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寿光学习考察心得体会(推荐8篇)

寿光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篇1

2013年11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河北省教育厅史帆处长带领的河北职教中心考察队,到山东寿光学习考察,本次学习考察先后到了寿光市职教中心和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听取了寿光市职教中心校长的报告,实地考察了寿光职教中心的海水种植实训基地和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通过学习考察,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迪,感到了差距和压力。特别是寿光人的思想解放程度之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之大、发展速度之快,给了我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维的震撼。

一、寿光简介

寿光市是山东东北部的一个滨海县级市,隶属中国风筝之乡——潍坊市,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耕地140万亩,人口102万,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和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寿光市通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201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06亿元,财政总收入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2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蔬菜产业。如果说大棚蔬菜是寿光三个金牌之一,那么寿光的职业教育也是中国教育这张金牌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寿光职教中心有个凝聚合力、开拓创新的一流团队,为区域建设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考察体会 两天的考察时间并不长,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让我耳目一新,从中感受到了寿光人的勤奋钻研的精神,感受到了寿光人创新创业的精神,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本次的学习,寿光人的精神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1、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

寿光人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让我感动。无论是在寿光职教中心还是在寿光蔬菜基地,所到之处,到处都洋溢着一种思想解放,集聚人气,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到处都体现出一种人心思进,奋发向上,争先发展,敢闯敢干,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念。寿光职教中心开启世纪先河,建立了“海水种植实训基地”,为海水种植业普写了新的篇章;所考察的三元朱村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村支书王乐义受到辽宁瓦房店大棚蔬菜的启发,五上瓦房店取经,以真情感动了那里的农民,取回“真经”,回来又亲自带领17名党员干部试验冬暖式蔬菜大棚,村里的党员干部成为全村致富的“标杆”,党员干部带头承担有风险的事,得到了百姓的信任后,规模化种植才成为可能。王乐义曾经说过:“现在并不需要党员干部去流血牺牲,而是需要给乡亲们闯条路、带个头,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了这样的带头人,什么事办不成?

2、干部示范带动作用

干部示范带动作用是发展的动力。农民最看重的是自己不担风险,又能得利益。寿光人起初在大棚效益、销路、技术等方面也有重重顾虑,对此,政府不搞强迫命令,也不搞一刀切,而是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组织发动群众的有效措施,采取利益诱导、典型引路的办法,把任务压到各级干部身上,鼓励党员干部带着农民干、干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富。由于“一把手”真抓实干,因此村长棚、党员示范棚很快形成了规模,并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让群众学得来、做得到,寿光的大棚建设很快掀起了高潮。大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基层干部的任务就是带头、带领、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党员干部现身说教,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投身大棚建设主战场。真正起到“点燃一把火,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3、超前规划、科学发展

寿光市规划局,进行分类规划和指导,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不一哄而上。并且做到科学性、客观性、超前性三者的有机统一,而且一步一步地按照规划落实。1983年,寿光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刚刚起步,全县种植大白菜6000亩,产菜6500万斤,由于没有形成市场体系,卖菜难的问题突显出来,当年烂掉了2000多万斤。寿光人从此认识到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搞活流通的道理,明确提出了产销并重,以销带产发展思路,着力加强市、乡、村三级市场建设,大力招引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市场联企业(合作社),企业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搞活了蔬菜流通渠道,促进了蔬菜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形成了万亩萝卜、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注册了 “乐义”等商标,全市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数百个,蔬菜产业成为寿光最具竞争力和特色的支柱产业,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四、五千元,这就是超前规划、科学发展带来的效应。

(四)寿光人观念新、善钻研。

寿光农民接受新事物快,敢于尝试种植新品种,善于在自己的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交流推广。寿光冬季温度较低、大棚升温难,农民群众在建棚过程中研究探索,对半地下式大棚进行不断完善,棚内下挖由以前0.4米提高到现在的1.3米,棚体规格由以前的长50米、跨度7米提高到现在的长100米、跨度13米,提高了大棚保温性能和棚内有效使用面积。大棚“冬暖夏凉”式栽培模式,钢丝小拱地膜全覆盖、茄子、辣椒“八面风”等生产技术都是当地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总结推广的。寿光农民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能吃苦、不怕累、不怕脏。他们自信自强,敢想敢干,不怕失败的精神让人敬佩。

三、工作思路与措施

通过本次的学习考察,感触颇深,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校、我县的发展做点什么,内心的压力不言而喻。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不怕苦、不怕累,敢想敢干,一定会做出成绩,为此,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加大农林专业的建设

2012年,宽城县以“宽城大地迅速增绿,广大农民迅速增收,林业发展迅速增效”为目标,连续实施大栽、大改、大引、大建“四大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果品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一般大路型果品向特色优质型果品转变、由粗放管理型向集约标准化经营型转变,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

大栽:全年计划栽植板栗3万亩,200万株,继续扩大产业基地规模,重点分布在华尖、大地、碾子峪、孛罗台等长城沿线板栗适生区;栽植核桃0.5万亩,50万株,重点分布在孟子岭、孛罗台等乡镇;栽植苹果1万亩,80万株,重点分布在化皮乡、孟子岭乡、宽城镇为主的县城周边乡镇;栽植山楂0.6万亩、60万株;栽植杨树100万株,重点分布在汤道河镇、苇子沟乡、达子沟乡、大石柱子乡等“农业经济循环示范区”内。

大改:实施大规模以板栗为主的果品改优工程,聘请专家为广大果农进行嫁接培训,组织有经验的嫁接专业队伍20支,无偿为全县重点特色果品基地进行嫁接服务,改接板栗100万株、核桃50万株、苹果20万株、山枣80万株、大扁杏70万株,进一步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大引:引进优新品种,同时加大推广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全县林果建设的科技水平,为林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重点引进林、果、桑优良品种12个,引进推广栽培管理先进实用技术8项。

大建:重点建设四大示范区。一是打造长城沿线板栗“优种、优管、优产”三优示范区30万亩,实施板栗树上良种化、嫁接化,树下压肥化、水盆化管理;二是打造以汤道河为中心的山楂和河川杨树示范区10万亩;三是打造以孟子岭为中心的1万亩优质薄皮核桃示范区;四是以宽城镇、化皮乡为中心的5万亩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区。为适应这一形势,宽城职教中心整合原有涉农专业,设置现代农业综合技术、园艺、农村经济管理等涉农专业,为当本县农林业的发展培育优质人才。

2.调整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职教中心的办学特色

学生能就业、就业能挣钱是家长和学生共同的希望,因此学校的教育必须把握“为就业服务”这一根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就业技能为主的办学方向, 立足于培养初、中级技能型人才。改变以升学教育为主转向升学与就业并重, 改变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书本知识与技能教育并重, 只有明确了这一办学目标,才能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空间和办学活力。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方式;根据区域内建立新兴产业及特色经济的需要, 调整课程结构, 自主开发教材, 突出其实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校内研发特色的、能为农民接受的、能让农民致富的项目,让职教中心真正的为农民、农村服务。

3、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带头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寿光相比,我们学校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还有很大差距,与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下的要求不很适应。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积极性;要进一步优化学习环境,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激发干部内在活力;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从机制上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真正形成激励机制;在干事创业中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建设一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我相信,只要真抓实干,我校的发展一定会有新的转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这次寿光学习考察,使我个人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一次全面洗礼,对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真抓实干,恪尽职守,为创建美好的宽城添砖加瓦。

最后,再次感谢河北教育厅、河北达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我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

寿光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篇2

一、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在对婺源、黟县等地的几天考察过程中,我感触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生态环境好。我们一路走来,主干道两旁绿树葱葱、植被茂盛,江河、溪流清澈见底,当地对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所到的几个村,村内环境干净整洁,这与县、乡(镇)对农村清洁工作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他们每年给予行政村1万元的补助,且县委书记亲自抓,下到各乡镇、村去督促检查农村卫生工作。二是古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好。婺源思溪延、洪村、江湾,黟县西递、宏村等村文化底蕴深厚,江湾村的官文化,西递村的徽商文化等等,都历经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沉积,各种徽派建筑保护较好,石雕、木雕、竹雕、砖雕虽年代久远,但都栩栩如生。他们通过深入挖掘古村的徽商文化、官文化、徽派建筑等元素,结合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些村庄如今已成为众多游客流连往返的旅游圣地。三是注重环境整治。农村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环境整治,要正确认识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要拼环境,不拼财力,不引进对环境影响大的工商业,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四是规划管控好。无论是整体规划、区域规范还是控制性详规,到一般农民建房的规划,抓的比较好、比较实。例如在主干道沿线两旁,没有开天窗乱批乱建的,村庄内几乎没有土坯房,新建房屋基本是拆旧建新,且农民建房统一徽派风格。五是长效管理机制好。在确定了一个好的发展规划和思路后,一届领导接着一届领导干,没有以领导变换而变化,没有以领导意志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狠抓这项工作不动摇,形成了境域内主干道沿线村庄上百公里徽派建筑风格,进一步发展传承了徽派文化。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切实做好“一区一带”美丽乡村百里示范带建设。

“一区”即把“一城连四镇”打造成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带”即把敦永公路沿线打造成党建工作、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四位一体的百里示范带,重点打造敦永线上吉安段百里示范带。全面推进可视范围内的房屋坡屋顶改造、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沿线各乡镇和县直相关帮扶单位把工作着力点向“一区一带”倾斜,乡镇按照新建住宅统一房型、旧房统一坡屋顶改造、房屋外墙统一粉刷、房屋美化统一色调、破旧危房和猪牛栏舍统一拆除的“五统一”要求,对公路沿线村镇进行改造提升。

二是高标准打造106个基础村点。

2013年,吉安县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全面推进、重点培育、争创亮点”的要求,围绕村镇联动、村落连片和大村整体推进的重点,着重建设好今年省批106个新农村建设点。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注入庐陵文化元素。整治建设规划结合当代农民需求和乡村居住功能,与“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大格局相匹配,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点、文化内涵,重点打造1—2个村镇联动示范点,2—3个整村推进、村落连片示范点,8—10个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示范点。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蜜柚、油茶、横江葡萄、畜禽、蔬菜、花木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专业村,推进庭院经济、劳务经济、旅游经济。

三是推进重点圩镇建设。

巩固提升敦厚、永和、凤凰、横江、永阳、敖城、桐坪等7个率先启动乡镇的圩镇和镇村联动点建设,全面推进其它12个乡镇的圩镇及镇村联动点建设,县里对12个乡镇分别给予300万元资金支持,并优先安排50亩以上的新增建设用地,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撬动每个乡镇不少于1500万元资金投入到圩镇建设。坚持镇村联动,圩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要与圩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高标准打造镇村联动美丽乡村示范点。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结合扶贫移民、农村危旧房改造、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等项目,促进农村人口向圩镇和中心村集中。支持重点乡镇争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十佳乡镇”,加大镇村改造力度,督促12个重点示范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四是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

赴法国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篇3

本着学习和借鉴的态度,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刘丰艳副主任特将赴法国学习考察期间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法国在各方面工作中的一些有益做法和经验,以期能够对我省农业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主要认识和收获体会

回顾这次培训考察,可以简单概括为三句话:一是感到了进步。在国外从世界的角度审视我国的发展现状,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和巨大进步确实令世人瞩目。事实充分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过去的进步源于发展,我们今后的强大还必须依靠发展;二是找到了差距。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更多地表现在法制、体制、意识、观念、素质等方面。清醒地认识差距,有利于我们激发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树立加快科学发展的自觉性;三是坚定了信心。我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综合实力较强、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大国。身处他国,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坚信,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做到。所以,我们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本次考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一是比较具体地了解了法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区域化、多层级的行政组织架构。对其国家行政管理层面和各大区、省、市镇几个层级的行政组织体系,以及以法律形式确定各自职能,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充分发挥政府机构依法行政的职能,注重调动地方参与建设与管理,发挥各部门积极性等管理理念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如,法国十分注重地方自治,代表国家的大区、省,在贯彻国家政策时,更多的是与代表地方的市镇进行协调、沟通、磋商,这与法国社会一直主张与认可的社会契约密切相关。国家层面的绝大数的政策或决定,基本上为地方政府所遵循。

二是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法国关于应对金融危机、加强财政预算、强化经济调控的战略举措和相关政策。通过了解其在应对危机中所采取的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相结合的策略,以及欧盟国家整体协调行动,共同应对金融财政危机,加强经济运行监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些宏观思路和办法,包括对金融体系监管的法律、制度、可操作性强的一些措施,都对我们应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如,法国在财政预算分配上具有前瞻性,并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使其在法制的约束下运行,较好地防止了公共支出的随意性。

三是比较系统地了解了法国法制建设的基本体系和运行过程,对其相对独立的行政司法体系为依法行政提供保障和行政法院设置司法和咨询的双重职能有了新的认识。法国的行政法院与普通司法相分离,它不仅承担行政审判职能,而且还要为政府行政提供咨询,各级行政法院均对来自相应政府的行政咨询提供建议,为政府依法行政及时提供决策参考。对地方行政法院在行政纠纷立案及审理的依据和具体程序、对一些民众信访案件的处理以及申请人在行政诉讼中可以同时启用申请程序和应急程序的规定等,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如,法国近期因政府延长退休年龄而引发的罢工问题。据考察得知,这次罢工虽然给经济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这说明法国的社会基础比较稳固、法律体系比较完善、治理结构运行比较正常,社会矛盾化解和民意表达疏通的渠道比较畅通,这些对我们加强社会管控、推进矛盾化解、注重社情民意等有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这次罢工事件未能在短期内得到平息,进而在个别城市引发骚乱,也反映出其在社会制度、国家治理和处置公共危机事件方面的局限性,也引发了我们一些深层的思考。

四是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法国公务员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设计、运作模式和管理办法。对法国在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方面实行的分类管理模式和在公务员选拔录用、职级晋升、岗位流动、绩效考核、纪律约束、鼓励个人发展选择等具体措施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办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法律形式对公务员行为规范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对公务员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促使其充满活力,提高工作效能。特别是对公务员的纪律约束和监督管理,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廉洁从政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防止和预防公务员腐败行为的发生,促进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的一些做法很受启发。

五是比较深刻地认识到法国在城市发展战略、建设规划定位、区域合作、构建城市共同体与城市综合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尤其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注重加强各个大区、省和市镇之间协调合作的体制设置,成立多个市镇共同体,合力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配置重要公共资源、统筹解决城乡发展问题,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磋商协调的一些具体规定、内容和方法,对我们来讲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此外,在解决城市流动、公共交通、文化遗产保护和加强规划立法方面的一些做法也很有借鉴意义。通过在斯特拉斯堡市的学习考察,我们对二线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发展模式、功能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该市在实施城市规划优先策略,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化地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等方面所采取的举措理解得较为透彻。

六是比较客观地分析了法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产业竞争力集群建设的空间布局、政策模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的认识。法国鼓励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进行高科技研发,规定凡是申请国家资助的高科技研发项目必须是合作性项目,而且注重营造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民众进行社会参与,使科技产业和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居民的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较好地促进了社会融合。大力推行竞争力集群政策,政府通过提供公共补贴的方式,鼓励在不同地区形成具有一定技术和基础设施规模的产业群,以此推动高科技研发创新,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联系我国高新技术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使我们在优势和劣势的比较中,深切感受到抢占人才、技术、产业高地,对于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轉变的重大意义。

通过学习比较,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作为厅局级领导干部,要履行好岗位职责,推动事业的发展,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要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法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30年的发展就实现了现代化。其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发展的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全局意识,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我们以扬弃的态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差距中挖掘潜力,从压力中汲取动力,把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走科学发展之路。

二是强化抢抓机遇的意识。从历史上看,善于抢抓机遇是法国发展的一大法宝。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战略期,发展的时机非常宝贵,我们应始终贯彻“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的思想,大胆借鉴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特别在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方面的做法,尽快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城镇化步伐,不断增强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使我国经济社会较快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强化开放包容的意识。法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模式,呈现出外向型经济格局。当前,保持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势头,要在充分发挥和挖掘现有人才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增强开放意识,本着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广泛地吸引、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不断深化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经济策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大潮中推进自身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良好条件。

2.引发思考的几个问题

通过培训考察和总结分析,我感到法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本着学习和借鉴的态度,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是加快推进政府法制建设。首先,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大立法力度,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特别是要加快行政立法步伐,使政府公共权力在法律的范围内运行、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其次,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公民的法制意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特别是强化对公共权力运行的监督,使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职权。再次,加快建设法制社会步伐,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切实做到违法必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是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各个阶层及每个公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持民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的基本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完善程度和保障的水平与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邁出新的步伐,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真正解除广大群众的后顾之忧。

三是适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政府公共政策、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和政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和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的公共财政支出水平。将中央财政对地区的转移支付纳入法制化轨道,科学界定转移支付的项目、标准对象,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范围,中央直接转移支付到县,以防止随意性支出现象的发生。逐步缩小地区、行业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以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四是完善城市规划和加强城市管理。法国的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加以学习。如,重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不搞“一任领导,一任规划”,使城市建设具有前瞻性、长期性、可持续性等。特别是我国在推进城市化和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要注重加强都市圈、城市群和市镇共同体的建设,这有利于统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区域内市镇建设水平,同时要实施城市规划优先战略和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有效地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和城市流动不畅的问题。

五是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法国各级政府规划重大项目均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环节,保证了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和谐,此举值得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后发展地区借鉴。我们也应该学习其经验,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环保立法和执行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增加环保投入,真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赴山东省寿光市学习考察报告 篇4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7月24日至26日,县长助理杨干保率领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和各乡镇有关同志一行23人赴山东省寿光市考察学习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考察期间,考察组实地参观了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山东省农产品标准化加工企业——洛城特菜、中国胡萝卜第一镇——化龙镇胡萝卜生产基地、中国韭菜第一乡——桑家街道万亩韭菜示范园、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中国特色经济村——三元朱村、寿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家街道桑家村一边倒桃树基地等地,并走访了寿光市农业局、蔬菜发展中心和市农工办。考察学习中,大家耳闻目睹,边学边议,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倍受启发,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山东省寿光市基本情况

寿光市是山东东北部的一个滨海县级市,隶属中国风筝之乡——潍坊市,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下辖9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975个行政村(居委会),耕地135万亩,人口-1-

102万,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和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寿光市通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和快速发展,连续九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2008年名列第26位,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2009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16亿元,财政总收入4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2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蔬菜产业。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周年18个重大典型之一。目前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80万亩,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全市涌现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农户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

二、寿光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寿光市主要通过发展蔬菜产业、打造蔬菜品牌来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主要做法是:

1、大力扶持引导。自改革开放以来,寿光市确立了“以菜兴市,以菜兴经济,以菜富农民”的工作思路后,始终坚持发展思路不动摇,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把蔬菜产业作为“第一菜单”来抓,一任接着一任干,市、乡镇、村三级层层成立行政第一把手为首的蔬菜产销工作领导班子,市里专门成立市蔬菜发展中心负责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并从技术指导、销售、贷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蔬菜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寿光市委、市政府将蔬菜列入全市年终考核进行专项评比,每年从市财政拿出3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奖励发展蔬菜的有功之臣,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参与积极性,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发展蔬菜产业的浓厚氛围。

2、创新蔬菜栽培模式。l989年,三元朱村现任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冒着极大的风险,砍掉了将要成熟的35亩玉米,对寿光的“土温室”进行了科学改造,建起了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当年17个大棚生产出了顶花带刺的黄瓜,从元旦到春节,每公斤20元不落价,一茬收下来,每个棚收入两万多元,一场反季节栽培蔬菜的技术革命从此迅速

展开。寿光蔬菜开始由季节性露天栽培向“四季常青,四季有菜”大跨度发展。1990年冬暖式大棚发展到5000个,l991年猛增到2.5万个,1992年7.5万个。2009年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80万亩,其中冬暖式大棚近40万个,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目前,冬暖式大棚已经更新到第四代了,自诞生第一个冬暖式大棚起,寿光就成了全国大棚蔬菜的“实验田”,近几年来,寿光共引进了来自美国、荷兰、以色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品种共2000多个,经试验淘汰1500个,有500个新品种在农民的大棚里落地生金。

3、推进规模化生产。在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寿光市积极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他们采取反租倒包、招标承包、使用权拍卖等方式,依托龙头企业、技术能人、涉农部门等创办农业园区,鼓励农民以技术、资金等入股,激活各生产要素、集聚各类资本,大力发展种养加、贸工农、科研开发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集约经营,逐步从“公司+农户”的松散型走向“公司+基地带农户”的农场化,走出了一条“农业农场化、农民职工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的新路。目前在全市已形成了500多个特色鲜明的现代农场,发展农业

龙头企业达到410家。

4、注重产品质量。1995年以后,全国各地蔬菜生产迅猛发展,消费者在基本满足量的需求后,对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市场消费开展倾向绿色无公害食品。为此,寿光人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逐步引导群众向发展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方式转变,开始了以发展绿色食品蔬菜为主要内容的蔬菜产业二次革命。编制《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以提高蔬菜质量水平为重点,重点抓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注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监控,市政府投资1200万元建立了市级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各镇街道共建设了14处蔬菜质量速测室,定期对进入超市的蔬菜进行抽检,每月检测样品100多个,对超标严重的蔬菜,坚决销毁。推广标准化管理措施,加强质量监控,开展蔬菜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促进了寿光蔬菜生产的上档升级,大片的土地按同一标准进行结构调整,打响了寿光菜的“绿色牌”、“生态牌”,打造了寿光“品牌蔬菜”。目前,该市对14万户蔬菜种植户、40万个蔬菜大棚编制了身份证,做到有据可查,能够追溯,并有325种蔬菜产品获得“三品”认证,打造了“乐义”蔬

菜、“王婆”香瓜等十几个省级以上知名商标。

5、强化蔬菜流通。有长盛不衰的大市场,才会有坚挺不败的菜园子,不断延伸蔬菜产业链至关重要。为此,寿光先后投资3亿多元对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扩建,建成了国内第一家农产品电子拍卖中心,面积扩大到680亩,年交易量40亿公斤,交易额56亿元,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为扩大经营范围,构筑复合型的大流通格局,先后开通了绿色通道、蓝色通道和网上通道路,蔬菜销售范围辐射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出口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建成全国第一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2008年交易额216亿元。为更好地适应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2008年该市投资20亿元建设占地3026亩的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一期已建成运营,全部建成后年交易额将达到600亿元。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该市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中国(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每年参观人数达到150万人次,架起了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桥梁,成为寿光农业对外开放的窗口,使寿光蔬菜享誉国内外。目前,寿光市已发展专业市场40多处,集

贸市场196个,创建了全省国第一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开通了寿光至北京、洽尔滨、港江3条“绿色通道”和面向国际市场的海上“蓝色通道”,网上通道蔬菜销售范围辐射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寿光考察报告 篇5

关于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3月11日到14日,市政协组织农发局、果树局、科技局和政研室的相关人员,到山东省寿光市对果蔬产业发展进行了考察,所见所闻,发人深省。寿光市是一个人口与庄河相当,陆域面积只有庄河二分之一的县级市,目前全市的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80万亩,冬暖式蔬菜大棚达到40万个。拥有由25家企业投建的、有86处高标准蔬菜园、占地6万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了万亩胡萝卜、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全市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蔬菜产业成为寿光最具竞争力和特色的支柱产业,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41.6亿元中,有20%是由蔬菜产业拉动二、三产业贡献的。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是抓市场体系建设。

1、构筑核心。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占地3000多亩的全国最大农产品物流园,一期工程设有果蔬交易区、蔬菜电子商务交易区、农资交易区、农产品加工区、物流配送区和信息服务中心六大功能区,年交易额可达到600亿元。

2、扩展体系。配套建设了“十大蔬菜专业市场”,开通了寿光至北京、哈尔滨、湛江三条“绿色通道”和面向国际市场的海上“蓝色通道”及网上通道,形成了市、乡、村、户关联,内外相通的蔬菜 1

市场网络。特别是创建了全国第一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年交易额216亿元。

3、培育龙头。扶持壮大了天成食品、赛维科技等重点农业龙头加工企业,拓展了市场销售空间。

4、举办国际化蔬菜博览会。从2000年开始连续举办了十二届中国(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共有80多个国家、地区和30多个省、区、市的领导、客商参会,参会总人数累计1200多万人。签订合资、合作、独资项目协议、合同1000多个。

二是抓标准化体系建设。

1、健全监管体系。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标准化生产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和《寿光市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用手册》,明确了种苗培育、施肥用药、田间管理、储藏加工和销售等监督标准。

2、健全生产体系。建设了以洛城农发、燎原果菜、三元朱、欧亚特等企业为主体的20多处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生产示范基地。建立健全蔬菜生产记录档案,对全市14万户蔬菜种植户、40万个蔬菜大棚编制身份证,做到有据可查,追溯到户。

3、健全检测体系。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筹资200多万元,给14个镇(街道)检测室新上了28台高标准检测设备,并全部配备了农产品质量流动检测车,农产品企业、基地、市场、超市均建立了蔬菜质量检测室。特别是去年,对不符合标准的755处村头地边蔬菜交易市场进行了取缔,保留的575处市场全部配备了高标准速测设备,形成了全覆盖的检测网络。

4、健全品牌创建体系。通过“三

品”认证、商标注册和名牌申报等措施,创建和提升品牌。桂河芹菜、独根红韭菜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乐义”蔬菜、“王婆”香瓜等十几个品种被评为知名商标。对新获“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的,由市财政一次性分别奖励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

三是抓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

1、强化科技创新。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省农科院、山东农大等46家省以上科研单位和院校进行合作,开展蔬菜育种、栽培、植保、设施等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了大棚滴灌、臭氧抑菌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和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生物组培等30多种种植新模式,全市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

2、推广创新成果。完善了市镇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开设了“中国农业人才热线”、“农业人才信息库”,引进农业科技人才100多名。以市农广校、农技中心、镇农技服务中心、村科技综合服务大院作为培训基地,定期对全市农民进行科技知识轮训。

3、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建设了寿光农业信息网,开展农业科技信息110视频服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巡回讲课,发展了镇(街道)、村信息网络服务站320家,为全市农民提供蔬菜标准化技术咨询、市场信息等服务。

二、四点启示

1、发展农业大有可为。寿光的五分之一地方财政收入是由蔬

菜产业贡献的,农民的一半纯收入是靠蔬菜获取的,85%农民是靠蔬菜产业联系到一起的。仅占地3000亩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能吸引全国30个省市的300多家公司入驻,拉动多个产业同步发展,每年可得佣金12亿元,既形成一座新的城市,又做成一个总部经济,足以说明做大一个农业产业,不仅能够安民富民,同时也能兴业强市。

2、认准的路子绝不能动摇。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80年代末,由于蔬菜规模扩张较快,产品低端,3万亩大白菜和万亩韭菜先后滞销,几乎乱在地里,面对挫折和压力,他们没有放弃,冷静地从挫折中找原因,意识到大产业必须与大市场相连接。于是开始调整品种结构和抓市场体系建设。在村屯培育经纪人,在乡镇建专业批发市场和储藏加工企业,在县城建物流中心,到北京、哈尔滨、湛江等各大城市建销售网点,使得重挫的蔬菜产业起死回生,得以发展。80年代初,日本商人根据气候环境等因素,把庄河作为他们的滑子蘑生产基地,派专家指导建菌种厂,并培训生产技术,初级产品返销日本,再由日本企业加工后出口世界各地,庄河滑子蘑名扬海外,并被国家注册为地理标志产品;90年代的大骨鸡、大米也是庄河的骄傲,但这些东西现在都面临光环消退的危险。全国蘑菇博览会在岫岩召开,滑子蘑市场几乎被岫岩县占领,大骨鸡也有被三黄鸡取代之势,而我们仍在苦苦追新,不断在引进别人新品种的途中摸索前进。

3、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剖析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个阶段的产业质量提升,都是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结果。第一阶段是在学习瓦房店搞冬暖式大棚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搞集约经营、规模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第二阶段是针对产业做大以后面临的销售瓶颈,大力开拓市场;第三阶段是针对全国蔬菜供应量急增,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情况,及时引进荷兰、以色列等国外高端蔬菜种苗和技术,并通过与各大农业高校、科研单位联合研发高端蔬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强,始终站在产业的最高端,市场的最前沿。

4、爱才如金。寿光80年代初发展冬暖式大棚蔬菜,是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用高薪和温情从瓦房店聘请技术员指导搞成功的。时任县委书记的王伯祥得知这个情况后,亲自把这个技术员全家安排到寿光安家落户,并将自己乘坐的吉普车送给他下乡传授技术。该技术员去世后,已晋升为潍坊市长的王伯祥又亲自回寿光为其吊唁,并叮嘱寿光市的领导不能忘记老技术员为寿光蔬菜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要照顾好老技术员的全家生活,并亲自为已故的老技术员子女在寿光市安排了正式工作。由于他们具有求才若渴、爱才如金、惜才如命、温情似火的博大胸怀与真诚,寿光未受人才所困。如今寿光不仅是蔬菜卖天下、买天下,而且天下的人才也积聚寿光。仅蔬菜产业就有高等专业人才100多人,为蔬菜产业长久不衰积淀了深厚的潜力。

三、五点建议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择优确立重点产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是选好选准我市农业重点产业的基础。目前我市的蓝莓、草莓、苹果、食用菌、优质水稻和生态旅游等发展势头良好,建议有关部门在搞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尽快确定全市不同区域的重点产业的发展规划和项目。

二是以科技为支撑,努力发展高端农业。高端农业是绿色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高端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1、搞好产、学、研联盟建设。鼓励企业与农科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突出抓好种子、苗子、崽子的研发,做到起步高,发展快。

2、健全各级科技队伍建设,抓好科技推广应用。应舍得代价、舍得编制,录用高等专业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暂时不能解决正式编制的,可以实行编外暂挂,但应享受正式编制人员一样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3、鼓励建设高标准的现代生产设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方式,推广工厂化生产。

4、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抓好质量,创品牌、创名牌。

三是以企业(园区)为主体,产、加、销同步发展,实现产业链条相连接。

1、应集中各种力量,突出培育龙头企业。是否可以尝试组建农业投资公司,把上级扶持农业的资金作为农业风投基金,以参股、联营等形式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同时鼓励重点龙头

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推进产、加、销链条式发展。

2、鼓励和支持企业或社会自然人到农产品集中的区域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在交通方便,农产品生产、仓储、加工集中的地方(可以借鉴寿光在市区以外)建市级农产品物流园。

3、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支持企业举办各类农产品博览会、节日文化活动等,鼓励企业和经纪人到各大城市开发市场,设点营销本地农产品,研究开发电子交易技术,逐步实现信息、交易互联互通。

四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努力做到集群发展。

1、引导农民将土地入股或转让给重点龙头企业集约经营。

2、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

寿光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篇6

一、企业基本情况

寿光市金鸣玻璃钢有限公司为一家私营企业,具有真实、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企业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贷款卡。成立于2004年3月,位于寿光市留吕镇卞家村,公司注册资本400万元,其中李泮臣投资370万元、占股份92.5%;刘建华投资20万元、占股份5%;苏中华投资10万元、占股份2.5%。现有职工60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销售人员2人,生产人员54人。占地面积60亩,该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加工、销售玻璃钢制品,属合法经营项目。该公司在寿光农村商业银行留吕支行开立一般账户,账号20100026566。

二、法定代表人品行情况

法定代表人李泮臣,男,现年54岁,大专学历,户口所在地为寿光市留吕镇西斟关村,从事本行业7年,具有较强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通过对其本行业关系客户调查,该借款人信誉良好,邻里关系融洽。无不良信用记录,无违法、违纪、参与赌博、涉黑等行为。

三.企业自身实有资产、负债情况

1.房地产情况。该企业占用土地为租赁,面积19800平方米(30市亩),租赁期限30年,自建厂房,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属自建共投资120万元。主要生产设备:(1)模具机5台,投资10万元。⑵振动机2台,投资10万元,(3)压力机2台,投资8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为股东投资和历年赢余及借款。

2.存货情况:至调查日,企业拥有帐面存货166万元,其中:原材料129万元,产成品37万元。经实地调查,基本帐实相符,最终认定企业存货166万元,经计算,该企业平均存货141万元,存货周转次数0.96次。

3、贷款情况。该企业金融机构贷款500万元,无对外担保。

4、到2011年9月企业实有资产787万元,负债138万元,资产负债率17.53 %,流动比率257.97%,速动比率137.68%。

四、企业经营及货款归社率情况。

1、该企业实收资本400万元,其中:实物投资0万元,现金投资400万元。经调查,该资金到位后,用于购进原材料。

2、该企业主要生产销售玻璃钢制品等,产品销往潍坊、寿光及周边地区。

3、该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利润51万元,现金净流量15万元,经营性现金净流量79万元,2011年1-9月销售收入173万元,利润15万元,现金净流量-57万元,经营性现金净流量20万元,五、企业工资增长变化情况。

该企业2010年职工人数20人,发放工资总额36多万元,人均月工资1500元。2010年1月---9月职工人数25人,发放工资总额24多万元,人均月工资1600元。经调查,该企业职工人数增减变化不大,人均月工资增长100元左右,企业工资能够按时发放。

六、企业纳税、交费情况。

该企业实行定额税制,2010年实际上缴税金3万元,2011年1-9月上缴税金1.5万元。未发现拖欠税费现象。

七、申请贷款原因。

目前因生产需求,计划购进一批钢材等原材料,需用资金2000万元。目前已自筹1000万元,尚缺1000万元,特申请办理贷款200万元,期限一年,由本公司房地产提供担保。

八、担保情况。该公司本次申请借款100万元贷款,用本公司的房地产作抵押。该房地产位于寿光市原五台镇政府驻地,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土地面积总计7380平方米(11.08市亩),评估价值1492236元(13.47万元/市亩);房产建筑面积2745.84平方米,为两层办公楼。评估价值120.61万元(439元/平方米)。房地产评估总价值2698336元,抵押率为37.06%。

九、借款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情况:

该企业在寿光农村商业银行授信AA级企业,额度1000万元。、本笔贷款发放后,控制在授信额度之内。

十、调查人员意见。

通过信贷人员实际调查认为,本笔贷款手续完备,用途合法,抵押物足值,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贷款发放后无风险,同意办理(收回再贷)抵押贷款1000万元,期限一年,执行基准利率60%。

赴德国考察学习启示录 篇7

1.1 考察团组成和考察地

“中德关于物种丰富的高碳生态系统保护合作平台”项目是受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BMU,简称德国环境部)委托,由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承担实施的中德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合作项目。该项目自2009年起与江西省开展多方面合作,并于2010年对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处发出邀请,希望江西省自然保护相关工作人员于2010年5月16~22日对德国的自然保护及应对气候变化举措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此次考察成员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处、林业厅野保局、农业厅环境监测站、省国土开发整治研究所、鄱阳湖、井冈山、桃红岭、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派员组成。考察团访问了设在波恩的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BfN),艾博斯瓦德可持续发展技术大学(Hochschule fuer nachhaltige Entwicklung Eberswalde)森林与环境系、柏林技术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rlin)景观设计与环境规划研究所,勃兰登堡州的朔夫海德(Schrofheide-Chorin)生物圈保护区、下奥得河(Unteres Odertal)国家公园,法兰克福的申垦别格(Senckenberg)生物多样性及气候研究中心。北京至法兰克福8 000余km,飞行约9 h,柏林时间比北京时间晚6 h。

1.2 GTZ与BMU简介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的联邦企业。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是GTZ的主要委托人,此外,GTZ也受德国其它政府部门,尤其是德国环保部(BMU)、以及欧盟等其它组织及私营企业的委托。GTZ在中国开展合作已有25年。“中德关于物种丰富的高碳汇生态系统保护合作平台”是由BMU出资,委托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BfN)和GTZ共同实施的一个项目。

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BfN)是BMU的3个直属局之一,员工350名,总部分设在波恩、莱比锡以及波罗地海威尔姆岛3处。该局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联邦政府有关环保工作的咨询,开展环境保护与开发,与各州开展环境保护与合作,执行欧盟和联邦政府物种保护和进出口等有关规定。在国际合作方面主要参与研究制定和实施国际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地区性公约等,开展国与国的双边合作。

2 德国国情和林情[1,2]

2.1 国情

德国位于中欧西部,面积35.70万km2,辖13个州、3个直辖市,人口约8 252万。绝大多数为德意志人,通用德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世界著名的工业大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前列。采煤、钢铁、机械、化工、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多饲养乳用、肉用牲畜。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占领区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原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对外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部柏林,人口339万,是全国政治中心。

德国海岸线长1 300多km,南部为高原山地,中部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为冰啧平原。全国最高点楚格峰,海拔2 963 m。河流以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威悉河为主。湖泊星罗棋布,博登湖、基姆湖较大。水力资源较丰富。温带性气候,年降水量为500~1 000 mm,平均气温7月份为14~19℃,1月份为-5~1℃。

2.2 林情

德国是世界上林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森林面积约1 074万hm2,其中国有林占34.1%、公有林占19.3%、私有林占46.6%,森林覆盖率30.7%,活立木蓄积量近30亿m3,森林平均蓄积量高达270 m3/hm2,在欧洲国家中居首位。森林储存的碳约12.3亿t,目前储碳还在增加中。森林中有1/3是天然次生林,林种主要是山毛榉林,该林分在欧洲分布比较广,在德国约占森林面积的25%,绝大部分是二战以后自然恢复的。勃兰登堡州和黑森州是德国森林资源分布较多的州,黑森洲以山毛榉、勃兰登堡洲以松树为主。德国的山毛榉林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平均胸径约40 cm,平均树高约20 m,平均林龄60 a左右。此次考察,正值该国春季,林相透绿清澈、郁郁葱葱,地下更新良好,极大地调节和改善了德国自然环境,所到之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由全球著名咨询机构美世公布的2010年全球221个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德国有杜塞尔多夫、慕尼黑和法兰克福进入前10名就可见德国的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德国森林资源之所以可持续性较好,主要缘于古老建筑以及教会等对森林的庇护和世代传承。500多年前,日耳曼民族来到了德国,期间,斯达夫人和日耳曼民族等不同群体相互争斗,最终日耳曼民族站稳了脚跟,由该民族在中世纪发起修建的修道院长期以来对森林顶礼膜拜,引导了公众的良好保护意识。

3 欧盟自然保护“2000”框架和德国自然保护

3.1“2000”框架

欧盟自然保护“2000”框架,对所有成员国,一要设立自然保护区,二要保护重要物种。采取红绿灯的办法进行评价,亮绿灯表明该区域比较好,想办法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和让其持续;红灯表明要调整。“2000”框架比国际法更严格,如进出口野生动植物,除了各成员国按各国程序办理外,还要经欧盟的特殊许可,即便是死亡的野生动植物也无例外;再如保护山毛榉,无论是德国还是意大利,该框架对其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3.2 自然保护地

3.2.1 类型和面积。

德国有580个天然林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4.5%;16个生物圈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3.2%,其中有15个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14个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和5 171个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38%;85个自然公园,占国土面积的16%以上。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布局在沿海、西南和东南阿尔卑斯山等地区。

3.2.2 管理体制和方式。

共有22个生物圈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管理由联邦自然保护管理局总体实施,其中18个隶属于州政府,其它4个则采取其他管理体制。州政府即国家管理主要是采取目标管理方式,其它管理体制主要由公司或通过协会的方式进行运作。

3.2.2. 1 核心区实行严格保护。

核心区即绝对保护区面积占德国自然保护面积的5%,森林或土地大部分属于州政府。森林生态系统任其自生自灭,即便发生火灾,一般不进行施救。枯立木不允许利用,主要是为野生生物诸如蘑菇和昆虫等提供栖息环境,同时枯立木对温度变化有缓冲作用,能改善潮湿度。对违反规定进入核心区从事采收、盗猎的行为,自然保护管理机构有权开罚单进行干预。

3.2.2. 2 其它区域实行近自然式管理。

德国人口密度较大,将所有自然保护地进行严格保护难于实行,必须要考虑生产发展,且发展必须要为当地民众服务。如位于德国朔夫海德生物圈保护区实验区的某生态农场,面积1 500 hm2,250头奶牛,同时生产有机粮食和蔬菜。农场50名员工主要负责养殖、餐饮、食品粗加工、食品精加工以及运输等行业,平均每天有1 500多t的农副产业成品和半成品运到柏林进行销售。他们90%的产品均经认证与标识,容易打入市场。另如下奥得河国家公园,是全德惟一一个保护河流和冰川遗迹的国家公园,由奥得河和人工营造的运河合围而成,借由堤坝与闸门调节水的流动。该公园土地面积13 000 hm2,其中7 000hm2用于发展绿色经济。该公园1995年之前大部分土地属于私有,由州政府采取置换的方法,用公园外围的政府土地置换公园内的私有土地,并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助。每年10月到翌年4月枯水期,将闸门关起以保持湿地水位;5~9月丰水期,打开闸门允许水体自由流动,以便鸟类自由繁殖栖息。

3.3 野生动植物保护

3.3.1 用绿带或通道保留或扩大野生动植物栖息空间。

德国发达完备的高速、铁路等交通体系,给物种生存造成了隔离,使栖息地缩小或孤立。为解决这对矛盾,一是开展动植物栖息地空间联合。自然保护法律规定至少要有10%的土地归并到区域联合中,联邦政府要求各州政府承担该项责任,联邦自然保护局进行协调指导。空间联合体系分3个层次,即点、线、面,生物圈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核心区为点,各点之间的廊道为线,廊道向两旁辐射为面,这一联合模式使德国大部分分散零乱、破碎化的景观整合成数十条近似“完整”的绿带。如前东德和西德的国界,俗称“死亡线”,通过近20 a的空间联合,已变成了绿色生命线,采取的模式主要是设立旅游业发展区、徒步的纪念场所和风景区等。二是在公路或铁路修建中,建立生物通道。欧盟自然保护“2000”框架对各成员国均提出了要求,修筑公路、铁路必须要有生物通道。为了解决乡村或保护区沙石路面通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当地的文化,尤其是便于蛙类等两栖爬行动物通行,有不少路面一半实行硬化,一半仍保留沙石路面原状,每隔100 m设置一个边长30 cm正方形的通道,取得了多赢的效果。

3.3.2 对野生动物危害家禽实行补偿。

德国目前少有以捕猎为生的人口,打猎基本属于业余爱好,需要申请专业牌照。国家公园内允许打猎。经过多年的生态恢复,几乎在德国绝迹的野生狼又重新出现在其东北部紧靠波兰、人烟稀少的区域。联邦政府对饲养家禽易遭狼危害采取补偿的办法,让公众不必担心狼和驯养家畜有矛盾。

3.3.3 存在生物入侵现象。

二战后,德国木材紧缺,政府希望发展生长快、好养、通直易加工便种植了欧洲赤松林。该林分密度为2 m×1.5 m,树高约30 m,林龄40 a,胸径在18~20 cm,林相长势比较好,杆型通直树皮略显红色,枝下高比较高,由于林分密度大,高生长迅速。该松树林在勃兰登堡州占有主导地位,林下灌木、草本见不到阳光而生长不良,只有单一的几个种类,也给局部地区生物入侵创造了条件。刺槐,150多年前由美洲引入德国,该物种耐干旱、耐瘠薄、耐干热,在树林和长后具有排他和化感作用,且难于清除,在德国一些地区构成了生物入侵现象。刺槐150 a前从美洲到德国,100 a后从德国引入到山东青岛(原德国殖民地),即刺槐在中国分布时间80~100年。

4 对气候变化的推测和政府采取的行动

4.1 对气候变化的推测

根据德国有关机构在该国近1万人的有关自然环境质量的问卷调查,按照受关注程度排序是:气候、水源、生物多样性、空气污染、噪音、景观破碎化,可见德国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已深入人心。大约1 200万年前,德国境内均是冰层覆盖,深达几km。约1万年前,冰川消融,形成了该国如今的地形地貌。德国专家推测,如果未来全球气温升高2℃,则德国可能会升高4℃,对其森林有很大影响;如果当地气温升高6℃,则山毛榉等原生自然林将大面积消失。同时,气候变化会给生物生态位带来影响,物种分布会向高纬度和高海拔转移,适合温度变化幅度比较大的物种将得到扩展,喜冷动物会减少。

4.2 联邦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

4.2.1 制定气候保护倡议。

为应对气候变化,联邦政府制定了气候保护倡议。该倡议有3个重点:一是研究制定了减少排放的国家政策,包括开发新能源、监测经济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等。二是以近自然的方法保护物种多样性,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使森林得到保护,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减缓气候变化进程。三是设置保险项目,如水质管理、调整土地使用模式和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生态系统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4.2.2 开发使用新能源。

德国长期以来和其它欧盟国家一样,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走在了世界前面。早在1990年德国就制定了绿色能源扶持计划。2004年《可再生能源法》出台之后,德国绿色能源获得了蓬勃发展,德国生产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设备70%以上出口到世界各地。2008年底德国《国家节能计划》中指出,要大幅增加包括风能和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利用,将其占德国总能源利用份额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20年的20%。据统计,新能源在欧盟能源比中占有20%的份额。分布在德国国内如星星般的白色风力发电机扇、黄色斑块状的油菜,是德国开发使用新能源的典型标志,即便是机场周边、高速公路两旁、城镇周围均有分布。在德国,风能占了新能源60%的份额,年有效风力达到2 300 kw·h。所种的油菜为生物质能源,将油菜提炼出的植物油可以作为重要的工业用油。自然保护区规划管理要让位于风力发电。在朔夫海德生物圈保护区,该保护区管理机构曾经反对在保护区范围内架设风力发电车,但为了新能源发展总体布局需要,该保护区不得不做出调整,允许保护区实验区域内风力发电设备的架设。

4.2.3 实行碳排放许可。

欧盟国家制定了碳排放交易协作规定,碳总量的排放通过申请许可证的形式进行实施。欧盟将碳排放份额分配到各个国家,然后由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配置。德国环保部专门设立了碳排放交易司,由该司进行碳排放许可发放和处理日常工作。德国以法律手段明确规定工业企业有购买碳排放许可资格的义务。2008~2009两年,德国批准设立了176个碳排放项目,涉及61个合作伙伴,共融资3.57亿£。出售碳排放许可资格所带来的收入,其绝大部分用于支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新能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以及技术更新。

4.2.4 要求农林业实行环境友好型生产。

德国土地类型,50%是农业用地,30%是林业用地,剩下的是道路、城市等建设用地。农业占了整个温室气体排放的13%~16%,且有很多濒危物种分布在农业用地中,为此德国制定了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要求在农林业生产中实行环境友好型生产,避免过多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用物种增加或减少等指标评价其保护效果。在林业生产中,尽量减少采伐,将近自然林面积在2020年提高到5%。在农业生产中,要求生产、物种保护和减少碳排放实行一体化。

4.2.5 用景观规划引领其它规划。

由于气候变化是渐进的过程,不是定期的突然变化,不能说到了2050或2100年气候变化就停止了,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做景观规划。景观规划的目的就是更好的保护自然,为环境保护作贡献。土地使用规划、建筑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均要求与景观规划相衔接。景观规划的范围比较全面,包括生物圈、生物多样性、景观资源、自然环境、土地、水和空气,以及与人相关的休闲、健康、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物等。景观规划一般分4个层次:(1)州级规划。主要是考虑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打通生物通道或廊道,规划图纸用1∶30万。(2)地区景观规划,规划图纸一般做成1∶50 000,内容比较详细,主要是将州的规划具体化。(3)地方基层规划,包括城市和城镇的详细规划,规划图纸用1∶5 000或10 000,如小城市规划,主要是目标物的标识等。(4)街区或乡村规划,规划图纸用1∶2 000,大部分是要借用其他专业方面的数据。

4.2.6 设立了专门研究或应对气候变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德国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惟一一所直接以可持续发展命名的高校,2010年正式更名,约2 000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考察与交流相促进。该大学很早就设立了全球变化专业,英文名为“global change management m.sc.”,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变化影响,人类生存和环境变化,如何管理和经营自然资源,如何避免因为生存而产生的负面的气候变化,如何减少自然变化和环境变化,如何提高我们的承受能力,如何改变土地使用体系等。另外,德国的Senckenberg学会,成立于1817年。Senckenberg学会分布在德国各个地方和世界多个地区,是一个重要的私立研究机构,在世界范围内有1 000多个研究人员,分布在各大洲和海洋的研究站点。该所有很多科研部门和领域,包括陆地动物学,地质岩石矿物学,海洋动物学,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植物以及分子进化,历史地质事件,人类进化学,生命进化学。在海洋方面,阿拉伯半岛、海湾国家、非洲海岸带和苏丹等均有他们的研究基地。

4.2.7 注重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

早在2005年,德国联邦政府制定的《国家气候保护报告》中明确指出,德国将在2020年前削减4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由于毁林等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的17%,为此德国政府将在2012年至少提供3.5亿£资金,用于国家和地区间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支持世界森林保护。

5 考察所得的启示

5.1 优先发展林业,注重自然经营

相比发达的工业,德国林业年产值只有30~40亿£,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数额极小,但在环境政策中林业被列为最优先发展的地位。面对18世纪末到19世纪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林被改变为针叶树种人工林所带来的地力衰退、病虫害加剧、景观单调、风灾雪灾加重等生态经济问题,1990年代逐步在针叶林中引入阔叶树种,采取“近自然林业”理论作指导。从此,德国森林逐步向以山毛榉为主的“近自然”阔叶树林转变。该林分生态系统稳定,蓄积量、生长量大,林下更新良好,是承载德国优美自然环境的重要支撑。

5.2 广建保护地块,构建生态网络,延伸物种栖息

据统计,在德国,天然林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公园和自然公园的累积面积约占其国土面积的27.5%,大大高于我国总体水平。其不同保护区、国家公园之间由廊道沟通,连点成面的点、线、面生态网络景观结构不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形式,更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不仅如此,强调50%的农业生产用地的有机耕作、物种保护,以及在州与州、地区与地区边界,以及重要交通道路等造成景观分离、破碎的建筑区域建立生物廊道或通道,这些都是在保护森林之外的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换言之,德国自然保护基本覆盖全境,物种保护覆盖农林牧副渔等相关行业。

5.3 更重视、更关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气候变化说到底是对人生存环境的变化,人无法抗拒自然、唯有适应自然,地处温带性气候的德国民众,对温度升高尤其恐惧。一旦温度升高,致使维系其良好自然环境的森林资源将受到严重影响;二是人本身的耐热能力远不及热带、亚热带地区民众的能力强。基于此,德国乃至欧盟民众更加重视气候变化给其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5.4 集聚固碳、减碳、出台政策、制定规划等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

坚持木材采伐量小于生长量的原则不断地累积碳,该国森林年生长量6 000万m3,而采伐量只有4 000万m3。用实际行动融入低碳生产生活中,如风力和油菜等新能源应用与开发,旅馆、宾馆拒绝一次性用品,鼓励自行车和徒步旅行等。制定了相关政策,如工业企业实行碳排放许可制度,农林业实行环境友好型生产制度等。用景观规划引领各专业规划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致谢:承江西省发改委沈丰处长、江西省国土开发整治研究所刘影教授、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技术顾问王韵晟博士等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主办.德国森林资源概况[EB/OL].http://www.lrn.cn/invest/internationalres/200612/t20061228_17030.htm,2006,12,28,资源网(LRN),

陶醉在寿光林海 篇8

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城向北,驱车七八十华里,眼前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森林。这就是寿光机械林场,足有3万多亩,仅其中的生态博览园就占地6000多亩。乘车在林中前行,只见两边长满了各种树木,还有茂盛好看的野花。空气异常清新,没想到这渤海湾畔还有这么个好地方。

博览园里,长满荷叶的湖和养鱼的湖是碧绿的,东方不沉湖的水倒映着树木的影子,是深绿的。样式奇特的木屋、儿童乐园、荷乡水车、白塔、九州巨鼎,全被绿树绿草遮掩着,环绕着。

沿着长满火炬树的小路,登上罗绮山顶上的亭子,举目四望,只见南边是一片一片碧水,一片一片绿色林子,北边也是一片碧水,叫双王城水库。这水库上方曾出现过海市麝楼,被列为寿光的八景之一,是国家南水北调的大工程。

年轻的副场长刘希刚对我说,林场的3万亩林海可是来之不易。早在4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滩。夏天一片水汪汪,冬季一片白茫茫。兔子不拉屎,一棵树也不长。就连耐盐耐碱生命力极强的黄蓿菜、红荆条都极难成活。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为了修沿海防护林,几十名职工来到这里,搭个窝棚住下,建立了机械林场。他们开沟压碱,从几十里外引来弥河水,种树种草,营养植被,经过多年的辛苦培育,特别是自1987年5月,24岁的尹国良任场长以来,职工们种苹果、冬枣、樱桃、李子、杏、桃,养藕、养鱼、养虾,开发盐场,建蔬菜大棚,使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林场改善了生态环境,养活了职工,为国家奉献了巨大的财富,并使邻近的村民大大受益,还成了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地方。每年都有大批省内外的游客前来享受这绿色世界的滋润。

中午,我们在生态餐厅吃饭,餐桌边就有翠绿的芭蕉等奇花异草,凳子旁的溪水中有鲢鱼、鲤鱼、黑鱼游来游去。窗口探过来一束洁白的蔷薇,金银花的浓香令人神爽。服务员端来煮趴虾、海蟹、炒虾酱,还有凉拌黄须菜,这是从林中采来的绿色食品。

林海之晨

我这个当过兵的人,有早起锻炼的习惯,平=时一般5点即醒,但今天不知怎么4点多就醒了。只见窗外天已大亮。洗洗脸想出去走走,到了门厅里。隔着宽大的玻璃窗就见林间已有两位青年女工在清扫路面。原来,还有比我起得更早的人,那就是勤劳的寿光机械林场工人。

沿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前行,耳边全是一片鸟鸣。“快快布谷——快快布谷”,那是布谷鸟。“喳喳!喳喳!”声音又脆又亮,是从地面飞起直冲树梢的灰喜鹊。灰喜鹊是吃害虫的高手,而且专门爱吃松毛虫。林场职工非常喜欢它们。再往前走,草深林密,只听吱吱喳喳、啁啁啾啾,叫成一片,那肯定是麻雀了。当地百姓又叫它家雀。循着雀鸣,我轻手轻脚往前走,生怕惊动了它们。渐渐地看清了,在一座平房后边的几棵槐树上,竟有上百只灰褐色的麻雀在摇头摆尾大叫,无拘无束,好不快活。这才真是麻雀闹林呢!

再往前走,林子深处的鸟鸣少了一些,却不时有更婉转动听的叫声传来。是百灵,还是画眉?林中的凉气袭人,我穿了一件棉织的衬衣,依然冻得浑身打哆嗦,连手都给冻麻了。心想,这凉气要是分给那闷热难挡的济南一半该多好!

当我来到一条水波盈盈的河边,刚要探头望时,只听“扑喇喇”一声响,眼前飞起一只大鸟,身子很胖,翅膀也不长,却振翅飞得挺快。后来问起尹国良场长,他说“那是野鸭,林子里很多。”

再往前走,路两边有不少桑树,枝叶间挂着不少桑椹。我摘下一颗紫红色的放进嘴里,甜丝丝的,还有一点儿酸,忍不住轻轻咳嗽了一声。谁知对面响起了狗叫,一只土黄色的半大狗直冲我跑过来,接着又窜出两条同样大小的黄狗,三条狗呈扇子面冲我包抄过来。本来就怕狗的我顿时慌了,手忙脚乱捡起一根树枝欲自卫。三只狗见状站住了,虎视眈眈地冲我大叫,大概是认为我侵入了它们的领地吧。吃早饭时,我对副场长刘希刚说起这事,他笑笑说“那狗不咬人,没事儿。”

荷湖泛舟

第二天,场长旁国良说领我去生态博览园的千亩荷塘划船,我异常兴奋地来到了荷塘边。只见那碧绿的荷叶如万杆小伞,一眼望不到边际。尹国良笑笑说,这只是一小片,大的有几百亩,全部加起来有上千亩呢。他指点着湖岸说,挖藕池的时候,把池坝设计成较宽的台面田,挖池坝抬高地面后,有利于改碱治土,池埙上栽种冬枣、石榴、樱桃、桃、杏这些名优经济林木。池中种藕的同时,套养淡水鱼。我们藕收了100万斤,鱼收了200万斤,水果收了30万斤。每年七八月份,荷花盛开季节,我们都举办荷花节,荷塘成了旅游消夏的好地方。

坐上一叶扁舟,行驶在荷塘之中。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一杆杆,一片片,把湖水也染成了翠绿色、碧绿色。船边不时有鱼儿跃起,荷叶间不时有长嘴的翠鸟鸣叫着飞来穿去。不远处,两只白色的大鸟振翅飞起,如滑翔机一般盘旋了大半个圈儿,又落进茂密的荷叶丛中。尹国良说,那是白鹭,这湖中,还有丹顶鹤、白天鹅、灰雁,白天游人较多,它们大都躲了起来。

碧水中央,有一个高大的建筑物——九州鼎,有“神州第一鼎”之称。鼎的四周是栽植着99种荷花的小藕池。再往荷塘深处去,见那碧叶之中,有裹着绿鞘含苞欲放的莲蕾,有微绽开露出粉红色花瓣儿的花苞。那舒展开花瓣儿和米黄色丝蕊的白莲,一尘不染,玉洁冰清。但湖中最多的还是粉红色的莲花,简称粉莲,那嫩嫩的花瓣儿,犹如豆蔻少女吹弹可破的香腮;那随风摇曳的荷叶,则是少女飘飘摆动的长裙,让人心旷神怡。

小船泊在岸边的垂柳下小憩时,我突然发现,身旁的睡莲开了一朵洁白色的花,那花瓣如玉雕一般。而花旁的一片叶子上,竟蹲着一只褐色小青蛙,一动不动。我端起相机,为它和莲花拍了几张照片。这青蛙小王子对那莲花小仙女,也实在太痴情了。

寻觅白鹳

曾多次在电视上见过白鹳,细长的腿,细长的嘴,像仙鹤似的,但从没亲眼见过。场长尹国良说:“我们这里就有白鹳,不但有,而且很多。它们以吃小鱼小虾为主,有时也捕食大一点儿的鱼,是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白鹤比较怕人,一般不飞到游人多的地方来,你要想看,得到林海深处去。”

于是,公园的小韩开上电瓶车,载上我们朝林子深处开去。在一片荷塘旁停下车,踏着土路边的野草往里走。绿草白杨环绕的荷塘里,无数片大伞状的荷叶密密匝匝。叶子中间怒放的白莲异常硕大,还有一支支小棒槌状的花蕾,一只只平顶的莲蓬。

再往前走,林子更深,路也更幽,一片茂盛的芦苇荡展现在眼前。忽然,一串麻色的水禽从草中游过来,一大领四小。小韩叫了声:野鸭子!野鸭见了我们有些惊慌,母鸭领着儿女们急忙游进芦苇丛中。拐了个弯,再往林中走,却有几只白白胖胖的大鸟用扁长的黄嘴在塘边悠闲地梳理羽毛。原来是几只鸭子,大概是林场职工养的,怪不得不怕人呢。

上一篇:关于恭喜开业祝福(通用90句)下一篇:小学毕业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