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精选8篇)
李祺刘凌峰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长沙410125)
摘要:农业是湖南的主产业,建设创新型湖南要求把湖南农业发展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真正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好农
业发展问题,把主产业提升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和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双重要求。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是保障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研究分析了湖南生态农业现状,提出了应从生产方式、基础
设施、政策机制等着手,适应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构筑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文明;现代农业;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
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
方式、消费模式”是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之一[1],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
境的和谐统一,是在恪守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准则
下对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对马克思
生态文明观念的继承与发展[2]。生态农业的实质是把
生态环境效益列入目标,采用节约资源、构建循环、保护环境等措施,使农业生产步入生态文明的一种实
践方式[3]。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构建生态文明的首要
任务就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文明。
1充分认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4]。为此,必
须确立生态文明观。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观,视人
类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只有在农
业生产劳作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才能实现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1.2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是资源消
耗低、生产成本少、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加速对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
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技术
产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现有耕
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农业
生态文明,正是朝着现代农业的建设目标前进。1.3回归理性,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中国有着光
辉的农业发展史,有着璀璨的农业文明。建设农业生
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扬弃”。生态农业是近
自然的农业,是人类农业建设回归理性的标志,最大
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工物品特别是各种有
害物品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防止农业发展活动可能
引发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损害问题,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1.4实现粮食安全生产,保障生命质量的需要粮
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数量安全,而且包括粮食质量
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人们有着更多对清洁、绿
色、健康食品的追求。生态农业文明是实现粮食安全
生产的基本保障,是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需要。
2湖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依据湖南自然分布特点以及全省布局规划,形
成了鲜明的生态农业区一是以长株潭为核心的都
市生态农业区。主要开展城郊结合的环保、观光休闲
型农业,妥善处理城市垃圾等废弃物,建立节能减排的高效型设施农业。二是环洞庭湖生态农业区。着重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湖区水资源,实现
粮、油、麻、渔等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三是涟邵中
部丘陵盆地区。利用该区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光照
充足和交通、城镇、劳动力之便利,大兴油茶、烤烟、猪牛生态养殖,建立了种、养、运一体化流程。四是大
湘西生态农业区。该区山高坡陡,地势落差较大,地
处河流上源,自然环境相对洁净,建立了柑橘、有机
名茶、猕猴桃、百合、鲜食玉米、无公害草食畜禽产品
等名优特色农产品带。五是大湘南生态农业区。这一
区域厂矿业较为发达,目前,主要以提高农业集约化
经营为重点,开展烤烟、黄花菜、临武鸭、东江鱼等品
牌优质农产品种植(养殖),建立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和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5-6]。
2.2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06年,全省已建成长沙、慈利、南县、浏阳4个国家级生态
农业示范县和桃源、冷水滩、沅江、衡山、邵东、新化6
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建设基
本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建设工程化、工程模式化和生
态效益化,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浏阳市在生态农
业建设评比中被授予“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称号,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221.42元,比全省
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 383.66元[7]。
2.3描绘了全省生态农业的发展蓝图,掀开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崭新一页湖南省制定并颁布了《湖南省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纲要》、《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管
理办法》、《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文件,研究
制定了符合湖南实际的《湖南省生态农业示范县
(村/户)建设标准》。2004年3月,省委、省政府更是
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湖南的构想,把生态环境建设提
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生态湖
南建设的重点之一。截至2005年底,长沙市、怀化市、张家界市、自治州等5个市州,开展了生态市创建工
作;浏阳等54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市、生态示范区建
设工作。创建单位的人口、土地面积和GDP总量分别
占全省总量的40.1%、52.6%和41.6%。
2.4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复合模式研究得到了
相应的发展在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农业专
家研究并探索出了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如丘
岗资源保护性开垦利用技术[5]、秸秆还田技术、农业
面源污染防控等一批实用技术,建立了丘陵区茶园生
态系统优化技术体系和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体
系,构建了适应湖南生态农业区新的发展方向。
虽然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湖南生态农业建设
仍旧突出表现为,农业资源供给不足,农业增长过度
依赖农用化学物品的大量投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态结构脆弱,农业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功能
未能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建设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健
全等[8]。
3怎么去构筑湖南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全面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3.1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
和综合利用逐步转向以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为主的有机化、生态化、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农业,形
成传统农耕技术、耕作方法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有机
结合的近自然农业生产方式及其技术结构体系,大力
发展以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为特征的生态农业生产
方式。加大对耕地、水、农机设备等农业资源的利用
效率,促进以“投入品减量、废弃物再利用和整体物
质再循环”的循环农业的加速发展[3]。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积极引进农业综合开发、扶
贫、农业现代园区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改善
防洪、防涝、引水、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机
械化装备水平,实施旱地改造;采取水土保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5];改变传统种植(养殖)观念,全面推
行各种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进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推行“生猪—粪便—沼气—有机肥—农作物
农业功能耦合”模式,降低环境污染。
3.3加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发展以
病虫草害控制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如作物自身
抗性的发掘与利用技术、高效生物农药技术等;加强
水肥调控为主导的创新生态农业技术,如生物有机
肥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绿肥技术、作物根际养分
调控技术、控释肥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等;加大工农
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如作物秸秆的综合利
用技术、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工业与城乡
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等;以农业
环境污染修复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如化肥和农药的减量化使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与区域
调控技术、土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生态修复技
术、水体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生态修复技术等[9]。
3.4实施农业标准化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湖南农
业地方性标准,进一步完善湖南农业标准体系,全年
制(修)订生产技术规程、检测方法等各类农业标准
规范,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与示范推广力度。建立良
田、中低产田改造、抗灾减灾等农业标准体系,开展
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以及农
业标准化的服务体系研究。
3.5建立政策保障与服务机制,促进生态农业健康
发展一是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对
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林地经济、现代养殖业、特
色种植业、农业产业化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兑现激励
和扶持政策,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向生态农
业倾斜,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向优势产业区域集中;
建立高效率、高效益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二是完善生态农业开发技术与服务体系。针对生态
农业建设基地的区域资源特点以及农村经济水平和
社会发展需求,开发和引进国内外可体现经济高效
性、生态合理性及景观美好性的生态农业新技术[10],加速引导规模化生态农业企业的形成与健康发展,将
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资源开发利用及生
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4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
[2]郭素红.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加快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J].大连干部学刊,2008(6):22-23
[3]周淑景.发挥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
环境报,2008-07-15(2)
[4]李淑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J].湘
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1):77-79
[5]黄新,肖顺勇.关于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J].湖南
农业科学,2005(1):1-4
[6]梁碧元,杜一新.浅谈粮食安全生产质与量的统一[J].上海
农业科技,2008(1):1-2
[7]谢瑾岚.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EB/OL].(2007-01-28)[2008-09-18].http:///Article_Show.asp ?ArticleID=2463
[8]张振宏.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衡水学院 学报,2007(3):107-109
[9]章家恩.生态农业科技发展的未来方向与政策[J].中国科 技论坛,2008(2):7-8
1.1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农业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态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够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需求。
1.2农业生态环境的保障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指的是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会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2.1农业生产结构不科学
当前我国农产品的种类比较单一,农业区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生产全国上下所需的粮食、棉花和食用油的用量,其中还包括饲养畜禽的用量;并且国内大面积的山区和草原开发利用的极为不合理;快速发展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可能会造成地下水开采量超过标准用水量,最后导致土地表面出现沙化现象,增加盐碱地的面积;在人口比较多、有充足水源的城市周边地区建立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会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2.2耕地质量和面积逐步退化
科技快速发展使农业生产水平有巨大的提升,但是以往的农业经济利益均是通过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进行生产换取来的,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现象,也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等。当代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过量施肥或长期不当施肥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日渐严重,同时降低了耕地质量。
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1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改变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非常薄弱的状态,让群众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加深群众的法制观念,这是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的根本目的,也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人们意识到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加深群众对人与大自然之间不可忽视的联系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思想意识;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学习有关与环境保护的常识和科学知识,做出高水准的环境保护决策,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已经有很多部。但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加剧。
3.3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管理和保护耕地资源的使用面积和方式。政府有关部门要合理规划建设用地的规模及形式,积极开展农业用地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内部调整时所占用的耕地面积,保证农业耕地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比如:贵州省部分地区的因肥料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出现了酸化板结现象,对农业生产已经形成了潜在的威胁,而改变不合理的施肥技术和推广应用有机肥,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4建设生态农业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一项要求。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与我国将来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直接的联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保障就是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可以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将有效的发展方式提供给农业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的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发展农业经济既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又要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摘要: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文章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权典.生态农业发展法律调控保障体系之探讨——基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视角[J].生态经济,2011(6).
[2]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6).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131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便是农业,只有农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国家的粮食安全才可能有保证。此外,农业发展水平也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不可能离开生态环境的,这便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科学调整我国的农业生态结构,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是其核心问题,只有不断地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保护,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也会有一定保障。
1 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1.1 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内涵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地、气候及生物资源会给其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这些要素都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既是我国农业能够更好地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一直在不断恶化,而想要农业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实现,就必须采取措施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解决农业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农业发展速度也有了明显增加。而农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将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又不够重视,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比较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比较严峻,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做好相关的工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2]。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源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合理利用现代化科技,在发展农业时,选择那些不会给生态造成破坏不会消耗资源的生产方式,给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3]。同时,必须认识到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性,并加快改善的速度,确保能够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农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确保农业生产效率能够不断地增长,提高粮食的实际产量,确保粮食生产本身的安全性。
1.3 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农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是基础和前提,只有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才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能够给人类发展和农业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条件,能为农业的更好发展提供物质保证。但是农业生态环境出现恶化,那么农产品污染会愈加严重,这不但会影响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降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做好相关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更是要做好治理工作,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从而更好地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4]。
农业可持续发展想要实现,需要社会、经济、资源及环境之间能够协调,这几个因素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不但需要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还需要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从而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但需要农业生产率增长的稳定,还需要粮食产量的提高,这便要求农业生产、资源利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能够实现发展的协调[5]。只有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二者之间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2 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 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工作
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但具有生态方面的意义,还能够切实提高人民的实际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6]。这便需要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当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自觉保护社会生态环境。
2.2 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会直接给我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成影响。生态农业建立能够给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基础。此外,生态农业不但可以给生态治理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还能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手段[7]。
2.3 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现在,我国已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法律。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所以,我国必须认识到法律法规完善的重要性,相关的部门做好立法工作,从而给生态农业的实现奠定基础。
3 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够给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基础,除了做好上面的几项策略,还需要进行低碳农业的构建,建立低碳农村,从而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保护好农业生态,确保农村的资源利用能够合理,更好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祥洲.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4(24):4-5+11.
[2]蒲宏艳.浅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科技展望,2015(1):48.
[3]尹昌斌,程磊磊,杨晓梅,趙俊伟.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1):15-21.
[4]龙晶.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7):168-171.
[5]曲凌夫.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和保护[J].农村经济,2009(4):106-109.
[6]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6):8-10.
[7]王斌,闫予昌.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79-8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
发展农村畜禽生态养殖
学生姓名:刘常春
考籍号:910909102803 年级专业:2008级兽医 指导老师及职称:黄生强 教授 学 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10年4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 前 言
„„„„„„„„„„„„„„„„„„„„„„„„„„„„„3 2 社会现状 „„„„„„„„„„„„„„„„„„„„„„„„„„„„„3 2.1 人力资源 „„„„„„„„„„„„„„„„„„„„„„„„„„„„3 2.2 土地浪费 „„„„„„„„„„„„„„„„„„„„„„„„„„4 2.3畜产质量量问题„„„„„„„„„„„„„„„„„„„„„„„„„„„4 2.4规模化畜牧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 „„„„„„„„„„„„„„„„„„„5 3 生态养殖
„„„„„„„„„„„„„„„„„„„„„„„„„„„„„6 4 发展对策与建议 „„„„„„„„„„„„„„„„„„„„„„„„„„6 4.1要科学规划布局,调整养殖结构 „„„„„„„„„„„„„„„„„„„ 6 4.2要强化技术攻关,制定生态养殖标准„„„„„„„„„„„„„„„„„„6 4.3要整合资源资金,出台扶持政策 „„„„„„„„„„„„„„„„„„„7 4.4要强化组织领导,争取上级支持 „„„„„„„„„„„„„„„„„7 4、5坚持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生态养殖模式 „„„„„„„„„„8 4、6重视农业情报和国际合作与交流 „„„„„„„„„„„„„„„„8 5 小 结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9
发展农村畜禽生态养殖
学
生:刘常春 指导老师:黄生强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大量农民工的闲置,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大规模养殖污染环境,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现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尤其农民最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对畜产质量量与安全的关注,畜禽生态养殖已逐渐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已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发展
农村
畜禽
生态养殖
前言
发展农村生态养殖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城乡化率水平的提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大约2/3从事农业生产活动,1/3在非农部门就业。而1998年农民的收入中来自业的为57%,来自非农业部门的已达43%。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应该从农村人力资源的利用上做应文章,因为它是农民拥有的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最大资源。农地作为农民的第二大财富,虽然在生产强度上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然而在生产利用率和土地本应具有的生产以外的潜力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1]2
社会现状
2.1 人力资源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仅存十八亿多亩,按农村现有劳动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进行推算,仅需1.5亿劳动力,而现在农村劳动力有近5亿,剩余劳动力近3.5亿。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大部分地区农村经济仍然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依然不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 逐步建立和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城市化的加速等一系列因素,推动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口流动规模的迅速扩大。1989年,中国大地第一次出现汹涌的民工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1.2亿,其中进入城镇第二、三产业企业打工的农民工约为8000万人。据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估计,2002年离土离乡的农民工约为9640万人。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就意味着在近期内仍然还会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至目前,农民工人数已逾1.2亿之众。
按工日法测算,2006年中国农村剩余1.31亿劳动力[3];采用国际标准结构法测算各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山东、河北、云南、河南、四川、广西、贵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位居全国前列,而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农业劳动力短缺,表明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人口规模较大、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将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重点就业人群。[2]2.2 土地浪费
根据一般规律,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原先堆积在土地上的人口将会减少,土地的规模经营及通过规模经营而获得平均利润率成为可能,工农和城乡差别将会缩小。特别是农村因为拥有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而有可能蕴育着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是由土地的家庭承包延续而来的,土地的承包期达数十年。这从总体上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土地对于农村人口,不仅是生活之源,同时是基本保障。但是,土地的家庭承包不仅造成土地使用的细碎化,难以规模经营,而且造成土地难以流转,难以向拥有资金、技术、知识的人手中集中。由此便出现了农村人口流动而土地不流转的制度性限制,使那些通过外出务工经商积累了资金,增长了知识,获得了技术的农村精英难以将资金、技术和知识投入土地的规模经营,并获得相应的利益。虽然,一些曾经外出经商的农村精英愿意回报乡村,但也只能将资金投向那些没有承包的一些“荒地”。这些地方的投资效益一般较差,吸引力不大。卞悟主持的一项农民流动的社会调查,在有关土地问题的问卷回答中,有61%的答案是“劳动力流动而土地不流动,导致抛荒和种„应付田‟的增加[4]。”
2.3 畜产质量量问题
从统计数字来看,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2~4万人,按照卫生部提供的 4 统计数字,最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呈上升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估计,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则为95%以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肉蛋奶人均消费量均已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但是在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兽药、饲料添加剂、消毒剂等畜牧业投入品也被大量使用,工业“三废”对畜牧业生产的污染造成畜产品中兽药残留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并导致畜产质量量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如今,人类不仅受到了动物源性疾病如禽流感、口蹄疫、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的威胁,也深受违规添加非饲料添加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危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配额、许可证等直接限制性的关税贸易壁垒逐渐减弱,“绿色壁垒”等“合法”的贸易壁垒已经逐渐成为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实施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绿色壁垒”使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遭受了严重损失,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和国内外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发生,使畜产品出口较长时期封关,给畜牧业带来了重大损失。
[5]2.4
规模化畜牧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查清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现状及污染治理情况,国家环保总局曾组织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大中型畜禽养殖场80%主要分布在人口比较集中、水系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诸多大城市周围,中部地区不到总数的20%,而整个西部地区仅占总量的1%左右。
1999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t,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河南、湖南、江西等地区甚至超过4倍,大多数地区也都已超过了一倍。其中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30%,山东、广东、湖南等地则占到本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40%。其中畜禽粪便COD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t,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一般认为畜禽粪便对土地总体负荷警戒安全值以0.4为宜,而北京、上海、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区负荷警戒值都已超过4.9,我国总体水平已经达到4.9[6]。调查还发现,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许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地处对居民产生环境影响的区域范围内,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甚至位于居民区内,8%~10%的规模化养殖场距离水源地不超过50m,30%~40%的规模化养殖场与居民区或水源地的最近距离不超过150m。养殖场选址不当不仅构成了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压力,还在许多地方造成了畜禽养殖场主与周围居民的环境污染纠纷。
另外,规模化畜禽场的宏观环境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全国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 5 环境影响评价。从整体上看,规模化养殖场的内部环境管理比较粗放,60%的养殖场缺乏干湿分离这一最为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而且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明显不足,80%左右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投资。绝大多数规模化畜禽场的建设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用于消纳其产生的畜禽粪便,客观上已经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农牧脱节。因此,防止畜禽养殖污染刻不容缓。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7]。
节俭消费,绿色消费渐成潮流。“小康绿色消费调查”显示有97、4 %的人表示,“愿意身体力行在做一个关心生态环境,不过度消费的绿色消费者绿色消费将成金重地。
[8]
。” 4
发展对策与建议
4.1要科学规划布局,调整养殖结构。
尽管我国已成为一个养殖大国,形成了大的产业,但目前仍处于一种分散的养殖状态,这已经不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必须通过结构性调整来全面提升生态养殖的水平和效益。而结构性调整首先面临的就是规划布局。要设置禁养区、限养区、适度发展区,全国必须按照国家所划分的要求,重新调整布局、制订规划。要选择在农村比较偏僻、植被较好的地方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对于现在已经形成了规模养殖的大户,也要引导其进一步优化环境,确定好新的选址。如果现在不利用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来进行科学布局和结构调整,中国的优势将会丧失殆尽,中国的生态养殖要规模化就将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高瞻远瞩、科学决策,要为将来考虑,对未来负责。
4.2 要强化技术攻关,制定生态养殖标准。必须重点解决由传统养殖向科技养殖转变的问题,实现生态养殖。就目前中国畜禽养殖的整体规模而言,已经较好地形成了规模效应,但是这种规模效应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所带来的严重的面源污染已使得这种规模效应受到了严重影响。传统的养殖方式已经走进了发展的“死胡同”,必须强化技术改造,提升养殖技术。一句话,加快研究和探索适合本地的养殖技术已势在必行。要成立技术攻关组,特别是要把全国畜禽养殖行业内有着深入研究和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请过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之上,强化技术攻关。要在技术达标上下功夫,努力形成畜禽养殖业的行业标准甚至成为技术权威,把质量和品牌结合起来。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可以实现生态养殖和规模扩张。目前,要真正形成适合本地养殖的专业技术,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希望在这方面能尽快实现重点突破。这也是中国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培育“两型”产业方面的一个重要探索。
4.3 要整合资源资金,出台扶持政策
必须重点解决由自我性养殖向保障性生态养殖转变的问题,实现长效生态养殖。发展生态养殖业是一项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必须作为大事来办。在当前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首要的问题就是资源和资金的整合。逐渐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牧业基础设施。在总体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农资金重点向畜牧业倾斜。加大对牧业小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用地问题、周边环境保护问题和防疫设施建设问题;应依据行业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改善基层牧业服务和监管设施。产业的发展壮大是相当不容易的,我国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条件,更应该通过资金扶持,使优势更优、强势更强,这也是壮大经济的一个重大举措。要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这是因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完全可以引入工业发展的理念和模式。首先,对已经形成生态养殖规模、作出重大贡献的龙头企业,要出台有关的优惠政策,扶持做大做强。其次,对生态规模养殖户要采取不同的扶持方式。在这方面,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出台相关具体政策。养殖方式从“千家万户”散养到“多家大户”规模生态养殖的转变,这是一个最终要实现的模式,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必须有个过渡期。如何协调解决生态养殖散户和龙头企业的组织形式问题,是由农民在自己家里养还是到龙头企业打工,实现由农民到股民、从务工到员工的转变,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9] 4.4 要强化组织领导,争取上级支持
要充分利用“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这个综合性、开放性平台,大力包装和策划项目,尤其是“两型”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要迅速成立国 7 家生态养殖协调领导小组,尽快把发展生态养殖的规划做出来,把三年行动方案做出来,上报国家有关部委,争取上级支持
[10]
。总之,我们一定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大局,着眼当前,立足长远,想大事、谋大事,切实把发展生态养殖这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来。
4.5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生态养殖模式
农村生态养殖要因地制宜地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生态养殖羊为例子:公司+农户的生态养殖模式下,公司统一提供适于当地发展的绵、山羊品种,而后选择具有饲养管理能力和具备饲养条件的农户,通过签订合同,将选定的羊群承包给农户。承包期间承包羊的所有权归公司所有。承包期间农户向公司交回按承包合同规定的羔羊以及产品。承包期间,承包羊的饲养管理费用由农户负责。公司对承包户进行技术指导,技术人员定期对羊群的配种、产羔、防疫、饲养管理等主要技术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农村生态养羊一般是一家一户的分散饲养,品种混杂,各行其事,很难开展科学饲养管理和改良选育等技术指导工作。但这种模式下,生态养羊场户提供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参差不齐,不利于进入高档场所消费和出口创汇。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能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通过自建部分基地,把养羊户纳入基地作为养殖工人,统一管理,提供高质量产品。
4.6 重视农业情报和国际合作与交流
调整农业结构,切实提高整体效益势在必行。提高农畜禽生态养殖经济效益,市场是关键,信息服务是基础。目前农业的发展已由单纯受资源的约束转变为受市场信息与资源的双重约束。有资源优势不等于就有市场优势,更不等于就有了效益。如果谁违背了市场需求规律,谁将会到市场的惩罚,市场信息服务在指导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
。80年代末期,世界信息服务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超过去时1880亿美元,其中,美国920亿美元,西欧姆521亿美元,日本335亿美元,澳大利20、3亿美元。在国际合作方面,美、日、英、法、德等国在进行国际合作交流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借鉴、学习他国之长,补已之短
[12]
。可以说,搞好信息服务就是掌握了开启农产品市场的金钥匙。因此,人们应把市场信息服务当做一项先导工程来做。
小结
发展现代农村生态养殖会增加我国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 8 量,充分利用农村资源,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强国民经济,优化生态环境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打破“绿色壁垒”,在国际“绿色壁垒”等“合法”的贸易壁垒上站的稳。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不得我们不考虑。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加快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 黄季锟.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一些思考.农业经济与科发展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0,11.[2]阮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世纪之痛[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6-12.[3] 钟钰, 蓝海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及剩余状况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9,6.[4] 卞悟.农民流动:良性还是恶性循环[A].刘青峰,关小春.90年代中国农村状况:机会与困境[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5] 王启云,肖怀安 ,刘蓉,现代农业之路[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南.2007,7.[6]黄爱霞 邹晓庭 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的现状及解决方法[D].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浙江, 2006 3-6.[7]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88321.htm[OL].FR
[8] 张旭.2010中国人四大消费趋势.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M].2010:2-1.[9] 程振煌, 梁业森 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M].当代畜牧.北京.2009,1.[10] 余爱国.关于全面发展生态养殖的思考.[N/OL].人民日报.2010-3-22
http://www.pppod.net/index3_1.asp?id=4004.[11]
黄不凡.中国农业发展强盛趋势与评估[M].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 1999,9.[12] 万宝瑞.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J].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0,5.致
谢
一、国外研究状况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农业教育法》正式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了《2000年粮食: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订了《可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并于次年11月又通过了有关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决议。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了国际农业与环境问题大会,向全球发出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登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倡议,提出“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的概念。这对于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观念的形成与深化发展乃至具体的实践,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上,各国所采用的各种“替代农业”模式,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再生农业”等都是为了实现本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①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
20世纪30年代英国土壤微生物学家Albert Howard在《农业圣典》一书中提出了有机农业思想,受其思想的影响,1940年美国的J·I·Rodale买下了位于宾州库兹镇的一个有63英亩土地的农场,开始了有机园艺的研究,1942年出版《有机园艺和农作》(现名《有机园艺》)。美国农业部在“关于有机农业的报告和建议”(1980)中将有机农业定义为: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由此可见,有机农业强调的是主要依靠农业内部有机物的投入,减少高投入农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②再生农业(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它是在有机农业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Robert Rodale认为自然界的再生能力来自某种“自我治疗恢复力”,只要找到这种恢复力并将其“释放”出来,就能够使农业得到再生。其标志是“三H”(健康的土地,健康的作物和健康的人)。再生农业就是在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增加土地和土壤的生物生产基础。它具有高度的内在经济和生物稳定性,对农场或耕地以外的环境的影响最小,甚至无影响,不使用杀虫剂生产粮食,力图在转向最少依赖不可更新资源的过程中,为日益增长的大量人口提供粮食。
③生物农业(biological agriculture)
生物农业是欧洲常用的提法,与美国的有机农业很相近。Hodges(1982)将其定义为:生物农业是这样一种农业,它试图提供一个平衡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通过提高自然过程和循环来控制病虫害。通过适度的投入能源和资源,维持该系统最佳的生产力。生物农业的倡导者认为向生物系统中引入化肥会使自然过程“短路”,因此,生物农业要求在系统中不使用化肥和合成杀虫剂。
④生物动力学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
由英国的园艺大师阿伦•查德维克倡导。生物动力学农业认为解决农业问题是技术与社会因素的综合。为此,在具体实践中要求有多种作物的轮作和间混作,复种多种生物,混合饲养牲畜,并与农畜产品的初级加工以至销售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给自足充分循环的复合结构的农业生态系统。虽然生物动力学农业在技术和经营方式上与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相似,但它是在生物学过程的基础上又强调系统的动态性,因此在能量和物质转化循环上不仅限于农田,它还扩展到与畜牧业、加工业相结合,并涉及到农业社会结构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⑤西方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
生态农业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美国,1971年由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威廉•阿尔布雷奇(William·Albrecht)提出。英国苏塞克斯大学(Sussex)大学的农业学家M·K·Worthington曾对欧洲有机农场进行调查并亲自试验,于1981年发表文章,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Jackson和Benolen(1984)认为:生态农业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Altlieri(1995)认为生态农业是高生产力、保护资源、文化敏感、社会公正、经济赢利的农业生态系统。Stephen R(1997)将生态农业定义为“运用生态学概念设计和管理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的学科”。
⑥自然农业(natural agriculture)
自然农业最早出现在日本,冈田茂吉是其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末,冈田茂吉以旱地为对象,开始了自然农法的实践与研究。1972年另一位学者福冈正信在其《绿色哲学》一书中指出:“自然农法是自然之道,是宏观的省力之道。‘什么也不干’,这是自然农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手段,是通向幸福之路的富民之道。‘什么也不干’,是稳操胜券的不败农法。不耕种,不施肥,不用农药,不除草,是自然农法的四大法则。自然农法具有节约、省本、高产、无公害、土地越种越肥等优点,这一切都是科学农法无可比拟的。其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无’字,‘一切无用’论”。
二、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中国生态农业的早期理论
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对生态与人的关系认识最早的国家。以天时、地利、人和为主要内容的“三才论”,作为朴素的唯物论,是我国古代生态农业的哲学思想基础。《孟子·公孙丑下》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管子·禁藏》中说:“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荀子在阐述富国之道时强调“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才能达到“财货滚滚如泉源,浩浩如河海,暴暴如丘山”,反之则“天下敖然,若烧若焦”。《吕氏春秋·审时》中“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汜胜之书》中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同时指出:“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淮南子》亦记有“上因天时,下尽地力,中用人力”,才使五谷蕃殖,如“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诸业不得不多端,趋行不得不殊方。”《齐民要术》总结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元朝《王祯农书》在垦耕篇中提出:“天气有阴阳寒熬之异,地势有高下燥湿之别,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明代马一龙在《农说》中讲道:“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矣。”清朝农学家张际标指出:“天有时,地有气,物有情,悉以人司其柄”。清朝陆卉仪进一步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不特用兵为然,凡事皆有之。即农田一事,关系尤重。”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已经把农业生产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关系,遵天时、依地利、靠劳动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关键。
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上,《孟子·梁惠王上》曾说过,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材木不可胜用也。《吕氏春秋·义尝》中写有:“竭泽而鱼,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淮南子·主术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草土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并提出:“孕育不得杀,彀卵不得探,鱼不长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之发若蒸汽,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管子·八观》中指出:“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荀子·王制篇》也载“草木
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可见这种“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保护生态再生能力,反对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和对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科学主张,古人认识得已相当深刻。
发展多种经营,维持生态平衡也是我国古代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思想。管子认为,农业的发达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国家和人民的富裕有赖于农业的多种经营。《管子·牧民》中指出“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管子·立政》对此有具体解释,“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山泽救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沟渎遂于隘,障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要根据土地、气候等自然环境的要求,合理安排多种经营,“相高下,视肥硗,观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礼记·曲礼下》把家畜作为庶人财富的标志。《荀子·王制》中指出:“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使国家足用,虞师之事也。”同样《淮南子》一书也主张在多种经营方面,使“群生遂长”,五谷、六畜、桑麻“各因其宜”。明末清初张履祥补撰的《沈氏农书》中提出:“养猪羊乃作家第一着”,有粮多养禽畜,养畜积肥才能“粪多力勤”夺丰收。书中写道;“今羊专吃枯叶、枯草,猪专吃糟麦,则烧酒又获嬴息。有盈无亏,白落肥壅,„„何不为也!”这些观点昭显了我国古代在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多种经营方面具有的较高认识水平。
(2)我国对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观察和总结发达国家常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中国当时不按“两个规律办事”的教训后,提出了强调以生态学规律(叶谦吉,1980)和生态经济学规律(许涤新,1983)为指导,符合“整体、协调、循环、再生”(马世骏,1984)原则的“生态农业”。在此基础上,我国理论界针对中国的特点,不断丰富完善生态农业的内涵,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农业方面的专家,如卞有生、卢良恕、程序、曲格平、张壬午、王兆骞、骆世明、石山、刘思华、李文华等,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论文,召开了一系列学术讨论会,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的中国学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案,为生态农业的实施奠定了科学的基础。纵观各方家对于中国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发展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农业将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建设高功效的生态系统和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业。如郭书田(1994)《有关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汪卫民(1998)《中国生态农业的若干理论问题》、王小利等(2004)《替代农业研究综述》、温军(200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雷海章(2005)《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卢永根,骆世明(1999)《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张法瑞,靳乐山等(1997)《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王建武,吴文良(1995)《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王松良,林文雄(1999)《中国生态农业与世界可持续农业殊途同归》、刘彦随,吴传钧(2001)《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途径》、程序(1999)《可持续农业的几个理论问题》、张壬午,高怀友(2004)《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的展望》等都从理论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适应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符合世界“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再一次飞跃的希望寄托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上。
②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应把建设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如肖桐(1985)《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方向》、路明(1999)《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穆争社(2002)《生态农业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胡娜妮(2005)《生态农业
是现代农业的选项》、温琦等(2008)《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最佳结合》等都论述了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成部分,可以推进带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③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和作用
a.生态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农村能源、农村环境保护等,是一个“大农业”的概念。
b.建设生态农业,将使我国农业跳过石油农业的单一生态系统,直接向综合化的生态系统发展,这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避免不少浪费和损失,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c.生态农业的生物再循环系统,其中包含将有机废物转化为能源产品,这样,既可以从有机废物中提取沼气之类的气体燃料,也可制取液体燃料来代替石油制品,从而为解决我国农村能源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d.生态农业的纵深发展,还可把农业多余劳动力转到以有机废物为原料和动力的复合生物产业及其相关的加工、服务等行业中来,开展综合经营。
e.生态农业通过不断集约化的生物再循环系统,使动态平衡保持最佳水平,从而把整个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使土地越种越肥,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f.生态农业强调产品产生和合理增加投入,完全排斥无机物,拒绝使用化肥等背离了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在一定限度内输入的辅助能如化肥、农药、机械、劳动及灌溉与产出量呈正相关,只有合理投入,才能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高产稳产,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④生态农业模式
各学者分别研究了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模式、基塘系统模式、农田间套作模式及庭院利用农业模式、农田林网模式、农牧结合模式、农牧渔结合模式、丘陵区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场农业模式和生态类型模式等生态农业模式。如1980年初骆世明等对腐屑食物链、农业结构的梯度规律、牧草间套作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韩纯儒等在北京窦店研究以畜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1983年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粮—桑—畜—渔良性循环模式;1987年刘晓鹰研究的蜡桑农复合生态模式和杉木—黄连—林—药复合生态模式;1992年傅庆林等在浙江省兰溪市上华农场研究的低丘红壤区“农林果”复合系统模式;1994年吕富保研究的由农、林、果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实体模式;1995年姜勇、曹志平研究的西安生态养殖模式和曲周县畜牧业生态模式;1996年曹铁森提出了适合于北方山区林果—粮食作物、林果—经济作物、林果—蔬菜、林果—药用植物、林果—牧草和林果—食用菌等复合结构栽培模式;1997年郑永华在四川合川市研究的稻鱼鸭复合农业模式等。
⑤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许 坚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北京 100035)
摘要陕西省陇县跃先村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笔者认为,其基本经验有两条:一是建立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二是集约经营。
关键词生态农业集约经营山区
陕西省陇县跃先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它位于陕西省西陲的千山腹地,海拔124米,距县城约15公里。1991年统计,全村有40户,173人,88个劳力(其中男劳力只有39人),4550余亩土地,人均26.3亩,劳均约51.7亩。虽然人少地多,但土地是山地,质量低劣。1986年以前,跃先村以粮为纲,单抓粮食生产,经济落后,1986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28.8元,相当于当时全全县农民平均纯收入的76%。1986年12月,跃先村在西北农业大学刘荫武、李震钟等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生态农业试验。试验使跃先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228.8元增加到1990年的696.4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96元高出40.4%。1991年大旱,人畜长期缺水,跃先村的粮食产量仍远高于周围村庄,人均纯收入增加到719.4元,相当于1986年的3.19倍。目前,陇县正在全面推广跃先村的经验,陕西省、宝鸡市有关部门也在广泛宣传跃先村的事迹,约有20种报刊做过宣传报道。
跃先村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经验有两条,一是建立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二是集约经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跃先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山区农业经济不应以粮食为主,应以林牧为主。可是1986年以前,跃先村的粮食作物面积相当大,林草面积却很小。由于人少地多手工劳动,迫使人们不得不广种薄收,实行粗放式经营。跃先村的粮食亩产,70年代仅62.9公斤,1986年也只有80.11公斤。广种薄收没有增加粮食总产,还限制了畜牧业发展。1986年以前,跃先村的畜牧业主要以牛、马、驴、骡等役用畜为主,猪、鸡甚少,奶畜几乎为空白。畜牧业除利用天然牧草和农作物秸杆外,很少得到优质人工牧草和精饲料补充。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畜牧业的作用只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动力和少量农家肥料,经济产值很低。
农业与工业不一样,工业可以实行两头在外的策略,从外地购进原材料,在当地加工之后,再销售到外地去。农业不行,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交织,非常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跃先村的农业生产结构与当地自然条件不适应,是跃先村农业经济落后的主要根源。1987年开始的生态农业实验,以调整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为突破口,主要内容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发展畜牧业,最终形成一个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1987年以来,跃先村逐步压缩粮食作物面积,从原来的1570亩压缩到1990年的1015亩,减少了35.3%;林地面积从1986年的1510亩扩大到1990年的2240亩,扩大了48.3%;苜蓿面积从1986年的312亩扩大到1990年的728亩,扩大了133.3%,另还发展了其他豆科牧草161亩。林地和人工草地面积扩大,提供了大量的饲草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跃先村的大牲畜由1986年的74头发展到1990年的137头,增长了87.1%;奶山羊从1986年的31只发展到1990年的268只,增长了764.5%。粮食、林业、牧业收入比例,从1986年的1:0.046:0.224变为1991年的1:0.085:0.408。经过几年的生态农业建设,跃先村形成了一个与当地自然条件基本适应的、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示意图如下:
生态农业是实现高经济效益和高生态效益的农业。就跃先村的自然条件来说,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既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也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符合生态农业的根本要求。苜蓿有利于培肥地力,种了三年苜蓿的地种粮即使两年不施肥,产量也不低。苜蓿还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据国外报道,苜蓿地的水土流
失量仅为同等条件下农闲地的2.5%。另外,种苜蓿的经济效益也远高于种粮,跃先村的土地生产力很弱,从前种粮,一般亩收入只有50元左右,很大一部分田块还上不了30元。改为种苜蓿,亩收入一般能上80元,经济效益高于种粮30—50元。跃先村户均退耕还草10亩,仅此一项,年收入户均增加300—500元。种树的生态效益远高于种粮,这不必说,经济效益也远高于种粮。据调查,在跃先村,一般一棵生长5年的树至少值2.5元;一棵生长10年的树至少值50元,平均每年长5元;一棵生长15年的树至少值150元,平均每年长10元;一棵生长20年的树至少值250元,平均每年长12.5元。按平均每年长10元计算,一亩地种上300——400棵树,一年就长3000——4000元,经济效益是种粮的10多倍。发展畜牧业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畜粪肥田上。畜牧业发展带来畜粪增多,大量的畜粪投到耕地上,根本改变了山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太少、质量低劣的现状。发展畜牧业也给跃先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1年,跃先村有许多农户仅出售鲜奶一项,月收入就达200元以上。有个村民,仅出售育成牛和育成羊一项,收入就达2800元。在跃先村,种植业是靠天吃饭,种植业结构各家也差不多,因此,农户在种植业的收入没有多大差别。另外,跃先村几乎没有工商业,农户在工商业上也几乎没有收入差别。跃先村农户的收入差别主要表现在畜牧业上,畜牧业搞得好的家庭成了富裕户,畜牧业没有上去的家庭仍是贫困户。2 集约经营措施
跃先村在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把过去的粗放式经营转变为了集约化经营。
2.1 种植业的集约化经营措施
2.1.1改良土壤。一方面通过粮草轮作、生物养田等措施来培肥地力;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畜牧业积累大量农家肥来培肥地力。1991年全村农田平均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比1986年高出1倍。另外,在化肥施用上,改革过去单纯施用氮肥的作法,根据当地土壤缺磷的实际情况,增施磷肥配合使用,每亩增施25公斤磷肥,三年小麦累计增产105公斤,比不施磷肥增产44.3%。
2.1.2农田基本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跃先村大抓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平梯田,面积从1986年的315亩增加到1990年的490亩,增长了55.5%。水平梯田的修建,既便于耕作,又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据
测定,水平梯田土壤氮磷含量分别比其他田块高35.7%和22.4%。
2.1.3改良品种。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跃先村逐步引进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高产、稳产优良小麦新品种。他们先后从有关科研单位引进7852、植168、武农132、小偃6号等优良小麦新品种,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实现了小麦品种良种化,优良品种区域化。此外,他们还引入了大麦、玉米新品种。优良新品种的引入,为粮食丰产创造了条件。
2.1.4积极推广先进播种技术。长期以来,山区农民习惯于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耕作制度。小麦大多采取“一把麦籽飞上天”的撒播方式播种,小麦发芽率低。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跃先村积极引导农民采用条播、开沟亮种、水平沟播等先进播种技术,800亩小麦全部采用开沟亮种和条播技术播种,基本上杜绝了撒播。推广先进播种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小麦产量,据调查,采取水平沟播种小麦亩产高达225公斤,比非水平沟播种增产69.8%。
2.1.5精耕细作,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跃先村积极推广“麦宝”等多种微肥拌种、化学除草、叶面喷肥等技术。在冬春季节,利用农闲时间组织人力追施化肥,清除杂草,喷洒农药防治条锈病、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害,收到了明显效果。
由于实行集约化经营,跃先村的农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1986年,跃先村的粮食平均亩产只有80.11公斤,1990年达到210.39公斤,提高了162.6%;1986年,跃先村每人平均产粮只有622.7公斤,1990年达到1166.9公斤,提高87.4%。跃先村的粮食总产量在粮食面积减少35.3%的情况下从1986年的125785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213547公斤,提高69.8%。
2.2 畜牧业方面的集约化措施
2.2.1建设饲料草基地。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跃先村大力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同时,注意精饲料生产。1990年,全村种植大麦120亩,高梁22.5亩,黑豆106亩。此外,还积极组织青贮饲料生产。在牧草方面,先后从新疆等地引进了苜蓿、红三叶、白三叶、黑麦草、无芒雀麦等牧草品种进行试种。另外,还组织农民加强草地管理,利用农闲时间清除杂草,增施磷肥。采取以上措施,大幅度提高了牧草产量,据测定,三年生紫花苜蓿一茬产干草594公斤,增产80%。
2.2.2品种改良。畜禽品种是影响畜牧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跃先村先后引进了关中奶山羊基础母羊、西农莎能羊的优秀种公羊、莱航
蛋鸡、迪卡蛋鸡、罗斯蛋鸡等。此外,还用秦川牛改良当地黄牛,提高产肉性能和役用性能,用黑白花奶牛改良当地黄牛,培育乳役兼用牛,等等。
2.2.3科学饲养。不同生理阶段的家畜有各自的特点,科学的饲养就是针对家畜各自特点分别饲养。根据奶山羊生产性能高、需要营养物质多的特点,跃先村积极组织农民在冬春季节补饲适量的青干草,在泌乳期内适当缩短放牧时间,补饲一定量的优质牧草。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奶山羊泌乳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减少了因运动量过大而带来的体力消耗。此外,还积极倡导农民每只羊平均日补饲0.2公斤混合精料,8克食盐。这些科学饲养措施使泌乳期平均产奶量提高了33.4%,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引导农民对奶山羊科学组群,分群管理。1991年,建立了一个拥有40只公羔羊的羔羊肥育专业户及一些挤奶母羊专业户。组织奶肉专业化生产,既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又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效率。
2.2.4防疫。跃先村先后到西北农业大学培训了两名畜牧兽医技术员,通过这两名技术员普及科学技术,开展疫病防治工作。还定期组织群众对圈舍进行清毒,确保畜群健康。
2.3 林业经营措施
既注意保持防护林基本稳定,又积极营造经济林,发展经济价值高的苹果、梨、核桃、花椒等树木。经济林管理上及时组织科技人员传授果树管理技术,帮助农民科学施肥、修剪、整技;防护林管理上采取农户承包、封山育林、专人管护等多种形式,以杜绝乱砍乱伐现象发生。跃先村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1
3.1 为生态农业的理论提供了实据
广种薄收,只能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劳力投入多而产出少,粮食产量低,生产成本高。要改变这种局面。有效的办法就是走“生态农业”之路。跃先村的成功实践,为生态农业理论的正确性提供了一个实据,树立了一个样板。
3.2 为建设生态农业总结了一种因地制宜的技术路线
跃先村的“林草——畜牧——粮食生产系统”,基本特点有二:(1)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以苜蓿为主的豆科牧草,轮作倒茬,生物养田。(2)发展畜1 以下部分借用了《西北农大报》总第953期第三版评论员文章《生态农业 大有可为》,在此致谢。
牧业,着重发展奶山羊,以它为转化器,把苜蓿、树叶转化成畜产品优质肥料,促进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使农、林、牧协调发展。
3.3 促成了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
跃先村的生态农业试验,是西北农业大学刘荫武、李震钟等教授作指导,陇县众多农业科技工作者蹲点实施的一项科学实验活动,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结果。跃先村的变化充分证实了: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为跃先村的农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通过几年艰苦工作,跃先村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村民的科技意识也大大增强。由于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土地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实力也明显增强。这就为进一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1991年跃先村通了电,1992年人畜饮上了自来水,困扰山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变成了促进生产的有利因素。电和水将为农业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一、柳埠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 发展生态农业, 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是南部山区的经济基础, 要想促进农民增收,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关键。在优化结构的同时, 必须努力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 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柳埠镇的做法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 柳埠镇结合本地实际,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 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 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优质林果业, 积极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带动基地建设和农户生产, 拉长林果产业链条, 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连基地, 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有力地推动全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他们的做法是:
1. 以退耕还林为重点, 大力培植优质果品产业。近年来, 柳埠镇本着“优化品质、突出特色、规模发展、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 对林果生产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明确发展思路, 找准突破口, 认识到发展林果业所具有的三大优势:一是柳埠镇有种树植果的传统, 是济南市山区林果业发展较早的乡镇, 群众具有一定的林果种植和管理经验, 发展林果业具有一定基础;二是柳埠镇区位优势十分优越, 距离市区仅20余公里。有良好的交通优势, 省道103线、002线贯穿境内, 有利于林果销售;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市民对优质果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山区乡镇, 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必须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入手, 大力实施退耕还果, 着力发展优质果品产业。
在具体工作上, 把优化果品品质、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果品效益作为重点来狠抓落实。一是采取宣传发动、政策引导、典型带动等措施, 调动全镇广大群众发展林果的积极性。二是按照“突出特色、区域布局、规模发展、提高品质”的要求, 以科普为先导, 走科技兴林的路子。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 引进大红灯樱桃、香铃核桃、日本板栗等名优特稀新品种60余个, 在全镇己初步建立了大樱桃、板栗、核桃、山楂等优质林果生产基地。三是加大科技兴林工作力度, 提高林果业科技含量。建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定期举办培训班。近年来, 全镇大力推广蔬花蔬果、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套袋技术, 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山区生态优势, 积极打造无公害品牌, 注册了“柳埠绿”牌板栗、核桃等无公害农产品商标, 形成了良好的品牌优势。
2.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 关键是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近几年来, 柳埠镇按照“壮大龙头, 拉长链条, 带动农户, 促进增收”思路, 着力从三个方面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实施项目带动。2004年, 在市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争取扶持资金近100万元, 帮扶华鲁食品公司实施了超低温二氧化碳萃取核桃油科研项目, 开发生产核桃油系列深加工产品。目前, 该公司己形成年产60吨核桃油的生产能力, 年加工转化核桃700余吨, 有效地解决了全镇4000余户核桃种植户生产、销售问题。二是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005年, 镇党委政府帮助野风酥食品公司解决了新厂扩建26亩建设用地, 使该企业新上高档玉米胚芽油项目得以尽快落地建设。三是构筑发展平台, 创造条件, 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家及省市区举办农产品展销会, 协助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荐活动, 为企业展销产品对外宣提升企业形象, 构筑发展服务平台,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
3. 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围绕大樱桃、板栗、核桃、山楂等主导产业, 积极引导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 按照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依托能人和龙头企业, 组建大樱桃、山楂、板栗等林果专业协会, 加强农民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更大程度地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截止目前, 全镇已建立各类协会组织5个, 入会会员达到1200余户, 带动全镇6590的农户从事生产加销售一体经营, 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有力地促进了林果业区域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
(二) 优化美化环境, 发展第三产业, 做大做强生态旅游经济
南部山区作为生态保护区, 丰富的林木植被和优美的坏环境吸引了大量的省城市民前来游览观光。在“十一”黄金周期间, 享有山东生态旅游第一镇的各大景区装扮一新, 成为市民旅游的首选地。7天时间共接待游客37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到1486.56万元。因此, 在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南部山区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这也就要求我们实施封山育林, 提高林木覆盖率, 而要达到优化环境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为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经济优势, 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 柳埠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讨论研究, 确定了以下工作思路: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 科学定位, 高起点制定观光旅游农业发展规划, 高品位设计旅游精品线路。围绕市民的生活、生态、休闲需求, 聘请各级旅游专家多次前来考察旅游资源, 论证发展方向, 进行充分策划和项目定位。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 制定了“一线四片”的采摘观光旅游农业发展规划。“一线”是以省103线两侧为主, 打造路域特色经济长廊, 发展500亩以鲜桃、玉杏等为主的时令鲜果采摘园;“四片”是在李家塘流域、窝铺流域打造大樱桃、板栗、核桃、山楂观光采摘片区, 规划面积2万亩。按照“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市场运作、高点定位、有序开发, 积极吸引省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开发生态旅游。以规划建设六大片区为龙头, 带动全镇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以黄巢九寨为主的自然风景生态休闲区;以柳埠小城镇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商住、购物区;以四门塔、九顶塔民族风情园、山青世界、槲树湾等为主的古今文化观赏区;以锦阳川、涌泉、突泉、避暑泉等为主的名川、名泉游览区;以三石奇峪、龙门西山为龙头, 集星级酒店、高级会所为主的商业会展渡假区;以闫家峡谷的核桃基地、桃科村的板栗基地、王家峪村的大樱桃基地、三岔村的山楂基地为主的生态农业采摘观光区。同时设计推出了10条旅游精品线路。
二是典型带动。镇政府在玉水村建立了500亩的观光旅游农业示范园, 栽植优质果树4万株;同时充分发挥先进村的示范带动作用, 抓点带面。王家峪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樱桃种植专业村, 人均果树300余株, 年人均林果收入3000余元。该村以群众现有果园为基地, 率先带领群众发展林果采摘观光农业园。走出去, 请进来, 与省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吸引游客进园观光休闲、现场采摘, 让游客体验农家生活。既为旅客增添了参与乐趣, 又带动了果品销售, 促进了农民增收, 成为观光旅游农业的示范村。
三是市场运作, 引资发展。自1998年以来, 先后引进资金5亿多元, 相继建成了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九顶塔民族风情园、槲树湾风景区、水帘峡风景区、山青世界、九顶塔国际滑雪场六处规模景区, 生态四季游的格局初步形成。同时, 本着政策扶持、有序建设、规范服务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强建设与管理力度。几年来, 依托现有的景区景点、水库塘坝等, 新建成龙门山庄、水生源民俗园等一批高标准农家乐景点, 成为省城市民休闲度假的新亮点。目前全镇农家乐经营户发展到400余户, 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达到4000多人, 全镇年人均实现旅游收入500元以上。
(三)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
几年来, 柳埠镇加大了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实施雨季造林工程,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提升。动员干部群众、景区景点和投资开发商, 分区域、分片区集中进行荒山绿化。栽植绿化苗木2000余万株, 绿化荒山6万余亩。持续加大治川治河力度, 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 综合治理病险水库、水毁塘截流, 完成锦阳川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维修新建截流坝30道, 新建漫水桥3座, 使锦阳川成为省城市民和广大游客的亲水乐园。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积极拓展旅游产业链, 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购物需求, 增强了旅游市场吸引力。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 柳埠镇在省内外初步打响了山东生态旅游第一镇的品牌。
二、探索新思路, 推动南部山区生态旅游服务业大发展的相应对策
(一) 扩大开放范围, 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
目前南部山区一些政府、旅游区对旅行社采取的策略是“不理不弃、若即若离、相互观望”。然而, 旅游业能否高度发展, 关键在于“客源”, 它是开发整个旅游业的龙头, 只有客源充沛, 龙头高高昂起, 则其他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行各业, 作为龙身龙尾, 才会随之起舞。反观历城区南部山区的旅游业, 起步晚, 经营水平低, 发展不平衡, 缺乏长远竞争力。为了增加客源, 应扩大开放度, 引进和激励竞争机制。因此, 笔者认为对国内旅行社市场进行开放, 应打破局限性和地域性, 而改为“扩大开放, 适度保护”的策略。第一步与国内信誉好、经营实力强并富有招徕能力的旅行社兴办合作项目, 利用它们的渠道网络, 广徕客户, 只有客源扩大了, 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进而使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得益。在迈出第一步与旅行社合作的基础上取得经验, 再进一步放宽开放度。
(二) 积极引进外来人员和先进技术设备, 以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
西方发达国家, 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努力使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 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南部山区随着市场的开放程度将一步一步的扩大客源市场, 外地游客将逐步成为主力军。目前政府因财政困难, 对旅游业仅有少量投资, 而且这情况在近几年不会有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 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设施的庞大需求与资金短缺的现实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 只有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 对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行各业, 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是唯一可采取的途径。只有这样, 才能在较短时期内全面改善南部山区的旅游环境。
(三) 建立市场竞争机制, 加强市场管理和旅游产品的开发
要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长期以来, 作为一项旅游服务业, 南部山区的旅游市场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条, 在经营旅游业务方面高度受地域保护的影响, 经营各种旅游业务的人员, 缺少各种设施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 以致服务质量普遍低下, 导游素质差。在管理方面, 如对酒楼餐厅和娱乐场所以及在景点出售的旅游商品等, 尤以对外地游客乱收费、漫天要价的“宰客”行为屡见不鲜。为全面提高旅游业与相关服务的质量, 应加强宏观管理, 严肃纪律, 提高企业和有关人员的素质;其中特别对当地的旅游企业, 首先要转换经营机制, 实行政企分开, 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 取消特权和保护, 使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 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并按市场规律和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市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为使我区更多旅游景点走出山区, 应建立相应的生产管理机构, 还应加强对旅游产品的调查研究, 从多方面下功夫。对生产旅游产品的企业, 政府应在资金、能源、援助材料、税收和外汇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 使企业有生产经营旅游产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 还可通过合资、租赁和三来一补等多种形式, 以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 扩大旅游产品的花色品种, 提高商品质量, 以满足国内外旅游者和扩大出口的需要。
(四) 加强旅游宣传, 招徕旅游客源
重视旅游宣传尤其对主要客源地的宣传, 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往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 必须加以改进。世界旅游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旅游宣传投资, 例如美国各州的对外旅游宣传费用都相当可观:2003年纽约州的宣传费用为7960万美元, 佛罗里达州为5900万美元, 夏威夷州更高达9400万美元。因此, 我区应加强对旅游业的宣传工作, 每年划出一部分经费, 其来源可从各级政府税收拨款, 另一方面也可敦促各有关旅游企业支付一定的宣传费用, 群策群力, 把宣传工作做好。对主要客源地, 不同的季节, 宣传应有的放矢, 具有针对性, 避免以“农家乐”千篇一律的做法, 因为不同的客源地有不同的爱好, 例如在春季, 可以踏春、赏花等为特点;对夏季则可以焰火晚会、民族特色、休闲度假等为特点。在宣传方式上。也宜采取多样化, 如通过举办旅游产品展销会、各行业交流会、并通过各种图文并茂的印刷宣传品等。
(五) 高度重视旅游安全,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随着交通的便利, 旅游人数的不断增长, 对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近年来, 我们对游客的人身和财物的保安工作方面, 总的情况是好的,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 必须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层层落实, 特别要责成风景点所属的主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还需要一提的是在旅游景点, 尚须防止环境污染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要保护风景区。桂林那样好的山水, 被一个工厂在那里严重污染, 要把它关掉。”净化环境, 也是对安全的一种保障。要进一步发展南部山区的旅游服务业, 除了要做好上述工作外, 还有重要的一条, 要不断地培养出一批批熟悉旅游业务、外语水平高和作风过硬的旅游导游和相关的当地领导干部, 这是实现各项任务的保证。
为解决南方水网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湖北省峒山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化肥减施、绿色防控、稻虾共作、林下养禽等关键技术,配套生态沟渠、湿地等工程,构建了“源头消减+综合种养+生态拦减”水体清洁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利用“稻虾互利共生”复合种养生态系统,实现水质改善、生态功能恢复和产品效益同步提高;“葡萄——草——鸡”立体种养,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少杂草96.8%;利用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进行立体吸收和拦截作用。通过综合种养,化肥用量下降30%以上,农药用量下降70%以上。
针对西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化肥农药过量问题,重庆市二圣镇集体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集成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清洁和生态涵养工程建设,构建了“生态田园+生态家园+生态涵养”的生态保育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从坡顶到坡腰依次发展生态茶园、生态梨园、生态葡萄园及生态花园,配套灌溉管网、排水沟和缓冲塘,建立复合生态系统,采取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减少灌溉定额90%、化肥用量50%以上。通过依托山形山势建设生物拦截及沟塘坝系统,实现农田生态涵养。生活垃圾采取“户分类、村集中、镇中转、区处理”的链条式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发酵处理后进入小型人工湿地排放,人畜粪便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有机肥,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针对华北平原区化肥、农药投入强度高、种植单一化、地下水漏斗等突出问题,山东省齐河县焦庙镇周庄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了“种养结合化+生产标准化+生物多样化”的集约化农区清洁生产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推广了小麦生产“八统一”和玉米生产“六配套”技术模式,农田秸秆深松还田为主、部分秸秆机械打捆回收利用、养殖粪便和食用菌废弃物转化成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开展作物间作、轮作,建设生态沟渠道路,种植水生植物和油葵、格桑花等各种蜜源植物以及速生杨,在净化水体、美化环境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构建了生态林网体系,形成了基地沟渠路林相连的生态格局,成为了现代生态农业新景观。实践表明,基地亩均增产100公斤以上,灌溉用水及化肥、农药用量均减少了10%,秸秆综合利用率也达到了100%。
针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白色污染”问题,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古城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构建了“农田综合节水+地膜综合利用+种植间作套作”的节水环保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综合应用膜下滴管、根区导灌等节水灌溉和垄膜沟灌、全膜沟播沟灌等节水栽培技术以及间作套作技术,发挥保墒、集雨、节水、增产等多重效用。应用地膜一膜多用覆盖技术,减少地膜使用和残留量。对回收地膜,采取高温溶解铸型,生产适宜城市供水、供暖等市政工程中使用的复合型井盖。该模式使地膜残留量明显减少,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加厚地膜使用率达95%以上,产量平均增加6%左右。
针对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有机质缺乏现状,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东城乡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构建了“生态种植+生态节水+循环利用”的果园清洁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大力发展果粮间作、林果业为主的特色种植。通过种植豆科作物固氮保墒,饲养经济价值高鹅种,养殖蚯蚓改良土壤、为鹅提供蛋白质饲料,鹅粪直接入地提供高氮有机肥的生态环种养技术;广泛应用沼液和木醋液半量替代农药,布设太阳能灯光诱虫和粘虫板以及利用边际土地种植生物隔离带进行生物防治病虫害;运用坡改水平梯田技术,封坡育林育草,拦截和涵蓄坡面径流;有效提高了苹果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苹果产量提高10%以上。
【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
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生态安仁06-26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论文10-17
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06-30
温岭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思考06-08
生态农业示范区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11-30
生态农业项目10-16
生态农业的案例10-25
博士农业生态学试题10-05
生态农业技术论文10-12
生态农业下广西农业水利建设研究论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