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识与实践思考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专业认识与实践思考(推荐8篇)

专业认识与实践思考 篇1

学习机械工程专业

我应该达到的要求:

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能够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成为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完成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我应该具备的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

(1)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2)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

(3)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

(4)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

(5)从事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

(6)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7)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

(8)钳工、车工或电工的初级技能;

(9)编制、实施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10)使用、保养、维修、管理机电设备的基本能力;

(11)选用、设计制造、调试工艺工装的基本能力;

(12)操作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基本能力;

(13)行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14)应用机械CAD/CAM的基本能力;

专业认识与实践思考 篇2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认识实习,教学实践

实践教学环节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大学生全面深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水利工程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 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强国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 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一般包括测量实习、地质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其中的认识实习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学生经基础课学习后, 对专业虽形成了一定认识, 但仍不甚了解。在学习专业课之前, 通过参观大、中型水库枢纽等水工建筑物工程及灌区灌排渠系等农田水利工程, 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内容。它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是学生对各种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建立感性认识的重要步骤, 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以及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环节。笔者担任了三峡大学农业水利工程认专业识实习指导工作, 在教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并结合相关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归纳了几种解决问题以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技巧, 旨在为本课程今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参考。

1 认识实习的目的

认识实习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引导学生将前期的理论与后期的专业课程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重要过程, 使本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增加对水工建筑物、灌溉排水工程、水泵与水泵站等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和运行管理的经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认识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前期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获取感性认识和运行管理的经验, 增强学生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各种工作岗位上的独立工作能力;

(2) 认识实习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专业能力, 组织能力, 应变能力, 说教能力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3) 认识实习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培养其对专业的热爱;

(4) 在认识实习中, 总结经验教训, 肯定成绩, 发现问题, 积极采取改进措施, 进一步提高教育与教学质量;

(5) 学生在实践中, 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品德。

2 认识实习实践模式

由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 能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 (灌排工程、农业水土资源开发、水库枢纽、渠系建筑物等) 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也可在土木建筑相关部门工作的综合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认识实习的实习点必须丰富多样, 涵盖主要典型水利工程。结合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三峡大学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而又具优化组合的认识实习点。实践过程及具体环节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水工建筑物实习点:三峡水利枢纽, 包括枢纽中心学习听取三峡工程报告、参观南北双线五级船闸、升船机、大坝坝顶、坝后电站厂房;葛洲坝水利枢纽。

灌排工程灌区实习点: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 包括管理局听取漳河灌区报告, 参观南桥渡槽、水库副坝及观音寺大坝枢纽、管理局防办水利信息化建设以及团林灌溉试验站 (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

具体实习模式根据当年实际执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接洽单位具体情况安排, 优化实习路线。实习指导教师是实习环节的关键因素。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是否有所收获以及收获的大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结合实际情况, 三峡大学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主要由经验丰富的农业水利工程专职教师加外聘教师以及实习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3 实习保障措施

3.1 实习前调研准备工作

认识实习是在校外实施的教学环节, 相比课堂教学, 存在较多的影响正常教学过程的不稳定因素。一旦实习在外展开实施, 出现了和预期相异情况, 解决起来会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实习前的调研准备工作尽可能做足做充分。例如联系出行车队, 实习单位报销发票、实习经费预算支出、在外住宿等, 均需要提前安排好。该部分工作主要由带队指导老师完成。

3.2 实习前动员会

实习动员是实习进行的第一个环节。实习前动员会包括:安全教育, 认真学习实习大纲和指导书, 明确实习分组及其他问题。认识实习是学生第一次深入生产现场, 由于安全意识相对淡薄, 不熟悉生产环境, 自我保护能力差等方面原因, 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专业认识实习离开封闭的课堂在户外实施, 且实习地点往往是涉水的水利工程现场, 具备一定危险性, 环境的改变加之大自然的诱惑弱化了学生原本就不强的自控能力, 就更易滋生安全事故。所以, 为确保实习安全, 安全教育是认识实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安全教育不可按照安全规程照本宣科, 而应该结合具体、生动的案例, 讲解学生第一次深入生产现场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安全教育的实施地点一般安排在学校进行。

实习大纲和指导书是指导实习顺利进行的纲领性文件, 应根据实习地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 提前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预先充分了解实习目的、实习单位及内容、实习计划安排、实习成果格式、考核方式、实习纪律等相关要求。由指导教师明确实习性质, 简略介绍实习地点工程情况, 强调实习的重要性。认识实习, 性质归根结底是学习, 不是游山玩水, 一定要遵守集体活动纪律和秩序。指导老师需制定相关惩处措施, 例如发现不听指挥的学生, 要求班委记录名单, 成绩一律下调一级, 严重者直接不及格、补考或重修。明确实习任务, 要求实习过程中, 要把所学理论知识、规范、制度等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力求融会贯通。做好实习衣食住行等相关准备工作。明确应该有哪些收获, 注意培养团队精神。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实习纪律是保证实习效果的基本要素。三峡大学专业教师制定编写了实习手册, 内含上述内容及空白的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力求做到实习成果归档合理化、规范化。

实习前动员会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明确实习分组和指导教师组成以及确立班委的责任感。现场具体实习过程的秩序和纪律主要是在带队老师指导下由主要班委 (班长、团支书等) 组织协调, 若班委组织到位, 纪律、秩序等都不会是问题;反之, 主要班委责任感未树立起来, 实习过程中可能只顾自己, 把同学丢在一旁。同时, 对班委的要求还在于要随时出现在带队老师的视线范围内, 学生随时出现在班委视线范围内, 以应对野外可能出现应急情况, 第一时间将指导老师的处理方案传达到各同学。

3.3 实习实施及反馈

实习方式主要包括会议室听取专题报告, 现场参观和全程进行的指导老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讲解、提问互动交流等环节。其中交流互动环节应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通过交流互动,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使学生通过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表达能力, 面对不同的见解时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 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启发思维。参观交流互动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互动。它不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形式, 可以在参观的过程中随时发生。边参观讨论, 使主题更有针对性、更直观, 容易为刚刚接触到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所接受。

实习结束后, 督促学生尽快完成实习报告、实习心得体会、实习建议意见。重视实习过程和效果, 主要考虑实习前的专业知识预习和准备工作、实习中出勤、组织纪律、团队精神、吃苦耐劳、奉献精神等实习综合表现、报告撰写、心得体会、建议意见等, 给出实习成绩。实习成绩评定标准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4 结语

经过对认识实习实践教学的总结和不断探索, 逐渐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实践教学模式, 即面向工程应用为核心的实习前调研、实习动员、实习实施及反馈的认识实习实践教学模式。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效果, 增强认识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要做到具体指导、严格要求和考核外, 还需调研学习其他高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先进经验模式, 以确保专业认识实习更加安全、顺利、高质量地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敏树, 肖敏.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 2006, (6) :71-72.

[2]肖键.认识实习分解进行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9) :139.

校内专业评估的认识与实践 篇3

摘 要:为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北京工业大学在校内开展了全面的专业评估,通过这次评估,旨在引导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对专业办学状况进行梳理,将专业办学从经验和粗放推进到科学化和精细化,落实专业内涵建设。本文从现状与目标、指标体系设计、评估实施3个方面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专业评估;目标;指标体系;实施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精英教育跨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很好地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高水平建设者,更为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伴随着我国从经济大国逐步走向经济强国,也迫切需要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此时,作为教育永恒不动点和更高层面上的持续改进要求,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被进一步强调。为此,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部分,教育部正在大力推进管、办、评的分离。而“评”则包括教育部评(如,本科教学审核式评估、新办本科院校合格评估),第三方评(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如,校内专业评估)等。虽然这些评估各有不同,但基本目的都包括衡量高校办学达标情况,找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按照教育部的这一质量控制架构,一些学校开始探索性地开展了校内专业评估。北京工业大学从2013年上半年着手准备,2014年下半年开始实施,计划用3个学期的时间,对所有已经培养出至少一届毕业生的专业进行评估(已经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行业评估的专业免评)。本文以这次评估为基础,讨论校内专业评估有关问题。

一、现状与目标

1.现状亟须改观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外延)后,必将把主要精力转向质量的提高(内涵),以解决高速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事实上,“专业”作为大学本科(专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目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甚至无法令人满意的地方。如同大学升格、大学扩招,专业办学基本上也是外延发展为主。负责人缺位,甚至缺失,教师各自为战,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课程为本、教师为本、教材为本为主要表现),专业建设处于自由状态,说得严重一些,是处于半撂荒状态。作为专业建设基础的相应主干学科的发展成果未能更好地支持专业发展,甚至本该为培养人才服务的“科研”却变成了与“教学”争人力、精力、资源的对立方,并且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使得教育部都不得不发文要求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负责人的缺位,加上实际导向的偏差,使得“教学”成了“良心活”。

特别让人无法容忍的是,一些专业在办学过程中规则意识淡漠、监督机制未能完全到位,人才培养的一些基本规范都被丢掉了。难免有人在评估时,做出一些为了应付评估的事情。因此,高校下功夫重建专业办学基本规范也就显得刻不容缓了。

2.观念必须更新

一是需要引导基本观念的转变。当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时,面向学科(适应精英教育)的课程导向的教育(Curriculum Based Education,CBE)已经不适合绝大多数院校,必须转向面向社会需求(适应大众化教育)的产出导向的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需要纠正外延发展为主的经验办学和粗放办学,引导内涵发展为主的科学办学和精细化办学,特别是要改变一些专业点(特别是一些新建专业点)凭借几名教师、几间教室、几台设备,能开几门课程就办专业的状况。

二是引导落实“教育面向未来”。要充分认识学生教育的基础性和其探索与创造的未来性这对矛盾。面向学生和社会的未来,提升教学目标,树立不是今天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而是学生未来能做什么、未来能否和怎么顺利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

三是促进“学生为本”的真正落实。深入认识学生在校时间的有限性和知识的无限性这对矛盾,培养方案、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全方位指导学生,依据毕业要求的达成去评价学生的进步,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并给出毕业要求的形成性评价。

四是督促设置和追求明确培养目标。专业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定位、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若干年内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主要服务面向,纠正原来那种泛泛的、全能型的、口号式的培养目标。同时,还要有效地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

五是推行能力导向(Ability Cultivate Directed,ACD)的教育。要明确专业人才的能力构成,明确培养(专业)思维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追求,要唤醒学生的力量,把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于使学生能够综合地、灵活地、探索性地运用所学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六是以达成毕业要求为追求,引导科学施教,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分解细化培养目标,理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三者间的相互对应关系,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设计。根据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提出满足国家基本要求的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有效达成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按照设计的要求,实施教学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结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到前几项,根据反馈进行改进。引导专业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上制订培养方案,提高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对培养目标实现的支持力度;加强教师对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理解,明确其在专业持续改进中承担的责任,引导教师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上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对培养目标实现的忠实度。

七是建立持续改进(Continue Quality Improvement,CQI)机制。建立包括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社会评价机制在内的持续改进机制,有效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全方位改进专业的教育教学。

八是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更多的理性成分。包括所有门类的专业,都要科学地规划与实施专业教育,摆脱传统的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教育。既发挥经验的作用,又不仅仅依赖于经验,在专业办学理念及规范的引导和制约下,更高效地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劳动者。endprint

3.基本目标

综上所述,(校内)专业评估,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转移在学校的落实,也可以是学校各个专业发展中的“加油站”,具体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所以,校内专业评估的基本目标是: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明确专业办学指导思想,推进专业办学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更好地办出特色。从确定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活动,到评价培养结果,全面评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找准问题,有计划稳步推进专业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专业办学水平。

二、指标体系设计

目前,许多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都已经成为综合性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也不例外,也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市属重点大学。学校目前拥有57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数理、计算机、经济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学院中。这给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带来了困难。尽管这些专业在教育内容甚至在教育方法上会有较大差别,但在更新观念,发挥自身优势,形成鲜明特点,高效培养社会需求(特别是北京市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追求上是一致的。这是制订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基础。据此,学校基于如下3个原则构建了统一的指标体系。

(1)引导专业教育跟上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一是引进OBE、ACD、CQI等新的理念,二是推进专业教育从规划、施教、评价、跟踪,到改进的系统化设计与实现。

(2)促进专业保证满足国家基本要求。要求各个专业按照相应国家标准办学。具体包括专业教育国家质量标准、教育部颁布的专业说明、专业认证国家标准、审核式评估要求、行业要求,以及教育部相关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等。

(3)引导梳理办学状况,重建教学规范。为专业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行预评估,为学校参加教育部审核式评估做准备,帮助专业找准问题,开展有效建设。

具体而言,我们以国际等效的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体系为基础,融入教育部审核式评估标准的要求,再加上学校希望引导专业开展的工作,构成北京工业大学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含7项指标,分为42个指标点,附加专业特色一项。具体见下表。

所有的要求融入42个指标点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相比,在这42个指标点中,学生状态、就业质量、体系结构、课程设置、方案制订、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教材质量、社会资源,为新增指标或者做了较大幅度改造的指标。专业特色是额外项目,主要是引导专业在毕业生擅长与特点、复合型人才培养等10个方面形成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工作的特色。此外,该指标体系在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实验设计与分析、创新与综合、体系结构、实践教学6个指标点区分了不同的专业门类的不同要求。

三、评估实施

校内专业评估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复杂度和工作量的工作,很容易陷入“走形式、走过程”的泥潭。为了保证评估的效果,我们特别要求各学院及所办各专业要明确目标,真刀真枪。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学院办专业”的指导思想,以“请专家来诊断问题,请高手来指点迷津”的态度开展这项工作。要求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接受教育,共同提高。

1.指标体系的理解

专业自评和自评报告的撰写是达成校内专业评估目标的重要环节。由于这套体系不仅在于引导专业梳理自己的工作,发现相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专业转变办学观念,并具体落实相应的做法。所以,被评专业对校内评估的指导思想和评估理念并不一定能够一下子就理解得很到位。特别是该指标体系是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虽然对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的相关点上做了相应的调整,但对一些非理工专业来说,理解的难度会更大。为了提高各个专业的认识,学校不仅发布文件对专业评估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多次召开评估动员会,而且还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校内评估及专业办学进行了专门讲解,并向各被评估专业提供了《北京工业大学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框架》,明确给出了各个指标达成举证的具体内容要求。在此基础上,在专业提供《自评报告》后、专家组进校考查前,学校还请专家预先审阅《自评报告》,提出包括《自评报告》修改、补充建议在内的审阅意见,由专业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提高有关认识。

另外,在这次校内专业评估期间,恰逢学校进行培养方案的修订。我们还明确将这些新的观念和要求融入培养方案修订有关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各专业在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等环节中努力体现这些新的内容,以进一步加快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的落实。

2.评估基本程序

评估包括专业自评、专家组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校长办公会通过、评估跟踪5个步骤。

专业自评由学院组织完成。在本阶段,参评专业按照《北京工业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对专业的建设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撰写自评报告,对照专业评估指标的内涵,逐条叙述实施情况,以具体数据和具体工作呈现相应条目的落实情况。

专家组评估由教务处组织。专业至少要在专家组进校一个月前提交自评报告。专家在入校评估前,根据《北京工业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审阅专业的自评报告,了解和掌握专业的办学基本情况,并在入校一周前向专业反馈审阅中发现的疑问和问题,提出专业需要补充的材料。

入校考查的时间为2天,主要完成以下6项主要工作:

(1)自评报告质询。专业负责人就评估专家组反馈的意见等做简短的补充汇报,专家组就有关问题进行质询。此环节不少于两小时。

(2)考查办学基础设施。主要考查实验、实习设施和条件,专业资料的丰富程度和学生、教师利用的方便性。

(3)查阅评估资料。主要包括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档案、考卷、实习报告、实验报告、毕业设计及相关文档、教学管理文件(以学院、专业特有的为主)、各类调查文档及分析报告、教学成果等。

(4)座谈与访谈。分别召开在校生(4个年级的代表,40人左右)、毕业生(包括近5年毕业的,一般10~15人)、用人单位座谈会,对教师、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访谈(每人20~30分钟)。

(5)形成评估报告。每位专家就7项指标的42个指标点按A、B、C、D给出评价,指出相应指标点存在的问题,并综合给出该专业值得肯定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共计8张表格。专家组经讨论,按照A、B、C、D给出7项指标的评价,并综合给出该专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形成评估报告。

(6)反馈评估意见。专家组向专业反馈评估意见,每个专家发表补充意见。

为了保证评估的质量,校内专业评估坚持以专业为单位,即使是同一个学院的不同专业,也需要对应每个专业组成独立的专家组。每组由5位专家组成,所聘专家为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国内知名专家,在专业教育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经验者优先。专家人选具体由专业推荐、学校批准并聘任。专家组的构成充分考虑校内外、京内外,以及用人单位的合理搭配,其中校外专家4人,校内非专业所在学院的专家1人,且须具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验。校外专家包括来自用人单位的专家1人(工科专业为企业专家)。

对通过评估的专业,学校进行跟踪。要求相应专业根据评估意见,制订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组织整改,保证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在此期间,如发现重大问题,将视其情况进行降级处理或直接认定不合格。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校间的竞争逐渐转向办学实力的竞争。专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层单位,其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自身的评价和诊断。作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环节,校内专业评估在给专业建设提供全面诊断的同时,也为其发展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北京工业大学已经完成了全校2/3专业的评估工作。通过专业评估,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加强了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评价,向规范管理要质量,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校内专业评估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以不断增强学校发展的整体意识与专业办学的主体意识,提升专业自我质量管理能力,以专业建设带动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构建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保障机制和专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专业认识与实践思考 篇4

大力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牟平区农机局创新思路,在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

一、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目前全区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21个,共有社员210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800多台(套),资产2000多万元,服务农户3万多户,作业服务面积20万亩,其中:机耕作业10万亩、机收作业8万亩、机械植保2万亩,年服务总收入600万元。

二、我区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农民的内在需求推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是由农机大户牵头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营规模的农机大户作为发起人,吸收本村和临近村的个体小农机户带机入股,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农机大户提供农机具存放库房,实行单机核算。如姜格庄“服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姜格庄上庄村农机大户牵头兴办;二是以村农机服务队为基础,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托村集体农机服务队,吸收本村和临村个体农机户带机入股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提供农机具存放库房,实行单机核算。如大窑镇“宝健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北大窑村集体农机队发展起来的;三是农村能人带头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兴办经济实体先富起来的个体工商户投资购买农机具,达到一定规模后,吸引个体农机户带机入股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农村能人提供农机具存放库房,实行单机核算。如莒格庄镇“云明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莒格庄崖子村的致富能人兴办。

(二)优惠政策扶持推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兴机富民”计划,出台扶持政策,对全区年内达到一定标准的两个农机专业合作示范基地和10个农机服务组织给予资金奖补。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过程中,区农机局优先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和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给予补贴,全区2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新购置的100多台大型农机具享受农机补贴资金200多万元。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专门开辟了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可观的赢利空间推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区农机局建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档案,建立了常年联系制度,合理利用地区农业生产季节差,积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千方百计提高机具使用率,增加社员收入。如宝健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5月份一成立,就组织15台收割机赴江苏、安徽收割小麦,收割面积达8000多亩,机手人均毛收入超过5万元,净利超过3万多元。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农机经营者有效组织起来,开展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把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紧密结合起来,扩大了农机作业量,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效益,有效解决了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一是机具先进,作业效率高。合作社拥有的都是国内生产的技术先进的农业机械,数量多、配套全,平均每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型农机具达到了50台以上,能提供农作物从种到收的“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成片规模化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比个体散户机械作业效率提高了20%—30%以上。例如我区姜格庄镇“服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型机械80多台套,与周边6个村签订农业生产作业合同,年农田作业量达2万多亩,经济收入30多万元。

二是市场化运作,服务质量优。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作业项目,农户只需一个电话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就能为农户提供代种、代收、代管的“保姆式”农机作业服务,解决农户干不了、干不好的农机作业问题。在费用支付上,农户可以直接付给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费用,也可以从收获的粮食中拿出部分给合作社抵顶作业费用,形式灵活多样。

三是极大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目前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都进城工作,农村劳动力缺乏,在农忙季节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了所有农田作业服务,在城工作的年轻劳动力不必请假回家务农,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把他们真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更多的农民有业可就、有钱可赚。

四是有利于机械调度,保障农业丰产丰收。在三夏、三秋等重要农忙季节,区农机部门可以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根据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的时间差,合理调度全区农业机械,有效提高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全区抗灾害、抢农时、夺丰收的能力。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推动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四、存在问题

1、发展数量少、影响带动小。截止目前,我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1个,难以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影响力和带动力不足。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每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需要2亩以上场地,用作机械存放的库房、维修车间、办公室等,当前由于场地库棚建设用地受限,致使农业机械露天存放,日晒雨淋,锈蚀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使用寿命。

3、合作社运作机制有待完善。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规范化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

4、农机专业合作社资金投入不足。相对其他产业来讲,农机属弱势行业,农民属弱势群体,若没有上级资金的有力支持,仅凭社员自身力量难以发展壮大。

五、建议

第一,继续培植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他们上联农机服务市场,下接农机户,不断提高现有农机组织化程度和利用效益。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动员和指导各主体共同出资、共用信息、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规范管理,形成紧密型联合体,全面开拓农机作业市场,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产业。

第二,加大农机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一是大力争取购机补贴专项资金,根据我区农业结构布局,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农业生产急需的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让农机合作社优先享受补贴。二是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争取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扶持资金,逐年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累加补贴。

第三,加快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坚持“稳定、规范、维权、发展”的方针,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采取季节性托管和转租、股份合作、长期租赁经营等多种流转形式,走“代种、代管、代收”保姆式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和机械化大规模作业之间的矛盾。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5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科学划分管理对象,优化配置管理资源,准确把握管理规律,施以专业方法进行税源管理的一种新的征管模式。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管好税源、管好税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笔者拟结合我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开展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专业化管理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基本情况

(一)对以往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1.原有征管模式有碍于税收征管和优化纳税服务。农村税务分局主要负责辖区内所有纳税人的登记、发票等日常管理工作,而全县纳税人的征收、认证和报税等工作则集中在办税服务大厅完成,造成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多头跑、多次找”和税务机关重复找纳税人的现象,增加了纳税人负担。

2.信息数据的应用水平较低。对综合征管信息系统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应用的分析程度不高,对企业的资金流、货物流、发票流分析不够,不能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向,信息化技术手段对管理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3.税源监控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征管资源配置不合理,征管力量分配不均,税源管理科及城关分局的人员配置与工作量的矛盾尤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征管质量的提高。

4.税源管理停留在浅层次。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税收管理员难以同时全面掌握了解多个行业、多个企业的动态情况和税收政策,谈不上对税源的分析,管户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或发挥。税收管理员疲于应付税收法律宣传、调查核实各类信息和催报催缴等繁杂的日常工作,更谈不上管深、管细、管透。

5.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状况制约税源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信息管税水平不均衡,复合型人才不多,制约了税源管理质量。

(二)因地制宜,科学划分管理对象,合理配置管理资源

结合我县税源分布情况、经营特点及当前税源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创新税收管理和服务理念,我们重新划分了税源管理部门的管辖范围。

1.税源管理科:负责全县范围内除涉农企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含供销社)、非增值税纳税人以外企业的税收管理和服务工作。

2.税务分局:负责所辖涉农企业(同上)、非增值税纳税人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税收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打破常规管理方式,施以专业化方法

按工作事项将税源管理分为专业化日常税收管理、专业化纳税评估、专业化纳税服务三大类,把税收管理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分工负责,专门从事某项或某类工作。

1.专业化日常税收管理。以各税源管理部门为单位,针对自身的税源结构特征和人力资源现状,整合税收管理力量,实施内部制衡,确保行业管理力量的有效匹配。推进税源管理方式从单兵作战向团队专业管理转变,发挥团队作战优势,集中力量从事行业专业化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管理风险。将辖区内各行业划分为重点税源(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行业)和一般税源(水泥、电力、烟草、房地产等行业)两大块实施团队管理,科学合理设岗,负责所辖纳税户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税款缓缴的调查核实、日常检查、处理一般性违规违章行为及信息采集、分析、处理等工作。

2.专业化纳税评估。调整补充专业化纳税评估力量,集中精力专门从事重点税源行业的纳税评估。以纳税评估和行业管理为抓手,形成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强化税政、征管部门在纳税评估中的作用。通过纳税评估将纳税人可能存在的非主观性偷逃税款的错误和问题及时处理在萌芽状态,为纳税人提供自我纠错机会,达到防范税收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寓管理于服务、寓服务于管理,评估一个行业、整改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

3.专业化纳税服务。将纳税人个性化与共性化需求进行分类。搭建纳税服务QQ群、互联网税收咨询服务工作平台,建立税收管理员与管理对象之间“点对点”的税收政策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班子成员对重点行业挂、帮活动等。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纳税人关注重点的差异,为纳税人“量身定做”不同的服务方案,强化个性化管理服务。

(四)建立健全税源专业化管理内控保障机制,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办法顺利实施

1.建立行业税收信息采集机制,强化信息管税。充分运用电子申报软件(通采)采集纳税人基本信息和第三方信息,加强信息平台再造,让丰富的信息成为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支撑。

2.完善行业纳税人需求收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围绕“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主线,从“尊重纳税人、支持纳税人”角度,完善并大力推行支持和鼓励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制度,实实在在做好纳税服务工作。

3.建立完善风险分析评估机制,最大限度降低税收风险。积极建立并完善风险分析评估机制和行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税收预警分析,及时提醒纳税人依法纳税,避免各类涉税风险。按照“高风险、高防范、高标准”的原则,对税源实行分类管理,对存在不同风险的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增强管理的针对性。

4.规范管理员岗责体系,实行绩效考核。税收管理方面,明晰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时限等;税收检查方面,按照统一的行业指南,明确检查项目、提示检查方法、统一处理标准、考核工作时限,一一对应各项指标进行严格考核,规范税源行业专业化管理。

(五)建立专业化管理外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信息管税与综合治税

1.与政府有关部门搭建电子信息管税平台。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通过矿产品综合管理系统(远程电子监控系统)加强煤炭行业及其它矿产品行业的源头控管,强化对重点行业的信息监控管理。

2.建立国、地税联合征管工作机制。针对建安行业税收流失现状,密切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地税部门相对优势,对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单位和个人购进建筑耗材不按规定取得增值税发票的,由地税局将采集的信息反馈国税局审核,强化以票控税,堵塞税收漏洞。

二、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是切实解决了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在农村分局与县城办税大厅“两头跑”的问题。由于科学划分了管理对象和管辖范围,将全县除涉农企业、非增值税纳税人以外的企业的税收管理和征收工作划归税源管理科和办税服务大厅负责,让纳税人就近办理税收事宜,而将涉农企业、非增值税纳税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管理划归税务分局属地管理,使得人力资源的利用更趋合理,实现了管理机构的专业化,为实施专业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突出了税源行业分类管理工作重点。税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力量得到整合,相对平衡了基层税务分局与税源管理科的工作量和业务量,过去城区分局只管个体不管企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是增强了核心业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了过去税收管理员面对多个行业纳税人“眉毛胡子一把抓”,无法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问题。

四是强化了税源管理,堵塞了征管漏洞。通过对难以控管的税源行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和强化纳税评估,信息共享度增强,行业管理得到了规范,最大限度减少了税收流失。开展专业化管理工作一年来,通过纳税评估,增加税收400余万元,税收总量同比增收4579万元,增长39.44%。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是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应因地制宜,要有侧重点和选择性。应结合本地税源数量、纳税人规模、行业特点而定,不能搞一刀切。如不顾实际,对所有行业的纳税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全面铺开,不仅工作量大,还可能顾此失彼,劳而无功。

二是税源管理与信息技术要协同并进。信息技术是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税源管理也应与技术发展相协调,两者应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要根据税源管理工作的变化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税源管理业务整合和优化,实现管理和技术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三是应加大第三方数据收集交换力度。税源专业化管理以数据分析为龙头,而数据分析成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能否获取足够的第三方信息。获取第三方信息乃至建立经济财源信息平台需靠地方政府推动,实现税务机关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数据交换,目前各单位、部门之间协作机制层次不够,特别是在数据质量和及时性方面,需要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是要解决管理与人才之间的矛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税源管理专业团队,是做好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课题。当前各基层局的专业化管理人才较为短缺,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对税收管理员的培训和培养,将培训与评价使用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干部分类管理,完善对执法人员的等级管理,切实调动干部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适当上收部分重要、复杂的涉税事项,切实解决机构设置、人才分布与专业化管理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

专业认识与实践思考 篇6

摘要:从强调园艺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淮阴工学院园艺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选题意识、加快试验场地建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园艺;实践教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环节之一。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对学生4年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的检验,也是对4年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综合地检查。本论文由 提供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也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做好毕业论文工作,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十分重要。园艺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淮阴工学院园艺专业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为目标,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和园艺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园艺作物栽培、新品种选育、病虫草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园林规划与设计、绿化养护与管理等技能,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还要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因此,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此学科专业知识的水平,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和实践技能,以及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几年来,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学校的毕业论文工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严格遵守采题—申报—审题—定题等程序,严格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制度,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及过程管理等。本论文由 提供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还存在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试验场地不足、学生查询信息和写作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园艺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选题随意 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科研实践让毕业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它既是对前一阶段理论知识学习的检验,又是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做准备。但是,大多数毕业生只认识到毕业论文工作是毕业前的一个必须的教学环节,没有真正理解其涵义,以至于他们持等待和观望的态度,对于论文选题和论文内容漠不关心,选题时比较随意,注意力多集中在工作量大小上,没有切身考虑自己的兴趣所在,以至于在做论文过程中只是听从指导教师的吩咐,工作态度消极被动,很少认真考虑为什么做、做什么和怎样做,对毕业论文工作敷衍了事,急功近利,无法激发他们的科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2 试验场地亟待解决 学校地处苏北大地,园艺专业主要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落实除了注重学生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外,应着重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要目标。本论文由 提供试验基地的建设是园艺专业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但在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现代城市中,许多学校都很难满足教师或学生对试验地的要求,甚至很多原有的试验地也在逐渐缩小或被占有, 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校舍和楼房。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大力提倡和鼓励相关专业和教师在校外开拓实习和试验场地,但是由于距离学校远、交通及管理不便、经费不允许等具体原因, 让许多指导教师望而止步,无法真正开展田间试验,大部分课题只能以盆栽或简单试验取而代之,造成学生毕业论文工作量偏小、设计不合理等现象发生,学生论文质量无法保证。

2.3 文献综述能力有待提高 阅读大量文献是学生了解论文研究内容、掌握课题研究历史和动态的基础,是学生在开展课题之前的必需要求,通过文献综述了解目前该课题所作的工作,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学生能够通过文献综述找出自己的研究

方向,确定研究方案, 保证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开题报告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必需环节,在接受选题和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后,学生经过几周的调研和查阅大量文献后,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案及进度,并进行开题答辩。本论文由 提供但是, 在指导毕业生完成文献综述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学生查阅文献能力的不足及对文献归纳总结能力的匮乏,多数学生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只有大量文献的堆积,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观点。

2.4 论文撰写能力有待加强 虽然在开展毕业论文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园艺植物研究方法及农业科技写作等相关课程,但是当毕业生面对大量的实验数据时,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更是无从下手。因此,数据处理不正确、图表不规范、结论的可信度不高、说服力不强、缺乏基本的科技论文写作技能和技巧、表述专业性不强、口语化严重等都是学生论文中经常遇到的问题[2]。提高园艺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3.1 强化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做好选题工作 毕业论文不仅仅是学生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学生在结束大学生活,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演练,对学生顺利适应工作环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启动毕业论文工作前,应组织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园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讨论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了解教师的科研方向及科研动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论文由 提供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独立自主能力,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我参与意识。增加选题数量,合理选题结构,通过减少调查类和自拟题目所占比例,扩大科研和生产实践类论文题目,拓宽学生选题思路和范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自己的主动求索能力。另外,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发表意见,多切磋,多讨论,尽可能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论文设计,自行决定实验内容和先后次序以及每项内容间隔时间等,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给学生独立工作的机会,以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培养自立的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决策和判断的能力[3]。目前,学校已经全面实施毕业生网上选题工作,实现了毕业论文工作的双向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毕业论文水平的提高。

3.2 加快校内试验场地建设,保证论文质量 实习基地和试验场所是园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学习实践知识的基本保证。经常发现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田间试验时,不懂得如何进行试验设计及区组划分,因此,园艺专业校内试验场地的建设已迫在眉睫。随着大学城新校区的建设,结合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进行,园艺专业校内试验场地的计划也被提上日程。本论文由 提供随着园艺专业的发展,各级科研资助的力度不断加大,教师课题费用也在增多,除了校内实习基地,校外的合作单位和实习基地逐渐增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毕业生试验场地不足的问题,园艺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也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

3.3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毕业论文是考核毕业生能够毕业和授予相应学位的重要依据,要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开展学术理论研究,独立分析、研究和解决一般生产技术和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不仅仅是完成几个实验和写出一篇论文的问题,而是要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升。

文献综述能力是毕业生综合能力的一个主要方面,主要体现在查阅文献和获取信息等方面,园艺专业学生应该结合文献检索课程学习,掌握查阅文献的方式和手段。指导教师根据选题给学生一些课题或方向,并对具体的文献数量、中英文资料比例、期刊级别等给予明确要求,并组织学生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研讨,指导他们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加工、整理和利

用,学生不仅可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熟悉学术性语言的特点,又能从中了解到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文献综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实践性是毕业论文的一个突出特征。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完成4年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4]。本论文由 提供通过平时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可以为毕业论文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几年来,园艺专业坚持“4年不断线”的专业实习教学安排,即坚持每年安排学生一定时间的实习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了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管理,要求专业教师在开设课程实验时缩小演示实验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三性”实验的比重。

为了真正达得预期效果,专业教师可选择部分课题的研究内容作为实验或实习项目,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学生可根据要求选择课题,对课题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业教师能够给予及时指导,研究结果可作为今后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将真实的课题研究与学生实验或实习项目相结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 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平时实践教学中获得毕业论文式的系统训练[2]。同样,采取提前启动园艺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措施,学生在大四上学期,甚至大三下学期就可以介入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让学生较早地参与导师研究课题,既解决了因为园艺植物生长周期长和受栽培季节的限制,导致学生毕业论文时间仓促的问题,也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研动向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本论文由 提供另外,独立申报或与导师合作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结语综上所述,园艺作为应用型专业,除了要强化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献综述和论文撰写能力外,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毕业论文与课程实验、实习教学和教师科研等紧密结合,使毕业论文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平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规范意识,增强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对进一步加强园艺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专业认识与实践思考 篇7

一、会计学专业开展认识实习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 各高校纷纷增加了实验室的投入, 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开设了一些校内实验课, 但是这些都无法替代校外认识实习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

(一) 认识实习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认识实习一般是在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课, 如: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之后开设的一门实践课。在理论课或校内的实验课上, 学生对企业及其经济业务缺乏感性认识, 很多的理论知识都是靠死记硬背掌握的。认识实习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听、动手做等方式, 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在近几年会计专业导论课的教学中发现, 80%以上的学生都是由家长或亲属推荐报考会计专业, 自己对会计专业的了解很少。认识实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企业, 亲自体会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认识到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及会计职业的发展前景, 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 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三) 熟悉职业环境, 培养职业精神。

认识实习可以让学生尽早了解会计职业环境, 为毕业后适应工作环境打下基础。同时, 在认识实习中, 可由实习单位采取案例等方式, 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精神教育, 帮助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职业意识。

二、攀枝花学院会计专业认识实习的现状

攀枝花学院是一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始终是学院的办学方向, 校外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学院会计专业招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为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主要表现在增大了实践教学学分 (目前达到总学分的19%)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一系列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会计专业的就业率连续几年达到95%以上, 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好评。

认识实习的开设是攀枝花学院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果之一。会计专业从2008级开始开设了认识实习, 开设时间是大二下学期 (学生已修完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统计学等专业基础课) , 实习时间为1周。认识实习加深了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 增强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识, 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但会计专业的认识实习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实习单位的确定较困难。

首先, 由于会计资料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 很多单位不愿意接收会计专业的学生去实习。其次, 单位会计岗位需要人员较少, 也增加了实习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 规模小的单位一般会计岗位人员不超过5人, 规模大点的单位会计岗位人员一般也不超过10人, 能接纳的实习学生有限, 而会计专业每次需要安排实习的人数有150人左右, 使得实习单位的确定难上加难。

(二) 实习内容安排欠佳。

会计专业认识实习, 目前采用的是集中实习方式。由学院联系几家单位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习内容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实习内容的专业针对性不强。除了由实习单位介绍会计岗位设置、会计工作流程, 参观企业生产车间外, 基本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市场调研等活动, 这些实习内容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由于与专业不相关, 打击了学生实习积极性。第二, 实习内容不多。由于和实习单位缺乏足够的沟通, 实习单位给实习学生安排的任务较少, 一周的实习, 部分学生在2-3天就能够完成, 严重影响实习质量。

(三) 学院缺乏对实习学生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在学生实习期间, 学校指导教师未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表现为学生对实习缺乏计划性、纪律较涣散, 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三、重构会计专业认识实习, 提高实习质量

(一) 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开展认识实习的前提条件, 应采取多种措施, 选择规模大、管理规范的企事业作为实习单位。第一, 加强与现有的实习基地的联系与沟通, 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双赢机制, 如: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对企业及其产品进行宣传等, 提高企业接收实习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发挥实习基地在校外实习中的作用。第二,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 以解决学生人数较多的问题。第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单位, 经学院严格审核后作为认识实习基地。

(二) 精心设计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是认识实习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学校应组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经过讨论后设计实习内容, 并以大纲形式确定下来。鉴于会计岗位专业性要求较高, 进行认识实习的学生目前掌握的技能不多这种情况, 应扩展认识实习的内容, 而不仅仅局限于会计核算。实习内容一般可包括:第一, 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性质、所处行业、生产流程等;第二, 熟悉实习单位会计及相关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第三, 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第四, 了解实习单位内部控制;第五, 了解实习单位纳税申报情况。设计比较宽泛的实习内容, 一方面可以缓解会计岗位需要人员较少、实习单位不好找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 做好实习准备工作。

第一, 与实习单位沟通, 制定详细的实习方案。学生进行实习前, 学院应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 进一步明确实习方式、实习时间及内容, 并制定详细的实习方案, 以便实习单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实习方式可采取财会部门相关人员讲解、学生参观、学生动手做等方式;实习时间及内容应详细、具体化。第二, 指导教师布置实习任务, 明确实习目标。认识实习是学生第一次走进社会, 带着几分好奇, 也很迷茫。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 并把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计划等发给学生, 让学生对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具体步骤、考核要求有一定了解。同时, 指导教师对实习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进行一定的讲解,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减少实习的盲目性。第三, 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实习前学生查阅实习单位资料, 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熟悉其所处行业及会计核算对象等;查阅与实习内容有关的资料, 为认识实习做好专业方面的准备, 培养学生资料搜集能力和自学能力。

(四) 加强实习的指导和监督。

学院应指派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跟随实习学生, 对实习进行必要的指导, 并检查学生实习情况, 督导他们认真进行听、记、看, 在此过程中, 若发现不认真的现象, 及时给予批评教育。

(五) 严格实习成绩的考核。

严格考核是保证实习效果的必要手段。实习成绩采用等级制, 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实习成绩由四部分构成:第一, 实习态度、出勤、遵守纪律情况。第二, 实习现场的情况, 包括相关知识的运用情况、实际操作情况、实习记录、实习单位考核等。第三, 实习完成后考核 (采取口试的方式) 。第四, 实习报告, 包括实习报告的完整性、正确性、书面整洁情况、体会、见解等。以上四项各占总成绩的25%。有了合理的考核方案, 指导教师就有据可依, 学生也有章可循,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认识实习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六) 实习完成后的交流。

在实习中, 每个学生遇到的问题不一样, 对问题的看法也有差异。实习完成后, 可由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对实习进行交流, 交流的内容包括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心得体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等, 主要是由学生发言, 必要时教师可对一些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促进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S

摘要:认识实习在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攀枝花学院会计专业为例, 本院认识实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实习单位难以确定、实习内容安排欠佳等问题。学院应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精心设计实习内容、做好实习准备工作、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和监督、严格实习考核, 以促进认识实习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会计专业,认识实习,实习内容

参考文献

[1].李素荣, 李寒旭.提高化工认识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2].张敏树.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 2006, (12) .

[3].周龙昌, 陈小鹏等.精心设计实习内容, 提高认识实习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4) .

“认识百分数”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8

[关键词]百分数 意义 读写 先学后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74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8页的“认识百分数”的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题,独立思考

师: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百分数”。(大屏幕同时出示课题和例题)

例1.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王老师对其中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师: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出示学程单):(1)王老师怎样算出投中的次数占几分之几的?(2)王老师计算的方法能很快地看出谁投中的比率高吗?(3)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评析:学程单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自学的路子和方法。学生在学程单中三个有较强思考性问题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经历百分数意义的形成过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与纯粹看书去理解书上解决问题的方法相比,更能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反馈交流,感受百分数的产生

师:先交流学程单中第一个问题。

生1:王老师是用投中次数是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算的,即投中次数除以投篮次数。

生2:也可以说是用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的比,得出比值。

师:对!表示一个量与另一个量之间的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用除法。

师:王老师算出的值,还不能直接比较谁的成绩好,你们有哪些好的方法吗?

生3:我用每人的失误次数进行比较,即投篮次数减去投中次数。张小华失误的次数最少,成绩最好。

师:这种方法可以吗?

生4:我认为不可以。因为他们投篮的次数不一样。

生5:例题中已经用“16除以25,13除以20和18除以30”分别求出李星明、张小华和吴力军投中的次数占总次数的几分之几,我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后,得出■=0.64,■=0.65,■=0.6,张小华的成绩最好。

生6:三个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通分,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得■=■,■=■,■=■=■,所以张小华的成绩好。

师(小结):说得太好了!他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马上看出谁的投篮成绩好,非常的简洁方便。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叫百分数。

【评析: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反馈、展示、交流,既揭示了百分数的产生是源于生活,又让学生理解了学习百分数的价值与作用。】

三、看书深化,理解概念

师:把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很快比较出张小华的成绩最好。那到底什么是百分数呢?百分数如何读写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把书翻到98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在学生自学后提问):在自学的过程中,你们学会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百分数表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生2:我知道了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生3:投中的次数相当于一个数,投篮的总次数相当于另一个数,用投中的次数除以投篮总次数求出投中的比率,也就是投中的百分率。

师: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两个数之间的比的方法是一致的。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会用“优秀率”、“合格率”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谁能说说六(1)班在一次测验中优秀率85%、合格率10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4:优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五。

生5:合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一百。

四、比较读、写方法

师:你们通过看书还学会了什么?

生1:64%读作百分之六十四,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六十四。

生2: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先写分子64,再在后面添一个百分号,写成64%。如果先写“%”,再写分子64,就与横式写法的顺序反了。

【评析:什么是百分数?怎样读写?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研读书本上的文字,深入领会,并进行质疑释疑,让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中,既理解了百分数的本质属性及结构特征,又沟通了百分数与分数和比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为运用百分数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以练测学,达标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100页的1、2、3题。(教师重点讲评第3题)

师:题中间有两个■,为什么■可以写成百分数,而■吨不可以?

生1:■吨表示具体的量,是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75份,不可以写成百分数。■表示运走的占总吨数的■,是运走吨数与总吨数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可以写成百分数。

师:对,同是■,但意义不同,所以带单位的分数不可以化成百分数,不带单位的分数可以化成百分数。你们通过练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2:从汽车的载重量中知道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小于100,也可以等于或大于100,但一辆汽车的载重量不能超100%,一定要注意安全。

【评析:“以练测学”和“达标检测”要求不同,但有共同的特点:一是练得扎实有效。学生先当堂独立做题,后相互批改,有错自己矫正;二是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三是教师的点评不是面面俱到,其主要是围绕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知识的易错和易混点,在知识的应用和深度、广度上进行拓展提升。】

这堂课上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原因如下:首先精心设计了具有思考性的学程单,为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搭起了“脚手架”,避免囫囵吞枣、食而不化和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接着进行反馈展示、交流互动,高层次的深入思考,避免可能存在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为课堂提供了许多动态的生成资源;最后通过练习矫正,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充分、更深刻,减少了后进生的掉队现象。这样的课堂结构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分层推进,层层深入,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部长助理自荐书下一篇:价格会议欢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