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颂翻译赏析(精选4篇)
本文从词语、句子以及形式和音韵节奏诸方面对雪莱名诗<西风颂>的两个译本进行赏析与评议,旨在说明诗歌翻译中,我们既要充分把握原文的意境与神韵,也要考虑其音韵节奏与诗行形式.
作 者:罗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 “”(1) 分类号:H1 关键词:意象 音韵 节奏 形式 翻译
关键词:诗歌,雪莱,赏析
一、背景
雪莱 (1792—1822) , 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 《致云雀》《西风颂》《自由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西风颂》是雪莱“三大颂”诗歌中的一首。这首诗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魂”的自白, 时代精神的写照。当时, 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面对着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形势, 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 雪莱胸中沸腾着的革命激情, 一泻千里, 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
二、结构
诗作共分五节。前三节主要从正面直接描绘西风, 写它给大地、天空、海洋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后两节主要抒写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情感。
第一节, 以“狂暴的西风, 秋之生命的呼吸”领起, 既为全诗定下一个激昂的调子, 又以速描式的笔法几笔勾画出西风的精神风貌。接下去以四节的篇幅描写西风对大地的冲击。第二节, 诗人转换视点, 转写西风吹卷下天空的变化:天空因为“你”而喧哗;流云像大地的碎叶一样被撕扯。第三节, 转写海洋。地中海万顷碧波, 正沉醉于往日的风景如画和香气弥漫, “你”一下把它的美梦吹断;那海底的苔花泥藻一个个惊慌失措, 吓得打颤!在前三节中, 诗人以豪迈奔放的激情, 诉诸于多种感官抒写出了西风的狂暴、迅疾、无所畏惧。
诗的最后两节写诗人与西风的应和, 抒发了诗人的革命豪情, 由自然之景描写转入抒发感情。第四节, 诗人以“唉, 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领起, 连用几个假设, 表达出诗人对现实、对自己的不满。第五节在意义上延承第四部分, 又有一些递进。
三、抒情
诗人用优美而蓬勃的想象写出了西风的形象。那气势恢宏的诗句把西风的狂烈、急于扫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诗中比喻奇特, 形象鲜明, 枯叶的腐朽、狂女的头发无不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雪莱歌唱西风, 同时也在歌唱席卷整个欧洲的革命风暴。他歌唱革命运动正以排山倒海之势, 横扫旧世界一切黑暗反动势力。但他不是冷眼旁观的歌者, 他强烈地热爱西风, 和西风合而为一。
雪莱在歌唱西风, 同时在激励和鞭策自己。雪莱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 同时又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 他以诗歌作武器, 积极投身革命运动, 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精神。他早年就赴爱尔兰参加民族解放斗争, 受到资产阶级反动政府的迫害, 在愤然离开自己的祖国旅居意大利期间, 他与意大利“烧炭党”人和希腊革命志士来往密切。《西风颂》熔铸着雪莱坎坷的人生道路, 倾注着雪莱对反动统治者的满腔愤恨, 洋溢着雪莱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西风颂》是秋天的歌, 是时代的声音。19世纪初叶, 科学社会主义还没有诞生, 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还处在自发阶段, 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反动势力还很强大。所以, 《西风颂》不免带有“婉转而忧愁”的调子。但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 雪莱对革命前途和人类命运始终保持着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 他坚信光明必定代替黑暗。从总的倾向来看, 《西风颂》的旋律又是“猛烈、刚强”的。
四、艺术特点
《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艺术珍品。全诗共五节, 由五个十四行诗组成。从形式上看, 五个小节格律完整, 可以独立成篇。从内容来看, 它们又融为一体, 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第一节描写西风扫除林中残叶, 吹送生命的种子。第二节描写西风搅动天上的浓云密雾, 呼唤着暴雨雷电的到来。第三节描写西风掀起大海的汹涌波涛, 摧毁海底花树。三节诗三个意境, 诗人幻想的翅膀飞翔在树林、天空和大海之间, 飞翔在现实和理想之间, 想象丰富, 但中心思想是歌唱西风扫除腐朽、鼓舞新生的强大威力。从第四节开始, 由描写西风的气势转向直抒诗人的胸臆, 抒发诗人对西风的热爱和向往, 而中心思想仍然是歌唱西风。因此, 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主题集中, 是《西风颂》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
其次, 《西风颂》采用的是象征手法, 整首诗从头至尾环绕着秋天的西风, 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 都没有脱离这个特定的描写对象, 没有使用过一句革命口号。然而读了这首诗, 我们却感受到, 诗人明写自然之风, 本意却在呼唤革命的风暴, 象征手法使西风这一意象更加饱满而意蕴深刻。诗中的西风、种子、流云、暴雨雷电、海底花树等, 都包含着深刻的寓意。从这个意义上说, 《西风颂》不是风景诗, 而是政治抒情诗。尤其是结尾脍炙人口的诗句, 既概括了自然现象, 也深刻地指出了革命斗争经过艰难曲折走向胜利的光明前景。
在韵律上, 诗歌《西风颂》是用五个十四行诗组成的。在前四个诗节中, 下一个诗节第一韵脚为上一诗节的第二韵脚, 虽然最后一节的结构仍为12-2的结构, 它却是四个三行诗节加一个双行体构成的, 其韵脚为ababcbcdcdedee。每个诗节在语法结构上彼此相连, 混为一体, 向读者展现了西风的绵绵不绝, 最后用视角韵构成的英雄双行体表现了雪莱羡慕西风摧毁旧世界的力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此外, 诗作各部分“哦, 你听”, 重复吟唱, 使作品表现出一种跳动的节奏感、韵律感。
五、结语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含蕴深刻的写景名篇。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触抒写了秋之生命的呼吸——狂暴的西风, 创造出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的鲜明的西风形象。全诗感情真挚磅礴, 格调高昂激越, 在艺术上达到了辉煌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2]吴翔林.英诗格律及自由诗[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西风颂风格气韵格律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名作《西风颂》在形式、音韵效果和意象方面颇具特色。诗歌翻译与一般的文学翻译相比,除了表达原诗的思想内容之外,还要传达原诗的形式、音韵和意境。《西风颂》能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并广为传颂的重要原因,就是诗中高远的理想、鲜明的自然形象,随着事情变化的音乐效果以及严谨的格律。
这首诗写于1819年秋天,当时诗人正在佛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中漫步,此时“强劲的大风聚集着水汽和云霭,孕育着一场暴风雨”。受到气势恢宏的狂风暴雨的感染,雪莱产生了写作的冲动,构思出了这首诗的几个意象,并写出了大部分的诗行。《西风颂》中贯穿了磅礴的气势、飘逸的文笔、雄奇瑰麗的想象,在诗歌形式的创新、音韵的效果和以及意象的运用三个方面体现出了鲜明的特色。形式上,由5首十四行诗组成,每首可独立成篇,但又相互呼应。使用跨行跨节诗句,既遵守了十四行诗体,又富于变化。音韵上,独特的环环相扣的韵脚、五步抑扬格、重读单音节押阳韵等方法,既表现了诗人澎湃的激情和西风狂放的气势,也体现出了错落有致的内在节奏感。诗歌分别创造了陆地(树林)、天空和海底三个空间意象和枯叶、流云和大海等形象。在后两个诗节中,诗人与西风对话,并将西风意象化为一个勇猛彪悍的精灵,在高空四处传扬革命的呼喊。
以原诗的第一部分为例,描述了这样一番景象。西风横扫大地,荡涤了那些腐朽的落叶,但同时也播种了生命的种子,等待春日降临,万物复苏时节的到来。
在诗形方面,除了特点鲜明的十四行诗体外,如果我们注意原文的标点,或是将原诗诵读出来,便会很清楚地发现第一部分只有一句,却跨越了5个诗节。这种十四行诗的分行方式和跨节诗句的结合,既保持了严谨的诗形又隐含了丰富、澎湃的感情变化。
在音韵方面,诗人采用了与口语句子长度最接近的五音步抑扬格,在最后一个重读的音节上压韵,并且大多数尾韵都属于单音节的阳韵,比如,dead,read,bed以及thou,low,blow,等等,具有沉重、铿锵的特点。
在意境方面,诗人把西风作为一个可以与之直接对话的对象,运用比喻的方法,把西风具体化为驱散幽灵的巫师(破坏者)和驾驭马车、播撒生命的使者(保护者),引入了“群鬼、姐妹、如羊群般的花蕾”等多个意象;同时,诗人又采用了色彩堆砌的方法,各色残叶随风飞舞、新生的花蕾随风摇曳的景象跃然纸上。
所谓风格,其实就是不同的作家在处理不同的文体时遣词造句的方法。科普性的文章强调文字的平实与准确,小说反映的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层次的人的生活和语言,诗歌则以运用词汇创造出某种意境见长。
语言是符号,译文语言也不例外。翻译工作是跨语言文化交际行为,翻译者面对两种文化,他要把一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信息移置入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中去,他的译文必定是两种语言文化的重叠。《西风颂》颇受中国读者的喜爱,除了在总体革命精神上的共鸣以外,诗人所运用的“西风”这一意象十分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在中国,西风也往往是凛冽的寒风,所谓“秋风扫落叶”,它涤荡旧世界,在残酷的斗争中期盼着新世界的到来。近代以来的中国处于一个新旧社会交替的动荡时代,《西风颂》受到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喜爱就理所当然了。
雪莱的《西风颂》是“旧体”抒情诗,共有5首,意思相互连贯,所以也可以说有5章。每首14行,但并不是按十四行诗通常的格律写成的。包括英语在内,欧洲许多语言的格律诗大多起源于意大利,十四行诗无疑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十四行诗原本是一种诗节,但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却很早就被用来写作独立的抒情诗。严格的十四行诗由一个八行诗节和一个六行诗节组成,每行均为抑扬格、五音步诗行。《西风颂》主要部分也用这种诗节写成,然后以一个对句结束,这样每首诗便有14行。三韵诗的韵式是“ababcbcdcded”,所选《西风颂》第一部分就是如此,不难看出它是三行一“旋迴”,“旋迴”间且有依次导出的关系。由于交替使用了不同的音,整个诗节读起来显得有规律而又有变化。
王佐良曾在《翻译:思考与试笔》一书中,把翻译的前提归纳为“透彻理解原作和灵活运用语言表达”,认为诗歌具有独特的文体特点,诗歌的生命在意境、形象和气势,在翻译诗歌时,必须“要忠实传达原诗的内容、意境、情调;格律要大致如原诗,但又不必追求每行字数一律;语言要设法接近原作,要保持其原有的新鲜或锐利,特别是形象要直译”,即“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西风颂
王佐良译
一
呵,狂野的西风,你把秋风猛吹,
不露脸便将落叶一扫而空,
犹如法师赶走了群魔,
赶走那黄绿红黑紫的一群,
那些染上了瘟疫的魔怪——
呵,你让种子展翅腾空,
又落在冰冷的土壤里深埋,
像尸体躺在坟墓,但一朝
你那青色的东风妹妹回来,
为沉睡的大地吹响银号,
驱使羊群般的蓓蕾把大气猛喝,
就吹出遍野嫩色,处处香飘。
狂野的精灵,你吹遍了大地山河,
破坏者,保护者,听吧——听我的歌。
王佐良于1947年曾赴英国牛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是我国外国文学方面的专家。他在《词义·文体·翻译》中讲文学作品的翻译时谈到,一个出色的译者总是能全局在胸而双紧扣局部,既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便利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王佐良先生的《西风颂》译本正体现了他这一观点,灵活地运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既忠实原文,又对原文作了某些大胆的变异。
然而,王老先生这里把“sisteroftheSpring”译为“东风妹妹”可能稍有不妥。西方人歌颂西风,东方人歌颂东风,是不同的地域文化所致。亚洲东部地处太平洋西岸,东风从海上吹来,送来温暖湿润的空气,告诉人们万物复苏的春天已经来临。因此“东风”在东方文化里是亲切的、美好的。我们常有“东风化雨”“东风送暖”等说法。在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东风来自欧亚内陆,给人的印象是寒冷干燥,令人不快。英伦三岛地处高纬度,属于西风带,一年四季常刮西风。西风来自海洋,送来浩浩荡荡的墨西哥湾暖流。温暖的海水和湿润的空气使整个地处高纬度的英伦三岛和北欧大陆,一年四季生机勃勃,到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因此,才有对西风发自内心的喜悦和颂歌。东西方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迥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在翻译中,对不同的地域文化,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色彩的概念,是否可以采取互换、互译的办法一向争论较多。有人认为,应把西方的西风改译为我们的东风,让人产生亲切感。如果说,在上世纪初由于闭关锁国,我们对西方一无所知,这种做法还有可取之处的话,那么,今天不见得是可行的。试想,一个对西方有充分了解的读者,要他想象从西欧的东方会送来温暖湿润的东风,是多么困难,故不可贸然采取互换、互译的做法。在这一点上,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者达成了共識,在傅勇林的译文中就有所体现。
西风颂
傅勇林译
一
狂荡的西风呦,你这晚秋的精灵,
你飘扬而起无形中驱尽残叶
犹如精魂飞遁远离法师长吟。
黑白红黄似瘟疫压顶,那满天落叶
纷纷扬四散凋零;哦,是你呦
驾长车往那幽黑的冬夜
载去翻飞的种籽,低深地一片冰凉
它们在坟茔里躺着酷似僵尸具具,
直至碧色葱郁你那春色妹妹吹响
清越的号角传遍寰寰梦境,
(扬起芳蕾如驱遣羊群于惠风里牧草)
给平原山陵鼓满鲜活的流彩和芳馨;
狂荡的精灵呦,你四处运行;
你扫荡一切又维持生命;听呦,听!
这首诗以重读音节押韵造成节奏跌宕起伏,层层推进,如西风浩浩荡荡,有一泻千里之势。格律严谨而不失自然,句式整齐而又不失变化。形成了雄浑奔放,凝重而又飘逸的艺术风格。以上两个译本,应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佳作。然而傅勇林的翻译在信与达的基础上,加入了中文的双声叠韵词和叠音词,使译文具有了一种特殊的音乐美,增强了可读性。这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作为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他,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他,使翻译成为美术(translationasafineart)之一种”。如果翻译这首诗时只注重忠实与通顺的话,那么雪莱在诗中所表现的西风横扫大地,席卷长空的磅礴气势恐怕就荡然无存了。可见,译文是否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原文的风格是评价译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附属的,或多余的。
自从严复在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后,信、达、雅就成了翻译的标准。从上面两个译本的节选中,不难看出译者对“雅”的理解与诠释。不管我们如何去诠释它们,作为一个译者,都必须承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译入语读者的责任和对艺术的责任。因为,人们都喜欢美的东西,也只有美的东西才可能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3]张得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
作者:雪莱
一
哦, 狂暴的西风, 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 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师, 纷纷逃避:
黄的, 黑的, 灰的, 红得像患肺痨,
呵, 重染疫疠的一群: 西风呵,
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 它們就躺在那里,
像是墓中的死尸, 冰冷, 深藏, 低贱,
直等到春天, 你碧空的姊妹吹起
她的喇叭, 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
(唤出嫩芽, 像羊群一样, 觅食空中)
將色和香充滿了山峰和平原:
不羁的精灵呵, 你无处不运行;
破坏者兼保护者: 听吧, 你且聆听!
二
设入你的急流, 当高空一片混乱,
流云像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
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
成为雨生电的使者; 它們飘落
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
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
从天穹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
直抵九霄的中天, 到处都在摇曳
欲來雷雨的鬈发.对濒死的一年
你唱出了葬歌, 而這密集的黑夜
將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
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在凝结;
那是你的浑然之气, 从它会迸涌
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 哦, 你听:
三
是你, 你將蓝色的地中海唤醒,
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
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
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
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
在水天映辉的波影里抖颤,
而且都生滿青苔, 开滿花朵,
那芬芳真迷人欲醉! 呵, 为了給你
让一条路, 大西洋的汹涌的浪波,
把自己向兩边劈开, 而深在渊底
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树林
虽然树叶扶疏, 却没有精力;
听到你的声音, 它們已吓得发青:
一边颤栗, 一边自动萎缩: 哦, 你听!
四
唉, 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
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
是一个波浪, 和你的威力同喘息,
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 仅仅不如
你那么自由, 哦, 无法約束的生命!
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 凌风而舞
便成了你的伴侣, 悠游於太空
(因为呵, 那时候, 要想追你上云霄,
似乎并非梦幻) , 我就不致像如今
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
哦, 举起我吧, 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
我跌在生活的荆棘上, 我流血了!
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伏的生命
原是和你一样的: 骄傲、轻捷而不驯.
五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 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 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乐音
將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 但愿你給予我
狂暴的精神! 奋勇者呵, 让我們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 请听从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 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要是冬天
已经來了, 西风呵, 春日怎能遥远?
〖欣赏〗
泼西·毕希·雪莱 (1792~1822) 是英国浪漫诗的杰出代表,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抒情诗人之一.
【西风颂翻译赏析】推荐阅读:
教案西风胡杨09-27
西风的话四年级10-08
红旗漫卷西风影片观后感作文09-27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答案11-11
《出塞其一》翻译赏析06-09
除夜翻译及赏析06-11
小松全诗翻译赏析06-19
《诉衷情·眉意》翻译赏析06-08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07-25
《春晓》原文翻译附赏析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