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查作业本》有感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样检查作业本》有感(精选4篇)

《怎样检查作业本》有感 篇1

怎样检查作业本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

尹传梅

“检查作业吞没了我所有的空闲时间。”的确是这样,不光是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这位女教师来信说的这样,我们只要身为教师就有同感,特别是小学,学生小,自觉性差,又是双科教学,课堂练习本、家庭作业本、日记本、积累本、写字本等等,真是搞得班主任焦头烂额,喘不过起来。好不容易盼来一节科任课,没等处理完班级琐事,又要埋在一堆堆作业中。许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迫切希望最大限度地压缩批改练习本的时间,但是,“毫无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的练习本中有大量的错误。检查练习本的问题是学校待解决的许多问题之一,这些问题取决于几百条条件和前提。

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到:“减轻批改练习本的工作,涉及到教学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但是在某几项前提下,还是能有所减轻的。第一,在每节语法课上,都分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把那些容易犯语法错误的词抄录下来,并加以识记。第二,让学生对于完成家庭作业先做好仔细、周密的准备,以预防错误。第三,可以说,凡是有经验的语言、文学、数学、物理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检查练习本的方法。经验证明,最合理的一种方法是定期抽查:教师每隔一段时间收几个学生的练习本进行检查。只有测验作业才需要全部检查。”

这是对中学生,可在小学里第一条和第二条可以做到,可第三条特别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不可能实现的,到了高年级可以尝试。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在上学期做了尝试,虽然面对的是一年级小学生,也费了很大的劲,但是效果却很好。

一、充分利用有效课堂——40分钟。要想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少讲精练阶梯式习题,达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留创造性作业,及时巩固、反馈;真正达到合作、探究式学习,体现因材施教。

二、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学生。学生是最好的“小老师”,他们可以帮助老师批改一些固定答案的作业,如“口算”、“生字”等不需要发挥、拓展的作业。

(1)自批:自己的每一项作业自己检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及时检查的好习惯。

(2)互批:一些简单的计算、口算题就采取同桌互批的形式进行批改,随机性很强,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带回家,第二天利用一分钟或几分钟进行反馈、订正,有异议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小组批改:如平时一些小测试可以由每组的小组长进行批改(开放性的问题我亲自批改),然后把共性与个性问题反馈给我,在黑板上总结、订正,逐步达到组长自己总结、反馈和带领同学订正。

(4)学习委员批改:我在班级培养了专项负责的学习委员,如练习册、测试卷等都由他们批改,进行总结,我最后检查、反馈,逐步实现由学习委员自己总结、反馈、订正,我来监督。

(5)老师必批作业:日记、积累、读书等开放性和创新性作业由我亲自批改,也可渐渐培养学生协助老师参与批改,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肾衰竭怎样检查 篇2

一、病史及症状

肾衰竭大部分都是有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痛风病等发展过来的,所以有病史病的患者应该多加注意。特别是出现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和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浮肿或血压高。多数病人口中有异味、口腔粘膜溃疡、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等,也该引起注意。

二、体格检查

患者应多进行体检,当出现多数血压高、贫血貌或面色黝黑,颜面部或下肢浮肿、可有精神神志异常及腹水等体征的患者应该引起注意。

三、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患者应该经常的进行尿常规检查,当出现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尿蛋白阳性,有不同程度血尿和管型的现象,患者应该引起注意。

2、血常规

当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血三系细胞减少的现象,很可能已经成为了肾衰竭患者,所以对于患者朋友来讲应该加大对肾衰竭的预防工作。

3、影象学检查

《怎样检查作业本》有感 篇3

为了掌握任课教师作业批改情况以及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根据我校本学期教导处工作安排,学校于2010年12月28.29两天对一至六年级学科作业及练习册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对作业的设计、批改都高度重视。现就本次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优点:

1、学生作业总体写得比较认真,教师批阅及时、规范,能做到全收全改,体现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2、对学生出错的地方,老师能够及时辅导,错题能及时订正。

3、大多数任课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科特点来布置作业,作业次数足,作业量适中,作业本统一书写,整洁、无乱涂乱画现象。老师引导学生保持整洁的作业比较好。特别是优秀学生的作业,干净,字体美观,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如:一年级数学作业保持较整洁,教师能统一给学生作业写校名、班级及姓名,练习册能全收全改,且已改完。六年级数学作业批阅认真、仔细,作业本保持整洁、书写规范、练习册能全收全改;五年级练习册全收全改,批改认真,已经改完。

二、存在问题:

1、教育学生爱护作业,保持作业本的整洁及完整,应用一种笔统一书写。

2、作业批阅次数不统一,33—80次不等。如:六

(二)班杨倩作业批阅80次,鱼文婷作业批阅76次,纪峰作业批阅76次,路迎花批阅33次,数学作业已做22次未批阅;

3、数学题画图不规范,不用作图工具,随意性强。

4、各任课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规范性作业的指导,严格的要求,提高作业质量。

5、作业量要适中,太多而且机械性重复的内容不要成为作业的内容;但太少了也不行,学生对新知识得不到巩固,布置作业可以因教施材,不同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

6、加强学生养成习惯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及解决问题的习惯。

7、教学工作存在的细节问题突出,还有待细化。六

(二)班张鹏10.29日错题未订正,王林9.1日错题未改正,杨倩10.13日错题未改正。一年级数学作业陈康9.28日错题未改正,10.25,10.28,10.26,10.27,10.28批改日期混乱。二年级数学作业赵苗10.21日错题已改,未批阅;练习册大部分学生解决问题无答语,如:赵旭阳第60页8题,第44页5题等。五年级数学作业赵娜大多数应用题单位无括号,张辉11.18日错题已改正,未批阅,于丹妮12.15日解方程 “解”字书写格式错误,应写在原方程式的前边,表示求这个方程的解或开始解方程。四年级数学作业陈莉二次未批阅,练习册部分学生应用题未写答语。三年级数学作业崔谢鑫脱式计算书写格式不正确,“等号”应对齐写在算式的下边,谢萌11.2日错题已改,未批阅,11.19日作业中1题未批阅。

读《怎样解题》有感 篇4

在老师的强力推荐下,我拜读了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著作《怎样解题》。通过读了这一本书,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波利亚认为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年轻人思考;他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本书是他专门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的结晶。全书都是围绕一张“怎样解题”表中的问题和建议而组织的。作者在书中引导学生按照表中的问题和建议思考问题,探索解题途径,进而逐步掌握解题过程的一般规律。

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解题分为四步走:

第一,理解题目,即审题。我们都知道审题是解题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能否审好题是解答题目的关键。在该部分,作者就明确的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审题,即:“为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条件是否能满足?条件是否足以确定未知量?或者它不够充分?或者多余?或者矛盾?”。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常常对学生强调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仔细审题,清楚的理解题目的意思。但事实告诉我们,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最普遍的不足之处——对题目的理解不完整,无法完全挖掘出题目中所蕴含的信息这一状况并没有因此而的得到改善。通过学习该部分,即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这个部分对于那些学习好的,有良好的阶梯习惯的学生来说可能其重要性不太突出,但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学会审题将对他们正确解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看着未知数!试想出一个具有相同未知数获相似未知数的熟悉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有关,且早已解决的问题。你能不能利用它?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你能利用它的方法吗?为了能利用它,你是否应该引入某些辅助元素?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回到定义去”。从理解题目到构思解题方案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因为对于一些题目,学生即使做到了理解,但仍会感到无从下手。波利亚启发我们说“好的思路大多来源于过去的经验和以前获得的知识。”因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一道与它有关的题目吗?”,并不一定就是一个曾经求解过的与当前题目紧密相关的题目,而更可能是通过变化、转换或修改叙述方式,找到与某个题目的联系点,从而“重新叙述这道题目”拟定一个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执行方案,实现你的求解计划,检验每一步骤。你能否清楚地看出这一步骤是正确的?你能否证明这一步骤是正确的?正如波利亚所指出的,假如这个方案是学生主动获得的,则不容易遗忘,反之,学生则很容易找不到来时的路了。因此,教师必须坚持让学生检查每一个步骤,以使解题者自己清楚的明白每一步的含义及正确性。

第四,检查已经得到的解答。这样的结果对吗?我再将答案放入

问题中进行第二次思考,你还有别的更简单的方法得出这个结果或结论吗?或者在以后的解题中,你是不是对此类的题目更加的熟悉了呢?在别的题目中,你能否利用这个结果或这种方法吗?波利亚 认为:“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了的。”因此,我们可以将任何解题方法加以改进,深化我们对答案的理解。

这样的解题思维让我受益颇大。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教师的价值在此可得到充分的体现。作为一个即将毕业,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名中学教师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学习这样的解题思维,对以后找工作和教学,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波利亚认为:“学好数学不只在于练习、操作、演算,最重要的是从心底萌发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自我归纳理解后的解题思路”。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经常而自然地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和建议。此外,当教师在全班面前解题时,他应当使其思路更吸引人一些,并且应当向自己提出那些在帮助学生时所使用的相同问题。由于这样的指导,学生将终于找到使用表中这些问题与建议的正确方法,并且这样做以后,他将学到比任何具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

欧美的数学家曾经呼吁:“学数学的人,要读读波利亚;不学数学的人,也要读读波利亚”。通过读了这本《怎样解题》,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我觉得在这一本书中,我们能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普遍原则,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指数学问题,还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生活本来就是我们每天所要面临的一道题目,所以生活过程就是解题的过程。对于一个问题的求解,我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但是关于问题的求解步骤我们却是很少认真关心,求解方法的来源更加是没有时间去想,我们通常的做法只是去接受知识。因此,现在每当我们试讲的时候总是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思路混乱的情况。所以学习《怎样解题》可以说是在帮助我们形成良好解题习惯,为以后走上讲台做准备。

上一篇:关于公益慈善的论文下一篇:建党95周年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