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精选14篇)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篇1

1、根据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

2、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到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自由自在的学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多表扬激励,评价及时。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多关注学习效率低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让给学生。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3、以导学案为抓手,给学生充分的自研时间。自研是否充分,影响到展示和反馈环节,可以说自研是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自研,学会自研。要写出自研目标,和自研的具体步骤,让学生明白这节自研可要完成那些人物,避免无效自研,从而提高自研的效率。

4、应及时反馈,课堂检测要及时跟上。任何形式的课堂,最终都要落实到反馈上,巩固练习旧知的目的。每一个学科组每大周至少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小检测,达到巩固旧知,检测学习效果的目的,检测跟不上,教学效果很难预测,学生成绩也很难提高。

5、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找出感悟最深的语段,深入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中考语文短文阅读占55分,是重头戏,也是学生的失分点,教师平时一定要有步骤的引导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6、教师教师精讲,教师要讲知识关键点和学生疑惑点,加以引导和点拨,要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和练习,最重要的要创造机会,是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教师语言要精练,点拨精当,不说过多废话。同时,教师要学会服务,调控好课堂气氛,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讲得再多,学生不在学习状态,教学效果就不好。

7、导学案编写要精练,突出重点,内容适当,不能太空,要切合学生实际,切合学情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8、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采取不同方法,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9、教师备好课是关键。为一名教师,要有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课堂的生成主要在于教师的引导,问题的预设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动起来,能准确把握教材,做到高屋建瓴,只有把握了解教材,才能驾驭课堂,应对课堂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新的生成。

10、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首先,灵活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其次,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再次、科学的学法指导。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篇2

关键词:优化教学,学习氛围,多媒体,朗读教学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 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发生了变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跟上改革的步伐, 运用多种方式来优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来改进教学策略, 使课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使他们在主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在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创设丰富的教学课堂, 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充足的知识, 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和谐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 让他们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 有效掌握学习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态, 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探究和学习, 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优状态, 以实现高效的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究, 让学生摆脱了面对教师和新知识的心理压力, 让他们敢想、敢问, 在积极的探究和讨论中掌握语文知识。在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时, 教师要关注教学的各个阶段, 在上课一开始就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课文的阅读和探究, 在他们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地进行分析, 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 形成了新的师生关系。在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时, 教师不再用强制性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死记硬背基础知识, 而是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 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探究和发展中丰富知识积累, 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优化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需要改变。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优化教学策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他们的兴趣, 使课堂教学围绕教学重点开展, 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在积极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进行, 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例如, 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一课时,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分段、总结段落大意的做法。从整体上让他们进行课文内容的探究,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会, 让他们跟随鲁迅先生的描写一起走进“故乡”, 体会作者的情感, 使学生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实施分层教学方式, 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和学生进行互动来了解他们的语文水平和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分层教学。在进行分层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引导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分层教学的本质, 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进行的, 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 通过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分层教学中, 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水平来制定多层次的教学, 并明确每个层次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摆放学习心态, 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收获, 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对于学习能力较差、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 教师要给他们布置探究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 让他们在点滴收获中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逐步提高语文能力;对于语文能力中等的学生, 教师在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后, 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 分析文中的重点内容, 深刻体会作者描写的意图和情感;对于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教师要对他们的语文思维和视野进行拓展, 促进他们创新意识和语文思维的发展。

四、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拓展教学容量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运用语言和粉笔进行教学。而对于课文内容, 教师即使运用再多的语言进行描述, 也不能让学生有深刻、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取得的教学效果却不好。随着多媒体进入到课堂教学中, 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来展示抽象的课文内容, 能给学生构建一个直观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五、注重朗读教学,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体会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读, 能让学生融入到课文情境中,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体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使他们在探究语文课文内容时进行积极的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进行体会和感悟。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要应尽其所能地制造机会开展多样化的朗读训练, 可采用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单独读、分角色朗读、自由朗读等诸多形式或可采取齐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规范训练。教师在朗读教学中,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合理地选择朗读方式。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下,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地进行朗读, 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 篇3

一、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从教学设计阶段开始,教师就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重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经典故事十分必要。例如:可以采用文字笑话。海明威曾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赢了;‘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在课堂中穿插这样的趣味性语言不仅能够博得学生的一笑,缓解紧张的课堂氛围,还可以使学生在笑过之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二、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教学观,摒弃传统教学中机械化的教授,全力改变学生被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状态,努力创设一个在轻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从原来单一重视教学量,发展成重视学生真正学会了多少。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无意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借助创设情境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全面了解学生

教师要做好教学规划、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充分了解。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有效开展教学工作。

首先,要对课本中的内容和课本中的重难点进行透彻把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其次,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人生观、世界观,有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对语文课本中的相关信息都有了最基本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并对课堂及时进行总结反思,使学生明白学习的不足,以便及时弥补漏洞。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都是有限的。教学活动中,在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析的同时,还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并将两者有效结合。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小组意见发生冲突时,教师需进行适时点拨。中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积累中,已形成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小组合作中,会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认识和见解,教师的及时指导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个过程教师要站在兼容的角度,从情感角度引导学生用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

第二,教师要尊重认识中的多元化思维。语文学习偏向于感性认知,因此,语文学习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不是所有问题都有固定、明确的答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是拓展学生思维模式的重要途径。

第三,教师要特别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朗读训练。朗读是相对传统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但对于了解文本、深化主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理解文章、学习文章的关键,尤其是在学习文言文、诗歌、散文、古诗、戏剧等中国传统古典作品时。

第四,教师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可以参加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或者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培训活动等,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另外,还要及时开展教学评价工作,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总结教学不足,并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九课《海燕》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融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第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提到的“海燕”“海鸥”“暴风雨”等意象暗含的人物形象。第二步,引导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或者多样化朗读,深刻体会这篇散文中蕴含的深意,领悟文中的每一个意象象征的本体。第三步,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讨论读完的感受,引导学生从文字中读出作者对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不革命者和害怕革命者的鞭笞。

语文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使其尽可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至关重要。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心得 篇4

沙河二中

王春生

我们正处于课改的时代,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新课改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如何以简化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呢?分以下几点谈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高效课堂教学给我的印象

(一)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学生不认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而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可以说,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预习、展示、反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1、预习课中,我要学习什么、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却都心中有数。学生们积极地看他们的笔记,找出不会的知识点,遇到的问题先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小组长。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再写在黑板上,全体想办法或老师来解决。

2、展示课中,每个学生将自己负责讲解的知识点以自己设计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讲解时过渡自然,表达清晰,这节课中学生们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老师很少讲话,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下点拨启发。当然老师在课前会提出要求,如展示时学生必须脱离课本。可以说这节课中学生各种形式的展示与点评都闪烁着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智慧。

在两面都是黑板的教室里,找不到老师的影子,老师只是在“不启,不懂,不发”的关键时刻出现。这些做法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真正做到了学为主体。这些也都有利的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真正是“我要学。”我想如果我们能长期坚持这种做法,那么在学生们离开了这所学校后,不管在哪里学习,他们也都知道自己今后怎样学习,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二)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通过愉悦的课堂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

(三)用欣赏的眼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如何调动起来的?是不是有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去影响,感染学生呢?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单,却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学的真谛。教师不岐视每一个差生,让后进生本已自卑的心灵得到安慰。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倾向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话下了。再有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例如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各同学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掌握情况,使每天所学的知识都能及时巩固。

二、我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今后我要取高效课堂的语文教学之长,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特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做到:

1、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我应给他们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自行建够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语文课堂自主和谐。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课堂的质量也决定着语文学习的质量,因此,我们要敢于创新、勇于改革、精心设计、潜心研究。不要通篇讲、满堂灌。而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重中之重,这样既与教材相联系,还融入了社会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课堂表演最能激活课堂的生命力。”

3、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4、教学要面向全体。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

高效课堂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智慧的灵光在互动中闪烁,让思维的火花在启迪中并溅,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进而创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篇5

曹刿论战 长江中学 覃红婕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塑造形象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认识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原因,认识取信于民的道理,了解掌握战机的重要性,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

2、理解曹刿、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3、学习本文对比、衬托的写法,把握巧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前听说训练:生讲历史故事。

二、解读文题,探究设疑:

读课文标题,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三、曹刿论战:

1、生自由朗读课文,点拨:读准字音要关注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

2、师配乐朗读课文,生整体感知文意,概括主要内容。

3、本文运用对话的形式,扣住一个“论”字,以时间为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故事。思考:曹刿从哪些方面对战争进行了论述?(1)战前准备。

①文中有两处对话描写,请找出来。

②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朗读,可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适当加入神态、动作或其它词语 ③在朗读中提示文言文学习的正确方法。

④学生分析后明确:什么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什么?(2)作战时机。

①曹刿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战”?

②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言语简短却暗藏玄机。表情朗读课文,补充曹刿此时心中所想而未讲明的话。(可以自己概括,也可在下文中寻找原句)(3)取胜原因。

①论取胜原因部分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②大声齐读论战部分。

4、在个性朗读中解读文本。

四、我论曹刿:

1、俗话说“言为心声”,我们从曹刿的“论战”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五、我论《曹刿论战》:

史学家记录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记事,他们更希望后人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教训。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和启示?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浅谈 篇6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浅谈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下的如皋,正在大力推进“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这成为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化教育观念,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这一进程中,教师是其发展的促进者。 语文学科具有自身固有的特性,不可能用单调的分析、简单的逻辑推理或者大量的训练来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在学生的心中应有语文课的一席之地,它是神圣的精神殿堂。语文课堂应以“学生为本,师生共成长”为教学理念,应让课堂富有情趣,变得更高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呢? 一、应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悟 在不少教师观念中,尚未构建起课程观,认为教材、计划、大纲就是课程,是既定的和封闭的。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因此它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教师与学生能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它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且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习《社戏》时,对文中“月夜归航偷豆”这一情节展开小组讨论,分析阿发这一人物性格,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所要偷的是自己家的豆,你会如何?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学生回答说自家的豆未长饱满,目前不宜摘采;有的说自家的豆刚打过药水,吃了会中毒;有的说自家的豆刚上过肥料,吃了影响口感……甚少有人愿将自家的豆与他人分享的。其实这些都反映出了孩子的一种自私的心理。然后笔者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家人送来了煮好了的五香豆,你愿意与宿舍里其他同学共享吗?他们兴致很高,都觉得这样的好事儿就在眼前,跃跃欲试,有的认为与别人分享味道别样,有一种温馨的感觉。由此,你还认为这些孩子自私吗?最后,笔者列举出阿发这一形象,让孩子们回顾文中“钓的虾照例是归我吃的”这一内容,大家都觉得阿发纯朴憨厚、无私大方,平桥村孩子善良的品质、纯洁的心灵得到了再一次展现。此段文字的品析既让学生有了自己的真切体验,又学会了为人处事的真理。 这样做就找准了“双基”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达到了语文课堂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应让教法与学法很好地融为一体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在深入推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今天,如果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仍旧认为课堂就是教一教学生的学习方法而已,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影响,这种“记录员”“书记官”式的学生很难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优秀的学生应敢于质疑,敢于发问,敢于探索,因此教会学法仍是根本,不能舍本逐末。现代文阅读能力是检测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让学生在知识积累、情感培养、智慧积淀等方面形成有效的习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真谛。不可以为分析中心思想而分析中心思想,为分析写作特色而分析写作特色,让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体验去解读文本,欣赏其高妙,挖掘其新颖,从而化为自身的素养。 由于人们过分重视应试教育,把知识与技能看作高于一切,忽略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一堂好好的语文课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课和文本解构课,学生没有跟文本本身的精神力量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更可悲的是,人们普遍存在这样的偏见,天真地认为,只要把课本知识学好了就好,哪怕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很少从儿童的心理出发,科学地组织教学,同时,把延伸到课外的学习看作是可有可无的动作,仅仅把课本学习放在单一的位置上,出现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怪现象。如果不把知识的科学延伸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往往会用题海战术来折磨孩子,这显示是不符合科学学习方法的。目前文言文阅读测试已由书本转到书本外,因此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应引起重视,以往大部分老师都以精讲精练为主,学生对书本上的文言文可以说了如指掌,对书本外的文言文习题却不知所措,致使初中文言文脱节,这些弊端亟需克服,文言实词、虚词归类,语法的适当掌握,再配以其它令学生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文章加以小组合作与探究,文言水平何愁不能提高? 三、应让师生互学、合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提高,新信息新知识量迅猛增长,教师不能只向教本教参学习,不应当只学习自己的本门学科,也应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对教师而言,观念转变有时比行动还要难,一旦思想、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往往行动起来也就不怎么困难,思行合一也自然会在课堂上出现。 学习《繁星》时,笔者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一些课外知识,星星的种类,星星的传说,星体的运动,还有对地球的未来感到担忧都在课堂上精彩展现,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又令人打开眼界,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真的,若你置身整个课堂,你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学生就如同一颗颗闪光的珍珠,只有会开采的人才会发现他,师生平等关系使他们上课减少了畏惧感,亲和力的增强让他们在信息获取上有很多增加,另外他们的脑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学生主体得以凸现,心灵得以开放,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释放。在合作中,师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和走向成功,并分享喜悦。 所以笔者认为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角色应当转变成学生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引导、让学生在引导中获取大量信息,提高其人文素养。 四、应联系生活实际 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指出:“新的课程观应是生成的、整合的`、实践的课程观。”以语文课程为例,它具有很强的再创造性;这门学科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师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创造性地个性解读,做到既备课本,更要注重备学生。千万要做到课程的解读与学生的认知实际相结合,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范围,否则无异于对牛弹琴,造成事倍功半的结局。学生痛苦,老师受伤,这样脱离生活的教育无疑是语文教学的灾难,只能让课堂在枯燥无味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让学生学以致用,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冰心的《成功的花》中“成功时的明艳”“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与刘翔、姚明不懈的训练非常相似,可以说,没有大的付出很难产生巨大的成功,这样有利于孩子们很好领会诗的意境。现实社会的“刘海洋”“马加爵”不就是《为你打开一扇门》中“高智商的野蛮人”的很好的例证吗?由冰心的诗中歌颂的母亲我们可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母亲的一句叮咛,一声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寄宿回家后的母亲为自己忙前忙后,大家对此都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对母爱的温暖的回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让我们更爱自己的母亲,学好该诗后,笔者又让他们找其它写母爱的诗篇,写母爱的歌曲,最后自己也写一篇歌颂母爱的诗,有的同学也能借用文中的手法创作小诗,并献给自己的母亲。 让语文回归生活,让生活拥抱语文。一旦学生能走进语文课,相信他对语文课多的不是满腹的怨言而是诸多的喜悦。记得于漪谈她学好语文的经验,她说她曾感动于老师读新诗《南归》的情景,由此她爱上了语文,爱上了语文课堂。当然学生的语文积累越多,他对文章的感悟也会随之加深,“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讲的也正是这一道理。 总之,新课标下的语文高效课堂应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注重聆听他们的心声。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变得更高效,我们国民的文学素质才会得到提高。 (杨扬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中心初中 226521)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篇7

一、编好导学案,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需要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 并且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导学案的“导”就是引领学生感受预习、自学的效用, 尝试阅读教材、查找资料、找出问题, 根据自己的学历特点建构一些自己的自学策略,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让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过程, 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和认知方式完成课前的学习, 找出疑点。

我们在编写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鼎湖山听泉》的导学案时, 将学习步骤分为“教材助读”、“整体感知”、“我的疑问”、“预习自测”、“合作探究”、“精读品味”、“佳句赏读”、“课外练笔”等若干环节。将这一课的字词理解、文学常识等用填空的方式作为学生预习、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合作探究”中设计了三道对课文的谋篇布局、写作的独特性的难题, 让学生从探讨交流中领会作者的匠心独运;“精读品味”是带领学生去阅读赏析课文的重点段落, 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在完成预习案的过程中, 感受到许多书本上的内容是可以在自学中完成的。完成预习案的过程, 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创设生活情境,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之后的思维碰撞与启迪, 重视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主张学以致用的学习原则。因此, 引领学生在课堂上澄清“导学案”之探究案中的疑问, 理解知识及其运用, 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我们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主要就“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了尝试和研究。

我们主要从学生生活情境入手, 从学生的“学习力”出发, 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相关的情境之中,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在学习《林中小溪》一文时, 设计了如下问题:小溪经过森林时遇到了种种阻碍, 在你的生活中, 你曾遇到过像小溪那样的困难吗?你是怎么做的?你可以从小溪身上学到哪些品质?通过这些情境的设计,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 并将之与小溪的人生道路进行对比, 在合作探究中明白小溪的精神品质, 既明确了课文的重点, 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联系生活, 恰当设计教学情境,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培养了自己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构建拓展探究平台, 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重视学科知识对于学生生活质量、个性品质、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 倡导学生发展个性、发挥潜能, 发现生活的情趣, 引领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 以一颗感怀的心去感知生活、抒写感悟。对此, 我们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在每一篇新授课中设计一项课外拓展的练习。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 设计了这样一道探究题:“《我的叔叔于勒》被选进教材的时候被删去了开头和结尾, 我们再来看一看原文的开头和结尾, 你又会读出什么?”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通过讨论, 学生发现“删”与“不删”各有千秋, 主要是取决于作者和编者的独特构想。

四、构建学生展示交流平台,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听懂、了解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和研究, 这就需要一个互动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展示和交流, 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与他人交流展示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增强自信心, 培养乐观心态, 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因此, 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展示交流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是构建语文生本高效课堂的核心所在。我们语文课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交流展示能力:

(1) 大胆展示。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说话时声音响亮, 思路清晰, 表述完整, 语言精练且重点突出。

(2) 善于倾听。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 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 有自己的见解。

(3) 积极评价。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 对他人的发言进行积极评价, 要求评价的时候抓住以下要点:一是评价别人的亮点, 充分肯定别人;二是指出不足的地方;三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五、做好过程性综合评价, 激励学生留下闪光的足迹

新课程改革随之而来的评价方式转变是学生观、人才观的重大突破。与新课程相协调的评价方式应该是一种多元评价, 决不仅仅看重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 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 重视学生学习能力、个性品质、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主要以“预习案”完成情况和课堂“拓展探究”的过程和成果以及学生展示交流的力度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 学生的参与意识、讨论积极性、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都作为评价的内容, 以良性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主要思路

高效课堂,主要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的,虽然我们之前也一直在提高效课堂,但过去的“高效”,仍然主要停留在成绩提高的快、升学率高的标准上,是在应试教育理念下的一种狭义的“高效”。本文拟通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重新梳理和探讨,旨在提出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新思路,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一、构建初中語文高效课堂的主要思路

1.抓住学生学习心理,高效地导入课堂

课堂能否抓住学生,很可能在课堂一开始就注定了,一个有效的课堂开局,一个瞬间能够抓住学生的课堂,其所能带给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巨大的,当然这样的课堂必然也会是高效的。而以往,我们的课堂由于很多原因的影响,一方面是为了赶进度,另一方面是为了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做几套“模拟题”,教师基本上都是开门见山地给学生讲课文,讲语法,讲写作。久而久之,学生面对这种课堂倒也习惯,但基本上都处于一种麻木的地步,机械地记忆着教师传授的东西,这种课堂的效率肯定不能说是高效课堂。如果非要说是高效,那只能说是在特殊的教学制度下形成的知识的高效记忆的课堂。其实,初中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好奇心、叛逆心,而且缺乏耐心,但是他们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追求新奇的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因势利导的利用学生们这些心理,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学生们的想法,让学生们感觉课堂有趣,有意义,符合他们的“审美观”。比如,学习《论语》中古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同学们看太阳在一天中不同位置时,颜色、大小、温度的区别,之后以太阳颜色为例解释冷暖色调的区别,以大小为例讲讲光渗效应等,以及这些物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后引出论语里的故事——《两小儿辩日》,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入论语中其它的篇章。这样开局就能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而如果开局就讲古文,学生本身对古文就不了解,再没有铺垫,必然学起来就费劲,而且也没有很高的兴致。

2.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高效地开展探究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初中语文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初中“新课改”中也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应满足于“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所以,学习的核心还在于让学生参与其中,而不单纯是一个知识“受众”。当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了,学生也就主动的去探究知识,课堂自然就会高效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知识的承载体。比如,学习《苏州园林》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苏州园林去感受其中的巧夺天工,没有条件的可以就近让学生参观古代的一些园林景点,或者观看视频的方式来让学生真实的感受;《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通过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演出,加深学生对于文中描写看到于勒前后人物的反差。

3.以人为本的教案设计,高效地进行备课

设计教案,是教师进行授课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教师最基本教学能力的体现。一次有效的教案设计,对于把握整堂课有着很大的作用。因为课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一些事情,教案中没办法预想,导致课堂的进度受到影响,而且课堂效率也受到影响。比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学生突然对一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这时如果教师为了赶进度把学生的问题搁置,很可能把学生们燃起的思索和探究的火花就此被扑灭,再也不会重演。很多课都会遇到这种问题,教师应该提前在设计教案时,针对某些容易因为同学感兴趣或者比较敏感的话题时,预留出一部分时间。绝对不能为了赶进度,不允许学生们思考和探究,很可能这一次的积极讨论,对于整章节的学习,甚至这一类知识的学习都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结语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知识性兼备的学科,其重要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形成了语言组织能力、写作与表达能力,同时,语文学科中还饱含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的理念,另一方面,初中语文还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必修科目,在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其它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高效课堂形成的方法,并不断地提炼与总结,虽然没有人能说明某种方法一定是最有效的,但只要我们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就必将可以建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高效语文课堂授课模式。

参考文献:

[1]邓生会.如何进行差异化语文教学[J].《小学时代·教师》,2009,(7)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篇9

屏山县清平乡民族中心学校:

宋君

摘要:

高效的数学课堂,就是要在原有的初中数学课堂的基础上,增加多变性的设计。并且重点是突破传统只是老师教课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创建学习小组,这是值得借鉴推广的。

关键词:高效教学 初中数学 传统模式 教学改革

根据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也要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在新的课标的要求和指导下,要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作出新的探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出新的高效的课堂的教学的新的方式。我们要在初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立小组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们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开拓思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且深入的探究和思考问题,学会举一反三的应用知识。

一、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1、设计建构性学习原则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提倡构建性的学习原则。在这种教学原则的指导下,首先改变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获取的途径。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有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而不是传统上的只限于刻板的接受、练习、模仿或者记忆等方式。在初中数学的新课程标准规定下,规定要对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作出改革和创新,将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模式做出改变。所以,我们构建的新的构建性的学习方式,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的。

2、设计交互性的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规定,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把自己的身份进行转换,变成一个学生学习合伙者或者伙伴的角色是有必要的。这种教学身份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传统的单项的接受知识,而变成了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老师也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下,更有助于使学生更好的思考学习,也有助于老师和学生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我们所设计的交互性教学原则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

3、设计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提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初中教学的基本的目标之一,而学生在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则是需要各种能力的配合。比如数字处理的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概括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则需要的是学生自主的启发和探索来开发和积累这种能力,所以这种创设情景的教学模式是值得坚持的。

二、高效课堂教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的教学和学习过程,都是比较乏味枯燥的。所以说研究有取的、高效的课堂学习方式是迫在眉捷的、刻不容缓的。因此我们也在教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高效方式作出了研究,研究认为:我们可以在学生上课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用竞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1、小组学习方式

老师在给学生分配学习小组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智力特点以及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等因素。具体的分配的方式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案:第一种方法是优差生搭配着分组。这种分组的方式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可以使学生之间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效果。也有利于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和榜样,获得一点学习的动力,改变过去不良的学习习惯。而学习优秀的学生,也会在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同时,在小组合作,人际交流上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学习分组方式。第二种分组方法是使学生分层搭配分组。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临近毕业班的学生。这种分组方式的实质就是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有助于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分层的辅导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贴合自己的水平,增加学习的积极性,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和方法,互相学习,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成绩,面对毕业考试。分层搭配的分组方式,比较适合毕业班的学生,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内容。

2、实例分析

比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讲“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时候,我们把图形分为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线段、角这四个部分。并且根据学生的人数,把优差生平均分配,分成6个小组。老师制定相关的学案,要求学生自己看书研讨完成对学案的填写。在此期间,老师会走到学生之间,解决他们出现的不同的问题。最后老师统一汇总,公布答案,并把课程主要讲的知识作出总结发言。在整个研讨的过程中,学术气氛热烈,每个人都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老师只是起到解答问题和引导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方式充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和反响。

本文在分析了新课程改革下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原则,并在这个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组的学习方法。这是一种高效的数学教学方发。并且通过实例表明,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是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下的一种新的重要的学习方发。这种高效的学习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增加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方式,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和发现,学会合作和创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论文 篇10

摘 要: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更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更需要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和共同进步。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根据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去,不断挖掘和探索新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更应该综合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也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教师教育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只有认识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真实处境以及我们遇到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不断地努力并解决问题。具体的问题如下:

1.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作用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意识到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程度,往往对语文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甚至存在轻视的心理,认为语文的学习十分简单、语文的考试也很容易应付,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心不在焉,甚至有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更阻碍了教师的有效教学和教学积极性,导致语文教学的效率很难有所提高。这一问题是导致我们难以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原因,更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好高骛远,不愿意从基础做起

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往往好高骛远,不愿意从基础抓起,在语文考试的过程中,往往也因为古诗词的错别字、生字词的使用错误和语法错误而丢分。与此同时,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语文的基本功不够强,就很难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带给心灵深处的震感,更难以理解和感受语文学习的奥妙,给语文的学习和教学都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让语文的教学变得枯燥、生硬而且乏味,更让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变得难上加难。

3.没有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不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奥妙

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然而,目前,学生不能把握语文学习的精髓和关键所在,毕竟,只有具有真情实感,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无论是语文的写作还是语文阅读都是如此,如不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奥妙,不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去学习语文知识,那么语文的学习就变得如同纸上谈兵,很难有所突破和新的提高。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往往看重语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不能从心里发出对语文学习的认同,那么初中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也就变得十分困难了。

二、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1.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并且将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知识、探究知识,才是真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为此,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让学生信任并且喜欢自己,这样对于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不断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才能改变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因为,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工具,对于学生理解问题、掌握学习能力来说也同样至关重要。

2.夯实基础,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语文的教学只有从基础入手,才能让学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断收获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系统指导,这样,才会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在一步步的坚实努力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奥妙和内涵,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将会收获自信和进步的成就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3.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新的高度去理解语文学习

语文离不开生活,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又怎么能够真正理解语文学习的内涵呢?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者对一篇文章所要揭示的主旨?更难以写出打动读者的文章。例如,在《背影》的教学中,只有理解了父亲深沉的爱,才能准确把握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因此,只有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新的高度去理解语文,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语文教学质量

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是整个初中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过程,所以说老师应该注重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只是老师简单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只是简单接受知识,他们并不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且他们可能会认为语文其实就是一种非常无关紧要的学科。想要将语文教学的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就必须要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站在长远的角度上打算,将语文学习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大幅度提高。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并没有将语文这门学科重视起来,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语文是一门很简单的学科,并不需要花费特别多的时间。因此,老师只有帮助学生端正了语文学习的态度,学生才会真正主动想要去学习语文,这样上课的效率才会有所提高。

二、开放式的巩固模式

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很重要,是学生学习的跳板,决定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如果只是具备语文课本上面的知识远远不够。所以要让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复习,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发散和开放性的思维,同时还能够避免抄袭的情况,是目前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教育模式。

三、讨论

时代在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也会随之不断发展进步,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做出改变和调整,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不断提高,如果老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努力,就一定会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炳宽.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7).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评价思索 篇12

如何提高课堂价值, 体现评价的艺术性呢?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结合我校的课堂模式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于漪教师早就大声疾呼:“没有个性的发展, 就没有卓越的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强调指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见, 语文教学需发展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给不同能力层次、不同认知特征、不同价值取向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实现班级语文整体素质的提升。

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 我将学生大体划分为三类: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 我将学生分为感性、中性与理性;根据学生的参与热情, 我将学生分为积极型、观望型、消极型。如此以来, 一个学生便具有了三个维度。如学生W属于“尖子生”“感性”“积极型”, 学生L属于“学困生”“中性”“消极型”。若他们都回答了一个问题, 对于W我会重点评价她的语言之美, 会点出她答语中的关键词, 甚至会让学生记录下来, 此外, 我还会引导她打开思路, 向问题的更深处探究;对于L, 我则重点评价他的参与意识, 会将他的回答加以提炼, 润色, 并争取其他学生的认同与鼓励。

这样, 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便勇于选择独特视角, 勤于思考、探究, 实现个性化学习、探究性学习;中等生们便会见贤思齐, 夯实基础, 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学困生也有了不断进取的愿望, 一步步找回自信, 获得学习语文的“密码”。

二、倾注真情, 运用表扬激发学生的热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激发学生的热情, 但表扬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情。

只有切切实实关爱学生, 真真正正地为学生的哲思而惊叹, 为他们的偏误而惋惜, 为他们的批判精神而喝彩, 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评价看作动力之源。

当学生回答出色时, 我们不应吝惜赞美之词。当学生迸发有哲理的语言时, 我们不妨这样评价:“你说的颇具哲理, 耐人玩味。对了, 大家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要注明这则语录的作者是××哦!”当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时, 我们不妨评价:“你的想法很独特, 很有创造性, 这点我特别欣赏。请大胆探索, 永远做幸福的思考者!”当学生的发言条理清楚时, 我们不妨说:“看, ××对这个话题如此有研究, 而且表述起来层次明晰, 这便是学者之风啊!”

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完美, 教师也可就发言的积极性, 准备材料的严谨性, 表述中的闪光点加以褒奖, 从而使他们能自觉融入本属于自己的课堂。

三、兼顾理性, 不可盲从

评价有激励功能, 通过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 有时教师连错误的东西也不敢否定, 似乎一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的灵性与智慧, 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其实, 批评无禁区!因此, 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 就应不厌其烦地进行点拨;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时, 就应加以引导。

我曾听过一堂课, 教师执教的是《智子疑邻》, 品析完课文, 他问学生:“读了这个故事, 你明白了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我明白了有好的建议千万别告诉别人, 因为好心总是得不到好报。”教师想也没想, 便说:“好, 不错。下一位同学请你谈谈。”我便不解了, 这样的回答也好吗?作为教师, 你的职责是什么?难道不需要纠偏吗?

这样的教师, 毫无理性可言, 带给学生的只有“负效应”。

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时, 让一个学生读第七自然段, 这个学生慢条斯理地读完。孙老师评价道:“我特别欣赏他良好的心态。你看他读书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生笑) 我也要向他学。但是有的时候, 该快的时候还是要快些, 该慢的时候还是要慢一点, 是不是?谁再来读一遍。”既有鼓励, 又有善意的矫正, 不失严谨。这样委婉的批评, 学生是能接受的。教师的评价语要做到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鼓励优秀, 指出不足, 激励后进。

四、适时引导, 巧妙点拨

在课堂交流中, 教师最担心的便是发言者回答起问题来结结巴巴, 语无伦次, 甚至脸一红, 索性僵在那里。当我感觉学生回答不上来时, 我会说:“或许是过于紧张吧, 没关系, 坐下后再想想, 或许能打开思路呢。谁来帮帮他?”这样的评说后, 学生便有了台阶可下, 之后, 他在聆听中会更为专注, 随后的表达即使无法翻出新意, 最起码也能做到有话可说了。

当学生的回答陷入“死胡同”而无法取得角度的拓宽时, 我们切不可“袖手旁观”, 应准备随时“救场”。

一次, 我在执教《心声》一课时, 我让学生谈谈“心声”的内涵, 一向睿智的毛晨玉同学却急得抓耳挠腮, 原来他说出“‘心声’指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读书, 不过, 好像还有其他方面, 我再想想”后, 其他同学盯着他, 他越发焦躁, 我想, 他肯定是思维短路了, 于是, 我引导他:“你是从学习角度来谈的, 如果从家庭、教育等角度考量, ‘心声’还有哪些内涵吗?”他豁然开朗, 作出了精彩的表述, 赢得了阵阵掌声。

五、适时互动, 倡导多元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评价方式应力求多元化, 应将教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结合起来, 不宜唱评价的“独角戏”。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能让课堂交流呈现多边化的良好态势。因此, 在教学中, 我非常注重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

如学生朗读完课文后, 教师可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一开始, 他们的评价局限于“定性”———“好”或“不好”, 在一步步的引导下, 他们学会从语音、语调、语气、语感等角度进行评说。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篇13

摘要:现代化社会,没有文化是行不通的了,教育就是要从娃娃抓起,小学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许多家长会花费大价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的学校。现在教育正在进行创新与改革,其中热议的是“少教多学”高校课堂的构建,这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对老师与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学效率,但有些学校的并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语文是我们的国学,是自己本土的语言,虽然是我们的母语但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更多的需要自己去探索,有些时候学生自己理解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就小学语文“少教多学”高校课堂的构建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少教多学;高效课堂;课堂效率

一、“少教多学”课堂的构建对老师的分析

(一)课前的备课方面

“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其实在本质上大大缩短了上课的时间,表面上看老师的工作量减少了,但是实际上老师的工作量与压力更大了,因为从来上课时间就短,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要让老师在课前的备课充分?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完所有课程,还要让学生听的懂。所以老师的压力很大,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找准侧重点,了解学生情况,看出哪些课程更适合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关注的不仅仅是教材本身,要对应“少教多学”的目的进行备课。所以优秀教师在备课时,不是以物化的备课笔记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是否完成,而是以自己的储备是否能从容面对学生来作为标准。

(二)课堂中的要求

“少教多学”的侧重点要放在少教上,教的少并不意味着不重视这一过程,而是高校教学,这就非常考验一个老师的能力了,小学的一堂课是40分钟,如何利用好这40分钟就需要老师进行一些研究,比如:可以先讲解教材内容,再进行提问,最后进行拓展让学生进行讨论自学。再如,可以进行分小组教学,小组教学的好处就是学生在一起进行讨论学习,教师只要管理好数量有限的小组,然后让小组内部的学生管学生即可,大大降低了管理难度。另外,小学生在小组中直接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这可以让他们感到轻松、自在,更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这样可以让高强度的学习中加入一些乐趣。语文相对于其他理科来说,还是比较好教学的。不过也是非常枯燥的,老师要多进行扩展课外知识,学生会被这样的知识吸引,让后跟着老师的思路一直走,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然后就达到高效的结果。

(三)课后的要求

课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老师在这个阶段的作用不大,只是起到一个监督作用。在上完每一节课的时候就留一些课后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这些问题的选取是关键,问题一定要与课堂的内容相结合,不能太难超出学生思考范围,也不要太简单,减少学生的思考难度。其实开放性的题目是最好的,这些题目大多都是答案不确定的,开放性作答。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可以结合最近发生的实事。老师在课后要总结与查看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多开一些教研会,将老师集中起来商讨教学经验与其中好的想法,刚开始的模式就是要多多研究,找到真正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二、“少教多学”课堂构建对学生分析

(一)课前的预习工作

学生是一个课堂的主体,现在的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是因为现在的学生有手机电脑的诱惑,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很容易就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课前预习在“少教多学”的模式下非常重要,因为课堂上的效率高了,就说明会讲的比较快,若是不进行预习可能一个部分没听懂就,导致这节课的效率底下,最终的结果就适得其反了。具体实行的措施就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要明确,家长在家要进行监督,现在科技的发达也可以起到一些作用,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看到老师的要求,对自己的孩子监督学习,老师也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自己本身来说,就是要靠自己的自制力了。

(二)课堂的学习

课堂上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是特别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的,教学中的高强度虽然可以让学生持续集中注意力,但是缺点是学生一但有一部分没听懂很可能会错失后面内容的学习。这就需要看老师与学生课堂上的配合了,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随堂练习也要认真完成。课堂上学的好,课后的学习不会太吃力。学习是环环相扣的,一但你一部分听不懂很可能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三)课后的学习

“少教多学”的侧重点就是学习,这个学不同于课堂上的学习,而是学生课下的自学,学校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环境,“少教多学”的目的与用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在上完课后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然后举一反三把老师留下的任务结合所学内容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得出完美的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老教育家孔子说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课后的独自学习就是“思”的过程,我们要将两者进行兼容,进行合理分配,“少教多学”并不是将学与思的平衡打破,只是更加注重了思的过程,所以学生在课后要多开动自己的现象进行思考。

三、家长在“少教多学”中作用

家长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老师的教学模式,不能对其进行阻挠,不过可以与老师共同商量对策与更好的教学方法。在“少教多学”这种教学模式中家长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因为这个模式就是让增加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家长就要在家里多关注孩子在家的学习,必要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引导。这个模式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家长若是发现孩子在学习时出现什么问题或情况时,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反映,好尽快的改变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现在的学生都是国家的未来,“少教多学”教育模式的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挑战与机遇,成功的话可能会普及到所有小学,进行教育改革,但如果失败影响的是这一届的学生。所以国家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的进行,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很大,同时得到的收益也是不错的,近几年我国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针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踏入真正的校园,这个时候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好的开端决定一个好的结局。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否真正起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老师、学生、家长三者要相互监督,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会成为教育大国。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篇14

一、加深师生交流,创设和谐教学氛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严厉和严肃,他们在教学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压抑、死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除了在学习上对学生投入关注,教师还要关心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使他们能从心理上信任教师,把教师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从而对教师教学的内容也产生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对语文知识的探究中。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关注,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能从语文基础知识学起,在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不断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要处于和他们平等的地位,善于倾听学生的看法和意见,从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来提高教学方式的适用性。

二、有选择地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现课堂互动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成为了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对教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究解决有价值的问题,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就能解决,就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用思考就能得到问题的答案,就会打击他们探究的兴趣,使合作探究方式失去效果。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提出问题:这篇散文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文中作者用了哪些语言描述“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都积极地参与了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思路获得拓展,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理解。由于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具有激发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思考的作用,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能够使他们对课文有深层次的理解,使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获得实效。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提高自学能力

在以人为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效提高自学能力。在教学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预习,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在预习时,教师可以用问题来指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例如,在让学生预习《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出以下几个问题:这篇课文哪段描写最让你感动?文章几处写到了“背影”?作者用“背影”作为文章的题目的深意是什么?学生在这几个问题的引导下来阅读课文,并通过解决问题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预习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四、运用综合全面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学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地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充满激情地投入到知识探究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学生尚处于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初步形成的启蒙时期,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许,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的倡导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纷纷采取肯定式、积极式、富有激励性式的评价。这种评价对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思维潜力、增强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决心,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在《我眼中的秋天》作文教学导入部分,教师选用了一段舒缓的音乐作为教学背景,帮助学生增加情感体验,音乐播放结束之后,向学生提问:“听完音乐,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仿佛来到了秋天的田野,风轻轻地吹,金色的稻子也在风中跳起舞来了!”教师听完学生回答,对该生竖起大拇指,微笑着说:“你说得真好!非常形象!”学生在获得教师肯定后,自信心得到极大满足,其他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开始发言,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脑海中的秋景分享出来,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维,使他们的素质能力得到多方面锻炼。

五、总结

上一篇:租赁合(复印)下一篇:学校开展道德讲堂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