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业分析(精选8篇)
粘度的笼统学说 粘度无论是对凸版或柔版油墨来说,一般除明显地,并严格的与印刷有关外,还有一个通用的规律,粘度高的油墨,印刷速度慢,只适应胶印单张或凸版、手工丝印;粘度低的油墨,印刷速度快,适应高速轮转印刷 的柔性、凹印和胶印。具体到胶版平印油墨和凸版油墨的粘度来说,并不象柔性凸版油墨和凹版油墨那样十分明显的区分。通常印机速度慢,采用粘度高的印刷油墨;印机速度快的,要用粘度低的印刷油墨。印刷 油墨的粘度在随印刷速度的加快时,因墨辊与印版摩擦后油墨温度升高而变小外,当环境温度的上升后,油墨的粘度也会逐渐变小,这种在使用油墨时,随着温度的上升,其粘度下降的行为被称为粘度指数增加值,即粘度指数是表示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指标,例如,溶剂油在低温下形成淤浆时,如果加入甲基丙烯酸酯和极性单体的共聚物排除此类故障的发生。如果与低分子量无灰分散剂混用效果更佳。这能够防止和排除粘度指数增加,故常称为粘度指数增加剂。所以粘度稍高一些也不会影响正常的印刷作业速度。粘度过高,不仅影响印刷附着牢度,而且也影响印刷作业速度。另外,包装印刷 承印材料对油墨的粘度要求也有所不同。表面张力小的聚烯烃承印材 料与表面张力大的聚烯烃承印材料,在采用印刷油墨时,需进行表面处理外,一般前者要选择粘度小的油墨,而后者则相反。不然的话,就容易出现拉毛、掉粉、糊版和转移印刷油墨附着不佳的故障。除上述所叙述的粘度与印刷适应性外,当我们认为油墨的粘度在属于印刷 的速度范围
内,为什么在印刷速度慢时,印刷适应性没有问题,而当提速到一定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轻则拖尾,重则色浓度变浅呢?在围绕该故障的出现,我们应考虑到粘度的确切定义和长期被人们忽视的包装粘性问题对此,笔者在试谈粘性前,首先对有关印刷油墨的粘度界定作一表述。粘度的界定 在介绍粘度的区别前,我们都知道:粘度是测定印刷 油墨流变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油墨与印刷适应性的一个主要指标。油墨的许多流变性能与应用性能几乎都与粘度有关。但测定印刷油墨粘度的仪器常分为:锥板式、带式、轴运动式、平行板式、旋转式、小孔式 等粘度仪。粘度一词,过去人们误将动力粘度、相对粘度和运动粘度统称为粘度,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对于粘度一说,只指动力粘度的简称。笔者为此特作以下说明: 动力粘度:简称粘度,符号为y,定义为(μ)=C/D,其中C为剪切应力,D为垂于流层的方向上的速度递度,即流体流动的剪切应力除以流层方向的速度递度。其S1单位为帕·秒,化工技术中常用毫帕·秒。过去用的厘米克制单位厘泊。1厘泊=1毫帕·秒。相对粘度:过去常误称为比粘度,甚至误简称为粘度。定义为:流体的动力粘度与温度下水的动力粘度之比,为无量钢量,有时它也提高分子溶液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纯溶液动
力粘度之比。运动粘度:符号为V,定义为V=y/P。其中y为动力粘度,P为其密度,即动力粘度除以流体的密度。S1单位为米2/秒。化工技术中常用毫米2/秒,过去使用厘米克秒制的单位为斯、厘斯。1厘斯=1毫米2/秒。印刷油墨的粘性与印刷适应性的关系 粘性的含义和认定条件 包装印刷 油墨粘性的一般定义为一种物质的粘着性,也可以解释为:在既定速度下,印刷油墨分离两个一定单位面积的平面(它们彼此之间则由液体所粘连在一起)所需的力。过去人们误认为粘度大的印刷 油墨,其粘附力就大。其实粘性与粘度虽有相关性,但只指在一般情况下印刷油墨粘度大的粘性也偶尔也大的个别品种或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极不稳定的油墨粘度而言。多少年来,我国的油墨制造者其实误导了一些包装印刷操作工,因为通过多年的反复实
践后,人们发现:有些印刷 油墨粘度相差很大,但其印刷的附着牢度性确十分相似,而无法用粘度大的印刷油墨就会粘性也大去自圆其说。笔者认为:作为包装印刷油墨的技术指标,应以油墨的粘性为主来选用油墨。这不是说粘度就不考虑了,因为粘性的大小不仅决定着印刷的光泽、附着、遮盖力、色浓度等方面的质,而且也决定着印刷出的数量。为此,我曾与山东勇飞集团的王经理和江苏南京金亚张经理、浙江杭州迪邦王厂长等就量与质的问题作过较为详尽的交流和描叙。笔者对勇飞集团采用的油墨做过比较,例如采用南京一油墨厂的里印黄色油墨:(1)一涂-4杯油墨净重91.7g;
(2)油墨粘度指标为200秒(实为204秒)/25℃·涂-4杯(3)当加入1:1稀料后为100秒/25℃;(4)当加至1:2的稀料后粘度为57秒/25℃;
(5)当加至1:3的稀料后为38秒/25℃·涂-4杯;(6)当加至1:4的稀释后为23秒/25℃·涂-4杯。而在测试苏南一油墨厂的黄色油墨:(1)一涂-4杯油墨净重94.3g;(2)油墨粘度指标为67秒/25℃·涂-4杯;(3)当加入1:1稀料后为54秒/25℃;
(4)当加至1:2的稀料后粘度为42秒/25℃;(5)当加至1:3的稀料后为31秒/25℃·涂-4杯;(6)当加至1:4的稀释后为22秒/25℃·涂-4杯。笔者都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相同的比对,结果是,后者尽管在粘度指标上处于劣势(而当在加至1:4稀料确与前者接近),而在印刷结束后,其印刷出的数量却高于前者近7%之多。
用粘度表象不能说明粘度大的就一定会在印刷后的数量大。事实证明,为包装印刷企业不仅要求油墨的提供者,要有一定的粘度范围,更不要将通常的油墨稠度或浓度判断为粘度,我们所指的粘度,仅指动力粘度而言,说白了,留在承印物的墨膜不是溶剂,而是树脂和颜、填料。一句话,求质只能证实品质,而求量则能有效地控制印刷生产成本。
当然在探讨粘性时,我们更应注重油墨的颜色之间的相互粘性关系,一般而论,后一色墨的粘性不能大于前一色,否则会把印刷上的前一个色墨拉下来(常称为染色等故障)。为了预防上述故障,包装印刷操作者在添加油墨稀料时,尽可能将先行印刷的油墨体系中加入更多地真溶剂,而后边印刷的油墨体系加入更多地稀释剂为宜。
粘性的一般学说
包装印刷油墨的粘性学说,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之后从积累中总结出了与油墨粘度的不同区别。在理论上讲印刷油墨的粘性不仅所用油墨粘度的性质,而且也会有固体的弹性破裂特性。
通过在粘性的含义和认定条件,使我们看到了粘性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情况,它与弹性、粘附性能以及表面张力等因素均有关,更与包装印刷的适应性有关联。我们对粘性系数与油墨对塑料、纸张、金属油墨的粘性必须低于临界点,否则该速度下就会发生糊版或拉纸、毛网目化等现象。如果印刷条件允许,则油墨的粘性应当越高越好,这样印刷品才能网点清晰、完整,印刷油墨中就能多加稀料或调墨油从而提高印刷制品的数量。我们知道,如果油墨的套印性不好,则印迹就不会平整,甚至能把先印的油墨墨膜拉下来。所以,油墨要具有良好的套印性,每一层油墨墨膜必须具有抗分离(粘性)作用。
因为粘性与粘度所不同的是:粘度是分子内部的阻抗,而粘性则与油墨墨膜的分离比例有关,一般来说,粘度与粘性是成正比的的学说是——油墨的粘度越大,则其粘性亦越大,但也不尽然。因为油墨的粘性是与承印物膜的分离比例有关的。故可以用油墨粘性仪来测定油墨在不同转速下的粘性,以使每个油墨都具有良好的套印性。例如油墨的丝头太
长时,由于形成的长丝会回抽,所以有可能使印品带有斑点,其印刷网点也不如比较短的油墨完整——所谓“立”得起一些。对于雕刻凹版和感光柔性凸版油墨来说,丝头长的油墨不易在版上擦净等等。
对于任何一种流体来说,当对其进行力学研究时,一般都牵涉到粘性与弹性两个性质。
一般地说,油墨的粘性与粘度是成正比关系的,这只是一个十分笼统的而极不负责的概念。油墨的粘性取决于油墨膜的分裂(离)关系。因此,在一定的速度下,测定一种油墨的粘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速度越快意味着分离力大。可以看出,包装印刷机的印刷速度与油墨的印刷性能是密切相关的,一种油墨在低速时可能非常顺利,而在高速时就可能故障百出。例如拔纸毛(剥纸)、胡须、针孔、缩边、斑点、飞墨、回抽上墨少(套印性能差)、蹭脏等等。过去对粘性的测试方法,一般采用所谓手指感觉法,即在食指上沾一些油墨,然后将大拇指合上,再使两个指头分开,根据两个指头分开时所感受到的力来判断油墨的粘性。这种传统的方法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但无法用数字去表达清楚。尽管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测定粘性的油墨粘性仪,虽然摆脱了粘性无法用数字表达的时代的结束。但只能作相对的粘性数字表达,而不能以标准的力学单位制来说明,仍需要经验加数据,才能准确应对包装印刷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
粘性增值对包装印刷的影响
多年来,人们在印刷过程中,通常印刷油墨会因PH值的增减或由于单独补加的调墨油或冲淡剂,或稀料等种种原因,其印刷的色浓度变淡变浅,或在提高印刷速度时出现着不上油墨(常称脱辊或不上墨)。运用“两维制墨”原理中的溶解度的平衡或加入交联及偶联剂类去提高粘性的增值和提高光泽及附着性,除了油墨的胶化、返粗和墨辊或印版网(线)纹穴里堵塞外,常常会出现粘性增大而影响着正常的印刷生产。
(一)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的环境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英国《会计学月刊》(Journal of accounting)、1971年比姆斯(F.A.Beams)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J.T.Marhn)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进入90年代后,在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的推动下,环境会计问题逐渐引起会计学界的重视。
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采用借鉴国外经验、立足解决国内问题的方式。国外在过去几十年里对环境会计概念的定义及其内容的研究较为成熟,而我国作为在这方面起步晚的国家,主要致力于论证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实用性,提高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意识。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逐渐细致深入,研究视角和出发点各异。但总体来说,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还是不充分的,加大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的研究对推动我国企业高质量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有深远的影响。
(二)研究意义
造纸印刷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行业,也是我国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上交所和深交所的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比较其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分析我国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及所存在的不足,针对我国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的意义重大:1.可以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了解到企业的环境状况和环境业绩,以便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2.能够体现出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做出的努力,提升企业形象,增加公众对企业的产品及服务的信任;3.在行业内形成良性竞争,有利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形成,从而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体系。
二、我国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
造纸印刷业是重污染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广。因此,对造纸印刷行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研究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比例变化
通过统计近几年造纸印刷业的环境会计披露情况,可以从所占比例直观的看出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势头。事实上,自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企业应当公开环境信息。因此,2005-2006年环境信息披露百分比有所上升;2008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08]24号)。要求对13类重污染行业的公司申请首发上市或者再融资进行环保核查;上海证交所于2008年5月4日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鼓励上市公司应当在披露公司年报的同时,也要披露公司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从而使环境信息成为年度报告的内容。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所以,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百分比有了显著的上升,这说明我国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也说明我国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得到广泛遵循,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环境对于整个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分布情况
通过查阅42家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年报、社会责任书、环境报告书、招股说明书等统计出样本公司环境的会计信息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在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的披露方式杂乱不统一,并且以上42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公司以4种形式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14家公司以3种形式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16家公司以2种形式进行披露,4家公司以1种形式进行披露,1家公司没有披露。从统计情况来看,更多的企业选择同时在几个项目中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多数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以两至三种的形式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9家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书,2家发布环境报告书,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逐步从董事会报告、招股说明书等报告中分离出来,独立集中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针对披露信息统计出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布情况的百分比,由统计结果来看,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的大多数企业选择在招股说明书、财务报表附注和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财务报表附注主要披露和环境相关的以货币计量的信息,以定量描述信息为主,招股说明书主要披露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的环保风险和行业竞争的环保优势,董事会报告主要披露的是公司的整体环保理念及方针政策以及公司本年度的环保措施和下一年度的环保计划,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另外,有9家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家上市公司发布环境报告单独详细披露环境信息,这也反映了环境信息披露在我国上市公司逐渐普及,企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环境及社会效益,但是,由于数量相对于42家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还是较少,所以,对单独详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方面重视程度还是不够。
三、分析我国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问题及成因
在我国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中,各项目上都有公司做出不同程度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因此,可以看出造纸印刷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方面的披露状况整体良好,但通过对上述各项具体的实务分析发现,我国造纸印刷业环境信息披露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企业的自利性倾向明显,往往有选择的进行披露
通过对上述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各项报告披露内容的具体分析,可以明显看出我国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在环保计划措施、环保投资、环保拨款及补贴方面的披露分别占80.95%、69.05%和61.90%,要明显多于其他项目的披露,这说明企业更倾向通过其环保措施、环保投资和环保拨款及补贴等对环保的投入方面披露有利于自身形象的信息,披露自己在环保方面的投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所以,企业在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效应及社会责任,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作为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也越来越重视,企业为了自身形象,很少披露与处罚相关的负面信息,对环保风险方面也仅停留在论述整个行业可能产生的环保问题以及国家相关法规对环保的要求。
(二)我国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上随意性较大,披露方式不统一
首先,我国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没有全部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披露企业必须公开和自愿性公开的环境信息,不能体现环境信息的重要性。其次,国家没有强制性规定统一的披露方式,更多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选择同时在几个项目中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招股说明书、财务报表附注和董事会报告仍是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主要的披露方式,但是,也有上市公司将环境信息的披露逐渐单独转移到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中进行集中的环境信息披露。所以,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上随意性较大,尚不存在统一的规范。
(三)欠缺科学的信息披露计量方式,企业的披露情况缺乏可比性
由于我国环境会计理论发展尚不成熟,财务报告及其附注中货币计量的信息进行披露时,各个企业并没有在财务报表中设置统一的环保投入或环保费用科目,并且货币计量的环境信息与非货币计量的环境信息以及货币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环境信息之间没有科学的计量比较方法,所以,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之间的环境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对其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也不能做出科学的评价。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上述造纸印刷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目前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的一些问题:企业自利倾向明显、有选择的披露、披露方式不统一、披露情况缺乏可比性等等。这些是由于社会缺乏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高度关注、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上市公司自身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所导致的。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客观完整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满足社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激励企业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无论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国家宏观战略规划的要求,提高对环保的关注度,加强政府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建立健全有关法规,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和方式,增强环境会计方面的理论研究,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提高上市公司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对改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都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全面客观规范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不仅能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提高企业的社会价值,影响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的经济决策,而且还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长远的现实意义。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然而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大部分的经济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日趋重要。造纸印刷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行业,也是我国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及所存在的不足,针对我国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加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造纸印刷业
参考文献
[1]许岚.我国造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2.
[2]赵天燕,杨柳.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基于造纸印刷业的实务分析[A].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理财学研究所、《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理财学研究所、《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2008(11).
[3]芦阳.我国造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1(08).
[4]徐萌.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5]韩琦莉.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
据统计,我国约有11万家印刷企业,其中包装印刷企业约4万家,包装印刷产值占印刷业总产值的30%,然而包装印刷行业的VOCs排放量却达到印刷行业总排放量的80%左右。该现况已引起国家环保部门的高度关注,在相继出台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法规中,屡次将包装印刷列为重点治理行业。VOCs对生态、环境、健康有着重大影响,国家已将其列为重点控制污染物,包装印刷业作为VOCs排放控制重点行业,加强控制和治理迫在眉睫。
地方政府也加大对VOCs减排的重视力度,2015年2月上海市环境保护局颁布了《印刷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规定了印刷生产过程中即用状态印刷油墨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规定了印刷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随后北京也在2015年5月颁布了北京市《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标准规定了印刷生产活动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控制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
下面对北京、上海的VOCs排放标准进行一个比较:标准对即用状态印刷油墨VOCs含量限值进行了规定,北京市的规定如表1所示。除油墨外,印刷生产活动中使用的润版液中醇类添加量应≤5%;印刷生产活动中不应使用煤油或汽油作为清洗剂;印刷生产活动中不应使用溶剂型上光油;印刷生产活动中不应使用溶剂型书刊装订用胶黏剂,胶黏剂有害物质应符合HJ/T220的要求。上海市的规定如表2所示。
北京市的起草单位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北京印刷协会,上海市起草单位为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由表1和表2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北京市的规定中油墨中VOCs含量限值更加严格,而上海市则对更多的油墨种类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体现了标准制定过程中要根据地区差异制定不同的标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对于在印刷生产活动中,设备和车间排气筒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这两个标准也分别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且标准制定有明确的指向性,VOCs控制指标主要指向使用量大、毒性大和光化学反应活性强的物质,如苯、甲苯、二甲苯、总VOCs等的排放限值。北京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限值如表3所示,上海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限值如表4所示。
北京市第一时段,也就是2015年7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期间的排放限值规定与上海市的标准几乎一致,北京标准中将甲苯和二甲苯以合计的形式进行了规定,北京市第二时段,也就是2017年1月1日之后将执行第二时段标准,标准将甲苯和二甲苯合计排放限值由15mg/m3限制到了10mg/m3以内,将非甲烷总烃限制由50mg/m3降到了30mg/m3,可见其在治理VOCs排放的力度之大,被称为全球最严格标准。
北京市标准还规定了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其中包括厂界和印刷生产场所的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的浓度。北京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如表5所示,上海市标准对企业边界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了规定,如表6所示。
北京市在第二时段的标准更加严格,同样给了印刷企业一个调整时间,与北京市相似的,上海市在标准制定上也对新建企业与现有企业有所区分,对于现有企业标准执行由2016年7月1日起,新建企业标准执行自2015年3月1日起,在标准制定中尊重了工艺、时间、技术、区域的差异,工艺差异即工艺之间、承印材料之间的差异;时间差异即现有企业与新建企业的差异,技术差异即源头控制与末端控制的差异;区域差异是指重点区与非重点区的差异。
对于排气筒具体高度及距周围建筑物的距离按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且不应低于15m,这点北京和上海有相同的规定。面对标准的出台,北京和上海市政府及环保部门应该如何对印包进行引导和管理做呢?
①加强VOCs源头控制。新、改、扩建VOCs项目应在设计和建设中选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和密闭化工艺,提高设计标准,实现设备、装置、管线、采样等密闭化,从源头减少VOCs泄漏环节,工艺、储存、装卸、废水/废液/废渣处理等环节应采取高效的有机废气回收与治理措施,满足国家及地方的达标排放和环境质量要求。环保部门应在环评和环保验收阶段严格把关并督促落实。
②加强VOCs污染监管。结合VOCs排放控制地方性标准陆续实施,加强对VOCs排放源的监测、监察和监管工作,督促企业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净化效率达到相关要求,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重污染企业、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或存在严重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要依法关闭、限期治理或停产整顿。对未按期完成VOCs治理项目的企业暂停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③建立VOCs减排管理信息平台为配合推进VOCs减排工作,实现减排效果的动态跟踪和评估,环保部门要加快建设工业源VOCs排放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统一监管VOCs治理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在线自动监测数据。
④强化信息公开和社会参与。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VOCs治理及补贴企业名单,引导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企业环境监督。逐步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制度,企业应通过安装VOCs在线监测等方式,主动公开污染物排放、治理设施运行以及非正常工况等相关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对虚报数据、督查考核不达标或骗取补贴资金的企业进行处罚,并在环境保护部门网站上公开。
⑤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及宣讲会等形式,向VOCs排放企业进行导向性宣传,努力形成有利于污染治理的舆论氛围,使企业充分认识VOCs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组织VOCs污染治理专业机构对排放企业进行政策及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VOCs治理系统咨询。
标准的实施无疑将会加速包装印刷业的格局变换,一些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将遇到生存危机,甚至被淘汰出局,而那些在关注绿色印刷等环保方面有持续投入的印刷企业会继续受益,并可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同时,包装印刷企业在北京、上海的新建和扩建也将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对未来北京、上海印刷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也加速了北京、上海绿色印刷包装的发展。其他各地方政府也会加强对印刷业VOCs排放的管理,而对全国印刷业有新的启示,印刷包装企业又该如何面对呢?
①用水性油墨代替溶剂型油墨。凹印是我国烟包印刷的主要生产工艺,由于以往生产中大量采用溶剂型油墨,由此导致的VOCs排放和溶剂残留超标等问题,一直使业界颇受困扰。为解决以上问题,越来越多的印刷包装企业逐渐改用水性油墨。另外,还有一些印包企业为了更好地控制VOCs排放,从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双向实施,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②在印刷环节安装VOCs回收装置。相比纸张凹印企业来说,VOCs治理给软包装凹印企业造成的压力和困难更大。在凹印环节引进VOCs回收治理装置,如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深入欧洲包装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并与意大利一家非常著名的VOCs治理装备公司达成合资协议,将引进先进活性炭颗粒吸附+纯氮气脱附技术,再通过深冷凝技术对混合溶剂进行回收,不仅有高达98%的吸附效率,而且整套系统运转起来非常安全、可靠,极大地避免了目前VOCs治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能很好地解决VOCs处理问题。然而,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生产特点的VOCs治理技术,已经成为许多软包装凹印企业积极应对的课题。
北京、上海印刷业VOCs排放标准的实施,势必加快北京、上海印刷包装的绿色化,同时为北京、上海印包企业顺利适应标准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为其他地区的标准制定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作者单位:陕西省卫生宣传教育中心(陕西豪迪印刷厂)、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
公司印刷、装订及印后加工,其中主要的原材料为纸张及油墨、汽油、酒精等易燃材料,这些物资存在引起火灾的潜在危险;在生产加工环节中,由于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极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电气安全风险大,稍有不慎,容易发生线路短路,造成设备故障。针对公司安全生产状况,从分析现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入手,提出几点改进对策和措施
一、安全隐患分析
1.火灾危险
印刷企业所使用的大量纸张、油墨、清洗剂等原辅材料都是易燃品,是印刷厂主要的危险源。
2.设备运行危险
切纸、印刷、装订等机械设备运转速度快,传递能量高,某些设备有开放工作面,设备失修、违规操作极易对肢体造成伤害。
3.刀片割伤、烫伤
模切刀模装有锋利的切刀,在搬运、装卸、存放刀模时如果违反操作规程,极容易造成肢体割伤;另外烫印时高温加热版易发生烫伤。
4.电危险
(1)静电
高速印刷机在高速运转中会产生高压静电,严重时可能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
(2)导线电缆漏电
绝缘层老化或破损失去绝缘作用,会使设备或其他接触导体带电,人体接触时触电受伤。
5.化学危险品
印刷或印后处理中可能会用到挥发干燥型油墨、清洗剂、汽油等易燃、有毒化学物品,危害操作人员健康,并可能诱发火灾。
6.其他环境隐患
工作通道被占用、安全标志不清晰或丢失的不安全工作环境,也是造成印刷生产安全事故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安全措施
1.强化安全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控制不安全行为
在各种安全事故原因构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如传动部分没有防护装置、电气插头塑料壳损坏、电源线老化有裸露接头、非本机操作人员开动机器等等。要想杜绝事故的发生,根本的措施只能是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使人不发生错误判断、错误操作(人的不安全行为)。只要每位员工认识并制止了危险行为的发生或控制了危险因素向事故转化的条件,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近年来,公司引进了各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如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5S等,制定了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编制安全措施、管理方案等,其基本目的就是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2.严把人员的选用和配置关,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
随着公司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员工不但要掌握设备的操作技术,而且要熟悉各种安全操作要领。这就给我们行业的用人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严把人员的选用和配置关。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这是预防工伤事故的根本。员工的安全素质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安全技能知以、文化知识结构、心理应变能力、心理承受适应性能力和行为规范约束能力等。
3.针对公司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现场安全防范措施
3.1防火:生产厂区禁止吸烟,抽烟者一律到指定吸烟区。
3.2.防止设备运行危险、刀模割伤及烫伤:严格操作规程,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印刷机及其他设备,确保设备的防护装置工作状态良好,运行不正常的设备应停产检修。
3.3防触电措施: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应加装静电消除配套设施,严格控制印刷车间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定期为车间、设备消除静电;设备应有正确的接地保护,导线电缆应避开人员必经之路,老化、破损电缆要及时更换,带电维修要遵守操作规范。
3.4.安全使用化学品:建立和规范危险化学品的购入、储藏、运输、使用制度,结合生产工艺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
3.5生产现场的布局应密切结合生产工艺流程,满足卫生、防火、防爆、防泄漏的要求。人车分流、道路通畅;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要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识;灭火器放置位置、逃生路线要明确。
3.6仓库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防火、防爆等保障安全措施。原纸和油墨以及燃料用油应采用防护墙,间隔存放。一般运输通道宽2m-3m,便于叉车运输原纸通行;人工作业道宽1m-1.5m;检查通道宽不得少于0.5m,原纸与墙壁距离不得少于0.5m。
国外印刷业的现状及趋势
1.美国印刷业发展概况
美国印刷企业共有5000余家,近百万的从业人员。目前印刷销售额稳固在1400亿美元以上。
美国印刷业主要包括商业印刷、报纸印刷和包装印刷。2011年美国印刷产品年收入1451.20亿
美元,油墨年销售额456.1亿美元,印刷耗材年销售总额102.8亿美元,承印材料年销售总额
11901.6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均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面对印刷业的新机遇、新领域,NAPL的《行业状态》问卷调查显示,未来2~3年增长最快的行业为:彩色数码印刷、可变数据印刷、彩色宽幅
印刷、网络印刷等数码印刷行业,而胶印、单色宽幅印刷等传统印刷增长缓慢。
2.德国印刷业发展概况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世界前四位的印刷市场,总产值389亿美元,印刷行业公司9700多家,员工数15万,平均每家公司16人,平均年营业额390万美元。根据产值,德国印刷业排在前三位的是包装印刷、广告印刷、商业印刷,占整个印刷市场的80%。按印刷工艺分类:胶印占42%、柔印占21%、凹版印刷占13%、数码印刷占12%、其他占12%。德国印刷出口额为41亿欧元,主要出口国是瑞士、奥地利、法国、荷兰、英国;进口额18亿欧元,主要进口国是中国、英国、法国、波兰、奥地利。在德国,推动印刷业发展的是高度竞争的零售行业和非常健康的图书市场。德国印刷企业所处的环境特点是较高的质量和强大的竞争,这些都是德国印刷和造纸技术的供应商所支持的。
3.日本印刷业发展概况
与印刷媒介相关的市场环境相联系,日本印刷产业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如长期的经济停滞、各种
信息媒介的流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与社会老龄化,以及2011年日本东部大地震。与上一年相比,2012年日本印刷机械设备生产总量下降了2.1%,印刷设备出口总额下降了11.9%。日本市场对资本的注入将持续采取谨慎观望态度,期盼能够经济复苏。那些不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印刷公司还会不断倒闭。围绕产业、商业模式改革和以适应数字与电子媒介的创新为核心的争论将一直不断。
4.英国印刷业发展概况
据英国印刷行业联合会统计,英国印刷产业营业额大于143亿英镑,是全球第五大印刷品生产国,有大约10500个印刷公司、14万名员工。2008年之后,小产业对印刷品的需求降低,印刷业开始适应数字化,商业印刷下滑,包装印刷增长。面对机遇与挑战,PSP(印刷服务供应商)和MSP(营销服务供应商)意识到,必须了解客户的业务,了解其他渠道,开拓印刷如何与其他渠道合作。“传统的高产量、低利润的印刷品正在减少,而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印刷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我们的目标市场是高附加值的印刷领域。非常高兴未来我们生产的每一件印刷品都是不同的——每一件优质的产品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价格。”PCS董事总经理迈克尔•托德在第三届国际印刷工业发展论坛如是说。
5.意大利印刷业发展概况
2012年意大利印刷产业营业额为27亿美元左右,出口额为22亿美元左右,其中出口的包装印刷与纸制品加工业占70%,印刷业出口占20%,其他占10%,主要出口国家是美国、德国、中国、法国。据统计,2012年意大利印刷产业对中国的出口总额达1.53亿美元,是中国的第四大海外供应商,是中国的包装印刷与纸制品加工设备第一大海外供应商。意大利还是包装印刷与纸制品加工设备第二大出口国,仅次于德国。意大利在欧盟印刷行业中占13%,同比下降14%,但所占比例仍仅次于德国和英国,位居第三;在欧盟纸制品加工行业中占17%,同比增长9.4%,仅次于德国,位居第二。包装是全球消费发展的主要领域,因此包装印刷和加工主导全球印刷业。意大利有最新发明的混合加工的窄幅印刷机、配有小推车的凹印机、用于包装印刷的柔印机以及新一代UV固化灯管的UV油墨。如今,新的印刷技术及印刷材料的发展为工业印刷打开了全新的视角,如奢侈品包装市场发展迅猛,“可持续包装”依赖于新的环境应运而生,还有智能包装、纳米油墨、电子与生物医学中应用的“薄膜”仪器(RFID、OLED、电子纸等)。
6.印度印刷业发展概况
新兴经济体将在印刷产值方面取得较大增长,印度作为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印刷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印度印刷商联合会总裁高文德指出:2011年,印度印刷产值取得了73%的大幅增长。而在其他国家中,俄罗斯的增长幅度为69%;中国、委内瑞拉和乌克兰的增长幅度均为60%左右;印尼和马来西亚取得了50%以上的增长。在印度,印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大约2%,创造187亿欧元。印度印刷媒体产值预计到2015年将增加到227亿欧元。
7.印度尼西亚印刷业发展概况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图书库存呈连续增长趋势,每年出版的10万余种新书中,平均有55%左右的图书出版后就很快退出流通领域,成为新的积压产品,年库存码洋高达500亿元以上,这让出版社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而导致库存码洋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传统图书印刷的“起印量”限制,这使大部分图书被迫多印,长期占用库存,造成资源浪费。在传统出版领域,出于对经济成本的考量,一些难以大量发行和销售的绝版书,以及学术著作、专业教材、信息资料、艺术作品、古籍、回忆录等小众内容图书无法得到出版和传播,从而使一些高端科技和精英文化被人们逐渐忘记,得不到传承。而数字化的短版印刷则可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问题,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转型之路多磨难数字化出版可解决传统出版业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在转型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难题,不会一蹴而就。首要的难题来自于按需出版、版权保护、印刷模式三个方面。
1.按需出版
依托于网络技术、数字及内容制作技术的成熟,按需出版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西方一些大型图书出版机构,如Taylor&Francis,Simon&Schuster,Randomhouse等都已经开展了按需出版的业务,美国最大的发行商Ingram投资成立的LightningSource按需出版公司与全球4300多家出版社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传统图书出版社、按需出版机构、书店和图书馆提供按需印制和发行服务,大部分图书一次印几册到几十册。在日本,也有RIP、三菱书房、岩波书店、东京大学出版会等8家出版社合作,将部分绝版书通过网上书店以POD方式出版发行的事例。
但是在我国,按需出版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配套技术并不成熟。要做好按需出版,需要专业的按需出版平台来支撑,其平台应具有以下特点:①按需出版能否成功的核心是资源库的建设,以及支持混合印刷方式的数字印刷网络生产和管理平台,因此后端的按需印刷设备需要高质量、高速度、稳定的生产。②出版流程前端数字技术是“一次制作,多元发布”,因此即要考虑前端处理技术的规范化,同时也须充分考虑多元发布的安全性。③数字印刷网络平台是把客户、出版社、按需印刷输出中心联接起来的一整套系统,既要保证生产的顺畅性,也要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同时还要能满足经营管理的灵活性等。目前,凤凰集团等一些企业对按需出版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上海印刷集团新成立的商务数码公司,即是专门从事按需出版服务,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牵头组织的`《POD(AOD)应用研究》项目也是其中的尝试之一。
2.版权保护
在数字出版的大环境下,保障数字化工艺应用过程中出版物电子文件的安全与版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众多企业曾为电子文件的版权问题忧心不已。痛定思痛,众多印企也在积极寻求应对之法,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采用的一种对数字资产进行版权保护的电子胶片技术或可为一些企业提供借鉴。电子胶片技术可集中解决文件加工、管理、印制等环节的安全问题,排版公司、出版社、印制单位接收的电子胶片均可采用加密技术加密,让出版社放心地将电子文件用于印制。
3.印刷模式
北美出版商意识到亚马逊Kindle等电子书阅读器的吸引力,不断减少纸质书籍的印量,同时,大出版商亦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库存成本,而较少考虑每本书的印刷成本。其实,中国出版行业也已经开始向数字化进行转型,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印刷模式的改变。
关键词:印刷压力,包衬,中心距
1 前言
胶印机结构部件中压印机构是其核心部件,单张纸胶印机的压印机构由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压印滚筒及相关辅助装置组成。印刷必须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这种压力由压印机构产生的,即印刷压力。印刷压力是印刷机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控制印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国内平版胶印机普遍采用的是依靠机器上提供的压力大小,逐渐增加衬垫厚度来调节印刷压力,或者根据三滚筒直径相等原则计算滚筒包衬。研究证实[1,2],此种方法缺乏科学性,滚筒包衬厚度计算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另外压力调节过程也存在着随意性大、没有针对性和先后原则、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2 胶印机印刷压力的影响因素
2.1 纸张平滑度
在平版印刷中由于利用了富有弹性的橡皮滚筒印版与纸面不直接接触,橡皮布的弹性能够弥补纸面的轻微粗糙而较好地把油墨转移到纸张表面,所以对纸张平滑度的要求并不很严格。但如果要印刷高级精细产品时,为保证细微层次的再现而不受损失.也要选择平滑度较高的纸张来印刷,如铜版纸等进行印刷,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3]。
2.2 印刷速度
由物理公式v=R·ω,ω=φ/t得:t=R·φ/v
式中:t为压印时间;R为滚筒半径;v为滚筒表面线速度;φ为滚筒转过的角度;ω为滚筒角速度。
从t=R·φ/v式中可以得出,压印时间与印刷速度成反比关系。当印刷速度增快时,压印时间相应地减少,这时需要增加印刷压力,使印刷面之间良好地接触,使油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理想的转移。反之,当印刷速度减慢时,则需要减少印刷压力。在工作中,应根据机器的印刷速度,合理调节印刷压力,以得到满意的印刷品。
2.3 版面的结构形式
印刷实地所需的压力大于印刷线条所需的压力,印刷线条所需的压力大于印刷网点所需的压力。印版以实地结构的图文,只有采用较大的压力,才能使实地墨层平服,印迹结实。而网点结构的图文,应采用最小的压力,使网点结实饱满,不使扩张或收缩影响色调层次。另外,一般印刷高网线所需的压力大于印刷低网线所需的压力。
2.4 滚筒包衬的选用
滚筒包衬分印版滚筒包衬和橡皮滚筒包衬,压印滚筒没有包衬。橡皮布和衬垫一起组成了胶印机橡皮滚筒的包衬。胶印机的印版滚筒壳体和印版之间也衬有衬垫,这个衬垫有时也叫做印版滚筒的包衬。橡皮布和衬垫物,它们的弹性变化和形变特性,与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应选用富有良好弹性而在大量印刷后弹性不易失去的橡皮布、纸张等作为衬垫材料,来满足降低印刷压力的基本要求。
3 胶印机印刷压力的正确调节与控制
3.1 滚筒包衬的调节与控制
本文研究的J2108型胶印机为不走肩铁型印刷机,其3个滚筒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但是由于齿轮传动时,必须保持有一定的间隙,其正确的啮合位置是分度圆。因此,如果改变滚筒的中心距,其啮合位置将产生一定的变动,势必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理想的情况是保持固定的中心距,改变包衬的厚度来调节印刷压力。对滚筒包衬厚度的调节即在相邻两滚筒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包衬物的厚度从而达到调节印刷压力的目的。为此,要精确计算衬垫材料的厚度。印刷时要求3个滚筒表面直径等于齿轮的节圆直径,以保证滚筒表面线速度值相等。另外,3个滚筒轴线必须平行。滚枕的作用是使滚筒齿轮正好处于标准中心距的啮合位置,保证滚筒运转平稳,减少滚筒因撞击震动而产生墨杠,提高印刷质量。滚枕直径应等于滚筒齿轮的节圆直径,或者小于滚筒齿轮的节圆直径。滚枕过量是包衬高出滚枕的量。包好包衬的滚筒,表面要稍高于滚枕表面,这样才能形成接触压力。滚筒缩径量是滚筒筒体直径与滚枕直径之差。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直径比滚枕直径小,记为负值,压印滚筒筒体直径比滚枕直径大,记为正值。
下面以J2108型胶印机为例计算滚筒包衬厚度与各滚筒之间的印刷压力λ值。已知J2108型胶印机印版滚筒直径为299mm,滚枕直径为299.8mm;橡皮滚筒直径为293.5mm,滚枕直径为300mm;压印滚筒直径为300mm,滚枕直径为299.5mm,滚筒之间滚枕间隙为0.20mm,各滚筒节圆直径为300mm,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中心距为300.1mm,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中心距为299.95mm,假定纸张厚度为0.1mm,橡皮滚筒包衬后直径为300mm,印版滚筒包衬后直径为300.40mm,则印版滚筒的包衬量(印版+衬垫纸)δ版=(300.4-299)/2=0.7mm
若印版厚度为0.5mm,则衬垫厚度为0.2mm。橡皮滚筒的包衬量(橡皮布+包衬材料)δ橡=(300-293.5)/2=3.25mm,若橡皮布的厚度为1.8mm,则衬垫厚度为1.45mm。压印滚筒包衬量即为纸厚0.1mm。根据上述滚筒包衬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各滚筒的接触压力。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之间的压缩量:
λ为负值,表示印版滚筒为刚体,橡皮滚筒为弹性体,印版滚筒压入橡皮滚筒,压缩量是在橡皮滚筒上产生的。压印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缩量:
如果经过调压后,发现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间的间隙不等于0.2mm,而是0.18mm,则λ版-橡应加上0.18-0.2=-0.02mm的差值,即λ橡-压=-0.1+(-0.02)=-0.12mm。
又如经过调压后,发现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的间隙值为0.19mm,而不是0.2mm,则λ橡-压应加上0.19-0.2=-0.01mm的差值,即λ橡-压=-0.15+(-0.01)=-0.16mm。
由上面实例推知,假若印刷纸张厚度发生了变化,或者要求λ版-橡和λ橡-压的值相等,则在保持同样包衬厚度的条件下,只要在滚筒间隙调压器所允许的范围内对压力进行调节,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印刷压力。按照计算的滚筒包衬数据,对滚筒包覆包衬,为实际的生产提供了较准确的印刷压力值,可改变现存的凭经验调试印刷压力的做法,为印刷工艺的规范化、数据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
3.2 滚筒中心距的调节与控制
在通常情况下,只需调节滚筒的包衬就可实现印刷压力的改变,但当纸张厚度变化较大时,则要通过调压机构来调节滚筒的中心距来实现。滚筒中心距调节正确是控制印刷压力的先决条件,而齿轮节圆相切是调节滚筒中心距的基本准则。这样可使滚筒间的两条压印带的压力相等或相近,减少印刷面之间的摩擦,保证机器平稳运转,避免齿轮根切,减少齿廓的磨损。
本文仍以J2108型胶印机为例(压印滚筒与橡皮滚筒的滚筒体间隙为3.4mm,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的滚筒体间隙为3.8mm)介绍滚筒中心距的调节方法。用扳手调节调压器上的六方头可以改变滚筒的中心距。“+”方向表示滚筒中心距减小,即印刷压力增大;“-”方向表示滚筒中心距加大,即印刷压力减小[4]。先测量压印滚筒与橡皮滚筒的间隙,再测量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的间隙。我们用压铅(保险)丝的方法测量。将印版和橡皮布卸下,用汽油把滚筒体清理干净,使机器低速运行,将纸张检测放在空张档,按下合压键使机器进入压印状态。把剪好的铅丝抹上少许黄油放在橡皮滚筒两边,当机器转了几圈后取下用千分尺测量厚度,测出的结果即为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的间隙。然后再把铅丝放在印版滚筒上压印,测出的结果为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的间隙。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测得数据也比较准确。滚筒中心距调整好后,通常情况下印刷压力的大小只通过印版与橡皮布下的垫纸调节,中心距不变动[5]。应注意的是,在采用调压机构对中心距进行调节时必须两侧同时调节,使滚筒两端平行平移,这可通过调整两滚筒两侧肩铁间隙相等来保证[6]。
4 结语
在实际生产中,印刷压力的调节方法很多,但是每个调节步骤都具有独立性,并且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整个调节过程没有具体的步骤和规划。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但针对不走肩铁型胶印机来说还是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文辉.平版印刷中印刷压力的确定[J].印刷杂志,2004(2):72-74.
[2]韩玄武,郑莉.胶印机工作原理与操作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42-143.
[3]汤德芳,聂小安.浅析印刷中纸张的平滑度[J].今日印刷,2005(3):58-59.
[4]宁荣华,林文龙.海德堡系列胶印机的调节方法[J].印刷技术,1998(5):28-30.
[5]柴方军.滚筒中心距的调节方法[J].印刷技术,2005(8):48-50.
[关键词]近代法国图书“走私”媒介
[中图分类号]G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0)06-0099-04
媒介传播的历史,就是媒介与社会政治、经济及生产力发展互动影响的历史。媒介扮演的角色变化多端,正映照了那个时代复杂的变幻。在近代历史上,法国的书报印刷出版业经历了起伏跌宕的历程,而其中闪现的书籍“走私”现象,令人回味。书籍经由周边国家悄悄地“走私”流入法国,简直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在日内瓦印刷的图书,仿佛滚滚洪流涌向法国,政府屡禁图书走私不绝,以至有时候“总理官署悻悻然地惊觉,夹带‘邪书’偷运到巴黎的马车,竞由自己的马夫驾驶”。如此程度的图书走私,其前因后果耐人琢磨。
1法国封建专制令印刷出版业几无立锥之地
近代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君主制国家。在法国君主专制下,三级会议形同虚设,能够与王权抗衡的贵族力量匮乏。16世纪后半期的胡格诺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却进一步加强了法国的专制王权。到了17世纪上半期路易十三世和黎塞留执政时期,专制统治达到巅峰时代。当时法国的《新闻纪事》登载了这样一则民谣:“穷人忍受一切,军队掠夺一切,神圣的教会得利于一切,宠臣们强求一切,和善的国王让与其一切,法务院批准一切,掌玺大臣签署一切,王太后管理一切,教皇对他们宽恕一切,唯有希科嘲笑一切,魔鬼终将获得一切。”这则民谣辛辣而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同时,当权者深知出版业的重要性,把它纳入封建王朝统治体系之中,使之成为政治统治的有力工具。经国王特许,1631年《法国公报》诞生并获得政府的特权证明书,刊载政府批准的新闻,国王和首相还亲自为之撰稿。其他出版物就没有这样的特权了。一旦抨击性的报纸矛头直指封建主义,揭露腐败行径,就面临着被政府查禁、被迫更换刊名或停刊的命运。对此,审查制度的发展很能说明问题。在17世纪,国家任命的新闻检察官约有300多位,警察总监和司法官也都拥有对印刷工厂厂主、出版行业老板和街头书报出版和销售者严格制裁的权力,违纪者将受到严厉处罚,甚至处以火刑。遵照“书业督导”命令,1751年法国共建审查处82个,到了1763年达到121个。从15世纪中叶到法国大革命(1789年)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法国出版印刷业一直处于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之下。法国18世纪著名的剧作家博马舍在《费加罗的婚礼》中有一段十分辛辣的讽刺:“只要我的写作不谈当局,不谈宗教,不谈政治,不谈道德,不谈当权人物,不谈有声望的团体,不谈歌剧院,不谈别的戏园子,不谈任何一个有点小地位的人,经过两三位检查员的审查,我可以自由付印一切作品。我因为想利用这个可爱的自由,所以宣布,要出版一种定期的刊物,我给这个刊物起的名字是《废报》。”著名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也难逃此厄运,最后落得“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结局。德国的《文艺评论》为他开辟专栏,俄国女皇买了他的《百科全书》,日内瓦的出版商为他在巴黎出版不了的那部分《百科全书》开放绿灯,使之不胫而走传遍欧洲。如此,书报出版几乎在法国无立足之地。无可奈何,出版业悄悄远走他乡,转移到了荷兰、比利时等周边国家。正如维克多·雨果在一份声明中所言:“为了比利时的利益,法国的印刷厂被关闭了”。荷兰等国家从17世纪君主政体十分强大的法国受益匪浅。
2造纸业领先,出版人才队伍壮大,但仍然没有成就发达的出版业
作为最重要的印刷媒介的纸张,一直到14世纪晚期才在欧洲广泛使用。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相比,法国早期的造纸技术较为发达。早在14世纪,法国的造纸就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甚至建立了出口企业。从15世纪到18世纪,法兰德斯、低地诸国和德国北部都曾用过法国香槟地区出产的纸张。16、17世纪,法国造纸更为西班牙、英格兰、荷兰与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使用。1844年,书籍装订匠凯勒想出了混合木浆和纸浆的新方法,并由渥耶特于1847年为此法申请专利。经过不断探索实践,1860年麦秸和稻草终于成为普遍使用的破布的替代用品,用以大量生产纸浆。在法国大革命爆发10年后,簿记员侯贝尔从美国归来,组装出世界上第一台造纸机。一步一步地,法国在欧洲造纸业中的地位令捷足先登的意大利相形见绌。随着造纸技术日臻完善,廉价易于采购的原材料供给充足,造纸业竞争也日益加剧了。巴黎造纸匠于1398年组织成立行会,争先恐后地获取“巴黎大学法定造纸商”的头衔,以获取免税及行业垄断等特权。而巴黎大学为了以优势价格囤储大量纸张,也乐于将周边纸厂的创设权授予特定的供应商,双方共荣互利,相得益彰。造纸商成为富有的一群人,他们将造纸或卖纸获得的利润转而投资到书籍出版上,为出版业推波助澜。在这种环境下,连他们的子女也喜欢上了造纸印刷事业。
如果说造纸业侧重于传播媒介的物质材料——纸张的制造,那么,图书印刷就是将思想和文化等附着在纸张上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加工过程。早在1455年,法国的印刷事业就已经呈现出标准化生产的倾向。当时,印制速度和印刷机的产能经不断改进已经达到较为理想的程度。在印刷厂一线工作的排字工人等印刷业的师傅,因印刷出版业的兴隆发展而逐渐令人刮目相看。虽然他们从事手工劳动,但由于能够识文断字并具备一定的拉丁文知识,因而结识了不少作家。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常接触新观念,久而久之俨然成为一支技能和文化兼备的知识型产业工人队伍。他们游走于国内或邻近国家,效力于当地的出版商,或自己开设印刷铺。在生意冷清时,“有些人还会把书的内容偷偷多印几份,凑成一整本再私下叫卖;有些人则非法买卖禁书或短期流通的宣传小册子,靠妻子居中中介者亦所在多有”。即使是在生存环境和工作压力较为艰苦的环境下,“印刷师傅仍以自己的事业和知识为傲,并形成了另一个社会阶级。说得明确一些,这群人拥有刀剑一般锐利的自尊,所以并非单纯的技工。”整个16世纪甚至到了17世纪,法国西南地区也多是这样的人,在某个小镇停留数月或数年而后再度踏上旅程。这批印刷师傅既有专业技能,又有靠本事赚钱谋生的强烈欲望,他们当然地成为客观上推动出版印刷业死里逃生的有生力量。由于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很多人逃亡国外,日内瓦印刷厂里很多印刷工人多是从法国逃出来的胡格诺教徒。这些被动“引进”的技术人才的到来,促进了这些国家出版业的迅速发展。
与体力劳动者印刷工匠相比,印刷商和书商的身份更为重要。“唯有勤奋、洞察先机,并彻底了解出版业的人,才有办法管理这般事业”。印刷商正是这样的精明人,他必须仔细打理自己的事业。从出版商处获得订单,组织工人印刷书籍,按时保质保量地交货。“有些时候,作家也会成为印刷商,监印自己的作品,避免漏误、确保成品美观,甚至指导书籍经销,直接影响阅读大众”。同时,“印刷商与书商不仅是文人的同伴、密友,也提供保护。只要对生意有利,他们时常会为其出版离经叛道的书籍庇护有亵渎宗教嫌疑的作家,于他们亦是家常便饭”。实际上,不只是印刷商,就是出版商也首先是商人,然后是选择文化立场的人。“独领风骚的几家出版商,尽皆隶属反宗教改革阵营;虽然是举足轻重的商人,却屈从于耶稣会的政策,支持宗教的绝对权力”。“事实上,政府心知肚明,打击书商与印刷商,意义实在不大;他们虽然有助长禁书传布之嫌,却都只是因为图财,应客户要求而印书,思想上则无问题”。
法国当时无论是造纸技术、书报印制行业的专业人才,还是图书市场的营销队伍,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都是一流的。但是,由于政治特别是宗教迫害和严酷的书报检查制度,大批异教徒和反对派不得不把书报悄悄拿到国外印刷,再偷偷走私回国内,其中以在荷兰印刷的为多,故被称为“荷兰的报纸”。出版自由在拥有杰出的印刷厂厂主的荷兰找到了避难所。这种“书报走私”现象俨然成为当时西欧一道特殊的“风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到英国旅行,看到连街边铺瓦匠都在歇歇手脚时翻看报纸,非常惊讶,这在法国简直不可思议。两相比较,英国在出版自由的演进上较为迅速,而法国则在出版印刷实践以及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上较英国更胜一筹。无论如何,当时法国国内的出版业几乎处于“真空”状态,为后来书报走私的盛行提供了契机。一有机会,书报大规模回流是必然的结果。
3宗教改革乃书报走私的有力推手
历史上几乎欧洲的所有问题都绕不开宗教,教会以其特殊的存在形式左右着大众的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书报走私自然也不例外。宗教改革运动是15、16世纪欧洲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大众对教会税收和遍布西欧的教会土地财产十分憎恶,这成为宗教改革的最终力量。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16世纪罗马教皇为修建彼得大帝教堂,借销售“赎罪券”聚敛民财,激起了民愤和强烈抗议。宗教改革中,以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派最为惹眼。他主张将基督教由集体的宗教改变为个人主义的宗教,反对依赖教会,提倡独立思考。路德明确主张“上帝之语”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圣经与上帝沟通。于是,反抗教会经济剥削,冲破宗教思想禁锢成为民众的热切期盼,并随之出现了不可阻遏的解放洪流。信仰上帝,自己寻得天国大门的钥匙从个人诵读《圣经》开始。民众追求信仰的方式和途径的变革,极大地引发了对《圣经》复制印刷的需求。以宗教书籍为主的规模巨大的阅读需求一下子释放出来。于是,法国以《圣经》为主的印刷和贩卖便成为无法阻止的必然。同时,宣扬与罗马教廷相对的新教思想的离经叛道的书籍也很快热销起来。由此观之,宗教改革引发的市场需求乃书报业发展最大的动力。
“最初,对现代出版资本主义来说,重要的不是生产问题,而是流通和消费问题”流通和消费就是市场。由于图书市场的渴求,在欧洲与宗教改革相伴的书籍出版马上活跃起来。1540一1550年的10年间,来自日内瓦的新教主张便借着小贩的足迹传往法国各地。16世纪又形成了井然有序的正规商业网络,以散播说帖、捍卫“非法”信仰为主要任务,并在遭逢强弱不一的阻力之后转入地下。凡被认为是“异端”的出版物和印刷商一律被查封,甚至动用火刑。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位出逃的新教徒在荷兰发出这样的挑战:“陛下(法国国王)的检察官员们:你们越是坚持阻止优秀的书籍和报纸进入法国,越是在这方面严于职守,你们就越是激起法国人读书看报引进报纸的兴趣。不管有什么危险,也无论多大开销,他们贪婪地读着,因为这正是人的天性:无视所被允许做的事情而追逐所被禁止做的事情。”“鉴于这(印刷品)是一种商品,商店从不会保护它,它有着激流一样的本性,愈遇阻力愈是汹涌。在研究西方媒介史时可以发现,从16世纪到17世纪荷兰是世界出版业的中心,期间荷兰出版业异常繁荣,共有2500多家出版社。当时的出版物多用欧洲通用的语言拉丁语出版。荷兰的出版物以偷运、出口等各种形式被输送到整个欧洲大陆。当然,荷兰出版业的发展有赖于政府的开明政策。在法国一些有争议的书难以出版,如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就是先在荷兰一带印刷,然后又运送到法国的。所以,法国对书报出版业的高压政策也成就了荷兰出版业的繁荣。及至今日,荷兰在欧洲出版业中居于重镇的地位,也受惠于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