春雨、抒发情感的创作手法。

理解“勇敢地笑”等诗句的含义。

两课时

诵读欣赏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雨的诗句

例如《送元二使安西》 《春夜喜雨》等

二、了解作者

郑愁予 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台湾诗人。童年随当军人的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母亲教他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郑愁予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他的作品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三、写作背景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四、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范读正音,了解词意。放范读录音两遍,第一遍,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重点注意下列字的发音。田圃 禁锢 留滞 喑哑 襁褓 寒浅 洗礼 忍冬 蓑衣 第二遍掌握下列重点词语的含义。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洗礼:基督教徒接受人入教时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额头上,或让受洗人身体浸在水里,表示洗净过去的罪恶。

2、朗读理解

(1).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2).读了课文,这些话集中表达了哪些意思?

这首诗借春雨之口,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温柔亲切的爱意,表达了希望孩子们能够自由快乐地生活的美好愿望,表现了一种博大深沉的爱。(3)如何理解文章副标题的含义

散文和诗歌中的副标题一般以是提示诗、文写作缘由为多。这首诗有一个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透过这个副标题,我们就可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想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中国儿童的一种良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

五、研读诗歌,深入理解 1、1——5节中出现了哪些景物?雨来之前和来之后有何不同?

2、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3、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快乐地安息

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每个人自由朗读课文,为在全班展示做准备。

2.请几名学生朗读,然后自评、他评优点和不足,在纠正读和模仿读中明确朗读要点。3.小组讨论设计全班分部表演读(轮读)。4.全班交流,确定轮读方案和领读人选。5.全班合作朗读,要求读出豪迈的感情。

(通过朗读回忆、巩固上节课对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调动学生的兴趣,朗读的知识、方法在实践中揣摩、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二、揣摩语言,品味词语

1.这首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它的运用对表达诗歌的主旨有什么好处?

(让人感到亲切温柔,充满欢快情趣,切合儿童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的心——吸引儿童读者。)2.这首诗除了拟人手法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除了拟人外,作者还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比喻: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排比:如。“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反复:如:“雨说:我来了„„”“雨说:„,”)

3、在“雨教孩子们勇敢的笑”两节诗中,写“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等“笑”的情态,有什么作用?

(用拟人化手法,形象可爱,生动活泼,合乎孩子们的心理,更显出“雨”对孩子们的亲切关怀,使“雨” 3 说的话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三、品读诗歌,探究技法

1、采用拟人手法,借春雨之口表达作者对孩子的良好祝福和希望,这是最突出的特点。

2、语言通俗、亲切、清新、自然,为人以温柔可亲之感,便于儿童阅读和接受。

3、诗的风格轻柔、喜悦、亲切,充满童真童趣。

四、感受诗情,品味雨韵

1、雨是一个什么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寄托这种感情?

(雨是一位给大地带来春天;充满爱心,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的爱的天使。其意义在于春雨是伟大而崇高的无私奉献者,她为了孕育万物而不惜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万物的生机和希望。)

2、“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是不是也想拿起你手中的笔,对“雨”说说你想说的话呢? 请拿起你的笔,用诗的语言,用心和春雨倾谈。

五、布置作业

1、熟背全诗。

小学一年级语文我是中国人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5个生字、5个词语,认识3个偏旁部首。

2.仔细看图,看懂图意,认识天安门和五星红旗,知道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短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5个生字和5个词语,重点读准是和星的字音,读通并理解短文的句子。

难点:在生字教学中,我和爱的字形结构、笔画笔顺学生较难把握;在学句中,这是第一次学习由汉字组成的句子,如何使学生懂得句子的概念是个难点。

教学思路:

根据看图学词学句的特点,教学本文时,首先应由图入手,以图助读。在看清图意的基础上再图文结合,读通句子,在朗读时先要复习难读易混的音节,然后再由读通纯拼音句子到读通汉字注拼音的句子。通过朗读理解句子,并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结合句子理解词语,在学习词语中学习生字,认记新出现的部首名称。

教学用具:

准备一面国旗(或五星红旗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可布置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认真地看一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二视读训练。

1.认读词语:北j9ng天1n门中gu$人h$ngq0

2.认读句子:w%sh@中gu$人。

w%4i五x9ngh$ngq0。

w%4i北j9ng天1n门。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布置你们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升旗仪式,大家一定仔细看了,你们看到的升旗仪式是在什么地方举行的?升起的是怎样的旗?今天我们学的新课文是:(读拼音)k4nt*xu6c0xu6j)。第1课就是讲的这个内容。

四指导看图。

看书上的彩色图(第54、55页)

1.图上画的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

2.在天安门广场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3.天安门前飘扬的是什么旗?为什么叫五星红旗?(可以将国旗或国旗图片拿给学生看,特别要看五颗金色的五角星)

五初读短文。

1.轻声练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语意。

2.指名练读纯拼音的句子。

3.联系在电视里看到的升旗仪式讲讲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每天早晨,我们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六学习字词句。

出示带拼音的词:五星红旗。

1.通过个别读、集体读、读准音。

2.理解意思:五星红旗是在红旗上面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一颗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一点的五角星象征着各族人民,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五星红旗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3.分析星的字形:上下结构,上面是曰字头,下面是生字底。(指导书写)

4.电视里看到的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时候升起的?我们学校里也举行升旗仪式,是什么时候举行?

小结:每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望着五星红旗,因为我们爱五星红旗,爱我们的祖国。5.出示带拼音的句子:我爱五星红旗。

(1)指名读句,读准音,注意自然停顿。

(2)揭示句的概念:这是一个句子,是由我爱五星红旗三个词组成的。

(3)学习新词:我、爱。

(4)分析字形:学习爫字头。爱是上下结构,爪字头,中间是秃宝盖(冖),下面是友、我是独体字(指导书写)。

(5)指导用我爱说话。

(6)齐读句子,注意停顿。

七巩固字词。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齐读课文。

八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唱笔顺。

2.复习日字头和爪字头两个部首。

3.读短文。

二教学新课。

导语:上一节课我们懂得了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们爱五星红旗,也就是爱我们的祖国。为什么要爱五星红旗?爱我们的祖国呢?因为

1.出示带拼音的句子:我们是中国人。

2.齐读句子。

3.理解句子意思: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国家土地辽阔,物产丰富,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有越来越高的地位。如在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金牌总数居世界第四位,在第13届亚运会上,我国金牌总数居第一位。我们每个小学生都是中国人民中的一员,生活在我们的国家里应该感到自豪、骄傲。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5.分析生字字形。

(1)是,上下结构,想一想,上面和哪个字的上面部分一样?说说部首名称,指导下面部分的书写。

(2)学习部首大口框,国是全包围结构,外面是大口框,里面是玉(书空笔顺,书写两遍)。6.学习句号。是句号,表示一句话的意思完整了。看看课文里有几个表示意思完整的句子?为什么?(因为有两个句号)。

小结:课文里有两句话,告诉我们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爱五星红旗。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先读注拼音的两个句子。

2.再齐读全文。读后说说全文有几个词语、几个句子。

3.练习说话。用是说话。

(谁)是(谁)。(谁)是(什么)。

(什么)是(什么)。(谁)是(干什么的)。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抄写句子。

3.填空:(1)我是()。

新版一年级语文《江南》教学设计 篇11

一二班张海仙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三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读书能力。教学时,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运用了看图谈话激趣、整体探究阅读、情境学字词等教学方法来辅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进而发展学生的语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两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四、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1.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 2.会写竖钩和竖弯。

3.“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的分辨。

六、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鱼儿、莲叶的图片。3.教学课件。

七、课时安排

总课时:2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汉乐府古诗,这首汉乐府的题目叫《江南》。课件出示课题:江南。(师板书,生书空,读课题。)

二、多种识字方法,识记“江”字。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指名说,拼读,小老师领读,齐读)2.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3.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4.引导口头组词或说一句话。(如: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5.齐读课题。

6.出示图片: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景物后的感受吗?谁知道江南指什么地方?(出示地图)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江”的读写的基础上,学习新偏旁“三点水。”并组词或说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导学:下面让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吧!

2.打开课本,翻到第58页,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提出初读要求: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师范读)。4.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数一数诗中共几句话?(左边同学先给右边同学读。)5.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知诗文的主要内容并读准字音,通过指名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生互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精读课文,学习生字。(25分钟)1.教学第一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1)导学:(课件出示莲叶图)你看到了什么?

(2)导读:我们的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夸这里的荷叶的?(齐读)(3)引读:采莲人划着小船来了,她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她们也夸起了莲叶。(学生模仿采莲姑娘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4)“江南可采莲”这一句话里面有一个咱们需要认识的字是“可”,谁能给来拼读它?(指名读)谁能给它找找朋友?(组词、说句子)这个字也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指导书写(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请小老师指导教师书写)师范写,(强调“竖钩”:从上到下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下笔处和起钩处应在一条垂直线上。写完后多次书空笔画“竖钩”)书空,描红一个。(5)出示采莲图:江南可以干什么?(学习采、莲)

采:上下结构,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个爪字头。口头组词:采花„„ 莲:是形声字,可以通过偏旁归类识记,草字头一般与植物有关。加一加:“连”加“艹”就是“莲”。口头组词。(6)齐读第一句。2.教学第二句、三句: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出示图片:鱼儿在干什么?口头组词:鱼儿、小鱼„„(2)请你们读读这五行,你们有什么发现?(3)游戏认字:

借助拼音认字;组词或说句子。指方向(先顺时针,再逆时针。)同桌互相检查,指方向。

④指导书写(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请小老师指导教师书写)师范写,书空,描红一个。

西:第一笔横较短,方框要写得宽一点,扁一点,最后一笔横封口。(“竖弯”起笔时稍重,从上往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较重。写完后多次书空笔画“竖弯”)

⑤仔细观察,指名说区别。(竖钩是向左上钩出;竖弯是向右弯。)

⑥复习黑板上的三个字(可、西),书空笔顺即可。

⑦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赶快游起来吧。回文读第二、三句。(师生合作读。)3.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1)导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2)出示所有会认的字。(开火车读,男女生读,识字得奖。)

三、课堂小结(2分钟)

导读: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下面,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设计意图:教师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进行了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配乐吟诵,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与文中的景物对话,并背诵积累诗句,不仅使学生升华了情感,还内化了语言,使教学扎实有效。

九、板书设计:

江南

西

十、作业布置: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篇12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课文

1小蝌蚪找妈妈12坐井观天 2我是什么13寒号鸟

3植物妈妈有办法14我要的是葫芦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口语交际:商量 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五 快乐读书吧15大禹治水 识字16朱德的扁担 1场景歌17难忘的泼水节 2树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3拍手歌语文园地六 4田家四季歌18古诗二首 语文园地二夜宿山寺 课文敕勒歌

4曹冲称象19雾在哪里 5红马的故事20风 6一封信21雪孩子

7妈妈睡了语文园地七

口语交际:我爱做手工22狐假虎威 语文园地三23狐狸分奶酪 望庐山瀑布语文园地八 9黄山奇石 10日月潭 11葡萄沟 语文园地四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

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听写词语;组词;读句子;读课文;……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2.理解文中的词语。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追”“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

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

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地,(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在朗读中感悟“落、打、飘”的不同。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包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由于水的变化形成的。

4.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会写“冲、晒”等8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3.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画画吗? 2.我也特别喜欢画画,仔细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教师板画:云 3.这是什么在空中飘浮?(教师板画:雨这是什么落下来了?(教师板画:雹子 4.这又是什么打下来了呢?(教师板画:雪冬天到了,一朵朵小花飘落了下来,猜猜这是什么花? 5.细心观察的孩子会发现它们都是自然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都与它们有关。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可以边写边读(板书:30、我是什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能说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课题与以往

学过的课文课题有什么不同吗?(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题。我究竟是什么呢?(红笔板书:?

二、自主识字

1.同学们赶快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请打开书144页,在读书之前,老师给大 家提两个要求: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树叶上面的拼音来帮忙,比一比谁读得最认真,自己读吧!2.检查学习情况。A、带拼音读生字卡片 B、去掉拼音读词语 C、去拼音读生字

晒:跟太阳有关,太阳在西边落。池、浮:水有关。灾:房子里着火啦。

害:组个词,害怕,害怕时张大了嘴巴所以下面有个口字。

黑:天黑黑的小眼睛看不清了,所以里面的眼睛要立起来。下面还有个四点底。器字看起来麻烦,拆开看,也就是四只小狗张大了嘴巴——口口。3.齐读这些词。

三、合作交流

1.生字掌握好了,那你们想知道课文里的“我”究竟是谁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汇报交流。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板书简笔画:水,它还会变呢!你们愿意做小水珠吗?(愿意那好,今天咱们都是可爱调皮的小水珠了。

四、品读感悟(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一段,看看水被太阳一晒能变什么呢?然后又变成了什么?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自由读

变成什么了?你是从课文的那些地方看出来得?用——划出来,读给同学听听,好吗? 谁来说?那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什么?(指名说,板书:汽、云画简笔画 2.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漂亮衣服吧!(出示云的图片

喜欢吗?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了冷风,就变成了?同学们快快从第二自然段找找是什么?(板画雨、雪、雹子

3.小朋友,在第2自然段有这么几个词,你能把它们读读吗?(小水珠、小硬球、小花朵指名读

4.师:老师这里还有三个词(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你能把它们与上面的三个词拉拉手吗? 小水珠落下来 小硬球打下来 小花朵飘下来

5.能不能给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呢?是啊!我们为了能用词更形象更准确,所以用雨是落下来,雹子是打下来,雪是飘下来。

6.大家有信心读好这两段吗?水被太阳一晒就能变这么多,可真神那!就让我们把它的神秘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也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指名读—评价---齐读(二第三自然段

1.我们的这位朋友真是无处不在,五湖四海都留有他的足迹。2.学到这段,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指名学生汇报。

(为什么在池子里说是睡觉?在小溪里说是散步?在江河里说是奔跑,在大海里说是跳舞、唱歌呢?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出示睡觉、散步、奔跑、跳舞(池子里的水不流动,小溪里的水流得慢,江河里的水流得快,海洋里浪很多,冲击岩石时,声音特大。

我们来亲眼看看海洋里的水是怎样跳舞、唱歌的?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学一学大海的波涛声。这就好像人海在跳舞、唱歌。指名有语气地读,范读,再指名读。(三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课文第4段 2.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3.同桌交流指名说。

4.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不同性格”。

5.拓展交流

教师介绍:水对人类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以及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6.你们还知道水为我们做过什么好事?(人类离不开水,我们平常要节约用水。

7.你们知道水发脾气时,还会做哪些坏事?人类想了哪些办法叫水听人的使唤。(比如:利用气象卫星来预报天气,建水电站,建水库、大堤,防止水灾和旱灾,多植树、保护水土,防止泥石流等,这都是我们人类想的办法。齐读第4自然段。

五、巩固延伸

1.你还知道水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了解到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检查背诵情况。

二、读一读词语 1.出示词语 漂浮灌溉灾害机器 电器乐器冲毁毁坏

毁灭暴躁风暴暴风雨 2.指名读

3.各种形式的读。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指名读, 3.开火车读。

冲:左右结构两点水中间的中

晒:要想把东西晒干就得靠太阳晒,所以跟太阳有关。池、浮:左右结构,偏旁三点水, 灾、害:偏旁宝盖儿。黑:四点底。

器:四个口,中间一个犬。4.口头组词。5.观察田字格里的字。6.描红

四、书写展示。板书设计: 2我是什么

简笔画汽云、雨、雹、雪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2.识字写字。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第二课时 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

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练习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4.学生再练写。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

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风

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 豌豆弹力

……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学会表达的方法,正确流利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信大方。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

二、教学重点

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表达。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做到互相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

四、学前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以询问、阅读、收看影视或网上查询等方式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请学生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动物做头饰。

五、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放映动物图片,揭示课题:有趣的动物。说说喜欢它们吗?为什么?(二介绍有趣的动物。

1.小狮子自我介绍(课件出示:录音介绍

小狮子:大家好!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我的头大大的,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我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的职责!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思考:小狮子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生点评、师板书:名字、样子、特点、习性。

2.练习说话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2出示图2,引导学生说鸭子的本领和习性(3结合两幅图,学生试着连成一段话

3.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生戴上动物头饰, 互相打招呼问好。指名一位学生做自我介绍,生评价。师板书:说话声音响亮,态度热情有礼貌,动作。

4.齐读口语交际要求,做到(1交谈有礼貌(2表达有条理(3 倾听有耐心 5.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自我介绍 6.指名自我介绍

7.参加森林派对,自由向同学或听课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四、小结

回顾介绍动物的方法,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识字1场景歌教 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铜、队”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板:(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⑴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⑵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 ⑴预设学路1: ①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2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卡片:海、鸥、滩、军、舰、帆 3师: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

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⑵预设学路2: ①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稻(禾字旁跟禾苗有关

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师: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

⑶预设学路3: ①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出示:石桥、翠竹并且认识“桥”“翠”。特别注意“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

2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

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游戏,检查生字

四、诵读全文

1.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 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

师: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六、板书设计 《场景歌》 海边乡村公园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认读词语

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二、创境学文,培养语感

1.出示图片,感受美景。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飞鸟。

2.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3.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4.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

师:“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的数量词,还能用哪些数量词来形容这些事物。

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师:读了,说了,同学们的嘴巴越来越灵活了,老师还想检验下同学们字写得好不好,大家有信心吗? 1.(课件出示“园、旗、领、群”等字。

⑴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⑵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⑶学生照样子书写。

⑷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3.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4.(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游戏“找朋友” 2.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词”歌也不错,想送给你们。大家听听吧……(出示课件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衣服。3.大家想生活中的例子,也学着说说。(视时间灵活处理要作为课内延伸或作业 4.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课件出示。5.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小练习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下面请看作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识字2树教 学目标

1.借助图片或生字卡片。正确认读“柏、桦”等11个生字。会写“柏、柳”等8个字。

2.能正确认读“桦树、枫树、槐树”等词语。正确读写“柏树、杨树、柳树”等 词语。

3.朗读并背诵课文中的儿歌。

4.通过词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这一构字规律。学习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点:认识“柏、桦”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柏、柳”等8个生字,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词语。读写“杨树、柳树、柏树”等词语。

教学难点:通过词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这一构字规律。学习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进一步感受这些木字旁的字都和树木有关;学写生字“柏、柳、棉’。

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同学们能说一说你们都认识哪些树木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一些和树木有关的内容。

2.提示课题,板书“树”,学生齐读。(二读词语,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画生字,把字音读准。(2指名读课文,正音。

(3采取同桌查读、男女生分读、做动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2.归类识字,记忆字形。

(1课件展示树木图片和课本中出现的树木名称。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

(2教师教读,学生跟读,注意指导正音。重点指导识记“木”字旁的字。3.再读课文,巩固生字。(三理解运用,学习表达 木+公(木+白(木+华(木+卯(木+风(木+容(木+俞(木 +鬼((四指导书写“柏、柳、棉”三个字 1.观察偏旁。

2.识字生字部件,交流提醒。

3.教师江范写,学生临写。4.教师赏评,指导学生临写。

上一篇: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下一篇:工厂、设备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