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授信客户管理办法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集团授信客户管理办法(共7篇)

集团授信客户管理办法 篇1

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以下简称“本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根据《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及本行信贷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集团客户(含关联企业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

(一)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

(二)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

(三)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近亲属(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

(四)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本行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授信包括贷款、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敞口、保函敞口、贸易融资、信用证敞口、外汇贷款等表内外业务。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是指由于本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或集团客户经营不善以及集团客户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等情况,导致不能按期收回由于授信产生的贷款本金及利息,或给本行带来其他损失的可能性。

第五条对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原则。对集团客户授信实行总行统一管理,集中对集团客户授信进行风

险控制。

(二)适度原则。根据授信客体风险大小和本行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最高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同时针对集团客户内的各个授信对象,充分考虑其自身的信用、经营和财务状况,区别授信。最高授信额度根据集团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适时调整。

(三)预警原则。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集团客户授信风险。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

第六条基层支行和总行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一)基层支行。负责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并根据客户的生产经营、资产负债、还款能力及对本行的综合贡献度等情况,提出授信建议。负责贷后管理工作。

(二)公司金融部。负责审核基层支行提交的集团客户授信资料、授信额度和期限等信息,并参与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调查。

(三)授信管理部。负责拟订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负责集团客户的认定,授信的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风险管理部。负责集团客户的风险预警和防范工作。

(五)稽核审计部。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检查工作。

(六)合规管理部。负责审核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定期编制有关报表和了解集团客户生产经营等基本情况。

第三章授信条件

第七条授信对象必须具备《综合授信管理制度》规定的条件。

第四章授信操作流程

第八条申请。客户向基层支行提出授信申请,并提供真实、完整的申请材料,包括集团客户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注册地、注册资本、主营业务、股权结构、高级管理人员情况、财务状况、重大资产项目、担保情况和重要诉讼情况及本行要求提供的其它授信资料等。

第九条调查。基层支行客户经理受理客户申请,通过查询贷款卡信息及其他合法途径,充分掌握集团客户的负债信息、关联方信息、担保信息和诉讼情况等重大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授信尽职调查,形成授信材料,经信贷主管、主持工作行长审核同意后,报总行公司金融部审查。基层支行客户经理对授信材料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负责。

第十条审查。总行公司金融部根据支行提供的授信资料和调查分析进行审查,鉴别其真实性和合理性,对重点内容或存在疑问的内容应汇同支行实地开展调查,最大限度的真实了解和反映集团客户的基本情况。经总行公司金融部审查同意后,报总行授信管理部复审。

第十一条审核。总行授信管理部根据总行公司金融部提交授信资料和调查报告进行复审,并对授信风险进行评估,并形成建议意见。

第十二条决策。按照权限规定报总行贷款会办小组和贷款审查委员会确定是否授信以及授信的额度、期限等。对集团客户授信超过行长室决策权限的,按照本行董事会的决议执行。

第十三条授信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授信额度不得突破。特殊情况需增加授信额度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五章授信风险控制

第十四条集团客户授信应与本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不得超过本行资本净额的15%。

第十五条单个集团客户内成员原则上只能在一家支行取得授信,因特殊原因需在其它支行取得授信的,由总行整体控制,协调分配。

第十六条对集团客户授信时,提倡采用抵(质)押担保方式,防范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互相担保的风险。对于集团客户内部直接控股或间接控股的关联方之间的互相担保,应当严格控制。

第十七条对集团客户授信时,应当严格控制并要求集团客户及时报告被授信人净资产10%以上关联交易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一)交易各方的关联关系;

(二)交易项目和交易性质;

(三)交易的金额或相应的比例;

(四)定价政策(包括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易)。

第十八条对集团客户授信后,贷款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行有权单方决定停止发放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并依法采取其他措施:

(一)提供虚假材料或隐瞒重要经营财务事实的;

(二)未经本行同意擅自改变贷款原定用途、挪用贷款或用贷款从事非法违规交易的;

(三)利用与关联方之间的虚假合同,以无真实贸易背景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债权进行贴现或质押,套取资金或授信的;

(四)拒绝接受本行对其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和有关经营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的;

(五)出现重大兼并、收购、重组等情况,本行认为可能影响到贷款安全的;

(六)通过关联交易,有意逃废银行债权的;

(七)本行认定的其他重大违约行为。

第十九条对集团客户授信后,应当及时把授信总额、期限和被授信人的法定代表人、关联方等信息登录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其他相关部门的信贷登记系统,同时应做好集团客户授信后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集团客户贷款的变化、经营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化、关键管理人员的变动以及集团客户的违规经营、被起诉、欠息、逃废债、提供虚

假资料等重大事项必须及时登录到本行信贷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十条本行应进一步加强与信誉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必要时应当要求授信对象出具经本行认可的中介机构的相关意见。

第二十一条总行信贷管理部门以及基层支行应当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后的风险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针对整个集团客户的联合调查,掌握其整体经营和财务变化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

第六章附则

集团授信客户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房地产,融资,银行授信

房地产是资金高度密集的产业,基于自身的特殊性,在其开发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获取较大的授信额度,保证资金的充足供应是摆在每一个房地产企业面前的难题。

一、问题的提出

概括而言,在2000年以前,我国房地产业是处在大集团、大企业、中小企业、包工队混杂的状态,其开发过程的资金来源虽然也是主要靠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但是贷款门槛较低,获取资金支持相对容易。

随着企业集团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也在整合,房地产集团呈现增多的趋势,一些小的房地产公司被兼并、融入到大的房地产集团之中。

紧接着,住房政策的改革,货币化补贴取代公有住房的分配,给商品房的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量的商品房住宅项目纷纷上马,从而导致房地产集团的资金需求大规模的增加。“借贷开发”、用银行的钱获取高额的房产开发利润成了房地产商们的信条。随之而来,一些违规开发、企业自身缺乏开发实力、房产质量较差等问题纷纷涌现,国家开始制定政策规范房地产业,而制定政策的关键点,就是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血液”——资金!

在下面一系列的政策中,我国的房地产商们深刻地感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威力!“房地产政策年”、房地产行业实行企业重整的“企业年”让房地产商们感到从所未有的压力。通过对政策的简单回顾,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看出国家对房地产开发商资金方面的要求是非常的严格了。

早在2003年6月5日,央行发布了“121号文件”,严控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及土地储备贷款的发放,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其自有资金应不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的30%。土地储备机构发放的贷款为抵押贷款,贷款额度不得超出所收购土地评估价值的70%,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而2004年出台的“71号文件”,即业界通称的“8·31大限”,则彻底终结了延用多年的土地协议出让制度,规定自2004年8月31日起,严格执行土地招拍挂制度。由于拥有土地储备的企业,必须赶在8月31日前交清所有的土地出让金,致使大量企业再度面临资金紧缺的困难。随后的一系列金融调控政策,如连续多次加息,各金融机构正式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收缩了可贷资金约1100多亿元,国务院下发通知,将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包含经济适用房)资本金比例从20%提高到35%及以上,都使相当部分开发企业面临资金筹备的难题。尤其在2005年,以打击投机、抑制投资、稳定住房价格为主旨的“国八条”和“七八意见”出台之后,更使整个市场弥漫着浓郁的观望氛围。虽然日前略现回暖迹象,但与往日如火如荼景象相距甚远。这令目前主要靠销售回款融资的开发企业叫苦不迭。2006年开始,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央行等部门分别从土地、开发、资金等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7年1月25日,国税总局出台《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月29日,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八部委《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5月23日,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11月14日,财政部发布《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11月19日,国土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布《土地储备管理办法》。12月11日,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

政策的严格必然会导致房地产企业优胜劣汰,实力雄厚、保质保量、诚信度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房地产集团会生存下来,并且越发展越好;而资质较差的房地产企业将面临退市的结局。

在国家实行紧缩的金融政策下,房地产集团如何获取较大的授信额度、为开发取得充裕的资金将是下面重点讨论的问题。

二、房地产集团授信管理模式的选择——总行对总部模式

通过对一些较大房地产集团融资过程的分析,发现总行对总部模式是目前房地产集团在获得银行授信方面可以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总行对总部模式是指商业银行总行与该房地产集团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总行向该集团整体核定一定金额的授信限额。在该授信限额下,总行授权某分行向该房地产集团在全国的房地产项目提供开发贷款、保函等授信产品,并提供按揭等相关服务。

(一)实行总对总模式,要把握的几个要点

1. 授信主体与被授信主体是商业银行的总行与房地产集团的总部。

2. 执行主体是贷款人与借款人,即商业银行总行对房地产集团总部、当地商业银行分行对当地房地产子公司。

3. 条件统一,即对房地产集团总部和下属分公司实行的授信条件商业银行总行与分行是一致的。

(二)总对总模式具体执行的操作流程

依据执行主体的不同,总对总模式的具体执行可以分为A、B两种模式。

1. A模式。A模式的操作流程可以通过下列图示概括反映:

从上述图示中,可以看出A模式的特点:

(1)A模式符合人行“121号文件”规定,不需要经人行和银监会审批;

(2)A模式的授信主体为项目公司,授信主办行为项目所在地分行;

(3)不特别注重集团公司的集体负债率,只需单个项目公司满足35%自有资金投入及“四证”齐全即符合提款条件。

2. B模式。B模式的操作流程可以通过下列图示概括反映:

B模式的核心特点:

(1)B模式不符合人行文件规定,故采用该模式授信需报人行审批,并得到相关批复。B模式是全国性地产商融资模式的发展趋势,但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没有马上放开该模式的迹象。

(2)B模式的授信主体为集团总部,授信主办行为市分行。

(3)B模式需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的特别监管,集团公司整体负债率不得超过65%,下属项目公司必须放弃对外融资权,向银行申请授信的单个项目必须满足35%集团资金投入及“四证”齐全等提款条件。

3. A、B模式的主要区别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A、B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执行主体的不同。

具体而言,A模式的授信主体为项目公司,授信行为发生在项目所在地分行。总部所在地分行以内部银团贷款的方式参与到授信之中,并为该集团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而B模式的授信主体为该集团总部,授信行为发生在总部所在地分行。项目所在地分行以内部银团贷款的方式参与到授信之中,并为当地的项目公司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三、总部对总行授信管理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一)总部对总行授信管理模式具有政策突破优势

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3]121号文件”规定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不得使用于异地项目,通过总对总模式可实现对集团异地项目的资金支持。对于自有资金比率不得少于项目总投资的35%的规定,该集团可以将当地重要项目公司作为区域性融资主体,节省自有资金投入成本。

(二)总部对总行授信管理模式具有成本规模优势

通过采用“统一授信价格、统一担保条件、统一合同文本、统一授信操作流程、统一窗口”的“五统一”方式,尽量简化操作流程,方便企业用款。由商业银行总行与房地产集团总部所在地分行统一协调全国项目的融资安排,有效降低企业的协调成本。总对总模式下总行将对相关分行充分授权,减少了审批环节,审批效率更高,在重大的全国项目上具有成本的规模优势。

(三)总部对总行授信管理模式具有集团管理优势

总对总模式符合集团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对项目公司的资金管理,有利于形成企业内部资金中心,资金管理更为高效,管理成本得以降低。集团公司能够统筹项目公司的用款,有利于内部资金调配,同时避免了续做额度,符合相关监管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晓红.中国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无诤.生死困局中国房企资金缺口调查[N].证明券时报,2008-05-19.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成因分析 篇3

关键词: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TU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27-01

一、共同代理引发居多问题

集团客户对信贷资金的巨额需求无法从一家商业银行得到满足,所以往往与多家银行保持着信贷往来,这种一对多的情况被称为多头授信。在这种情况下,一家银行只掌握了与其有信贷业务往来的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授信情况等信息,对集团内其它公司的相关信息则无法知晓。各授信行之间出于保护自己商业利益的目的也不会公开自己说掌控的信息,相互之间存在信息障碍。

当前,集团客户在多家商业银行取得授信,有的跨越地域极广,并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给银行以超强还贷能力的假象,假象的背后则是积累了大量的风险。(一)恶性竞争,争相放贷。集团客户授信能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好的收益,因此也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争先恐后的授信对象,有时为了争夺集团客户,提高本行在信贷市场中的占有率,商业银行间不乏恶劣的竞争,比如较大幅度减低利率,放低贷款条件等。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每家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任何代价拉拢客户,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次优甚至次次优。(二)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时不理性。在银行的放贷审批过程中存在一条基本原则:借款人未尝还的债务价值=项目的剩余价值。在实践操作中,各商业银行都要仔细评估授信对象的资产净值,并以此来确定授信的额度,显然,对于某一家银行来说,这是最小化授信风险的理性行为。如果每家银行对同一个项目授信,却仍然依靠上面的原则,就很容易导致总的授信额度远远超过该项目所能承担的金额。因此,对于授信银行集体而言,是非理性的。(三)激烈的同业竞争造成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积累。在对集团客户的授信过程中,商业银行本来就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加上同业的恶性竞争,使得商业银行更加的被动,面对强势的集团客户,各商业银行惟恐服务不周。(四)集团客户危机出现后商业银行的非理性行为。多家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共同授信是一个“共同代理”问题,这很容易导致前面所说的过度授信,除此之外,共同授信还容易导致“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当集团客户出现危机之后,众多债权银行的跟风行为很容易放大其经营危机,此时企业的获得授信的难度将会很大,因为重新谈判债务合约可能会失败,其中既有商业银行出于最大化保护自己利益的因素,也有协调众多债权银行导致协调成本很高的因素。

二、商业银行授信体系不够完善

(一)总分行制度不能适应集团客户授信要求。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中组织必须设计好管理的幅度。如果设计不合理,导致管理的幅度偏大,就会危害到组织决策的效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营运模式不太适应集团客户授信的动态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采取“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三级管理模式,一级经营的运营机制。这管理半径太长、结构偏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机构的营运效率,虽然有些银行建立了集团客户部,采取统一授信的制度,但过长的管理半径会使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偏离,总行也不可能发费巨额的成本控制各分支行对集团客户及其关联子公司的授信风险,而分支行想从全局控制风险更是望尘莫及。(二)商业银行内部制度体系相对薄弱,缺乏创新机制。从制度体制上看,大多数银行的内控机制不健全、放贷、审贷机制相对薄弱,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没能落实。有些银行决策约束机制建设落后,对有经营决策权的人员的约束机制不合理,授信人员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存在脱钩的现象。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也没有建立系统有效的风险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机制。从管理体制上看,大多数银行组织结构不合理,独立分块较多,管理半径较长,责任与权力范围不明确,并未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授信风险控制体力。加之各种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缺乏综合协调,银行的高管人员也很难对授信风险总量度量、总量控制。与此相关的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缺乏独立、高效的风险监控程序,使风险控制部门未能及时、精确、系统的把握授信风险。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不具备计算和配置风险资本的能力,各行主要是依据粗略的理论及从历史经验数据得出的公式对最高综合授信额度进行测算,具体操作时,录入的变量值仅是客户的历史数据,而不包含银行自身的实力及客户未来发展的预测数据等。加上银行在授信额度的审定等方面对经验或主观判断的依赖性,导致授信额的随意性较大。

三、贷后监督管理不到位

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的授信业务中,贷后管理环节比较薄弱,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导致了较大的授信风险,具体说来,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授信风险信息收集效率低下,授信风险预警系统所发挥的功能有限。由于我国银行缺乏高效运行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对集团客户的营运情况把握不到位,对其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没能及时的知晓等,就是再好的风险预警系统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我国银行的风险预警体系一般无专人负责分析、度量风险信号,当授信风险暴露时,也没有负责人及时做出有效的决策。(二)集团客户授信不同于一般的信贷业务,需要精通业务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人员的配备方面明显不足,对集团客户授信的业务人员整体素质也较低,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上市公司年表的分析能力都很欠缺。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應当认识到人才资源是银行发展的基础,是能否在未来激列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保证,所以,应当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安宸(1986-- ),男,汉族,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吴先进(1986-- ),男,汉族,湖南浏阳人,湘潭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管理。

参考文献:

[1]廖肇辉.集团客户授信:共同代理问题及其对策初探[J].金融研究,2005,5.

集团授信客户管理办法 篇4

为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实现信贷资源有效配置,2003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适度原则,即“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指引》明确将“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控制总额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15%以上”的情形规定为“超过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形。根据《指引》精神,各商业银行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最高信用额度风险控制标准。而以集团净资产为基数,以信用等级为调节系数的最高额度风险控制,成为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控制的主要措施(方法),即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最高授信额度)=集团净资产×集团信用评级调节系数。该指标将集团客户授信最高额度与集团自有资金盈利能力和信用评级状况相结合,首次对集团客户授信总量进行了量化控制,在防范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随着集团客户交叉持股、偏离主营业务的大规模兼并扩张,以及盲目涉足境内外期货等现象的普遍出现,商业银行信用授信的风险日益多样化。现有的以净资产和信用评级为主要指标的风险限额控制模型的局限也就日益显露出来,从而对集团客户授信最高风险限额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目前集团风险限额模型的缺陷

由于风险限额(最高授信额度)等于集团净资产乘以集团信用评级调节系数,使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决策建立在客户净资产规模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即净资产和信用评级是衡量银行是否与集团客户发生信用往来以及授信规模大小的重要尺度。在决定信用等级的诸因素中,客户的偿债能力、财务效益、资金运营效率和发展能力与潜力等几方面的主要财务指标至关重要,在评级中占相当大权重。因此,企业的财务数据是一切的基础。但是,基于集团合并财务数据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控制存在以下风险隐患。

(一)集团客户方面的风险隐患

1.关联交易风险。信用评级是评估债权按时足额归还的可能性。但现实中,集团客户有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改变信用评级的基础指标,误导银行对它做出错误的授信决策。其表现形式主要为:

第一,利用关联关系编制不实报表。为顺利通过银行贷款的资信审查,集团往往利用关联交易操纵申请贷款企业的赢利状况、粉饰财务报表、掩盖真实情况。在银行不了解集团客户真实关联性质的情况下,会放大对集团客户的风险限额。

第二,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产。当控股股东分别以金字塔结构或交叉持股方式持有多个子公司的股权时,其在集团内将采取对自己利益最大化而非集团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资源配置。在金字塔股权结构的集团客户中,控股股东可能将资源从最下级公司转移到上级公司;在交叉持股的集团中,控股股东会将资源从现金流权益低的公司转移到权益比例较高的公司中等。对于负债融资在公司的配置也是一样,控股性股东往往利用子公司从银行借款,然后再转移到其控制的其他公司或关联方手中;或是通过关联担保,从银行套取资金,间接地实行资产转移。而不论采取何种手段,资产转移的结果都是导致公司信用发生转移,并最终将信用转嫁到各贷款银行,增加银行风险。

第三,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集团客户盈余管理。集团客户盈余管理的第一步有可能通过操纵关联交易膨胀盈利,即通过关联购销、资产转让、资产租赁、托管经营等,将关联方的利益转移至集团客户,以在短期内人为地提高其经营业绩。第二步是操纵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关联方对关联交易信息不知情,或者根据已公开披露的关联交易信息无法判断其交易性质,因此,关联方利益集团往往通过不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或在公开报告中隐瞒真实交易达到其操纵目的。可见,通过关联交易的盈余管理,可以使集团客户的业绩完全失去客户基础,建立在粉饰过的财务信息基础上的信用评级犹如“皇帝的新衣”有名无实,而银行据此做出的授信决策无疑潜伏着巨大的信用风险。

2.或有负债风险。担保作为一种特定的经济行为,其初衷是减少风险,但集团内关联担保,使不考虑对外担保的风险限额反而增加了银行信用风险,使授信额度远远超过集团客户实际偿债能力。

3.行业风险。一般集团客户授信从收集材料到上报审批少则2-3个月,长的达5-6月。而对集团的信用评级往往以上一年度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实际是集团客户上年度信用等级情况。而用上年度的信用等级去预测未来1-2年的集团客户风险状况,显然忽视了行业经济周期风险。不同行业其行业经济周期差异较大。为控制行业周期风险,商业银行已将集团客户授信期限进一步缩短。但不考虑行业特点的授信周期,不仅造成基层工作量加重,对风险控制也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例如芯片行业必须遵守摩尔定律,仅较短的行业变化周期,使,其盈利能力一年甚至半年内将发生巨大变化,由此导致信用等级急速转化。而用一年前的净资产和信用评级给予未来年度授信势必导致风险控制形同虚设。

4.集团客户授信范围和集团法人治理风险。集团客户具有关系复杂、范围不易界定、关联交易隐蔽、风险转移(传递)性强等特征。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首

先应明确集团客户范围,严格区分正常和非正常的关联交易,全面掌握企业关系及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严格控制最高授信额度。

根据《指引》对集团客户定义,集团客户是指具有如下特征的商业银行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1)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2)共同被第三方控制的;(3)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控制或间接控制的;(4)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银监会的定。义将以集团合并报表范围为集团客户授信外延扩大到合并范围以外,使基于合并报表净资产的集团风险控制模型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由于集团客户有效的法人治理机制缺乏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益,是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的最大风险。随着集团多元化经营、收购合并等步伐的加快,极易导致集团现金流量短缺,资金链断裂。

(二)银行方面的风险隐患

1.信贷品种差异风险。根据集团客户授信的含义,集团客户授信是银行给予集团客户的所有表内、表外业务使用额度的总和。表内外业务品种不同,其风险也不同。基于净资产乘以信用评级调节系数的风险限额控制模型,是建立在表内业务基础上,难以涵盖表内外各授信品种风险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执行。

以表内业务为例,如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业务,根据银行《贷款通则》和行业资本金管理相关规定,商业银行贷款最高不得高于项目总投资的70%(根据行业资本金要求不同,一般低于此比例)。以普通工业项目为例,一般要求项目资本金为30%,若全部以注册资本出资,则对新成立的项目公司来说,其净资产仅为项目总投资的30%。一般情况下项目公司的信用评级较低或为最低级,由此测算的风险限额无法与70%的贷款相对应。又如表外业务贸易融资和保函,贸易融资企业普遍存在注册资本低、资产规模小的特点,为防范风险,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信用等级不同必须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根据目前的风险限额控制,由于没有考虑保证金,极易超风险限额。保函业务也是如此。

2.同业授信额度风险。一家银行在考虑自己为某集团客户增加授信时,如果仅考虑自己所增加部分导致的信贷风险的增加,而忽视了其他银行与此同时增加授信所引起的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的增加,则有可能会出现信贷领域公地悲

剧问题。随着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过度的信贷对象趋同或行业集中、银行羊群效应都会导致银行潜在的信用风险上升。

二、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模型的调整建议

(一)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分析

集团客户信用风险是指集团客户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集团客户不同于一般单一客户的主要表现为集团客户资产规模大、关联关系复杂,因此集团客户信用风险较一般单一客户更具隐蔽性,其危害性更大。’集团(关联)客户信用风险植根子集团客户致力关联扩张的行为特征及追求产融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因此,集团客户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集团外部,主要包括行业政策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二是集团内部,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经营方式和信誉等。由于集团和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加之银行在与集团客户的博弈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得不满足客户提出的种种条件,使得集团客户授信的信用风险加剧。

(二)集团客户授信的信用风险限额模型构想

银行有必要在正确评估形成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的内外因素的基础上,在现有信用风险限额模型中,对来自于集团客户和银行双方的风险隐患设计不同权重,以完善现有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限额控制模型,同时针对授信决策到授信管理的每个环节中信用风险形成的特点,不断完善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加强风险防范,最终达到有效降低风险的目的。调整后的风险限额计算方法:

集团客户风险限额:净资产×信用等级调整系数×信用风险调整系数

单一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限额:集团客户风险限额—同业授信比例—或有负债

信用风险调整系数主要包括授信品种权重系数、行业风险系数、关联交易风险系数和集团公司法人治理风险系数。

从风险限额看集团客户授信的信用风险控制(下)

1.授信品种权重系数。为加强信用品种对风险限额的敏感性,我们用此系数调整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表内业务可根据业务品种的历史违约率统计数据,测算平均违约情况,设立权重系数。这里特别强调银行表外业务。银行表外业务是指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影响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由于表外业务可以为银行带来丰厚的收益,因此,随着票据发行便利、互换、期权和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创新的“四大发明”出现,表外业务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近年来,表外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像美国、日本、英国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均在40%或以上。但由于表外业务存在经营、流动性和市场风险隐患,使其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在商业银行的头上,因为当或有事件发生后,表外业务则转化为表内资产负债的风险。如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纽约部分巨额亏损事件等。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表外业务的监管要求,所有表外业务都包括在衡量资本充足率的指标中,而且把表外业务分成八大类,并规定了不同业务转换为表内资产的风险程度指标——信用等级风险系数。通过这个系数可以把各类表外业务折算成表内业务余额,然后,根据表内同等性.质的项目确定风险程度权数,用这些权数将折算出的金额进行加权汇总,调整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

具体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X--代表授信品种权重系数。假设集团客户授信的授信品种为M,系数为0-2。系数将根据授信品种特点和商业银行违约率情况变化。则授信品种权重系数可表示为:ΣX/M。

2.行业风险系数。根据行业分类预警情况和行业经济周期期限,设定行业风险系数,加强对集团客户行业变化导致的财务状况的敏感性。

第一,行业分类预警情况。一般情况下,在某行业收益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时,其收入规模大、经营现金流充沛,这样的集团客户有能力用超额利润弥补信贷成本,信贷资产质量较好,信用风险较低。相反,一些资源消耗程度较高和产能过剩行业,其市场需求持续下降。该行业集团客户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经营较困难,自身造血功能降低,基本靠外部输血保持正常运转,负债率较高,授信风险较大。对不同行业,银行信贷政策也不同,分别有进入行业、维持行业和退出行业。因此,对不同行业的集团客户应根据行业进出政策和风险预警情况给予不同的风险限额调整。

第二,行业经济周期变化。不同行业其运行周期不同。新兴高科技行业经济周期一般较短,对处于该行业的集团客户效益持续性影响较大。因此,应根据经济周期情况设置对应的调节风险系数。

具体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Y--代表行业风险系数。假设集团客户涉及N个行业,系数为0-1。系数将随行业周期和行业预警情况变化。则行业风险系数可表示为:ΣY=ΣY×第I个行业收入占集团收入比。

3.关联交易系数。集团客户的关联交易可导致信用转移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大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的监管力度,明确集团客户范围,严格区分正常和非正常的关联交易,全面掌握企业关系及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严格控制最高授信额度。

具体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Z--代表关联交易风险系数。系数为0—1。首先,设定一些衡量关联关系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如根据集团关联关系紧密程度,可分为密切、一般和无关联关系;根据关联金额占集团交易量情况可进行数量化分解等。

4.法人治理风险系数。集团客户是指以资本或契约为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从集团成员联结方式看,我国集团客户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契约式集团客户。即集团客户的各成员之间,通过协议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发挥各方优势,形成集团统一管理权。其二,股权式集团客户。即以资本作为纽带,通过集团母公司对集团成员单位的股权占有而实现对成员企业的统一管理。其三,家族式集团客户。从形成原因上可分为:行业转轨型,融经营与管理为一体的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按国家政策要求分为若干个或若干个集团客户;市场发展型,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强势企业为基础,通过兼并或重组形成的集团客户;政府推动型,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对辖属企业进行组合。

不论集团客户属于何种类型,集团客户必须拥有健全的法人治理机制。具体包括: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财务制度、决策机制、远期发展战略和重大信息披露制度等。上述制度的建立与否直接影响集团客户授信的安全性。商业银行要对集团客户重大改制、重组、兼并、扩张等保持高度敏锐性,防止由此导致的集团客户信用风险。

具体系数计算方法如下:

J--代表集团公司法人治理风险系数。系数为0-1。系数根据法人治理指标变化。

5.同业授信额度和集团客户或有负债。受同业竞争影响,商业银行之间对于同一集团客户授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种市场现状,极易造成集团客户信用膨胀,进而造成信用风险。因此,一家商业银行在采用以集团客户财务报表为基础的授信风险限额控制时,应考虑同业给予该集团客户的信用额度和该集团客户对外已经承诺的或有负债情况。

三、集团客户授信风险补偿机制探索

(一)集团客户授信信用组合管理

对集团客户授信中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资产进行有效选择,构建符合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能在风险一定性情况下的收益最大化的资产组合,是防范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从监管要求看,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代表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信用组合管理的发展,因为,新资本协议确立了监管资本反映金融机构经济资本,从而增加监管资本对金融机构整体风险反映的敏感度和准确性的基本原则,监管资本的计算在方法上也反映了金融机构信用组合管理所采用的;方法。信用组合较传统的贷款多样化管理具有更多的管理功能和优越性。一是能准确衡量风险,促进有效配置资本和业绩衡量。二是能够有效利用信用提升、风险缓释等现代风险管理措施,有利于银行整体风险的动态调整和及时控制。三是可以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准确计算监管资本,获得采用高级风险计量方法带来的降低监管资本的好处;四是有利于解决信息悖论和信用两难问题,妥善处理风险管理与专业优势、客户关系、地域局限等方面关系。

根据信用组合理论,在集团客户授信中,首先应在分析集团客户经营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商业银行的风险喜好,寻求信用组合风险收益比率最优化。具体而言,就是在组合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分散集团客户授信风险、保持清偿力和资本充足力、经济资本配置和业绩衡量、信用风险定价、信用风险对冲和监管资本套利等方法,实现信用组合最优化,以实现收益覆盖风险。

(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定价模式

贷款定价的实质是通过对银行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进行预测和度量,对每笔贷款确定合理的风险价差补偿,该风险价差必须能补偿银行对特定债项的风险承担。

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贷款定价方法主要有三种模式,即成本加成本定价模式、价格领导定价模式和客户盈利分析模式。这些传统的定价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尽管各有优势,但由于它们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手段,在对信用风险的度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比较前沿的风险定价模型主要包括两类:即结构模型(Structural Approach)和简约模型(Reduced-Form Approach)。简化法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固定收益证券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风险债务进行定价。与结构模型不同,简约模型依赖信用等级和历史违约信息推出风险债务定价所需的违约概率,它并不对企业的违约原因进行解释,而是假设企业的违约概率是一个外生的随机过程,这个随机过程决定信用风险的价格。

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全球实施,作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核心的内部评级法也将成为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主流模式。在内部评级法下,银行贷款的风险特征主要由四个因素构成:借款人违约概率(FD)、债项特定违约损失(LGD)、债项的违约敞口(EAD)、债项的期限(M)。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银行可以衡量特定债项预期的内在损失,并据此确定信用风险的价差补偿,从而达到贷款定价的目的。

(三)建立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动态监管体系

任何风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商业银行必须建立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动态监管体系,对集团客户授信调查、审批到使用的全过程风险进行管理,防患于未然。

由于集团客户授信往往涉及商业银行多家分支机构,完善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动态监管体系至少包括:一是主办行制度。主办行必须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成立集团客户授信工作小组,以便加强信息沟通,一旦集团客户内出现违约或重大变动及时做出反应。二是统一的贷后信息监管平台。在目前的操作系统中,由于缺乏对集团客户的识别功能,集团客户授信贷后管理基本以手工操作为主,不利于集团客户授信使用额度等风险监管。因此必须加强系统开发,同时加大贷后检查的频率和力度,严格按照授信审批条件执行,坚决杜绝授信使用对象与关联企业不公允资产交易等。三是动态跟踪集团客户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定期对集团客户跟踪评价等。

综上,经营资金的集中、信贷管理权限的集中、信贷投向的集中是当前银行信贷集中与扩张的基本特点。应该说,随着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战略收缩,不管是经营资金的集中,信贷管理权限的集中,还是信贷投放的集中,都是一种市场化的自然反应和风险规避的选择。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具体表现为关注企业经营活动,了解集团财务状况,预测集团内企业违约或破

集团授信客户管理办法 篇5

(暂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福建银行业机构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管理,防范因企业集群多头融资、过度授信而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根据《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相关规定,经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各会员单位共同商定,报福建银监局同意,特制订本公约。

第二条 本公约所称企业集群是指因股权关联、债权关联、营运关联等关系结网而成,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协同性、资金流动上存在归集性、信用风险上存在传染性等特征的一系列企业组成的集群。

本公约所监测的企业集群范围为:集群企业合计在辖内2家以上(含)的银行业机构取得授信,且全部企业合计授信额度在8亿元以上(含)的企业集群。

第三条 本公约所称过度授信是指企业集群客户在辖内的授信银行法人家数超过控制数量,或合计授信额度超过授信控制总量,以及本公约规定的其他过度授信情形。

第四条 各会员单位要坚持适度授信原则,加强同业间信息共享与联合风险管控,提升对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整体风险防控能力。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客户,应当采用银团贷款方式给予融资。

第五条 各会员单位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建立体现资本约束发展理念、长中短期激励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六条 各会员单位要合理规划和布局,明确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持续创新服务产品和方式,满足客户多种需求,通过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客户黏合度。

第二章 风险管理

第七条 会员单位联合对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实行“银行法人家数、授信总量”双线控制:

(一)企业集群客户在辖内的授信银行法人家数不得超过8家,达到6家进行预警。

(二)企业集群客户在辖内各家银行机构的合计授信额度不得超过其表内外授信控制总量,达到授信控制总量的90%进行预警。

第八条 各会员单位要在内控架构上建立企业集群风险防控体系,制定并实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企业集群风险的制度规范,实现对企业集群风险的持续管控。

第九条 各会员单位要加强对企业集群客户隐性关联的尽职调查,掌握其总体融资、民间借贷、对外担保规模、资产负债率等关键情况,防范过度授信风险。

第十条 各会员单位要遵循审慎原则,参照《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对企业集群客户实行统一授信,规范异地授信业务,从严控制机构内部多头授信。

第十一条 各会员单位要建立合同调整预防性机制,在授信合同中或以补充协议形式明确企业客户负有及时完整披露所有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情况、提供真实财务报表、融资总量不超过实际资金需求量、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等各项义务,并明确相应违约责任。

第十二条 各会员单位要结合企业集群客户的日常经营活动,认真审核把关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依托“福建省注册会计师业务报备系统”对企业的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进行查询验证,在全面、真实掌握企业财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授信决策和风险管理。

第十三条 各会员单位要在了解客户现有全部授信和用信情况基础上合理设定授信额度,注重第一还款来源,防范集群内部关联方之间互相担保风险。第十四条 各会员单位要加强交易背景真实性审查和贷款资金流程管理,督促客户按照合同用途使用信贷资金,防止被抽逃、转移或挪用。

第三章 监测预警

第十五条 福建省银行业协会依托“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以下简称“客户风险系统”),经初步风险筛选确定企业集群监测对象、群内各企业及其相关指标信息,定期向各会员单位进行通报共享,并指定专人对接福建银监局监测发现的企业集群风险问题,督促指导各债权行联合开展进一步的风险监测分析或处置工作。

第十六条 对纳入监测范围的每个企业集群客户,在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协调指导下,由其各债权银行组成“债权银行联席会”,联合开展授信风险管控。

联席会设主席单位,原则上由企业集群债权银行中合计授信额度最大的银行担任,授信额度相等的由群内最大授信额度企业的最大授信银行担任,但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可综合集群客户在各债权银行的授信额度和用信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当主席单位的授信或用信情况发生变化、但仍有余额时,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半年内仍由其履职,半年后由福建省银行业协会按照上述原则指定主席单位。

企业集群内单家企业参照本条款规定的产生和变更原则在各债权银行中确定主债权行。

第十七条 债权银行联席会工作职责:

(一)测算并协商确定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控制总量及管理方式;

(二)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定期交流企业集群客户的总体融资和用信情况,以及总体风险、运行管理、经营效益、重大项目投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交叉违约等重要信息;

(三)联合开展风险管控。对出现预警信号的,分析研究风险情况,制定风险控制或授信压缩措施;对出现风险苗头的,研究制定维护银行债权安全的处置方案。

第十八条 债权银行联席会主席单位工作职责:

(一)牵头建立完善联席会工作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组织对集群客户开展监测预警;

(二)牵头测算集群客户的授信控制总量,对出现预警信号或风险苗头的客户牵头研究制定处置方案,提交联席会协商确定;

(三)成员单位认为单家企业与监测集群内的其他企业实质不形成任何关联关系的,或发现企业集群新的关联企业,可向主席单位提出,由主席单位组织联席会讨论确认,并报经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同意后,在监测对象中进行调整;

(四)对违反本公约规定的其他成员单位提出意见,或将情况向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和福建银监局反映。

第十九条 债权银行联席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一)主动参与联席会各项事务,遵守联席会讨论制定的授信控制和风险处置等各项行为准则,维护成员单位的共同利益;

(二)在保守商业秘密和不违反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主动如实向联席会报告本机构对集群客户的全部授信、用信情况及其他各类客户信息;

(三)对出现违反本公约规定的行为,应自觉及时纠正,尽力挽回损失,并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二十条 主席单位按本公约有关规定,牵头建立并执行对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控制总量确定机制和监测预警机制。

(一)授信控制总量确定机制。主席单位负责组织群内各企业的主债权行以企业现有用信余额为前提,根据“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有关规定,结合客户资信状况、授信风险和融资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测算核定各企业的表内外授信控制总量,并初步汇总企业集群的整体授信控制总量。在此基础上,主席单位组织债权银行联席会协商确定企业集群客户的整体授信控制总量,必要时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参与协调。协商中应注重效率,在各方均能出具合理理由的前提下,以就高不就低原则确定。

企业集群因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新增项目投资等原因确应调整授信控制总量的,经相关成员单位提出调整理由和测算依据,主席单位审核把关后组织债权银行联席会进行讨论确认,并通报福建省银行业协会。

(二)监测预警机制。主席单位对企业集群客户建立监测预警台帐,指定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每月对企业集群客户开展定性监测和定量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福建省银行业协会,由其在各会员单位中进行信息共享。

1.定性监测是指结合企业集群内各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情况、公司治理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对外投资风险、银行授信风险、关联风险等情况进行分析预警。定性监测可参考“客户风险系统”中的集团风险预警和单一法人风险预警信号情况,并加以核实分析评估;

2.定量监测是指按照本公约第七条规定对企业集群客户过度授信控制指标进行测算,并参考以下指标进行分析预警。

(1)集群内各企业的统算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5%。(2)集群内任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100%;

(3)集群各企业合计风险敞口与其净资产的比率不超过150%。

第四章 联合管控

第二十一条 主席单位通过持续监测,判断企业集群客户经营、财务、资信状况出现的不利变化将影响其还款能力时,或发现企业集群客户出现本公约第七条规定应进行预警的情形,应即启动预警信号,并在2个工作日内通报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和其他成员单位。其他成员单位如发现企业集群客户存在应启动预警信号的情形,应及时与福建银行业协会和主席单位进行协商启动。

第二十二条 在预警信号启动后,主席单位应根据需要及时组织召开债权银行联席会,共同研究应对方案和管控措施,必要时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参与协调。授信额度超过控制总量的,各成员单位在协商授信压缩退出事宜时,应当遵循平等协商、等比例退出等原则。

第二十三条 预警信号生效期间,各成员单位应认真执行处置应对方案,加强机构间的沟通协调。如其他成员单位不积极配合履行工作职责的,主席单位可提请福建省银行业协会进行协调,必要时向福建银监局报告。

主席单位应每季以书面形式将对预警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管理和风险控制情况向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和其他成员单位进行通报,其他成员单位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资料或信息。

第二十四条 当以下情况发生时,经与其他成员单位商议同意,主席单位可解除企业集群客户的预警信号,并通报福建省银行业协会。

(一)经过核实相关预警信息不准确;

(二)原预警信号的情形已消除;

(三)经过各成员单位调查分析,相关预警信息对各成员单位的授信不构成风险。

第二十五条 对出现风险苗头的企业集群客户风险,各成员单位应依托地方政府采取有力处置措施。对因市场变化出现暂时资金周转困难但有市场、有效益的行业和企业应采取积极稳妥措施,避免造成或加剧企业资金链断裂。对风险暴露的企业应共同行动、集体维权,并加强对存在骗贷行为以及转移资产、恶意逃废债等行为的联合制裁力度。

第二十六条 各会员单位在对企业进行授信时必须先查询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发布共享的企业集群客户监测预警信息,并遵照执行本公约的相关规定。第二十七条 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银行法人家数已达到或超过控制家数的,联席会成员单位以外的其他银行不得再对该客户增加授信,但以下情形除外:

(一)企业可在授信银行法人家数和授信控制总量均不突破的前提下选择其他银行进行授信置换;

(二)对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银行法人家数已达高限、但授信额度尚未达控制总量,且各成员单位均无意再对其增加授信的,经向福建省银行业协会报备,其他银行可向该企业集群客户增加授信,但全部授信额度应控制在该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控制总量以内。

(三)对于以化解风险为目的的贷款重组等。

第二十八条 本公约发布之前企业集群客户的存量授信额度已达到或超过授信控制总量的,过渡期内该企业集群客户的授信可暂时维持,但各家银行均不得再对群内企业增加授信。

主席单位应组织债权银行联席会对存量过度授信的压缩方案进行协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稳妥压缩到集群的授信控制总量和银行家数控制量之内,必要时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参与协调。在协商授信压缩退出事宜时应参照本公约第二十二条规定执行,并遵循客户自主选择、实现授信总量控制目标优先于授信银行家数控制目标等原则。

第五章 违约责任

第二十九条 当会员单位出现如下情形,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将采取责令限期整改、口头警告或书面警告、同业通报批评或公开谴责等措施,对情节严重的可向福建银监局报告,由其查实后按照有关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一)未能认真规范履行本公约规定的债权银行联席会主

席单位应承担的各项工作职责,导致企业集群客户出现风险的;

(二)未能积极履行本公约规定的债权银行联席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或未遵守联席会讨论确定的各项行为准则,影响对企业集群客户信用风险的联合管控效果的;

(三)对按照本公约第七条和二十条规定已出现属于过度授信情形的企业集群客户,仍予以增加授信的,但符合公约第二十七条情形的除外;

(四)隐瞒企业关联关系致使脱离监测范围,或隐瞒其他可能损害债权银行联席会其他成员单位合法权益的客户重要信息的;

(五)向企业集群客户泄露、暗示应在成员单位中进行保密的重要信息等。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公约由福建省银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福建省内各地市(厦门除外)的银行业协会可参照本公约,组织会员单位制定实施本辖区防范企业集群客户过度融资风险的自律公约。

集团授信客户管理办法 篇6

银行授信客户隐性关联识别方法参考

隐性关联是企业之间一种表面上不显露关联关系而实际上隐含有投资关系或在经营决策、资金调度或生产活动上存在控制或影响关系的关联方式。隐性关联风险已日益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值得高度关注。

识别隐性关联虽然很难,但仍有一定规律性。现初步形成“四关联法”,即投资关联、人事关联、融资关联、交易关联,供参考。

一、投资关联“四厘清”。从资本联系入手,查询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企业信息平台,审核企业会计科目数据和明细账,并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对分析,摸清企业资本纽带关系。具体做到“四厘清”:

一是厘清股权结构。通过“信用浙江”、“红盾网”等信息平台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企业注册资本、股东(出资人)及股权结构(出资比例)情况。在全面了解企业资本构成的基础上,对股东的注册资本、股权结构及股东投资情况作进一步的延伸查询,厘清企业与股东、企业与股东的股东、股东与股东之间的资本联系,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迂回投资、交叉持股、受同一股东控制等隐性关联情况。

二是厘清资本变动。利用上市公司公告、股东名册、董事会会议记录、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了解企业注册资本变更、股东及股权结构调整情况。重点对近几年企业的注册资本变更、股东及股权结构调整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企业注册资本、股东和股权结构变动原因。若发现企业连续增资与生产经营或发展不相匹配、股东及股权频繁变动、发生不合理股权转让且没有合理解释的,则企业有可能运用资本运作实施控制或影响。

三是厘清对外投资。查阅企业投资明细账,了解企业对外投资及收益情况,重点关注企业长期投资行为。根据企业出资、占比和投资收益情况,分析投资动机和效果。如果发现项目投资收益占企业利润总额比重过高,营业外收支净额占企业利润总额比例过大;或存在投资企业经营内容相近或一致、跨行业投资和小额参股等不符合一般商业原则的投资行为,应进一步查清原因。

四是厘清其他投资。一些企业出于种种考虑,常常以“预付款”、“其他应收款”科目对占用款进行挂账处理方式,掩盖对外投资。可通过查看审计报告上述科目的后附注解,若发现有大量长期挂账款项,或者款项数额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不相符,或者有规律地在特定日期收到疑似股息小额资金的,则企业有可能将长期投资计入上述科目掩盖真实投资信息,应高度关注两者之间的隐性关联性。

二、人事关联“四询问”。除通过新闻报道或政府公开信息获取企业实际控制人信息或关联信息外,充分运用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人员的经历和家庭关系及与上下游企业主的关系。具体做到“四询问”: 一是询问法定代表人。部分企业实际控制人与名义持股人私下签订委托持股协议,实际控制人不直接体现股权控制关系,也不在企业中任职。通过实地走访,与法定代表人访谈,了解其从业经历、资金来源、财富积累过程和贷款用途等信息,并有意询问其对企业经营现状、发展理念、上下游信息和行业前景的认识及对授信方案的意见。若企业法定代表人过往经历和认知判断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不相称,或者对授信方案条款等不能当场决策,则可能存在另外的实际控制人。

二是询问经营管理层。与企业高管、财务人员或其他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背靠背访谈”。一方面从侧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股东关系以及有关企业主的个人爱好、发家史、家庭成员等情况,进一步识别法定代表人是否存在代理持股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询问经营管理人员的兼职情况、从业经历及高管人员关系,判断是否存在同班人马、多套班子,多个企业集中办公,或财务总监身兼数职等可能存在隐性关联的情况。

三是询问近亲属成员。部分实际控制人往往采取由其近亲属注册成立企业的方式达到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企业的目的。通过询问企业主近亲属(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个人信息、过往经历和任职情况,并通过“信用浙江”信息平台查询其近亲属名下企业。如果近亲属在上下游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或者近亲属名下开办企业与借款企业发生业务往来、资金拆借或担保关系,则该近亲属的企业与借款企业之间存在隐性关联。

四是询问交易对手。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交易对手往往为其所在行业上下游企业。如果企业交易对手并非上下游企业,且在受托支付后短期内有资金回流,则应引起关注。可通过询问交易对手的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股东关系等情况,挖掘借款企业与交易对手的真实关系。若发现借款企业与交易对手参股同一企业,或存在相同的自然人股东,交易对手的法定代表人或自然人股东为借款企业或其控股企业的员工或前员工的,则企业与交易对手间可能存在隐性关联。

三、融资关联“四关注”。以企业资金流动为根本,通过查询企业往来明细账、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信息,了解企业融资活动情况,分析企业融资需求、融资结构和担保关系。具体做到“四关注”:

一是关注融资需求。根据企业日常经营情况,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若出现测算数据与银行负债相差甚远,企业日常经营情况显示不需要增加银行融资的,企业业务渠道单

一、主营收入下降但融资需求不降反增的,贷款期限与实际周转不匹配,借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却需要长期周转使用的,要考虑借款企业是否向隐性关联方“输血”。

二是关注资金流向。一般隐性关联企业间往往互相提供或协助提供融资服务。对有存量信贷的,应查询企业现金账和银行现金流水,关注信贷资金去向的前三道和还贷资金来源的后三道银行账户流水,跟踪信贷资金的实际用途和还贷资金的来源,若信贷资金最终用途与合同约定不符且难以提供合理解释,还贷资金并非来源于上下游企业或他行贷款,需要进一步核实,判断借款企业与用款方(还贷资金提供方)之间是否存在隐性关联。

三是关注担保关系。借助人行征信系统、银监会派出机构客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银行内部风险监测系统,查询企业与担保有关的信息,理清企业担保圈、担保链。对借款企业担保方单方面提供大额担保,且担保方非上下游企业,第三方提供抵、质押担保,企业之间大量频繁互保,借款企业及其担保方办理借款业务为同一经办人等情况,要加强原因分析,判断其是否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

四是关注往来动因。检查企业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项,相关会计凭证和银行账户资金往来明细账,通过分析企业资金往来情况及动因,识别隐性关联方。若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项中有较多的大额款项,企业之间资金占用时间较长;会计凭证显示经常有大额非经营性资金流入或流出;主营收入下降但资金流量不减反增等异常现象的,应引起关注,进一步查清是否存在隐性关联。

四、交易关联“四分析”。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挖掘企业经营圈,查询企业交易凭据、有关账户及其明细账,分析借款企业购销业务、劳务提供及财产转让等业务背景和动因。具体做到“分析”:

一是分析交易真实性。部分企业往往通过不必要的交易途径,与关联方订立合同,并附带发票和相关交易文件,形成一笔表面合法的交易。通过审核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年度完税凭证、纳税申报表等手段来甄别交易的真实性。如果发现增值税发票缺失或存在疑点,票据金额与收款人业务经营规模不匹配,贴现资金在两家或多家企业间多次划转最后回流出票人的,则相关企业之间可能存在隐性关联。

二是分析交易公允性。通过对企业上下游企业的交易合同、发票及银行账户流水审核其产品交易是否符合行业特征或交易惯例,是否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如果发现故意提高或降低价格从而达到虚增或虚减利润,收取或支付不合理技术使用费、劳务费等,经常与另一企业一致行动,共同或配合完成某些项目,以及其他严重偏离正常交易价格的行为,则相关企业之间可能存在隐性关联。

三是分析交易持续性。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交易对手和支付数额具有连续性和趋势性,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通过查看企业大额交易历史记录,重点关注特殊时点的大额交易情况。如果企业在申请贷款前迅速以资产转让、关联购销等方式提升利润水平,或者在获得银行融资后,突然对某一交易对手有大额支付,且其资金往来十分单一,则可以根据交易的突发性、单一性和不可持续性,进一步核实企业之间的隐性关联关系。

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管理思考 篇7

一、集团客户主要特点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四个层次:核心企业、紧密层企业、松散层企业。核心企业主要通过资产纽带(控股和参股)将企业集团中的其他企业联系起来,它是整个企业集团的决策中心、资本经营中心和控制协调中心,通常被称为母公司,母公司大多数为控股公司。其特点。

一是企业集团内关联企业投资关系复杂。集团的关联企业主要是通过投资链条形成的,其投资形式主要有三种:全资、控股和参股。

二是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以集权型为主。企业集团的融资原则是集团融资规模最大,财务成本最低。因此多数集团的财务管理都集中于集团总部,即集团的融资和投资都由集团总部统一调度。

三是企业集团的发展模式以融资促投资,以投资带融资。企业强烈的投资冲动,激发了其融资需求,为了满足融资需求,企业又必须不断扩张。四是企业集团的融资目前仍以银行贷款为主。目前资本市场对融资企业的管理较严、要求较高,因此企业集团更趋向于债务融资,且以银行贷款为主。

二、集团客户关联风险成因

集团的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引发了关联风险。其风险特征:

一是连锁性。关联交易过于频繁,金额大,公司内部往来账务多,资金占用额度不断增大。由于集团客户成员企业之间资金往来密切,关联资金占用与关联互保,一旦企业链条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在资金链条和担保链条的作用下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信贷风险凸显。

二是隐蔽性。由于关联交易在集团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集团企业可以通过关联交易来调整、控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信息难以真实。由此增大了识别集团客户风险的难度,易导致银行的贷前调查出现偏差。

三是突发性。关联企业之间时有发生转移资源现象,银行无法完全规避借款人通过关联交易逃废银行债务的风险。集团企业之间容易产生抽逃资金、剥离资产、悬空债务、转移财产等行为,信贷资产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三、集团客户信贷管理建议

集团关联企业客户信贷风险的隐蔽性强、涉及面广、危害性大。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关联风险,对于保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十分重要。

(一)加强信息管理。

对集团公司的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工作,确保企业信息渠道畅通。一是合并报表。与集团建立融资关系的集团成员企业,以及由同一自然人任法人的多个企业,纳入集团合并报表。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视收集上述企业的融资信息、非正常交易行为、关联客户之间的担保记录、会计处理的交易情况以及主要管理人员的个人投资情况等,逐步扩大对关联客户关联关系信息管理的边界。二是规范信息收集。相关信息的收集要做到持续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真正掌握集团关联客户的动态,为信贷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三是加强预警。通过分析各种交易现象来对关联风险进行预警,防范关联风险的发生,为安全营运信贷资产提高保障。

(二)采取统一授信。

针对集团关联企业存在大量复杂、非正常的关联交易或资金占用,银行应该在客观评价关联交易或关联资金占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要对集团关联企业的融资总量实行整体控制。对集团企业进行授信时,银行不能只根据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状况、现金流量等情况对企业在本银行融资总量实施控制,银行要对整个集团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控制集团整体及各个成员的融资总量;银行在办理授信时不但要考虑单个企业的优势,还要考虑集团关联企业的风险状况、融资总量,确定对该客户的统一授信额度。

(三)加强同业合作。

银行业应重视同业合作,规避同一客户多家银行分别授信,且授信额度超出集团实际承受能力。针对关联企业地域分布广、单一银行对其实施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可采取以集团本部所在地的贷款行为主办行,以企业主要经营实体所在地的贷款行为协办行,共同组建银团。在银团内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风险共管,利益共享的同业合作管理模式,以共同防范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

(四)强化信贷管理。

对集团关联企业的信贷管理,应按照要求对行业发展、财务状况、担保能力、资信状况、资金流向等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进行持续、动态的监测。特别关注集团性客户贷款资金流向以及关联企业间财务往来,及时发现集团性客户未按规定使用或挪》用、转移银行信用的问题。同时应重视贷款担保管理,以有效降低关联企业风险。对有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或关联资金占用将企业有效资产转归个人所有的民营企业等借款人,可要求企业的所有者或经营者除提供本机构要求的担保外,再追加个人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以尽可能地消除风险隐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建立,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愈趋成熟,金融制度的逐步健全,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风险的意识逐步提高,集团关联客户风险的有效管理和防控体系将日益完善。

摘要:防范集团客户关联交易贷款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集团客户主要特点、集团客户关联风险成因、集团客户信贷管理建议等方面, 探讨了加强集团客户贷款管理、防范和控制企业关联风险的意义和措施。

关键词:集团关联,信贷风险,银行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课题组.集团性客户的信贷风险问题[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 (04)

[2]、卢云曲. 对集团性客户信贷经营管理问题的思考[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2006, (05)

[3]、李红兵. 集团性客户及其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识别和防范[J].甘肃金融, 2008, (06)

[4]、王岩. 关于防范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探讨[J].华北金融,  2007, (01)  .

[5]、刘肖原, 贾涛. 我国集团性企业信贷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1)  .

[6]、薛莹, 徐萍. 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7, (05)  .

[7]、胡婷. 关联企业间的保证及对银行的影响[J].安徽农村金融,  2006, (04)  .

[8]、李永宏. 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金融, 2007, (02)  .

上一篇:惬意的近义词_惬意词语造句下一篇:学校世界粮食日总结