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帮扶青年教师总结(精选6篇)
李耀东
根据学校“2016—2017学教师培养方案”的安排,我负责对陈星老师进行教育教学培养。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它将承载的是一份责任与一份自我体现。在本次活动中,我也是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共同成长。转眼一年就要结束了,我和陈星老师一起,共同收获了辛苦 与快乐。现将本次帮教活动做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
我想:要想做好“传、帮、带”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表率 作用,在言传身教中首先让陈星老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引导他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 作。让他明白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一年中,陈星老师做到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没有发生违纪现象。
二、教育教学方面:
1、我对自己工作上严要求,处处为年轻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学会分享。在陈星老师遇到困难时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扶持他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陈星教师,在帮带中共同进步。
2、做到指导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新理念。这要求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的同 时,鼓励陈星教师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领会《纲要》的精神,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 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互相听课评课,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一年来,我听了陈星教师二十余节课,课后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以此提高陈星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重点指导了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六环节”教学法。还经常指导陈星教师如何写好课后反思,如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并经常检查批改作业情况,指导他如何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陈星老师面对我提出的一些不足之处,能认真反思,虚心接受建议和指导,经过一年的培养和指导,陈星教师成长很快,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基本完成了培养、指导的目标和任务。
4、要求陈星老师学习我的经验,但不要奉若神明;可以学习名师的方法,但不要刻意地模仿。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千万不能丢失自己的个性,5、要求陈星老师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
由于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文中所谈的职业生涯指导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指导的实现形式。文中的青年教师指高校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
研究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的意义
(一) 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青年教师的潜能, 促进其成长与发展
可以增强青年教师对整体环境的把握、对困境的应对能力, 帮助教师协调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可以使教师接受挑战性的工作, 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 确定学科发展方向, 使青年教师明确自己一生将要奋斗和可能实现的目标;可以使职业生涯发展“高原期”的教师, 尽快走出停滞期, 使这一特殊群体看到自身的发展前景, 感到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 更好地促使青年教师成才, 促进高校持续发展, 为社会更好的服务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得如何, 决定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和教育质量, 我们要指导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 即由学校和青年教师共同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指导, 最大限度地实现青年教师的个人价值和学校的目标, 实现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积极发展和高校发展的双赢。它是高校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有利于高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实现人尽其才, 促进高校持续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的主要内容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具有极强烈的成就需要、需要加强科研意识, 注重科研能力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交需求、具有较强的物质需求、处于职业的未定型期, 具有不稳定性、可塑性[3]、具有主动感受压力的敏感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一) 进入高校初期的职业生涯指导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初期是指个人进人高校教师行业的初始阶段, 这个阶段教师的年龄一般是在26到30岁左右。在这一时期, 高校在职业生涯指导中的主要任务是:度过危机, 创业、确立职业发展方向。
首先是新教师角色的社会化, 从学生转变成教师角色。现实与理想往往会有很大不同, 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新教师需要获得工作能力、发展人际关系、需要被别人接受、获得别人的信任、获取他人支持。个别教师可能因工作遭遇重挫而丧失信心, 是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危机期。故安排好新教师的工作、生活, 使感受到被组织接受, 使新教师尽快熟悉环境, 融入群体, 形成最初组织承诺。
渡过危机后, 对青年教师来说, 重点是要突出其学科方向的明确性和工作的挑战性。从初步适应后到30岁时是人的生理、智力最高峰, 也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中成长的一个高峰期。青年教师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的需要, 需要挑战性的工作, 所以要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机会, 获得成就感。协助教师作出自己的短期、中期、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配合学校的发展, 只有使得每一个教师都清楚学校的学科发展方向、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工作, 就是理顺教师的学科方向, 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高校教师是“大学之师”, 既有教学之责, 也有学术要求, 建立同一学科下的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机制, 培养和发展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能力, 以此来适应胜任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促进教师在某一学科领域真正成为专家。尽快由教学新手发展为合格、进而发展为成熟的优秀的骨干教师, 最终成为“教学+学术”的学科带头人[4]。具体的工作如下:
1. 入职培训
新进教师参加岗前培训是国家的一贯要求, 按照“先培训、后聘任”的原则, 高等院校教师岗前培训是对高校教师进行的上岗培训, 是教师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新教师也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环境, 学校要帮助新教师了解高校工作的特点、熟悉高校的环境和工作, 并向新教师介绍本校的基本情况及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专业技术职称职业通道和相关的任职资格标准, 学校对其的期望。了解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他们进行角色的转换和实现自我定位, 思考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它也为新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条件, 可以使他们更快地融入新的环境, 还能解决他们在组织中经历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在职业生涯早期, 员工能在多大程度上投入工作, 往往取决于他在工作中有多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5]。
2. 选派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 使顺利走上讲台, 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的角色, 对新教师提供必要支持的是指导教师, 以优带新, 在平等民主的关系中实现教师梯队建设。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师德高尚、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这会对新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从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给新教师以引导, 我们需要专家、骨干教师培养新手教师, 传帮带、专业引领。关注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他们需要得到学生、同事、行政人员、领导的接纳和肯定需要, 使其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Fontana和Abouseie认为, 教学是具有压力性的职业[6]。在工作中得到成长, 新教师最需要学习和掌握什么?根据石俊杰对高校的调查表明, “90%以上的新教师认为, 教学关是他们最怵的一关, 他们最想学习提高的是教学方法、教学艺术[7]”。加强教学技能培训, 应该是重点, 它可以有效解决新教师在上岗后随时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初任教师的专业动机很容易受到其实际的专业活动自主程度、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支持和帮助, 与学校领导或同事教育信念 (国内学者多用教育理念) 的兼容程度等因素的影响[8]。让青年教师参与相应的课题研究, 使他们熟悉学术研究的过程和环节, 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通过这个指导过程, 可以评估新教师的工作表现尤其是发展潜力。同时, 帮助新教师进一步深造, 创造条件考取博士学位。
3. 协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作出自己的职业规划, 促进教师学科专业发展
让新教师从事兼职学生行政工作, 尝试不同的工作性质类型, 更深地了解自己的潜能、兴趣, 在职业生涯认知的过程中逐渐构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同时, 学校对其的职业生涯表现, 如综合素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管理能力、专业发展潜力等进行评估。此时, 组织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教师设置合理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在高校内, 这些通道有:教学管理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和管理型[9]。
教师自身的素质有着极大的差异性, 学校、上级主管领导应该适时地与青年教师进行沟通, 结合青年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挥自己的潜能职业生涯路线, 避免他们在关键时期原地踏步或误入弯路而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期, 影响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高校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基础, 不断给以建设性的反馈, 使教师的个人发展真正和学校的发展结合在一起。
在高校初期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后期阶段教育技术培训、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学术报告等培养措施, 有助于青年教师跟踪学科领域前沿, 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
(二) 进入高校中期的高原发展期职业生涯指导
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期的高原发展期, 这个阶段教师的年龄一般是在30到40岁左右。在这一时期, 高校在职业生涯指导中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青年教师突破现状, 尽快走出职业发展的高原状态, 逐步走向职业发展的另一个制高点, 逐渐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高校教师的高原发展期,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高水平状态的平稳发展, 一部分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 有些青年骨干教师, 会逐步走向教学管理型的职业路线。高校青年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已有所成就, 职称基本上已经是副教授了。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高原状态, 在达成阶段性目标、获得成功满足感之后, 有可能会进入事业停滞阶段, 就是到了“职业生涯中再晋升的可能性非常小的那一刻”, 即心理学上所谓的“高原现象”[10]。
“职业高原”一般被视作个体在职业生涯的峰点, 如果处于职业生涯发展上的“职业高原期”的时间过长, 对于个体必然会出现许多负面的问题, 例如, 对工作的前景丧失信心、工作效率的显著降低、甚至产生退休或离职的想法等, 它会使教师产生一种挫败感。学校职业生涯指导要帮助员工了解职业生涯中期的高原状态, 理解它的出现是正常的过程, 使他们尽快达到职业成熟。
1. 面对现实, 积极调整心态
30岁高峰期后, 个人生命周期多重交错, 任务最繁重, 由于身心、职业环境和家庭的变化, 个人心理特征也发生一系列变化, 个人能力特征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能力状况不尽相同, 部分青年教师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选择, 审视和自我评估, 丧失了工作的热情, 只求平稳, 不想在工作上投入过多的时间, 进入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原期。
高校要使青年教师认识到高校教师的高原发展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是正常的发展过程。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不断通过学习拓展自己的职业空间。变换工作环境或工作类型, 通过工作内容丰富化和多样化, 寻找工作新的增长点。通过多渠道的职业发展通道使教师们有一个较好的晋升成长空间。美国人力资源专家Rantzw提出, “采取内部调和的方法解决‘职业高原’问题是最有成效和实用价值”。这也是高校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之一, 是通过改变所处的环境来解决‘职业高原”问题, 寻求职业生涯的更好发展。同时, 学校领导要抓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青年教师重新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 激发教师奋进的精神。要充分的相信教师, 放手让教师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 进行教学改革。青年教师如能正视职业危机, 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办法, 职业危机就可能成为新的机会、新机遇, 实现职业发展的新跨越。
2. 提供培训
在接近40岁这个阶段, 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已有一定的成就, 多年的教师生涯难免会产生思维定势和经验主义倾向, 制约了教师专业自我的发展。这时, 学校如果能够及时地给教师提供相应培训, 可以摆脱事业发展的停滞状态, 走出高原期。高校教师的培训方式有很多,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需求和教师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在内容上, 要注意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特点, 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同时, 学校应对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使他们尽快成长。如参加国内重要学术会议、研讨班, 赴国内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 这是培养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重要形式, 也是校际间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 它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认知, 有效地消除青年教师对长期教学的倦怠情绪。
副教授职称的青年教师培养主要是通过科研工作实践和学术交流, 熟悉和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 进一步提高其学术水平, 主要形式有: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科研或项目攻关,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派遣教师出国留学或出国进行合作研究, 从而加速培养高层次的教学科研人才。教授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来提高学术水平, 主要形式有国外访问学者, 学术休假或研究假制度等[11]。
3. 需要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
学校组织专家、老教师介绍经验, 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在一起讨论交流、分享经验相互学习, 使教师从而更容易走出自身职业发展的“瓶颈”——高原期, 增强其团队意识。高原期更频繁地出现在自我效能感低的青年教师身上, 高校要减轻社会期望的压力, 角色冲突, 学习进修的压力, 教学环境带来的压力, 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 实现新目标。
4. 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报酬制度[12]
科学设岗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教师职务聘任条件、建立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聘后管理和服务。这一阶段的青年教师更重视公平的竞争环境, 向更高的职级晋升希望平等的机会。同时, 教授更注重领导、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结合国家第四次工资制度改革文件精神, 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根据教师不同职务的岗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 对每一职务岗位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同一职务不同的岗位级别所达到的工作目标及享受的工资及校内津贴待遇不同。这种靠工资收入差距激励教师的做法, 是避免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建立有效的教师成长激励机制, 给教师更多的心理支持。满足教师个体不同的需要, 在满足一定的物质基础上, 要更关注教师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突破事业的瓶颈。
参考文献
[1][2]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5, 104.
[3]黄金顺.职业生涯视野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 2007 (2) .
[4]夏绍能.关于高师院校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 2006 (8) .
[5]JeffreyH.Greenhaus等著.王伟译.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6]Fontana D, Abouserie R.Stress Levels, gender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in teachers.British 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93 (3) :261-270.
[7]石俊杰等.角色转换前的必修课—来自河北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1998 (2) .
[8]叶谰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9]肖洁等.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探析[J].天府新论, 2005 (6) .
[10]曹霞.论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11]陈璧辉等.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一、“定向帮扶”在此次“赛课”活动中提出的背景
此次参加本市“学前教育音乐游戏化教学”比赛,我园推选了两位年轻教师参与。从选课题到设计活动过程,再到一次次“磨课”,我们大班教研组全程参与了研讨。高老师选定音乐欣赏活动“杜鹃圆舞曲”,第一次执教时,由于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不深,整个活动很散,教师说得多,幼儿动得少,“填鸭式”教学非常明显。课后研讨时要求不讲优点,只把自己看到的执教老师的不足之处指出来,教师们众说纷纭,高老师的笔记本上也记录了满满一页。到了第二次活动时,发现整个活动依然很散,幼儿分段欣赏也是模糊不清,依然是教师说得多,幼儿依指令行事,没有体现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高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说:“老师们都提了很多宝贵意见,但是自己思绪仍是很乱,实在不知该听谁的了。”因此,园里决定抽个别音乐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和高老师一起理清教学思路,设计更为合理的活动流程,即“定向帮扶”。
二、“定向帮扶”后的音乐活动案例分析
(一)活动案例实录
活动名称: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杜鹃圆舞曲”。
活动准备:完整音乐、分段音乐、背景图。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播放布谷鸟叫声,让幼儿猜一猜它会叫醒谁。
老师带着神秘表情提问:“孩子们,布谷鸟把谁唤醒了?”
2.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引导幼儿听清音乐的不同之处。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名字就叫《杜鹃圆舞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请你们听完音乐猜一猜除了小动物被唤醒,还有谁也会被唤醒?
3.幼儿再次倾听音乐,教师随音乐在黑板上画音乐图谱。
4.分段熟悉音乐,请幼儿尝试模仿小动物和小植物跳舞的动作。
5.请幼儿完整地跟随音乐一起扮演各种角色舞蹈。
(二)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是根据“春天在哪里”的主题教育延伸出来的,选择了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小植物和自身形象,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和认知经验,因此,活动中幼儿始终表现出了浓厚的活动热情。而高老师也发挥了自身的舞蹈特长,用优美的舞蹈动作和适时的夸张表情引导幼儿用动作去表现音乐。图谱的合理利用也给了幼儿很大的启发,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到手指上来,对幼儿理解音乐有很大的帮助。高老师用“邀请动物、植物和小朋友参加舞会”这一主题线条贯穿始终,层次脉络清晰有序,达到了活动课程的高度控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大班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能与别人互相配合,也能独立表现。其实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最终目的就是用最简单的动作来最好地达到幼儿理解最复杂的音乐这一效果。在这一次活动中,高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因此“赛课”时获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三、“定向帮扶”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把好剑需要千锤百炼,一块好玉需要精雕细琢,一节好课的诞生当然离不开我们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在帮扶中引导教师将欣赏活动的过程设计成情节游戏,每一个游戏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当全部游戏完成之后,幼儿便自然地掌握了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同时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有益经验。
(一)理清了教师的活动设计思路
1.设计主线条,贯穿始终。
征求高老师的个人意愿,由音乐教学经验丰富的沈老师对她进行“定向帮扶”。在沈老师的帮助下,高老师调整了教学思路,采用布谷鸟邀请小动物、小植物、和小朋友来参加森林音乐舞会这一主线,用幼儿感兴趣的“魔法小精灵”故事贯穿始终。引导幼儿分三次游戏,通过玩一整套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大大加深了对乐曲内涵的理解。
2.巧妙设计图谱,完美诠释音乐。
音乐既是声音的艺术,也是线条的艺术,五线谱上的符号就是音乐感情色彩的体现。对于幼儿来说,五线谱上的音乐符号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符号来表现和理解音乐。所以我们根据音乐三段式的不同风格分别设计出了动物、植物和小朋友参加音乐舞会的图谱,小动物跳着欢快活泼的圆圈舞、小植物跳着柔美舒缓的藤蔓舞、小朋友跳着快乐有趣的开门关门舞。教师随音乐画出巧妙形象的音乐图谱,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猜测出都有谁来参加,并用自己的小手跟老师一起随音乐画图谱。抽象的音符和旋律,在幼儿的手中变成了具体的、看得见的丰满的图画,更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体验。
3.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音乐欣赏课是聆听的活动,需要理解、感受,更应该是主动地运用动与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音乐,主动参与活动。在音乐欣赏中融入动作表演,请幼儿分段尝试动物、植物和小朋友都是怎样跳舞的,在角色扮演和动作的表演中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教师应做适当的引导,给幼儿充分展示的空间。这样整理下来的“总(完整欣赏)到分(分段欣赏)到总(完整表现)”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尤其是图谱的形象利用,极大地帮助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在欣赏过程中教师把各方面的感官互相联系起来,彼此渗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让幼儿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对他们随音乐自主进行动作的创编有很大的启发,也使本次活动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二)化解了教师的困惑
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是音乐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很多年轻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高老师接到任务后,同样不知如何进行,困惑多多。
首先,体现在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上,多数教师在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时,只是以现有的教学用书的欣赏活动为主要的内容,致使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较单一,不利于音乐欣赏活动的有效开展。而高老师通过征求意见,最终选定了《杜鹃圆舞曲》作为本次参赛的活动题材。
其次,音乐欣赏活动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前几次的教学多数主要以幼儿听音乐,教师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未能把音乐欣赏与文学、美术、表演结合为一个综合的整体。经过理清思路后,采用用耳朵听——倾听讲述结构、性质与音乐类似的故事,用眼睛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倾听音乐,并创造性地绘制结构、性质与音乐类似的“音乐图谱”,用身体的动作朗诵——在教师的动作图谱提示下创编并表演身体动作等方法,用整个身心体验和想象,反复享受表演的乐趣,不断深化对音乐的感受。
再次,教师处于中心的地位,忽略了教学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的地位,过多的发问,过多的讲解,过多的控制,销蚀了幼儿自主的探索和思考,忽略了教学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难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调整,高老师先用语言表达音乐。欣赏完音乐后,向幼儿提出问题:“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欣赏音乐后的感受,把其从音乐中感悟到、体验到的情绪、想象、感动用语言表达出来。再用笔画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最后,摒弃了教师过多关注知识和技能而忽略幼儿情感的问题。高教师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到幼儿是否理解了音乐,是否能对音乐进行语言和动作上的描述展现,更难得的是也同样顾及到了幼儿在音乐中是否获得了情感的宣泄,体验到了音乐的美与感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教师“授渔”,青年教师“受渔”。经过一次次的研讨,高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由接到任务时的担心,初次教学后的迷茫,再次教学后的焦急,得到帮扶后的自信,到教学成功后的喜悦,在音乐专业素养方面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她自信地说:“经过这一次的‘赛课’,以后再有音乐欣赏方面的活动就会知道该怎样有效开展了。”其实,这次的“定向帮扶”活动何止是高老师一人获益,作为“帮扶人”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赛课”给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的机会。同时,“赛课”也让老师们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将幼儿园教育理论转化成行动成果,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赛出了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
东四沟小学高虹毛玉霞
光阴似箭,一晃一学期的工作已悄然结束。本学期我有幸与青年教师毛玉霞老师结成了帮扶对子,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于是,我把压力化作动力,认真做好每项工作,不辜负校领导、同事对我的厚望。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深知“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更与积极肯干的毛玉霞老师携手合作,互相学习,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坚持教、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交流,双方的教育教学工作、日常学习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双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确立帮带关系后,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帮带结成对子的重要意义:
1、这种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小组的成立,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
2、是对骨干教师不断再学习不断提高的一种监督和督促的有效方式。
3、是快速提高年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4、是校际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重要方式。
5、是提高我校整体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达成共识,确立目标
我和毛老师共同探讨班级管理策略,共同教研、共同听课、评课、交流心得,使两人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能力有了进步。针
对各自的特点,我们确立了共同研究的目标:
1、对教育教学理念的研究。
2、课堂组织方法的研究及教学手段科学利用的研究。
3、班级管理的方法。
三、帮带互助,收获双赢
我知道只有自己过硬,才可以又能力去帮扶别人。我不断地警醒自己。做到了率先垂范,言行举止在师生中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做到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在实践中践行。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学习。
四、训练课堂教学基本功
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如果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那么,她精心设计的教案就白白的浪费了。所以,在开学的第一个月,我将协助她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听,学会讲。同时,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过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这就要求她在上课时要注意词汇丰富、条理清晰、风趣幽默、抑扬顿挫,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他们的可接受性,做到通俗易懂,要用学科语言,不能用方言土语,要简练,忌废话。同时还需借助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来表达。
五、培养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而是教学工具,根本依据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来使用教材。拥有知识不等于能潇洒自如、轻车熟路地驾驭教材,教师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下大力气去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
到讲述通俗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要研究教材的合理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课时才能重点突出,选用恰当的方法突破难点。
由于我所帮扶的教师是新教师,而且使用的是生本教材。所以,我会和她一起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起研究好前置性作业和后置性作业。还会关注她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让她能尽快的熟悉教材。要较熟悉所学科目的教学大纲、教材,准确表述本学年的教学任务及要求,基本掌握教学的几个环节,熟悉课堂常规,较自然地使用教学语言、设计和运用合格板书,能较好地进行教材分析,能较顺利地举行公开课。
六、教学风格的形成与锤炼
教学风格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不同个性教学特色和水平的一种模式,它通过教师的教学态度、气质等一系列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对于一名青年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须要在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和扎实教学基本功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和形成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要把形成高层次教学风格,视为一种自觉的教学追求,由此激发形成教学风格的强大动力。
教师还要对自身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个人定位,不能单纯模仿他人的教学风格,而是要通过模仿他人的教学风格,再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将各种教学要素融为一体,取人之长补己不足,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教学风格,通过长时间的不断的实践锤炼,使自己的教学风格精益求精,逐步提升。
我与毛老师在工作中互相切磋,经常一起研究学校的教育现状,教学中棘手的难题等。比如开学初,共同研究学校的帮扶计划,还有教材和教学;备课过程中,经常组织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研讨,我们一起 “说教材,谈教法”,通过听课、评课,更好地掌握教学的基本环节;及时交流教学情况,不断改进方法。
七、及时沟通,增进友谊
我们常常交流各人体会,取长补短。她有充沛的精力,有好学的热情,有丰富的知识,有创新的能力,我作为师傅乐意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板场二完小:田冰清
本学期,田川老师是我帮扶的对象。与他友好相处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过得很充实,在指导对方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现对本学期的指导工作进行如下的总结;
一、工作方法指导:
田川老师是特岗教师,很年轻、上进、干劲足。通过对田老师的工作方法的指导,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教育教学方法:
1、教育学生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2、抓住对学生教育的最好时机;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使“要我学” 转变为“我要学”。
二、听课、备课指导
指导田老师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换到课堂教学上,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益,同时能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听课与评课研讨。能利用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学期定时听15节课,并进行详细讲评,指正不足之处,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自己也要常常上示范课,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做出评价,通过听课、评课,上课等形式获得深刻的听课评课体会。同时使教师养成了先备课后上课的良好习惯。认真备课,拟写教学反思。
三、与师生融洽相处指导
一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备好课,上好课之外,更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之学会与学科组和年级组的老师融洽相处。通过对田老师的 工作指导,田老师与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相处得十分的融洽,学会如何与家长沟通。在工作中充分运用借助各种资源提升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四、练习,出题及作业讲评指导:
上课固然重要,但是教学的五个环节中作业及检测准备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要在作业、测试后如何总结、归纳;如何讲评,更有效地利用好作业以及测试,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等方面加以重点指导。通过两年来的指导,田老师基本能把握好分层教学和分层布置作业的技巧,能使得教学和课后作业巩固有针对性,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学生,使学生在一节课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孝义市兑镇初中武丽平
任职以来,在青年教师的帮带活动中,我毫无保留,倾心奉献,给青年教师以热情的指导和帮助。现将两年的指导情况小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更新观念
我认为对于青年教师,首要的任务是使他们认识到教学工作是默默无闻又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它琐碎,需要不厌其烦;它艰辛,需要不遗余力。我经常鼓励青年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使他们认识到教师职业在崇高的背后是艰辛,在艰辛的背后也有无穷的乐趣因此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心。以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在教学中的实践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我还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年轻教师,不争名不争利,默默无闻的工作。在我的影响之下,青年教师逐步认识到了: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
二、交流思想,细致指导
青年教师接受新的事物、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快,新课程改革实验更使他们感到有了用武之地。然而,他们的教学经验太少,无法把学习到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为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我抓住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
在备课时我给他们以指导,严格要求年轻教师要做到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恰当,体现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层次性让他们明白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讲课时,要求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师生达标意识强。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做到构建知识网络,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完整准确,抓住重点难点,少而精同时,并且我深入课堂认真听课每周至少听一节课;课后我耐心评点,从新课导入、课堂结构的设计、板书设计、教学语言到练习设计,我都提出中肯的意见。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我都尽自己所知给予辅导。
三、积极鼓励,大胆展示
在辅导过程中,我只要发现优点,便及时记录,每周进行一次总结时,给于 积极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并鼓励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参加各类展示课活动,大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
四、鼓励青年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一开始青年教师基本是听一节课然后讲一节,备课离不开教学设计,课堂几近于是在模仿,而且死板缺乏活力。于是我就鼓励,形成自己的风格,学会自己处理教材,从网络自己筛选需要的信息。我说“既要模仿,更需要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命力。在我的鼓励下,青年教师勇敢的打破条条框框,开始学的放开手脚,有了创新的意识。
【指导帮扶青年教师总结】推荐阅读:
对青年教师的帮扶总结11-13
帮扶青年教师结对工作总结.doc06-30
帮扶青年教师09-21
关于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总结06-21
指导青年教师10-02
被指导青年教师材料05-27
参与指导青年教师证明06-26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记录07-20
教师帮扶活动总结09-30
教师对贫困户帮扶总结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