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考试复习重点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物理考试复习重点(共8篇)

大学物理考试复习重点 篇1

一、名词解释(5*4′)

1.网络营销是在市场营销的基础上,网络营销可以被认为是借助于联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市场营销方式。

2.整合营销是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实际上是利用整合营销的策略来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传播统一性和双向沟通,用目标营销的方法来开展企业的营销活动。营销活动包括了传播的统一性、双向沟通和目标营销3个方面的内容。

3.直复营销是指依靠产品目录、印刷品邮件、电话或附有直接反馈的广告以及其他相互交流形式的媒体的大范围营销活动。

4.网络软营销实际上是针对工业经济时代的大规模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强势营销”而提出的新理论,它强调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必须尊重消费者的感受和体验,让消费者乐意地主动接受企业的营销活动。

5.网络社区是指那些具有相同兴趣和目的、经常相互交流和互利互惠、能给每个成员以安全感和身份意识等特征的互联网上的单位或个人组成的团体

6.网络礼仪是互联网自诞生以来所逐步形成与不断完善的一套良好、不成文的网络行为规范,是网上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守的准则。

二、简答(5*8′)

1.什么是网络博客?如何开展?前景如何?

博客营销是通过博客网站或博客论坛接触博客作者和浏览者,利用博客作者个人的知识、兴趣和生活体验等传播商品信息的营销活动。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博客营销,各个企业采用的博客营销模式也不尽相同,事实上博客营销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模式,从目前企业博客的应用状况来看,企业博客营销有下列六种常见形式:

1、企业网站博客频道模式

2、第三方BSP公开平台模式

3、建立在第三方企业博客平台的博客营销模式

4、个人独立博客网站模式

5、博客营销外包模式

6、博客广告模式

博客营销相对于广告营销、电视营销等等还是比较新鲜的。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终端设备的多样,网民的壮大及需求的多样,博客营销对特定的产品和服务还是有诱人的前景的。

2.什么是无线电子商务?如何开展?前景如何?

利用移动电话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在互联网上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是在线电子商务的延伸。

无线网络应用的发展使无线电子商务得以实现,手机上网的普遍性,方便性,成为电子商务的主力。出现的问题:1,手机上网使用:一半以上没开通;2,服务资费高;3,手机上网技术欠缺;4,网站内容不丰富;5,电子商务业务开展尚有难度。

前景:有众多的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在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的今天,无线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就在眼前。

3.4P,4C,4V和4R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只是要点,考试时请详细回答)

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策略(Promotion)

4C:客户(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

4V: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共鸣(Vibration)

4R:市场反应(Reaction)、顾客关联(Relativity)、关系营销(Relationship)、利益回报(Retribution)

4.网络消费者需求的特征?

⑴个性消费的回归;⑵消费需求的差异性;⑶消费主动性增强;

⑷对购买方便性的需求与购物乐趣的追求并存;⑸价格仍然是影响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

⑹网络消费仍然具有层次性;⑺网络消费需求的超前性和可诱导性

第1页

5.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1.网络消费者的需求动机

⑴传统需求层次理论在网络需求分析中的应用;

⑵现代虚拟社会中消费者的新需求:①兴趣;②聚集;③交流;

2.网络消费者的心理动机

⑴理智动机;⑵感情动机;⑶惠顾动机

三、案例分析(4*10′)

1.王老吉

出现的问题:最核心问题-----是“药”,还是“饮料”?问题二:红色王老吉难以走出广东、浙南 ;问题

三、企业宣传概念模糊,并不能说出产品的核心价值;

解决问题:品牌重新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定位彰显益处:其一,有利于红色王老吉的推广走出广东、浙南 由于 “上火”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而不再像“凉茶”那样局限于两广地区,这就为红色王老吉走向全国彻底扫除了障碍。

其二,加多宝的红罐王老吉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饮料,既区别于“传统凉茶”同时又有别于普通饮料,又避免了与国内外饮料巨头产品的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其三,成功地将红色王老吉产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淡淡的中药味,成功转变为 “ 预防上火 ” 的有力支撑,3.5 元的零售价格,因为 “ 预防上火的功能 ”,不再 “ 高不可攀 ”,“ 王老吉 ” 的品牌名、悠久的历史,成为预防上火 “ 正宗 ” 的有力的支撑。

其四,有利于加多宝企业与国内王老吉药业合作

品牌定位的推广:制定了推广主题“怕上火,喝王老吉”,在传播上尽量凸现红色王老吉作为饮料的性质,并以轻松、欢快、健康的形象出现,和“传统凉茶”区分开来。

成功的关键原因:为红色王老吉品牌准确定位; 广告对品牌定位传播到位,这主要有 2 点:广告表达准确;投放量足够,确保品牌定位进人消费者心智;企业决策人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敢的决策力;优秀的执行力,渠道控制力强;量力而行,滚动发展,在区域内确保市场推广力度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2.跟直复营销有关的案例P62

“直接回应的营销”它是以盈利为目标,通过个性化的沟通媒介向目标市场成员发布发盘信息,以寻求对方直接回应(问询或订购)的社会和管理过程

主要类型:

一:直接邮购营销是指经营者自身或委托广告公司制作宣传信函,分发给目标顾客,引起顾客对商品的兴趣,再通过信函或其他媒体进行订货和发货,最终完成销售行为的营销过程。

二:目录营销是指经营者编制商品目录,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分发到顾客手中,由此接受订货并发货的销售行为。

三:电话营销是指经营者通过电话向顾客提供商品与服务信息,顾客再借助电话提出交易要求的营销行为。

四:电视营销是指营销者购买一定时段的电视时间,播放某些产品的录像,介绍功能,告示价格,从而使顾客产生购买意向并最终达成交易的行为。

五:电脑网络营销是指营销者借助电脑、联网网络、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而进行的营销活动。六:整合互动营销:这里面与传统的媒体技术最为不同的是,互动式营销现在可以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能够适应人们在各个方面的不同的需求。比如说从消费者上班的路上到夜晚回家,互动营销的技术都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来使互动式营销来影响消费者。

3.与网络软营销有关的案例P65

网络软营销是指在网络营销环境下,企业向顾客传送的信息及采用的促销手段更具理性化,更易于被顾客接受,进而实现信息共享与营销整合。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消费者个性消费回归,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只是满足生理需求,还要满足心理和精神需求。网络软营销理论认为在网络经济环境下顾客主动有选择地与企业沟通,顾客对于那些不遵守“网络礼仪”的信息会感到反感。

4.假设你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请写出网络营销推广的思路。

网络营销推广方法:搜索引擎优化(SEO);网站广告 ;搜索竞价;PPC(Pay Per Click点击付费广告)博客营销;B2B平台推广;电子邮件营销;新闻软文营销;QQ群推广;微博营销;网络品牌营销; 电子杂志营销;

数据库营销:所谓数据库营销就是企业通过收集和积累会员(用户或消费者)信息,经过分析筛选后针对性的使用电子邮件、短信、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客户深度挖掘与关系维护的营销方式。

IM营销:IM营销又叫即时通讯营销是企业通过即时工具IM帮助企业推广产品和品牌的一种手段,常用的主要有一种两种情况:第一种,网络在线交流;第二种,广告

SNS营销:SNS营销就是利用SNS网站的分享和共享功能,在六维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营销。通过病毒式传播的手段,让产品被更多的人知道。

视频营销营销;Email群发;

RSS营销:RSS营销是指利用RSS这一互联网工具传递营销信息的网络营销模式,RSS营销的特点决定了其比其他邮件列表营销具有更多的优势,是对邮件列表的替代和补充,RSS营销RSS的送达率几乎100%,完全杜绝未经许可发送垃圾邮件。

搜索引擎营销(SEM): 搜索引擎营销就是基于搜索引擎平台的网络营销,利用人们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和使用习惯,在人们检索信息的时候尽可能将营销信息传递给目标客户。搜索引擎营销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有价的被称为竞价排名,二是无价的被称为SEO(搜索引擎优化)。

网络营销步骤:

第一步是将自己的企业全面快速地搬到互联网。企业在建立自己的网络营销方案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自己的网站属于营销型的网站。

第二步是通过多种网络营销工具和方法来推广和维护自己的企业网站。我们在互联网做的任何宣传和推广活动都必须以企业的网站为核心。

第三步是网站流量监控与管理。通常我们采用流量监控与分析系统和在线客服系统来实现。营销型网站需要一套功能齐聚的在线客服系统,以此来帮助我们时时主动将发出洽谈,能够及时将有效的流量(潜在客户或意向客户)转换为网上销售。

营销方案制定思路:

1、网络营销战略规划:总体目标与战略方案;

2、网络营销计划:①.网络营销目标;②.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内容与方式;③.企业网页设计框架;④.网络营销实施方案;⑤.网络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营销策略

大学物理考试复习重点 篇2

在复习之前有必须要了解题型变化, 题量的增减, 掌握好时间。大学俄语四级考试自1990年实施以来到2012年, 考试题型、分数分配等测试体系逐渐趋于完善。从2012年起, 大学俄语四级考试进入新的阶段。2012年以后大学俄语四级考试题型仍然是五大部分, 其中听力由原来的20道缩减到15道;阅读理解由原来的9个短文缩减到5个, 但题量并没有减少;删除完形填空全变为语法题;5道俄译汉;一篇作文。看似题量减少但整个试卷选项由原来的三个变成了四个, 这也加大了考试难度。针对五大项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复习, 提高复习效率。

一、听力部分

很多同学一提听力就头疼听不懂, 在听力环节往往“缴械投降”, 听力还没开始就已经把答案蒙上了。其实听力并不难, 哪怕不听不懂, 只要掌握方法还是可以取得高分的。

听力内容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及社会生活中一般性谈话、讨论或独白, 听力语速每分钟约100个词。12年改革之后听力共15道, 每5题为一节, 一共分A、B、C三节, 每个句子及问题读两遍, 但语速较快。A节听力内容为5个句子;B节5个对话;C节5篇短文。在复习听力时要有主有次, 有重点的听, 注意听力方法, 主要有四点:

1. 先看考题的四个选项, 再有针对性的听录音, 有助于答题。

2. 弄懂问题内容:

听力问题基本上围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数字、原因、结果、职业、年龄、对话者或作者对事件的态度 (同意还是反对) 等问题:

比如:Гдеработаетбрат?考地点

КогдачастоВолодяходитвбассейн?考时间

КтопоедетвШанхай?考人物

3. 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单词, 跳过直接听下面的对话, 不要纠缠不放。

4. 对话中通常分男声和女声, 这对答题会很有帮助。

二、阅读部分

阅读部分是整个试卷中分值最高的部分, 共40分, 可以说占据及格分数的半壁江山。2012年改革后阅读篇目变为5篇, 每个短文后有5道问题, 因此在复习阅读时做到两点:

1. 先看短文后问题, 大致了解问题后, 带着问题阅读短文。

2. 详略得当。在阅读过程中要有针对性阅读, 不涉及答案的略读如:

短文中问题涉及红颜色、绿颜色和紫色, 所以在阅读短文时, 第二段黄色介绍和第四段蓝色介绍就完全不用看, 这样既保证了正确率, 又节省了作答时间。

三、语法部分

语法部分涉及知识点较多, 主要考查同族词辨析、动词时体式、形容词长短尾、形动词、副动词、动词接格关系、关联词与连接词、前置词等用法。在复习阶段建议多做练习题掌握出题规律, 动词接格关系可以背诵《大学俄语》后重点动词的接格关系;其他各知识点需要看语法书, 多做习题加以巩固。

四、翻译 (俄译汉) 部分

2012年之后翻译独立成句, 不在需要根据上下文得出句意。这也加大了翻译的难度。翻译主要由以下几种方式:

1. 增字:

2. 拆句:

五、写作部分

四级作文是命题作文, 字数要求在80--100词左右, 一般有三个写作要求。在复习时, 笔者一般给学生整理容易考的作文题目和很多固定句式, 要求学生利用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去背诵。另外写作时运用三段式:开头--论述--结尾。开头点明主题, 利用一些小故事或名言警句开篇点题。第二段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本段中尽量使用背过的词组、句子避免语法错误, 同时要兼顾回答写作要求中问题。结尾照应开头, 概括全文。

四级考试每年6月中旬考试, 建议最迟4月份开始着手复习, 掌握好复习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人基础不同, 情况不同, 只要方法得当, 复习两个月照样可以得高分。

摘要:《大学俄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俄语教学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 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 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 使学生能以俄语为工具, 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 并为进一步提高俄语水平打下基础。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分数, 复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俄语,四级考试,复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大学俄语四级考试大纲及说明》.2011.

[2]于长春.《大学俄语四级听力训练策略探讨》.2013.02.

高中教材重点实验复习 篇3

A. 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

B. 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可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代替30%的蔗糖溶液

C. 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用乙醇代替丙酮

D. 做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可用新鲜猪血代替鸡血

参考答案:C。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目的是要观察细胞分裂,而蒜叶细胞不分裂,故不能代替洋葱(根尖)。不能用30%的食盐溶液代替30%的蔗糖溶液,因为30%的食盐溶液浓度太高,分离速度快,会使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色素可以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石油醚,故可以用酒精(乙醇)代替丙酮。猪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就无法提取DNA并鉴定,故不可以用新鲜猪血代替鸡血。

2. 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表1所示。

请回答:

(1) 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

A. 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

B. 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 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 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2) 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操作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有丝分裂的细胞,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

(3) 戊同学观察到了许多呈长方形的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 经教师纠正后,丁同学在视野中找到了有关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但丁同学所看到的细胞图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你认为他应如何正确移动装片?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戊同学经教师指点后,也找到了细胞分裂图像,他欲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 对“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

① 实验中使用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5%

② 使用的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

③ 使用的龙胆紫染液的质量浓度为0.01 g/mL

④ 解离液的两种液体的配制比例为1∶1

⑤ 解离的时间为10~15 min

⑥ 漂洗的时间为10 min

⑦ 染色的时间为3~5 min

(7) 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利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常常因解离固定前不好确定取材时间,在所取材料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很少,影响实验效果。如果我们能了解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周期,确定在一天中的什么时段其根尖分生区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期,在此时取材解离固定,实验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定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一天中什么时段分裂期细胞较多(设分裂期时长为半小时)。

① 写出你设计的实验简要步骤:每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B D A (2) 使用显微镜时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3) 观察部位不正确(该同学看到的是成熟区细胞或伸长区细胞) (4)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5) B C (6) ①③④⑥⑦ (7) ① 30 min(若时长在1 h以上不给分)取材(或剪取洋葱根尖)一次;制做装片(若写出详细制作装片过程不算错);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区;列表记录最佳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或将各次数目列表记录) ② 根据所列表中资料,数目最多的时段,就是大多数细胞分裂期所处的时段

3.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有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果糖、乳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能与某些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变化,从而鉴定生物组织或分泌物中这些化合物的存在。现欲鉴定牛奶中是否有乳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1) 该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试剂至少要有牛奶、吸管、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仪器_______等。

(2) 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B. 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4~5滴的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滴入2 mL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即成

C. 双缩脲试剂是将3~4滴的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滴入2 mL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而成的

D. 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

(3)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牛奶中的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2 mL牛奶稀释液先加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3~4滴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

B. 2 mL牛奶稀释液先加3~4滴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再加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

C. 2 mL牛奶稀释液同时加入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

D. 在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01 g/mL的硫酸铜溶液的混合液中加入2 mL牛奶稀释液

(4) 下列实验需要用显微镜的是()

A. 还原糖的鉴定

B. 蛋白质的鉴定

C. 脂肪的鉴定

D. 全都要

(5) 在本鉴定实验中必须加热的是()

A.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

B.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脂肪

C. 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

D. 上述都需要

(6) 鉴定脱脂奶粉是否属于假冒伪劣产品,肯定不需要用到的化学试剂是()

A. 双缩脲试剂

B. 二苯胺试剂

C. 斐林试剂

D. 苏丹Ⅲ染液

(7) 某些单子叶植物中,如大蒜、韭菜等叶子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但这些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不宜作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斐林试剂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双缩脲试剂 显微镜 (2) C (3) A (4) C (5) A (6) B (7) 这些叶子的颜色较深,对还原糖和斐林试剂的颜色反应起到了遮掩作用

4. 回答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下列问题。

分别在A、B、C 3个研钵中加2 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表2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3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试回答:

(1) 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 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

B. 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

C.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

D.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液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

(5) 在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要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① 定性滤纸要干燥 ② 剪去滤纸条一端两角 ③ 滤液细线画细而直 ④ 重复画线 ⑤ 盖上培养皿盖

(6) 色素下行分离法也能将叶绿体中4种色素分离,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在圆形滤纸上倒入少量色素滤液,随后不间断地倒入层析液,在玻璃管的底部用抽气机不断地抽气。已知胡萝卜素遇Al2O3会呈红色,其余色素遇Al2O3不改变其原有的颜色,问:最先进入Al2O3的色素带呈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橙黄色B. 红色

C. 蓝绿色D. 黄绿色

(7) 把叶绿体色素滤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的明显变暗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

A. 黄光和蓝紫光区

B. 绿光和红光区

C. 红光和蓝紫光区

D. 黄光和绿光区

参考答案:(1) 黄绿色(或褐色) 叶绿素不是很稳定,容易被分解 (2) 几乎无色 色素不溶于水 (3) 深绿色 CaCO3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 (4) D (5) ①②③④ (6) A (7) C

5. 回答“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的下列问题:

(1) 在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其中需注意的一点是标志不能过分醒目,因为该法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

A. 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B. 要注意色素无害而溶剂可能有毒

C. 在调查研究期间标志不能消失

D. 不能导致动物的疾病、感染等

(2)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表3是不同调查面积(单位:cm×cm)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 选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 计算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算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5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大学物理考试复习重点 篇4

(答案仅供参考,以老师答案为准)

细胞因子

:是指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它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具有调 节适应性和固有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的功能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

抗原提呈细胞

:是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将 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

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和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前者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后者包括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等。

抗原 :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 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耐受

: 机体免疫系统对某种抗原刺激表现为免疫不应答(即:不能产生特异免疫效应细胞或/和特异性抗体)的现象。

单克隆抗体

: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 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

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白细胞分化抗原

: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模式识别受体

: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能够识别病原体上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PAMP)的受体

抗原表位

: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集团称为抗原表位或抗原决定基

补体系统

: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 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是指由移植物中的特异性免疫细胞识别宿主组织抗原而产生的免疫应答,并引起组织损伤。主要见于骨髓移植。发生GVHR的条件包括宿主与移植物间组织相容性抗原不符;移植物中含有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移植受者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状态。

Ig类别转换: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抗原激活B细胞后膜上表达的Ig和分泌的Ig类别从IgM转换为IgG、IgA、IgE等其他类别或亚类Ig的现象。

TD抗原: 胸腺依赖性抗原

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佐剂

: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起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 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超抗原 :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自身免疫病

: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肿瘤相关抗原: 是一类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大分子,并非肿瘤细胞所特有,仅在细胞癌变时含量明显增加。由于带瘤宿主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其为外来物,故其不具有免疫原性。

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简述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的过程。

是指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子和P因子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启动补体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以花粉症为例,试述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原则。

变应性鼻炎(花粉症)属于I型超敏反应,起发病机制如下:

⑴初次吸入花粉,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IgE;IgE吸附于肥大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⑵再次吸入花粉,花粉变应原与肥大细胞表面IgE结合,引起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如组织胺等),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局部或全身发生过敏反应。

防治原则:通过询问病史和皮肤试验来确定花粉是否为变应原。如果症状不明显的,可考虑用药物治疗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糖皮质激素等。对已查明的花粉变应原,还可用小剂量变应原间隔一周左右反复皮下注射可防止疾病复发。(1、寻找变应原,避免接触。2脱敏注射和减敏治疗。3药物治疗)

简述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过程。

是指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分以C1、C4、C2、C3、C5~C9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简述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过程。内源性抗原被蛋白酶体降解为小分子抗原肽后,与TAP结合并转运至内质网,由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 MHC-I类分子复合物,再经高尔基体转运至细胞膜,供CD8+T细胞识别的过程。

简述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规律。答: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不同之处为:

⑴潜伏期短,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时间的一半;⑵ 抗体浓度增加快;⑶ 到达平台期快,平台高,时间长;⑷下降期持久;⑸用较少量抗原刺激即可诱发二次应答;⑹二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IgM;⑺ 抗体的亲和力高,且较均一。

抗体产生可分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两个阶段。当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后,需经一定的潜伏朋,潜伏期长短与抗原的性质有关。疫苗经5~7天,类毒素则在2~3周后血液中才出现抗体,初次应答所产生的抗体量—般不多,持续时间也较短。

当第二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机体可出现再次反应,开始时抗体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原有抗体被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所致。随后抗体量(主要为IgG)迅速增加,可以比初次产生的抗体量多几倍甚至几十倍,在体内留存时间也久。

了解这些规律,在医疗实践中有重要意义。例如预防接种时,二次或二次以上的接种比只按种—次的免疫效果好;在使用血清学试验诊断传染病时,常在疾病早期及相隔一定时间后,比较两次血清中抗体量变化,若第二次抗体量比第一次抗体量升高或升高4倍时,则具有诊断或确诊意义。

简述细胞因子的共性。

①细胞因子通常为低相对分子质量(15~30kD)的分泌性糖蛋白;②天然的细胞因子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分泌;③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可为双体或三体形式;④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也无MHC限制性;⑤细胞因子具有极强的生物学效应,极微量的细胞因子就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效应;⑥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具有多源性和多向性;⑦细胞因子作用时具有多效性、重叠性以及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⑧多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及内分泌形式在局部或远处发挥作用。

①高效性:与受体有高亲和力,微量细胞因子即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作用。

②分泌性:大多以旁分泌、自分泌的形式,少数以内分泌的形式发挥作用。其分泌是一个短时自限的过程。

③多效性:一种细胞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④重叠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

⑤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强化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⑥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抑制其它细胞因子的功能 ⑦网络性:众多细胞因子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比较T细胞对同种抗原的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机制。

简述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初次接触变应原 刺激机体产生IgE 靶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致敏靶细胞(致敏肥大细胞和致敏嗜碱粒细胞)再次接触变应原

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IgE桥联

脱颗粒和释放介质

储备的介质(组胺、激肽原酶激肽原缓激肽)新合成的介质(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试述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

对TD-Ag应答的特点:需Th细胞辅助;可发生Ig类转换,产生各类抗体(IgM,IgG,IgA,IgE);具有免疫记忆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BCR复合物是由SmIg和Igα/Ig β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BCR识别的抗原无须APC细胞进行加工处理。

(二)第一活化信号由Igα/Ig β传导入胞内

BCR识别抗原为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由Igα/Ig β 将信号向胞内传导; CD32对第一活化信号转导的负调节作用

(三)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的作用 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敏感性

(四)BCR交联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二、TH细胞对B细胞应答的辅助作用

TH细胞的激活初次免疫应答由DC或巨噬细胞负责摄取处理抗原;再次免疫应答由B细胞内吞抗原,将抗原加工处理成小肽片段,以MHC-II—Peptide形式提呈给TH细胞。

TH细胞提供B细胞第二活化信号 活化的T细胞表达CD40L与B细胞表面CD40分子结合产生第二活化信号。

三、B细胞的增殖、分化

1、抗原特异性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2、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1)体细胞高频突变:每次分裂50%B细胞BCR突变

2)Ig亲和力成熟:抗体V区体细胞高频突变及阳性选择是抗体亲和力成熟的主要机制

3)抗原受体编辑:修正,清除自身反应性B细胞

4)抗体类别转换:可变区不变,重链类别发生改变

3、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转归

1)浆细胞(PC):细胞停止分裂,可高效合成、分泌抗体

简述APC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及提呈的过程。外源性抗原是指来自细胞外的抗原。当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后,大部分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以吞噬、吞饮及受体介导的胞吞方式摄入至细胞浆中,被内体及溶酶体中的蛋白酶水解为能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片段。在内质网中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然后转运至细胞膜表面,提呈给CD4+ T细胞。

试述T细胞发育过程中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过程及其意义。

阳性选择是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过程中经历的一个发育阶段。胸腺内CD4+、CD8+双阳性的T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其中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细胞CD8分子表达升高,而CD4分子表达下降;与MHC-II类分子结合的双阳性细胞CD4分子表达升高,而CD8分子表达下降,选择性发育分化为CD4+或CD8+的单阳性细胞。而未能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结合的或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的T细胞则发生凋亡。此过程称为阳性选择。阳性选择的结果,使双阳性T细胞发育为成熟单阳性T细胞时获得了MHC限制性。

在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后,单阳性的T细胞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而被清除或不能活化。只有那些未能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I或MHC-II类分子结合的T细胞才能发育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此过程称为阴性选择。阴性选择清除了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是T细胞形成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简述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答:循环中可溶性抗原与相应IgG类抗体结合,可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即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形成的大小与抗原和抗体的比例有关:抗原与抗体比例适合时,可形成大分子免疫复合物,此种复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抗原或抗体过剩时形成的小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不易沉积,可通过肾小球滤出;二者均不能引起Ⅲ型超敏反应。只有当抗原(或抗体)量略多于抗体(或抗原)时形成的中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才有可能随血液循环沉积在毛细血管基底膜上,并通过激活补体系统、中性粒细胞聚集活化、血小板活化聚集作用机制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简述Th细胞的激活过程及其主要亚群Th1和Th2的生物学功能。

Th1细胞的主要效应功能是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机制,特别是抗细胞内寄生菌感染。这些免疫功能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如,IFN-γ活化巨噬细胞,增强其杀伤已被吞噬的病原体的能力。IL-

2、IFN-γ和IL-12可增强NK细胞的杀伤能力。IL-2和IFN-γ共同刺激CTL的增生和分化。Th1细胞分泌的TNF既可诱导靶细胞凋亡,也可促进炎症反应。另外Th1细胞还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某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

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

4、IL-

5、IL-

6、IL-

9、IL-10及IL-13)可促进B细胞的增生、分化和抗体的生成,故Th2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增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Th2细胞在变态反应及抗寄生虫感染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比较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异同点。

试述T细胞在胸腺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主过程和意义。

阳性选择:在胸腺深皮质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MHC分子发生有效结合时,就可被选择而继续发育分化为具有TCR 的CD4+ 或CD8+单阳性细胞(SP)。反之,则会发生细胞凋亡,此即为阳性选择过程。

通过阳性选择,CD4+ 或CD8+T细胞获得识别抗原肽-MHCⅡ类或Ⅰ类分子复合物的能力,即决定T细胞应答的MHC限制性。

阴性选择:单阳性细胞(SP)离开深皮质区迁移至胸腺皮髓质交界处,与该处的局部树突状细胞(DC)或巨噬细胞表面的自身肽-MHC分子复合物高亲和力结合,即被诱导凋亡或失能。反之,则继续分化、发育,成为仅能识别非己抗原的单阳性T细胞,此即为阴性选择过程。

通过阴性选择,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被清除,此乃建立中枢性自身耐受的机制之一。

试述抗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基本结构: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也“Y”形四肽链结构。可分为可变区、恒定区、铰链区。主要生物学功能:

1、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2、免疫调节。

3、超抗体活性,4激活补体。5.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5.通过胎盘。

试述机体对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的异同点。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有哪些?

1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量大小、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等;

2、宿主方面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等,3、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试比较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的参与成分及简要发生机制。

I型超敏反应,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出现快,消退也快;出现功能紊乱性疾病,IgE参与

II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III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和血小板、嗜碱性、嗜中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发生较迟缓,一般在再次接触抗原后48~72小时发生

试述HIV致使机体CD4+T细胞数量减少的主要机制。

HIV通过损伤CD4+T细胞、使B细胞功能紊乱并缺乏T细胞辅助、使DC数量和功能下降、NK细胞和Mo/M功能下降而造成严重免疫缺陷。

a.CD4+T细胞:HIV直接杀伤靶细胞;HIV间接杀伤靶细胞;HIV诱导细胞凋亡。

b.B细胞:B细胞功能紊乱,抗体应答能力下降。c.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下降。d.树突状细胞:数目减少,功能下降。

e.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能力下降,介导ADCC效能下降。

比较MHCⅠ类分子和Ⅱ分子的基本结构特征。MHC—I类分子的基本结构:完整的MHC—I类分子含有两条多肽链:一条是α链,又称重链,另一条称β链,又称β2微球蛋白。

组织分布: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功能: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I类分子将抗原肽提呈给CD8+T细胞)

MHC—Ⅱ类分子的基本结构:MHC—Ⅱ类分子是由两条非共价键相联的多肽链构成的:一条链长约230个氨基酸残基左右,另一条β链长度也在230个氨基酸残基左右。

组织分布:APC(DC,mø,B)、活化的T细胞

功能: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II类分子将抗原肽提呈给CD4+T细胞)

简述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主要机制。

(一)肿瘤细胞缺乏激发机体免疫系统所必需的成分,从而诱发免疫耐受:可溶性肿瘤抗原经抗原提呈细胞(APC)摄人后加工成短肽,然后经MHCⅡ类抗原提呈。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抗原直接激活CD8+T细胞,必须将肿瘤抗原在细胞内加工为小肽后,然后经MHC I类分子提呈。

(1)肿瘤细胞抗原表达过少,抗原调变或免疫原性弱。

(2)MHC分子表达异常,降低或缺陷。

(3)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被封闭。

(4)粘附分子及协同刺激分子的缺乏。

(二)免疫抑制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直接侵犯免疫器官,或可释放免疫抑制因子或诱导体内抑制性细胞增多。(1)抑制性细胞的产生。

(2)淋巴因子产生异常(和IFN—γ和IL—2产生减少)与Th1/Th2漂移。(3)免疫抑制因子的产生: TDST、PEG2、TGF—β等免疫抑制物质;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4)各类效应细胞功能异常。

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A.胸腺 B.淋巴结 C.胃蛋白酶水解Ig后可得到的水解片段是

A.2个Fab 和1个 Fc C.2个Fab 和2个 Fc D.2

决定抗原与抗体反应特异性的是

A.载体 B.佐剂

受感染后机体最早产生的抗体类型是

A.IgA B.IgG

关于铰链区错误的描述是

A.位于CH1和CH2之间 B.C.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

在黏膜抗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Ig是

A.IgA B.IgG C.IgM

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分子是

A.IgG4与抗原的复合物

C.一个IgD与抗原的复合物 D.IgM

补体替代激活途径激活顺序是

A.C123456789 B.C1423456789 C.C124356789

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抗体类型是

A.IgA B.IgG

9.补体系统激活必须参加的成分是

A.C1s和C1r B.C4和C2 C.B脾脏 D.扁桃体 B.1个F(ab’)2 和pFc 条L链和2条H链

C.抗原表位 D.抗原的分子量 C.IgM D.IgE 含有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 D.五类Ig的铰链区均相同 D.SIgA B.一个IgG与抗原的复合物

与抗原的复合物

D.C356789 C.IgM D.IgE 因子和D因子

D.C3 C5~C9

既表达HLAⅠ类分子又表达HLAⅡ类分子的细胞是

A.胸腺上皮细胞 B.NK细胞

C.上皮细胞 D.胰岛β细胞

能活化初始T细胞的APC是

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B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T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是

A.CD5 B.CTLA-4 C.FcγRⅡ-B E.CD5

HLA复合体位于第()号染色体?

A.6 B.15 C.4 D.17

HLAⅠ类分子中与CD8结合的结构域是

A.α1 B.α2 C.α3

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是

A.NK细胞 B.CTL C.Th1细胞 D.Th2

FasL的作用是

A.靶细胞致敏 B.裂解靶细胞膜 C.靶细胞凋亡

T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

A.骨髓 B.胸腺 C.脾 D.下列哪种细胞辅助B活化

A.Th1细胞 B.Th2细胞 C.TDTH细胞 D.CTL

Th1细胞通过哪种细胞因子抑制Th2细胞的功能

A.IL-4 B.TNF-α C.IFN-γ D.TGF-

T细胞表面与其活化相关的笫二信号分子是

A.CD28 B.CD40L C.B7 D.CD40

属Ⅰ型超敏反应疾病

A.血清病 B.血清过敏性休克 C.传染性变态反应 D.Ⅲ型超敏反应的始动因子是

A.补体 B.抗体 C.细胞因子 D.D.β2m 细胞 调理作用 淋巴结 β 新生儿溶血症 免疫复合物 D.转导B细胞活化第一信号的是

A.BCR B.Igα/Igβ C.CD21 D.CD19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通过哪种机制被排除?

A.阳性选择 B.阴性选择 C.免疫无能 D.免疫忽视

与自身免疫无关的是

A.隐蔽抗原释放 B.自身抗原改变 C.分子模拟 D.C3b调理吞噬

与病毒诱发肿瘤抗原特点无关的是

A.同一病毒诱发不同类型肿瘤 B.表达相同抗原 C.抗原性强 D.特异性差

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

A.Ⅰ型和Ⅱ型 B.Ⅱ型和Ⅲ型 C.Ⅲ型和Ⅳ型 D.Ⅰ型和Ⅲ型

机体产生抗核抗体多见于

A.多发性骨髓瘤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重症肌无力 D.甲状腺肿大

不是直接识别引起的排斥反应特点的是

A.排斥反应强 B.急性排斥反应 C.CTL应答为主 D.对CSA不敏感

一般而言,免疫原性较强的是

A.多糖 B.核酸 C.类脂 D.蛋白质

胎儿宫内感染时脐带血中含量升高的是

A.IgA B.IgG C.IgM D.IgD

能通过胎盘的是

A.IgA B.IgG C.IgM D.IgD

Ig划分为五类的依据是

A.L链不同 B.H链不同 C.铰链区不同 D.V区不同

木瓜蛋白酶水解Ig后可得到的水解片段是 A.2个Fab 和1个 Fc B.1个 F(ab’)2 和pFc C.2个Fab 和2个 Fc D.2条L链和2条H链

MBL激活途径的激活物是

A.免疫复合物 B.脂多糖 C.聚合IgA D.甘露糖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

A.IgA B.IgG C.IgM D.IgD

不表达HLA-Ⅰ类分子的细胞是

A.成熟红细胞 B.胰岛β细胞 C.直接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有

A.C1~C9 B.C3~C9 C.C5

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是

A.识别阶段 B.活化阶段 不是APC的是

A.巨噬细胞 B.DC C.T

与提呈外源性抗原无关的是

A.MHCⅠ类分子 B.MHCⅡ类分子 C.Fc

通常不表达HLA-Ⅱ类分子的细胞是

A.B细胞

B.血管内皮细胞

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的是

A.HLA-A5 B.HLA-B8 C

HLA-Ⅱ类分子()和CD4结合

A.α1 B.α2

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

A.骨髓 B.胸腺 C.Th1、Th2细胞共有的标志物是

单核吞噬细胞 D.~C9 D.C3,C5 C.膜攻击阶段 D.细胞 D.BγR D.C3bR C.巨噬细胞 .HLA-B7 C.β1 脾 D.树突状细胞 ~9 调节阶段

细胞 D.树突状细胞D.HLA-B27 D.β2

淋巴结

A.CD4 B.CD8 C.CD16 D.CD5

关于再次免疫应答错误的叙述是

A.Ig类别转换 B.IgG维持时间短 C.高亲和性抗体 D.潜伏期短

与MHC限制性无关的是

A.B细胞与T细胞 B.CTL与癌细胞 C.NK细胞与癌细 D.DC与Th细胞

T细胞特有的膜标志是

A.CD3 B.TCR C.CD28 D.CD4

B细胞的分类依据是

A.CD1 B.CD3 C.CD5 D.CD7

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刺激途径是

A.腹腔注射 B.皮下注射 C.静脉注射 D.肌肉注射

抗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有

A.Ⅰ型 B.Ⅰ、Ⅱ型 C.Ⅰ、Ⅱ、Ⅲ型 D.Ⅰ、Ⅱ、Ⅲ、Ⅳ型

属Ⅰ型超敏反应的是

A.新生儿溶血症 Ⅱ型 B.血清过敏性休克 C.血清病 III型 D.SLE III型

关于Ⅳ型超敏反应正确的叙述是

A.中粒为主炎症 B.经血清Ig被动转移 C.补体参与炎症 D.单核细胞浸润炎症反应

HIV主要通过gp120识别T细胞的

A.CD2 B.CD3 C.CD4 D.CD5

SLE的自身抗原是

A.精子 B.乙酰碱受体 C.核成分 D.自身变性IgG

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是

A.重症肌无力 B.多发性硬化症 C.SLE D.弥漫性甲状腺肿

关于癌胚抗原正确的叙述是

A.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 B.可作为肿瘤的特异性诊断标志 C.在所有的肿瘤中均可检测到 D.对宿主无免疫原性

矿山测量考试复习重点 篇5

坐标:指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导线:将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构成的连折线。导线测量:测量导线的转角及边长并计算出各导线点坐标的工作。坐标方位角:从坐标纵轴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直线的夹角。角值为:0°-360°

岩石移动角: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采空区边界点和危险边界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所夹之角。与煤层倾角有关。

比例尺:地形图上任一险段长度与真实地相应长度的比。

中线:指巷道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几何中心。

腰线:指示巷道在竖直面的掘进方向线。

倾角:表示岩层的倾斜程度,它是岩层层面于水平面的夹角。标高投影:以大地水准面为投影面将空间物体上各特征点垂直投影到该平面。标高内差:在同一段直线的标高投影图上,求出高程为整数的各点投影位置。贯通测量:为各种贯通工程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全站仪的主要作用:便捷的完成角度、距离、高差的测量以及坐标的计算、输出和储存等工作还能够完成各种施工放样和检查测量等工作。

经纬仪的主要作用:用来进行精确的角度的测量。水准仪的主要作用:精确测量高程与距离。半圆仪的主要作用:测倾角标定腰线。

罗盘仪的主要作用:测量出磁方位角的大小。激光指向仪的作用:用来指示巷道的掘进方向。陀螺经纬仪的主要作用:用于巷道定向。

井下导线测量工作的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选点、埋点、上下平面控制。矿井联系测量的主要任务:传坐标、传高程、传方位角。示。

表示直线方向的方法:方位角和象限角。

影用等高线来表示。

1个高程值。

两条巷道相错其交点处有2个高程值。

矿图常用比例尺:1:500,1:1000,1:20002、描述点(X,Y,H)意义。(我国境内6°带带号为13-23,3°带带号为24-45。)

设A点自然坐标值为X=4687km,Y=39678km,H=138m代表A点位于19带横坐标为4687km,纵坐标为178 km,高程为138m3、用半圆仪标定平巷腰线的方法。

如图所示1点为已有腰线点,2点为将要标定的腰线点。首先将测绳的一端系于1点上,靠近巷道同一帮壁拉直测绳,悬挂半圆仪,另一端上下移动,数为0°时得2′

当半圆仪读

点。此时1、2′

点间测绳处于水平位置。用皮尺丈量′1点至2′点的平距D12,再根据巷道设计坡度i,算出腰线点2与2′

点的高差△h,用△h= D′

12i求得△h后,用小钢尺由2′点垂直向上量取△h,便得到腰线点2的位置。连接1、2点用灰浆或油漆在巷道帮壁上划出腰线。若巷道的坡度为负值则应由2′点向下量取△h。

用半圆仪标定斜巷腰线的方法:将测绳系于掘进头和其相邻最近的中线点上,根据倾角⊿在掘进头中线点上作腰线记号,再用半圆仪从腰线记号拉水平线到巷道帮壁上,从而确定出腰线点的位置。

立井导入标高的方法:

1、长钢尺导入标高;

2、钢丝导入标高;

3、光点测距仪导入标高。

井下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主要内容:选点、埋点、测角、量边和碎部测量。

4、采掘工程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和作用:内容(1)井田或采区范围,保护煤柱范围、煤层底板等高线(2)与煤层有关的所有巷道(3)采掘工作面位置(4)钻空导线点、水准点位置(5)采煤区、采空区、煤与瓦斯突出位置(6)地面建筑水体铁路公路等。作用:(1)了解采掘空间位置关系及时掌握采掘进度,协调采掘关系对矿井进行组织管理;(2)了解本煤层及邻近煤层地质资料进行采区或采煤工作面设计;(3)根据现有揭露的煤层地质资料补充和修改地质图件;(4)根据现有采煤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及掘进工作面掘进进度,安排矿井采掘计划;(5)绘制其他矿图。

1、距离精度计算k=D正

-D反/D平=△D/D平=1/ D平/△D2、坐标计算如A(X1、Y1、H1),B(X2、Y2、H2)试求A、B两点的平距D方位角倾角等。

3、比例尺应用计算。绘图:1三点定平面。

社会保障考试复习重点 篇6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在特定时期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高低程度,通常把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

√社会就知: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原著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意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安排

√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过敏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五保户:农村享受五保保障的对象被称为五保户,所谓无保制度是针对农村中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由乡村两级组织负责向其提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和保教等五个方面原著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绝对贫困:食指不能保证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饮食和居住条件的生活状态或称为赤贫状态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安排

√抚恤:即安抚体恤,在战争中牺牲以及因公牺牲和导致病故的人员,对其家属支付给一定数额的抚恤金,对其致伤致残人员,按期付给一定数额的伤残抚恤金,同时对伤残人员和家属给以精神上的安抚 简答

√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答:1保证基本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2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3维护社会稳定4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

√我国农村扶贫的方式和方法?

答:1劳务输出2小额信贷3以工代赈4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我国目前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 答:分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 社会保险

包括养老社会保险 事业社会保险 疾病医疗生育社会保险 工伤伤亡和家庭津贴社会保险等

第二部分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安置等方面

第三部分 是商业保险和多种形势的补充保险,这些方面也有交大进展 第四部分 是住房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济(面向贫者);社会保险(面向工薪劳动者);社会福利:分为公共福利和职工福利(面向企事业机关单位职工);社会优抚(面向军人)√社会救助的对象有哪些?

答: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那些限于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按他们致贫的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类(1)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人,简称“三无人员”

这类国民大不属于长期救助对象,国家和社会要向他们长期提供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资金和实物

(2)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暂时困难的人,这

类国民有劳动能力,本来也有生活来源,只是因突遭自然灾害而一时陷入生存困境,因为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救助(灾害救助)

(3)城乡贫困者,这类国民由劳动能力,也有收

入来源,但收入较少,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或低于政府颁布最低生活保障线

√简述工商社会保险特点?

答:从各国工商社会制度建立的实践来看,其共同特点是

(1)实施保险的强制性。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所有企业,都必须参加工伤保险

(2)保险内容的丰富性。它包括工伤津贴,工伤医疗,职业康复,伤残抚恤,丧葬费补助和遗属抚恤等项目

(3)工伤保险的雇主完全责任制和无过失补偿原则。雇主承担工伤保险的全部费用,雇主无需缴纳工伤保险费。

(4)工伤赔付与工伤预防相结合。工伤保险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工伤伤亡者和职业病患者提供经济上的补偿,而是在于减少和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降低劳动者可能遭受的伤害的程度

(5)保障水平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工伤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根据工伤者受伤害的程度来确定的,具有差异性和多层次性。

√简述社会保障激进的筹集原则?

答:1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原则2妥善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原则3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

√简述确立我国社会保障法的特点

答:1实施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客体是各种物质利益和自然人2保障对象:社会全体成员,当前主要是有困难的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3创设和实施目的: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安全,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4是各种有关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总和

√简述职工福利制度的性质和特征 答:(1)职工福利的性质:1社会属性:职工福利虽然是一种企业行为,但其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是一定社会分配制度的反应2劳动属性:职工福利与劳动就业重合,参加集体劳动是高福利的先决条件3分配属性:职工福利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一条独特的渠道。

(2)特征:1补偿型2集体性3职工福利多亿事务服务和津贴为支付形式,并且具有避税的功能 √简述社会保障发展的历程

答:1萌芽: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济贫法》

2现代社会保障产生标志:188年德国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障法》

3.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向

答1购买政府债券2存入银行3投资于符合政策导向的项目的基础设施等不动产的投资4投入资本市场购买股票5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论述

√ 试述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19世纪寿险在工业化国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老年的失业者,病患者,穷人和弱者提供物质支持,在保障社会稳定,提高社会凝聚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问题

一,社会保障支出膨胀,造成膨胀因素: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2经济发展缓慢失业人数增加3过高的福利待遇造成的浪费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4过高的管理成本

二,社会保障影响经济效率。在发达国家人们普遍认为过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过高的社会保障费用,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会进一步下降,雇主会进一步减少员工雇佣量,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社会保障管理效率低

四,社会保障制度未能岁社会保障对象的变化进行调整。对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存在的问题,技术性盖哥已无法根除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病,必须在基本结构和政策上作出调整: 一改革缴费和给付制度,增收节支

在养老保险方面节支措施:1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2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降低支付水平。3改革养老金调整办法

在失业保险方面节支措施:1限制领取失业保险的期限。2延长领取失业保险的等待期 √二改革制度结构和管理。

1养老保险的制度改革:(1)从政府负担养老保险专项个人储蓄式的个人账户2从待遇确定制向缴费确定制转变(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改革目标:1公平2提高宏观经济效益。3增收微观经济效益(3)应付就业模式变革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4)促进再就业以减轻社会保障的负担

三适应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改革措施

√试述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

1社会保增长管理仍缺乏有效的法律管理和监督机制,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的历史导致政府管理行为大多依靠政策管理,管理行为的临时性,非规范性以及不公平特征比较突出,以政策管理为主的极致导致政府行为缺乏强制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改革上述状况,建立法律监督机制,依法管理落实到实处,尚需大量工作

2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有待提高,集中管理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基本养老保险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城镇医保,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也正在想地市级统筹推进,我国目前的统筹层次不利于发挥集中管理的优势,社会保障待遇地区间差别较大。

3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资金运作缺乏长期预备机制,管理制度不健全,法制化不到位,监督不力等等产生了例如挪用社保资金,腐败或者

违法犯罪的严重问题。未来可预见的资金缺口问题严重,资金预警系统还未建成。

4社区服务体系有待发展,社会保障管理基础工作需要加强,社区服务设施数量不足,功能单一,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成为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效率的重要瓶颈

√论述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 特点1动态性特征,社会保障和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制度成熟而变动

2刚性特征 表现为社会保障规模只能扩大不能缩小,项目只能上不能下,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3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 过低或过高 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不理喻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和经济发展

制约因素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一国或地区所能提供的经济资源总量,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最终来源,其规模必然从根本上制约社会保障水平高地,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尤为明显

2政治社会结构 西方国家多当竞争的政治制度环境中,容易导致社会保障水平攀升的登台阶效应我国呈现三无社会结构下 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

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 制度年龄越长,社会保障水平越高面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推进社会保障水平呈明显抬升趋势

4历史文化等特殊因素 瑞典宣扬政府对于社会生活的干预与政府责任,加之一战二战的床上 导致人们普遍需求一种稳定安全的保障制度,美国宣扬个性自由,其经济尽可能按照自由市场经济的房系那个发展

√试述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

1社会保障有效调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越健全水平越高规模越大 意味着国家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强制力越强,反之则越弱,而社会保障对公平与效率的合理调节则是促进一个郭嘉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与和谐发展的必要举措

2社会保障直接调节着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在不同的受保障对象之间横向调节,同时还在代际之间实现纵向调节

高中数学考前复习的方向和重点 篇7

临近高考, 复习的方向显得格外重要。

从2009年《考纲》和《说明》固定之后, 数学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难度也随之稳定。

1. 认清新课程的主干知识面

高考大题离不开主干知识面的支撑, 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是新课程中的主干知识面。

2. 认清题型与难度

高考命题思路是先确定大题, 然后用选择填空题来覆盖。

12个选择题和4个填空题中, 选择题第12和填空题第16题是把关题, 其余是基础和中档。

第17题不是三角函数就是数列, 第18题立体几何, 第19题是统计与概率 (代替了老高考的应用题) ;17、18、19是基础或者中档题。

第20题是圆锥曲线, 第21题是函数与导数;20、21是把关题。

第22题是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中三选一, 是基础或者中档题。

二、重点

1. 主干知识面

一轮复习抓点, 二轮复习抓线 (链) , 三轮复习抓面。因此, 抓主干知识面是考前复习的重点。

试题的难度参照2010和2011年而非2007、2008、2009年。随着西部军团加入高考行列, 西部与发达的中、东部在难度上应该有所区别。海南当然跟随西部军团因此在高考试题的难度上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针对高考试题的模式化辅之以模式化的应考, 当然高考题型并非一成不变, 偶尔某个大题某年变化一下, 第二年马上又还原。

2. 拒绝一题多解, 提倡多题一解

一个例题最多介绍一般解法与特殊解法, 人为的一题多解是少慢差费, 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多题一解是指众多的数学问题用同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解之。训练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用典型的例题使之考生的知识系统化。

3. 教会考生学会数学思维, 例题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数学解题思维训练过程可以看做一个信息交往的控制过程。它的每一次循环都是通过由题设条件到求证结论的逐步转化来实现的。其中思维过程有时需要反复循环, 即将大脑输出的“题设条件”与预期的“求证结论”进行对比分析, 这一思维过程又可用框图表示如下:

在这一思维过程中中, 解题者根据问题的题设条件与求证结论, 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与变换, 并通过不断地反馈调控, 缩小题设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差异, 逐步实现条件到结论的转化。因此, 简单地说, 它就是关于解题信息的利用与反馈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现举例说明:

设cos A=cosθ·sin C, cos B=sinθ·sin C

求证:sin2 A+sin2 B+sin2 C=2。

题设条件:coa A=cosθ·sin C (1)

cos B=sinθ·sin C (2)

求证结论:sin2 A+sin2 B+sin2 C=2 (3)

【对比分析】求证结论中不含θ, 题设条件中含θ。

【揭示本质】由 (1) (2) 消去θ。

【联想相似】sin2θ+cos2θ=1。

【思维建构】 (1) 2+ (2) 2, 得cos2 A+cos2 B=sin2 C (4)

【对比分析】中间状态 (4) 含cos2 A、cos2 B,

求证结论 (3) 含cos2 A、cos2 B。

【创新思维】cos2 A=1-sin2 A, cos2 B=1-sin2 C。

【思维建构】将上两式代入 (4) , 得

1-sin2A+1-sin2B=sin2C,

即sin2 A+sin2 B+sin2 C=2。

此题平铺直叙地介绍解题过程与用综合分析法讲解效果是不一样的。

高难度针对把关题的练习只适合少数尖子生, 对于中等生可以写带有思路的解答供其阅读理解, 差生以提高为主。

4. 参考全国考试卷和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中的好题

(1) 2009年山东理科第17题

已知函数f (x) =sin2xsinφ+cos2xcosφ-) , 其图像过点 () 。

(Ⅰ) 求φ的值;

(Ⅱ) 将函数y=f (x) 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 纵坐标不变, 得到函数y=g (x) 的图象, 求函数g (x) 在[0, 4π]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

(Ⅰ) 因为已知函数图像过点

(Ⅱ) 由 (Ⅰ) 知φ=

评价:此题注重基础, 强调通法, 不偏不怪。选择题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循序渐进, 层次清晰, 当属优秀试题之典范, 本题把三角函数在图像、性质和三角恒等变换有机结合;考查了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及二倍角等基本公式的灵活应用、图像变换以及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体现了新课程不但重视“知识与技能”, 而且重视“过程与方法”, 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中得到了检验。

(2) 2009年海南省理科第19题

为调查某地区老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 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 结果如下:

(1) 估计该地区老年人中, 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

(2) 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

(3) 根据 (2) 的结论, 能否提供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区老年人, 需要志愿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说明理由。

【解析】:

(1) 调查的500位老年人中有70位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 因此该地区老年人中, 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的估算值为57000=14%

由于9.967>6.635, 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

(III) 由 (II) 的结论知, 该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 并且从样本数据能看出该地区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比例有明显差异, 因此在调查时, 先确定该地区老年人中男、女的比例, 再把老年人分成男、女两层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更好。

评价:试题来源于现实的生活背景, 在新课程实验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普遍开展, 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研究中很重视, 对于课改区的学生而言, 倍感亲切, 此题理论联系实际, 考察了统计概率的应用价值, 是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

5. 杜绝使用超纲试题

(3) 2009年山东省理科第21题

如图, 已知椭圆=1 (a>b>0) 的离心率为, 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焦点F1、F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一等轴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 设为该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 直线PF1和PF2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B和C、D。

(Ⅰ) 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Ⅱ) 设直线PF1、PF2的斜率分别为K1、K2, 证明K1·K2=1;

(Ⅲ) 是否存在常数λ, 使得|AB|+|CD|=λ|AB|·|CD|恒成立?若存在, 求λ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解析】

(Ⅰ) 由题意知, 椭圆离心率为, 得a=, 又, 所以可解得, 所以b2=a2-c2=4,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所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2, 0) , 因为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 且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 所以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Ⅱ) 设点P (x0, y0) , 则k1=, 所以k1·k2=, 又点P (x0, y0) 在双曲线上, 所以有, 即y02=x02-4, 所以k1·k2=

(Ⅲ) 假设存在常数λ, 使得|AB|+|CD|=λ|AB|·|CD|恒成立, 则由 (Ⅱ) 知k1·k2=1, 所以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 (x+2) , 则直线CD的方程为y= (x+2) ,

由方程组消y得: (2k2+1) x2+8k2x+8k2-8=0, 设A (x1, y1) , B (x2, y2) , 则由韦达定理得:x1+x2=, x1x2=, 所以|AB|=·, 同理可得

又因为|AB|+|CD|=λ|AB|·|CD|, 所以有λ=所以存在常数λ=, 使得|AB|+|CD|=λ|AB|·|CD|恒成立。

评价:此题有些眼熟, 有似曾相识之感。虽然它是一个好题, 它作为新课程之考试题不适合, 因为《标准》规定双曲线文、理科都是了解要求 (抛物线文科是了解要求, 理科是掌握要求) , 此处把双曲线内容作为掌握要求考察是超出《标准》要求的, 当然也是超出《说明》要求的。

(4) 2009年江苏省第23题

已知△ABC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1) 求证cosA是有理数; (2) 求证:对任意正整数n, cosnA是有理数。

【解析】:

(方法一) (1) 证明:设三边长分别为a, b, c, cosA=, ∵a, b, c是有理数, b2+c2-a2是有理数, 分母2bc为正有理数, 又有理数集对于除法的具有封闭性,

必为有理数, ∴cosA是有理数。

(2) (1) 当n=1时, 显然cosA是有理数;

当n=2时, ∵cos2A=2cos2 A-1, 因为cosA是有理数, ∴cos2 A也是有理数;

(2) 假设当n燮k (k叟2) 时, 结论成立, 即coskA、co (k-1) A均是有理数。

当n=k+1时, cos (k+1) A=coskAcos A-sinkAsinA,

解得:cos (k+1) A=2coskAcosA-cos (k-1) A

∵cosA, coskA, cos (k-1) A均是有理数, ∴2coskA-cosA-cos (k-1) A是有理数,

∴cos (k+1) A是有理数。

即当n=k+1时, 结论成立。

综上所述, 对于任意正整数n, cosnA是有理数。

(方法二) 证明: (1) 由AB、BC、AC为有理数及余弦定理知cosA=是有理数。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cosnA和sin A·sin nA都是有理数。

(1) 当n=1时, 由 (1) 知cosA是有理数, 从而有sin A·sinA=1-cos2A也是有理数。

(2) 假设当n=k (k叟1) 时, cosA和sinA·sinkA都是有理数。

当n=k+1时, 由cos (k+1) A=cosA·coskA-sinA·sinkA,

sinA·sin (k+1) A=sinA· (sinA·coskA+cosA·sinkA) = (sinA·sinA) ·coskA+coskA+ (sinA·sinkA) ·cosA, 及 (1) 和归纳假设, 知cos (k+1) A和sin (k+1) A都是有理数。

即当n=k+1时, 结论成立。

综合 (1) 、 (2) 可知, 对任意正整数n, cosnA是有理数。

评价:此题作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极其普通, 照搬到高考考场上却很另类, 因为它不是《标准》规定学习的内容。区分度肯定差, 优秀生和差生一个样。只有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才能解答此题, 那也是个别考生。数学考试结束后考生哭声震天, 命题者遭到网上“人肉搜索”。

6. 教会考生规范答题也很重要

模块七重点词汇复习讲解 篇8

1. familiar

【分析】familiar用作形容词,意思是:熟悉的,常见的,亲近的,随便的

The old lady looks familiar to me, but I don’t remember her name. 这个老夫人我看起来很熟悉,但是记不得她的名字了。

Familiar friends亲密的朋友

The young man’s manner is too familiar. 年轻人的态度太随便了。

【拓展】

Sth. is familiar to sb.=sb.is familiar with sth.

We are familiar with the song they are singing. =The song they are singing is familiar to us. 我们很熟悉他们唱的那首歌曲。

2. application

【分析】application n.应用,运用,申请

Please fill out the application form and return it.请填好申请表,然后交回。

We received 20 applications for the job. 对于这份工作,我们接到20人申请。

I made five applications but got nothing. 我做了五份求职申请,但都没有成功。

【拓展】apply for申请

I would like to apply for the good post. 我想申请这个好职位。

My sister applied for a teaching post in this school last year. 我姐姐去年在这个学校申请了一个教学岗位。

apply to应用,适用于,与……有关

This kind of rules apply to w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ly. 这种规则只适用于我们中学生。

3. relief

【分析】relief n. (病痛,负担等的)减轻,缓解;轻松;宽慰;救济

This medicine can bring relief to the patients. 这种要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To his relief, his son passed the driving test at last. 使他欣慰的是,他儿子最终通过了驾驶考试。

The medicine gave him some relief. 这药为他减轻了一些痛苦。

The relief supplies will soon be flown to the area where the strong earthquake happened. 救济物资将很快空运到发生强烈地震的地方。

【拓展】relieve v.减轻,解除,缓解

Encouragement is the best way to relieve the children’s pressure. 鼓励是缓解孩子压力的最好方法。

The headmaster was relieved of his post at last. 这个校长最终被解除了职务。

4. admire

【分析】admire vt.陪同,陪伴

动词admire的意思是“赞美,钦佩,羡慕”。常用admire something/ admire somebody for something.

I admired his great courage at that time. 那时我钦佩他的大的勇气。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 admire her for her bravery. 毫无疑问我钦佩她的勇敢。

【拓展】

Admire也可表示“高兴做某事”,用admire to do。

I would admire to talk with you tonight. 我很高兴今晚能与你交谈。

Admiration名词,用于have an admiration for意思是“对……非常佩服/欣赏”。

We have a great admiration for the people’s heroes. 我们对人民英雄怀有十分钦佩的心情。

5. distant

【分析】distant adj. 遥远的

As is known to all, the sun is distant from the earth. 众所周知,太阳远离地球。

The station is three miles distant from our house. 车站离我们房子3英里远。

There is an old man who is good at making up stories in the distant village. 在那遥远的村子里,有一位善于编故事的老人。

【拓展】distance n. 距离

What’s the distance from Beijing to Shanghai? 北京到上海有多远?

常见短语:in the distance 在远处 at a distance 隔开一段距离 keep sb at a distance 疏远某人 within walking/hearing distance在步行可及/听到叫声的地方

6. distinction

【分析】distinction n. 声誉;区别;差别

All of them have the distinction of helping others. 他们所有人都享有帮助别人的荣誉。

I’m sorry. I can’t make/ draw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books you gave me. 很抱歉,我不能区分你给我的这两本书。

【拓展】distinguish v. 区分,辨别,分清

He is old enough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他已经长大了足以区分对和错。

Distinguished adj. 卓越的,杰出的

Lucy is distinguished for her ability to speak English fluently. 露西因为她的讲流利英语的能力而卓越。

These are the highest distinctions that have been given by the government. 这些是政府所给的最高荣誉。

7. historic

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约时间。

【分析】historic adj. 有历史意义的

His grandfather took part in he historic May 4th Movement in 1919. 他的祖父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1919年五四运动。

They are busy preparing for the historic talk. 他们在忙着准备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谈。

【拓展】historical adj.有 “历史的”意思。

请把这本历史小说放到抽屉里。

Please put the historical novel into the drawer.

history n. 历史 in history 历史上

There are a lot of historic spots in our city. 我们市里有许多历史古迹。

8. annoy

【分析】annoy vt. 使烦恼,使生气

Don’t annoy others by singing loudly at the moment. 此刻不要大声唱歌以免打扰别人。

I hope you won’t be annoyed by my questions. 我希望你不要被我的这些问题惹烦。

【拓展】

be annoyed with sb for. 因为……对某人生气/厌烦

His mother was annoyed with him for Being rude to their neighbors.

他的母亲因为他对邻居们的粗鲁而生他的气。

be annoyed to do因为做……而恼火

annoying 令人恼火的, annoyed 感到恼火的

He was annoyed to find that the stamps on the envelope had been torn off. 他发现信封上的邮票被人撕走感到恼火。

9. undertake

【分析】undertake v. 着手做,从事,承担

This lawyer undertook the case without a fee. 这个律师免费承办那个案件。

She undertook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hole scheme. 她负责这个计划的组织工作。

【拓展】undertake to do. 着手做某事,答应做某事

I undertook to teach the children English. 我答应教孩子们的英语。

undertake that 保证

I can’t undertake that you will make a profit. 我不能保证你会获利。

The farmer undertook that the sheep will grow well under his care. 农民保证羊群在他的照顾下会长得很好。

10. arise

【分析】arise vi 发生,产生;起立;起床;起义

Use the money when the need arises. 有需要时就要用这笔钱。

A campaign has arisen. 一场运动发生了。

As students we must arise at dawn. 作为学生,我们必须天亮就起来了。

A strong wind arose in the night. 夜间刮了大风。

【拓展】

arise from…由……引起,由……产生,从……升起,起源于……

Smoke arose from the chimney. 烟从烟囱里升起。

A mist arose from the lake. 湖上起雾了。

New difficulties will arise from such situation. 那种状态将会产生新的问题。

Accidents can arise from carelessness. 粗心会引起事故。

Part Two 词组专讲

11. Be capable of

【分析】Be capable of 有能力做某事

He is quite capable of lying to get out of trouble. 他能够用谎言摆脱麻烦。

You are capable of better work than this. 你能做得更好。

【拓展】

be able to 能做某事

The fire spread through the hotel very quickly but everyone was able to get out. 火势迅速在宾馆蔓延,但每个人都能离开。

12. in large quantities

【分析】in large quantities 大量地

At that time, many countries bought tea from China in large quantities. 那时侯,许多国家从中国大量地购买茶叶。

Every year, good soil is washed away in large quantities. 每年都有好的土壤大量地被冲刷掉。

【拓展】

large quantities of 或 a large quantity of 意思是“许多的,大量的”,后接可数或不可数名词。 谓语动词的数和quantity的形式一致。

There is a large quantity of students in the library. 图书馆里有许多学生。

Large quantities of of cotton have been shipped to Japan. 大量的棉花已经被船运到日本了。

quantity 量,数量 quality 质量

If you don’t learn to think when you are young, you may never learn.

The changes of quantity cause the changes of quality. 量变引起质变。

13. search for

【分析】search for指“搜寻,寻找某人或某物”。有时也可以用search…for…这个结构,表示“对……进行搜查,以找到……”。

All night long, they were searching for the lost child. 一整个晚上,他们在寻找失踪的孩子。

【拓展】辨析:search,look for

search指“搜查某地或搜身”。它的宾语可以是地点名词或人、衣袋等。如:

look for Look for意思是“寻找”。常见于日常用语。如:

Without permission, they searched the thief. 未经允许,他们搜了小偷的身体。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in the classroom? 你在教室里找什么?

英语中其他search 的短语。

In search of寻找,寻求 in one’s search for 寻找

上一篇:数值积分方法在C++语言中的应用下一篇:走过花季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